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考察

2024-08-03

欧洲考察(精选8篇)

欧洲考察 篇1

为加强与欧洲先进墙材装备制造企业的交流合作, 了解欧洲节能墙材生产及建筑应用情况, 10 月21日至28日,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组织了国内近30家墙材装备生产企业, 对德国、比利时等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技术交流活动。集团常务副总裁雷国熊、窑炉公司总经理雷国全随团全程参加了上述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 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在慕尼黑举办的欧洲国际陶瓷展览会、三个砖厂及自动化设计装配和墙板生产线, 最后和比利时墙材协会进行了技术交流。通过参观交流,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 欧洲墙材装备技术确实处于当今全球领先水平。

1 智能化程度高

一个砖厂的生产人员约10 人左右, 每天产量450 t, 每周工作5 d, 每天两个班, 每个班5 个人。砖厂的原料处理、产品设备更换、焙烧等环节, 实现了无人操作, 部分员工只做些监控工作, 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管控。

2 工艺先进

尽管砖厂生产的产品规格多, 但通常更换产品设备只需要2 min, 均为全自动电脑程序控制, 精确度和效率相当高。砖厂的外燃一般是用页岩气、天然气或清洁煤气。气体输送管道做到安全可靠, 各种安全阀齐全完整可靠, 设有储气罐以保证气压需要, 喷嘴分布严格按照烧成温度曲线分布, 火量大小都是经过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所有砖厂都安装有脱硫、脱硝、除尘系统, 烟筒高度40多m, 由电脑在线检测, 达到100%达标排放。

3 烧结产品种类多

德国砖厂生产的异形砖、空心砖、保温砖、复保温砌块等产品规格多而全, 一般的砖厂可以生产80 多个品种, 而规模大点的砖厂可以生产150 多个品种, 完全可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

4 产品合格率高

德国砖厂主要还是采用低层码烧的隧道窑工艺, 采用分层码放, 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干燥非常均匀, 不会造成开裂;采用二次码坯外燃烧结工艺, 方便窑炉温度控制, 能够更好地控制过火断面范围, 保证良好的烧成品质, 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5 烧结产品砌筑快捷

烧结产品通过自动化设备编组, 岩棉填充, 再一层一层的粘接自动砌墙, 制作成墙体, 然后进行高压水枪切割, 经过打磨, 半人工成型和包装, 装车运输到客户所在地。按照设计图要求, 选取所需要的砖的规格, 通常只要一个吊车司机和两个工人, 在一天内就能完成房子的结构组装。

6 注重技术研发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 都设有砖瓦技术研发部, 研发人员少则上百人, 多则200 余人。研发人员分工明细, 比如研发电气自动化、房屋结构图纸设计及砖瓦新产品的开发等, 为墙材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

7 烧结产品非常精致

欧洲砖厂均有先进的原料制备和陈化工艺, 在原材料的选择上非常讲究, 原料加工都比较精细, 原料的配比必须符合塑性、颜色等指标要求。搅拌成型挤出设备非常精密, 就算较大的保温砌块, 孔洞分布的非常密, 都能够做到一次成型。砖厂烧结出的产品外观精致, 犹如一件件艺术品。

8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砖厂的车间内设计有通风系统, 保证有新鲜风流通过。车间内噪音很低, 防尘效果很好, 非常注重车间内环境卫生。皮带等转动部位全都有防护, 洞口平台都有护栏, 危险地方都有警示标志, 安全防护非常到位,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9 管理先进

砖厂都配有标准化仓库, 仓库里的备件是按照客户需求来定制的, 每个客户都有一个二维码, 只有该项目的人才可以进入仓库取货, 实现高效率的精准管理。

10 企业历史悠久

比利时CERATEC集团位于比法交界处, 已经有88年的历史, 是比利时私营家族企业, 至今已经传到第四代。像这样有几十年历史的砖厂比比皆是, 他们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 一方面不断搞研发, 技术不断革新, 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把诚信视为生命, 一切影响企业诚信的事, 他们就算失去再大的利益也不会去做。

欧洲考察 篇2

姓名:苗海丽

班级:环艺

学号: 068班 3061411144 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诚实,它一座西北古城,千百年历史沉淀,构成了古城特有历史的气息。唐式建筑风格极大的体现了西安光辉的历史,也提升了西安的城市印象 ,他就是一部历史,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在这里搜索欧式建筑相对比较难,但是因为欧式建筑的风格具有令人们感到无限向往及产生遐想的力量,所以在西安的一些地方也出现的具有欧式建筑特点的建筑。。

如: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大门以欧式凯旋门为主体。大家来看看图片吧。

欧式建筑风格融入了欧洲人特有的自由开放,像法国凡尔赛宫,凯旋门那中大气恢宏。

凯旋门是欧洲一种纪念战争胜利的建筑。始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统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后为欧洲其他国家所沿用。常建在诚市主要街道或广场上。用石块砌筑,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券门洞,上刻宣扬统治者战绩的浮雕。

凯旋门门如其名,是一座迎接获胜归来的军队的凯旋之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也是一样,以欧式凯旋门为主体,主要为了迎接莘莘学子们。

还有现代的西安台为欧式建筑风格,外观新颖别

致虽然颇具欧式建筑风格的神韵,但不过是一件拷贝品而已,我觉得我们需要的不是在别的地方已有的拷贝建筑,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创造的独一无二的经典欧式风情建筑。

欧式建筑风格分好几种:雅典的古代风格、纤致的中世纪风格、富丽的文艺复兴风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直道庞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风格,在各个时期都有各种精彩的演出,是欧式风格不可缺的要角。欧式风格给我在建造形态上的感觉特点是:简

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在意态上则感到雍容华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篇二:德国波兰英国考察报告

德国波兰英国考察见闻与感想

王彦娟

2013年3月18日,本人有幸参加由吴纯举书记、林方亮总工带队一行8人组团前往德国、英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欧洲影视基地考察,经过的城市有德国的法兰克福、汉诺威、柏林,波兰的首府华沙和英国的伦敦。3月18日下午到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随后入住ramada酒店,因为时差的原因,我们几个没有困意的同事就在酒店周围走走,因酒店远离市区,路上行人不多,周边比较安静。不远处发现有个小镇,由于是当地时间9点多,商店基本都关门,不过在德国路旁有很多的商店橱窗即使是关门后灯也是亮着,可以看到里面商品和海报,每一家商店的橱窗灯光颜色也不同,汇集在一起给街道的夜晚带来了绚丽的夜景。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又到小镇上,虽然不是很大,但环境非常整洁,每个建筑立面都有不同的颜色,屋顶的材料和颜色基本上是一致,所以整体上还是很协调。另外德国的行车文明也是世界公认的,比如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斑马线上准备过马路的时候,车基本都

会停下来等行人通过,很少有车鸣笛,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制度的真实体现。

图片1(法兰克福机场附近小镇)3月19日主要考察法兰克福市中心金融区、美因河畔和罗马广场。印象最深的是罗马广场的传统建筑和教堂,虽然周围也有些新商业建筑,但古建筑保存非常完整。他们的建筑特点底层采用砖石,上面采用木构架和草泥等材料填充缝隙,外露木构件表面刷深红色的漆,安排得疏密有致,木构架以外的空隙则涂成白色,色彩对比明显,特点非常鲜明,屋顶特别陡,里面有阁楼,开着老虎窗,屋顶材料应

该是一种瓦,颜色多数是深灰色,整体看上去非常和谐统一。法兰克 福这座城市同样也经历过战争,能够保存下来的老式建筑不多,所以在城市改造中这些老式建筑同样被保存下来,使的今天的人们能够感受德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图片2(法兰克福罗马广场老式建筑)

经过罗马广场就可以看到美因河,在美因河畔发现一个建筑与北京电视中心非常相似的建筑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是善意的模仿还是无意的巧合?在两个著名城市的显要地段屹立两个类似的建筑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来自网络上不同评论,而且都是出自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个人觉得不管外形如何相似,主要还是要看内部功能和使用的合理性上,才是建筑师考虑的真正目的。

图片3(左: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右:北京电视中心)下午从法兰克福乘坐汽车到达汉诺威,已经是傍晚6点,在汉诺威参观了市政厅和北德意志州银行(nord、lb)大厦,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德意志州银行大厦,独特的造型很难想象是一座为金融业服务的大楼,整个建筑外立面全部采用玻璃幕包裹,内庭空间也是非常复杂,也是因为这个的奇特造型,让我产生深刻的印象。进入建筑内部

图片4(汉诺威nord、lb大厦)篇三: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 古建掠影 japan construction report 2013.10.10 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在建筑方面受到中国及欧洲文化的影响,但其建筑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此次赴日本考察,希望能从点滴中品味到原汁的日本味道。

古城堡、神社和寺院可谓是日本最常见的古建筑,它们是日本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是人们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古城堡

古城堡又叫“城”,是诸侯的居城。老百姓并不住在“城”中,而是散居在“城”的四周,由此形成所谓的城下町。古城堡可谓日本现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源头。

日本城堡,从公元前后到近代有着将近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建筑主要目的是为了御敌于外,因此大多结构坚固,实战性强。城堡外围以壕沟,堆砌石垣,并修筑有坚固的城门箭楼。内筑有5-7层的瞭望塔,塔下部为城主的宅邸。这个瞭望塔现今被称作天守阁,以往日本的建筑多仿承中国的建筑样式,但天守阁却是日本人的自创。

难波宫就是其中典型的古城堡。

公元645年,孝德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的飞鸟迁至大阪,建造了一座名叫“难波宫”的宫殿,是日本现存的一座最古老的宫殿,由丰臣秀吉营建,后昭和年间又再重建,几经战乱,几经重建,呈现我们眼前的是——大阪公园。这座古城最具历史厚重感,20多米高而陡峭的城墙及外围幽深的双重护城河都

保留至今(图1-01),内有数栋重要建筑物,是其他图1-02 天守阁 任何一座日本古城都无法相比的。

正中位置是金碧辉煌的天守阁(图1-02),高约五十六米,为五层九重建筑,内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 1 图1-01 像、武器和美术作品等。经过1997年3月的大改修后,其阁楼层层素白,斗拱屋檐穿插其间,给人以既威武又巧致的感觉。绿色屋顶上的黄金装与白墙相互辉映,其华美的姿态得以重现,给人一种甚具魅力的美感。

天守阁巍峨屹立在城中央,象征着大阪昔日辉煌与荣耀,一种全新异域的人文景观让你体验着日本对古城堡的特殊情怀。

日本人何以如此钟情于城堡,一方面因为城堡是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的象征,看到这些古城堡可使心灵得到一种慰藉。另一方面在探访古城堡时,追忆往事,可感受蕴藏其中的那份浪漫与旧时情怀。

二、神社

在日本传统建筑中,神社建筑占有突出的地位。早期神社是模仿当时的居住建筑,其作为日本特有的神道教祭祀场所,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已成为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

神社的布局与环境同样体现出日本人所追求的恬淡与清幽的审美趣味。神社总体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表面古朴自然,毫无华丽可言。周围多有围墙环绕,内有不少古杉,茂林修竹,林荫参天。

日本神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入口处都设有一个形似“开”字的“鸟居”①(即牌坊,一般是用木料或石料搭建的)(图2-01~图2-02),是神社的重要标志。神社建筑的样式按入口不同分为妻入口和平入口。正面为三角形屋顶的是妻入口(图2-03),平直形的是平入口(图2-04)。又按屋檐样式不同分为切妻造和入母造。由两块斜面组成只有两道屋檐的简单样式称为切妻造。四面都有屋檐的称为入母造。另外四面都有屋檐却看不见三角形屋檐的称为寄

