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理论(共12篇)
新闻学理论 篇1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是世界公认的当代欧洲社会学三大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融贯多门学科,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尊重。晚近,西方新闻传播学研究对布尔迪厄的关注持续升温[1]。这里的“定性因素”,主要是指各种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2]。
场域中的选项多元,却没有标准答案。参与者可为实施自己的竞争策略将选项自由选择,任意搭配,从而呈现多种结果。这些结果既体现了参与者创新性的主观思维,也内蕴着特殊场域内置的框架要求和选择限制。
场域又是危机四伏,充满竞争的。每一个场域内部都始终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反抗。甚至场域边界的确定都充满了符号暴力的意味,体现出不同权力间的强弱对比与起承转合关系。布尔迪厄选择以关系的互动来定义场域的边界,认为“场域的边界就在场域停止作用的地方”[3]。
可见,布尔迪厄的“场域”概念不能被理解为界限分明而僵化的圈地结果,也并非宏观上大而涵化的虚无表述,而是一个内容丰满、生机勃勃、潜力强劲的对象。其场域理论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具有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其间事物动态发展而关系密切,可被归纳为一种“关系理论”。
作为关系理论的“场域”,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关系网络。内部各种关系之间争斗不断,此起彼伏;外部各种权力关系也虎视眈眈。总体而言,布尔迪厄的“场域”具有关联性、规则性、斗争性和模糊性等特征。
关联性,指布尔迪厄从关系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场域”概念,对个体特性的建构着眼于群体的内在结构和内在关联。在布尔迪厄看来,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在内的所有场域,都以市场关系为纽带,将其中各种行为人或组织施以联结。
规则性,指“场域”是参与者按照行动规则共同建立并在其中展开活动的社会场所。作为社会关系构型,“场域”将规则强加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由此成为利益争夺的战场和策略运作的空间。按照规则形成的“场域”结构稳定,其运行遵循各自的逻辑。
斗争性,指“场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其原动力根植于内部各种权力关系之间的差异和变动。“场域”具有活力是因为内部各种权力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各类资本的占有者想方设法维护和改善其场域位置。斗争的焦点则集中体现为寻求并强加一种对自身保有权力最为有利的原则。
模糊性,指“场域”边界的不明确。“场域”是特殊行为人或组织关联的多样权力和资本的综合体。权力资本属性的差异使不同场域之间存在相对界限,而场域内部确定权力资本属性优越与否、能力高低的标准并不明确,因此“场域”的边界只能模糊设置于其效果开始降低的节点。
(二)“场域”诠释对新闻学的贡献
“场域”概念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1)场域理论允许历史化新闻理念并分析其制度基础。当新闻理念的进化被置于特定场域,这一相对自治的区域围绕一系列特殊的利益机制得以组织。其中,新生的场域资本实践相对独立于其他诸如金钱和权力等利益。
(2)如同新闻自治的引路人一般,场域理论指导新闻实践达至盛行。来自多种渠道的积极新闻采集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新闻学研究的更多关切被投向价值和所有权的多样性。然而所有者的数量并不能表明所有者及内容的多样性,亦无法与其他质量指标进行关联。
(3)场域理论能够整合跨媒体形式的证据,从而生成一项崭新的“新闻”或“传播”,又广义于具体媒介形式的分析内容。这一内容与产品及用户息息相关,促使新闻学研究跨越流派界限,媒体组织彼此影响,而受众则在日常实践中联结起不同的新闻传播途径。
(4)场域理论能够跨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场域特征加以纵向统筹比较,既可以在组织实践中检阅特殊场域资本,也可以审视新闻场域与其他场域(尤其是经济和政治场域)之间变化的关系。
(三)“新闻场域”的界定
基于“场域理论”对新闻学研究的诸种贡献,布尔迪厄提出了“新闻场域”的概念。[4]罗德尼·本森对之进一步阐释,认为本质而言,新闻场域从属于文化场域,其特殊性在于场域内部自治受制于外部政治、经济场域的权力资本。[5]
新闻场域具有特殊性。借由专属的新闻商品,它被允许跨越权力界限,进入其他场域进行观察和表达,并且被获准与公众分享其越界行为的结果。这一“中间人”角色既赋予了新闻场域影响社会现存一切权力关系正当而客观的理由,又给新闻场域的身份蒙上了一层隐晦而暧昧的面纱。换言之,尽管新闻报道的效果铿锵有力,但是这一行为却受到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的暗示和牵制。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新闻日益成为政治、经济权力资本的传声筒。作为外部权力的经济和政治场域不断对新闻场域施加影响,这种无声的渗透严重削弱了新闻场域新闻资本的文化自治权威。
二、“便士报运动”与新闻自由主义:美国新闻场域的源起
印刷出版业在美国出现始自殖民时期。美国第一份正式印刷报纸———《海内外公共事件报》(Publick Occurrences Both Forreign and Domestick)创刊于1690年。尽管对于现代新闻学的精确描述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将“新闻”术语应用于最早期美国印刷报纸活动仍欠妥当。理由是,通常情况下,“新闻”被解读为“新闻客观性”等特殊价值的兴起。因此直到19世纪晚期,“现代新闻学”才作为一个现象出现。然而,围绕特殊形式和实践活动组织而成的新闻场域自治的兴起,似乎可以指向更为明显的积极新闻采集活动。[6]
早期的美国报纸包含商业信息、文学作品和政治论战等内容。新闻报道的价值确认得益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合力促就。在新闻场域脱离政治和文学场域获得独立的初期,市场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19世纪30年代的“便士报运动”,对于美国现代新闻生产的基础条件生成,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资产阶级革命后,美国“党派新闻”萌芽,报纸经费来源于政府津贴和受众订阅,受众为政客和精英阶层,故而经济依赖性强,迎合态度明显,极权主义色彩浓重。与“党派新闻”时期的报纸不同,“便士报”进行的是从广告中探索整体环境流通、增加收入来源的大规模实践,这使其脱离了对用户订阅和政治补贴的依赖,“便士报”关注本地每天发生的日常事件,把记者派往警察局、法院和商业区从事积极的新闻采集。19世纪60年代,地区新闻报道首次系统性地出现在美国新闻场域,通过报纸竞争成为时代标志并获得稳步增长。
“便士报”“彻底扭转了报纸的新闻报道乃至于运作的价值观”。[7]公众被纳入报纸报道的内容并成为新闻场域运转的指向与服务的核心。之前自上而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倒置,固有的单向传播机制演变为双向。新闻场域内部的报纸和广告两个参与者产生了互动关系。报纸凭借其内容积聚传播力和影响力,广告则为这种被有效积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埋单。
“便士报”不仅使报纸由“意见纸”变为“新闻纸”,而且其经济独立使“新闻”成为新闻场域内外各种权力竞相争夺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其引发的经济结构转型,使得报刊作为“第四等级”自此拥有了社会地位。美国的新闻场域便在这样的新闻实践背景下悄然形成,而其思想层面的理论指向即“新闻自由主义”。
新闻自由主义起源于欧洲,最初由约翰·弥尔顿在1644年提出。弥尔顿认为: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是公民神圣的个人权利;出版许可制度破坏学术,窒息真理;真理的驳斥是对虚伪最好的和最可靠的压制;出版自由思想的理论假设是相信人类出于理性与良知;报刊使公民得以了解各种观点,不受政府的控制和影响。[8]美国政治家杰弗逊更进一步指出,“人民是统治者的唯一监督人,甚至他们的错误也会促使统治者遵守他们制度的正确原则……如果要我来决定究竟是有政府而没有报纸,还是有报纸而没有政府,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9]。
新闻场域成长于对压迫的反抗中,独立诉求因之成为天然秉性。新闻自由主义发端于生产、发行“便士报”的小型企业和零散的地区报业市场。它把传统的人际沟通模式嵌入市场体系,使得市场成为新闻场域内外信息流通的合理渠道。新闻场域由此成为独立于政治干预的权力自治主体。新闻自由主义的理论导向,对生成伊始的新闻场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新闻自由始得确立,并最终发展为美国民主政治的一大标志。但其并不涉及出版者行使出版自由的限度,亦为后来的新闻专业主义埋下了伏笔。
三、新闻专业主义对“黄色新闻”的突围:美国新闻场域的扩张与巩固
1890年至1914年间,美国报业迅速扩张,以新闻为权力资本的新闻场域得以巩固。实际上表现为伴随着身份和利益的确认,专业新闻教育、协会和奖励纷纷设立,报纸媒介产业化加剧,“黄色新闻”盛极一时。理论上则集中反映为新闻专业主义。
这一时期,美国报纸的数量提升了三分之一,平均发行量翻了一番,广告量增加了3.5倍。[10]各大报纸频繁增员。广告主、报纸和杂志开始监测发行量的举动促成了美国“发行审计局”的成立。收益重要性的提升和从业人数的增加削弱了“便士报”时期积累的报纸编辑的权力。
189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开设了全美首门新闻学专业课程。1908年,美国第一所独立的新闻院校———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接受普利策的捐赠得以筹建。同年,美国“新闻教师协会”成立。1909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专门性的新闻记者联谊会,编辑协会也在19世纪80年代末形成。1910年,首个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在堪萨斯州通过。[11]1917年,普利策奖设立,该荣誉囊括四项新闻类奖项,四项文学戏剧类奖项,以及一项教育类奖项。通过一系列努力,新闻场域的文化影响在社会范围内得以永久保有,新闻学终于成就了独立于文学学科之外并与之平等对话的文化身份。
报纸作为媒介形式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工作创造出一种对于城市福利有机存在的兴趣和关切”[12]。这一时期“黄色新闻”的出现增加了发行量,拓展出新的平民读者群体,从而促使各家报纸厉兵秣马,各显神通,对读者数量的直接争夺进入白热化。如果说向大量读者提供广告的挑战在都市范围内衍生出“黄色新闻”这一特殊类型,那么,1896年美国邮政局向乡村地区免费发行报纸介绍的措施,则缔造了乡村报业生产和发行的繁荣景象。[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乡报业的普遍振兴,正是新闻实践活跃激发的结果。
然而,报业市场化的另一结果是使新闻场域内注重经济的参与者为谋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而对广告的依附性加强,导致“黄色新闻”大行其道,杜撰报道泛滥成灾,行业垄断星火燎原,新闻自由摧兰折玉。为了维护自由精神,19世纪末,美国新闻史上爆发了著名的“扒粪运动”。1903年脱销的《麦克卢尔杂志》堪称新闻报道“扒粪”风格的经典模板。该杂志曾经报道的问题包括:地区政府的浪费,保险公司的不道德行为,租房户的生活窘境,以及肉类加工企业的添加剂滥用,等等。《时代周刊》也曾旗帜鲜明地反对“黄色新闻”,提出了“所有新闻都该适合体面印刷”的口号,并配合附赠一则“它没有弄脏早餐布”的广告。[14]这种新闻行业内部的自觉抵制性实践,呈现出美国新闻场域的差异和分层,从而理论化为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发端于由美国专业新闻资本搭建的新闻场域之内、体制框架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深入人心。建立在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新闻专业主义整合了社会功能、使命责任、行为准则三层理念。注重事实和客观性的新闻自由主义,在19世纪初的美国衍生出一套新闻场域新闻资本的具体操作规范,包括:强调记者应该寻求相关机构公认的代表或新闻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作为适当的新闻来源;通过“纪录式报道”向公众提供眼见为实或被确认证实的信息,避免煽情;将观察到的事实与新闻记者本人的观点和评价剥离;尽可能地对事实或意见进行描述,用括号括出那些能够为构建事实提供基础的框架和观点;低调处理“叙述者”角色的作用;等等。[15]
有必要说明的是,尽管新闻专业主义对塑造新闻场域内日渐倾向经济极的新闻资本职业道德和公众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局限性依然十分明显。这不仅由于从事新闻实践的记者基于人本立场终究无法做到绝对客观,更为重要的是,体制机制层面,在美国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结构框架下,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的新闻场域自治时常受到来自外部政治场域(政府)和经济场域(市场)的干涉。这种无法摆脱的结构性矛盾导致新闻场域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多元话语的式微,终将给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立场造成伤害。
四、社会责任论统摄的美国新闻场域上升期
1914年—1970年,美国新闻场域风起云涌。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踵而至,传统报业权威受到挑战。各种媒介形式的垄断资本兼并来势汹汹。联邦政府开始介入管理,公共服务伦理和报道实践的政策性方针强劲有力。扩张的新闻场域因内部权力资本的分流竞争加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社会责任论则在这一时期统摄了新闻学研究的理论思潮。
广播在美国的兴起开创了一个新型媒介时代。早期的商业电台倾向娱乐节目,1940年起开始转向常规性新闻节目的提供[16]。二战后美国电台数量增加,并在其后的十年里保持持续增长。一个关键转变是“广播地区化”,收音机作为一种区域新闻传播媒介进行了自我再创新。
就兴起于二战以后的电视媒体而言,新闻节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渐本土化。由于地方电视台看到了新闻的有利可图,提供给新闻节目的时间逐渐延长。1961年,洛杉矶一家名为“KNXT”的电视台将新闻节目延长至一小时,各地电视台开始陆续扩大新闻采集活动。除此之外,新闻节目的增加也与这一时期的员工充足和设备进步有关。[17]
