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学法

2024-08-22

人文主义教学法(共12篇)

人文主义教学法 篇1

九年级世界历史的学习, 必然涉及文艺复兴运动最核心的内容“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 倡导“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提倡个性自由, 发扬人的才智与进取精神。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它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 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新课改呼吁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要大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学历史教学要弘扬源源流长、底蕴博大的历史人文精神,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学生,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在教育中就体现为“以学生为主体”, 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一直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其最大化地参与课堂为目标。要做到这一点, 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备“学生”的意识, 围绕学生的特点和知识需求展开教学设计。例如新课导入时, 不仅要承上启下, 而且要考虑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时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 设置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我在中国历史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全民族抗战》一课的导入中, 采用了歌曲《松花江上》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这样导入新课, 可以自然地对相关旧知识 (九·一八事变) 进行复习, 更能激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达到“课伊始, 意境即生”的艺术境界, 使这一课有了一个较为成功的开始。再比如, 对课堂问题的设置, 不仅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特点,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具体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 从而设置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问题。在中国历史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中, 我就这样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 如“你了解鸦片吗?”“鸦片的输入有哪些危害?”“是林则徐禁烟导致了鸦片战争吗?”“鸦片战争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这样由浅入深, 能够探讨并得出“清的腐败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结论, 从而达到深入历史现象探寻其本质的目的。通过这样的一个设问、解答的过程,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其积极地参与教学, 有利于将“教”与“学”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并且通过启发, 经由学生自我反思得出认知和结论。

二、关注国家, 心忧天下

爱国主义教育应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一部中国近代史, 能够反映出祖国的深重灾难, 人民的血与泪, 民族的耻辱。这与中国的四大发明、汉唐的辉煌相比是何等的差别?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了?从古代屈原的投江报国, 岳飞的抗金报国, 到文天祥的誓死报国, 说明了什么?从近代的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鲁迅的三改志愿, 他们为的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 学生会思考, 我们青年学生怎样才能报效祖国。通过思考, 学生们会认识到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全国人民全面奔小康,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通过对中外历史的比较或现实生活的比较, 让学生认识到目前我国综合国力与世界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而树立危机感、紧迫感, 进而培养学生的使命感, 把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结合起来, 使学生确立社会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操, 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动力, 从而真正领悟到:强盛祖国, 开拓未来, 重任在我, 为了祖国的明天, 必须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也真正意识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三、关注社会, 心系他人

近年来, 由于经济的转型、社会的发展, 社会上一些人逐渐缺少维系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应有的人类社会的积极心理, 例如尊重、同情、理解、诚信、互相帮助、奉献、牺牲等。一些人职业道德感淡薄, 社会责任感丧失, 甚至一些人赤裸裸地表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狂热心态, 这些现象已对我们的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没有责任感, 对国家社会、对家人对别人就会冷漠无情、自私自利。这样的人不仅愧对家人, 还愧对先人, 更不配生活在这个由千百年来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社会中, 所以作为历史老师, 我们要时刻帮助学生、启迪学生, 要从小建立起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故事, 如介绍毛主席的“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 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安徽省小岗村的书记沈浩一心为了小岗村的发展而累死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讲述, 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 认识到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 理应肩负历史的重托, 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关注人品, 塑造自我

中国历史上许多优良的伦理道德观念, 应让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力量;“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诸葛亮鞠躬尽瘁、克己奉公的敬业精神。“一诺千金”这一成语要求我们做到诚信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传授给学生知识, 更主要的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 让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丰富营养, 从而在思想上筑起人格的长城。这些实例的讲解将对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关注“三观”, 明辨是非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此过程中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 使一些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良好道德品质的逐渐丧失,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不断滋长, 封建迷信, 甚至黄、赌、毒、邪等现象沉渣泛起, 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等也都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理应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现实, 针对时弊, 纠正学生思想上的偏差, 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看社会的主流, 用全面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通过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对比介绍, 可帮助他们明辨是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难和曲折,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

总之, 历史学科是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良好途径, 它的内容处处体现着人文主义精神, 我们应充分挖掘、利用它的作用。正如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要有良好的社会, 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 必先有良好的教育。”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 “读死书”成为了学生成才路上的一大障碍。人文主义教育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解放人的个性, 发展人的能力, 主张自由平等。创新更是人文主义的中心。所以, 不仅是历史教育, 所有学科的教育也都应以人为本, 充分展现人性的光辉, 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目标, 即培养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人文主义教学法 篇2

摘要:语文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更多的应该从人文主义理念来强化中职语文教育特色。本文提出,素质教育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一脉相承的,应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从弘扬人文精神视角来渗透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树立文化语文观念,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课程人文主义渗透研究

中职语文课程多视为工具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语文教学不仅仅限于文化基础课,更多的是从语文的人文精神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情操和人格的建立。中华民族文化悠久,语文作为文化的精粹,其蕴涵的人文情感及精神是深刻而全面的。对于广大中职学生来说,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从语文学科的交际性、人文性上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前中职语文人文教育现状

从中职教育现状及生源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中职教育又是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科定位,对语文教学普遍重视不足,总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中职教育学科专业课教学为重点

很多中职院校为了突显学生的专业技能,甚至删掉了语文课程。从适应未来岗位需求来看,专业课固然重要,但忽视语文课程,则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成长。2.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局限从任课多年的语文教师课堂观察来看,很多教师往往停留在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上,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忽视语文知识与学生未来岗位间的联系。一成不变的教学,学生无法从中感知和分享人生的经验和意义,自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不上来。

3.教学方法单一

中职语文课堂多沿袭高中教学方法,忽视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原本基础差,再加之单一的知识讲授,师生间的互动不足,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在人文素质的`提升。再加上很多企业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对于设备使用方法过于重视,忽视人文教育。

二、将人文主义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对策和建议

中职语文教学作为重要基础课程,要结合中职岗位技能训练,关注学生知识、文化、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教育观念上,要贴合学生实际,以人为本,强化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协同渗透,制定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目标。

