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新闻传播

2024-12-21

法制新闻传播(共12篇)

法制新闻传播 篇1

互联网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 而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完善, 目前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传播的一个十分重要媒介。网络在成为广大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渠道的同时, 也为新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信息平台应运而生, 在发布、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法制失范问题。我们要加强对于新闻传播法制的建设, 以规范信息的传播, 来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这成为目前新媒体建设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必须加以重视。

一、网络新闻传播特点及法制失范问题

(一) 网络谣言泛滥

2016年春节期间, 有关“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以及“东北村庄农妇组团‘约炮’”等等文章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从而引发了媒体以及网民的大量关注以及热议。但是, 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后却发现, 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都属于子虚乌有, 是的虚假信息。与传统媒体不同, 网络信息来源广, 时效性强, 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虚假新闻泛滥, 以讹传讹盛行。一些网络谣言甚至对某些特定行业产生了不良影响, 如2016年3月29日, 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关于“女子吃酸菜鱼感染病毒死亡”的虚假信息, 从而使得公众对此产生了恐惧心理, 同时, 对于饭店经营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毋庸置疑, 真实性是新闻的一个本质属性。对于一个正规的新闻网站来说, 如一些传统媒体设立的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 属于国家有关部门所设立的门户网站, 其所发布的新闻信息, 对其真实性以及确定性来说, 一般是不会受到质疑的。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信息发布平台, 由于缺失事前审查机制, 造谣、传谣有了更便捷的渠道和更大的滋生空间。有些网络媒体为了自身利益, 只是片面主观地对事件进行相关的报道, 更有甚着, 会杜撰一些虚假的新闻信息。对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 则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误导视听。对于这种行为来讲, 其不仅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同时, 对其自身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1) 。

(二) 转载不规范现象普遍

不断出现的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 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也逐渐增多。网络没有传统媒体对于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为人们散布以及复制和篡改信息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因而也带来了有关新闻版权方面的一些问题。然而, 在有关版权问题之中, 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复制方面的问题。传统版权法对复制的定义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互联网传播是以电子脉冲的方式进行的, 复制被转载替代。当前, 网络新闻传播中, 不规范转载现象十分严重, 有的采取“拿来主义”, 将其他媒体的文章直接复制粘贴到自家媒体上, 有的故意隐去作者姓名和文章出处, 有的“改头换面”, 将原文稍加删改或刻意曲解后, 作为原创发表。相关的法律纠纷也不断发生。以北京市为例, 2015年, 北京全市法院新受理关于一审知识产权方面的民事案件同比增长了24.1%, 而其中有关网络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就占了很大比例。

(三) 侵犯隐私问题严重

近年来, 以人民法院审判的实践来看, 有关利用网络来侵害自然人民事权益的案件越来越多, 特别是一些通过网络来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以及隐私权的案件更是呈现一个上升趋势, 而有些案件更是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成为社会热议一个焦点问题。

发生在2015年5月3日的“女司机被打事件”, 对于这起事件来说, 其事态发展之迅速, 是我们不可预料的, 有些网民还对此女司机进行了人肉搜索, 还曝出了她之前驾车的很多违章行为, 更有甚者, 还把其宾馆开房记录等相关信息公开在了微博上。所有这些经过网络的发醇之后, 使其生活陷入了很大的困扰之中, 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这种行为同时也是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一个严重侵害 (2) 。

新媒体时代, 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 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其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公之于众, 或将其专属秘密进行传播, 或搜集并公布当事人的有关经济活动及信息等。对被侵权人来说, 给其带来的精神打击及经济损失比之传统的侵权方式更加地严重, 并演化为另一种新的“网络暴力”。

二、网络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 治理成效

为了有效约束和规制网络信息传播, 近年来, 相关部门完善了有关法律制度, 制订了一些措施, 基于网络侵权行为《侵权责任法》作出了相关规定对于网络主体的权利义务及对网络谣言的惩治,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也专门作了有关规定, 此外, 《刑法》基于对以造谣方式侵害国家利益以及个体利益等违法犯罪的行为作出了相关规定, 2014年8月21日,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对于网络空间里各种主体的定义和责任作出了规范, 例如在网络上, 一些服务商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的基本信息、病历资料、犯罪记录、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 造成损害他人利益的, 可能会承担相关的侵权责任等。

与此同时, 互联网管理部门和通信部门以及公安机关等多次进行联合行动, 集中进行了网络环境的整治, 并查处关闭了一批有关造谣传谣以及疏于管理等方面的网站, 以及查处了一批发布虚假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微博大V。

(二) 存在问题

1. 刑法对于网络版权的保护存在漏洞。

在版权法中, 我们对于有关侵权行为的界定, 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 以此为前提来界定。目前, 我国刑法对于网络版权的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我们必须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并对其有关的刑法法规尽快进行完善补充。

2. 缺少新媒体时代下有关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对于现有的隐私权保护法来说, 其仅存于个别的单行法律文件中。而民法通则在制定时由于没有考虑到隐私权保护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在司法实践中, 有关侵犯隐私权的案件只能依照侵犯名誉权的条款来认定, 这种情况下, 就大大纵容了侵犯隐私权行为的发生。

3. 处罚力度太轻。

相对于有关的刑事处罚来说, 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不重。比如, 在《刑法》的规定中, 对于有关构成损害商业声誉及商品信誉罪的, 我国是处以“拘役或2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构成诽谤罪的, 处以“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 。

4. 诉讼举证比较困难。

我国诉讼法规定, 当事人如果提起诉讼,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或者“有明确的被告人”, 否则不予受理。

三、推进网络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思考

网络新闻是有界限的, 这个界限就是不能超越法律限度。治理网络新闻传播, 对于现有的立法来说还需要进一步的清理以及完善, 从而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法律体系。

(一) 完善网络版权的刑事保护法

按照我国《刑法》的一些规定, 如果被侵权人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侵害, 并且已经构成了一定的刑事犯罪的话, 那么, 就需要通过《刑法》来对侵权人进行一定的制裁。所以希望相关部门能完善网络版权刑事的保护法, 并根据犯罪的目的以及对被侵权人造成的后果以及犯罪内容来对其进行界定, 从而对网络版权进行合理的保护。

(二) 立法应突出隐私权独立权利

首先, 在《宪法》中有关隐私权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建立起针对其保护的法律规定, 法律中要明文规定其独立的人格权的地位。另外, 为了保证其权威性, 还需要对其根本大法进行一定的完善。对此, 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相关的立法或者是司法实践, 同时, 我们还应结合我国实际, 尽快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最后, 在《民法通则》以及《刑法》中, 我们要对网络自媒体侵犯隐私权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规定, 并对侵害隐私权的范围、行为、内容以及制裁措施等做出明确规定。

(三) 立法明确网络服务商的责任

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 对于有关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服务商这方面, 我们应对其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并区别对待。其中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来说, 其是网络侵权行为的主要主体, 其应当承担网络言论审查核实的义务, 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承担其义务, 那么就应当对其实施一定的法律责任处罚。另外, 针对一些随意散布有关网络谣言的普通网民来说, 在法律责任方面, 也应当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定。其中, 正确判定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 是有效保护网络权益的重要手段。所以, 应当尽快制定并明确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的法律制度。

(四) 加大追责惩罚力度。

依法治网, 必须加大刑事处罚力度, 以提高有关侵权人的违法成本。首先, 要提高有关方面的依法定刑。在有关网络谣言方面的犯罪条款中, 应当增加“情节特别严重”的相关情形。在处理有关“对于情节的严重性”方面, 我们可结合有关制造网络谣言的损害程度和传播范围等, 进行综合的考虑评定, 例如, 有导致企业巨大经济损失或者是破产、引发群体事件、致受害人死亡等。第二要坚持执法必严, 对于多次或恶意侵权者, 应该重点打击, 提升网络监管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总之, 在新媒体语境下, 新闻传播的新特点及其产生的新问题给法制规范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法制建设应与时俱进, 惟其如此, 才能突破网络新闻传播缺失法制保护的瓶颈, 构建公平有序的媒体竞争环境。

注释

1 赵翌博.网络新闻的伦理与法制约束.采写编[J].2016 (2) .

2 李元.自媒体时代的隐私权保护.法制与社会[J].2016 (5) .

3 杨佳.网络转载的版权法规制问题研究.传播与版权[J].2016 (5) .

法制新闻传播 篇2

第一节、概论

法制新闻正日益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和受众关注的热点,这其中有着政治、经济、文化、受众等多层面的原因,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进程中的各种现象。我们试图从法制新闻的基本问题出发,对法制新闻进行从内涵到功能的全方位阐释。

法制新闻的内涵

“法制”一词在“依法治国”被确立为基本治国方略的今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会感到陌生。在新闻业界,我们常常对新闻按内容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按照我国新闻业界的惯例,法制新闻是与政法新闻、文教卫新闻等类别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目前,关于法制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我们总结了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国内较早的关于法制新闻的教材《法制新闻概述》的定义:“法制新闻可以说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民主与法制生活的事实的报道,她是新闻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法制日报》主任编辑李矗编著的《法制新闻报道概说》的定义为:“法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具有为受众及时知晓意义的法制信息。”《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法制新闻的定义为:“法制新闻是关于法律制度的建立(立法)、执行(司法)、监督等的新闻。在国际新闻界中,这种报道内容分为:‘法院新闻’‘警察新闻’‘犯罪新闻’等。在中国当代新闻业界,法制新闻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有时涉及有关党纪政纪、反腐倡廉的新闻报道。”

对于以上定义的优缺点,我们不做过多评判分析。我们认为,不管如何定义法制新闻,这个定义一定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制新闻是新闻的一种,具有“新闻”的一切特征和内涵,这是“法制新闻”与“法制文学”“法制故事”相区别的前提。其二,法制新闻是具有法制意义的信息,必须涉及法律、法制层面的问题,这使得法制新闻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新闻。其三,法制新闻必须是从法制角度进行采编的新闻,在报道同一件事情时,这是法制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区别的重要特征。我们认为,法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法制、法律方面的事实的信息。

法制新闻的功能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公民法制意识、观念的增强,经济民事领域的纠纷逐年增多;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总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而转型期的法律问题往往比较突出。拉斯韦尔是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较为全面分析的学者。他于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将传播的功能概括为三大功能,即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我们认为,法制新闻的功能在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可以分解成如下几方面:

其一,信息传播功能。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法制新闻一方面能及时反映国家法律制度层面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能反映民众的法律需求与面相,同时也是与公共决策有关的信息发布者、反馈者和质疑者。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互动能够使人们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了解到外部世界的法律事件。

其二,舆论监督功能。法制新闻对于社会中很多事件的监督性报道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并不断促进法制程度的提高。比如,河南青年王帅2009年在天涯论坛发帖反映其家乡镇政府以低价强制征收农民土地的事情,结果,远在上海工作的他遭致三门峡警方的跨省追捕。此事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全国多家都市报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最终,警方承认公安机关没有完全按照法律办事,王帅也被无罪释放。

其三,宣传教育功能。法制新闻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类型的新闻无可比拟的。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普法教育,而法制新闻报道在普法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法制进程的推进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法制新闻的繁荣,都市报法制新闻也促进了“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推进,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四,预警功能。法制新闻通过对典型案件和现象的报道,能够向受众发出某方面的警告,正确引导受众行为,尽可能减少不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也能提醒受众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避免或减少损失。

法制新闻的特性

法制新闻具有法制属性

法制新闻他具有法制属性,法制新闻的法制属性就是分析与解剖法制新闻事实,服务于法制建设的动态过程。法制新闻是以各种法制法律制度规范作为报道的基本规则和依据,理应通过法律的视角来洞察现象,了解真相,应用法律的分析来把握事实,认识现实,通过法律的规制来传达信息,报道事实。这就要求,法制新闻记者一方面具有“新闻眼”,另方面也要有“法眼”。所谓新闻眼,要有一定新闻报道方面的素质,所谓法眼,就是要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现代法制观念,通晓有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相关的司法程序。并且二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完整地报道法制事件,也只有这两眼的结合,才能凸现新闻事实包含的新闻价值和法制价值。

法制新闻与其他新闻的区别

—般新闻写作的规律要求:真、新、短、活、深。法制新闻无疑也要遵守这些规律,但他有自己独特的规律,那就是法制新闻报道必须遵循司法程序。法制新闻作为新闻,他有新闻的特征: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他除掉与其他新闻的共性以外,还有自己的个性。

法制新闻的自己的特征就是。①合法性。法制新闻是宣传法制普及法率知识,因此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要合法。@严肃性。法律是十分严肃的,法制新闻是报道法制活动的,因此它必须秉承法律的严肃性。不但法制新闻报道活动中要遵循司法程序,不能超越司法程序,并且在使用法律术语时要严肃准确规范。③公正性。法律是公正无私的,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对于目下社会风气,作为法制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公正平等面前,捍卫法律公正性的威严,不能因为权势,失去公正性。④民主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个法制社会,因此,我们的法制是民主法律化、制度化。而,法制和民主是分不开的,不可能是离开民讲法制,也不可能离开法制讲民主。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制新闻工作者既有高度的法制观念又有浓厚的民主意识,把民主性很好体现在法制新闻中,通过法制宣传来增强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法制新闻的价值取向

法制新闻的自己的特征决定了法制新闻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法制新闻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法制内涵中。从法的运行过程看,法制的内涵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环节,法制最终目的是建立和维护统治秩序,因此,对法制的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凡是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新闻信息,就会有一定的法制新闻价值。

法制新闻价值的特点决定了它多关注的是与“法律制度”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法律现象和法制问题,这就要求法制新闻工作者在法律活动的范畴里发现新闻价值。这也就要求法制新闻工作者在法律活动的范畴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摈弃传媒的世俗化,内容的异质化,功能边缘化,管理无序化等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法制新闻传媒和法制新闻工作者应该正确面对价值判断和价值呈现的双重约束,树立法制理念,回归法制本位,要真正认识到法制层面的报道是首要的,对于一些公众关注的案件报道上,不仅仅只关注案件本体事实,只偏重于原生态,更要注重法治精神的张扬,司法公正的展示和法制力量的显现,突出案件深层次的教育震撼力,从而达到“说法”、“普法”的根本目的。法制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和作用显著

与其他新闻舆论监督比较,法制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几个显著特点:①功能强大,作用大。当代是法制国家,法制新闻舆论监督也就是依法监督,因此法制新闻舆论监督比其他伦理规劝和道德说教的舆论监督功能更强,作用更强,作用更大,权威更好。@它的及时性。法制新闻舆论监督讲求时效,传播迅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把最近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新近发生的重大案件、事件等法制信息及时传达到受众中。比如,今年国庆节10月1日刚实施的《物权法》,各大媒体就此法问世,邀请各大院校法律工作者诠释该法。使受众通过通俗的传媒语言了解并认识此法,从而使受众及时知道此法出台自己该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③法制预警功能。法制新闻报道不但要对某种可能触犯法律尊严或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和现象的发生向社会各界进行预警,还要透过现象去查找事件的本质,以来达到引导受众思考时间背后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之,法制新闻作为一个时代产物,那么就应有时代赋予的任务。只有把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社会法制观念和法治水平,保证公平与正义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阐释新闻事件背后的观念、意识和情感,展示法律文明进步的趋势,法制新闻报道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也只有这样法制新闻才能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揮舆论轻骑兵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法制新闻报道写作方法

法制新闻写作的着力点

法制新闻是运用大量背景材料来分析法制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或影响,揭示法制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新闻报道类型,是一种背景性新闻。因此,就法制新闻报道来说,它应从这两个着力点入手。一是从报道重点看,法制新闻以报道“为什么”(WHY)这一新闻要素为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重点是解释法制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一般纯新闻以报道“何人”“何地”“何事”为重点,主要任务是讲清发生了什么事,纯法制新闻是对法制动态与法制事件的粗线条的勾勒,满足于对于法制事件的客观的介绍。二是法制新闻的视角应定位于法理性,而不是法律专业性。所谓法制新闻报道的法理性就在于法理、法条与案例的完美结合。一般法制新闻报道往往以法律专业术语的准确与严谨为依托,忽略了法条、法律规范背后的常识、常理与常情,而这些正是法律的根基。因此法制新闻不是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法律事件,而是从法理的层次来普及法律精神与法律的公平正义理念。因此从法理的层面来作解释性报道可以逃脱“法条主义”的机械与僵化,也可以从可读性的角度把新闻报道做得更加贴进生活与贴进民众。三是解释性新闻要“用事实说话”,通过提供背景性事实材料对法治新闻事件生成的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说明和解释。解释性新闻既然进行解释,就必然蕴涵有记者的观点和看法。但这种观点和看法不是以记者直接发表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记者提供的背景性事实材料和引用相关人士对此事件的评述来加以表现的。因此法制新闻杜绝夹叙夹议的解释方式,而是以事实解释事实,以资料填充厚度。

