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文主义(共11篇)
欧洲人文主义 篇1
14世纪开始欧洲在思想文化政治宗教领域发生了一次革命,人文主义向传统的宗教神权发出了挑战,人们的个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意识开始萌发和释放。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习惯地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与人文主义思潮对立起来,主观地认为人文主义与宗教音乐、宗教信仰等是根本对立的,简单地将文艺复兴理解为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反对神道。
1、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与人文主义
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最为重要的文化特点体现在“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这两个方面,这一时期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不是简单对立的关系,人文主义者所富有的精神境界恰好是基督教因素存在的体现,两者对人的存在价值都有着积极的肯定,宗教的教义、教规、仪式、音乐等都透漏着人文主义的终极关切。
2、佛兰德乐派宗教音乐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
2.1弥撒曲的创作及其隐含的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的知名作曲家几乎都从事过弥撒曲的创作,其本来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连,但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题材出现以后,作曲家个人的体验和意图就在其创作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多声部的弥撒套曲是作曲家根据自己的精神体验和创作意图而创作出来的,它摆脱了外在推定的约束,其成形准则完全由创作人所决定。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弥撒曲的歌词基本没有变化,但不同时期的弥撒曲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
2.2经文歌的创作及其隐含的人文主义精神
经文歌是上方声部有独立歌词的复调乐曲,其产生于13世纪,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重要的宗教音乐类型,配有宗教拉丁歌词,其内容多以对虔诚道德的称颂赞美为主,音乐表现上富有气势,多用于典礼仪式场合。勃艮第乐派所创作的经文歌成为了这一时期宗教所特有的歌曲,其特色为音乐结构比较统一,所有声部采用无伴奏的声乐合唱,音乐中透露着虔诚的宗教感情。
3、德国宗教改革下的宗教音乐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与表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音乐文化改革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音乐-众赞歌,其民族特征鲜明,曲调来自德国古老的圣歌,具有宗教性质的歌词。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认为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不需要通过任何中介,人人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歌颂和接近上帝,这种人文主义关怀给教会音乐带来了解放,使得宗教音乐在内容上更加主观,形式上摆脱了拉丁古典的规律,诞生了使用各国新方言歌唱的活泼通行的圣诗,促进了雅俗共赏的大众音乐的流行和传播。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观点,该观点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平民阶层信仰的表达,马丁路德帮助人们在宗教信仰中寻找和发现自我,将人文精神中的自由、个人良心和思想的权利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平等”、“自由”体现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学说中的个人主义因素,认为人们在宗教信仰上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4、反宗教改革的宗教音乐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与表达
反宗教改革是天主教教会在面临新教质疑和挑战的情况下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和革新,在谈及宗教音乐问题时,反宗教改革派认为由于世俗曲调的应用使宗教音乐丧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的纯洁性,过于喧闹纷繁的乐器和复杂得多声部音乐结构影响了信徒对宗教音乐歌词的理解和与上帝的交流。反宗教改革对宗教音乐的世俗化问题分化成了两个派别,守旧派认为应该在宗教音乐中保存古代圣乐的遗产,反对在宗教仪式和宗教音乐演奏中使用除管风琴以外的其他乐器,摒弃宗教音乐中世俗非宗教的因素,革新派认为不能简单的否定多声部音乐的结构,认为当下的宗教音乐再回到单声部音乐也是不现实的。经过争论最后达成共识,即宗教音乐的创作不是为了获得听觉上的愉悦,而应该能够启发人们对宗教和上帝的沉思,要为宗教礼仪服务,在使用管风琴创作合唱弥撒时,应该只包含对上帝的颂赞,歌词的使用上应该让人们能够理解。达成共识后教会为了让信徒更好的理解圣礼的意义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打破了以往拉丁化的强制传统,全面开启了在圣礼中使用本国语言的大门,总而使宗教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过程中所孕育的人文精神不言自明。
5、威尼斯乐派的宗教音乐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与表达
威尼斯乐派的宗教音乐具有色彩绚烂、富丽堂皇的宗教音乐风格,该派的宗教音乐家们开创培养了复合唱的风格,这种唱法所带来的声音交互作用使其具有空间立体声的宏大效果。
乔瓦尼加布里埃利是威尼斯乐派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宗教音乐以多个歌唱队的形式进行演唱,拜托了传统对位的复杂技法,在作品中追求明朗的主调性风格。他进一步加强了合唱队与乐队之间的对比,使得乐曲演奏呈现出绚烂华美的音响效果,使得乐曲的表现色彩十分丰富。
参考文献
[1]伍维曦.弥撒套曲体裁性的确立与现存14世纪的弥撒套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2]王茕.论西方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关系[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02).
[3]文艺复兴http://www.bigengculture.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6243.html.
欧洲人文主义 篇2
【摘要】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作为一种音乐流派它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在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音乐的体裁样式凸显自己的特色。音乐表现手段获得了新的表现力。这些特征同浪漫主义文学诗歌的特征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同时又具有音乐艺术所独有的特色。
【关键词】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特征
一、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
浪漫主义原指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世纪初用来称呼当时的文学运动。音乐的浪漫主义眦初始于德、奥后波及全欧是至年问欧洲音乐历史上的一种潮流。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封建复辟的情势特别是随后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为这种新的音乐潮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历史土壤。它同发生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维也纳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代表人物的贝多芬在他的晚期创作中已经显露出浪漫主义潮流的征兆。在世纪-年代拿破仑失败、封建势力重新抬头时期在德、奥以舒伯特、韦伯为代表的这种新的潮流和风格终于出现但遗憾的是由于他们的早逝浪漫主义音乐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就在不久后的-年代欧洲民主民族运动开始逐步进入发展和高涨时期门德尔松舒曼和早期的瓦格纳实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飞跃。
几乎与此同时在七月王朝统治下的法国具有浪漫风格的柏辽兹音乐崛起当时寄居在法国的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波兰音乐家肖邦和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将这种新的音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切构成了欧洲浪漫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世纪年代以后欧洲的民主运动进入低潮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潮流开始衰落这在瓦格纳的后期歌剧创作中已经显露。其后浪漫主义音乐逐渐走向解体。但是它的影响在纪后一半叶的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中仍可看到故也有人称布鲁克纳、施特劳斯等一批作曲家为后期浪漫派。
二、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家及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间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和大量至今仍受人民喜爱的艺术珍品。浪漫主义时期创造了许多新的音乐体裁如多乐章标题交响曲、单乐章交响诗、交响音画、狂想曲、随想曲等在创作手法上既继承、发展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又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作大胆的革新。还推动了欧洲歌剧的发展和民族乐派的兴起是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世纪的欧洲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一。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乐派的继承者、浪漫乐派的奠基人“艺术歌曲之王”。主要创作领域艺术歌曲、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室内乐等。代表作品有《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鳟鱼》钢琴五重奏、《即兴曲》《音乐的瞬间》、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等。肖邦卜。波兰最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世纪欧洲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人物有“钢琴诗人”之称。作品有《降大调军队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降小调奏鸣曲》及大量夜曲和幻想曲等。肖邦的音乐中注入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他的艺术直指钢琴为此他创造了一种极其个人的风格在注音体系上渗进了许多他自己的特点。万方数据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活动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有“钢琴之王”、“钢琴上的帕格尼尼”等美称。作品有《塔索》《但丁神曲》《浮士德》《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钢琴高级练习曲等。李斯特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小品也有宏伟、辉煌的艺术效果和具有交响性的乐曲他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二是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体裁。一生中他写了首交响诗以《前奏曲》和《塔索》最为著名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种族主义幽灵重返欧洲 篇3
