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

2024-11-30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共12篇)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 篇1

理解这个论题首先要弄清楚“人文素养”的内涵, 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来理解这个概念, “人文”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 (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 , 而“素养”则应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因此, 所谓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与“能力”概念应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它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而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应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 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 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 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尺度。

弄清楚了“人文素养”这个概念, 我们应不难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一个目标要求的合理性。但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怎样让人文素养走到可操作的层面上来, 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和载体的探究和语文课程标准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主题阅读”是一种新课程标准下诞生的实验教材的基本建构思路, 它通过一定数量的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 让学生围绕主题在不断阅读和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主题阅读教学”就是建构于实验教材的思路提出教学策略, 它立足课堂, 围绕既定的主题, 将文本阅读教学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 充分重视个体经验, 通过与多个素材的碰撞交融, 在重过程、生成、理解中, 实施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的语文阅读的立体教学模式。在实施“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实现了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情感、形成学生价值判断、获得良好的学习品质的“人文素养”培养目标和任务。

1主题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教育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它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终极目标,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题阅读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 一连串文本及材料的主题与作者在文本中渗透的丰富情感、教师的浓烈的教学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沟通融汇, 产生共鸣, 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与学生之间, 情感的交流发声于情、寓意于情、融理于情。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为“咏物抒怀”。这一主题既概括了课文内容的共同点——咏物, 又揭示了本单元五篇课文同样的写作手法——通过所咏之物来抒写作者的情怀抱负。咏物抒怀类文章通常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 使要表达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在主题阅读中, “物”是外显的, “情”是内蕴的, 作者力图表现的情怀志向只有通过对“物”的叙述和描写才能得到呈现, 而对“物”的叙述描写也不可能是纯客观的, 由于“情”的存在, 必然沾染上作者的主观色彩。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作者根据立意的需要抓住了景物怎样的外在特点, 他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作者挖掘出了景物怎样的内在特点, 他是如何揭示景物的内在特点 (精神内涵) 的;作者由事物引发了怎样的联想,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物和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主题阅读教学在这里实现了从生命的层次出发, 用动态生成的观念, 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 在一个主题中心的引领下, 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 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 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 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2主题阅读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科学, 其中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和指导学生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 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判断标准。这个价值体系和是非标准必须超越本位主义和狭隘主义。主题阅读教学的教学行为与策略, 实际上是通过学生对一组文章的阅读从多角度、多层次地领悟同一主题不同方面的认识, 形成完整的价值判断, 或增加价值判断的向上性,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形成看问题的客观辩证的态度和对世界成熟的思考。因而, 价值观对于正确理解文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阅读反作用于学生的价值观, 主题阅读就较好地利用了阅读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政治立场、目的、动机, 引导学生形成正价值取向。

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主题单元“战争生活”有五篇课文, 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战争文本中, 选出几篇著名的国内外战争文本, 组成一个战争生活单元, 但这几个文本判断角度却是完全不同的, 对学生价值体系的建立也具有不同的意义。人类历史上, 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 可以了解历史, 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 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 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 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这些文本背后的文化心态至少包含两点值得反思的内容:一是战争狂欢心态。它是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 因而是革命者的狂欢节。二是正义战争是真善美, 非正义战争是假恶丑。在价值取向上需要我们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正确了解历史, 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在主题阅读的行为过程中, 学生价值判断的高低、主观与客观、价值判断的行为选择都自然分辨出来, 因而主题阅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意义将是久远的。

3主题阅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阅读化育气质, 阅读改变人生。在所有的基础学科中, 语文是最能够体现个性、最适宜培育个性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 才能把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主题阅读教学行为与策略就是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 瞄准未来人才的特点, 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全面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达到语文教育培养“人”的真正目的。在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 弘扬学生的个性, 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加深学生理解和体验, 激发感悟和思考, 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编排, 自然之景观一经文学的点染, 就演化成了人文之山水, 人的情感在这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阅读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文章, 要关注作者写了怎样的景物, 更要关注是怎样写的景物, 景物的背后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人生志趣, 即“景”与“情”怎样地实现了“异质同构”。在主题单元教学的过程中, 要从单元整体上让学生既要看到“情”的共性, 又要看到其个性的差异。而差异性就体现出了个性的追求, 对不同的景物、不同的作者和心境, 阅读者会演绎出不同的情感趣味。阅读完整个单元,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点, 写自己的景物, 抒发自己的情感, 为自己的情感宣泄找到适当的对应物, 选择合宜的语体风格传达出自己的情感, 有一个真切的感受和判断, 也就充分发挥了此类文章在教学中的作用, 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新课程、新课标的推出, 给语文教学一个崭新的天地, 当“教学的个性化”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时, 我们选择了主题阅读和个性相结合这个途径, 更有利于构建学生独立的人格, 张扬学生的个性。

4主题阅读提升良好的阅读品质

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与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它需要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过程中积极不断地尝试, 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逐步形成并保持一种优秀的阅读品质,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主题式阅读”以主题文章或组块文章的形式呈现, 集中资源, 专题阅读, 解决了当前学生阅读过程中漫无目的、良莠不分的问题,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阅读效能。更为重要的是主题阅读集中的资源与专题的阅读对于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主题多层次与多角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虚心思辨的阅读态度和专注投入的思维品质, 同时也较好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同类阅读与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人与环境”为主题编排, 这样的教材处理拉近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的距离, 给了学生一个无限丰富的走进文本、走进语文生活的可能。学生在通过主题单元的形式集中阅读, 通晓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感情的变化, 然后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揣摩语言及语体风格的过程中, 达到对主题内容立体的理解。

主题阅读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 抓住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极好时期, 调动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对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鉴赏、学会思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它规避了学生放任自流的阅读和事倍功半的阅读, 这种阅读能较好地确定阅读的范围和内容, 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好的指向作用, 并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把学生引进了阅读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李素琴.主题建构的阅读教学[N].中国教育报, 2005-01-25.

