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精选12篇)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1
人文主义思想着重强调了对人的关注, 其总结归纳了人类存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针对其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成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争相研究的新课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是在19世纪末, 其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初期, 人们逐渐重视物质财富和主体能动作用, 无止境地向自然界索取财富, 也日益沦为机械的奴隶。这就诱发了人类彷徨的情绪, 驱动人们不断地分析人的本质, 包括人类应该怎样生活、如何才能运用自身的巨大的能量等。
现阶段, 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受到钢筋水泥巨型城市的剧烈冲击和挑战。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 也越来越孤独, 由此产生了“非人化”元素。除此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欧洲国家带来了灾难, 引起了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抵触情绪。
现代主义文学便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其从多角度探索了社会现实, 试图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来激发人类的内心欲望。在这一过程中, 人除了具有生命意识还应有强烈的自然欲望, 追求自由, 想要解放天性, 却受到压制和束缚, 这些作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内心思想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情绪来反映出真实的外部现实, 着重对于人性的探讨。
二、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现代文学主要流派的影响
1.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一种现代主义流派, 其作品的特点主要是针对主观精神和内心世界的描述。探索一切事物的本质, 其重点在于表现人的灵魂, 要求超越人的行为。表现主义通过风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对其不同境遇的感悟来表现西方现代社会存在的弊端, 从而给人们敲响警钟。通过人类自身的思考和社会的启发来改变传统的文学观念, 着力于这种文学形式, 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2.意识流
(1) 意识流文学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 以经历人类主观生命的世界, 其是一种自由流动的意识。意识流作品实现了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有机融合, 从而组成主观心理时间, 其打破了传统时间观念的顺时序, 且随着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为脉络。从人文主义角度上看, 意识流作家更侧重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本真, 主要以其心理暗示为主, 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
(2) 意识流文学主要包含了人类对于梦想的追求, 其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其表现对象主要是针对典型的人物形象, 折射出现实生活, 倡导人们面对真实的自我, 着重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世界。意识流文学主要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 安排小说段落的先后顺序, 大量采用各种写作手法, 来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 提高文学表现水平。
3.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主要强调了人的心灵象征是世界, 侧重于“感应”的描述, 在神秘感和通感的定义上, 浓墨重彩。他将创造的象征分成两种形式。
(1) 选定某一特定的对象, 经由一系列的检测, 完整地展示某种心灵状态;
(2) 适当利用文学暗示, 逐渐呈现某种心灵状态;
在现阶段, 由于社会的不稳定状态, 导致人们对宗教思想失去了信任感, 这就促使他们的文学作品仅相信自身内心的召唤和感受。
4.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一场法国文学革命, 其将人的存在当作首要探讨的问题, 其涵盖了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中, 萨特作为代表人物, 认为存在是在本质之前产生的, 其倡导自由选择。他将存在视为在社会环境中遇到的危机, 根据面对方式的不同选择, 其结果也天差地别, 人们应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解决方式。存在主义文学很大程度上融合了现代写意和传统写实这两种艺术风格, 具有创新性。其肯定了人的价值, 并着重分析了人类应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自我和保持尊严。
5.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 其认为文学是超现实, 也就是梦幻与现实的产物, 即为绝对现实。其宗旨是与现实脱离开来, 返回原始状态, 彻底否认了理性的作用, 强调了人类下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超现实主义作品追求独特和奇妙, 采用大量新颖的比喻, 内容丰富多彩, 但是, 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由于写作手段的大量运用, 导致读者很难体会其中的深意。
结语
综上所述, 人文主义的文学阶段和脉络与西方各流派息息相关, 这阶段的各流派文学主要侧重于唯心主义, 重视人的情感, 涉及到非理性和无意识精神。由于该阶段的文学作品强调唯心理论, 导致部分片面观点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文学领域的发展。但是, 我们应客观地分析这一思想, 深刻认识其在西方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姜蕾, 陈晓芳.人文主义思想对于西方现代文学主要流派的影响[J].理论界, 2011, 12:92-93.
[2]高玉秋.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经验
如何选择现代化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道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版,第15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出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现代化道路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基本国情为基石。国情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即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始终根据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要求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来考虑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
以民族历史为根脉。现代化普遍被认为是对传统的扬弃。但是,历史是一条不能中断的河流。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虽然直接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持续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但它上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接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救国、建国、强国探索,下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奋斗,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脉。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版,第31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确保现代化的过程由人民参与、现代化的成效由人民评判、现代化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和内在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为现代化建设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全方位开放则使中国的现代化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的束缚,与世界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有利于中国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展现中国智慧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越成熟,前途越光明。一直以来,现代化理论主要以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为标准,将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或者“全盘西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既保留自身文明特色,又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创新现代化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展现了具有批判性、建设性、价值性和战略性的中国智慧。
以科学的理论进行批判。资本主义本质上具有两对与生俱来的对抗性矛盾,一是社会内部的阶级对立、阶级压迫;二是为抢夺资源和势力范围而发起的战争。有了这样的对立存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几乎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以及持续不断的社会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原有的对抗性,又在理念和实践上批判地借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果。
以理论的创新实现超越。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保证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聚焦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
以理想的追求传播价值。中国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意味着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将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作为现代化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人民的支持。因此,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现代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升级。
以目标的动态调整战略。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设计现代化的目标和战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四个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扩展,战略步骤也随之不断调整,经历了“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和新“两步走”的历史演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呈现中国方案
制度保障实践。制度越先进,保障越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战略设计和成功探索,为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创建先进社会制度提供了参考方案。以内容而论,这一方案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方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方案、以文化自信建设为核心的文化现代化方案、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核心的生态现代化方案、以和谐社会建设为核心的社会现代化方案等。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中国方案的总关键,因为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
坚持民主制度的本土化发展。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是以创新为动力,以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为核心,由此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底子薄、基础弱,一方面急切地希望快速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却往往难以规避“发展”与“稳定”的两难。而不顾国情地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民主化”,不仅未能帮助他们跳出这种两难境地,反而导致政治上的混乱和衰败,致使国家失去有效的社会动员和政治调控的能力,现代化进程随之被中断。中国共产党没有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而是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坚持先进政治力量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之所以能够避开现代化的发展陷阱,就是因为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拥有近9000万名党员,经过严密的组织建设,形成了一个步调一致的有机整体,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革命力和战斗力。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其优势在于实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服务人民办好事,提高效率办成事。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势,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根本经验。
