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学(通用12篇)
人文教学 篇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它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体育课是通过身体活动这一形式来锻炼身体的,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 学生模仿练习, 同时身体承受一定负荷, 以达到掌握一定的竞技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果断勇敢不畏艰辛之人格的目的。
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达到这一目的, 古代的教育家们不仅把体育作为一种“游戏”之戏, 更是将其作为一种培养人的高尚品质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人文关怀的手段和途径。孔子六艺教学中的“射”和“御”, 不仅是培养学生竞技体育的能力, 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仁”和“礼”的风范。同样, 现代体育教育也贯穿着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
一、融思想教育于体育活动中
思想教育是人文关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练习中, 必须按照体育教学规律, 制定一些具有障碍、次数、距离、高度、时间等一系列特定要求与限制的练习 (竞赛有更明确的规则) , 使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置于规则范畴的限制之中, 并使他们乐意接受和自觉服从, 而且这些规则与限制又是在平等、严肃、公正的条件下进行, 并对投机和犯规的行为进行判罚。学生经常处在这样的情境中, 对养成规范性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脑体并用, 也就是说思维与肢体、意识与动作、理论与实践自然和谐地结合, 有着形象、直观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 尤其是对抗性很强的状态下, 学生有可能产生傲慢无礼、言词冒犯、肢体冲撞等意识失控的表现, 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要让强者领悟到体育追求的是力与美的境界, 是要培养勇敢、担当、正义、友善的谦谦君子, 而不是恃强凌弱的匹夫;要让弱者知道, 体育可以让人坚强、自信, 敢于面对挫折, 敢于战胜自我、超越他人。让强者领略人文精神, 让弱者感受人文关怀, 是体育的思想教育之核心。
二、在体育运动中进行爱的教育与仁的关怀
人文教育首先是“仁”的教育, 孔子说过:“仁者爱人”, 因此“仁”的教育也就是爱的教育。人文关怀首先是仁慈的关怀, 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体育出现的初衷就是以竞技代替战争, 代替杀戮, 体现仁爱思想。体育竞技中的众生平等的思想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是对人的关怀。但是, 如何培养仁爱之心, 正确地理解仁爱, 科学地锻炼体态, 让学生在协作与对抗中增进友谊, 耐受挫折, 学会感恩, 是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体育教学中爱的教育和仁的关怀, 就是推小及大, 推己及人, 从为自己、为班级、为学校的荣誉而拼搏, 到为国家、为民族的崛起而喝彩、自豪, 再到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运动员的出色表现而叫好, 这就是一个仁与美的教育与关怀。
三、弘扬体育教师的人文主义
“人文”一词, 始见于《周易·贲卦·彖传》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隋唐间著名的经学家孔颖达在他的《五经正义》中对“人文”解释是“诗书礼乐之谓”, 即人类所创造与表现的文化产物及文化制度。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人文主义, 在《大学》中开门见山地阐明:“大学之道, 在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与西方的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的社会价值取向, 强调维护人性尊严, 提倡宽容, 反对暴力, 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人文主义 (humanism) 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异曲同工。当代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 更要注重向学生传递精神与思想, 培养高尚而卓越的社会有用之才。
教育是一项感化人的工作。体育教师的人文教育要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之上, 只有真诚的关爱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 才能形成人文教育的感情基础。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个体存在价值和要求上进的肯定, 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也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基础。教师只有自己是“人文”的, 才可能体现对学生教育的“人文”性。爱自己以及爱学生, 是体育教师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2]邬海燕.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新课程研究, 2007 (8) .
人文教学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以及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讲述法、谈话法等,以一个个故事贯穿其中,由浅入深地认识本课学习的内容。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以及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处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主要讲述炎黄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本课中涉及的神话传说较多,要引导学生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以及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远古的神话传说有一定的认识并充满兴趣。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由浅入深地认识本课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炎帝、黄帝
2、难点:”禅让制”的含义。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以及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课型:新授课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吗? 生:炎帝、黄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
师:大家说的很对!无论是祖国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每年都有许多人来到黄帝陵祭拜,因为他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第3课华夏之祖。
(二)讲授新课
师: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赞扬过黄帝,请大家看P13孙中山的诗句。轩辕指谁? 生:黄帝
师:孙中山提到了黄帝的哪些贡献? 生: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师:这两个贡献都和下面我们即将学到的涿鹿之战有关。请大家找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
生: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交战于涿鹿。
师: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蚩尤也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炎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所以中国人往往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那大家知道黄帝还有哪些称谓吗? 生:华夏之祖,轩辕,人文初祖。
师:那大家知道为什么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吗? 生:黄帝做出了很多贡献,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师:请大家找一找黄帝都有哪些贡献?
生: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师:那黄帝的妻子和他的部下都有哪些发明? 生: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师:这些都是远古的传说,请大家讨论下,远古传说等于历史事实吗?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生:远古传说带有神话的成分,不等于历史事实,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师:那请大家想一想刚刚我们学过的这些神话传说有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科学?