[2]屠明渊.谈学生个性化阅读品质的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 (4) :24-27.

[3]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专题讲座[J].语文教学通讯:专题版, 2007:2, 5, 8, 11, 14, 26, 29, 32, 35.

[4]孙崇霞.试论学生的阅读品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4) :134-135.

[5]徐吉华.开放性的主题教学及其意义[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3) :86-89.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 篇2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为现在的教育担心;作为一位薄弱学校的老师,我深深为学生的前途忧虑;作为一位母亲,我为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而烦恼。

在我国,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的概念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片面的强调分数,因此这个目标形同虚设,这真是本末倒置。

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培养人,培养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个有德行的人,而人的德行的培养需要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强调人文素养的教育。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

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沉淀着多少是非成败的故事,多少舍生取义的人物。做为今天的人,我们可从中得出多少经验教训以及生活的智慧。但现在历史教育的现状让人担忧,历史教育学已偏离了它的方向。

那么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以下是鄙人的一下拙见,贻笑大方了。只希望反映一线老师的一点心声,如有僻漏之处,还请大家指正。在此只想用自己的一浅陋之说,来抛砖引玉。

一、只重视形式的改革,而忽视内容的丰满。

教育改革以来,义务阶段的教学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获得了很多的成功。如在教育观念上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以往注重教师的教,现在注重的是学生的学;如以往教师是一支粉笔打天下,现在注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完善教学。这些新的气象同样也出现在历史学科,现在的历史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教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特别是一些历史资料、图片、影视和动画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学科不再是一个让人乏味的学科。

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内容呢?目前历史课教学内容的主旨在于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来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对人成长的教育作用。人文素养更多的应该是从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以及他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中去寻找。在他们 身上寻找生存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目标。所以,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永恒意义与价值,体现着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局限的情感、意志、精神的人物和事件应该纳入历史教学的内容之中,甚至成为主要内容。

同时相对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还很难通过现象去把握本质,更很难谈得上掌握规律。但初中阶段却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时期,而此时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不再轻易接受别人的或书上的言论。因此在此加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极其必要,他们更需要从那些德高望重、襟怀坦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身上汲取道德的力量。

二、在重视国家意识的培养的同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成长。

义务阶段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太多,在此就不做节选。对于这个培养目标,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人的个体素质。

人类自诞生之初就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热爱这个民族的继承人和接班人;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脱离世界闭门造车。因此在历史教学中,社会、国家、国际意识的培养是必须也是必要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要强调与注重的。但我们在强调对国家情感和社会责任及世界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个体的素养的提高。

社会、世界、国家都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的细胞、分子,大多数人的素质将决定整个社会的素质。所以个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国家以及世界意识培养的基础。而我们的初中历史教书中这方面的内容片幅极其有限。而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把历史肢解一个个的片断,然后根据这个片断去断章取义。这样的教学会造成学生的误解,这种误解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中会起到反作用,也不利于他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

比如唐太宗,我在讲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喜欢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给予他这样的一个评价不仅是因为他在位时期的雄才伟略,更多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个帝王,他有着超越常人的宏大心怀,他有着不同市俗的民族观念,他怎能不受万世景仰呢。但课本中只有他的治国方略,只有他的民族政策,而对他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故事却少之又少,无法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的唐太宗,无法在他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三、片面强调历史的功过评价,缺失道德评价。

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这种客观的评价我的理解应该是一种全面的评价。自教改以来历史学科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相对客观如对武则天的评价,如对文化大革命的定性,这些都体现了教改的成果。

但同时我们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基本是功过评价,而缺失了对历史现象及人物的道德评价,还比如新航路的开辟,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角度而言它的历史作用无疑应当肯定,但是对于当时无辜的印第安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残酷、极其血腥的殖民掠夺和扩张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中将土地分给广大农民,在当时来讲这是最符合人民利益的解决土地问题方式,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它对以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历史的”评价与“道德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一致的,真正科学的态度应该两者同时并举,而不要只片面看到它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缺失的道德评价会给学生一种成王败寇的错觉,这种错觉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我们历史教学中,对历史现象与人物的评价既要承认它推动或阻碍历史进步的客观作用,也要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义上的是非善恶。让学生在评价历史现象与人物时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为了更好的在历史教学中关注人文素质教育,提以下两点建议:

一、增加历史教科书的人文素养的内容。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历史教科书人文素质内容,这可以是一些人物的小故事,小的历史事件,可以做课后阅读的方式出现在历史教科书的后面。这样可以让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能了解到一些课外知识,特别是对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这是他们了解知识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二、教师加强自身的素养,不仅是知识上的,还个人格魅力上的。

历史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先决条件是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内涵。在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直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在注重知识修养提高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会更多的东西。

教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姓名

陈 安 菊

单位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 篇3

关键词:价值取向;人文素养;物理数学;物理学史;教师高尚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25-01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一切美妙的教育计划都无异于海市蜃楼。”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科自身的知识性、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深化物理教育改革,要重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服务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精神。在物理课堂上,我努力地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从物理学发展史着手渗透人为素养

爱因斯坦所说: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通过经历和科学家一样的大致探究过程,了解科学事业的艰辛以及科学家执著的求索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人文素养。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熟悉了定量、定性、美学等的思维方式;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家和科学史对人文教育起到了桥梁作用。