【思想宣传范文】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做了深刻阐述。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作出规定。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举措表明,我们党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也标志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和实践的重要飞跃。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党是集中代表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政治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政党以实现某种政治目标为己任,并围绕着该政治目标建构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机构、运行规则、纪律要求。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讲政治是政党的天然本性和内在需要,任何政党都必须加强自身政治建设,否则就失去其固有本性和存在价值。但不同性质的政党,区别在于讲什么样的政治、讲什么人的政治、为什么人讲政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方面旗帜鲜明地宣示自己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使命。讲政治,既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传家法宝,又是我们党的突出特点和本质特征。因此,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不渝加强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攸关马克思主义政党安身立命的首要问题。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汲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经验教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重视自身政治建设与否,结局不同。今天,越南共产党和古巴共产党依然保持着蓬勃生机并长期执政,关键就在于二者始终重视自身政治建设。越南共产党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党员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党章、党的各项决议、指示”;古巴共产党也明确要求“每位党员必须在政治上与党的最高机构和组织保持一致,接受党章规定,履行党的决议和规定”。相反,不重视自身政治建设,则可能导致危机,甚至灭顶之灾。客观说,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很多,但致命的是苏共的政治建设长期遭到破坏。苏共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允许党员公开发表与组织决议不同的意见,实行所谓各级党组织自治原则,一些苏共党员甚至领导层成员成了否定苏共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成了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工具,苏共党内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最后轰然倒塌,教训深刻。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纵观近百年的党史,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五大在《组织问题决议案》中明确提出“政治纪律”概念,要求党员必须接受政治纪律约束;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推进党的建设要同党的政治建设密切联系的论断。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明确要求“反对任何妨碍中央统一领导、损害中央的团结和威信的言论和行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主张把政治建设放在核心地位,旗帜鲜明讲政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实现了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化解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功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重大风险考验,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管党治党的主基调总要求,严字当头、一以贯之,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内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化解。如有的党员、干部对中央和上级决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搞阳奉阴违;有的不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口无遮拦,妄议中央;有的在大是大非和各种社会思潮面前缺乏政治警觉性和政治辨别力,政治立场不稳;有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和好人主义滋生蔓延,等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都属于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而这些政治上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破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思想宣传范文】三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行动统一。”赵乐际同志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巩固党的团结一致,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实现,是纪检监察机关最重要、最根本的使命和责任。”近期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两个维护”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保证。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党风政风监督工作要始终坚守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准确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时”与“势”的变化,把牢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定位和党的政治机关属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三个一以贯之”要求,忠诚履职,持续深化“三转”,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力求工作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必须要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将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职能职责、结合正在做的事情反复学习,确保入脑入心、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紧紧围绕“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把握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为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筑牢思想根基。要重点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时刻对标对表,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使命、党员个人许党报国的初心使命。要学以致用,结合工作实际和面临的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结合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上下功夫。通过深入学习,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真信笃行,不断强化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坚定性。
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做实做细监督职责,带头扛起“两个维护”根本政治责任
党风政风监督工作要立足职责定位,持续深化“三转”,稳中求进,注意研究新情况、新特点,提出新举措,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做到令行禁止。
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要坚守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定位,促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全面覆盖,通过完善约谈、述责述廉等方式,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调、形成合力,督促完善保障“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要加强分类指导、跟踪问效,夯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研判分析新动向,纠正突出问题。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协调推动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就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及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等问题作说明或检查工作。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聚焦落实“两个维护”存在的温差、落差、偏差,自觉与各种“低级红”“高级黑”作斗争,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搞两面派、搞“伪忠诚”。要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要加强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把“两个维护”落在实际行动上。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查摆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重点整治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工作要求事事留痕,工作拖沓敷衍、空泛表态、应景造势、出工不出力,推诿扯皮、回避矛盾和问题、不担当不负责等问题,纠正简单机械、“一刀切”、层层加码式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行为。要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盯县级以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查发生在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要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系统分析、综合施治,深化整治成果。
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党风问题,盯紧违规吃喝老问题,深挖细查隐形变异问题,深入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要盯紧重要节点,严查顶风违规违纪行为,密切关注规避重要节点、“错峰违纪”的问题苗头。要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对党的十九大后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从严处理,具有主观故意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加重处理,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要锲而不舍、持续发力,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不断巩固拓展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推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顽瘴痼疾,力求防松懈、防变通、防反弹,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
强化精准问责。要充分发挥问责利器作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贯通党内问责和监察问责,加强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不力、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等问题的问责。要聚焦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责任追究,加大督查督办和通报曝光力度。要深刻把握“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坚持依规依纪依法,推动精准问责,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
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深化践行“两个维护”
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评判,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推动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的成效和变化。
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要大力整治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关注和查处影响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等问题;推动整治扶贫社会组织腐败和作风问题。要聚焦“三区三州”,围绕相关政策落地、责任落实、项目推进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治。要加强对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督办典型问题线索,持续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层层传导压力。
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要强化问题导向,分类逐项推进,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要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督促有关部门重点整治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要坚持群众身边问题靠身边党组织解决,加强日常监督与巡察,严肃查处基层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行为,坚决整治城市社区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村霸”、宗族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坚决清除黑恶势力“保护伞”;完善与政法机关协同办案,对重大、复杂案件同步立案、同步调查。要推动各级党组织把扫黑除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战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推进综合治理,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堵塞管理漏洞。
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努力打造践行“两个维护”的铁军
党风政风监督部门要把牢党的政治机关属性,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及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意见,服务中心、建好队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提高政治能力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增强履职尽责本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执行政策水平、执纪执法水平、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信息化工作水平。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传家宝”、作为基本功抓紧抓实,接地气、通下情,做到“身入心至”,切实把问题本质和规律分析透、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准。要增强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重大斗争一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要严守纪律要求,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打造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的铁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思想宣传范文】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总揽全局的魄力,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推进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周边地区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启航之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关心和统筹擘画下,中国周边外交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有关周边外交的理论创新
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地缘环境最复杂的大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地区形势及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新变化,进一步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与时俱进完善周边外交战略布局,更加积极主动地稳定、经略和塑造周边,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周边外交政策理念。
服务民族复兴是中心任务。在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与周边地区密切相连。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运筹好周边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也有利于拓展深化对外合作,为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坚实依托。