法制新闻的写作要领或原则

法制新闻的原因性、法理性与事实性特征决定了写作解释性法治新闻时存在一些最基本的要求或原则。

一是法制新闻的写作需要占有大量事实与材料,并且有序精巧的安排好材料在事件中的位置,切忌材料的堆积与混乱。正如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林兹特诺姆所说,“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事实,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映性的’事实,这样就能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加明白易懂。”法制新闻这种报道形式主要在于其解释性,而解释主体又不能自身解释议论,那么对事件的关注就必须从事件所在的环境搜索资料,从当事人与相关人处尽量获得双方的观点与态度,必要时还需要从数据、历史、地理、立法目的等角度完整的呈现出事件的过程。

二是写作时关注事件背后的新闻,即法制新闻事件出现是事态发展的一个冲突呈现的激烈状态与表象,而事件来龙去脉以及社会影响才是事件真正获得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关注事件背后的新闻才能发掘解释性的功效与魅力。而这背后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法制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法制新闻事件对各方面的影响、法制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法制新闻事件的含义及本质这些方面,所以这对于法制记者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采访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大,但无疑这些方面信息的获取将使得法制新闻的写作更富有质感与分量。

三是借助权威专业人士的口吻。很多法制新闻报道,往往通过借用专家学者之口将条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新闻核心点或争议点解释出来,将这一核心点或争议点与关系社会民生的利害关系予以阐释,同时将这一新闻要素涉及到的法律能不能在现实中得以有效实施以及将会带来哪些困难进行剖析。新闻报道者通过学者之口,用举例子、国外先例等将一些难以体察的法律问题或事件直观的表现出来,还通过地域差异、风俗习惯以及现实情况等方面来解释这些法律规定能否真正发挥法律的效用且达到立法的目的,从而将报道由一个点向全局散发,引申到立法的原则问题,即注重原则性与特殊性的结合,考虑不同地域的实际状况。通过专家分析为公众与司法理论、实务界设置一个议程,引导受众不只知道什么,还隐约地制造适当的兴奋点与争议点供各界讨论,进而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就逐步培养起来了。而不是仅仅将法制新闻做成一则纯消息。

法制新闻解释性写作常见问题

法制新闻报道要求报道者量力而行,需要具备“解释”的条件。在我国法制新闻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法律素养低下。有一些新闻记者捕风捉影,甚至把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作为法制新闻进行报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一些非议和麻烦。消息的真假、报道的客观应是新闻记者应有的素养,基本的法律常识则是法制新闻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是在法制新闻报道中会出现“媒体审判”的倾向,“妄下结论”是我们经常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发现这样的结束语:如“某人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事实上这样的结论必须要通过法院的终审判决来实现,而不是由新闻报道人来判断,更不能下倾向性的判断。毕竟审判是司法机关的事情。也就是说在解释性报道中法制新闻所提倡鲜明的倾向性,并不意味着法制新闻工作者可以任意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描述事实,作者更不能离开事实去胡乱发表评论,任意批评。

三是法制新闻的时效性问题。解释性新闻应在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顾及时效性。因为新闻事件在客观上往往不会给予报道者十分充裕的时间去深入挖掘、精雕细刻。在不十分充裕的时间范围内,要完成解释性的深度报道而又不损伤其新鲜性与时效性,常常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对一个即时的法制新闻,保持足够的敏感,并利用知识储备迅速判断出是否需要作出解释以及如何作出解释是一个法制新闻从业者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

总之,法制新闻作为一种日渐独立的专业报道类型,因其事件性、冲突性、贴近性等特点日益受到受众的关注和青睐。随着法治化的进程日渐加速以及民众法律意识的逐步提升,社会对于法制新闻的需求将不仅仅满足于新闻性信息,而是试图去理解法制新闻或法制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将可能对社会造成的或深或浅的意义。这就导致了法制新闻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但过于专业化又会使得受众因专业局限而产生理解困难。因此,解释性方式的运用无疑是一种容法理与常识的有效路径,法制新闻报道会增添法制新闻自身内在功能性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增添法制新闻自身的可读性。

法制新闻的基本结构及写作技巧

作为新闻报道在法制领域的反映,法制新闻稿件最为常见的体裁形式主要有法制消息、法制通讯、法制特写和法制评论四种。其结构均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干和结尾四部分。

(一)标题

标题,也称题目,是用来揭示或评价文章内容的文字,是文章内容的高度集中和概括。标题一般分为主题(正题)和副题(辅题)。主题是标题最主要的部分,集中阐述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副题对主题进行引出衬托或补充说明。新闻的标题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点明文意,二是吸引受众。美国学者指出,“在今天繁忙的社会中,报纸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标题的浏览者。”1990年波音特媒介研究所和盖洛普“跟踪所”研究所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读者读过56%的标题,相比之下,调查对象只读过25%稿件正文。可见,标题在以文字为传播媒介的报刊中是多么重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神来之笔。做标题,一定要抓住文章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文字一定要准确、生动、简洁。一篇文章,如果标题做好了,就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算是“好标题”呢?就法制新闻稿件而言,可以概括为如下六条:

1、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闪烁着法治精神 标题应与作品的法制内容和谐统一,具有一种严肃性和凝重感,能体现出法律的尊严和法治的精神。

例如:

主题:房山判决首例单位行贿案

这个标题严肃、凝练,直奔主题,突现了法制的尊严,明快而准确地传递了与案件相关的几个信息:案件判决的地点(房山);案件审判状态(已经判决);案件的性质(单位行贿);案件的意义(首例)。特别是“判决”和“首例”这两个词,在这里以一种明确无疑的语气,对“单位行贿案”进行了“宣判”,充分显示法制对此类犯罪案件严惩不贷的精神。

2、新鲜夺目,引人人胜,令人一见倾心。

标题的内容和文字,都要力求做到“三新两鲜”,即新鲜、新奇、新颖和鲜明、鲜亮,能一下子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例如:

两行题:衢州开通反腐网站 “伊妹儿”揪出五贪官

这两行题,借用新生事物,特别是用网友们所喜欢的新名词“伊妹儿”为题,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新鲜活泼,很有创意。

3、形象生动,如睹其人,如见其物,“如见佳宾”

标题要尽量运用比喻、拟人、状物等手法,力求生动、形象,能在瞬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 主题:“黄金”枷锁最沉重

副题:薛玉泉受贿犯罪案启示录 “受贿犯罪案”,是以贪“财”为特征的。财又与“钱”相连;而“黄金”则通指金钱财物。该例主题以“‘黄金’枷锁”借喻受贿犯罪,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非常贴切。“最沉重”三个字既“传神”,又“传情”,刻画了犯罪分子为金钱所累而受到法律惩罚的万般无奈和悲哀。

4、提纲挈领,突现新闻要素“何地”、“何事”与“何人” 此处的“提纲挈领”,不是指抽象化和概念化,而是指要将新闻最基本的要素,起码是其中的三四个要素,诸如“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等提炼到标题中来,让它们一破题就立即闪亮登场;而不要漫无边际,把一些无关重要的内容做成标题。

例如:

肩题:行贿成克杰财产说不清

主题:原北海公安局副局长周贻胜受审

这条标题,以正题标明受审人的姓名、原单位和职务,以肩题点明受审理原因,把几个新闻要件交代得一清二楚,使读者一目了然。

5、晓畅易懂,一呼百应,珠玑闪烁,回味无穷

标题的语言既要做到晓畅易懂,琅琅上口,可以在广大受众中一呼百应,又要注意凝炼和富有文采,耐人寻味。

例如: 主题:“黑吃黑”引发“案中案”

副题:震惊京都的“卫益行”特大经济犯罪案黑幕揭秘

这组标题充分运用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熟语”为题,但同时又赋予它们法律的含义,以“黑吃黑”和“案中案”喻指案情的复杂性,晓畅通达,耐人寻味。

6、正副主宾,互相呼应,相辅相成,合力扛鼎

标题的正题、副题,要主次分明,搭配得当,更要互相呼应,形成合力,以完成标题肩负的重任。

例如:

主题:首都“王海”走上法庭讨说法

副题:北京首例消费者索赔纠纷案即将开庭

这是一组多行题,主题标明诉讼主体和诉讼要求,开门见山,令人心明眼亮;副题预示庭审即将开始,结果如何自有分晓——两题各自独立,又互相呼应,使该组标题具有很大的容量和冲击力。(二)导语

导语,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吸引和指导受众接受新闻的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信息。导语位于文章的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读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点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即所谓的“力片言以居要”。美国《底特律新闻》社论家杰克·海墩说:“导语——能否吸引人往下看的关键”,“如果导语索然无味,读者看完导语就不向下看了。”可以说,导语担负着揭示稿件主题和吸引读者的重要任务,在文章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导语呢?《新闻与写作》杂志曾进行过综合分析,笔者读后受益非浅,现拿来以飨大家。

1、巧设悬念

“人们大都因为将遗失物及时送归原主赢得赞誉,但一名出租汽车司机却因没有这样做而受到表彰。今天,他荣获了三等功证书和奖金。”

这则导语读后是不会把报纸放下的,因为兴趣促使读者把缘由弄清。看完之后,“包袱”自然解开,原来是出租车司机拾得装有巨款提箱后,没有及时寻找失主,而是送到公安机关,结果帮助破获了一起重大受贿案。这种戏剧性的悬念在导语中运用得好,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对提高或强化新闻本身的价值会很有帮助。

2、发挥联想

导语写作中要善于发挥联想,将稿件的事物同读者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作者的经验和读者的经验产生呼应,这是作者和读者实现心理上接近的有效办法。

“‘千军万马’,‘马’的概念需要来一个更新了。今天的人民解放军,伴随着集团军的出现,汽车、坦克、直升机已成为主要机动力量,铁马代替了军马。”

“千军万马”,历来用以描绘军队的这个成语如今用在人民解放军身上不那么贴切了,“千军”犹可,“万马”那个“马”字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马”了,“马”的概念需要来一个更新了。这样一联系,导语的内涵就陡然丰富起来,引发读者对古与今的联想。

3、增强导语权威性

要使新闻稿件产生最佳的传播效果,应在导语中交代消息来源。

“新华社沈阳电沈阳市人民政府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连续亏损10年、负债额超过全部财产三分之二的沈阳市防爆器械厂破产,并收缴其营业执照。”

这条导语的第一句话就交代了新闻来源:“沈阳市人民政府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

4、抓住特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新闻事实,从不同角度观察,就可以看到不同价值,写出不同的导语。如1989年7月,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拳王泰森仅用85秒的时间,击败挑战者,赢得1300万美元巨额奖金的新闻。

“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

5、抓住读者最关心的 “最近钢铁价格上涨,用来制造30加仑热水器的钢材将涨价21美分——这个消息,是阿姆科钢铁公司透露的。这家公司是继内地钢铁公司之后第二家宣布其产品涨价的企业。”

钢铁价格上涨并不像粮食、副食品涨价那样,会对家庭的支出产生特别明显的影响,但是,记者是从钢铁涨价与人们的利益关系这个角度下笔,这样就收到了使读者像关注粮食、副食品涨价一样,关注这条消息的效果。

6、选用特写镜头 “今天上午9点钟,一列满载矿石的火车从官渡货场驶进了官渡车站。数百名山区农民和铁路职工齐声欢呼:成功了,成功了,农民自己修的铁路通车了。” 这篇文章的导语,有两个“特写镜头”,其一是:“一列满载矿石的火车从官渡货场驶进了官渡车站”,“驶进”两字把火车写得活动起来了。这个镜头的特点是,见“物”(火车),见“动”(驶进)。另一个是:“数百名山区农民和铁路职工齐声欢呼:成功了,成功了,农民自己修的铁路通车了。“齐声欢呼””四字把场面写得活跃起来。这一镜头的特点是,见“人”(几百名山区农民和铁路职工),见“声”(“成功了,成功了,农民自己修的铁路通车了”)。

7、巧设比喻

“一位来中国寻求合作伙伴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专家形象地比喻中国对外商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只是“嫁妆”,而外商要选择的则是理想的“嫁娘”。“嫁妆”再好也代替不了“嫁娘”。这位专家在实地考察了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后即高兴地表示:他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嫁娘”——二汽具备与外商合作的优势和他所要选择的各种条件。”

这条导语捕捉到中国寻求合作伙伴的一位外国专家形象的比喻,以“嫁妆”、“嫁娘’设喻,通俗精练,恰如其分,趣味盎然。如果不用这样比喻语,导语就很可能是呆板乏味,很难引起读者兴趣的。

(三)主干 主干,是文章的躯干部分,紧接于导语之后,其内容比导语更充实、更详尽,用于解释、展开、说明、深化导语,补充、提供新的事实及新闻背景材料。写好文章的主干,笔者认为应该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1、会选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写文章,立意一定要高,有深度。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从大量的经验、事例、体会、做法中选择出可以公开的稿件,关键就是要善于发现事件、经验、体会中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以来自于一系列的经验体会,也可以来自某一二条经验与体会,这要靠我们深入挖掘其中的新闻价值,找好入点,继而才能有的放矢,有感而发。

2、会用材。选出材料,就好像我们洗好了菜准备了佐料,下一步是要准备去配菜、做菜、炒菜。配合好各种有稿件价值的材料,搭配好例子与观点之间的桥梁,选择好事例与事例之间、观点与观点之间的过渡,把已备好的材料,分轻重缓急,安排好用处,这样我们就算构思好了,搭好了架子,就可以动笔写作了。新闻稿件选材,要会从点上找素材,找准了这个点,进行挖掘,新闻稿件就有了生气,有了活力,有了自己的特色。口子开得小,写作容易深、容易透,文章也容易出彩。

3、会跟形势。写作新闻稿件,要善于了解当前形势,了解大局,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前宣传的重点。作为法院系统的写作人员,就要了解法院的动态,法院的中心工作,法院党组的声音。这也像股市一样,潮涨潮落完全与政治局势,与大政方略,与当前经济的投入多少,与资金流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写文章与炒股有很多相似之处,你不了解大政方针,不了解当前重点宣传什么,不了解有关媒体的宣传侧重点,那还谈什么写作,既使写出来了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尾

结尾,是消息的最末尾的部分,由此结束全文。结尾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补充式。拾零遗补缺,对事实作适当的补充。比正文背景更为次要的材料,便可置于结尾。

2、评点式。适当评点,回应全文。

3、缺省式。即干脆不再添加任何文字,顺其自然,悄然收笔。在法制新闻稿件中,结尾最好是点化主题,道出文章所传递的事实或案件对于人们的生活的意义和启示。第二节、案例

案例一

为“死囚”申冤的“两姐妹”

两起冤案,两个姐姐。一个叫吴华英,另一个叫念建兰。她们都来自福建,身上背负着相同的使命——为“死囚”弟弟维权。为了让弟弟无罪回家,吴华英用了12年,念建兰用了8年

念斌姐弟(右)与吴昌龙姐弟(左)。

两人家乡相距不过70公里,相似的经历让两家人成为患难朋友(图 / 郭现中)

8月22日,无罪释放回家一年有余的吴昌龙进行第二次手术——甲状腺钙化。他的姐姐吴华英说,在里面呆了12年,他的身体完全坏了,像机器一样,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得一块一块地换掉。

推出手术台,麻药还未完全退去,迷糊中,眼睛半开半睁的吴昌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建兰那边怎么样了?念斌出来了没有?”

