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2024-08-30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通用8篇)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篇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

一、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知识教学时代,曾提出过“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把语文学科素养用这七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基本上都是紧扣这七个维度的问题进行“授业解惑”。教为考服务,考什么教什么。后来,大家普遍接受行为要点的概括,表现为:读说听写思,突出了能力的培养。

今天,我觉得应该概括为:读说听写思新美。除了装入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把创新思维、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特别是基于我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的。

所以,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语文教学,彰显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语文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之筏,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才能使学生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这正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分数指挥棒的驱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乎都是以语文知识传授为目的,无以复加的复制、繁琐的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充斥着整个教学过程。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只见知识不见育人,语文学科特殊的育人功能严重缺失。难怪出现无穷无尽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其实,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甚至包括师生间的互动都没有问题,问题就在于缺少了“育”,缺少了熏陶、感染、浸润、激励,缺少了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缺少了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诸如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指导诵读、品味语言、想象联想、引领升华,分别去感受艺术美、体会文字美、领悟意境美、创造精神美。因为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意境。

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翅膀,飞越文字的直接意境,理解那蕴藏在辞句深层中的“言外之意”的间接意境。如《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是写想象中的“晴日”风光,等到天晴,迎来一轮红日,便为这雪境增添了异彩:“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表现了作者对雪后放晴的绚丽景象的向往之情;又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革命成功的思想感情。运用想象品味艺术境界,感受景语中的情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这样就彰显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了多彩的精神底色,让语文教学自觉地走向语文教育。

三、从“课堂创新”走向“课程创新” 对教学而言,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来说,语文课堂应凸显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堂应立足于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语文学习的和谐统一,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多元文化、个性化解读、独特的体验、创新思维,为语文教育插上了神思飞扬的翅膀。

这就必然要求语文课程要适应时代要求,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背景下,要大胆地为学生量体裁衣地开发一些个性化的特色语文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读万卷书是阅读,行万里路也是阅读;读有字之书是学习,读无字之书也是学习。当师生因特色文化课程走向社会、自然、人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语文课堂就会因课程的开放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 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

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通过将电教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而且,这种学习内容直观呈现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和主动学习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之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各种挑战。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通过将电教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而且,这种学习内容直观呈现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和主动学习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之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各种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我 在教学《满山的灯笼火把》时,让学生结合图文、课件想象“我”陷入险境时的情景及心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理解课文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学当“我”被乡亲们救起来时,我让孩子们先找到乡亲们的动作“拽”“搂”,体会到乡亲们对我的关心爱护,但总觉得还不够,我又让孩子们想象,乡亲们搂着 我,轻轻的拍着我的背,会说些什么呢?有的说:“他们会说,孩子,你受苦了。”有的说:“他们会说,孩子,你不要怕,有我们在,你不会有事 的。”......他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把乡亲们对孩子的那种关爱之情形象的表现了出来,。再理解后边的:“我不停地流着泪,是热的。”这句时,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体会到,“我”被乡亲们深深的感动了,我被救了,激动,高兴,所以流下了眼泪,这是激动的泪,是感动的泪......我听了,为孩子 们的感受体会深感欣慰,我充满感情的说:“孩子们,你们被乡亲们的善良,被他们对外人的这种关爱所感动,我希望,这种善良在你们的内心永远生根发 芽。”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意识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对课文的难点词句的体会感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知识,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1、在本堂课堂教学比较成功,师生互动效果不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

2、这堂课,采用了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存在的不足之处:

1、由于个别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差,还不能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

2、在朗读方面,少量学生还存在唱读的现象,还要进一部加强朗读训练。

整改措施:

1、以后多在班上开展读书活动,或讲故事比赛等。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先把课文范读一边,或在小组合作朗读时,开展小组朗读比赛,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课文朗读水平。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篇2