二、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物体的运动”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各拉丹冬雪山”、“北京天坛回音壁”等令人神往……

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水循环、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及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地把“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心旷神怡地深入其中,去感受,去受教育,去锻炼和提高,进而无限地热爱“物理世界”。

三、从物理学科特点着手在应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人文素养

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也可补充一些学生条件允许的小实验“做一做”,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思考题,如擦皮鞋的学问(光的反射)、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惯性),海市蜃楼(光的折射)。学习了电学、声学。能解释雷电的形成及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学习了热学。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物品的使用,乐于探究日常生活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人文素养。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也同时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从物理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改变过去陈旧的教法和手段,顺应教改大潮.把学生放进教学主体中去,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需要他人的协作;需要彼此尊重、理解,需要容忍;需要讲求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探究式学习”倡导的是一种主动实验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五、从物理考试改革着手体现人文素养

改革物理考试唯知识的做法,把体现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转变考试的目的,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变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重视考查知识变为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列举下面两道试题:

【例1】请你设计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广告词。

本题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水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四大污染之一,水资源正在遭到破坏,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例2】(2002年青岛市中考题)公元前300多年前。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前,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人讽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与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实验。伽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10磅铁球,一手拿着一个1磅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1)阅读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去做?

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作为中考试题,堪称考试改革的先锋。

六、以物理教师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精神的形成

人文素养,是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蓄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素质的综合体现,核心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物理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非常重要的人,一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注意方式方法于细微之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受益无穷。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总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通过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发展了学生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形成了对美和善的辨别力和追求热情,发展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使自己的心智得到和谐的发展,激发了内心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李艳平.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物理学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M].赖胜德出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篇4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更新观念, 创设民主的氛围,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 理念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学习被动, 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师生的交往活动也应当充满尊重、宽容与关爱,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课文, 领略课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摆脱了传统的师道尊严, 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和课文说“我不理解”“我认为应当这样”, 还学生质疑权和商榷权, 让学生有更多的勇气和胆量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课文进行二度创作, 从多个角度, 多个层次去体悟人文精神。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要让学生变为被灌输的容器, 而应该让学生以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建立平等对话教学,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 才能与教师、与作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精神共鸣, 而原来机械式的学习也才能回归到诗意的、审美的语文教育。

二、利用好语文教材, 仔细品味, 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 几乎每篇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 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 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 对学生进行有意的熏陶。日积月累, 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 养成良好的人文习惯。

1.反复品味, 激活情感体验, 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叶圣陶说过:“辞的情味, 可从好几个方面去辨认, 有的应从字面去推敲……”可见语言蕴含的情味。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 只有在反复品味中才能体验。

课堂上对美文佳作进行讲析时, 抓住精彩段落、重点词句, 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只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后, 才会油然而生认同心理, 进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

2.多读、熟读, 在联系延伸中培养人文素养。佳作美文, 往往渗透着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或者热爱祖国;或者热爱人类;或者热爱大自然;或者热爱人类文化与文明……虽然语言风格各不相同, 但人文性却是明晓的。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 懂得了什么是爱, 怎样善待生命, 如何关心他人他物以后, 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谈感想, 然后形成书面文字, 使人文精神深留学生的脑海中。如学习了《藏羚羊的跪拜》后,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学生们所叙述的都是母羚羊对自己孩子的母爱, 这时, 教者就为学生揭示了课文更深一层的含义, 那就是对“爱”的渴望, 不光是母爱, 还有对一切自然生命的热爱。这样加以引导, 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认识上的欠缺。

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 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 野, 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 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拓宽学习渠道, 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 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 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 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1.引导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阅读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 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 开展扩展性阅读, 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让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 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扩展性阅读中, 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 探索能力不断增强, 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的感受能力, 人文精神也必将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学习既是我们语文课堂的延伸, 又是孩子们培养阅读习惯、感受文学魅力的契机, 与此同时, 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大量阅读中获得了发展。看的东西多了, 积累在“肚子”里, 能慢慢地发酵。在适当的时候, 它会自然地通过言语倾吐出来。

2 . 鼓励学生体验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到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 亲密接触课文以外的世界, 让他们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去发现、去描写生活中的人与事, 抒发自己的情与感。如编演课本剧, 叙写故事, 开展辩论演讲比赛, 把一些诗文配乐、演唱等等。通过这些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 张扬学生个性, 促发其创造力。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 篇5

【摘要】中职农艺专业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之一,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强化对农艺专业教学的创新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对于实际教学工作的进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艺专业;专业教学;创新思考;人文素养

一、中职农艺专业教学的创新思考

1.创新课程教学实习

中职农艺专业教学创新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最为根本的则是要不断强化课程教学实习的创新。这主要是基于中职农艺专业教学工作及依靠课程教学、依托课程教学平台进行的。对于中职农艺专业教学而言,农艺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进行,需要不断强化实训课程的创新,如,能够针对生产与环境、植物栽培养护与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大田作物及蔬菜栽培技术等实训课程进行创新教学。专业指导教师能够在结合实训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对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指导,力图能够通过课堂教学与现场实地教学相结合,而最终的考核方式同样也能够采取学生实训操作和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2.创新实验实习

中职农艺专业教学工作的创新进行应该认识到农艺专业教学工作是一项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高,而人才最终培养也是能够深入到实地进行操作。所以,在创新实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突出学生实训实验操作的进行,在结合考核方式和学习大纲的基础上,创新实训基地,采取与实地农艺种植基地合作的方式,通过对专业人员实验过程的出勤率、实验操作流程以及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做好记录,不断创新学科实验学习的平台,以此为学生实验学习工作的进行发挥重要的思维创新促进作用。