几分钟后,念斌的姐姐念建兰在她的微博上宣布了念斌出狱的消息:“感谢大家,难以言表。我自己担子卸下了,浑身酸痛。念斌今天在临时寄居(我们真是有家无法回)处洗完澡说,这是六年多来,第一次可以自己穿上衣服,现在他也是感到浑身酸痛。”

吴华英转发了这条微博,并写道:“回家的路很长,但我们走得太慢。自你被抛入司法怪圈,就注定命运不堪。在回家的路上,满怀希望,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失望,走过绝望。如今,幸运的你,走到了家的门口,你才意识到,再也找不到从前的笑容,找不到自己。”

3天后,她们4人相聚在朋友游精佑家。吴昌龙和念斌第一次相聚,两个有着同样经历的人紧紧地抱在一起,谁也没说话。

“好像买六合彩一样,大家都在买,而我们中了,只是我们比较幸运一点,那些没有中的人,还要继续买。”吴华英说。

审判

“原本以为可以苦尽甘来,但没想社会上还有这么多人在污蔑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一个人,我不奢求你同情,只求不泼污水就好了。”念斌说,这个案件,对于两家都是一个悲剧,“我8年的青春没了,他们家两个孩子没了”

念斌怎么也不会想到,法院宣判他无罪之后,另一场社会对他的“审判”才刚刚开始。本院认为,二被害人系中毒死亡,但原判认定致死原因为氟乙酸盐鼠药中毒依据不足,认定的投毒方式依据不确实,毒物来源依据不充分,与上诉人的有罪供述不能相互印证,相关证据矛盾和疑点无法合理解释、排除,全案证据达不到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不能得出系上诉人念斌作案的唯一结论。因此,原判认定上诉人念斌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公诉机关指控上诉人念斌所犯罪名不能成立。原审判决上诉人念斌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丁云虾、俞甲的经济损失无事实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项、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判决如下:上诉人念斌无罪,上诉人念斌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8月22日,在经过4次死刑判决之后,念斌终于迎来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他的终审判决。这一天,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在宣布念斌无罪的同时,受害者家属丁云虾等人在省高院门口挂起了横幅。上书“抗议凶手律师张燕生黑白颠倒、谴责媒体和凶手律师联合造假、严惩杀死两个孩子的杀人犯念斌”等内容。

福建省高院宣判念斌无罪之时,丁云虾的家人也开始了对省高院的主观意志的审判。念斌无罪后,丁云虾一家就搬到了福建省高院的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接待室里住着。丁云虾的公公俞兆发说,刚开始是睡在办公桌上,后来,省高院的人给了他们两个折叠床。“省高院把凶手放了,我们就要找他们给一个说法,不给一个满意的说法,我们就不搬走了。”

因为没有抓到真凶,不仅仅是家属,社会上仍然有相当部分公众认为念斌就是真凶,只是因为警察的愚蠢和律师、媒体的狡猾使其逃脱了法律制裁。

随后,在网络上,有人说念斌案是美国辛普森案的中国版。辛普森于1947年生于美国旧金山市的黑人贫困家庭,曾获得全美大学橄榄球联赛的最高荣誉奖海斯曼奖,进入职业联赛后,被誉为橄榄球职业比赛史上最佳跑锋。百度资料显示,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辛普森在用刀杀前妻及餐馆的侍应生郎·高曼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失效,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本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最大案件。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来自福建平潭当地司法系统的一位工作人员。他的文章写道:“22日早上九点半,在家复习司法考试的同事把福建高院对念斌的判决截图发了给我,她说,‘感觉不爱了!’‘感觉遭到了亵渎’。但凡和我一样,在平潭工作过的人对该案判决都多少持保留态度。”

“判决之外,念斌究竟有没有投毒,大概只有天知地知和真凶的良知知。而在微博上则是掀起了阵阵的狂欢,似乎这是人权的胜利,正义的胜利。但我可以说,绝大多数网民甚至媒体人不知道什么叫‘疑罪从无’。”

平潭,正是念斌案的事发地点。2010年以前,它是中国东海上的一座孤岛。这一年,平潭的第一座接连福州的桥——海峡大桥正式开通。此前,进入这个孤岛的交通工具是轮渡。目前,它的第二座大桥正在修建。在这里,普遍人们信仰基督教。对于平潭警方的错误,这篇文章还进行了辩解。“念斌案的无罪判决的基础是证据不足、证据存疑,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安机关在前期侦查过程中,侦查措施不到位,侦查技术不到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年平潭的落后有关。”

这样的观点,让念斌非常愤怒。“原本以为可以苦尽甘来,但没想社会上还有这么多人在污蔑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一个人,我不奢求你同情,只求不泼污水就好了。”念斌说,这个案件,对于两家都是一个悲剧,“我8年的青春没了,他们家两个孩子没了。”

愤怒的不仅仅是念斌,还有他的辩护律师张燕生和斯伟江。他们没有想到,在法庭上帮念斌辩护完之后,还需在社会上为他再次申辩。

8月27日,本准备从此案隐身的斯伟江和张燕生发表了第二封公开声明。第一封公开声明是为了感谢法院、专家、记者、网友,并希望念斌案成为平反冤案的标本,推动国家法治进步。

第二封公开声明的开头,他们引用了法国陪审团的誓言:不凭怨恨或恶意,也不凭敬畏或温情,凭着您的良心和出自内心的想法,以正直、自由的人所应有的公允和坚定来判决。

“今天,念斌和你我一样清白,理论上,本案真凶不出现,周围谁都可能是真凶,但今天,从法律上看,念斌和任何一个无辜的人一样,都站在同一起点,警方和检方所有指控的证据,都被否定了,念斌和我们是站在同一条线前,如同案发前的小杂货铺主。如果念斌还是嫌疑人,那么你我都是,只要你身边发生一个杀人案,在真凶未明之前,谁都是嫌疑人,在没有证据时,你愿意被这样推断吗?我们似乎忘记了法律是无罪推定。只有初步证据,才能把一个人拘留,只有对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才能逮捕,只有证据确实充分,才能对一个人进行起诉,也只有排除所有合理怀疑,才能定一个人罪,如果我们否定了这些,等于是推倒了整个现代文明为基础的刑事司法大厦。”

张燕生说,当她看完平潭司法系统工作人员的文章后,她觉得法律人不等于懂法,法律人依法办事还远未实现。但她觉得这样的讨论或许是一件好事,“可以趁此开启对法律人普法的时代。”

“过去普法都是让老百姓遵纪守法,现在,让执法人员遵纪守法也要提上日程,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张燕生说。

在第二封公开声明中,张燕生和斯伟江解释了念斌和辛普森的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美国辛普森案的逻辑来套念斌案。有人说,辛普森案,也是疑罪从无,可还是有很多人相信辛普森就是嫌疑犯,但念斌案和辛普森案是完全不可比拟的。辛普森案,他原本就有殴打妻子的前科,而且离婚后有骚扰她的情况,案发现场出现他的血迹,另外,辛普森还公然逃跑,出演了警察追捕的电视直播。后来,陪审团怀疑有种族歧视的警察涉嫌构陷辛普森,以及现场发现的手套过小等,导致合理怀疑,陪审团判决罪名不成立。而念斌案,是在另有怀疑对象的情况下,公安通过刑讯逼供和制造假证,罗织了所谓念斌投毒的故事。但最终,整个故事的每一个情节,包括毒药种类、毒药来源、投毒工具、投毒过程等,全部被戳穿和否定。”

斯伟江说,愿念斌和他团圆后的妻子孩子,不再戴着嫌疑人的帽子,清清白白,度过平静的余生。

念斌(图 / 本刊记者大食)

逼供

平潭警方封了念斌的食杂店,并在门口当众宣布投毒案靠破,凶手就是念斌。宣布不到半个小时,丁俞两个家族召集近百人对念斌和他哥哥,以及父母同住的房子进行了打砸。“断断续续砸了10来天,房间里能烧的东西都烧了。我多次报警,都没人来管。还说我弟弟把人杀了,他们砸也是应该的”

一切的审判始于2006年7月27日,事发于一个投毒致死案。

当天晚上10点多,福建平潭县澳前村,村口白天繁忙的码头已然安静。从村口经过,唯可听到海浪冲击堤坝的声音。丁云虾家里的声响,划破了村庄的宁静。她10岁的儿子俞攀和8岁的女儿俞悦相继出现腹疼、头疼、呕吐和抽搐等症状。当孩子刚出现这些症状时,丁云虾以为孩子是吹多了海风着凉了,还用了农村的偏方为孩子治疗,直到送往平潭医院后,方才知道是食物中毒。

2003年,丁云虾的丈夫俞泉(化名)在一次海运中遇难。此后,丁云虾便独自带着3个孩子生活。事发大概一年前,丁云虾借了两万多块钱,租下了同村人陈炎娇靠着镇上临街的一个铺面,开了一间食杂店。在丁云虾之前几个月,同村人念斌已经租下陈炎娇隔壁的另一间铺面,同样也是食杂店。丁家和念家是村里的两大姓氏。当天中午,丁云虾的公公俞兆发在海里放网,特意从14筐鱼饲料里捡了大概一公斤鱿鱼。“从放下去,到收起来,总共才3个小时,鱿鱼特别新鲜,我捡了一捧。”

俞兆发说,捡时鱿鱼还是活的,动起来,背上反光,像一朵花一样。他挂念儿媳妇一个人生活不容易,便想着把捡起的鱿鱼给她送去。快到店里时,俞兆发看见了当时只有6岁的小孙子俞涵,就把鱿鱼给了他,“用塑料袋装着,他高高兴兴地提回家去了。”

租住陈炎娇的房子一段时间后,丁云虾才知道陈炎娇的丈夫也死于海难。因此,两个有相同经历的女人在生活上给予对方更多的照顾。两家便经常在一起做饭,吃饭。

俞涵见妈妈丁云虾在睡午觉,便把鱿鱼交给了陈炎娇。她把鱿鱼洗干净,用铁锅炒熟后,乘在饭碗里放了起来。丁云虾醒来时已是下午5点钟左右,她用铝壶里的水煮了稀饭,陈炎娇的女儿念福珠帮忙把饭里的鱿鱼切成片,配着青椒一块炒了。

吃饭时,丁云虾不在。陈炎娇和女儿念福珠带着丁云虾的3个孩子一起吃。当天早上和中午,因为俞攀调皮,丁云虾生气了,便没让他吃饭。所以,晚饭时,他吃了特别多的鱿鱼。俞悦从小爱吃鱿鱼,也吃了不少。因为不喜欢,俞涵吃得很少。陈炎娇夹了几片,念福珠从炒时就开始吃。等到丁云虾回来吃饭时,鱿鱼已经吃光了,她只得喝了一碗稀饭。

这个下午,念斌则一直呆在店里。“上午是我老婆在看店,下午就我来,每天两个人轮流。”念斌说。

当晚,陈炎娇和念福珠也相继出现中毒症状。12时许,一看孩子快不行了,丁云虾才想到赶紧把孩子送平潭县医院。经抢救无效,两个孩子分别在次日凌晨2点和5点去世。念斌说,当时见到孩子中毒,他还帮忙叫了车送医院。后半夜见丁一家人都没回来,他还帮着把丁云虾家的水果摊收拾好。此时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警方日后会把他列为此次投毒案的主谋。

俞兆发说,在事发前两个多月,他劝过丁云虾,让她把店关掉,因为他发现“念斌对她们的态度很不好”。念斌则否认了这样的说法。

丁云虾答应俞兆发,等把店里的货卖完了,就不再进货了。“如果我儿子活着,她是怎么也不会开这个店的。”俞兆发说。却没想,店未及关门,两个孩子突遭横祸。如今,这两个店铺已经有新的租户,并把中间的隔断墙打通,并成一间,开了一家手机超市。

平潭警方经过侦查,确定是人为投入氟乙酸盐鼠药所致。8月7日,平潭警方当着念斌4岁孩子的面,把他从家中带走。当晚,对念斌进行了测谎。“就因为我说不出来当时总理的名字,就认为我有嫌疑。”念斌说。

测谎之后,念斌被平潭刑侦大队民警翁其峰和另外两名民警带到了刑警队。“翁其峰就把我双手铐着,吊起来,然后用书本垫在我的肋骨两侧,用锤子敲打,刚开始我还能忍受,后来,他又用竹板顶我的肋骨,实在受不了了,全身只有嘴巴才是受自己控制的,我就咬舌自尽。”

此时,在福清的吴昌龙已熬过了153天的刑讯逼供,并在看守所里度过了5年。在一份《一个“死囚”的泣控》材料里,吴昌龙这样写道:“他们每天把我铐在窗户上,不让我睡觉,我困得没办法睁开眼了,他们就打我耳光用脚踢我,„„被他们踢后,我嘴里的肉和牙齿经过猛烈的撞击后,口腔里的肉裂了很大一个血口,他们见血从我的嘴角流出来后,就朝我大声吼着说,不准你把血吐出来,无奈,我强忍着口腔的巨痛,把一大口血艰难地吞了下去。„„我无法承受巨痛下,不得不乱编说炸药是我拿的。”

2001年6月24日,福建省福清市纪委办公楼发生爆炸。福建省公安厅挂牌督办,要求“全力侦破,挽回影响”。3天后的晚上,吴昌龙在路上被人用枪顶着头带到了刑警队。之后,警方对他进行了长达153天的刑讯逼供。最终,他不得不“承认是自己和他人所为”。

念斌咬舌后,翁其峰不敢再对他刑讯逼供。“他就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承认,他还要把我妻子抓起来。”念斌说,当时就觉得认了,儿子念武(化名)才不至于成为孤儿。次日,在翁其峰的说教下,念斌“交代了作案经过”。投毒动机是,2006年7月26日,一名顾客来买香烟,却让丁云虾喊到了店里,抢了念斌的生意,因此他怀恨在心,想教训一下丁家,“让她肚子疼,拉拉稀”,便于次日凌晨将鼠药投入邻居家的铝壶中。

念斌无罪回家后,这盘预审录像带被俞家拿来在镇上的马路边上不停播放。但在录像里,看不到翁其峰教念斌如何说作案经过。事后,张燕生调查得知,这一个小时的录像被剪掉了。经查阅8月8日的审讯录像,在第10分50秒处出现了明显的中断。后来,出庭接受质询的4名警察当庭承认该录像中断一个多小时,而这段时间恰恰是念斌从不承认投毒到承认投毒的关键之处。

对于审讯录像中断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涉案四名警察当庭作证:警察高毅称自己“出去了”,负责录像的警察陈秋星称自己“关闭录像后去睡觉”,负责记录的警察丁元华称自己“与翁其峰共同坐在审讯台前审讯念斌,翁其峰是否刑讯逼供你们去问他”,而翁其峰则称8月8日那天自己“在家睡觉”。

和吴昌龙案一样,事发后,念斌案也成了省厅督办的重点案件。8月10日,平潭警方封了念斌的食杂店,并在门口当众宣布投毒案告破,凶手就是念斌。警方的一席话,激怒了丁俞两家。宣布不到半个小时,丁俞两个家族召集近百人对念斌和他哥哥以及父母同住的房子进行了打砸。“断断续续砸了十来天,房间里能烧的东西都烧了。我多次报警,都没人来管。还说我弟弟把人杀了,他们砸也是应该的。”念斌的哥哥念孝松说。

念建兰见此,只得带着当时已躺在病床上的父母、侄子匆匆逃到福州躲避。从此以后,她们再也没有回此居住过。半年后,念斌的父亲过世,母亲(在念斌无罪回家前半年过世)也因此疯了。“经常大半夜跑出去找儿子,没办法,我们就只能把她锁在房间里。”念孝松说,“父亲死前说,这事要是念斌干的千刀万剐也不冤,如果不是他干的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

念斌回家后,本准备到平潭老家父母坟前拜拜。“我要告诉我的父母,把我无罪的判决书烧给他们,让父母知道,我是清白的。”

村干部给念建兰打电话,希望她低调一些,尽量照顾一下丁俞两家的感受。“那我们家的感受,谁来照顾。”念建兰几乎在电话里吼道。但最终,她还是决定先不回老家。她们只能继续借宿在福州的亲戚家里。“他们只是把我的铁链解掉了,这不是真正的自由。”念斌说。

案子“破”后,警方开始大张旗鼓地论功行赏。

2001年12月5日,吴昌龙一案还没有移送到检察院,福清市公安局政治处已经着手给核心办案人员请功,向上呈送了一份专案组主审、福清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重案中队中队长吴承奋的二等功请功报告。这份报告总结,“吴承奋等人冒着酷暑,克服疲劳,做了大量的细致的思想工作,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如此下去。嫌疑人们这才不得不低下头,全面把犯罪事实讲了出来,是我局成功查破重特大恶性案件的又一典范。”

同样,在警方宣布念斌是凶手的当晚,平潭电视台把“热烈庆祝念斌投毒案告破”滚动播放了三天。随后,福建当地的纸媒也纷纷跟进报道,再次“热烈庆祝念斌案告破”。2006年8月23日,平潭县委、县政府召开表彰大会,对侦破投毒杀人案等3起特大刑事案件的有功人员通报表彰,并给予5.6万元的资金奖励。主办此案的平潭县公安局侦查员翁其峰,因此提拔为县刑侦大队的中队长。

2006年9月21日,福建《东南快报》用了一整版的篇幅来报道检测出念斌案关键证据氟乙酸盐的专家李航麒的先进事迹,标题称他为“毒物克星”,文章中描述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李航麒当时是福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理化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东南快报》的这篇文章写道,“李航麒利用对氟乙酸盐的初步研究成果,展开检验,当晚9时许,他在两死者的呕吐物、尿液、血液中检出了氟乙酸盐成分。„„他一件件地检测排除可疑物,当拿起一口被清洗得干干净净的炒菜铁锅检测时,他并没有预料到,令他兴奋的结果会这么快出现,因为锅被洗过,即使有氟乙酸盐,其溶水那么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然而灵敏的测毒仪器却发出提示:锅里沾有氟乙酸盐。李航麒高兴得跳了起来。也因此,警方把犯罪嫌疑人锁定在了念斌身上。”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时,最终推翻了这份理化报告。判决书上写道:从碗、塑料盆和铁盆中检出氟乙酸盐鼠药成分的检验结论可靠性存疑,配制鼠药工具的理化检验报告不足以采信。

