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2024-09-26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共8篇)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1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赴上海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四年级

组校级交流稿

高丽

5月9日到5月13日,我们有幸来到上海华东师大,参加全国小学语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文正本清源”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第三届上海儿童阅读“点灯人”高峰论坛,现场聆听了各位专家和名师的精彩研讨,对照自己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下面,我重点从作文教学谈谈我感受。

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让师生不为之“头痛”呢?

一、改变观念,留心观察。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作文最主要的是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加强阅读,积累材料

现行的考试制度“以分取人”分数几乎成为升学的唯一标准。这样迫使许多学生,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因而对作文望而生畏,无话可说,要使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读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厚积才能博爱,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必须加快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积累材料,让它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这样,写作时,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掌握技能

学生能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作文,还需要老师辅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学习其写作方法,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言:“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瘐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在模仿中学到了方法,掌握了技能,以后才会有所创新。始求“与古人合”,其后才会“与古人离”。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后再写。还可经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培训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写片断,多写日记

一般的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多练笔,多写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只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及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平时能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多写日记,多写片断,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名家的言传身教,让我如沐春风,沿着他们的引领,改进自己的教学,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让写作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享受时,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2

一、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锻炼

思维能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的主动总结和概括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思维能力支配人脑的运作, 从而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系列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处理, 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加工和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复杂, 其实对于我们人脑而言只是一个瞬间。例如: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青年人身边站着一位老太太, 我们大脑就会出现“为什么青年人不能给老年人让座”这样一种道德拷问, 这就是思维的过程。而我们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锻炼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多一些细致的观察, 多一些思考和分析。同样还是上面的情况, 同学们再多观察一下也许会发现, 原来青年人腿部有残疾, 座位其实是老年人主动让给他的, 青年人下车时把座位还给了老年人, 同时还给予了诚挚的感谢。同样还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只因深入地观察和挖掘, 思维的角度变得截然不同, 这正是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多加留心观察的重要原因。

作文思维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 很多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 不少教师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简单地从试卷中或者从网上找来一些素材, 让学生看过之后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写作文。是的, 你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路, 也没有给他们拟定具体的题目, 这样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可是同样的, 你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 没有教会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升华, 所以学生作文不成功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引导不够。2016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话长话短”, 有的学生被这个题目绕晕了, 通篇就说话的长短句式大书特书, 读到最后也看不到一点主题或者个性的表达, 这样的作文无疑是失败的, 而失败的很大原因就是没有吃透材料, 更没有对题目进行理性思维的剖析。在作文的审题上, 一个破折号, 规定了命题之意“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 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说还是不说”背后见到的或许是“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责任与担当……”整段材料的核心话题无疑是收尾句的“个性与创新”。

二、作文教学中学习能力的锻炼

学习能力, 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习能力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学生认字识词的能力, 学习能力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自我提升与促进的技能。阅读莫怀戚老师的散文《散步》, 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多么深刻的解读, 也不要求他们刻意地记诵某些话语, 但是后来在学生的习作之中, 我发现有个学生引用了一段文字非常巧妙。他在畅想未来的一个段落里引用了“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仿佛看到了灿烂的明天!虽然照搬了莫老师的文字, 但是这样一种温暖的表达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比起那些豪言壮语形容的明天要灿烂太多, 也温暖太多。

写作的学习, 不是简单的套路模仿, 参照作文大全我们可以套用很多写作句式, 却临摹不出一篇文章的精髓, 遇到新的题目我们又会再次失去目标。这个时候不要太着急下笔, 写作不是技术的较量而是从生活中学习的过程,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习惯于从观察和分析入手训练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课堂上, 我们可以多对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 对于课文的精彩段落进行模仿训练, 对于某个观点展开辩论训练, 对于某件时事新闻进行客观剖析, 等等。实践证明, 这些小的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作文教学中合作能力的训练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隔阂已逐步被打破, 对学生的培养也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出发, 更多地关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拓展, 如合作能力就是未来社会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科技术指导, 更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互助,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作文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在自主支配之下进行思考、交流、探索, 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鼓励他们各尽所能, 相互合作。

作文教学的合作重点应放在讨论环节, 由于教师不可能与全部学生都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因此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小组人数应不超过6人, 人数太多很难兼顾, 很多学生会难以参与其中。如果人数太少, 则会意见单调, 缺乏观点讨论分析过程。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打开思路, 男生与女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一般会有所差异, 因此小组合作有利于大家的交流。在学生探讨交流过程中, 教师不能静坐观赏, 要深入学生中间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 通过合作学习, 让组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通过讨论学习提高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 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四、作文教学中的品德培养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因此我们的教学追求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正义认同、理性精神、道德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奠定思想素质基础。高中语文课堂要着眼关注学生品德培养的教育,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探究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道德认同、自我提升的熏陶与教育。学校是一方净土, 培养出的人才首先应该是思想觉悟过关的人, 当他们走入社会之后才可以在自己的岗位恪尽职责。

作文学习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从“小悦悦”事件中我们可以正义凛然地对那些冷漠之人口诛笔伐, 而在行动中我们也应有真正的落实。教师的爱岗敬业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人格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和尊重、平等的理念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也是一种正能量。此外,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传递给学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虽然荒漠治理、退耕还林我们不能参与其中, 但是节约生活用水, 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不随地乱扔杂物, 废旧电池的分类处理, 避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很多生活细节我们都可以注意。有个学生写过一篇习文“筷子的自述”, 从小树成长开始说起, 浇灌了多少护林人的心血, 接着树木被伐, 加工成木筷, 大树流泪, 支离破裂的心情娓娓道来, 感情真挚, 成功博得同学们的喝彩。

五、结语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越来越重, 需要兼顾的也越来越具体。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 能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格局与发展, 教师应有意识地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品德修养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画凤.浅议对话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 (下) , 2013 (06) .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篇3

[摘 要]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实践中,目标可以适度倾斜、意识要不断强化、教法须着力创新、评价应及时跟上,这样就能将素心素养渗透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核心素养的观照,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心素养 目标 意识 教法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03

什么是核心素养?虽然表述林林总总,实际上都可以“归一”。“归”到哪个“一”?似乎可以归到2015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说的一句话上:“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用胜任力,美国用21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顺利地在21世纪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问题。”把这句话减缩一下,就是:核心素养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此,同会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先生一语中的:“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

我非常赞同他们的说法。赞同的理由是:宏观上,教育离不开对象(人),没有对象,教育就是“空壳”——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教育一定要有“对象意识”。这个“对象意识”就把受教育的对象(人)尽可能地培养好;微观上,教学(暂且把“教育”和“教学”分开)也离不开对象(人),虽然“教学”做的是“学科”的事,但所有学科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结合。个性是什么?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该教的东西”,“共性”呢?对象,即人。——有哪一门学科的教学是没有人的?在共性与个性的权衡上,又往往是共性占上风,因为人当然比那个“该教的东西”更重要。因此,综合考量教育和教学(宏观与微观),“人”都是不可回避和遗忘的。这大概也是今日的教育不得不格外强调“核心素养”的原因吧。

不知道这样的分析是不是有理?如果有理,那么,我们便可以考虑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了。

关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目标可适度倾斜

目标即“三维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是起始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修订版的“共同用语”。应该说,这个“三维性”的目标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人”的因素,是科学而又适用的。但是,笔者认为,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还是应当要有适度的倾斜,即在目标的落实上(教学实践上)可适当偏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以实现教学对“人”的发展的谋划和驱使。这样的适度倾斜,不但是“因时而为”——时代发展了,教育自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是“因事而为”——教育之“事”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之事、成人之事。曾看到这样一个资料:有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是感人而又具有启示意义的一段对话:教育要趁“早”,教育要让孩子学“好”。显然,这样的“好”,绝对不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维”能够奏效的。

二、意识要不断强化

强化什么意识?强化育人意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我对“教书育人”的解读是“通过‘教书来达到‘育人的目的”,而不是“既‘教书又‘育人”。所以,我曾戏谑为该把“教书育人”之表述改为“育人教书”(因为在传统的意识里边,排在前面的似乎要重要一些,如领导的排名)。“育人”放前面了,跟“传统的意识”接轨了,行为自然就会跟进。

