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精选8篇)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 篇1
所谓研究方法,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为发现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或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研究传播学问题过程中,需要多运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领域的问题,本文结合选取《新闻与传播》2014年论文作为样本,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划分。
1 样本的选取
《新闻与传播》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名刊之一,它的编委是由国内知名学府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的知名教师组成的。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了2014年总共8期69篇《新闻与传播》期刊上的论文,经过逐一筛选、剔除无关论文,在剩下的66篇论文中进行总结研究,希望能见微知著,对国内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使用现状作管中一窥。
2 传播学研究方法分类
传播学的研究有定量和定性之分,根据石庆生《传播学原理》一书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划分,笔者结合《新闻与传播》期刊中66篇论文的实际应用方法,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划分为个案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抽样调查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控制实验方法、深度访谈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和文化研究方法八类。
3 研究方法使用频次表
表1是传播学研究方法在《新闻与传播》8期中所使用的频次,本文仔细分析了2014年的66篇论文,统计每篇论文都是用了哪些方法,将各研究的使用次数除以方法使用次数的总和得来。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文化研究方法占0.45,比重最大,每一期至少都有一篇论文使用了该方法,特别是在第五期,八篇论文里面只有一篇没有使用该方法;排在第二的是个案研究方法,占总比重的0.16,但其中有两期没有使用该方法;排在第三的是调查研究方法,占到0.13,其中,笔者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都归纳在这一研究方法之下;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抽样调查方法、深度访谈方法、控制实验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而深度访谈和比较研究在八期中只出现了一期,深度访谈在第四期出现了四次,比较研究方法在第二期出现了一次。
4 结论
第一,文化研究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举足轻重。据表格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所占比重最大,且每期至少都有一篇论文使用该方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来自哪里。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也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程曼丽认为,只有当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传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真正提升了。她提出,中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传播策略。关世杰对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笼统地谈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
第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在研究目标上,定性研究是为了发现问题,定量研究则可以进行验证和控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在《新闻与传播》第四期中,《本源、动力与核心:媒介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就是用了定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和定量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另一篇《扩散进程中的再认识:符号互动视阈下农村居民对互联网认知的实证研究》也将定性方法中的深度访谈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中的实地调查方法结合在了一起。
第三,定性研究方法比定量研究方的使用比例高。定量分析是一种依据统计数据,按照某种数理方式进行分析计算的研究方法。而定性分析则主要跟据主观的理解,并依据一定的研究过程,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规律等作出分析判断的研究方法。通常情况下,定量分析更加科学,但在中国,这种方法的使用频率比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要低得多。这是因为,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收集大量的精确数据,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难度系数比较大。而定性研究虽然比较粗糙,但使用起来简易方便,所以中国一直比较多的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图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定量研究占到了0.28,而定性研究是占到了0.67。
参考文献
[1]石庆生.传播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2]史蒂芬·小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 篇2
我国本土发展传播学研究现状分析
选题:新闻传播学术内期刊的学术声誉测评与分析
:新闻传播学术期刊文本表徵、内容选择与传播学术生态关系初探
基于cssci 2012-2013来源期刊的分析 提纲:
一:研究目的1、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操作
2、国家提倡文化大发展,传播媒介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展示窗口,理论研究对提升文化
软实力至关重要。
3、考察中国传播学术期刊学术生态现状,为建立中华传播学术共同体提供思路。二:研究路径与方法(数据与研究问题)
数理统计与分析归纳(量化分析)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文本内容分析法,分析单位为“篇”,测量变量包括:发表年份、期刊分布、作者单位、性别、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理论模型范式研究
1、有效论文统计量
以2011-2012年传播学术期刊刊登论文作为研究统计量
1、当代传播
2、国际新闻界
3、现代传播
4、新闻大学
5、新闻记者
6、新闻与传播研究
2、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3、研究议题
4、研究方法
5、理论模型范式研究
三:结论
1、我国传播类学术期刊现状、问题
2、提高传播学术期刊学术声誉,(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加强学术交流,建立华人
传播学术共同体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 篇3
