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题

2024-10-11

人文主题(精选9篇)

人文主题 篇1

《荷塘月色》历来就是备受人们推崇的大家名篇, 不同层次的读者, 带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情感去品读《荷塘月色》, 就出现了对其主题和情感的多样性解读。归纳起来, 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一种认为作者描写清冷的景物, 表现凄凉的心境, 突出的是愁闷和矛盾;一种认为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 拘守个人小天地, 表现的是闲适;一种认为作者反映的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去比较强调的是第三种观点, 现在依然还有不少教师用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主题去影响学生。其理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突出了作者“心里颇不宁静”;文章中间部分突出地表现了荷塘月色和月色荷塘的朦胧幽美;文章结尾又想到了江南的采莲。“文眼”告诉人们作者对现实不满, 文中荷塘美景, 文尾想到的江南采莲美景都反衬出对现实的不满, 而对现实不满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而突出了“不满”与“向往”的主题。

但是, 笔者以为, 把《荷塘月色》简单地理解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是突出了作品的政治性, 忽视了文学作品的人文性, 这其实是拔高了作品的主题, 是把朱自清先生当成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而不是爱国的民主战士 (此时的作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战士) 。在《荷塘月色》里, 作者表现了一定的政治愁苦与彷徨, 但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文情调上的郁闷,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是作者用美景对美人的梦幻置换。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 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人们按照一般的思维定势分析, 说爱国的朱先生在这个时候苦闷彷徨, 一定是“对黑暗现实不满”,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就算朱先生在政治上愁闷彷徨, 也不过是他在新旧时代、新旧势力矛盾冲突之际的自然反应。他的愁闷彷徨可以说是整个时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 严格说来, 还谈不上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因此, 如果单从政治的角度去解读《荷塘月色》的主题与情感, 不仅人为地拔高了朱先生的“革命性”, 还掩盖了《荷塘月色》所展示的人文美, 降低了文章的美学意义。

朱先生在政治上有愁闷彷徨, 但这种愁闷彷徨更多的是出于他的人文性而不是他的革命性。他自己也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既不愿参加反革命, 也不愿意加入革命。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暂时逃避的一法” (《哪里走》) 。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 “妻子儿女一大家, 都指我生活”, “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见陈竹隐《忆佩弦》) 。可见他虽然在思想上有关注或者维护人的自由、平等、尊严、价值、命运的人文倾向, 但在政治上还是比较保守与胆小的。纵观朱先生的一生, 其所作所为也只是体现了他的正直, 而且这种正直也只是知识分子人文思想的自然流露, 并没有显现出他的革命性。作为一位国学大师, 他关注更多的还是学治而不是政治。

文章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 历来被认为是“文眼”, 是最有政治色彩的。按照这一思路, 作者选择“曲折”、“幽僻”、“寂寞”、“阴森森”的荷塘, 去“做个自由的人”, 从而不理白天“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似乎确实有不满现实的苦闷。但是, 如果我们联系先生的工作经历、家庭生活、个人性格看, 应该还有更浓的怀旧心理与人文意味。

先生1920年大学毕业后, 回到江南, 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工作了六年, 与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常呼朋引伴, 纵情山水, 以文会友, 不亦乐乎, 刚到北京自然孤单怀旧。这从他的《我的江南》一诗中可知。先生一代大师, 正直清高, 出淤泥而不染, 在世俗面前, 自是苦闷而无处诉说。在家庭生活方面, 妻“拍着闰儿, 哼着眠歌, 熟睡好久了”, “我”什么时候出去什么时候回来, 没有半点的担忧与牵挂, 一副满足生活安于现状的样子, 似乎完全不知道“我”的所思所想。这种精神上的隔膜, 强烈地暗示着作者, 希望有一个情感宣泄的对象, 让精神的压抑得以释放。于是, 作者选择了月光下的梦幻般的荷塘, 选择了江南的采莲。

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了月下的荷塘与荷塘的月色, 勾勒了一幅宁静的、幽美的、朦胧的诗情画卷, 与其说是写美景, 不如说是画美人。在作者笔下, 荷叶是“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荷花“袅娜”“羞涩”, 是“刚出浴的美人”———美女;荷香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歌女。连流水也是“脉脉”的, 可谓情深意切。用弗洛伊德的梦论分析, 完完全全就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形投射在了荷的意象上, 是与朋友的隔断, 与现实的隔阂, 与妻的隔膜后的自然宣泄, 是精神出轨。恰恰是这种潜意识的精神出轨, 体现了作者的人文精神, 使作品更真实自然, 更具有了美学上的长久的生命力。

关于文章最后朱先生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目的, 历来也是纵说纷纭。其实只要弄懂引文的内容, 便不难理解。

《采莲赋》是梁朝皇帝萧绎撰制的, 属宫体文学范畴, 内容是写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风和日丽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的嬉戏, 以及由眼前美景引起的对心上人的思念。《西洲曲》是南北朝民歌, 全诗写一个女子对所爱之人的深长的思念。《采莲赋》写的内容“热闹风流”,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西洲曲》则写的是单相思, 突出美丽女子外表含蓄而内心浓烈如火的恋情。这两则引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赞美爱情歌颂青春, 体现男女情爱的浪漫。这是作者对荷美人的幻化的延续, 是更直接更大胆的潜意识的外现, 是先生孤独清冷的精神世界的抗争, 是对妻麻木的没有精神沟通的生活态度的否定。这就是一个文人一般的人文情调, 与政治压抑没有直接的关联。

文章两次提到“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 可惜早已无福消受”, 乍一看还以为此文是先生晚年所作, 其实先生此时不过29岁, 正是风华之年。大概是教师的身份与知识的渊博, 加上道德的约束, 制约了先生自由想象与自由行为的空间, 即便是精神出游, 也有种种顾虑, 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回到现实。对于这一点, 我们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里也能感受到。也许正是这样那样的限制甚至是压抑, 最终导致了先生的英年早逝。

从知识的角度看, 朱先生是大家, 正直清高;从人文的角度看, 朱先生也是一个很平常的人。在种种不如意的情况下, 去偷得浮生半日闲, 寄情荷塘荷花, 来一次美人梦幻般的精神畅想, 这不仅没有损害先生的形象, 反而使先生更真实更有魅力。就算有点小资情调, 又有何妨呢?何必一定要冠以革命的头衔, 用共产党人的标准去要求先生, 把一篇美散文上升成一篇政论文呢?

人文主题 篇2

关键词:《牡丹亭》 至情 人文情怀 主题

言情主题是我国古代戏曲作家偏爱的主题之一,但在戏曲作品中将“情”写到极致并动人心弦的首推汤显祖所著《牡丹亭》,“世间只有情难诉”的至情宗旨贯穿《牡丹亭》始终,这缠绵爱情不仅牵动无数文人才子的衷肠情思,更深深打动着后世观众,《牡丹亭》也成为古代戏曲言情作品中的佳作典范。那么,汤显祖在其《牡丹亭》中如何以他的生花妙笔大言其情呢?这一“至情”主题蕴含着何等感人力量?这部闪烁着人性主义光辉的作品究竟怎样表达作者人文情怀的呢?本文尝试从《牡丹亭》“至情”主题的核心内蕴入手,在深入研析其人文精神的过程中,结合作品分析,进一步探讨人文情怀关照下的《牡丹亭》“至情至性”爱情观的演进,以期为古代传奇的主题精神研究提供一点浅见。

一.《牡丹亭》“至情”主题的核心内蕴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志士曾认真研析何谓“情”,或感叹情之伟大,或探讨情之复杂,但却从未得出标准而明确的答案,文学作品中常可见深情感天动地的描述,但纠缠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情”字也愈加变得朴素迷离,难寻端倪。尽管汤显祖明知“情”字难言,但仍在其作品《牡丹亭》中竭心尽力,以传奇笔法言说着历经悲欢离合生死考验的男女爱情,最终成就一部明清戏曲史中的不朽佳作。

《牡丹亭》中,身心俱受压抑的太守之女杜丽娘游园中入梦与风雅文士柳梦梅相遇,并得成云雨之欢。梦醒后的杜丽娘惆怅难安,“情不知所起”而相思成疾,病体难愈终至香消玉殒。三年后,杜丽娘梦中之人柳梦梅偶得佳人自绘画像,丽娘也以游魂之身再入人世,寻找梦中姻缘。杜丽娘与柳梦梅在他人帮助下终于打破重重爱情障碍,起死回生,最终得成眷属。汤显祖在这部传奇作品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这种至情至性的爱情演绎无不代表着汤显祖对人生与爱情的哲学思考与世情体验,而情深而往的杜丽娘则成为汤显祖笔下至情理想的化身。可以说,汤显祖对“至情”主题的推崇与其早年经历、言情思想以及明清时期女性情感教育等因素的构建紧密相关。