意识是行为的自觉反应。可是在有关“育人”的教学行为上,我们有的教师的自觉性还是不够高的,这就需要这样的自觉强化。譬如,在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提出的要求往往是“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还可以来回多读几次”之类的。可有位教师提的要求是八个字:端坐,持书,声响,无误。八个字中的“端坐、持书”是指向“育人”的。如果执教者没有这样的育人意识,他肯定不会这样去提。同样是这位教师(也是校长),在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他被推荐执教一堂公开课(就在他自己所在的学校教)。上课之前,进行课前谈话,教师问:“同学们认识我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认识,你是校长。”教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当上校长的吗?”学生个个摇头。旋即,教师告诉学生说:“因为我特会笑,所以就当了笑(校)长。”学生听了都哈哈大笑。接着,教师就把话题转到“笑”字上面,说:“笑也是一门艺术,是有讲究的,当然,也有不同的类型。”于是,开始了让学生做各种各样的笑:大笑,捧腹大笑,笑弯了腰,微微笑,傻笑,皮笑肉不笑……不仅整个课堂裹满了笑,连听课教师也跟着笑个不停。这虽然是个课前谈话,但着实让学生轻松了一回、快乐了一回。这是愉悦教育。这样的愉悦是非常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当然,也不乏“语文味”(“笑”与“校”,谐音字)。同样的,假如教师没有这样的“育人”意识,又怎能知道采用这样的谈话方式?

教学中,对于目标的确定、要求的提出、活动的安排、对象的关注、评价语的使用等,都应该散发出育人的气息,都要有对“人”的关照。教师自身更应该要有示范作用。我曾提出:教师应该让自己在课堂上的每一个行为都具有教育性。哪怕是在黑板上写一个字,随口说一句话,很自然的一个动作,甚至于一个表情,都要给学生作出榜样,让学生得到教益。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一个教师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意识。

三、教法须着力创新

“教法”始终是教学的命脉,好的教法不仅直接受益于学生“怎么学”,还直接影响着学生“学得怎样”。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尤其需要在教法上多做文章,以获得“好学”和“学好”的效果。

创新是教法改进的基本思路和着力点。语文教学(就阅读教学来说)是一篇篇课文,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道德培养和品格塑造上,教师所作的努力多数是在对文本的把玩上——竭尽全力去挖掘课文中显性或隐性的教育因素,然后把它传递或传达给学生。这当然是必须得做的事。但是,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别的路径。譬如,“教法”就是其中的一条。我们在对课文的教法上,提出了“三学”的观点。“三学”即课前学、课中学和课后学。每一篇课文(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都列出一部分内容(如字词的认读、课文的朗读、有关资料的查阅等)让学生在课前独立地学习,谓课前学;到了课堂上(课中学),我们对课文不作面面俱到(从头至尾)的教学,而是只选取一两个点或者一两个方面让学生静思默想,与文本作深度对话,并且让学生的学经历“独自学—小组互学—集体汇报展示”的过程;课文学过之后,不布置书面的课外作业,而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主旨(如“爱”“同情”“勤奋”“节俭”等)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即课后学)。这个教法的创新,就是基于对“人”的考虑。一是独立性。在“前学”板块,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这种“独立活动”,一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同时,自觉性、自悟性和搜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也能同时得到发展。二是思维性。课中的学习一改通常的“讲学”,致力于让学生静思默想,与文本作深度对话。这样的静思默想,这样的深度对话,思维含量是极高的。在“思维”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感悟能力、是非判断能力等方面的自我修炼也自然就都在其中了。三是实践性。课后让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或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无疑是高强度的实践。这种实践,当然既可以是个体(独立)的,也可以是群体(合作)的,因此,它还有合作精神的培育在里头。“三性”无疑是一个人进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特性。当然,这些特性也无疑是教法创新的产物。

四、评价应及时跟上

这个评价包括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总体评价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状况的评价。语文学习效果的总体评价,应该有“学知”评价、“学能”评价和“学品”评价。“学知”是指学生所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的认写与理解、句段的赏析与品悟和篇章的分析与概括;“学能”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显现出来的语文能力,但这个能力不是通常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认读,与书写等能力,而是方法的选用、材料的辨别、文本的质疑批判和对自我学习效果的掌控等方面所显现出来优秀程度;同样,“学品”也不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形成的品德或品行,而是通过学习之后所产生的优良的语文学习品质,如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有效的语文学习经验、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控力、学思结合、学用结合、语文学习的生活化等。传统的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评价(如书面测试),其实只是完成了一个方面的评价——“学知”评价。虽然评价载体有“阅读分析”和“书面表达”的内容,但“阅读分析”和“书面表达”从广义上说还是属于“学知”的范畴。因此,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评价一定要囊括“学知”“学能”和“学品”,尤其是“学品”。因此,要使评价不出现“缺漏”,评价方式也得改进,如增加面试、平时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手段,因为对“学能”“学品”的评价是书面评价无法进行的。

课堂上学习状况评价是一种即时评价。评价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度。学生的学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语文”(如答问、读写、圈注等)的,一种是“非语文”(如答问的态度、读写的习惯、圈注的情绪)的,或者本质上是语文而表面上却是非语文(如互动合作、交流分享、反思检查等)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不关注“非语文”而只关注“语文”(表面上看,语文课,教师关注“语文”,天经地义,但所有学科的教学都不能只见“书”不见“人”),那么,评价就会偏向,就会失去对更重要方面(“人”的确立)的肯定或指导。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叫学生在课文上作圈画批注。对圈画批注情况的评价,我们不能只评价学生圈画批注得怎样(对不对、好不好),更要评价学生是怎样进行圈画批注的(用心不用心、动脑没动脑),以期对学生作价值引领和思维激发。有可能的话,最好还应该有“评价跟进”,如这样的用心动脑圈画批注的学习态度是否在课外、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时能自觉运用并习以为常,以达到学生学习品格的真正形成。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学科的,又是非学科的,是存在式的,也是建构性的。核心素养的观照,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让语文教学更加“艰难”,更加不可掉以轻心。为此,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我们的“语文”作出不懈的努力。

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教学心得 篇4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什么是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又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如何形成?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书中三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给了我们很好的解读。

在第一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中细致阐述了什么是素养和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正如马丁·路德所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取决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而核心素养的内涵则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将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而接力奋斗的一代代优秀青年。所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书中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应围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英语这门学科,英语学科体现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育在实践中被异化为纯语言工具取向,师生往往都聚焦语言知识结构,而英语课程丰富的文化意蕴被无形地遮蔽。尤其是近年来“分数热”愈演愈烈,瞄准中高考成了中学英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对广大英语教师而言,最初的内心深处追寻教育本义的理想主义,被考试成绩这个残酷的现实所摧残,屈于考试压力,英语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以讲解语言知识结构为主,即使对文化有所涉及,也基本局限于文化知识和差异介绍,而不重视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枯燥乏味,而失去了英语语言文化的趣味性,文化弱化成了学生英语学习中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在不少学生看来,学习英语除了应试别无他用。其结果是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程晓堂教授戏称的“累且不快乐”状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要知晓英语学科对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有的作用,要知晓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认识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化性同样重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任务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有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书中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由此我想起我们的活动导学,活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为原则的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以导促学,以活动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发展为创新型人才。活动导学的“五不”原则: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班上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点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学生自己必须会阅读也就是先学,然后再思考,这也就要拥有一定的思维方式,接下去讨论,和其他学生共享,擦出思维的火花,深化思考的问题,在讨论中还必须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例如:倾听、合作、竞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然后进行展示也就是表达。有小组集体展示,有推荐代表展示,有擂台展示……这样的一个活动导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做准备,所以学校所教的东西应该让学生“带得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他们带得走的礼物。