吴昌龙、念斌前后含冤入狱后,他们各自的姐姐吴华英和念建兰决定为弟弟讨回清白。日后,吴华英和念建兰在维权的路上,互相成了对方的精神支柱。“感觉我们两个是第57个民族的,没有距离感。”吴华英说。

平潭澳前镇,念斌的家仍然是8年前被受害者家属砸烂的模样(图 / 本刊记者大食)

抗争

吴华英从来不奢望明天会怎么样,只求今天努力就好。她在网上见到太多人因为上访而失踪的新闻,便给自己买了一份意外保险。她觉得,如果有一天她也突然消失了,这笔保险赔偿可以让家里人继续一段时间的生活

这本是两场不该有的审判,如两案的辩护律师所说,因为连立案的基础都没有。

2001年11月14日,案子初始的辩护律师马义良会见了吴昌龙。当时已是入冬,但马义良见到吴昌龙时,他还穿着短袖,整个人的脸色发青。马义良让坐在对面的吴昌龙讲话,吴昌龙一开口就哭了,说不出话来。专案组的吴承奋和另一个警察一左一右站在吴昌龙的两边。吴昌龙给马义良展示他的伤痕,吴承奋马上制止,并警告他不能再说话。紧接着,关掉了马义良的录音笔。从此,马义良就知道,这个案子肯定有问题。

刚开始接触这个案子时,马义良很乐观。“案子的证据就摆在那里,根本没有完整的证据链,有罪无罪很清楚,所以最开始我们都估计没有那么严重,觉得案子很快就能了结,人很快就能放出来。”吴华英也有这样的乐观。

同样,念建兰对弟弟很快能放出来也保持了乐观。她相信弟弟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在她的印象中,虽然念斌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五年级,但从来没有与乡亲发生过任何矛盾冲突。

维权之初,同样有着“青天”情结的吴华英和念建兰选择了相同的路径,她们期望在上访的路上遇到一个领导,给个批示,案子就可以查清楚。“古装电视剧里都这样演的,遇见领导就解决了。”吴华英说,她们想把电视剧里的情节复制到现实生活中。

如果不出意外,事发当年底,吴昌龙会如期结婚。离婚后的姐姐吴华英带着女儿则会顺利到达日本和她的妹妹相聚。当时,吴华英留着一头短碎的头发。她的左边眉头上有一颗黑痣,老一辈人称这是“眉里藏珠”,非富即贵之相。

吴昌龙不见的第二天,吴华英以为他失踪了,到福清市警方报案,并在当地的电视台播放寻人启事。尽管此时的吴昌龙被关在福清市刑警大队,但当地警方没有告诉她。

153天后,吴华英才有了弟弟的确切消息——被刑拘。乐观的吴华英在家里等着吴昌龙无罪回家。可案情的发展完全脱离了法制的轨道。

《南方周末》报道,吴承奋的请功报告最终没有得到批复。尽管福州市检察院2002年初曾两次退卷,列出了此案里的五大疑点,要求福清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但案件的进程还是不可阻挡。在此之前,对于是否要批捕吴昌龙老板陈科云(福建爆炸案被冤枉的主犯)的前妻谢清有不同意见。2001年11月27日,福清市政法委召开案件协调会,时任福清市政法委书记陈振英——即负责侦破此案的总指挥参加。会议认为,该案重大,建议检察院批捕。会一开完,谢清即遭批捕。

其后,基层办案人员为了逃避责任,把此份会议记录偷偷地放进了卷宗。后来加入辩护的林洪楠律师在阅卷时发现了,并复制了一份带出。他也因此遭到了停止律师资格执业一年的惩罚。

吴华英说,知道这些详细的案情后,她的心里有团火,一直在烧着自己,却无处发泄,“没有讲道理的地方。”

她开始抱着材料去福清市委,她一间一间地敲开办公室的门,终于见到了书记。除了一句“会公正处理”的回复,再无下文。她想,既然如此,那就往上告。

但她终究等来了一个糟糕的结果。

2002年6月,福州市检察院的第二次退回补充侦查还在福清,时任福州市政法委负责人便下令福州市检察院马上将此案交福州市中院审理。2002年7月25日,福州市检察院还是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公诉,但该案的证据目录和证人名单都未随卷,因此导致此案根本无法审理。

2002年11月28日,福清市中院第一次开庭审理了福清爆炸案。两年后,该案一审宣判,吴昌龙和陈科云被判处死缓。但奇怪的是,吴昌龙“供出”的电雷管提供者王小刚却被无罪释放。

判决下来后的一段时间,吴华英从来不奢望明天会怎么样,只求今天努力就好。她在网上见到太多人因为上访而失踪的新闻,便给自己买了一份意外保险。她觉得,如果有一天她也突然消失了,这笔保险赔偿可以让家里人继续一段时间的生活。

在上访的过程中,吴华英重新认识了社会。她开始调整自己的抗争方式。“刚开始有一点乐观,现实的碰撞,让自己的外壳一点一点厚实,然后,承受力就越来越强,最后就被折磨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吴华英说。

念斌和念建兰(图 / 本刊记者大食)

造假

“我们只能在狼烟四起的破棚子里面,消耗自己本该安宁的生命,耐着性子去寻找证据,证明自己和亲人的清白,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要去不断地证明自己的亲人是清白的吗?”

随着去政府部门上访的门槛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难,她们想获得媒体关注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因此,她们需要不断地制造新的形式来吸引媒体的关注,还得保证不去触碰政治底线。比如,对政治底线的触犯是念建兰最忌讳的。她总觉得,不能像吴华英一样被关进去。“如果我被关进去了,我出来就只能去拿弟弟的骨灰了。”

一开始,和吴华英一样,念建兰也选择了去当地的政府部门和北京递材料,希望领导批示。后来她发现,上访根本没用,只会让她更愤怒,更无助。“每次上访都是哭着回来的,他妈的,没有人把我当人看。”念建兰说。

有一段时间,朋友劝念建兰把她精神失常的母亲,以及小侄子推出来,博社会和媒体的同情,让更多人来关注此事。但好强的自尊心,让她无法迈出这一步。“我们要笑,要有尊严地笑,不能哭,哭多了,别人就讨厌了,当别人都不把自己当人看的时候,自己就更得争气活得像个人。”念建兰说。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寄给政府和媒体的材料都是念建兰自己用手写的。后来,她连在这些材料上签名的勇气都没有了。“开始寄材料是为了让人看,后来寄材料完全是为了自我安慰。”

有一次去北京上访,念建兰怕被人跟踪,就拿了个公文包去一信访部门门口踩点。在那里,她看到一个老人穿着一件上衣,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冤”字。站岗的武警就在旁边,无动于衷。她觉得好可怕,便打消了再上访的念头。那时,她特别无助,就一个人跑到教堂里面坐一会儿,不出声,泪流满面。

念建兰开始想着用证据的方式去一步一步拆穿警方的谎言。她第一步想到的就是去买鼠药,然后像李航麒那样去做实验,看洗过的锅到底能不能检测出氟乙酸盐。“她买鼠药,踏破了物构所的门槛,找人鉴定,有位大姐,刚开始还收费,后来不忍心再收费了。”游精佑说,“她不是理科生,但谈起氟乙酸盐,谈起质谱图,离子轰击,一气呵成,这些知识,作为正儿八经的理工科生,我要很吃力才能消化。”

念斌被抓后,念建兰在澳前村的亲戚听房东陈炎娇说不可能,因为她当天中午就用了水壶的水,并证明晚上煮饭是用另外一个红桶里的水。念建兰给了姑姑一支录音笔,让姑姑去找陈炎娇问问具体情况。陈炎娇把此前说的跟她姑姑复述了一遍。姑姑回家后,却发现录音笔没开。当她和姑姑再去的时候,陈炎娇警惕起来,并发现了她们的录音笔。陈炎娇告诉念建兰,警方已找过她做笔录,还让她不要乱说话。

念建兰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辩护律师张燕生。张燕生在案卷中发现,当时所有人的笔录都在,就唯独没有陈炎娇的笔录。后来,在念斌第三次被判死刑之后的第二次二审时,张燕生多次向法院申请,最终才由福建高院陈丰法官从翁其峰手中调取出来。由于这3份陈述不符合侦查机关设定的念斌“从水壶里投毒”的情节,被翁其峰隐匿。

对于为何怀疑念斌,翁其峰曾多次出具《情况说明》(平潭县公安局加盖公章),称从念斌食杂店的门上提取的“门把儿”检出毒物之后才将侦查目标转向念斌,“门把”检验分析意见是为其侦查(念斌)提供方向。侦查机关在其制作的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记载,提取门把的时间是2006年7月28日,后来,他们又把时间改为2006年7月31日。

法庭审理中发现,侦查机关向检验机构委托检验的时间有非常明显的涂改痕迹,即从“2006年8月8日”改为“7月31日”。在当庭质询时,负责委托检验的侦查员翁其峰当场否认自己委托检验,称自己只是在委托书上“签了一个名字”,委托书上的涂改痕迹是我们“支队长让改的”。对于自己过去多次亲笔出具的《情况说明》,翁其峰又当庭否认了门把是为侦查提供方向,改口称“是在念斌招供之后才看到的”。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依然通过了念斌的死刑,并送最高法复核。不久,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张燕生谈起了念斌案,哭了。“作为一个法律人,明知道公安机关的证据漏洞百出,可法院居然可以视而不见。”张燕生说。

后来,她们发现了办案人员更多的造假。张燕生说,警方侦查人员说8月8日下午就把高压锅和水壶提取走了,而且水壶和高压锅是同时提取的,他们还特意说8月8日下午还开展了一次现场勘查。在现场勘查后拿走了水壶和高压锅。但是在8月9日夜间12点多到8月10日凌晨两个高压锅都还在现场,这时候水壶已经不见了,这些证据都有力地证明了几位侦查人员都没有说出案件的真相,他们在说假话。

“我们只能在狼烟四起的破棚子里面,消耗自己本该安宁的生命,耐着性子去寻找证据,证明自己和亲人的清白,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要去不断地证明自己的亲人是清白的吗?”游精佑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

更令她们没想到的是后来的发现,原来当初平潭警方有合理的怀疑对象,并在这个怀疑对象家里搜出了毒鼠强,更巧合的是,此人曾在事发当天下午4时许出现在案发现场。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这条线索警方并未深入调查,就把侦查对象转向了念斌。庭审时,斯伟江问警方人员有没有就毒鼠强做过检测,警方人员承认有,但却拿不出一张检测的证据。吴昌龙案也同样有一条可查的线索。案发两年后,与该案有关的一位人员多次接到陌生男子的电话,称吴昌龙等是冤枉的,真凶另有其人,并提供了真凶的名字,还提供了与爆炸物有关的物证。

律师林洪楠陪同这位人员前往福建省公安厅报案,但对方以该案已告破为由,拒绝立案。不久,该人员移民阿根廷,不到一个月,即被不明身份的人枪杀于街头。

这种造假虽然被揭示,但结果只能由他们。后来,游精佑说,实在不行,我们去大街小巷,展示愤怒吧,像一块石头一样,坚定地展示。

念建兰说,她最绝望的是,申冤的人在路上渐渐老去,而蒙冤的亲人还在牢里。于是,念建兰和吴华英开始展示自己的愤怒。

她们展示愤怒的策略不一样。吴华英把矛头指向了主管案件的领导,但在基层维稳人员面前又试图说服。“他们也是一个饭碗,不容易,尽量让他们感知我的苦难,最后形成一个互相理解的结果。但对于领导,我绝对不会放过,就是要不停地揭露,让领导缩手。”吴华英说。

经过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以后,念建兰的选择跟吴华英刚好相反。在领导面前,多数时候,她会展示自己弱势的一面,但在基层人员面前,她会展示自己非常强悍的一面。因为她知道,基层人员对案子形成不了影响。

吴华英还开始上网,她要制造更多的轰动,才能让媒体关注此案。2009年,她和游精佑及另外一位网友一起帮助一位访友制作了一段涉及一起有争议命案的视频传到网上。不久,他们被福州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刑拘,各判有期徒刑一年,媒体称之为“三网民案”。

此事之后,念建兰上网知道了吴华英。念建兰在绝望时,会去看吴华英在网上写下的心路历程。上访过程中,吴华英不管到哪,都会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一笔。“他们可以随便就把我们小人物的命运抹掉,但我至少要证明,我来过。”吴华英说。

吴华英出狱后,这两个被体制孤立的女人终于在福州鼓山有了第一次见面。她们俩在一起时,可以互相消解彼此的绝望。这次会面,她们刚好碰上了游精佑,他对念建兰的第一印像是,“像男人那样锋利,又像姐姐那样坚定。”

此时,游精佑才想起,其实他多年前在福建《海峡都市报》上看过关于念斌案的报道。“知道这些案件都曾在这个报纸上成功告破过。”

认识游精佑后,念建兰不仅在事实上反击,对于官方的宣传也开始解构。当初,官方在宣传此案时,都用念斌投毒案作标题,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主观认知。刚开始,念建兰也没有意识到这点,也跟着官方的意识形态走,最后,游精佑提醒了她。“我就告诉她,在媒体颠覆官方宣传的认知。”

此后,念建兰再向人提起此案时,称之为福建念斌案,再后来,成了现在的念斌案,“就把警方主观宣传的东西去掉了。”

吴昌龙(图 / 郭现中)

合力

在几次庭审时,斯伟江和张燕生都遭到了受害者家属的攻击。“对家属的同情是可以的,但司法体制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没有控制住,让她们闹,这一点,我对法院是有意见的。都只是警告一下,或者劝离,但没一会儿又让她们回来,然后,她们又继续骂。公安在背后的纵容,导致了他们觉得在哪都可以闹”

由于两案在案发之初就成了省公安厅的督办案件,一方面有人要把案子办成铁案。另一方面,质疑的力量也在跟这种“要办铁案”的力量抗衡。

2006年6月1日,吴昌龙案在福州中院重新开庭。辩护律师林洪楠当庭提出的一份鉴定显示,爆炸案显示至少需要600克左右的炸药,远多于吴昌龙供述的150克,证明此案有重大疑点。这份鉴定由福州中院委托福建省工程爆破协会于2003年做出,在原审一审期间就已出示。

《南方周末》报道,开庭不久后,福建省工程爆破协会秘书长陈榕明被福州警方以涉嫌伪证罪刑拘,羁押于福州市第一看守所长达37天。另一当时参与鉴定的专家也有同样的遭遇。福清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分管爆破物品的民警侯小凯,因参与了专家鉴定时的事务性接洽,也被警方以监视居住的名义关押近50天。倒霉的不仅专家和警察,福州中院刑庭法官王青也被检察院传唤。他是此案原审一审的承办法官。这份鉴定,正是他委托福建省工程爆破协会做的。

案子到福建省高院以后,吴昌龙代理律师林洪楠找到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时任主审法官赵家玲,希望法院按照新修改的刑诉法,把吴昌龙及另外一名当事人放出来。赵家玲认为,虽然刑诉法修改,但还没有生效,等到2013年1月1日再说。

此法生效后,林洪楠再次找到赵家玲,她显得有些生气,责问林洪楠,到底是他在主审办案,还是林洪楠在主审办案。

但此案最终连福建省高院都没有通过。在福建省高院的层面,自始至终对此案都未有过有罪判决。“要是没有福建省高院对底线的坚持,这案子早就不是这样了。”林洪楠律师说。

2013年5月3日,吴昌龙案迎来终审判决——无罪释放。

这种健康的力量在念斌案中也多有体现。念斌一审被判死刑后,福建省高院二审,当时的审判长是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池力。念建兰打电话给她,希望给自己5分钟说话的机会。最后,池力告诉念建兰,她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让大家在庭上说话。果然,案件发回重审。

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第二次二审时,在没有新证据的情况下,竟然通过了福州中院二审作出的死刑判决,并送最高法复核。此后,最高法法官到福州第一次约见了念斌。最终,死刑复核没有通过。

直到半年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才把死刑复核没有通过的消息告诉念建兰。“他们太残忍了,把这个消息瞒了半年,他们完全不懂小人物的感受,我们是上一秒希望,转身下一少就是绝望了。”念建兰说。

就算在最高法死刑复核没有通过、发回重审的情况下,福州中院依然判处了念斌死刑。案子又回到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熊焰是念斌案的终审审判长,斯伟江接手此案后,福建司法系统的一位人员告诉他,“熊焰是福建司法系统里最好的法官。”

斯伟江觉得,此案能得平反,法院顶住的压力肯定不小。“她们也要承担风险的,得承受来自公安,还有受害家属方面的压力。但他们私下里非常谨慎,生怕说的话被律师放到网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几次庭审时,斯伟江和张燕生都遭到了受害者家属的攻击。“对家属的同情是可以的,但司法体制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没有控制住,让他们闹,这一点,我对法院是有意见的。都只是警告一下,或者劝离,但没一会儿又让他们回来,然后,她们又继续骂。公安在背后的纵容,导致了他们觉得在哪都可以闹。”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斯伟江还特别表扬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新岚。她是省级高院院长里为数不多的法学背景出身的院长之一。其于2008年1月25日当选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斯伟江说,福建高院审理本案的合议庭成员以及背后的福建高院决策人,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律师能明显感觉到体制内外的压力,有人想要把冤案办成铁案,如果没有法院顶住压力,坚守法律,念斌仍可能被冤杀。“这也离不开最高法院周强院长,以及国家推动平反冤案、公正司法的大氛围,无论如何,我们相信,平反冤案、宣告无罪,是一个合力,众多的良知和坚持汇成一个正义的判决。”

在谈到翁其峰时,斯伟江这样写道:“我在06年的审讯录像中,看到翁其峰是满头黑发的,但今年在法庭上询问他时,70后的他已经是白发满头。虽然他在庭上毫无悔改之意,但我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况且,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9月1日,最高法机关报——《人民法院》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谈到了清除司法潜规则的问题。“司法潜规则是对司法公正原则的背叛,是对程序正义的践踏。司法潜规则往往是影响司法公正的不可小觑的负能量,也是酿成冤假错案的重要诱因。要防范出现下一个念斌案,就必须坚决革除司法潜规则,把其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挤占其生存空间,让其无处遁形。唯有深化司法改革,彻底清除司法潜规则,实现彻底的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兑现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关于依法独立审判的庄严承诺,法院才能不受公安、检察院的影响,真正做到疑罪从无。”

如今,吴华英和念建兰都想回归正常生活的轨道。他们也期望政府能尽快启动对制造冤案的执法人员的追责。在跟本刊记者的聊天中,她们都拿出了年轻时的照片,无比怀念曾经的青春,感叹“时间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尽管她们的弟弟都已获得自由,但吴华英和念建兰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监控。比如,华侨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吴情树想在下学期请吴华英和念建兰一起去给学生讲讲她们对正义的执着和坚守。当吴华英把联系方式留给吴情树后不久,她收到了吴情树的私信,“当地国保和公安打电话给我们书记,让我不要请了,无奈,他们担心什么呢?”