新闻场域的扩张伴随着大量形塑于场域内部动态的矛盾冲突。除却报纸、广播、电视各自的垄断资本兼并外,不同媒介形式间对于受众、覆盖率和利益的争夺也愈演愈烈。1910年至1930年的20年间,全美日报产业链的数量增长了5倍,从60条增加至311条。[18]20世纪30年代,广播凭借传播网络和技术优势对报纸造成了巨大冲击,引起印刷报业的联合抵制,导致了众所周知的“报纸—广播之争”。1927年的“美国广播法案”推出了许可制度。1934年的“美国通信法案”设立了“联邦通信委员会”,用于监管广播服务于公共利益与需求。二战后的报业与电视垄断几乎同步。1941年,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没有电台的企业可以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可覆盖35%以上的全国受众;1964年规定防止一家电视公司在同一地区市场内拥有超过一家电视台;1970年和1975年两年分别出台对同时拥有电台和电视台、报纸和电视台的限制。1949年的“公正法典”则颁布了针对各类媒体的新闻内容的许可限制。联邦政府的一系列政治干预措施及时消解了新闻场域内部的行业压力,有效缓和了地方市场集中化的不利影响,为美国日后市场体系下的新闻场域管理奠定了基础。
实践层面旷日持久的新闻场域内资本争夺和场域外政治干预,唤起了新闻理论界的深刻自省。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哈钦斯的带领下,发布了历时两年的研究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指出“新闻自由的危险,部分源自新闻业经济结构的变化,部分源自现代社会的工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更是由于操纵新闻的人不能洞见一个现代化国家对新闻业的需求以及他们不能判断责任和不能承担肩负的责任所造成的”[19]。这一报告堪称社会责任论的纲领性文件。
1956年,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对社会责任论进行了进一步地阐述,强调新闻传播的客观、真实、公正等专业标准、行政律令对于新闻传播的约束,受众对于新闻内容和传播媒介的选择和干涉。童兵将其核心观点总结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传媒和新闻从业者……在交流意见的时候,应该表现并阐明社会目标和社会价值。”[20]
垄断资本瓦解了市场准入的自由,社会责任理论则摆脱了“自由天赋”的蛊惑,将新闻场域的核心资本———新闻之自由引向道德的起点。它强调“传播人的责任”,要求新闻场域内的参与者“竭尽所能提供素质最高的成品”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加以处理,从而“负起作为一个公仆与一个专业人员的责任”,而非“商业义务”。[21]
社会责任论是对新闻自由主义的调整与完善。新闻自由作为权利的同时理应承担责任和义务,并且对他者产生的影响越广泛深远,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越沉重宏大。当新闻场域的权力争夺受制于商业资本的控制,新闻生产的服务对象随即发生了由公众到市场的转化。受垄断资本怂恿的新闻权利发挥到极致,就会增加新闻场域内个体或组织自由参与的障碍,进而伤及公众对于场域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热情。这既是美国新闻场域上升期新闻自由主义饱受质疑的理由,也是社会责任论备受推崇、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五、再扩张:新闻场域的内外合谋与理论重建
20世纪70年代以降,美国新闻场域内部兼并势头总体加剧;传媒跨国公司兴起并开始在全球新闻场域网罗搜集新闻资本,自治更为有力;报纸、广播、电视等并存的媒介形式令新闻资本所有权渐趋多元;新闻场域外部的政治权力对新闻场域渐生依赖,借助新闻传播实施“传媒外交”与意识渗透,在政策制定上倾向与新闻场域内部垄断资本的合谋。诸多因素合力造就了美国新闻场域的再度扩张。理论层面,这一时期则主要呈现为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和市场批判引发的公共新闻运动。
20世纪70年代,在所有权和管理变化的背景下,美国新闻场域围绕特殊公共服务伦理,通过原创性报道进行新闻实践的热情减退。报业产业链自60年代末开始不断升级,20世纪末拥有了全美80%的报纸,最大的四家报业集团———甘耐特、奈特-里德、纽豪斯和时代镜报控制着超过25%的发行总量。[22]从1996年起,美国新闻场域迎来了一股来势更为凶猛的兼并热潮。2002年,10家广播母公司控制了全美2/3的听众和收入。截至2003年,1万家广播电台中超过9000家至少变更了一次所有权。[23]垄断化的加剧,导致了报纸地区竞争的缩减和地方关怀的降低,广播被动地依赖报业辛迪加提供的诸如地铁网络或影子广播等新闻采集服务,电视台则开始推出商业意味浓郁的“无差别地区节目策略”[24]。
70年代以前,电视集团的规模始终受制于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限制。1981年后,监管制度发生变化,联邦通信委员会撤销了所有关于节目内容的限制,广告方针和提供节目素材的需求也获松绑。1990年“公正法典”的废止意味着发布事关公共重要问题的反对意见不再需要特别许可。激进步伐之下,1996年的美国“电信法”彻底清除了一切关于国家广播和电视台所有权的限制和约束,条件是全国受众范围不得超过35%,从而引发了新一波新闻场域内部的兼并狂潮,推动了倾向全球化掌控、谋求横断面利益的媒体跨国公司兴起。这些跨国公司公有制的色彩鲜明,国家和政府强制管理者设置超过新闻场域特殊目标的最大化利益,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传媒外交”,借由跨国市场谋求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占领。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场域内外的权力资本实现了合谋。
随着新闻场域的跨国境联通,新闻资本权力的强势爆发令新闻理论研究无法漠视,开始多重角度重新审视这一权力的生成、变异和影响。可以说,新闻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输出和渗透的新型手段,以知识体系为受众定义、建构并框范了“社会真实”。这种“真实”的恶劣后果,是从根源上阻断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质疑精神。于是,理论界掀起了关于“新闻事实性”的讨论。以霍尔和塔奇曼为代表的学者们不再满足于以往“真实性”就是保持新闻传播内容主、客体一致的判断,将眼光投向“建构”的过程,认为新闻真实包含事件和意义两个部分,涵盖了现实与可能两种指向,新闻工作者通过手中的新闻符号掌控当代社会的权力话语及其传播,从而实施新闻场域自治和跨场域干涉。“一个事件首先得变成一个‘故事’,然后才能成为一个可传播的事件。在这个环节中,话语的规则是占主导地位的。”[25]
令人遗憾的是,杜威对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情况的预言,竟在此时一语成谶。大规模媒介产业化进程导致的娱乐内容喧嚣、地区新闻骤减、转手舆论激增、公众参与趋尽等现实,使得新闻学界意识到应该适时组织市场批判,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发挥新闻自治在场域内的主导作用。于是,公共新闻运动应运而生。“公共新闻学之父”罗森将这一运动的理念阐释为:公众具有行为能力,是“值得尊敬的对话者”[26],新闻应关注公众及其日常;新闻记者不应将自己看作旁观者超然于事外,而应履行公民职责参与民主进程,创建“一个可行性公共空间”[27],致力于提高对话质量和解决公共事务,增进道德层面的人本关切。
公共新闻运动通过将传媒融入“公民社会”,一定程度上回击了急功近利的消费主义思潮,摆脱了国家和市场权力的操控。公共新闻思想遵循批判逻辑,旨在重建一个自由、自动而自主的新闻场域,推动美国基层民主运动的复兴。进入21世纪,其发展一方面受到新闻场域内部垄断资本更为彻底的制约,另一方面尴尬于新闻场域外部政治、经济权力的制约与受众选择的天然有限,所谋求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体制机制下重建一个公众积极参与的新闻公共空间理想几成泡影。因此,就其本质而言,公共新闻理论仅是主流新闻自由主义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与补充。
六、结语
新闻场域的自治并不等于参与者的解放。在新闻场域形成初期,市场促进了其独立于政治、经济和艺术之外的自主权。然而,新闻自治不仅有赖于独立,而且倚重外部政治权力的保护和管理。美国新闻业的发展始终渗透着新闻场域内外权力资本的较量。考察美国新闻史可知,商业资本对新闻业的威胁亦由来已久。通过外部政治权力对内部新闻权利集中化的限制,多种媒介形式的新闻实践得以不断开辟空间和吸引受众,从最初的格格不入到最终的其乐融融。
概念解读的终极目的旨在祛魅。在布尔迪厄的“场域”概念之下,新闻权利被新闻场域内外的竞争者呼吁和要求。跨越历史和媒体形式的比较式追问,似乎更加符合“场域理论”的思维逻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之间形成了呼应。
新闻学理论 篇2
新闻理论方面(基础类的,新闻理论的东西,现在即使很新的书,很多也是参考的这些书):
1、《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3、《新闻学新论》,孙旭培,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4、《新闻原理的思考》,梁衡,人民出版社,19965、《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6、《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19987、《新闻通讯选评》汤世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8、《世界名记者》黄罗怡等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9、《外国新闻通讯选评》黎信等编著长征出版社,198510、《西行漫记》[美]斯诺著三联书店,197911、《怎样当好新闻记者》[美]杰克•海敦著新华出版社,198612、《新闻界人物》(1~10集)合编新华出版社
13、《普利策传》[美]斯旺伯格新华出版社,198614、《好新闻的后面——编辑耕耘录》郑兴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5、《主体与喉舌》童兵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6、《新闻与正义一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集》展江等编译海南出版社,199817、《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8、《新闻侵权与诉讼》孙旭培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19、《基础舆论学》刘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0、《新闻写作教程》[美]密苏里新闻学院新华出版社,198621、《权力的媒介》赫伯特•阿特休尔著华夏出版社,198922、《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23、《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4、《麦克鲁汉精粹》 [加]埃里克·麦克鲁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5、《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等著华夏出版社,198926、《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施拉姆著华夏出版社,199127、《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8、《说服学——攻心的学问》,龚文庠,东方出版社,199429、《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胡钰,新华出版社,200030、《电视与社会》,[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1、《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2、《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李希光、刘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3、《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王君超,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4、《日常接触:社会学交往方面的两个问题》 [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35、《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 [美]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36、《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 [日]桂敬一著 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37、《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美]赛佛林、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很经典的一本翻译教材)
38、《倾听传媒论语》、王永亮 著,新世界出版社,200339、《大汇流:整合媒介、咨讯与传播》 [美]鲍德·温等著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40、《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 [美]斯皮内洛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41、《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 [英]尼克·史蒂文生著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
1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方面的书,大家可以看看比如凤凰传媒集团、南方报业集团、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出版的实务类书籍,或者是一些获奖作品赏析类的。
报刊杂志相关:
1、现代传播
2、新闻与传播研究
3、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4、电视研究
5、南方周末(南方报业集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报业集团之一,这个集团下属有诸如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该集团出版了很多事务类的图书,大家可以多去看看)
其 他:
1、《美的历程》李泽厚
2、《史记选》王伯祥
3、《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或者是弗洛伊德全集)
4、《人性的弱点全集》卡耐基,中国发展出版社(注意:是全集)
5、《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6、《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7、《白鹿原》陈忠实
8、《傅雷家书》1995年版
9、《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二卷
