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共12篇)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1
人文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 它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 而且注重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的方式, 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类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教育则提倡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关注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素养, 探索大自然的各种规律, 做到求实求真。人的发展要实现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也就是要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下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2]林坚, 黄婷.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 2011, (S1) :61-65.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2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基础部袁法军22500
3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素养一直是教育的热门话题。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等方面。当前,我国教育界也正掀起素质教育的热潮,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师资队伍、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使职业院校和职校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如果职业院校在保障学生学好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掌握各种技能,那么对职业教育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改善职校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现状无疑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工作的经验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一些大胆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总结了几点认识。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在语文内容的价值取向上
现行职业院校语文课本的内容的选取兼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它是以汉语为核心,包括语言、文章、文学、汉语言独有的文言文及其文化在内的多元体系,负载着极其宽厚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华社会的事理情志,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以及对中华历史命运和现代社会状态的深切关注,这种对在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性,正是语文内容“人文性”的价
1值取向。翻开语文教材,既有对高山大海、蓝天碧云、红花绿草的描绘,也有对天文地理、科学知识的介绍。所有这些,既给人美的享受,又给人无尽的思索;既给人知识力量又无形催人奋进。这正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所在。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凸现以“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人为本”,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升华认识,净化心灵,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每个学生由于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尽相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审视学生个体的差异,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给每个学生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减少不必要的限制,以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在潜意识中消除“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当作平等的、共同探究问题的伙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关怀、激励他们,创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能自由地表现和舒展,使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和学习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要强调“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读中,教师也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还要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结合实际的教学,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1、在阅读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的改革并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观。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课堂教学的引路人,突出学生的绝对中心的地位,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落到实处。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尤其加强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个教学环节,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切实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知识;想方设法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尽可能地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细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针对不同文体的教学,教师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迁移的教学。比如,说明文,在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形成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在散文和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人文素质上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
终。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已成为当今语文教育同仁的共识。笔者认为阅读不仅是指对课程教材上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要多读,更是要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在指导学生阅读中,笔者将学生的阅读分为自由阅读和集中阅读两种形式。自由阅读,是指对学生的阅读不规定具体的阅读内容,但教师要对阅读的方法做适当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善于质疑的习惯等等。集中阅读,是指在教师亲自指导下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规定阅读时间,交代读书方法,回答有关问题。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读训练,玩味欣赏,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入生活的活水,大量增加精美的时文和古典文学,让学生切身感受时代的生活气息,并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反思社会,让学生在感悟和咀嚼文学精品的同时,也让他们潜心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汲取祖国文化的美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挖掘课文创造因素、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课文中想象因素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捕捉那些能调动学生思维积
极性的关键内容,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海阔天空地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好问、善思,进行创造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不断地培养起来。比如在《项链》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让学生补写玛蒂尔德夫人在听闻她一直为之奋斗的项链乃是一窜赝品后,她的故事又将如何发展。通过这样的迁移训练,一方面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补写结尾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学会反思,也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这种人文精养自然而然的在与学生思维拓展的同时,更渗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当然,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待于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检验。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安排多的时间参与到语文的实践活动中,让我们的学生载着他所形成和掌握的语文素质从容不迫地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的广阔空间,达到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还依赖于教师自身的人文品位
教师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开阔的视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因此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更要提升自己的个人人文素养。教师人文素养体现于恪守职业道德的过程中,体现于真心的关爱学生中,体现于丰厚的专业
知识中〃〃〃〃〃〃人文素养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多种途径中感悟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3
关键词:课外活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少年说》中提出“少年强则中国强”,可见青少年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指挥棒,但是到了大学甚至走上社会之后,一些精神层面的内涵一一显现出来。但是,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工具理性”教育观盛行,造成大部分院系设置上偏重理工等实用专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人文精神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阻碍了人文素养教育的普及和被认知、被接受[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中提出,高职院校应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完善人格修养,弘扬以德为先,重视传承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要将和谐教育确立为发展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逐步改变以往单纯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培养目标的方式[2]。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即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两部分组成。“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3]。
二、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从学生角度来说,三年的高职经历影响一生
高中因学业繁重,迫于升学压力,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人文知识和思考人文精神,而三年高职生活时期学习和树立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婚姻和家庭。笔者在担任辅导员和授课教师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学生的困惑,比如因为处理不好与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业受阻,进而产生极度自卑或者放纵自我的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即便顺利毕业到社会上也是容易出现问题,而预防由此带来的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最根本上还需要学生自己反省和认知,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是启迪和教导学生的必要途径。
2.从学校角度来讲,德才兼备才是培养目标
职业技能培养体现专业课学习上,它使学生学会“做事”,体现了培养 “才”的重要性,但是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学会“做人”,体现了培养“德”的重要性,而实际上更多时候做人比做事更加重要。一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偏重“科学”和“实用”,其实“人文”和“理想”同样不可或缺。学校培养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成为懂专业知识会操作的“机器人”,还应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从社会角度来看,青年的素质关乎国家命运和企业发展