一、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异化翻译策略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播媒介系统, 因此美国的媒体往往具有国际性的特征, 《时代》、《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几大美国主流媒体影响力巨大, 其中《纽约时报》被誉为“美国社会的忠实记录”, 其新闻报道的视角遍及全国。研究美国主流媒体在翻译涉华报道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时, 作者发现美国新闻期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 但是尽可能地保留了汉语语言的特点, 表现出了异化的翻译倾向。“新闻英语词汇的显著特色之—就是经常掺用外来语, 尤其是新闻报道中记者提及外国的或新近出现的事物时, 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注意、或更贴切地表达某词语的内涵。” (张建, 2004:129) 美国期刊在翻译有浓厚汉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时, 很少采用意译的方法, 而通常采用完全音译、音译加解释、完全按汉语形式直译以及直译加解释这些方法。
1. 音译
音译就是把汉语词汇按照汉语发音以合适的方式翻译成英语的词汇, 或者英语的发音, 如“功夫”译成 (kungfu) , “龙”译为 (Loong) 、“豆腐”译成 (tofu) 、“点心”译为 (dim sum) 等。音译方法的特色是, 在这些词语被翻译成英语前, 其对应的英语词汇不存在或有其它含义, 翻译时往往无法从语义入手, 而音译法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流行, 部分汉语词汇通过音译的方式和渠道进入英语中, 不少甚至成为英语的常用词汇。然而“完全音译而不加任何解释的翻译实例在外报外刊中并不多见, 一般仅限于一些已经被收入英语辞典的汉语拼音词汇, 如wushu, Yin, Ya ng, Ta ichi, fe ng shui等” (刘艳丽, 杨自俭, 2002) 。
2. 音译加解释的方法
音译加解释的方法不仅能够使外国读者从语音上对中国特色词汇有直观的感觉, 并且通过解释准确地理解到其内涵, 既保留汉语原汁原味的风格, 使英语读者领略到别具一格、清新活泼的语言效果, 又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关系”译为 (guanxi———relations) , “双赢”被译成 (shuangying, orwin-win) , “矮子”译为 (aizi———d wa rf) , “红包” (bribe s, ca lle dhong ba o, orre d envelo p es) 在采取音译的同时又加以英语的解释, 既保留了汉语的文化特色又准确地传达了其内涵,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 直译
直译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 (包括用词、句子结构、表达形式等) , 一定程度上能传达原文意义, 体现原文风格等, 所以直译广为译者采用, 比如《纽约时报》曾将“财神爷”直译为 (thegodof wealth) , “大海捞针”为 (fishing aneedle out of the sea) , 将“独生子女家庭”译为 (one-childfamilies) , 语言自然、易于理解, 直观地传达了原词的意义, 在概念上也做到了基本对应。但是, 直译具有一定局限性, 由于语言形式与内容, 句子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有时不统一, 又由于中外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 造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所以简单、机械的直译可接受性较差, 有时晦涩难懂, 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 有时甚至事与愿违。例如对“两面三刀” (twofacesandthree knive s) 、“龙头” (d ra g on he a d) 以及“铁饭碗” (iron ricebowl) 等的翻译,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 美国期刊对这些词语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 如果不顾场合, 无视中外两种语言差异, 一味追求直译容易造成误译。
4. 直译加解释
直译加解释的方法也是美国媒体热衷于使用的策略, 一方面直译让读者体会到了汉语特色词汇的生动形象, 另一方面通过解释性文字让读者了解原语中词汇蕴含的意思, 可起到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的作用。比如上文提到的“铁饭碗”可翻译为 (Ironricebowl——or thea bsolutee g a lita ria nism, whe re bye ve ryone g e tstheusua l pa ya ndbe ne fitsirre spe ctive of his pe rforma nce) 通过文字加以解释, “铁饭碗”的内涵就传达出来了。再比如“下海” (diveinto the se aof ca pita list comme rce) , “超生不报户口的‘黑孩子’” (“blackchildren”, whoarebornin viola tion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等。
简言之, “直译加解释性文字的方法和音译加解释性文字的方法, 能够既照顾到中国读者的亲切感和英语读者的求异心理, 同时又考虑到英语读者的理解接受能力, 是在翻译汉语文化词语时最频繁使用的方法”。 (郭建忠, 2000) 音译加解释性文字的方法和直译加解释性文字的方法分别从语音和字面两个方面保留了汉语的文化特色, 通过添加各种各样的解释性信息, 使这些信息自然地融合入原文和词汇的翻译中, 满足了新闻期刊措辞大胆, 追求标新立异的文体需要, 同时也借助于生动形象的语言夺人眼球, 使人印象深刻。
二、影响美国新闻期刊异化翻译策略的因素
1. 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用词时尚新颖, 精巧别致是新闻期刊的一大语言特色, 期刊为吸引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频繁使用能增强表达能力、使人过目难忘的新词和时髦词, 从而形成了新闻期刊个性鲜明的文体特点。因此, 在中国报道中尽力保留那些负载丰富中国文化的词语, 保留汉语原汁原味的文化风格, 能使英语读者领略到别具一格、清新活泼的语言效果。也有部分人认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采取的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会使翻译失去其建立理解和沟通的作用, 其实不然, 因为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相互了解和尊重, 当然这里也包括了解和尊重各方文化的差异, 从而做到互通有无。美国新闻期刊的这种异化翻译策略尽可能地保留了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 从新闻文本的角度来看, 记者采用的是以文化传入为目标的规则。异化翻译是一种有益于各国、各民族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方式, 它是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 让源语文化得到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所以西方记者对中国特色词汇或表达方式采取的异化翻译策略, 并没有给西方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此外, 新闻报道常常使用直接、间接引语或者外来语以增加报道的真实感, 因此, 中国特色词汇的异化翻译策略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 这些词语带有异国情调和新奇的特点, 更能体现新闻报道词汇层面的特点。
2. 读者因素
