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精选12篇)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 篇1
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 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 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对生活的感悟, 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 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 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
外国文学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 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 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
外国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 (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 。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 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 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外国文学能向学生展示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的必要性, 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包容心。长期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 这样他们就常常把自己放入他人的位置, 为他人着想, 理解他人,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包容心是很危险的, 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 讲究实际的社会里, 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漠不关心, 而文学能改变这种状况, 给学生的世界观带来积极的影响。
布鲁菲特在他的论文“阅读能力和外国文学学习”这篇论文里提出了一种提高学生文学能力 (也就是文化能力) 的文学教学理论。他的理论既直观又全面系统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教学方法。他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是普通阅读能力的延伸, 你也许阅读能力很强, 你也许认识文学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短语, 但如果你不了解产生这一文学作品的文化习俗, 你就无法了解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 文学教学需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教学途径。他认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学生的阅读经历, 二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阅读经历与学生是否了解所读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文化习俗背景有关, 如果不了解, 就无法把那些“字和短语”构建成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将某类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 把作品联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内容的联系, 形式和结构的相似, 风俗习惯及传统的比较, 主题的表达等。学生的生活经历包括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 这需要学生把作品与作品以外的世界连接起来。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如果学生无法与作者对话, 对作品没有感觉, 是无法理解文学作品的。这与卡多拉斯和哈里斯的理论很相似, “书本身是没有意思的, 它只给读者提供一条路线, 读者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因此, 文学作品是在学生理解了原文, 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构建了意思之后才有意义的。从教学上来说, 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意思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始可以让学生读寓言类的作品, 这样学生较容易把作品和他们的亲身经历联系起来, 逐渐地再过度到探讨人生观的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必须要与以上的模式一致, 但是根据学生的文学经历在程度上 (难易度上) 可以根据情况而变。学生的文学理解力不等于他们的语言能力, 所以在选作品时既要考虑语言因素, 也要考虑文化因素。 (1) 语言因素:语言可以用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测量, 但语言简单并不代表学生就能理解其意思;布莱克的诗歌,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语言都很简单, 但学生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却有相当大的困难。 (2) 文化因素:不同的作品引起不同读者的共鸣;对于不太成熟的读者来说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比现代文学作品更适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思想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 篇2
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运而生,使医生成为医疗的权威,人们相信医学技术的进步将逐步解决所有的疾病问题。医生们普遍认为病人所需要的就是耐心的配合医生的各项诊疗程序,治疗效果就是对病人最好的关怀[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民对自身健康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甚至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在现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医疗实践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但由于疾病谱的变化,新科学技术带来医疗费的急剧增加,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增多,使现代医学的基础更加理性,但使科学与人文应融为一体的医疗实践却背离人的价值。医学不是简单地理解为生存与存在,而是要实践如何生存如何存在,这就对我们现今的医生们提出新的挑战,医生们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准确诊断正确施治,更重要的是把疾病作为患者的整体的一部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要兼顾患者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身心兼治,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注意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如今,如何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除对学生进入医学院校采取“严进严出”的原则外;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医学人文学科作为一个由多学科交叉、综合形成的学科群,正是旨在确保医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正当、公正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协调发展。医学人文学还具有沟通医学与公众的作用。对医学技术和卫生服务的正确、适当的宣传是影响社会舆论的关键,目前医疗卫生中的问题,部分上也是由于医学界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不足所致。
医学人文学是将人放在医学的中心位置,来重建医学的框架。它提出医学需要哲学上的根本转变,跨越传统的边界,使临床医学不仅基于科学观察和实验室数据,也应基于理解和减轻病人痛苦所形成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卫生服务向社会化大服务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时代要求、现代意识、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新时期医务工作者应该从人文底蕴、哲学素养、审美修养和持续发展能力、主体精神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必然途径。
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E.D.pellegrino)认为人文学科在医学中具有正当合理的位置,是医学生在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必备的基本素质,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一样[2]。良好的人文素质也为有效地临床实习提供了保证。医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其对医学人文知识的理解是局限于理论的,但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在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医学人文学课程,这使临床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已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对于尚未开设医学人文学课程的一些医学院校,也应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临床实习前预教育阶段,加入医学人文学教育。而临床实习是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其是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阶段。其中影响临床实习人文知识学习的因素很多,诸如医疗纠纷等社会因素;临床教师的功利主义倾向、教学水平和教学意识等影响;学生的功利化趋势及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了实习等[3]。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现阶段卫生事业发展与社会巨大需求的矛盾。面临着整个社会大环境对医学人才就业市场的冲击,也使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我们要加强竞争意识,尽快转变教育思想,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建立适合市场发展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临床教学逐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2]。在具体带教医学生时,要注意培养临床医生与病人的交流能力,更敏锐地抓住病人散漫叙述的核心,寻找更多样的方法促进健康、减轻疾病和残疾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对于慢性病(生物医学只提供部分对策),临床医学似乎可以通过将治疗本身与对病人独特经历的理解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此外,还需让实习生领会医务人员不能把医疗服务只是简单的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更不能作为个人利益的交换筹码进行利益的交换、互补,这将导致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行业道德的沦丧。如何避免这样可怕的后果?加强医学教育,尤其人文、伦理、道德方面的学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不计个人得失、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医务工作者,医学才能真正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民,才能使医学事业不断发展。
社会的发展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同时要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将医学人文学科看作为一个旨在关注和考察医疗保健和卫生服务中的人类价值、探讨医学的终极关怀问题的学科群,从历史的、哲学的、伦理的、文化的、宗教的等多个维度来审视医疗保健实践、卫生服务制度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来探讨医学的本质与价值。所以医学本科生在学习专业课同时,就应开设医学人文学课程,而不要等到工作后再去补课。
医学人文学应是医学整体的一部分。医学的艺术只是使医生人性化,而医学人文学则是要使医学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张大庆.走近医学人文学:为医学播下人文的种子《科技中国》,北京大学医学史中心.
[2]肖文刚,赵航,颜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西南国防医药.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 篇3
【关 键 词】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9-04
人文素养,是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氛围化育下形成的个人人格、气质、修养,是由一个人的学识、才能、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格追求等多种因素综合生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体现。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而言的人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
但是,以实际情况而言,当下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自1992年我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进入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转型,不仅是工业和经济领域的转型,即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且是一场广泛的社会领域的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正在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负面效应,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心理疾患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素养的下降。以青少年而言,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思想、风气影响,一些青少年迷恋金钱,贪图物质享受,沉醉于感官刺激;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还由于单纯强调专业化的实用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人文精神及其与之有关的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在不断侵蚀文学的领地,挤缩着文学读者群,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大众传媒所存在的娱乐化、媚俗乃至低俗风气影响,文学艺术教育受到空前严重的削弱,导致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较低,滋生了诸如价值混乱、道德失范、缺乏责任、理想消解、精神萎靡、漠视生命、违法犯罪等比较严重的现象。
人文素质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及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如果不重视培育理性和谐的理念和精神,不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1]因此,如何加强青少年文学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未成年子女激增的大背景下,怎样有效培养我国青少年的文学素质,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建设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多种路径,但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文学作为人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着人的全部生命要素,具有娱情悦性、育美启智、锻造品德、增长知识、促进交流、讽谏教化、建构人心的多重复合效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对人的影响是深入、长久和全面的。因此,文学承担着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提升青少年精神境界的崇高使命。
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主导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观念,提升文学素质教育的层次。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尽管它具有增长知识、讽谏教化、锻造品德、开发思维的功能,但它最终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使人获得精神的支持,得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给人提供的是终极关怀。因此,搞好文学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全面、深入认识文学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完整地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那种把文学艺术教育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等同于文学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的狭隘的功利化的认识和做法,弱化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和功用,是十分短视和有害的。
2. 建构文学教育主体。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入手点是文学教育,目标指向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因此,要基于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必须重视文学教育主体的建构。文学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建构主体性文学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发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教育者在文学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主导性指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中起着组织、指导、引导作用。能动性是指文学教育者能积极主动进行文学教育,并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前瞻性是指文学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出发,又要放眼未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创造性是指在文学教育中,教育者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要不断优化文学教育内容,创新文学教育的机制、方式、方法、手段,取得良好的成效。文学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决定着文学教育的功能与效率,决定着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nlc202309031944
(2)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受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配合,文学教育是很难收到很好效果的。传统文学教育过分地强调教育者权威、过分强调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受教育者的思想,阻碍受教育者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文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克服传统文学教育模式的弊端,就不应只是把受教育者当作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应把受教育者视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学教育过程中来,从而使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收到更加理想的成效。
3. 提高文学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为青少年立表率。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既是内化于心的养成工程,更是外化于行的实践工程,既要使青少年学习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将人文精神内化于心,使他们得到人文精神的浸润滋养、感受到人文精神沉厚博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躬行实践,知行统一,将人文精神化为有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通过言行举止体现出自己的人文修养。