青年一代秉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会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结,他们的审美情趣、情感世界、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观念都会在社会上形成一股风气,如果他们在校园只注重和学会竞争和技能,那么到了社会往往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包容的胸怀,如果他们在学习中只考虑分数和成绩而不去提升个人品质,那么到了社会也只会应试而不会具有闪耀的人格魅力。社会中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不再是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毕业生,新环境下企业对毕业生的诉求要求学校必须重视人文素养教育。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我院)为例,通过所在系——管理工程系的四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参考对象,探索我院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重点参考了13-15级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四个专业(自主招生班级)的人才培养计划,学生三年期间的选课类型分为六类:公共必修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核心课、职业技能训练课、职业技能拓展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是四类: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核心课、职业技能训练课和职业技能拓展课。与人文素养相关的课程是两类: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四个专业几乎一样,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实用英语》、《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和《综合素养与职业养成》,一共10门课程,约计500个课时,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了《普通话》代替《应用数学》。公共选修课设置两门课,预设了60个课时,但由于时间大多在晚上,有些很好的人文素养课程如《现代交际礼仪》和《周易解读》,虽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授课时间的不便也导致了课程的难以实施。
1.学校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不足
首先,每个专业每年编写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调整,但是公共选修课和公共必修课几乎不会变化,没有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情和心理需求;其次,在教师进修与培训方面,学校也很少有系统的、完整的教师人文素养方面的培训和政策支持;再次,各个专业在平时教学绩效考核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专业资格考证,至于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和考察并没特别关注;最后,学校对于讲授和涉及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师没有给予重视,教师的人文素养课也属于边缘学科,在课题和项目申请上也相对处于劣势。
2.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种类设置比较少,变化少,从课程名称到课程内容显得相对枯燥乏味,吸引力偏弱,这和90后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有较大差距。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上着几乎一样的人文素养课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事实上不同的专业需要的人文精神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文科生占绝大多数的会计专业,应该多一些理科思维培养和课程设置,以操作和知识技能学习为主的汽车专业应该多一些沟通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人文素养课程,这样才能实现左右脑合理开发和体现文理交融。
四、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探索
1.从顶层设计上重视人文素养教育
国内外的著名高校早在二战后就开始注意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的危害,着手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置[4]。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可以通过考察学习、培训等方式深入了解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此项工作的方法。领导观念的转变也将带动学院管理层加深对人文素养意义的认识,进而在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两方面找到兼顾的办法。
2.引入与开发适合自己的人文素养课程
我国高校开始探索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时间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较短时间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文理交融”模式,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文史哲”模式和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通识模式”[4]。香港中文大学开设“通识教育”,培养了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均衡而多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育又分为两类:大学通识教育和书院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由不同教学部门提供,超过200个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分为四个必修范围: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而书院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各书院不同的生活教育,强调同学的参与、分享和交流[5]。虽然以上是国际知名学校的经验,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的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文化底蕴、办学历史等设计适合自己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
3.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
如果说推广人文素养课程是显性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那么举行课外活动就是相对隐形的人文素养提升方法。课外活动是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人文精神培养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还要在教学之余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广阔的知识面。笔者曾在2014年9月15-19日展开对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5个班级学生的课外活动安排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1分。在 “课余时间你都做些什么”的问题中,同学们写到的事项依次是上网(包括看电影、看电视、看电视剧、玩手机游戏)(74%)、睡觉62%、做兼职43%、学习(包括考证、看杂志、看课外书)35%、逛街29%、运动22%。通过询问“大学中你参加过的最喜欢的三项课外活动”以及“你希望学校可以举办什么样的具体互动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两个问题,得到同学们对于期待中课外活动的内容的认识,通过对所有答案的梳理和分析,得出同学们对于期望的活动安排主要有以下四大类:比赛类、学习类、娱乐类和义工类(图1)。这些课外活动不仅对于专业课是补充,还对个人素养提升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耀斌,袁素瑛,腾勇等.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5页
[2]朱淑娟.关于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77-78页
[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hFWJ5FSgnRen5uV
7fPdFUi7ubpCLBKASpJp6HyWt-oMIyKpErGOD4D5Cp6xDLicsFq8Q09x0cIZyivRzqgjx_201-01-23,2016-01-23
[4]曹占伟.国内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思路及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3(20):147-148 页
[5]http://www.cuhk.edu.hk/chinese/admissions/general-
试析音乐教育与人文素养的联系 篇4
一、能力要素与精神要素共同构成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素养
音乐教育既含有对学生进行能力教育的意味, 又含有对学生进行精神熏陶的意味。能力教育体现于专业素养方面, 精神熏陶体现于人文素养方面。
音乐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物质, 音乐以其或嘹亮高亢、或悠扬绵长、或如泣如诉、或娓娓道来的曲调, 以其或高度浓缩、或精辟利练、或美妙俏艮、或刁钻精怪、或抑扬顿挫的词句, 表现人的情感, 诉说人的生活, 提炼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 让人感到愉悦, 感到舒缓, 感到振奋, 感到激励, 在受到情感共鸣的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让人感受到甚或中的美好和丑恶, 让人长知识、明道理。所以音乐伴随着人类生发的历史一路走来, 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良友和伴侣。因此, 音乐虽然隶属于艺术学科, 但音乐也与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是人文素养音乐形式的表现。进一步说,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凝聚体,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音响再现。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情商, 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而情感的丰富、心灵的丰富更是一个人精神幸福的根本保证。人文精神, 是人之为人的哲学意义上的态度和理念。人文素质的教育在于培养我们的人格, 精神和品质。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比, 更重要是对自身修养的熏陶以及素质的提高。足见, 音乐可以培养人文精神。
那么, 联系到音乐教学, 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 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通过音乐中蕴含的人文素养既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文明, 又可以促进音乐能力的提升, 也就有理由认为, 是能力要素与精神要素共同构成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素养。
二、音乐教育和人文素养相互促进的学校教育
对于师范院校说来, 当然也包括所有的开设音乐专业的学校教育, 都应该将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和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一道进行, 收到相互促进, 更好的达成音乐专业教育目标的目的
设置必要的读书课程, 让音乐专业大学生多些人文素养的积淀。学校和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应包含要求和指导学生读书的内容, 把读书作为增加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要求学生制定出个人读书计划, 正确地安排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甚至也可以把读书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落实到大学音乐教育教学计划中去, 使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教学活动和大学生培养计划之中去, 设置必要的读书课程, 让音乐专业大学生掌握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文、史、哲、艺、法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知识, 建立规范严整的文化素养教学模式和体系, 力求文理结合, 文艺渗透。
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环境。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会以清高、文艺青年的形象而自居, 强调个性张扬, 不愿意听取大道理、空道理的说教, 但他们不拒绝校园文化, 乐于接受校园文化对他们的引导和熏陶。缺校园文化即环境文化, 通过环境熏陶对学生适宜文化教育, 在大学校园亦被称为隐性课程, 充满人文素养的校园环境时时刻刻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要增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就需要老师在大学音乐教育活动中避免形式化、说教式的上课方式, 还人文素养吸引人、熏陶人、教育人的特有魅力。要探索精彩化、多元化人文素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还可以结合音乐专业的自身优势开展诸如:音乐人文素养的知识系列讲座, 各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关于音乐素养的知识竞赛, 聆听与人文素质教育有关的音乐作品活动等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人文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们在趣味盎然、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知识, 增强了人文意识, 提高了人文素养, 让人文素养教育不至于流于形式。
通过学生愿意审美、正确审美、接受审美影响来完成音乐审美过程, 在不断积累音乐专业知识, 不断提升音乐专业能力的同时, 充实和基点丰厚的人文素养, 使得他们的专业知识不再苍白, 他们的人文知识不再浅薄, 他们不再是仅仅能谈音乐、懂音乐, 也能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人文知识, 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音乐人”。
摘要:音乐教育无疑是艺术教育中的一种, 艺术教育必定包含于人文教育之中。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强调其专业性和技艺性, 忽略其文化构成, 淡化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以及文化素养。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专业音乐知识的传授, 而且也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文素养,联系促进
参考文献
[1]祖捷, 刘旭光.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融合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研究[J].家教世界, 2013, 08:196-197.
[2]刘靓.人文素养培育融入音乐教育的路径选择[J].中国职工教育, 2012, 18:12.
[3]张平.强化师范性, 提高音乐教育的人文素养——关于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141-144.
[4]蔡黎曼.形成人文素养培养健康人格——重新审视音乐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导刊, 2002, Z3:16-19.
[5]岳晓芹, 唐慧云.音乐教育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作用的研究[J].校园歌声, 2010, 02:24-26.