生: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出乐谱,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师:继黄帝后,又相继出现杰出的部落首领尧、舜、禹。古书上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对百姓生活十分关心,部落里如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大家想想这反映了尧具有哪些美德? 生: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师:尧老了觉得自己的儿子难以继承大任,就在寻找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后来他选中了舜。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据说只要是舜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这个故事说明舜具有哪些美德? 生:孝顺,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师: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务以后,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带领治水的民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反映禹具有哪些美德?
生: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师:大家想想尧、舜选拔继承人的标准是什么? 生:才能、美德。
师: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举德才兼备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做禅让制。那大家想一想禅让制有什么特点? 生:民主选举、德才兼备、没有特权。
师: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氏族的贵族就发展成早期的奴隶主,战俘、犯罪的贫民就发展成早期的奴隶,这就标志着原始社会正在慢慢的解体,奴隶制社会即将产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巩固练习
1.孙中山提到了黄帝的哪些贡献? 2.为什么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板书设计
第3课华夏之祖
一、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2、地点:涿鹿
3、双方:炎黄战蚩尤
4、结果:炎黄胜
5、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二、黄帝——“人文初祖”
1、贡献
2、其他人的发明 嫘祖:养蚕缫丝 仓颉:造字 伶伦:编乐谱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美德
2、禅让制
①实质: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举德才兼备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②特点:民主选举、德才兼备、没有特权。
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 篇3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多元化的、复杂的个体,他们存在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想法。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要体现他们的这种不同,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如何让学生的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上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想知道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心需要作为前提。这样,才有可能让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为他们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缺失的原因
(一)忽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
语文教育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和技能,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激发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况且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有它自己的特点,最主要的就是它必须注重感情的交流和个性的发挥,这是由语文学科内在的性质所决定的。然而,由于高考的压力,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强调统一,忽视个性,尤其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是一个“有特点的人”,而是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分析课文要得出共同结论,作文要有相同的套路,答题有固定步骤,这样,只能培养出标准化的产品,而不是有个性的人才。
(二)忽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吸收
经过长期的实践,语文教学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其中许多东西是可以继承和效法的,但因束缚于固定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得这些传统大多被无端地扔掉了。例如,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读”,一是强调多读精品;二是重视朗读与默读相结合,默读重在静心领会,朗读重在对汉语特有的声韵之美的领悟和掌握;三是特别强调读中的“悟”,这“悟”不仅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直觉的充满灵性的感悟。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学生所读精品太少。上课时,除了教师朗读一遍课文外,学生很少朗读和默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更是很少注意“悟”,而是以大量烦琐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所谓“课文分析”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把学生搞得身心疲惫且无多少收益。
二、如何改变现状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强化内功
学生都有爱模仿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模仿性尤其表现在对教师动作技能的模仿上,如教师身体语言、板书设计,甚至教师的情感道德品行等。正如美国的心理学家鲍德威所说:“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而情绪稳定的教师会使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这要求教师平时应注意提高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并不断强化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学识涵养高,课讲得好,学生就听得有味、入神,同时,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常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为什么相声、小品在观众的笑声、掌声中,越发表演得好,越能淋漓尽致地发挥?道理亦然。
2.以情育人
心理学测试证明:愉快而平稳的情感,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在此条件下学习精力会更集中,思维更敏捷,记忆效果更佳,这就是“爱屋及乌”心理。而且,学生对某位老师越尊敬,越喜欢,对那位老师所教学科就越有兴趣,该科成绩也越好,这是“交往性学习动机”的结果。事实上,教师和蔼可亲、爱学生,学生也会“亲其道,乐其学”。
(二)创设环境,激活学生
1.尊重学生个性
马斯洛在他的《面向人类的心理》一书中指出:个体控制许多自己的行为,应该允许孩子对自身的发展作出更多的选择。父母与教师在满足他们生理、安全、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做出明智选择时起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试图形成或控制他们成长的方式。
1999年7月2日的《中国化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大学生与幼儿园的娃娃谁聪明?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十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天,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是足球!”“是鸡蛋!”“是布娃娃脸上的小酒窝儿!”“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为此,有人形象地比喻,学生入学时像个问号,到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深思。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以统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对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压制有余;传统的教育观相对忽视了个性心理品质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新课程的理念与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承认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和特殊性,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2.优化课堂环境
教师要能够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及时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来满足学生的需要,让语文课堂强化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可以尝试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网络等设备,以声音、色彩、图像等形式演绎教学内容、感染学生情绪,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如果他教自己的诗作《乡愁》,将如此设计:首先要讲作者写这首诗的内心的想法,把创作的背景、两岸的形势讲一下,然后再来朗诵。为了加强朗诵的戏剧性,再分组朗诵,当一组的同学读到“我在这头”的时候,另一组就回答说“母亲在那头”。接着,再讲讲诗作的格律,诗作绝非自由诗,它有韵律,就拿第一节来讲,共有“小时候”“乡愁”“这头”“那头”等四个呼应。最后讲思想感情,乡愁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情感,那就得用具体的东西来落实,变抽象为形象,那就有了“邮票”、“船票”等意象。