以临川才子之名而享誉天下的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才华卓越,但因时运不济、兼得罪权贵而四次科举考试失利,使汤显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权贵以势压人、恶意报复的丑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人生之路上的磨难未能改变汤显祖坚持自我、重视德行的做人准则,反而造就了他坚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风格。不久,身处官场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上疏贬官事件后,汤显祖下定决心告别官场,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重情重义的汤显祖始终将“情”与“志”紧密相联,并指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开始尝试以言情主题为核心开展戏曲创作。而汤显祖与好友之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的友情互动带给了他特别的感情体会,最终促使汤显祖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

《牡丹亭》中,“至情”主题的演绎不仅表现了汤显祖关于言情的认知理念,而且反映出汤显祖受明朝以来传承的言情思潮的深刻影响。从我国古代言情思潮的文化渊源看,言情作为与教化并行对立的重要观念始终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以后,文学自觉时代造就了言情主题的新见解与新特点。隋唐以后,关于言情的认识也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到了明代,新旧观念交织碰撞的社会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言情主题在纷争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最终明代言情思潮的形成逐渐演化成为打破禁锢人性的封建思想统治的利器。始终坚持反理学立场和人文主义情怀的汤显祖,立足于前人的成果基础上,最终形成了符合时代需求的“至情”思想与理念,并将这一言情思潮通过传奇戏曲作品推向极致。

二.《牡丹亭》的人文精神研析

明清传奇中彰显着内容丰富、含义隽永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情怀,汤显祖《牡丹亭》亦是其中翘楚。以吟咏至情主题为核心、超越生死仍追求爱情至上的《牡丹亭》可谓是明清传奇中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至情化身的杜丽娘形象,在作品中呈现出“生而有情,因情成梦”的生命存在状态,这种深厚、真挚而坚定的情感使杜丽娘的形象绽放出思想解放与生命自由的人性主义光辉。自幼在严苛管教与约束中成长的杜丽娘,虽然鲜少与外界接触,但来自书籍中男女相恋的故事仍然使杜丽娘这位青春少女因憧憬爱情这一自然情感而萌动春心。由此可见,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封闭式教育妄图压制摧残人的天然欲望的目标,在人性光辉的照耀下是很难达成的。作品中流露的女性生命意识不仅造就了杜丽娘青春意识与情感意识的觉醒,更是在杜丽娘的精神世界引发动荡,促使丽娘走上打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个性解放之路。汤显祖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正是随着杜丽娘对爱情不懈追求而逐渐深刻的。如果汤显祖仅仅将杜丽娘塑造成偶然“慕色怀春”的少女的话,恐怕《牡丹亭》的艺术高度将会大打折扣。杜丽娘最可宝贵之处就在于即使肉身已死、香消玉殒,但仍在死后执着地寻觅追求自己所坚持的爱情理想。汤显祖再次用超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刻画了生而死、死而生仍追求爱情的杜丽娘形象,而这一形象是对其所推崇的人文精神的最佳诠释。

如果说杜丽娘凭借执着于爱情而代表着汤显祖人文情怀的话,那么,婢女春香这个具有独特性格与个性的女性形象塑造则象征着汤显祖对美好自然人性的向往,展示的是较少受到封建礼教束缚的年轻女子形象。与杜丽娘年龄相近的春香,因身份地位,受到的礼教教育很少,因而能凭借青春性格从封建礼教的压制下突围出来,展示着生机勃勃的自由天性,与杜丽娘的形象产生了良好的互补效果。在帮助杜丽娘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春香居功甚伟,她聪明、灵慧、狡黠的性格为作品增添了人性的光彩,正是在春香的推动之下,杜丽娘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可以说,婢女春香的形象表达了汤显祖对人性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的向往与追求。

人文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以人为本,汤显祖这一深受理学阴影影响又向往个性解放的传奇作家,不仅描绘了至情至性的爱情,而且将笔触投注于对人的情欲的描写,表现出汤显祖尊重并肯定人的正常需求的愿望,他无畏地对抗着封建礼教对人欲望的压制与束缚。在汤显祖笔下,因感悟《诗经》中美好爱情而萌生欲望的杜丽娘,面对后花园种的满园春色,被压抑的女性情感需求与身体需求都觉醒并复苏,进而在梦中遇到柳梦梅,置男女大防于不顾,解放了身心,与柳梦梅成就好事。

三.人文情怀关照下的《牡丹亭》“至情至性”爱情观演进

可以说,汤显祖主张的“至情至性”爱情观为严苛的明朝思想统治带来了一阵清新的人文主义新风尚。事实上,纵观《牡丹亭》作品内涵与人物塑造,汤显祖的人文情怀主要集中在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至情”方面,这与汤显祖一直以来坚持言情主张是相通的,更与汤显祖对真情实感的推崇与认可息息相关。在《牡丹亭》中,处处可见汤显祖对“至情至性”爱情观念的认可与肯定。无论是杜丽娘在后花园中的春思梦遇,还是对情感求而不得的梦中伤逝,再到丽娘可死可生、亦死亦生的幽魂求欢、婚走野店,无不彰显着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情深意切的“至情”,化身为情的丽娘跨越生死,最终凭借“至情”的表达得偿所愿,求得情感的圆满。在汤显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何其繁多,但这种情感如果来源于人的真实体验与感受,那么就是值得认可的,是合情合理的。这是汤显祖人生理念中人文情怀激荡的完美表达,关注人的本身,关注人这一主体生存在世的情感走向,强调真性情、真感情,注重为真情、至情发乎内心的吟唱。

考察汤显祖《牡丹亭》“至情至性”爱情观中孕育的人文精神可知,这是一种深具时代特色的精神思想,其精神内核的形成不仅来自于汤显祖的个人经历、遭遇与情感偏好,而且是明清时期整体时代人文精神培育的必然产物。不可忽略的是,明朝时期已经初步发展并萌芽的资产阶级思想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牡丹亭》中高扬的“至情”理念与人文情怀的融合,无疑是对充满桎梏的封建时代的反抗,是灵魂与情感压抑下的青年男女呼唤美好爱情的呐喊,其影响与意义是非常深刻而深远的。在《牡丹亭》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感受到了自然人性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他们反抗禁欲主义,期待有情世界的到来,虽然这一理想可能无法实现,但是青年男女们听从生命感召,肯定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与个性的解放,对明清时代文学本质的发展与思想精神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并极其显著的。

参考文献

[1]王永宽,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和《牡丹亭》[M]海燕出版社.2015.3.

[2]尧鑫.《牡丹亭》“至情”主题的文化意义[J]戏剧文学.2012(1).

[3]邵鲁琳.《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J]北方文学.2012(10).

本文为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5FX075。

人文主题 篇3

关键词:《牡丹亭》,至情,人文情怀,主题

言情主题是我国古代戏曲作家偏爱的主题之一, 但在戏曲作品中将“情”写到极致并动人心弦的首推汤显祖所著《牡丹亭》, “世间只有情难诉”的至情宗旨贯穿《牡丹亭》始终, 这缠绵爱情不仅牵动无数文人才子的衷肠情思, 更深深打动着后世观众, 《牡丹亭》 也成为古代戏曲言情作品中的佳作典范。那么, 汤显祖在其《牡丹亭》中如何以他的生花妙笔大言其情呢?这一“至情”主题蕴含着何等感人力量?这部闪烁着人性主义光辉的作品究竟怎样表达作者人文情怀的呢?本文尝试从《牡丹亭》“至情”主题的核心内蕴入手, 在深入研析其人文精神的过程中, 结合作品分析, 进一步探讨人文情怀关照下的《牡丹亭》“至情至性”爱情观的演进, 以期为古代传奇的主题精神研究提供一点浅见。

一.《牡丹亭》“至情”主题的核心内蕴

从古至今, 无数文人志士曾认真研析何谓“情”, 或感叹情之伟大, 或探讨情之复杂, 但却从未得出标准而明确的答案, 文学作品中常可见深情感天动地的描述, 但纠缠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情”字也愈加变得朴素迷离, 难寻端倪。尽管汤显祖明知“情”字难言, 但仍在其作品《牡丹亭》中竭心尽力, 以传奇笔法言说着历经悲欢离合生死考验的男女爱情, 最终成就一部明清戏曲史中的不朽佳作。