这就要求文学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文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文学的性质、规律,深刻认识、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特殊规律和操作策略;深入领悟几千年来中外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内蕴,涵养人文精神,锻造高尚的人格。另一方面,身教重于言教,文学教育者的人格对正处于快速发展形成过程的青少年的人格起着感染、激励和垂范作用。因此,文学教育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人生境界启发、影响青少年,以自己的行为、做法感动、带动青少年。同时,在文学教育工作中要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融入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关心青少年生存、生活,尊重、关切青少年的需求、尊严与价值,让青少年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和成长。
4. 政策导向,制度保障。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不只是文学教育者的行为,要搞好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管理职能。
(1)确立明确的培养青少年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政策指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以产值及其增长率衡量发展成就,GDP成为政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多年来唯GDP是论的畸形发展观,造成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诸方面的危机,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和谐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难以弥补的巨大伤害。要实现社会和谐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就必须强化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以青少年为核心的全民人文素质,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和人民的文明程度,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具有根本性意义。为此,政府必须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以GDP为核心的落后的发展观,确立和落实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以制度保障经济社会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文学艺术只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文学艺术以语言为媒介,具有深广的文化蕴涵,易于生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给人以长远影响的特点和功用,决定了以文学教育为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是一种简便易行、低耗高效的方式。因此,党和政府应强化管理和引导职能,大力推进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繁荣,坚定不移地以文学教育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高尚人格的锻造,不断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
(2)建立有效的目标考核制度。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是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政府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强统筹安排和组织指导,构建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长效机制和考核制度。但是,相比经济考核,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成效的考核是软性、不易量化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全面、科学、完善、量化的考核体系,在当前情况下,要认真研究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使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这样才能真正使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常态化,使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通过文学教育得到全社会重视。
5. 多管齐下,加强以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所必需的基本建设。运用文学手段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既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需要场地、图书资料建设。要运用多种方式,解决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家庭书屋的建设,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的购置。
(1)政府加大建设力度。政府作为社会事业的管理者和主要投资者,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诸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过去相当长时期为服务经济发展,重视实用技能培训,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忽视文化类活动,特别是青少年人文素养培养活动的情况下,应优先弥补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购置的不足,并且从建设经费中划出较大份额,保证今后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购置,为文学教育创造良好的基本条件。
(2)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搞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之外,也应广泛宣传动员,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慈善机构、个人捐助,单位、个人图书资源共享等,弥补政府投入不足,解决城乡、地区、部门或单位发展的不平衡,改善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薄弱的局面,为进行文学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提供较好的条件。
6. 创新运用文学素质教育载体。运用文学方式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除充分运用传统文学书刊及电视、广播外,在当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大力发展、迅速普及的时代,应大力推进文学教育载体的创新,运用新媒体,增强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性。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IPTV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文字、图片、图像、视频、声音多媒体融合,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发布使用方便快捷,自主性、共享性、包容性、交互性强的突出特点吸引着广大受众,特别是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以互联网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电脑网民规模3.8亿,手机网民达到3.88亿,其中29岁以下的网民占50.8%,人均每周上网时长19.9小时;网络文学用户数为1.9亿,网民使用率为36.2%。[2]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娱乐、社交的重要方式。因此,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增强文学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nlc202309031944
同时,要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如吟诵地方名胜古迹名人名物的诗词文章、楹联及碑亭石刻铭文、地方作家作品,增强文学教育的生动感和亲和力。
7. 多方设法,提高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效果。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必须发挥青少年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必须多方设法。
(1)利用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乡镇、社区文化站,乡村图书室,家庭书屋等资源建立文学之家,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信息交流环境,给青少年提供方便多样的交流平台,使他们不仅各自含英咀华,而且能相互影响、感染和砥砺。
(2)聘请作家、文学研究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语文教师及具有比较深厚文学素养的青年志愿者担任辅导员,举办“文学鉴赏”、“文学知识”讲座,提高青少年文学阅读的积极性和鉴赏能力。
(3)精心组织以人文精神为内容的多样化的活动,如诗文诵读、影视评论和书评写作、文学创作,当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楹联、题诗、题词、石刻、碑文和相关文章以及地方民歌的调查、搜集和交流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地域文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4)积极利用传统墙报、手抄报、作文集等形式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Email、BBS、QQ、MSN、博客、微博等方式给青少年提供广阔的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展示文学才能的空间。
(5)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定期的诗文朗诵比赛、写作大赛等,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效果。
8. 更新教学观念,发挥学校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主导作用。大、中、小学是运用文学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革除传统文学教育的弊病,提高运用文学教育培育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成效。
(1)体系封闭,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传统文学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不重视认识、研究教育对象,忽视对教育对象精神需要、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的了解,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学生生活、思想实际不够,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要突破统编教材的束缚,选用最新的文学作品,或自编文学阅读教材,特别是乡土教材。地方文学资源是弥足珍贵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学教育素材。深入挖掘、合理利用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可以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激发青少年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2)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传统文学教育重文学知识、文学技巧的学习,重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宣扬,忽视文学作品深广的文化内涵,忽视对学生综合人文学养、健全人格、人生境界的培养和提升。必须打破传统的利用文学作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语文知识教育的藩篱,把重心移到审美教育上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文学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度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双向、积极的思想情感交流互动,教学注重细节分析而缺少宏观把握,丧失了文学作品的生动感、鲜活感,学生缺乏兴趣。应抓住文学作品的特点,尊重文学作品教学的规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在诵读、品味中感悟文学作品的美,从而得到美的启发和精神的升华,获得心灵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想象的驰骋和个性的张扬。
参考文献:
[1]谢振华.用科学的眼光看文化建设[N].湖南日报,2012-
07-2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r-
esearch/bgxz/tjbg/201207/t20120719_32247.html,2012-7-19.
[3]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高校如何成为培育人文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阵地[N].人民日报,2012-06-21.
文学讲座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篇4
一.文学讲座是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
1.文学讲座对高职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
文学讲座是讲座者的知识经验的总结和感悟, 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它在传播文学知识, 开拓学生视野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当然人文素质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知识这一层面, 更重要的在于由文学知识的内化所形成的人文精神在塑造人格、创新思维、发展个性中的重要作用。高职生与高校大学生相比, 年龄小, 知识面窄, 心理上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时期。文学讲座对于他们陶冶性情, 塑造品格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 鲜活的文学形象有助于对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但60年代初, 权威人士的“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告诫, 使得语文教材选编时轻视文学, 注重实用。即使选了一些文学作品, 首先也是以致用为先, 原本一些至情至性的美文, 也给筛选、剪裁的七零八落, 缺乏其内在的人文底蕴[1]。目前文学讲座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 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开阔思路, 启发思维, 增强创新意识。
2.文学讲座存在着广泛的教育效应。校园文学讲座, 听者甚众, 受益面广, 具有规模效应。
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 让学生真切地辨别美丑。讲座的结论有时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主讲者的见解引起学生的思索、联想、创见, 甚至超越主讲者的原旨与境界。讲座具有名人效应。登上校园讲坛的, 或为名人名家, 或为校内名师, 他们博学多才, 富有成就。是青年学生追求的目标, 学习的榜样。正面的文学形象, 他们的人品格调、境界胸襟、人格魅力、学问见识与成功经验, 对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3.文学讲座教育效果独特。
校园讲座。听讲自愿, 选择自主。没有课堂压力, 更无考试负担, 个人主动学习的空间十分广阔, 在愉快心境下轻松学习, 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学习潜能, 增强学习效果。讲座者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共同探讨, 学习过程是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完成的, 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因而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3]。对其中的文学问题, 认同了主讲者的观点, 有收获;不同意主讲者的观点, 另有思索, 具有批判性思维, 更是收获。
二.开展文学讲座的做法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校园文化品味不高, 学生文学素养差。由于大多数高职校的语文是公共课, 与专业课相比, 课时少, 课堂上文学知识的学习, 不管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很难拓展, 再加上几乎没有文学讲座, 因此学生欣赏文学名著极有限。这就造成一种惨状:学生往往被网络中的低级、俗气的东西所俘虏。一部分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网络游戏、聊天、甚至色情网站, 导致了精神的萎靡、谈吐的不雅、举止的粗俗。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
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性自觉。
要进一步提高对校园文学讲座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重视校园文学讲座的开展, 给校园文学讲座以舆论支持、政策支持和物质支持, 使之成为高职生珍贵的精神食粮。文学不具备现实功利的效用, 不能用来填饱肚子, 但它具有人文价值, 正如科学不能直接生产面包, 但可以产生技术[2]。各有关部门、各系 (部) 是校园讲座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要精心策划, 密切配合, 精心组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语文教师要增强在高职生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外, 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实践, 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学讲座中来。学生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 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体性, 自觉参加文学讲座活动。要摈弃功利倾向, 从完善自身素质的角度, 对文学讲座进行理性选择。
2.推进校园文学讲座的系统化建设。
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将文学讲座作为校园文化的精品工程来建设, 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之中。一要统筹规划文学讲座的类别。可分立足校园的本校讲座和来自社会的“专家、名人”讲座。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 逐步加大外请专家讲座的比例。也可以从文学自身体系来分类, 按文体或按内容等等。二要精心策划文学讲座的形式, 结合学生文学水平现状推动讲座专题化、系列化。三要精心选题。提倡“百花齐放”, 做到古今渗透、中外渗透, 增强内容的丰富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焦点和他们所关注的实际问题, 增强针对性;关注科学前沿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 体现时代感、超前性和开放性。四要整合资源。整合学校教学资源, 为学生文学讲座提供场地保证。要整合校内外资源, 建立一支文学讲座队伍, 特别要重视校内讲座队伍的建设。
3.建立校园文学讲座的运行机制。
一应总结第二课堂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成功经验, 将文学讲座作为课程设置, 列入教学计划, 界定讲座内容, 使其成为一个固定的获取知识的平台。学科还应将成熟的系列讲座申报项目立项、教学成果立项。二是管理规范化。要健全文学讲座的审批制度, 既保护开展讲座的积极性, 活跃学术氛围, 又保证讲座的正确导向。相关的职能部门如校教务处、科研处、团委、学生处和各系 (部) 筹备部门要明确职责, 分工协作。要固定讲座的时间与地点, 体现连续性、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精神, 有利于良好学风和传统的形成。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建立以结业证书、学分认证等多种形式的导向激励机制,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充分挖掘校园文学讲座的育人功能。
文学讲座的意义, 不仅体现在学术内容本身, 也体现在从讲座前的氛围营造、讲座的现场效果和讲座后的反响、延伸等过程所产生的效果。要重视对文学讲座的宣传。有效的宣传能准确及时地传递讲座信息, 提高讲座的“上座率”。同时, 海报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利于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富于创意的海报, 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启发人的创造思维;制作精美的海报, 给人以美的享受, 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因此, 应重视并通过纸质海报、网络海报等形式, 提高宣传质量, 营造育人氛围, 增强育人效果, 提高文学讲座的艺术。要进一步充分发挥精彩文学讲座的作用, 须运用新的媒介延长知识传播的链条。如在学术报告会后, 编辑网络视频, 供学生收听收看;围绕文学讲座的主题, 开展专题讨论等等。这些不同的载体能大大传播文学讲座的时空维度, 充分发挥讲座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程咏艳, 刘坎龙.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7 (4) :24~28.