书中提出要先学后教,就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关系而言,变“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就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而言。变“先教后学、以学定教、多教少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就学与学、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变个体性学习为合作学习。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先学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前能做到先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从而使教学得到有效的落实。由此我想到我们英语课的预习设计,我努力做到预习内容“具体化”,预习过程“精思化”、“求异化”的原则。所谓“具体化”,指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所谓“精思化”,是指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预习时,可把自己不会的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听课时,如果通过老师、同学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能集中注意力寻求解答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求异化”,是指每位学生完成预习的效果是不同的,存在着差异性,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感受、体验和理解层次深浅不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样也就满足了先学后教的基本特性:超前性、独立性、差异性、针对性、参与性、发展性。

第三个主题“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重点阐述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情景化策略。情境=情+境。它赋予知识和认识以情和境,从而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情趣化、生动化、活泼化、背景化、问题化和思维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可以说,情境是学生认识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情境在我们英语课堂中尤为重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和英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完成事情。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版8BUnit3Onlinetours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了网络学习游戏的操作过程,同时将课文问题设计成游戏闯关形式,在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下整个课堂学生学习热情饱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精彩的情境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5

【摘要】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学校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则进一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为此,在地理心理教学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就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进行探讨,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07-02

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新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学校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则进一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而需要通过各教育阶段进行长期培养形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合理的一面已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对于应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人们已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但事实上,学生的主体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仍然不能充分体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学活动看似重视学生主体,其实不然。一节变“满堂灌”为“满堂问”的课,貌似课堂气氛活跃,但那种琐碎的、缺乏思考价值的问答代替了学生主动地读书与思考,学生只是教师思想的表达者、表演者,被剥夺了自己思考的权利,同时也会被过于活跃的课堂弄得眼花缭乱,无暇积极、主动、深入地思考,教学内容难以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素质,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被忽视了,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对问题的惰性和思维的僵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深刻懂得:教学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教学生从“学会”提升到“会学”和“能学”。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聪明,在于他们善于独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明的老师之所以高明,在于他们善于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一、联系生活实际,活化地理知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教育有三个层次:一是“生活的教育”;二是“用生活来教育”;三是“为生活而教育”。这一观点实质是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最好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有教给学生如何生活,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地理是一门关注生活的学科,越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学生越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会产生较强烈的感受,在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心理学研究实验曾揭示:所见即所学,所想即所得。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之美。地理教学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对学生的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的全面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贴近生活作为一个支撑点,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解释、探究、发现,甚至创新。例如我们在学习“区位”这一概念时,绝大部分学生感到深奥难懂。上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教学楼的天台上,观察我们学校周围的工厂、道路、居民小区、大型商场等,边观察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地理事物为何选择在这里布局,这样就把“区位”这一难懂的概念活化了。又如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节教学时,先让学生课前观察、调查并思考:过去和现在家乡种植的农作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原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今后如何继续发展农村经济?通过观察、调查,学生们发现,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同时,同学们也发现,由于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样,用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地理事实材料,使他们认识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及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也使学生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关键在于教师的提炼,寻找生活与地理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历成为自己学习的储备、攀登的台阶,在生活中能自如地使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自主合作

人本化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曾经指出,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目的之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习潜能;其次是满足学生被尊重、欣赏、关怀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快乐的情感态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建立“理解、尊重、超越、有为”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是充满关爱、信任的情感,让学生享受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让学生逐步建立人世间真诚和美好的思想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友爱、平等、尊重等道德经验;二是充满超越、有为的精神,让学生在感受快乐享受幸福的同时,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明晰带给别人幸福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哲理。例如在讲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要讲清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和负责任之路,更要让学生懂得这是一条希望与挑战并存之路,只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持之以恒才可能实现,只有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不断超越、奋发有为才可能实现。

和谐课堂应该具有集活跃与静谧、宽松与严谨于一身的特点,教师精心创设充满矛盾和悬念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在学习内容上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不要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起点,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自主学习,追求异步共进的教学效果。教师提供课堂研习的生活化案例,采取“先学后教”的策略,以“问”激“思”,同时,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求同存异等合作学习的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的社会角色视角去分析同一种客观的地理现象。通过组建高效的学习团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安全感,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兵应战,而是团体作战;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洞察力更强,因为每个人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因为学习过程充满着交流启发、合作给力、互补共享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合作的快乐时,懂得合作就能双赢或多赢的道理,懂得在合作中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的课堂氛围,自会形成一种自由、独立、自主的探索课堂,从而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三、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启迪学生智慧

地理课要教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像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的那样,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学生能抛弃自己的课本、笔记和琐细的记忆,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学习。教给学生以智慧的教育,才是最高境界的教育。一个具有地理智慧的人,不仅有丰富的地理见识,开阔的地理视野,还要领会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能够从地理视角运用地理思维进行观察、解释、分析、概括、评判、重组和预见地理事物,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整体观念和空间观念。如近年来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从地理的视角看待雾霾,就不单是雾霾的危害,还要分析雾霾发生的区域(位置与空间分布)、雾霾的特征(地理特征)、雾霾发生的原因(因果关系、地理过程)以及减少雾霾的措施(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

地理学科独特的空间分布观念、人地关系思想、思维方法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做一位有智慧的地理教师,教给学生智慧,一定是引领学生从具体事实性知识走向概括性的概念、原理、规律,再从概念原理提升到学科方法、思想观念的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科本质或学科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建构有学科内在逻辑的、体现学科教育价值的知识体系,用问题引领启发学生展开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提炼、提升、升华,感悟和凝练出学科思想方法,用学科思想启迪和生成智慧。例如从课本目录中提取主干知识,形成章节主干,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把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与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地理认知结构(见图1)。

又如,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学习中,常常根据规律绘制知识系统图或思维导图,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原理和规律运用其中,真正做到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见图2)。

只有这样,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时,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环境进行科学辨析和准确判断,最终能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人生智慧。

四、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信息时代的海量数据面前,学生要学会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通过空间架构组合起来,建立相互联系。学会把网络数据变成活生生的信息,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掌握各种与信息时代相关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工具和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逐步变单一的书面笔试为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减少封闭教条试题,增加开放探究试题,减少卷面与作业检测,增加地理图表的绘制与分析、野外观测、社会调查等实践性考核;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启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探究创新、形成方案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良好社会公德素养和责任感的形成。让学生积淀发展意识、捕获发展时机,让学生体验发展之乐、充盈发展之情,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石。

[ 参考文献 ]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6

课外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课堂是教师影响学生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者拟结合几年来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谈谈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策略,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加强课外阅读课指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

核心素养包含了哪些基本要素?《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意见》把构建核心素养立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余文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年第1 期)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忽视课外阅读教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能是“半截子”,不完整的,因而有必要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并加强指导,这是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所决定的。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尹健莉把课外阅读比作促进孩子成长的魔杖。阅读以文字为载体,一个善于阅读的人,能从阅读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发展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现代社会是开放和信息化社会,要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取所需,需要能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应用,这与人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直接相关。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古往今来的圣贤精英精神相遇、思想交流的过程,善于阅读的人能从人类的宝贵遗产中汲取精神营养,在思想的盛宴中获取真知灼见,在浮华的现实生活中保持心灵的宁静。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文学名作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的发现与开掘。” ②钱理群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随笔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杨鹏加强课外阅读课指导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此意义上来说,加强课外阅读课指导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丰盈和完善自我,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

二、课外阅读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早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新课标并未对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 阅读提出明确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一线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路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初中阶段教学面临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往往处于顾此失彼的状态,主要表现在:

1、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

课内阅读教学在内容、课时、评价机制甚至教学实施等方面有系统的安排和设置,教师 对教什么、如何教都了然于胸,而对课外阅读教学却很少有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上”与“不上”,“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缺少对课外阅读的关注,缺少固定的阅读指导时间,教师往往或是把课外阅读作为家庭作业布置,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或是想起来便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零星的指导,或是停留在无力的呼吁上面。系统性的缺失势必难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2、追求形式,效果不明显 课外阅读课作为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重视。课外 阅读课的目标应该是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获得精神的愉悦,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阅读指导课为迎合学生的口味或者公开课的需要,追求形式上的夺人眼目,并没有没有真正地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发展上,如利用时尚的多媒体吸引学生等,看似热闹纷呈、欢喜活跃,学生却在精神上收获贫瘠。此外,课外阅读教学与课内阅读教学应有所区别,有些教师采用提炼文意、字词句分析、写作手法分析、一问一答等讲读课内阅读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与其说是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毋宁说是破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缺乏方法指导,效率低下,掌握正确的方法,阅读才会有效果。当下许多初中生的阅读缺乏正确的方法,如很多学生的阅读速度慢,半小时才能看上几页,必然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成就感也就难以激发出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中疏于做阅读笔记,对书本的理解难免会停留于肤浅的理解。教师大多更关注宏观层面的指导,强调阅读如何重要性、增加阅读量,而对阅读方法只是顺便提一提,缺乏持之以恒的训练指导。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外阅读课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课按学生的阅读阶段一般可以分为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交流展示课。笔者曾对所在学校初一入学新生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索然,除缺乏家庭阅读氛围、阅读意识淡薄外,缺少阅读时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基于此,我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初一基本能保证两节),或是让学生自由读书,或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学,阅读的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挑细选出来的书本。一般经过几个星期的坚持,学生很快就喜欢上了课外阅读课,阅读习惯悄然变化。笔者在结合三年多来开设课外阅读课的经验和听课外阅读公开课的反思后,尝试总结了一些课外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课外阅读课有效展开的前提。

儿童文学家、作家、评论家梅子涵在回答中国少年报的记者黄小波关于如何吸引孩子读书时说:“给她一个读书的背景就行了,家里的藏书,饭桌上关于书的话题,她房间的小书柜都是她成长的背景,让她自然而然地习惯读书,阅读带给你的,不是马上能拿到口袋里的东西,却是一种一生能伴随你的东西。”黄小波:《呱叽对话——专访梅子涵》,中华读书网

课外阅读课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不但要在课内教学过程中下功夫,如精心组织课堂、保 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等,还要在学生的平时阅读氛围上花心思。阅读习惯的养成最忌一曝十寒,细水长流才能成大江大海。只有平时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课外阅读课才能有效展开。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会在平时的课堂中给学生讲述课外书的故事片段或是名人读书的故事,从他们聚精会神的倾听中读出了阅读期待;为让学生持之以恒,我设计制作了阅读卡,阅读卡细分为日期、阅读时长、阅读页码、阅读感受、家长感言等几项,学生根据家中阅读情况填写,不仅带动家长一起加入到学生的阅读中来,而且将每天的阅读落实到位;为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利用平时课堂的前三分钟轮流开展阅读演讲,内容可以是讲故事情节、说阅读感受、读优美句段,甚至可以谈寻书趣事、晒读书囧事,不拘泥形式,有感即发。学生大多有备而来,兴趣盎然。课室环境作为隐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营造书香氛围,我鼓励学生借出家中书籍或购买书籍充实班级读书架;让学生参与出谋划策,墙壁上挂着学生甄选出来的名人名言,学习园地及时更新着学生的读后感、摘抄的优美文段、精心制作的手抄报或书签,德育园地张贴着评选出来的阅读卡和阅读之星的相片。

只要做一个有心人,营造浓浓的班级阅读氛围并不难。学生在一个弥漫着浓郁书香的氛围中自然会主动地走近阅读,读书氛围的营造为课外阅读课的有效展开提供了保障。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表达空间是课外阅读课的首要教学策略,把阅读的主动权、表达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让时间和空间,让话语权。

自由阅读课是学生每周最期待的一节课,在课上,不对学生的阅读过多干涉,我和学生静静地捧着一本书,或神色凝重,或喜笑颜开,或若有所思,忘却了周围的一切纷扰,每一个同学都被全班一起阅读产生的巨大磁场吸引进来,在没有压力的静谧中享受阅读之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品读作品,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阅读指导课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笔者曾听过一堂《城南旧事》的阅读交流课,刘老师先用两三分钟从《城南旧事》的电影开篇语和名家评论引入课堂,接着就走下讲台,由学生分小组轮流上台分享,有的讨论他们眼中的英子形象,有的对兰姨娘形象感兴趣,有的欣赏故事独特的语言,还有小组对文中的环境描写感兴趣,展示方式也各异,有朗诵的、有用PPT展示的、有用舞台剧表演的„„兴趣相投的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的只是起承转合的引导作用。

把时间、空间、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外阅读课的主角,多角度的交流又丰富着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视角。尊重学生的自主表达,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主动地思考,才会敢于乐于探索,从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课外阅读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

3、丰富表现形式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自己的阅读成果,如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故事会、表演、编文章选 集、办手抄报、读书笔记展览、写读后感等。由于展示的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阅读感受自主选择,使每位学生都可 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展示方式,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并从中

不足之处:效果如何保证,如何评价

第二,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阅读生涯提供引 领,为学生打下丰富的精神底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而一个认得阅读能力和阅读 面决定着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品位和眼光,而一个人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应用和 创新能力也是由他学生时代的阅读习惯来决定的。初中语文阅览课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着 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引领,让学生在阅读中丰盈自我、完善自我。第三,满足时代发展对学生阅读的需要,完成语文课程最基本的使命。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 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使命。阅览课的有效实施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汉语言文字,并能掌握汉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而 能在学习中继承和发扬。此外,在开放和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快速累积与替代 更新将超过以往,取代死记硬背的将是资料的搜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只有善于 读书的人,才会从人类的宝贵遗产中汲取精神的营养,在浮躁起伏的现实世界中坚守内心 的宁静,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人文素养,成为有修养有品位的人。

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 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

德国的叔本华说过:“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化掉,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品读文本,一定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我读故我在,我思故我在。,给学生最大 的自主表达空间是最重要的教学设 计策略,应该尽量减少以教师的所 谓正确、全面、深刻理解来替代、淹 没学生阅读的真实回应过程,剥夺 学生阅读的乐趣。

在此理念下的操作其实并不太 复杂,就是把课堂表达的主动权真 正地让给学生,让“时间”,让“话

2.授予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

首先, 快速而用心地阅读。这种阅读, 要求学 生“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 的整个句子, 眼光离得开书本, 口头说得出记住了 的东西, 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 容, 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⑦

其次, 做读书笔记。提纲式———写提纲能训 练思考的能力, 即阅读科学著作时把主要的、关键 的、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罗列出来, 建立起所学内 容的逻辑“骨架”;摘抄式———把书籍、报纸、杂志 中与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抄下来, 把有意 思的词汇或不懂的词、喜欢的短语和各种句子等 摘抄下来;心得式———在书的页边上写下一些有 关的批语, 好像在跟作者进行争论。这些方法可

根据读物的特点和学生的喜好单一或者综合地使

用, 目的是用来记录那些一闪即逝的思想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课的目标不仅仅是以理解文本为主,还可以教一些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 率。我们可以将具体的课外文本阅读分为全面阅读、重点阅读、研究性阅读、感悟性阅读等类型,图 选择具体的文本进行阅读方法的示范。以阅读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为例,先让学生全面阅读,了 解小说的主题是表现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文章主要通过描述民族资本家吴孙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 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来展开故事。接着可以指导他们重点阅读小说的高潮部分,通过人物形象 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再通过研究性阅读,研究小说的人文背景,让学生透过小说看到当 时整个时代发展趋势和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的全貌。最后由探究到感悟,引导学生从(子夜》中选 取最受感动和最能产生共鸣的段句,畅谈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情怀。

在这类阅读课上,重点探讨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检验学生是否 掌握,能否运用这些方法。这种教学,虽不可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定能让学生从中获得许 多收益和启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广泛运用于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3、探寻名家名作,拓宽阅读视开。

别林斯基说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确实读好书会使人受益无穷,因此读

二、导之以法

课外阅读课要注重“导”