1.注重学生个性的激发

语文学科中的人文主义,首先是对学生自我的认可,要转变过去“重理轻文”的教学弊端,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语文课程教学本身是讲连结合的方式,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对于学生自主性的激发,可以从教材中挖掘丰富的语文素材;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我学习兴趣来进行广泛阅读,理解和加深学生的记忆。

2.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

中职语文不是封闭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表达。语文教师可以从情感上来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感知语文。如在课堂教学上,将社会上的实例纳入到语文课堂,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提出自我想法,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

3.挖掘语文中的美学价值,促进学生审美教育

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要善于从教材中发掘美学素材,增强学生的审美认知。如阅读一些人生哲理的文章,对人生的经历、感悟等进行渗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提升自我情操。如在《将进酒》的教学中,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气魄,融合背景音乐来营造诗歌氛围,鼓励学生开阔胸襟,增强豪情。

4.引入优秀经典作品,促进学生价值观养成

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梳理和遴选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升华心灵。如阅读钱钟书的《论快乐》,让学生从中体味什么是快乐,物质上的幸福是快乐,精神上的愉悦也是快乐,对于人来说,追求高尚的精神才是人生的境界。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其蕴涵的人生道理是丰富的,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有益的。通过对经典文集的阅读,让学生去思考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拓宽语文课堂的知识性,将语文与生活,以及未来的岗位发展融合在一起。

三、小结

人文主义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从语文的人文性、情感性和生命感上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精神世界上来感知语文的气度和风尚。

参考文献:

[1]滕传,陆小玲.浅谈中职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J].职业,(30).

[2]李莉萍.浅论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3).

人文主义教学法 篇3

【关键词】新课改;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影响;应用研究

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可以影响到教学方向与效果,还关系到各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人文性教学便是语文教学的重大影响因素。现代以来,国家尤其重视语文的人文教学,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语文人文性要求下的人文教育直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导,在转变教育者教学观念的同时也极大的推进了素质教育进程。本文着重分析了高中的人文教育问题。

一、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影响分析

新课改规定中明确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與教育目标,并提倡将人文教学贯穿到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实质性飞跃,人文教学的目标与性质可以为各学科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也能推进各学科教学回归到学生本位总指导思想,可以说是国家素质教育潮流下的一大两点。人文主义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放在教育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重视学生天性,坚持教育在改造与塑造人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人文教育中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深度重视。新课改提倡的高中语文人文主义教育便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以致人文性已经发展成为高中语文学科的一大特征,人文教育也成为了语文教学方向体现。

新课改后,高中语文人文教育贯穿到文学与语言学教学,使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载体地位越加突出。语文阅读中不仅可以了解时代人情风貌,还能体会时代人文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将人文主义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语文教育文明传承作用的实现,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改革,能够对语文教学进行方向引导。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思想性,进而忽略了学生的本位需求,学生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也缺乏人文思想的独特感受,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协调发展,该模式的语文教学效果也有限。新课改下的语文人文教育基于学生本文需求将情感与认知、过程与动机等结合于一体着重进行学生素质的提升,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完善,也是基于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改革。

二、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

新课改目标下,高中语文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众多的教育学者已经对构建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模式达成了共识。将人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创建活跃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领悟、成长。笔者就高中语文人文教学应用问题提几点建议。

1.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中教师观念对于教学实践活动及其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进行语文人文教学必须进行教师观念改革,将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真正开展语文素质教育活动。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还存在落后、不称职的现象,针对该种问题,教师必须进行观念转变,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

2.优化语文教学内容

构建人文主义教学模式需要进行语文教学内容优化,将人文思想与教学内容系统融合,将人文思想贯穿进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中。高中语文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实践阵地,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感受人文世界中的情感,还要就感受进行发言交流,真正实现人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帮助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走入人文世界,充实思想。

在高中语文人文教学中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体验灵性,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教材范文。当前,教师利用语文作业贯穿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语文作业也应该融入人文主义,教师充分发挥作业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形成方面的作用。

3.完善评价机制

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下的语文人文教学需要构建人文化的教育评价机制。人文教学影响下的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还要在评价机制中创新使用实践活动评价项目,在进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考核的同时进行学生潜力的激发。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教学活动增添了生命力,但是在构建语文人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以人文理念为指导,增加教学活动中内部人文因素,改善创造利于人文传播的外部环境。

三、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课改下的高中人文教学的必要性与应用问题。笔者认为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改革教学活动,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发展方向,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需要构建完善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才有助于人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邹艳红.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构建的探索[J].新一代,2010(06)

人文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 篇4

曹禺的处女作戏剧《雷雨》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一部具有突出地位的多幕话剧, 其经典性使其在各种版本的新旧教材中均被收录,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雷雨》在各版本新旧教材中不免有些变化。本文仅以1988年人教版语文教材 (旧教材) 和人教版新课标本教材 (新教材) 来分析教材中《雷雨》一文的更迭:

一.淡化政治教化, 思想束缚减弱

旧教材中《雷雨》的预习提示指出:“剧本通过描写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家庭内部纠葛和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深刻地揭露了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性……揭露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罢工工人的血腥镇压, 透露出他从前发财起家的罪恶勾当。这场戏揭穿了周朴园冷酷、自私和虚伪的思想本质。”其注释是“这个剧本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个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某煤炭公司董事长周朴园……把遭受他凌辱并生下两个儿子的侍萍赶走。”新教材的注释指出剧本“写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周朴园年轻时爱上女仆梅侍萍, 后来为了和阔小姐结婚, 周家把侍萍赶走。”

可见, 旧教材有明显的政治性倾向, 将剧本置于政治阶级斗争中。八十年代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性, 教育成为灌输政治思想的工具, 使得语文教学中人的情感价值教育被忽视。新教材无明显思想政治性倾向的话语提示, 其《单元导语》明确强调“本单元学习中国现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阅读剧本要注意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了解人物的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展现的。”教学目标已经从思想教育逐渐转移到文学自身。这一变化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在教育观上的转变, 开始淡化政治教育, 凸显作品的文学性, 语文教学由外在政治教育逐渐转向内在文学鉴赏, 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符合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张。