图2-03 妻入口 图2-02 鸟居 图2-01 鸟居 栋。

神社内最大的建筑是本殿,即神祗的安奉处。进入神社庭院,有一个或多个石制水槽,槽上横放着几把竹木做的长柄杓。香客在进香祭拜之前可在此漱口洗手,然后再以洁净之身入内敬神。

神社建筑中大阪天满宫及奈良春日大社都各具代表性。

大阪天满宫(图2-05)是全日本最著名的神社

图2-04平入口

之一。最初的神殿建于公元949年,是村上天皇为了慰藉道真公的灵魂而下令建造的。因遭受了数次火灾,现在主殿和入口大门是1845年重建的。这里供奉着被视为“学识之神”的10世纪的学者——菅原道真。

园里种植着菅原道真喜爱的梅花,还有一尊巨大的作为他的动物守护神的铜牛。

与天满宫不同,奈良春日大社是所有春日神社的总社,旧称春日神社。建于710年,社内供奉的神明包括武瓮槌命、经津主命、天儿屋根命和比卖神。建设者为藤原不比等。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一部 分而被登入世界文化遗产,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 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

春日大社的一鸟居(图2-06)与气比神宫、严 岛神社的大鸟居并列为“日本三大鸟居”。漫长的参 道两边树木繁密茂盛,两旁一排排年代久远的石灯 笼严阵以待。灯笼的材料有木制的、金制的、陶制 的和石制的,其中石制的灯笼最普遍(图2-07)。

春日大社的本殿(图2-08)由四座神殿组成,这四个正殿是春日造②的代表性建筑,很好地保留了平安时代的独特设计。

日本人与神社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一生的某些特殊日子,如婴儿出生;每年的男孩节、女孩节;青年男女订婚、结婚等都要去参拜以求神灵保佑。今日的神社不仅是供人参观游览的文物古迹,还是人们慰藉心灵、领略传统文化的场所。过年时,全家人一起到有名的神社参拜,参加那里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祭典活动,已是过新年的一项重要内容。神社宁静、自然及所带有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对在现代化高节奏生活的大都市人们来说,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地方,也是一个难得的避风港。

三、寺庙

与森严肃穆的神社相比,作为佛教建筑的寺院

图2-08 春日大社本殿

图2-07 石灯笼

图2-06 大鸟居 一鸟居 图2-05 天满宫入口

则要轻松许多。日本的寺院与中国的寺庙大同小异,只不过相对中国庙宇建筑多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日本的寺院多用素色原木,显得庄严肃穆。这也是日本自然观的一个体现。且在造型风格上比中国木塔更为轻盈飘洒。3 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是大阪四天王寺(图3-01),593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是日本早期佛教建筑的典型。四天王寺在布局上为百济式③,即塔(图3-02)和金堂前后排列在中轴线上,北面回廊正中还有一座大讲堂,讲堂之后,东西为钟楼和经藏。金堂里供奉丰观音和四大天王,五重塔内则保留着

图3-01 四天王寺入口鸟居

不少简洁有力的壁画。

寺院多次遭遇战火和天灾的毁坏,但每次都得以重建,所以至今仍保持着最初建造时的飞鸟时代的雄姿,充分体现了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

奈良县东大寺是奈良时期最重要,规模最宏大的佛教建筑。建于圣武天皇743年,位于奈良东,是全国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1998年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东大寺大佛殿(图3-03),又称金堂,为东大寺中心,其多次被焚毁,现在主殿是1706年建造的第三代,规模比原先缩小了三分之一,为最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内,放置着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舎(古同“舍”)那佛(图3-04)。

东大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南大门(图3-05)是正门,宽约50米、高约25米。于760年建成但因为火灾烧毁了,于镰仓时期被修复重建,被称为世界遗产。

东大寺寺域广阔,规模宏大,其整体布局,完全是参照唐朝最高级的寺院规制兴建的,如今在中国已找不到同类型及同规模的建筑。

说神社是日本人净化心灵的地方,那寺庙就是他们的精神故乡,他们用自己特别的保护方法保护着他们,使得这些寺庙建筑至今仍保留着其神韵。

四、古建筑的传承

从古城堡,神社及寺庙中我们看到了日本对古建筑的保护所采取的原则是不求原汁原味,但求神韵与风格的统一。

日本对一个城市古都风貌的保护,主要是通过 建筑风格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来体现,而不仅仅是对

图3-05 南大门 图3-04 卢舎那佛 图3-03 大佛殿 图3-02 五重塔 4 古老破旧的古建筑的维护。当一座建筑破旧得已无法修复时,干脆将它拆除,再按原样重建,保持其古老的建筑风格,即修旧如新,虽新但却是按古法重建,这说明日本经千百年传承,建筑手艺也传承下来。其次,对古建筑的保护还在于很好地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有功能与活力。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要想使之长久地活在人们的心里,就要使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即使并非原造,也能长久地存在下去。神社至今仍被日本人作为祭祀朝拜的固定场所,而对佛教的信仰也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精神核心。正是这些带有浓郁民俗风情的传统文化的存在,才使日本古建筑仍然不失古老的传统风韵。反观中国的古建筑,多为修旧如旧,单纯保护,仅供游览,少了些许活力,相比之下日本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及日本人的自然生态观也许会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注释:①鸟居: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日本人又认为,鸟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其中有好的灵魂,也不乏肮脏的灵魂,不能让鸟接近神社,故而在各个神社的正门前200米左右处建“开”字型牌坊,名为鸟居。

②春日造:春日造入口为妻入口构造,春日造这种样式的神殿很好地利用了曲线和色彩。

③百济式:进南大门后有个回廊围成的方形院子,南面回廊正中是中门,进了中门,院子里有金堂和塔。

5篇四:欧洲城市群考察报告

欧洲城市群考察报告

欧洲城市群考察报告

一、欧洲国家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情况 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他的著作《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中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具体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特大城市。按其标准,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一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为核心,涵盖40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该城市带面积占美国面积的1.5%,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20%,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7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二是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该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美国的“钢铁城”、“汽车城”都在这里。三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也称东海道城市群,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该城市群一般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这个区域面积占日本国土的6%,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1%,工业产值占全国的65%。四是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这一城市群实际上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因――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所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这个城市带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万。五是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城市群。由伦敦――利物浦一线的城市构成,其中包括世界纺织工业之都――曼彻斯特、纺织机械重镇――利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这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生产基地。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是五大城市群中地域面积最小、发展最早、城市密度最大的城市群。后来,戈特曼还提出了第六大都市圈,即中国的“长三角”都市圈。西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密度大,均以多个城市集聚的形式形成城市群。如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集中了英国4个主要大城市和10多个中小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法国的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是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改变原来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沿塞纳河下游在更大范围内规划布局工业和人口而形成的带状城市群;德国的莱因――鲁尔城市群是因工矿业发展而形成的多中心城市集聚区,在长116公里、宽67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埃森等20多个城市,其中50—100万人的大城市有5个;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是一个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城市群,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乌德支列、哈勒姆、莱登3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仅有10—20公里。该城市群的特点是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

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欧洲城市群在欧洲区域协作和经济发展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功能:(1)、要素集散功能。主要指经济圈所具有的一定范围内集聚和扩散商品与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各个都市圈首先是一个集散中心,是区域经济循环网络的重要空间节点。凭借较优越的交通和信息服务,成为大宗商品的交易地和进出区域货物的中转中心。伴随商品流的集散,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也将高速集散。(2)、服务功能。即都市圈所具有的为区域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商品和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提供全面、高效、便捷服务的能力。(3)、辐射带动功能。大都市或中心城市的极化作用带动了综合经济中心的形成,形成和发挥制造中心、贸易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科技中心等多功能的综合经济中心的作用,成为本区域经济振兴的基地,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中心,带动了区域经济腾飞的龙头。(4)、整体竞争功能。通过城市群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使各城市、各区域之间形成合力,增强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5)、集约用地功能。建设都市经济圈,克服各个城市分散规划、分块建设的现象,利用都市圈内城市相邻的条件,统一规划用地,合理布局新建企业,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起到节约耕地的作用。(6)、创新功能。即都市经济圈的制度创新能力。创新功能是区域发展的动力。都市圈的发展,发挥了综合创造能力,成为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

二、欧洲城市群发展的空间结构特点

首先,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欧洲城市群都位于适宜人类居住的中纬度地带,并且都处于平原地区。平原地区便于农业耕作、居住和交通联络,因此人口总是向平原集中,导致城市也向平原集中。英国是一个岛国,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伦敦及其附近地区,并向北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一线延伸。英国的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于这一地带。这里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在工业化过程中,这一地区最早发展成为城市群。

其次,具有中枢的支配地位。欧洲的大型城市群往往都是国家或洲际的中枢,乃至世界的经济、金融中心,它常常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具有发展国际间联系的最佳区位优势,是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对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中枢的支配作用。巴黎、伦敦都具备这样的特性。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各自国家首都和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它们各自所统领的都市圈也就成为各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区和政治活动中心地。

第三,具有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群是一个巨大的城市群体,不仅拥有数量大的中心城市,而且还有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城市群体。其中,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中心城市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引力中心,欧洲 的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都是由2个以上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组成。法国、英国的城市群都是以首都等大城市为核心。

第四,空间体系结构形态大多沿长轴呈带状拓展。世界城市群大多都是长轴呈带状拓展,也有呈其他结构拓展的。美国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两个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均沿海岸延伸,呈现出带状的空间结构特点,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略呈环状拓展。第五,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欧洲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城市群大多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发达的铁路、公路设施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不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形态如何,城市群总是有一条产业和城镇密集分布的走廊,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相连。第六,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欧洲城市群区域内除城市用地外,还有大片的农田、林地相连,是获取新鲜农产品、提供游憩场所和改善环境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伦敦作为一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珍贵,曾是一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但伦敦在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建设上,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拥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和体系。伦敦的绿地规模大,并已形成网络化,城市外围建成了环城绿带,平均宽度8公里,最大宽度达30公里,绿带里不准建造房屋和居民点,阻止了城市的过分扩张,又可作为伦敦农业、游憩区,保持了原有小城镇的乡野风光;并通过楔形绿地、绿色廊道、河流等,将城市的各级绿地形成网络。德国、奥地利等城市间绿树葱茏、绿草广覆、植被茂密,在公路两侧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黄土、黑土。良好的生态环境给考察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欧洲城市群的发展和运行的规律 城市群是由于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结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城市、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等新型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伴随一批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超级城市、巨城市的出现,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一方面继续向大城市集聚,另一方面向大城市郊区扩散,从