一、培养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 对现在的不满, 对未来的憧憬。语文的教学过程, 其实质是汉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过程, 学习是继承传统文化, 运用是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所产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 大多数以学习实践为基础, 称之为“实践创新”。它较为容易获得, 只要把握知识的积累, 管控发现问题的心里意向, 一般都能办到。在语文尝试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 (1) 尝试比较鉴别。在提取储存的知识时, 指导学生尝试比较, 再加鉴别, 深刻领会中华文化的底蕴。如, 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是作者从“到”、“过”、“满”等字中比较鉴别后推敲出来的。 (2) 尝试诱发。以实践创新学习活动的意念、灵魂、直觉为载体, 发展探索性思维。如,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 门子的多处发笑, 老师可问“曹雪芹是文学大师, 为什么只写门子的笑态, 而不描述修饰他的心态, 你能说出作者的用意吗?”学生各抒己见, 发展了创新思维。 (3) 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通过不同的学生, 对同一人物的不同扮演, 体现实践创新, 审视人物的外在形象和思想内涵, 提高学生辨析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

实践创新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个过程, 尝试教学的七步式教学模式中, 学生通过做基本训练题, 进入学习氛围。再通过自学课本, 做尝试题, 相互讨论, 做第二次尝试练习等学习实践活动, 让学生具备创新的精神, 以适应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

二、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德育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人格品质呢?我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品质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面。爱的对象, 应包括:除狭义上的亲情友情以外, 更有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活环境等等。爱的教育方法有: (1) 要尝试体现学习的阶段性。阶段性是指我们教育要适应初中生的心理和初中语文学习的内容。由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 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交友意识不断增强。我们要尝试着教育他们与他人和谐共处,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相应增加, 涉及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 因此紧扣教材开展尝试学习, 结合社会实际加以评说, 并用实例加以论证, 用艺术形象来注释, 如此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十分有效。 (2) 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应对学生平常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听说读写行为, 要认真观察, 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做到说话真实坦诚、准确无误;态度大方, 言行得体。要求学生作文具有真情实感, 不胡编乱造。课内外阅读要有益健康, 增长见识, 陶冶情操。 (3) 尊重学生。尊重是做人的道德, 老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总之, 尝试教学中在人格品质方面对学生尝试爱的教育, 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是做人的起码要求, 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品质。

三、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国家提倡“五讲四美”的道德品质。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称之为四美。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四美教育的方法有: (1) 尝试心灵美的教育。心灵是人的灵魂深处的感情和思想。初中学生正处审美观的形成初期, 他们一般注重仪表美, 而忽视心灵美。如, 《我的老师》、《背影》、《孔雀东南飞》等教材中描述了主人翁的心灵美, 同时又体现了作者的心灵美。在教学中我们要设法让学生与作品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 使其更加完美。 (2) 尝试语言美的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 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美的资源, 我们要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语言更加优美。 (3) 尝试行为美的教育。如, 英雄儿女王诚拿着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行为, 董成瑞举起炸药包舍身炸碉堡的行为, 闻一多做最后一次演讲时慷慨激昂的行为。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不断用美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使其学生行为更加美丽。 (4) 尝试环境美的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美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自然环境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如, 湖南的矮寨大桥, 西藏的千里雪山, 内蒙古的万里草原, 云南的少数民族等。而通过人类改造出来的美更有价值。如, 绿化山川、改造沙漠、美化城市等。还有, 《国宝——大熊猫》, 通过对大熊猫的介绍, 突出了保护动物这一主题。在教学中, 我们要尝试着渗透这一主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环境的思想品德, 并按照美的要求来创造美的环境。使其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断得到美化, 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热门话题, 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在尝试实践。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培养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品质, 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审美能力。

语文情趣:语文素养的核心 篇3

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一个将外在于学生的语文课程中的优秀语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生命个体一部分的过程,并且这一内化过程将伴随语文教育过程的不断进行而继续、深化。它不同于能力,具有不可摄取性,往往更深入到人的心理结构之中。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认识、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来说,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是指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是指学生语文学习策略,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可见,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反复实践而形成,而不能光靠教师的灌输、讲解。换言之,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离不开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而这种主动性、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就在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语文情趣。

语文教学是一种养成性教育,语文学习要经由“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需要反复地实践。必须有情感、兴趣等积极的心理因素的参与,否则,学习的效率将会是低下的。

语文情趣正是语文学习的内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部动力,其作用是任何外在力量都无法比拟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情趣与学习的效果之间呈现明显的正比关系。

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情趣的现象还十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效率低下。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过多地考虑社会的需要、成人的要求,极少考虑学习者的情感与兴趣。在世纪之交的那场语文教育大讨论中,许多学者专家也指出,我们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是人文性的失落。