因此,只有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自始至终使学生处在愉悦的氛围中,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潜能
积极的教师期望和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有效刺激。实施积极评价,应以促进每个学生主体良性发展为根本目标。由于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征、学习习惯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正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学生,将会使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因此,评价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评价。对优等生见解独到的,运用“标新式”评价,表扬他“解答有创意”;对中等生见解一般的运用“肯定式”评价,鼓励他“解答正确”;对后进生见解有误的,运用“移情式”评价“老师相信你!”等等,一句句简单激励性的评价,像一股春风滋润了学困生的心田。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宽容的微笑,赞许的目光,夸奖的手势,信任的眼神……传递着“你有进步”的信息,张扬着个性化的学习品质。
因此,教师对学生应少一点冷漠、讽刺挖苦,多一些热情与宽容。往往一句宽慰的话语能维护学生的自尊,使他学习信心十足,加倍努力,一个鼓励的眼神能使学生走出自卑,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悦,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我。确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是的,由于你的宽容、热情,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快乐,课堂上不会再拘谨,进而灵感大发,各抒己见,你会感到教学是如此的灿烂迷人。
(三)课外活动,提升素质
1.拓宽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老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尊重学生阅读的习惯,让他们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报刊等,不要抹杀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的阅读,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丰富学生个性的内涵。
2.接触社会
长期以来,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个性无展示的天地。善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老师,常常会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
首先,把生活引进课堂。“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要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滋润语文教学的田园。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贴近,找出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络点,激发学生的共鸣。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演讲、辩论、朗诵,举办各种讲座,开展研究性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给全体学生深情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有效指导,人文教学 篇4
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根本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提高学生高考的语文成绩。但是纵观实际复习过程, 有许多教学行为华而不实, 实质上与这个目的背道而驰, 不仅谈不上是真正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素质教育, 也谈不上是能提高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有效应试教育, 而是地地道道的“伪应试教育”。
一、考试泛滥成灾, “模拟”劳而无功
高考是以检测学生高中三年最终具有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为根本目的的, 高考复习要以语文知识归纳和语文能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 并通过模拟考试检测知识训练到位情况, 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和应试技巧。那么, 每周一次甚至两次的频繁模拟考试具备这两方面的功能吗?一方面, 模拟考试不是统筹安排、系统命制, 因而没有太大关联的若干套模拟试卷所涵括的知识技能无疑是交叉的、零碎的, 对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系统的知能框架作用不大。另一方面, 频繁的考试也没有达到训练学生良好考试习惯、培养学生理性应试心态的效果。教师“以考代练”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 是语文教学的简单化和庸俗化, 其结果是技巧、双基不牢。例如, 写作训练, 必须是写作心理、写作过程、常见文体、教材积累和综合训练的完美结合, 而应试作文讲究的是避实就虚、营造亮点、结构匀称……而其出发点也是方便、取悦于阅卷老师, 是重技巧、轻基础的一种表现, 甚至是对学生价值取向人格塑造的一种误导。因此整治“过度”考试是很有必要的。
二、注重方法规律, 有效指导匮乏
高考复习是方法规律的天下。“类型甲乙丙丁, 方法ABCD, 步骤一二三四, 注意1234”, 虽然方法规律之体系讲授得差不多之后, 学生还是记不牢那么多的方法和规律, 即使努力记牢了, 在做题的时候还是用不上。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老师自己解题时是这样对号入座、生搬硬套的吗?如果不是, 那为什么还要向学生强调这么多的规律呢?让学生自己看看, 疑难处略作点拨不就够了吗?”解题指导, 无须像学术论文那样严谨深透, 它全部的生命在于适用于学生。所以介绍的方法规律, 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在数量上一定要“少”。数量一多, 考试时要么没时间一一套用, 要么脑海里乱成一锅粥。其次, 在质量上一定要“精”。必须是老师深有感触、坚信笃行的方法, 才具备讲的价值, 才有可能内化为学生的心智技能。再次, 在来源上要“实在”。简单地讲, 不能来源于标准答案, 而要求来源于教师的解题实践。试想, 既然有“下水作文”的说法, 为什么不能有“下水考试”的做法?教师和学生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模拟试题, 然后再对照标准答案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规律。跟学生讲这些方法和规律, 比常见地对着答案想理由、说明标准答案为什么是正确的要有针对性得多, 有实效得多。“下水考试”, 实际上是教师变换角色, 以学生身份进行新尝试、新体验。也许, 老师会发现自己讲的绝大部分方法规律失去了用武之地, 做题时也只凭借直觉语感和极为有限的几种方法、几个骤步而已。
所以, 我们以前绞尽脑汁构建的密密麻麻的方法规律的网络其实只需让学生简单地了解就可以了, 而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学生反复而广泛的阅读、写作、积累和训练过程中去。教师可以示范一种规范纯正的语感方式, 可以示范一种简单易行的解题过程, 而复习的绝大部分时间要给学生独立地练习、反思和总结, 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反思和总结。事实上, 我们并不缺少反复练习, 但我们的学生绝对缺少反思和总结自己行之有效的解题方式与程序。学生被淹没在题海训练中, 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被普遍地忽视, 题目做得虽多, 仍然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忽视情感认同, 人文关怀缺乏
兴趣、情感对学生的意义重大, 是众所周知的一条心理规律。放眼高三语文复习实际我们会发现, 对上述规律的背叛现象是较为严重的。
教师惯常采用的复习形式有教师系统讲授专题理论知识, 教师串讲试卷或习题, 学生默读复习资料, 死记名句、名篇和作文材料, 还有每周一到两次的高考模拟测试等, 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已经缩水为对考试分数、名次这个终极目标的唯一关怀。其实只要是阅读和写作, 就一定能有机地渗透兴趣培养、情绪调动、情感体验、人格培养……而这些却大都被老师无情地摒除了。兴趣和情感的缺乏, 必然使学生的记忆和思维的效率降低, 也必将影响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联想、想象和意境的再创造, 进而影响语感的形成。
可以在复习中引进各种活动, 例如, 竞争、演讲、讨论、观摩、辩论、答“记者”问、座谈等方式, 而有时, 仅仅是一个文采斐然的指导, 一次睿智的点评, 一声激动的感叹, 一句深情的现实关怀, 也能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的热情、深刻的思辨和难以忘却的记忆。
一年级人文素养教学总结 篇5
一、了解了小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主要指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修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指智慧品质、自主品质、责任品质、关爱品质、合作品质和交往品质等各方面的人文品质。这些品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而科学素养主要指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一般的科学素养。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情趣和志向,丰富和积累科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一些基本的科研能力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敢于攀登等良好的科学意志和品格。
二、了解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的基本规律