二.课堂预设减弱, 注重教学生成

教学思维方式有预成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之分。预成性思维主要是指先在地设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按这种设定来认识和控制事物发展的思维方式。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

旧教材的预习提示实质上是一种权威标准解读, 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明显的预设, 暗示学生对课文的唯一正确的解读应该是像预习提示那样, 否则就是不准确的, 解读比较单一。政治性倾向的预习提示影响教学思维方式, 容易形成预成性思维。预习提示对周朴园的描述突出其冷酷无情自私的性格, 限制了学生对周朴园人物性格复杂性的探讨。新教材去掉预习提示, 淡化权威, 放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束缚, 突出学生主体性, 注重教学中的生成作用。其注释比较客观地描述周朴园, 给学生较足够的空间去探讨周朴园的性格, 使得在教学中对剧本的主题可以有较客观的多元解读。

教学是由人参与的过程, 应该是灵活机智地依赖情境动态生成的。生成性思维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 重视师生的选择与创造, 有助于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高中生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和知识积累, 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可见, 语文课程与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预设思维转换到生成思维, 是符合人文主义教育观的。

人文主义教学法 篇5

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并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理解和看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为了使大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先反省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观。

在学习和教学行为中,我们都隐含着一套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当我们教授科学知识时,会对学生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里,我们用“发现”而不是“发明”。

我们说“牛顿发现了什么定律”,言下之意,牛顿的理论就如同石油、煤矿、金矿、银矿一样隐藏在世界某处,在牛顿之前是客观存在着的,后来被牛顿找到而已。这意味着,我们在无形之中将牛顿的理论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为什么在教学中常常把知识当作无形的东西看待呢?那是由我们头脑中的一般认识论观念造成的。我们坚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面前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着的,不管我们在不在屋内,它都在这里。也就是说,这张桌子的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知识是什么?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能动”两个字漏掉了,换成了“直接、被动、简单”。知识于是就变成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简单而直接的反映。人脑就好像一部照相机或一面镜子,有关桌子的知识,不过是人脑中映射的桌子的底片、镜像而已。由于外在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的,有关桌子的底片或镜像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是确定的、绝对的。根据这一隐喻来看前面所举牛顿的例子,牛顿的理论是一个客观的、确定的、绝对的东西。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反映论。建构主义理论与这种机械的反映论是相对立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牛顿的理论并不是事先存在着的东西,而是由牛顿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而发明出来的假设和解释而已,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相对性、暂定性和实用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现象或问题,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到底哪个看法代表客观的东西?都不是。它们都不过是一种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而已。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生活实例。

某人肚子痛,上医院看病。如果他找的是西医大夫,会说这是胃炎,是因为胃里有病菌。治疗的方法是吃消炎药,杀菌、消炎,这样治疗肚子就不痛了。如果他找的是中医大夫,他会说这是肝脾不和,治疗的方式是吃草药,使肝脾调和,肚子就不痛了。

这里,肚子痛的现象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吗?不是的!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随着人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还可能想出更多的解释、假设和方法来。人类社会的公众知识如此,个体知识也是如此。公众知识在每个学习者头脑中的意义不是客观的,而是每个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认识活动而主观创造出来的,是每个学习者的一种主观经验、解释、假设。人脑不是电脑,同样一段程序在不同电脑中运行的结果可能是一致的,但同样一段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公众知识在不同个体的头脑中意义却是不一样的。总之,无论社会公众知识,还是个体知识,都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这种知识观对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是相互关联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东西,那么,学习就不是被动地接受东西,而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

如果按照以往的知识观,知识是无形的、客观的东西,那么,学习就很自然是接受东西。因为知识既然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绝对的、确定的,学生就只能接受这些绝对正确的东西了。因此,学生的任务是往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信息、印入信息,学生在学校的工作就是将课本知识“拿过来、装进去、存起来、提出来”。具体来说,学生先是感知、理解信息,再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然后在课堂练习或者考试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学生不管怎么想,最后都要同课本上说的一样,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是客观的、绝对的、确定的,因而是毋庸置疑的。这种知识观、学习观对学生的创造性是十分有害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个体学习者也生活在世界上,也有着自己的实践活动,对生活实践中所体验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也在作出自己的解释、假设。幼儿园的儿童也对于“月亮为什么会走”的问题,自己作出这样的解释:“因为我走。”即使成人直接教给儿童知识,知识在儿童头脑中的意义也不是现成的,而是建构起来的。这经历了一个生发、形成的创造性认知过程,而非简简单单地接受、印入现成的东西。为了使大家切身体验一下知识的建构过程,请大家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卖雪糕的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 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拿钱准备买雪糕。如果学习只是复制、印入信息,那我们充其量只接受到“猛地冲进屋内”那里。“省略号”所代表的意义是从哪儿来的,来自这段文字吗?不是,而是来自我们的解释和推测。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中的“卖雪糕的车”换成“希望工程捐款车”,变成下面这段文字。

有一个小孩,坐在自家门前,看见一辆“希望工程”捐款车开过来,突然想起春节时奶奶给的压岁钱,猛地冲进屋内„„

这个小孩这次猛地冲进屋内可能干什么呢?拿钱准备捐款。倘若我们从不知道“希望工程”是什么,也不知道“捐款”是什么,你能想到他进屋拿钱准备捐款吗?恐怕我们可能还以为这是一辆什么稀奇古怪的车,小孩是由于恐慌而躲进屋里呢。这说明,学习不只是印入信息,而是调动、综合、重组甚至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不是现成的,而是学习者经过建构活动而生成的。