而又形成众多地域相连的大都市区,若干大都市区因地理空间相互毗连,最后连绵组合成大都市带。因此,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即地带性城市化阶段)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尽管“大都市带”或“城市群”的概念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但“大都市带”或“城市群”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出现。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所以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成长,在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了由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聚集而成的城市群。此外,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在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等煤田和沿海地区,都在工业革命中形成城市密集地区,出现了城市群现象。城市群的发展还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18世纪后,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以伦敦至利物浦为轴线的大片城市带或城市群。到19世纪,欧洲大陆的兴起,使西欧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在法国大巴黎地区、德国莱因――鲁尔地区、荷兰和比利时的中部地区,以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波恩等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并共同组成了“人字形”的发展轴和城市带。而进入20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在美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形成了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以及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四、欧洲城市群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欧洲城市群的发展初期是各国政府为了改善原有单一的中心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加而将产业和人口向大城市周围的地区扩散,采用城市群布局方式在地域上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群体。这种城市群体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演化成巨大的城市化地带,并以其独有的聚集优势,对一定区域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但这种巨大的城市化地带也导致国家经济、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于某一地带,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弊端。突出地表现为:导致区域生态平衡破坏;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与区际差异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连绵扩张吞食大量良田;企业外迁造成城市政府财税锐减,中心城市渐趋衰退。针对上述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西欧国家在国土规划上开始重视城市群区域的良性持续发展,并相继采取了一些应对之策,主要有: 第一,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机构建设,重视规划作用。欧洲国家大多都有大都市圈或经济圈的区域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机构和制度,并赋予相应的规划和调控权,如“大伦敦议会”、“巴黎地区规划发展委员会”等分别是各自都市圈发展的协调机构。欧洲将城市规划视为国家大法,构成了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的城市规划是一项基本 原则,非常注重城市管理法治化,制定严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措施。如法国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在城市规划中实行法治化管理,当时规定巴黎的城市建筑不得高于艾菲尔铁塔,并为城市建设定下中轴线。英法两国在治理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时,致力沿岸文化景观保护,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从欧洲城市群发展脉络来看,制定了“保护旧城区、重建副中心”的发展规划。欧洲大部分城市十分重视保护旧城区的工作,如巴黎是最早开始进行改造的西方大城市之一。1958年巴黎制定了地区规划,1961年建立“地区规划整顿委员会”,主张打破原来的单一中心城市结构,建立一个多中心分散的城市结构。并采用“保护旧城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摒弃在一个地区内修建一个单一的大中心传统概念,代之以规划一个新的多中心布局区域,把巴黎的发展纳入新的轨道。同时,建设5个新城,还布置9个副中心,在远郊建设几十个中小自然村为主的小村镇;在城市化城镇周围建设5个自然生态平衡区,以及组织完善地区交通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此外,为控制巴黎地区人口的膨胀,法国在全国范围内确定8个平衡性大城市来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二,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城市群发展的规划建设体系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民意。在欧洲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中,到处都可以听到政府倾听民意的呼声。比如,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以人为本”规划体系。德国政府出台每一项建设项目,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对人的健康问题;其次考虑环境问题。这个国家的人民无论对工作还是对生活都十分守时、守信、认真、严谨,充分体现出一个自信和有素养的民族性格。在英国座谈时,英国学者谈到,城市改造涉及拆迁问题,必须行使严格的审批程序,在这当中,社区居民的意见都能够参与进来。如果社区居民对建设项目不同意,或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政府不能强制拆迁。在奥地利座谈时,卡明斯基教授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维也纳附近的一个城市要建设一个水利工程,涉及一片森林需要砍伐。这引起市民的强烈反对。一群知识分子带头组织起来,自发上山护林,同时发起全社会声援。一段时间斗争后,森林保住了,而市长被赶下了台,真可谓:树没倒下去,市长先倒下去了。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民意在欧洲国家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不论在奥地利,还是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不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文物保护,考察团都突出感觉到了欧洲国家民意在城市决策中的地位,感觉到了民间力量的作用。第三,加强区域城市共生化、一体化建设。欧洲国家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封闭还是开放、城市利益还是区域利益、城市群的国内发展还是跨国发展、本国利益还是欧盟利益的问题。就是在协调上述关系、处理各种矛盾中,欧洲城市群不断进展,区域一体化甚至整个欧盟的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并成为全欧洲的共识。欧洲现代化大都市都有发达的大经济技术带为依托,这个经济技术带一般由庞大的都市圈、城市群组成,构成具有雄厚实力的区域,区域内城市共生发展。如伦敦依托的英国英格兰区域是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自篇五:考察报告

欧洲古典风格的研究报告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如外国建筑史中古希腊、古罗马有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等代表性建筑风格,中古时代有哥特建筑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后期有运用矫揉奇异手法的巴洛克和纤巧烦琐的洛可可等建筑风格。

一、哥特式 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哥德式建筑最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它也出现在许多城堡、宫殿、大会堂、会馆、大学,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见其踪影。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特点:主要有三:第一,就是尖拱,哥特式教堂中使用侧推力较小的尖拱,减轻了结构的重量。由于尖拱不像圆拱,其半径一旦固定就不可改变,而是可以任意改变弧拱的高度,也使正厅与侧厅的高度更加协调。第二,就是高大的玻璃窗,这是由于使用了独立的飞券结构,把券脚落在侧廊之外的横向墙垛之上。侧廊因不必再承担中厅拱的侧推力而使的中厅的侧高窗得以开大,而外墙上也因此有可能大面积的开窗。在飞券和墙垛之间还可以建造各种功能的小房间,因而使教堂的横厅越来越短。从外面看教堂就是由细长的石头与巨大的玻璃组成,其组成类似于现代建筑的框架式结构。第三,就是由于骨架券成为拱顶的主要结构,十字拱也成了框架式的,因此拱顶的结构性更强,就使得总体的厚度减小,整个拱顶的重量大大减轻,减小了对各部分施加的力度,也使得拱顶可以使用于各种平面。简单实用的拱顶技术的普及,也大大推动了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哥特式建筑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雕刻、壁画、圆窗,以及宗教题材的玻璃彩画都是不可少的,也成为各个教堂最吸引人的特色之一。哥特式建筑侧面的墩柱、肋架券和飞扶壁结构:肋架券除了是最好的建筑结构外,其相互交叉的形式也是屋顶的最好装饰,许多哥特式建筑中都直接暴露着肋架券。飞扶壁有木质和石质之分,由于它的支撑墙壁上得以大面积开窗,而其自身也是重要的装饰部分,与墩柱上所建的小尖塔一样,成为哥特式教堂外部颇具观赏特色的结构。

科隆大教堂 科隆主教座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无争议的标志性建筑物。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成为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两位是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和米兰主教座堂)。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 ·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二、巴洛克 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文艺复兴为意大利宫廷带来财富与权势,是世俗与宗教力量的结合。巴洛克则,至少在初期,是与反宗教改革--天主教会内部对应宗教改革的革新运动,有直接关联的。天特会议

(1545–1563)普遍被认定是反宗教改革的开端。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例如戴蒂尼会(theatines)与耶稣会,其目标是增进宗教的普遍与虔诚。十七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转而表现于豪华宫殿上,首先在法国--如拉斐特城堡(chateau de maisons,1642),位于巴黎附近、由弗朗索瓦·芒萨尔设计--随后遍及欧洲。特点:无论是建筑、雕塑、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甚至神秘感。巴洛克建筑是最能显示巴洛克艺术风格特点的一个艺术种类。运动是巴洛克艺术的生命,巴洛克风格表现在文学上主要就是夸张、繁艳、风雅,而且充满了宗教的狂热,人的情绪被夸大,形式则为混乱和破碎的。圣保罗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建造该堂的建筑材料很讲究,墙体用南京旧城墙砖磨光砌筑,并经过加工磨光。所有的窗座、门扇、墙中部环箍、钟楼顶屋、城堡式的垛堞和封盖以及内柱脚、拱座全是采自高资山的白石。堂内的读经台、讲座台、洗礼池、圣坛和栏杆柱等也是用白石磨光精制而成。砌在墙上的环箍、拱座内侧石面上,精刻了程通甫先生缮写的经文,由江鉴祖会长贴上金箔。建筑的顶部是高耸的钟塔,上钟楼的螺旋式阶梯,是水泥砌成。凡四十余级至顶层,钟楼悬挂二米直径钟一口。钟声宏亮、远近可闻。

三、洛可可 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 合并而来。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 即巴洛克(baroque)。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洛可可风格以抽象的火焰形、叶形或贝壳形的花纹、不对称花边和曲线构图,展现整齐而生动的、神奇的、雕琢的形式。洛可可风格设计,不论使用在室内设计方面或者家饰品设计,甚至建筑外观设计上,都令人无法忽视。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一般而言,洛可可建筑是指纯粹室内风格。因为当时的富人贵族从凡尔赛搬回巴黎时,巴黎已经是一个已发展的城市。所以他们大都直接以新风格装潢原有的建筑,而较少重新兴建新的大型建筑物。特点: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

五:文艺复兴式建筑 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基于对中世纪

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建筑师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所以一般而言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文艺复兴建筑是15-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有时也包括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

欧洲考察 篇3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实践教学;差异化

通过对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城市的艺术院校为期两周的考察,在領略欧洲城市文化,体验经典建筑与艺术宝库的伟大的同时,我全面深入学习了欧洲艺术设计风格,体验了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以及马切拉塔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特点,开阔了视野,圆了自己的一个艺术之梦。现就两大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谈谈其对我们环境设计专业带来的启发与感受。

1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是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始创于1339年,是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开创世界美术教育先河。“世界美术学院之母,四大美术学院之首”这是对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最简洁的评价。由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收藏的文艺复兴雕塑巨匠——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更是声名远扬,蜚声世界。这里的学科设置:学院现有造型类、设计类两大主体学科。主要有艺术视觉学院:绘画系、绘画设计系、雕塑系、装饰系、版画系、舞台布景、新艺术形式语言表达;还有应用美术与设计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背景绘制系、时装与高级服装系、博物馆设计系。

1.1 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就佛罗伦萨学院的地理条件来说是许多设计院校、美术院校无法比拟的。这座美丽的文化古城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保存地。文艺复兴的概念在佛罗伦萨产生,自古希腊开始的悠久的欧洲文明从这里迈入了一个新纪元,所以它又有“西方雅典”之称。

今天,佛罗伦萨依然古韵浓浓:雕像林立的广场,巍峨耸立的教堂,街道两边开启着古老店铺的门窗。漫步在宫殿、古堡和廊桥,仿佛回到中世纪晚期正在孕育文明新曙光的时代。阿尔诺河水闪烁金色的落日余晖,映照着岸边街景和古代遗迹。伫立在但丁和贝雅特里奇曾经相遇的老桥,确实感悟到佛罗伦萨还有另一种美——诚如文人雅士所言,那是恍然若失的,如同波提切利画中人物那样带有一丝忧郁的美。在这样的文化艺术熏陶下,学生怎么会没有艺术底蕴、文化底蕴,怎么会没有创作的灵感。

这些条件我们没法比,但是,我们可以在校园文化上下点功夫,营造我们自己的设计学院氛围。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贯彻校园文化的建设。以毕业设计为例,其中一个选题就可以定位“为商院设计”,让学生为自己身处的环境去设计,小到公共设施垃圾桶,大到整个校园的景观规划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并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比任何一种爱校教育都来得实际、深刻,如果你不满意你的校园,那你就去改变它,那你就去运用你的专业在校园里留下“痕迹”。我们的环境设计专业正是对环境空间的设计、改造,在这种契机下,师生一起创造更好的校园环境。

1.2 引导式的设计教育

佛罗伦萨学院非常注重引导式教育。在这里,老师不会对你画画的风格或者设计的风格去评论正确与否,不会去纠正,不会去轻易评判,他们只会引导你,如果你是这种风格的,就引导你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现在的教育,可能过多地去干涉了学生的发展,在设计教育中确实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不应该有标准模式,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式的引导式教育,我们甚至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细微调整。

2 马切拉塔美术学院

2.1 校园的公共设施建设非常精致,充分体现学校的性质与定位:海报、信息栏

我们的校园建设应当结合我们的专业,比如指示系统、路牌、休息座椅、展示宣传栏、海报设计等,都应让学生来主动参与,这样既能让学生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也能形成我们的校园文化。

2.2 要强调综合性教学、注重社会实践

在马切拉塔美术学院,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舞台。学校附近就有一个大型的露天歌剧院,会有定期的露天歌剧表演。那么整个露天歌剧院从策划、宣传到最后的演出,都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负责。例如,服装设计专业、舞台布景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等。

我们的环境设计专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呢?应强调两点:第一,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面应该有所扩展,比如说交叉性的学科,灵活的把建筑、材料、植物、人机工程学等知识融入艺术类教学中,学会相关学科间的融会贯通。第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要提高,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也要不断加强艺术理论、文化素养、英语等方面知识的培养,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2.3 学生的学习环境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工作室,并配有一定的设备,在这里学生可以动手制作完成自己的作品,这里还有校园网络,学生凭自己的学号、密码进入,很自觉地都拿着手提电脑坐在学校查资料、做作业,没有老师督管。这就是我们学生应该学习的,这里的学生学习主动性非常强。