高校摄影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论文 篇5
关键词:摄影教育;教育方式;人文素养;课程实施
由于多媒体时代与网络生活的不断深入,摄影作品也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了解外界、丰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并非所有的摄影作品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受到热烈欢迎、体现摄影作品本该具有的价值,摄影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根源在哪里呢?那就是如今的高校摄影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注重课内知识教学而忽略课外实践、注重规范化教学而轻视个人创新与创造,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摄影者的摄影作品的认知、对摄影作品价值的理解以及对摄影作品创作的灵感和思维[1]。一部好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喜爱、称赞并且获得高的评价,是因为这部作品在基本的摄影技术技巧、理论知识的应用上充分体现的同时也体现出它的人文思想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正是由于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高校摄影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也是势在必行了。
1高校需要在多方面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多种教育综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教育,它不仅仅只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教育,还是对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进行尽可能完善的塑造过程。它已经不再是教育我们怎样去学习掌握知识,而是在教育我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如何去感知事物、如何去评判事物、如何去衡量价值、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学习道理、如何去实践真理、如何去创造创新、如何去掌握生活技巧、如何去学习精神、如何去塑造个性、如何去磨砺心性、如何去获取成功以及如何去丰富自己等。这样的人文素养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课堂所能够给予的,多方面、全方面培养才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真谛。
1.1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培养方法
首先,认识到了高校摄影教育中的缺陷与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在课程上体现的人文素养以及在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还应该对高校生本身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于高校生本身的文化素养、道德理念、价值观点、性格塑造培养,教育教学中传道授业已经不是摄影教育的唯一重点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相互渗透,这样的有机结合恰恰是人文素养教育在课程上所需求的。课程外的教育教学却还是需要进一步地加强,举行摄影展、摄影比赛一类的活动正好可以在丰富高校生的课外业余时间的同时,还能培养高校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从受教育者本身出发,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深入的人文素养培养,有利于塑造出更具特色、更具优点、更具亮点的新一代接受过摄影教育的高校生。
1.2庞大的师资力量是教育的关键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6
【关 键 词】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9-04
人文素养,是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氛围化育下形成的个人人格、气质、修养,是由一个人的学识、才能、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格追求等多种因素综合生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体现。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而言的人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
但是,以实际情况而言,当下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普遍不高。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自1992年我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进入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转型,不仅是工业和经济领域的转型,即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且是一场广泛的社会领域的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正在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负面效应,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心理疾患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素养的下降。以青少年而言,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思想、风气影响,一些青少年迷恋金钱,贪图物质享受,沉醉于感官刺激;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还由于单纯强调专业化的实用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人文精神及其与之有关的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在不断侵蚀文学的领地,挤缩着文学读者群,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大众传媒所存在的娱乐化、媚俗乃至低俗风气影响,文学艺术教育受到空前严重的削弱,导致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较低,滋生了诸如价值混乱、道德失范、缺乏责任、理想消解、精神萎靡、漠视生命、违法犯罪等比较严重的现象。
人文素质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及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如果不重视培育理性和谐的理念和精神,不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1]因此,如何加强青少年文学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未成年子女激增的大背景下,怎样有效培养我国青少年的文学素质,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建设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多种路径,但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文学作为人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着人的全部生命要素,具有娱情悦性、育美启智、锻造品德、增长知识、促进交流、讽谏教化、建构人心的多重复合效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对人的影响是深入、长久和全面的。因此,文学承担着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提升青少年精神境界的崇高使命。
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主导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观念,提升文学素质教育的层次。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尽管它具有增长知识、讽谏教化、锻造品德、开发思维的功能,但它最终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使人获得精神的支持,得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给人提供的是终极关怀。因此,搞好文学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全面、深入认识文学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完整地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那种把文学艺术教育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等同于文学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的狭隘的功利化的认识和做法,弱化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和功用,是十分短视和有害的。
2. 建构文学教育主体。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入手点是文学教育,目标指向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因此,要基于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必须重视文学教育主体的建构。文学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建构主体性文学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1)发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教育者在文学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前瞻性。主导性指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中起着组织、指导、引导作用。能动性是指文学教育者能积极主动进行文学教育,并通过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前瞻性是指文学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出发,又要放眼未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创造性是指在文学教育中,教育者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要不断优化文学教育内容,创新文学教育的机制、方式、方法、手段,取得良好的成效。文学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决定着文学教育的功能与效率,决定着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nlc202309031944
(2)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文学教育者在文学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受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配合,文学教育是很难收到很好效果的。传统文学教育过分地强调教育者权威、过分强调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受教育者的思想,阻碍受教育者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文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克服传统文学教育模式的弊端,就不应只是把受教育者当作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应把受教育者视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学教育过程中来,从而使文学教育、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收到更加理想的成效。
3. 提高文学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为青少年立表率。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既是内化于心的养成工程,更是外化于行的实践工程,既要使青少年学习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将人文精神内化于心,使他们得到人文精神的浸润滋养、感受到人文精神沉厚博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躬行实践,知行统一,将人文精神化为有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通过言行举止体现出自己的人文修养。
这就要求文学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文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文学的性质、规律,深刻认识、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特殊规律和操作策略;深入领悟几千年来中外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内蕴,涵养人文精神,锻造高尚的人格。另一方面,身教重于言教,文学教育者的人格对正处于快速发展形成过程的青少年的人格起着感染、激励和垂范作用。因此,文学教育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人生境界启发、影响青少年,以自己的行为、做法感动、带动青少年。同时,在文学教育工作中要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融入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关心青少年生存、生活,尊重、关切青少年的需求、尊严与价值,让青少年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和成长。
4. 政策导向,制度保障。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不只是文学教育者的行为,要搞好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管理职能。
(1)确立明确的培养青少年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政策指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以产值及其增长率衡量发展成就,GDP成为政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多年来唯GDP是论的畸形发展观,造成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诸方面的危机,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和谐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难以弥补的巨大伤害。要实现社会和谐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就必须强化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以青少年为核心的全民人文素质,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和人民的文明程度,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具有根本性意义。为此,政府必须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以GDP为核心的落后的发展观,确立和落实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以制度保障经济社会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文学艺术只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文学艺术以语言为媒介,具有深广的文化蕴涵,易于生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给人以长远影响的特点和功用,决定了以文学教育为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是一种简便易行、低耗高效的方式。因此,党和政府应强化管理和引导职能,大力推进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繁荣,坚定不移地以文学教育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高尚人格的锻造,不断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
(2)建立有效的目标考核制度。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是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政府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强统筹安排和组织指导,构建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长效机制和考核制度。但是,相比经济考核,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成效的考核是软性、不易量化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全面、科学、完善、量化的考核体系,在当前情况下,要认真研究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使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这样才能真正使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常态化,使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通过文学教育得到全社会重视。
5. 多管齐下,加强以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所必需的基本建设。运用文学手段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既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需要场地、图书资料建设。要运用多种方式,解决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家庭书屋的建设,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的购置。
(1)政府加大建设力度。政府作为社会事业的管理者和主要投资者,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诸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过去相当长时期为服务经济发展,重视实用技能培训,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忽视文化类活动,特别是青少年人文素养培养活动的情况下,应优先弥补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购置的不足,并且从建设经费中划出较大份额,保证今后文学书刊及相关声像设备和资料购置,为文学教育创造良好的基本条件。
(2)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搞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之外,也应广泛宣传动员,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慈善机构、个人捐助,单位、个人图书资源共享等,弥补政府投入不足,解决城乡、地区、部门或单位发展的不平衡,改善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薄弱的局面,为进行文学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提供较好的条件。