[2]舒志武.农科大学生的文学素质培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2) :142~147.
中西人文精神与文学精神论文 篇5
人文精神的现状及问题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依靠大学的人文教育,外国文学无疑是人文教育的重心之一。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精神的重视、个性的尊重、人的自由的追求,这是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它的对象和目的都指向人本身,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一切在乎人,一切为了人,只有人!”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和外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使命,造成了它们对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的理解,但是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追求是它们共同的历史和现实使命。
受2 O世纪世界科技理性潮流的影响,一种工具理性思维和物欲思维席卷全球。大学生在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出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人文滑坡的现象。中国自不例外。从社会层面看,面对社会金例外。从社会层面看,面对社会金钱观和功利主义的诱惑,不少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颇,少数人甚至出现人性极端扭曲的现象。从校园层面看,不少高校的人文教育比例严重失衡,人文课程萎缩,专业的设立越来越注重实用化,量化思维的全部在于追求高就业率。人文选修课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素质拓展课成为极度放松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成为偶尔的心灵鸡汤,文学类课程成为不思进取的黯然选择。请假逃课的唯一理由就是实习(当然正常的实习时间段除外)和兼职,一句话就是:教师不安心教,学生不专心学。若长此以往,大学不再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薪火的摇篮,不再是博学宏思、厚重深远的教育理念的携带者,不再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责任感的先锋承担者。它仅仅是~只围绕市场经济指挥棒的跟屁虫。
失落了人文教育的大学教育如此,那么这种言论就绝不是危言耸听。从部分大学生自身看,颠倒了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人生观的迷忙,没有理想和追求,没有动力和危机感,即使有所谓的竞争和追求,那也只是对金钱的过度追求和对包含高价位的职位的追逐。这确实是一部分大学生的现实写照和人生道路的真实选择。总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滑坡是客观事实。因此,在当前重拾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就显得必需和必要了。而对于拥有深厚人文传统的西方文化与文学来说,无疑对当前我们的人文精神重建有着无比重要的借鉴意义。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文学中也同样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人文精神。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重新展开对中外历史中人文精神的搜寻。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视角而言,西方的人文素质教育经历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和近代化的通识教育三个阶段。其中,贯穿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本意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鲜明体现。而从外国文学的视角来关照西方人文主义,国外则有着悠久的文学创作历史与理论实践。外国文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文精神的发展链条。而对于外国文化与文学中的人文传统与自由精神的研究,则更是汗牛充栋,我们只能是择其要者论之。瑞士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提出,文艺复兴造成了“个人的觉醒与发现”,是近代化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即资本主义文明的开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形成了对个人精神的重视和对古典文化的重现发现。因此,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有着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这一时期的文学,毫无疑问都指向个人的觉醒与发现,是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的自由表达。
西方近代理性文明的展开。也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展开,资本将人无情地抛人一个异化的深渊。马克思在《1 8 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描绘了资本主文明社会中人的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异化的劳动导致了“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诗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②马克思的异化观深刻影响了2O世纪的西方文学,使一大批作家创作出了形象反应资本主义文明新阶段的人的异化本质。如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恶心》、加缪的《鼠疫》,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的《等待多》,黑色幽默作家海勒的《第22条军规》,等等。正是在吸收和继承马克思劳动异化观的基础上,这些作品深刻地表露了人在资本主义文明中的人性荒谬、孤立、悲剧的异化本质。人的异化作为一种与人之外的对立本质力量,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异化状态的严重性和虚伪性,这是独属19世纪以来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这一表露人的生存和存在情状的异化本质。马克思认为,要消灭这种异化观,就必须消灭人剥削人的阶级制度,建立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共产主义社会。尽管我们不能论证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观的现实性,但是马克思对人异化的关注和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展望却饱含了对人性的关怀,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马克思同样也是一个深刻的人文主义者,这是他继承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表征。
德国批评家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里提出了对机械式资本主义文明的思想和语言的造反与革命。他极为认同波德莱尔笔下那些城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这些“波西米亚式的流浪汉”、“游荡者”、“拾垃圾者”是这个透露机械工业味道的城市的革命者与造反者,因为这些人把自己同这个被包装的现代城市隔离出来,在社会边缘的缝隙处,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一样发现了人的一种诗意的存在。本雅明一方面是一个马克思式的现实观察家,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个体式的生存体验家,从社会的破碎处发现诗意的存在,在文本的整体复杂思考中透露诗意的寓言,这是本雅明的复杂之处和奇特存在。他赞同普鲁斯特对逝去的经验的重拾,这种经验无疑是与传统保持联系的最好方式。这使他成为一个“收藏家”,这不仅在于心灵的收藏,本雅明更是赋予这个现实行为一种诗意的意味:“‘收藏’是现代世界的生存者的抗争和慰藉”。收藏者“构筑一道界限,把自己同虚无和混乱隔开,把自己在回忆的碎片中重建起来。”“使事物从一个实用计划中摆脱出来,恢复其原有的初始性、独特性,并把这种新鲜直接带人思想的行文中是本雅明在作品里处心积虑要达到的效果。”‘然而,本雅明还是一个现实的革命家,他以语言和思想的革命家姿态去革新人们眼中的这个扭曲变形的社会:“即在一个四散的物的世界里聚合起一个精神的整体,在一个缺乏意义和表达的方式的条件下说出话来,保持思想的活力。”④因此,对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本雅明是一个造反者和批判者,在一种深层意义上,本雅明其实与两方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联系存了一起,注重人的精神独立和自由,注重人的独特性和个体性,这也是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文人”的原因所在。
英国历史学家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详细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史。他认为:“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⑤这就表明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文主义如同传统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会体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对人性的尊重,对个性的追求,对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憧憬不会变,也不可能变,因为这是符合人性和人的生命本质的需求。布洛克认为,发端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一个发现了“人”的时代,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欲望的合理要求,对人的自由的吁求,成为西方后来人文主义发展一以贯之的探求。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到2 0世纪,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践踏,对人性的践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布洛克看到,“一方面是人类经验的令人丧气的普遍情况,另一方面却又是人类在自信心、承受力、高尚、爱情、同情、勇气方面能够达到非凡的高度,这两者的对比一直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核心。”⑥人性具有两重性,这是布洛克对人文主义的辩证态度。人类的2 0世纪,尽管有战争、有创伤、有痛苦、有忧郁,但是,保持了开放姿态的人文主义必然走向科技的极端之后返归心灵,即人文主义与科技和宗教的融合,只有全面融合开放的人文主义,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从而在物欲文明的进程中保持心灵的适度与平衡。不得不说,布洛克的观点是深刻的。他既看到了人文主义在2 0世纪失落的现实,同时也对这个现实给予了自己的展望和憧憬,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没有人文主义。
中国传统文明源远流长,人文传统博大精深。在2 00 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以各种官方和民间的方式阐释着关于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安贫乐道和释家的明心见性。这种人文主义在以儒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脉络中总是参杂着不同流派的融合、变通之道。在历史中,儒家被官家掌握后总是以压迫式的强势方式,甚至以对人文的变异和扭曲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王朝的巩固,这是历史的客观性使然。然而,在这种大潮澎湃的底层,总是有一股股清泉涌动出来,呈现出被压抑的人性和人文主义。如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流露的是人格的自觉和人性的觉醒。宋明时期理性压迫下的心学思想,就贯穿着对人欲的尊重和人性的尊重。晚清时期,面临国破家亡的处境,康梁等有识之士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借古维新,体现的是一种上升到民族家国层面的人性尊严和民族尊严。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西方文化的启发和刺激下,鲁迅等新文化斗士“别求新声于异邦”,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来凸显他立人的思想和批判国民性的目的。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启蒙主义道路的开端,西方文化与文学是作为一种模仿、参照和借鉴的对象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与文学也有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渗透影响。尽管在其后的道路中,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作为一种革命道路的标向,呈现的是中国本土特色和中国革命的特色。而革命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文化与文学是具有深刻人文性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审美存在的艺术关照方式,革命文学无疑是此一时刻中国激进性想象的体现,与艺术的自然发展呈现一种错位的发展道路,因此这对启蒙主义的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一种遮蔽和阉割。新时期以来,人的解放和人性的释放成为文学描写的核心,也标志着时代的风气转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下,大学人文教育起着塑造大学生精神和灵魂的重要作用。9 98年,我国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怍为文化素质一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是站在宏观角度对人文素质的阐释和理解。不仅国家层面的理论和政策导向着人文素质的重视和培养,而且各阶层也在以各种方式实践着、完善着对人文素质的追求。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和重塑,是5 O年代的美学讨论和“人学论”的延续。9 0年代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对8O年代文学辉煌性和启蒙性的眷恋回忆,更是对新时期商品经济席卷和吞噬人性的审美呼救。新时期,人民崇尚经典、热衷读国学、恢复传统文化的活力,都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心浮泛的一种纠正,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审美冲动。但是,因为地域、文化、阶层等方面的相异,这种人文精神的审美诉求和理解阐释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而且,在普遍性经济冲动力刺激之下,人文精神的重塑显得力不从心或说效果不明显。一方面,高等教育中受西方学科分科的影响,我国学科不断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同时也不断走向琐碎化和精细化,人文精神的缺失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学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论和经济实用论的功利主义冲击下,人文素质的下降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向。因此,在当前重提人文素质,尤其是作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徐葆耕的《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注重对人的心灵历史的挖掘,透视人的精神主体力量,从中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作者注重对人性的重视和挖掘,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探求,对人的主体精神的追求,成为这本书的最大特色。这对于当今沉醉在世俗物欲大潮中的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提升,不无启发意义。
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直接讨论,我国于1 997年在人文精神讨论的文化背景中得到体现。1 99 7年5月1 8—21日,“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以“外国文学与人文精神”为主题在厦门大学举行。这是一次集中、权威讨论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会议,并成为后来研究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奠基。而事实上,后来的相关研究很少甚或某些主题的阙如使得这次会议精神变得更为重要,不少学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重要观点。蒋承勇的论文《西方文学人文精神论纲》重点疏离了西方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使得我们对西方文学的认识更为深刻,人文精神的提炼变得更为清晰可寻。蒋承勇以此为基础写出了博士论文专著《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从“人”的精神发展演变和个体生命价值的视角,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文学从古代文学到18世纪文学的人文精神发展,论文资料详实,论证有力,新见跌出,是研究西方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力作。刘建军的论文《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即“人用以生存为核心的自由意识对自然暴力及其转化形式的抗争”到“人与神的对立”再到人对“‘物’的认识和反叛抗争”⑧三个阶段。
总体而言,国内外对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问题都集中于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挖掘、整理和归纳,并结合时代的大学教育制度和国家政策予以适应性的调整。国外对人文主义的研究一以贯之,成果众多,效果显著。国内对人文主义的研究并不成系统性,截取人文精神的某一侧面做深入研究是大部分研究者的选择。并且受政治气候的影响,人文主义的研究曾一度中断。新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研究更多是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借鉴和模仿,但也有自己的开拓性。而具体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国文学研究则显得较少。即使涉及到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也多是从西方文学的视角,缺少除西方文学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学的考量。因此,全面宏观整体的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势在必然。事实上,纵观我国各项理论和国家政策,都表现了对人文素质的重视: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体现的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辩证法。“三个代表”中“先进文化”透露的是内含着人文素质的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背后是对物质文明过快发展的协调和补充。“中国梦”的实现,更是离不开精神文明和文化素养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摘自习近平2 01 4年3月2 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背后,突显的是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⑨
注释
(①[俄]高尔基.底层[M].芳信译.中戏6 0个经典剧本合集,2 014:6 84.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 5:47.