我们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多,每个教师担负的教学工作量也较大,如何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双重效率,也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导师负责的工作室制我们目前也正在计划实施之中。

工作室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点,让学生直接学习到实际工作的流程,了解实际岗位的需求。学生的课程可以融入实际项目,当项目完成,课程也相应的修满学分。这个工作室还可以打破年级的分界,使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了最佳的学习氛围。

2.4 要实行差异化、个性化人才培养

从专业设置上看,意大利、法国大学专业划分较细致,专业目标很明确,突出了院校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当前国外一些高校让学生在接受集群式的校园教育中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就业打算选择专业,而且可以自由地选择所修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充满激情的学习与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个性与创新性。相对国内高校,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个性化。基于此,我们也会考虑将环境设计专业以课程体系设置的差异化来落实人才培养的差异化教育。我们可以在大三第一学期,就进行课程设置的细化与差异化,按照此类不同设置,对学生进行有阶段的个性化教学。

对于实行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而言,我们目前也多少存在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专业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一些专业教师都是刚出校门就进“教门”,教学和专业实践经验缺乏。还有一些专业教师承担着巨大的教学压力,无暇顾及科研工作及设计实践研究。因此,学校在教师培训上要加强设计实践环节的训练,同时教师也应该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欧洲康复医疗设施考察与思索 篇4

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是一个年轻但涉及众多专业的医学学科,在我国起步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医学模式和健康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公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有了更高的理解和追求。随着临床医学等常规医疗设施的大力发展,我国目前的康复医疗设施的不足日益凸显,进而影响到目前新的康复医疗理念的实践,成为制约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瓶颈。因为承接一个康复医疗设施项目的缘故,笔者有机会到德国、瑞士进行了康复医疗机构的考察,接触到了最新的康复理念,希望能够对我国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设的思路。

1 欧洲康复医学现状

欧美是现代康复医学的发源地,欧洲康复医学的发展有“一体化”趋势,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先进康复理念即以世界卫生组织签署的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作为康复医学的基本理念,同时将早期、主动、全面康复理念贯穿治疗始终。“早期”即由过去在疾病后期才开始康复,转为在病人急重症、危险期过后即开始康复。“主动”由过去的被动训练转为强调激发病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病人主动训练,增强病人重返社会的自信心。“全面”即康复应从伤病一开始就进行并贯彻始终。

欧洲各类医院分工明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仅负责疾病和创伤的急性期治疗和手术等,病情平稳后有康复指征者及术后康复均由专业康复医院承担。综合或专科医院神经科、创伤等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后,骨科病人在韧带手术后1d~2d、关节置换术1周左右即转入康复医院接受系统康复治疗。这些政策,不仅保证了病人能及时得到专业化的康复治疗,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康复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2 欧洲康复医疗设施的特点

2.1 康复医疗理念决定康复医疗建筑的设计

主动康复-是目前欧洲最主流的康复理念之一,由此带来的是主动康复的空间在康复医疗设施中占有大量比重。如康复大厅、水疗设施、手工制作室、生活技能训练、室外园艺等用房成为普遍的配置。

器械康复训练中心—器械康复训练中心内主要为各种康复器械,类似于国内的健身房,与健身房不同的是,所有器械都是经过相关机构认证的专用康复器械。训练中心以大空间为主要设计形式,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与舒适的室内环境,并配套设有康复师工作站、更衣室等设施(见图1)。

水疗设施—是物理治疗中历史最悠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指利用水的温度浮力压力和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体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国内很多医院已经开展了此类项目,但绝大多数只是在浴槽中做水疗,药浴等被动治疗方式较为常见。而大水疗池,类似于游泳池,在欧洲的康复医院内已成为基本配置之一。患者在水疗池内有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训练,可以进行水中平衡训练、水中关节体操、水中步行、步态训练等。水池深度1.2m~1.3m之间。目前还有一种置于楼面之上,池壁为通透高强玻璃的成品水疗池,以方便治疗师在池外观察病人在水池内的步态、行动等。水疗池设计同时要考虑病人的更衣、淋浴等设施。水疗池设计时要统一规划升降转移装置,循环过滤消毒系统,气泡发生装置,水中平行杠,水中助木,水中治疗椅等专用设备以及各种水上训练用品(见图2)。

对于水疗池这种设施,投资大,对建筑空间、技术要求较高,应在项目规划初期就进行准确定位并由设备厂商进行介入,在建筑空间、结构、机电配套上进行充分配合,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以免在后期造成返工浪费。

生活技能训练—对于康复病人来说,治疗目标就是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能够具备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在欧洲的康复医院中,家庭生活技能训练也是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治疗室与一般的家居陈设别无二致,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如厨房台面、吊柜等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自动升降,一些康复病人需要的辅助生活设施等。其训练室设施见图3。

手工制作、室外种植等一些空间也是主动康复设施的一些内容,在设计中对此部分空间也应有所考虑(见图4)。

主动康复是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潮流,在欧洲所考察的几所康复医院中占有重要比重,成为医院的核心及亮点。在康复医疗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在规划初期应与业主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确定所需的康复设施,根据设施及设备的需求来确定建筑设计。如目前最先进的Hocoma机器人辅助康复系统(见图5),需要的建筑净高为2.90m,在建筑设计中就需要为其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主动康复区域内应设计一定的保障设施,如急救用品存放、医疗气体终端的设置等,为突发状况的紧急处置进行保障。

2.2 人性化、家庭化的康复环境

康复病人住院周期通常较长,并且诊疗特点与一般的医疗方式区别较大。因此康复医疗空间的设计应与一般的医疗机构有所不同,尽量以一种家庭化的界面来处理,以使病人能够以一种放松的心态来度过漫长的康复期。

1)公共空间

所到的康复医院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大量的室内外公共空间,功能不同,设施齐全,吸引病人走出病房进行主动交往,对病人的康复具有极好的作用。

德国巴德罗达赫医学康复中心,大堂设计(见图6)是一种酒店化的设计风格,手续办理处类似于酒店前台,其余的辅助设施等也是一种更加生活化的表现形式,这在其他康复医院内也较为普遍。服务设施设置齐全,商店、咖啡厅、理发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完全满足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公共走廊的设计较为简洁,多数房间门均内凹处理,既能有一定的隐私性,又能够给平淡的走廊空间创造出一定的变化,这种设计手法在国内医院有一定的应用,但只是个例。

巴塞尔兰菲尔登康复医院是一所院落式的康复医院,数个大小不一的院落散落于建筑中间,每个院落均有独特的色彩及植物,如薰衣草园、枯山水园等,以利于康复病人能够更好地识别方位,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治疗理念及人文关怀。

在公共空间的装修风格上,以简洁明快为主,建筑材料更加亲人,木质材料应用较多,如瑞士苏黎世舒蒂斯医院的装修采用原木及清水混凝土设计,体现了一种环保、原生态的设计理念,更加切合目前的节能理念。地材选择与一般医疗设施不同,地毯应用普遍,使病人感觉更加舒适。在国内的医疗建筑装修中,地毯较少应用,与国内的特殊国情有关系,在一些高端项目的设计中,可以在非一线医疗空间内尝试对地毯等材料的应用。

2)病房空间

病房内装修处理也不同于普通医院病房,更类似于宾馆客房的处理,木装修、地毯等应用较多。针对康复病人的治疗特点,普通病房不设置医疗带,尽量减少医院元素的体现(见图7)。

2.3 建筑技术及细节

在考察过程中,许多建筑技术的应用及细节的处理值得我们借鉴。所有技术装备及细节处理的目的就是方便康复病人的使用。如:大量自动门、助力门的应用,方便病人的轻松开启;在电梯内、楼梯间休息平台处设置休息座椅;家具设置滚轮,方便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移动;房间桌面为电动升降等等。大量先进技术及设施的应用,是建筑理念、社会发展水平的体现,对提升建筑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3 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欧洲的康复医院的考察,欧洲的康复医疗设施在建筑设计、建筑装修及细节处理上已经充分体现了现代康复医学的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在设计中要提前请相关康复学科专家对项目及设备进行定位,进而根据设备要求进行建筑设计,避免盲目设计造成浪费。

欧洲有机农业考察报告 篇5

欧洲有机农业考察报告

由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组织的赴欧洲有机农业考察团一行12人,于11月30日--12月11日对欧盟以德国为主进行有机农业等情况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欧盟有机农业整体情况

有机农业生产

有机农业的概念从提出到生产实践,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特别是近几年在欧洲发展较快。据FIBL的统计,截止2000年,欧洲8各国家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场共有101,227个,比1999年增长136%。其中:意大利49,500个,增长165%;奥地利20,000个,增长

104%;德国12,740个,增长122%;法国8,300个,增长132%;瑞士5,162个,增长102%;丹麦3,600个,增长171%;英国2,865个,增长183%;荷兰1,300个,增长163%。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场规模也在扩大,上述8个国家农场平均规模为27公顷/农场,其中:英国147公顷/农场;丹麦44公顷/农场;德国43公顷/农场;法国39公顷/农场;荷兰22公顷/农场;意大利19公顷/农场;奥地利18公顷/农场;瑞士18公顷/农场。

2、有机农产品的消费

欧洲有机农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有机农产品在欧洲的消费市场发展较大,据FIBL的统计,2000年8个国家的有机农产品销售额已达亿马克。其中,德国最高达亿马克;依次,英国亿马克;意大利亿马克;法国8亿马克;瑞士亿马克;丹麦亿马克;奥地利亿马克;荷兰亿马克。

3、有机农产品的进出口的贸易

欧洲各国大面积生产有机农产品,为有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洲各国内部贸易关系密切,特别是奶制品、蔬菜、水果和肉类。由于气候差异,北部欧洲国家需从南部国家进口产品。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荷兰有机产品出口大于进口,而德国、英国和丹麦等都有较大的贸易逆差,有机食品进口需求很大。英国依赖进口60-70%,德国约为50%。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很多产品特别是烘干食品往往是欧洲国家不生产和不加工的,所以只能从世界各地进口,包括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来自北美、东欧、以色列、土耳其、摩洛哥、西印度群岛、巴西和阿根廷。对中国需求较多的产品主要包括:豆类产品、籽类产品、谷物产品、茶叶、速冻蔬菜等。

二、德国的有机农业

德国是有机农产品进口大国,进入

德国的有机农产品25%来自欧盟,75%产品产自于德国本土。目前,欧盟国家农产品生产已经极度过剩,发展有机农业是一种低投入的农业方式,是解决欧盟食品过剩的良策,也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良策。德国各级政府采取限制和保护措施,鼓励农民发展有机农业,保护环境。

1、政府政策扶持。德国和欧盟的其他国家一样对有机农业生产进行补贴,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凡是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可以在政府中拿到补贴,补贴以每公顷678德国马克形式直接补贴给农户。以前是按作物补助,现在是按有机农作物的面积进行补助。在德克纳森州如果参与环保项目还可以得到另一份补助。州农业局的任务之一就是核查申请有机农业种植的面积,落实补助金。目前德克纳森州有2/3的土地是环保型的,农户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补助。农民得到各项补助费加起来,约占农业生产成本的70%。

2、限制使用肥料、农药的措施。政府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及使用数量做出具体规定,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被禁止使用的,如果农民因降低了肥料、农药用量而减少了收成,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补助。

控制地下水源污染。德国冬季多雨,从上年10月15日到次年1月15日限制施肥。这一时期是重要的水源保护时期,如果农户向政府申请环保形农业,这一时期将禁止使用化肥。政府还要求养殖场必须建立畜禽粪便处理库,以免粪便随水流失,影响地下水源。申请参与此项保护措施的农户,经政府核实确实采取了措施,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