6. 创新运用文学素质教育载体。运用文学方式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除充分运用传统文学书刊及电视、广播外,在当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大力发展、迅速普及的时代,应大力推进文学教育载体的创新,运用新媒体,增强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性。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IPTV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文字、图片、图像、视频、声音多媒体融合,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发布使用方便快捷,自主性、共享性、包容性、交互性强的突出特点吸引着广大受众,特别是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以互联网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电脑网民规模3.8亿,手机网民达到3.88亿,其中29岁以下的网民占50.8%,人均每周上网时长19.9小时;网络文学用户数为1.9亿,网民使用率为36.2%。[2]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娱乐、社交的重要方式。因此,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增强文学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nlc202309031944
同时,要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如吟诵地方名胜古迹名人名物的诗词文章、楹联及碑亭石刻铭文、地方作家作品,增强文学教育的生动感和亲和力。
7. 多方设法,提高青少年文学素质培养效果。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必须发挥青少年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必须多方设法。
(1)利用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乡镇、社区文化站,乡村图书室,家庭书屋等资源建立文学之家,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信息交流环境,给青少年提供方便多样的交流平台,使他们不仅各自含英咀华,而且能相互影响、感染和砥砺。
(2)聘请作家、文学研究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语文教师及具有比较深厚文学素养的青年志愿者担任辅导员,举办“文学鉴赏”、“文学知识”讲座,提高青少年文学阅读的积极性和鉴赏能力。
(3)精心组织以人文精神为内容的多样化的活动,如诗文诵读、影视评论和书评写作、文学创作,当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楹联、题诗、题词、石刻、碑文和相关文章以及地方民歌的调查、搜集和交流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地域文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4)积极利用传统墙报、手抄报、作文集等形式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Email、BBS、QQ、MSN、博客、微博等方式给青少年提供广阔的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展示文学才能的空间。
(5)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定期的诗文朗诵比赛、写作大赛等,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效果。
8. 更新教学观念,发挥学校运用文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文素质的主导作用。大、中、小学是运用文学手段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革除传统文学教育的弊病,提高运用文学教育培育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成效。
(1)体系封闭,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传统文学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不重视认识、研究教育对象,忽视对教育对象精神需要、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的了解,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学生生活、思想实际不够,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要突破统编教材的束缚,选用最新的文学作品,或自编文学阅读教材,特别是乡土教材。地方文学资源是弥足珍贵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学教育素材。深入挖掘、合理利用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可以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激发青少年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2)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传统文学教育重文学知识、文学技巧的学习,重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宣扬,忽视文学作品深广的文化内涵,忽视对学生综合人文学养、健全人格、人生境界的培养和提升。必须打破传统的利用文学作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语文知识教育的藩篱,把重心移到审美教育上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文学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度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双向、积极的思想情感交流互动,教学注重细节分析而缺少宏观把握,丧失了文学作品的生动感、鲜活感,学生缺乏兴趣。应抓住文学作品的特点,尊重文学作品教学的规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在诵读、品味中感悟文学作品的美,从而得到美的启发和精神的升华,获得心灵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想象的驰骋和个性的张扬。
参考文献:
[1]谢振华.用科学的眼光看文化建设[N].湖南日报,2012-
07-2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r-
esearch/bgxz/tjbg/201207/t20120719_32247.html,2012-7-19.
[3]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高校如何成为培育人文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阵地[N].人民日报,2012-06-21.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而内化成的涵养和品质, 它是做人处世的态度, 积淀成完善人格的知识底蕴。人文素养是一个完善人格的核心要素, 它作用于人整体素质的各个方面, 也作用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是人赢得职业生涯及人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发展性人才的基础。科学教育乃立世之基, 人文教育为立人之本, 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培养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就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这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人文”指“人类社会当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绝不单纯就“知识”而言, 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人文素养教育, 简单地说, 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 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当前, 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只不过课程中过多开设技术类课程, 大幅度消减人文课程, 事实上, 已经造成了重技术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局面。
一、中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一) 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亟待提高
大多数中职学生入学时, 年龄小, 文化层次低,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彻底形成, 人文素养潜力有待挖掘;他们各方面文化知识积累少,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及世界各国文化了解甚少, 文化底蕴相对薄弱;一个人所具有的教养、学识以及折射出来的人性综合素养都很稚嫩。
(二) 现有的中职学校整体教学规划设计中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除了国家规定的统编教材, 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没有具备职校特色的长远规划。伴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会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学生对人文领域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就越来越深。但是随着年级的递增, 也预示着专业课程明显增加, 留给人文教育课程的空间越来越小, 学生对人文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不甚满意。
(三) 中职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不能突出职业特色
学校不能针对学生专业面对其未来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素养教育。如, 学校不能对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
(四) 对人文素养教育教学认识不足
中职学校教师本身存在人文素质知识与能力欠缺的情况。有的教师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难度较大;有的教师对于什么是中职学生需要的人文素养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还不能明确。而学校领导的观念是以专业课教学为教学重点, 把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参与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视为时间和精力的负担。
二、加强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中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人文教育课程所涵盖的学科比较宽泛, 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理想、信念、价值观、心理健康、家庭伦理、责任教育、艺术欣赏能力、礼仪规范等。怎样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转变师生观念, 重视文化基础课
文化基础课包含大量人文素养信息, 中职学校要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挖掘文化基础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因素。如, 语文、英语教材中人文素材相当丰富, 要花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课体现着支配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艺术类课程 (如, 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游戏等) 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而且易于被学生接受。人们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智慧、自由、美、爱等人文精神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中, 通过艺术类课程的教育, 我们可以有效地促成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无论如何, 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中职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 而且倍受学生重视。如果把这部分时间仅仅当成纯专业性教育, 不与人文素养教育结合起来, 人文素养教育就难以深入, 也难以持久。因此, 必须把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呢?首先, 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一门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 关键看能不能引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有兴趣, 就有了探索的动力, 要引导学生去鉴赏科学的美。第二, 要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利用上的严谨态度。第三, 要营造创造性的人文环境。如, 教师应当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适当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而加以纠正。第四, 要运用教学相长、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教会学生交流合作, 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会感受并学到做学问要有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的科学精神, 以及虚怀若谷、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三) 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开设人文选修课程
开设人文选修课程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补充, 人文选修课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程体系, 它囊括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就业和择业等问题。在课程设计上, 由于不同的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兴趣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不受班级、年级限制的人文选修课, 内容可由老师自行编写。教师可通过多门学科有机磨合实现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设计, 通过活动方式灵活多变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设计, 通过信息技术丰富多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性设计, 通过过程持续评价, 实现教学反馈的动态性设计, 通过课堂内外融通实现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设计。另外, 课外活动是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 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外活动, 如, 各类团体竞赛可以培养学生既合作又竞争的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外部条件。环境建设要营造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文氛围, 形成人文素养教育的大课堂, 要让学生视线所看到的地方, 都带有教育性。“事事皆教育”“环境无瑕点, 处处能说话”。同时校园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强化制度文化建设, 发挥制度文化的教育约束功能, 学校管理要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当学校形成既有纪律、又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时, 广大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就会得以展现。
(五) 丰富教师人文知识,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修养、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 表现为教师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教师的人文素养该如何提高呢?
第一、教师应当通过多渠道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中外经典名著, 丰富人文知识;走进高雅艺术殿堂, 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体验不同地域文化和风俗, 拓展视野。
第二、注重实践, 内化人文素养。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研发校本课程, 促进教师人文素养内化, 是教师提高人文素养很重要的一个渠道;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彼此加深了解, 这样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文意识, 采取符合人性的管理;学校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个人发展的趋向定位,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培训活动, 促使教师在团队活动中逐步凸显各自独特的人文素养, 形成教师群体既各具特色又健康活泼的人文品位。
第三、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除了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 “如何教”也是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教师一定要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平时多揣摩学生的心理, 学习名师的风采。幽默风趣的语言, 和蔼可亲的态度, 张弛有度的表情, 都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是讲课成功的要素, 也是教师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北京101中学.良好个性培养[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6.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4]唐丹.促进职业教育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05 (7) .