在欧洲,种族主义犯罪在增加,
种族歧视在蔓延,而欧盟还在为如何针对种族主义一致行动苦恼不堪
种族主义和新纳粹都不是新鲜的故事了。不过,当丑陋的袭击再次发生时,还是能够震惊一个国家。
8月20日,德国东部小城米格尔恩。在热闹的庆祝舞会上,50个德国青年突然开始追打8个印度人,同时高呼口号“外国人,滚出去”。印度人试图在同胞开的比萨店里躲过一劫,结果却连累了店主和他的车。
一群人站在比萨店外,没有人出面制止,甚至没有人打报警电话。
警察到来的时候,印度人已经鼻青脸肿,奄奄一息。
东部,还是东部
“德国东部的情况很吓人,那里的人看外国人眼神都不对。东部是新纳粹党的主要活动地点,在不少城市甚至是主要的政治势力。”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工作多年的程超对本刊说。
今年上半年,在德国东部地区,出现了极右翼分子“主宰”的“民族解放区”。他们宣称这些地区是从外国移民手中“解放”出来的。也就是说,所谓“民族解放区”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排外区”。
德国联邦议院专门就东部“民族解放区”议题展开了讨论。德国自民党议员米丽娅姆·格鲁斯提醒人们:“每四个德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有敌视外国人的情绪。”
种族主义者还在东部开始了从街头政治到议会政治的转型。在2006年的州议会选举中,德国极右翼政党国家民主党提出“要工作、不要移民”的政纲,他们在东部三个州都取得了议席。
萨克森州议会的一名国家民主党议员,公然声称“傲慢的黑人”以及亚洲人家庭绝不会融入德国社会。
据最新消息,国家民主党在萨克森州的民意支持率已达到9%,超过执政的社会民主党1个百分点。
“右翼极端主义往往长着一张东部的面孔。”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蒂尔泽在接受西德意志电台采访时说。
蒂尔泽的判断几乎可以推广到整个欧洲。
8月28日,欧盟基本权力监督局发布的《欧盟成员国种族主义和仇外现象年度报告》指出,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和马耳他等东欧国家的种族主义问题有上升势头。
在波兰,最大的反犹主义政党——波兰家庭联盟已经进入了执政联盟。
就在报告面世的时候,以排挤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为目标的极右翼组织“匈牙利改良运动”在布达佩斯举行公开集会。他们身穿黑色制服,佩带二战时期匈牙利纳粹党的箭十字袖标,引起了上千人围观和数百人抗议。虽然“匈牙利改良运动”尚未进入议会,但其成员已经在一些村镇取得了代表席位。
对于德国而言,东部代表着经济衰败和高失业率;对于整个欧洲,东部是最落后的地方。
“东德地区失业率在20%甚至25%以上。年轻人走出校门以后找不到工作,靠拿社会救济过日子。这些人聚在一起喝啤酒,自然而然地要生事。” 程超说。
蒂尔泽分析认为,右翼极端政党在经济落后地区大肆发展,因为他们感到在那里有市场、有听众,人们会相信他们那些极端简单化的理论,也就是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外国人。
种族歧视扩张
《欧盟成员国种族主义和仇外现象年度报告》指出,大多数国家的种族主义犯罪都出现了增长。波兰和斯洛伐克两国的增幅超过了50%。德国虽然增幅不大,但案件总数高达18000多件,是全欧之冠。
这份报告主要涉及五个主要领域,即有种族主义背景的暴力与犯罪、就业市场、教育、住房和法律规范。
在就业市场,同以前一样,移民的失业率高于平均水平,一个移民即使是他的就业素质高于当地人,也会比当地人在就业时面临更多的困难。
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移民家庭的孩子的辍学率明显高于其他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中的70%都被打发到特殊教育学校。统计表明,移民居住区往往是贫民窟和犯罪率高的地区。
与往年不同的是,种族主义扩张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个判断也得到了欧洲理事会下属的“反对种族主义委员会”的认可。“我们在今年的报告中强调了两点:对穆斯林的歧视和反犹主义的蔓延。”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艾琳·优莎娜西对本刊说。
即便是在移民政策最宽容的英国,多元化主张者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微弱。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完全消磨掉了主流族群对穆斯林的善意。经常有人到清真寺前游行,要穆斯林移民“要么爱英国,要么回家去”。
上个月,一群穆斯林妇女在伦敦希斯敏斯特大教堂前高举“英国警察下地狱”的标语示威,她们认为强力部门的“拦住搜查”是彻头彻尾的种族歧视。
“排外现象在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存在。但我们没有所谓的‘种族主义程度排行榜,也不能评出一个‘欧盟种族主义最严重的国家。” 艾琳·优莎娜西对本刊说。
步调不一的欧洲
德国的主流舆论把米格尔恩事件称为“德国人的耻辱”。不良好的记录和新纳粹的出现,都不能反映多数德国人对待种族主义的真实态度。
事实上,多数德国民众以及德国政府都对种族主义的抬头趋势非常警惕。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在德国北部的小镇代尔门霍斯特,臭名昭著的新纳粹分子里格尔律师打算购买一幢楼房,作为训练营。当地居民不惜集资400万欧元,抢先把它买了下来。
政府的立场也很明确。总理默克尔认为,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教育,才能真正改善国家排外的风气。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德国每年在打击极右势力方面的投入是2400万欧元。
“可惜的是,这笔钱能支持的活动十分有限。”德国政府家庭部发言人说。
米格尔恩曾经申请过这项资金,但是没有获得批准。另一方面,教化的效果也比期望的要来得慢得多。
不过,确实有些政府对反种族主义斗争“缺乏足够的兴趣”。欧盟基本权力监督局公开指责,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塞浦路斯和葡萄牙不做任何统计,使得报告显得“荒谬”,“因为没有统计数字,这五个国家就好像不存在排外问题了”。
在这些国家,种族主义犯罪被宽泛地归为因仇恨导致的犯罪,或者作为流氓行为处理。
最近一段时间,欧洲足球场上的种族主义是个热门话题。意大利和西班牙是丑闻频出的地方。侮辱黑人运动员似乎已经成为球迷甚至球员的习惯。
艾琳·优莎娜西向本刊透露,并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建立了打击种族主义的机构,半数的国家没有对种族主义行为规定制裁措施。
2000年,欧盟部长理事会先后决议通过两项“欧盟种族平等指令”。第一个指令要求成员国立法遵守“不分种族予以同等待遇原则”,第二个指令要求各国立法规范“平等就业原则架构”,截止日是2004年7月。然而,直到去年年底,许多国家的立法行动才刚刚开始。捷克上议院已经否决了为种族平等立法的议案。
今年4月,欧盟各国签署了一项打击种族主义的新法案。新法案要求欧盟成员国惩罚以种族、肤色和民族为由的犯罪,最高可判入狱3年。
欧洲人文主义 篇4
作为本书贯彻始终的根本性精神--人文精神,其实究其源头也并不是从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有的。“就像城市是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渐繁荣起来的一样,人文主义的源头是古老的。它起源于并始终受惠于古典文献遗产(它们主要是拉丁文的,也包括希腊文的)。基于自身义务的古典思想,注重人的王国(没有舍弃神的世界)、市民的积极生活(依然幻想着圣人贤者或沉思冥想者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和意志的力量(依然看重智力的成果)。”人文主义是在前人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中逐渐酝酿和萌发出来的,需要我们更多的从根源去探究其出现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从中世纪就开始律动的精神核心和价值判断。
蒋百里先生提到:“于是千年来伏流之希腊思潮,又乘时横决以出,而生面别开,此则所谓文艺复兴也”。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从一开始就是打着复兴希腊文化和艺术的大旗而蓬勃展开的,面对历史学家们所谓的“黑暗的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启蒙者和贯彻者拿出了恢复人文,启迪未来的气魄。“重理性,尚自然,此则近世科学之所由兴也。尊个性,尚自由,此则近世政治组织之所由来也。”
蒋先生的意思在这里已经十分的明了,和诸多的美术史家、艺术家的观点相一致,蒋先生认为,复兴古希腊古罗马传统,重理性,尊自然,是产生文艺复兴的根基,其中的人文精神,也是基于此而上升所致,这一点,相信大家也不会产生半点怀疑。
作者谈到了研究文艺复兴应该注意的三个方面:
1)不可有成见。蒋先生在这里十分睿智的提出了如下的观点:“人动谓中世纪为黑暗时代,此则教会封建之压迫耳,其实如法国圣路易时代,其文化亦曾大放光明”。这样的论断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具有先进性和理性思维特点的,正与其同时代的荷兰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学家赫伊津哈的观点如出一辙。赫氏关于文艺复兴研究理念的超前性,和他的主要思想,与蒋百里先生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在这里也不做过多表达。
2)不能专门注重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虽然是从意大利开始发源,但取得诸多成就,将人文精神遍洒世界的,则不仅仅是意大利,法国、北欧诸国以及其他的欧洲国家,都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因此将眼光局限于意大利是不正确的。
3)不可专注于美术文学。虽说美术与文学是文艺复兴出成果的主要领域,但文艺复兴作为一种精神侧面的、意义更为深刻的运动,其影响是多方面的。生活、政治、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这是我们一定不能忽略的。
蒋先生在政治、宗教、风俗、文艺四个方面中谈到了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半阶段出现的诸多历史事件。他非常客观、非常人文的谈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风俗人情,把更多的艺术作品和美术家、文学家介绍给我们。在谈到这个时期社会荒诞、庸俗和黑暗的同时,也不忘交代艺术家们在这个时期酝酿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人文魅力。
在文中作者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这三位文艺复兴的先驱,对于薄伽丘的《十日谈》,书中是这样提到的:“(彼特拉克)读但丁《神曲》大感动,为之解说、后其父卒,归佛罗兰市成名著《十日记》(Deameron)”“其事实有悲剧,有喜剧,有讽刺。其人物,有贵族,有平民。其性格,则有真挚,有滑稽”短短几行字,说明了《十日谈》的创作由来,将薄伽丘对于《十日谈》的描写交代得无比精彩,也十分清晰的说明了薄伽丘的这部巨著的人文主义精神特质。对彼特拉克和薄迦丘的介绍,也是十分精彩而深刻。
在笔者看来,蒋先生所说言这三点无不精准而深邃。随着时代之轮的滚滚向前,代表着人类精神力量结晶的文艺复兴却永远不会结束。人只要还活在世界上,有着人性最基本的追求,有着最自然的最原始的爱,人文精神就不会停歇,就会一直与时俱进!