在课外阅读课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达到教是为了 不教的目的。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多种读书方法,如名人的读书方法 等,指导学生根据阅读需要,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如阅读一份报纸,可采用“快速浏览—捕捉感兴趣的文章—精读”的方法,查找资料,则可采用“目标—搜索—泛读—精读”的阅读方法。还可鼓励学生 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互相学习,并为我所用。在具体指导一篇文 章时,我指导学生采用默读、略读或速度的方式,读懂文章内容,通 过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我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随时摘抄读到的好词佳句,并记下自己的读后心得,使学生得法课 内,得益课外。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就是要把孩子喜欢的东西与阅 读链接,让孩子读他们能读懂的东西。如果讲完曹丕与曹植的故 事,再背《七步诗》,其教育效果明显要好得多。孩子记下的不再是 抽象的汉字符号,而是一个个形象的故事。

三、导之以

二、指导方法,精心阅读

学生拿到一本书(一篇文章),该怎样读,教师要进行方 法指导,因为有了好的方法就有了一半的成功。如学生手中 有一本名著,那么教师首先就要教学生了解作者,读序言、目录,对书本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要么 精读,要么略读,要么选读书中内容,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 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作好摘抄,及时记下心得体会。1.采用“三读法”。“略读”就是粗略地读一遍,遇到不懂 的字词要通过查字典,问一问,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的方 式,大体了解文章主要讲什么。“精读”也叫细读,就是一字 一句精细地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注,体会文章的主 要内容,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赏读”就是把划出的部分 反复欣赏着读一读,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 背一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采用不同的 阅读方法。2.读想结合。课外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 考。古人读书提倡“俯而读,仰而思”。说明读书要眼到、口 到、心到。小学生读书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先对每句话,每层意思有一个初步印象;读完文章后,再联 系起来想一想,加深印象;也可以不看结果,猜想课文的结 尾会是怎样的,开动学生的思维。

3.做点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大致有圈点、勾画、批注、摘录、写心得几种方法。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拿起笔来在书上做做记号,划一划好词、佳句、好段,对某一 句话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在旁边记录;并指导学生把平时读 书、读报时摘录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分门别类填写好,时 常翻阅学习。

三、课堂回放,精彩呈现

我的阅读课教学通过长达一个月左右的准备,终得

定期举行阅读成果交流是激发学生积极阅

为了吸引学生,我会给学生讲述课外书的主要内容或故 事片段。当听到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很期待能尽快看到这本 书!”时,我总会暗自窃喜。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课外名著时不感觉枯燥,我选择不同 版本推荐给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四大名著”的阅读推荐中,我不仅向学生介绍了青少年读本,而且推荐有能力的学生试着 读读原著,并把“四大名著”《人物绘图本》带给他们。学生看着 形式多样的“四大名著”,惊喜得瞪大了眼睛,充满了阅读期待。好书推荐更要有学生的参与。有学生刚买了新书或看了 一本好书,都会找到我“毛遂自荐”。同学们听到自己小伙伴推 荐的好书总会特别喜欢,我更是喜不自胜。第二招:潜心阅读———静谧之美 在阅读课上,我们常常会静静地坐着,或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课外名著时不感觉枯燥,我选择不同 版本推荐给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四大名著”的阅读推荐中,我不仅向学生介绍了青少年读本,而且推荐有能力的学生试着 读读原著,并把“四大名著”《人物绘图本》带给他们。学生看着 形式多样的“四大名著”,惊喜得瞪大了眼睛,充满了阅读期待。好书推荐更要有学生的参与。有学生刚买了新书或看了

一本好书,都会找到我“毛遂自荐”。同学们听到自己小伙伴推

四、课应实验的目的和方法老师筛选出来的书本, 每节安排一个阅读轮值小组负

目的: 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 以“ 开责向全班推荐一篇优秀文章, 并阐明推荐理由, 在课 阔视野, 启迪智慧, 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 为目标, 室的推荐栏上张贴, 全班阅读, 有不同意见的可在一

以教改实验为基础, 在阅读课上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周内在推荐栏上写上反意见。2来, 由于学生在知识背景、文化结构、个人见识、情感 需要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而其审美感悟也自然存在差 异。如果说自由阅读是披沙拣金, 那么每月举办一期 手抄报则是聚金成塔。手抄报除考虑版面、栏目设计 外, 还要求选文内容筱盖面广, 而且质量高。每期手抄 报都进行评选, 并把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的风雨场, 让全校师生欣赏、品评。这一张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及办报热情。

我们体会到, 采取这种作法能把个体力量转化为 群体优势, “ 交流效应” 在班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不但阅读信息的获取量更大, 更便捷, 更迅速。更重要 的是营运出一种互相激励的阅读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每个人都竭尽自己的能力去求活创新, 能够培养出比 学习品质更可贵的精神品质, 这就活化了“ 读书”。.老师推荐与教科书课

能力的培养。侧重实验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 研文相关的文章印发给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扩大学生的 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课外阅读量。3.每节课(非课外阅读课)前三分钟让一

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法与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名学生到讲台口述其对新闻、消息的了解, 并进行点 法。评, 立足于全面发展, 让学生养成关心“ 家事、国事、、五本课题的实验阶段天下事及常读报纸的好习惯通过读报使学生了解 ”

。1.19 9 9 年9 月— , 2 0 1 年6 月为摸索期。主要研社会生活,从而扩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贮存量开阔 , 究阅读教学规律确定阅读材料的形式尝试各种阅视野关心国事陶冶情操, , 。

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选一个班进行实验(二)每周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要。

。,首先是通过挖掘教材资 ,、学语文教学·会刊

(3 兀于了、卜卜

源, 结合教材特点为学生推荐 课外读物来实现阅读内容的 对接, 有时是一篇课文向一类

文章、整本原著、一个系列读

物的拓展, 有时是由作者到其

他作品、由主题到同类题材、由内容到不同角度的拓展。例如学完《只拣儿童多处 行》向学生推荐阅读冰心的另 一篇散文《小橘灯》, 学完《海 伦·凯勒》向学生推荐阅读《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 学完《我和 祖父的园子》向学生推荐阅读 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 刘玉华.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例谈[J].初中开设阅览课的实践与探索语

文阅览课序列化的构建与实施》图书馆开设 阅览课的探讨

至于阅读方法,大多数教师只是顺便提一提,根本谈不上系统科学的训练。相

比之下,教师更愿意讲应试方法,解题技巧。另外培养阅读习惯费时多、见效慢,难怪老师家长却往

往急功近利。

2、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课的目标不仅仅是以理解文本为主,还可以教一些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

率。我们可以将具体的课外文本阅读分为全面阅读、重点阅读、研究性阅读、感悟性阅读等类型,图

选择具体的文本进行阅读方法的示范。以阅读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为例,先让学生全面阅读,了

解小说的主题是表现民族资本家的命运,文章主要通过描述民族资本家吴孙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

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来展开故事。接着可以指导他们重点阅读小说的高潮部分,通过人物形象 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再通过研究性阅读,研究小说的人文背景,让学生透过小说看到当

时整个时代发展趋势和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的全貌。最后由探究到感悟,引导学生从(子夜》中选

取最受感动和最能产生共鸣的段句,畅谈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情怀。

在这类阅读课上,重点探讨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检验学生是否

掌握,能否运用这些方法。这种教学,虽不可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定能让学生从中获得许

多收益和启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广泛运用于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3、探寻名家名作,拓宽阅读视开。

别林斯基说过: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确实读好书会使人受益无穷,因此读 在我们的教师访谈中,还提到了有些教师迫于学校公开课、示范课的检查评价,不得不创设一种表演形式来完成我们的名著教学。教师在设立名著阅读教学目标时 没有真正地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发展上,而是片面的追求课堂的表面热闹,利用些 时尚的多媒体等手段来吸引学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上去很热闹,进行得如火 如荼,实际上,学生在这种热闹之下并没有学到什么,这些热闹也只是空架子而已,这些看似活跃的课堂和“富丽堂皇”的设计有的是为了撑门面,有的是单纯为了展 示老师的才华,或者是为了让现场来听课的老师开怀一笑,此时热火朝天的课堂就 会显得很肤浅、随意,失去了课堂该有的内涵,在这样的形式教学下,学生一节课 结束后学生是收获甚微的。

儿童与成人一样,希望在阅读中获得即时的和长久的乐趣。对儿童来说,获取阅读乐趣是激发他们开展文学阅读、维持他们的文学阅读兴趣的核心动力;