3.生产劳动的创新

中职农艺专业教学工作的进行,必须不断突出专业人才创新生产劳动。创新生产劳动,需要面对专业教学能够在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对专业技术型较强的农艺劳动实践活动进行操作,并且教师能够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切实能够将学生放入到生产劳动环境中,保证专业学生能够在踏实的生产劳动中获得农艺专业操作的技能,并且积累农艺生产劳动经验。

4.创新生产实习工作

中职农艺专业教学创新工作的进行,需要在结合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不断的创新生产实习工作。如,积极的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到实地种植小麦、大麦、马铃薯、油菜、玉米等农作物以及果树等经济作物。在创新以上生产实习工作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对作物的生长管理以及管理的各项技术和管理要点进行记录和掌握,并且学生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农药和肥料进行选择和使用,做好作物的除草、水肥管理等工作,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平台,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操作允许,避免过度限制,以此学生能够在广阔平台基础上,创新生产实习。

5.创新科技推广教学

当先,中职农艺专业创新教学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创新科技推广教学,提倡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农艺操作和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中职农艺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提高也是创新教学的重要实现目标之一。所以,教师一方面能够积极的将科学技术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并且组织学生对科学技术进行运用和熟练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能够采取小组式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组织学生在现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讨农业实践操作技能,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6.创新专项技能训练与考核

中职农艺专业教学虽然作为一项系统化的专业,但是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也有着下属的专业技能,而在促进学生创新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注重对学生专项技能训练工作的进行,突出学生在专项技能获得时的思维激发和创新思考,突出学生重点掌握并熟练运用专项技能。此外,中职农艺专业创新教学的推进,需要能够不断的创新专项技能考核,不断创新考核方式,促使实践操作考核以及理论考核、科研考核等方面的基础上,创新一个系统化的考核方式。

二、创新思考基础上中职农艺专业教学人文素养的培育

1.提高实践操作训练能力

中职农艺专业教学人文素养的提升,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力,这是人文素养提升的重点组成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训练能力,一方面能够提升农艺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实训技术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促使学生深入到农艺基地之中,提高实践操作训练能力的过程中,同样也是促使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岗位等有效接触和了解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确职业岗位素养、人文和谐相处的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2.渗透环境教育

中职农艺专业教学工作的进行,在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能够注重渗透环境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在农艺操作训练的过程中,提升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环境教育作为当前中职教学人文素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突出农艺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创新研发能力,从专业角度为保护环境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3.注重创新研究,提高科学研发能力

中职农艺专业教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科学研发能力。农艺专业学生科学研发能力,一方面是对技能的进一步的创新;另一方面创新研发能力要不断提高中职农艺专业学生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在立足于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以此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农艺专业教学的创新思考需要从创新课堂教学、实训学习、创新生产劳动、创新科技推广教学、创新专项技能训练与考核等方面以及能够在注重渗透环境教育、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实训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为培养高素质的农艺专业学生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祥刚.如何创新中职学校农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时代农机,,43(12):113-114.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初探 篇6

一、学习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激发人生的自信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危机爆发时美国股市下跌,失业人数剧增,百业萧条,有人哀叹“世界末日来临”,多数基层民众不得不依靠施舍生活。美国银行库存黄金不到60亿元,却要应付410亿元的提款,整个美国大有大厦将倾之势。此时经济的恢复运行需要从树立人们的信心开始。在这一历史关头,是罗斯福,一个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半身偏瘫的人,用他的卓越智慧和人生自信,通过著名的炉边谈话等方式,帮助人们驱散心中的阴霾,缓解对生活的焦虑,让美国经济重新正常运转起来。后人对新政成功的经验总结了上百条,这其中难免见仁见智,但罗斯福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却是公认的。

既然信心对社会的发展如此重要,我们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就应该抓住“信心”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生很难一帆风顺,而是酸甜苦辣咸并存,阴霾、失意、挫折、痛苦、恐惧、彷徨、磨难等不如意是人生的常客。失去应对它们的信心,就很难抵制负面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会因迷失了努力的方向而徘徊不前,人生也因失去精神的支撑而难以创造出价值与意义,更不要说向社会释放正能量了。“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是育人。我们学习罗斯福新政时迁移到人生自信,可以发挥历史课塑造人的灵魂的功效,提高学生的AQ即逆商指数,让学生得到历史史实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建构起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心理品质,建构未来事业成功的精神支撑点。

二、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学习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1929年资本主义大危机前,自由放任的思想占统治地位。这种思想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主张“让自由市场自行其道是更适当而更迅速的方法,将能省去任何由政府运作所造成的效率不彰”。主张政府对于民间经济如价格、生产、消费、产品分发和服务等的干预越少,将能使经济运作得更好(更有效率),政府只要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即可。罗斯福的前任胡佛就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实践者,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于是,当城里的工人因没钱而得不到食物,农民因牲畜满栏、谷物满仓运不出去而失望无助时,胡佛政府仍不愿意出面解决问题。

历史发展表明,无论是市场自由放任还是国家干预,都有特定的条件和背景,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政策绝对优越,哪一种政策放之四海而皆准。忽视客观形势的变化而长期拘泥于一种政策,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思想僵化的表现。胡佛过度迷信市场的作用,“导致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1]而罗斯福履新后,反其道而行之,借鉴凯恩斯主义思想,主动采取多种措施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尽管后人对罗斯福新政有着诸多不同的评价,甚至有人对新政进行诋毁,但罗斯福不拘泥于传统、创新图变的实践品质却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动的时代,变动的时代有着诸多不确定性,由此我们应该具有变的意识和创新视角。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课的内容时,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将其内容迁移到变通与创新,则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无疑有着特别意义,因为历史课的责任不仅是叙述历史,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实践意义,也是历史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之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变化的世界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万能公式。生活中人们也常说“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对比胡佛与罗斯福的经济政策,我们不难得出下列结论:思路不突破、行动不变通,则难有事业的持续蓬勃,只有变通创新才能抓住事业发展的机遇。罗斯福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我们学习新政的内容,必须将课程知识迁移到改革创新上来,真正彰显与落实历史课程的树人价值。