3、农民普遍的法律意识。在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必须了解六个法律,这六法律是:垃圾管理条理、饮用水条例、土地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肥料使用法、种子法和物种保护法。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还必须了解第七个法律,即植保法。只有了解掌

握这些法规的农民方可进行有机农产品生产。

4、种植上采用生态技术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我们在德国访问了一个葡萄种园,该地区有600多年葡萄种植的历史,我们看到了葡萄种植管理十分规范,葡萄顺坡种植,整齐划一,不使用化肥,行间种植着黑麦草和苕子,一方面作为养地作物,春天翻掉作为肥料,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不使用锄草剂。如果发生病虫害,要用一些生物农药。

5、市场有机食品多样化。德国有机食品市场品种非常丰富,主要品种包括粮食、水果、蔬菜、肉、奶、蛋等等。

粮食。由于粮食容易处理、加工,粮食在有机食品市场中分销最为广泛。粮食,通常作为一般零售商进军有机食品市场的先锋产品。在德国的有机粮食市场中,小麦和黑麦占25%,燕麦占15%。消费者对于有机面粉制作的面包、蛋糕和其他烘烤食品的兴趣越来越浓,有机面包商店在迅猛增加。

水果和蔬菜。大约1/3的水果和将近50%的蔬菜是通过农户市场直销的方式进行营销。只有大约20%的有机蔬菜和10%的有机水果加工后出售。作为方便食品,速冻的蔬菜开始为消费者接受,并在有机食品市场上占了一席之地。但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充足的原料仍然是个问题。

奶制品。德国是欧盟中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国。大约50%的有机奶是以普通价格在传统市场渠道中出售。只有8%的有机奶通过直销方式出售。

肉类。有机食品的消费者对肉类的消费相对要少一些。许多有机食品消费者是素食主义者。在传统市场上,猪肉比牛肉好销,但在有机食品市场有机牛肉要比有机猪肉好销。

6、营销渠道多元化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德国有机食品市场的营销渠道日趋多元化,目前有机食品的出售渠道主要是:①农户直销。

占有机食品市场份额的20%。1/3的有机水果、蔬菜和家禽通过农户市场直接销售。②有机食品专卖店。占有机食品市场份额的35%。主要的商品有水果、蔬菜和其他新鲜食品,如奶制品、肉类和新鲜配菜等。近几年,这个市场仍将保持10%的年增长率。③有机食品折扣店。由于价格较低,最近才出现的有机食品折扣店非常成功。今后几年将有大的发展。④健康食品商店。占有机食品市场份额的10%。⑤传统食品店占有机食品市场份额的25%。⑥上订购和邮购。

三、德国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

1、德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演变。德国原有有机食品认证机构50多家,经过激烈的竞争,现有认证机构32家。首先认证机构必须符合ISo标准,对认证机构的要求非常严格,有些认证与检测机构合二为一的。目前,这些认证机大多是私人的,私人机构组织认证,标志不统一,很多认证机构注册了自己的标志,最多时达20多个。标志过多,在

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使消费者眼花缭乱的感觉,使有机农产品的信誉受到了影响。德国有机农业协会认为应由国家来组织认证工作较为公证。丹麦的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就是国家组织的。2001年,欧盟有机农业工作组提出统一标志的意见,凡是有机农产品必须使用统一标志。申请使用有机标记的农户或加工企业需要与有机标记协会签定一个许可合同。农户每年必须交纳250德国马克作为管理费和认证费。加工企业必须交纳年销售额的%。

2、德国有机食品层层检验制度。

德国对有机食品检验非常严格,设立了必须的检验环节与制度。

例如:

粮食类产品:

粮食产品→磨面→有机面粉→面包房→销售商→消费者

检测检测检测检测检测

奶类:

有机奶→奶制品厂→酸奶、奶酪→

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检测检测检测检测检测

蔬菜:

采摘蔬菜→市场→消费者

检测

目前,德国90%的农产品实行检测,其中,10%的有机产品检测标准更高。

四、启示与借鉴

1、对有机农业的定位问题。近几年,欧盟等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发展很快,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一是反映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过剩,限制农产品产量,采取保护措施,鼓励农民休耕。二是欧洲人对大气、土壤、水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政治家的参与,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呼声越来越高。三是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稳步增长。近几年疯牛病、口蹄疫席卷欧洲,人们对食品安全更为关注,特别是青年人对素食的追求,使得有机食品需求不断增长。欧洲有机农业得到发展是社会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

2、抓住机遇发展我国有机农业。我国山区丘陵多,很多地方发展有机农业具备条件,有些地方已经形成乔冠错落、田林结合的生态种植区,有些地方施用化肥、农药很少,发展有机农业有较大的潜力。我国应抓住国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需求的机遇,在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和精品农业,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3、发展有机农业关键是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制。欧盟己于1991年公布了种植业有机产品的规定,1994年又公布了动物有机产品的规定,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管理不断规范。在德国所有有机农业企业必须接受检查,从事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定约束,正是这些规范化的管理促进了欧洲有机农业健康发展。我国目前有机农产品认证大都采用国外标准,聘请国外机构来华认证,认证费用

高,成本大,一般小企业无法承受。我国应尽快制定适应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法规与标准,以达到与国际间有机农产品互相认可。

4、政府对发展有机农业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促进国家出口创汇。发展有机农业有三年转换期,在转换期期间,由于停止使用化肥、农药,将对农产品产量有影响,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对从事有机农业农户与企业给予扶持,采取适当的减税和补贴措施,鼓励农民发展有机农业,为国家出口多创汇。

五、建议

1、通过考察,我们建议中国农业部与德国开展政府间高层次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借鉴德国的政策扶持、财政补贴、法律保障的做法,作为我国加入WTo后,利用黄箱政策的具体手段。

2、我部应着手调查研究“我国有

机农业扶持政策的意见”,参加考察的有关单位愿作为起草单位,参加此项工作。

欧洲考察 篇6

由意大利农机工业协会主办的EIMA国际农机展, 于11月10—14日在博罗尼亚成功举办, 该展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园艺机械及农机展, 每两年举办一次。展会以促进交流、鼓励创新为主题, 展示园林绿色工业领域和农业机械领域的产品、设备及新技术、新项目, 并通过行业发展研讨会, 给业内人士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合作、洽淡贸易的机会, 不仅提供了参展企业展示企业形象及产品品牌形象的平台, 也力求给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商机。

展览会展出面积18万m2 (20个展馆) , 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参展商, 是世界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商的一次盛会, 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专业性展览会之一。主要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业机械及相关零部件, 包括小型动力机械及配套产品机械, 如汽油机、柴油机、发电机组、水泵机组、耕作机和清洗机等, 农机具和农机配件和部件, 拖拉机、发动机组、土地开垦及林业设备、动力割草机械、多功能农用车、耕作机械、种植收获机械、植保施肥机械、灌溉设备、脱粒筛选设备、畜牧机械、农产品及奶产品加工机械、农作物运输设备、园林机械及其他农业设备等。

国际主要农机厂商包括纽荷兰 (N E W H O L L A N D) 、约翰迪尔 (J O H N D E E R E) 、爱科 (AGCO) 、克拉斯公司 (CLAAS) 、芬特公司 (FENDT) 、道依茨-法尔 (SAME Deutz-Fahr) 、卡拉罗 (CARRARO) 、斯泰尔 (STEYR) 、日本久保田 (KUBOTA) 、韩国乐星 (LS) 、韩国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KIOTI) 等均参加了展览。

通过参观, 我们对国际知名农机企业产品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对我国的产品技术水平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大功率拖拉机及其他农业行走机械前后桥更多的采用悬浮技术、电控技术, 液压驱动应用也越来越多。拖拉机前驱动桥, 其形式基本上分为轮边完全密封的小功率拖拉机的水田型前桥、轮边行星减速的中功率桥 (国内称为大功率) 、悬浮桥 (多数用于大功率, 200 hp及以上) 、工程桥。虽然基本形式没有多大变化, 但是内部功能、外形上, 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特点。轮边制动、中央制动、悬浮油缸配置、整体桥壳、分体桥壳、高地隙及多级减速等, 各具特色, 表现出各制造厂家的技术特色。

从参观的情况看, 驱动桥的形式与主机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密不可分, 其控制技术的核心更多的体现在主机的控制系统中, 液压、传感、自动控制等技术应用的越来越深入, 从而要求桥制造厂家在制定技术发展规划时更多关注以上技术的研究。

EIMA农机展的特点

(1) 参展的小型农用机械多。由于意大利丘陵山地多的地理特点, 除了一些大型农用机械外, 中小型农业机械产品占据了参展产品的很大一部分。

(2) 专业的农用机械比较多。以葡萄产业为例, 由于意大利的葡萄酒加工业很发达, 有相当多的厂商在此次展览会展出了葡萄收获机及葡萄园用的耕整、修剪、施药等装备。此外还有各种蔬菜收获机, 如番茄收获机等。

(3) 出现不少因地制宜、相当实用的半自动化农机。如在马铃薯收获机械, 由于分拣机构比较复杂, 有不少收获机采用了人工分拣机构, 这使得农机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 成本也迅速下降。

(4) 展品更适合中国国情。中小型农机以及半自动农机成本较低, 但很实用, 相比之下更适合在中国推广。

Agrievolution国际会议

Agrievolution (第三届全球农机工业协会会长级会议) 是全球农业和农机行业的风向标, 是世界主要农机生产国的农机工业协会的高层会晤, 每年举办一次,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机展览会轮流作为举办地点, 上一届会议举办地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农机展。

2010年会议在EIMA农机展期间, 于11月11日召开。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土耳其、印度、日本、巴西等国家的农机工业协会的会长出席了会议,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高元恩理事长应邀参加会议。大会首先交流了全球农业及农机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各国代表做了有关本国农业和农机工业的报告, 高元恩做了中国农机工业的报告, 回答了会议代表的问题, 大会代表对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十分关注。

大会还讨论了各国农机工业协会联络网的建设。会议代表认为, 为了全球农机工业发展, 提高农机工业水平, 加强贸易合作, 建立联络网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联络网可以搭建一个互通信息的平台, 交流技术、商贸等方面的信息, 加强各国协会之间的合作。会议决定每季度互通一次行业情况, 每年召开一次高层领导会议, 下一届会议将于2011年12月9日在印度召开。

中意两国协会共同搭建两国合作的平台

中意两国地形地貌有相似之处, 丘陵山地多,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模式有许多互相借鉴的地方。意大利中小型农用机械产品多, 适合中国国情, 可在中国推广。中国的中小型农机产品在意大利也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与意大利农机工业协会长期保持着友好往来, 并且不断地探讨两国农机方面的合作。通过双方的努力, 于2010年11月11日,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高元恩理事长和意大利农机工业协会哥多尼主席签署了《中意两国农机工业合作备忘录》, 双方将为两国农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渠道。

两国协会定期征求本国企业的合作意向, 相互提交合作企业的名称和产品目录, 寻找合作契机, 进而组织两国企业对接活动, 为两国农机行业的国际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拉维达和ZF公司

成立于1873年的拉维达 (Laverda) 公司是意大利著名的农机制造企业, 经先后进入菲亚特等公司, 现为美国爱科集团 (AGCO) 全贸子公司。在并入AGCO集团之前, Leverda公司曾一度陷入财政困境。在AGCO将其纳入旗下后, 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 这使得这家老的农机企业又焕发了活力, 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Laverda公司现在主要制造小麦联合收割机及一些牧草机械, 2009年生产742台, 2010年预计生产780台, 该公司目前职工500多人。公司采用先进的零库存管理方法, 拥有52台加工中心、4台激光切割机、9台焊接机器人、1个喷漆分析室、1个机械分析室、1个电器室和1个研发中心。