一个作家在创作时头脑中应该有一个读者群, 这个读者群对于作家创作时的风格形成和语言词汇的选择产生影响。同样, 译者在翻译时脑海中也有一个相应的读者群, 这个读者群对于翻译家无时不在产生影响, 来决定他的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在翻译时始终会有自己的一群“隐性读者”, 译者和这些读者就是在互动中完成这一翻译过程。“一切从新闻出发, 一切以读者为中心”是每个媒体人一直遵循的原则。新闻报道就是要贴近读者、服务读者。因此从目标读者定位的角度来解释, 为了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架起译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译者必须考虑读者基于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结构、文化背景、认知方式和期待等因素的接受心理。译者和读者是密不可分, 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其实是互动的。《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之一亨利.卢斯 (Henry Lu ce) 说“《时代》周刊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每期登出多少内容而且是有多少内容能进入读者的头脑。” (端木义万, 1999:31) 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美国人读中国报道时, 带有猎奇的心理, 希望看到异域的色彩;而中国人读英文的中国报道时, 由于涉及自身的情况, 总是期望得到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 (朱天文, 2003) 。”美国新闻期刊正是抓住了其目标读者群的心理, 对中国的报道文章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方法, 为英美读者创造出一种异国情调, 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萌发阅读和了解的兴趣, 增强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同时也使懂英语的中国读者得到期盼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从而牵动读者神经, 拨动读者心弦。美国新闻期刊中国报道文章的作者们就利用异化的翻译法来翻译富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 尽可能真实地去呈现汉语的文化信息,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译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障碍。
3. 意识形态
Le fe ve re (1992:14-15) 阐述了影响翻译的“两要素”理论, 即翻译自始至终都会受到意识形态 (ideology) 和/或诗学观 (poe tie s) 的影响, 这一理论为长期以来被“对等”或“等值”或“信达雅”所困扰的中外翻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 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系。特别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翻译更是被中外翻译研究者所青睐。意识形态代表的是一个社会群体对社会理想、道德、哲学、宗教、法治等思想范畴的某种认识。记者在社会阶层中一定隶属于某一个社会群体, 他们代表着某一群体的利益。记者的新闻报道会受到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社会制度的影响。意识形态因素是新闻叙事框架中最重要的因素, 它左右着新闻叙事的架构。新闻话语与生俱来的意识形态特性恰恰反映出新闻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意识形态支配新闻叙事, 并隐含在新闻叙事之中, 同时, 对受众而言新闻叙事, 在进入大众视野后, 影响和限制他们的意识形态的建构, 这是一个逐一影响的过程。“芬克认为美国的新闻媒体受到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 有强烈的正义感与公正意识; (2) 实事求是, 揭示真理; (3) 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4) 富有人情味, 贴近生活与大众; (5) 趣味性强, 能吸引大众 (严汉生, 2009) 。”意识形态让记者自觉地改变新闻事件中的可变项, 而保留其中的常项, 给受众加固对现存世界的既定看法。 (刘建明, 2005) 为了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美国新闻期刊的记者尽最大努力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 对中国报道中的汉语文化特色词语选择异化的翻译策略, 也是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气息, 使其更客观、更富有人情味, 客观体现浓郁的中国文化底蕴。
摘要: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文化特色词语采取的异化翻译策略, 保留了汉语所特有的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 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探讨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所采取的异化翻译策略及其原因, 在对外翻译中加以借鉴, 从而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
传播理论与城市电视《新闻专栏》 篇4
一、依据传播理论, 研究《新闻专栏》传播形式的定位。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发送信息, 也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 于是在广泛的人类传播活动中就有了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最著名的论述是拉斯韦尔提出的, 它揭示了传播最想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回答五个问题:谁、为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
电视的传播同样要回答这五个问题。拉斯韦尔所提出的前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电视台为谁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为城市电视台《新闻专栏》是新闻的深化、细读和延伸, 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 它负责将本地区的重大事件、重要新闻、改革方针政策, 以电视信息的形式发布出去, 并将涉及百姓利益的重大决策、事件的反映及时收集并加以反馈。传播理论想要解决的后两个问题, 实际上是对传播效果的评价, 也就是信息的传播者所要达到的传播目的。
二、依据传播理论, 策划栏目结构的变化。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电视的报道手段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于是, 传播界在比较报纸、广播、电视不同的时候, 对电视传播特点的表达也有了变化:“面对面地交流思想是电视的最大长处, 讲话在电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对于其他媒体而言, 电视传播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人格化的传播。
怎样利用好这种“讲话”方式, 怎样突出“讲话”这个电视独有的优势, 发挥电视这种人格化的传播优势。
1. 从城市电视《新闻专栏》的内容上看。突出大事是电视
《新闻专栏》的主要任务, 它包括城市重大的改革措施, 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专栏》负责解释和宣传这些内容, 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理解和了解所要表述的主题, 但有时越是重大的事件、重大的决策只用语言和画面难以表达。近几年, 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实施推进, 怎样在群众产生共鸣?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讲话”, 让被采访者解释背景资料的内容, 让图像资料与演播室嘉宾同时“讲话”, 让图像资料的“讲话”作为嘉宾“讲话”的基础或引言。
三、依据传播理论, 追求栏目最佳的收视效果。
在传播理论中, 除了拉斯韦尔理论, 另一位传播理论大师———申农编码与译码的传播学说占有重要的位置。申农认为传播是一个编码与译码的过程, 也就是传播者把提供的信息编成符号送出, 受者对信息符号经过译码解释接收。那么, 有效的传播必须是传者与受者“经验范围”有相当重叠部分, 否则, 受者难以正确解释接收和理解收到的信息。