聊以此文,向蒋百里先生致敬,向人类最高尚、最纯粹的人文精神致敬!
摘要: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是著名的军事学家。这本《欧洲文艺复兴史》是他在二十世纪初游欧洲,求“曙光”的结晶。此书经商务印书馆发行,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蒋先生在书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的两个观点,也是“五四”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这本书图文并茂的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介绍了法国、北欧诸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宗教改革的历史事件,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历程,令读过此书的人无不感慨颇深、受益良多。谈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就不能不提到这场伟大运动的核心精神---人文主义,作为今天我们依旧倡导的主导思想之一,人文主义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精神价值存在了下来,并且还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术以及各个领域。这是一种寻求个性解放、自我发现、崇尚自然,从中世纪“神性”的层面回归到“人性”的自我价值的重要依托,我们在此解读此书的人文精神,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蒋先生的深意,并为自身对于欧洲文艺复兴的研究打下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欧洲文艺复兴,解读,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1]侯树栋:《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史学观念》[J],北京:《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欧洲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欧洲农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661—1863年)》中的一段话,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些都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经济基础。
2、通过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评价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教学难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的两条途径和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目录索引法、引导自学法。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这一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
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地位);
②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③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资本主义是如何在欧洲兴起,世界近代历史的帷幕是如何拉开的呢?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了解本章内容的背景和基本线索。引言第一段介绍了背景,包括两点内容:第一,概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对外的特点(详细见下)。引言第二段概述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变革,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等。这些重大事件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下发生的,又反过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引言最后对比了东西方世界。同一时期的亚洲大国,因种种原因逐渐落后于欧洲。
讲授新课: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1、通过指导学生归纳技术进步表现,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研究方法。
2、进而讨论技术进步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引出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教师说明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必要条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讲解,如需要可举例)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点出或让学生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时间:14、15世纪;地点: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
2、根据实际让学生分别讲述城市雇佣关系产生的两种途径以及农村雇佣关系产生的途径,了解学生理解掌握情况。(注意:农村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的史实)
教师适当补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特点是雇佣劳动。所谓雇佣劳动,是指生产者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提供剩余价值的劳动。应注意:
①“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
②“资本家”资本家与小业主的区别在于资本家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这意味着资本家所雇佣的劳动者人数必然超过小业主,从而需要更多的货币,并控制更大的生产规模。
③“提供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而商品生产的目的则是生产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概念: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
3、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并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结合西欧封建社会特点讲解,并进一步明确指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反过来又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根据学生素质、教学时间适当补充: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不久,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欧洲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二者之间有何不同特点呢?“比较封建社会晚期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特点。”
①产生时间不同:中国是明朝中后期,约15世纪后期,西欧是14、15世纪。中国略晚。
②分布地区不同。中国仅出现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城市和少数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而西欧则出现在许多国家许多城市,并深入农村。
③商业资本所起作用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手工业作坊内部产生,商业资本所起作用较小。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有两条途径,商业资本起了巨大作用。
④发展环境不同。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西欧则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和重商主义推行而发展很快。
⑤结果影响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本课小结
14、15世纪,随着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意大利等地一些城市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也开始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使欧洲的封建社会渐趋瓦解,欧洲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它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这些事件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人类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向近代迈进。
布置作业
1、问答题:概括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两条道路及其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着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雇佣劳动生产关系。
气候政治:老欧洲的新世界主义 篇6
