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精选12篇)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 篇1
摘要:目前医患矛盾异常突出, 究其根源, 主要是医学人文教育缺失。医学院校应从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发挥教学医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等方面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体系,医患矛盾
近年来, 医生受到人身伤害的恶性事件频发, 昭示着医患之间的矛盾已异常尖锐。人们开始反思, 是什么让本是“同盟军”的医生和患者同室操戈?医疗有时是治愈, 经常是帮助, 却总是抚慰。唯有在医学教育中深植人文精神, 手术刀才会闪出温暖的光芒。医学的结构就如“人”字一样, 一边是技术的医学, 一边是人文的医学。目前, 设置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较少, 通晓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医学人才缺乏, 不少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重视, 更显示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医学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医学界和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医学的本质是使患者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医学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各种身体上的疾病, 还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减轻其心灵痛苦。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 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帮助患者, 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职业操守。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 其内涵包括3方面: (1) 传授人文科学知识, 包括文、史、哲、艺术等, 起着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促进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 (2) 加强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教育[1]。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才能关心世界、关心人类、关心社会, 才能爱国家、民族和人民。 (3) 培养高尚的人格。人文教育是人格养成的基础。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 以“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医学人才更应如此。医学人文教育是一般人文教育在医学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 它不可能游离于一般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之外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 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比在其他领域更加重要。因此, 我们所理解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一般人文教育的基础上, 在将医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上, 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相结合。其核心是尊重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
2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不能否认, 在医学院校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并不乐观。尤其是从我国医疗行业现状来看, 医学人文教育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医学人文学科薄弱与医疗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滞后与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两对基本矛盾引发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只重视专业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
有些院校仅以就业为导向, 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 学生就可以顺利就业, 而人文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
2.2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缺少深度
目前,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很少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因而难以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大的影响, 进入操作层面的更少。同样, 医学人文教育更多的是纸上谈兵, 理论脱离实际。在现今使用的教材中, 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讲大道理、唱高调, 不考虑实际情况, 让人望而生畏;另一种是只谈所谓国际关注的重大医学伦理问题, 忽视了我国基本国情, 脱离实际。
2.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研究表明, 与实际需要相比,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仍然偏少, 且大部分还是选修课。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各校都开设了政治理论课程, 但从全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满足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角度来看, 这些课程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 主要以政治教育的形式出现, 虽然课时不少, 但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较多, 教学效果有限。 (2) 课程缺乏系统性或只考虑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课程的整体性, 与专业教育缺少必要的联系。 (3) 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 课程设置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只强调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课程设置面过窄, 内容过于单一[2]。 (5) 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够重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小等。凡此种种都削弱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也有违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2.4 医学人文教育脱离临床
一段时间以来,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与医院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在不少医生和医学生眼中, 医德教育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作用不大。于是, 学生不爱学, 教师也不爱教。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 医学生接受的是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技术和价值观。学校环境塑造了学生, 强调专业能力与临床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 背离了医学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 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文教育, 致使学生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程设置中, 人文社科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在教学过程中,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熏陶, 致使学生缺少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3.1 加强人文教育是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当注重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否则, 将不可能全面发展。对于医学生来讲, 要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就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 加强人文素质修养, 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 以此为将来从事工作与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基础。
3.2 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近年来, 我国发生了多起患者或其家属打砸医院、殴打甚至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2005年10月1日, 新华社报道称: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其中所说的根本措施———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属于制度因素, 但是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而未做到的。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需要从源头上抓起, 从医学生人文教育抓起[3]。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谊的感知, 让他们能够以了解人的整体性、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作为基点来解除患者痛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使其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主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关心患者的生活环境,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患者,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3 加强人文教育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人才培养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化。要求医学生 (医生) 不仅懂得医学知识, 而且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掌握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 还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关注疾病, 而且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 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使其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又有高尚的医德修养和美的情感,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实现医学的最大价值, 满足患者需要。让医学科学充满人文关怀, 这才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医学教育理念。
4 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的策略
4.1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1) 积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形式, 构建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式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内涵而不是一味地增加课时, 要借鉴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尝试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 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要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各个阶段的实践相结合,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2) 学校应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包括3个层面: (1) 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主要有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心理学等。 (2) 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 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 (3) 由多学科融合形成的综合课程, 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3个层面课程相互联系, 第一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50%~60%, 主要是让医学生树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 树立科学世界观, 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位。第二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20%~25%, 使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 引导其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第三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10%~15%[4], 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要从工具性转向人文性, 课堂应该是体现人格尊严并不断提升人格尊严内涵的地方, 是实现人之自由的场所, 是学生在认知、交往和审美等活动中丰富自己生命意义的地方。
(3) 要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高要求,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做到“三结合”, 即师生结合、教学科研结合、课堂与社会实际结合。具体要求是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研究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关注各种与医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 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既脚踏实地又有前瞻创新性, 既探索研究又解决现实问题, 克服过去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弊病。
4.2 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
要以科学求真的精神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同医学教育一样, 有许多问题要研究, 如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课程如何设置、如何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以找到其中的规律。
4.3 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对医学生人文素质产生作用。具体表现在: (1) 校园文化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 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生存土壤, 从而得到应用与发展。课堂知识与校园文化相通融合, 两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进而达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2) 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人文活动中来, 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文知识的理解, 特别是一些艺术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4.4 发挥教学医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医院是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因为临床教学不是课堂上的理论的教学, 而是在病床边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的教学, 临床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力。近年来, 部分教学医院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没有把人文教育列入教育计划, 临床带教教师忙于医疗工作, 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 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 淡化了医患接触, 对患者重疾病治疗、轻人文关怀, 从而损害了医生队伍的整体形象, 也对医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5]。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 教学医院的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规定, 变制度约束为习惯养成, 使制度管理体现高层次人文关怀。其次, 医生作为医院的核心与支柱, 全身心投入工作, 医院管理者应给予其人文关怀。再次, 临床带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时刻牢记自己的教师职责, 处处体现对患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6]。
参考文献
[1]杨晓煜, 黄燕芳.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J].医学与社会, 2002 (5) :56-57.
[2]张培林.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医学与社会, 1999 (4) :47-50.
[3]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0-13.
[4]吴萍, 王晨, 张欢, 等.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况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9) :1-3.
[5]郭永松, 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2000 (5) :51-54.