构建命运共同体是美好愿景。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强调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峰会等国际舞台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路径和总布局,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周边同我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利益相连,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优先方向。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美好发展愿景联结起来,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不仅有利于地区长治久安和持久繁荣,还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牢固基础。
和平发展是根本路径。发展起来的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周边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这些宣示传递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睦邻友好的重要信息,赢得国际社会及周边国家的广泛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和平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些重要思想开辟了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境界,为周边外交战略提供了全面和有力的理论支撑。
亲诚惠容是基本理念。不断巩固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是中国周边外交长期坚持的宗旨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进行升华,提出要在此基础上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金不换”、“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这些古语俗谚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周边国家、阐述周边外交理念时被多次引用,充分展现了我国开放包容的胸襟和亲仁善邻的情怀,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鲜明风格。
“一带一路”是合作平台。新时代呼唤合作新理念,新发展需要合作新平台。20金秋,习近平总书记西访哈萨克斯坦、南赴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首要受益对象也是周边国家;欢迎周边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从周边起步,联结亚欧非大陆,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打造更加密切的产业链体系,为区域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力。“一带一路”倡导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也成为广受周边国家认同的合作理念。
亚洲安全观是维稳之道。没有稳定良好的安全环境,和平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习近平总书记在20亚信上海峰会上提出亚洲安全观,对区域安全治理理念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强调应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周边地区大国竞争与地缘矛盾复杂,历史问题与现实摩擦交织,各方安全利益多元,主张莫衷一是。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反映了地区安全现状和普遍诉求,为各国维护共同安全、化解矛盾风险、构建区域安全架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它继承我国长期主张的安全理念精髓,吸纳国际普遍认同的安全概念,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我国对国际安全观的重要创新和发展。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周边外交中的实践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周边工作提出和实施一系列重大倡议和重要举措,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推动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全面发展,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开创了周边外交工作的崭新局面。
身体力行,元首外交引领航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践行中国同周边国家“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的承诺,不断丰富元首外交形式和内涵。一是突出周边首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后将俄罗斯作为首次出访的国家,党的十九大后又将首访定在越南、老挝两个社会主义邻国。二是拓展高层交往广度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足迹遍布周边20余国,同各国领导人进行深入战略沟通,引领双边关系战略方向。三是创新高层交往形式。开启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同朝鲜最高领导人一年内多次会面,对周边数国进行“点穴式”访问,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务实高效。四是拓展周边外交舞台。利用我国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亚信峰会等重要会议之机,推动周边国家成为参与我国主场外交最积极、同我国合作成果最丰富的群体。
统筹布局,塑造伙伴关系网络。中俄两国“背靠背”战略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罗斯成为我国北部周边稳定的战略依托。在维护正当权益基础上着力稳住中美关系大局,保持双方在亚太总体良性互动局面。调动日本对华政策积极性,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加强中印高层战略沟通和互信,引领中印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新形势下,中国同东北亚国家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同东南亚国家政治互信与利益交融不断加深,同南亚国家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加快拓展,同中亚各国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全覆盖,周边环境出现全面向好的积极势头。
聚焦合作,绘就“一带一路”图卷。6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周边先行先试,初步形成战略对接引领、互联互通驱动、产能合作支撑的基本布局。我国同周边21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境外全要素进展最快的项目,中蒙俄、孟中印缅、中缅经济走廊前景可期。中泰、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建设进展积极,中哈陆海联运通道、“欧洲西部—中国西部”公路网建成通车。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皎漂港项目稳步推进,中俄原油管道及复线、中缅油气管道开通运营。一批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在周边陆续落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项目进展迅猛,中日、中新等第三方市场合作新平台成效初显。中方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启动运营。20,我国同周边28国进出口贸易额逾15284亿美元,比增长25%,超过我国同美、欧贸易额的总和。“一带一路”对我国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带动效应更加明显。
维权维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对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等核心利益的问题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同时通过对话协商增进互信,管控分歧,维护周边大局稳定。在钓鱼岛、历史等问题上坚持原则,推动日本同我方就妥善处理有关问题达成原则共识。有理有据回击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坚持通过直接当事方对话谈判解决具体争议,同东盟国家在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基础上启动并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积极同周边国家开展反恐等执法安全合作,推动上合组织建立较为完善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捍卫国家安全和统一。
劝和促谈,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成为地区和平稳定之锚。我们坚持不懈推动政治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先后提出“双暂停”倡议以及“双轨并进”思路,积极开展维稳防乱、劝和促谈工作,为推动半岛形势缓和、将半岛问题重新纳入对话协商解决的正确轨道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积极支持缅甸国内和平进程,促成缅北地区停火、有关方转入对话谈判,努力维护中缅边境地区安宁。提出解决缅甸若开邦问题三阶段思路,同缅孟两国举行多次三方非正式会晤,推动缅孟就避乱民众遣返工作达成原则共识。在阿富汗问题上奔走斡旋,推动和谈和解进程,开创中阿巴三方对话机制。
高举旗帜,引领区域一体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遇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肆虐背景下,中国高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旗帜,维护区域一体化势头。我们成功主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开创性地推动各领域合作,引导该组织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发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主席国作用,积极倡导亚洲安全观,加大引领地区安全议程。做强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宣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推动中国—东盟合作提质升级,制定双方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推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提出“中日韩+X”倡议,为三国合作注入新动力。发起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打造新型次区域合作,开创了令人瞩目的“澜湄模式”。引导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地区机制健康发展。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加快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积极倡导亚太自贸区建设,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成为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维护者和引领者。
春风化雨,提升亲和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同周边国家领导人交往、出席重要国际会议时,以多种形式精辟阐释中国历史文化与和平发展理念,分享治国理政经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在周边10多个国家翻译成当地语言出版发行,成为各国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的案头书。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指导下,我们积极推进对外援助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援外重心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使中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普通民众。在周边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及时伸出援手,彰显同邻居守望相助的精神。我们大力支持周边人文交流,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地方、媒体、青年等各领域合作,架起一座座民心相通的桥梁。
三、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的重大调整,亚洲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中国是推动周边形势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要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抓住周边战略态势积极变化的重要机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战略谋划和策略运筹,巩固强化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使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为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构筑更加坚实的战略依托。
加强高层战略引领,实现周边伙伴关系新发展。在70年周边外交光辉历程基础上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与周边国家保持高层交往势头,深化传统友谊,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密切国际协作,不断提高双边关系水平,打造更加紧密的周边伙伴关系网络。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开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绘就“一带一路”大写意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周边重点项目,精雕细琢。开展好第三方市场合作,精心打造“一带一路”周边合作平台。推动各领域合作向提质升级、持久发展阶段迈进,更好服务国内发展,造福各国民众,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在周边行稳致远。
推动亚洲安全观进一步落地,开辟地区和平稳定新前景。积极推进双多边防务与执法安全合作,不断积累安全互信。坚持对话协商,妥善处理争议。继续在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提出长治久安的中国方案,体现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中国责任。
促进民心相通相亲,书写人文交流新 篇章。进一步加大设计和投入,推动周边人文交流更加频密、更加多元,进一步向基层和青年倾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友好民意基础。办好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交流互鉴,凝聚更多共识,使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更加深入人心。