不知从何时起,这个老欧洲开始让人无法淡定。从“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到武力解决巴尔干冲突,再到反对美国进攻伊拉克,出兵阿富汗,十余年间,老欧洲左右逢源,东扩中见统一、争吵中现共识,一派新政治气象。其中,在世界政治舞台最耀眼的莫过于欧洲关于气候政治的主张,屡屡在联合国大会、G8峰会和全球公民社会组织活动中引领潮流、主导议题。欧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等同于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代言者。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今年出版的一本新书《气候变化的政治》
(以下简称《气候》),就反映了这一趋势。
吉登斯的气候变化政治学
所谓气候政治,在吉登斯看来,是关于气候变化产生的风险和风险管理(《气候》,第7页)。这一提法相当合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的假说,也是两人早期对“反思性现代化”或“现代性的后果”所作思考的一个交集。因此,不难想见,在1992年贝克正式提出“风险社会”概念17年后,吉登斯的气候政治不啻为一个贝克式“世界风险社会”(1998年)的实例,充满了新欧洲的世界主义情怀。吉登斯的这本新书也因此得到贝克“高度原创性”的赞誉。
不过,与风险不同,吉登斯所强调的气候变化还包括不确定性。风险通常是可计算发生概率的,而气候变化还带来极高的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超出了直接或间接经验的认识—怀疑全球变暖的人因为其方法论基础仍然停留在经验主义,而拒绝考虑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和生存引致的巨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会因为全球变暖只是一个科学假说而存疑,它更多的是基于今天世界市场和民主体制的系统性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资本主义所驱动的过分消费和利益集团绑架民主的结果。
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对吉登斯的气候政治学评价更高,他认为吉登斯的新著是遏制气候变化斗争的一个里程碑。相比贝克的吹捧,克林顿的评价抓住了当前全球气候政治的要害,也是吉登斯所代表的欧洲气候政治主张——气候改变所带来的是世界政治的改变,如果说此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主要被石油决定的话,未来气候将取代石油。这或是传统地缘政治的终结,也是对现代性反思之后的新政治或者就是贝克鼓吹的世界主义政治。
更重要的,吉登斯指出了新政治的两个新民主特性:一方面,民主体制在气候变化面前并未完全失败,因为民主之下的社会运动、环保压力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动员仍然是可能而且有效的,它只是深刻改变了民主政治的方向。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被尊称为北美的气候政治领袖不是偶然的,不是因为戈尔本人在环境问题上的特殊魅力,而是表明环境运动与政党政治的结合。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所要求的风险管理要求政府担当起更多的“计划”任务,对发生碳排放的企业和个人、生产和消费活动做到精确计划和管理,进而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有关碳排放的计划和管理。对中国这样的“新兴碳排放”国家来说(相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问题不在于人均碳排放的多少,而在于政府对所有碳排放单位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大大超过所谓国家治理能力或者地方治理能力的范畴——可称为“碳治理”能力——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具体包括:
超前思考;
管理气候变化和能源风险;
促进政治和经济的集中;
干预市场将污染付费制度化;
反制阻扰环境政策的商业利益;
将气候变化置于政治议程之首;
发展适合低碳经济的经济和财政框架;
防备气候变化后果;
整合地方、地区、国家和国际间的气候变化政策。
简而言之,气候政治代言者的双重民主特质——即环境运动和民族国家的碳治理——要求实行世界范围内的“气候新政”,要求对世界民主体系进行重新协商和规划。吉登斯本人坦言反对单纯的环保主义,而更愿意强调第三世界的发展和公平问题,强调市场交易对减排的积极作用。他的经济集中主张也更有利于中国,因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更有利于集中进行减碳控制。
欧洲则因同时具备环境运动和超民族国家的双重代言者角色而在全球气候新政中独具特殊地位,如同吉登斯称气候政治本身“超越左和右”而被各欧洲党派接受,欧洲的气候政治主张也可能超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成为世界主义的气候政治共识。
当然,吉登斯自己也承认,如果不算欧盟本身,真正将环境和气候列入政治议程中心的国家,只有瑞典和德国。而在欧盟历史上,在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一次将环境政策作为独立一章(第十六章)之前,1957年的《罗马公约》并未触及环境问题,1972年斯德哥尔摩大会上环境主张最为激进的并不是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而是日本、美国和瑞典。事实上,在欧盟成为世界气候政治的代言者之前,环境运动扮演着绿色政治的主要角色。
欧洲的绿色政治版图
1973年的中东石油危机是一个转折点,能源危机和经济滞涨引发了欧洲的环境主义浪潮,最终演化为今天欧洲关于气候变化的绿色政治版图。这个浪潮最初包括了三个平行部分:一、以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为代表的新生态主义开始影响知识界和精英的环境意识;二、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开始积极推行环保政策;三、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学生运动向环保运动的转型。其中,尤以后者影响最广,在全欧洲范围内深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形态,从个别环保先驱国家开始演变成欧洲特色的绿色政治,并最终形成吉登斯所代表的新欧洲环境主义。
1环境运动。欧洲的学生运动作为环保运动的前身,兴起于1950年代末的德国,在1968年发展为反越战、反帝国主义的“五月风暴”,从行动中开始反思威权父辈所代表的现代性。高潮退后,学生运动中的极端组织转型为红军派之类的学生暴力运动,而主体则在1970年代初转型为新社会运动,如女性主义运动、同性恋运动和包括反核运动在内的环境运动等等。在1983年美国在德国开始部署潘兴Ⅱ式导弹后,以反核为中心的环境运动发展到一个高峰,到1986年,德国和法国的反核抗议活动和参加群众的比例激增,创造了80年代的最高纪录。
这些运动有着共同的学运背景和网络。“68学运”培养了整整一代年轻的政治活跃分子,他们为后来的环境运动提供了主要的
领导和干部,他们常常也是其他新社会运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而以认同为中心的新社会运动在这个阶段建立起了广泛的社会网络联系和社运组织,成为后来全球公民社会和新国际主义的基础。正是在环境运动的新国际主义的意义上,环境运动当中的激进主义才得以与温和组织并行不悖,维持着运动的活力。也被公众容忍,呈现出绿色化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和传播方式。
同时,整个20世纪80年代,主流政治趋向于保守化,主流政党不愿意面对环境议题,如撒切尔政府就曾经公开表示对环境运动的敌意,欧洲的环保团体却在公众面前持续坚持其环保主张,其激进的反核立场背后嵌入了对冷战秩序下资本主义经济停滞的不满。这一立场和传播方式影响深远,重新凝聚起60年代末学生运动的参加者或同情者。1985年有人估计,大约有1000万西欧人属于一个或多个环保团体,而参加地方环境运动活动的人数则是这个数字的两三倍以上。
2由绿而党。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运动也走向了制度化。一方面,各类环境组织,如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等逐渐大型化和国际化。四家大型环境NGO——地球之友欧洲总协调(CEAT)、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绿色和平(Greenpeace)和欧洲环境局(EEB)——已经成为布鲁塞尔最重要的四大环境游说组织。除了绿色和平,另外三家组织均得到欧盟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广泛代表欧洲各国环境组织的“伞形体”欧洲环境局,是在欧洲共同体积极鼓励下于1974年创立的,长期以来欧盟是其核心支持者。在欧洲政治层面,欧盟与环境组织保持着如此紧密和“交互”(reciprocal)的财政和游说关系,使得他们分别互为环境主义和欧洲一体化社会政治层面的代言者。
另一方面,环境运动组织纷纷联合并参加地方竞选,积极参加地方和全国选举,联合之后的环境运动组织也纷纷改名为或被视为绿党,成为1990年代以来欧洲政治版图中最为活跃的新兴政治力量。与威权体制下环境NGO通常“绿而不党”的去政治化选择相反,民主体制下政党本身就是来源于自由结社,参政的组织只是因为政治功能的变化而异于普通协会,他们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推出选举候选人参与开放的公职竞选。因此,对欧洲的环境运动和组织来说,结党与否,只是选择街头还是议会作为他们的意见表达场所,并无任何法律或者政治的障碍。结党无疑意味着更大范围的动员,要实现这一点只需要环境运动内部意识形态的转变。环境运动因而相当程度上不再是一个运动,而更像一个广泛的“公共利益共同体”。1985年,刚刚加入新成立的德国绿党不久的菲舍尔参选成功,被任命为黑森州环境部长,也是德国绿党取得的第一个公职。
这一转型得益于冷战加剧。美苏的核对峙既促进了欧洲反核运动的兴起,也时刻提醒这些昔日学生运动的参加者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与东方共产主义的距离,而选择了与资本主义体制合作的方式,即社会民主道路。他们参加议会选举,在主流政治内部表达绿色政治的声音。Roots等人对欧洲七国所作的经验研究也表明,环境运动的制度化转型包括成立绿党是成功的。1990年代之后欧洲的公众和公共舆论已经完全接受了环境主义,尽管抗议示威事件相比1980年代有所下降,但公众意见却成为环境运动最重要的资源,环境运动并未随着运动的制度化而衰退。绿党通过领导环境运动对公众意见保持着超出其选票数量的巨大影响力。