学校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了整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即同步、综合、和谐。同步,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学生在同一学习、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得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同步发展。综合,一方面指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策略的综合性;另一方面指将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综合起来,通过综合性的育人目标,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协调的、并重的,同时,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都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小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且能够终生受益。
三、掌握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国家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的主渠道,是实施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每个学科中都蕴藏着丰富、独特的人文资源和科学资源,不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因此,研究实践中就要努力做到对各学科课程资源的深入挖掘与整合。
其次,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及周边的有利资源,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开设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突出了学校课程结构向多元化课程的转移。开展形体、游泳、阳光体育健身、户外课堂等特色课程,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内在修养、求生技能、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再次,开展特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认识了开展课题研究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意义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浅析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转变思想;互动教学
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个教育者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的最佳时机。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高中的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性的培养。新课改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激发了无数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他们让高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充满生命力。
一、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思维受到禁锢,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任何新奇的想法都被扼杀了,学生们也对课堂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是厌恶情绪。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冷笑话,这样先激发起学生的精神,让他们感觉到乐趣,从而就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上去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课堂搬到课外,无疑会令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不要被“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缚。人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思维。
二、要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在强化互动教学课堂时,应根据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所谓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教师上课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引导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我们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大胆放手让学生体验的同时,强化互动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讨论。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都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中产生的,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让学生放开手来,大胆地“动”起来,真正地“活”起来,“乱”起来,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的老师“抬杠”,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培养出来的莘莘学子只会看人眼色行事,唯唯诺诺,这样,怎么爆发创新的火花呢?我们还要允许学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可以“朝令夕改”。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把我们的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为他们导引正确的方向。
三、重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经常听到同事们在叹息,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学生难管,特别是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难处理。碰到一些顽皮捣蛋的学生生,不管,教师的责任让我们责无旁贷;管,有时师生关系搞得剑拔弩张。对此,我也深有体会。我曾教过的班上,有一个非常不好教的学生,对学习吊儿郎当,对自己高考也不抱希望,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完成作業。如果说得严厉了,他还会和教师对着来。在我的细心观察下,我发现这个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助人为乐,热爱劳动。我也希望他能把这种思想和行动用在学习上,在课下,我有时候会主动和他聊天,谈谈他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学习上的困难等,慢慢的,他对我态度有了改观,会主动问问题,课上学习也认真了,成绩也有了提高。通过这件事情,我想到对现在学生的教育不能单凭以前的老办法,需要我们动脑筋思索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假如我一开始暴跳如雷或大声训斥,可能彼此会争执,他从此可能更厌学。它使我感到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有时教师也要学会退一步,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一种技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和学生接触最多,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也常常因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而对学习产生情感,正所谓是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教学中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不能对学生进行恶意的责骂、讽刺和体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状况或者学习情况对学生区别看待,歧视那些后进生。教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这种以退为进的教育方法不但避免了师生之间的正面冲突而且巧妙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我教育生涯中又一个收获。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就必须主动调整自己,并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调查和探究,并在教育实践中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互相配合,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冯宝媛.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教学体会[J].学周刊,2011(30)
[2] 周华贵.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1(14)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7