语文情趣资源的存在形态多种多样,语文情趣的培养也应是多方位、多向度、多层次的。就教学层面而言,针对时下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至少要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

其一,语文教师要有浓厚的语文情趣,教学中要投入自己真挚的情感,以自己的真切体验感染学生,激发情趣。语文教学实际上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有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不仅要与文本进行对话,而且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共振场。在这个共振场里,教师与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鉴赏,达到精神的愉悦与情感的升华。语文教师要比学生更有语文情趣,才能使教学更富浓厚的情趣,才能感染与吸引学生。优秀的语文教师无不具有极强的情趣意识,其课堂往往是充满浓厚情趣的。例如,于漪老师善于选准“动情点”进行情绪饱满、感情充沛、繪声绘色的“情讲”,即在关键词句上“情讲”、在重要场景上“情讲”、在主题思想的挖掘上“情讲”;同时,课堂上她饱含激情,一颦、一笑、一挥手、一投足,都是一种传递感情的符号,深深地印入学生心里。而这一切离不开她“备课时常会不知不觉地步入作品的境界……感到是美的享受,乐在其中……”的体验。

其二,营造宽松、民主、鼓励个性的课堂话语环境,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长期以来,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教条、僵化、单一、概念化,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了,课堂话语环境是一个张扬共性话语、压抑个性话语的存在,于是,文章解读千篇一律、公式化盛行,作文矫揉造作,语文情趣的激发受到极大的破坏。事实上,文本的阅读欣赏过程是一个文本客体与阅读者(学生与教师)主体之间的互相交融的过程。我们应摒弃一元思维产生的思想霸权主义,倡导多元思维的相对性,鼓励学生从自己独特的感受出发,对文本作出不同于他人的阐释,形成创造性阅读,营造宽松、民主、鼓励个性的话语环境,让师生拥有文本的解读权,学生有自己话语的发表权,也有自己的争辩权。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内在的语文情趣,从而促使学生通过一篇篇文本的阅读与感受,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其三,善于挖掘文本自身的情趣因素。对于文学作品,要重视文学语言的鉴赏、品味。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由语言的本质决定的。如果我们离开文学作品的语言,而去大谈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大讲修辞手法、写作特点,或是空泛地赞叹某作品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构思巧妙、语言精练等等,那么,在这空泛的讲解分析中丧失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韵味以及这韵味中的情思,更重要的是这韵味这情思所能激发的学生的语文情趣!例如鲁迅《故乡》写闰土和“我”见面时的一段话: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这里几乎没有需要特别解释的词语,是不是也没有分析探讨的必要?不——闰土为什么“欢喜而凄凉”?他“动着嘴唇”,为什么“却没有作声”?“终于”二字,抽象得很,却包含着闰土思想斗争的全过程:叫“讯哥儿”还是叫“老爷”。“分明”二字,普通得很,却回响着“我”的心灵的震惊:少年时代的好朋友,如今已经隔着一层等级观念的厚屏障。“老爷!……”为什么要独立成行?省略号用得可好?如果让学生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能进行分析探讨,那么,他们的情感一定因受到触动而起波澜,也一定能感受到这段文字的妙处,同时也能训练他们的语感。

对于实用类文章,我们可采用研究性学习来激发学生的情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法布尔的《蝉》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然后提问:“四年”和“五个星期”这两个数字,作者是怎么得出的?假如你是研究者,你用什么办法知道呢?随后,学生提出种种办法,又不断被否定……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更有兴趣研读下面的内容。

总之,语文素养,非养不可得,语文情趣是语文素养之“养”的强大内在动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紧紧抓住语文情趣这一核心。

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篇4

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个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数学思维特质的外显和内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二,数学锻炼人的思维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内在特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本身就具有客观性、直观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数学思维的直观性。思维本是抽象的东西,如果凭借数学模型,以数据、图形作为载体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大大加强其直观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数学运算简捷便通性,给我们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的观点、方法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既可以宏观、全局、整体把握事物特征,又可以从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观、局部地认识事物,达到窥“一斑”以见“个豹”的认知效果;既可以反思、总结过去,又可以设计和展望现在和未来;既可以通过数字符号反映事物间联系,又可以运用图形刻画事物的状态。随着数学手段的发展和数学器具的便捷,社会对数学运用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诸多便利因素的出现为我们在现实之中用数学解决问题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新一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建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在青岛版教材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图文并茂、灵活的呈现所学内容,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图,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例如二年级下册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了“野营”这一情景串,从野餐到野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再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将农村与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城市学生来到农村后的所见所闻及生活体验、城乡学生分别时的美好回忆。在这些生活素材中学生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能进行较大数的大小比较及几千几百加减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其余每个单元亦是如此。