《牡丹亭》中, 身心俱受压抑的太守之女杜丽娘游园中入梦与风雅文士柳梦梅相遇, 并得成云雨之欢。梦醒后的杜丽娘惆怅难安, “情不知所起”而相思成疾, 病体难愈终至香消玉殒。三年后, 杜丽娘梦中之人柳梦梅偶得佳人自绘画像, 丽娘也以游魂之身再入人世, 寻找梦中姻缘。杜丽娘与柳梦梅在他人帮助下终于打破重重爱情障碍, 起死回生, 最终得成眷属。汤显祖在这部传奇作品中, 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 这种至情至性的爱情演绎无不代表着汤显祖对人生与爱情的哲学思考与世情体验, 而情深而往的杜丽娘则成为汤显祖笔下至情理想的化身。可以说, 汤显祖对“至情”主题的推崇与其早年经历、言情思想以及明清时期女性情感教育等因素的构建紧密相关。

以临川才子之名而享誉天下的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 才华卓越, 但因时运不济、兼得罪权贵而四次科举考试失利, 使汤显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权贵以势压人、恶意报复的丑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 人生之路上的磨难未能改变汤显祖坚持自我、重视德行的做人准则, 反而造就了他坚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风格。不久, 身处官场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 上疏贬官事件后, 汤显祖下定决心告别官场, 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重情重义的汤显祖始终将“情”与“志”紧密相联, 并指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 很早就开始尝试以言情主题为核心开展戏曲创作。而汤显祖与好友之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的友情互动带给了他特别的感情体会, 最终促使汤显祖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

《牡丹亭》中, “至情”主题的演绎不仅表现了汤显祖关于言情的认知理念, 而且反映出汤显祖受明朝以来传承的言情思潮的深刻影响。从我国古代言情思潮的文化渊源看, 言情作为与教化并行对立的重要观念始终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以后, 文学自觉时代造就了言情主题的新见解与新特点。隋唐以后, 关于言情的认识也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到了明代, 新旧观念交织碰撞的社会背景下, 文学作品中的言情主题在纷争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最终明代言情思潮的形成逐渐演化成为打破禁锢人性的封建思想统治的利器。始终坚持反理学立场和人文主义情怀的汤显祖, 立足于前人的成果基础上, 最终形成了符合时代需求的“至情”思想与理念, 并将这一言情思潮通过传奇戏曲作品推向极致。

二.《牡丹亭》的人文精神研析

明清传奇中彰显着内容丰富、含义隽永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情怀, 汤显祖《牡丹亭》亦是其中翘楚。以吟咏至情主题为核心、超越生死仍追求爱情至上的 《牡丹亭》 可谓是明清传奇中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 至情化身的杜丽娘形象, 在作品中呈现出“生而有情, 因情成梦”的生命存在状态, 这种深厚、真挚而坚定的情感使杜丽娘的形象绽放出思想解放与生命自由的人性主义光辉。自幼在严苛管教与约束中成长的杜丽娘, 虽然鲜少与外界接触, 但来自书籍中男女相恋的故事仍然使杜丽娘这位青春少女因憧憬爱情这一自然情感而萌动春心。由此可见, 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封闭式教育妄图压制摧残人的天然欲望的目标, 在人性光辉的照耀下是很难达成的。作品中流露的女性生命意识不仅造就了杜丽娘青春意识与情感意识的觉醒, 更是在杜丽娘的精神世界引发动荡, 促使丽娘走上打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个性解放之路。汤显祖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正是随着杜丽娘对爱情不懈追求而逐渐深刻的。如果汤显祖仅仅将杜丽娘塑造成偶然“慕色怀春”的少女的话, 恐怕《牡丹亭》的艺术高度将会大打折扣。杜丽娘最可宝贵之处就在于即使肉身已死、香消玉殒, 但仍在死后执着地寻觅追求自己所坚持的爱情理想。汤显祖再次用超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刻画了生而死、死而生仍追求爱情的杜丽娘形象, 而这一形象是对其所推崇的人文精神的最佳诠释。

如果说杜丽娘凭借执着于爱情而代表着汤显祖人文情怀的话, 那么, 婢女春香这个具有独特性格与个性的女性形象塑造则象征着汤显祖对美好自然人性的向往, 展示的是较少受到封建礼教束缚的年轻女子形象。与杜丽娘年龄相近的春香, 因身份地位, 受到的礼教教育很少, 因而能凭借青春性格从封建礼教的压制下突围出来, 展示着生机勃勃的自由天性, 与杜丽娘的形象产生了良好的互补效果。在帮助杜丽娘追求爱情的过程中, 春香居功甚伟, 她聪明、灵慧、狡黠的性格为作品增添了人性的光彩, 正是在春香的推动之下, 杜丽娘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可以说, 婢女春香的形象表达了汤显祖对人性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的向往与追求。

人文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以人为本, 汤显祖这一深受理学阴影影响又向往个性解放的传奇作家, 不仅描绘了至情至性的爱情, 而且将笔触投注于对人的情欲的描写, 表现出汤显祖尊重并肯定人的正常需求的愿望, 他无畏地对抗着封建礼教对人欲望的压制与束缚。在汤显祖笔下, 因感悟《诗经》中美好爱情而萌生欲望的杜丽娘, 面对后花园种的满园春色, 被压抑的女性情感需求与身体需求都觉醒并复苏, 进而在梦中遇到柳梦梅, 置男女大防于不顾, 解放了身心, 与柳梦梅成就好事。

三.人文情怀关照下的《牡丹亭》“至情至性”爱情观演进

可以说, 汤显祖主张的“至情至性”爱情观为严苛的明朝思想统治带来了一阵清新的人文主义新风尚。事实上, 纵观《牡丹亭》作品内涵与人物塑造, 汤显祖的人文情怀主要集中在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至情”方面, 这与汤显祖一直以来坚持言情主张是相通的, 更与汤显祖对真情实感的推崇与认可息息相关。在《牡丹亭》中, 处处可见汤显祖对“至情至性”爱情观念的认可与肯定。无论是杜丽娘在后花园中的春思梦遇, 还是对情感求而不得的梦中伤逝, 再到丽娘可死可生、亦死亦生的幽魂求欢、婚走野店, 无不彰显着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情深意切的“至情”, 化身为情的丽娘跨越生死, 最终凭借“至情”的表达得偿所愿, 求得情感的圆满。在汤显祖看来, 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何其繁多, 但这种情感如果来源于人的真实体验与感受, 那么就是值得认可的, 是合情合理的。这是汤显祖人生理念中人文情怀激荡的完美表达, 关注人的本身, 关注人这一主体生存在世的情感走向, 强调真性情、真感情, 注重为真情、至情发乎内心的吟唱。

考察汤显祖 《牡丹亭》“至情至性”爱情观中孕育的人文精神可知, 这是一种深具时代特色的精神思想, 其精神内核的形成不仅来自于汤显祖的个人经历、遭遇与情感偏好, 而且是明清时期整体时代人文精神培育的必然产物。不可忽略的是, 明朝时期已经初步发展并萌芽的资产阶级思想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牡丹亭》中高扬的“至情”理念与人文情怀的融合, 无疑是对充满桎梏的封建时代的反抗, 是灵魂与情感压抑下的青年男女呼唤美好爱情的呐喊, 其影响与意义是非常深刻而深远的。在《牡丹亭》的指引下,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感受到了自然人性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 他们反抗禁欲主义, 期待有情世界的到来, 虽然这一理想可能无法实现, 但是青年男女们听从生命感召, 肯定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与个性的解放, 对明清时代文学本质的发展与思想精神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并极其显著的。

参考文献

[1]王永宽, 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和《牡丹亭》[M]海燕出版社.2015.3.

[2]尧鑫《.牡丹亭》“至情”主题的文化意义[J]戏剧文学.2012 (1) .

人文主题 篇4

摘 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是作者艺术造诣和深邃思想的结晶。本文着重分析贯穿于该诗中的“夏日”意象,笔者认为作者通过解构这一意象热情真挚地赞颂美,赞颂文学,归根结底是在赞颂人的智慧、人的伟大与不朽,从而清晰地表达了其深刻的人文主题。

关键词:莎士比亚 第18首十四行诗 意象 主题

一、引言

世界文坛巨擘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在其22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为世人奉献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以其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完美结合以及对人性全面、绚烂的展示,至今仍常演不衰;而其十四行诗则以其雅俗共赏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和深邃悠远的思想,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在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第十八首:

我能否把你比做夏季的一天?

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狂风会吹乱五月的娇花嫩瓣,

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灼热,

他金光闪耀的圣颜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失去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恒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形象;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踟蹰,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1]

该诗在内容上秉承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起承转合”的特点。起笔处,诗人似与友人对话又似自言自语,能把你比作夏日吗?转念又想,你是更加的可爱(lovely)更加的温婉(temperate)呀,况且夏日美的结晶,那姹紫嫣红的鲜花,总容易被雨打风吹去;那美好的时日也仿佛昙花一现般稍纵即逝。紧承前文,中间四行诗人似又念及将友人喻为夏日的更多不妥之处:夏季总有些反复无常,时而烈日灼人,热情如火;时而娇颜为薄雾笼罩,面露愠色。诗人不禁感喟:每一种美啊,总会因不测或时光的蹉跎而消减!然而诗人并未因这种忧思而消沉,后四行笔锋一转,音调也更昂扬,精神也更振奋,情绪也更激动,诗人充满激情与自信的写道,又如向友人起誓一般:你永恒的夏日不会褪色,亦不会失去你此刻拥有的美丽,哪怕死神也无计将你抢夺,因为你会在我的诗中美丽常驻!诗歌结尾处,诗人似在展望,又似在劝慰友人和自己: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这首诗就将永生,你的生命也会绵延!