1. 从选题上看, 虽然城市电视《新闻专栏》要报道城市重
大事件, 但就报道事件的本身而言, 报道难免出现题材呆板、语言缺乏活力、现场感不强的问题。怎样既宣传报道了重大新闻题材, 而又让老百姓接收, 觉得节目好看, 这是编导的功夫, 也是电视人追求的目标。
2. 从语言风格上看, 城市电视《新闻专栏》应该发挥电视
最显著的特点, 以记者或主持人“讲话”为主, 创造自然的语言环境, 给观众以他在说事、他在和观众一起来了解问题并一起去看看究竟。
以往的新闻专题是借鉴电影的新闻纪录片的形式, 播音的味道浓重, 一打开电视这种味道就会给观众以凝重的感觉,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 人们看电视是一种娱乐, 是在享受轻松, 而不是去纯粹地接受教育, 假如没有特殊的需要的话, 人们不会在回家后再一次面对说教。
由此, 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语言是电视这种特殊媒体进行传播的重要载体, 它的风格直接影响着节目形式, 它是编导编辑信息传递符号的基本元素, 也是观众理解、解释这些被编辑符号并接受的最基本条件。于是, 城市电视《新闻专栏》的语言风格又回到了电视与其他媒体最明显的区别上, 就是面对面地交流思想, 让“讲话”在电视中起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该说, 城市《新闻专栏》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突出新闻性、纪实性, 强化重点、贴近生活的重点栏目。电视是个长干常新的事业, 电视新闻工作是常变常新的工作, 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 电视的变化离不开传播理论的指导, 只有在传播理论的指导下, 深入研究电视传播的特点, 电视节目才会好看, 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 才会完成电视这个媒体所要承担的任务和义务, 才能为企业电视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 篇5
而我国高校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一般设在一个学院, 本科教育阶段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有重合。其中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经过整合后, 相对欧美仍比重较大, 授课形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 自学研讨为辅, 教材和授课内容相对稳定, 重视对学生认知结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系统性培养, 在学生理论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方面, 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方面, 效果有限。
综上所述, 我国高校要借鉴欧美高校相关专业培养学生求知欲、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经验, 却不能照搬;还必须继续遵循系统性、专业化的教学理念。因此,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在结构设置、授课方式和教育理念上需进行一系列改革,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教学目标整合与教学过程模块化
目前, 我国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整合为通过理论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和初步训练, 使学生能够通过新闻传播现实现象掌握本质规律。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学习, 可以分解成认识、理解、记忆、应用、掌握等几个阶段。学生认识、理解和记忆知识的阶段应该是以“学”为主的信息处理过程, 而应用和掌握阶段则是以“习”为主的技能训练和培养过程。因此,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分解成认知结构建构和创新性应用两大模块。
认知结构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图式 (scheme, schma) ”, 在传播学中称为“基模”, 词的创造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他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1]即图式就是主体对于某类活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或认识结构。根据这一思想, 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能容纳各种新知识或者具有容纳各种新知识潜力的认知结构。因此, 认知结构构建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的基础模块, 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任课教师通过对知识点间联系和重点、难点的讲解, 让学生迅速建立比较完整而且同化和顺应能力强的认知结构。
创新性应用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提高模块或者是能力模块, 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新闻传播现象,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通过两个模块的系统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一整套理论课程的学习方法, 自学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事半功倍, 适应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此外, 创新性应用模块需要学生自组团队申报选题, 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研究方向和思路, 并通过改革评价体系和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 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创新欲。
二、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方式高效化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理论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知识点相对稳定, 这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形成总体认知结构的基础。因为“基模的应用在个人层面上是一个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2]而学习却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可控行为。那么如何将无意识、自动化的心理结构外化成一种可感、可知、可控的思维工具, 就是专业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英国“记忆力之父”东尼·博赞 (Tony Buzan)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 即“思维导图” (Mind Map) 。思维导图主要由关联项和连接线构成, 模拟人的扩散思维习惯展开, 配以形象化辅助记忆图标, 是记忆、学习和思维的工具, 完全可以作为认知结构意识化的工具。
因此, 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 需要用5%~10%的课时量将思维导图和快速记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那么教师课堂教学只能讲授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预习中实际遇到的理解难点及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具体调整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传统的授课内容是大套餐, 那么调整过的授课内容就是小套餐加自助餐, 这样的授课形式倒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查资料自学, 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印证和评价自学成果;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备课, 以应对学生反馈的问题。