10、《意境》宗白华
11、《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本尼迪克特
12、《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
13《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14、《艺术哲学》丹纳著,傅雷译
15、《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泰勒
16、《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默菲
17、《动机与人格》马斯洛
18、《未来之路》比尔.盖茨
19、《性心理学》蔼理士
20、《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李银河(李银河还有很多讲性文化的书,也可以看看)
21、《人生五大问题》莫罗阿著,傅雷泽
2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23、《悲剧的诞生》尼采著,三联版
24、《社会心理学入门》阿伦森
25、《老人与海》海明威
技术实务类: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配台式电脑。要是为了图方便,配笔记本电脑要保证以下几个硬件需要好:CPU,显卡,硬盘(越大越好)。
常用的后期软件:
一类是非线性编辑软件,另一类是后期合成软件。
非线性编辑软件根据功能、性能和专业化程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面向专业级高端应用的产品,如Adobe的Premiere(PR)、Sony的Vegas Video、Apple的Final CutPro(FCP)、Avid的Xpress Pro、Pinnacle(品尼高)的Liquid Edition、Canopus(康能普视)的Edius、Ulead(友立)的Media Studio、Matrox(迈创)的Incite Studio、中科大洋的X-Edit,另外,还有以速度见长的Speed Rozor(快刀)等。另一类是面向商业及个人用户的低端产品,如Ulead的Video Studio(会声会影)、微软的Movie Maker、Pinnacle的Studio及Fred edit DV等。
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在水平方向(时间维度)上以非线性方式进行镜头剪辑;后期合成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在垂直方向上(空间维度)进行合成。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相比,专业后期合成软件具有更为优异的抠像能力和极为丰富的视觉特效,可以制作出非常精致、炫目的视频短片,特别适合电视栏目片头及高端电视广告的后期制作。
影视中常用的几款后期合成软件:
After Effect(AE)
Combustion(CB)
Commotion
3DMAX
MAYA
平面的类的:
Adobe Photoshop
CorelDRAW
Adobe Illustrator
与电视实务和软件类相关的书籍(相关软件记得找相关的专业教程,书内一般会附CD):
1、《电视摄像》任金州,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电视画面创作技巧——电视节目制作技巧丛书》,黄匡宇,江强,施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3、《当代电视摄影教程》,黄匡宇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影视剪辑教程》,姚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电视摄像与编辑》,刘毓敏,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6、《摄影构图与图像语言》(德国第一摄影构图书,专业摄影师必读)[德]科拉·巴尼克 格奥尔格·巴尼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摄影构图圣经》,2010-08-01/中国青年出版社
8、《构图的艺术---西方经典美术技法译丛》,(美)罗伯茨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9、《构图决定一切》(知名摄影家史林平力作,360余幅倾心之作,知己构图经典绝妙之法,一年之内再版六次)史林平,钟山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摄影构图艺术》(国家规划重点教材电视学系列教程),李兴国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数码摄影构图·光影·色彩(第2版)张炜 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2、《电视画面编辑》王晓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13、《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轻松学习配色法则,色彩搭配不再迷茫;即效配色方案精彩呈现)ArtTone视觉研究中心,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4、《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设计配色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5、《配色印象手册》 日本色彩研究所编,南开大学色彩研究中心译,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注:日本在设计、配色、排版方面是很牛的)
16、《配色基础》手册杨建超 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17、《版式设计——日本平面设计师参考手册》 [日]+Designing编辑部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这本书可是很不错的噢!重点推荐)
18、《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 版式设计原理与应用 》(美)麦克韦德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9、《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傅正义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0、《电视编辑学》任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Premiere Pro CS3影视编辑从新手到高手(配光盘)》唐守国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个系列的书不错的,同理可以PS、AE也是)
22、《典藏Premiere cs3视频剪辑制作完美风暴》,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完美风暴这个系列的书也不错,同理PS、AE也是)
23、《电视制作手册》,美.赫伯特·泽特尔,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此书很厚很充实,对电视技术解析很全面)
当然,该阅读的书肯定不只是上面这些,大家要去图书馆多看多发现,比如你看到一本你很中意的书,你可以留意下后面的参考文献,说不定里面就能找到你喜欢的。另外,软件的书尽量看彩版的,因为学软件很枯燥,而且图片和影视画面需要色彩感。
关联理论下汉英新闻翻译 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新闻;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00-01
一、新闻的特点以及汉英新闻翻译
我们每天从各种媒体渠道获取铺天盖地的新闻,例如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我们无法想像没有新闻的世界是怎样的。然而,新闻是什么呢? 美 《纽约太阳报》 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解释新闻为“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普罗维登斯日报记者德斯坦评论“新闻是真相”。所以,我们可以有了清楚的新闻概念,新闻就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新闻具有五大价值,即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这五大价值使新闻具有吸引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新闻具有五大特点,(1)真实性和准确性,即新闻消息必须是真是的没有虚假信息,事实真相要准确无误;(2)有一定新闻价值,即新闻要有新颖,吸引读者,具有新闻影响力;(3)实效性,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素材的新颖性和报道给读者的速度至关重要;(4)简洁精确性,即用简练的词语报道新闻且不可以遗漏任何重要信息;(5)结构性,新闻有特殊的结构,要符合新闻结构。新闻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新闻翻译的特殊性和难度性。新闻翻译活动结合了翻译和文本再创造活动,包括了改写,概括,再创造等其他方法,刘其中曾解释新闻翻译“把一种新闻从A语言翻译B语言并把它们广播;信息传播到B语言读者,这些读者可能喜欢这些消息,与A语言读者反应几乎相同”。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认知环境,以及汉英两种语言巨大的差异,新闻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由于国内外外宣环境的不同,如目的,读者背景,语言以及交流的主要目的不尽相同,所以要有效地完成新闻交流,翻译者要充分的考虑读者的认知结构,认知环境,既要从内容上也要从形式上,否则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对外报道的目的是要向外国读者呈现出客观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民,促进与其他国家的理解与友谊,缩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其次,彼此的理解是关键因素。在对外报道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外历史,地理环境,人口,政治经济结构的差异。为了使达到对外报道的目的,新闻翻译要考虑读者的需要,读者的兴趣以及读者阅读习惯。
二、关联理论
1986年,施佩贝尔和威尔逊提出关联理论,主要关注人类交流和认知。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活动是动态的过程,是推理明示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了三个重要的人物原作者,翻译和目的语读者。关联理论与语境相关,所以外国读者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他们自己的想法,相关的认知环境以及上下文,他们的理解符合关联原则。关联理论有两大原则:一是认知原则,是心里术语,认为人们的认知倾向与同最大的关联相吻合。第二个是交际原则,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译者的任务是传达原语的信息和交流的意图,完成最佳关联。简单的来说,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活动中,对于交际者,是一种明示意图的过程;对于接受者,是一种推理意图的过程。认知环境,彼此明示的程度,语境效果,加工努力程度都是影响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翻译作为特殊的交际活动,也遵循这交际的原则,换句话说,翻译也是推理的过程。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到努力程度和环境效果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同等条件下环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努力程度越小,关联性越强。一篇成功的新闻翻译取决于读者在阅读目标语是否可以以最小的努力效果是否产生了最好的语境效果。对最佳关联理论的追求不光是汉英新闻翻译的目标,也是译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三、关联理论下汉英新闻翻译的过程
概括的说,汉英新闻翻译和关联理论有两大共同特点,第一,根据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和关联理论,都强调在成功的交际中,要充分利用认知环境或认知结构以及读者的期待来吸引读者;同时,都认为要以达成理想的语境效果为重要目标,才能为中国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将关联理论运用到新闻翻译中,可以更好的展现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根据关联理论,新闻翻译的过程可以定义为双重的推理明示过程,具有三重关系,即原新闻作者,译者,和读者。原新闻作者是交际者也是汉语新闻报道者;译者是第一次交流的接受者,原作者向译者明示信息,与译者的认知环境中交流,产生了相应的语境效果。在第二次交流中,译者变成了交流者,外国读者变为接受者。译者把中文新闻译成英语新闻,这个过程同样是向外国读者明示原作者意图。为了使外国读者对新闻内容有较好的理解,领会原新闻作者的目的,译者要充分考虑外国读者的认知环境,达到最佳关联,同时译者要尽量考虑原作者写作内容和风格,而且,尽量使读者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新闻效果。
例如下面的一则新闻: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是中国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政治词汇,为中国人民熟知,但是,对于外国读者,他们却不了解。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找到外国读者所对应的词汇,创造最佳关联,不难发现,“美国梦”( American Dream),这个词汇为外国读者家喻户晓。因此译者可以将中国梦译为“Chinese Dream”因此,为了成功完成汉英新闻翻译活动,译者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建立最佳关联,达到完成新闻的效果。
四、结语
关联理论是一个涉及很多概念的复杂理论,它包含了广泛的学科,虽然关联理论并不是专门的翻译理论,但是对新闻翻译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对新闻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不足和模糊之处,但是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汉英新闻翻译实践的深入展开,笔者相信关联理论对汉英新闻翻译会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爱泼斯坦,林茂荪,沈苏儒.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J].中国翻译, 2000(6).