[6]崔新萍, 刘西平, 汤先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9) :8-13.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 篇2
同济大学医学院 许一萍 曾盈
摘要:医学专业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模式转换和体现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新课题。我国的医学科学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其中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差距尤为明显。医学院校要在更新观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注重人文精神的内涵,提高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既具专业水平又具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任务。
近年来,医学院校不断并入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正在形成有利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然而,从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和社会需求来看,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密切相联系的,在对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的形成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人文素质的形成又是潜在的,需要进行人长期引导和培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阵地,综合性大学开展人文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证明,培养一个真正意义的人才,除了拥有专业知识或一技之长外,还应具备对事物的好奇心、进取心、博爱、美感等人文素养。对医学人才而言,不但要具备医学知识底蕴、职业道德情操、更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独特的人文精神,从社会、心理等广泛领域去探索人类生命活动和疾病防治的规律,从而回馈服务社会。
1.1.医学人文学科的目标。医学人文教育是对在校医学生进行素质和品格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把人文教育与医学人才的素质培养相提并论,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文与医学的融通,从而培养医学生克己奉公、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内在素质。可喜的是,知识经济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经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规范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1.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不少医学生在诚实守信、勤奋谦虚等基础素质方面表现欠佳;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不能流畅地书写医学文件和日常应用文;缺乏“爱伤观念”,对待病人冷漠、无所谓和不负责任;功利思想较强、团结协作能力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和社会利益,缺乏吃苦奉献的精神。河南医科大学的黄学勇老师[1]抽样调查河南医科大学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结果显示,医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不足,掌握情况也不佳,特别是高年级医学生。
二、人文素质教育落后的成因分析
我国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使得中学阶段过早文理分科,综合素质的培养计划被题海所淹没,缺乏艺术、文史、伦理、人文等素质的学习培养,直接导致学生在考入医学院校后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人文素质先天不足。
2.1.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经济的建设时期,人们把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放在了首要位置,部分考入综合性大学又被调剂的医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认为医生职业收入低、风险大,因而在校期间忙于考证和跨实用专业考研的不在少数,而把将来立志为病人奉献的义务搁在一边,这种重利轻义的功利观念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2]。
2.2医学院校课程比例和教育方式尚待完善。高等医学院校难以协调专业主课和人文社科类辅课在学时方面的冲突,学校要增大人文课程的比重有相当的难度。人文教育课程开设形式又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践不够密切;人文教育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通常以笔试的成绩为标准,无法正确客观地评价教育的成果,且难以为今后教学方法的改进积累经验。
2.3.在临床实习中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临床教师对人文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仅关心学生对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往往身兼数职,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身,工作繁重,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注重自身言行,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临床教学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估手段。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构建
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的学科,因为医学的服务对象是身心合一的有意识、思想、情感的人而非单纯的疾病本身。如今,医学发展与人文学科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医
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精神层面如信念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都是人文医学的精髓[4],新兴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随着医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不仅为患者提供疾病的防治,解决人们的生理疾苦,还要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安抚患者的心理起伏,体现人文关怀,所有这些都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因此,医学必将在分科基础上整合成整体医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应该成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1.转变教育观念。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确切地说,努力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摈弃传统医学模式将医学仅仅视为是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的观念,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用系统观念指导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领导、教师齐抓共管,在医学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传授人文医学知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3],把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3.2.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随着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使形成较高的人格修养、品行道德、职业气质等,是人文学科的重大责任[4]。如今,许多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后,都着力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积极实施通识教育、全才教育,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专业限制,鼓励医学院学生踊跃跨院选修人文医学课程,既可形成医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并存的全方位教育结构,实现专业学科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的融合,还能在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实践基地、校园氛围、文化活动等各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3.3.优化完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人文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医学人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5]。国外很多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训练方面开发了很多优秀成熟的项目,致力于向缺医的多元文化社区提供服务,并同大学建立广泛的联系,使这类教育紧密整合到大学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中去[6],值得国内学习借鉴。我院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人文医学教研室,依据大学“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当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建立了实践性教育为特点的人文医学课程培养体系;建设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人文医学师资队伍,在新培养计划修订时设定了人文医学类课程和实践活动,逐步凝练出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特色:即实践、人文和创新。今年暑期,各系陆续开展了专业题库的建设,尤其注重结合临床学习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突出同济医学教育的特色。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文精神无处不在,与教师的阅历和学识融为一体。一个学识渊博、专业精深、情趣高雅,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教师队伍,其自身文化素养所体现出来的师德风范、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及教学艺术,乃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发挥教师高度的文化承担意识与创新教育观念。年终考核对教师既要考核其教学科研能力,还要考核其人文素质水平及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绩效。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造就高品行的教育家,从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3.5.营造校园人文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塑造大学生思想品格、人文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同济大学“同舟共济”的校园文化,无不影响着每一个医学生的成长。第一,我院坚持每年在新生一入学,就组织他们宣读《医学生誓词》,在校学习期间每月邀请专家名人来校讲座,既讲学科前沿、学习研究方法,又讲如何做人;第二,每年举办一次“学术节”,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参与学生除了能尽早接触科研外,还在课题申报、实验取证、结题汇报,最终投稿发表论文等一系列活动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第三,每学期定期举办科技报告会和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第四,通过组织系列征文、知识竞赛、礼仪辩论演讲等多种活动,积极倡导经典阅读,传播文化精髓,探讨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正直谦虚的个性品质,大大提高了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写作水平;第五,通过举行定期的医学人文研讨会、开办医学人文论坛,聘请资深教授讲课,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技手段对话,既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求,又能让学生接触名人学者,了解前辈们长期研究和人生体会的精华,极富启迪性。实践证明,置身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就能随时随处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就能激发起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力量,为学生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提供广阔的舞台。
3.6.加强社会实践。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教育模式强调,除了专业学习外,还必须建有相应的开放型的社会人文实践基地[7],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接触并体验社会,拓宽视野,增进背景知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我院的医学生志愿者中队,定期参加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社区义工、民工子弟学校的结对服务、家教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接触社会中体会国情民情,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确立社会责任感,从内心滋生善待生命、热爱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文精神。
3.7.重视医学临床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整整一年的临床实习,对一个准医生今后毕生将从事的职业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教学中强化素质训练就必须得到重视。首先,身教大于言传,老师要在医疗实践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与病人交往的技巧。其次,临床教学中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精心准备教学案例,而不是单纯针对疾病本身;要增加伦理、社会、法制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某些争议大的检查、手术和技术,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伦理选择;要将价值观念引入临床教学,利用哲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多学科内容综合评估医学;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能,处理好医患关系。第三,临床实习期的人文素质评估应该更多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个人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等方法,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也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我院对临床出科和毕业技能操作考试都采用的客观结构式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一项从国外引进,能够客观公正考核并综合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人文素养的考试方法。该考试要求模拟类似临床医生接诊(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的真实空间,由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接受诊疗。考试分设8个考站(含4个标准化病人考站、2个计算机考站和2个模拟考站),每一个学生面对的是经培训的SP,考核学生收集病史、体格检查、临床思维、临床操作等技能,特别强调考核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的素质。目前教育部已将是否进行该项考试作为评价医学院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当代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阐述
首先,传统的教育体制本身存在弊端,没有系统的教导医学生必要的人文知识。医学院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理科生,他们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规范和束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般只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的积累对他们如同鸡肋、可有可无,这导致了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学生在人文素养和知识上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进入到医学院之后,医学生面临的是繁重的专业知识学习,如何完成课业要求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根本无暇关注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积累,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直难以提升,这很可能造成医学生只有专业知识却缺乏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参加到工作岗位之后很容易迷失方向、丧失自我。
其次,医学院开设的人文课程比例失衡,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医学院开设的人文课程可以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很多医学院只将国家要求大学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而其他和医学伦理、医学道德相关的人文核心课程都纳入到选修课体系之中去了,并且对选修课的开设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论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课程极其不规范,这导致了很多医学生都将之作为赚取学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存在着重复、逻辑不严、知识难成体系的情况,这使得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选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课程和知识难以形成互动互补的合力作用。另外,很多医学院都在大学的第一、二年级开设人文课程,而当大学三、四年级之后进入到临床实践学习和深入地专业课学习时却难以接受到人文知识教育了,使得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横向关联和纵向连续,彻底和医学教育体系相割裂,使得医学院的人文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再次,医学院人文教育方法单调、内容陈旧。很多医学院还按照教材的大纲进行内容教导,讲授的内容和医学生实际要面临的工作环境和状况南辕北辙,人文知识教育和时代要求相背离。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医学院在教学开展的过程都已经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多媒体通过提供视频教学和图片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文知识的教育就摆脱了被动灌输的教学困境,很多老师知识单纯地将人文伦理和道德直接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完全难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这导致在享受了短暂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之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依然兴趣缺缺,他们学习人文知识还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上,完全没有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医学生人文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二、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讨