一、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教学中, 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教学几乎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 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积累,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为了使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既要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更要重视其人文性, 积累人文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2. 考试大纲、命题体制、命题形式和内容, 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近年来, 由于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虽然接触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 但学生文学素质、文化素质整体相对较差, 文学、文化、艺术知识掌握得很少, 仍然缺乏文学修养和文化思考。相对稳定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考试大纲、命题体制、俞题形式和内容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 我们应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3. 扩招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普遍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思想深度, 更缺乏独到的见解。 (2) 知识面窄, 对知识缺乏灵活应用。
4. 现实教学中, 常常存在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偏废现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很多设计意图不明, 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 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 它熔铸在目标中, 体现在目标所蕴涵, 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的一面, 但是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弊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 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启迪思维的问题, 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 无形之中都给学生的头脑加以禁锢。在很大程度上, 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从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开始促成了, 这样就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使题海大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其实, 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 语文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 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 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 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满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 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打造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的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材所选篇目, 是经典的美文华章, 是深刻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勾践的忍辱负重, 屈原的忠君爱国, 烛之武善于辞令, 触龙的不计个人得失……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等等, 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 都能陶冶学生情操。因此, 以书为本, 广泛的积累,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以专题为本, 提高文化品位。同时结合课文, 开展文化专题研究, 如孔孟文化专题研究, 屈原文化专题研究, 李杜文化专题研究, 陶渊明文化专题研究, 苏轼文化专题研究, 阿Q文化专题研究……写出文化专题研究文章,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和语文读本, 让语文教学归真返璞, 回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健康道路上来。把握好“语言和人”“语言和社会”“语文和文化”“语文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 语文教学才会变得鲜活起来, 才会真正体现人性的光辉。
2. 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范本, 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 终究会营养不良。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在文学的殿堂里体味《三国演义》的智慧、《水浒传》的侠义、《红楼梦》浓烈的人情味、《西游记》丰富的想象;穿越时空, 走进《巴黎圣母院》, 去倾听但丁的《神曲》, 观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对话,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对话, 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学生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学习、心灵的重要性, 于是我又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传》。记得有的学生在学习笔记中是这样写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及海伦·凯勒, 您让我看到了最有价值的书, 而海伦·凯勒让我看到了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谢谢您, 老师!我会努力的!请放心吧!”
3. 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影响学生的人文品质。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就要在为人和治学上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意言行举止, 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提升学生人文品位。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是经得起我们用现代文化视角去审视、去着装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参观文化遗迹, 在缅怀古人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语文课堂——人文的教学 篇8
一、学会合作, 体验团队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使学生懂得与他人合作, 在合作中提升自我, 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和喜悦。
《故都的秋》是一篇讲读课文, 学习目标是了解有关“故都”的秋的特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在具体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我开展了关于北方秋天和南方秋天的特点的总结比赛。先设立若干小组, 小组成员讨论后作好总结, 然后由一名中心发言人发言。答题的原则是一人发言, 小组成员补充, 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样既发挥了个人主观能动性又突出了团队合作精神。开始比赛时, 学生们兴趣盎然, 小组成员对组内发言人都给予了很大支持, 有同学说:“你一定行, 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有的说:“我们组必胜!”一人发言掌声一片, 从他们的掌声中我听到了鼓励和赞许。这不仅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了知识, 而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在无形中也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团队精神。
二、大胆想象, 享受审美情
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那是不可思议的。”
在教读《山居秋暝》一诗时, 我意识到此诗的图画美是一大亮点, 如果学生体会不到这一点将是教学的一大缺憾。于是我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想象, 再现画面, 让学生用笔将各自体会到的美丽的山居图画下来。学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杰作分组交流、欣赏, 并推选了组内最出色的几幅。作品虽然简单稚嫩, 但傍晚时分山居主要景物的特点、神韵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画中。在交流分享过程中我意识到每个学生对此诗的意境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每一位学生的审美都有独到的一面……从对诗的理解到意境的感悟再到绘画和赏析, 学生利用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然后还原、加工, 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直接和诗人进行对话, 从而体会到了诗人眼中的“美”, 也获得了情感的愉悦, 以及审美的享受。
三、突出情感, 体现人文关怀
学习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赏析上片写景的诗句, 学习下片时再引入一个问题:词人塑造的周瑜形象和词人自我形象有什么内在联系?再拓展延伸, 将学生引入对词人苏轼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讨中。最后,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想法。
师:对词人情感的抒发, 有不同看法的吗?
生1:老师, 我觉得要准确地理解词人的感情, 最后两句才是关键。据我查资料得知“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这句有两种解释, 一种理解是当时的苏轼善于自我解脱, 自我安慰, 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当时的苏轼有些消沉, 愤懑无法排解, 只好寄情山水。
师: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 还带两种解释呢, 同学们的看法如何?