百年变局,首看周边;大国之路,始于周边。我们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砥砺奋进、深耕细作、攻坚克难、主动有为,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思想宣传范文】五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课题,到新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彰显了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使之落地生根的重大战略部署。《意见》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概括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强化组织实施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要求。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而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了党的建设的效果和方向。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建设就有了根本和灵魂。没有政治建设做保证,党在新时代就没有资格和能力做到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特别是对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党如果做不到政治过硬,就无法做到本领高强,就会遭遇政治风险和执政危险。一句话,党的政治建设攸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从党的政治建设的问题导向看,有那么一段时间,在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问题上确实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彻底的澄清,似乎一讲政治,一讲革命精神,就是要搞极“左”那一套,就是要否定改革开放。这种现象还影响到党内政治生活,少数人随着政治意识的淡漠,逐步从政治上的模糊变成政治上的糊涂,在越来越多的物质利益诱惑面前开始把政治操守扔在脑后。也有个别党组织和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严重退化,面对各种否定党的领导、歪曲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错误言论,面对各种丑化“解构”国家英雄的行为,不仅不坚持原则敢于亮剑,反而跟风附和。久而久之,党的整个政治生态就会被破坏,党的肌体中各种病菌细菌就会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严厉批评的“七个有之”问题就是集中的体现。因此,党的十八大以后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极为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此前,之所以会出现那些让全党痛心疾首的怪象乱象,恰是多年来在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认识不到位、行动不到位、能力不到位所积累的结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之所以能养成风清气正、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能带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能让全国人民对党和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和自信,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成果。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旗帜鲜明讲好政治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讲政治,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就会失去灵魂和迷失方向,就会丧失政治免疫力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就会弊端丛生、人心涣散、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就会亡党亡国。我们是一个大党大国,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艘巨轮,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一定要讲政治,绝对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政党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的基本属性,这就决定了任何政党都必须要讲政治。一个政党如果不讲政治,不高度重视政治、研究政治,不按政治规律运作政治,才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其后果都相当严重。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讲政治,一定最终被人民抛弃。因此,所谓讲政治,就是讲政治科学,就是自觉遵循人心向背的政治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规律去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善于在领导和执政实践中算政治账,要求任何改革、发展和治理的决策都要有政治的考量,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作为其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使“讲政治”与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联系起来,成为我们党强身健骨、始终保持战斗力的看家法宝。从古田会议毛泽东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时期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颁布《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讲政治、炼党性、砺品格,凝聚成了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意见》的出台,就是要切实保障新时代党的这一政治优势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提高政治领导本领是关键。政治领导本领是全党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要。毛泽东早在1940年就指出:“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不必有更多的人数。”“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绝不能以为我们有军队和政权在手,一切都要无条件地照我们的决定去做,因而不注意去努力说服非党人士同意我们的意见,并心悦诚服地执行。”尽管毛泽东讲的是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时期党的领导权问题,但对于新时代如何通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来提升全党赢得民心的政治领导本领,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和启示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科学。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生命力和战斗力,根本体现在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体现在党员质量的优越、制定政策的正确、全党的模范工作和对人民群众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党的领导是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的领导。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赢得民心的能力是我们党和党的干部最大的政治能力、最重要的看家本领,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功夫和巨大优势。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必须善于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坚持政治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的结果,谋求改革发展的主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守道德底线、严守纪律高压线,远离法律红线。
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要执行好党在新时代的组织路线。在选人用人中,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要树立鲜明的用人政治导向;重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干部;重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干部;重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干部;重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干部;重用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重用始终把民心视为最大政治、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的好干部。
老子自然主义思想的现代意义 篇3
老子在《道德经》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人类依存于自然,自然赋予人类无穷的力量;人类的活动,要顺遂自然的发展规律,人定胜天是不存在的。在国家政治方面,君主要顺应天意治理朝政;在社会生命方面,人们要节制欲望和需求。
“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老子主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己,则无不治矣。”“民之讥,以其上食之多,是以讥。民之难治,是以其上之有为,使之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意思是说,如果社会每个人的地位一样,无尊卑之别,无贫贱之分,那么大家就会满足现状,不会因为相互攀比、相互竞争而做违反法律、违背情理的事情,社会秩序因此而变得稳定;另一方面,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要让百姓量力而行,这样才会有国家秩序的稳定。
“返璞归真”的小国寡民生活。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思是说,国家土地的多少、人民的多少,与国家的稳定不是必然联系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每个人都能衣食无忧,那么,老百姓就会安于现实的美好生活,国与国之间也能够和睦相处,战争的发生也就因此而避免。
老子自然主义思想评析
老子自然主义思想是起思想的结晶,具有深刻的意蕴,其正面意义自不待言。同时,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局限性也不可忽视。
老子自然主义思想的进步意义
换位思考,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统治者“无为而治”,主张国军要站在下位才能体会下层的不易,如此,才能从下层的角度出发进而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一看似不符合常理的认知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当你面对问题时,我们不能一味只是站在固定的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地制宜,办法是想出来的,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
尊重个体,敬畏人的价值。老子认为人完全可以自我独立,提出要让人民自己管理自己。老子的思想指出了人的重要性,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审视自己的行为。同时,老子也主张要关爱人,要把人作为考虑事情的出发点,不仅在物资上要关爱人,在精神上也要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在人得不到尊重的封建时期,老子提出的思想无疑是标新立异的,并且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发挥自己的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小国寡民”是道家思想中又一个突出的观点。“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表达了人民非常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没有过多的欲望和要求,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无序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就会凭主观的想法去行动,从而就违背了“道”的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老子思想的局限性。忽视了竞争对于社会进步的意义。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主张要依道而行、顺应自然,,但是却忽视了竞争对于社会进步的意义。发展是社会的内涵之意,竞争是发展的动力之一,有竞争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进步,有进步才有发展。因此,对于竞争的作用,我们要一分为二,不能只看到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视或者否认竞争的积极作用。
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带有局部的保守。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认为,无论是君主还是人民,都应该无为、无欲、无求。这样,社会治理就会非常简单,社会环境就会更加稳定。但老子只是单纯的追求社会秩序稳定,而没有考虑社会进步的问题,如果人不进步,那么国家也只会停滞不前,当别人在进步的时候,自己放慢脚步,最后就会落后,就会变成弱国。所以老子追求片刻的满足和安逸的想法具有保守的观念。
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尽管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其精髓不仅在当时具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现代社会也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政治方面
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群众路线的联系。老子创造性的强调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提醒统治者们要注意对人的运用,注意到人的功能和作用,不仅要重视人的物质需求还要关注人的精神需要。我国现在贯彻的群众路线,其核心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的要求为出发点,真切的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人民着想。我国伟大的领导人毛泽东曾经说过:国家是建立在人民的基礎上的,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的存在,不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而是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所以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开国之初到现在就一直坚持走群众路线未曾动摇过,因为这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要,只有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国家才能稳定和繁荣。
无为而治的思想与依法治国的联系。根据无为而治的思想,我们现在提倡依法治国的政策。同样的道理,就是由国家主持制定规范人民行为的规则,我们现在称之为法律,法律是国家稳定有序的基础,也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基本规范,法律是硬性的,是不会随意改变的,而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国家颁布的法令才会使人信服,人们才会自觉地去遵守。法律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做到使社会上的事情都有法可依,法律就像是纲常一样,对可能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当需要法律去衡量一件事情的性质或者处理一件事情的,都能在已经制定的法律上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用法治代替人治不仅可以使人民信服,而且能使社会稳定,这也是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目的。
思想品德方面
问题解决之道:辩证法思想。老子对立统一的观点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实中,我们经常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就急于下定论,这种做法是没有认识到事物矛盾的客观性,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难就有易,有美就有丑,这是不变的原则。所以当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时刻注意理解事物的矛盾关系,只有全面理解了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既然老子已经注意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那么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学会分析问题,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endprint
维持社会秩序之有效途径:道德教育。老子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很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包括过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什么工作,会不会有极高的成就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品德决定人生。在当今社会,我们也经常用道德来评价一个人,一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具备的特点就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有社会责任感等等。高尚的品德是对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要求,高的道德修养,才会拥有高的觉悟和素质,才会更好地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以我们的力量去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社会自然方面