二、“夏日”意象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将友人比作鲜花翠草、和风细雨等静态实物,也没有将友人的五官、肢体逐个作以细致的比喻,然后堆砌成章,却匠心独运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夏日(summers day)意象。英国的夏季大别于中国的酷暑,颇似中国春季的莺飞草长,绿意盎然,却又别具特色。“英国夏天温暖而不炎热,是最宜人之季”[2] ,“三月风,四月雨,带来五月的花”,五月之后便迎来英国最为赏心悦目的夏季:湿润的海风,清爽的空气,拨云见艳阳,玫瑰吐芳华。然而英国的夏天又极为短暂,不历一月便已呈花褪残红之态;除此之外,英国夏季的天气变幻无常,时而阳光明媚,转而又阴云笼罩。莎士比亚用艺术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英国的夏日。并借“英国夏日”这一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的形象。这个人千娇百媚(“五月的娇花嫩瓣”),但却容颜易逝(“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而又性格乖张(“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他金光闪耀的圣颜也会被遮暗”)。

在解构“英国的夏日”这一美玉有瑕的生动意象之上,诗人逐步建构友人的完美形象。全诗中直接赞誉友人的词汇只有lovely、temperate,而从第三行至第八行都在解构人们共识下完美的英国夏日:完美的夏日并不完美,我的友人才完美。第一句欲将夏日比作友人,乃因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常年为云雨叨扰,清朗多姿的夏日便成为公认的美的化身,此句是以夏日的美来比喻友人风华绝代的形象美。第二句却急转而下只假一“more”字,既破而立。英国夏日的风云突变,难以琢磨怎能与友人可爱(lovely)温婉(temperate)的性情相比,我的友人娴静却不阴郁,活泼而无嚣张;绝不似“英国的夏日”的喜怒无常而令人束手无策。诗人眼中的友人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结合,然而正如英国的夏日一样“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夏季出租的日子又未免太短暂”,世界上所有的美丽事物“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内外兼修的友人亦会同因无法抗拒难测的运数和无情的时光而难以完满吗?第九句至第十一句诗人逐一回答了这一疑虑,“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对应“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 “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形象”对应“每一样美呀,总会失去美而凋落”;“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对应“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诗人为何如此狂妄敢与时间抗衡?原因便在十二句“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而如此自信是因为坚信“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由此一个完美的友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是可与时间抗衡的不朽的美。

三、人文主题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时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对象,据统计“Time”这一词在诗集中就出现达79次之多,且不论hour,day,season等表示时间概念词汇的频繁出现。[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一首至第十九首都是诗人在思忖如何战胜时间,以使友人的美丽常驻。在1—14首十四行诗中诗人不厌其烦地催促友人婚娶。诗人在此时认为抗拒时间的方法唯有传宗接代,使生命延续,青春永存。如第一首:

既然成熟的东西都不免要谢世,

优美的子孙应当来继承芬芳。[1]

在第15首中,诗人提出另一对策,即用自己的诗篇来记录他的美,与时间抗衡:

为了爱你,我要跟时间决斗,

把你接上比青春更永久的枝头。[1]

然而,第16首笔锋一转,诗人又重新回到最初的观点:抵抗时间最好的办法还是生儿育女。而在第17首中,诗人干脆将两种对策并而列之。提出既靠繁衍后代,又靠诗歌创作来使美丽永存:

但如果你有个孩子能活到那时期,

你就双重的活在——他身上,我诗里。[1]

在第18首中诗人终于明确而又自信地提出了唯有文学方可与时间抗衡的观点。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第十九首继续深化这一对策,这十九首十四行诗连为一体,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思考中的莎士比亚的形象;生动,真实而又亲切。这一思考者的形象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们冲破宗教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开始思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热情地赞颂真、善、美。

如果前十七首诗中,诗人劝说友人以传宗接代的方式使青春永驻,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赞颂万能的上帝创造了人这一杰作的话,那么莎士比亚在第18首诗中却是彻底摆脱了束缚,站到人文主义的新高度,热情地赞颂人类的杰作——文学。“文学既是人所创造的业绩,因此这就也是宣告人的伟大与不朽”[4]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是伟大的,自然会销蚀人的美丽(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人的智慧却更伟大,智慧的结晶——文学,可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而达到永恒。赞颂文学也就是赞颂人的智慧与伟大。

此处值得注意的还有诗人的逻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以“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为前提。呼吸(breathe)和看得见(see)只是具备了可以阅读的生理条件而已。并不是每个体健目明的人都有能力完成阅读,知识才是前提所在。在这个看似有悖常理的因果关系中,实则透露出诗人的价值取向。诗人从来就把诗歌、文学视同生命。在第18首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赞颂了友人的美貌与性情,着力刻画一个完美的人的形象,却独不提他的学识,难道友人胸无点墨?显然不是,诗人并未言及是因为并无言及的必要。换言之,在莎士比亚关于人的概念里,知识是必备的素养。因此莎士比亚赞美的人又首先是有知识、善思考的理性的人。

四、小结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在解构“英国夏日”这一略带瑕疵的意象的同时,完成了对友人完美形象的塑造。赞誉之至却无溢美夸饰之辞,破中有立,令人回味无穷。而莎士比亚热情地赞颂美,赞颂文学的力量,抒发真实而真挚的情感,归根结底是在赞颂人的智慧,人的伟大与不朽,呼应了其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盛行。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认识到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蕴涵的巨大潜力,而莎士比亚正是这一思潮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因其艺术之美的震撼力以及人文主义关怀引起的共鸣,超越了时空,被赋予了普遍意义,从而“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5]。

注释:

[1]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2]杨岂深,孙铁:《英国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3]吴笛:《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4]王佐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5]谈赢洲:《莎评简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术教学应体现人文教育的主题 篇5

目前在美术教学中,“少”、“慢”、“差”、“费”、“灌”、“搬”、“乱”的现象还很严重,“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教与学的效率都很低的局面尚未得到很好的改变。为扭转上述局面,积极推行新课改,贯彻新课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优化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构建美术新景观,展现美术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精神世界、心理世界,关注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过程、生存状态,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美术凸显生命关怀,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一、优化美术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抓好上课的开头,即上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美术导入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 突出“情”字。

即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

2. 具有“五性”。

即具有:(1)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2)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新颖性。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4)趣味性。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5)简洁性。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3.讲究“敲”字。

即“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它熔铸了教师殚精竭虑的智慧,凝聚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识修养,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含着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

在这样的美术课上,学生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美术讨论、质疑、听讲、思考、作业、合作等活动中去,注意程度极高。

二、优化教学情境、手段,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美术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它必须由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身心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生命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创设参与的情境。

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2. 提供创造的平台。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文诗配文、以画衬文,鼓励“电脑小高手”根据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既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焕发其生命活力,又使学生富有激情、个性和灵性地创造性地参与,提高了参与的程度、力度,真正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契诃夫指出:“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小组合作学习应着重从四个“注重”上下功夫。

1. 注重师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应通过美术提问、小组讨论、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共同切磋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 注重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能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创新的热情。

3. 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等社会性品质,并可使学生在相互帮助、愉悦、赞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4. 注重学生个体的成长。

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心理的容融构成了一种相融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并焕发生命活力。

四、优化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水平的核心,它是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首先,美术课学生的思维状态的衡量表现为:学生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阐明、表达所学知识;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其次,在优化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梯度:一是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辅助问题,提供思考“梯度”;二是为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打破原有认知结构,激励学生凝聚认知注意力,另辟蹊径。

五、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实体因素,是优化美术教学过程的关键。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如果学生不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组织的话,则教学过程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把握听、说、读、写的规律,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美术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美术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与凸显,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才能真正凸显人文关怀。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美术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美术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美术课,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因此,只有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设计与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努力追求真实的生命体验,我们才会感受到美术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到学生生命的存在与力量,享受到创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人性的灿烂与魅力,才能形成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只有尊崇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才能真正体现人文教育的主题。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 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 教师是讲课的“机器”,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人文的关怀。按照新课程的理念, 以及对课改精神的理解,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状态, 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文主题 篇6