1.要实施科学和人文并重的教学理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获得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科学是学生将来从业的基础,是教导学生求真的重要途径;人文则是做人之本,是教导学生扬善的理论依据。医学学科天然地含有着科学和人文两大属性,因为医生这个职业不仅仅涉及到专业技能,更关乎到社会伦理。所以医学院作为医生的培养场所,一方面要教导学生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教导学生掌握丰厚的人文知识,并将人文知识逐渐内化为人文技能,并将之贯穿到以后的医学行为之中去。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是加强针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医学院应该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将人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明确下来,让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补充、水乳交融,使得人文教育具有科学意识,科学教育中包含人文关怀,二者有机融通,共同促进高校教育理念的完善。
2.构筑完善的人文课程教育体系。医学院可以首先从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始进行完善的人文课程教育体系的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品德修养、医德医风教育,让学生坚定从医的信念,引导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智慧层面,做个合格的医学学生;医学院还可以从基础课程教育中进行人文知识的传输。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始一些人文核心课程,将医学哲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和卫生法学等知识及时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行医治病过程中必须秉承的价值观,使得学生能够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另外,医学院还要在临床实践阶段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在临床实践阶段,教师要教导学生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增强在行医过程中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提升和病人之间的沟通技巧和技能,增强自身心理素质,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3.建设完善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理念实施的关键,也是决定教育改革和教学内容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准决定了教育成果的高低。教师本身又是人文形象的直接体现者,所以医学院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打造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医学院校自身的特性使其出现了其他院校没有出现的情况,那就是人文教师缺乏医学知识,而医学专业教师又缺乏人文知识。在这种情况下, 医学院应该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文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互通互融,人文类教师要去专业的医学课之中去补充自己的医学知识,医学专业教师要通过人文知识讲座和专业的在职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整个师资队伍中提升人文意识和人文实践能力。医学院还要不定期地邀请那些德高望重、人文素养优秀的知名医生或者教授到医院来进行讲座,使得广大师生能够感受到老医生和老专家们身上那些高尚的医德和医风。
4.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医学院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考量到医学生自身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其将来在社会中特殊的角色和定位,尽量在学校内部创设和实际工作情况紧密联系的人文环境,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作为社会一员,了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事实,了解病人的需要,使学生从社会角色担当层面感知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徐华平.浅论新形势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
[2]叶稳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 篇4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综述
目前, 国内医学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尚缺乏统一的认识, 而国外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 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以大量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研究为基础, 在综合国内外专家观点的基础上, 探索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4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界定;第二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第四部分是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展及方向。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界定
在西方,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 原意是“人性”、“人情”、“万物之灵”, 古希腊人将人文与科学结合在一起, 认为人文包括理想人性的观念以及为达成这一理想人性而采用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到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则侧重于反神权,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权利。由此可见, 人们对“人文”含义的认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同。在我国,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周易》。《周易·贲卦·彖辞》中说:“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中国《辞海》中的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由于学术背景、文化根基及认识差异, 导致人们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千差万别。目前, 我国研究界普遍认为它至少应包括四重含义: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文学科和人文价值。
对于医学与人文的关系, 国外学者Edmund D Pellegrino[1]认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 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K Danner Clouser曾把医学与人文的关系比喻成奶酪与孔洞的关系, “这些孔洞弥漫地遍布在奶酪中, 因此它们不能被排除在奶酪整体之外。正是由于医学的人文属性,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在论及“医学人文”这一概念时, 我国学者张大庆[2]认为, 它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指“人道的”医学, 一是指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人性的提升。王一方[3]认为, 作为一种理念, 它倡导对人的关怀, 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然而无论是作为一种概念还是一种理念, 医学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术语, 国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David J Newell从实践和教学的角度认为,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涉及不同人文学科所开展的教学活动。Greaves David[4]认为, 若以课程为基础进行分析,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两个不同的教学理念:补充和整合。目前, 我国许多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只是表述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即他们均认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展现, 通过专门课程的教育、临床实践等媒介, 达到培养和塑造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国外学者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医学面临的困境。现代医学家奥斯勒曾敏锐地指出近代医学的三大困境[5]:一是历史洞察的缺乏, 二是科学与人文的断裂, 三是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第二, 社会模式的转变。1977年, 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 (G.L.Engei) 在科学杂志上呼吁创立一种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新模式, 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提出:医学不应只关心患者的躯体, 还应从心理和社会方面关注患者的需求, 医学开始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
第三, 医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Jane Macnaughton指出, 未来的医生需要专业训练和教育活动, 综合医学委员会 (GMC) 认为后者经常被忽略, 通过在医学课程中渗透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知识, 可以促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 有助于他们养成批判、质疑的态度, 并提高判断力。
我国学者大多从医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 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归结为医学的本质要求、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缓解医患关系的需要。此外, 王志中等[6]从政府角度出发, 认为医疗改革的深化也突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总之, 相比国外学者, 我国学者大多从外部原因去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而忽略了从医学生这一内在原因去探究。
3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3.1 国外教育路径研究
第一, 注重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医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学者足立智孝在研究美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两个目标:提高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由此, Halpern Jodi[7]认为应在临床实践中培养情感能力。Johanna Shapiro[8]认为在医学训练中培养认知能力, 医学生和医学从业者必须具备判断决策、解释可疑数据、寻找证据和做出推断的能力。
第二, 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医学专业教育。Ronald Carson认为, 医学院校要开设有关疾病、痛苦、衰老、死亡等方面的文学课, 帮助学生在步入职业生涯之前就认识到医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Joanne Trautmann Banks提出在医学教育中讲授文学的审美路径, Robert Coles提出关注文本内容的伦理学路径。
第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美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先驱之一Donnie Self[9]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两个目标提出了经典情感培养法、认知培养法两大教学方法。
第四, 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国外专家学者特别强调社会实践,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医学院经常开展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
3.2 我国教育路径的研究
(1) 两大课堂划分法。许多专家学者在路径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韦波等学者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划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或称课堂内和课堂外, 即除去课堂内的教育活动, 其他均为课堂外。虽然大多数专家未明确提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划分方法, 但在路径的选择上却符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划分要求。
(2) 三大课堂划分法。张宏斌[10]在《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提到, 华中科技大学将主课堂划分为第一课堂、将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社会大课堂即社会实践活动划分为第三课堂。邹苏[1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中提出了另外一种三大课堂划分方法:将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划分为第一课堂;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等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网络学习划分为第三课堂。此外, 张苏和魏新华[12]提出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由传统的平面教学模式发展成三维即“课堂+实践+网络”的立体教学模式。他们开拓了当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领域的新路径, 即网络教育路径。
(3) 五大课堂划分法。门瑞雪、王娜在探讨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中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实践教学, 即将课堂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一课堂;将校园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社会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三课堂;将除去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以外, 与同学、朋友、家人交往和社会接触的自由生活空间划分为第四课堂;将网络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五课堂。总体来讲, 此种划分方法较前两种划分方法更为细致, 适应了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 体现了现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性和进步性。
虽然划分的方法不同, 但是大部分专家学者在教育改革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将教育改革方向主要归结为:更新教育观念,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校园环境;开展务实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临床实践中各个环节的人文精神渗透。
4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展及方向
4.1 目前的研究进展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在借鉴前人和国外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第一, 多视角的研究。陈云华[13]从医务人员心理问题的角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肖松舒等[14]从患者角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毛国庆[15]则从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王恬[16]以全球化为背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此外, 张湘富等[17]将生命教育作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由于各个专家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领域多视角的研究, 推动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李熠等[18]提出构建立体化、网络信息化的教学平台, 建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和实施创新性、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周润[19]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最近的研究中, 王志中等[6]开展了以“医学人文周”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教育的实践, 通过借鉴山西医科大学开展“医学人文周”的方式, 探索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方法。
第三, 重视医患沟通等人文技能的提升。梁栋等[20]基于当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对医患沟通教学现状展开调查, 提出了对医学生医患沟通知识缺失的对策, 强调要重视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杨杰[21]在借鉴英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开设医患沟通及临床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等新型课程;赵邦等[22]也从医学生人文技能培训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指出了仍有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由重视理论培养开始转向关注人文技能的提升。