和谐观念的彰显与实践。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固然带有保守主义的色彩,但在另一方面却传达了老子和谐的思想:人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在老子看来,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理想天堂:人与人之间没有纷争,“邻里相望,鸡犬相闻”,邻居之间都团结友爱,不分你我。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理想的应然状态与现实的实然状态之间的冲突:在物质社会,人与人之间越发显得物質化,暴露出了他们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遭受严重的破坏。在我们呼唤并追求“和谐社会”的同时,老子所描述的和谐社会境状让我们不由感慨万分。老子提出的和谐思想在当今也是十分受用的,老子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想法实际上是劝导人们不要去强求不属于自身的东西,安分守己才最重要。这对我们也是一个警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维护他人的利益当做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对自然的尊崇与爱护。老子《道德经》提倡:“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无为”,这些论述无一不表明老子重视自然的存在,认为存续于自然就要按照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去维护自然、处理事务,尊重自然,不要自以为是地去挑战自然的力量,老子赋予自然很高的地位,不容人类私自去挑战。基于此,我们要爱护自然、适应自然、尊重自然、关爱自然。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4
古希腊文学人文主义思想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人们对个人生命意志的极度重视, 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神的生活和神的欲望,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当时人们的真实体现, 人们坦然面对自身的原始欲望, 追求个人力量和价值的实现。古希腊文学表达了当时人们因为重视个人意志, 所以相信命运崇拜英雄, 但又不缺乏对命运的理性思考和抗争的人文精神, 这相当长时间内对欧洲文学都具有极深的影响。
2、古希腊文学人文主义思想概述
2.1命运学说和英雄主义
基于对生命意志的重视, 当时的人对人的命运产生了许多感性与理性的思考, 这从古希腊悲剧所描述的事件人物中得到明显体现。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不同时期的著名悲剧诗人, 他们都对命运做出了思考, 结论却不尽相同。埃斯库罗斯的思想是消极的, 他认为人受命运所支配, 未来早已注定, 不可更改;欧里庇得斯的思想却刚好与斯库罗斯相反, 他认为个人不受任何人或神支配, 个人将有怎样的发展取决于自己本身, 个人的命运由自己主宰。
古希腊文学表达的人们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具体反映在对个人荣誉的狂热追求, 古希腊神话故事里受人崇拜与追逐的神与英雄往往可以为了个人尊严和荣誉不惧死亡, 勇往直前, 这样的人文精神也属于极致的个人生命意志[1]。《荷马史诗》可以说是一部英雄的史诗, 里面有许多的篇章用于歌颂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特别是有关于英雄们是怎样在恢弘的战场上获得至高无上荣誉的。如希腊联军的将军阿喀琉斯无视自己英年早逝的神谕, 依然决然踏上了荣誉之路, 他如愿成为特洛伊战争中的第一勇士, 却也不久就迎来了死亡。古希腊人崇拜力量、崇尚英雄, 是因为追求个人价值, 也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
2.2.理性意识和自由意识
古希腊文学人文思想是冷静的、克制的理性意识。古希腊悲剧不仅仅是描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也传达出了人们面对苦难的抗争精神。也许苦难无所不在, 人的一生又是如此短暂, 做到在苦难中绽放生命的光辉, 体现自身的价值, 才是生活真正的意义。阿喀琉斯虽早逝, 但他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仍值得赞扬。乐观的生活, 勇敢坦然面对所有苦难, 在这样的理性意识促进了后来西方“悲剧意识”的兴起。
古希腊人文思想又是一种对自由热烈的无畏的追求, 具有强烈的自由意识, 反抗命运的束缚。这里的自由意识包括个体自由和精神自由。古希腊文学中, 英雄们为了追求自由不畏强权、不惧命运, 宁死不屈、永不放弃, 他们的事迹至今震撼人们的心灵。如盗火触怒宙斯的普罗米修斯, “命运悲剧”的主人公俄狄浦斯。
3、古希腊文学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文学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影响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继承了古希腊人文主义对生命意志的重视, 恢复和发展了对理性意识的探索和对自由意识的追求。
3.1 继承生命意志, 解放欲望
文艺复兴初期, 古希腊文学中的生命意志得到了有效的继承和广泛的发展, 人们对个人命运和个人价值的解说演变成了对世俗快乐、感官欲望、爱情的追求, 积极满足人性欲望, 享受平凡幸福生活。当时基督教极力压抑人本意识, 但先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们开始了对命运的抗争, 薄伽丘著作的《十日谈》重拾古希腊文学的朴素人文主义精神, 提倡个性解放, 勇敢追求朴素的爱情, 有“人文主义之父”美称的彼特拉克也公开表达自己对平凡幸福的向往。
3.2发展理性, 崇尚科学
文艺复兴中期, 人文主义文学的重心从满足感官欲望转移到了对人生价值的理性思考, 人们开始重视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崇尚科学, 抵制蒙昧。“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朴素的话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动力。人们汲取知识, 发展科学, 理性思考, 不愿意再受到封建教会的愚弄, 希望通过知识的力量反抗封建国家的压迫, 寻找生活中的光明。巨著《巨人传》里人的形象具有了与神抗争的能力, 这正是当时人们希望冲破封建愚昧思想约束的美好愿望。
3.3约束自由, 尊重道德
文艺复兴末期, 人文主义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人们追求自由意志, 尊重个人的欲望和理想, 但又强调个性解放的同时拥有理性的约束, 个人的欲望与理想应以不危害他人为基础, 做到与社会道德相统一, 不能违背法律条款, 这样的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才是正确的。人的欲望脱了理性的束缚对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深刻的表达了这一点, 也体现了当时人文主义者对理性、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的渴望。
4、结语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 是欧洲文学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 古希腊文学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整个文艺复兴时代, 其表现的对人性欲望的思索、自由意志的热爱、个人价值的追求等等人文精神长期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发展, 也促进了社会进步。
摘要:古希腊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氏族社会末期欧洲人民对战争的排斥以及对和平深深的渴望, 并有思想家开始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懵懂思考。古希腊时代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兴盛的年代, 古希腊文学成为整个西方文学体系发展的基础, 影响深远。
关键词:古希腊文学,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5
尊敬的党组织: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由文学院举办的第47届党校培训的学习,2010年4月思想汇报: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通过学习,我获益良多,提高了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增强了自觉学习的认识。特别是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加强***员的先进性教育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环境下,能够及时地聆听各位老师的教诲,对我最近的思想困惑有了科学的解析。同时对党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掌握,对党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刻、更高程度的认识和领会。是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在端正入党动机上受了一次更加严格的洗礼,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有了科学的认识。并使我更加坚定地下决心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基于这些天的学习,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对党的也有了科学而理性的认识。一个***员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为实现****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有了这样的理想,才能不会被现实社会中的挫折所打跨。
我们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还必须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还要注意勤奋学习。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也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学习有关党的论著,是我们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阶段,要有一个全面而又理性的认识。这在《党章》中已经有了全面的阐述: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想汇报《2010年4月思想汇报: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只有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思想上才能站得高一点,想得远一点,约束自己,改造自己,不做出反党、损党的行为。只有通过各种媒体途径了解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形成自己的认识,提高政治认识,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专业知识,这是无庸质疑的。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做对社会的有用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学有所成,学有所专,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我认为在党校学习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但同时也是党组织对我的考查。因此,我在党校学习期间,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做好笔记,课后再仔细回顾思考所学的知识,把它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我特别注意党性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新的时期,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都有所侧重,赋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是要提高自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以及***的“三个代表”理论修养,把它作为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理论联系实际,去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项的新情况,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这就是党性,是理论修养。再有的是,我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不渝地坚定共户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改造主观世界,自觉地提高和加强党性修养,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在党校学习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学习,在这里我系统地学习了关于党的基本知识,
使我人生价值再一次得到升华,清除了我对社会,对人生的很多误解和困惑。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党、了解党,进一步坚定了我的立场、我的信念。我非常感谢党校,非常感谢我们党校的老师,你们一堂堂精深的讲演,无不拨动我的心弦,我终于找到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我再也不能靠别人牵制着自己的前进,要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做一个对国家,人民,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我要用自己的行动,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力争早日入党。
汇报人:48ks.om
现代史上的个人主义思想谱系 篇6
世人对于李宗吾的误解有多深,便对个人主义的误解有多深。在编完《斯人不在》之后,我开始着意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存在个人主义的因子这一命题,并且决定用历史学的方法考察中国思想史上是否存在这样一条隐形的脉络,而李宗吾,便是我的切入点。
从杨朱“为我”到荀子“性恶”,个人主义的薪火在先秦时期其实并非若隐若现,“天下之学,不归杨,便归墨”,说明了杨朱之学在当时曾经是如何显赫,儒家在那时根本还数不上,更不要说是显学。直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个人主义才开始被逼仄在思想史的旮旯里,甚至只剩下断简残篇,以至于我在考察这一思想史脉络的源头之时几乎是无迹可寻,比如当时的社会史、经济史的资料,但是,在阅读历朝历代的史料时,我总是能感觉到中国文化的阴阳两面,或者说,其自身的自我调节:即我们的老祖宗们,并非是由表及里的儒家,更多的是儒家其表,杨朱其里,这和古代帝王常常是“外尊儒术内用玄黄”一样,尽管由于家庭的原因,从小就深受儒家的耳濡目染,这样的结论让我对过去受到的教育不免产生一种幻灭感,但我却不得不“痛苦”地接受这一事实。由于专业上的隔阂,以及体例的限制,在这本小书中我只能对于这个问题做到点到为止而不能完全展开。但我对于自己这一思想史脉络的判断,却颇有信心。尽管我也知道,这一断论在学界难免受到争议。
经过了近两千年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个人主义在近现代中国再一次成为思想史的焦点是在五四时代,不过,那时的个人主义是个舶来品,说句大不敬的话,那时的先贤们,未必弄清了个人主义是个什么东西,即使在今天,在中国,说到个人主义,还是个充满歧义或者贬义的词。而李宗吾的“厚黑学”,发轫于辛亥之后,比五四要早,而且,一生未出夔门的李宗吾的思想资源,完全取法于传统,这是我对李宗吾产生兴趣的原因。而李宗吾的“厚黑学”也经历了诸多阶段的发展,按照我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第一阶段:专门利己主义,主要利己,哪管它又厚又黑,哪管它道德底线,李宗吾从历史中感悟到了这一点,又拿这一点来验证于历史,屡试不爽,这也为他赢得了话语平台,厚黑教主暴得大名,世人对他的印象,即来源于此阶段;但世人不知的是,李宗吾的思想后来有许多发展,最初他考察的只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而当他进一步考察之时,便在普通民众身上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阴阳两面,而此时,厚黑也有了新的含义,厚是“隐忍”,黑是“坚毅”,厚黑,不过是底层民众在愚民政策下的生存之道,也是中国文化的自我调适;第三阶段,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李宗吾的厚黑与当时时代强音民族主义发生了关联,李宗吾把厚黑从个人性引申到民族性,竟然搞起了“厚黑抗日、厚黑救国”,此时,不但厚黑无罪,简直厚黑有理了。可惜的是,李宗吾后来思想的转变,被他早期“大放光芒”的“厚黑思想”掩盖了。
正是从个人主义思想谱系这个角度出发,我曾经在微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百年思想谱系,个人推崇的是严复、胡适、李宗吾、李泽厚。不幸的是,严复被忽视了,胡适被错过了,李宗吾被误读了,李泽厚先生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下之所以如此,四位思想家的命运似乎可做注脚。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仅停留在李宗吾的厚黑思想上,对于教育、社会制度等方面,李宗吾都有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丝毫不亚于他在“厚黑学”上的创见,不过,同样由于他“厚黑思想”的掩盖,这些天才的创见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此书初版之时,取名为《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新传》,李泽厚先生读完之后在电话中跟我说,对我对于李宗吾“大师”的这一断论有不同的看法,并且要我和他去专门谈一谈这个话题,可惜的是那时总有俗务缠身,而李先生又不是总在国内,以至于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深入和李先生探讨,不过,事后想想,那一题目确有不够严谨之处,且不说“大师”之谓的争论,李宗吾,果真被忽略过吗?他不过是被误读而已,所以后来在台湾再版时书名改为《正说李宗吾——现代思想上的厚黑教主》,在内容上也做了一些修订,加入了一些材料,减少了一些初版时的遗憾。
书初版之时,承蒙诸多师友厚意,耗费文字评论拙作,此次再版,一并收入,如此精彩的评论本来应该收在书前,但实在担心读者读完那么多精彩的评论,再读此书了无兴趣,请师友们原谅我小小的狡狯。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7
1 实用主义的来源及其内涵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流派之一。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学说, 产生于十九世纪后半期, 本世纪的前三十年达到鼎盛时期。