生2:我同意第二种。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2:我是从整首词的格调来理解的。因为全词的格调比较昂扬向上, 所以我认为第二种比较符合词意。
生3:我也同意。苏轼虽然融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体, 思想比较复杂, 但总的来看他还是比较乐观的, 这从他的仕途便可看出。
生4:我个人觉得, 两方面都得顾及才好, 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大家想一想, 苏轼此时已经年近半百, 被贬黄州的他, 看到赤壁美景, 面对如画的江山, 心中涌动的是落寞和失望。对比周瑜, 在青春年少之时, 就已经名垂青史, 已经立下赫赫战功, 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 落寞和失望之情是难免的。但作为大词人的苏轼, 他有着超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此时苏轼可能在想, 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流而被荡涤了, 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 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所以他特别洒脱, 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中医教学与人文精神 篇9
1 医学的人文属性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它不仅仅是科学, 更是人学, 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最好结合点, 因此医学是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 又有人文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祖国医学在千百年来的医学实践中,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理论及其思维方法有着极其珍贵的科学价值。中医药的一些优势和特点已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 也成为生命科学的巨大财富之一。如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天人观, 重视“心身合一”的心身观。而现代医学在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后, 也认识到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明显缺陷, 它汲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提出了与中医理论相吻合的“环境-社会-心理-生物-人伦”等多元的医学模式。人类新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与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系不谋而合。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很快被全世界医学广泛接受和应用。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 认为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活者, 而且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自20世纪70年代起, 国外部分医学院将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中, 形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三者并重的模式。
西方曾有大样本调查证实, 大约25%的患者在只是“单一”地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细心关怀后, 病情便有了很大好转。因此, 倾听、沟通、洽谈、关注, 应该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美国著名的医学家托马斯认为, 要成为一名真正杰出的医生, 不仅要有学术和医术上的造诣, 更应该有深刻的睿智、广阔的人文视野和丰富的同情心。诺贝尔物理得主费因曼也说, 科学这一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 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 究竟打开那一扇门则有赖于人文指导, 医学要真正造福于人类, 必须具备人文品格, 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就是这个意思[1]。
2 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理想目标。然而, 在实践中人们却发现, 实现这种理想的融合并非易事, 至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们面临的将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不断冲突。目前,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 由于一些人对技术和金钱的崇拜, 使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冲击。片面强调医疗技术化使得医生和病人的近距离接触被复杂的机器所取代, 医患之间没有交流, 病人成了一个号码, 出现了治病不治人的现象;而医疗商业化使得治病认钱不认人, 把病人看作是消费的主体, 病人到医院来是消费的, 医院、制药商和广告商组成利益共同体, 诱导医疗消费, 导致医学的边界无限扩张, 医疗负担加重。现阶段医疗市场的客观现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医学生的价值取向。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重建医学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无疑是关键一环[2]。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 人文教育也显得滞后。在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中, 绝大多数都是专业课程, 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较少, 而且教师和学生也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医疗技术的学习上, 也常常偏废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对医学生而言, 医学教育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起来, 将医学生培养成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尊重人类、尊重生命、富有爱心, 体恤民情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健康守护者。
3 在中医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3.1 中医学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融汇了古代文、史、地、哲、医等知识。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 即要爱别人, 要同情别人。祖国医学素有“先知儒理, 然后知医理”的古训, 这是重视医术和人文精神交融的祖训。中国是文明古国, 其悠久的人文传统培育出许多具有高尚人文精神的名医大家[3,4]。
一心一意为病人解除痛苦。汉代医家董奉, 居住庐山, 治病不取报酬, 但要求患重病者愈后种杏五株, 患小病者愈后种杏一株, 数年后, 杏林蔚然而成, 董奉又将杏子兑换粮食救济穷人, 由此道出“庐山杏林”, 成为后人赞颂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的医界美谈。
唐代孙思邈, 学识渊博, 道德高尚, 他曾说:“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踰于此。”他经历了隋唐二朝。朝廷授官给他, 他都拒绝了。
《医境》中记载名医朱丹溪“弃举子业而致力于医, 迎候者无虚日, 无不即往, 虽雨雪载道, 亦不为止。仆夫告俌 (疲劳之意) , 谕之曰:“疾者度月如岁, 而自逸耶!”真是急病人所急, 痛病人之所痛的光辉典范啊!
名医扁鹊, 治病以百姓之急为急, 以百姓之想为想, 他“过邯郸, 闻贵夫人, 即为带下医, 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 即为耳目痹医……随俗为变。”
尊重同道, 诚恳谨慎。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夫为医之法, 不得多语调笑, 谈虐喧哗, 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炫耀声名, 诋毁诸医, 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 则昂头载面, 而有自许之貌, 谓天下无双, 此医人之膏肓也。”不但说明了医生服务态度的重要, 也指出了医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德。孙思邈指出, 医生在病人面前毁谤同道, 抬高自己, 打击别人, 是非常要不得的, 这非但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 只能降低自己的威望。
医生的语言、态度影响医疗效果。祖国医学的许多著作也极力主张对待病人的语言和态度必须和蔼温顺, 要善于体贴病人, 同情病人, 并提出切忌在病人面前有丝毫紧张忧愁的表现, 以免给病人留下不良的暗示。同时, 还提出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 用浅显的道理来消除其思想上对疾病或手术等所产生的顾虑和恐惧。《灵枢.师传》里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虽有五道之人, 恶有不听者乎?”这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告之以其败”是指出疾病之所在及其危害, 使病人认真对待疾病;“语之以其善”是安慰病人, 指出只要病人与医生配合, 治疗得当, 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是告诉病人如何调养, 让病人遵照医生治疗措施行事;“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的忧愁和烦恼, 紧张恐惧。他还告诫我们, 即使对于那些脾气不好的, 随心所欲, 不遵守医嘱的病人, 也应以诚挚的态度, 进行规劝说服。可见古人对于解决病人的思想和情绪问题是如何重视, 想得是如何周到啊!