在每一学期初,教师都能根据 《课程标准》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

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

1、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科学指导

中学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和升学的关键时期,在以教材中心这种传统价值取向 的影响下,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虽然很多语文老师普遍认为课外阅读能力 对于中学生学习是至关重要,但大多停留在无力的呼吁上面,缺乏科学合理、有实 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1)课外阅读进行的方式单一。课外阅读课、教室读书角就是学生进行课外 阅读的主要阵地,学生极少有机会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书店大饱眼福,《语文报》、青年文摘、名人传记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阅读读物。很少有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 外阅读活动,如朗诵比赛、情景表演等等,以此拓展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2)缺乏对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掌握正

确的方法,课外阅读才会有效果,但当前语文教师恰恰在这两点上做的不够。对于 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如不做读书笔记、读一些不良书刊、不读整本 书、不讲阅读卫生等等,教师不加指导和纠正,影响阅读的效果。同时,很多老师 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只是进行宏观层面的指导,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要求 学生多读,很少有老师能够做到具体方法指导、个体差别指导。

(3)课外阅读效果没法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如何,学生看了哪些方面的

书籍,教师根本没有调查研究,更谈不上有效的监督;有些学校虽然有课外阅读课,班级有图书角,却形同虚设。学生在这种没有监督、没有指导、学校学习高压紧张 的氛围中根本无心阅读、不会阅读。在阅读时不做读书笔记,读完后如过眼烟云,需要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实好

语文课堂若只满足于课本教学而忽视课外阅读的指导,语文教学就只能是“半截子”、不完整的,培养和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只是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把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落实好,就要重视和优化课外阅读教学。笔者拟结合几年来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实践,谈谈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

一、优化课外阅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认 为其语文能力从课内所获得的仅占百分之三十,百分 之七十来自于课外阅读。可以说,课外阅读是学生自 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是在课外,教师的指 导作用往往体现得不明显,甚至是放任自流。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位教师对全班52名学生进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也同样如此,教

师要努力在活动过程中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但是,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进行阅读策略指导的问题

实施建议”:各学段“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

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 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 的良好氛围。”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23.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从知识的维度上讲它包括学生适应日常实际生活 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从方法过程维度上讲它包括学 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从情感态 度上讲包括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浓厚的思想感情、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良好的语感 发展、学生系统的语文学科思维等。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能 力有听说读写,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能力还很难得到提升的。”语 文阅览课以文字为载体,以读为主要实现形式,利用书籍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学习方法,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 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自我的个体。在阅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以实现,学生 的审美情趣能得以提高,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当代社会,一个人的素养不仅由他所掌握的的知识组成,学习能力和阅读能 力也是决定一个人品位高低的关键。学生在阅览课上不仅与文字相遇,伴随他们成长的还 有阅读带来的能力,如搜集信息的能力、概括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运用创 造信息的能力等。这些能力获得使学生从小就能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并能在纷繁复杂 的信息中抽取出有效的信息,这是信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 此,阅览课是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

教师对学生的影

主要在课堂产生,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 阅读教学建议中还特别提醒教师“要珍视学生的 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 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防止用集体讨论来 代替个人阅读”[4]22。这些都是实施语文探究式 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总之,随着新世纪课 程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改变着教师“教”语文 的方式,也改变着学生“学”语文的方式,逐渐激 活当今的语文课堂。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育工 作者只有把握新的教育动向,认真领会课程标准 倡导的探究理念,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探究式教 学,才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重 要目标。[参

“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 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①学生学习任何一门

。以《课标》精神理解阅读教学,应当有新的 思路,那就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 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让课堂内 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

同时,阅览课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阅读、思考建构着课堂,这就要求阅览课必须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在阅览 课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生生之 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才能真正进行。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不仅提高了阅读的 质量,优化了阅读实践过程,更是推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进步,使教育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教育人的教育。

另外,在教育教学评价上,阅览课的存在打破了传统的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的一元 评价模式,而是倒逼着教师去探索行之有效的,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关注和评价的,对 学生有激励作用的语文评价模式。因为,课外阅读不能单纯依靠考试,而是要关注过程。这与新课标倡导的评价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 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形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 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阅览课的存在使语文的评价更接近课标的要求,对语文教 学改革是一种促进。

2.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促课外。教师对学生的影 响主要在课堂产生,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其一要精心选材。上表中“课 文相关”部分的选材,是在不违背前述标准的前提 下,以主题或表达技巧为课内外的结合点确定材料。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阅读材料的选择,就是从兴 趣入手,选择了可供学生课外比较、拓展的材料。如 第一单元的《沁园春·雪》与课文《沁园春·长沙》 何其相似;第二单元“情与景”经典片段集萃、第三 单元“细节描写集萃”都与单元教学任务一致;第四 单元的电影剧本《美丽人生》(或看电影)与教参建 议的《辛德勒名单》题材相似,但似乎更能触动学生 心灵。其二是通过课堂评价影响学生的阅读选择。我 们不能要求学生必须读什么书,但可以引导学生亲近名著。干巴巴的谈名著如何经典,收效甚微。但《三 国》、《水浒》这样的名著里本就有很多精彩绝伦的 片断,在适当的时机拿出来一块欣赏,何愁学生们不 看?我们曾在课堂上以听评书的形式和同学们一块欣 赏了“温酒斩华雄”、“华容道”等片断,有效地激 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3.建立监管、交流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 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课外的阅读,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在各种新编教材 都比较注意阅读探究的“链接”,给学生提供课 外阅读书目。应当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教师、家长应当眼光长远一点,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 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课 外阅读应当有所关心和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 过多干涉。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 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课外“闲 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等,《课标》所要求与建议的阅读教学,包括课 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的。如果能从培养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这一角度 去理解,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的改革就可 能获得新的高度和力度。

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

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 育,也很难提升素养。

朱永新(苏州大学博导、苏州市副市长)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 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不再重视阅读,再不建书香校园,进而推动书香社会,我们这个民族 的前途和命运就是值得担忧的。朱永新我的阅读观(卷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二)激发兴趣——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个体对某种事物喜欢的心理倾向性表现,有了兴趣人才有动力去从事某 项事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课 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课外阅读能力显着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课外阅读的动机 26

和兴趣,即缺乏主动阅读的兴趣,兴趣的缺乏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从课堂之上、教材之中拓展到广阔的课外世界中去是教学内在的要求,也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认为:“求知 的首要源头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 的方法之中。学生在思想上明白道理,来源于认识了事实和现象的接触点,认识了 连接这些事实和现象的的线索。[18](610)”他的意思是说学生学习课内的知识,从中

学会学习的方式和技巧,以求“在思想上明白道理”。课内教材学习只是一个范本,配合教师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让他们去学习更加广阔的知识资源。换句话说,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因子,是联系广阔课程资源的散射点,教师需 将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的文本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要从中找到社会生活方方 面面的影子,将课堂学习落脚到更加广阔的生活中去。他这些闪亮的“因子”可以 32

是文章的作者,白居易、徐志摩、朱自清、安徒生、泰戈尔„每一个作者就像装满 五彩斑斓玉石的宝盒,从中可以知晓作者本人及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文化思想、时代气息„如此这般,师生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课外阅读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 来,促使他们去探读更多的相关作品,有效的将课堂教学迁移到了课堂之外的广阔 生活中去。

3.建立监管、交流机制,开展

建立监管、交流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 活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键在落实。我们的做法 是:其一,师生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将 《广饶县综合高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生阅 读书目》规定的阅读任务细化,以班级为单位制订 “一般书目”的阅读计划,以阅读小组为单位制订个 性阅读计划,均须具体到周。其二,教师借助网络、校图书室,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中、短文本直接印 发给学生,长篇文本由校图书室协助准备。其三,明确阅读目标。需交流的文本,由教师确定阅读目 标范围,学生自主确定具体目标。明确阅读目标是为 了方便学生交流,不应过窄过死,以免挫伤学生的积 极性。其四,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书评,每周各 一。其五,举办各种交流活动,保持学生的阅读兴 趣。每学期初,安排针对假期“一般阅读”的交流会 一次,针对“个性阅读”的交流会或专题讲座一次; 每周的阅读课,安排个人报告、朗诵会、作品推介会 等活动;各小组在期末分别举行主题知识竞赛一次; 每月出一期读书报,刊登读书活动信息、书介、书 评、读后感和学生作品。其六,教师对生阅读的兴趣 和能力、阅读的量与质作出综合评价,选出读书之 星,给予奖励。