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3、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因此,我们只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围、身边的事例进行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而不是盲目地猜测,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科学的直觉。

例如在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中,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和户外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长度单位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想了解一些动物每天的食量、睡眠时间和寿命……,在活动中让学生先分组制定调查计划,然后调查,记录并整理调查的结果,最后小组进行交流。“户外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和统计知识之后安排的,活动内容是调查、统计学生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一定时间的长短,同时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提高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也谈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刘凭 篇5

----------

刘凭 1

《也谈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也谈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刘凭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要求培育的国民有相应的素养,这关系我国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是当代教育界面对的课题。因此,在新一轮的教改进程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提到首位,对于语文尤显重要: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夺对文化的影响更具典型,遵循“农耕”文明的汉文化与“游牧”满文化发生尖锐冲突,继而又互相吸引、融合。汉语中有很多满语迹象就是证明。有些汉语方言来源于满语的词汇,它们仍然存在于北方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语中,末字常改为轻声。例如:埋汰(脏)、饽饽(糕点)、个应(使反感)、萨其马(一种小吃)、得瑟(东北方言,意思是轻佻,卖弄)、磨即(即磨蹭)等等,这些文化信息需要在学习汉语之后才能理解。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就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造就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等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愿景

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当前教改更加科学化,也是教改的灵魂所在。这四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犹如金字塔的四个底边,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能创造令人仰视的辉煌。只有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把握其中的联系,有重点、有方法地加以发展、提高,才能使教学思路更加连贯,从而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

较理想的语文教学,当时时围绕核心素养,以科学理论做引导,不断反省、不断优化。例如教学中要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经过实验提出的,该理论给出了不同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模型。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从教育现状看,国外的孩子学得轻松,但国外的优秀学生并不少,原因在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语文、历史这类文科的内容,更需要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我们的许多孩子虽然脑瓜聪明,解题能力强,但往往口才不佳,动手能力差。反思原因,刻板的文科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因此新时期的教学方式必将趋于更加丰富、多元化,教师必须多给学生创设有选择地、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加强活动型课程再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辩证地看,“学习金字塔”只是提供了不同模式的学习效果比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或抛弃听讲、阅读等传统学习方式,因为这 4 些方式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语言习得有渐悟性特点,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能培养起阅读能力,而现在的中学生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在对待“审美鉴赏与创造”这项核心素养方面,教师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鉴赏知识与方法,并将它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认真地听讲之后再去实践。如怎样运用现代小说观鉴赏小说?散文写作的重心在哪里?解读散文应遵循什么原则?有的地方教改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我们也要多思考一下,让学生做主体,教师是不是做个主持人就行了?教学中更要格外慎重思考:追求审美认识的开放,感悟是不是可以跟着感觉走?开放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学生怎样答都是正确的吗?显然这样做是错误的。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方面,有些大学教授的理解都出现了问题,更何况中学教师。例如,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指出这首诗的几种好处,其中有一项好处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这个可笑的错误按照孙绍振教授分析就是:“这样的阐释,和经典文本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一个唐朝贵族,他的脑袋里会有‘创造性动’吗?‘创造性劳动,是权威教授自己心理图式中固有的,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文艺理论的狭隘社会功利论中衍生出来的。”

因此,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正视语文学科的规律,比如语言习得有人文性、实践性、渐悟性、随意性等特点,语文学科四种核心素养无法排出谁先谁后,我们的母语——汉语本身就不具备完整的体系。在教改进程中要恰当地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一方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不忘在教学中努力进行多角度活动课再造,使教学形成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建设语文学习金字塔,让学生能随时拥有主动选择权,发展自我。

通讯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第三中学校 联系电话: *** 邮编:036100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 篇6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和一年一度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活动”于6月12-13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陈先云理事长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现摘录他提出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供大家研究时参考。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下面试着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1、语言理解能力