ZF公司是全球著名的传动器生产企业, 德国工厂主要生产变速箱和后驱动高端桥, 在巴西生产大量前桥。

德国ZF工厂的机床几乎全是加工中心, 生产线成流水线布置, 工序间物料流动灵活, 有固定地轨小车、有带轮子的料架、还有固定料架。空中布置KPK轻轨。整个厂房内部布置非常紧凑, 空间不大, 但非常有序。ZF的移动货架对零件的保护很到位, 小零件有铝垫板, 大零件有木板隔层。

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 ZF工厂零件装配前没有清洗工序、没有光整工序、没有磨合工序。他们的解释是:零件进到仓库里就是干净的, 没有毛刺, 零件不需要清洗;桥和变速箱装的零件是合格的, 装配成的部件就是合格的, 不需要长时间磨合, 仅做一下运转即可。

感受

1.对国外农机企业及产品的感受

(1) 欧美农机产品制作精良, 机、电、液有效结合;

(2) 大型化、智能化俨然是欧美农机的发展趋势;

(3) 农机企业不断兼并重组, 跨国公司越做越大;

(4) 欧美农机市场日趋饱和, 市场亟需向发展中国家拓展;

(5) 重视员工培训和企业技工培养;

(6) 技术创新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

(7) 产品专业化在企业成长阶段十分重要。

2.观后感受

(1) 土地制度、劳动就业、农业人口、地理条件等因素决定中国与欧美等的农机发展方向有一定区别;

(2) 质量上乘的中国中小型农机产品在欧美有一定市场;

(3) 我国农机已有较大发展, 且发展空间依旧广阔;

(4) 发展坡地型机器, 低丘陵地区也能进行较大农机的作业。

3.参观工厂感受

参观欧洲的两个工厂, ZF生产全世界最优秀的传动系;Laverda是欧洲比较古老, 目前处于欧洲中等水平的制造型企业, 其联合收割机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Laverda和ZF的工艺装备的现代化程度不是世界顶级的, 厂房设施也不是最先进的, 现场还非常拥挤, 生产却井然有序, 生产世界级的产品。而我们国内许多厂房、设备、人员等硬条件似乎要比以上两个欧洲同行优越, 产品却与他们相差太大,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欧洲的百年工业基础、人员的技术经验、认真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等, 这些东西决定了他们的产品水平。与之相比, 可能我们更缺乏软实力!

欧洲考察 篇7

受法国赛力克公司和德国凯乐公司的邀请, 我们有幸参加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赴欧洲考察组, 在2015年先后两次对欧洲烧结砖瓦研究机构、生产企业进行了考察。在赛力克和凯乐公司的热情帮助下, 我们顺利完成了考察学习任务,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二次码烧生产工艺在我国发展很快, 在烧结空心砖、保温隔热砌块和高档清水墙装饰砖等制品中, 以及在利用淤泥、污泥和建筑垃圾为原材料的烧结墙材项目中, 绝大多数都采用了二次码烧生产工艺和相关的技术装备。但是我国二次码烧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与欧洲相比, 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需要学习欧洲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工艺, 加快行业科技进步的步伐, 为行业在新时期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在欧洲期间, 我们先后赴法国、德国和奥地利, 访问了法国赛力克 (CERIC) 公司和德国凯乐 (KELLER) 公司, 考察了维也纳山 (Wienerberger) 旗下的烧结保温隔热砌块生产企业, 访问了赛力克 (CERIC) 公司、凯乐 (KELLER) 公司以及相关烧结墙材产品的生产工厂。考察的内容涉及原材料性能检测与评价、原材料处理工艺、挤出成型、切码运系统设备、干燥与焙烧技术、生物燃料焙烧技术及应用、产品种类以及建筑应用等方面。赛力克公司和凯乐公司为我们作了精心的安排, 从公司总部到实验室, 从生产线到装备生产车间, 从不同的产品生产到建筑工地, 还专门安排我们参观了欧洲现代的和历史悠久的烧结砖建筑群等, 内容充实和丰富。

2 考察的行程

这次考察, 我们先后访问了法国赛力克 (CERIC) 公司和德国凯乐 (Keller) 公司;参观了法国维也纳山旗下的烧结空心保温隔热砌块 (Porotherm) 生产工厂、法国生物燃料 (Bouyer leroux) 焙烧的空心砌块生产工厂、法国的屋面瓦 (KORAMIC) 生产工厂、位于法国里昂市附近的隔墙空心砌块生产工厂;参观了德国保温隔热砌块 (POROTON) 生产工厂、德国填充无机保温隔热材料的烧结砌块 (Wolfgang Brunk) 生产工厂;参观了奥地利北部地区——海鼎的填充矿棉板的保温隔热砌块生产工厂;在德国莱纳市参观考察了正在使用烧结装饰砖、保温隔热空心砌块、隔墙空心砌块、装饰砖和楼板空心砌块等新型烧结材料的建筑工地。整个行程安排得紧张有序, 以至于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游览欧洲著名的景点。

3 考察的收获

欧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是烧结墙体材料最发达的地区。在烧结墙体材料的制造上, 不论是产品结构, 还是技术装备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安排参观考察的烧结空心砌块以及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填充的烧结砌块生产线、烧结隔墙空心砌块生产线、烧结装饰瓦生产线和机械装备制造车间看, 欧洲确实走在世界的前列, 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欧洲的烧结墙体材料工厂几乎全部是采用二次码烧生产工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欧洲的烧结墙材装备制造已经集中在少数几个知名的大公司中, 例如这次考察的主要对象——赛力克公司和凯乐公司, 集约化、集团化和规模化的市场早已形成。德国凯乐公司从事烧结砖瓦机械设备、干燥室、焙烧窑炉的研制和生产, 已经过了上百年的不断发展;法国赛力克公司, 特别是在干燥和焙烧、新能源利用等方面也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 都积累了丰厚的技术经验以及底蕴, 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而我国烧结砖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单位产值要小很多, 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够与之相比。

3.1 设备制造商的服务理念

欧洲公司显著的特点是, 他们从原材料开始到产品出来, 再送到工地一直到应用为止, 不仅服务链很长, 而且具有针对性, 换句话讲, 每一套设备都是根据用户的情况量身定制的, 是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不是单一的只销售设备。把整体解决方案或创造性整体解决方案 (即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处置方式) 作为服务客户的宗旨。每个公司都配备有先进的、完整的原材料性能测试设备, 甚至配备了小型工业性实验的干燥和焙烧装置, 由具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艺、热工技术人员为用户直接服务。

赛力克公司总裁瓦格纳先生告诉我们, 公司对每一单生意都是有针对性的, 必须对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性能负责。因此欧洲的设备在出厂之前是根据用户特有的原材料性能和产品的类别而专门设计的, 项目成功率非常高。从这一点上讲, 与我们相比差距非常大, 中国的砖瓦机械装备行业还处在粗放的原始经营的状态, 所生产的大多数机械设备或是干燥室、窑炉, 根本不能与原材料 (混合料) 特性以及产品的种类相适应, 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3.2 产品的结构

欧洲烧结墙体材料制品主要类别有:烧结隔墙空心砌块 (如法国里昂市附近工厂的两条生产线专门生产隔墙砌块) 、烧结保温隔热砌块、烧结填充空心砌块 (使用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如矿棉板、轻质硅钙材料) 等;另一类是烧结清水墙装饰砖系列;第三类是烧结瓦系列;最后是市政用砖系列, 例如道沿砖、铺路砖、广场砖、园林砖、烟囱或通风管道专用空心砌块、模板砌块、过梁砌块、窗台泛水砖等等, 品种繁多、门类齐全。

这么多的品种源于欧洲对烧结类墙材性能的认可与喜爱, 特别是欧洲砖建筑的市场特别广阔, 也促进了烧结墙材特别是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烧结砌块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印象深刻的产品还有隔墙专用烧结空心砌块、楼板空心砌块、窗门洞过梁砌块 (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复合) 、可断热桥的圈梁模板砌块、构造柱专用模板砌块、烟囱 (通风道) 砌块等。

中国生产烧结砖迄今至少有5500多年的历史, 产量居世界第一, 但我们无论产品的结构还是产品的质量都落后于欧洲, 我们大量生产的烧结砖制品还是粗放的低档产品, 确实差距比较大, 值得我们深思。

3.3 原材料的精细化处理

对原材料的精细化处理, 是我们这次欧洲考察得到的深刻印象。所到之处, 看到的每一条烧结砖瓦生产线, 都对原材料的处理都非常讲究, 这是生产高品质产品的根本保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多种原材料搭配, 没有见到采用单一原材料的, 一般是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原材料搭配使用, 例如黏土、河道淤泥、造纸厂污泥等; (2) 轮碾机和高速细碎对辊机是标准配置的原料处理设备, 对辊机的间隙可达0.5 mm~0.8 mm, 显然多种原材料的搭配, 轮辗机发挥了关键性的混练作用;对辊机对原材料细度的控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讲究对原材料的预均化 (stockpile;水平铺设堆垛, 垂直取料) 处理, 保证了原材料在进入生产线之前的物理化学性能更趋于稳定;所有的生产线都采用“坑式陈化库”对原料进行陈化处理; (4) 基本上都是以天然气为燃料, 没看见用原煤做燃料的生产线, 所以欧洲见不到“内燃烧砖”这种在中国非常流行的生产线, 这是欧洲对环境保护有严格要求所致。

在对原材料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上, 我们的确与欧洲同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如对轮碾机的功能的认识上就有很大不同, 轮碾机就其破碎功能而言是定位于中碎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相差较大的原材料的混练设备, 但我们将其用在了细碎上。轮碾机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不同的原材料的混合碾练, 效果非常明显。可惜由于认识上的不同, 国内至今没有人重视大型轮碾机和大型对辊机的开发。

3.4 成型设备的自动化

采用螺旋挤出成型是欧洲烧结墙体材料主流成型的方式, 这一点与我国情况相同。本次参观考察没有见到其他的成型方式, 例如半干压成型、模箱式挤压成型、活塞挤出成型等。有趣的是, 法国赛力克公司独有的比较独特的水平真空挤出机, 在我国也称卧式挤出机, 这种挤出机很有特色, 主要的优势就是节约能源 (电耗) , 它同时可挤出8 根泥条。德国瀚德乐公司和利特公司的双级真空挤出机最常见, 而且均为上下级结构。但欧洲似乎没有硬塑挤出的概念, 几乎都是采用软塑挤出或称为半硬塑的方式进行生产, 这与欧洲主要以空心制品为主有很大关系。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每条生产线上都配备有成型水分自动控制装置 (安装在圆盘筛式给料机处) , 可视数字式的挤出压力显示器 (安装在双级真空挤出机机头处) 等数字传感器, 使得挤出机的工作过程完全进入了自动化控制状态。我国现阶段只有欧帕公司开发出了挤出泥条在线速度监控设备, 但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比之下, 国内生产制造的挤出机大多数需要专人看守, 控制手段非常简陋, 挤出机成为了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一个断点 (或称为障碍) 。我们在西欧看到的生产厂家, 其挤出机根本无人值守, 完全处于在自动化的运转状态下。单从此点看, 国内的挤出机配置有待优化的空间还很大。

3.5 隧道窑与干燥装置

考察所见, 欧洲的烧结墙材工厂中几乎全部是隧道窑, 而且大多数是“铠装式”隧道窑 (casing tunnel kiln, 类似于我们说的“装配式隧道窑”) , 断面宽度从4 m~10 m不等, 砌筑式隧道窑很少见, 只有在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砖厂里才能见到。各种规格的隧道窑都是由设备制造厂家根据用户的特定情况而量身定制的, 换句话讲, 隧道窑是由设备制造公司负责设计、制造和安装的, 没有我们国内数量众多的窑炉公司这个环节。