“实用主义”一词来自希腊文, 是行为的意思, 然后引申为“实践”的含义。实用主义的奠基人皮尔士最先用此词来表证实用主义。其基本精神上反对理论思辩, 崇尚行为, 注重效果。这种精神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探索, 实践, 求实, 进取。
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很多, 其主要学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 从个人、个人的活动和境遇出发, 研究和解决与人有关的哲学问题。第二, 多元论和相对主义, 强调偶然性。第三, 强调人的生活的意义, 强调信仰的重要性。第四, 注重行为, 认为人的本质是活动, 人以自己的事业和达到自己的目的行动为中心, 效果有用性是检验人的思想和行动有无意义的标准。
概括起来说, 实用主义是以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非理性主义为特征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 它由美国逻辑学家皮尔士在19世纪70年代创立, 后经詹姆斯、杜威等人加以补充和发展, 至20世纪20、30年代, 成为风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髦”思想之一。实用主义把个人的行为效果归结为对自己“是否有利”, “有用”当作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
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概括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 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 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 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他明确指出:“教育即是生长, 除它自身之外, 并没有别的目的, 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 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 能否供给方法, 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从这种教育即生长观点出发, 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他指出, 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 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因此, 教育即是生活, 在他看来, 人不能脱离环境, 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 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 而不能把未来的东西、成人的经验外在地强加给儿童, 否则就会忽视儿童的需要与兴趣, 就会陷儿童于教育中的被动地位。从获取知识的角度, 杜威又把教育的本质看作“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这一论点完全是以他的主观经验论的哲学理论和不可知的认识论为基础的。
(2) 关于教育目的。杜威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问题, 而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的论述。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种过程, 除这一过程外, 教育是没有目的的, 或者说只有“教育过程内的”目的, 而无“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所谓“教育过程内的”目的, 即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 而把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 并指斥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据此, 杜威提出应追求建立一种“良好的教育目的”, 并指出它所应具备的特征:教育目的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的活动、需要和现有能力;教育目的必须同时也是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 能提出解放、组织学生能力所需的环境;制定教育目的要避免制定一般的、终极的目的, 而制定当前的和各种具体的目的等等。
(3) 关于教学的基本原则。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学理论, 而“从做中学”又是他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从根本上说是以杜威的经验论哲学观和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 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杜威全面地批评了传统式的教学。指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在教材与课程的问题上, 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种教材所组成的学科课程。他认为把这种“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 是违反儿童天性的, 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把儿童自己的统一的生活经验给以割裂和肢解, 必将阻碍儿童的生长。他提出在课程中占中心位置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 如:木工、铁工、烹调、缝纫以及各种服务性的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杜威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动中进行教学。他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是学生没有活动的情境, 只能“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却无从发展学生的制造与思维的能力。因此杜威提出, 在以学生主动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 “教员与课本不复成为学生唯一的导师, 手、眼睛、耳朵、以及身体全部, 都是知识的渊薮。而教员变成发起人, 课本变成试验品。”这样, 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再起主导作用, 而只是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了。
3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课程、教材革新带来极大的影响。1921年10月,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诀案中就提出了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依据, 采取纵横活动主义, 教育以儿童为中心, 顾及学生个性及智能等等, 中学教育之编课采用选修制, 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同时, 20世纪20年代, 我国教材形式上, 从传统的文言文改为白话文, 我国进入了白话文教科书的新时代。
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方法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界纷纷提出教学中的“自动主义”。凡符合“做中学”原则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被学校用以实战。其中, 实验最为广泛影响、最为突出的是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杜威的实用主义对中国教育科学化产生了影响, 主要体现在:教育学体系结构日臻成熟;教育学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教学改革汇成潮流;教育学理论基础进一步拓宽等方面。
3.2 消极影响
实用主义强调的是经验, 是实际的价值。把这种价值观引入到教育领域, 对广大青年来说, 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其一, 部分青年出现了实惠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突出表现在, 一些青年胸无大志, 目光短浅, 只追求眼前的、实惠的、个人的利益。盲目信奉“有用即真理”的信条, 把有利、有用、方便、实惠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弃学经商, 狂热出国, 求职看实惠, 都是这种实用主义的现实反映。
其二, 部分青年出现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由于实用主义重实践, 把有用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 一些青年认为, 只有彻底否认, 通过时间, 才能有所更新和创造。对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采取一概拒斥的态度。对现行的一些合理的价值观念也抱冷漠抵触的情绪。当这些情绪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 加上社会政策方面的偏差等外在因素, 一些青年就由对现状强烈不满转而心灰意冷, 悲观失望, 不知所措, 进而听天由命, 满足现状, 得过且过, 不思进取。
总之,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他不仅对西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历史地、全面地、辨证地看待杜威的教育思想,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为我国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伓磐.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2]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人文思想下的现代高校体育教学 篇8
1.1、人文思想
相关资料把人文精神定义为, “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 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主体精神, 它是“人”与“文”的有机融合体, 即所谓“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根本地位, 在处理任何事物的过程中, 始终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文化人” (通过文化的方式教化、涵养和培育人, 更新人的思想观念, 进而转变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最终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
1.2、人文思想与体育的联系
二者都崇尚“真、善、美”, 人文思想的本质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而体育教学中强调的竞争与合作的精神也都是以“真、善、美”为传承的。
人文思想的培养和体育的具体实施, 都必须通过实践这个中介体。人文精神, 强调学生要在现实的活动中去近身感悟, 高校体育教学同样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二者都以实践为基础。
人文精神与体育相辅相成, 具有紧密的联系, 即“人文精神是体育的思想基础, , 体育是人文精神的形象表现”。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能够确保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实践课程, 更要其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2、人文思想下的现代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思潮的大背景下, 我国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有了较大的飞跃, 如“终身体育”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同, 体育人文精神也伴随着其发展过程中, 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高校的体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调学生“德、
智、体”的全面发展, 而很多高校在具体的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 过于重视“智力”与“德”育的开展, 一定程度上忽视的“体”育的重要性, 造成了高校体育教育额失衡状态的出现。
2.2、另外, 一些高校对“终身体育”的概念缺乏深入理解和掌握,
把高校体育教育无形中变成了一种体质教育, 是的人文精神与高校体育精神严重脱节。这种单方面只注重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教授, 忽略人文精神教育的现象, 不但大大地减小了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更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偏差。
3、促进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思想有机结合的策略
3.1、健康的价值观是高校学生的正确的行动的指南, 所以在现代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倡导人文价值。
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在体育课程中加入“人文价值”项目, 新的课程的内容要有效地体现人文只适合的比重的增加 (如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其中的一项, 就是重视人文教育) , 新的课程标准和制定和实施必须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思想的有效结合。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人文教育知识, 要能够提倡人文价值, 挖掘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很好的人文教育。
3.2、体育教育不同于文化课的教育, 它是一门实践课程, 在课程
教学要求相应的教学环境。相关资料显示, “教学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教学环境, 社会环境, 人际环境等, 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 其要素应该是学校体育文化、教学内容、身体活动、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 它们相互作用构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要求教学的场地比较开放, 场景丰富, 有和谐的环境, 只有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 才能促进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思想的有机结合。在相应的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 教师还要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 (如自然环境中的温度、光线、色彩等;社会环境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教学环境中的场地器材与班级人数等;还有人际环境中的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才能在人文教育的课堂中健康的成长) 。
3.3、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还要适当地开展人文实践活动。
首先教与学的过程是通过沟通的方式来实现的, 沟通是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式, 其也是在体育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要体现人文关怀, 以及人文精神。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 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不同角色, 学习体育角色的技能, 体会体育角色的责任, 实践角色与同伴、与全队、与对手的各种关系, 在体育的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发展自身的社会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利用交流的机会去帮助学生, 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聂东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与趋向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
[2]于素梅.“体育与健康”课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9
一.后现代主义的流派及其美学特征
(一) 荒诞派戏剧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 荒诞派戏剧不再尊奉上帝, 最高信仰和绝对价值业已不存在, 人性的崇高已经无法对抗世界的虚无和荒诞。现实主义的崇高被卑琐所取代, 同时滑稽性掩盖了悲剧性, 自弃性替代了探寻性。人性已彻底被异化, 人性情感沦丧, 人变成了只会求生的动物, 成了物的奴隶。
(二) 新小说派