4.2 研究的局限性
我国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局限性。
第一, 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问题有待研究。学者张大庆指出:目前医学人文学科归属与划分尚未确定,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队伍建设及医学人文学科的原创性研究有待加强。
第二,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清。蔡志刚等[23]指出, 许多学者承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但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医学人文困境的根源在哪里”等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大多数专家学者普遍强调学校、教师的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那么无论医学教育如何改革, 都无法收到实际效果。
第四, 理论应用性不强。虽然众多专家学者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方面给出了许多建议, 但很多建议在当前的医学院校并未落实或根本行不通。
第五, 缺乏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 大部分都是定性化的, 这使得目前的研究不够科学和完善。
4.3 研究方向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 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 鉴于众多专家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认识的模糊化, 首先要开展教育目标的研究。
第二, 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兴趣, 挖掘学生潜力,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达到“内化于心, 外用于行”的效果。
第三, 理论研究要从宏观深入到微观。理论措施的提出要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进行评估反馈, 使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去。
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学的论文 篇5
1.中美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的比较
1.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统计,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06所开设了人文学课程,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文学或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北美大部分高校已把叙事医学纳入医学院的核心课程,文学研讨班课、医学交谈课、医学写作课、医患关系等课程进入众多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医学知识,相互渗透,注重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现培养具有人道主义的医生这一目标上富有成效。但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讲究实用主义,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和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上。且文学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无系统性和连贯性。“重中轻英”现象严重,优先考虑中国文学、无视英语文学。以笔者所在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后面简称遵医)为例,开设的文学课程仅《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欣赏》,后以学时紧张,学生不缺学分为由已被取消。此外,多数学校只着眼于独立课程的开设,缺乏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医学专业融合;重理论轻行为,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效果甚微。
1.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美国医学院校的课上采取讨论、问题、案例、阅读、写作、情景表演等教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也多样化,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反观我国,教学方法单一,仍以讲授和灌输为主。老师讲授大量的理论,学生被动做笔记;教学模式机械、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效果差强人意,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考核方式也单一,主要是理论考试。
1.3师资队伍
根据美国的经验,学校一般会选派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师担任文学课程的主讲讲师,既要掌握医学知识,又要具备文学修养。在被一条大街劈为两半的印第安纳大学校园里,人文学者和医生倡导“过街”(Crossingthestreet)精神,既穿越街道进行跨学科交流,它是医学和人文学科横断性的隐喻。国内医学院校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医学专业教师的文学知识欠缺、文学教师的医学知识浅薄。加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学校资金投入往往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聘用和培养教师,多数学校都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而不是根据开什么课程选什么老师,这就往往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1.4校园人文环境
美国高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熏陶对于学生培养的不可替代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质。在哈佛医学院,无论走在哪里,人与人都是亲切点头示意或面带微笑打招呼,气氛轻松自然。纽约大学医学院的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是一个集散文、诗歌、电影、视频和艺术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源库,为该校的人文教育提供便利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也帮助师生提高自我素质如文学修养提供重要资源。在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一向不够浓厚,以遵医为例,由于重医轻文导致该校图书馆的人文资源成为严重缺口,46.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英语书籍和资料方面比较稀缺;48.7%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英语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51.3%的学生回答他们所在的学校每学年举办英语文学讲座0次,78.9%的学生在校内听过关于英语文学的讲座0次;46.5%的.学生希望学校邀请英语文学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虽然该校每年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有配音、演讲等比赛,但内容与医学结合甚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2.对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2.1转变教育理念
英语文学教育能否在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占一足之地,关键在于教育理念。在我国,从事医学专业教育的教师多是在“重医轻文”理念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本身对人文素质欠缺足够重视,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应上至领导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文学在实现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以“英语文学和医学融通”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加强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2设置综合通识课程和教学内容
21世纪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开始走向综合,通识课程不仅是各种非专业课程,而且是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和通识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调查结果发现,在医学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上,66%的学生认为它可以提高综合能力,45.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专业技能,31.7%的学生认为可以改善医患关系,31.4%的学生觉得可以提高医德水平,并且66.2%的学生希望开设英语文学尤其是医学文学方面的课程。这一认识在访谈中得到高年级学生的进一步证实。因此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模式上,根据我国地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综合通识课程模式,把文学知识与医学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调查中,64.7%的学生认为首当其冲要改革教学方式,以使课堂气氛更轻松,讲课内容更易于接受,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应该多种,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写论文、课外阅读、学术研讨、甚至参与教学等。尤其借鉴PBL(学习基于问题)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一个临床主题,然后围绕它展开相关的阅读、讨论、表演或写作。如美国石溪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西北大学医学院请一年级的学生写出有关他们的“第一位病人”设想生活的记叙文或关于尸体解剖的记叙文。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临床的能力,而且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驱动力,由此促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摒弃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文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而是侧重学会将学到的文学知识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到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改革考试或考核方式以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也是相当部分学生的期望。成绩考核通过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来进行,再综合考虑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最终的评定。
2.4重视“复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综合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密切相关,既懂英语又懂医学和文学的复合型人才能更好满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复合型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知识(英美文学)+教学知识+相关医学专业背景(跨学科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学习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与医生的“过街”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采取引进、送出去培养、自主学习和定期集中培训的四大途径,各途径可独立也可结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2.5营造医学与人文相融的校园文化环境
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6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142-01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长期以来由于文理分科的课程设置,人文素质教育游离于医学教育之外,使医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教育在某些方面,如研究人的病理、生理状态时或病因分析与治疗上,只进行纯生理性的剖析,以对实验动物的解剖分析为依据,以对实验动物的分析结果为结论。由此,人的社会属性被抛弃了。如此这般,如何谈得上让我们的医生能很好地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呢?如何能很好地为人治疗呢?显然,这种医学培养模式已再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正在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尝试,不仅要培养基本功扎实、技艺精湛的医学人才,也要培养有仁爱之心、有良好医德的医学工作者。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仁爱之心,笔者认为要从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做起,这也是时代的要求,是高等医学院校应自觉承担起的光荣职责。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的人格,而健康人格的培养应该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是人灵魂的教育[1]。因此,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形成医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顺应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趋势。当今的时代,各学科正在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的趋势发展,所以教育应当是科技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其次,是对教育真谛的领悟。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医学教育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培养;重认知过程,轻情感、意志训练,从而培养出部分“有知識没思想、有文化没修养、有目标没信仰、有青春没热血”的学生[1~2]。再次,是对教育现状的反思。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上,基本上把“两课”教学当做作一途径,强调马列主义课的“特殊性”,高扬起“只能靠灌输”的大旗,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两课”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明显的教条主义痕迹[1]。最后,未来的医学人才的服务对象是人,更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能深刻地理解人、热情地关心人,而且能真正地理解人的思想和感情,了解人的一些心理乃至生理疾病产生的根源,这样才能更好地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在医学领域,从疾病的概念到临床决策过程,从人类研究的伦理问题到对患者的关怀,都展示着对人类价值的终极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那么,如何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可通过如下途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转变思想,营造医学高校浓郁的人文氛围,并引导其健康发展。要正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并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建立学生社团,并发挥这些社团的作用,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渠道。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要以唤起参与者的荣誉感、丰富参与者的感受为出发点,避免形式化。邀请专家、学者和著名人士进行文化讲座是营造学校人文氛围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改革了研究生政治课的教学形式,邀请校内外的名家、名师、名医举办专业报告和讲座,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感受,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着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净化,这种讲座开展了多年,效果很好,很受学生们的喜欢。其次,增加资金投入。重视不能是一句空话,为了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学校必须增加教学投入。增加资金投入是执行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条件之一。再次,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施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条件。教师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营造学校人文氛围的重要方面,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激励教师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注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言传身教,营造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良育人环境[3]。最后,课程设置方面,坚持专业课渗透、开设人文必修和选修课。以专业课教学为载体,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去,授课教师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完成专业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能有机地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但人文课程的设置要有选择性、层次性、灵活性,要考虑到学校的师资水平,切忌盲目追求人文课程的数目或比重[3]。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共同作用,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但远不能满足于此,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做一名技艺精湛、品德高尚的医学工作者。因此,必须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如何使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使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之中,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21世纪是人类创造绿色文明的世纪,21世纪的医学人才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曹俭,张敏霞.充分发挥人文知识讲座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88-90.