由于普遍采用二次码烧生产工艺, 欧洲的隧道窑产量都很高, 一座8 m宽的隧道窑就能达到1.5 亿块 (折普通砖体积) 以上的年产量, 确实非常壮观。

干燥工艺主要流行有三种形式: (1) 隧道式干燥室; (2) 快速干燥器; (3) 室式干燥室。前两种应用较为普遍, 而室式干燥室仅在一家历史悠久的老砖厂考察时看见。安卓快速干燥系统 (ANJOU dryer system) 是法国赛力克 (CERIC) 公司开发的快速干燥系统, 属于典型的内部循环干燥系统。安卓干燥系统工作简单、可靠, 维修费用低, 它适用要求快速干燥的空心制品和高档制品, 是生产高空洞率、大尺寸、薄壁制品最佳的干燥解决方案。现在赛力克公司对安卓干燥器的砖坯托盘进行了改进, 以满足尺寸较小的清水砖和多孔砖的干燥需要。

快速干燥器的干燥周期仅仅2 h~4 h, 规模从250 t/d~1 200 t/d。这么快的干燥速度, 着实让我们感到惊讶。安卓快速干燥器的原理是循环气流在制品的周围和孔洞中流动, 使制品的表面和内壁都暴露在气流中, 而且保证对于制品的每一个孔洞都进行干燥, 而不是只针对制品外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欧洲流行的干燥系统都是体内循环上下架系统, 其特征是无论上架还是下架都是在干燥室之内完成的。干燥室之外不再有干燥车, 当然也没有令人烦恼的托板和相关的输送系统, 工艺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除了赛力克公司的安卓快速干燥器外, 欧洲还有其他形式的快速干燥器, 例如意大利卡布奇里 (CAPACCIOLI) 公司和法国可莱亚 (CLEIA) 公司开发的平面循环快速干燥器, 它们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把安卓快速干燥器视为立体循环的体内循环系统, 则其他公司的干燥器则是采用平面循环的内循环系统, 只是循环方式不一样, 但干燥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3.6 燃料结构以及生物燃料焙烧技术

由于欧盟有严格的环保规定, 工业窑炉必须使用洁净能源作为燃料, 原煤是不能直接利用的, 需要经过洁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所以欧洲的烧结砖厂中采用最多的燃料是天然气。另外欧盟鼓励采用各种形式的生物类燃料, 如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沼气, 或是直接使用生物质燃料 (如木屑、秸秆、稻壳等) 作为烧结砖的燃料。

法国赛力克公司在运用生物质燃料方面推出许多新技术, 该公司把木屑、秸秆、稻壳等生物质材料加工处理后, 用喷射装置送到隧道窑内直接燃烧, 焙烧出来的产品与天然气焙烧的产品质量完全相同,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3.7 打包与自动化

从这次参观考察的这些砖厂可以看到, 欧洲的烧结砖厂的自动化程度是很高的, 所有的产品都要经过打包之后才能出厂, 没有看见人工装车这种传统的方法。与我们不同的是, 欧洲几乎都是有托盘的打包方式, 并且广泛使用热塑膜包装。

车间里的自动化水平也很高, 计算机和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线上, 往往车间里只有几个人在管理。相比之下, 我国砖厂的自动化进程才刚刚开始, 具有很广泛的市场。

3.8 建筑中的应用

参观途中, 在德国北部莱纳市我们看到了正在使用烧结保温隔热砌块、清水墙装饰砖、烧结隔墙空心砌块、烧结屋面瓦施工的一处民宅。的确,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在西欧不但产品质量高, 而且也被广大的民众所认同。实际上,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在西欧普遍被认为是一类具可持续发展特质的建筑材料。

4 欧洲考察回来的建议

目前, 我国烧结墙材行业正在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 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 传统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我们需要从我国墙体材料行业的实际出发, 学习和借鉴欧洲的先进技术和理念, 调整产品结构, 在利用洁净能源、发展相关装备、开发新的产品、走集约化的道路等方面找到出路。

4.1 发展新型隧道窑和干燥器

装配式隧道窑的技术研发、新型干燥室的开发以及相关配套的切、码、运上下架系统设备的开发, 是今后行业的重点, 因为这是产品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技术和装备支持, 没有这些技术和装备做基础, 产品结构的调整就是一句空话。

随着我们与欧洲不断的交往和合作, 我们在国外先进的技术中汲取营养, 在装配式隧道窑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燃料结构 (气体燃料、固体燃料、外燃+内燃) 以及控制技术, 开发出适应我国特点的新型隧道窑和干燥室, 满足不同产品结构的需要。

实质上讲, 烧结墙材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就是干燥。国内现有的干燥方式太粗放、太落后, 必须开发出能够适应于我们多种产品需要的、节能环保的新型干燥室, 以满足砖瓦行业不断发展的生产需要。

4.2 重视原材料实验室的建设

烧结墙材行业的特殊性在于使用多种不同性能的原材料来生产不同性能、不同类别的产品。众所周知, 由于各种原因, 在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的用于烧结砖瓦原材料的评价体系。现在用于烧结砖瓦的原材料种类繁多, 性能各异。事前做好原材料的正确评价、科学评估, 改变目前上项目盲目的状况, 对科学指导生产、合理采购设备和避免损失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有条件的企业争取配备原材料性能测试设备以及可用于小型工业性实验的干燥、焙烧装置, 并应配备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艺、热工技术人员。力争做到每一单生意都是有针对性的, 必须要对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性能、生产工艺全过程负责。

4.3 开发轮碾机和对辊机

我们要改变重挤出成型, 轻原料处理的现状, 加快发展轮碾机和对辊机的研发速度。高速细碎对辊机是欧洲最常见的重要设备, 国外最先进的高速细碎对辊机的间隙能够达到0.5 mm, 装配有液压调控间隙装置、气动双刮板系统、高精确度的辊圈磨削装置、过载保护装置和低速检速仪, 以及液压藕合式离合器。辊圈是由高度专业化的耐磨材料工厂生产的高铬镍合金制造的, 在整个辊圈厚度上的硬度 (HRC65) 是一致的, 使用寿命 (不断磨削) 可达15年以上。高速细碎对辊机最大的辊子直径达1 200 mm, 辊子的宽度可达1 500 mm。图13 为德国瀚德乐公司生产的对辊机照片。

轮碾机分为干轮碾机 (碾盘旋转) 、湿轮碾机 (碾轮绕立轴旋转) 。砖瓦行业多用湿轮碾机, 而湿轮碾机又分为带槽孔板及边缘卸料的两种形式。轮碾机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差别大的原材料的混练效果非常好, 特别是保温隔热砌块微孔形成剂与黏性原料的均匀混合。轮碾机在破碎功能上被定位于中碎。在欧洲轮碾机是砖瓦行业常见的重要设备之一, 因而有许多设备厂家制造, 如英国的C+F公司、德国的瀚德乐、利特公司、西班牙的维德斯公司、意大利的柏岱斯蒂公司等。西欧轮碾机的产量都比较高, 最大的可达140 t/h。

圆盘筛式给料机与轮碾机和对辊机一样, 也是欧洲砖瓦厂中最常见的原料处理设备, 被我们称为原料处理中的三剑客, 所起作用不可小觑, 它的产量可达50 m3/h;收集盘直径可达3 200 mm。主要特点是在此设备上装配有水分自动控制装置, 也是生产高档次产品的必需设备。

4.4 国内烧结砖瓦机械设备厂家、窑炉公司必须应对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烧结砖瓦生产量最大的国家, 其总产量早已超过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 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同行也时刻注视着中国烧结砖瓦工业的发展。奥地利维也纳山集团公司在北京设立的销售机构已经在中国大陆使用西欧生产的高档次烧结砖瓦产品建造了20多个项目, 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进入中国市场;在印度维也纳山集团公司在前几年就建起了烧结空心砌块的生产线, 最近还要建设新的生产厂;西班牙弗迪斯 (Verdes, 过去翻译为维德斯) 公司在印度建立了机械设备制造工厂和技术服务中心, 已开始向印度及周边地区提供烧结砖瓦产品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服务。

其实, 西班牙弗迪斯公司进驻印度这对中国制造的设备进入南亚、东南亚都构成了重大的影响。在世界经济趋于大同的状况下, 中国的烧结砖瓦机械设备制造厂家也不可能置身其外, 唯有抓住机遇, 强化技术进步, 提高设备自身技术含量及质量, 舍此, 别无选择。因为今天的市场也许明天就变成了别人的市场。性能低下的设备和窑炉不可能制造出高档次的产品, 一带一路走出去需要的是质量、性能和技术, 廉价的、粗糙的产品是不可能长久的。

4.5 聚全行业之合力, 开展墙体材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扭转对烧结墙材认识上的误区

墙体材料革新几十年来, 何为新型墙材一直缺乏正确的判定依据。不开展墙体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就无法正确地回答应该发展什么墙材?南非、巴西、澳大利亚、韩国等这样国家都对墙体材料进行了相关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唯独中国这个全世界使用墙体材料体量最大的国家, 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也给墙体材料的无序发展和混乱的局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具有中国的特殊国情, 但是在发达国家以及某些发展中国家都把烧结墙体屋面材料作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特质的基本建筑材料, 为何在中国会有不同的境遇?不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 烧结墙体屋面材料的发展前景依然堪忧。

5 结束语

有差距才有动力, 通过对欧洲烧结制品行业的考察, 我们看到了差距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当前正值我国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智者在疲软的市场里发现商机, 愚者在有商机的市场里看见疲软, 只有被淘汰的企业, 没有被淘汰的行业, 所以我们要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的大好时机, 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可以说现在抓紧时机正当时。

欧洲考察 篇8

所谓区域科技合作, 就是指在双边或诸边 (pluri-lateral) 不同类型与层次合作机制的基础上, 以科技合作协定与计划为依据, 由相关区域组织、国家和地区之间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活动。

纵观当今国外区域科技合作的发展, 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成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指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区域合作组织或合作机制的框架内所开展的诸边科技合作活动;第二种类型是指国与国、国家与区域合作组织之间在合作协定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双边科技合作活动;第三种类型则是指在各国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地区与地区之间所开展的跨国区域科技合作活动。本文仅在第三种类型的层面上, 以被誉为欧洲“四大发动机”的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德国的巴登—符滕堡州、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州和意大利的伦巴第大区为例, 对国外地方区域科技合作的发展情况做一简要考察, 以汲取经验, 推动我国地方对外区域科技合作的展开。

1 法国的罗纳—阿尔卑斯大区

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是由法国东南部8个省组成的一个行政大区, 占地总面积为45 000平方公里, 大小相当于瑞士、荷兰或比利时;人口为580万, 相当于整个丹麦或芬兰。大区首府里昂是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大区的经济高度发达,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占整个法国GDP的10%, 是欧洲地区平均值的3.5倍;工业体系完备, 其中汽车、机械制造、通信、化学和食品加工业是法国的行业龙头;有完善的信息服务、工程和管理咨询、交通运输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体系。更令人关注的是, 罗—阿大区有很好的教育与科研基础, 整个大区有9所大学、40所高等专科院校、23万多名的在校大学生;有50个公共科研机构、600个公共研究实验室、900个工业技术研究中心, 有一系列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大型研究设备, 如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 (CERN) 、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实验室 (ESRF)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CIRC)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CNRS) 、原子能委员会 (CEA) 和法国卫生与医学研究院 (INSERM) 等机构, 有2.5%的欧洲专利是出自这个地区。