四年前, 偶尔读到关于传奇纪实摄影师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Sebastiáo Salgado) 的创作经历, 从中深受启发。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是一位有思想、有自己信念的摄影家, 一生都以人道主义精神去反映不同的摄影题材。1975年起, 他先后成为法国伽玛图片社和马格南图片社的记者。他说:“用信念去摄影, 是我生活的准则。”1982年, 萨尔加多以其照片中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 获美国的尤金·史密斯奖;1985年和1992年, 他又以《埃赛俄比亚的饥荒》和《科威科的恐怖》两组摄影报道, 连续两次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奥斯卡·巴尔纳克奖。更值得一提的是, 萨尔加多在他接近70岁的高龄时, 毅然踏上征途, 开始用相机记录即将消失的原始部落, 他不辞劳苦, 至今已坚持数年。在他认为, 他所记录的一切, 都将在未来几十年中消失而成为人类的遗迹。可见他的创作动力, 完全来自人类人文精神的使命感。从这一点来说, 萨尔加多的执着有着极强的号召力, 面对即将消失的原始部落, 再多人的努力, 再多的记录, 也不为过。我也是在4年前由于受到他的影响, 决定每年花一些时间, 专门记录几个即将消失的原始部落。

人类在文明的发展中, 对于人类自身的多样性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意义, 一直存在着争论和分歧。从种族歧视到种族平等, 再到接纳、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西方主流社会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 一方面人类认识到, 将人类划分为不同的种族, 只有社会、文化意义, 没有生物学意义;另一方面, 普世的理想是为了促进人类的交流融合与和平共处, 但是人类并不只有共性, 光有同是不够的。在求同的过程中, 人们对差异也有了新的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社会科学领域, 关于文明冲突的理论再度成为关注热点。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 在未来的岁月里, 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 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作为人类的共识, 2001年11月2日,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宣言第一条就明确:“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 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有了这个共识, 现代文明也许不会再以强加的方式, 去改变或消灭原始文明, 但即便是平等的交流, 由于不同的文明和社会之间差别很大, 脆弱的原始文明, 也可能很难抵御现代社会的诸多冲击, 容易导致其群体和个体的崩坏。事实上, 现代文明的同化力, 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 同化和改变着原始文明, 甚至导致其最终消失。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人, 更多的记录和传播, 让世人了解原始文明的状态, 而不是出于寻奇猎艳式的简单审美与欣赏。既不是把他们与现代文明故意隔绝开来, 也不是把他们像珍稀动物一样圈养起来, 而是通过接触和交流, 以现代文明的力量, 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

自从3年前将“即将消失的原始部落”纳入我人文摄影的专项主题, 我们已经访问并记录了不同地区超过10个原始部落群。从非洲的辛巴族、Kavango族、Ovambo族, 到亚洲的布岛族 (长脖族) 、钦族 (纹面族) 、达尼人 (食人族) 、巴瑶族和美洲亚马逊的Boras、Yahuas、Mates、Huitotos等。我们的访问, 真实地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 了解他们对自己的传统和生活方式的认知, 对与外界交流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值得庆幸的是, 我们的团队有了年轻人的加入, 从摄影到摄像, 大家从不同角度, 通过与原始部落人的深度交流, 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我们计划再花上5年—7年的时间, 每年访问2—3个不同的原始部落, 并将所有的资料汇集成册, 与世人分享。“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的精髓, 是社会不同文化以及人类不同文明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共融。

人文主题 篇7

关键词:改良主题教学模式,护理学,人文课程,教学效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需求, 护理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应当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优秀护理人才, 近年国内护理院校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注重人文课程与专业课齐头并进, 设置了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 护理伦理学、人际沟通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研究等专业性人文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有作者进行护理本科生学习专业性人文课现状调查, 表示很满意或满意的护生仅占23.3%, 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除学生自身因素外, 排在首位的是教学方法和手段[1]。为此我院结合课程特点, 在理论授课基础上, 重视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 于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 在护理学人文课程群改革尝试主题教学模式, 其收效显著, 阐述如下, 以与同仁供商榷。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校护理学人文教研室在《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研究》、《护理教育学》等护理人文课程教学中, 连续对2013级护理专升本、2014级护理专升本学生改革尝试主题教学模式;与往届2012级护理专升本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比较。护理人文课程群均为本学院专职教师授课, 两组性别、年龄 (21.65±1.02、21.73±0.93) 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二) 研究方法

1.传统教学模式:以护理学人文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基础, 任课教师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穿插案例分析及问题讨论等传统的方式方法授课。

2.改良后的主题教学模式:针对护理学人文课程群, 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 改革尝试主题教学模式, 其具体教学步骤如下。①集体备课, 确立主题:主题确立以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为主线, 选择适度范围的、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切入实质的问题、活动、案例、情境等;并在开课时向学生展示授课计划, 提前2~3周布置主题任务。例如《护理管理学》授课中, 为强化学生对“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激励”等经典章节的理解运用, 提出两个主题:其一“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汇报会;其二假如我是一名护士长, 如何成为护士的追随者, 并在班级举办“护士长·梦起航”主题演讲会。《护理伦理学》则要求学生组建团队, 根据所学伦理知识, 自行设置某一伦理道德问题的正反方, 例如“代孕应当合法化, 代孕不应当合法化等”举办“护理伦理辩论会”。为真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护理科研设计能力, 《护理研究》课程结束后, 举办护理本科生科研开题报告会;《护理教育学》则选择系统性扩展性强的某些章节, 组织“微格教学大赛”, 师生互换角色, 体验授课感受, 培养学生基本的授课能力。②围绕主题内容, 自主与自助学习:每位学生依据主题任务, 通过图书馆文献查询、深入社会调研、独立思考+评判性思维等自助学习过程, 个人形成符合主题要求的框架结构和内容;从理论运用、价值取向, 情感思索等诸方面综合形成个人书面作业。③分组讨论与互助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将前期自主自助学习形成的个人书面作业进行汇报, 每位同学围绕主题所构建的框架结构和内容相互分享, 以互助探究的合作方式, 互补完善主题框架和内涵;并将获得的丰富资料经过讨论后从理念、构思、内涵、艺术等方面提炼设计。④展示汇报:各团队或小组推荐1~3名成员在班级或年级内展示团队的主题成果, 其他团队或小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质疑, 营造提问答疑的教学氛围, 提升应急处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依据不同的主题内容酌情引导或总结概括。⑤评议反馈:班级成立主题活动评议团, 从学习态度、主题内涵、主题表达、仪表风范等方面, 按照统一制定的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地对各小组评议打分;最后由任课教师点评总结。⑥能力生成及完善书面作业:从以上环节逐步生成相应的能力;最后完善修改主题活动的书面作业, 然后上交存档。

3.课程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问卷。①课程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进行终结性考试 (题型及难度系数一致) , 分别统计两种教学模式的护理学人文课程考试成绩。 (说明:《护理伦理学》2013级、2014级专升本学生由本教研室授课, 采用改良主题教学模式;但2012级所用教材为医学伦理学, 由其他学院教师授课, 为此该课程考试成绩不作统计) 。②教学效果问卷: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资料查询, 自行设计反映护理学人文课程教学效果的结构式问卷共12项。每一项内容设置5个备选答案:a很好, b好, c一般, d差, e很差;并依次赋分值4~0分。针对12项内容, 调查对象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之一, 完成答卷后上交;12项满分为48分, 分数越高说明教学效果越好, 该问卷经预调查Cronbach’alpha系数为0.867。本研究改良主题教学模式发放问卷210份, 回收203份;传统教学模式发放问卷160份, 回收146份, 平均有效问卷回收率94.3%。

4.统计学处理所用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采用±S表示, p<0.05标明有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1.不同教学模式部分人文课程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护理学人文课程群教学效果调查得分详见表2。

三、讨论

1.改良主题教学模式的内涵:主题教学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 澳大利亚的比尔·克里兰 (Bill Cleland) 和罗丝·爱芬斯 (Ruth Evans) 共同探讨发展提出的。这是一种以主题内容为基础, 以培养综合学力为目的, 以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为目标, 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 着重培养学生对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框架, 设计全新的探索过程, 以获得自由且具有完整思考的自我体验[2]。本研究以比尔·克里兰 (Bill Cleland) 和罗丝·爱芬斯 (Ruth Evans) 提出的主题教学法为基础, 结合护理学人文课程特点, 探索改良了更具实用价值的主题教学模式:即每门课程开课前, 通过团队集体备课对代表性的经典章节, 确立2~3个主题;任课教师具体制定主题方案, 并围绕主题内容, 贯彻实施“自主与自助学习;分组讨论与互助探究;展示汇报;评议反馈;能力生成及完善书面作业”等系列教学活动, 在上述活动中充实理论和实践知识, 逐步生成或培养学生将来工作所必需的各种能力。需要说明的是, 改良后的教学模式与以前不同之处在于, 主题教学并非单一化的应用于课程, 而是在传统教学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基础上, 每门课程选择性的确立几个主题, 在学生围绕主题参与学习研究的进程中, 既注重自主学习的个性化, 又强化小组互助探究的合作性, 并通过汇报平台, 展现各团队或学生的闪光点, 使学生从中获得多种体验, 进而培养综合能力。