[2] 黄元媛,周振军.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南方医学教育, 2007,2:30-31.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医学模式
一、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 要求医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病人、疾病和健康人群, 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以及医学自身的问题。医学虽然具有极为鲜明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 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 人文社会色彩突出, 因为在医学领域, 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 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 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能否将人文素质课程融入医学专业教学, 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的关键, 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另外, 随着大量科学技术手段渗入医学, 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这些医学本身的内在要求和产生的问题, 决定了在医学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缺失及成因分析
目前, 医学专业院校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课程、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较差, 人文素质缺陷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误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医学技能型人才, 其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职业性和社会性。因此,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 有些教育者认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只要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在未来的岗位上能胜任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目的, 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3年的学制, 增加了在校期间专业教育的难度, 一些院校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一些学生也受使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认为到高职高专院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 没有必要学习其他知识。因此上专业课时认真听讲、完成作业, 而在人文素质课上多采取应付态度。因此, 片面强调“就业教育”会使学校工作偏离了人才培养这个重心, 并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差。
2.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滞后
医学高职学生重视的是专业技能学习, 过分的职业化教育导致人文教育旁落, 人文素质的培养被边缘化甚至削减。从课程设置来看, 目前, 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差强人意, 且以意识形态教育类的课程为主, 只强调其工具性、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许多院校对人文课程的设置原则上重视, 实际上轻视或忽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时偏少、分量偏轻的问题。教学内容也缺乏与医学教育、实践的结合,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特别是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较少, 大部分教师上课缺乏知识性、趣味性, 人文精神缺乏和淡薄, 教学评价单一。加之教育周期短, 大多数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专业一边倒”的现象,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失衡”以及人文素养的低下, 使医学生难以适应社会, 难以适应时代。
三、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可以弥补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1. 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深入研究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 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上突破、削减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加强医学前沿理论和人文选修课设置。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 把“就业”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旗帜鲜明地倡导职业人文教育。
2. 完善医学人文课程
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有必要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课程结构应涵盖文化基础、人文、医学科学等类型。同时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 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 学会客观评价某种医学技术和某些医学现象的价值。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中将人文素质培养运用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 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
3. 提升教师人文精神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 有着很强的向师性, 老师的言行修养极大地影响着年轻的一代。加强职业人文教育, 关键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这里包括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和传授人文知识及传播人文精神的教师。因此,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一要不断夯实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 二要求人文课程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 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 从而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4. 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
(1) 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建设, 规范经典文化教育
向全校师生推荐经典文化教育书目, 包括《诗经》《论语》《孟子》《庄子》等典籍, 以及《史记》《汉书》《楚辞》《全唐诗》《红楼梦》等传世之作。同时, 结合世界读书日活动, 积极开展大学生读书节和书香校园等活动, 从而营造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 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促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品行道德、职业气质。
(2)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专题讲座
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讲座, 探讨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 以国学与人文的内涵为切入点, 以经典的诗文为依托, 结合现实生活, 通俗生动地为广大师生诠释了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 使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站在学术的平台之上。
(3) 利用网络和校报开辟交流平台
随着大学业务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校报和校园网上为广大师生开辟“读书圈”和“读书论坛”等专栏, 定期举办经典导读和好书推荐活动, 交流研讨、整理回复论坛中的问题。同时, 鼓励师生进行有关经典文化教育的研究活动, 为师生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的平台, 为师生学习、诵读、欣赏、研讨经典文化提供有效的帮助。
(4)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 篇8
一、时代呼唤人文精神
在中国,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贲彖》:“文明以至,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对之作注道:“圣人观察人文, 则诗书礼乐之谓, 当法此教而成天下也。”可见, 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就其内容是指诗书礼乐等教化人的学科, 是与自然科学相对的社会科学。就其目的而言, 文明以至人文, 以化成天下, 与《大学》所述的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论是一致的。就其价值观而言, “人文”是满足一定社会统治阶级达到“文明”的需要及个体修身需要的工具。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相对应, 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 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它体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的原则, 是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 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在中国古代, 医学被称为“仁术”, 体现了“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人文精神。宋代医者林逋的《省心录》、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窦材的《扁鹊心书》以及史堪的《史载之方》等医书中充斥着尊重生命、讲究仁爱和救死扶伤等人文精神要义。他们的著作与实践行动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素材, 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尊重生命, 仁爱为怀, 注重人的整体性, 注重药物调理人的身心, 关心人和社会及其周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二、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高等医学院校应从“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人文”、“重做事轻做人”的传统观念中突破;应意识到人文素质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中最根本, 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只有重视了人文素质的高等教育, 才能使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以平衡, 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高级人才。当前,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由专门的人文教师来担任, 然而专门的人文教师不能将自己所讲授的人文知识与医学知识相融合, 难以让人文教育对专业教育产生影响。同时, 专业老师又认为只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就是对学生负责, 几乎不会与学生共同探讨和本专业课程相关的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所以, 目前高校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转变人文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观念, 让他们在各学科教学中相互渗透, 进行融合教学, 打破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
(二)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不合理
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类型较单一, 门类稀少, 与专业学科相比, 人文课程的安排不严密, 随意性较大, 课时常常不足, 教学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关于人文课程的设置, 各个医学院校均或多或少凸显出一些问题:一是,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人文课程设置上缺少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一些医学院校除了将国家规定的“政治思想理论课”设置为必修课外, 很少将其他人文课程设为必修课, 一些医学院校根据学校现有的课程直接改为人文必修课或选修课, 有些医学院校仅仅将人文课程作为选修课, 人文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 人文选修课课量不足, 可选性偏低, 没有真正适合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 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学生们纯粹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被迫选择一些课程, 这样完全背离了设置人文课程的初衷, 很难达到预想的人文教育目的。最后真正适合医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教材也很少, 一些老师就直接拿针对专业学生的教材来给医学生上课, 教学内容没有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与医学专业内容和医疗实践相互整合;教学过程中也主要是侧重理论的探讨, 而不是让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去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 许多医学院校还未形成规范、成熟的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模块。
(三)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 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由人文社科系或直接由马列教研室老师承担, 相对医学学科比较, 人文教育学科师资很薄弱, 而且学校对人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明显不如医学类学科, 这就造成人文社科类教师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上参差不齐, 理想的、优秀的即具有医学知识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全能教师较少。另外, 一些医学院校对于人文教师的考核只是注重他们的科研能力, 省部级课题立项数量、文章和著作的发表数量, 在这些指标的驱使下, 人文教师忙于科学研究, 无心关注教学, 这极其不利于人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此外,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培养体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尤其是研究生培养。[1]
三、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实质性对接
(一)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过去的几年来, 教育的产业化虽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功利主义甚至教育商业化、市场化显然在传统的教育者看来已经背离了“树人”的教育初衷。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降低等现实问题不可忽视。因此在这一重要的改革时期, “首在立人”是教育之重, 正如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强调:“是故将生存两间, 角逐列国事务,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 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培养医学生的伦理观。孔子认为伦理的最高境界是“仁”, 所谓“仁者, 爱人”, 即让人人相互关爱。“医乃仁术”是医学教育的价值定位, 其核心“仁”, 是医学道德思想体系中最完美、最高尚的人格境界。在《重刊本草衍义》中记载:“凡为医者, 须略通古今, 粗守仁义, 绝驰骛能所之心, 专博施救拔之意。如此则心识自明, 神物来相, 又何必戚戚沽名, 龊龊求利也”, 如此方能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 能随时随地为患者考虑。在为病人诊治时要“性存温雅, 志必谦恭, 动须礼节, 举乃和柔, 无自妄尊, 不可矫饰”。[2]这样淡泊名利、不务浮华的仁爱胸怀, 才是真正尽善尽美的医学境界, 也正是当代医学生所缺乏的和急待修行的一种美德。
(二) 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注意到了医学发展的弊端, 提出并进行了医学院与大学的合并, 其目的在于促进医学院人文精神的发展。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开始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并对医学生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必修和选修课程, 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如今, 尽管各级医学院校开设了人文方面的课程, 也试图扩大此类课程的比重,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医学专业课学习和人文教育相脱节的情况。所以, 当务之急是必须改革教学中的弊病,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相结合, 使人文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一方面充分在专业课教学中注入人文关怀, 如在教学中播放名医传记和现代最新治疗方法,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某些抽象的知识和对实际医学诊疗过程获得感性认识。还应该要求学生尽早的进入实践场地直接与病人进行交流, 从而真实地感受疾病带给人类的痛苦, 在实际体验中触动医学生重视生命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把传统的经典的文化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而且还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加修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 以满足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渴求。这样不断渗透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潜移默化的领悟和践行人文精神。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及时明确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康观和生命观。此外, 还应重视毕业后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将向人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因此各医学院校应该高度重视, 划好引进人才计划和现任教师的培训计划, 大力投资建设高质量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同时, 为了更好的激活人文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励人文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激发人文教师的教学潜能充分发挥高校第一资源——教师资源的巨大作用。可以在医学院校建立两个机制:一是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二是激励机制, 尊敬教师个性, 使教师可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3]对于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身的人文素养, 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染学生, 向学生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 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
(四) 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环境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院校的精神、价值观、传统、校风和行为规范在内的精神总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潜移默化的促进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校园文化活动。高等医学院校可以把历代重要名医的重要医德思想、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提炼形成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配以历史名人书画墨迹、人物雕塑及纪念碑亭等人文景观,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组织文化艺术节, 让学生参与进来, 融入进去, 自发的组织相关讨论会, 获得教师讲授难以培养出的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
第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我国古代书院“借山光以悦人性, 假湖水以静心情”, 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净化心灵, 回归本我。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赋予“人文”色彩, 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展现出时代精神和“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 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
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求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 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 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4]总的来说, 高等医学院校悠久而优秀的校园文化, 包括人文、教学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对于提升当代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感悟人生的价值, 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建构当代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2.