把病人当作亲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就有一段感人的论述, 至今仍激励着医学工作者,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这种春风般的亲人似的关怀, 迸发出人性美的绚丽光彩。
3.2 结合现代医家的人文精神
反思人类医学史, 古今中外医家历来重视医德教育, 德为医之先, 德为医之本。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他的医学的誓言充分体现着人文色彩。希波克拉底誓言要求医者:①对知识传授者常怀感激;②以病人利益为重;③不利用职业做缺德事情;④严守职业秘密。时至今日希波克拉底誓言仍然影响着医学界, 作为医学职业道德的圣典。
不久前媒体曾报道, 有一名患者辗转多次找到裘法祖教授看病, 裘老只是亲手给病人摸了摸肚子便深深获得了病人的充分信任。这件事使裘老感慨不已。原来这名病人看过多位医生, 甚至专家教授, 无一例外的都是仪器检查、抽血化验。其实技术再发达、仪器再先进, 病人仍然需要那种给人以希望的温柔的触摸, 那种无所不包的从容的交谈, 那种春风化雨般的亲和态度。
全国劳模华山医院著名的手外科顾玉东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对病人如亲人般的关怀, 提出“把病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感动了无数的病人和家属。
“驴背医生”姜万富, 他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新疆高原牧区, 一个人、一个药箱、一头驴, 在平均海拔3, 000多米的高原牧场, 他用全部的爱心和精湛的医术, 历尽艰险, 呵护着当地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巍巍昆仑山深处默默行走了43年, 被维吾尔族老乡由衷地称为真正的“大医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挖掘祖国医学丰富的人文精神, 并博采古今, “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海洋, 也是人文素质升华的殿堂, 古今中外高尚的医家都是教师的教学素材。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的过程中, 整合这些闪烁着人文主义精神光芒的名医典故和名医话语, 要比单独讲授人文社会科学教程生动得多, 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合格医学人才。
摘要: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 教师在传授中医学知识的过程中, 同时也融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这对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教学,人文精神,医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杰红.以素质为本位的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2) :197-198
[2]赵瑛.中医思维与中医教学的探索[J].中医教育, 2001 (6) :50-52.
[3]倪建俐.浅议中医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5) :994-995.
数学教学与人文教学的整合 篇10
一、人文教学的优势
人文教学是通过人文方式,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带给人一种经过沉淀的先进文明的思想精神,它不是盲目的效仿,不是刻意的包装,是一种自觉文明的意识.它的构建需要有目标性、认知环境和认知过程.人文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是,许多学生尤其是成绩欠佳的学生,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思维,而人文教学把关怀、关心、人性化、理性化、科学化带入教学当中去.
人文教学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在人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认知过程,开始向主动的活学活用、知识不断丰富过程转化;由过去教师枯燥灌输的教学模式,开始向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转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个体差异,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完成于课堂.而人文教学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内涵,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解、消化方面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这一深层次的教学观念的变革,使得人文教学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师生互动,情理交融,思维碰撞,兴趣盎然.
人文教学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在学业上,我们要求治学严谨,但教学气氛可以是欢乐的、活泼的.在刻苦努力的同时,更多的时候需要轻松的氛围、宽松的课堂气氛,创设鲜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他们的情感活动,使学生在教育的意义情境中生活,在教育的宽广世界里成长,爱学、乐学,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文教学让学生投入到周围世界宽阔而丰富的怀抱中去,学生活中的知识,感知前沿思想,激发探求渴望.教学活动便在亲和的人际情境的作用下,在适宜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心理世界中展开,学生也在一种充满信赖的、自信的、无拘无束的课堂中生活,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这种人文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人文教学的特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数学教学的课堂应该是自主性、探索性的课堂.教师通过自主式、研究式课堂模型,激发学生独立观察,主动思考,亲自操作,自由表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索解决途径,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充分的感受和体验.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文教育思想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爱好等.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学生的指导者和顾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的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并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评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注重学生的自我实现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彼此的经验、体验、感受等,产生价值观念的碰撞,不仅加深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也自然而然地加强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长处,主动进行自我完善,找准下一个努力的目标.
4.教育是创造性的活动
进行一些开放式的讨论,教师稍加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采取更有创意的方法.如何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是关键.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感到舒适、宽松和安全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勇于表演,敢于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做法公之于众.
5.数学课堂是平等性、合作性的课堂
传统的数学教育过于强调教师的崇高地位,教师享有绝对权威.人文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数学课堂教师不应该是绝对的权威人物,更多的要和学生平等交流、合作创新.
6.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传统的教学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人文的教育思想更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学习者的个性、动机、学习方式以及情绪等.