如果说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自己的解释,生成了自己的含义,那么,这一个过程必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自主的。学习者一旦遇到什么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感到好奇和困惑,而且有化解好奇、消除困惑的需要,那他就自然而然地充分激活、联想过去的知识经验,进行高层次思维,来尝试作出各种解释,生成自己的理解。

在实际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性、主动性还体现在自主选择性上。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主动选择、寻找信息,然后加以解释。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也是积极的学习者,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刺激。他们所走进的世界不是一个“乱哄哄的地方”,一个任何刺激都同等重要的场所。他们的头脑优先接受特定的信息:语言、数概念、自然界的特征以及物体的运动等。

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不仅是主动选择信息,而且是自主决定其意义,“自主”是建构性学习的本质属性。

3、建构主义教学观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果按照以往的观念,知识是东西,学习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顺理成章地是传递东西。按照这样的教学观,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递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教师的工作就是先把书本上客观存在的、绝对正确的、确定无疑的东西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然后高法呈现、讲解、演示出来,一点一点地拷贝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头脑中所接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书本上的东西一模一样,正如教师将后中的茶杯传递给学生一样——茶杯在教师手中是什么样的,在学生手中也应当是绝对相同的。通过练习、考试等活动,让学生做一些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等,教师就能知道,学生头脑中所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东西是不是一致的。教师在课堂上所关注的是:我怎么呈现、讲解、演示,一旦把信息讲出来了,我就大功告成了,就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自然获得了与我头脑中一样的含义。因此不再关注: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是如何解释的,又生成了什么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教学不是传递东西或者产品。要说教师在传递的话,教师充其量只是传递了语言文字符号信息,至于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意思,最终还是由学习者决定的、建构的。这好像收发电报一样,发送方邮局不能直接将汉字发送给对方,必须先根据已有的编码规则,将汉字转换成拼音字母,再转换成源代码。接受方邮局接到电报源代码后,也不能直接获得汉字,而是必须利用已有的解码规则,将源代码转译成拼音字母,然后再转换成汉字。接受方没有接受现成的“意义”,而是对接受到的代码信息进行了“建构”过程,“解释”了这些信息,生成了“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讲者无法将自己的语义直接传递给听者,只能依靠语言文字符号信息来传递。讲者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语义转换成信息,“发送”给听者。听者接受这些信息后,则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义。

但是,人际交流与电报交流存在明显差别。在电报中,两方邮局所用的代码转换(编码和解码)规则是一致的,故而能够成功获得一致的汉字。但在人际交流中,讲者和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即代码解码规则不同),对同样信息的转译的结果将是不完全一致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对知识的情感就更不能传递了。教师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子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行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指某种特定行为的习得过程。当一个人稳定地习得了某种特定行为时,这个人就发生了学习。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刺激的特定反应。S-O-R 人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继承,不仅仅限于行为的习得。行为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行为矫正技术。因为特定行为的习得无法简单依靠单纯的说服教育来完成。

2、行为主义教学观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设计原则

程序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小步子原则或循序渐进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

其次,呈现明显的反应。斯金纳认为,学生的反应能为他人所观察到,正确的反应,需要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则需要改正。

再次,及时强化。当学生作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及时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是正确的,反馈就是一种增强物,如果答案是错误的,反馈就是一种更正的方法。

最后,自定步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进行程序学习。

3、行为主义知识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

1、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为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刺激是这个过程的输入部分,而反应是输出部分,似乎囊括了行为主义。其实不然认知主义心理学家重点研究人脑内部操作的机制。对行为主义的强化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主义认为,促使行为习得的强化物只有通过认知被行为主体确定为“奖励”时,强化物才会起到强化作用,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物本身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认知才是关键。心理加工模型即信息加工模型分为: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由于认知主义重视对大脑内部的研究,在研究学习机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关注情感、态度、情绪、动机和自我控制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而不像行为主义那样,只看到行为以及对行为做表层解释。信息加工模型隐含着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学习仍然是信息复制的过程。

2、认知主义教学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3、认知主义知识观

人文主义教学法 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人文主义 渗透

在高中阶段,为了应付考试而不重素质培养,导致学生语文思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急功近利,最终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目前这种局面,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推行人文主义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1 高中语文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技的进步,科学知识学习成为了教育的重中之重,尊重科学、培养科学精神逐渐取代了人文精神的地位,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虽然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但道德水平却普遍下降。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部分涉世未深的学生被社会表面上的灯红酒绿所吞噬,追求名牌、痴迷网络、羡慕富贵、醉心情爱,加上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误导,使学生心中充满着通过选秀、炒作等不切实际的捷径来满足虚幻的理想,严重地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2000年浙江发生的惊世骇俗的杀母案、2007年广东发生的杀师案,以及近几年发生的李刚案、周岩事件,无不向世人证明,现在的学生严重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急需人文教育、教育急需人文理念、社会急需人文精神。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在授课的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理念和理想道德情操,以此来增进学生对人文内涵的感悟与理解,达到思想上的共鸣。

2 高中语文课堂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尝试

2.1 坚持人文教育的三大原则

2.1.1 相关性原则

在开展高中语文人文教育时,相关性是基本原则之一。所谓相关性,要求教育的内容与学生之间要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要与学生具有相关性。

2.1.2 适时性原则

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精神状态,实施人文主义教育要以适时性为基础,只有适应高中学生的内心需要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高中语文人文主义教育应当在把握好时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学习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做到适时性和针对性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针对最近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药家鑫案件”、“小月月现象”等时事热点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活动,以辩论会或是研讨会的形式,让学生针对这些现象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且在辩论中形成自己对问题清晰的认识。

2.1.3 灵活性原则

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开展情况与方式同其他学科相比存在很大不同,并且有着本质的区别。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方面的思想教育,又要做到适度渗透,即不能完全转变为思想政治课,要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高中语文在开展人文主义教育时要遵循灵活性原则,不能喧宾夺主,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