[5]艾克柔.开发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8
一、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高职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高职生整体人文素养情况存在着下滑趋势, 体现为缺乏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感, 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1]。高职生人文知识基础薄弱,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简单粗暴, 思想浮躁。高职阶段务必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弥补高职生在中小学阶段尚未建立的完整人文素养综合体系, 为他们今后立足岗位、服务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高职阶段是学生们身心全面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此时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至关重要, 帮助他们树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观,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环境, 确立适宜的奋斗目标, 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高职生健全的人格, 方可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素养, 又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较深厚的人文精神。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高职生,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才有强劲的动力支持其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变革。
2.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同时, 企业招聘人才从专业技能熟练程度转变为“做人能力”、“团队合作”、“环境适应力”、“爱岗敬业”等综合素养上总体考虑[2]。由此看出, 无论是国家规划发展纲要还是社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都将人才的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到一个与专业技能水平相当的位置, 对于人才质量要求上体现为复合型, 具有高尚个性品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尽管高职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专业技能熟练操作问题不大, 但是在工作责任心、合作意识、文明礼貌、社会礼仪、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上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客观上反映了他们人文综合素养教育方面的缺失, 适应不了企业的工作岗位, 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由此可见, 企业重视高职生综合能力水平, 需求复合型的人才, 既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又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能力, 具备了企业所需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只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锐意进取, 不断激发自身创造性, 不断创新。这也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在向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之时, 为社会和企业培育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3.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生源逐步减少, 民营资本参与高职教育与日俱增, 高职院之间竞争趋于白热化, 同时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 各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必须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狠下功夫力抓人才培育质量,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之路。在校园传授人文知识、熏陶良好人文环境, 潜移默化地感染内化学生的人格、气质及修养, 在这样环境下逐步建立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特征, 形成本校学生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素质, 培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在激烈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出口”带动“入口”, 实现“出口畅, 入口旺”, 只有这样一所高职院校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总体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新兴学科不断出现, 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已是大势所趋, 当前高职院校中“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必须根本转变。高职教育注重人才技能培养, 忽视育人功能, 教学过程难以将人文教育贯彻落实到位, 导致学生技能和素质失衡, 一方面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人文素养缺失, 在企业中往往表现缺乏责任感、怕苦怕累、跳槽频繁等。因此, 高职院校在强调学生“做事”的同时, 必须强化学生“做人”的培育, 将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理念自觉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 让高职生们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形成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内驱动力, 才能成为社会和企业所需栋梁之才。
2.建立渗透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载体, 建立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关键。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基础地位作用, 就要让学生领会人文知识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建立渗透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 以“两课”必修课为主线, 以人文选修课为主体, 以人文专题讲座为补充, 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此外, 需要增强专业课程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 在专业课程授课中体现“职业性”和“人文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技能过程中,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嵌入人文素养教育理念, 从职业本身出发, 讲授职业人文素养的意义和内涵, 有意识地向学生传导职业人文教育方面的信息,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 提高自身的职业人文素质, 明确作为一个完整的职业人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人文氛围。校园环境承载着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双重任务, 充满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环境, “润物细无声”地陶冶情操和提升品位。首先, 着力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重点打造反映本校特色和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其次, 着手于校园软件文化建设, 狠抓“三风”建设, 建立言传身教的校风, 树立为人师表的教风, 形成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最后, 以学生社团为基础,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包括人文知识辩论赛、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诵读经典、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升华修养、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充分感受人文精神, 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建立“诚信自助书吧”, 探索人文素养建设新途径
以上所述总体阐述了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总体策略和基本思路, 现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院围绕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建立了“诚信自助书吧”, 设立电子书借阅机, 为高职人文素养建设探索新途径。
1.建立“诚信自助书吧”, 延伸人文素养教育空间。培养高职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疑是促进人文素养教育提升的利器。但是高职生阅读基础弱, 学习时间短, 重实践轻理论, 难以潜心阅读, 这些问题极大制约着高职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传统图书馆采取封闭式管理, 学生不能够根据自己日常时间随时随地进入图书馆阅读和借书, 因此创建一个以读者为核心, 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据此,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方商讨, 决定充分利用学院各个教学设施的空闲空间, 建立“诚信自助书吧”。书吧分布在教学综合楼的一楼大厅以及各层楼梯出口处, 书籍部分由广大师生捐献, 部分为图书馆馆藏图书。图书在内容选择上每间隔一段时间列出一个主题, 不定期实时更新书吧书籍, 每个书籍封面均写上推荐阅读的理由, 所有学生在任意时间段都可以直接在书吧的凳子上阅读喜欢的书籍。书吧采用师生参与义务管理模式, 借阅者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自助借阅图书, 实现真正意义上开放式自助书吧。大部分展出的书籍借阅者基本做到有借有还, 吸引大批路过学生停留脚步到书吧书架前物色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通过学生参与书吧管理, 培育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解的能力, 增加同学之间、书吧与读者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2.设立电子书借阅机, 创新人文素养教育阅读新模式。新媒体阅读当前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所青睐, “手机控”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所展现的主流阅读方式, 如何在手机屏幕阵地上占据一席人文素养教育之地是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 学院图书馆引入了电子书点读机, 读者在点读机上利用免费Wi Fi通过二维码扫描下载安装客户端, 直接扫描借阅机上图书封面上的二维码, 即可全本下载图书到手机中阅读, 实现书籍终端扫描直接入机观看, 一场关于移动阅读的革命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模式。电子书借阅机与互联网实时动态链接, 及时获取网上最新正版电子书籍,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及时将积极向上深受读者喜欢的书籍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传递了强大的人文知识正能量。同时手机阅读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限制, 极大推动更多的学生下载更多图书到手机上, 享受随身阅读的乐趣。实施以来, 经过借阅机的学生大都会不由自主浏览借阅机最新的书目信息, 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下载到手机中阅读, 大大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论述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总体策略, 最后通过建立“诚信自助书吧”和电子书借阅机践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证明,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 不断变革教育手段和方法, 方式方法只要能聚焦到高职学生兴趣点上, 都能激发他们兴趣和热情, 都能提升他们的人文综合素养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 有针对性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总体策略, 以建立“诚信自助书吧”和电子书借阅机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探索了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苏琼瑶.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9) :11-12.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9
一、高职护理专业课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 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分追求专业技能的培养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的严重失衡, 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有融入人文教育, 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高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创新的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 护理具有人文特征。
护理学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学科。护理的研究对象为人, 服务的目标是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而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因此护理要面对的是生物的人、人文的人, 护理与人文是有机统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 护理教育只有强化人文底蕴,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3. 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除了了解患者的病情, 还应考虑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 对患者进行全面分析, 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这无不体现了现代护理所提倡的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因此, 护理与人文、社会科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造福于人类的健康。
4. 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评价的重要指标。毕业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外, 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情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这些评价指标恰好与人文素养的内容相吻合。所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会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实践