[2]宋·何大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A].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七四一册) [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51.
[3]周怡娟.广西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03-01:44.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9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修养等, 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1]。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 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等途径,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 成为医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以医德为核心, 应具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医德和愿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应具备与人沟通、待人接物上的良好素质, 以便在医疗工作中能深入了解病人的需求, 赢得病人的信任[3]。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除了生物因素以外, 其他因素也可以诱发疾病, 如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因此, 医学模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不仅要重视病人的疾病治疗, 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不仅要懂得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知识。
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
当前, 医患关系比较紧张, 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医学教育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5], 主要表现为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缺乏人文关怀。因此, 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才能提高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 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 人们也提高了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不仅要求医务工作者有高超的医疗技术,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从心理、人文等方面去关心病人。此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医学生的就业由过去的国家“包分配”转变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医学生的用人单位, 如医院、医学高等院校、医学研究所、药厂等, 在招聘人才时, 不仅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质、工作责任心、协同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只有德才兼备的学生, 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一系列的改变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表现及其原因
1.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表现:
(1) 对待病人态度冷淡, 缺乏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 (2) 在工作中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3) 有些医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 由于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无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4)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不能准确流利地书写临床病历、实验报告等医学文件, 也不清楚如何写求职书和推荐信; (5) 有些医务工作者有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 考虑问题只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 如接受某医药公司的贿赂, 为病人开该公司的药品, 全然不顾药品的治疗效果;接受病人及家属的“红包”或“宴请”等;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 (6) 由于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缺乏足够的了解[6], 医学生诊治病人时, 思维方式单一, 没有分析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 (7) 有些医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难以承受工作中的压力; (8) 临床上还有很多疑难杂症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 要攻克这些难题, 需要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 由于受到人文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医学生智力发展不全, 出现创新能力不足等现象。
2.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原因:
(1) 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少教师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医学生只要专业素质过硬就可, 人文素质教育对自己的前途帮助不大; (2) 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我国的高中阶段实行文理科分班, 理科班学生主攻数理化, 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书籍阅读较少。医学生来源于理科班考生, 人文素质先天有所缺陷; (3)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医学人文课程有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等, 课程性质大多数为选修课程, 教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7]。欧美国家的医学课程由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三大类组成, 其中美国的社会人文科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为20%, 德国为26%, 前苏联为22%, 日本和英国为10%~15%[8]。相比之下, 我国的人文课程比例偏低; (4) 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医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是医学院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任教, 他们缺少人文学科的熏陶。在教学中, 专业课教师注重医学理论和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医学课程中蕴藏的人文知识的传播。人文社科类教师大多文科出身, 由于缺乏医学知识, 无法在人文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结合医学的特点; (5) 校园文化建设不足。医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 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9]。但是, 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校园内缺少人文景观, 图书馆内人文社科类藏书不足, 日常活动中缺乏人文知识讲座和人文艺术活动等, 这些都不利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6) 缺乏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体系。理论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被掌握[10]。由于缺乏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体系, 医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人文知识理解不深, 难以将人文知识内化、升华为人文素质。
四、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 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的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需要, 抛弃过去只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育, 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传统教育理念, 树立起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教育观念。
2. 提高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比例。
在课程设置上, 增加一些基础性的人文学科课程, 例如:社会学、中国文化、大学语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加强学生的基础人文素养。此外, 结合医学的特点, 开设与医学相关联的人文课程, 例如:医学文学、医学美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等, 做到文医融合, 有利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建立: (1) 通过进修学习、讲座等形式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 鼓励人文课程教师学习医学专业知识, 使其能在人文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结合医学的特点;鼓励医学专业课教师学习人文知识, 以便在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此外, 加强人文课程教师与医学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 相互学习,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 增加人文课程教师的编制, 引进人文素质教育人才, 改变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教师缺乏的局面, 为增加人文课程创造条件; (3) 聘请社会上人文艺术界的有识之士担任兼职教师, 为学生开设讲座。这些兼职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因此, 医学院校应该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题,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具体措施如下: (1) 修建人文景观, 如树立华佗、南丁格尔等名医雕像、医学生誓言碑、“求真、博爱”校训石碑、知名校友捐赠碑, 让学生置身于人文环境中, 这对陶冶学生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如举办人文素质专题讲座、人文艺术节、人文知识竞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 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提高人文素养。 (3) 鼓励学生建立人文社团, 如音乐、书法、绘画、舞蹈、话剧、摄影、文学等协会, 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4)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 它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因此, 图书馆应扩充人文社科类书籍, 以满足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需要。
5. 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 更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
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1) 临床见习和实习。在医院的临床见习和实习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服务群众意识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很有必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医院带教老师应将职业道德、与患者交流的技巧等正确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 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 从而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遗址,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课堂上的说教相比, 社会实践教育更深刻, 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总之,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仍然偏重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 而忽视了人文素质培养。本文在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沈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倦怠”预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74-75.
[2]金仕琼, 彭雷, 李忠, 刘学年.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3) :437-438.
[3]潘晓军.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社会适应力的提升[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21 (5) :108-109.
[4]周丽琴.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15) :3636.
[5]张晓慧.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4) :889-890.
[6]白云, 刘晓光, 李占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11 (4) :598-599.
[7]孙英梅, 岩磊.现代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 16 (4) :562-571.
[8]金仕琼, 刘学年, 李忠.深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教育, 2005, (6) :42-43.