[2]陈芳蓉.关联理论视角中的外宣新闻翻译[D].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新闻学理论 篇4
一、网络媒体时代下新闻学的传播变革
(一) 网络媒介增加了新闻的传播方式
网络媒介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都集中到了一起, 不仅是文字和图片形式的传播, 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动图和声音, 拿同一篇报道来说, 报纸主要采取的信息传播形式是文字和图片, 而广播主要以声音传递信息, 电视则主要以图像为主, 网络将这些优点聚集在一起, 使信息更形象、更生动, 更具说服力。
(二) 网络媒介使得新闻传播用户化
以往的新闻传播主要是通过传统的三种模式进行传递, 这是一种主动的传播形式, 观众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信息接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报纸、电视和广播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观众为了满足对新闻的需求, 会主动在网上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 这是信息由被动传播向主动传播的一种转变, 改变了新闻信息接收的模式, 在这种形势下, 网络媒体逐渐对新闻的传递内容进行了丰富, 使新闻越来越用户化,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及兴趣对不同种类的新闻进行查阅, 加大了新闻的传播力度和查阅力度。
(三) 网络媒介打破了新闻传播的空间局限
传统新闻的传播受空间限制, 导致新闻传播不通畅, 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网络媒介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空间性, 实现了全民资源共享,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只要了解网络并且懂得基本的操作, 就可以成为信息的传送者和接收者, 这不仅增加了新闻的传播速度, 也大大降低了传播的成本, 同时使得信息的传递空间加大。另外, 新闻的网络传播没有数量限制, 可以无限利用, 从而实现新闻的全方位共享, 最重要的是新闻传播更加人性化, 观众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在网络这个新闻资源库中, 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新闻进行查阅, 新闻在网络中可以通过链接等方式进行分享, 这是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
二、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创新
(一) 借助网络这种传播媒介, 为新闻舆论形成反馈机制
新闻的性质决定了其是舆论工具的一种, 其特点是既可以引起舆论也可以形成舆论。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群众通过网络对自身的想法进行传播, 这些言论和想法会引发一些舆论的产生, 在这样的时代下, 新闻通过互联网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模式, 并且快速传播, 随着互联网信息量的不断增加, 新闻的传播数量在逐渐递增, 但是舆论有利亦有弊, 新闻需要在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形成自身的反馈机制,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 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 帮助主流媒体进行网站建设, 使传统传播媒介能够在信息时代发挥出舆论监督作用。科学技术为网络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是网络传媒的硬实力, 而信誉体系的形成是其软实力, 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新闻传播媒介的共同发展。
其次, 对引导的方式进行调整, 从而逐渐形成信息反馈机制。新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源信息进行整理, 新闻媒体不仅要进行新闻的报道, 同时还要跟踪新闻走向及时进行反馈, 深入到焦点事件、社会热点, 使新闻传播媒体更加大众化, 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更好地产生舆论并且发挥作用。网络这个大平台促使新闻机构对自身情况进行观察和审视, 也能很好地了解真实的民意, 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 借助网络对新闻价值体系进行调整
在网络时代, 对新闻整体价值判断的决定权在于受众。受地位、国家以及生活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或者是年龄、性别、兴趣等内部条件的影响, 不同受众的兴趣及观点是不同的, 这就决定了其对新闻的判定角度及标准存在差异。很多受不同因素影响没办法在传统新闻媒介上发表的报道, 可以在网络上及时传播, 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新闻的实时价值。在网络时代, 对新闻的评判以及价值体系有着不同的标准, 这就需要新闻机构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受众的真实需求报道新闻, 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报道特色及优势。
首先, 需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保证。群众的信任是新闻媒体前进的基础, 媒体信誉程度的高低将成为评判媒体机构价值及质量的无形标准。对于信誉度这种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资产, 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 并且将其向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引导, 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其次,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保证新闻事件的实时更新, 最大化地体现新闻价值。再者, 还要保证重要新闻事件的突出报道以及及时做好受众需求调查等工作。
(三) 增强新闻的服务理念, 推动新闻及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在信息化背景下, 受众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 个性化特点。在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 观众对新闻事件等信息的了解既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途径, 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习惯和兴趣选择新闻传播主体。第二, 自主性特点。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介相比, 网络使观众与媒体的距离缩短了很多, 使受众能够更方便、更直接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第三, 平等性特点。网络媒体缩短了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距离, 受众核心地位得到改善, 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共同处在巨大的信心交流网中, 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地位是平等的。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创新, 需要增强新闻服务理念, 推动新闻及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新闻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对网络媒介进行全面利用, 并且在对受众心理需求研究的基础上, 对新闻材料的采集和编辑制度进行改进, 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需求, 对新闻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报道, 通过网络媒介这种高效的传播形式, 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杜剑峰, 郑伟, 徐梅香等.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1) :36-39, 43.
[2]涂涓.网络媒介视角下的新闻学理论改革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6) :60-61.
[3]郑保卫, 李刚存.2012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热点综述[J].编辑之友, 2013 (2) :25-29.
[4]梁海霞.大数据时代新闻写作研究及其发展趋向试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6 (18) :249-249.
新闻理论教程 名词解释 篇5
新闻要素 指的是构成新闻的必要元素。
通讯社
是专门采集、制作新闻稿件、新闻图片和背景资料等新闻产品,然后供应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的新闻机构。新闻传播者的概念界定:
广
义:凡是和新闻生产有关的机构和人群都可以被称为新闻传播者。
一般意义:指的是从事新闻的采集、生产、传播和管理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个人主体和人格主体。
狭
义:指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记者、编辑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职业道德 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新闻职业道德 是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用以调节新闻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是指新闻传播者的法律权利,即由相关法律规范所设定并保护的,新闻传播者可以享有的、以相应义务人的义务为保障的行为选择自由。
采访权
是新闻传播者根据新闻传播活动的需要,在法律规定的界限内采集新闻信息的权利。
创制权
是新闻传播者根据媒体的编辑方针,对采集的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编排,最后制作成可以传播的新闻产品的权利。
传播权
是新闻传播者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将制作的新闻内容传播给受众的权利。著作权
是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拟态环境 不是现实环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信息的定义:
广义信息 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
一般信息 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信息 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宣传价值 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利:
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是指公民或组织利用传媒接收信息、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知晓权等,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指的是公民知悉、获取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的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知情权)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表达权 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可以自由地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意见和公民通过媒体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意见的权利。监督权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对国家机关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违反公共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揭露的权利。监督权的权利主体是广大公民,监督权的客体主要是公共权力。
新闻媒体进行社会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强制式协调,一种是自愿式协调。
强制式协调 指的是部分社会成员(通常是统治阶级、权贵集团)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按照特定的价值标准选择社会信息,强制新闻媒体产生有利于特定集团利益的社会协调。自愿式协调 指的是媒体按照职业标准自由选择和发布信息,社会公众在获取信息后经过自由讨论,最后达成的意见和行动上的一致。
新闻制度 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国家管理新闻传媒的制度体系,它决定着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影响着新闻事业基本功能的发挥。
新闻体制 指新闻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经济核算、法律责任、权限规定,以及新闻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政党媒体 是由政党出资创办或控股的媒体,因为这种媒体的所有权掌握在政党手中,所以媒体的日常运行受到政党组织原则的影响,并体现政党的纲领和路线。
私营媒体 是私人独资或合资创办的媒体,合资媒体通常是以股份制形式出现。今天在西方很多国家,私营媒体是媒体所有制形式中最主要的一种。美国是具有代表性的私营媒体体制的国家。
国有媒体 是由国家创办或控制的媒体,国有媒体的资产属于政府所有,所以国有媒体也被成为官方媒体、政府媒体。
公有媒体 也称公共媒体、公营媒体,它是由社会公共机构创办的,被全体公民所有的,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媒体。
从18世纪至19世纪末,西方报业争取报道政治问题、批评政府官员的自由,称作近代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 就是公众运用传播手段传递新闻信息和交换社会意见的自由,新闻自由在法律上表现为每个公民所拥有的一项政治权利,但在实践中则经常表现为新闻媒体搜集、发布、传播和收受新闻信息的自由。
新闻自由通常包含接近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四项基本公民权利,由此媒体还衍生出采访权、创制权和传播权等二级权利。
舆论监督 就是社会公众(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通过传播媒介对公共权力和公共事务运作中出现的偏差行为进行揭露、批评和制约的一种监督机制。网络新闻 是由网站采集或编辑的,经过把关人把关的新闻组。
网络博客 指的是网民通过在网站申请建立个人网页,并将自己的日常感受、生活体验和研究心得写成文章张贴在个人网页上,供其他网民阅读、欣赏和评论的一种网络传播活动。网络论坛(Net Forum)则是网民在网络中发表意见的虚拟空间。
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V,简称IPTV)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信息服务的一项技术。
手机报纸 就是运用类似于报纸版面的形式将新闻信息进行编辑、排版,然后通过无线电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供用户阅读的新闻形式。
新闻学理论 篇6
[关键词]党性原则;舆论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界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兴起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潮。长期以来,国内不少专家及专业人士已经从多个方面做过相当多的研究【1-4】。在本文中,将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两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完善起来的。作为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的一名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
新闻的党性原则是构成中国新闻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新闻事业中坚持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新闻工作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党性原则在理论上解决了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性质、方向、任务、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作为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的一名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毫不动摇。
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有清醒的头脑,在思想和政治上与党中央步调一致,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在宣传文化阵地上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围绕大局、服务大局,把主流和权威的声音及时传递给广大读者,为谱写中国梦的赣州篇章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坚持党性原则,就要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和宣传方针。在日常新闻采编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主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凡涉及到全市性、全局性重大事件(活动、会议)的报道,要按照统一部署贯彻执行,稿件采编要严格遵守程序和规定;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公正、可靠;舆论监督必须准确、客观,必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坚决不采写编发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新闻和言论。
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由新闻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也历来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日常新闻采编工作中,我们要克服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虚构浮夸、以偏概全、画蛇添足、捕风捉影等不良现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日常新闻采编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县(市、区)和乡镇(社区)基层,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问清楚。重大会议和活动宣传,要实事求是,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保证新闻报道的正确导向和报道效果,特别注意过头的话不要讲。
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宏观上对社会有着巨大的牵引力,通过正确的舆论去引导人,就能对社会群体意识和个体心理的进行调节,达到社会意识形态整体的平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时期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构成中国新闻理论的又一重要内容,追求正确、积极的舆论引导是编辑、记者的必然要求。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当前,赣州正处在攻坚克难、赶超跨越的重要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赣州的媒体人,要自觉担负起振兴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在实际工作中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抓特色、找亮点,全面、及时、准确报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发生的喜人变化;抓住各类重大会议期间的宣传倍数效应,精心策划、深层宣传,不断提升赣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重大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积极宣传展示赣州对外良好形象。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讲究舆论引导艺术。作为一名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的采编人员,要在日常的新闻宣传中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全市广大干群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的内容。同时,在舆论引导中要讲究艺术,讲究方法,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注意掌握好宣传的频度、深度、力度和角度,突出赣州本地特色,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在新闻作品中,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加强新兴媒体建设,扩大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2013年,客家新闻网獲国务院新闻办颁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资质,赣州的新兴媒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网站的采编人员要加强利用新兴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精心策划,线上线下互动,扩大宣传影响力和覆盖面。要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平台上多刊发来自网友的文字和声音,同时,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多做专题报道和热点报道,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友舆论。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日常学习,增强政治敏感度。作为国家一类重点新闻网站,刊登的许多文章和消息,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网站的采编人员要了解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不断学习,及时掌握党的大政方针,加强党性修养,深知国情省情市情,才能加强新闻宣传事业的责任感,并在日常新闻采编中做到严把关、严要求,保障新闻宣传工作的高质量。
坚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等。作为一名网站采编人员,要树立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媒体形象,在新闻宣传中必须做到客观、真实,绝不能传播小道消息,道听途说;不能刻意炒作;不能搞有偿新闻,见利忘义。要在工作中注意自身形象;要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要坚持道德操守,为赣州的新闻宣传事业增光添彩。
结语
(1)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
(2)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就要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和宣传方针;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讲究舆论引导艺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日常学习,增强政治敏感度;要坚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等。
参考文献
[1]柏铨.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
[2]郑旷.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遵守宣传纪律[J].传媒观察,1987(07):24-26.
[3]何少华.坚持新闻宣传的实事求是原则[N].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年40期.