在护理教学中专业课占用了大部分课时, 如果在教学中专业课不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那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变得极为困难。因此, 在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素养是护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当然, 在人文教育中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讲授更具影响力。所以教师应多花心思设计各个环节, 同时要结合用人单位、教研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的建议制定教学标准、课程设计和考核指标等, 以期达到既定目标[2]。
1. 结合护理专业特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护理道德。
护理道德的养成与专业课的学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 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过程。在讲授中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历史背景, 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纠正, 有效引导, 加强素质养成。例如在护理操作时, 有的学生为图方便, 将用具放在模型人身上, 全然不顾“病人”的感受;伤口消毒时, 碘伏棉球太湿而污损患者衣服等等, 虽然这些不会影响患者健康, 但却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外在反映。遇此情况我并不即刻指出, 而是让学生和小组的其他成员评价这次操作, 找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讨论中反思并获得提高, 最后加以点评。在理论讲授时, 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经历 (如自己的老师或身边的某位医德高尚的护理人员的感人事迹) 使学生领悟到护理工作的神圣。
2. 创新人文特色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代护理教学要突出教学环节的育人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设置、小组讨论等,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传授知识,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从而改善学习效果。例如讲授颅脑外伤, 可以使用《还珠格格》中紫薇从马车上摔下来后失明这一情节设问, 激发学生查阅资料, 寻找答案。这种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与参与,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感。
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情感教育。护理操作并不是机械进行的, 它包含着护士的态度和情感。如果学生缺乏对病人的情感体验, 只见病不见人, 即便护理操作是顺利的, 也会给病人冰冷的感受。另外, 学生由于心态不成熟, 遇到事情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受到委屈当场哭泣, 遇到不满就要争执等等, 这不利于护患的和谐相处。因此, 在理论教学中可适时穿插身边优秀护士的模范事迹;在情境教学中, 老师或同学可以扮演“故意刁难”的病人, 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职业情感, 提高她们的调控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大部分护患纠纷实际上是由于沟通不当导致的。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这并不单单是沟通技巧的问题, 有修养、有内涵, 真诚地对待病人, 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笔者通常把每班分成6个小组,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创设不同的情境, 组内讨论, 组间竞争答题。在专业课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 训练学生对相同疾病的患者因年龄、性别、性格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通过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5. 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
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品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的职业素养往往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例如同学间相互进行静脉注射, 学生常因害怕而犹豫不决, 如果老师身先士卒, 那么学生也会以老师为榜样, 勇往直前。这些无疑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可能会转化为一种动力, 使学生能直面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6. 突出人文素养的考核。
在理论和实践考核中, 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如理论方面考核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进行健康教育等。实践环节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
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但人文素养与知识、技能不同, 它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其中教师起到一种重要的桥梁作用, 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很高的教学艺术, 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苗富强.试论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10, (35) .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10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言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在素质教育中, 都不可以轻忽美育, 不可以轻忽音乐。甚至可以这样说, 作为人的素质构成, 音乐是精神层面上的须臾不可或缺的中心内容。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 是一种具有全民性、终生性、广泛性、社会性的现实可行的方式。集体的学习形式与过程、音乐深层的品格吸取、潜移默化的人格培养, 颇堪正视。
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 这是可喜之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善良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丰富的生活、深刻的洞察力、正直的道德品格、较高思想修养和良好艺术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的生动性、思维的灵动性、意志的坚忍不拔性、心性的恬淡性、精神的悠远性、行为的专一性等”, [1]益处多多。《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不仅具有重要性, 而且具有迫切性。据调查, 我国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低, 60%以上同学不识谱, 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乐器的只占1.5%, 大多数同学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 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直面如此严峻的情势, 须大力推展《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妥为因应。
笔者执教多年, 十分重视《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依笔者看来, 作曲家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传达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 属于音乐的第一创作;表演者根据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予以表现, 属于第二创作;学生在欣赏音乐时, 实际上是将听到的音乐转化为自己理解的形象或情绪, 则属于第三创作。《音乐欣赏》课程的任课教师, 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第三创作, 即通过正确的引导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接近作者的本意。
一般而言,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首先是要讲授基本乐理, 包括音与音高、音值、节奏与节拍、常用记号、音程、和弦、调式、调与转调、主题发展、曲式、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五线谱、指挥法等, 其次是组织学习阅读音乐知识, 而把教学重点放在乐曲欣赏方面, 包括声乐作品、民族器乐曲、钢琴独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室内乐作品、管弦乐曲、协奏曲、交响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3]比如组织学生欣赏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向学生较有深度地介绍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丰富表现力。而在组织学生欣赏圣桑的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时, 则向学生侧重分析作者采用分解和弦进行伴奏, 从而达到模仿流水声音的意图。
相关的教学心得, 着实不少。一言以蔽之, 那就是与文学相结合,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二、与文学结合
文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居于支柱性的地位。文学教育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 而反映在作品中的事、理、情、志等人文精神尤应受到重视。“语言文学及其组合运用, 凝结着人的情感、思想, 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陶冶情操和培养审美情趣方面具有直观、直接的功效, 被视为语文人文性最重要的内容”。[4]文学表达形式中蕴含的音节、凝练、韵律、格调、结构等美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文内容, 表述着比较内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此外, 在分科教学背景下, 各门学科都承担着根据自身特点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任务, 而文学教育也较好地配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推进了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自实践而言, 我国的文学教育尤其是古典文学教育较多地运用了音乐元素, 创设教学情境, 收效较好。如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 可以播放江涛的同名歌曲, 让学生在气势如虹的音乐氛围中去领略坚忍不拔、庄敬自强的愚公精神;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 可以播放屠洪纲的同名歌曲, 让学生体验那段凄艳哀婉的千古绝唱;在讲授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亦可以播放王菲的同名歌曲, 引领学生去感受词人对天上人间的美丽憧憬以及对亲友一族的善良祝愿。毕竟, 古代的诗歌是兼具音乐性的, 中国曾经走过了一段诗、乐、舞一体化的历程。此外, 作文教学与音乐也有较多的结合, 甚至巧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来进行作文拟题,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伤心总是难免的》、《就这样被你征服》等等, 不一而足。
文学教育能够很好地与音乐相结合, 音乐教育亦能够很好地与文学相结合, 《音乐欣赏》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笔者执教《音乐欣赏》课程多年, 一贯力主联结文学, 并在课堂上作过《音乐文学论》、《歌词创作浅谈》、《刍议音韵与曲调之关系》、《漫谈诗词歌曲》等专题讲座。将声乐、流行音乐等区块的教学, 与文学相结合, 更具可操作性。
笔者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欣赏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 歌词简单、通俗, 但故事着实感人, 加上音乐的感染, 催人泪下, 也让广大学生接受了极其深致的亲情伦理的教育。
笔者还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欣赏赵咏华演唱的歌曲《最浪漫的事》, 歌词虽然简单, 但表达感情却很真切, 可谓是平凡中见浪漫, 寓浪漫于诚挚。此类明心见性的歌词, 亦有益于大学生的爱情伦理教育。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 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 注重发展, 强调内化的教育”。[5]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亦体现了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讲, 它是在改革应试教育过程中提出来的。
素质教育是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迎接挑战的需要, 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不能自外于素质教育的潮流, 且应身体力行,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 助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近年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 体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政治观和法制观教育, 涵盖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社会规范等方方面面。
由于音乐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工作信息, 所以音乐教育能够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做出贡献。考虑到音乐是一种传播速度较快的艺术, 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 善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应与文学相结合, 充分利用动机、情感、体验、直觉等因素, 加强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
应该承认, 前一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方面, 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 以其强烈的爱国之情, 打动过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心灵;1997年, 香港回归, 刘德华的《中国人》表达了与伟大祖国同舟一命、共体时艰的深挚情感;高枫的《大中国》以及孙楠的《红旗飘飘》等歌曲,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并且传唱至今。今后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较好的音乐作品, 如小型声乐作品、合唱及大型声乐套曲、独奏曲、重奏曲、合奏曲等, 以供道德教育之需。道德原则只有与具体的道德情境、个体的意义相联系时才具有真正的意义。笔者主张以《音乐欣赏》课堂为平台, 运用引导、对话和体验等方式, 大力开展生活德育, 并且一以贯之。
(二) 增进人文知识素质教育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它包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6]知识能够塑造人的品德, 启迪人的智慧, 指导人的实践。可以说, 知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当然, 没有知识的人自是无良好的知识素质可言, 而知识结构不佳的人亦难称得上有良好的知识素质。
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大学生应在基础知识层面追求宽厚、广博, 在专业知识层面追求先进、精深, 而在横向知识上则应兼而有之。反观国内现状, 很多大学生在知识方面注重实用, 偏求功利, 轻视基础, 淡化理论, 导致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这种对知识价值的短视倾向应予以矫正, 以求知识素质的不断提高。