吴华英回了“呵呵”两字。念斌无罪释放后,网络上广泛流传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的一篇文章。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

在遭受司法冤屈的被害人面前,对于司法机关无论进行何种责难都应该。为了避免冤案,对于司法机关无论提出何种要求都不为过。冤案的制造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都应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难以实现,我仍然要说:

司法的最高境界是无冤。【完】

历年来社会影响巨大的冤案

滕兴善

1987年,因“杀人碎尸”,滕兴善被列为犯罪嫌疑人,1988年12月被判处死刑。1993年,案件“被害人”石小荣返回贵州老家。2006年,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滕兴善故意杀人案做出再审判决,宣告滕兴善无罪。

佘祥林

1994年佘祥林因涉嫌杀害妻子被批捕,1998年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2005年3月28日,佘妻张在玉突然从山东回到京山。4月13日,京山县人民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宣判佘祥林无罪,佘祥林领取七十余万元国家赔偿。

聂树斌

1994年,19岁的聂树斌被当成石家庄奸杀案凶手枪毙。2005年,王书金被抓并交代4起奸杀案,其中包括当年石家庄案。聂树斌案在真凶落网后仍没有被平反。

李化伟

1989年12月4日,李化伟因“故意杀人”(杀害妻子)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0年,杀害其妻子的真凶落网,2002年6月25日,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李化伟无罪。

杜培武

1999年,昆明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杜培武因“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杨天勇特大抢劫杀人团伙案于2000年11月告破后,杜培武又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改判无罪,当庭释放。

李久明 2002年,河北二级警督李久明因一起入室杀人案受到牵连,后被捕入狱。2003年6月,唐山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非法持有枪支罪对李久明提起公诉。一年后,李久明被无罪释放。

张氏叔侄

2003年5月杭州发生一起“强奸致死案”,嫌疑人二审分别被判死缓和15年徒刑,服刑已近10载。2013年3月26日,浙江高院依法对张辉、张高平强奸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

赵作海

2010,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惨遭刑讯逼供,被判死缓,坐牢11年。“受害者”突然返村,方无罪释放,得国家赔偿65万元。

作者:本刊记者徐丽宪发自福建 / 编辑白伟志《南方人物周刊》

案例二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3月17日:在广州街头被带至黄村街派出所 3月18日:被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 3月18日: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 3月20日:救治站宣布事主不治

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事主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 孙志刚,男,今年27岁,刚从大学毕业两年。

2003年3月17日晚10点,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去上网。在其后的3天中,他经历了此前不曾去过的3个地方:广州黄村街派出所、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和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

这3天,在这3个地方,孙志刚究竟遭遇了什么,他现在已经不能告诉我们了。3月20日,孙志刚死于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广州市脑科医院的江村住院部)。

他的尸体现在尚未火化,仍然保存在殡仪馆内。孙志刚死了

先被带至派出所,后被送往收容站,再被送往收容人员救治站,之后不治 孙志刚来广州才20多天。2001年,他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之后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20多天前,他应聘来到广州一家服装公司。

因为刚来广州,孙志刚还没办理暂住证,当晚他出门时,也没随身携带身份证。

当晚11点左右,与他同住的成先生(化名)接到了一个手机打来的电话,孙志刚在电话中说,他因为没有暂住证而被带到了黄村街派出所。

在一份《城市收容“三无”人员询问登记表》中,孙志刚是这样填写的:“我在东圃黄村街上逛街,被治安人员盘问后发现没有办理暂住证,后被带到黄村街派出所。” 孙志刚在电话中让成先生“带着身份证和钱”去保释他,于是,成先生和另一个同事立刻赶往黄村街派出所,到达时已接近晚12点。

出于某种现在不为人所知的原因,成先生被警方告知“孙志刚有身份证也不能保释”。在那里,成先生亲眼看到许多人被陆续保了出来,但他先后找了两名警察希望保人,但那两名警察在看到正在被讯问的孙志刚后,都说“这个人不行”,但并没解释原因。

成先生说,其中一个警察还让他去看有关条例,说他们有权力收容谁。成先生很纳闷,于是打电话给广州本地的朋友,他的朋友告诉他,之所以警方不愿保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孙志刚“犯了事”,二是“顶了嘴”。

成先生回忆说,他后来在派出所的一个办公窗口看到了孙志刚,于是偷偷跟过去问他“怎么被抓的,有没有不合作”,孙回答说“没干什么,才出来就被抓了”。成先生说,“他(孙志刚)承认跟警察顶过嘴,但他认为自己说的话不是很严重”。

警察随后让孙志刚写材料,成先生和孙志刚从此再没见过面。

第二天,孙的另一个朋友接到孙从收容站里打出的电话,据他回忆,孙在电话中“有些结巴,说话速度很快,感觉他非常恐惧”。于是,他通知孙志刚所在公司的老板去收容站保人。之后,孙的一个同事去了一次,但被告知保人手续不全,在开好各种证明以后,公司老板亲自赶到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但收容站那时要下班了,要保人得等到第二天。

3月19日,孙志刚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收容站,这才知道孙志刚已经被送到医院(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去了。在护理记录上,医院接收的时间是18日晚11点30分。

成先生说,当时他们想去医院见孙志刚,又被医生告知不能见,而且必须是孙志刚亲属才能前来保人。

20日中午,当孙的朋友再次打电话询问时,得到的回答让他们至今难以相信:孙志刚死了,死因是心脏病。

护理记录表明,入院时,孙志刚“失眠、心慌、尿频、恶心呕吐,意识清醒,表现安静”,之后住院的时间,孙志刚几乎一直“睡眠”:直到3月20日早上10点,护士查房时发现孙志刚“病情迅速变化,面色苍白、不语不动,呼吸微弱,血压已经测不到”。医生在10点15分采取注射肾上腺素等治疗手段,10分钟后,宣布停止一切治疗。孙志刚走完了他27年的人生路。

医院让孙志刚的朋友去殡仪馆等着。孙的朋友赶到殡仪馆后又过了两个小时,尸体运到。护理记录上,孙的死亡时间是2003年3月20日10点25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

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几天内曾遭毒打并最终导致死亡

医院在护理记录中认为,孙是猝死,死因是脑血管意外,心脏病突发。在向法医提出尸检委托时,院方的说法仍是“猝死、脑血管意外”。据3月18日的值班医生介绍,孙志刚入院时曾说自己有心脏病史,据此推断孙志刚死于心脏病。但是,这个说法遭到了孙志刚家属和同学的反驳,孙志刚父亲表示,从来不知道儿子有心脏病。

同样,法医尸检的结果也推翻了院方的诊断。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4月18日出具的检验鉴定书中,明确指出:“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虽然孙的身体表面上看不出致命伤痕,但是在切开腰背部以后,法医发现,孙志刚的皮下组织出现了厚达3·5厘米的出血,其范围更是大到60×50厘米。孙志刚生前是一个身高一米七

四、肩宽背阔的小伙子,这么大的出血范围,意味着他整个背部差不多全都是出血区了。

“翻开肌肉,到处都是一砣一砣的血块”4月3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解剖孙志刚尸体,孙志刚的两个叔叔孙兵武和孙海松在现场目睹了解剖过程。“惨不忍睹!”孙兵武说,“尸体上没穿衣服,所以伤很明显。”

孙兵武说,他看到孙志刚双肩各有两个直径约1·5厘米的圆形黑印,每个膝盖上,也有五六个这样的黑印,这些黑印就像是“滴到白墙上的黑油漆那样明显”。孙兵武说,他当时听到一名参加尸体解剖的人说“这肯定是火烫的”。

孙兵武说,他看到在孙志刚的左肋部,有一团拳头大小的红肿,背部的伤甚至把负责尸检的医生“吓了一跳”,“从肩到臀部,全是暗红色,还有很多条长条状伤痕。”医生从背部切下第一刀,随着手术刀划动,一条黑线显现出来,切下第二刀的时候,显现出一砣砣的黑血块。

法医的检查还证明,死者的其他内脏器官没有出现问题,“未见致死性病理改变”。法医的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亡的原因,就是背部大面积的内伤。

鉴定书上的“分析说明”还指出,孙的身体表面有多处挫擦伤,背部可以明显看到条形皮下出血,除了腰背部的大面积出血以外,肋间肌肉也可以看到大面积出血。

“从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到死亡,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72小时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外科医生介绍:“软组织损伤导致细胞坏死出血,由于出血发生在体内,所以眼睛看不见,情况严重会导致广泛性血管内融血,这一症状也被称作DIC。DIC是治疗的转折点,一旦发生,患者一般会迅速死亡,极难救治。所以类似的治疗,早期都以止血、抗休克为主,目的是阻止病情进入DIC阶段,没有发生DIC,患者生还希望极大。”

3月18日晚上11点30分,孙志刚被收容站工作人员送到医院(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当天值班医生在体检病历“外科情况”一栏里的记录只有一个字:“无”,“精神检查”一栏里的记录是“未见明显异常,情感适切”,初步印象判断孙志刚患有焦虑症或心脏病。

对于孙志刚背部大面积暗红色肿胀,双肩和双膝上可疑的黑点以及肋部明显的红肿,病历上没有任何记录。在采访中,当晚的值班医生承认,由于当晚天黑,没有发现孙志刚的外伤,第二天,“由于患者穿着衣服,也没有主动说有外伤”,还是没有发现孙志刚严重的外伤。

“(护理记录中)所谓的睡眠很可能其实是休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由于内脏出血,血压下降,患者会出现创伤性休克,这是发生DIC症状的前兆之一,应该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但是护理记录上,还只是注明“(患者)本班睡眠”。

按法医的说法,孙志刚体内的大出血,是被钝物打击的结果,而且不止一次。“一次打击解释不了这么大面积的出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法医在看完尸检结果以后说。

从尸检结果看,孙志刚死前几天内被人殴打并最终导致死亡已是不争的事实。

更值得注意的是,孙身体表面的伤痕并不多,而皮下组织却有大面积软组织创伤,法医告诉记者,一般情况,在冬季穿着很厚的衣服的情况下,如果被打,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3月17日至3月20日的有关气象资料表明,广州市温度在16℃—28℃之间,这样的天气,孙当然不可能“穿得像冬天一样”。

那3天,孙志刚在黄村街派出所、收容站和医院度过的最后生涯,看来远不像各种表格和记录中写得那么平静。

孙志刚该被收容吗?

有工作单位,有正常居所,有身份证,只缺一张暂住证

接到死者家属提供的材料以后,记者走访了孙志刚临死前3天呆过的那3个地方。黄村街派出所拒绝接受采访,称必须要有分局秘书科的批准。记者赶到天河分局,在分局门外与秘书科的同志通了电话,秘书科表示,必须要有市公安局宣传处新闻科的批准。记者随后与新闻科的同志取得了联系,被告知必须先传真采访提纲。记者随后传了采访提纲给对方,但截至发稿时为止,尚没有得到答复。

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的一位副站长同样表示,没有上级机关的批准,他无法接受采访。记者随后来到广州市民政局事务处,该处处长谢志棠接待了记者。

谢志棠说,他知道孙志刚死亡一事。“收容站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人员,打人是会被开除的,而且收容站有监控录像”,谢志棠说,孙为什么被打他不清楚,但绝对不会是在收容站里被打的。在发现孙志刚不适以后,他们就立刻把孙送进了医院。

“我有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把握可以保证,收容站里是不会打人的”,谢志棠说。谢志棠还说,孙被送到收容站的时间并不长。

与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一样,收治孙志刚的广州市脑科医院的医教科负责人也表示,孙的外伤绝对不是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这名负责人介绍,医院内安装有录像监控装置,有专人负责监控,一旦发现打架斗殴,会立即制止。记者要求查看录像记录,该负责人表示,将等待公安部门调查,在调查结果没出来前,他们不会提供录像资料给记者。

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

民政局认为收容站不可能打人,救治站否认孙的外伤发生在住院期间,黄村街派出所拒绝接受采访

在离开收容站前往医院时,孙志刚曾填写了一张《离站征询意见表》,他写的是:满意!感谢!感谢!

现在已经无从知晓孙志刚当时的心情,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连写两个“感谢”,是在感谢自己被收容吗?

记者在翻阅有关管理条例并征询专业人员以后,才发现,孙志刚似乎并不属于应该被收容的对象。

在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2月23日通过并已于同年4月1日实施的《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在本省城市中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人员的收容遣送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黄村街派出所的一位侦察员在填写审查人意见时写道:“根据《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第九条第6款的规定,建议收容遣送。”

这一款是这样规定的: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当予以收容:

„„

(六)无合法证件且无正常居所、无正当生活来源而流落街头的; 《规定》中还明确规定:“有合法证件、正常居所、正当生活来源,但未随身携带证件的,经本人说明情况并查证属实,收容部门不得收容”。

孙志刚有工作单位,不能说是“无正当生活来源”;住在朋友家中,不能说是“无正常居所”;有身份证,也不能说是“无合法证件”。

在派出所的询问笔录中,很清楚记录着孙本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在黄村街派出所填写的表格中,就变成了“无固定住所,无生活来源,无有效证件”。

孙志刚本人缺的,仅仅是一个暂住证。但是记者在任何一条法规中,都没查到“缺了暂住证就要收容”的规定。记者为此电话采访广州省人大法工委办公室,得到了明确的答复:仅缺暂住证,是不能收容的。

能够按广州市关于“三无”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的,仅仅是不按规定申领流动人员临时登记证,或者流动人员临时登记证过期后“未就业仍在本市暂住的”人员。

但不知为什么,在黄村街派出所的询问笔录中,在“你现在有无固定住所在何处”和“你现在广州的生活来源靠什么,有何证明”这两个问题下面,也都注明是“无”。

成先生已经向记者证实孙志刚确实是住在他处的,此外,记者也看到了服装公司开出的书面证明,证明孙是在“2003年2月24日到我公司上班,任平面设计师一职,任职期间表现良好,为人正直,确是我„„服装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

为何在有孙志刚签名的笔录中,他却变成了无“生活来源”呢?这现在也是个未解之谜,民政局的谢处长对此也感到很困惑,“他一个大学生,智商不会低,怎么会说自己没有工作呢?”