③[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 Ol 2:12一l3.
④[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H].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12:24—25.
⑤[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H].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97:2 33.
⑥[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H].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97:165.
⑦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H].[199 8]2号:1998-04-10.
⑧刘建军.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A].赖干坚.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论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 9 9:3 0—3 3.
文学教育对人文思想的践行 篇6
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认知、审美形态,對它的传承、研究,当代真地面临着困境吗?或者说,文学本身面临着无法回避的时代悲剧?
文学教育既是一种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知识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大凡文学经典,内在的审美精神必然隐含有深刻的人文思想。人类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对人文情怀的崇尚与培育,已经成为人类存在的一种根本意义,促使人类获得了进步与正义。在这个层面上看,文学是永恒的,文学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那么,一个可以推论的追问是:文学教育的具体方法能不能适应当代社会?文学教育有没有实现其应有的对于人文思想的责任?
一
文学教育的方法,的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中国的文学教育从基础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采取的多是知识加阅读的“文本教学法”,无论知识传授,还是审美培育,都以特定的教材选文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与讲解中认识文学,了解作品,熟悉内容。文本成为学生的认识中介,也是文学教育最为基础的平台。从小学的古诗词文本,到中学的小说戏剧文本,再到大学的广义文学文本,都是文学教育的成规,诵读文本,解释文本,欣赏文本,成为文学教育的基本手段。中外古今的名篇佳作,给学生以至美的薰陶,至真的教诲,至善的理想。
不过,接受文学教育的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在久而久之的文本接受中,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把作品与社会区分开,让文本从事件中独立出来,文学教育事实上仅仅成为课堂教育,在学生的意识中,文学是远离生活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现实没有多大关系。这就成为文学教育的大痛,十年寒窗的学子培育,最终养成的是他们的课堂文学观念,而不是社会文学,更不是跨越时空的人生文学。
这或许就是文学教育的痼疾吧。
记得当代文学史家陈思和先生曾有过这样的感叹:中文系的学生接受文学教育,却没有审美能力,没有文学所赋予的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本读得太少,悟得太浅。其实还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文学教育方法造成的对于文学的隔离。文学已不是真正的文学,而只是孤立的文本,只是为了成绩而读的文学,只是一种无关社会人生的文学。这样的文学,学生不必去多读,更不可能会悟得太深了。
传统儒学有很好的关于文学教育的方法。
沐风而行,在自然里体悟文学的妙处,是为文学的自然教育法。
孔子领头,弟子们簇拥而游而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这是孔子的理想,也是孔子的自然教育法。
大自然的新风与清丽,师生的融融会谈,文学在春天里被心灵阅读,志趣相合者浴水临风,纵歌而回,那是怎样的将文学置入生命之中的境界啊!
时时温习,处处领略文学之美、文学之尚,是为文学的日常教育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将“学而时习之”的喜悦,与“有朋自远方来”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之境界等量齐观,可见老夫子对温习之看重的程度了。这里的温习,表层上,可以理解为对已学知识的复习,深层上,则是对所学知识的日常性强化,包括对文学的日常性感悟。生活之中的温习,不仅巩固了知识,关键的是,知识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文学进入了丰富的人生。板结的知识在日常温习中变成了情趣盎然的生活,岂不乐哉?
以所学之诗,论所遇之事,评所感之物,是为文学的社会教育法。
文学之“用”,比不得日常物品,没有实在的考量标准。其实,文学很难以“用”来讨论。然而,文学是有益的,故必有可显之处。《论语》所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子贡问了一个很实际的社会问题:贫困时不谄媚,富有时不骄横,很好吧?孔子说最好是贫困时也追求道德的完美,富有时也看重寻常礼节。子贡由此想到《诗经》也有类似的话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性修养有如骨器、玉石一样,仔细地切磋琢磨,才能臻于完美。诗之美,于社会问题的解答,也是恰到好处的。
传统儒家的几种文学教育法,比照当代中国的文学教育法,其优其乐,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好的启示,可以有效地推动当代的文学教育改革。
二
传统儒家的文学教育法,一个重要的性质是,文学文本与生活、与社会建立有较为具体的意义关联。而当代的文学教育,大多是从文本到文本,教师将文本封闭在课堂上,文本将学生阻隔在文学外,学生将文本抛弃在考试之后。文学难以进入学生的认识世界和生活世界。这是文学教育有待革新的所在。不仅如此,文学教育将文本引入生活和社会,对于实现其弘扬人文精神的宗旨,有着重要作用。
从文本之中超越出来,文学教育可以从社会事件的关联中获得积极因素。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文学教育在文本与事件的关联中大有作为。
中学教材选有卡夫卡的三篇小说:《变形记》、《法律门前》和《饥饿艺术家》,这些小说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三部小说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从文本中我们看到作家所描绘的一幅幅令人震惊和恐惧的画卷,看到作家对人的历史、人的本质、人的命运、人的处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看到他对人类的前途的忧虑和不安,可以看到他对小人物的关注和同情,可以看到他对这世界的丑陋表示了无比的愤怒。卡夫卡的整个创作,都显现出他对生活中的小人物的关注与尊重,对小人物的发掘和记录。这种创作,不仅表现为一种艺术才华,表明卡夫卡小说的世界性水平,而且折射了卡夫卡寓含在小说中的人文思想,对人的思考与尊重。如果阅读文本,触及到文本的这一思想,也就为文本阐释建构了良好的平台。然而,文学教育接触到这些小说,除了发掘上述意义,还有一层关键目标:即人文思想的展现。卡夫卡将人的真实性寄托在小人物身上,对其生活状态与不幸处境作出同情式的表现,表现的背后,是对人的关注与尊重。
我们将卡夫卡的小说与当代事件融合起来,可以革新当代文学教育。
这是一个关于大学等级观念的事件,发生在最近几年。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事件的具体情形:
美国孟菲斯大学(University of Memphis)为一名工作了三十一年的黑人妇女举行了隆重的退休庆典,并决定把她的姓名刻在校内一座纪念碑的大理石上。这名黑人妇女是清洁工人,在孟菲斯大学做了三十一年最不起眼的拖地板擦窗户的清洁卫生。把一名清洁工人的姓名庄重地刻在大学的纪念碑上,对这样的大学,我们应该肃然起敬。
这是一个极不平常的事件。我们看到了大学的非凡气度,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在知识的殿堂里,人们看重的是创造思想、促进学术发展的教授与研究员,以此为前提形成了近于等级化的大学知识阶层。按照一般的理解,清洁工人在大学生活中不可能得到关注,甚至谁也不会在意一名清洁工人的退休。与校园里其他服务业的工作人员一样,他们是大学生活中最普通的辅助人员,不必也不应该受到格外的奖赏和礼遇,除非清洁工人不勤于工作而导致校园肮脏不堪,没有目光会去留意这些为校园美容的普通劳动者,更不可能把一名清洁工人的姓名刻上大学的纪念碑。与大学里知识精英们的工作相比,他们的工作即使不被认为低贱,也不会认为一样崇高。正是这种理解,孟菲斯大学将一名清洁工人的姓名刻于纪念碑上显得极不平常。其实,这种理解放弃了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尊严,忽略了最朴实的人的意义,以至于将扭曲的等级化的人的秩序,视为常识。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人,如何才能超出于普通人的身份?或者说,普通人的身份是不是我们作为人的最朴实的共同身份?