科学与人文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 不可偏废。人文素质是人才基础的基础, 绝不可以奉行“自然科学至上”而轻忽人文社会科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就提出“要回到基础”, 要加强“五大领域”, 即所有大学生必须在每一领域中选修一门课, 这五个领域是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数学和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笔者主张国内高校应该着手建构并完善大学生知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普遍开设人文选修课与举行中国语文考试, 理工科学生4年内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人文选修课。
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教育, 它是渗透到学生心底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 能够增进对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素质教育。如能与人文性极强的文学教学相结合, 效果尤佳。笔者执教《音乐欣赏》课程,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声乐知识 (含声乐体裁、声部类型、演唱类型) 、器乐知识 (含民族乐器、外国乐器、乐队类型、演奏类型、器乐体裁) , 并了解音乐的种类与流派, 希望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增进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 加强审美素质教育
大学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思维素质等, 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可以说, 审美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 美是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是能够愉悦身心的形象, 美是劳动产生的, 是社会的。“所谓审美, 是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它是人们在欣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7]与其他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相比, 审美具有直接性、社会功利性、愉悦性。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审美素质能够拉抬道德素质, 也能够催化知识素质。国内高校应该重视审美素质教育, 努力提振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艺术形象, 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 (健康向上的) 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 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 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 激发其情感, 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完善人格的构建, 提高整体素质”。[8]作为公选课的《音乐欣赏》, 面向广大学子, 其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中的作用, 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乃至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 促成受教育者全面提升心灵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等方面的修养。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 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已经成为一种跨越民族和国界的语言, 成为沟通人类精神世界的桥梁, 成为可供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9]《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成功开展, 端赖引领学生愉悦赏析相当数量的中外名曲。无论是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抑或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都可以美化人们的灵魂, 点燃人们对美好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 进而成就事业。
(四) 培养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能够具有较高的大局意识、较强的协作和无私的服务等精神的总和, 是大学生集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0]如我们所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 当代大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得到了增强, 这固然是可喜之象, 但团队协调精神的弱化, 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构成社会的隐忧。毕竟, 团队精神的养成, 攸关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攸关相关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也攸关相关团队的整体运作绩效。
《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 尤其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唱、合唱、乐队表演等音乐表演形式, 需要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 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 才能有完美的体现。毫无疑问, 此类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 能够促使大学生遵守纪律和服从调度, 帮助大学生培植了集体主义荣誉感并提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笔者执教《音乐欣赏》, 视该课程教学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利器。笔者认为, 大学生在练习、排练等过程中, 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团队意识, 倡行自实践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笔者曾在课堂上系统讲授了齐唱、重唱、合唱等唱法, 并多次组织了合唱比赛, 如无伴奏合唱《回声》、《牧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此外, 笔者亦指导大学生组建民族乐队、管弦乐队、电声乐队等, 有计划地开展群体音乐活动, 收效还算令人满意。
摘要: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将音乐欣赏与文学教育对接, 借助于文学的人文性, 不但可以大幅提升《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实效, 而且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欣赏》,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晶.议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6) .
[2]王丽娜.论我国当代大学生音乐文化的构建[J].中国音乐, 2009, (1) .
[3]参见周复三、黄正刚编著.音乐欣赏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4]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12) .
[5]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6]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7]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刊于龚放主编.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9]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刊于龚放主编.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11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素养 CDIO EIP-CDIO TOPCARES-CDIO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即指general education的思想,这一思想已被人们普遍地讨论和研究,并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识”二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论衡》中讲:“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怀百家之言”。而在西方,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正是主张要博学多才并保持行为优雅。
对于工程类院校来说,所谓通识教育应当是在保证工程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兼顾人文素养的教育。然而,现今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与通识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较早的文理分科致使大部分理科学生不重视人文知识,部分工科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存在道德缺失、忠诚度低、创造能力弱、难以融入企业文化等问题。对此,国内部分高校率先引进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并把人文学科的教育列为该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随后,汕头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根据中国工科学生的特点,将这一理论本土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理念。
二、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即指Conceive(构思)、Design (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作)四个方面组成的工程教育理念。它是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学院等四所大学发起,全球23所大学参与,历时4年所创立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该工程教育理念强调要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并提出了CDIO培养大纲。
1.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
CDIO培养大纲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将工程学基本原理与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它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工程类毕业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要实现从基础科学到核心工程知识再到高级工程知识的过渡。个人能力方面,要求工程类毕业生具备工程推理与问题解决、实验与知识发现、系统思维、个人技能与态度、职业技能与态度等五个方面的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沟通、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工程系统能力的要求最高也最为复杂,要求学生掌握外部与社会环境、企业与商业环境,能构思工程化系统,并掌控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整个过程。
从大纲的整个脉络可以看出,大纲的要求是逐级提升的,从知识基础到实践操作,从单纯知识构架到综合运用各项技能。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CDIO团体,他们采用CDIO教育理念,遵循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工程毕业生也普遍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2.CDIO教育理念及其本土化模式
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更偏重于理论,这与西方教育理念中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实训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差别较大。2005年,汕头大学率先将CDIO理念引入其工学院教学中。2007年,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和CDIO国际合作组织会议召开。2008年5月,“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在汕头大学召开。中国各高校也在努力结合自身特点将CDIO本土化,其中取得较为突出成果的是汕头大学提出的EIP-CDIO教育理念以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教育理念。
(1)EIP-CDIO。2005年,汕头大学引进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现状后提出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EIP-CDIO培养模式。
EIP指Ethics(职业道德)、Integrity(诚信)、Professionalism(职业素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将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下图是EIP-CDIO的培养框架。
EIP-CDIO培养框架图
EIP-CDIO将工程职业道德课程作为必修课,在专业培养上以实践性和探索性的项目设计为载体,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集成多种教学因素,以期培养工程类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该教育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和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TOPCARES-CDIO。在将CDIO引入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本土化模式应当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该校将CDIO能力培养大纲进行了中国化、校本化的创新,构建了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八大能力”指标体系,即T(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O(Open Minded and Innovation)开放式思维与创新、P(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个人职业能力、C(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A(Attitude and Manner)态度与习惯、R(Responsibility)责任感、E(Ethical Values)价值观、S(Social Value Created by Application Practice)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该教育理念在CDIO的基础上强调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改革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改变以往需要培养什么能力就增加什么课程的模式,采取大学四年所有课程统一贯穿CDIO教学模式的方式,每门课程都以具体的实践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项目实践的一体化教育模式中掌握TOPCARES的八大核心能力。
三、CDIO视域下的人文素质培养
CDIO是工程教育理念,但其中有很多与人文学科相结合的领域,这也是其教育理念的先进之处。现代社会的任何工程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个纯粹独立的学科或领域的问题,需要多个学科和岗位的结合才能保障产品研究和开发成功。而培养工程人才也不再是简单的传授专业技术的过程,而是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在从CDIO到EIP-CDIO再到TOPCARES-CDIO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CDIO与人文素养培养