[4]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
作者简介
卢舰,客家新闻网编辑。
新闻学理论 篇7
一、新闻理论课程的地位
新闻理论课程是中国新闻院校的必修课和基础理论课,新闻传播学各专业必须修读。 新闻理论课程始终得到各所新闻院校的重视, 具有不可撼动的专业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杨保军副院长谈到,“这个课程的地位保持了60 年的优良传统和新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没有动摇过。 课程的结构是基础课,所有新闻学院的本科生,不管是哪个方向的,这门课都必须上。 ”从2014 级开始,《新闻理论》课从过去的3 学分调整成2 学分, 这个变化是因为人大所有的本科课程不再存在3 学分的设置。 在这之前,伴随新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里还有一门1 学分的《经典阅读》课,从2014 级开始《经典阅读》课不再给予学分,但是《经典阅读》课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延续到了《新闻理论》课程当中。
正在主讲《新闻学概论》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同样肯定了新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她谈到,新闻理论课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之初就已由吴高福老师开设,并出版了教材《新闻学基本原理》。 现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新闻学概论》这门新闻理论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了解理论的渊源和概念的辨析。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认为,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新闻理论课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史是最重要的课程内容,必须由最有能力的老师来教授。 新闻理论课程重在思维和理念的培养, 动手要靠脑子和理念来指挥和支配, 新闻理论课程能够从综合素质方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广告学专业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必须修读《新闻学概论》,(2014 年之前的课程名称为《新闻理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概论》 的任课教师王臻认为:《新闻学概论》 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地位很高,理论类似于指挥棒,实践和理论在互相产生作用的时候,理论虽然是抽象的,但是时时刻刻在和业务发生联系,在指导业务。
二、各校新闻理论课程的共性
新闻理论课程作为中国新闻院校的必修课和基础理论课, 具有不可撼动的核心地位已经成为各所新闻院校的共识。 在这样的共识之下,三所高校的新闻理论课程也有一些校际间的共性。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和灵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新时代的平台上, 比较系统地掌握新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能够充分地了解中国新闻业的现实及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能够确立合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为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合格的实际从业者或研究者打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倩芳教授的 《新闻学概论》中的重点参考书目是陈力丹教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中的重点参考书目有童兵教授的著作《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卷》和陈力丹教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概论》。
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在所讲授的新闻理论课程中大多数涉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介绍我们党发展历史上的新闻,进入学术语境以理服人,从学术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诸所院校无论是从课程的教学目标、 指定阅读书目与文献, 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程教学的理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与灵魂。
( 二) 以基本原理为经、 中外史实为纬, 史论结合、中西兼顾
通过对以上三所新闻院校新闻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调研, 总结出各所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都是以基本原理为经,以中外史实为纬,史论结合、中西兼顾的方式传授新闻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围绕“新闻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本体论;围绕“新闻业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业态论;围绕“新闻关系是什么”而构成的新闻关系论以及关于新闻传播内在灵魂的新闻精神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在 《新闻学概论》课上主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授课方式,她提到,理论课撇开语境和史实是没办法讲清楚的。 讲新闻史的老师也是以史带论, 但是与新闻理论课的以史带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性的。 夏教授认为,“在讲概念的时候,要呈现这个概念的过程,就必然要涉及史。 例如,我要讲一下中国新闻观和西方新闻观之间的关系,就要讲到新闻观的来源,这个时候就需要以史料资料来讲,比如说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哪些做了国民党的高官,民国时期的名报人、宣传机构高管的海外背景是哪里来的, 以此来解释现在所看到的新闻概念、新闻观的理论来源。 ”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和王臻老师都使用大量的中外史实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新闻理论,将新闻理论放置于历史史实的背景中进行串联和勾勒。 樊亚平教授的新闻理论课程注重史论结合,追根溯源地阐述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后期的流变。王臻老师同时兼任《中国新闻事业史》和《新闻学概论》两门课程,在第二学期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上,她也会强调在下学期的《新闻学概论》课上,同样还会继续讲到一些史实内容, 并赋予这些史实以新的意义。她认同论从史出,不同的历史、报业环境、经济环境制造出不同的新闻理论。 关于中国或西方的新闻理论,只要讲清楚背景,就自然有明显效果。
(三)批判地借鉴西方新闻学的理论精髓
各所高校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中皆是采用中西兼备的方式介绍和分析新闻学理论, 在涉及讲述西方新闻学的理论时, 也都是采取了批判地借鉴的视角,介绍西方新闻学理论的来源与精髓,西方新闻学所面临的现实性与困境, 阐述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这一理论方面的建树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说,人民大学不存在以西方为主的方向,在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上,教师的讲课风格可以多样化,但是教研团队有一致的核心提纲,新闻传播原则、价值、自由这些基本的理论都会涉及,但是方向是批判地借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夏倩芳教授会用4个课时讲授新闻真实, 讲新闻里面判断真实的几个特点,用大量的案例来讲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讲大议题的归因真实和一个事件报道的归因真实, 讲细节真实和过程真实, 讨论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以及本质真实,也会讲到关于真实的争议。 夏教授的《新闻理论》课程提醒同学们去看关于新闻真实的章节,在看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中国整体的新闻传播的进步在哪里,以及西方关于新闻真实的一些困扰与争论。让同学们了解, 在西方也有对于这个认识的困境和局限性。 提到李普曼所说的新闻不能真实,新闻是碎片的。 关于新闻真实,中国人的争议和误区放到世界上也是争议和误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强调真实对新闻业和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 新闻既要具体的事实真实,又要注意宏观的真实。 在新闻理论课程上既介绍西方对新闻真实性的内涵的认识, 又着重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真实性的理解。 在新闻课程里既介绍西方对客观性的认识, 也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阐述客观性与倾向性。 讲授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基本理论时, 认为西方新闻理论对客观性的强调比重太大, 所以对于西方新闻理论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应该持有一种批判地借鉴的态度。 王臻老师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完全照搬。 对外国新闻理论同样也需要批判性地加以介绍和借鉴。
(四)肯定新闻自由是有法制限制,受资本制约,受经济和科学技术影响,受职业道德内化力控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在《论意识论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一文中谈到,“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活动,新闻活动在总体上必然受到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约束。 这正是新闻传播现象在客观上形成不同历史时代的根本原因,也是新闻传播表现为诸多不同样式、形态的根本原因,也是新闻认识在不同时空功能作用发挥有所差别的重要原因。 新闻认识的目的不是自律的,而是他律的,新闻认识不是为了新闻自身,而是为了新闻认识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交流、交往和社会生活。 ”[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倩芳教授在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新闻自由与控制这一章节中, 主要谈及法的控制和伦理限制, 抽象地讲到政治与经济的控制。 通过新闻自由的理论变迁讲授新闻自由与限制,首先从理论上把它落实到哲学层面, 之后再落到法的层面和伦理的制约层面。 通过案例阐述从哲学层面落到实践层面的界限,以及法规和伦理的界限。 在法的层面指导学生阅读重要的国际公约、 国际性的文件、国际性的通用条款和中国的法律条款。 有关法制道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伦理与法规》。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樊亚平教授在新闻理论课程的业务原则部分会讲到自由与责任原则。他认为不能片面地强调自由,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恰当地阐述了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通过理论建构的方式阐述新闻道德与法律原则, 在新闻道德里强调为人民服务,阐述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新闻观。关于自由的限制, 会涉及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关系,阐述经济集团的控制,采访过程中外在的条件限制, 党派的或者政府的控制, 受众对新闻自由的批评,职业道德内化力的驱动,以及提到技术手段对新闻自由的影响。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臻老师通过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数据发现, 让没有接触过新闻专业课的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很多学生喜欢谈新闻自由,但是每个学生对于自由这个概念的把握都不准确。 近年来,王臻老师意识到,学生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不断增强, 对于问题的关注更加积极,想法非常多元。 使用新媒体较多的学生对于新闻自由的理解相对倾向于西化。 王臻老师在《新闻学概论》课程里,通过大量的案例阐述了关于新闻自由这个起源于西方的新闻学理论, 以及不同阶级对于自由的不同诉求。
三、新闻理论课各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既有关于课程设置、理论阐述、授课方法的相似性,又在这种相似性中生发出各自不同的个性与特点。
(一)主讲团队
三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的主讲团队在成员人数和配备结构上略有不同。 截至2014 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负责人是杨保军教授,郑保卫、陈力丹两位教授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教学经验, 杨保军教授讲授新闻理论课程已经十几年,周俊(院聘副教授)和王俊副教授讲授该课程也有五年多的时间。 《新闻理论》课的教学团队结构一直把握得比较好,始终有经验丰富、学术资深、年富力强、学术素养深厚的教授不断栽培新生力量,始终保持人大新闻理论课的稳固性。 随着老教授的退休, 新闻理论课程会考虑以返聘老教授和培养年轻新教师相结合的方式, 始终保持新闻理论课程的稳固性与梯队效应,为《新闻理论》课程的小班授课提供支持和保障。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 《新闻学概论》目前仅有夏倩芳教授一人讲授。 新闻理论课程的课程组成员有吴高福教授、李卓钧教授、秦志希教授和单波教授,除单波教授更改所授课程之外,其他几位教授都已经退休。 夏倩芳教授自2007 年开始讲授《新闻学概论》课程至今。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 《新闻学概论》的教学团队成员有樊亚平教授、王臻老师和郭翠玲老师。 兰州大学自2002-2003 年教学评估起,就实行一课三人和一人三课的政策,也就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有三位授课教师, 每位教师都需要开设三门课程。 《新闻学概论》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时对内容设置和章节的安排上大致相同。
(二)核心教材
各所高校新闻专业新闻理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目有相同的选择,但是却在更多的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筛选和推荐。
(三)联系实际情况
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都重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以及新闻史实的关系, 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从理论出发阐述新闻实践。 对于一年级的史论课程, 各所学校也都规定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不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所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涉及理论联系实践内容的课堂时间分配方面也略有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总和,平时成绩由课程作业(30%)和课堂表现(10%)构成,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在杨保军教授的课堂上, 平时成绩的判定严格来说有三种依据,其中一种是以新闻点评的方式来呈现,每次课程设置15-20 分钟的时间, 学生选取最近一周的最新新闻用来评点。 如果是小班授课,还会在课程作业中加入研究型报告的任务。 一般3 人一组,把学生分成5 至6 个组, 定下研究课题后每次课程都会跟进这个研究报告的进展,直到学生拟好提纲,分配任务,最后交出作业。 自从《经典阅读》课程并入到《新闻理论 》课以来,读书报告成了 《新闻理论 》课平时成绩的一个内容。 陈力丹教授的课会从电视、广播、报纸等渠道收集大量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撰写小作业,陈教授批改后,其中不乏优秀的论文甚至有公开发表的机会。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由夏倩芳教授开设,夏教授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书、多思考,故此在平时成绩中有三次案例分析作业,占据总评成绩的45%至50%。 期末考试则以基础概念的闭卷考核方式进行。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也是以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新闻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期末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四)有无先修课规定
新闻理论课程在各新闻院校的课时、学分、所在学期都有各校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理论》课程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课程都在第一学期开设,并无先修专业课程的规定。 人大的《新闻理论》和《经典阅读》课程无论是作为不同的学分课程,还是目前《新闻理论》课程里包含着《经典阅读》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在期末的时候交一份读书报告。 可以说,课外阅读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新闻理论》课的“先修内容”。
自2014 年起,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从第三学期前移到第二学期,作为前置课程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和《西方新闻事业史》这两门课程分别从第二学期前移到第一学期。
四、学生对新闻理论课评价、意见和建议
学生对新闻理论课的评价通过评教系统、 课堂和课后的反馈等方式表达和体现出来。
(一)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同学们对《新闻理论》课程的评价效果非常好,任课老师非常有责任心,王斌老师被评为全校十大模范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使得这门课的受欢迎程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整体团队教师所获得的评教分数也非常喜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概论》虽然也是开设在第一学期, 却是这个学期里同学们接触到的唯一一门专业课, 所以同学们都怀着积极和热情的学习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指定参考书目,完成课程作业。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在评教系统上打给新闻理论课程的分数是很高的, 尤其是参与实习的高年级同学反馈, 觉得新闻理论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很有用处的。
(二)意见
新闻理论课的内容需要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讲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需要了解理论发生与延展的脉络。 故此,绕不开对大量原著、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思考。 刚进入大学不久的部分学生对于大量的阅读任务有畏难情绪。 对购买或复制参考资料存在经济上的意见。
(三)建议
新闻理论课的内容含量很大, 需要一定的时间做脉络的梳理与讲授,又需要时间与学生互动,获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反馈信息。 而新闻理论课程往往开设在第一学期,有些学校还会被军训占用一些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和缺少前置知识点信息的情况下,学生既希望课程讲授的进度能慢一些, 也希望课程作业的准备时间更充分一些。
五、调研后的结论
(一)新闻理论课在新闻院校中的地位
新闻理论课程在各所新闻院校的地位是专业必修基础课,是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知识的积累,也是学生初次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各种理论学说的缘起以及相互关系的一门重要课程。 对于新闻院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养成、 学术研究的理论素养的启蒙、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学科地位。
(二)新闻理论课的作用
新闻理论课对于新闻院系的学生来说具有系统的学科知识建构的作用, 具有准确地处理各种概念和观点的辨析意义, 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新闻院校的学科建设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论环节。
(三)新闻理论课的不足
新闻理论课作为高校新闻学科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课程设置中所分配到的学时数量有限。对于刚刚接触新闻传播学科的大学生来说, 前置知识明显不足,在考试强调以闭卷的形式考核知识点的情况和背景下, 容易造成学生将大量的精力用于知识点的背诵,却对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况的运用方面造成脱节。