2.改良主题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考试成绩相继提升。由表1, 表2显示, 采用改良主题教学模式的班级护理学人文课程考试成绩、教学效果调查总分均值、对课程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分值显著提升 (P<0.01) 。因为改良主题教学模式创设的系列学习情境, 是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点, 贯穿课程核心理念, 呈现课程重点内容的主题。在活动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3], 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 又是学习情境的共同探讨者;要求在此境中进行自主与自助学习、互助探究、展示汇报等完整环节, 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和主体位置, 引领他们去“认知事物、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以及概括总结事物的本质等”;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潜能的目的。教育心理学家赞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4. 改良主题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了团队意识, 也利于知识脉络的建立。表2显示:人文知识脉络的建立、团队意识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改良主题教学模式分值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 (P<0.01) 。传统教学更加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大多数习惯采用“灌输说教式”方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致使学生长期以来缺少思维空间, 限止其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而改良主题教学模式破除单一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系统关联的设置确立主题、自主与自助学习、分组讨论与互助探究、展示汇报、评议反馈等教学环节。在自主与自助学习环节, 学生围绕主题通过自助学习, 广泛调研或查阅文献获取相关知识,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与自助学习能力、信息获取利用能力等。在互助探究环节, 分组讨论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合作分享, 互补知识结构, 利于知识脉络的建立;强化了学生间对问题的交流沟通, 直至协同配合;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进而发展评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4], 在展示汇报和评议反馈环节, 要求各组推荐成员参加相应的展示汇报会 (例如:演讲比赛、微格教学大赛、辩论会等) , 其参赛选手得分作为小组成员的形成性评价成绩之一, 每位成员为本组取得好成绩的共同目标, 献计献策, 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在本环节, 师生“换位”学生登台, 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小组集体的智慧, 并提问答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整个教学组织以及知识能力形成进程中强化学生对主题系列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亲自参与性以及互助协作性, 从而发展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由此“改良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全过程中, 在广泛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旋.护理本科生学习护理专业性人文课程现状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 2009, 1 (12A) :7-10.

[2]关红峻.基于主题式英语口语教学的行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1) :92-93.

[3]江松涛.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论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5) :43-44.

人文主题 篇8

关键词:徐春林,《山居羊迹》,他周围人,他在场的生命感受,终极人文关怀

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常常写人物的死亡,在生与死的对立和选择中,通过人物的死亡来表现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生命所遭受的苦难,揭示作品的主题。[1] 80年后江西青年作家徐春林在《山居羊迹》里,以饱满的情感,以他在场的生命感受,描写了各种各样生命的消失,通过一个个生命来了又去的悲剧,表达他对生命的痛惜、洞察与探索[2],他以一个作家的良知,真实地再现了“他周围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现实与人性、生命价值,在死亡事件的延展与性灵的美丑比对中,建构他的终极人文关怀。

一、关于《山居羊迹》的死亡主题

1、死亡比重最大。

《山居羊迹》是徐春林的自传体散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全书共分成五辑,第四辑除外,另四辑直接涉及死亡 ;文集由38篇文章组成,超过30篇文章直接描写死亡。

2、死亡对象多。

第一是动物的死亡。首先是灵长类动物——人的死亡,超过30个。有名有姓的如蔡秀娟、徐世林、余细毛、余含英、徐晓琪、车音和等 ;没有名字的如夏冲1岁多的女儿 ;有的人只有代称,如屠户、瞎子、二狗等 ;死亡的大都是普通人。其次是非灵长类动物的死,比如驴、牛、狗 [3]p37;天上飞的鸟儿[3]p142也未能幸免于难。

第二是植物的死亡。文中主要是各种树木的死亡。有祠堂门口的树[3]p003,有我家门前的树[3]p003,还有家乡名胜古迹周围的树 ;它们中有参天大木,如近千年的重阳木[3]p194、樟树[3]p082,也有低矮的柞树和苦竹[3]p082;有落叶乔木如杉树 [3]p082,也有四季常青的树[3]p007。

3、死亡的是“他周围人”。

他们中有的是“我”的至亲,如曾祖父、外公、外婆、外姑太太、外曾祖父的大儿子大龙二儿子二虎等 ;有的是我的亲戚和乡邻,如堂兄徐世林、堂嫂金莲及其儿子徐晓琪一家三口,还有铁叔、山叔、梅婶、春英叔婆、心正叔、二狗等 ;有的是“我”的发小与玩伴,如徐晓琪 ;有的是“我”同学,如二狗、余含英……都是“我”周围人。

4、死亡原因多。

有的人死于自然的疾病,如得肺癌而死的外公,死于白血病的余含英 ;有的人死于非命,如遭枪杀的曾祖父,溺水而亡的大龙,被人投毒害死的铁叔与山叔 ;有的人死于自然灾害,如在大雪中被压死在山神庙的梅婶 ;有的人死得很窝囊,如不愿意卖房子治病的晓琪 ;有的人死得不明不白,如金莲 ;有的人死得很冤屈,如外姑太太……[1]热爱艺术的女孩折翅后死在了手术台上[3]143,“我”的好几个祖宗是被老虎吃掉的……鸟儿死于小孩的饥饿与无知,驴牛狗死于人的贪婪与凶残 ;树也是有不同死法的,有冻死的,也有被白蚁活活蛀死的[3]p76,被移死[3]p82,被水泡死,被人为地折磨过重而死[3]p164……

二、作家的终极人文关怀

死亡是生命避无可避的终极,徐春林凭借他的良知、责任感与洞察力,以人道主义的情怀,以他在场的生命感受,抒写亲人与乡亲们的生活现实与生存状态,关照他们的苦难与死亡,透视人性,关注社会与生命,拷问生命价值,彰显作家人文关怀。

1、通过死亡,抒写“他周围人”的生活现实与生存状态。

首先,作家通过“在场”的生命感受,通过死亡的抒写,再现了故乡的僻远闭塞、贫穷落后、饥寒交迫、贫病相加、野蛮愚蒙,再现了“他周围人”生活现实与生存状态。

作家的故乡在修水大山深处一个叫“锅庒”的地方,这里的偏远闭塞、环境恶劣由来已久,“我”祖上有几人是被老虎吃掉的,连骨头都没了,只剩下几件血肉模糊的衣裤和一双脚板。[3]043

80年代初期,这里依然偏僻闭塞、贫穷落后,人们饥寒交迫,贫病相加,生于草芥,死于微尘。蔡秀娟住在几间破破乱乱的土方房子里,雨雪天房内到处漏水,还不如人家的牛栏。他们家是勤劳人家,却吃不上一粒米。她爷爷是锅庄唯一的屠户,自家却从没猪肉过年。因为贫穷,她母亲先是离婚,然后带着她妹妹消失不见,屠户随后摔下万丈深渊一命呜呼。蔡秀娟先是辍学,然后人间蒸发。[3]蔡秀娟家的生存生活状态,是那个时候千千万万“我”周围人生活状态的缩影。

经济发展了,乡亲们有吃有喝,居住环境也改变了,却因为贪婪、甚至因为劳累失去了生命,前者有杏儿、余细毛等,后者有乡亲们心中的好医生余含英。而今,科技发达了,因为贪念,乡亲们没有穷死、饿死,被老虎吃掉……却要死于矽肺病[3]055。生命不能承受生活之重,死亡是解脱,由此折射生命苦难、沉重、甚至悲哀。

2、关注生命。

死亡是生命最大的失去,作家忍着锥心之痛通过叙写善良的、坚韧的、有理想的、年轻的、众多无辜生命各种各样的消亡,希冀大众关注社会与普通民众的生命。

徐世林一天到晚咳不停,无钱医治,最后活活咳死了。金莲嫂死得不清不楚,留下一片空白”。18岁的徐晓琪用了一年的时间筑成了一栋泥土房子,让大多数乡亲们羡慕不已 ;半年后他却病了,病得不行,也舍不得买房子治病,结果病入膏肓死在冬天,死得一声不响”[3]。他的美好生活愿望注定无法实现,他的死也是注定的必然,“即便卖了房子,也卖不了多少钱,不够治病 ;而且没人有钱买他的房子”。老实本分热心善良的徐世林是“我”堂哥,美好的徐晓琪是“我”发小,金莲嫂是善良坚韧的女人,他们的一家三口的生命却如同草芥。