课外阅读毕竟是在课外,它区别于教

要真正地把课外阅读落实到“课外”。对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适宜拿大量 的固定的时间来实施,否则容易演变为课内教学,等同于课堂教学。因而,在指导引 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日常状态中寻找时间,点点滴滴,随时随地了 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及时进行。除去每周一节固定的课外阅读课之外,还可以利用 的时间有十分钟的早读课、课前三分钟演讲时间等,总而言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指 导是“见缝插针”似的。13 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 会阅读。基于此,这样的阅读必须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只有是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才能“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 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 1。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至关

重要。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 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 ,。要利用一切手段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中学生随着年龄增

大,他们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要求探讨人生的价 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 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 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是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 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 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正如复旦附中教师黄玉 峰老师所说的:“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此外,利用每周一课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课。从目前的教学时间及任务看,我们 还是有条件开设少量的课外阅读课,对于课外阅读指导来说,也不需要太多的课时,少量就意味着足够。在这方面俄罗斯的经验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在语文课程中辟有 专门的时间用于指导和交流课外阅读,称作课外阅读课。具体地说,课外阅读课的主 要内容有两个,第一,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并帮助学生阅读优秀的适合于学生年龄特 点的文艺、科普和社会政治等课外读物,循序渐进地扩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养 成阅读习惯。第二,学生在课外阅读课上围绕课外读物,积极开展有关研讨和交流活 动。1 课外阅读课的使用可以及时的把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通过讨论、演讲等语

文活动的开展,也给学生提供了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是一次表达自我的尝试也是 一次相互学习和思维共享的活动。课外阅读课可以是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进行思想碰撞 的一个平台。

2.活动的预设

以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将学生 分为男、女生两组举行赛诗会。学生竞能一下 子背出王维的很多首诗,如:《送别》、《渭川田 家》、《使至塞上》、《相思》等,有的还能作点 赏析,让我惊喜不已,真是兴味诗涨、含英咀 华、韵味悠长。即便教师课前的预设达不到期 望的效果也不要紧,因为教师至少将阅读思维 引领学生朝某一个方向行进,让学生明白课外 阅读会补充、拓展课内的范围和视角,兴趣高 涨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去课外加以猎取,从而实 现课内外阅读的相互转化思维的真正的师生 互动。3.作业的设计

课堂作业的设计要讲求实效性、趣味性,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做作业的精神,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所以作业的设计和课外相结合就 显得尤其重要。如教学《桥梁远景图》时我给 学生设计的作业是利用你身边的资料或媒体,说说长江大桥的一些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报 纸、杂志、网络等,搜集了上百张图片十多页资 料,以及长江大桥从古至今共有一千多座的鲜 为人知的事实。相当部分学生被震撼了,也流 露了惊喜的神情和对地理、科学的崇拜之情。所以教师要善于结合新学课文设计作业,使之 操作性强、科学性强、活动性强。实现知识由此 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拓展迁移过程,收到事半功 倍的教学效果。对这类阅读,2011 版《课标》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对于课外阅读评价,《课标》这样论述:“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三、创设对接平台, 打通阅 读壁垒

首先是通过挖掘教材资 ,、学语文教学·会刊

(3 兀于了、卜卜

源, 结合教材特点为学生推荐 课外读物来实现阅读内容的 对接, 有时是一篇课文向一类

文章、整本原著、一个系列读

物的拓展, 有时是由作者到其

他作品、由主题到同类题材、由内容到不同角度的拓展,语文课堂教学要将高中生成长所

需要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实好!。我以为,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至少 应该有这样一些元素,如学会学习、鉴赏审美、实践创 新、公民道德、生态意识、文化自信、人文情怀、表达创 造等。

课堂是师生精 神 相 遇的 地 方 以学 生 的 学习为 核 心,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为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既是教育的本质回归,更是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要在“内化”上下功夫,只有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转化为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有品位的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才有终极的意义。“若失品格,一切皆失。”没有内化为品格,就没有素养的意义。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和教育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

如《马说》授课结束后,我开展了“马文化”专题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搜集与“马”有关的资料,如马 的历史,马的象征意义,有关“马”的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诗歌、对联、故事等。与此相应,如果是 牛年或者其他年份,就适时研究“牛文化”或者“生 肖文化”等文化现象。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7

一、探索:社团建设的必为之事

(一)社团主角:从教师第一到学生第一

社团的主角是谁?当然是学生。本着学生自愿、自主、自律的原则,我校为高年级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与机会。首先,以自愿为前提,给学生一个选择权。从社团项目到社团组建再到社团组织,一切以自愿为前提,学生参与热情高,兴趣浓。其次,以自主为准绳,还学生一个参与权。无论是校级层面的社团还是年级部层面的社团,学生们自主建立组织,共同拟定社团公约,与社团指导老师共同商讨活动主题,共同参与计划的制定。比如,烹饪社团,就是一群五六年级孩子自发组织,主动向学校申请,并邀请食堂厨师担任他们的兼职老师。再次,以自律为保障,予学生一个尊重权。因为有社团公约,所以大家彼此之间相互自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二)社团内容:从单一存在到多元并存

传统意义上的社团,往往是学校为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比赛而开设的“精英社团”。这样的社团,内容单一,参与面少,形式主义多。为此,我多次召开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孩子们对社团内容的真实想法。很快,一批社团应运而生。有艺术类的,有体育类的,有实践类的,有探索类的,有规划类的。有些社团是依据教师的专业特长而设,有些社团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而设。正因为如此,这些社团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折射出学生兴趣爱好的多样,体现着“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宗旨。在同一个社团里,大家彼此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大”学生教小学生,先学会的教后学会的。社团内容丰富,学生选择余地大。孩子们在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里,与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交流,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包容欣赏。

(三)社团评价:从分数至上到素养至上

学业评价以分数为主,社团评价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以学分方式来体现学生参加社团的综合表现;有的认为,以成果展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认为,以考核情况来反映学生学习状态……我们认为,社团评价应当指向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当前,我国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维度。我校参照核心素养体系制定并实施《优秀社团学员考评细则》,并认真落实到评价中去。

1. 在社会参与维度上,强调“过程大于结果”

关注社团学员的自我评价,又关注社团学员之间的相互评价。鼓励学生重在参与,贵在思考,真实而有效地体验活动过程。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对坚持参加社团活动、主动发展个性特长的学员给予肯定性评价,鼓励他们“从优秀走向卓越”。

2. 在自主发展维度上,强调“习惯大于成绩”

对学生来讲,掌握学会学习、主动交往、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等良好习惯,是他们成长中极其重要的宝贵资源。在评价过程中,这些好习惯是否养成都会影响评价的成效,远远超越了一件作品、一项成果的成绩。

3. 在文化修养维度上,强调“品行大于技能”

参与社团掌握一项技能固然重要,但习得良好品行至关重要。我校考评细则里非常注重品行表现。根据不同的社团内容,确立不同的评价品质。如机器人社团侧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意识,科学实验社团侧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海安花鼓社团侧重培养学生审美情怀等等。这样的评价,更多地指向“育人”的本质。

二、反思:社团文化的可为之路

自我校社团文化建设实施“选课走班”改革以来,我们坚持以“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为办学理念,全面打造亮我文化,向着“卓越品质、广博学识、强健体魄”的教育目标不断努力着。

(一)班级重建:孰优孰劣

“选择性”是“选课走班”改革的一大特点。社团组建初期,选择同年级重建还是跨年级重建,一直是大家争议的话题。哪种方式优?哪种方式劣?从最初两种方式共同实施到全面推行第二种方式,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一个规范、成熟的社团,必须是跨年级成员组成的。以大带小、以强促弱,社团成员的整体实力在提升,凝聚力在加强。虽然有些社团成员不在同一个年级,但由于他们参加过同一个社团,所以无论在哪里遇见,都能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二)资源重整:谁是谁非