面对这个问题,任何人都会变得平凡、变得真实。事实上,回到日常生活,每一个社会人,无论他拥有多么高贵的社会地位,拥有多么巨大的私人财富,拥有多么神圣的政治权力,都是朴实无华的普通人。因为,所有的地位、财富、权力、荣誉,都外在于日常生活,都只是附加给普通人的一种外观,这些外观随时都可能去掉,而且必然会被时间和外在条件所去掉,它们不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经久不衰的品质。当我们向那些有权有势、有财富有荣誉的人表达敬意时,更多的时候不是对人的敬意,而是对权势、对财富、对荣誉的敬意。此时,人却成了这些外观身份的附属物。一旦这些声名显赫的外观消失,这些依附于外观的人也就会失去尊严。这就是说,任何人最真实的一面就是普通人的那一面,是我们作为社会人所共有的普通人的身份,我们所获得的尊严就是普通人的尊严。因此,每个人都因其普通而平凡,因其平凡而真实,我们所要面对的正是这种真实,我们所要珍惜的正是这种真实所具有的一切尊严和价值。这些尊严和价值,就是一切人所具有的尊严和价值,也是一切人所应受到尊重的基本权利。没有任何外物包裹着的真实的人,是我们共同的身份,也就最值得为社会所肯定。孟菲斯大学正是以这种尊重普通人的观念,面向这样的最普通的真实的人,而不是身份等级所包装的人,这样的纪念碑,是最真实的人的纪念碑。
向最平凡最真实的人致敬,这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感受到小人物沉甸甸的分量。卡夫卡写出了小人物的不幸与恐惧,但小人物的声音与力量却被充分发掘出来,没有哪位作家能像卡夫卡一样,将人的意义充分地开掘出来。孟菲斯大学对于清洁工的褒奖,也是对人的至上的尊重与完成。
我们再回过来读卡夫卡,读孟菲斯大学的纪念碑,一定会读到人文思想,文本从事件中获得更为生动的理解,事件在文本凝固成充满活力的瞬间,文学教育也就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转型,即由文本的孤立理解,转型为文本与事件的融合性把握,文学教育从审美与知识的层面,转型为对人文思想的践行。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 篇7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言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在素质教育中, 都不可以轻忽美育, 不可以轻忽音乐。甚至可以这样说, 作为人的素质构成, 音乐是精神层面上的须臾不可或缺的中心内容。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 是一种具有全民性、终生性、广泛性、社会性的现实可行的方式。集体的学习形式与过程、音乐深层的品格吸取、潜移默化的人格培养, 颇堪正视。
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 这是可喜之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善良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丰富的生活、深刻的洞察力、正直的道德品格、较高思想修养和良好艺术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的生动性、思维的灵动性、意志的坚忍不拔性、心性的恬淡性、精神的悠远性、行为的专一性等”, [1]益处多多。《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不仅具有重要性, 而且具有迫切性。据调查, 我国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低, 60%以上同学不识谱, 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乐器的只占1.5%, 大多数同学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 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直面如此严峻的情势, 须大力推展《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妥为因应。
笔者执教多年, 十分重视《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依笔者看来, 作曲家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传达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 属于音乐的第一创作;表演者根据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予以表现, 属于第二创作;学生在欣赏音乐时, 实际上是将听到的音乐转化为自己理解的形象或情绪, 则属于第三创作。《音乐欣赏》课程的任课教师, 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第三创作, 即通过正确的引导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接近作者的本意。
一般而言,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首先是要讲授基本乐理, 包括音与音高、音值、节奏与节拍、常用记号、音程、和弦、调式、调与转调、主题发展、曲式、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五线谱、指挥法等, 其次是组织学习阅读音乐知识, 而把教学重点放在乐曲欣赏方面, 包括声乐作品、民族器乐曲、钢琴独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室内乐作品、管弦乐曲、协奏曲、交响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3]比如组织学生欣赏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向学生较有深度地介绍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丰富表现力。而在组织学生欣赏圣桑的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时, 则向学生侧重分析作者采用分解和弦进行伴奏, 从而达到模仿流水声音的意图。
相关的教学心得, 着实不少。一言以蔽之, 那就是与文学相结合,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二、与文学结合
文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居于支柱性的地位。文学教育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 而反映在作品中的事、理、情、志等人文精神尤应受到重视。“语言文学及其组合运用, 凝结着人的情感、思想, 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陶冶情操和培养审美情趣方面具有直观、直接的功效, 被视为语文人文性最重要的内容”。[4]文学表达形式中蕴含的音节、凝练、韵律、格调、结构等美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文内容, 表述着比较内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此外, 在分科教学背景下, 各门学科都承担着根据自身特点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任务, 而文学教育也较好地配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推进了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自实践而言, 我国的文学教育尤其是古典文学教育较多地运用了音乐元素, 创设教学情境, 收效较好。如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 可以播放江涛的同名歌曲, 让学生在气势如虹的音乐氛围中去领略坚忍不拔、庄敬自强的愚公精神;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 可以播放屠洪纲的同名歌曲, 让学生体验那段凄艳哀婉的千古绝唱;在讲授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亦可以播放王菲的同名歌曲, 引领学生去感受词人对天上人间的美丽憧憬以及对亲友一族的善良祝愿。毕竟, 古代的诗歌是兼具音乐性的, 中国曾经走过了一段诗、乐、舞一体化的历程。此外, 作文教学与音乐也有较多的结合, 甚至巧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来进行作文拟题,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伤心总是难免的》、《就这样被你征服》等等, 不一而足。
文学教育能够很好地与音乐相结合, 音乐教育亦能够很好地与文学相结合, 《音乐欣赏》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笔者执教《音乐欣赏》课程多年, 一贯力主联结文学, 并在课堂上作过《音乐文学论》、《歌词创作浅谈》、《刍议音韵与曲调之关系》、《漫谈诗词歌曲》等专题讲座。将声乐、流行音乐等区块的教学, 与文学相结合, 更具可操作性。
笔者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欣赏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 歌词简单、通俗, 但故事着实感人, 加上音乐的感染, 催人泪下, 也让广大学生接受了极其深致的亲情伦理的教育。
笔者还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欣赏赵咏华演唱的歌曲《最浪漫的事》, 歌词虽然简单, 但表达感情却很真切, 可谓是平凡中见浪漫, 寓浪漫于诚挚。此类明心见性的歌词, 亦有益于大学生的爱情伦理教育。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 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 注重发展, 强调内化的教育”。[5]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亦体现了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讲, 它是在改革应试教育过程中提出来的。
素质教育是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迎接挑战的需要, 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不能自外于素质教育的潮流, 且应身体力行,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 助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近年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 体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政治观和法制观教育, 涵盖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社会规范等方方面面。
由于音乐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工作信息, 所以音乐教育能够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做出贡献。考虑到音乐是一种传播速度较快的艺术, 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 善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应与文学相结合, 充分利用动机、情感、体验、直觉等因素, 加强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
应该承认, 前一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方面, 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 以其强烈的爱国之情, 打动过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心灵;1997年, 香港回归, 刘德华的《中国人》表达了与伟大祖国同舟一命、共体时艰的深挚情感;高枫的《大中国》以及孙楠的《红旗飘飘》等歌曲,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并且传唱至今。今后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较好的音乐作品, 如小型声乐作品、合唱及大型声乐套曲、独奏曲、重奏曲、合奏曲等, 以供道德教育之需。道德原则只有与具体的道德情境、个体的意义相联系时才具有真正的意义。笔者主张以《音乐欣赏》课堂为平台, 运用引导、对话和体验等方式, 大力开展生活德育, 并且一以贯之。
(二) 增进人文知识素质教育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它包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6]知识能够塑造人的品德, 启迪人的智慧, 指导人的实践。可以说, 知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当然, 没有知识的人自是无良好的知识素质可言, 而知识结构不佳的人亦难称得上有良好的知识素质。
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大学生应在基础知识层面追求宽厚、广博, 在专业知识层面追求先进、精深, 而在横向知识上则应兼而有之。反观国内现状, 很多大学生在知识方面注重实用, 偏求功利, 轻视基础, 淡化理论, 导致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这种对知识价值的短视倾向应予以矫正, 以求知识素质的不断提高。
科学与人文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 不可偏废。人文素质是人才基础的基础, 绝不可以奉行“自然科学至上”而轻忽人文社会科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就提出“要回到基础”, 要加强“五大领域”, 即所有大学生必须在每一领域中选修一门课, 这五个领域是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数学和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笔者主张国内高校应该着手建构并完善大学生知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普遍开设人文选修课与举行中国语文考试, 理工科学生4年内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人文选修课。
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教育, 它是渗透到学生心底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 能够增进对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素质教育。如能与人文性极强的文学教学相结合, 效果尤佳。笔者执教《音乐欣赏》课程,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声乐知识 (含声乐体裁、声部类型、演唱类型) 、器乐知识 (含民族乐器、外国乐器、乐队类型、演奏类型、器乐体裁) , 并了解音乐的种类与流派, 希望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增进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 加强审美素质教育
大学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思维素质等, 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可以说, 审美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 美是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是能够愉悦身心的形象, 美是劳动产生的, 是社会的。“所谓审美, 是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它是人们在欣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7]与其他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相比, 审美具有直接性、社会功利性、愉悦性。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审美素质能够拉抬道德素质, 也能够催化知识素质。国内高校应该重视审美素质教育, 努力提振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艺术形象, 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 (健康向上的) 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 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 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 激发其情感, 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完善人格的构建, 提高整体素质”。[8]作为公选课的《音乐欣赏》, 面向广大学子, 其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中的作用, 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乃至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 促成受教育者全面提升心灵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等方面的修养。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 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已经成为一种跨越民族和国界的语言, 成为沟通人类精神世界的桥梁, 成为可供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9]《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成功开展, 端赖引领学生愉悦赏析相当数量的中外名曲。无论是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抑或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都可以美化人们的灵魂, 点燃人们对美好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 进而成就事业。
(四) 培养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能够具有较高的大局意识、较强的协作和无私的服务等精神的总和, 是大学生集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0]如我们所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 当代大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得到了增强, 这固然是可喜之象, 但团队协调精神的弱化, 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构成社会的隐忧。毕竟, 团队精神的养成, 攸关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攸关相关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也攸关相关团队的整体运作绩效。
《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 尤其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唱、合唱、乐队表演等音乐表演形式, 需要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 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 才能有完美的体现。毫无疑问, 此类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 能够促使大学生遵守纪律和服从调度, 帮助大学生培植了集体主义荣誉感并提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笔者执教《音乐欣赏》, 视该课程教学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利器。笔者认为, 大学生在练习、排练等过程中, 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团队意识, 倡行自实践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笔者曾在课堂上系统讲授了齐唱、重唱、合唱等唱法, 并多次组织了合唱比赛, 如无伴奏合唱《回声》、《牧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此外, 笔者亦指导大学生组建民族乐队、管弦乐队、电声乐队等, 有计划地开展群体音乐活动, 收效还算令人满意。
摘要: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将音乐欣赏与文学教育对接, 借助于文学的人文性, 不但可以大幅提升《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实效, 而且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欣赏》,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晶.议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6) .