2.2 扩大阅读量,突破僵化的语文教材

读书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丰富内心世界,与此同时,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大量的阅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文学创作和语文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除了要提倡学生大量地阅读,也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减少学生读书的盲目性。精选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但能够达到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目的,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洗礼,在人格上也能获得提升。大量的阅读更能够牵动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自主地陷到阅读的内容中,领略作品中的人情世故、世间百态,品味作品的文化底蕴与内涵,不但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阅读理解题的能力,更能够让其深刻地感悟到人存在的价值以及生命的意义。

为此,我们开设了阅读课,在每周拿出一个完整的上午或者连续的两节课与学生一起到阅览室去博览群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各类书籍,作为教师的我也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读者”:学生在读过之后,我会布置学生将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写成小片段或是读后感,我的任务则是认真地阅读学生们读书的收获,从学生们的读书总结中体会他们在人文主义思想方面情感和认识的可喜变化。

2.3 强化高中语文经典文化教育

据笔者调查,大部分高中生对于祖国和民族灿烂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一部分高中生对粽子、饺子没兴趣,却对肯德基、麦当劳热爱有加;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兴趣索然,却对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狂热地追捧;在提到哲学的时候,以能够说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言论而沾沾自喜,却对老子哲学一无所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当今世界,虽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物质生活,却使得学生的精神家园日渐贫乏。

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改变教育者的思想入手,拂去追逐利益的浮躁心态,以一种育人的胸怀强化对学生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在新的语文教材编排方面,格外注重了这一点:在必修五中《纪念刘和珍君》就通过鲁迅先生的笔触为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像这样的作品和作家还有很多,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守卫边疆的辛弃疾等,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质都值得我们后代去学习和继承,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最好的素材。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将眼光放在教授学生几个成语的意思、几个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上,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手头的这些素材,让学生与这些大家、学者们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3 结语

应将“人文主义”渗入教育教学 篇7

“人本主义教育观”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创。这一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从注意人的本身价值和长期被教育界所忽视的情感领域入手, 探讨教学如何培养和发展人的完美,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这一思想出发, 我们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来教育他们, 理解他们, 尊重他们, 关爱他们, 培养出具有真正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新时期的教育必须把学生提高到一个“人”的角度去对待, 否则素质教育便无法继续推行, 新课标的实施也不过是水中捞月。教育的本质在于发展人、完善人, 这必然要考虑到作为一个人的各方面的需要。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所以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 他们首先最需要的是理解、是尊重、是关爱;需要我们理解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需要我们尊重他们最富有个性的见解, 需要我们在他们迷失方向的时候指导他们“路在何方”。只有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 他们才不至于因为一声严厉的斥责而隐瞒事实的真相, 才不至于因为一次无情的打击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也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够形成独立的人格, 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获得显著的成效。

曾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教育专题片《小学教师》, 它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 孩子们不仅仅是被看作孩子, 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作为一个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的个体而存在着的, 作为教育对象, 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 因为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能够最大限度地从物质上特别是精神上尊重或满足他们的需要, 主人公教师维克多·诺凡可先生尤其如此。我想这与西方教育重视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分不开的。而在我国, 作为家长给孩子提供了许多物质上的便利, 但却忽视了他们精神上的需要, 不知道或者不懂得如何去理解、尊重和关爱孩子。比如: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 煞费苦心地培养孩子成为这“家”那“家”。而在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下, 我们学生几乎无法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快乐地学习、思考和讨论。而这些或多或少给孩子们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所以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从人本主义出发, 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充分地理解、尊重和关爱学生, 把他们当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来教育。

尼采说:“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 基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说“人”, 尤其是孩子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曾有一位学生这样说老师:老师, 哼!谁学习好就对谁好, 谁学习差就对谁差。在这位学生的眼里, 他的老师是多么的不公平啊!这简单朴实而又毫无忌讳的话语里饱含着他多么强烈的需求!他也需要老师对他“好”!我相信如果满足了他的这一心愿, 他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类似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我所带的班级里, 有一个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欲中途辍学, 他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无济于事, 我放弃周末休息, 连续三个晚上家访, 在我诚恳的态度面前, 他终于开了口, 说他不满父母的教育方式。我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 对他的一些思想和见解表示真诚的理解和肯定, 并答应替他保守秘密, 他终于被说服了, 而且后来一直表现很好。我想我是走进了他的心灵。但如果我放弃了对他的教育, 也许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便失掉了, 他与我交谈的整个过程中用的都是普通话 (乡下孩子是不习惯用普通话和老师交谈的) , 而且语音面貌极好, 看到我非常惊讶时, 他说他平时喜欢看电视听广播, 希望有一天能主持节目, 我便鼓励他向着这方面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精神不仅在班主任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记得开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便是作文课, 为了尽快地熟悉学生, 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 我设计了一个话题演说:谈开学时的心理感受。但面对陌生的我, 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肯走上讲台, 我尽量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 一遍又一遍地鼓励他们尝试着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终于一个、两个、三个……这节课按照我预定的目标进行下去了。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女生说出了她两年来一直想对全班同学说的话, 还大胆地唱了一首颇为动听的歌, 而我也沉浸在学生的喜怒哀乐中。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 我的课堂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这恰好印证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点, 即教学是情感的活动过程, 教学最深刻的活动机制是学生的“参与”, 如果能形成真是尊重和理解的教学气氛, 那么由情感所推动着的“参与”活动, 会导致奇迹般的教学效果产生。

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为的是培养适用于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课标的逐步实行也可以说与之一脉相承。在此影响下, 教育领域异彩纷呈, 许多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育者写出了大量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论文, 如柳方平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又如李子民的《语文探究式教学个案与思考》, 再如马建云的《人本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这些论文中提及的“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究式学习方法”、“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实际上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精神, 也只有具备这种精神并努力去实践, 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个性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认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 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认为要点燃这颗种子最关键的是要纠正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或训练机器这一陈旧的观念, 打破沉闷的教学常规, 消除专制的教育气氛, 从而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 我们的学生才能够象鱼儿一样在大海里自由成长, 才能够象鸟儿一样在宽广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 实施新课标离不开人本主义教育, 我们只有把学生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人”来教育, 理解他们, 尊重他们, 关爱他们, 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小学数学中的人文主义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文主义

一、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人,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把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实践人文性教学活动的前提.把学生从传统的“你教我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 还学生学习主体, 教育主体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在“你—我”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学好,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 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应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而非全班统一地用教师规定的“标准”答案.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 使教学过程成为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 教师应以商量的口气:“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大家吗?”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与教师“零距离”地亲密接触, 才会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地伸展童真.也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学习主体, 教育主体的地位, 形成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氛围.