(四)建议
1.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
建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开设,并成为《新闻理论》课程的前置内容。 该课程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基础的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学生在专业背景尚未清楚的情况下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2.先修课之必要
目前各所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基本都在第一学年完成,绝大多数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对于刚刚踏入新闻传播学科门槛的本科生来说, 对传播理论的大量与快速接触很容易产生消化不良的情况,仅靠新闻理论课程通过课外阅读和课程互动的内部协调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新闻理论课程之前确有先修课程之必要。 新闻史、新闻采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新闻理论前置课程的可选项。 新闻史可以通过论从史出的角度为新闻理论课程提供史实的前提, 新闻采写可以让学生在新闻理论课上更容易体会到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能帮助解决学生在信息杂乱的新媒体时代的茫然, 增强学生对价值观判断的辨识能力。
3.如何联系实际
新闻理论课程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堂汇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新闻理论和当下的媒介、新闻媒体、技术变革与资本运作尚存在着脱节的现象,理论虽然指导实践,但是目前的新闻理论在面对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要更多地与现实和实践发生关联。 在课堂讨论和课堂汇报的教学手段之外, 还可以邀请业界的专家、 优秀的记者和编辑来为正在开设新闻理论课程的本科生作报告, 邀请国外新闻传播学科的学者为本科生作报告, 让学生在修读新闻理论课程的阶段有机会到媒体或新闻现场去讨论性地参观, 组织正在修读新闻理论课程的学生去旁听与新闻理论相关的研讨会,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供机会。
4.团队成员的资质要求
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团队成员由资深教授领衔、 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教授和踏实能干的青年教师组成,授课老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清晰的理论脉络,又要有参与实践的经验和热情;既要对经典新闻理论成果有深入的研究,又要对新媒介、新环境的媒介和理论发展有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唯有这样的团队成员资质才能应对今天飞速发展的传媒业,应对网络传播多元化对学生的影响。
5.西方新闻学进入的内容
对西方新闻学要有一分为二的认识, 要注意到由于意识形态的区别, 一些西方新闻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 同时,关于西方新闻学内容在新闻理论课堂的阐述, 不仅仅局限于作为部分理论追根溯源的脉络介绍,既可以邀请外国留学生就新闻、广播、电影等内容开设讲座、与学生座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针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对比中外新闻报道路径的不同,比较出哪些部分处理得好,哪些部分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6.开展院院间交流、合作与共享
各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在大方向上是趋同发展的态势, 但是不同的院系间还有各自的个性与特点,调研的过程中,很多授课老师都很关注其他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期待与其他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不同学院新闻理论课授课教师间的专业交流、案例共享、合作研究,将使封闭的小规模教学团队在相同研究范式的情况下, 拓展成更大范围的学术共同体, 这对于新闻理论课程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新闻理论课程在新闻传播教学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承担着厘清新闻发展的观念、概念和一般规律的功能,起着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作用,秉承着构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任务。 从事新闻理论课程教学的老师需要深入研究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新闻理论课程与现实环境的交集, 并且为新闻理论课程配置优秀的师资团队,为各院校的新闻理论课程教学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新闻学理论 篇8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是毛泽东伟大思想组成部分的重要部分, 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相关工作的成长与发展, 具有独特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充满了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 其培养了无数的新闻工作者, 对中国及与中国有着相同社会背景的国家的新闻事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我们应该继承与推动发展的伟大思想;同时, 毛泽东新闻思想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来源之一, 促进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和传播。
1.1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与其发展
20世纪20年代,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开始萌芽, 四十年代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开始形成, 20世纪20年代以前, 毛泽东阅读了一些改良派及革命派的一些报刊, 先后接触了资产阶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 并受其启发, 对报刊新闻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从1911-1920年, 毛泽东参加了大量的读报以及与报刊等相关的活动, 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 与马克思主义广泛接触,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改观, 对其新闻思想的形成做了最初的准备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期, 一些报刊及宣传文件等使得毛泽东对报刊的实践日益深入, 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最高领导, 从而开始了毛泽东领导我党的新闻事业的全新的阶段。延安时期, 我党《解放日报》的创立以及1942年的改版, 我党第一次对党报进行改革, 这次新闻改革对我党新闻实践以及新闻理论进行了总结,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自此逐渐走向成熟。1956年对《人民日报》的改版, 所形成的一些新闻理念及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我党在新闻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总结无不促进了毛泽东新闻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当中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是我党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结晶。
1.2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党在自己的新闻事业实践过程当中, 逐步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这是我党新闻相关事业所必不可少的优良传统。在我党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 以为人民服务为党新闻事业的宗旨, 实事求是, 尊重新闻的真实性, 艰苦奋斗、不断积极进取, 将党的新闻事业壮大繁荣, 这些都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的内容。
首先, 毛泽东新闻思想中首要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毛泽东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新闻报道必须要具备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是无产阶级做好宣传工作的首要前提与条件, 只有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才会充满活力。要想坚持新闻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事新闻工作还必须要做到结合实际, 不同的时间, 针对不同的人都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新闻工作还得要保持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就要快与新, 并且还得要准。其次,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还有做好新闻工作, 还要贴近群众, 走群众路线, 要不断依靠广大人民来建设好我党的新闻事业, 新闻工作是我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要动员全党做新闻, 要依靠广大的人民做新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办新闻必须要坚持的路线, 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和关心新闻事业, 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首先在党内走好群众这一路线, 办新闻要依靠全党。新闻工作的创办要面向广大人民, 要善于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多倾听群众的呼声, 要反映广大的人民的实际情况, 满足广大的人民的意愿, 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 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到党的新闻相关工作与事业当中来。新闻的报道一定要在内容与形式上与群众相贴近, 新闻报道一定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国家一系列政策了解的需要, 要能够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 要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 报道形式要活泼鲜明, 语言要通俗易懂, 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引导广大群众统一起来, 办人民满意的新闻。最后, 毛泽东新闻思想还着重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人员素质及修养。毛泽东认为, 新闻工作的繁荣壮大, 与高素质的新闻工作队伍是万万分不开的。新闻从业者必须要对党忠诚, 坚决拥护党, 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党的先进文化知识,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 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念武装自己,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深入到基层当中, 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 积极锻炼, 谦虚地向广大群众学习, 戒骄戒躁, 要不断丰富新闻理念, 学习新闻专业相关知识, 积累新闻实践经验, 能够做到用新闻的武器对党的政策进行大力宣传, 要有渊博的学识及独到的眼光, 高瞻远瞩, 善断多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该理论来源于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以及毛泽东的新闻思想, 是对人类先进的新闻理论与思想的消化与吸收,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最新理论成果, 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我党的宝贵财富与思想武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对于推动我国的新闻事业的传播与发展, 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来源与基础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的两个主要来源便是马列新闻思想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起源地是在欧洲, 这主要是以马列新闻思想为代表, 马列新闻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根源, 后来毛泽东总结了马列主义的新闻思想, 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慢慢形成了以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为基础, 以毛泽东新闻思想为主要代表的具有中国鲜明特征的社会主义新闻思想,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先导, 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的发展及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从1978年,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导向, 进一步对新闻工作的地位做了加强与明确, 为新闻工作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是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密不可分的。首先, 建设高效的市场经济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形成的经济基础。党的十四大以来, 把新闻以及广播影视等纳入到了第三产业的范畴,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初步形成, 随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不断丰富与发展。其次, 我国大力建设民主的政治, 这同时也为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确立了在政治方面的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新闻它本来就是民主政治做特有的一种产物, 新闻与民主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七大指明了新闻事业以及舆论监督的方向, 进一步加强了新闻传播的有利地位,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以及发展。最后, 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确立了先进的文化理念, 文化不仅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 同时还能够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建设先进的文化, 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发展先进文化的理念必会使我国新闻相关事业得到繁荣与发展。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内容
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以及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是在新形势下党的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所作出的全新的阐述, 是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新闻事业发展与需要的理念。它包括了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引导人, 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服务等相关的内容。
首先,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所要坚持的核心内容便是党性原则, 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新闻工作一贯坚持的优秀的传统,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新闻相关工作与事业的重要前提。一方面, 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要对党的路线及各项方针政策做到积极、准确的宣传;另一方面, 还要接受党的绝对领导, 遵守党的纪律, 听党的指挥。其次, 该新闻思想还必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最高宗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 将新闻事业为人服务的宗旨的阐述集中体现在,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宗旨, 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这是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群众路线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最后, 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还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的基础功能便是反映舆情, 并对舆论进行引导。我国的广大新闻媒体必须要自觉地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作为一项基本任务来完成。
3 毛泽东新闻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影响
构建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新闻理论是我国新闻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总体上的这个发展大方向, 其阐述的必须是社会主义新闻相关工作的本质;二是必须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要能够满足我国当今环境下新闻事业的发展需求。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联系与依存。因为只有社会主义的新闻, 才是具备我国鲜明特色的新闻, 而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新闻, 反映的正是社会主义新闻的本质。这些都是毛泽东新闻思想所具备的,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以及其发展, 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新闻思想为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新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及理论来源。
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构建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的基石, 是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思维逻辑的起点。毛泽东新闻思想虽然接受了很多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内容, 但其核心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思想,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它是我国无数个共产党人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探寻与摸索,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同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毛泽东新闻思想所涉及到的新闻理论, 如新闻的宣传观、舆论观和自由观等一些观点, 以及党性原则、群众路线等基本原则,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支撑, 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发扬的伟大思想。
参考文献
[1]张首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来源和主要内容[J].新闻战线, 2013 (7) .
[2]曹征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J].新闻世界, 2016 (1) .
[3]郑保卫.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J].当代传播, 2011 (3) .
[4]杨祖恩.论毛泽东新闻思想[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0) .
[5]陈怀平, 朱田凤.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J].新闻知识, 2009 (6) .