三、学习罗斯福新政的立足点 树立民本情怀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说过,“胡佛拥有拯救数以百万计即将饿死的人口的能力和人文情怀”,但由于认识上的错误,胡佛在经济危机时却缺少总统本应有的人文情怀。表现在:其一,牛排喂狗。经济危机让公众忍饥挨饿,人们即使靠救济金也难以果腹,在举国饥饿的日子里,胡佛却让新闻记者拍下了他在白宫草坪上用牛排喂狗的照片。[2]新闻一出,舆论大哗,人们指控胡佛无视民众的痛苦,麻木冷漠,称胡佛为“饥饿总统”。游行抗议者诅咒道,“我们将把赫伯特·胡佛吊死在烂苹果树上”,杜鲁门评价胡佛时也说,他缺少对草根族的关爱,“根本不能真正理解……美国人民的需求”。[3]其二,对待退伍老兵的态度。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对退伍老兵每人发放1000美元的退役金。但因考虑到预算成本,国会规定该退休金要到1945年才能兑现。经济危机爆发后,退伍老兵的生活极为困难,许多人因极度困难要求提前领取退役金。1932 年5月29日,大约有2万名退伍老兵及家眷聚集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附近,用捡来的旧木板搭成简易帐篷作为栖身之地,胡佛竟发出了镇压退伍军人的命令,结果有超过一千名民众受伤。而罗斯福履新后,退伍老兵又陆续返回华盛顿,示威游行又开始了。罗期福却吩咐设立住所,让老兵住进去,第一夫人亲自前往营地视察,还将自己的食物送给老兵们,对他们嘘寒问暖,老兵们大为感动。后来罗斯福又签署法案:“军人在退役后可以得到丰厚的报酬,几百万退伍军人将成为中产阶级。这使美国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人数大大增加,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社会上,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导致美国社会更加稳定”。[4]表面上看,上述事件表现出胡佛政府在处理危机上的失策,实际上则蕴含着胡佛与罗斯福两人对待“国家功臣”的不同理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上述事件的结果是胡佛因漠视民众而败选总统,罗斯福则由于厚待底层民众而胜选。endprint

虽然学生不是执政者,但为什么还要对其进行民生教育呢?这不仅仅是由于在今天的学生中,有明天的县长市长省长等,更是由于我们的社会要和谐,就离不开人们头脑中的民本情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为官者应有的民生情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是为医者应有的民生情怀;“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是从教者应有的民生情怀……反之,若人们缺乏民本情怀,就容易缺乏敬畏之心,缺失规则意识,社会上就会多一些冲突,多一些不平,多一些强拆,多一些上访。可见,要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语)由口号变为现实,现阶段就必须让学生明白,民生意识是执政者的首要素养、必备素养。由此,我们在学习新政的内容时迁移到民生情怀,绝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应时而作,实乃课程以史育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党校开学典礼时曾强调,“领导干部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5]。当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汲取历史演进中伟人的智慧,不仅是建构历史与生活相联系的新课程观的要求,还是发挥历史课程德育功效的要求,更是以历史为镜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事实证明,教学中的迁想妙得,可以育人铸魂,让学生的情感、态度、视野等人文素养提升一个层次。历史是前人留下的百科全书,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做现实思考,实现“读史使人明智”,要求我们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努力建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让历史教学真正成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

参考文献:

[1] 德怀特·L.杜蒙德.现代美国:1896-1946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9.

[2] 彭鑫.谁拯救了美国:大萧条中的罗斯福[EB/OL].(2009-11-23)[2015-09-14]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11/23/content_12524672_20.htm

[3] 搜狐历史.谁是美国历史上最被看不起的总统?[EB/OL].(2015-07-18)[2015-09-14]http://mt.sohu.com/20150718/n417042399.shtml.

[4] 威廉·曼切斯特.光荣与梦想[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89.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 篇7

一、人文素养的培育体现在历史教学的目标上

历史教育就是用当代具有普遍价值的人文精神来诠释历史;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 用历史的观点来反思现代, 让历史成为今天的人们的参考, 供当代社会所用。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发扬人文精神, 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人文理念的指导下, 历史教学应更关注历史人物的奋斗, 更关注学生的发展, 更关注人的发展。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理应彰显出人文精神。同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在反复强调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这就说明人文主义精神是历史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 是历史教育的本质回归。新课程标准在重塑人文主义精神、凸现历史学科的独特功能方面有所加强, 把“历史”从“政治”和“经济”中解放了出来, 注入了人文主义的新鲜血液, 使历史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二、人文素养的培育体现在历史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中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和核心内容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素材, 或进行知识拓展, 让学生获得激励、感染和影响, 滋润和震撼学生的心灵;或整合历史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浩瀚的历史知识海洋中汲取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生活画卷:治乱兴衰的变迁、社会发展的进程、古老文明的承传、仁人志士的奋斗……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经过学习, 不仅会拓展历史知识, 还能培养人文意识和爱国情操。