美丽可爱有骨气的蔡秀娟消失了 ;爱好舞蹈,跳起来像鸟儿飞一样的女孩在第二次手术台上再也没有醒过来 ;善良、孝顺、医术不错、治病救人不顾己身、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我”的同学余含英得白血病去了 ;矽肺病活着比死更折磨人更痛苦 ;为了追求感官上的享乐,下一个铁叔、山叔、梅婶、二狗、杏儿、余细毛……又是谁?还有由此受牵连的幼小与孤寡将何处何从?越来越多的现代疾病,如脑溢血、肺癌、白血病……在争夺“我的周围人”的生命。

3、透视人性。

徐春林在回眸审视他的乡村世界时,不仅从理性角度观察“他周围人”的生存状态,热情讴歌他们的善良坚韧、淳朴热情,也挖掘了愚昧野蛮、落后与保守,“沉痛的隐忧形诸笔端”。作者敏锐地体察到现代生活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人性的蜕变与保守观念的冲突,纯真的人性在冲撞中发生扭曲异变,最后产生悲剧性结局[3]209,也表达了作家对真善美的强烈渴求与深情呼唤。

饥饿年代“我”的母亲用几个大番薯救了广东人黑皮一命 ;黑皮用他唯一的口粮救活了失去生活愿望的“我”的父亲。二狗的妻子杏儿贪念大都市的繁华,靠出卖皮肉,给人代孕挣钱,不知廉耻地把与别人生育的孩子带回锅庄,还听人教唆,试图与二狗离婚,分割土富豪二狗的财产,深爱妻子的二狗绝望之余拉着杏儿投湖自尽,留下两个孩子成了孤儿[3]。“这样的结束无论如何对社会与家庭都死个悲哀”,作家用这一句结束全文。“我”才貌双全,“文笔斐然,不是个普通作家”的外姑太太,因为不合时宜的出生,被人记恨,被一伙粗鄙之人群奸,最后不堪重负,喝农药而死。一辈子生活在锅庄的梅婶绝对是个残忍歹毒的角色,年少的时候毒死自己的父亲,结婚后长期与人通奸,为了过了镇上有钱有势人的光鲜日子,同时毒死了情人与丈夫。[3]

人的贪婪让鸟儿、古树、牛驴与狗也失去了生命。在作家的眼里,自然界的植物、人以外的其他动物都同人一样,是有生命和灵性的,是人类的朋友、伙伴、甚至恩人,却因为人的残忍、贪欲,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它们死亡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在震颤着我们人类的心灵。在《画驴》、《一树蝉鸣》、《我家门前几棵树》、《关于那只鸟儿的后来》等文章中,作家在审视人性的同时,字里行间闪烁着作家对世间一切生命的文人关怀。

4、拷问生命价值。

生命的价值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胡青宇给本文集的跋《永远的故乡》这样写道 :“徐春林的《山居羊迹》无疑在文学园地又添了一份故土情思,可贵的是徐春林并没有陷入这一路作品怅惘缠绵、呻吟咏叹的俗套,而是以写小小地域风情,大而化之,烛照人性之基,通过对各色生命形态的描绘,完成对生命的本质,人生价值的思考。”[3]207

生命的价值在于为民谋利。好人好报,仗势欺人者得恶报。普通民众对生命价值最有判断标准与眼光,也最有判断权。元代那个故乡不明的车音和,做羽岭知事三年,视民为天,做了不少有益于民众的益事,被人陷害客死他乡死骨无存,被羽岭当地人刻碑纪念,当成祖宗祭祀至今。车音和之后的两任知事不管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欺男霸女,苦不堪言的老百姓向苍天和好官车音和祷告,结果两任坏官经过十里官道时掉下悬崖,粉身碎骨毙亡。[3]057“夏冲的父亲以前是土匪,杀过徐家村不少人。夏冲虽没杀人放火但仗势欺人”,他家的一岁多的女儿就老鹰叼走,村民认为是“罪有应得。”梅婶在山神庙被大雪压塌屋子压死,乡亲们认为死得活该。

作家通过文字告知我们 :生命是个过程,人不能贪婪,不能忘本,贫贱时能坚韧,富贵时懂回报,要与万物和谐相处。在《画驴》里写道 :在生活异常艰辛的岁月里,乡亲们没有卸磨杀驴,视狗为恩人祖宗,牛与狗与驴一样,也被乡亲们爱护。后来日子好过了,人却忘了根本,贪婪残忍宰杀驴、狗、牛,结果靠牛肉馆成为千万富翁的余细毛死于肝癌。因为驴的死于非命,忘本的副检察长田平(被收养的弃儿)差点死于肿瘤。心正叔在秃山的百年古樟被挖走后一病不起,秃山也没有了生气。古樟移栽到别墅没有成活后,心正叔吐血不治而亡。“临终前他惦记那棵树,他说树不在了,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3]082

既然死是生命的必然,那么生命的价值又何在呢?作家记述如此多的死亡要试图告知读者,生命的长短并不能与生命的价值划等号,生命的价值在于能活在“周围人”的心中,在于能获得“周围人”的认同,而不是诅咒。“我”的同学余含英为了工作,为了他人的健康与生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虽死犹生,向死而生。虽死犹生的还有没有故乡但被羽岭人当成祖宗祭祀至今的元代知事车音和。

三、结语

人文主题 篇9

1 人文精神的涵义与意义

诚实守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作为数学课程培养人文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对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应发挥重要作用。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意向。它围绕着“人应当怎样生活”这个问题, 强调以人为中心, 强调人的情感, 人的体验, 求善求美, 理性感性兼顾。数学人文精神, 就是具有数学特质的人文精神。数学人文精神使学生从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去感受规则、责任心、创新、诚信、严谨等精神, 从而逐渐培养成自觉自立自强的品行、善于思维、善于创新、追求人生价值及对美与善的崇高追求、敢于正视失败的心理品质。

2 实验班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实验班选定我校经贸系115会计专业, 一共四个五年制高职会计班, 在编班时按报到顺序随机组合, 将2、3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人数相等均为90人, 他们在学习成绩、班风、学风等没有明显差别, 都是同一数学教师任教。

2.1 数学史料渗透人文精神

丰富的数学史料, 具有焕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价值。在数学发展史上, 中国对数学科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中国数学家们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6世纪左右, 我国在数学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杨辉三角”、“勾股定理”等……, 这些材料能够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 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特别结合数学课程, 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我国数学家的动人故事, 可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我国当代数学家或中国血统的数学家们在数学的一些领域也属于先进的行列, 前者如古代的刘徽, 为我国古代数学赢得了十项世界冠军。后者如当代的陈景润, 他在数学上的研究, 尤其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在世界上居于最前列的。

2.2 概念教学渗透人文精神

数学活动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思维首先是辩证思维, 其特点在于认识概念和关系的变动性、两重性、矛盾性、同心性、相互联系及相互制约性, 数学材料里充满着辩证法, 数学思维活动的规律集中而凝炼地反映了辩证的规律, 实践证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等观点的教育,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辩证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同时让学生更全面地看待事物, 培养辩证思维与创新意识的人文素质。

如在讲授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时, 首先就可以确定: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 由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过程的认识。事实上, 离心率e由零逐渐接近于1时, 曲线是椭圆且由接近圆逐渐变得扁平, 这是一个量变过程, 当e=1时, 就发生了质变, 它不再是椭圆, 而线的动态过程, 让学生进行归纳, 得出导数学的几何意义, 一名学生马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知道了函数的导数, 它的用处可就大了, 可以求得在高中时不能解决的求切线方程问题;另一个学生说:导数在物理中也有应用, 把几何意义应用到物理中, 不就有许多意义吗, 例如加速度等。这样知识就得到了拓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课堂的民主和追求知识的氛围越加浓厚。是抛物线, 当e>1时, 曲线再次发生质变, 变成了双曲线, 接着又是一个量变过程, 随着e趋向于无穷大时, 曲线再次发生质变, 成为两条相交直线。这说明离心率e在数量上的变化引起了椭圆, 抛物线、双曲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的质变。31 s=a+1 2 n s a a=++3 1-q=

2.3 利用主题教学法渗透人文精神

我校倡导采用主题教学法, 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师的授转变为协助者, 引导者地位, 更好的渗透数学的人文精神。

2.3.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发展的过程,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 与学生平等交流, 体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要发扬民主, 活跃课堂氛围, 如许多环节让学生讲解题路径、多暴露解题思维过程、能解答同学间提出的问题。如在讲解极值与最值时, 让学生总结并发现极值和最值的方法与步骤, 极值与最值的区别和联系,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 重视学生认识事物的情感, 探索精神及创新思维。

2.3.2 数学更重视教学过程

许多概念、定理的阐述需要通过归纳演义师生共同来完成, 教师要重视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后所获得的思想、经验、方法会自然地被移植到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有利于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在《导数的几何意义》课上, 我通过媒体演示割线变切