二、从学生出发理解学生

人文教育的含义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决定他们是谁“蹲下来, 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来理解学生, 而不是顺从教师自己教学中的方便例如在数学课堂导入或者创设情境时可以用讲故事导入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表演, 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让学生表演相遇的情境、不相遇的情境、相遇后再继续行走的情境.在教学结束时可以进行让学生根据算式找朋友、根据问题的情境进行摘桃子的游戏等.高年级的学生喜欢课外活动, 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此,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发展他们, 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自主选择地学习.在教学中, 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上每一堂课、选择每一个活动时, 都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层面来进行数学教学, 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 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 有所进步, 就是成功了.

三、尊重和利用学生的差异

学生是各不相同的, 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差异和多样性一样, 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学生也存在着智力类型、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这些差异性和丰富性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人文化的数学教学应当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为自己, 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数学教学实践说明, 有的学生不善言辞, 但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却很强;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 做起作业来却思路不清;有的学生善于顺向思维, 而弱于逆向思维;有的学生发散性思维较强, 但集中性思维却不理想……从人文的角度看, 这些差异或丰富性不仅是数学中的一种实现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对流的资源, 而且在班级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具有相互助长、共同进步的教学效应, 还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例如教学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 有学生善于用方程解, 有的学生善于用算术方法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长于用方程解的学生向分析法的方向发展, 引导长于用算术方法解的学生向用综合法的方向发展, 以使学生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而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氛围中, 两种学生都会在对方的影响下学习对方的思路以充实自己.因此, 只要我们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生命的意义得以表达, 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四、促进小学生数学价值观的形成

数学教学虽然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发展, 也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 这与人文教育注重人格的塑造和人的价值观的引导和创造过程是异曲同工的.数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数学语言、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来反映人的价值观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具有相当严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这就能使学生从小开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培养仔细、严谨的科学精神.另外, 数学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有敢为人先、坚持真理的勇气.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数学精神.数学课堂上, 学生说错了怕挨教师的批评, 怕在同学们面前被笑话、丢面子.但作为学生, 就是在探索未知的学习过程中从失败到成功成长起来的.这就需要学生既有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又要有坚持创新、坚持真理的勇气.再次, 数学学习要培养学生有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理念.生活是数学的出发点, 又是数学的归宿.数学课是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到课程中的数学的教学过程, 又是把课程中的数学具体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数学, 又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如布置数学课外作业, 数学小调查, 信息查阅, 参观访问, 设计方案, 等等.

五、培养学生人际交流合作的能力

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 篇9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教育

近年来, 许多高等院校采用了具有特色的系列教材, 如《新视野英语教程》《使用英语》和《希望英语》等, 并且实施了分级教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PRETCO) 的普及对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英语教学方法上仍存在一些滞后问题。例如, 教材虽然很先进, 很多期末考试多选用A/B级考试的模拟试题。笔者曾在教学中做了调查, 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 (1)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 以便出国深造, 或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2) 将来找一份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理想工作。因此, 在大学阶段, 单纯的语言式讲授是不能吸引学生的, 要给学生讲知识、讲文化、讲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入人文信息, 在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修养。

一、什么是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的需要、情感, 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人文主义教育就是教书育人,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勇敢、进取、勤奋、诚实等优秀品质, 其思想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个性, 理解学生, 主张个性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一) 教学内容

笔者对《新视野英语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的第一、二册课文内容及对话的人文信息进行了分析。在四册书中, 有关品德情感的有15篇, 有关文化的有19篇, 有关人际关系的有15篇, 有关个人成长的有11篇, 有关社会现象的有4篇, 有关科普方面的有9篇。由此可见, 每篇课文的设计都带有一定的德育点, 这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 同时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要结合每篇课文补充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是很容易操作的。例如, 笔者在讲授第一单元《每一家麦当劳餐馆》时, 先问:“同学们喜欢吃快餐吗?”大家都说“喜欢吃”。我又启发大家, 麦当劳和中国餐馆有何不同, 同学们说:“It gives a foreign feeling.”有的说:“I can learn something about American culture.”我又问大家:“那么, 我们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呢?”最后我们达成共识, 即用英语来认识世界、学习文化、培养心智。我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美国文化的象征——麦当劳的历史吧。”接下来就开始了第一篇课文的学习。

课文学习结束后, 我说今天我们学的是西方饮食文化, 那么大家喜欢吃salad (色拉) 吗?salad days (色拉日子) 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我解释说:“色拉日子即青春时期, 指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时代, 也指阅历浅、处事轻率的不成熟经历。源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著作《Antony and Cleopatra》。我希望大家珍惜salad days, 努力学习, 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二) 课堂活动设计

为锻炼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在语言水平较好的A班实行了“每日演讲”活动。每次课前请一位同学作一次长达3分钟的演讲, 内容可以涉及英美文化、新闻热点、个人成长、环境保护等。然后由同学们提问, 老师点评, 这项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他们可以查找资料, 积极准备, 反复练习。 有的同学在演讲中介绍了西方国家大学生做兼职工作及美国青年的约会习俗, 有的同学谈了对友谊、金钱的看法。台下的同学以记者的身份提出各种问题,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项活动不但提高了同学的口语水平, 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增长了人文知识。