“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篇9
“未来属于数据新闻”,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如是断言。数据新闻 (Data Journalism) 的发展潜力, 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新兴的新闻实践活动, 数据新闻发轫于2010年前后、大数据 (Big Data) 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定义至今在学界未有定论, 但学者大都认同数据新闻是结合了新闻叙事和大数据处理的新型新闻传播实践活动, 它融合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诸多领域的最新成果, 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一次重要革新。
在西方主流媒体中, 数据新闻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瞩目和投入, 也有不少经典作品诞生。在国内, 各大媒体也纷纷展开了数据新闻的探索与实践。相对于数据新闻在业界的炙手可热, 这一话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活动发展却相对滞后。
二、浅析既有的数据新闻研究
在国外, 业界和学界主要致力于描述数据新闻实践活动本身, 包括其基本定义、特征, 以及数据新闻生产的流程。
在以数据新闻为主题的各种文献中, 占有权威地位的是《数据新闻手册》 (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 。这本手册是在欧洲新闻学中心 (EJC, 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 和开放知识基金会 (OKF, 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 的倡导下由十余位数据新闻实践者共同完成的。手册涵盖了数据新闻的理论和实践, 大致包括基本概念介绍、数据新闻编辑室的运作方式介绍、案例分析、获取数据、理解数据、传达数据几大部分的内容。《数据新闻手册》将数据新闻生产的三个主要阶段划分为获取数据、理解数据、传达数据, 这一划分也为国内许多学者沿用、借鉴。然而, 即使在这本手册中, 也没有给出“数据新闻”明确的定义。事实上, 虽然手册使用的语言浅近, 其中对许多概念、问题的阐述却并不清晰明确。
国内关注数据新闻的学者们首先致力于引入和介绍数据新闻这一概念。如方洁、颜冬的研究, 首先梳理了数据新闻的内涵与特征, 并提出可以把目前对“数据新闻”的定义纳入三个理解角度中, 即新闻呈现形态的角度、新闻生产流程的角度、新闻行业发展的角度;其次, 他们把“数据新闻”和“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数据可视化”等概念进行了辨析;最后, 对西方主流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进行了介绍。1这一研究在国内的数据新闻研究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被多次引证。
对于数据新闻的定义, 学者们多数选择罗列国外的主流观点, 以客观介绍为主, 较少涉及个人的概括。但也有学者基于目前的数据新闻实践, 从某些要点出发, 概括或阐发了数据新闻概念。如史安斌、廖鲽尔的阐述, 重点突出了对数据处理的过程:“媒体机构和专业记者通过对各类原始数据信息的挖掘、鉴别、甄选、吸收、分析, 将错综纷繁的信息和数据‘碎片’筛选、整合、凝练而成条理清晰的新闻报道, 从而更好地描绘全景、提炼观点、阐释细节。”2郭晓科则着重于阐释传统新闻学和数据新闻学的区别:“数据新闻学是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下, 应用丰富的、交互性的可视化效果展示新闻事实, 把数据与社会、数据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用可视化手段向公众展示, 以客观、易于理解的报道方式激发公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与参与。”另外, 他还将数据新闻区别于新闻传播实践的特征概括为三点, 即:提供了讲故事的新工具和新方法;帮助解释宏大新闻事件与个人的关联;将记者的身份转化为事件影响的阐释者。1
有学者将目光投向数据新闻实践本身。李希光、张小娅连举BBC、《芝加哥论坛报》《卫报》数据博客以及新闻地图等四例, 形象地介绍了何谓数据新闻, 并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发布两方面简要介绍了数据新闻的报道过程。2亦有学者结合经典案例着重介绍了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 如文卫华、李冰, 介绍了数据新闻的兴起, 并结合《卫报》对美国大选报道的案例, 把《卫报》的数据新闻报道过程概括为:提早策划、及时跟进;从多种渠道收集海量数据;多元、创新的数据呈现形式。3
一些学者将研究重点落在数据新闻的信息可视化实现上。彭兰从数据的来源、信息图表对新闻发现的意义、信息图表的应用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生动再现信息形象, 值得一提的还有她选用的案例以国内案例为主, 如新浪“图解新闻”栏目、腾讯网“中国幸福地图”、网易“数读”栏目等。4邓伟、卢一波也将目光投向地图式的数据新闻呈现, 将其分为三个“逐渐深入的层次”——静态地图为主体的数据可视化;地图与其他图形的结合;结合地图的多媒体互动形态图表——并分析了各个呈现层次的特征和适用范围。5郑蔚雯、姜青青则以《卫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为例, 重点关注了数据新闻团队尤其是数据可视化团队的构建方式, 以及成员的分工、主要技能等。6颜清华等将目光投向数据新闻信息图表的“体裁”分类, 结合实例说明数据新闻中的“消息”“特写”等表现体裁, 并介绍了数据新闻实践中是如何综合运用视觉元素和新媒体手段来呈现数据新闻的。7
有学者以大数据的兴起为背景, 针对大数据会如何影响传播学研究进行了阐释。喻国明等在论文中着重分析了数据新闻实践产生、舆情研究转向、品牌传播产生新领域等三个方面。8仇筠茜、陈昌凤将大数据带来的思维方式改变集中概括为“新闻要素皆可量化”, 并进一步介绍了国际主流媒体在大数据时代塑造自身竞争力的手段, 将其概括为:“建立媒体数据库、培训记者数据素养、形成跨学科跨机构的数据创新研发。”9
也有学者关注到了数据新闻的兴起给新闻教育带来的影响。祝建华认为, 大数据和数据新闻已经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而服务于新闻业的新闻传播教育也将需要随之做出调整。他将调整概括为三个方面:专业设置将有新的路径、学生需要懂得数据和掌握数据分析与呈现的技能、师资需要外派学习和全新引进。10高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的现象, 提出记者更应做“合格的麦克风”, 认为“受众对预测性和深度新闻报道越来越期待的时候, 也正是职业记者显示专业优势的时候”。基于此, 他提出, 新闻传播教育要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等方面入手, 从传统的学理讲授向着“复合专业教育”的方向前进。11
大多数学者所关注的案例, 是国外主流媒体的数据新闻作品。但也有青年学人以国内的数据新闻作为为主要案例进行了对策性研究。如张超、吴芳菲, 以网易“数读”、新浪“图解”、搜狐“数字之道”的数据新闻发布数量和分享方式为切入点, 分析了目前国内数据新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2
三、时代需要完善数据新闻研究
总体来看, 国内外对数据新闻现有研究的问题, 可以总结为“浅”“模糊”“滞后”。“浅”在研究多停留于厘清概念、概括实践形式的阶段;“模糊”在于对一些核心问题仍然缺乏准确地表述, 国内外研究整体均滞后于数据新闻实践的发展。尤其国内的研究, 以介绍西方现有的研究、论述为主, 所引用的案例多与国外文献重合, 缺少对最新的数据新闻实践的关注。即使涉及, 也只有少量的描述、分析。
数据新闻的概念核心究竟是什么?数据新闻实践的过程、组织结构有何革新?对新闻传播整体格局带来何种影响?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哪些具体要求?数据新闻实践可能引发哪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解决。如果能够更全面地分析研究当下国内外的数据新闻实践, 针对国内外最新、最典型案例展开研究, 则可能得出更为接近数据新闻本质、更为清晰、与时俱进的成果, 完善现有的研究。
摘要:作为新兴的新闻实践活动, “数据新闻”正在新闻生产实践中产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然而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 对于“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其发展态势并不相称, 存在着“浅”“模糊”“滞后”等问题。
新闻理论和案例结合的论述 篇10
新闻主要是对现在进行的事件和群众所在意的事件进行报道和分析。在一般的新闻分类中主要是分为显性新闻、隐性新闻和预见性新闻。显性新闻是指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和会议性的新闻都属于显性新闻;隐形新闻是指已经发生但是时间性不是很强,还未被人知道的新闻,如人物新闻、经验性新闻等;预见性新闻主要是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须的材料。新闻起初有5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即发生新闻的主要是谁、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what、when、where、why,所以又简称新闻的五个w。好比人有五官才能构成一张完整的脸,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成的新闻。明确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的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第二个作用使记着在写作新闻导语中可以快速的抓住重点。
真实是新闻的重要的评判标准,是新闻纪录的最重要的基础,是新闻事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进行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件原因分析时,要以新闻事件的最原始的事实为依性的特点,使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政府的政策、政务信息,以及有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更有利于新闻时效性的加强,能够更好地报道。那么,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如何才能使新闻真实呢?除了有许多要求外,获取可靠的消息源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权威性的消息来源。
2 新闻工作者对报道新闻的重要性
报道新闻要独特全面。例如,成都某医院的女医生在众压下,选择使用百草枯结束生命。针对这一事件新闻媒体进行了关注和报道,但有些新闻媒体仅局限于表面的新闻现象,认为是女医生是因为评职称受挫而轻生,有的新闻媒体认为是由于当事人因为工作被批评而选择自杀。但如何呈现资源共有的“百草枯新闻”,并在同题竞争中出彩,这就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一,在首发报道之前,“百草枯新闻”没有任何媒体介入,就意味着存在独家新闻的可能性,最起码有新闻共有、独家呈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值得竞争的前提,也存在值得竞争的预期。其二,“百草枯新闻”当事人的离世,意味着新闻的后续空间较小以及后续过程较短。这就表明“百草枯新闻”是一次性报道,追踪报道的价值不充分。其三,正因为“百草枯新闻”是一次性报道,就揭示了“百草枯新闻”的竞争必然集中在深度和广度上,即对新闻要素的一次性完成,把新闻做深,把点位做全,既确保同题竞争的胜出,也减少跟进媒体的机会。但比较同城几家都市类报纸的同题操作,新闻表现却相差甚远。
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不能只是单纯从事件的外表和事件的某一角度进行剖析,而是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解读,才会得出更加合理的和更加接近事实的结果。在案例中,有些媒体只是单纯的从当事人因为职称问题来解读自杀现象是片面的。《成都商报》是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当事人的家庭、自身心理、个人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的,才会更全面分析出事情的真相。
3 敏感性和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两大因素
敏感性和责任感是从事新闻的工作人员所必备的两大素质。敏感性主要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有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尖锐的观察力,敏感性是对一个新闻工作者外在素质的重要考察因素。责任感不仅是说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本身工作的富有责任心,也要对新闻事实和对新闻当事人的负责。责任感主要是看新闻者对工作内在的一个表现的重要因素。新闻工作者只有同时具备了对新闻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才能不断的提升自身对新闻报道的新意,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4 结语
要想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就要用专业的新闻知识和正确的报道方法,将自身的价值观融合到新闻的报道中;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思路开阔,头脑敏捷;要有扎实的知识支撑,深入分析问题的视角,才能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
摘要:新闻理论和案例是构成新闻的内容要件,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化。新闻的理论和案例是新闻写作在内容表述上应遵循的原则,在进行新闻案例分析和报道时不仅要有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遵循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本文主要对新闻论述及新闻案例的结合对新闻工作的作用进行研究。
新闻学理论 篇11
一、拉斯韦尔模式下的体系结构
所谓拉斯韦尔模式下的体系结构,是指按照美国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建构的新闻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的典型代表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童兵先生,代表作品则是他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在这部著作的绪论中,童兵先生为新闻学作了“正名”,他说:“本书將唤了数十年的新闻学,改为新闻传播学,应该说是还人类传播活动的真面目,以及对于所进行研究的学科以名副其实的称谓。”显然,他的这一“正名”受到了传播学在我国勃兴势头的强烈影响。他认为,从学科体系看,新闻传播学应是传播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行为、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在这样一些基本认识指导下,童兵先生指出:“由这五个问题(指拉斯韦尔模式中的五个W——引者注)组成的‘拉斯韦尔公式’,犹如一支通红的火把,把理论新闻传播学应该阐述的基本范畴,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的作者,我的使命是沿着这一公式指点的路径,逐一说明新闻传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应位置、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在如此自觉的理论体系意识指导下,童兵先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形成了这样的基本架构:(从第一章到第十章的标题依次是)新闻传播行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要求,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和新闻传播调控。显而易见的是,童兵先生并不是十分严格地按照拉斯韦尔模式建构体系的,而是做了一定的改造。