于是,按照询问笔录上的情况,孙志刚变成了“三无”人员,派出所负责人签名“同意收容遣送”,市(区)公安机关也同意收容审查,于是,孙志刚被收容了,最后,他死了。

孙志刚的意外死亡令他的家人好友、同学老师都不胜悲伤,在他们眼中:孙志刚是一个很好的人,很有才华,有些偏激,有些固执。孙的弟弟说,“他社会经验不多,就是学习和干工作,比较喜欢讲大道理。”

孙志刚的同班同学李小玲说,搞艺术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孙志刚很有自己的想法,不过遇事爱争,曾经与她因为一点小事辩论过很久。

孙志刚死亡后,他的父亲和弟弟从湖北黄冈穷困的家乡赶来,翻出了孙生前遗物让记者看,里面有很多获奖证书。“他是我们家乡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不过,现在孙的家人有点后悔供孙志刚读大学了,“如果没有读过书,不认死理,也许他也就不会死„„”

陈峰王雷《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25日

案例三

天堂里不需要暂住证

孙志刚的身体躺在殡仪馆里已经一个月了,母亲却还不知道儿子已经离开人世。昨天,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见报以后,我们采访了孙的父亲和他的弟弟和舅舅,采访中得知,孙志刚的母亲身体很弱,为了怕她伤心过度,家人到现在还没有敢告诉他死讯。

记者还得知,在事发的黄村一带,有人大量购买南方都市报,怀疑是恶意收购。广州市市委书记林树森看到报纸后,大为震怒,天河区检察院已经主动打电话给死者家属,了解有关情况。市公安局只表示他们在调查此事,但是不愿意透露调查进展情况,同时认为记者的报道使“他们很被动”。

公安监察方面表示他们尚无调查结果出来,有结果时会按相关程续汇报。

民政局在见报当天下午开会,并向市委汇报,报告中主要是三条:一,公安方面呈递有关孙志刚被收容的手续是合法的,从手续上看,孙志刚应被收容;二,根据录相,孙志刚在收容所没有被打;三,当收容所发现孙志刚不适以后,就立刻把他送往了医院。对关键性的问题——孙志刚进收容所以前身上有没有伤,民政局方面承认被收容者是要体检的,但是又称医务条件简陋,加上孙穿着衣服,自己也没有声明被打,所以收容时没有发现孙身体不适。

医院方面没有接受采访。与死者家属的对话

记者:你们是怎么知道孙志刚死讯的?

孙父:是孙志刚的同学,3月20号,一个在武汉的女同学,她打电话到我们家,对我说你是孙叔叔吗,孙志刚在广州出了点事。我问出什么事?她不想给我说,问孙志刚有没有弟弟妹妹的。后来我说你给我说吧,我不怕。她就说孙志刚怎么被派出所抓去了,又送到收容站了,现在在医院,死了。

孙弟:我在武汉上班,成先生打电话给我,问我和孙志刚是什么关系,然后告诉我孙志刚死了,我就不相信,后来我爸又打电话给我,说我哥出事了。

孙父:我们晚上没有车了,就打车赶到武汉。从黄冈到武汉,晚上上火车到广东。我在火车上就哭个不停,有公安看见我,就问我怎么回事,给我说不会的,如果真是你儿子死了,公安会打电话通知你的,怎么会同学打电话?

孙弟:快12点我们到了广州,成先生和他的几个同学接着我们后就打的到殡仪馆去认尸,把情况说了一下,我们就边哭边到殡仪馆去了。

记者:之后呢,商量没商量之后怎么呢? 孙弟:我们当时都太伤心了,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尸体一认,人都傻了。当时来了五六个人,没有地方睡,就在成先生家里打个地铺。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的说在家里请律师,有的说在这里请律师,我们问了律师,不敢接。后来我们就去派出所,检察院,去了分局,整天到处跑。

孙父:这里跑那里跑,推来推去的,搞不清楚怎么办。孙弟:后来写了材料,这里送那里送的。记者:你们找谁写的材料? 孙弟:一个老乡,我们在外面吃饭,他问我们是黄冈的,我们说是,他说他也是湖北的,就说他是律师事务所,聊聊了情况,后来他问问主任,说不敢接,让我们给钱写写材料,我们说没钱了,只有三百,他说三百就三百吧,帮我们写了材料。

记者:当时为什么想起去公安局检察院了?

孙弟:我们想了解到底是怎么死的,到底是不是脑溢血,当时我们不知道法律,不知道怎么好,乡下人不懂法律,只写了一张纸。当时还没想到尸体解剖。

记者:这些部门给你们回答了吗? 孙弟:有的就说不知道,有的就让我们去找这里找那里。有的叫我们找法院,找检察院。市检察院说他们管不了,只对公不对私。后来去了法院,法院说材料不收的,要诉状才行。

孙舅:我们还去了广州市人大信访,把写的情况递进去,一个同志看了就说不属于他们管,我们想把材料丢两份进去,都退给我们了。我们就问归谁管,他就把我们指到了民政局,我们到了民政局,民政局一个人下来接待,收了份材料,又说人是死在医院里,让我们去找卫生局,我们又到了卫生局,卫生局没要材料,又把我们指到了什么医学会,让我们上哪里去调查医院的情况。医学会的两个同志就告诉我们说要先做法医鉴定。就这样每天在外面跑了,到处撞壁,尤其是天河分局,去了好多次,他们根本就不怎么理我们。

记者:这么多部门都找了,都没有给明确答复,你们的感触怎样?

孙舅:没办法,人生地不熟,只好回去让家里人在家乡请律师,问了四五个律师,都说这是跟政府打官司,都不敢接,找了五个,都不敢接。后来找到了一个律师,他说必须要先有尸体解剖才行。

记者:你们有没有灰心?

孙弟:我们找了这么多部门,心灰意冷的,想这边是个开发区,死个人是不是很正常?我们没有后台,没有门路,后来孙的同学给我们捎了钱过来,还经常来看我们。当时真的没有信心,想人就这样冤死了?

记者;法医鉴定花了多少钱? 孙弟:4000块钱。

记者:这钱从哪里来的?

孙舅:同学出的,亲戚凑的。来之后已经用了一二万了,都是同学亲戚借的。孙弟:因为我哥哥上学,也都是借的,还该了几万块钱债,刚毕业,也没有多少钱回去。他以前读书都是我在外面打工寄钱给他,我父亲是做木匠的,我妈在家里种地,没有钱。

记者:你在外地做厨师,是吧?

孙弟:我十四五岁就到外面做事,上到初二就不上了,因为他成绩比较可以,家里没条件(供两个人),就培养他,让我没读书了。

记:为了让哥哥读书,你放弃了学业? 弟:我在初二的时候就辍学了,哥哥成绩比我好,我到外面打工。跟人家学厨师,开始每月有50元的工资,后来每月有150元,这个时候我每月寄给家里50到100元不等,那时哥哥上高中。

记:你们家每年有多少收入?

父:家里有三亩田,前两年志刚的母亲种地,这几年她总留鼻血,一留就止不住,现在不能再下田了。我做木匠。但是年纪大了,揽不到什么活,只能做小工,打下手,每年能挣两、三千。

弟:我去年到武汉干厨师,每月有1000多工资,之前在黄岗干,每月最多有500多。记:孙志刚上大学的时候,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弟:当时全家都很骄傲,我还带了两个同事回家,摆了9桌酒席,村里的支书都来了,其他乡亲也都来了。哥哥是我们村解放以后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还放了两场电影。家里人都特别高兴。

记:他的学费是不是让你们特别头疼?

弟:开学的时候要交5000多元学费,亲戚来吃酒席的时候送了4000多元礼金,爸爸又找朋友借了2000元,总算凑够了钱。我和爸爸哥哥三个人一起去武汉给他报名,爸爸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哥哥,只带了回家的路费。

父:我狠不得把兜里的每一分钱都留给他。以后开学,家里实在没钱,就向信用社贷款,开始只有三万多,因为还不上,利息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欠了到5万多。

记:家里欠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压力很大?

父:志刚每次回家都劝我不要急,说过几年他就会慢慢还清,去年回家还说以后要盖大房子,买小车让我坐,我听了心里特别高兴。他在出事前几天的3月14号还从广州给家里打电话,说他找到了工作,等一发工资就往家里寄钱。

记:你们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弟: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讨回公道,查清过程,惩罚打他的凶手,哥哥不能冤死。还有就是要对方赔偿经济损失。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不愿透露姓名法官:

按照收容管理规定,这个大学生肯定不属于收容对象,假如派出所干警执法能严肃点,听取这个大学生的辩解,跟随其回去验证身份,或者让其亲友把身份证交来,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个事件透显出公安执法随便、任意性大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就存在公安人员执法主观臆断的现象,不听当事人辩解,“我是老大”的思想根深蒂固。

派出所的收容行为肯定是违法的,这个大学生的家属可以对管辖该派出所的公安机关提起行政诉讼,不管大学生是被谁打死的,又或者是病死的,公安机关均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应该进行赔偿,至于赔偿多少,只是责任大小认定问题。

广东省检察院一不愿透露姓名检察官: 发生这样的事情已经涉嫌刑事犯罪,应该由出事地方的检察院的法纪部门管,因为他可能涉及公安人员违法犯罪。法纪部门是专门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乱纪犯罪行为的。

假如这个案件由公安机关直接侦查的话,一来可能“老子管儿子”力度不够,二来受害人家属可能不服。建议这个大学生的家属要加紧到检察机关报案,一定要保留尸体作证据。

这个案件可能存在几种犯罪行为,一是公安人员侦查取证时采取暴力等手段违法取证,二是公安人员管理过程中殴打折磨被监管人,三是同仓的被监管人殴打折磨受害人。如果查实是前两者,公安人员分别构成刑讯逼供罪、虐待被监管人罪,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则施害者构成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但公安机关存在管理失责,亦应追究其行政违法责任。

从“收容”变“救助”,湖北青年孙志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自由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因为没有携带证件而被活活打死。在媒体和学界关注下,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旧制度开始松动,但是暴露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公民自由迁徙权、违宪审查机制等问题,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孙志刚墓志铭》的文字是这样的: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北黄冈; 二零零一年:武汉科技学院染美本科毕业;

二零零三年二月:就职于广州某公司任美术平面设计师; 同年三月十七日:因无暂住证被非法收容; 同年三月二十日:死亡,终年二十七岁;

同年四月十八日:经法医鉴定其系遭毒打致死; 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同年四至六月:孙志刚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通过互联网及报刊杂志各媒体,民众呼吁严惩凶手、要求违宪审查;

同年六月五日:广州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孙志刚案; 同年六月二十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 同年八月一日:一九八二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墓志铭》最下方还有两行字:

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

在孙志刚的墓碑上,还有着这样两段话:

“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主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

“人之死,有轻于鸿毛者,亦有重于泰山者,志刚君生前亦有大志,不想竟以生命之代价,换取恶法之终结,其死虽难言为舍身取义,然于国于民于法,均可比重于泰山。”

法制新闻标题制作新论 篇3

法制报的专业任务是进行法制新闻传播。我国是世界上有法制专业类报刊不多的国家之一,国家之所以要办法制类专业报刊,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民主法制的建设进程,建设法治国家,为了在全社会更好地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因此,法制新闻传播承担了5方面的重要职责。

1.法制新闻传播具有宣传法制建设的职责。2.法制新闻具有传播、普及法律知识的职责。3.法制新闻传播具有为广大民群众提供实用法律的职责。4.法制新闻传播具有监督司法、保障社会公正的职责。5.法制新闻传播也有娱乐大众的职责。

明确了这5方面的职责,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就有了更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在标题的制作方面也要紧扣这五方面的职责,体现这5方面的职责。

一标题制作要实现四个转身

目前我国的各级法制报大多还是党政机关报性质的媒体,在“主流话语体系”中具有其他都市类媒体不可比拟的权威性、话语权与传播力。但是,也许正是这种优势使其在当今“群雄并起”的媒体格局中处在劣势地位。有人说,如果把现在的法制报完全推向报业的大海洋,至少有一多半会葬身海底。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不太好说,不过如果要想在商业化的今天立足,法制新闻则必须通过亲和力来增强吸引力,通过可读性来扩大影响力。对于每一篇新闻作品来说,要达到此日标,就必须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转身:

1.从空洞贫乏向充实新鲜转身。不少法制新闻的标题总是一脸严肃,板起面孔来说话,毫无亲和力,读者自然不会喜欢。比如《江苏法制报》2011年1月5日的头版总共有7条新闻,其标题分别如下:

①引题:李学勇亲切慰问基层公安干警时指出

主题: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江苏

②引题:林祥国在省委政法委全体会议上强调

主题:精心谋划“十二五”开局之年政法工作

③主题:江苏检察128件信访积案这样化解

④主题:省地税启动“爱心进万家”活动

⑤引题:真情服务群众共沭阳光司法

主题:全省法院启动诉讼服务中心宣传月活动

⑥主题:省广电局等部门公布举报电话严查虚假报道

⑦主题:警魂,在凝聚中升华

副题:——记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集体一等功获得者江都市特警大队(下)

7条标题中,大都是一些官样文章,既没新闻点,内容也贫乏,面对这样的新闻标题,读者只能将目光匆匆挪开。其实领导讲话也好,常规活动也罢,总会有些与众不同的内容,总会有些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标题一定要是从文章提炼出来的兴奋点,是最摄人心魄、吸引人眼球的那部分内容。

2.从严肃呆板向亲切活泼转身。冷面未必真严肃,亲切未必失威严。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法制报道就是讲法律、谈案件,所以要重严肃,轻活泼。因此,法制新闻的标题总是给读者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感觉。其实向朴实、亲切做个华丽转身,未必会损害机关报的庄重、法制报的威严。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采用网络流行语《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就使一向以严肃著称的《人民日报》赢得了读者的大力追捧。之后,法制类媒体也多跟进,在标题制作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景象,如:

①《四川法制报》2011年4月21日第A3版:

主题:网友咆哮:电瓶车伤不起啊

②《河南法制报》2011年3月15日05版:

主题:“救人副检察长不想‘被英雄’”

③《河南法制报》2011年3月16日头版:

引题:“6年前,3岁女童被拐骗走;6年来,女童亲人苦苦寻”

主题:“被拐6年女孩面对父母很纠结”

上面例子中的“伤不起”“被xx”“纠结”“悲催”等都是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在年轻人中间使用频率极高。现在年轻人读报的比例越来越低,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报纸用语没有网络用语离他们近。如果能多将一些网络用语变成社会流行语,不但可以使法制报显得亲切、亲民,也可以拉近报纸与年轻读者的心。

3.从官腔官话向方言口语转身。现代汉语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口语和书面语脱节的现象,报刊——尤其是由知识精英掌控的主流媒体——常常会讲一些让普通人听不懂的话。海派清口的代表人物周立波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专家就是讲阿拉听不懂的话,阿拉听不懂,就认为伊是专家。”其实不少法制报的报道也是如此,许多记者都是法学院校出身,学了4年甚至7年法律,往往说了一大通,百姓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现在虽然太过专业的词汇很少出现在法制新闻的标题中了,但是官腔官话还是占主导地位。如《山东法制报》2011年3月4日第1版上的一则标题“学以修身,学以创优,学以笃行”就太书面化了。这份报纸的目标受众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农民、工人等非知识精英群体,这则标题中的“修身”“笃行”等词语,对知识群体来说并不难理解,但对于仅受过义务教育及以下层次的读者来说,就会有云里雾里之感。

其实媒体如能用一些方言口语,也可以增加新闻的亲和力。《人民法院报》2011年5月22日头版头条使用了一则标题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主题: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

副题:——江西上饶中院深入推进基层建设纪实

这一标题一出,引来了不少读者的调侃、嘲笑。其实这是读者大惊小怪了,“活跃跃”一词应该是江西方言,经常出现在江西地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不过,《人民法院报》毕竟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这一词对于江西以外的读者来说有些费解是正常的,所以笔者并不提倡全国发行的报纸用方言入标题。不过对于地方法制报而言,多用一些方言口语反而能增加亲和力。如:

①《四川法制报》2011年4月8日第Al版图片新闻:

主题:过盘特警瘾

副题:操控机器人夹“炸弹”

②《四川法制报》2011年4月13日第Al版:

主题:成都严查运渣车顶格可罚10万

上面的“过盘……瘾”,就是“过把……瘾”,“顶格”也就“最高”的意思。

当然,如果某一方言经媒体传播已经突破了原流行区域,也可以使用以增加新闻的亲和力。如“忽悠”一词本是东北方言,近年来随着赵本山小品的流行,该词已经成为全国通用的词,《安徽法制报》2011年3月10日头版就在一则标题中使用了该词:“冒充民政忽悠老人”。

4.从病态冷漠向关爱感人转身。法制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不能太过感情用事,但是也不能片面理解成没情没感,冷血冷面。如2009年11月27日《齐鲁晚报》上的一条新闻的标题为《嘉兴女记者被一刀封喉》。“‘一刀封喉’想必是从‘一箭封喉’套改的,这种擅自改词、改成语的做法一直颇受微词,更何况‘一箭封喉’带有赞扬、欣赏的意味”。当然也有的标题想向关爱感人转变,但由于转身不成功,反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嫌疑。如《四川法制报》2011年4月12日第5版“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中的一篇新闻:

主题:别了板房!

副题——民警张勇的幸福生活

该则新闻作品主要是想借民警张勇重组家庭后一家三口搬新居、过幸福生活来歌颂灾后重建取得的巨大成绩,但是如果读了新闻的内容会发现,在“5·12"大地震中,张勇的父母、妻子都被埋在了北川老县城,他和街坊熊英是2008年12月重组家庭。在这里过分强调他们的幸福甜蜜,似乎让读者有些心酸,这种“幸福”是建立在不幸之上的,除了心痛,还会有什么?