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使英语课堂活动形式更加生动。除了进行常规的口语、听力训练外, 还可以欣赏英文歌曲、经典电影。同学们以更直接的方式了解西方文化, 感受学习英语的优越性, 学习兴趣大增。

(三) 课堂用语

现代教育崇尚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实现人文教育的前提。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 体现平等、民主的精神。例如, 当许多教师讲到一些难懂的问题时, 常常会问:“Do you understand? Are you clear?”而一位美国教师会说:“Does that give a little help?”在课堂上听到手机铃响, 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注视老师, 如果老师生气地指责, 那么这位同学会很尴尬, 影响课堂气氛;而如果老师幽默地说:“我们下课再来一起欣赏美妙的音乐, 好不好?”同学们会开心地一笑, 那位同学也会自觉地关掉手机, 师生关系会变得十分融洽。

(四) 课外活动

开展英语课本剧大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人文修养都十分有利。笔者在班级中试行“英美名著课外阅读”活动, 要求同学们每周记一次读书笔记, 每学期提交一篇读书心得, 2个学期结束后, 共收到文章九十余篇, 所涉及的名著有六十多本。另外, 开设“世界文学名著欣赏”“英美概况”“外国文学简史”等选修课或专题讲座, 也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人文主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一、人文主义与历史教育功能的实现

将人文主义贯穿于历史教学中, 就是要发挥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人文主义的教育功能, 开发和拓展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健全、积极上进的性格, 让学生学会学习, 尊重他人及其成果, 不断完善自我, 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就是要打破宿命论的观点, 让学生重视学习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 展示个性, 真正学会学习。

在历史课堂上讲授人文主义, 引导学生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资产阶级的那种积极探索、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对于高三学生而言, 就是要把升学压力变成一种精神动力, 善于并勤于思考, 掌握最佳学习时间及学习方法, 竭尽所能提高学习效率, 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飞跃。引导学生在高考前的最后五十天, 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历史思维、概括和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社会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 学会体谅, 与同学友好相处, 培养学生主动的、集体主义的人格。把学会关心视为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 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社会意识, 把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全面发展自己,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二、人文主义与三维目标的实现

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尊重历史, 追求真实, 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选修课, 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习潜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弘扬民族精神,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操作过程中, 课堂教学之余, 通过讲故事、开展“我看人文主义”系列读书活动 (征文、演讲、辩论赛) 等形式, 让学生感悟人文主义, 体会人文主义的精髓和实质, 不断激励自我奋发上进。

三、人文主义与和谐课堂的构建

按照人文主义构建和谐课堂, 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谐课堂内的人际关系, 构建民主型的课堂气氛, 发展合作与竞争的人际关系。

了解并研究学生是教学准备中的关键环节。了解学生个体学习和生活状况、环境因素、群体关系, 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中, 注意引起学生注意, 展示教学目标, 呈现教学内容, 提供学习指导, 适时给予反馈, 及时评定学习结果, 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进而形成和谐、民主、轻松、高效的课堂气氛。

教学之余, 组织开展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和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广泛交流, 汲取组内外一切有益的建议和看法, 不断提升自我, 进一步开发历史学习潜能。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内容, 展示家乡辉煌历史与特色文化, 让学生对社会和大自然的爱有坚实的基础——对家乡的热爱。例如, 介绍建国后各乡镇将军、红军在于都驻扎地, 各乡镇特产, 于都14处国家级、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唢呐、省级古文和甑笊舞, 客家方言和习俗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中共于都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编印.国情县史教育读本.2009.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 篇11

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德育渗透。但语文课毕竟有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激发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②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比如在教学必修五中《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其中有两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我引导学生思考:“直的猛士”这里是泛指“真正勇猛的革命者”的基础,而后我紧扣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点拨:为什么说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他们为什么而哀痛?又以什么为幸福?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含义,体现了他们的伟大和崇高,这样使学生受到了继承和发扬爱国传统的教育。我们知道课文中有许多古今名人,他们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他们的业绩彪炳千秋,永垂史册。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家衰亡而疾心疾首的爱国情怀,博学多才,刚直不阿的气质,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愤世疾俗的凛然正气,都为人们所倾慕和景仰。这样的英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贵品质是我们后代学习、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头脑中树立起英雄形象,让这样的英雄深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追求的真正的“明星”,照亮学生的人生。

我们知道在诗词当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唐诗宋词选修》和必修教材中的诗词大都是文质兼优、形神俱佳,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作品,每一首诗词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妙的天地,都是闪光的人伦、理想、信念、情操的寄托者,它为我们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③因此,引导学生赏析精品或名句,不仅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潜移默化中孕育一种内在美的气质,而且也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净化。如品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激发起学生勇于开拓未来、建功立业的满怀豪情;品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可以认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以此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总之,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必修教材许多专题以人文话题统领,又熔铸着人文精神,包含着语文因素。人文话题的选择重点,指向那些适合高中生成长需要的,体现生命精神,传承人类文明,反复出现并持续地起着完善人格作用的命题。高中生能从这些人文话题获取精神的滋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安妮日记》、《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等。在教授这些文章时要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人文主义教学法 篇12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主义,人文性,工具性,统一

最近几年, 英语专业几度登上就业“红牌榜”, 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法胜任工作要求。这对大学英语教学再次提出沉重的拷问。高校、老师、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 英语学习收效甚微, 现状堪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亟待解决、却“黄花依旧”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 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没有很好地统一。本文从这个问题的根源出发, 基于人文主义内涵, 提出培养人文主义的建设性的、具体的操作方法, 使大学英语教学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一、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性被轻视的根源