必须指出,这一变化并不表明环境运动正在丧失其动员基础。制度化程度相对较低、1990年代初期动员程度降至极低水平的法国,1990年代后期以来的环境抗议事件却呈上升趋势。各国绿党所获支持也稳步上升,在1994年的大选中,德国绿党成长为第三大党;最早进入议会(1981年)的比利时两个分别代表不同语区的绿党在1999年共赢得14.3%的选票。绿色政治的第三阶段转型终于在1990年代的中后期取得突破:芬兰的“绿色联盟”于1995年进入内阁,开创了欧洲绿党参政的先例;之后,德国绿党1998年加入与社民党的联合执政;法国绿党也于1997年加入执政的中左联合政府,而在今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竟获得16%的选票,与社会党(17%)相当。
尽管欧洲各国绿党在各类大选中所获选票超过10%的时候并不常见,但是,在欧洲大陆普遍的多党制体制下,绿党的作用举足轻重,并影响着欧盟的环境政策。到上世纪末,欧盟的4个主要成员国中有3个均由绿党籍政客出任环境部长(德、法,意),并参加欧盟理事会的环境部长会议,左右着欧盟的环境政策。几乎所有绿党,除了爱尔兰和瑞典的绿党,都修正了早先的欧洲怀疑主义政策;那些大的绿党,如奥地利、德国、荷兰、芬兰、法国等国的绿党,也都因为选举的成功转而极力宣称他们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把欧洲当作他们的一个新的乌托邦。环境问题也因此在最近的十年成为欧洲政治的核心政策,并被当作增加欧洲一体化合法性、获取公众支持的重要资源。
3先驱国家。一旦环境意识通过环境运动得以在大众中普及一。并成为跨党派的政治共识,即如吉登斯所列举的环境进入政治领域中心的瑞典和德国,这一绿色政治进程就不会满足于仅仅居于国内政治的中心,它还有着强烈的向外输出的要求,就像今天的欧洲向外输出绿色政策。
比如瑞典,在1973年石油危机后最先启动了石油能源替代计划,到1980年代初瑞典的石油消耗占全部能源的比例下降了将近50%,并计划到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个非石油经济体。作为欧洲的环境先驱,瑞典不仅带动了北欧国家的环保政策,4个北欧国家的环境指数也长期排在全球最高位,其绿色政策甚至还左右了国民是否加入欧盟的选择,也极大影响了欧盟的环境政策。
瑞典在1995年与芬兰和奥地利一道加入欧盟后,改变了欧盟内部的环境力量格局,连同原先的“先锋”成员德国、荷兰和丹麦,形成了一个“绿色集团”。他们第一次改变了欧盟理事会的一致同意准则,在环境领域的政策制定过程中采取特定多数决。这使得在环境领域加速消除那些“后进”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的态度差异成为可能。虽然到那时为止,欧盟并无关于环境保护的共同基础,但是环境政策的国别差异显然会为自由贸易增加新的壁垒,而消除此类差异正是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其结果之一就是,1970年代以来争吵不休的汽车排放规制在整个1990年代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成员国的反对,争论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汽车制造商和欧洲委员会及欧洲议会之间。
对瑞典政府和绿党来说,他们加入欧盟的最低纲领是要求欧盟的环境政策起码要与他们的国内政策一致,在加入欧盟前夕的公投中各政党争相以促进环境保护的承诺来换取瑞典公民的支持。瑞典的“领先一协商”模式在吉登斯的气候变化政治中甚至居于核心,被用作扩展其领先的欧洲环境政策与世界协商的模本,符合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意义上“符合理性的可接受结果的预期”。也就是说,现行欧盟的气候政策很大程度上只是瑞典以前的环境政策的翻版,瑞典现在的气候政策是欧洲未来政策的基础。例如,瑞典的碳税经验就受到吉登斯的高度推崇。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征收碳税的国家,瑞典的碳税虽然税率不高,但具有普遍的约束作用。以芬兰为例,相比2000年的排放水平,二氧化碳税的减排效果大约为2~3个百分点;瑞典、挪威和冰岛的效果更明显,约3~4个百分点;而丹麦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则出现了绝对下降。这些环保先锋国家减排政策的成功为欧盟制定自身的减排目标提供了依据,也为欧盟的气候政治主张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模式,即通过普遍的碳税来实现减排是有效可行的。相对现有其他鼓励减排的措施,碳税因其公平性而有较强的约束力,起到其他税种所难以达到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结果。
至此,从上述欧洲绿色政治版图变迁的勾勒中,我们发现:吉登斯“气候新政”的新环境主义经历了绿色政治的不同发展过程,绿党、环境先驱国家和欧盟先后担当着环境运动和环境主义的代言者角色,将环境运动“欧洲化”(Europeanization)并进而追求其世界化(Cosmopolitization)。
欧洲人文主义 篇7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题材,主观情感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 (意思是“传奇”或“小说”) 一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最早使用在十八世纪晚期, 当时的人们对古代的冒险离奇故事普遍发生兴趣, 就把那些同传奇故事、离奇遭遇等想象色彩浓郁的事统称为浪漫主义。作为一个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思潮, 文学上出现了雨果、拜伦, 美术上则以席里柯、德拉克洛瓦为代表。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来势迅猛, 对当时的古典主义、启蒙运动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与保守主义的斗争中, 雨果《爱尔那尼》的演出在激烈的斗争中终于赢得了浪漫主义戏剧的决定性胜利。美术方面, 则是席里柯的巨幅作品《梅杜萨之筏》向保守主义发起了浪漫主义的宣言。
由于席里柯英年早逝, 他的师弟德拉克洛瓦结果了浪漫主义的旗帜, 德拉克洛瓦以《但丁之舟》及《希阿岛的屠杀》这两幅作品闯入巴黎艺术界, 它们分别于1822年和1824年在沙龙展出, 向以安格尔为代表的官方保守势力发起了猛烈进攻, 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他的作品一反古典主义的所谓高雅、理性, 充满了激情、动感, 色彩也绚烂多变, 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 在美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美术上的浪漫主义在题材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喜欢借用文学名著中的题材加以表现。这一特点, 在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尤为突出。在他的作品中, 能够找出相当数量的此类题材。这里仅选择几幅作品加以论述。
一、《但丁之舟》
但丁的《神曲》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丁之舟》取材于《神曲》故事, 画家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地狱。站在船中央的但丁被维吉尔引导乘着卡隆的渡船, 渡过阴河。画中在风浪里颠簸的小船, 象征人们被激情所折磨的情景和被死亡威胁的悲剧。在这幅画中, 他一反古典主义的规则, 运用了对比色调, 以突出主题, 两个站立的、裹著大衣的人物的衣著色彩, 为互补的绿色和红色;阴河里的幽灵扑向小船, 整个画面充满恐怖、阴森的气氛。
作为德拉克洛瓦的成名之作, 《但丁之舟》受到学院派画家的讥讽、嘲弄和攻击, 官方甚至不给展出。可是人们终于发现保守沉闷的法国画坛出现了一位巨大的天才, 曙光显现, 古典主义更显得暗淡无光。
二、《沙达纳帕路斯之死》
《萨达那培拉斯之死》是一幅激昂、无法、充满情绪的画, 其中表现出人类在暴乱时的野蛮、淫荡和病态的残忍, 被古典主义者称为“第二号虐杀”。
这幅画取材于拜仑的长诗, 描绘阿尔及利亚第一王朝最后一个君王沙达纳帕路斯在叛军包围王宫时, 令侍从们杀死他的妻妾犬马, 尔后放火自焚的情景。画家在这幅画中描绘自杀、虐杀的各个细节, 惨状目不忍睹, 到处充满恐怖、绝望和凄惨。全画回旋着强烈的震动, 扣人心弦。画家运用极度强烈的色彩对比, 以红、黄色为基调, 展现出血腥的恐怖。在构图上, 画家有意识在画面上安置各种器物, 塞满一切空间, 以眩目的错综形象、缤纷的色块、动乱不安的韵律和狂放的笔触, 给人以闷塞、动荡和死亡的直觉。这种动感又和静态的国王形成对比, 使整个画面构成和谐的艺术整体。整个作品狂乱凄惨的氛围和拜伦长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相当吻合。
三、《诱拐丽贝卡》
此画取材于英国作家司各特小说中的情节:骑士古贝尔从古城堡中劫走少女丽贝卡。画面背景是坚固的城堡, 骑士从这里冲杀出入, 焚烧城堡,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强悍骁勇的骑士征服了这座城堡。画面中心是古贝尔扛着挣扎无望的丽贝卡突围的情节, 画面的近景是他的仆人正备好马匹接应抢人的骑士。
画家从人物的活动神情和环境的描绘, 叙述这故事的来龙去脉, 画面充满紧张、勇敢、机智和浪漫气氛, 这种具有情节性的描绘, 体现出绘画的文学性。
四、《美狄亚》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马克思称它是希腊文化的土壤。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是诸多艺术大师表现的宠儿, 《美狄亚》就是其中一个。
美狄亚帮助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 并生下一对儿女, 但最终却遭到抛弃。美狄亚忍无可忍, 怒火满腔, 在烧死情敌之后, 手持利刃, 抱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跑进山洞, 准备亲手杀死他们。画面故意将美狄亚的眼睛安排在阴影中, 但我们却能感觉到美狄亚眼睛里燃烧着的熊熊复仇之火, 与闪闪发光的利刃和无辜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画面笼罩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之中。
五、《俄菲利娅》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堪称经典, 悲剧人物俄菲利娅的不幸遭遇令人扼腕叹息, 特别是她在发疯之后, 在河中溺死的凄美场景, 更是令人深深同情。《俄菲利娅》表现的正是这个画面。身着长裙的俄菲利娅躺在水里, 绝望地拉着树枝, 表现出求生的欲望。作品在绘画技巧上超出了德拉克洛瓦自己以往的风格, 形象描绘简捷, 笔触粗犷, 色彩变化十分丰富, 意味着同古典主义彻底决裂, 并对印象派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尽管手拉树枝的情景似乎与莎翁原作不符, 但却更加真实可信, 也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文学题材是浪漫主义美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为了突出激