二标题制作应保持4方面的品质追求

除了要做好上面谈到的四个转身,新闻的标题还应当尽量保持以下4方面的品质追求:

1.简洁。读题时代的新闻写作,要想瞬间抓住读者,标题就必须简洁、生动。如《浙江法制报》2011年4月6日第12版的一则标题:

引题:橘树地,水库边,看见警察,漫山遍野跑开了

主题:还跑不跑?不跑了,跑不过他们

副题:衢州柯山民警和赌徒上演追逐战

一个标题共有43字。而该报2011年4月19日第5版的一则标题:

引题:江南皮革老板不知去向,坊间传其赌博输了几个亿

主题:公司只留烂摊子黄鹤此去何日还

副题:温州龙湾成立工作组处理善后事宜;300多名员工已拿到工资

这则标题更长,共有60余字。这样的标题虽然比较生动,但由于太长不易吸引读者,而且也由于文字太多而不易突出报道内容和报纸立场。

2.准确。和简洁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准确,标题就是要准确表达新闻的事实、立场和观点,如果标题不简洁就不能做到表达准确。但是有时标题看似简洁,但由于提炼不精,缺乏基本的概括性,也不能准确地表达新闻的中心思想。陈力丹教授在《不该造成误读的新闻标题》一文中就举过2011年1月29日《京华时报》头版头条的标题:

主题:行政失当被媒体曝光拟将问责

副题:行政冲刺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未按法定标准补偿将被问责

陈教授指出,这一“大标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被传媒曝光的行政失当将要被问责”,而未被曝光的就不用被问责了。其实这一标题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全面概括新闻的全部内容,而以偏概全。

《四川法制报》2011年4月28日第2版的一则新闻的标题是“醉驾新规5月1日施行公务员醉驾恐被开除”,但新闻内容共分4部分,没有哪部分内容和标题有关。这是典型的文不对题。

3.专业。法制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比较强,对于记者和编辑来说,既要有扎实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有比较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俗话说“看书看皮,读报读题”,读者从一则法制新闻的标题就可以判断出媒体对事件的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记者编辑的专业水平。如《河南法制报》2011年3月21日8版的一则新闻:

主题:“不慎打死小偷千名村民为其求情”

副题:“检察官提醒: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

《河南法制报》2011年3月17日13版的一则新闻:

引题:“几句口角上演激情犯罪,一点纠纷就出刀杀人”

主题:“冷静一点,这些悲剧都可以避免”

这两条新闻的标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专业水准,通过标题,就将态度和立场表达得清清楚楚。反过来,像陈力丹教授举的《羊城晚报》2010年4月9日A4版的通栏标题“南平血案凶手判死竞喊冤上诉”就非常缺乏法律的专业水准,“即使一审判定被告有罪,他仍然有法定的上诉权利,这里报纸编辑使用的‘竟’字,无意中反映了一种对法治的无知或漠视”。

4.趣味。现在媒体的营销压力比较大,所以为了吸引读者,报纸往往会在新闻的标题上“下工夫”,不是为了引导读者,而是在迎合读者,特别是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一般而言,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民事案件比刑事案件多得多,每天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中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也很有限,但是现在的法制新闻报道却常常报道各种刑事案件,而少报道民事案件。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又多报道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有时候即使仅仅是与家庭矛盾有关的民事案件,在新闻中出现的却也是暗示与“性”有关。比如《河南法制报·法制周末》每一期上的新闻标题都多含“性”与“暴力”的暗示,其他地方法制报虽然没有《河南法制报》这样明显、集中出现,但这样的新闻标题也不鲜见。这类标题往往只是一个噱头,其实也并没什么太出格的内容。但是这种标题的出现,却大大降低了法制报的品格。

法制新闻传播 篇4

一般来说, 我国新闻媒体的法制新闻报道的主旋律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法制新闻的内容失实

法制新闻对于真实性的要求与其他新闻类别相较更是近于苛刻。作为一名法制记者, 他的传播内容常常涉及人的生杀予夺和荣辱毁誉, 涉及立法、司法和法理的一系列重大原则, 不能出现半点虚假。法制新闻传播就其内容来说, 基本上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客观事实, 二是对事实的评论分析而阐述的思想观点。

法制新闻内容失实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作者所报道的事实产生了误差、虚构、夸大或缩小。比如报道中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语与客观实际不符, 所引法律条文和法律解释与实际相背。二是作者对事实的判断、评论、分析与实际相违。有些记者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象, 妄下结论, 既误导了舆论, 又侵犯了法律的尊严。

造成法制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是:记者采访不深入, 缺乏一种挖掘的精神, 往往将道听途说的不经之谈当作消息, 未经核实就匆匆发布。其次, 有关部门的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同事实不吻合。再次, 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与新闻事实相符, 但是由于记者报道时出现的偏差导致信息失真。最后, 记者缺乏职业道德, 有意捏造一些耸人听闻的情节以此吸引受众。这种违背新闻伦理的非客观报道不仅造成虚假性报道, 也会构成记者对当事人的诽谤行为。对法制新闻传播者来说, 如何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不仅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 也是一个法律问题。

(二) 法制新闻的报道缺乏公正

报道客观、公正是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法制新闻报道不但要做到客观真实, 还要做到报道公正, 以体现法制的公平与公正。法制新闻报道不公, 以致破坏了新闻报道平衡原则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报道不公。

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在某些民事法制报道中, 往往只报道或者比较详细地报道媒体自认为正义一方的诉讼请求和理由。而对另一方的答辩理由和请求要么忽略不表, 要么一笔带过。这些做法都是有违公平与正义原则的。

二、公诉人与被告人之间的报道不公。

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刑事案件的报道中。在刑事案件中, 公诉人是代表国家机关出庭的。而被告人是经侦察确认犯有罪行的, 是犯罪嫌疑人。但是在依法维权上, 双方都是处于平等地位的, 我们应当维护被告人在法律上所享有的合法权利。由于我国法律遵循的是罪行法定原则, 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判决有罪前, 应被视为无辜, 其人格权应受到适度尊重。记者为了满足大众的知情权, 有责任对犯罪事件做出迅速、详实的报道;但记者所报道的内容, 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不利, 如刊登嫌疑人的自白, 过去的犯罪记录, 从而影响法官的判决, 侵犯了嫌疑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同时, 法制新闻报道过程中还应尊重和维护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和隐私, 不得随意丑化、歪曲犯罪嫌疑人, 以及报道一些有可能影响犯罪嫌疑人家人生活的信息。

(三) 法制新闻的品位低俗

第一、当前, 许多法制报道炒作往往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 连篇累牍地对法制事实进行报道, 并且惯用煽情手法, 强调新闻的故事性、煽情性和表面性。所谓炒新闻, 就是无中生有, 小题大做, 以假乱真, 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法制报道炒作中所呈现的暴力还容易冲击青少年的价值观, 引发他们的犯罪行为。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 在媒体上过多接触暴力会使他们错误地认为暴力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一种方式, 是一种与他人交往时可以被接受的方式。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模仿、实施。

第二、许多法制新闻过度刻画犯罪细节, 进行犯罪展览与教唆犯罪。许多法制新闻的标题过度刻画细节以致庸俗不堪或耸人听闻, 同时过度地刻画犯罪的残酷效果以及死亡的恐怖场景。同时, 不少媒体为了增加卖点, 不加处理地将犯罪过程 (尤其是诈骗、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 的完整记录、犯罪手段的原始记录报道出来, 这实际上为犯罪分子和犯罪行为起到了一种“技术指导”的作用。在这类报道中, 过分展示“客观记录”, 缺乏主体意识与判断, 难免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辩证判断和认识, 甚至诱发、诱导人们的犯罪行为, 从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后果。

当前, 认清法制新闻报道的问题, 不仅对于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新闻报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强华:《法制新闻概述》, 法律出版社, 1992年。

[2]李矗:《法制新闻报道概说》,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

法制宣传日 新闻 篇5

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宪法日,也是全国第十五个法制宣传活动日,营山县在绥山广场隆重举行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营山”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共有25个单位参加了法制宣传。

活动现场,各部门充分利用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就各自涉及的法律法规对广大市民进行了宣传。活动期间,营山县委书记鲜俊才带领参加本次活动的全体干部和群众代表向宪法宣誓、签名。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展出展板20块、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0人次。

法制新闻传播 篇6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传播;冲击与影响

自媒体的来临,对传统的新闻传播造成的一定的影响[1]。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与自媒体新闻传播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现在网络的普遍化,自媒体主要是利用高端的网络技术,为人们创造了“新闻发布”的空间,其具有“快速、时效”等相关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关注。但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部分用户可以24小时在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是所看到的第一手材料,也极力地展现了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即时性”。自媒体作为一种当下的新兴媒体,其的多功能使得新闻内容更丰厚,加强了观众对新闻全方面的感知度。在这样的形式下,更需要去促进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的新闻传统的有机结合。

一、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的影响

(一)内容方面

传统的新闻传播是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来源都是经过挑选的,并且是在某种约束下的新闻才可以呈现出来[2]。自媒体时代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新闻内容更是“随性”,所牵涉到的内容也更宽,所谓的“开放”是体现在新闻制作的每一个方面。无论是在新闻媒体的“新闻媒体的选材、采访”还是在“撰写”等相关流程中,自媒体时代的特点都对传统媒体的制作有影响,囊括内容。自媒体是因为依靠在社会群众的加入才会有极强的影响力,而新闻的传播与自媒体环境相互融合,其后面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其的发展与内容方面,更符合大众的胃口,更能引起更多的共鸣,且也与社会的舆论导向相适宜。对于民众来书,具有更多的机会,也给新闻传播更多的发展平台。而传统新闻媒体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在很多的情况下重要新闻得不到立即采访,而自媒体时代的民众会及时拥有一些丰厚的现场素材,倘若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媒体的时代素材,那么毋庸置疑,会增强新闻的内容价值性及可读性。不管是从新闻的真实度还是从“时效性”来讲,新闻内容的“新颖性”、“宽泛性”都是在自媒体的时代喜爱的新闻传播创新,这必然会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传播对象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度,使得让传统媒体遭到了一定的“打击”与“挑战”,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传播对象及传播者的所扮演的角色。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都是需要经过很多层次的审核新闻事件通过传统的,比如有“电视”等方式才能够传播出去,但是现在的新闻传播者与以前所谓传统的新闻传播者是不同的,他们既可以是受众充当用户,也可以是新闻传播人。当然,新闻传播者也可以作为用户出现在同一个新闻事件中。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是“传播人”与“受众”进行结合,打破了原有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堂新闻传播的范畴也越为广泛,将整个新闻媒体传播的影响区域都扩宽了,与此同时提升了新闻的影响力度与冲击力度。不管是作为一名传播者还是属于一位受众,都可去监查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及传播进度,进而还能加深对新闻的理解度。

(三)社会舆论

相比较而言,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是“封闭”的环境中去进行的,新闻的传播仅此只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而受众也只能一味地接受信息,即使是对于所看见的新闻有意见或者是感受也只能自己消化,没有空间来进行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正规的新闻传播是为了能够坚定社会的安全与和谐,接受大局的思想引导,因此会存在受众只能看到一种关于社会主流的思想,而对于其他方面却毫无所知,倘若是重大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事件,一般传统新闻会选择“不播报”的形式,那么这样一来,受众也只能了解到正面的消息,而对负面新闻一无所知。因此,有人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被称为“垄断式”的传播方式,一旦是传播的主体没有考虑将新闻播报出来,那么就没有办法得到信息来源。其实这对广大民众在接接受消息的时候限制了其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也引发了受众的厌恶心理。而随着当下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这种传统的新闻方式也就自然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也就不清晰化,更有可能会出现角色互相变换的可能,社会的舆论方面也更有自由性,受众可以接受到更多的新闻类型来源,也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事实上,这在丰厚新闻内容的基础上,还加大了新闻的涵盖范围,并且给予了每一个受众平等的参与权。作为新闻受众,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丰富化,还可以对新闻质量进行监管,对不真实的新闻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批评。人们通过多元化的新闻进行评析,让新闻参与人都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另外,因为社会各种人氏的关注,很多小事情可以被扩大,也相当于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监查效果。

二、自媒体与传统新闻传播结合的策略

(一)将新的技能与方法植入到新闻传播中

自媒体的到来并不只是冲击与影响,还有“机遇”。作为新闻传播更需要当下时代的发展将更多更时新的技术和途径运用到新闻传播中。第一,革新传统的新闻传播方法,利用新的技能进行大规模的传播。 比如有“网络”或“无线传播”。且选择一些适宜的网络传播方式,对新闻进行多元化的传播。在我们当下的社交网站中,“微博”与“微信”是一些比较时新的软件,用户越来越多,影响力也随之越强,那么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中,可以利用这些新的形式,比如申请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博账号等相关方式进行新闻传播。当然还可以考虑与微博大V进行合作,通过它们来对新闻进行大量的传播,这样一来,传播方式多样化,更容易走进人们的心里,影响范畴也随之越宽。

(二)培养符合新媒体素养的专业新闻传播人才

无论是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还是作为一名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者,都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团队后备军,而强大的团队是来自于每一位成员的高职高专。而当下的自媒体时代,紧缺的更是人才。特别是技术在被广泛地使用进程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多变。第一,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者,一定要学会并且把控先进的技能;其次,要清晰大众及用户的喜好,运用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工作者,一定要有时代的“敏感度”及市场的“敏感度”。新闻传播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自我提升,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满足当代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尽管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也使得其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善及创新。另外,网络的普及造成新闻传播的改变是有一定必然性的,但倘若新闻的发展能够将“冲击”作为改变的机遇,借使网络的推进及社会媒体的昌盛,将自媒体更好地植入到新闻媒体传播中,那会对将来得新闻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薇薇.剖析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模式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戏剧之家, 2015(10):278-279.

法制性信息框架下传播维度的创新 篇7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把握主流话语权

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一般应具有三个特征:第一, 新闻报道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 从积极、健康的方面引导人民群众;第二, 新闻报道要坚持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基调的原则, 从全局观念、社会责任方面引导人民群众;第三, 新闻报道要坚持以正视社会问题, 不回避矛盾为前提的原则, 从客观、真实、公正的方面引导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 既要对国家的利益负责, 又要对人民群众负责;既要对国家的稳定负责, 又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 新闻媒体一旦失去主流话语权, 党和国家的声音就无法通过新闻媒体传递给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也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党和国家在想什么、做什么。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必须深刻地理解舆论导向的含义, 并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实际上就是要求新闻媒体牢牢把握主流话语权。因为, 主流话语权正是通过上述三个特征体现和反映出来的。

近几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多次出台一系列规定, 明确提出限制播出无限制地反映公安战线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新闻纪实性作品, 但是仍然有少数传媒机构和新闻媒体忽视这个问题。某些影视作品报道出现了某种恶俗化倾向:对负面人物和事件有过分正面的刻画和渲染, 强调其身世和经历的不幸与无辜, 并将其归咎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他们惯有的理由之一是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状和生活实际。但是, 笔者认为, 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从微观层面上说, 任何诠释都是来自特定时空和历史情境的男男女女:任何了解与诠释都必须以世俗化、历史化、脉络化的方式来进行……这些都涉及文本的阅读与诠释, 而任何读者与诠释者也必然早已处于特定的时空位置, 具有特定的利益和形形色色的从属关系, 没有完全的所谓的客观、中立、超然之说。 (1) 模糊性的解读和指向只会让人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和曲解, 美其名曰:深度报道, 实则严重弱化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那些具有潜在犯罪群体中间造成了扭曲性隐性误导, 尤其是间接地形成并鼓励了一种“只要合情理的事情不管法律是否允许都可以去做”的思维模式。从宏观层面说, 对容易引起受众情绪波动和思想意识形成的重大法制性信息的新闻报道所表现出的立场、态度将对社会舆论和公众产生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直接触及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核心利益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建构。因此, 新闻媒体要始终强调一个核心的舆论导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只要有人触犯了法律, 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人生的失败、挫折不能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 更不能成为走上犯罪道路的借口。