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2、语言运用能力

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3、思维能力

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4、初步审美能力

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他同时谈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认为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学得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篇7

一、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锻炼

思维能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的主动总结和概括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思维能力支配人脑的运作, 从而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系列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处理, 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加工和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复杂, 其实对于我们人脑而言只是一个瞬间。例如: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青年人身边站着一位老太太, 我们大脑就会出现“为什么青年人不能给老年人让座”这样一种道德拷问, 这就是思维的过程。而我们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锻炼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多一些细致的观察, 多一些思考和分析。同样还是上面的情况, 同学们再多观察一下也许会发现, 原来青年人腿部有残疾, 座位其实是老年人主动让给他的, 青年人下车时把座位还给了老年人, 同时还给予了诚挚的感谢。同样还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只因深入地观察和挖掘, 思维的角度变得截然不同, 这正是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多加留心观察的重要原因。

作文思维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 很多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 不少教师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简单地从试卷中或者从网上找来一些素材, 让学生看过之后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写作文。是的, 你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路, 也没有给他们拟定具体的题目, 这样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可是同样的, 你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 没有教会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升华, 所以学生作文不成功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引导不够。2016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话长话短”, 有的学生被这个题目绕晕了, 通篇就说话的长短句式大书特书, 读到最后也看不到一点主题或者个性的表达, 这样的作文无疑是失败的, 而失败的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吃透材料, 更没有对题目进行理性思维的剖析。在作文的审题上, 一个破折号, 规定了命题之意“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 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说还是不说”背后见到的或许是“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责任与担当……”整段材料的核心话题无疑是收尾句的“个性与创新”。

二、作文教学中学习能力的锻炼

学习能力, 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习能力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学生认字识词的能力, 学习能力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自我提升与促进的技能。阅读莫怀戚老师的散文《散步》, 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多么深刻的解读, 也不要求他们刻意地记诵某些话语, 但是后来在学生的习作之中, 我发现有个学生引用了一段文字非常巧妙。他在畅想未来的一个段落里引用了“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仿佛看到了灿烂的明天!虽然照搬了莫老师的文字, 但是这样一种温暖的表达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比起那些豪言壮语形容的明天要灿烂太多, 也温暖太多。

写作的学习, 不是简单的套路模仿, 参照作文大全我们可以套用很多写作句式, 却临摹不出一篇文章的精髓, 遇到新的题目我们又会再次失去目标。这个时候不要太着急下笔, 写作不是技术的较量而是从生活中学习的过程,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习惯于从观察和分析入手训练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课堂上, 我们可以多对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 对于课文的精彩段落进行模仿训练, 对于某个观点展开辩论训练, 对于某件时事新闻进行客观剖析, 等等。实践证明, 这些小的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作文教学中合作能力的训练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隔阂已逐步被打破, 对学生的培养也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出发, 更多地关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拓展, 如合作能力就是未来社会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科技术指导, 更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互助,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作文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在自主支配之下进行思考、交流、探索, 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鼓励他们各尽所能, 相互合作。

作文教学的合作重点应放在讨论环节, 由于教师不可能与全部学生都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因此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小组人数应不超过6人, 人数太多很难兼顾, 很多学生会难以参与其中。如果人数太少, 则会意见单调, 缺乏观点讨论分析过程。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打开思路, 男生与女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一般会有所差异, 因此小组合作有利于大家的交流。在学生探讨交流过程中, 教师不能静坐观赏, 要深入学生中间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 通过合作学习, 让组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通过讨论学习提高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 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四、作文教学中的品德培养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因此我们的教学追求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正义认同、理性精神、道德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奠定思想素质基础。高中语文课堂要着眼关注学生品德培养的教育,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探究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道德认同、自我提升的熏陶与教育。学校是一方净土, 培养出的人才首先应该是思想觉悟过关的人, 当他们走入社会之后才可以在自己的岗位恪尽职责。