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背后所蕴藏的人文精神, 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并以实际行动去追求崇高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历史学科中包含有大量的人文主义素材, 教师要充分挖掘出来并将其渗透到教学之中, 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人类的三次科技浪潮等, 这些无不体现出了人的聪明才智, 无不让我们景仰追慕。文明的演进、物质的进步、改革和革命的功力, 处处都体现着“人”的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提取、加工、整理, 并将它们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之中, 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

三、人文素养的培育体现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

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 成为人文精神的楷模, 建构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因为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树立服务意识,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楷模。

此外,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引领学生主动去阅读、思考、探究和训练, 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 让学生乐学、会学, 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耐心地为学生释疑解惑, 从而使学生“爱其师而敬其道”, 让人文精神如薪火传承。

四、人文素养的培育体现在历史教学的方法上

历史教学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 实行开放式、多边互动的教学。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课堂一定是焕发生命活力、张扬学生个性的快乐课堂、和谐课堂, 学生在其中会享受到生命和智慧成长的快乐, 同时也能真正体会到“读史使人明智”的乐趣。

历史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探索多种教学方式, 以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文情怀,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可通过人文知识竞赛或名人故事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 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 增强人文意识。

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 享受自我的满足和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激发他们向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此外, 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校园, 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 在课堂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提高学生的治史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史的兴趣与治史的能力, 且对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摘要:历史学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教育,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是新世纪教育正在面临的重要课题。高中历史教学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且新课程的实施也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中学生的人文教育开辟出了新的渠道。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 篇8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发挥为人师表的感染力量

初中生年龄较小, 其思想和行为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学生一天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 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到学生, 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才能真正发挥为人师表的感染力量, 也才能带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作为历史教师, 首先应该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 在课堂上只有运用生动、丰富的语言, 才能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畅游历史世界; 只有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才能游刃有余地分析历史事实。

其次, 历史教师还应该具有优良的人格魅力。优良的人格魅力来自于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只有自身具备诚信正直、乐观开朗的基本素质, 才能不断地感染学生, 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最后, 作为历史教师还应该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诚挚之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一名教师, 无论课上得多么精彩, 如果没有真正对于学生的爱, 对于教育事业的爱, 都将是肤浅的。只有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 才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内容,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初中历史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素材, 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历史教师, 应该深入研究教材, 从中提取丰富的人文内容, 或利用历史名人轶事、或结合传统文化精髓、或介绍著名历史事件, 让学生汲取精神的力量, 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时应该注重对其中的人文素材进行充分的讲解, 让学生深刻感受历史事件的震撼,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 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启发思维, 增长见识。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 让同学们感受清政府的软弱, 体会中华民族所承受的屈辱, 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怀, 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努力学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远大抱负。这样通过对历史事件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历史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充分发挥出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功能。因此, 历史教师应该善于提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并用之来感染学生的人文情怀, 激发学生的情感力量, 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转变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拉近历史教学与现实的距离

历史学科是一门通过研究历史现象来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一些历史内容由于年代较为久远, 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 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势必会感到枯燥乏味, 提不起兴趣。通过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将枯燥的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不仅能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更能让学生在直观的视听感受中体会历史事件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从而让学生得到熏陶和启发, 不断提高人文素养。例如, 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 我运用多媒体技术, 结合教材内容制作才成精美的课件,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历史形象, 来感受当时青年学生激情澎湃的救国热情,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和富于创新的精神理念。这样学生不仅没有了枯燥乏味的感觉, 反而会对这些历史事件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中提高了人文素养, 培养了优良的思想品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

历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 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 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加深对历史事实的理解, 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 可以通过班级板报、校报、组织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等多种渠道和形式, 为学生提供学习历史知识的机会, 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历史知识竞赛、名人故事讲座, 参观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多种校内外课外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汲取更多历史人文知识, 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 使人文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人文情怀。

总之, 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历史教师, 应该充分把握教材内容, 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多样化的渠道, 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 篇9

一语言“工具论”背后的原因剖析

语言一直都被定义为是一种交际的手段、沟通的途径、交流的工具, 这种观点被人们普遍接受, 语言工具论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从历史上来说, 过去大规模的外语教育都脱离不了工具主义的影响, 经常是为殖民主义、军事扩张、宗教信仰或者科技传播服务的。有的学者在论述外语教学的性质时, 明确地亮出观点, 认为外语教育就应该是工具性的。这一领域国际著名专家Richards甚至主张外语教师把语言教学与所教语言的文化割裂开来, 把语言纯粹当作一种工具进行教学[1]。蔡基刚也认为当前英语教学最突出而又常被忽略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凸显不够[2]。人们过分强调外语教育的工具性, 主要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收到了西方工具理性的影响。20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现代生活片刻也离不开各种机械和工具, 实用主义工具论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于是语言也被定义为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工具理性”不断膨胀, 这是人类走向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化所产生的必然弊端, 并导致现代社会的人类受困于工具理性的铁牢中, 无法解脱与自拔[3]。

二加强英语教学“人文性”的意义

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场以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和奥尔波特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马斯洛认为, 科学教育具有人文价值, 但要使人的情感生活与智力生活不被割裂, 必须培养人格。这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psychology) 为基础的“人本化教育”并不反对科学教育, 而是提倡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强调科学的分析、高度的责任感, 在实现社会价值的情况下实现个人价值。从70 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 加强人文学科对人的教养作用, 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之人。而且近年来, 世界各国研究者对外语课程的价值也逐渐有了共识, 认为外语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以外, 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 形成跨文化意识, 发展创新能力, 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007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重申“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在全球化背景下, 英语教学既要满足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又要满足学生能够面向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 加强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是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如何加强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育功能