开设的课程多了,需要的社团指导老师更多了。有些学生要求开设的社团,我校缺少这样的指导老师。于是,我们拓宽社团教师资源。除了充分利用校内优秀教师资源外,还挖掘家长资源,甚至邀请校外社会人士走进学生社团。比如,我们专门派热爱科技的老师外出培训,组建“3D打印社团”;有一位学生家长参加过“海安花鼓”演出,我们邀请她担任社团指导老师;从社会上请懂机器人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兼职社团辅导老师。教师资源的拓展,极大地丰富了社团内容和内涵,促进了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升。

(三)平台重构:是对是错

为了让一部分学生社团更强壮,我们努力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迎接更大的挑战,以加速他们的成长。“红领巾电视台”每期都推介社团活动风采;六一儿童节汇演,让每个社团成员上台演出;“毕业礼”活动上,六年级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积极推荐学生参加镇、县、市级以上各级比赛。我校学生的身影出现在各种比赛的舞台上。尽管起初家长认为参与社团活动会影响学习成绩,少数老师认为社团活动作用不大;但我们逐渐关注到,孩子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不断拥有自主的能力、自信的心态和自立的本领,不断体验生命快乐,实现生命成长,享受生命美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成长路径。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社团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沃土。以“选课走班”为改革的社团文化建设,遵循了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了高年级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选择性”。校园因社团而充满生机,学生因社团而充盈活力。社团活动,为学生成长增添一抹亮色。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新思考 篇8

回顾十年前的设计,我的教学侧重在对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属性的寻找和内化上。从立体图形转化到平面图形后,就开始动手操作,通过对折发现折痕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然后就开始用这个方法验证字母、图形、交通标志、各种图案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一节课完成这个学习内容,学生对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五年前的那次设计,我的教学仍然侧重在对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属性的寻找和内化上,加入了一些对对称的事物的欣赏。但重點还是落在轴对称知识的理解上,也是一节课完成任务。

2016年的教学,是不是也这样设计?这样的设计在当下新的教育要求下,能满足发展儿童核心素养的需求吗?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一、核心素养理念观照下的新思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经过3年的反复研讨,终于尘埃落定,新鲜出炉。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要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的出台,是希望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笔者个人非常欣赏杭州师范大学教科院张华教授在《人民教育》2016年19期上发表的《正确处理核心素养与“双基”的关系》中所表达的观点:核心素养和双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他认为是基于双基而超越双基,走向素养。双基只是路径,而素养才是目的。

《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我认为,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元素。

第一,轴对称图形是从对称体系中抽象出来的知识。而对称这个现象,本身就极具丰富的内涵。它在哲学领域、美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等非常重要。那么,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能有机渗透哪些思想、哪些眼光呢?

第二,在核心素养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素养就是人文底蕴中的“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我们数学老师也熟知“数学美”,美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如美的形式符号、美的公式、美的曲线、美的曲面、美的证明、美的方法、美的理论等。那这个数学教学的内容,蕴含了特别明显的“美的因子”,在我们的数学课堂里,能有体现吗?

第三,一直以来,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清楚,很少往来。随着核心素养的推进,笔者认为,教师要主动打破这样的格局,从“整体、综合、整合”的视角进行学科学习的打通(当然,并不是指全部融通,不要分科学习)。例如:对称这个内容在美术学科领域,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从二年级起,就开始在排队中感受对称,三年级专门有一课是对称,四年级的适合纹样也是和对称相关的内容。在美术作品创造中,美术老师也经常用对称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表现作品。数学的对称和美术的对称有不同的地方,但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整合融通,应该成为核心素养实现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之思想。

二、核心素养理念观照下新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根据《轴对称图形》学习内容,设计了《走进美的世界——对称》教学主题,开展了3课时的主题式教学实践,以达到跳出知识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主题式教学,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系列化的学习与研究,让数学知识裹挟在其中,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或问题中展开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丰富数学知识学习的背景,让孩子们不觉得知识的僵化、枯燥,也能够让学生不仅仅是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而是获得综合的、丰富的、多样的的学习体验。

三课时的设计,我们分别是数学老师上、数学老师和美术老师共上、美术老师上。但三课时的设计是数学老师和美术老师一起设计的,所以,从设计思路上讲,是具有统一性、完整性的。

1.第一课时是数学老师执教,教学目标为: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物体,引出轴对称图形,会初步判断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感受对称中的轴对称之美。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板块一:呈现天坛、民居、埃菲尔铁塔、现代建筑、罗马建筑5个建筑,让孩子们在欣赏中感受建筑美。从建筑特点中进行分类:对称和不对称。板块二:在对对称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呈现更为丰富的各个领域的对称物体或图案。这次提供的素材,更侧重于具有中国文化的东西,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感受中国之美。适度拓展:学生例举他们所知道的对称物体。板块三:从立体的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实践,来感受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内化理解:进行一些生活中的图案的轴对称性的判断。板块四:初步学会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创造图案。

2.第二课时是数学老师和美术老师一起执教,教学目标为:学生用各种艺术创造手法,创造出丰富的轴对称图形。并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一幅“秋天的风景”创意画,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美。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板块一:互动对话,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板块二:小组交流,如果小组来创造一幅秋天的景色,想选择表现哪里的秋天?可以有哪些东西来表现?教师组织交流,确定四种场景:田野里、树林中、大海边、果园里。并要求用轴对称图形来表象场景中的每一种东西。板块三:学生分组进行创造。数学老师负责检查是否都是轴对称图形,美术老师负责解决孩子们提出来的造型问题。板块四:分享评价。每一小组上台用语言介绍秋天场景的想法,小组互相进行评价。数学老师和美术老师分别进行点评。课后小组继续完善。

3.第三课时由美术老师执教,教学目标为:丰富对对称物体的认识,从美学的角度来上一节欣赏课。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板块一:从轴对称图形出发,拓展对对称的认识:平移对称,二方连续,感受有序美、规律美。学生尝试剪出这种平移对称的图案。(联系上一节课,指导孩子们怎么剪出连续的珊瑚草、连续的手拉手同学等。)板块二:从欣赏中引出“中心对称”,感受平衡美、稳定美。学生尝试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剪出对称图案(也是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展开)。板块三:不用剪的方式,而是用蘸顏料的方式,来体现对称之美。板块四:引出冬天中有许多的对称美,老师剪出雪花,引发学生对美的赞叹,启发学生用这些对称的创作方式来展现“冬天的美景”。

三、新教学设计实施后的深度思考

1.进一步厘清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2.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初中,小学生学习数学有其特殊性。如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现实的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中提取教学素材,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和规律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即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要注意承载概念和规律的物理背景,使得学生的学习是感悟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我们设计的对轴对称图形教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创作中对这个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美妙之处。

3.转变课程知识观,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重建课程知识

数学课程必须指向儿童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核心素养,要从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创新、验证探究;要从单一的教教材转向“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不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每一门学科都要从零散的“知识点”走向拥有内在联系的学科核心观念。学生的个人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对话、互动过程,即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4.主题式学习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育价值

主题式学习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以数学问题为切入口,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使学生置身于鲜活的现实学习环境中,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是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开发以学生需要、兴趣与经验为基础的课程,促进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提升综合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主题化可以带来资源的整合化、组织的弹性化、评价的多元化、师生关系的合作化。

目前我们思考的主题来源可以基于以下四个方面:基于生活真实情境问题的主题式学习,基于数学实验的主题式学习,基于数学游戏的主题式学习,基于数学与文化的主题式学习。无疑,《走进美的世界——对称》我们更愿意放在数学与文化的范畴来讨论。

余文森教授说:核心素养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的高度、深度,决定一个人生活的品质、品味。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的形象、表现、气质、行为、习惯、能力、素质,即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化、科学化、情境化。从这个角度看,核心素养理念观照下的数学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教学数学了!

(金松武,常州市西新桥小学,213003)

上一篇:日本战后的爱国教育下一篇:电势难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