CDIO大纲处处体现了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如大纲2.3部分强调思维的重要性,注重整体缜密的思维养成,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这些都离不开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大纲2.4个人技能与态度部分中强调责任感,职业道德、个人品德都属于这一范畴。大纲第三部分人际能力中,包括团队协作、沟通和外语运用能力。根据CDIO大纲的描述,合格的工科毕业生应当具备组织和形成高效的团队,并保证团队合理运作、成长和进步的能力。这要求基础学科应向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倾斜,而不是让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这部分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培养学生书面、电子、图形和口头沟通能力和运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这要求文史类和外语类教师不再是单纯输入知识的角色,而是要结合工程实践将知识的运用放在第一位。大纲4.2中企业与商业环境部分强调企业文化,一个产品从设计到运行的整个过程应当处处蕴含企业的文化精神,而作为负责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工程师,对企业文化就更应当重视。
2.EIP-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EIP-CDIO教育理念在CDIO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E代表道德,I代表诚信。从EIP-CDIO教育理念的培养框架中可看到,职业道德、精神和责任感是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的首要条件,其地位位于工程理论知识和个人能力之上。而包含道德、诚信、奉献、人格等方面的职业道德又位于整个框架的核心位置,工程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分布在两边。这说明只有将职业道德教育这根顶梁柱树起来,才谈得上树立起一个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形象。要实现这一点,院校可通过设置人文基础、选修和专业三个层次的课程,分梯度培养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对于社会和艺术类学科,可通过通识选修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EIP-CDIO强调只有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
3.TOPCARES-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在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得到了更多强调。该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工程科学生的八大能力,其中有六大能力是与人文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包括开放式思维与创新、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和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这要求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紧密结合,并贯穿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而人文教育中也要凸显CDIO模式,实现在“做中学”,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将知识内化,进而转化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和态度。
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这正是一个卓越的工程师需要具备的品质。从CDIO到EIP-CDIO再到TOPCARES-CDIO的教育理念中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正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应当贯穿于工科教育的始终。
四、小结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两种模式——EIP-CDIO和TOPCARES-CDIO进行了探讨,并剖析了这三种教育理念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整体要求,阐述了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从CDIO的视域下论证了工科院系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的必要性。在目前工程院校改革的大势中,本文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期待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关注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等. 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1).
[2]陶勇芳,商存慧.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3]颜玲,肖小聪.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1(2).
[4]杨叔子. 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9).
[5]汕头大学工学院. EIP-CDIO是什么?[OL]. [2012-4-25]. http://www.eng.stu.edu.cn/chinese/eipIntro.aspx
[6]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什么是TOPCARES-CDIO[OL]. [2012-4-25]. http://topics.neusoft.edu.cn/CDIO/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 篇12
关键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融合教育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 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 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 一方面必须要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则更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重点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包含多个方面, 在面对市场需求而调整办学方向的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教育, 只有如此, 才能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秉持严格的职业操守, 在默默耕耘与服务的同时传送人文关怀。目前来看, 我国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影响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化、人文化以及现代化发展。因此, 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教育, 从而使此专业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 更拥有高尚的职业情操。
1 我国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全面推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包括护理专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之前, 绝大多数的职业院校中并不包含或包含极少的人文学科内容, 在教育的过程中偏重于科学知识的讲授, 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 以至于直至今日, 仍然存在许多遗留问题。
1.1 院校对于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融合教育缺少重视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职业人才成为了时代骄子, 在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职业院校是功不可没的。然而, 我国绝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专业知识的讲授, 看准的是顺利就业, 继而为社会的发展输送先进的技术型人才。因此, 多数院校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在紧抓专业教学的同时, 往往忽略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培育, 致使一些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缺乏责任心, 对待护理对象缺乏关怀, 在工作上有技术、无“心术”, 这与院校对于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培育的不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缺少了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疏导, 就不能保证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正确性, 导致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的重要性认识出现偏差, 直接造成了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弱化。
1.2 护理专业考核机制单一落后
从目前来看, 我国多数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学期考核主要采用的是笔试, 而这种方式仅仅是对于专业课知识的系统考查, 而无法考核到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人生观, 对于护理专业而言, 更考核不到学生对于老年护理的职业理想、信仰与态度。这种单一落后的考核方式不能对于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考核办法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没有实现学校考核、自我评估以及学生相互评价等多位一体的动态性考核模式, 特别是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而言, 学生是否对于老年人充满博爱之心则无从在试卷中体现, 目前的考核办法尚缺少横向思维, 亟待进一步结合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服务特点进行优化与升级。
1.3 课程设置较少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培育内容
人文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支撑, 而缺少了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 则科学便是野蛮的科学, 然而,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却没有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的融合。“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 主要以学习成绩、资格证、英语证、计算机证、技能大赛证等为依据。”[2]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功利思想, 使投身于护理工作的目标不再单纯。
2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融合教育的对策
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推广计划生育以来诞生了大量的4、2、1家庭, 这些家庭的第一代已经开始陆续步入老年队伍。”[3]老年人为国家建设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才华, 因此, 加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教育, 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于老年群体的反哺, 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
2.1 树立新型教育理念
院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应快速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 对于护理专业特别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融合教育要加强重视。首先, 要在院校上下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将院校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素养、职业精神教育全面地融合起来。重新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重点引导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养料的输送;其次, 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融合教育的资金投入, 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 加强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作的情感体验, 使包括图书阅览、教材开发、实习基地等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 要重点在护理专业开设人文类必修或选修课, 适当提高医学人文课的比例, 真正改变以往重智育而轻德育的错误理念。
2.2 进一步优化专业考核与评价体系
目前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素质测评的手段十分单一, 一些院校过分看重专业性评估, 而严重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考察。在这种评估模式之下, 学生的职业能力被片面的量化, 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内化和提升。因此, 要进一步加强此专业考核与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升级。改变以往由试卷来决定学生专业能力的做法, 建立全方位、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内容同时要包括对于学生实践活动成果的考察。从全方位、多角度评判学生的专业水平, 使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真正地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3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培育内容
课程的设置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展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教育资源, 要针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殊性, 重点加强该专业的课程设计, 全面融入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培育课程, 要深度开发, 打造精品课程, 可以尝试利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 进一步联合社会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要积极争取社会福利机构、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社区平台的支持, 为学生创造实践服务的机会, 在实践学习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
总之, 时代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必须要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教育。要深入反思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快速转变工作理念, 促进课程设置与考核模式的创新, 重点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 全面营造校园上下良好的人文环境, 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输送具有一定人文素养与高尚职业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11-16.
[2]冯文珍, 等.陕西省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探讨[J].医学与社会, 2013 (10) .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推荐阅读: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05-09
医学人文素养12-03
人文素养教育10-23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07-05
护士人文素养教育09-27
幼师的人文素养教育09-07
医学生人文教育07-29
人文素养大学音乐教育05-13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06-2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