作文学习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从“小悦悦”事件中我们可以正义凛然地对那些冷漠之人口诛笔伐, 而在行动中我们也应有真正的落实。教师的爱岗敬业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人格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和尊重、平等的理念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也是一种正能量。此外,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传递给学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虽然荒漠治理、退耕还林我们不能参与其中, 但是节约生活用水, 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不随地乱扔杂物, 废旧电池的分类处理, 避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很多生活细节我们都可以注意。有个学生写过一篇习文“筷子的自述”, 从小树成长开始说起, 浇灌了多少护林人的心血, 接着树木被伐, 加工成木筷, 大树流泪, 支离破裂的心情娓娓道来, 感情真挚, 成功博得同学们的喝彩。

五、结语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越来越重, 需要兼顾的也越来越具体。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 能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格局与发展, 教师应有意识地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品德修养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画凤.浅议对话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 (下) , 2013 (06) .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篇8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爸爸的花儿落了》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课题负责人指出,在教育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有三个途径:一是课程改革,二是教学实践,三是教育评价。对一线教师来说,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专业素养,更符合日常的工作习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还没有定论,但修订中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目前已形成初稿,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已有初步架构,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样的架构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以下笔者尝试从这四个方面来确定《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内容。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按“高中新课标”的界定,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里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规律,最后形成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置言语活动,让学生去实践,去触摸语言文字本身,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写英子在一年级赖床挨打以后再也不迟到的事时,有这样一段话: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因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在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在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这句话大家基本上都是解读为英子再也不迟到了,笔者之前也一直这么理解,因为教学参考书上明确写着:“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句话似乎没有特别的价值,只是告诉大家爸爸的教育有了效果。但最近笔者重新执教这篇课文时,突然迸出这么一个念头:既然只是告诉爸爸的教育有了效果,为什么不简单地交待一句“从此,我再也没有迟到过”,而要花这么多笔墨又写了后面一大段文字呢?

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带着这份疑问,笔者细读课文后发现:“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在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这句话,其实传达的是英子从此以后不但不迟到,而且还早到的意思。不迟到和早到,是对待上学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基于这样的解读,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这么一个问题:“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在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这句话开始,到‘是她教我跳舞的,说的意思无非就是‘我再也没有迟到过,把这一段文字改为‘我再也没有迟到过,可以吗?”

设置这一问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原文写的是英子是早到的学生之一,这表现的是英子积极向上的态度,而不迟到只是被爸爸的威严震慑不得不在上课前赶到,是无奈之举,是消极应对。通过上下文阅读,学生会发现英子对这样的一个个早晨,内心是快乐的,是享受的。这可以通过“记得”“不记得”一组词读出:六年前别的事都不记得了,而对这样的一个个早晨记忆犹新,连“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吃着热乎乎的烤白薯”“手里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这样的细节都历历在目,“热乎乎的烤白薯”“玉簪花”等都是给人带来温暖和愉悦的事物。因此,这一段文字是绝不能改的,它表现了爸爸的教育在英子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享受积极上进带来的心灵愉悦。

所以,教师要于无疑处设疑,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让学生通过触摸文字的灵魂,解读文字背后的主人公的心情,从而在平时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是言语的内容,言语是思维的载体和形式”,培养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不是语文学科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思维品质才是语文不可推卸之责。[1]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备课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为英子的坚强而感到心疼,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在忽闻爸爸去世的噩耗时,能做到处乱不惊,能做到镇定安静,能做到不哭不闹,那是多么不容易。按年龄,她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可她却不得不担负起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的责任,她的童年随着爸爸的离世也永远地失去了。读到这里,笔者灵光一闪,英子曾经是一个多么爱哭鼻子的小姑娘,你看:当爸爸打她时,她哭了;当老师让她静默时,她哭了;开毕业典礼时,她又哭了。这么爱哭的小女孩,在发生爸爸病逝这样的重大变故前,却不哭了?从哭到不哭,不正是英子成长的足迹,就像“泣”字,擦了表示眼泪的“三点水”不就“立”了吗?对,就围绕“哭”来建构课堂的教学活动。顺着这样的思路,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这么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就在昨天,还在为上台发言没有爸爸在身边而感到害怕,真的能在一天之间有这么大的变化吗?在听到爸爸病逝的噩耗时,真的能做到不哭吗?”同时,笔者提供给学生林海音自传《江南旧影》中的一段话:

我永远忘不了我第一次回来的情景,屘(mǎn,方言“小儿子”)婶拉看我的手哭着说:“转来好,转来好,你的爸爸和屘叔怎么就没有转来的命呢?”我忍不住失声痛哭,哭尽了我心中的委屈——屘叔和爸爸死在异乡以后,我们所受到的委屈,一股脑儿,都从心底涌上来。

英子到30岁时想起爸爸的病逝还忍不住失声痛哭,可当时英子乍一听到爸爸病逝怎么就能做到不哭呢?这可能吗?文中她写的是真的吗?在讨论中,笔者再引入了一段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代序》中的一段话:

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故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哪是真哪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愚騃而神圣吗?