新小说也叫“反小说”, 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新小说类似于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 作家采用照相和电影拍摄式的方法不带感情地客观记录。新小说逻辑认为:“人被外部的物排挤或同化, 人丧失了主体地位, 没有了情感, 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都已经陌生, 一切就像迷宫, 人的思索和情感已经在精神异化中麻木、死去, 作家只能记住迷宫般的世界和人的内心。”在罗伯·格里耶的《窥视者》中可见一斑。
(三) 黑色幽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用荒诞形式和寓言表现人面对外部世界的重压和异化而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生存梦魇感的黑色幽默派出现。荒诞派作品意识不到世界和自身的荒诞, 而黑色幽默派意识到了自身在荒诞环境中被戏弄却无可奈何的生存处境。黑色幽默派侧重揭露权力压迫和规训带来的荒诞, 但又绝望于荒诞的外部解决,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此种典型的黑色幽默。
(四) 垮掉的一代
上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沿袭荒诞派传统, 主体把人生当成游戏和滑稽剧进而更陷入彻底虚无, 用自我放纵的精神癫狂表达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金斯堡的《嚎叫》和凯鲁亚克《在路上》吼出了“垮掉的一代”的心声, 表现自我的放逐。
(五)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典型代表, 它风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拉美自身的神话传说、魔幻传统为它奠定了良好的魔幻现实主义基础, 同时它又借鉴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拉美面对西方国家军事独裁的不知所措及反抗政治、文化掠夺和侵蚀的无力、梦魇感。拉美精神上的没落、孤独和死亡感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文学展现。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价值
(一) 审美倾向
1.后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人物的自我破碎, 主体表现很不明晰。它在塑造人物时极度强调表白自我的话语欲望, 讲述完整的故事不再以人为中心。在这里, 人物往往表现出变形和扭曲, 且以自我戏拟的形式出现, 沉默、颓废、自嘲和反英雄思想, 人没有主体意识。科学替代了理性, 符号替代了人, 人不再高贵伟大、温柔美丽、睿智机警反而成了滑稽可笑、渺小卑琐的代名词, 因为人没有了思维和情感。
2.后现代主义文学塑造的情节夸张而荒诞。后现代主义大力提倡“零度写作”, 展示中立的态度, 内容消失了, 世界只是一片不值不提的“碎片”。后现代主义的作品情节用虚构性和荒诞性的场景替代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叙事, 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的命运不再是重点, 人被拉离毫无意义的现实世界却被拉进一个满是幻想的野蛮世界, 动态变化代之以僵化重复, 虚构的荒诞“体验场”取代了社会和现实。
3.后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限, 亚文学倾向明显。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再拘泥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严肃文学”以及乡土文学等的分野, 贺卡祝词、明信片甚至影视文学、流行歌词、广告中也出现后现代主义风格作品, 文学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4.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复杂多样。作家追求艺术形式与技巧的创新, 追求阅读和写作的快感, 所以常常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作品内容不再围绕中心有着完整、统一的和谐而是被非中心的局部、偶发和不连续地游戏叙事取代。文本制作强调过程、形式、行为、语象和上下文而不再解释作品。
(二) 表现形式
1.传统小说形式及内核的解构:元小说和反体裁。后现代主义主张元小说创作, 作家们不断地显示小说的虚构性, 写作成了对本体、对写作本身欺骗性的揭露。作品情节支离破碎、成分混乱、颠倒, 人物怪异、重复, 情节荒诞不经、扑朔迷离, 内容残缺不全没有终极意义可追寻。
2.文本意义与价值的解构。后现代主义文学把反传统推向了极致, 它否定作品的规范性、整体性、目的和确定性, 无限制主张开放、多样和相对, 反对任何模式和规范以及中心对文学创作的制约。它试图解构所有, 甚至小说、诗歌以及戏剧, 不论形式还是叙述本身。因此后现代文学中的艺术范围无限扩大, 俗文学、街头文化、广告语等经过包装也登上了文学艺术的圣殿, 不仅如此, 文学艺术被“技术化”、“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后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成为日常消费品和商品。
3.文本深层内涵的消解。后现代主义作家不再表现对社会的认知, 他们怀疑一切、否定所有, 不再追求文学的终极价值、不再承担文学家神圣崇高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后现代主义作品展示人生痛苦、再现颓废和幻觉、暴力和死亡, 充满了颓废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以及悲观绝望的情绪。
4.叙事风格零散化:拼接、蒙太奇。后现代主义第一种叙事风格就是元小说所展现出来的暴露叙事行为, 一边讲故事一边揭露其虚构性的本质。其次, 后现代主义作品叙事零散、破碎化, 不注重整体性, 着意展现过程、局部、行为, 没有中心所以它们往往任意拼接, 人物超越时空界限任意穿行, 因此蒙太奇式的组合大行其道。
三.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
(一) 走向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作家早期经历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反叛、超越和悖离后逐渐放弃了实验性的文本。“元小说”、“新小说”与“反小说”渐渐被放弃, 后现代主义作家开始回归现实主义。他们试图抛弃文学形式、题材、技巧上的标新立异, 渐渐回到注重文学作品本体的传统上来。很多作家已经在许多社会问题上发出了声音, 这些问题诸如历史的反思、社会的不公及权利的滥觞, 社会的高速运行对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冲击等。
(二) 走向人文主义
后现代主义作家经过多元化的价值和标准解构后, 没有走进预期中出现的“怎样都可以”的世界, 他们呐喊出世界的荒诞和无序、失衡的价值、破灭的理想, 之后作家们开始反思, 开始重新建构精神家园。人文精神的复归势在必行, 这体现在上世纪70年代法国的人文主义小说中, 人们开始重新寻找精神寄托, 重建理想, 重拾信仰, 找寻人的主体价值。
(三) 走向审美标准、价值、体验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打破“一元化”走向多元开放化。在这个大背景下, 文本的规范性、逻辑性、统一性被打破代之以多元化、不确定性和语言游戏、话语实验, 曾经大一统的文学审美标准、价值和体验变得更加多元并且向不同的趋势发展。在这种影响下, 作家和作者都得到了解放, 作家可以忽略过去单调统一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文学本身意义而对创作有新的理解, 用灵活多元的创作方式和手法建构作家本身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 同样, 读者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范式、不同价值和思想的著作从而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多元化给文学的松绑让我们看到了各种文化自由的交锋。
(四) 走向大众、通俗、商品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实用主义影响下, 文学艺术已渐趋实用化、商品化和功利化。作者与大众之间的界限式微, 个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分享自己的情绪。网络空间、微博以及手机文学成为平常, 后现代主义文学必须适应当今社会文学的发展趋势从而走正确的道路。
大众化的文学参与势必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文化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和玩物这样就会带来审美标准的多元化和层次化。二是全民参与文化创造, 武侠小说、校园小说、言情小说以及通俗小说的出现即是其表现。然而, 要注意的是对通俗化的理解, 通俗不是低俗和恶俗, 通俗意味着文化受众的范围和层次扩大, 不是文学价值的平庸和低俗, 后现代主义在大众化、通俗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这一点, 要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正确的预期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刘美岩.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及其普遍性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1) :146-148
[2]宁静, 叶倩, 赵伯飞.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哲学基础及美学走向[J].经济师.2011 (10) :12-13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10
一
19世纪中叶, 随着工业革命的启动, 人类社会自上古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以来又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机械化大生产, 对于人力来讲是一种极大的解放。正因为有更多的人从具体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这一时期社会体力劳动之外的各个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文学、艺术、科技、医学、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就艺术而言, 以往传统艺术, 多数是就某一事物的“复制”品。或是写实风景, 或是图描人物, 人的创造性在艺术作品中多数被禁锢。艺术创作者, 多为“工匠”式的劳作, 少有灵魂上的升华。艺术形式较为单一, 艺术层次较为浅显。“绘画成为自然的奴仆”1艺术创作难以摆脱对自然、文学、历史的依赖。
现代主义思潮让人们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 人们开始关注传统艺术以外的艺术形式, 开始尝试摆脱“写实”的照搬照抄, 越来越多的抽象作品出现在世人面前。以往的传统装饰风格如: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以及维多利亚风格等等, 都曾在新艺术运动中得到发展和改进。
二
现代主义艺术在当时可谓“破旧立新”, 这种破坏性的创造使得“艺术表现”及“学科范畴”不断走向深入。所谓破旧, 是指敢于抛弃传统、打破传统;立新则是汲取与创造。自从文艺复兴以来, 西方社会对“人”本身价值的认可和推崇最终得到确立, 以往大众的、集体的价值观逐渐被个体的, 个例的感知所取代, 人们不再强调大众对某一事物的共同性认知, 而更在意个人 (某个艺术家) 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及表达。如梵高的著名作品《星空》 (见图1) , 人们不会去在意这幅画像不像星空, 而是关注作者以什么样的视角、处于怎样的心境下、用了怎样的绘画技巧, 创作了这样一幅扭曲的星空。画面不仅仅传达了风景, 还传达出一种情绪, 是一种除了语言交流之外的深层次的艺术交流。它虽空无一字, 却包含着极大的信息, 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使绘画由单独的观感交流, 上升为更深层系的情感交流。
现代主义艺术是反传统的, 它打破地域的概念, 强调个人的感受与独特的表现。“艺术一旦从封闭的、集权式的样式中脱离出来, 就成为非常独特的个人的表现形式。”2从这个意义上讲, 现代主义艺术是形态学意义上的艺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代主义艺术的风格是诡异多元、形式多样而变化万千。从现代主义艺术的本质上看, 现代主义艺术不是在追求“整齐划一”的和谐, 它更重视个人的感受和独特的经验, 甚至是幻觉、想象、荒诞等因素的表现。如果说美感是古典主义艺术迫求的目标, 那么现代主义艺术在很多时候是对感性的扩张, 因为所谓审美, 并非只是对“美”的视觉感受, 还应该包括如情感传递、存在即为美等在内的更加丰富的内涵。让人类体验世界, 而不单单是体验美。丑陋、荒诞、光怪陆离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反映在艺术创作中。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应该说是更为深刻和宽泛了。
三
随着对艺术理解层次的不断加深, 为艺术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物理学等相融合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哲学, 艺术与哲学这两者看似毫不相干的学科能有什么关系呢?叔本华和尼采两位巨匠就一致认为, “世界只是我的表象”3。艺术与现实生活无关, 他们主张审美的非理性和艺术创作的无目的性, 这有点像老子所讲的“无所为而无所不为”。我们知道叔本华和尼采是典型的意志论者, 强调个人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并认为这种个人的意志是艺术审美及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这就是用哲学理论指导艺术创作的表现。显然个人意志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即便是后来的马克思, 也仍然不否认“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但问题是意识作用在艺术创作中作用如何量化或是界定, 这一问题至今都未能得到让大众认可的答案。
其次是心理学。除了叔本华和尼采外, 弗洛伊德所宣扬的“无意识”“白日梦”和“性本能冲动”等理论对现代主义艺术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4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著名画家, 他们的作品是卓越的无疑也是“另类的”。人们发现通过对绘画技法、结构、色彩的不同运用, 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触, 如冷色调让人清爽镇定, 暖色调给人火热奔放的感受;流线性给人平滑和顺的感觉, 直线条则传递给人刚直与力量感。艺术创作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起来。
第三是物理学。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标准化社会大生产为世界所认同。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 严谨的算式化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自然科学的程序化运作被引入人文社科领域, 进一步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像著名的“黄金分割”, 用物理学的比例关系, 诠释艺术创作的美感。毕加索在《亚威侬的少女》 (见图2) 这幅作品中, 就曾运用数字比例, 来诠释结构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 达芬奇为了更好的描绘人物, 了解人体的比例构造, 对人体骨骼及解刨学等医学领域也有所涉及。艺术领域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 不断汲取各学科中的理论成果, 这些不同学科的理论反过来又一步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大发展, 表现在绘画、雕塑、设计、服装等多个艺术分支上。一些出色的艺术作品, 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所遵循的时空观念, 突出线条和色彩的表现作用, 任意夸大或扭曲, 破坏客观事物的形体, 抛弃对各管事物的反映,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套路, 将表现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总之, 现代主义对艺术的最大贡献就是形成了艺术思想的大解放。思想得到解放之后, 艺术从业者敢于从多个角度进行艺术创作与尝试。随着创作与尝试的不断深入, 开辟了一种崭新的艺术范式。艺术作品摆脱了传统的桎梏与僵化, 被赋予了情感与灵魂。评价一件艺术作品的标准不再简单的“像与不像”, 而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现代主义对艺术的影响在今天看来可谓继往开来, 为今天的艺术格局奠定了基础, 是艺术发展史上的关键一环。
摘要:现代主义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使艺术发展摆脱了传统“写实”的桎梏, 艺术创作开始被赋予更多的内容与情感。艺术创作者个人对客观对象的理解, 开始大量融入到艺术作品中。艺术评价不再是单纯的“像与不像”, 而是赋予如情感、思想等多种信息传递的评判。这种进步的根源来自工业革命现代主义带来的艺术思想大解放。开阔的眼界和无畏的勇气, 使19世纪的艺术创作者们为推动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思想解放,现代主义,工业革命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张道一.美术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美) 迈克尔·莱文森 (M.Levenson) , 田智译.现代主义[M].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4] (英) 福克纳著, 邹羽译.现代主义[M].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8.
[5] (澳) 克里斯朵夫·克劳奇 (Christopher Crouch) .现代主义的艺术和设计[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6]李超.狂飙激情:决澜社及现代主义艺术先声[M].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8.