情, 画家往往选择具有强烈冲突的情节进行描绘, 画面恐怖、紧张,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艺术上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桎梏, 同时也震撼着观赏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希腊古典神话》 (德) 古斯塔夫·施瓦布著, 曹乃云译译林出版社1995、05
欧洲人文主义 篇8
宋代绘画是中国写实主义绘画发展的繁盛时期。其价值在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手法, 运用精炼而纯熟的描绘技术,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从历史角度来看, 宋代的绘画在内容上增强了现实性表现, 因此也比较接近大众的喜好和审美要求, 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写实的情怀。“搜妙创真”, 宋代的写实主义绘画在诸项技法上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拓展, 如构图、皴法, 以及透视比例和色彩的铺成方面, 并力求在画面中表现真实而且巧妙的艺术效果, 进而展现出高超的写实表现能力。
回顾中国传统的绘画发展历史不难看出, 两宋乃至宋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 写实主义绘画实际一直是中国的基本绘画表现方式, 直至两宋时期将写实绘画推向了高峰, 更加重视对写生和写实风格的追求。
欧洲文艺复兴是指从中世纪中叶兴起的, 以意大利为中心, 所掀起的欧洲新文化与思想运动。欧洲绘画的写实主义艺术风格在此期间形成与发展, 尤其是“透视法”的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绘画中的写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繁荣。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 开创了基于科学写实主义的表现技法。
达·芬奇的“镜子说”对当时欧洲的绘画观念影响广泛且深远, 成为当时写实主义绘画主要的理论依据。写实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整个社会艺术的主宰, 主要取决于这样的绘画观:艺术的目的就是将虚幻的故事描绘得如同现实目击所看到的一样真实, 画面上应当逼真地再现客观的事物形象。虽然之后也出现了诸如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等绘画艺术风格, 但它们都统一在写实主义范畴之下。
二、两者的关联
中国宋代的绘画艺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实际上是两个不同话语的体系, 两者在造型、审美以及表现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但若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两者也并非没有关联。
当我们在针对“西方美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这一主题的讨论时, 西方也在探讨中国绘画艺术对其绘画艺术的影响。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保尔·瓦莱里曾说:“我们的艺术、我们的知识中的很大一部分, 都要归功于东方。”实际上, 从历史角度进行审视,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 欧洲人探索的视线一直朝向东方。著名的“丝绸之路”连接着西方和东方, 在14世纪的意大利丝绸纺织中心卢卡所出产的丝绸图案上可以看出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的元素, 在其制造的丝绸上, 经常会出现中国的禽鸟、花卉、山水等纹样, 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借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表现, 间接的促动了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画家写实主义绘画。拉赫认为:“现实主义, 或者说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追求真实地描绘自然, 无疑是受到东方的影响, 受到引入欧洲的东方的奇异的新植物、动物和其它物品的刺激。”也就是说, 中国宋代的写实绘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写实主义绘画。
因为受到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描绘由此而变得更加丰富。意大利学者奥尔西克认为, 中国绘画艺术中深邃的思想性和精神性很明显的影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塔什干壁画中的精神和哲学内涵。16世纪是中国与欧洲通商比较频繁的时期, 欧洲和中国贸易的频繁推动了欧洲和中国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 因为大量的中国艺术品如绘画、雕塑、刻版印刷插图, 以及丝绸、瓷器等等, 通过商贸往来的方式如洪水一般席卷欧洲, 在此过程中, 中国的绘画艺术也深深的融入到了欧洲的审美意识当中。从13-15世纪的绘画, 尤其在杜乔、安德烈亚、洛伦采蒂和乔托的绘画艺术中可见一斑。法国学者纽霍夫曾对中国精湛的刺绣艺术赞赏有加:“中国艺术家精于花鸟, 他们以绣花针为笔, 用笔写生, 无法与之匹敌”。
由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两宋时期在时间上的错位, 其在中国开始传播已经是在明末清初, 由此可以推断, 究其两者的关联, 主要是中国宋代写实主义绘画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写实主义绘画的影响。
三、两者的区别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度的成就, 概括来讲, 主因有三:一是思想从宗教神学的枷锁中获得解放, 从而形成一种勇于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例如,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他们为了更好地真实表现人, 亲自对人体进行解剖, 从而收集科学的表现素材;二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美术中汲取了营养。比如注重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物形象的描写, 挖掘完美的人体表现的技巧等等。三是焦点透视法的运用, 使画家们可以在二维的平面上如实地再现三维的真实面貌。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状态不同, 宋代的皇家画院是绘画活动的中心, 画院的建立对绘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宋代写实主义的画家也主要集中在画院内。与西方写实主义相比, 宋代的写实主义绘画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写实, 其有自身的特点, 它是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通过记忆升华后再进行转移默写, 而不是完全的照抄客观现实, 更不同于照相式的记录自然, 更确切地说, 它是描绘现实, 但不拘泥于现实, 而是通过与自然万物进行沟通, 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并非是对客观存在浅层的模仿
在材料运用上, 从15世纪著名画家凡·埃克兄弟改进了油画的材料和技法之后, 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表现力和色彩效果。油画的颜料采用了含有树脂的稀释油, 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 使颜色易于调和, 便于运笔, 又可层层敷设, 从而使作品既能展现丰富的色彩效果, 又能表达真实的质感和肌理。这些优点, 增强了欧洲绘画的写实能力, 并逐渐形成了西方传统绘画的特色。与其相比, 宋代的绘画所用工具主要有生宣纸、毛笔、墨汁、水性颜料等, 其颜料的调配也与油画大为不同, 在技法表现上也有一定得差异性, 如以毛笔纵横挥洒, 皴擦应用线描和墨、色的变化来表现形体和质感, 利用特殊的材料与表现技法展现了特有的东方神韵。
在表现手法上, 欧洲文艺复兴写实主义绘画在造型注重对明暗晕染方法的使用, 同时强调细节的真实描绘和明暗的变化处理, 以及注重对光的运用, 使所描绘的对象层次分明, 立体感强烈, 既生动、又真实。宋代的写实主义绘画是以具象描写为基础, 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 同时施以皴、点、染、钩, 留白等手法来描绘物象。取景布置并不拘泥于西方焦点透视的法则。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 画尽意在”, 同时强调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书画同源, 对诗书画印的讲究也是其显著地艺术特征之一。
四、总结
写实主义绘画是人类美术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在这里所讨论的并非有孰优孰劣之说, 我也没有理由妄自菲薄, 任何的交流就像是对话, 其必然具有双向性。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主义绘画和中国宋代的写实主义绘画, 两者既有内在上的关联, 又有实质上的区别, 但都是人类绘画史上的精彩显现。
摘要:作为世界两大主流绘画体系的代表, 中国和欧洲的写实主义绘画都是人类文明的不朽瑰宝, 尤以中国宋代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为显著与代表性, 在融汇与碰撞中, 两者既有密切的关联, 又有区别。
关键词: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宋代,写实主义绘画,比较
参考文献
[1]徐庆平.《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1989年.