[9]孙英梅.面向新世纪开拓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局面[J].辽宁教育研究, 2002, (4) :25-26.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 篇10
1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人文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质指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 内化于医者个体身心,形成医者特有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体现为医者对患者的价值、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和尊重,它更加强调尊重人性和职业道德的特定状态下的人文素质,包括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方法、道德理性等方面。
个体素质与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当知识被个体所掌握,并且内化为能力和习惯,就成为具有个体特征的文化。文化内化为一个人稳定的生理、心理特征,并影响其行为,就成为素质。[1]而教育是促使文化传承并内化为个体素质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成为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学本身的人文属性决定了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解除病人痛苦,维护人类健康。医学对象的人文性、致病因素的社会性、医学研究工具的人文性都决定了医学的人文性。医学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了医学的本质是人学。作为医学作用对象的人类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其健康与疾病、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影响因素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自然和社会等错综交杂的因素,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人类健康也更多地受到人类行为方式、自然环境、卫生保健以及生活节奏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医学不仅要治疗人的生理疾病,要关照人的心理健康,而且要注重二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二,医疗技术及医学模式的发展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由于大量科学技术物质手段的渗透,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异化,这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医学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医务者专业范围越来越小,容易造成医务者将患者看做医疗技术适用的对象,当成工作流水线上的“产品”,只关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不关心患者的切身感受,把“病”与“人”分割看待。出现过于关注和强调疾病的生物学属性,对患者的人性不关注和尊严不维护等现象,间接导致了医患之间的冷漠。医疗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工授精、器官移植、安乐死等,这些医学技术的道德评价和价值选择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如果没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引导,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将无所适从。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压力不断增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促使医学对人文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目前,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要求现代医学不能仅把患者当作自然个体看待,而且要从社会角度、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来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因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医学人文修养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全民医保体制的建立,使得人们的健康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但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三级以上医院,因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国家对公立医院拨付经费不足,使得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公益性的关注不足,一些医务人员的过度医疗、开大药方、拿医药回扣等现象,也损害了医者与患者的关系,从而使医患矛盾成为影响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有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也迫切需要医学生在学习阶段打下深厚的医学人文基础,才能逐步成长为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良医。
第四,在我国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亟需改进。 医学人文教育是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首先,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推动医学生个体理性精神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促使更好地运用医疗技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其次,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彰显医学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意义。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弱化造成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医学院校重医疗技术传授、轻医学人文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师资队伍匮乏、 教育方式单一和教学创新力度匮乏等。医学人文研究相对偏弱,研究深度不够,学科发展乏力,对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起不到很好的支撑与引导作用。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最高9.3%,最低4.6%,多数院校占7%-8%,平均占7.45%[2],据麦可思公司对某医学院校毕业生调查数 据显示,2014届医学类专业毕业 生中,分别有63%、61%的人认为,大学帮助自己在“积极努力、追求上进”、“人生的乐观态度”方面得到提升较多,而提升较少的方面为“人文美学”(占22%)。济宁医学院“儒家文化与医德教育”课题组对济宁医学院等山东省四所医学院校的1 200名医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65.8%和24.1%的医学生认为高等医学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很有必要”和 “有点必要”,二者之和达到89.9%,但受访者并不认同当前的医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有45.2%的医学生认为当前医德教育的“教育形式枯燥、内容陈旧,缺乏活力”,有23.7%的医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注重“对书本内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将来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学生医德的要求,其余的受访者则表示医学生“平时到医院实践太少,带教教师对于医德的要求不高”。这些都表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中华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以儒家文化为主,儒、道、释三家思想交融而成的文明形态,自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显学、官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的医学文化,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精神。
第一,儒家“仁”的思想,为医者仁术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体现了浓厚的“人本”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的医德宗旨是医乃仁术,“仁”是中医的 总原则,医乃仁术 是 “仁”的思想在医学中的体现,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延伸。 “古之用医,必选明良,其德能仁恕博爱”,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病救人,解除病人痛苦,维护人类健康。因此,“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第二,儒家“礼”的观念为医德的追求、优良医患关系的确立设定了目标和规范。“礼”是孔子及儒家非常重视的处理人际关系乃至社会政治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人应当“立于礼”。孔子所谓的“礼”指周礼,“礼” 与“仁”密不可分,“仁”是向内求,靠内在的 自觉性, “礼”是向外求,有外在的约束性。“礼”来自于对人性欲望的节制,是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中医提炼出学医习业规范、行医施治规范、医患关系规范、医际关系规范、著述道德规范等条文,并强调医患信和、同道谦和,这些引导了中华医学几千年的健康发展。
第三,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医学“整体思维、辩证施治”奠定了基础。中医拥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追求既治标又治本、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对人整体生命的尊重,对人的情感与情绪的关照,与西方医学有时过分关注细节、忽略整体有根本的不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治病先治人”和“一是语言、二是药物”等朴素唯物论的观点为指导思想,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非孤立,而是与人们的性格、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认识和防治疾病上,既注重躯体又考虑精神,既重视机体本身又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发展无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第四,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医学人文思想。中国自古注重的人文精神培养,在医学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周朝建立了病案、医事考核等制度, 为中国古代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促进了古代医学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扁鹊提出 “济命扶危者,医也”,《论语》 等著作问世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秦汉时期的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中国古代医学人文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认为“生命乃至重之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大医精诚》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系统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的文献。明代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开篇即言“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 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我国古代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
3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路径
第一,确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构建较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医学是兼具科学与人文属性的学科,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新医改方案指出,要把医疗服务作为公共物品向全国人民提供,充分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我们应在继承中华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欧美等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经验,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人本主义理论”、“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坚持医学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为主旨,坚持在医学生培养及医学文人精神培育中的以人为本,引导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去关怀患者。同时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注重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医学教育应构建“全程化、内省式、全维度” 的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全程化”指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生入校至毕业,包含本科、硕士、博士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并延续至其从医生涯;“内省式”指将医学人文知识通过课程、讲座等显性教育,以及感悟、体验等隐性教育的成份,内化为医学生为自身的人文素质; “全维度”指从医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以及师资建设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入手,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第二,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文化的“自知之明”,即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
中国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两次大的反思,第一次反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以科学与民主反对中国以“三纲”为代表的政治儒学,所崇尚的西方的自由也主要是政治层面上的,将当时中国落后的根源较多地归结为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新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对儒学传承带来较大的打击,尽管当时的新儒学打着“复兴儒学”的旗帜,对儒学的现代转化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与实践相脱离,使儒学的优良传统未能得到继承。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第二次反思,经过与西方文化更进一步的交流碰撞,使我们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身的传统文化,也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魅力。
我们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将“大医精诚”、“医者怀仁”的仁爱情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天人相应”、“治病先治人”的治疗观,贯穿落实于医学生培养之中,从而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应深入解读新医改精神,培养医学生科学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把医学人文精神注入到医学教学工作中,教导学生把救治生命和维护健康作为最高宗旨,主动抨击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各种丑陋现象,自觉抵制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第三,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内涵。各国在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各自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美国注重医学和文学、艺术、社科等人文社会学科 融合,普遍开设 “了解患者”,“临终关怀”、“行为科学”、“医患沟通的艺术”等交叉课程。英国以“课程群”方式建立合理人文知识结构,一类以文史哲、艺术为代表的“医学相关人文课程群”,一类是以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为核心课程的“医学与人文交叉学科课程群”,还开设了“医患沟通”,“医生与患者相处的能力”等课程, 人文类课程占所有课程总课时的15%。我国医学人文课程包括了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承担了部分医学人文教育的职能,但总体看来,我国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还不健全。建议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开设一些诸如《中华传统文化概论》、《中华医古文》、《儒医文化》、《道家与医学》等课程,以限选课或公选课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
第四,加强医学人文师资建设,促进形成合理的教师结构。从美国、英国等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来看,医学人文教师队伍中,既有文人社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也有内科、外科、神经科等医学背景的教师,这样从教师本身学科结构上形成了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交叉, 有利于传授给学生较全面的医学人文理念。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师资主要是具有文学、哲学、伦理学等背景的教师,他们的医学知识较浅薄,较难将人文课程与医学有机融合,而医学专业的教师人文底蕴不雄厚,而且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也不愿意承担在短期很难见效的医学人文课程。建议让医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参加文化沙龙、人文课程培训等方式提升人文素养,适当吸收有医学背景的教师讲授《医患沟通》、《医生职业精神》等医学人文课程,同时可以通过让人文社科背景的教师到医院见习、多接触医生与患者、学习基本的公共卫生与医学管理知识等方式,使其达到医学与人文知识的兼具,从而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注重环境育人,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医学特色,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医学人文特色,并且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有机融合。在硬件建设中,学校的教学楼、科研楼、科学馆等建筑和道路的命名可以体现对中华医学大家的纪念,如扁雀楼、 华佗路、仲景路等。在学校的文化软件建设中,如校歌、校训等,既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至善,又要融入医学的求真、求精、求是、博学等特色。学校的宣传栏、校报等更要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主要阵地。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录制作成标语牌、横幅、宣传画等,悬挂于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走廊等,或将儒家思想凝练成警语等。制作成校园道路中的路牌或镌刻于校园景观中,让学生生活于其中,耳濡目染。通过大学校园的特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医院文化,传播人文情怀、熏陶健康情感,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第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医学人文素质。任何教育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实践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并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加深理解、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更深刻地理解医学人文的内涵与要求,并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养成优秀的从医行为习惯。将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打造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品牌活动,如邀请著名的学者到校为医学生做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报告会,或举办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文化月、文化周等,或开展中华传统医学人文经典诵读活动,“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我与患者”、“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等征文、辩论赛,使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注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到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单位的见习、实习,使医学生多接触患者,了解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将更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对患者的感情与职业责任感,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慧星,卿涛.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1.