此外, 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 至少需10%的课时量解释、强调、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回忆和整理认知结构, 并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一学习过程是知识点内化的重要步骤, 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三、小结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改革研究涉及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统学等学科, 是课程群改革, 是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有效缩短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时间, 开拓专业视野, 激发学生理论课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性和独立性。
摘要: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本研究将原有的教学体系模块化和功能化, 引入记忆心理学原理和思维导图等快速记忆法和思维方法, 提高学生认知结构发展速度, 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为适应社会对传媒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服务。
关键词:模块化,认知结构,快速记忆,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103.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 篇6
一、学生记者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记者是一群介于普通同学与学生干部之间的、以新闻宣传为己任的高素质学生群体。他们通过“声”“影”“文”等架起师生之间、同学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桥梁。他们不仅是促进校园信息畅通、建设良好和谐校园传媒环境的关键因素, 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不可忽视的力量。
1. 能够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表率。
学生记者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而不断活跃在校园中的各个舞台, 无论是报刊、网络平台上的“字”, 广播中的“声”, 还是校园电视中的“影”, 都令其他普通同学感到新鲜而艳羡, 俨然已是学生群体的杰出代表。同时他们善于针砭时弊的工作特点以及敢说敢写的工作作风也容易引起广大同学对学生记者的信任及好感, 更容易成为校园中的意见领袖, 影响校园中的其他受众。因此, 通过他们的文字、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提高学生是信任感, 增强教育的作用。
2. 能够使新闻更贴近大学生生活。
学生记者相对于校园中其他宣传工作者更贴近学生生活, 采写的稿件更鲜活, 更具有针对性。学校发展的一切重大活动, 学生关注的一些学习、生活热点, 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记者笔下关注、报道的重要内容, 更容易引起广大师生的兴趣和共鸣, 其观点也更容易被广大师生们认可和接受。同时, 由于学生记者在用事实说话, 从学生的视角出发, 将思想和态度渗透在对大量事实的报道当中, 在大量确凿的事实前, 广大普通受众更容易明辨是非, 促使校内师生员工形成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本一致统一的意见、态度和看法, 从而有利于教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3. 能够让信息传统更通畅。
在传递信息过程中, 他们能够起到上传下达, 增强信息传播和反馈的双向性功效。对上, 可以强化舆论监督, 促使学校的各项制度与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适应学校实际, 符合同学们的利益要求, 协调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声音, 消解浮现的矛盾与冲突。对下, 可以对校园内露头的不良行为和风气进行大胆揭露和批判, 对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积极主动宣传报道, 调查了解新情况, 捕捉学生思想发展新动态及时反馈给学校, 从而有效的建立一个思政教育工作上传下达的流畅体系。
二、发挥学生记者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作用的对策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 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让新闻发挥真正的价值。而建立一支“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的学生记者队伍, 定能有效推进新闻宣传工作进展。
1. 适当“放权”。
学生记者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由于自身的位置其职能和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力。比如在校报中, 学生记者都是以协助的形式出现, 在编辑老师心中人学生记者还是“边缘人”, 很难参与到校报采编的核心环节, 更谈不上决策权, 故而大学生记者的主观意识和设想也难以在每期校报充分展示。因而笔者建议可以适当“放权”, 让学生记者能够有一个充分展现的舞台。比如可以在校报中增设学生专版, 其主题、内容、版面设计完全由学生做主, 校报编辑进行辅导。再如广播,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 经一直商议后自行进行制作。虽然开始会有点小瑕疵, 但随着经验的积累相信他们会越做越好。
2. 整合资源, 优化服务。
高校的新闻宣传有多种渠道, 如网络、校报、广播、微博等, 拓宽了受众的信息获取渠道, 但通常各部门相互独立, 导致工作重复, 传播教育效果受到影响。笔者建议可将所有的新闻宣传部门进行整合, 统一管理。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改善松散的现象。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在统一管理的原则下设立若干“部门”, 让每个学生记者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 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奖罚分明, 增强学生记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慎重择才, 加强培训, 提高学生记者综合素质。
学生记者能否出色的完成工作, 取决于其个人潜质和适当的业务培训。因此, 在建立学生记者队伍时, 首先必须把好选才关, 将最优秀的学生吸纳到学生记者的队伍当中来。比如可通过笔试、面试、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的挑选。选定人才后, 对其培训至关重要, 特别是无新闻专业知识的学生, 更需培养其新闻素质。可通过专业的新闻讲座加强对学生记者新闻业务能力的培训, 增强他们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意识, 才能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将所需传达的思想灌输于其他学生。在有条件下, 可以让其进入真正的报社进行学习, 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
4. 多引导、多鼓励。