[2]王丽娜.论我国当代大学生音乐文化的构建[J].中国音乐, 2009, (1) .
[3]参见周复三、黄正刚编著.音乐欣赏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4]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12) .
[5]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6]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7]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刊于龚放主编.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9]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刊于龚放主编.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 篇8
一
正如尤西林所论:“从人文学科高度看, 通识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现代专业分工格局的本体性的整合均衡, 他不仅关系到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化引导;因而, 通识教育攸关‘大学’的根本宗旨理念。”[1]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进而获得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上的优化与提升, 而文学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旦关注视阈出现偏离, 则很容易让这样的意义出现潜在的裂痕。古风认为:“所谓文学教育, 就是关于文学和利用文学的教育。其中, 关于文学的教育, 是对于文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利用文学的教育, 则是利用文学作品对于读者的教育。”文学教育的人文使命从大处来说是完成人类的精神自由境界, 从小处来说是个体人格形成的重要支架。审美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构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 从语言出发沿着人类生活图景的理想性书写曲径通幽地回到审美教育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走出“文学”的专门区域, 文学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有着趋同的一面, 也有背离的可能。从文学的迷宫里走出来又会走向何处?从语言分析到美学阐释, 再到社会学意义上的阅读指向, 而后上升到思想史意义。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愉悦而又存在危险的路径。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正在被层层弱化, 而文本解读的审美学意义则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难题, 即如何回到文学本身。文学显然承担了审美教育的意义指向。美育的基本目标是获得审美愉悦, 即获得感官层次、心意层次、精神人格层次的审美愉快[2]。进而达到李泽厚所说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目的[3]。而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性文本越来越多地远离了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与他们的期待视野也渐行渐远, 网络打油诗反而成为他们青睐的文本。反思起来, 文学教育中的文本确定存在着两个误区。
一是文本选择的误区。文学教育是在通过文本解读中实现的, 往往要通过个案教学达到教育效果, 传播者、文本、接受者形成了线性联系, 也是动态的反馈过程。
二是文本解读的误区。语言学意义上的文本解读是文学文本教学的根本所在。故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为第一种境界。心理学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则重在知人论世, 由所在文本出发, 因文及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则成为一种对话状态, 在传播者、文本、受众之间形成一个可供剖析的解读“线”, 寻觅隐映在“山”、“水”背后的作者身影。美学意义上的文本解读重在由个体的审美观念升华到群体层面上来, 透过“那个人”的艺术创造展现生命个体的超越境界。“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在复归平静之后进入了顿悟的境界。透过文学文本解读要达到提升审美境界的教育目的, 审美理想的确立所体现出的正是人所追求的生命深度, 也是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文本解读向度确实存在着误区, 尤其在意识形态的干预下, 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些活生生的感性现象, 尤其是忽略了小众世界的个体人性。薛毅针对文本解读的模式化说过:“比如对《药》的解释, 你们每一位都知道, 说它的主题是反省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这帖‘药’失效了, 因为它脱离群众, 所以革命应该另求新药。我在中学里都相信了这种说法。我们还能感受那些细节所包含的震撼力吗?那黑夜中观看杀头的场面, 那染着血的人血馒头, 那阴冷的坟场……本来我们能够感知这一切的, 但那种解释却破坏了我们的感觉系统。使我们都患上神经官能症, 都变得麻木了, 我们的皮肤成了一层厚厚的围墙铁壁, 丧失感知力了。”正如薛毅所说, “回到王国维、蔡元培的美育思路中去”, “回到”并不难, 只是选择一个起点, 而如何延续并与当下审美教育实践接轨则成为一个难题。从“美的感悟”出发, 文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才能被准确地予以定位, 我们才能找到文学教育的美育功能。蔡元培在答《时代画报》记者问时说道:“我们提倡美育, 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 或者读了一首诗, 一篇文章以后, 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 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 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 有衣裳穿, 有房子住, 他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 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 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 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4]蔡元培所展示的美育代宗教的美好前景虽然很难成为公共空间的共同选择, 但是提供了一个教育发展的指向, 文学教育归根结底是美育, 在叙事性文本和抒情性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这个系统进行自我优化以后形成了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文学文本作为作家艺术灵性的发抒, 往往与场域的事件发生有关系, 一个细节往往成就一篇名作。文学文本的历史学意义生发往往附带着意识形态的随意渗透, 社会背景材料与文本之间的结合度往往难于把握, 或者说发现真相成为一种挑战。不过, 大学文学教育是敞开式的, 个体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能力往往发挥主导作用。“人文科学的社会观是对社会科学社会涵义的意义的阐释, 社会科学又反过来以人文科学社会观为信念背景, 二者在对象、方法诸方面既相区别又彼此关联、依赖”[5]。文学文本在成为审美对象的同时也成为精神的“家园”, “家园”在社会科学视阈下往往更注重功利性的根本实在, 而其“人文意义经验”则在于是“身体与心灵的栖居地、安全的避风港、温馨、舒适、放松、自在、自我的自由舒展、可以不设防地倾吐痛苦与欢乐的地方、人伦交往的善心发端”[5]等等, 进而产生哲学、宗教学上的隐喻意义。文本扩展了社会学意义、文本表达了思想史意义。将文学文本的采摭、文本的建构与人生经验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当下众多文学教育课程的自觉选择。文学教育从文学自身脱离出来, 进入了社会学、哲学的解读视阈。
教育的内涵在于对象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教学主体之间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传播场域。“通识教育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内蕴的感染与熏陶, 它是情感的成熟、品位的提升, 是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完满和丰富, 它是一种需要长期的、细细品味才能得其奥妙的‘无形之物’, 有人甚至说它是一种‘宗教’”[7]。德育显然是一种精神品质的生成教育, 虽然具有意识形态的介入因素, 但是它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培养人。人的本真属性与社会属性融会起来, 并不是简单的加法或者减法。本是同一地域的两个人经过不同的生命体验自然就要进行新的身份认证。当一个成为知识人, 而另一个成为农民, 所呈现的形象必然不同。这种执拗的解读方式并不能发挥想当然的传播效果, 而常常适得其反。审美心理学意义的张扬让我们由文及人, 由对人的审美心理延展到社会学意义的思想分析, 这虽然远离了审美区间, 但是又使得文本具备了解释的张力。生活图景、创作语境、意义指向都会被层层重构, 而后成为一个观念教育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存在着多种模式的对话指向, 师者的教育理念一旦化为语言组合则成为对话效果的决定因子。
只是“为历史学辩护”的主题趋向往往在文学教育的传播场中容易发挥超常规的作用, 可能导致文本解读被弱化, 接受者的期待视野被历史材料完全填满, 审美意义就此消解仅仅成为叙事学理念下的陪衬价值。传播者的角色从文学、历史学的学科领域中不断转化, 社会功能成为主导, 审美功能则退居其次。在这种情况下, 传播环境也会因之改变, 语言与文本之间的张力无限扩大以后, 往往造成审美路径的迷失, 作为引路人, 师者必须合理把握这样的一个传播困境。如何形成一个敞开的阅读场变得愈加重要, 常规的方式是先入为主, 拟定好一个可确定性的选题范围、思想视野, 然后分头打捞, 给读者一个狭小的想象空间, 让阅读者蜗居在被确定的视阈里难以挣扎。文学文本的历史性、审美性、社会性要有效地结合起来。
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文学文本的关系可以成为文学教育的一个话题, 社会身份、地域文化、时代变迁、特定境遇都会从时空视阈扩展解读空间, 从文到人, 再到与人相关的影响链, 文学教育的意义会在这样一个连锁网络中被重新审视, 进而生发出新的元素。文学文本离不开滋生的土壤, 这片土壤的各种成分都会介入文本中来, 被吸收而后重新整合, 在对话现场具象化地演绎并表述出来。
三
人文科学内涵与社会科学之外延的“水乳交融”是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文学教育不可避免地要衍生出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解读视角。通识教育的人文理念被引入大学讲堂的做法之一就是“百家讲坛”的直接介入。作为央视的一个品牌栏目, 易中天、叶嘉莹等大家、名家的讲座成为一种导向。与文学相关的讲座内容被部分院校以录像取代本校教师的登坛授课, 如关于林冲形象, 小说、戏剧、影视中各有不同, 以原著为基本点讲述形象的变迁史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师者必须要形成合理的观念输送, 尤其对新旧两版电视剧对于林冲形象的重构与原著的关系更是要重点梳理。被改变的人物形象更符合当下的价值观念, 苦大仇深就要“有仇不报非君子”, 而忽略了具体社会语境下人被驯化所形成的精神状态。“百家讲坛”作为一种单向性传播的经典解读显然消解了教育的对话功能, 也遮蔽了对话所达到的顿悟性体验效应。
文学经典时常遭受“戏说”与“假说”, 两度被搬上荧幕的《水浒传》即是如此, 将现代物欲膨胀下的情欲与功利强加在武松、林冲等人身上, 成为一种新的“戏说”。从无情到深情, 从无意到有意, 虽然达到了取悦受众的目的, 而所传播的观念却一再消解了经典的价值。人类的文明与智慧虽然不断地被“断章取义”, 但是总会有自身的立足空间, 社会观念的传递不能从文学文本中被衍生出来。“原汁原味”所带来的是有距离的对话与审视, 而不是浓重的“我”在现场的感觉。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 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其大小固不同矣。”这显然是“三种境界”式的解读方法, 从精神境界的角度对后主词作出的超越性解读。王国维将李后主痛定思痛的感性思考上升到了理性层面。他还从词句中解读出现代意义, 这就是“三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回头蓦见,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 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的这段话对现代学人的学术理念的接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看来超越性解读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
我们迫切需要打破文学文本定义的常规限制, 大胆地跨入大文学教育视野当中, 形成人文理念的更新。师者作为把关人形成了特定的对话内容, 作为传播者则是在具体场域中的操作者, 如何操作、操作的程序、操作者的手艺至关重要。对话者必须要进入作品所构成的体系之中, 由文本部分构成整体, 再从整体分离成部分, 最终融入到对话者新的知识视阈中去。而且一定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文本解读, 并不断地形成文本之间的相关性。钱穆说过:“人文科学是有生命的, 有个性的, 有变异的, 只有具体的综括, 始可得一近是的真理。若用抽象的推概方法, 则无不失败。”[8]虽然这里所说的人文科学仅仅是相对自然科学而言, 却与我们所说的与社会科学相对的概念通用。文学作为人文学科, 从教育的理念出发, 也应该是提供多元性、不确定性的自由指向;而不是一以贯之, 或者像接受了十几年的由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到以“表现”、“反映”、“揭露”、“弘扬”为关键词的中学文学教育指向。基于此, 笔者认为, 文学教育在以美育为核心的路向指引下, 适当地延展开来进入一个广阔的“域外”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形成一个有效的传播场则也不失为现实的通途。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进而获得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上的优化与提升, 而文学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旦关注视阈出现偏离, 则很容易让这样的意义出现了潜在的裂痕。从语言学分析到美学阐释, 再到社会学意义上的阅读指向, 而后上升到思想史意义。文学教育归根结底是美育, 在叙事性文本和抒情性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这个系统进行自我优化以后形成了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科学内涵与社会科学之外延的交融是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文学教育中的文本阐释不可避免地要衍生出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的解读视角。
关键词:人文科学,文学教育,域外,传播意义
参考文献
[1]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11.