新闻传播无疑是大传播中的一种,因而用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建构新闻理论体系,原则上不会有什么不妥。但新闻学必定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有自身特定的问题领域,也有本学科特有的传统和话语方式,因此,怎样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建构新闻理论体系,还是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撰写、编著、修订出版了多本新闻理论教材,以一种比较宏大的视野建构起了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阐释新闻理论问题的方式。我将刘建明教授的新闻理论叙述体系结构描述为“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所谓“四元结构”,是说刘建明教授在架构其理论体系时,把体系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实质性的单元——新闻,新闻传播(报道),新闻媒介,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的关系;所谓“离散性”,是指四元结构方式上的外在特征,即有些单元的内容并不是集中在一起叙述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和隔离。由于方方面面的观照,加上阐释叙述的细致和深入,使得刘建明教授的每部教材都显得十分的厚重,比如,《当代新闻学原理》印刷字数达70多万字。
刘建明先生对新闻理论的体系性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他在《现代新闻理论》的自序《新闻理论研究什么》中写道:“新闻学理论无疑也应具有原理的演绎体系,展示理念化的知识系统”;“当新闻学对准新闻现象本身,积累足够的定理,形成准确严密的论证体系时,构筑新闻理论才成为可能”;“新闻理论的论述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由认识逻辑的起点至终点构筑连贯的理性整体”。同时,刘建明先生一直在追求建立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他在努力自觉打破传统的“新闻、新闻业、新闻职业”板块体系结构,他在《当代新闻学原理》的“前言”中这样写道:“这部理论著作属于新闻学基础理论,承担着阐释原理、灌输知识和演绎学说体系的任务。作为探索新闻活动本质、规则及其功能的学科,新闻学原理揭示新闻媒介与社会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旨在建立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我在上文描述的“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可能正是他的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
如何冲破传统体系的板块结构,寻找到贯穿理论体系的那个红线,我以为刘建明教授作了很好地探索,至于他所呈现的理论体系结构方式是否连贯、清晰和内在统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板块结构模式
就现有的大多数教材来看,最基本的体系结构方式可以概括为“板块结构模式”,这也是比较传统的、惯用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大致分为三块:新闻(本体论),新闻事业论和新闻工作论。我们可以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撰写出版的《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和《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当做这种结构模式的典型代表。他说:“本书(指《当代新闻理论》——引者注)的框架结构是按照新闻理论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布局的。”郑保卫先生按照自己对新闻理论应该包括的基本问题的理解,将整个理论体系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新闻’,主要阐释什么是新闻。”“第二部分为‘新闻事业’,主要阐释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第三部分为‘新闻工作’,主要阐释怎样才能做好新闻工作。”“第四部分为‘新闻从业者’,主要阐释新闻从业者应当是怎样的人。”在他最新出版的《新闻理论新编》中,又在这四部分的基础上加入了“新闻受众”部分(加在了“新闻从业者”的前面),主要阐释新闻传播的对象是谁。
郑先生结构的新闻理论体系板块分割清晰、一目了然,容易为人把握,是对传统的三板块结构的提升和深化。但贯穿整个体系的基本逻辑红线是什么,似乎不大清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理论体系的内在统一性。
就目前来看,国内关于新闻理论体系的探讨,从原则上说,还没有冲破板块结构的基本模式。板块结构模式仍然是新闻理论体系的主导模式,不同研究者关于理论体系的板块建构大同小异,但贯通式的理论体系探索已经开始。
四、一分为二的体系结构模式
这是我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新闻传播学》一书体系结构的概括或描述。黄旦先生以马克思的人学
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在有关心理学著作的启发下,从新闻传播的社会性与人际性出发,构架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框架。黄旦教授说:“本书(指《新闻传播学》——引者注)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着眼于作为社会交往的新闻传播活动,试图勾勒出其起源、演变、发展以及与社会之关系、作用等等。下编则把新闻传播置于传、受双方获取新闻、达到共享的过程中加以认识,逐次讨论构成新闻传播的诸个要素,力图尽力突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与人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为了观照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色,黄旦先生在书末加了一个附编,并做了这样的解释:“本书附编的设置,看起来似与全书体例不谐,因为其内容本都是完全可以纳入到上、下编之中。之所以如此安排,乃是考虑到这几个问题(指“新闻真实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新闻传播的指导性”——引者注)颇具中国特色,而且无论是对于理论本身抑或实践工作,均具重要意义,不可使之淹没于其他内容之中,以此突出其特殊重要性。”
黄旦先生“一分为二”的体系结构模式,看起来比较明晰,也易于为人把握,但上、下两编之间的内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地阐释,上、下两编之间通过什么来贯通,也仍然是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而书未“附编”的设置对于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说是否必要,也还值得再思,正如黄旦先生自己所说,这些内容(指附编中的内容)是可以容纳到上、下编的相关章节中去的。如果按照“颇具中国特色”的理由设置附编,那上、下编的诸多内容中,还有很多是必须单列论述的,因为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果真如此,整个理论体系的结构将会显得不大和谐。
五、新闻活动范畴为红线的结构模式
这是我在《新闻活动论》中提出的一种构建新闻理论体系的模式。德国哲學家黑格尔说:“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且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全部被认识的东西必须也是作为一种统一性、作为概念的一种有机组织而出现”。他是针对哲学体系而言的,但我以为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在一门具体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应该有这样的体系意识。在学科概念系统中,发现能够统一整个理论体系的概念或原理,也就等于找到了一门学科自身的逻辑主线。
经过分析,我发现“新闻活动”对于新闻理论体系来说正是这样一个概念。因此,我以新闻活动范畴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以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新闻关系论为基本板块,以专业或者职业新闻传播者的新闻(传播)活动为核心,建构了《新闻活动论》的基本架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其核心内容构成是:新闻活动自身,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活动对象,新闻活动媒介,新闻活动原则,新闻活动规律,新闻活动界限,新闻活动环境。
在我看来,人类新闻活动、新闻现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新闻理论研究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并且在不断地变化、扩展,我们不大可能划出一个十分明晰的界限来。但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还是相对稳定的,也是比较明确的,这就是:新闻、新闻传播和运行新闻传播的新闻业,将它们能够统一起来的概念是新闻活动。因而,新闻理论研究的对象范围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类的新闻活动,目的在于发现和揭示新闻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新闻活动这个范畴有着足以演化所有新闻活动内容的丰富内涵,也具有包容所有可能新闻现象外延范围的能力,这也大概是我用新闻活动统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根据。
另外,我们可以对新闻理论关涉的范围做狭义、广义的区分:狭义的新闻理论就是关于“新闻”和“新闻传播”的理论,可以称之为新闻本体论;广义的新闻理论则不仅包括新闻本体论,还包括新闻传播业理论(可简称为“新闻业态论”)以及新闻关系理论(指新闻业、新闻传播与整个社会环境、社会主要子系统关系的理论)。学界目前理解的新闻理论,主要是广义意义上的新闻理论。事实上,就目前具有的各种新闻理论体系来看,不管具体的体系如何结构,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划归到这三大板块中去。因此,可以说,我是在板块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其实,我在《新闻理论教程》中。实质上还是按照板块模式结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
六、不大追求体系的结构模式
就国内出版的新闻理论教材、专著来看,还有一些著述似乎不刻意追求什么体系,只是大致把新闻理论应该讨论的基本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做了排列。一些侧重新闻理论的概论性著作大都如此,因为它的任务不在构建什么体系,而在于介绍基本的新闻学知识、概念和观点。
还有一些作者可能在构架新闻理论内容时,有自己对理论体系的特别设想和理解,但呈现出来的作品却很难让人看到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此,我们也只能将其归人无体系的结构模式中去。
传播理论与城市电视《新闻专栏》 篇12
一、依据传播理论, 研究《新闻专栏》传播形式的定位。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发送信息, 也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 于是在广泛的人类传播活动中就有了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最著名的论述是拉斯韦尔提出的, 它揭示了传播最想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回答五个问题:谁、为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
电视的传播同样要回答这五个问题。拉斯韦尔所提出的前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电视台为谁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为城市电视台《新闻专栏》是新闻的深化、细读和延伸, 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 它负责将本地区的重大事件、重要新闻、改革方针政策, 以电视信息的形式发布出去, 并将涉及百姓利益的重大决策、事件的反映及时收集并加以反馈。传播理论想要解决的后两个问题, 实际上是对传播效果的评价, 也就是信息的传播者所要达到的传播目的。
二、依据传播理论, 策划栏目结构的变化。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电视的报道手段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于是, 传播界在比较报纸、广播、电视不同的时候, 对电视传播特点的表达也有了变化:“面对面地交流思想是电视的最大长处, 讲话在电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对于其他媒体而言, 电视传播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人格化的传播。
怎样利用好这种“讲话”方式, 怎样突出“讲话”这个电视独有的优势, 发挥电视这种人格化的传播优势。
1. 从城市电视《新闻专栏》的内容上看。突出大事是电视
《新闻专栏》的主要任务, 它包括城市重大的改革措施, 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专栏》负责解释和宣传这些内容, 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理解和了解所要表述的主题, 但有时越是重大的事件、重大的决策只用语言和画面难以表达。近几年, 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实施推进, 怎样在群众产生共鸣?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讲话”, 让被采访者解释背景资料的内容, 让图像资料与演播室嘉宾同时“讲话”, 让图像资料的“讲话”作为嘉宾“讲话”的基础或引言。
三、依据传播理论, 追求栏目最佳的收视效果。
在传播理论中, 除了拉斯韦尔理论, 另一位传播理论大师———申农编码与译码的传播学说占有重要的位置。申农认为传播是一个编码与译码的过程, 也就是传播者把提供的信息编成符号送出, 受者对信息符号经过译码解释接收。那么, 有效的传播必须是传者与受者“经验范围”有相当重叠部分, 否则, 受者难以正确解释接收和理解收到的信息。
1. 从选题上看, 虽然城市电视《新闻专栏》要报道城市重
大事件, 但就报道事件的本身而言, 报道难免出现题材呆板、语言缺乏活力、现场感不强的问题。怎样既宣传报道了重大新闻题材, 而又让老百姓接收, 觉得节目好看, 这是编导的功夫, 也是电视人追求的目标。
2. 从语言风格上看, 城市电视《新闻专栏》应该发挥电视
最显著的特点, 以记者或主持人“讲话”为主, 创造自然的语言环境, 给观众以他在说事、他在和观众一起来了解问题并一起去看看究竟。
以往的新闻专题是借鉴电影的新闻纪录片的形式, 播音的味道浓重, 一打开电视这种味道就会给观众以凝重的感觉,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 人们看电视是一种娱乐, 是在享受轻松, 而不是去纯粹地接受教育, 假如没有特殊的需要的话, 人们不会在回家后再一次面对说教。
由此, 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语言是电视这种特殊媒体进行传播的重要载体, 它的风格直接影响着节目形式, 它是编导编辑信息传递符号的基本元素, 也是观众理解、解释这些被编辑符号并接受的最基本条件。于是, 城市电视《新闻专栏》的语言风格又回到了电视与其他媒体最明显的区别上, 就是面对面地交流思想, 让“讲话”在电视中起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该说, 城市《新闻专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突出新闻性、纪实性, 强化重点、贴近生活的重点栏目。电视是个长干常新的事业, 电视新闻工作是常变常新的工作, 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 电视的变化离不开传播理论的指导, 只有在传播理论的指导下, 深入研究电视传播的特点, 电视节目才会好看, 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 才会完成电视这个媒体所要承担的任务和义务, 才能为企业电视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学理论】推荐阅读: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10-20
新闻理论课的教学技巧10-08
广播电视新闻学VS新闻学07-05
新闻新闻播音10-27
新闻学05-22
新闻专业新闻传播09-06
新闻制作新闻传播09-12
新新闻学06-19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06-18
新闻周刊热点新闻摘抄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