很多学生记者最初都是凭着一腔热血进入新闻工作的行列,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特别是在课程多, 学习紧的情况下, 便容易焦虑, 进而会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新闻工作。但他们还保佑积极的进取心, 也愿意接受挑战。此时, 学生记者的管理者要及时给以引导, 多与其谈心, 扫除其心理障碍。同时还可以给予针对性的辅导, 减少工作中的困难。多给予鼓励, 不断增强学生记者的积极主动性和热情, 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总之, 建立一支快速、精干、高效的大学生记者团队是使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壮大发展的关键, 同时又能起到培育“四有新人”的作用。高校应当审时度势, 挖掘学生记者的潜能, 为新闻宣传工作添砖加瓦, 为学生的能力“添油加醋”。
摘要:校园媒体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 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 转折点的顺利过渡并取得突破则需要高校校园媒体审视固有的操作模式和操作思维, 认识传播关系在高校中的变化。学生记者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使校园新闻能够及时报道的主力军, 也是使校园新闻宣传工作能够来源学生又深入学生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理论,学生记者,作用,对策
参考文献
[1]许志强.论高校学生记者的地位和作用.高教高职研究, 2009 (12) :170
[2]丁仕琼.浅析如何发挥学生记者的作用.魅力中国, 2010 (1) :54-55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 篇7
1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1.1 不断加强的时效性
随着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样的一条的新闻, 越早发表, 就会获得越好的宣传效果。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 时效性已然成为了新闻人的共同追求。在传统的媒体传播中, 人们往往只能通过报纸和电视新闻得知新闻。而报纸和电视新闻的报道往往不具备实时性, 人们无法得到及时的消息。例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 人们总想第一时间获取消息, 而不是等着新闻笼统地说, 是否有人员伤亡等。
1.2 不断增强的互动性
增强新闻传播的互动性,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 甚至可以说是新闻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新闻传播, 人们只是作为单向的听众, 无法将个人对于新闻的意见发表出来。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 这些都已不再是问题, 评论以及弹幕等手段的出现使新闻的互动性得到了有效增强, 人们可以在看新闻的同时, 发表个人看法, 提出自己的建议。
1.3 全媒体化
新媒体时代最为重要的标志便是新闻媒体传播的全球化。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中, 传播媒介主要是广播、报纸及电视, 但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 传播新闻的方式不再受到这三样的局限, 且已逐渐发展为全媒体, 大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3.1 全媒体化的传播方式
传播新闻的方式从原本的图片与文字转变为动画和视频等。在使新闻趣味性得到有效增强的同时, 更拓宽了新闻关注受众的年龄层, 原本被视为老年人观看的新闻, 能够以新的方式吸引到年轻人的关注, 有效促进了新闻广度及深度的发展。
1.3.2 全媒体化的传播介质
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 以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断涌现, 将新闻传播放置到这些终端设备上, 在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的同时, 也丰富了人们阅读新闻的形式, 使人们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新闻资讯。
2 媒体传播的新型模式
2.1 报道中融入自媒体
将自媒体融入到现阶段的新闻报道之中, 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满足媒体融合背景下传播媒体多样性及新闻互动性的要求。由此可见, 只有融入自媒体, 才能使新闻报道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潮流, 且符合人们的需求。
2.2 价值新闻
在当前阶段的新闻传播模式中, 较多新闻编辑和机构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 对新闻事实的真相不管不顾, 通过夸大的手法, 或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偏激的主观臆断, 用大量的虚假新闻博人眼球。由此可见, 在当前阶段媒体融合的背景下, 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传播模式进行创新之时, 需要遵循真实性原则, 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同时, 新闻工作者需要对大量题材进行筛选, 报道时多选取能够引起人们深思的事件, 最好能够报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消息, 如此一来, 才能有效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2.3 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
当前, 人们的生活节奏极快, 而大量的新闻消息扑面而至, 使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新闻。由此可见, 新闻工作者在发表新闻时, 需要满足受众的需求, 有效缩短人们筛选新闻的时间。例如:将大量的新闻通过性质、时间、地点等因素进行分类, 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筛选出自己想要阅读的新闻消息。
3 结语
当前, 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新闻传播而言, 挑战到来的同时也伴随着机遇的来临。新闻工作者需要在迎接挑战的同时, 要牢牢抓住机遇, 突出自身特点, 且不断地提高工作价值。此外, 只有利用新技术及新手段, 将创新元素融入新闻传播, 方可有效促进新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在当前阶段, 我国的新闻行业发展理念与之前相比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正走在不断地靠拢于品牌化经营的道路上。随着现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 大量新媒体不断涌现, 传统的新闻传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新闻媒体也只有不断对自身模式进行创新, 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分析新闻编辑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研究,传播理论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理论期刊 篇8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中国威胁论,阴谋论与依附论
文化帝国主义与媒体帝国主义
在传播学领域, 可能没有哪个理论能像文化帝国主义理论那样被冠以如此多的称号。翻阅一下国际传播学领域的相关学术文献, 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曾经被称为“文化同质论”、“电子殖民主义论”、“媒体帝国主义论”、“结构性帝国主义论”等。尽管称谓不尽相同, 但却涵盖了文化帝国主义论的要旨。