欧洲人文主义 篇9
西方的文明从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经济到社会的渐变过程, 社会同个人一样都会面临各自的精神危机和精神革命, 16世纪的西欧到处呈现出许多新旧社会更替时期的明显迹象,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进入到手工工场的新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成长, 必然要求挣脱封建制度, 这便是宗教改革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路德
由于文艺复兴而兴起的经济革命大力地推动了思考, 个人主义的、竞争性的新经济文明在商业和金融的巨大发展的迅猛推动下, 宗教改革开始, 它包括内部改革和“激进的”新教改革, 路德是宗教改革先躯, 人们称为路德派。宗教商品出售的背后的教义内涵激起了路德的愤怒, 使他走上与教会领导权相左的冲突路线, 结果形成了“德国的宗教改革”作为宗教改革的重要要素, 路德派针对社会腐败和教会的腐败, 宣扬“因信称义”, 从通过形式化的如朝圣、立誓、禁食、购买赎罪券等善功来获得灵魂的拯救, 改为路德主张的“信”, “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这样, 就把人的灵魂获得拯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每一个真正的信徒手中, 把人从外在性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拯救的自主权。
三、加尔文
加尔文派在路德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国际性的运动。加尔文派作为一种城市的运动, 不同于路德派讨厌经济生活和商业金融, 他们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它, 他们看贸易和金融的利润跟看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主的租金一样, 这种利润不会被看作不义之财。他们最重视的是工业阶级和商业阶级的环境, 让宗教成为经济生活的真正道德, 他们不再怀疑经济动机世界和精神动机世界格格不入, 不认为贫穷本身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美德, 不再认为资本家所获资本是建立在其他人不幸的基础之上。加尔文把借贷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正常但又不可避免的事情, 对借贷他的永恒法则不是“莫要放贷”而是“公平和公正”。
加尔文派的社会道德学说, 他认为勤俭和节约是人类最好的品质, 他强调个人的责任、克制和禁欲。他是基督个人主义, 注重宗教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他认为教规是宗教的神经, 而且这也一直是加尔文主义的精髓。他所强调的得救预定论, 深深扎根于中产阶级之中,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四、路德与加尔文
路德与加尔文分为是宗教改革中的关键人物, 在宗教改革中两者都起到了相应的重要作用, 两者有其不同之处:
首先, 两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路德反对资本主义, 他仇视商业和资本主义, 反对高利贷, 只提倡农民的生活, 反对农民起义以及商业和金融, 认为工匠的生活也是值得尊敬的, 在生活中有限制的交易, 反对懒惰和贪婪。
加尔文却和路德完全相反, 他认为应该将新兴的资产阶级组成一个有纪律的社会力量, 它的使命是持有经济美德的标准。他的教义都是由移居外国的商人和工人传播的, 承认商业和金融, 注重公平、公正, 认为借贷是必须的, 承认高利贷的地位, 并积极的鼓励商业实践。有人说“加尔文为16世纪的资产阶级做了马克思在19世纪为无产阶级所做的事”一点儿也不过分。
其次, 路德主义是保守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 面对时代发展而来的商业文明感到束手无策, 恭从于既定的权威, 他的理想是家长制的社会道德, 认为农民的生活最美好的, 不受商业侵蚀在基督中没有资产阶级的位置;而加尔文主义认为各种运动与斗争都要根植于资产阶级之中, 加尔文派充满了战争与革命, 是一种积极、激进主义, 是一种国际性的运动, 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 设想了一个更加先进的经济组织, 然后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最后, 两者的教义不同, 路德派主张“因信称义”路德主张的“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的东西,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强调的是个人的发现。而加尔文强调得救预定论。
五、宗教改革的影响
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全面冲击和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 首先, 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 给罗马天主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大大缩小了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 罗马教皇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去不复返了。随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影响的衰微, 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 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 有利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其次, 宗教改革剥夺了教皇和教会贵族的特权, 没收教会的大批土地和财产, 这不仅有助于专制王权的加强, 也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再次, 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变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即作为封建支柱的罗马教会势力的动摇,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欧洲人文主义 篇10
加尔各答
自1690年加尔各答作为一个贸易港口建立起来之后,它迅速转型成为了一个英殖民城市,充满了堡垒、教堂和法院。城市迅速扩张,商人和贸易者通过修建英式乡村住宅似的豪宅来炫耀自己的富有,这标志着欧式建筑适应印度文脉的第一阶段。
通过1757年6月23日的Palashi战役,不列颠帝国在孟加拉取得了政治支配地位,出于行政和市民的目的,不列颠帝国在殖民城市加尔各答建立了很多大型建筑来宣告其霸主地位,诸如用于执行统治和审判的政府大楼和市政厅。
教堂和公共建筑蔓延了整座城市,直至今日加尔各答依然还遗留了很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式建筑物。例如作家大楼的红砖立面,Dalhousie广场周边的建筑和1921年才完成的维多利亚纪念厅,都直接展示了先前世纪宏伟建筑的视野。
城市的发展遵循欧洲的规划理念;狭长的街道终止于突显的公共建筑。加尔各答市政厅(1811年)设计模仿帕拉迪奥建筑式样,马特卡费大厅(1840-41年)的西立面取材于雅典风之塔。
建设业的爆发不止在加尔各答发生,并且在其他两个印度港口城市孟买和钦奈也有同样的现代化和殖民化。这些城市的建筑与英国传统城镇布里斯托尔和曼彻斯特的建筑极其相似。加尔各答、孟买和钦奈已经变成了新建筑的实验基地。
Jaminders 宫殿
为了统治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和领土,新的印度地主阶级被任命为税吏,为英国服务,同时他们自己留下了部分税收以换取他们的服务。
新的印度地主阶级被称为Jaminder。到18世纪末,英国殖民政府同Jaminder制定订了永久性的土地收益金办法,即该土地所有者必须向英国政府交纳一笔固定金额的税款,但在当地Jaminder收取土地收益的过程中这些收益将由Jaminders划拨。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农业人口又即将来临,Jaminders的农业耕作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土地收益增加了而英国政府却不能分得其增加部分。因此,在19世纪中期,孟加拉精英阶层是十分富有的,以致于他们可以借由建筑媒介炫耀他们的财富、权力以及接近英国的实力。拉吉巴里(Rajbari)或在三角洲的豪华住宅实际上是他们社会力量、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展示。
那些在性格与行为测试中的Jaminder阶层要比欧洲人更加的欧洲化,他们拥有的欧洲文化同时代表着当地的权利及传统。Jaminder在豪华住宅以外的表现像一个欧洲人,但是,他们的妻子或女性家庭成员是传统的bangalee。于是,他们只得在家中表现为bangalee。他们流着孟加拉的血液拥有着孟加拉的肤色,而在品味、思考模式、道德及心智上却是英式的。所以,这些由Jaminder创造的建筑是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从1850年起,受到Jaminder影响的孟加拉国建造了由两种语言融合的Jaminder豪华住宅,如Ballati Jaminder bari,Murapara Jaminder住宅,Tajhat宫殿,Mohora宫殿等。
Ballati Jaminder bari就是这种融合的最好例子。欧洲元素在诸如古典柱式、柱子、山墙融合在建筑外观上,但建筑内部布局依然保留着当地的文化和传统。纯南北朝向的建筑适应了热带季风气候。甚至木格栅被使用于防止阳光直射的南侧走廊。第一进传统的庭院专门为家庭活动,狭窄的第二进庭院作为服务活动使用。水池或池塘在孟加拉家庭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anama Nagar
距达卡约24公的Panama Nagar代表了一种混合的建筑形式。富有的商界精英将其选址在索纳尔冈(Sonargaon),中世纪的首都城市,各种设计的私人住宅排列形成街道,与自然界结合,它与散落在全国各地的Jamindar宅邸共同代表了一种建筑式样——扎根于本土中却显示了英国城市精神。在巴拿马(Panama)街道的房屋有些仍然留存,有些已经成为废墟。50座街前的房屋和其他一些小房子以及其背后的构筑物在600米长的街道两侧自东至西延展开来。整个区域由周围水渠保护起来,这条水渠是用于家庭活动和洗澡的。