让作文教学闪耀人文之光 篇11
尊重生命体验,舒放学生性灵
写作是心灵的歌吟,是生命体验的自然袒露。因此,写作教学要符合学生内在需要,尊重其个体生命体验,舒放其自由性灵,彰显其灵动敏慧。
首先,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以我手写我心”。要注重培养学生勤观察、勤思考、勤悟人间冷暖的练笔习惯,让心灵变得丰富、柔软,让心生出触角。如《高中第一课》《我为自己取字号》《听那……的声音》《我看考试》等练笔中,学生文中或是有趣的心态描摹,或是校园生活写真,或触摸浓浓亲情,或延伸社会生活等,均是真情流露与真诚体悟。
其次,开展实践活动,畅谈心得。一是读书活动。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不同书籍,通过诗词歌赋、人物传记、经典名著等,使学生走入丰富的精神家园。在每周阅读欣赏课上,我组织学生互相交流,逐渐形成含英咀华的悟性与识见。二是艺术鉴赏活动。通过课余听音乐会、看话剧、参观展览等,把画面和声音转换成为文字语言,在陶冶情操的同时,锻炼想象和联想。最重要的是,在充满人文情怀的氛围中,逐渐升华出进取心态和文化气息。高一期间,我利用序列话题“经典,永恒的光辉”进行随笔训练,让学生从建筑、音乐、雕塑、电影等多方面抒发自己的感悟,在作文实践中得到心灵的熏陶,体会“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乐趣。
聚焦社会热点,丰厚学生情怀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为培养学生的大胸怀、大气度,要开发社会生活资源。社会万象奔涌眼底,思维触角多方伸展,学生可以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汲取丰富的营养,丰厚人文情怀。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关于环保、弱势群体、诚信困局、汉语危机、钓鱼岛事件等,通过《焦点访谈》《新闻周刊》《军情观察室》等,感悟火热生活,积累人生体验。并通过课前演讲、每周热点随笔评论等,鼓励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直击社会焦点,培养学生高远视野及心怀天下的情怀。通过这些训练,学生渐渐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融入自己的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增加了人文精神。
评语中倾注关爱,滋养学生心灵
摒弃模式化的作文评语,变“生硬刻板”为“情感交流”,变“武断教训”为“谈心鼓励”,变“鉴定总结”为“指路导航”,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表达真诚的关怀,让学生打开心扉,树立自信,在关怀中和悦成长。
一是赏识感召式。一个学生在《听那别离的声音》中,真挚地抒发了爷爷逝去时的痛悼之情,讲评读范文时我声泪俱下,并把评语念给全班学生倾听,让他们感受老师的真诚和深情,告诉他们要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使他们对生活、人生多一份理解和感悟。
二是启发诱导式。高中生处在成长期,对人生、家庭、社会有种种困惑和不解,也会产生低落、消极情绪,这些都有可能反映到他们的作文中。教师应抓住写评语这一契机,不失时机地渗透人文教育,使评语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学生范天一统考失利,随笔中情绪沮丧,我在评语中写了一首诗鼓励他,他很感动,回道:“谢谢老师,我不会沉沦的!”人文化的评语让学生如沐春风。
老师饱含关爱的评语是学生精神的良药,抚慰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斗志,也开启着他们善感的心扉。在不断真诚的倾注浇灌下,老师可以欣慰地听到人文之花慢慢绽放的声音。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让我们努力开拓作文教学的新局面,引导学生走近“人文”,使作文教学闪耀着人文之光。
人文教学 篇12
一、音乐激发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我国著名的诗人、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先生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这种美是诉诸于心灵的、感情的、形象的、思想的表达,是其他任何一门教育科目不能替代的。音乐来源于生活, 同时通过灵动的音符变换使人放松神经、舒缓压力,消除忙碌生活带来的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心态,使人们能够静下心来感悟生活,领悟人生的真谛。由于音乐创作所采取的是感性的材料,其审美形式也是通过声音实现的,因此相比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说更能传情达意、深入人心。
同时,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重要作用。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别美、 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能力。音乐凭借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刻的地影响着人的内在本性需求,使学生在美的旋律、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使感情升华,提高审美能力。
二、音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在“乐”的影响下,才能达到人格完善的境界。因此,孔子提倡礼乐并重,并提出“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的育人成才规律。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与育人成才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拥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辉煌的音乐艺术,中国的传统音乐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还蕴藏着着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沉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音乐教育凭借其特有的形式,引导广大高校大学生了解、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同时,音乐教育通过其蕴含的人文价值,使学生身有所感,激发对生活的感受力、辨别力,进而把这种思想融入生活,提高思想境界, 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并提升生命质量。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关系着社会主义的成败及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如何正确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起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通过对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加深其对音乐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培养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爱国主义品格,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
三、音乐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其具体表现为: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毅力,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缺乏创新的观念和欲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担负着重大而特殊的使命。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奠基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对培养开拓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有重要作用。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起步较早,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通过诱发思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注重鼓励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专门设有艺术、语言与文化学院,该学院集人才培育、创新保护、消费引导等功能为一体, 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平台,该校大学生所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的面向公众的音乐及文化活动,诸如:马丁哈里斯音乐戏剧厅的 “午餐音乐会”、“电影探秘”主题日等等深受喜爱,从而使其成为当地的文化创意中心。
四、结语
【人文教学】推荐阅读:
人文渗透教学05-21
教学人文精神09-11
人文精神历史教学06-04
人文化教学07-30
大学语文的人文教学07-14
高职作文教学人文教育07-19
中职旅游教学人文教育06-09
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08-16
人文课堂教学策略08-18
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