为了加强英语教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功能, 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必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人文价值。大学英语教材知识内容涵盖面很广, 在选材上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 突出题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体现了科学人文理念, 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精华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The Soul of a Champion: A Letter to Michael Jordan》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实现梦想, 课文通过介绍乔丹的成长经历以及获得这些成就的精神动力来激励学生认识自我的潜力和找到精神动力的源泉, 从而实现梦想。美国人崇尚拓荒精神, 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 尤其崇拜孤胆英雄, 即一个人单枪匹马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乔丹正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每每在比赛最后时刻投中关键球使球队反败为胜的孤胆英雄, 这与美国人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是分不开的。另外运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从无名小卒到扬名立万, 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 这也是美国梦的一部分。乔丹就是这样一个美国梦的成功典范, 他受万人景仰, 同时也点燃了无数想出人投地的人的希望。总之, 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 是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人文素养培育资源, 增强资源的利用效果, 能有利推动“以文教化”的效果。

第二, 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学作品的了解, 对于国内外文化精粹的理解, 都会影响到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影响到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判断力。因此,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对东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观、行为规范均要有所涉猎, 要勤于钻研、不断创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学中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要有深刻的把握, 举一反三, 旁征博引, 以自身的人文理解和感悟去引导和启迪学生,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能力去感染学生, 带给学生美的体验和享受。“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教师健康的人格魅力是强大的吸引人的教育力量, 对学生起着熏陶、示范作用。正如孟子所言“止于至善”应是教育者始终不渝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第三, 必须强调传统中国文化以及注重不同文化观念的对比。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材中绝大部分语料以英美社会主流文化为内容或背景, 与我国本土文化有关的语料实属罕见。该取向客观上使母语文化处于一种被压制的地位。学生因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 容易对英美文化的认同超越对我国文化的认同, 会出现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如果对这一现象缺乏认识和防范, 外语就会使本族语言和文化逐渐居于弱势, 终至灭绝。语言灭绝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或转化, 也能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消失[4]。英语课堂应注重中外文化的对比学习, 使学生汲取不同文化中的精华。以英语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平等、民主, 以法治为中心, 崇尚竞争和个人独立。英语教程中与此相关的文化内涵很多, 如American dream (美国梦) , democratic society (民主社会) , responsibility (责任) , vi-sion (远见) , determination (恒心) , initiative (首创精神) , self-respect (自尊) , self-reliance (自立) , self-control (自控力) , self-sufficiency (自足) , civilization (文明) , optimism (乐观) , conscience (良心) , virtue (品德) , truth (真) , beauty (美) , integrity (诚实) , wisdom (智慧) , philosophical (达观) , mental well-being (心理健康) , individuality (个性) , independence (独立) , freedom (自由) , liberty (自由) 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的内涵, 但对西方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消极文化要警惕。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中国的人本主义文化以家庭为本位, 以伦理为中心。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核心是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和谐、兼容包并、安土乐天、慎独自爱。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民族文化和生活实际, 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做出判断和思考, 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成长为既不媚外、亦不自大、具有大度的人文情感的人。

总之,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因素。英语课堂不仅是在传授语言知识, 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和一种思维。只有加强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 才能汇通中西之学, 培育博雅之士。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的个人成长服务的理念, 要大力挖掘英语教学资源的人文价值, 尤其是教材资源和教师资源, 发挥英语教育的熏陶感染作用, 形成一种人文环境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自信和意志;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怀疑和批评的探索精神, 使他们重新端正学习态度, 消解其学习和做人做事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样就能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领悟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逐步了解西方国家的制度、伦理价值、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内容, 从而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结构, 增强文化敏感性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da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 2010 (6) :33-40.

[3]刘国强.全球化发展与儒家价值教育的资源[J].教育学报, 2004 (2)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10

一、在自读自悟中熏陶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通过人文熏陶, 让学生感受美, 体味美, 弘扬美, 从而培养优良的品格情操。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乔羽老先生创作的一首歌词, 文中蕴涵着极其优美的意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我在教学时通过组织学生反复阅读和欣赏歌曲, 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他们仿佛感受到在一个明媚的春日泛舟北海, 清风徐来, 花香四溢, 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鱼儿在湖面轻盈地游动。那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那是一种诗意的心境, 那是一份惬意的享受。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 为祖国山河的壮美惊叹, 这是审美的渗透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最好诠释。

二、在观察探究中熏陶

人类的文化底蕴, 人文内涵不但体现在传世文学中, 而且在人文景观也有着充分体现。它们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 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 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体现我国传统的人文理念。它们对学生精神领域无疑有着持久而深广的熏陶浸染作用。然而, 这些人文文化之精髓, 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才能转化为个人的素养。

如《迷人的张家界》的教学, 我先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去“游山玩水”, 面对挺拔的高山, 清澈的小溪, 同学们无不欢呼雀跃, 纷纷陶醉于有声有色的动画中:“看, 那岩顶的树, 多像天神在腾云驾雾!”“是啊, 似乎走下来了呢。”“岩边……岩边的那株……”“哦!雄鹰展翅, 跃跃欲飞!”“那棵石笋, 傲然挺立, 直指南天!”“连尖都不见!”“快闪天!”“大惊小怪, 你认为那块岩石会掉下来。”“啊!鱼……”“还有, 你们看, 那些小圆石, 多好看!”同学们顿时似身临其境, 张家界山的奇、秀、险, 水的足、清、静, 引起了大家心灵上的共鸣。再通过教学, 同学们认为“作者观察太仔细、独特了!”“描写得太绝了!”“我以后一定要亲自去领略。”……整堂课洋溢着人文魅力, 师生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升华。

三、在研读探究中熏陶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造张开灵性翅膀的机会。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读出新意, 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通过阅读, 感悟真理、感悟真情、感悟文化。