[7]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20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11
关键词:人学思想;以人为本;社会主体;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深化。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论述
(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马克思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解决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在生活中人们要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形成了生产力的概念,同时,现实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就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概念。这些论述说明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没有个人生命的存在,就根本谈不上社会,谈不上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从静态上看,个人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逻辑起点,个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构成了社会全部内容;从动态上看,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2]所以,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从人是主体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社会,才能把握社会的真正实质。
(二)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劳动者是历史的主要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什么事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些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3]“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P.53,54)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任何阶级和个人,只有融入人民群众并代表他们的利益,才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整个历史过程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所决定,而不是由永恒的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所决定,不应该由认识了永恒的自然规律并依照它行动的贵人,贤人和知者来统治。”[4]这就是说承认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承认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群众。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某种历史束缚进而推进人的解放的历史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推进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根据唯物史观,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提出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科学态度和终极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个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集中表现,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展示。
二、“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实践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展示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水平和执政理念。我党在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它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实践的现实需要。
(一)生产的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基础
“以人为本”的最根本一点就是以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为最终目标。马克思曾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经济、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现实条件的束缚。马克思认为,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实际上,事情是这样的:人们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1]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生产的发展,社会物质基础的增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离开了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人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的基础。所以,我党提出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奠定基础,才能为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深厚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公平与和谐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不是指那种抽象的“人的类本质”的发展,而是在新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对实践要求的回应。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我国人均GDP 登上1000 美元的台阶之后,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例如,分配公平失衡,贫富差距加大,教育不公,发展不均,就业难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人为本”,就应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更以弱势群体为本,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的。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归宿
我国当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产物,仍然强调对人的多方面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只关注人的某一方面的需求或人的单一或片面的发展,而且我们今天倡导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在内容上的不断丰富和水平上的不断提高。
首先,“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即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权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全民主法制,保护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起来。
其次,“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只有保证人们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才能创造和享受到幸福美好的小康社生活。
再次,“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恩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恩全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恩全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恩全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恩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 篇12
宽泛的现代主义创作原则以“向传统的理性观念和现实主义文学挑战, 在文学作品中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已任”⑸。因此, 在谈及现代主义时, 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它所挑战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现实主义源于朴素实在论⑹, 强调事物独立于主体心灵之外的客观实在性。在19世纪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 文学家纷纷效法科学, 追求一种绝对的客观与精确, 认为可以准确无误地记录客观对象, 反映对象, 于是出现了以写实为主的现实主义, 及至后来更为极端的自然主义.而到了二十世纪, 当科学失去了“认识论的不证自明和特权地位”⑺时, 人们对现实主义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整个艺术领域里, 小说也卷入了激进的现代主义运动中, 与具象派的貌似逼真手法分道扬镳”⑻。从现实主义与现代
在隐居田园的同时, 也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 同情人民的苦难, 并有对现实的揭露与抗争。如《归园田居五首》其四:“久去山泽游, 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 披榛步荒墟。徘徊邱垄间, 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 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 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一世异朝市, 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对“昔人居”的地方如今成废墟, 全村人“死没无复余”, 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军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王维的隐逸思想虽然符合“真隐”的标准, 但他只是“半官半隐”, 始终没有放弃做官。所以他更不能算作真正的隐士。王维不能成为真正隐士的深层原因, 还主要取决于他对皇帝的态度, 他生活的盛唐, 政治总体上来看还算比较开明, 所以即使他在朝廷几次遭受打击, 而且有过几次隐居的经历, 但始终没主义两次激烈交锋中即可看出, 现代主义作家对现实主义追求逼真的描摹手法很不赞同, 并进行尖锐驳斥。而在《谎言的衰落》一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王尔德早在1891年就已意识到了现实主义的缺陷, 并开始了对传统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创作原则的颠覆。文章开篇, 他就借维维安之口哀叹他所处时代文学的平庸, 而究其原因, 则是由于“谎言的衰落”:“作为一门艺术, 一种科学以及一种社交乐趣的撒谎形式的衰落, 无疑是大多数当代文学之所以如此平庸的主要原因之一”⑼。为了避免误解, 王尔德对他所谓的“谎言”做了进一步说明, 他所推崇的艺术领域内的谎言, 是艺术的虚构与想象, 而不是政客的讹言或常人眼中市侩的谎言。而之所以以“谎言”一词取代“艺术虚构”, 无非是想针对当时文学和艺术上注重写实的风气, 发出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王尔德反对现实主义追求逼真的摹仿手法, 认为这是一种“追求精确性的轻率习气”, 是“对事实的畸形崇拜”, 如果不想办法加以制止或至少抑制, “艺术就会患上不育症, 美将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他尤其反感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手法。自然主义将实验方法引入小说创作, 以纯客观的态度将生活中的一切细微末节精确而毫无遗漏地摄取下来, 作品显得生硬缺乏生气, 令耽美的王尔德极度失望, 认为他的作品“完完全全从头错到了脚”, 乏味无趣, 毫无艺术性可言。他毫不客气地点名批评了如亨利·詹姆斯、威廉·布莱克、莫伯桑、都德、莎士比亚等一大批作家, 认为他们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成份使得整部作品“难免趋于庸俗化”, 而且形式和内容的现实性是完全而且彻底的错误。最后得出结论:“作为一种手法, 现实主义是全盘失败的。”王尔德认为, “在文学中, 我们需要的是差别、魅力、美和虚构能力”, “艺术一旦放弃了虚构手法就等于放弃了一切。”
王尔德对现实主义模仿观的否定, 对想象与虚构的大力提
有真正归隐, 因为他始终对皇帝抱有希望, 安史之乱后, 得到皇帝的赦免, 心存感激, 因此, 写作了大量的朝廷应制之作。
参考文献
[1].杜景华《陶渊明传》.天津:百花出版社.2005年1月.[2].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4月.
[3].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8月.
[4].师长泰等《王维研究》.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9月.[5].魏正申《陶渊明评传》.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年3月.
倡打破了传统观念, 预示了20世纪文学的基本走向,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现代主义作家从王尔德身上受到极大启发, 接过了他手上反传统的接力棒, 并将之进行到底。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极力强调形式的重要性, 在创造与模仿的关系上极力追求创新⑽, 作家们已不再直接地描写和反映生活, 追求的已不再是事物的外在真实, 在取材上也不管社会生活的客观性, 而是充分运用想象能力, 求助于荒唐怪诞的手法, 对现实进行极度的夸张、扭曲、变形。在形式上, 也将一个完整的故事或社会生活清晰完整的图形故意切割成零星片段, 随意组合, 颠倒错乱, 力求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自我体验。由此可见, 王尔德思想中这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因素与其后那场声势浩大的现代主义运动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
王尔德在文中提出的另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是“自然模仿艺术”观。“维安用印象派绘画的例子证明‘自然和生活一样也是对艺术的模仿’时, 便将讨论推向了高潮”⒅。这个观点乍一眼看去似乎荒诞不经, 但仔细推敲一番便不得不佩服作者独特的见解与高远的预见性。首先, 王尔德提出自然是不完美的, 也正是由于自然的“欠缺”、“粗疏”“单调”, 才需要艺术加以补足, “为自然指明方向”, 而人“对艺术的学习越深入, 对自然的考虑就越少”⒆。因此, 艺术无须模仿自然, 不仅如此, 自然还是艺术创造出来的。他指出了“看”与“看见”之间的区别:“观看某种事物和看见某种事物是完全不同的。直到某人看到了一件事物的美好之处, 他才有所看见。于是, 只有在那时, 那事物方始存在”⒇。“事物存在是因为我们看见了它们。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如何去看它, 这些都是由对我们施加了影响的艺术所决定的。 (21) ”接着, 他以伦敦之雾为例予以证明。他说:“在伦敦, 雾也许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了, 我敢这么说, 但是没有人看见它们, 因此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 雾并不存在, 直到艺术创造了它们。 (22) ”王尔德这里强调的其实就是艺术的“点化”之功 (23) 。习以为常的事物人们往往熟视无睹, 只有当艺术家以其敏锐的发现能力,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将事物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呈现出来时, 人们才真正地“看见”它。其实, 这就是对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的陌生化, 对我们耳濡目染的日常视角的陌生化。王尔德对艺术这种点化之功的极力褒扬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众所周知, 现代主义作家极力描绘的就是“自我”, 力图从“自我”的独特体验中揭示事物最深刻的内在真实。而只有当作家找到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时, 才能唤起人们强有力的注意力, 恢复对世界敏锐新鲜的感受力, 从而体会作者意欲传达的信息。因此, 现代主义作家“具有某种将熟悉的现实世界加以陌生化的倾向” (24) , 他们不断在形式与技巧上大胆创新, 以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各种手法刺激人们的感官, 让人们不仅“看”, 而且“看见”、“感受”到他们所感受到的。可以说王尔德这一观点中深刻的内涵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陌生化倾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出于对当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下艺术实用性主流思潮的不满, 在康德超功利美学思想的基础上, 王尔德进一步提出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坚信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和自身价值, 宣称艺术不服务于任何外在目的。他说“艺术除了自己以外不表达任何东西。它过着一种独立的生活, 正始思想一样, 纯正地沿着自己的谱系延续” (25) 。王尔德试图从理论上排除艺术在政治、道德、伦理、宗教上的意义, 捍卫艺术的独立性。他这种纯艺术理论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与新批评派艺术自主的观点如出一辙。新批评派反对评论家过多地关注作者生平、作品背景、文学史等一系列外在因素, 认为“应该将作品当作一个独立实体进行详细剖析” (26) 。诚如赵衡毅所言:“形式主义文论起源于十九世纪的唯美主义或称‘为艺术而艺术’。王尔德的唯美思想在此已显露现代意识的端倪, 难怪乎有评论家说王尔德的思想大大超前于其时代。
王尔德生前一直不被苛刻的英国人所接受, 死后还倍受冷落与攻击。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逐渐发现王尔德的思想显示出的旺盛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了他所生活的唯多利亚时代。1993年, 在英国的伯明翰和摩纳哥们的蒙地卡罗分别举行了王尔德的专题学术会议, 批评家们指出“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当时是激进的, 在现在看来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当代性” (27) 。正如王尔德自己所言“艺术完全领先于它的时代……需要在另一个时代才能加以理解、欣赏和享受。” (28) 其思想中体现出的现代意识确定了他是站在时代前列的艺术大师, 他对小说的现代主义趋向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⑴⑵⑶ (27) 李元:《唯美主义的浪荡子——奥斯卡.王尔德的自我建构反叛》, 北师大博士学位论文, 2003, 页2、1、1、1。
(4)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页8。
⑸王宁:“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二十世纪文学的主潮”, 转引自《二十世纪现实主义》,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页65。
⑹ (24) 周宪:“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从哲学和心理学看”, 转引自《二十世纪现实主义》,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页21, 30。
⑺⑻迈克?莱文森编, 田智译:《现代主义》,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页12, 14。
⑼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4) (25) (28) 奥斯卡.王尔德, 萧易译:《谎言的衰落》,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页6, 7、7、7、9、15、20、10、51、2、37、37、37、13、51。
⑽候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页22
⑾Varty, Anne:A Preface to Oscar Wilde,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P.60.
(23) 吴学平:“反叛与超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 2。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推荐阅读:
论维柯思想的人文主义特征06-04
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想08-22
人文主义内涵05-14
人文主义取向06-01
欧洲人文主义06-10
人文功能主义10-31
作为人文主义的管理07-04
人文主义教学法08-22
中国的人文主义的阅读答案07-22
人文体育思想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