2.3.3重视学生数学思维产生过程

教师应重视数学思维的产生过程,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人文精神。

如:在新课“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等式两边同乘公比q, 采用“错位相减”的处理方式?经过分析得出应分为两种情况: (1) 当q=1时, n1s=na; (2) 当q≠1时, 11s=a, 2121s=a+a=a (1+q) , 312 s=a+a2231+a=a (1+q+q) , …, n12 s=a+a+⋅⋅⋅+a211 (1) nna a q q q-⋅⋅+=+++⋅⋅⋅选定3s作为突破口, 观察2 (1+q+q) 联想到1-q3= (1-21-q) (1+q+q) , 可知

分析等号左边所具有形式:sn-qsn是两项之差, 这个差从哪里来?顺理成章的得出“错位相减”的方法, 通过呈现公式推导也就是思维产生的过程, 不仅让使学生触摸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推理和逻辑论证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

2.3.4 解题方法的探索, 体现人文精神

解数学题的过程是培养思维的核心, 因此,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体会“方法”是如何“想到的”, 一种方式方法受阻后又是如何变换为另一种思维方式上, 思维的培养、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通过“问题解决”去完成 (见图1) 。

例如:若抛物线y=ax2-1上存在关于直线y+x=0对称的两个不同点A、B, 求a的取值范围。

常用教法是教师进行解题分析, 板书解题过程, 此做法使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状态, 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易养成懒惰的思维, 形成思维定势, 漠视思维潜能。更新教学观念, 让学生主动参与完成解题, 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教师处于帮助和引导者地位, 数学的人文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培植。

启发学生思考: (1) 设抛物线上两点是关于直线l对称, 则有哪些条件可利用 (抛物线上A, B, AB⊥l;AB的中点既在AB上又在l上) ? (2) 如何求a的范围 (解不等式) ? (3) 依据什么条件建立含有a的不等式?

经过理清思路, 学生明白了解题的思维路径, 接下来就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

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方案:将AB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系, 得到x的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其充要条件是判别式△>0, 从而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

鼓励学生尝试求解, 教师处于引领者地位, 不时的提醒学生要注意哪些事项。经过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探索路径, 凝注并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 使思维过程和创新意识得到全面展示, 突出培养探索创新意识是数学人文精神生要体现。

2.3.5 研究性学习充满人文精神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从各个方面选择专题进行研究, 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让学生走出课本,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很好的个性化学习形式, 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设想, 选择恰当的内容, 让学生自主去阅读一些数学人文方面的书籍和数学发展史方面的科普读物,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方法和思想, 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研究数学的, 感受光辉灿烂的数学文化, 这是很好的培育数学人文精神的途径。数学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也是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

3 数学人文精神实验研究及数据对比

数学的人文精神相当丰富,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通过观察和在线网络问卷调查 (问卷星) , 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 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3.1 数学的规则形成自律

数学的结论是在公理和定义的约束下形成的逻辑结果, 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必须遵守数学规则。例如, 用四边形的地砖能铺成密封的地面, 这是由于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又如, 要洗干净一件衣服若需漂洗三次水, 则当三次水一样多时洗得最干净, 这是因为由于它遵循了一个数学原理:一个正数被分成同样大小的三个数时, 其积最大。一些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 有赖于数学模型的建立。这种对规则的尊重迁移到任何事物上, 使人们形成一种对社会公德、秩序、法律等内在自我约束力, “没有规则, 不成方圆”便是数学规则影响人们行为规范的最好诠释。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班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风较正;主动经常打扫卫生, 无法在脏乱的环境中生活;反感考试作弊;主动关掉长流水、长明灯等。与非实验班的学生相比, 已有较为明显的进步。下面是问卷调查得出其中两项的数据 (见图2) 。

由数据清楚的看到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的规则意识以及社会公德的差别,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也是培养国家合格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3.2 数学的严谨培养责任

学习数学常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反复推敲,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意识, 还能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与对事业的执著精神, 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未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 培养责任感十分重要。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班多数学生认为责任感非常重要, 经常看新闻, 关心国家大事, 支持国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的政策, 有强烈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等。比如对于现在一些大学生在追求高消费, 脸不红心不跳的向家长要钱, 对此现象实验班有94%的学生认为不太应该了, 作为成年人, 就应该尽量独立生活, 不能过于依赖父母, 而非实验班只有79%的学生有此想法。

3.3 数学论证可见诚信

数学早在古希腊欧几里得时代, 就有了公理体系, 研究就有法可依了。如“对顶角相等”、“平行公理”等, 公理本身是人们对有关现象进行大量考察、探索, 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础上建立的。学生学习数学首先是建立在对公理深信不疑的基础上, 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 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品质很重要, 平面几何教学中的推理论证是他们理性地认识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在他们的心灵里刻上“真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哲学道理, 这种求真务实的学风会影响和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中, 对建立诚信社会起到促进作用, 它使人类生活在有秩序、讲文明、求信誉的社会环境中。

通过网络调查诚信发现实验班平均得分84分, 而非实验班平均分只有76分, 下面是两者得分分布情况 (见图3) 。

整体来看实验班学生的诚信度要比非实验班要高, 实验是有效果的。下面是其中两项的情况 (如图4) 。

3.4 数学美感充满和谐

数学美除了问题中所提及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等, 还应该通过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数学美, 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能提高到文化的高度。

如当气温在23℃时, 人们会感到舒服, 是由于23∶37≈0.618, 可见黄金分割在生活中是那么的和谐, 二次三项式ax2+bx+c, 当值为0时变为一元二次方程;当出现变量y=a x 2+b x+c时变为二次函数。在ax2+bx+c=0中若Δ>0时x1, x2, 有两根, 二次三项式可分解因式为a (x-x1) (xx2) , 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两交点横坐标为x1, x2。可见事物是和谐的联系着, 这样的美感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丰富想象、愉悦情调的目的。

就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言, 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工具, 其他学科由于数学的参与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 这种完美结合体现了现实世界和谐统一, 同时学生也能将和谐美迁移到其它事物中去。通过在线网上调查, 高职学生对本校的校园和谐程度认识如图5。

实验班多数学生能正确看待学校评优、评先、奖学金、助学金等, 对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的工作理解并给予支持, 能向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习, 并能找出差距, 能理解学校制度, 并自觉维护, 与同学、教师、领导友好相处等, 与非实验班学生已有较明显差别。下面是校园和谐调查中典型的两项,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对校园和谐的认可程度有较大的差别, 实验班学生和同辈与管理者能够友好相处, 在他们身上数学的和谐美已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

3.5 数学探索体会自强

解数学题是意志的教育, 当学生在了解那些对他们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 学会了败而不馁, 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展, 学会了等待灵感的到来, 学会了当灵感到来后的全力以赴。动机、信念等非智力因素起关键作用: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自信心;可以攻玉的适度焦虑;滴水穿石, 绳锯木断的意志力。如果在学校里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 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对重要的地方成功了, 这些成功的经历能够培养他们对事业的契而不舍的追求。通过对学生在线网络调查发现, 实验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强自立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它是在社会与个人双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能主动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减轻家庭负担, 奖学金和助学金对他们学习上的帮助非常大, 关能找出影响自强自立的各种因素。而非实验班与之相比已有了较大的差距。

下面是调查中的两项,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已有了显著的差别, 解数学题的意志教育在学生自强自立中已有所体现 (如图6) 。

3.6 数学的发展探求合作

数学的基础性决定了它应用的广泛性, 既体现了数学的多元复合性也体现了数学的合作性。数学新课程强调数学探究、合作性, 也是数学发展在高职阶段的具体体现, 同时, 民主性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如教师在课堂上的适度表演、学生在座位上回答问题、让学生主动上台讲解题目等数学交流都体现了合作与民主精神, 这种数学思想会对学生日常生活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较强, 如多数学生参加社团组织, 目的明确, 目标可以达到, 合作的意愿强, 意识到人多力量大, 多人合作能够使创意和每个人的优势都得到发挥, 更好地完成工作, 团队凝聚力是团队的核心等。在调查中发现非实验班与之相比已有一定的差距。

下面是调查中的两项,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已有了显著的差别, 数学学习的合作性的思想已在学生各种活动中得到迁移 (如图7) 。

数学人文精神还包括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勇敢的面对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情感等。体现数学人文精神的教育, 是促进人全面素质积极发展的教育, 使关注学生心灵,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教育, 教师应以独特的个性来发展和施展自己的才华, 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数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单尊, 喻平.对我国数学教育学的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4) .

[2]董华, 桑宁霞.科学──人文教育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研究, 2005 (12) .

[3]李红婷.课改新视野:数学史走进新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9) .

[4]李士锜.PME:数学教育心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实战演习下一篇: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