就科技合作而言, 大区政府主要把握了两个层面上的合作事宜:一是积极促进大区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参与欧盟和法国国内一系列开放的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据计, 在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550个合作研究项目中, 罗—阿大区就参与了80个, 占14.5%。二是在欧洲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一些地区间编织地方的区域经济与科技合作网络。比如在欧洲, 罗—阿大区常与被誉为“欧洲四大地区发动机”的德国巴—符州、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州和意大利的伦巴第大区一起合作, 组团参与许多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方面的交流活动;在欧盟区外, 罗—阿大区则更是注意在一些重要国家的地区间设置机构, 以谋求与这些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区域科技与经济合作关系, 如罗—阿大区的“企业国际发展协会 (Erai) ”是由大区的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商会代表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机构, 成立于1987年, 现已成为罗—阿大区对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一个重要渠道和窗口, 该机构目前有60位咨询顾问, 分布于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国家, 有10个常设代表处分驻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波兰、中国、日本、印度等国 (见表1) 。

资料来源:罗—阿大区企业国际发展协会驻沪代表处

罗—阿大区与上述国家的地方政府间都签有相应的科技、经济方面的合作协定, 从而构成了罗—阿大区在地方层面上对外区域科技合作的关系网络。其具体运作方式有几点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 推出多种形式的科技研究计划。目前罗—阿大区推出的研究计划可分为三类:一是有利于其科研结构调整的所谓主题研究计划;二是有利于促进其未来产业发展的特别行动计划;三是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生交流而设立的资助计划。 (2) 促进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这是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比较注意的一个传统做法, 有许多成熟的经验, 所以我们看到罗—阿大区企业国际发展协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就是致力于帮助合作地区双方的企业与当地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间建立起对应的合作关系, 以推动彼此间相关经济技术的发展。 (3) 注意合作双方的信息沟通与信息交流。 (4) 充分发挥各地代表处和联络处的作用。在这方面, 罗—阿大区的企业国际发展协会 (Erai)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德国的巴登—符滕堡州

巴登—符滕堡州始建于1952年, 其发展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 是由于其长期以来一直将大力发展教育与科研事业放在了政府各项政策的中心。据安永国际咨询公司2002年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 巴—符州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政府投入居德国第一, 其中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为3.9%, 远高于当时整个德国R&D/GDP为2.5%的比重, 也高于同期日本的3.1%和美国的2.8%的比重。巴—符州拥有46所高校、8所职业培训学院, 有数百家研究机构, 其中包括14家马普学会所属的研究所、15家弗朗霍夫学会的研究机构, 有200多家技术孵化与技术转让机构, 有2.5%的专业人员从事科技研发工作, 有近20%的就业人员从事有关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巴—符州正是有着这样雄厚的教育与科研资源, 所以其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独树一帜。

我们看到, 在过去的20多年里, 巴—符州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对外区域科技合作的关系网络, 目前在欧盟区外已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匈牙利、波兰、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以及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内的许多地方政府间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科技合作成果。在考察中我们看到, 巴—符州的科研部、国际经济与科技合作协会、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 (STW) 等机构在构建巴—符州对外科技合作的网络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巴—符州的科研部 (全称“科学研究和艺术部”) 作为州政府的科技主管部门, 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的主要职能有二:其一, 是代表州政府与有关国家的地方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定或科技合作备忘录, 组织两地的混合委员会, 规划两地优先发展的合作领域和合作事项。其二, 是在科技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建立信息交流网络, 以促成一些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的形成与交流活动的展开。

巴—符州的国际经济与科技合作协会隶属于巴符州的经济部, 成立于1990年, 是巴—符州政府和相关经济组织共同支持的一个协会组织, 在巴—符州对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据统计, 巴—符州的经济与科技合作协会已在数十个国家建立了代表处或办事处, 其主要职能:一是维护巴—符州与其他国家地方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二是促进巴—符州的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与其他国家的地方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间建立科技合作伙伴关系;三是为促进上述合作提供一系列的中介与服务。关于此点, 我们可以在其代表处或办事处职能事项一览中看得很清楚。

史太白促进基金会 (STW) 是一个民办官助的全国性技术转移组织, 成立于1971年, 其总部就设在巴—符州的斯图加特市, 其基金会主席由巴—符州的科技协调官兼任。目前, STW已在4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 专兼职人员有4 000多人, 已成为世界上最为活跃的技术转移组织。STW实行公司化运作, 由三部分组成:参股公司、技术转移中心、海外分支机构, 其中海外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帮助国外技术转移中心建立技术转移网络, 将国外先进技术纳入自身的转移系统, 同时又将德方的适用技术提供给外国公司。

我们看到, 上述三个机构在推进巴—符州开展对外区域科技合作中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相互协调但又职责分明, 其经验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3 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州

加泰—罗尼亚州是西班牙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 位于西班牙东北部, 面积3.2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比利时、荷兰或瑞士的面积, 占全国总面积的6.3%, 人口609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15.4%。2002年其国内生产总值 (GDP) 就已达1 300多亿美元, 人均GDP达2万多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 200亿美元。其首府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 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贸易、工业和金融中心。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泰—罗尼亚有着非常完善的科研体系, 包括西班牙的国家公共研究中心、加泰—罗尼亚公共研究中心、加泰—罗尼亚卫生保健研究中心以及各大公司与企业的研发部门, 其中, 设立在加泰—罗尼亚的国家公共研究中心由14个国家研究理事会组成,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科研领域。加泰—罗尼亚的大学体系包括12所大学, 其中7所为公立大学、4所私立大学和1所远程教育大学, 这些大学也都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学术研究中心。由于加泰—罗尼亚地区有着发达的经济基础与完善的科研教育体系, 所以其对外开展的区域经济与科技合作活动异常活跃。

加泰—罗尼亚的对外科技合作活动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工作层面来展开的:一是制定各项研究计划。加泰—罗尼亚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总司计划和研究与创新计划, 研究总司计划既包括了加州地区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研究内容, 也包括了加州在科学、技术及创新领域的规划;研究与创新计划则具体涉及各科学与技术领域内的发展内容, 该计划每四年制定一次, 其中对外区域科技合作在计划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不仅如此,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国际化进程, 加泰—罗尼亚州政府及巴塞罗那市政府积极支持“22@Barcelona创业区”实施所谓“着陆计划”。据悉, 根据这一“着陆计划”, 加泰—罗尼亚州将在5年内与中国、美国、墨西哥、巴西、印度、比利时等国搭建10座国际化创业发展的“桥梁”, 通过加泰—罗尼亚与巴塞罗那的创业区与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相关研究机构、大学与企业对接, 以促进加州地区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二是设立对外专司机构, 以谋求对外建立长期稳定的地区合作关系。在这方面我们看到加泰—罗尼亚的贸易促进协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加泰—罗尼亚的贸易促进协会隶属于加泰—罗尼亚州工商旅游部, 其主要业务是为当地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技术合作及对外投资项目提供咨询联络及市场调研方面的服务。目前该协会在全世界共有37个代表处, 其中包括北京与上海的代表处, 这两个代表处既负责协调加州地区对中国大陆的经贸往来与技术合作方面的业务, 同时也负责该州在中国地区的政府采购事宜。表2是这些年来加泰—罗尼亚地区与上海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的大事记, 其中, 加泰—罗尼亚的贸易促进协会上海代表处和中国上海—加泰罗尼亚研究中心在促进两地企业与研究机构在贸易、投资、技术转让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资料来源:上海市科委

4 意大利的伦巴第大区

伦巴第大区是意大利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也是意大利科技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伦巴第大区位于意大利北部, 总面积有2.39万平方公里, 下辖11个省, 人口939.31万人, 是意大利20个大区中面积较大、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大区的首府是米兰市。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4年伦巴第大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已达2 711.8亿欧元, 占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的20.1%。大区的经济结构良好, 基础设施完善, 服务体系发达, 就业比较充分, 对外开放度大, 进出口贸易水平远高于意大利其他地区。伦巴第大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比较高, 据统计, 2003年大区的各种科研经费投入就已达32.64亿欧元, 占意大利科研总投入的22.1%;其专利申请数也要占到意大利的22.1%。大区拥有意大利最负盛名的米兰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数十所高等学府, 是意大利大学学生最为密集的地区。

伦巴第大区对外开展区域科技合作的架构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协议的框架内或其自身对外签署的地方合作协议的框架内所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合作活动, 如伦巴第大区在“中意科技合作协议”的框架内与意大利的环境与领土部一起, 同中国的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共同签署关于氢能合作的四方谅解备忘录及其所开展的一系列相关科技合作活动;二是大区通过自身的相关合作机构, 鼓励和促进大区所属企业与高校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活动, 其中, 伦巴第大区的工业家联合会、大区商会对外贸易中心、比柯卡 (Bicocca) 科技园区等机构在构建伦巴第大区对外科技合作的网络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伦巴第大区工业家联合会成立于1945年6月, 主要致力于协助企业扩展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渠道, 促进对外贸易的合作和交流。联合会的管理机构包括董事会、执行委员会、理事会和全体代表大会, 企业可以通过行业集团、中小企业集团、青年企业家集团及地区组织等途径参与联合会的活动。联合会的国际事务部负责同外国驻意使、领馆的联系, 组织会员企业同外国政府代表团和企业代表团举行正式会谈等活动。不仅如此, 联合会还在与大区有着密切联系的国家与地区建立代表处, 协调与促进大区与代表处所在国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事宜, 如2004年11月, 伦巴第大区工业家联合会就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 该代表处在促进两地的经济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伦巴第大区的商会及对外贸易中心是由意大利伦巴第大区11个不同商会组成的, 其主要职能是致力于促进大区的一些中小企业的对外经济与科技合作活动, 为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等提供相关的信息与咨询服务、培训与中介服务。

比柯卡 (Bicocca) 科技园区是由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米兰省和米兰市政府与Pirelli公司共同发起建立的, 总耗资约7亿美元, 园区在调整当地工业结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促进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合作, 以及在促进大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3是这些年来伦巴第大区与上海开展的一些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大事记。

资料来源:上海市科委

5 几点小结与启示

(1) 上述“四大发动机”对外开展区域科技合作的一个基本特征, 就是在大区地方政府的主持下首先与国外的一些地方政府间签订双边的合作协议, 然后将一些重大的科技合作项目尽可能地纳入其所制定和推出的科技研究计划或创新计划。这样做的一个优点, 就是可以直接获得合作方政府的支持与国际法意义上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 将一些重大的科技合作项目纳入其所制定和推出的科技研究计划或创新计划, 有益于获取合作创新的先发效应与“为我所需”的主导效应。

(2) 大区的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间的合作机构相协调, 形成了有效的合作决策与管理执行的组织体系。尤其是像罗—阿大区的企业国际发展协会 (Erai) 、巴—符州的国际经济与科技合作协会和史太白促进基金会 (STW) 、加泰—罗尼亚的贸易促进协会和伦巴第的工业家联合会等这样一些民办官助机构, 在构建各大区对外科技与经济合作网络, 促进大区所属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对外开展各种类型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

(3) 将大区的对外科技合作与经贸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科技合作促进经贸合作, 以经贸发展带动技术交流。这一做法其实是欧盟区内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条成熟经验。所以我们看到, 除了一些基础研究项目, 各大区对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大量的是与其优势产业项目和经贸合作项目联系在一起的, 这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其优势产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放大其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互动效应。

(4) “四大发动机”之间密切合作与交流。我们在考察中看到, 上述“四大发动机”不仅在自身的对外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合作网络, 而且彼此之间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此点为我们思考如何有效地推进我国各地方对外科技合作的联动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摘要:地方区域科技合作是国外区域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被誉为欧洲“四大发动机”的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德国的巴登—符滕堡州、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州和意大利的伦巴第大区为例, 对国外地方区域科技合作的发展情况做一简要考察, 以汲取经验, 推动我国地方对外区域科技合作的展开。

关键词:区域科技合作,发展动态,主要经验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司,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国际科技合作国别政策研究报告:对美欧俄日科技合作政策的对比研究专辑[R].北京:科技部, 2006:71-74.

上一篇:气化流程技术下一篇:法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