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 我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 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研读文本, 在对彼得和妈妈的账单比较后, 探究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 但账单上都是0芬尼, 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伟大的, 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接着引导“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其实, 又何止小彼得的妈妈呢, 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 肯定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是吗?”“那么, 此时此刻, 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 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 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 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 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 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 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 显示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四、在感悟体验中熏陶

阅读的本质就是“披文入情”的过程, 就是从作者借以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中理解其精神内核的过程。换言之, 即以载体为媒介, 借以来体验、感悟、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阅读离不开情感的运动, “有口无心”的阅读或许是出于应付了事, “见文不见情”的阅读或许是为了某种任务指令。在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情感, 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在生命律动中完成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 使客体的生活变成主体的生活, 客体的存在变为主体的存在, 达到与作者的情意交融和精神同构, 最终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的交融, 以至灵魂的拥抱。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 导课时, 我先请学生回忆自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某个亲人去世, 子女们呼天喊地, 悲痛欲绝的场景。接着, 我介绍了周总理一生怎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振兴而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他是中国人民最亲的人。学生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授课时,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人们送总理的场景, 扬声器里传来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朗诵, 同学们看着、听着, 泪水不觉模糊了双眼。这种直觉感悟与心理体验的方式, 将作者输入而存储在作品中情感力的形式与阅读主体内心情感力的形式发生异质同构感应, 易引起心灵的共鸣, 情感的共振。从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处处流淌着感情, 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11

《语文课程标准》区别于以往教学大纲的重要一点,就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时,除了继续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外,特别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质,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关“人文”含义,学术界有很多说法,综合起来看,人文精神至少包含了以下内容:强调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即追求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宗教情感,并強调人的自然情感与道德理性、审美理性和宗教理性相统一,确立人在宇宙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唤起人们的宇宙关怀、生命关怀;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学生学习过程的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学生所探究的内容涉及了人类社会、自然科学、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成分,值得学生去探究、吸收、积累。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内涵。现以初中的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并使之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中。

一、阅读中感悟亲情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使之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因素应不断加强,以引导其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品味生命,感悟亲情。

二、赏析中升华人格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襟和悲壮的情怀把人与人间的亲情推到了极致,他的忧国忧民、克己奉公的人道主义精神必将熏陶和感染一批批学子,使人间多一份关爱,少一些谗间;多一份光明,少一些黑暗。

三、品味中激发情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广袤的中华大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无论是雪域高原,塞外风光,还是莺歌燕舞的江南水乡;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夏雨冬雪,都是如此地涤荡人的心胸,激发人的情感。学会欣赏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塑造开放的心灵,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充实生命的内涵。

四、积累中提高素质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教材同时选编了展示民俗文化的说明文,内容涉及了建筑、服饰、礼仪、技艺、岁时节令等领域。《苏州园林》、《个园》等文章向人们展示着中国园林艺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驿路梨花》中的瑶族老人则以红布和羽毛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了解了私塾中拜师的礼节……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民俗成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发他们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的关怀,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积累这些民俗知识,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从中感受我国民俗丰富的内涵,更能让学生积累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思索中接近自然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她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直到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六、吟诵中陶冶性情

新课标中关于古诗词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审美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的审美情趣。“古代诗歌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其根本原因是诗歌所蕴含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文言诗文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怀卡哇伊起到直接的感染和教育作用。

以上所列举的文章仅是教材的一小部分,相对于整个人类文化来说,更算不上海中一粟。作为老师,尤其是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把握教材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众所周知,“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请按、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反映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认得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学中若能时时渗透这一原则,语文课必须成为学生的一片乐土。一旦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情趣和生活经验等走进文本世界,就开始同化、整合“异己世界”和调整、顺应自我世界,学生认识生命,丰富情感,培养精神局势在这两个世界的距离不断缩小、整合之中走向新的视界融合。

主题教学的人文素养 篇12

一、发挥教学优势, 渗透美德教育

如果一个民族具有良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以及忠贞、诚实、善良和勇敢的品格, 这个民族则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为此, 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把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意识的养成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并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借助丰富的史实, 以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 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下为公的人生理想, 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使其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则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让其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课改理念, 实施情感教育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中,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 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 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人生价值, 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人类价值, 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树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从横向角度来看, 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它们构成了人的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相对完整的整体;从纵向角度来看, 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它们构成了一个学生积极心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拓展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 应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如, 引导学生从农人戴月荷锄而归的历史场景中, 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霍去病“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的事迹中获得良好的品德熏陶;从苏轼一生宦海沉浮, 身处顺境, 不骄不躁, 陷入逆境, 不恨不怒, 居庙堂之高, 心忧黎民, 处江湖之远, 尽职尽责、为善一方的经历中, 感悟为人应有的充实与平和。从而提高学生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判断能力, 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师只有通过史学拨动学生的心弦, 让他们领略历史的风采, 从历史学习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 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永恒中, 他们的心灵就会冲破万里云层, 透穿时间的阻隔, 与那鲜活的历史产生共鸣。

三、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人文素养

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现代公民。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 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水平,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立足历史学科, 选取那些能够表现美好人生, 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内容, 使学生全面认识历史, 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 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立足历史学科, 辐射相关学科, 联系现实, 选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材,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意识;立足历史学科, 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如, 开展课堂讨论, 组织辩论会, 举行历史故事会, 举办历史讲座, 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 采访历史见证人, 编演历史剧等, 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立足历史学科, 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 利用学校、社会人文资源, 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 使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提高实践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上一篇:直线、平行线、垂直线下一篇:现代企业与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