[2]王旭晓.美学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338-342.
[3]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406.
[4]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214-215.
[5][6]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125.
[7]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92.
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主义分析 篇9
一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精神的主要出发点表现在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与态度, 引导人们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深入分析。人文主义精神以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来展现人类的生存本质, 真切的解除人类精神世界, 以塑造良好的精神世界。人文主义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个体内在的价值、个体自我实现的途径与个体尊严、个体自由与平等等观念。尤其是现阶段, 社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 但多元文化的冲击又导致物质与精神的失衡, 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名高素质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 以利于学生积极地面对社会发展, 因此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育应该成为传递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英美文学教育教学既要倡导基本技能教育, 同时还需要强调对学生基本价值观念的教育, 但现阶段, 英语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过于重视英语教学而轻视人文教学, 这种课程设置旨在加强关于学生处理英语实务的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 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决定的, 而这些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长期情感教育才能实现的。分析现阶段英美文学教学课程的设置可以发现, 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英美文学课, 有些学校即便开设了, 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英美文学课堂缺乏人文气氛, 教学效果不理想。
2. 传统的教学理念
现阶段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一般放在三四年级开设, 而这时正是学生最忙的时候, 同时受英美文学课程知识深度的增加, 学生对英美文学内涵的理解不深刻。在这种状况下, 如果依然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按照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记笔记的方式学习, 会在很大程度上抹杀学生的个性, 抑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很难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虽然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人生智慧与感情经验, 但在这种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中逐渐失去了其生命力, 不能发挥其在人格塑造与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如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提升人文主义精神
1. 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英美文学教学重视讲授内容的自由度, 因此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围绕中心内容展开阐述,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生动合理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在学生欣赏文学语言的同时, 主动的参与到文学作品对人生观的理解方面, 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婚恋观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修养。
2. 在教学内容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英美文学教学倡导教学内容的兼顾性,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等多种载体, 在这些作品中, 通常凝结了作者的创作精髓与内涵, 也较好地展现了时代主题, 现阶段在英美文学教学时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应带领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突出对教学内容的人文主义精神理解, 将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内容中,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理解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感。
3. 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英美文学教学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启发, 通过规范的课程设计, 来展现文学作品本身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同时通过实际的教学内容, 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要求教师要从科学教学的角度出发, 重视对教学课程的设计,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根本目标, 推动教学过程与教学能力的规范发展, 突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与外在显现。
四结论
综上所述, 英美文学教学作为有效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需要充分结合人文主义内涵, 渗透人文主义精神, 使学生在接受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 同时接受人文主义精神的洗礼, 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摘要:英美文学教学应重点突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以及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现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文学基本阅读在学生人格、情感与素质方面的应用, 推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都是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将人文主义内化到英美文学教学中, 使学生在教学熏陶中获得自为的能力, 以推动学生真正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英美文学,人文主义,人格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喆.人文主义教育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8) :163~165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 篇10
(一)地方小说的创作差异
地方小说是英国文学中特有的一种文学作品。从英国历史来看,英国是由英格兰、爱尔兰、苏格拉、威尔士等共同构建的一个王国。多元化的王国造就了其拥有的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民族个性,进而也就产生了独具一格的人文创作背景。因此,就英国地方小说来看,英国文学作品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创作背景也是风格迥异的。
(二)宗教小说的创作差异
在西方国家中,宗教文化是相当浓厚的。在英国,大部分城市都有印度教、穆斯林和佛教中心,犹太教堂和各种教堂也相当多。在这样浓厚的宗教环境下,英国文学作品也逐渐渗透了宗教文化和道德问题等。截至目前,英国传统文学中宗教小说和道德小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具体来看,英国大部分文学作品都融入了大量的时代特色,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关注到了宗教特色、政治斗争、道德探讨、人心探讨。与此同时,由于英国宗教的改革,英国诗坛也大量涌现出了宗教诗人、哲学诗人、骑士诗人等,十四行诗也逐渐呈现出英国化。
(三)移民小说的创作差异
英国的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没有名义上的官方语言,世界各地移民到英国的人都是讲自己的原有语言。因此,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其文学创作人文背景也拥有了这种特征。二十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移民到英国的文学作家诸如奈保尔、拉什迪、石黑一雄、奥克利等先后频繁获奖,让英国文学的定义和疆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此外,英国多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民族特性,这就深化了英国移民文学的发展。
中国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大国,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很多少数民族逐渐在融合过程中被同化, 因此,中国很难产生出严格意义上的移民小说。
二、中英文学中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
(一)中英浪漫主义文学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
关于中英浪漫主义文学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首先还是要从中英文学浪漫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差异来看。中国文学中的诗歌《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随后,经过李白《蜀道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贺《李凭箜篌引》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国浪漫主义文学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由的创作主张,其风格也大多倡导比喻动人、格律自由、新颖奇特、色彩瑰丽和句锻字炼等。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大致是起源于十八世纪中后期,随后的发展也受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政治的影响。英国在18世纪的哥特式小说和伤感主义文学都在极力倡导一种主观情感,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奠定了基础。随后在康德哲学、费希德“唯我论”的推动之下不断发展, 直到18世纪末叶才完全形成了英国浪漫主义学习,并在19世纪初达到顶峰。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中重要的一次文学思潮。其特点是用激情夸张的方式展现愿望和理想。
(二)中英女性文学作品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
在中国,女性主义本身就是一种舶来品。中国女性主义首次提出是在辛亥革
命时期。由此可见,中国女性主义的诞生是随着社会思潮的出现和社会变革才产生的。而且中国女性主义很难和女权主义联系在一起,无产阶级又将女性的柔美和女性的爱美判定为资产阶级思想,导致了中国女性主义的淡薄,最终使得中国文学作品中关注女性主义的作品相当的少。
在英国历史进程中,女权运动是相当蓬勃的,从18世纪的萌发到20世纪的两次女权运动巨浪,都直接为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创作奠定了基础。英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和社会权利普遍要高于中国,因此,多产女性文学作品。英国女性文学作品最具代表的是夏洛蒂 ? 勃朗特的《简?爱》。可以说其开辟了一个女性主义小说的先河,自《简? 爱》后,英国女性文学作品逐渐涉及到妇女家居生活、妇女情感以及与妇女相关的题材。
(三)中英通俗文学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
通俗文学是指排除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之外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大众化、通俗化、以娱乐为主的文学作品。通俗文学也叫做大众文学,是与雅文学和严肃文学相对的。英国通俗文学创作目的就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其关注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宗教问题等,摆脱了传统严肃文学的思想枷锁,使之成为英国文学中更有影响力的文学类型。而中国的通俗文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中国通俗文学关注的主要核心是广大市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广大市民也是其主要读者群体。
参考文献
[1]刘国清.当代英国文学中的人类生存困境书写[J].东北师大学报,2010(03).