但Tomlinson的研究发现, 大多数与文化帝国主义相关的研究把电视、电影、报纸和广告等传播媒体置于研究的中心地位。 (1) 于是有学者把文化帝国主义等同于媒体帝国主义。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文化帝国主义与媒体帝国主义是不是同一概念?文化帝国主义的创始人Schiller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定义被广泛地批评缺乏精确性。英国学者Boyd-Barrett把媒体帝国主义定义为“一个国家对其媒体的拥有, 控制并且向其他国家传递其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单向式的行为” (2) 。这个定义又被广泛地解读为内涵过于狭窄, 忽略了对文化这一变量的考虑。而非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当前的国际传播不存在文化控制的问题, 他们更愿意从媒体帝国主义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3) 在研究方法上, 非马克思主义学派倾向于运用量化的方法来考察媒体的效果。
美国的大众传播学界更倾向于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研究国际传播领域信息流动的不平等性, 更多的学者否认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存在。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欧洲更具有影响。笔者认为, 虽然媒体可以从文化中被萃取出来进行单独的分析, 但媒体本身并不存在于一个真空环境里, 媒体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媒体产品的内容制作等无一不被打上文化的烙印。尽管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在美国传播学界遭到批判, 但笔者仍然认为这个理论有其合理性。本文拟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论证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内在的合理性。
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与争论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理论, 它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70年代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当时关注这个理论的学者主要来自拉丁美洲国家。他们认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非常适合解释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文化入侵。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还为正在联合国激辩的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争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当时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建立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阵营都认为公民对信息的使用与经济增长成正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文件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希望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传播秩序的强烈愿望。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Herbert Schiller。Schiller在1976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控制》一书中给文化帝国主义下了一个内涵非常模糊的定义。Schiller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社会被卷入现代世界体系, 并且这个社会的上层被这个现代世界体系所吸引、或者被压迫并且有时被贿赂来改变自己的社会体系以便使自己的社会体系符合世界上占主流的世界体系观念的需要” (4) 。Schiller的定义由于内涵模糊并且广泛而被学者赋予许多不同的解读, 并受到众多学者的批判。相比之下, Beltran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界定更加简单与明晰。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或者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的一个可以证实的过程。 (5) Beltran给文化帝国主义所下的定义对推崇用量化手段研究文化帝国主义论的学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文化帝国主义的三个范式
美国巨型的媒体公司如美国广播公司等本身已是美国重要国防产品生产与制造的承包商。Schiller相信, 正是美国富有侵略性的帝国主义政策才促使美国衍生了这些垄断性的传媒财团, 并且把触角伸向世界。这些传媒财团的海外扩张导致了全球广播体系的商业化。Schiller在1976年的著作中更加强调, 美国所有的传播方式, 从电视节目到媒体科技以至于教育类方案都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具体体现。Schiller后来又把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扩充, 认为美国出口到全世界的主题公园、购物商场、快餐文化等都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Schiller认为, 美国的传媒集团以及媒体政策正在阴谋实行对世界的文化控制, 并使欠发达国家依附于美国垄断财团。因此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是“阴谋论”, 从目的上看是使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发达国家。
Schiller的“阴谋论”受到自由市场学派的挑战。信奉自由市场机制的学者们认为, 世界上文化产品的流动不平等更多的是市场规律的结果, 而非Schiller所宣称的“阴谋论”。自由市场派强调, 媒体产品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 赢得受众的青睐, 其内容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迎合受众的需求, 而美国的媒体产品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一论断的潜在逻辑是美国向全世界输出的媒体产品的内容属于中性, 并且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倾向性。就其效果而言, 自由市场学派认为, 行销全球的美国媒体产品与全球的受众各得其所, 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结局。如Read所言:“通过市场机制, 美国的传媒集团与世界消费美国媒体产品的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双方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益处。” (6)
而特别强调受众能动性的学者认为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根本不存在。这一学派的思想逻辑以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 认为受众是一个能动性很强的群体。在欣赏媒体产品内容的同时, 受众也在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媒体的内容做出不同的解读, 这源于受众内部巨大的差异性。能动受众论学者热衷于利用量化统计的方法来考察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是否存在。而众多的量化研究也证明, 美国的影视产品对海外受众的价值观影响极小, 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是不存在的。