(一) 社会与制度的问题。

现在社会就业生存压力很大, 学生没有时间或心情去关注人文素养, 更多的是为了适应社会而不断考取各种证书, 包括四六级和类似的英语证书。而且毕业面试的时候, 就业单位对学生的英语要求仅仅局限于“用语言来做事”。这也导致了学生为了迎合就业市场, 不断磨练自己的英语技能, 却很少关注英语的人文主义内涵。大学英语还是应试教育, 很多学校规定没有四级证书就无法毕业, 因此英语教学和考试挂钩, 越来越工具化, 学习英语似乎就是为了一纸证书。应试教育下人文性逐渐被忽视, 对于英语国家历史、文化、风俗等的学习, 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思辨方式、审美方式、人文主义精神、开阔的眼界, 以及思维多元而造就的良好的做人做事方式等都受到冷落。也让某些原本对英语很有兴趣的同学失去了兴趣, 而这反过来也影响了“工具性”的实现。

(二) 教师和学校的问题。

作为高校英语教师, 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教学理想融入教学实践中。即使有自己的教学想法, 都要给四六级让步, 特别是临近考试时, 课本内容无法进行。因为学生有考试压力, 无法安心学习。但是当四级考试过后, 压力释放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无法重拾热情或精力, 甚至不来上课。而过分功利性的教学却难以培养出全面合格的人才, 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四六级, 却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把英语运用起来。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通常关注词汇和语法知识讲解以及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 而对课文中包含的人文性内涵例如思想、情感、态度等却很少涉猎。一节课下来, 学生只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全然没有了解作者意图, 写作方法, 课文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体现等。这都导致了人文主义精神被忽略, 学生的兴趣被忽视, 学习效果的不理想。

二、人文主义内涵的实质和作用

(一) 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 (Humanism) 起源于对人类的伦理道德、知识智能和文学艺术的自由和理性的思考, 是一种精神文化, 它可以激发人的动机、热情、创造性和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可以对社会生活进行有效合理的调节, 使人与人相互沟通, 合作, 使社会形成有力的整体。人文精神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美学修养, 也提倡人对自己, 社会, 他人和自然的责任。人文主义精神在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李开复先生所言, 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 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指的就是人文主义精神, 包括自学的能力, 做人做事的原则, 团队合作精神, 创造创新的热情等。

(二) 人文主义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1.人文主义对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英语是对英语国家文化, 历史, 风俗等的综合学习和理解, 并非简单地背几个单词, 句型或几篇文章。学习人文精神终究是实质, 工具性最终是目的, 二者犹如飞机的两翼, 人类的双腿, 需要共同前行, 而非厚此薄彼。

2.语言和人文主义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内涵。文化的习得是人文主义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如果忽略了文化的传播和人文主义的培养, 那学生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以及在人格塑造上, 就可能出现因文化习惯, 思维方式等人文素养的缺乏导致的沟通障碍。每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人文主义内涵, 学习语言最终体现为培养跨文化能力和人文主义素养, 这已成为英语教学界的共识。著名语言学家克拉姆申指出, 语言是我们借以开展社会生活的首要手段。当语言在交际背景下使用, 便与文化形成多样而复杂的捆绑。

3.英语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

语言教学本应是一切学科中最富有人性、情感和表现力的。因此, 英语教育过程不仅要注意语言工具训练, 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 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具有文学、艺术和美的感觉。

三、人文主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问题的根源以及人文主义的内涵, 作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人文主义的培养。

(一) 建构合理的教学体系。

教材的选取要引发学生的兴趣, 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指引。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人文主义渗透, 激发创新性,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开发潜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是充满人文精神且乐趣无穷的, 避免技能性的被动学习。一是充分的课前准备。这是人文主义培养的基础。课前准备不仅仅是预习单词, 虽然单词句型是基础。应从人文主义出发了解教材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知识, 了解文章的思想以及作者的态度。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斯坦福大学校长指出, 中国大学的授课以讲座式为主, 而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主宰并贡献讨论的内容, 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教师仅需起到“主持人”般穿针引线的作用, 有意识地提问和指引课堂讨论, 在大方向上予以点播。三是主题讨论, 深化理解。要像学语文一样分析文章。以《体验英语》为例, 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试管婴儿, 爱情, 家庭等。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超强的人文素养和意识,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性格心理特点, 结合主题, 选取适当的角度,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大家在讨论, 分享学习体会、感悟和经验时, 相关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升。同时, 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 开阔眼界, 强化表达, 同时可以使得学生对主题认识和理解更加丰富和深入, 提高美学修养。四是品味作品本身, 挖掘文化内涵。不要让学生仅局限于解释文章字词的意思, 而是让他们学了一篇文章后, 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对事物的理解更迅速和容易, 人文素养有所提高, 这样也有助于“工具性”的实现。将来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类似的问题, 可以从战略高度来解决。

(二) 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 人格成长, 精神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关爱学生, 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 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高品位的人文精神等, 使他们适应未来的发展;同时注重自身的人文修养和知识的沉淀, 这样才能具备广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灼灼逼人的思想光辉, 进而吸引并感染学生。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给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 多元的, 有意义的信息输入, 提供接触大量真实语言的机会, 身临其境地体味西方文化。同时, 教师可结合广播电视、英语杂志报刊, 通过各种文字和音视频等, 向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四、人文主义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多媒体资源的合理使用。

多媒体的充分使用不是滥用, 要避免娱乐化。但很多师生不知取舍、不加分析地使用多媒体资源, 反而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培养。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永远应该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

(二)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虽然我们要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但是外语的学习, 人文精神终究是实质, 工具性最终是目的, 二者犹如飞机的两翼, 人类的双腿, 需要共同前行, 而非厚此薄彼。所以要避免另一个极端, 过分强调人文性, 忽视工具性。而是要做到二者的统一。

五、结语

在多年教学中, 笔者发现只有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才能事半功倍地学好英语, 提高综合素质。人文性和工具性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如何把具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在实践中, 如何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 笔者将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一如既往地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 (Edward.Hall) .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

[2].斯蒂芬·克拉申 (Stephen D.Krashen)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M].旧金山:拍盖蒙出版社 (Pergamon Press) , 1982

[3].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 1989

上一篇:PVC-U管材下一篇:放学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