[2]陈克.中国语言民俗[J].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 篇11
关键词:古典文学;人文精神;人格培养
一、古典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缺失的现象分析
(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原因
1.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冲击是导致人文精神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全球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全球化运动势必会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冲击。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影响,使得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被掩盖,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外来侵略与国内政治变化后,许多宝贵的古籍资料、文化传统都消失殆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本社会中人的关系转化为物的关系,价值的体现及其形式成为了社会的基础特性,显然,这种非人格的社会角色化与人作为创造性和超越性存在的本质规定是冲突的,这造成了现代人格的严重分裂和现代人的焦虑、浮躁。
2.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形成人文精神教育的萎缩。科技的进步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全球经济扩张的大环境下,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成为了高校教学的主要任务。这种对科技的重视,导致高校的教育资源过多的倾斜于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器材的配置等方面,忽视了对人文精神教育的投入,使得人文知识的传授与研究进展缓慢。
(二)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原因
长期以来,国内教学重理轻文的现象极为普遍,尤其是对语文教学,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语文无非就是背书与写作,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的重要价值。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的教学任务偏重于理论性学科,甚至在教师资源配备以及课时安排上都不同程度的进行倾斜,使得语文教学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学科。除此之外,语文本身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过多的注重诗文背诵,文言文过分追求字句翻译和词语用法,使得原本形象有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二、古典文学教学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功能
(一)古典文学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通过学习文言文或者观看电视剧,我们总能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古典语句,像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等。虽然其中包含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封建因素,但是总体上看对于现代社会生活还是有很大的积极和借鉴意义。教师在进行相关方面的古典文学教学时,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现代意义诠释,将其中蕴含的积极方面和优秀文化精神灌输给学生,以此培养其学生的良好品德。
(二)古典文学指导学生的人生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人生经验的总结,对后人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毛泽东遍读史书,对古典文学更是爱不释手,其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得心应手的运用,使他成为谋略超群、文采飞扬的一代领袖。具体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也会给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提供某些启示。儒的进取、奋斗,道家的退守、无为,佛教的苦、空、缘,都能使不同的人从中找到鼓励力量或精神寄托。古人强调的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也一直是中国乃至东方文化中强调为人、为事之道的范型。
(三)古典文献教学帮助学生增添人生情趣
有许多培养人的品行,使人情趣盎然的内容。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歌赋魅力自不待言,就连阅读小说,如果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帮助我们具有更高的欣赏水平。如《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的文学、宗教底蕴,若非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则不能尽悉。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其表面的打打杀杀情境中,处处显露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儒释道、文史哲、三教九流、琴棋书画,无所不包。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当今仍然是我们修身养性、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古典文学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古典文学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环境陶冶法
选入中学语文课程的古典文学大部分是经典的古诗文,它们大都琅琅上口,易于记诵,因次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的经典环境,做到“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每一寸土地能育人”。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受到智慧的启迪和灵魂的呼唤,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之效。
首先,我们要利用学校环境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学校是一种社会机构,它的文化精神决定着它的品质,学校就应该笑声朗朗、书声朗朗、歌声朗朗。校园就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一种氛围、一种情境、一种文化,走进校园应该有一种浓浓的古典文学的人文气息。学校的宣传栏橱窗可以展示学生的手抄报,手抄报上可以有经典美文、古代的名人名言、诗词鉴赏、文化名人介绍、我与文化经典等等。手抄报是学生智慧的结晶,是展现学生观点才华的风景线,是学生走进古典文学的桥梁。
(二)古典文学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诵读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惟又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得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选入中学课本的古典文学都是经典,必须让学生反复读,以致成诵,才能让经典长时间的贮存在记忆里,是心理图式不断丰富,才能体味、感悟语言文字之美,才能是经典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实现“视野融合”。
(三)古典文学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综合活动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结语
在古典文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过程,必然要经过反复的探讨与研究,其中甚至可能免不了走些弯路,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策略,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和灵魂。
参考文献: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 篇12
一、用科学精神关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
科学在于揭示共性规律, 精神内涵是求真、求实、求新。现当代文学学科作为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涵盖多学科知识, 如哲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但我们不能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承担起其他学科知识传授任务, 这就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各个环节必须做到科学、准确、缜密、系统, 真正将本学科的特点反映出来。
一是教学内容选取上的科学性。首先在作家遴选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家众多,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 即使同一作家, 其一生前后思想也不一致。如何正确选取这些作家, 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眼光分析辨别, 不仅看他的政治观是否先进、落后或反动, 还要看他的世界观是否追求和平, 更要看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等。在现当代文学学科“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中, 其中就有“重估”不同政治立场的作家的问题, 如沈从文、张爱玲等。其次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作品可以说汗牛充栋、良莠不齐, 如何筛选、甄别这些作品也是一个关键。过去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 现当代文学学科曾对一些作家作品的选择存在误区。尤其在“工具论”、“泛政治化”等思想指导下, 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曲解、别解、误解、歪解, 导致许多不应有的教训, 如延安文学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十七年文学中“鲜花”与“毒草”问题等, 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反思。
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一种教学方法是否科学, 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 这种方法能否促进学生对作家作品内涵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并引发他们对现实进行“介入式”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 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 如果对同一种文体采取同一种教学方法, 有时就会使学生产生某种厌倦心理。因此, 应采取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同是曹禺话剧, 《雷雨》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方法, 《原野》可以播放相关影视资料等引导学生理解曹禺不同作品中的精神实质。
三是课后各种实践活动安排的科学性。课后各种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实现本学科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文学作品艺术再高妙, 不和具体人生相关联, 也没有意义。因此, 课后各种实践活动的安排必须有科学性。如可以举办与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相关的征文活动、演讲会、辩论会、座谈会、讲座、笔会等, 还要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等参与课后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科学实践, 开阔学生视野,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思想情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真正使本课程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走入生活, 并在今后人生中扎根落户。
二、用科学精神关注现当代文学学科创新方式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之一。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4]“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5], 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 教育的创新定位于学习主体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 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 让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必读篇目之一, 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都学习过该作品, 若大学还像中学那样教学, 则已失去意义。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如建议学生将其改编创作成话剧、电影剧本等, 并作为一次作业完成。现实证明, 许多学生能大胆想象, 跨越时空创造出许多合理人物形象, 构思出许多精彩片段、台词和结尾。又如余光中那篇脍炙人口的《乡愁》一诗, 诗人将人类难以表达的抽象情感, 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 将台湾同胞思念祖国的深情表现出来。这些学生当然都知道, 再讲解意义不大。作为在外求学的大学生, 他们大多数也远离家乡在外求学, 同样有着“乡愁”。教学中可让学生写写《乡愁》, 且文体不限。实践证明, 学生写得很精彩:乡愁是一部电话机, 乡愁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 乡愁是面对故乡发出的一条祝福微博或微信……对学生这些富有创造性的表现, 教师应给予表扬与鼓励, 这样他们就会积极开动脑筋, 创新思维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而逐渐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二是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学习和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古人常说“学贵于思, 思起于疑”, 有疑才会研究, 才会钻研。罗斯扎克曾说:“任何缺乏苏格拉底批判精神的教育理论都不可能达到激发年轻人寻找新思路, 争做新人和最终更新文化的目的。”[6]批判精神培养已经成为创新精神的重要方面。为此, 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鼓励他们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 敢于批判他人观点, 提出独到见解, 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思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我们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 要用科学精神关照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整体性, 关照学习主体,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 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真正充满创新与乐趣。
三、用人文精神关注现代学生的生态人格建设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人类带来发展、财富的同时, 也有可能带来灾难, 尤其20世纪以来, 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等危机日益严重, 人类生存环境呈多元化的同时日益窘迫化, 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的, 这种生态危机不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 更导致人类学和人格系统的破坏[7]。在“科技主义”、“工具主义”盛行与泛滥的今天, 强调人文精神显得尤其重要, 科学精神的诸多要义最终要靠人文精神来实现、巩固与提升。
当代人类学认为, 人类生态困境的出现归根到底是人性困境, 因而他们提出构建生态人格的人性生成目标。这种生态人格的核心是“善于处理人类与自然、他人及自身的关系, 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格形态”[8]。这种主张不失为解决当代人生存困境的一种有益尝试。为此, 作为人类教育环节之一的高等教育离不开生态人格教育。作为人文学科教育之一的现当代文学学科, 在此征途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关注生命, 关注生命存在状态, 关注生命价值是人文关怀的深切体现, 是生态人格建设的核心之一。现当代文学教材中汇聚着众多名篇佳作, 其中涵盖着丰富、深刻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 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自由精神等。其中尊重生命、促进生命健全发展、探求生命的创造潜能是不懈追求, 也是教育最根本的立足点。
但是, 传统“人”的教育是偏颇的, 更多时候强调一种“智”的教育, 影响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以前我们一直主张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爱国热情等理念, 这些固然不错, 但这种人文意识教育往往是不到位的, 常常让学生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漠视他人的生命, 在热爱自己民族的同时不能正确接纳其他民族。这种生命意识的狭隘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会销蚀我们的创造力与包容力, 阻碍我们和其他人、其他民族和平共处。从这个角度看, 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要在重视学生“智”的教育的同时, 更要用丰富的人文精神关注个体生命的生态人格建设, 如通过对有关作品的讲解,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美启善、以美启真, 引导、渗透与强化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热爱自然、同情他人的高尚情志, 引导学生懂得真诚呵护生命, 创造美好生命状态。因此, 这种在人文精神指导下的生态人格建设, “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即如何回应当下人的生存困境与人格发展的现实问题”[9], 必然会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美好生活情感, 让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因充满人文关怀而更富有活力与魅力。
总之, 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目标是引导学生对真善美及内在和谐性的追求, 不仅更好地实现本学科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更重要的是为将来他们成为有爱心与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提供某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刘新成.历史教育并不等于人文教育[N].光明日报, 2002.03.19.
[2]《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48.
[3]张媛.杨叔子院士: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才是“绿色教育”[N].科技日报, 2002.6.19.
[4]饶爱民.习近平:广大青年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J].中国人才, 2013, (11) :68.
[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9年6月15日)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9.
[6][美]西奥多·罗斯扎克著.苗华健, 陈体仁译.信息崇拜—计算机神化与真正的思维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4:202.
[7]吴苑华.哈贝马斯论晚期资本主义[J].实事求是, 2004 (1) :44-47.
[8]孙力, 马宇峰.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人格培育[J].生态经济学, 2005 (10)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