[2]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教育新思维,2009(10):66-68.
[3]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博士论文,2012:35-37.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研究背景;研究特色;研究目标;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独立医学院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注重功效性和实用性,较缺乏人文社科类课程。文学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在医学院校的普及并不理想。到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医学这一学科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步受到了医学院的重视。目前,美国约有1/3的医学院开设了文学与医学课程。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也于2000年1月开始为医学生开设文学与医学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医学生对同健康与疾病有关的经验和情绪的理解。可见,医学与文学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学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国外很多医学院的注意。
目前国内独立医学院校开设文学课程或文学与医学交叉课程以及聘请文学教授从教于医学院的实践尚不多见或基本空白。尽管如此,国内医学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教育从事者已经注意到文学素养对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上海医科大学的申逸彬(1996)发现,近20年来美国各医学院校的文学教育日益受到了师生的重视,相当多的医学院校聘请了文学教授并呼吁国内医学院校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中国医科大学的罗华(2012)也提出增加英美文学赏析课。他指出了解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文学欣赏水平,不仅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一条捷径,而且寓教于乐,丰富大学生活,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国内医学院校的专家学者虽然意识到文学素养对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但只停留在选取英语文学作品内容及设置具体的英语文学教学模式上,如泸州医学院的杜开群(2011)提出凭借经典影视赏析对医学生文学素养进行培养;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王斯蓓(2014)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适用性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基于此背景,本研究试图对独立医学院校全方位的英美文学氛围构建作进一步的探究,挖掘英美文学氛围的构建在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改革趋势中的意义。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如何全方位、多元化地在独立医学院校构建文学氛围的研究和实践尚未在学术界和教育领域出现。为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提出全方位、多元化、具体可行的独立医学院校英美文学氛围构建的方法,以期能弥补医学院校目前存在的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使医学院校更好地适应加强人文教育的改革趋势。
三、研究目标
此研究试图通过构建英美文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拓宽知识面;改善医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体系,平衡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提升医学生社会沟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文学与医学交叉性学科,有助于医护人员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及医学伦理学与和谐的医患关系教育;促进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改革,提升医学院校办学质量,以顺应转变医学教育模式的要求。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
1.创建文学教学和体验平台,建立文学数据库。根据国外一流医学院校教学经验及我校学生的认知和需求特点,创建可在教学中操作的文学体验平台,包括文学组织(沙龙、诗社、话剧团)和文学活动(影视赏析、角色扮演、配音),建立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影视、文学评析等的文学数据库,供学生自主学习。
2.校本教材。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探究,因此要在独立医学院构建文学氛围,必须有模块化、多元化及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文学教材,拟开发一套专门用于培养医学生文学素养的教材,如《医学文学选读》《医护人员文学修辞手册》《医学伦理与文学》等。
参考文献:
[1]杜开群.论经典影视赏析与医学院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J].安徽文学,2011(12).
[2]罗华.医学院校增加英美文学赏析课的必要性[J].商场现代化,20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赣州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独立医学院校文学氛围的构建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以赣南医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16330)。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 篇12
基于以上观点, 独立学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即为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 从传统教室到现代化网络, 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从现实到模拟, 按预定目标设计, 对相关的医学人文素质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整合, 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立体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
1.“虚拟仿真”教学法, 实现临床场景的真实再现。
按照“模拟、仿真”的思路。通过建立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模拟诊室等现场环境, 采用模拟病房教学的模式, 使学生在近似临床情景的环境下学习, 通过设计、模拟临床病例、临床事件场景的再现, 启发学生对其蕴含的医学人文素质知识点和人文精神的把握, 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促进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
2. 面向问题解决的互动式教学法。
即提出实际病案, 启发学生通过分析, 做出初步的医疗决策。通过面向问题解决的互动式教学法, 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 以互动式教学为手段,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由1~15名学生和1~2名教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相关材料,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在教学中, 教师只是导师,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移动学习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电子课件、CAI教材、文字建材的建设, 改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抽象、乏味、难以理解的弊端, 从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师生互动性, 进一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独立学院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网站的建设, 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建设, 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移动学习模式, 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上辅助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大力促进网络教学、远程教学。
4.“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宏观指导, 学生自行设计临床诊疗的急救、就诊、手术谈话, 医疗礼仪等场景, 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摄像后, 回放讨论所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和知识点。如“临床各种情况下的病人问诊”探究性实验, 教师讲授示范问诊的基本技能和人文关怀中的要点, 学生自主练习, 自行选择不同案例, 查阅资料, 设计问诊方案, 具体实施, 自行进行问诊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总结, 分别由同学和老师做出评价和分析。
二、构建独立学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立体化教学体系
1. 构建一个基础, 一条主线, 全程渗透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以高校“两课”为基础, 以医学具体专业课程为主导, 以医学伦理学为中心, 以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哲学、医疗卫生法规、制度等课程等为辅助的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2. 重视人文素质课程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虽然国内不少高校已出版的一系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教材如《临床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应用卫生法》等, 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仍存在视频音像教材相对缺乏, 各套教材体系不够完备, 标准不够统一, 内容长短不一, 使用范围相对局限等缺点, 因此编写一套体系完整、适合全国范围通用的标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已经是势在必行。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
独立院校应该根据各自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 组织各种形式的讲座、辩论赛、书画展、演讲赛、临床技能学竞赛、文艺演出等拓展医学生的视野, 提高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 不断渗透人文思想, 把各门课程有机结合, 全面充实医学生的人文知识, 这样有利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健全学生人格, 锻炼心理素质, 从而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独立院校和医学内, 应该积极发挥独立学院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医学生通过大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体积极参与各类具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参与献血、器官捐献、红十字会捐赠、爱国主义教育、义工、义卖等活动,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践的潜移默化作用, 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甘愿奉献的牺牲精神。
5. 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的移动教学平台。
独立学院医学院校应该充分整合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氛围, 如平面媒体以校园的广告栏、各类宣传栏、宣传标语等, 或者以通讯软件、QQ群、微信圈、博客等, 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引导和推动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的正确树立, 有助于开拓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领域和新空间, 实现多样化、立体化、全覆盖、全方位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渗透。
综上所述, 在新世纪改革化浪潮中, 独立学院医学院校既面临着新的挑战, 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要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独、民、新”的优势, 正视发展中的问题。本文以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为基本点, 探讨了独立学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旨在为推动独立学院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促进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提升, 保证独立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帮助。
摘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独立学院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探索立体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为提高独立学院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立体化培养
参考文献
[1]唐景莉, 杨晨光.办人民满意医学教育, 建设医学教育强国[N].中国教育报, 2008-02-29 (1) .
[2]刘德培, 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3, 24 (3) :5-6.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医学生人文教育07-29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06-2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08-19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05-09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11-02
人文教育下的临床医学10-30
人文医学路径05-11
医学人文能力05-26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05-21
培育医学人文精神论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