对西方建筑装饰的偏好通过科林斯柱式和半圆拱山墙的使用反映在入口处的装饰图案中。
Curzons大厅
随着1905孟加拉的分裂,达卡成为东孟加拉和阿萨姆邦(Assam)的首都,一系列新建筑在那里落成,其中一个建于1904年名为“Curzons大厅”的商业中心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拥有双层楼(double stored)的红墙外观、巨大的中央大厅和东西两翼。建筑的外边缘设置连续走廊,因此没有一间房间是阳光直射的,换言之,所有房间的门口都处于阴凉处。在北侧的外立面有马蹄形和尖形拱门。圆顶凉亭的壁柱、装饰性的砌砖,回响着欧洲与亚洲莫卧儿元素的巧妙合声,所以说英国人继承了莫卧儿Mugha的遗产是毫无疑问的。Curzon大厅因为掺入了马蹄型拱和未被他人注意的加尔各答式建筑而比莫卧儿的Mughal和摩尔式的(Moorish)更进一步。
教堂
对于十八世纪的孟加拉来说,欧式建筑最典型的影响就是教堂的建立,它是当时最早的欧式建筑,但其中,我们仍可以看出一些本土势力对于欧式原型与精髓的干扰。例如:在莫卧儿(Mughal)时期达卡(孟加拉国首都)Tajgaon的Holly Rosary教堂,它的东面和谐地融合了基督教与莫卧儿的Mughal元素。它是拥有正厅、过道和半圆形后殿的廊柱大厅式教堂,但正面外墙搭配的是先前莫卧儿的Mughal风格的本土元素。
上文讲述了孟加拉殖民时期的建筑从欧式建筑发展为地域性殖民建筑的过程与转变。所以,不论殖民统治为孟加拉最终带来了什么,可以肯定的是一股新鲜的血液被孟加拉文化所吸收并用之于其建筑上。
平房
建筑,特别是乡土建筑展示的不仅仅是建筑形式与结构,它代表的是文化、生活形态、区域气候的融合,甚至代表了居住者的特点。孟加拉平房就是集合了这多种元素,可以用来研究一个区域特征的代表。长屋檐和阳台分别可以削减烈日的毒晒,带来凉爽的微风;在屋顶(chala)的形状也影响了许多印度教和穆斯林统治者建立的许多著名建筑。但是,除了地域形象,它纯粹的功能优势以及便于建造的特点也使许多去往孟加拉内地的欧洲殖民者愿意继续采用它。这是孟加拉平房开始向欧洲奢华“别墅”进化的起点。
平房(或Banggolo)是孟加拉农民使用的小屋,被在印度居住的欧洲人接受与采用以便遮荫。这些小屋的思想被借鉴到用来满足欧洲商人以及统治阶级的要求。当这个概念及思想在19世纪下半叶从印度传播到英格兰时,它被赋予了多个定义:单层的独栋房子(今天普遍盛行的观念);它赋有这样的目的——为了休闲、假日而建的,便于建造的,具有独特设计的单层活动房屋,改良后的孟加拉平房的文化影响力非常广泛,从印度、欧洲一直到北美、非洲以及澳大利亚。所以,可以说,建筑艺术的影响两条路径并存:从欧洲到孟加拉以及从孟加拉又到欧洲以及其他西方世界。
摘要:在所有的视觉艺术中,建筑不仅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的审美和愿望,还体现了它们所处时代的精神。现存的一栋栋建筑或那些建筑史料,从中都可具体体现建筑创作的动机与目的。18世纪末之前,英国人已经成为孟加拉的主要殖民力量并且统治政权根深蒂固,社会、文化、城镇体系被彻底整理。孟加拉的殖民主义纠葛成为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而那些有关建筑艺术的启示和范本都来源于英国和欧洲。欧洲殖民统治时期,孟加拉三角洲地区暴雨连绵洪水泛滥,在欧洲建筑理念影响下,孟加拉的建筑形式特征产生了变化。这种东西方融合的建筑风格,是英国殖民建筑为适应孟加拉本土气候与文化背景而不断变化的出色代表。本文以孟加拉殖民时期的建筑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其建筑语汇从欧洲到本土建筑的逐渐转变。最后一段讨论的是孟加拉湾殖民者将本土建筑朝全球化的居住模式转变的过程。所以可以说,建筑艺术的影响是双向的,一个方向是从欧洲到孟加拉,另一个方向是从孟加拉到欧洲和西方世界。
欧洲人文主义 篇11
亦古亦今的“黑的”
英国人今不如昔的老脑筋举世闻名,对他们说来姜绝对是老的辣,米字国民的特点贵在能将事物保持古香古色外表的同时,内部却偷梁换柱成不落伍的现代化享受。这种“新古典主义”英国人玩得得心应手,伦敦名胜、百年一贯制的古典漆黑的士,即体现了亦古亦今的卓越组合。
其实,伦敦的士设计名扬天下的诀窍很简单,首先;司机旁不设座位,是专放行李的空间。再就是;车厢采取古典贵族马车风格,4个面对面的皮座椅令乘客畅叙甚欢。英国人对古董车情有独钟,街上跑着的五花八门“出土文物”犹如汽车博览会,从上世纪20、30年代圆头圆脑的老爷车,直至眼下“生死时速”豪华版的法拉利跑车,应有尽有。收藏老爷车是英国人永不疲倦的爱好,一年一度的蒸汽车博览会历时一周,届时英国人如服了兴奋剂似的狂热。由于车展规模盛大游人如潮,以致于列队维持秩序的警察帅哥都成为一道风景。来此炫耀的老爷车部部保养得锃光瓦亮,车主为了这每年一度的露脸荣誉,日常小心伺候甘当车奴不在话下。据说,有不断哼哧着喘粗气的古董看家宝,为了赶上一见天日的荣耀,居然提早一个月就上路了。蜗牛爬行的出土文物,为了不至于白天成为拦路虎,它们只得委屈于月黑风高之夜悄悄潜行。
乌泱泱的伦敦的士,究竟何以引人入胜?首先一部崭新原装“黑的”价值超过5万英镑,通常“黑的”在其寿命期内约完成50万英里的行驶重任。如今,罕见、珍贵的上世纪30年代Asquith型出租车仍然供应,因其抢眼气派已成为婚礼派对的最爱。伦敦“黑的”皆是质量的保证,平均每年每辆的士运行5万英里。前两年,两个小伙子买了辆1989年出品的伦敦的士,这辆超龄服役的老模范17年间跑了100万英里。二仁兄为了慈善事业募捐,驾驶着老黄牛从英国的布里斯托出发,横跨法国、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俄罗斯,长征后抵达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
当您踏进伦敦“黑的”,电脑即会从2万5千条街道中显示出您将前往的路线,并提示捷径之途,亦会再提供两、三条不同的路线供乘客参考。电脑索引接下来的服务,是告知伦敦目前的市政工程情况、单行线和步行区,并提醒眼下伦敦交通最繁忙、最堵塞的路段。伦敦的士骄人的亮点在于,它是世界第一位安装电视娱乐系统的的士。客人可选择欣赏伦敦指南、伦敦交通及本地历史;另还提供商业、新闻、购物及娱乐资讯;您若需要解闷,它亦给您预备了古典喜剧、电影及音乐节目。当然,阁下享受电视娱乐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电讯、电脑、汽车、时装……等国际大公司的广告洗礼。
伦敦“祥子”需苦读3年
伦敦出租车业的历史渊源悠长,16世纪末期4轮大马车引进到英格兰时,因这些舶来品昂贵的售价和保养费,车主便产生以车养车的策略,即将马车出租生财。文献资料最早的记载是1588年首辆4轮马车的出租业务,到了1620年,伦敦出现了第一间公共4轮马车的车队服务。一位退役上尉购置了4辆马车,雇佣专门的车夫身着特别制服,行驶于街道上招揽生意。转眼到了1654年时,英国议会通过了管理出租车数量和经营的法令,200位伦敦市中心出租马车的主人,得到了营运证。然而进入到19世纪40年代后,市民对于马车司机越来越怨声载道,因车夫非但不熟悉伦敦街道并常常粗暴无礼。于是,1859年市政府开始实施马车司机的知识培训及礼貌教育。直至今天,伦敦市警察署副署长仍拥有对出租车的全权司法管辖权,然而实际的日常管理业务,则由公共运输办公室负责。
要想成为伦敦的士司机,绝对需像攻读高等学位一般地狠下苦功。第一件硬功夫就是将自己修成伦敦通,这项技能通常需3年练成,对比之下,英国的硕士学位倒是一年即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决心当的哥的硬汉,首先必须亲往的士司机办公室申请,待官方验明阁下无犯罪案底且通过了身体健康测试后,接下来便是课堂知识集训。司机学生每人发放一本蓝色封面、伦敦400条的士路线教材,称为“蓝色手册”。学生的任务是,必须对书本上400条路线所涵概的博物馆、街头雕像、医院、警察局、学校、电影院、百货公司、酒店、餐馆及政府部门……总之沿途的公共建筑物事无巨细皆要胸中有数。
用功者通过笔试测验后,接着将面临4轮的面试考验。一排来自各部门的考官,绞尽脑汁考问学生关于400条路线图上的烂熟学问,简直如博士论文答辩会般地一丝不苟。第一轮面试通过后,考生需耐心静候56天才有机会第二轮上阵。闯过第二关后,还得忍耐28天才轮到继续被审的机会。接着再养精畜锐21天,铆足劲准备冲刺最后的关卡。漫漫其修远兮、熬人的诸多“鬼门关”,若其中一次栽了跟头,那就没得说,一切都必须推倒重来,考生就得有万里长征从头跃的思想准备。所有面试合格的跃龙门者,还得通过个人性格、精神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身体测试。至此,幸运者才将有机会踏上路考。话又说回来,即使上述的所有沟坎皆跨越后,阁下仍然拿不到驾照,因为后续还要跨越的横拦是:从伦敦市中心到郊外100多条路线图的考验,还得经历同样的面试难关。不错,伦敦的士司机训练犹如魔鬼营,经过如此旷日持久的毅力打拼,准祥子最终获得的奖励是:印有“伦敦的士”字样和一组号码的车牌。
据说最不幸的一名学员,坚韧不拔地奋斗了19年,终未能熬过鬼门关。由于受训期间,准司机得练习在伦敦驾驶2万英里的经验,一年学费约2万5千英镑。紧张、昂贵的学习生涯使得学员只能靠打零工谋生,因此伦敦的“准祥子们”在街头开车转来转去,及忙着运送意大利快餐,亦成为伦敦的街景。实际上,对于立志投身出租车业的勇敢者说来,3年执着拼搏所获得的知识,本身就是对其极好的回报和奖赏。因为,当“祥子们”跻身享誉全球的伦敦的士司机行列时,等于攀上了出租车业的喜马拉雅巅峰。
“黑的”是伦敦的光荣门脸
伦敦旅游局最近的调查表明,“黑的”已成为这一世界著名大都市的光荣门面,其良好形象使伦敦的优雅深入外地游客之心,游客夸赞“黑的”是最难忘的伦敦典型标志之一。至于伦敦“的哥”们的财政进项如何,西方人的习惯是个人所得属于“绝顶机密”,但可以肯定的是,师傅们的荷包一定迈进了中产阶层。显然丰厚利润,是出租车业在伦敦兴旺了3个多世纪的推动力之一。目前,著名的出租车业主包括伦敦市长、菲利普亲王殿下、汤加王储、演员兼作家斯帝文,佛瑞,还有维珍航空的巨富实业家理查德·布兰桑。
伦敦的士司机与北京的哥一样侃功一流。通常师傅们喜欢与您唠家常或讲述名乘客的趣闻轶事,当然少不了介绍沿途的风景名胜,做为导游,伦敦司机师傅是训练有素、绝对称职。若运气好,兴许还能碰上共产主义鼻祖马克思的玄孙为阁下驾车。一脸又浓又密的黑络腮胡须,模样酷似马克思,名为安东尼,马克思的伦敦的士司机,是马克思女儿的曾孙。马克思师傅的名片背面印有马克思大师肖像,车前方悬挂着镶嵌于精致铜框里的卡尔,马克思画像,身边则摆放着马克思的旷世名著《资本论》。若乘客逗趣地询问马克思师傅,继承了马克思大师的哪些遗传基因时,他即会幽默道:“继承了先祖畅饮啤酒的嗜好。”需提醒的是,当您享受了马克思师傅的服务后,马克思先生会递过来上面标着“资本”二字的铁箱,那是巴望着您的小费。笃信勤劳致富的马克思先生,一天24小时恭候待命随叫随到。
伦敦“黑的”还是英国女王的最爱,女王夫婿菲利普亲王即是位有证书的哥。前些年,亲王买了一辆“黑的”并考下了出租车司机牌照,于是,亲王便经常开着“黑的”在伦敦兜风。恰好一晚伦敦维多利亚宫戏院推出新戏,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王夫打算前往过把瘾,但他们不想惊动手下侍从。结果,菲利普亲王师傅亲自加夜班,开上自己的“黑的”送老伴前往戏院。此事件成为全球媒体的热门八卦。与之相映成趣的则是前首相布莱尔,一天上午遭遇闹市交通堵塞的他,果断地下了自己的坐驾,与手下大臣们步行前往地铁站。首相与大众并肩排队买票乘地铁上班的新闻,令民众为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