结合这段话,笔者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是可以虚构的,但作者告诉我们缅怀童年的心情是真的。接着笔者提问:除了这,本文中还有什么是真的?追问,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小说的主旨。

“从哭到不哭再到不可能不哭”的探讨,使学生在搜索相关情节、品味有关文字的过程中,读懂小说的主题,加深对小说的思考与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中探讨主旨,认识文体特征,从而发展言语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载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寻找这些审美点与鉴赏点,再巧妙设计成活动,创设让学生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机会。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笔者发现英子冬夏早晨在等待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这段话中,重复用了一个动词“举”。这是作者的无意之举还是有意为之?笔者决定让学生好好地赏析一番,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动词。

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 )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 )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按照平时的语言习惯,第一个括号学生会填“拿”,第二个会填“捧”,然后教师可追问:“评论家说林海音是很擅长使用动词的,这么擅长使用动词的作家怎么会重复用同一个动词呢?”学生一下子会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比较“拿”“捧”和“举”的区别,还适时让一个学生示范“拿”“捧”和“举”这几个动作。在形象直观的示范下,学生感受到三个动词最大的区别是:“举”要往上托,人要挺起来,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是享受的、是幸福的。这对上文中谈到的“为什么不能改这段话”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动词,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独特的美,体会到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同时,这样一个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即以自己独特的眼光,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词,发现其中的别有洞天。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在传承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

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对英子严厉的爱,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爸爸身上的体现:“养不教,父之过”,自古以来,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充当着极其严厉的角色,因此才会有严父慈母之说。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是要让学生知道英子的爸爸有多么严厉,而是要让学生体会爸爸严厉背后的爱:英子赖床时严厉惩罚是爱,打了以后送夹袄送铜板是爱(爸爸为什么要亲自送,而不是让宋妈送,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爱呀)。“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爸爸打英子,那是恨铁不成钢,可打在孩子身上,疼在自己的心上,所以才会在英子到校不到五分钟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学校。这其实是父亲的一份担心,担心自己下手重了,赶过来就是想来看看孩子,及时抚慰孩子的心灵,让她明白爸爸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她的。虽然爸爸没说一句话,但其中的深情不言而喻。

又如爸爸让英子去银行汇款,英子很害怕,但爸爸还是坚持让她去做。天下的父母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终究有一天会离开,特别是当时父亲已经身患重病,更是急着催促孩子长大。这其中又饱含了爸爸多少的无奈和深切的期望。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引用了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的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再结合文章来理解“分离”的意思。这样,学生对父亲的爱理解得更加透彻了。然后,笔者让学生找出爸爸对英子说的四句话:

(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2)“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3)“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4)“闯练,闯练,英子。”

接着,笔者让学生说说英子有没有听懂爸爸的话。在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后,笔者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的插曲《母亲》的配乐中,深情地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人生中,当英子遇到人生难题徘徊伤感时,她一定会想起亲爱的爸爸对她说的这些话。”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

在英子每一次遇到困难时,她一定会想起那句——

在英子看到瘦鸡妹妹抢燕燕的玩意儿时,她一定会想起那句——

在英子害怕做没做过的事时,她一定会想起那句——

在英子每一次想退缩时,她一定会想起那句——

横线上让学生填写爸爸说的四句话并读出来。在伤感低沉的音乐声中,学生一定不仅仅是用口在读,更是用心在读,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中,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英子爸爸的那句话:“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文化的传承,这就是文化的浸润。

当然,在教学中,每一堂课对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平均使力的,可能有的课只涉及一个方面,有的课可以做到关照到四个方面。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忠港.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品质[J].语文教学通讯,2016(5B):14.

上一篇:心理学概论真题及答案下一篇: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