如前所述, 媒体产品的生产并不存在于一个文化真空里, 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内容最终一定会反映一个社会、阶级或者阶层的价值观念。Mc Quail认为:“尽管通过媒介所表现的文化貌似没有价值观的倾向, 但西方的媒体产品均体现了许多西方资本主义所代表的价值观念, 包括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商业主义。” (7) 而能动的受众论也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如果过分地强调受众的能动性, 则会使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引入一个极端, 即媒体不会对受众产生任何效果。能动的受众论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也存在缺陷。因为媒体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动的受众学派仅仅从一次调查获取的数据来研究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显然不能反映问题的全貌。Schiller认为:“我们几乎不能从无所不在的媒体环境中抽取一个电视节目、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来考察这个 (或者这些) 媒体产品对受众的影响。” (8)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帝国主义
“新闻就是一种文化。” (9) 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国家文化控制的强烈抨击也与新闻的流动相关。但把新闻作为一种文化并纳入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却少之又少。Meyer是一位从新闻的流动视角来考察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学者。Meyer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若干非洲国家与拉美国家的日报对国际时事的报道。Meyer发现这些非洲与拉美国家依然大量依赖西方的通讯机构提供的新闻信息作为各自媒体主要的信息来源。重要的是, Meyer发现这些非洲与拉美国家因为严重依赖西方通讯社提供的新闻信息而开始采用西方的新闻价值观来对国内事件进行报道。但是Meyer的研究也有问题。Meyer做了一个比较研究发现, 这些国家采用的不结盟国家通讯社提供的新闻则是更多地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因此, Meyer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复制但并非完全采用西方的新闻价值观, 而且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通讯社的媒体依赖并未导致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出现。 (10)
Meyer的研究有两个方面的缺陷。其一, Meyer的研究并未涉及西方传媒大国的传播政策层面, 而恰恰是这些建立在政策基础上的新闻流动政策可以最好地体现文化帝国主义“阴谋论”的实质;其二, Meyer所得出的结论过于简单, 因为他未考察第三世界国家过分依赖西方的新闻信息源而造成的“依附性”的后果, 而这也恰恰是量化分析所难以进行实证的问题。本文在以下部分对这两个问题做一个补充性的探讨。
信息自由流动政策——“阴谋论”的体现。国际传播领域的新闻贸易不可避免地与信息自由流动理论牵扯到一起。信息自由流动主义的鼻祖是现代自由民主理论的创始人米尔顿与密尔。自由民主理论认为对真理的追求只有在舆论市场中充分竞争才可以实现。因此, 不受任何人为阻碍的信息流动以及言论自由是每个公民实现对真理的追求不可或缺的前提, 而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尽管自由民主理论是米尔顿与密尔针对当时英国国内的现实而提出的一种理论, 但它的追随者执著地认为这个理论可以推广到国际传播领域。他们认为, 国际间的信息自由流动可以促使许多国家建立民主并且有效地消弭国家间的争端。而战后新的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使这个理论的追随者认为任何旨在妨碍信息自由流动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战后着力推广这一理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美国推行这一理念的现实原因并非仅限于推广民主与消除国际争端, 而是为自己的媒体巨头获取超额的利润。时任国务次卿Benton宣称:“美国国务院将尽其所能, 用政治与外交途径打破其他国家阻止美国的新闻通讯社、杂志、电影以及其他传播媒体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促进信息自由是我们外交政策有机的一部分。” (11)
然而英美等传媒大国的媒体与各自政府之间的关系远非各自彼此独立的关系。在一战期间, 英国的路透社就与英国当局签署了某种形式的协议, 路透社承诺在战时提供有利于盟军的新闻。美联社与美国政府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Jean-Luc Renaud的研究发现, 美国政府与立法机构一直在以各种方式支持美国的媒体产业出口, 这些支持包括各种各样的立法与政府给予的商业与外交政策支持。 (12) 而美国的广电媒体也一直与势力庞大的军事工业联合体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事实说明, 美国政府出于战略上的考量, 对媒体是不会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政策的。Schiller坚称的“阴谋论”的确有很大的道理。
新闻制造的依附——“中国威胁论”。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或者集团拥有的权力与资源的多寡。Altschull把“资源”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信息与进行信息传播的能力属于一个国家或者集团的无形资源。Altschull同时认为尽管媒体产品的生产是公开的, 但它的控制者却隐藏在幕后。无论权力是以何种方式存在, 政府、政党或者财团都想掩盖这种控制性的关系。 (13)
“中国威胁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典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所认定的“阴谋论”。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威胁论”是权力与媒体互动的产物。“中国威胁论”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与美国国会中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组织松散的成员虽多隐藏在幕后, 但却极力鼓动政府与军方对华采取严厉的政策。而在公开场合, 一些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人物极力附和这一论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 这群势力的发声成功地设定了美国主流媒体的议事日程,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舆论。这是因为美国的主流媒体主要依赖这些为美国精英集团服务的公关人员提供新闻信息来源。有研究发现, 尽管像《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这样久负盛名的媒体各自维持着强大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查性的新闻报道, 但它们依然依靠精英集团的公关人员提供50%左右的新闻。 (14) 这一现实充分证明了文化帝国主义的“阴谋论”的存在。
“中国威胁论”的确产生了文化帝国主义论所宣称的依附性的效果。“中国威胁论”严重地挑战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并且抹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而良好的国家形象日益被认为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产。国家形象有两个貌似对立的特点:其一, 国家形象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一旦形成, 则很难改变;其二, 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也极易遭受破坏。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中国政府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来进行国际公关。另外, 中国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外交资源与经济资源来游说对中国心存不安的国家以使这些国家理解中国的行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