有效引导网民, 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压力

新闻媒体在对法制性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除了能直接表明党和国家对打击社会犯罪和反恐活动的不可动摇的信念, 顺应并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更在于它有能力、有条件做到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走群众路线”的舆论传播特点, 努力影响和争取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新社群——网民。网民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 它将是未来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2009年1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 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98亿 (宽带接入者2.7亿) , 超过了英国、德国和法国的人口之和。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22.6%, 首次超过了21.9%的全球平均水平。他们以更加模糊、更加多元的面孔在互联网上游弋, 既可以轻易跨越信息化的领土边界, 又能在瞬间聚集起群情激奋的议事广场;既可以冷静理性地表达对单个议题的个人见解, 也能快速促成地面集体行动。 (2) 因此, 新闻媒体应辩证地、积极地看待其具有的正面效应的一面, 善于与网民对话和沟通, 特别是在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上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和压力, 这和单纯地建立大型的流动法制教育宣传车去教育民众相比, 具有更为强大的信息覆盖能力和传播效果。比如, 前一段时间, 国内主流媒体报道了重庆开展的声势浩大的全面的打黑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 重庆市公安局公开向全社会, 特别是向广大网民征集线索和情报, 充分证明了“民意在网络上的现身, 不再是嘘的一声, 而是轰的一声;不再是意见领袖的振臂高呼, 而是陌生人的成群结队。” (3) 这种前所未有的尊重网民意见和建议的方式一经媒体报道, 立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反响, 空前地增强了政府和媒体在民众中的信任感和公信力。

强调新闻报道的现场精确,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其主要标志就是:能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具有相当价值的参考意见。新闻媒体在涉及法制性信息传播与报道过程中, 无论是对报道方针政策上的理解, 还是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践, 最终都集中于一个核心问题:新闻传播的现场精确。笔者强调这个问题, 是因为涉及这方面的理论性的深度报道系列的整体报道框架表明某媒体仍然处于对第二手材料的认识当中, 他们并没有真正体验到千真万确的世界, 他们的经验本身是由刻板化的意义来选择的, 并由现成的诠释来塑造……每个人都与别人谈论观察与诠释, 但是其报道的方式恐怕大多是别人的话语和图像, 只是被他占有而已。 (4) 因此, 新闻媒体必须要直接进入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 直接采访当事人和相关知情人, 从现场入手掌握和核对相关信息内容的精确性, 而不是道听途说。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 会直接给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判断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

加强保密意识教育, 保护执法人员的安全

新闻媒体在加强保密意识教育方面, 应该坚持“两多两少”的要求。具体的含义指:多说事态的形势和战果、少说具体细节;多说党和国家打击社会犯罪和反恐怖活动的决心、少说事件的详细细节内容和信息。现在有些电视台缺乏和忽视保密意识, 某些法制节目为了增强真实性, 全程报道执法人员办案的过程和抓捕程序。更有甚者, 直接追踪报道公安人员从开会分析思路、部署方案、抓捕罪犯、审讯的全过程等无所不包, 这为今后的公安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潜在危险。

最近几年, 经常有一些战斗在前沿的公安干警被媒体大肆炒作, 很多主流媒体披露了大量有关他们个人以及他们亲属的信息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 这不仅增加了抓获犯罪嫌疑人的难度, 而且也对其自身及家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笔者认为, 新闻媒体一定要摈弃一种“犯罪分子从来不关注相关信息和报道”的先验式的逻辑预设前提。因为, 越来越多的高智商犯罪的案例早已证明了这种想法的天真和幼稚, 在越来越强调传播话语权背景下的各种传播媒体平台上, 一些犯罪集团和个体的犯罪分子也开始明目张胆地建立自己的信息传播和接受渠道, 扩展自己的非法活动。 (5) 对于这种潜流, 新闻媒体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

贯彻职业道德, 体现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是一种基本素质, 就像一个人要仁义、善良、有爱心一样。这种基本素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第一, 要有分明的是非观。泾渭分明, 是非清楚,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使读者有信任感、认同感, 对新闻媒体有较好的口碑。第二, 要有严肃的职业观。真实、准确是其核心, 诚实、客观是其基础, 严肃、认真是其性格。第三, 要有可贵的同情心。同情和关爱是无法分开的。有了它, 会让读者对新闻媒体产生亲和力。新闻媒体如果没有同情心, 就会变得冷漠、麻木。

2004年9月初, 当时有个别地方电视台在播放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的新闻报道中, 屏幕下方居然播出有奖竞猜的活动, 竟要求观众回答在俄罗斯人质危机中, 到节目播出截止时间为止一共有多少人丧生, 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不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立即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 对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单位做出严肃处理。人性的关怀和公共精神不仅是理论上的阐述, 更是在实际行动中贯彻和体现的。采取多种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不能置自身的操守于不顾, 堕落到如此无情和冷漠的地步, 拿着伤亡人数做娱乐性的有奖竞猜。这种把生命丧失的消息当成获得商业利益手段的行为, 是新闻媒体的耻辱。

树立适度的报道原则, 预防“法制性信息传播的悖论效应”

笔者提出的“法制性信息传播的悖论效应”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过于渲染某个方面的事物、人物的负面作用, 引发群众对社会风气下降的愤怒和不满, 使大量的可能潜在的犯罪分子对案件进行研究, 并开始新一轮的社会犯罪和恐怖活动, 而这反过来又刺激媒体进行追踪报道和分析, 从而陷入消极、被动报道的恶性循环中。第二个方面是指新闻媒体传播和报道这类信息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享有知情权, 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和环境下, 处于流动状态的信息资源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裂变和分化被非法的势力或个体利用。他们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对法制性信息的敏感和关注的心理, 进一步激发其内在的信息扩散的兴趣, 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其散播仇恨和报复的思想, 冲击正常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安定,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影响。

2006年贺岁片《天下无贼》上映以后, 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和片中描述的作案手法非常相似的案件, 根据后来的犯罪人员交代, 他们就是受到这部电影中扒窃行为的启发而作案的。这个事例属于这种“悖论效应”的第一个方面。而2002年俄罗斯莫斯科剧场人质被劫持事件和2004年的“别斯兰人质”事件报道出现的问题则属于“悖论效应”的第二个方面。

在这两例事件中, 俄罗斯媒体的某些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值得我国的新闻媒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2002年俄罗斯莫斯科剧场人质被劫持事件, 俄罗斯经验很丰富的反恐怖特种部队的相关人士, 曾经不断地告诫前来报道的新闻媒体, 在报道的时候一定要特别谨慎和小心, 绝对不能对解救人质产生负面的影响, 特别是不要播放和刊登那些只会把事情搞得非常糟糕的专家和现场第一线记者的言论和报道。但是, 俄罗斯媒体根本不听特种部队相关人士的劝告和提醒, 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 出现了两次非常严重的错误。第一次错误是当恐怖分子与政府部门谈判期间, 莫斯科当地的一家媒体在关于人质家属报道的时候, 说出了当时某位部长的儿女也被劫持的消息。恐怖分子在外围的内应看到消息后, 立即把这对儿女找到, 并企图利用他们向营救人质的特种部队提出交换条件。后来, 俄罗斯政府在调查这个事件之后, 严厉地谴责并制裁了这家向恐怖分子间接“通风报信”的媒体。

第二次错误是当谈判失败后, 特种部队准备进行强行攻击之前的准备阶段, 很多媒体对解救人质的现场部队指挥所的地点, 军警的人数, 安排和部署的位置, 携带的武器性能、类型, 被劫持人质家属等情况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和报道, 特别是透露了剧场的秘密安全通道, 导致了后来负责解救人质的“阿尔法”特种部队的进攻路线被恐怖分子知道, 恐怖分子立即在特种部队的必经之地埋设了地雷来阻止和延缓特种部队的进攻, 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极大地延误了战机。

2004年发生的“别斯兰人质”事件中, 新闻媒体仍然重复了2002年的错误, 再次提前把俄罗斯特种部队的行动路线和部署公布出去, 让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特种部队经过的线路上进行了突然袭击, 造成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特种部队组建以来最惨重的一次伤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新闻媒体在涉及重大敏感的法制性信息报道的时候, 应该在不泄露机密的情况下, 善于用概括和宽泛的言辞揭露其中的谎言和伪装。仍以2002年的莫斯科剧场人质事件为例, 在这次人质劫持事件发生前后, 陆续出现了一些协助或帮助车臣非法武装进行袭击无辜平民的女性成员。当时, 有一些西方媒体声称:这些女性都是为争取民主和自由权利的群众, 她们加入其中是因为俄罗斯特种部队打死了他们的丈夫, 她们是为了报仇而进行的“正义的反抗”。针对这个带有误导性的报道框架的预设, 俄罗斯的媒体马上给予了针锋相对的驳斥, 在经过仔细询问有关负责人之后, 俄罗斯的新闻媒体采取了详细与模糊两种传播手法向外界发布信息, 一方面, 非常细致地向公众说明了这些女性的真实身份和情况:她们根本不是无辜的平民, 她们都是车臣非法武装势力当中的女性自杀式袭击成员, 在袭击事件当中, 她们要么假扮成无辜的群众混入其中, 随时控制人质, 要么协助男性成员进行袭击活动。她们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和任务非常清楚;而另一方面, 只用概括和宽泛的言辞透露了这些女性成员大部分已经被俄罗斯特种部队抓获, 但没有透露具体的抓捕技巧和方式。这种报道的策略不仅非常有效地向公众说明了事件的真相, 制止了谣言的散播, 而且其模糊的语言让潜在的恐怖分子难以精确地知道内情, 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自身和公众的利益。

结语

新闻媒体在以打击社会犯罪和反恐活动为主的法制性信息传播与报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的舆论导向是否正确, 是否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网民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作为“社会状况的指向标”是否真正担负起社会预警的功能, 是否有效地发动社会各界集思广益, 让有益的理论成果真正落到实处等方面, 尤其是基于法制性信息框架下的六种传播维度的改进与完善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广大民众拥有“知情权”, 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注释

1 爱德华·赛义德[美]著, 阎纪宇译:《报道伊斯兰——媒体与专家如何决定我们观看世界其他地方的方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5月, 第20页。

2[2][5]李永刚著:《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45页, 第53页。

3[3]王怡:《网络民意与“程序正义”》, 载《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1月19日。

法制新闻传播 篇8

一、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的相同之处

(一) 均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分析

无论是什么媒体, 在新闻传播中均会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舆论监督及引导作用。[1]在报纸的一些专栏新闻中, 会对一些新闻事件发表一些看法, 对舆论导向会起到一定的引导式作用。而在网络新闻传播中, 一些社会公知对于某些新闻热点事件的看法也会对网民的新闻意识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由此方面看, 两种新闻传播均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较为详细分析解答。

(二) 新闻娱乐化较为常见

在网络及报纸新闻传播中, 均存在着新闻传播娱乐化的特点, 也正是因为此特点, 对于新闻传播的改革工作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 曾在对两会进行报道时, 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报纸媒介均在对基本的会议议程内容报道的同时, 对于一些热点话题人物的提案也进行了采访。对于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会议提案, 广大网民也进行了评论, 且评论大多带有调侃色彩。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色彩使得在新闻传播中多样化热点得以突显。

二、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的不同之处

(一) 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内容性更强

在互联网刚开始兴起时, 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便极为突显。在1999年的5月8日凌晨, 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坠落了3枚来自北约的导弹, 最终造成3人死亡、20人受伤。在42分钟后, 网络媒体便将这些消息传播至互联网之上, 我国人民也迅速得知此事。而当时大部分报纸对于此新闻消息的传播在次日, 比网络传播晚了24小时。另外, 与报纸媒体相比, 网络传播新闻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化。例如, 在对克林顿绯闻消息进行传播时, 报纸无法将长达78页的反驳报告完全刊登出来, 445页的调查报告自然也无法出现在报纸上。但是在互联网上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容纳此事件的内容。

网络与传统新闻传播之间存在此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在报纸新闻传播时会受到其版面大小的限制。而在网络传播中, 新闻发布者中有较大部分为网民个人, 无需经过道道关卡, 只需点击鼠标便可完成新闻的发布。

(二) 传统新闻更加注重专业性

与报纸新闻传播相比, 网络新闻的专业性较低。由于在网络新闻发布者中, 有较大一部分比例为网民, 其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具有丰富的内涵修养, 而有些是尚未成熟的学生。有些正直的网民乐于传播社会中的一些正能量新闻及揭发丑陋事件。而一些素质较低的网民, 可能会为了提升自身微博的阅读量而去编写一些假新闻, 欺骗民众。还有一些网民, 在网络上肆意谩骂, 污染了网络环境。

与网络媒体相比, 报纸在进行新闻传播时, 虽然其时效性相对较弱。但是大部分的报纸编辑、记者作为新闻工作人员, 其专业素养是不容置疑的。所以, 民众在获取到网络上的一些新闻信息后, 只有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得到认证后才会相信。就此点而言, 报纸等传统新闻的专业性、权威性还是较强的。

也正是因为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使得一些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新闻问题得到解决。[2]例如, 在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案件, 最开始是在网络上传播, 随着其转发量的迅速增加, 人民网进行了相关报道的转发, 从而使得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关注此事, 并将其妥善解决。

(三) 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特点存在不同

网络新闻在传播时的互动延伸性较强。在2011年底, 方舟子对韩寒的作品原创性提出了质疑, 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的浪潮。广大网民在网络平台上运用微博、论坛等渠道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且由此进一步延伸开始对韩寒其他作品进行挑错及韩寒反击行为的探讨。虽然事件的最终发展、结果尚且等待证实, 但不可否认的是, 广大网民在此事件上的互动及延伸化讨论对推动事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的。现今对于重大新闻的传播报道, 只有充分展示出真实的场景, 满足民众的信息获取需求, 才能够真正得到其关注及青睐。在现今这个网络、传统新闻传播并存的时代, 报纸新闻传播还是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的。在2011年的3月, 日本突发9.0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对当地民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损伤。日本当地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均参与至新闻传播工作中。无论是海啸已蔓延至日本东部还是震后当地民众的自救, 均是当时报纸、电视等媒介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三、结语

在现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 在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传播工作时, 大部分的新闻工作者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并开始注意灵活运用网络优势去弥补报纸传播的缺陷。在现今互联网之上, 也有一些报纸媒体开始打造网络上的阵地, 建立、维护相关网站的运行。读者也可在网络平台上阅读电子版的报纸信息, 并在信息下发表自身的看法。不仅仅是报纸媒体, 电视台媒体也开始开展官方网站的建立、维护工作。可以预见的是, 现今不仅仅是我国还有全球范围内的传统、网络媒体均会聚在一起弥补自身不足, 充分发挥优势, 以此为广大读者带去更为优质的服务。

摘要:近些年来, 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网络新闻传播应运而生。文章主要是对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方式 (报纸) 之间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此帮助增强人们对于这两者的认识度, 促进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的双重发展。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纸,异同

参考文献

[1]舒世良.论网络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的异同[J].戏剧之家, 2014 (12) :145-147.

震后法制新闻内容分析 篇9

赈灾时期法律工作安排及新的法律政策宣传类

地震发生后, 针对赈灾这个特殊时期, 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部署了各自的工作重点。媒体对于这些部署的报道并不仅仅具有传递信息的功用, 同时还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例如:《司法部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法制日报》5月21日) , 《高法要求严惩危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犯罪活动》 (《光明日报》5月28日) , 《最高检:浪费救灾物资追责》 (《法制晚报》6月3日) , 《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重点打击事关灾区4类案件》 (人民网6月12日) 。

刑事案件侦破、审理类

地震过后, 虽然人们或沉浸于巨大的悲痛之中, 或忙于紧张的救灾工作, 但仍有少数人借地震之机, 试图以不法手段大发“国难财”, 这又为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因此, 新闻媒体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从另一个方面配合了司法机关的法律工作, 增强了打击的震慑力。其中在震后的法制新闻报道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是有关刑事案件侦破或审理的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地震发生后的短时间内, 发生最多的是刑事案件:另一方面刑事案件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必须及时、客观地报道才能增强其震慑力。例如:《骗子顶风作案, “捐款”短信仍在行骗警方提醒市民, 向灾区捐款应通过正规渠道》 (《解放日报》5月17日) , 《汶川震后公安机关共查破55起网上造谣类案件》 (中新网5月23日) , 《16日北川震后首次对18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理》 (新华网6月18日) 。

治安案件侦破、处理类

在震后短期内除了上述所说的刑事案件之外, 还有一些散布谣言或不当言论、涉案金额较小的诈骗案件发生。这些涉案人员虽然不能说是犯罪, 但由于其发生时期特殊, 传播范围广泛, 其危害性也比较大。新闻媒体对于这些案件侦破、处理的及时报道的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传递法制信息与法制教育。这类报道如《散布“水污染”谣言成都行政拘留一人》 (新华网5月22日) , 《谣言惑众, 必受法律制裁》 (《解放日报》5月23日) , 《女子视频骂灾区被拘留》 (《大庆晚报》5月23日) , 《男子冒充震区群众骗取免费车票被警方行政拘留》 (《京华时报》6月2日) 。

经济案件处理类

跟上述两类案件相比, 震后经济案件发生的总量要少很多, 但不容置疑的是, 这些案件虽然可能金额不十分巨大, 但由于涉及面广 (如挪用、私卖赈灾帐篷, 使得广大捐赠者质疑赈灾工作) 、影响恶劣 (借地震之机进行商业炒作显然严重伤害了尚处于悲痛之中的广大民众) , 因而如果说严肃查处是维护了小范围 (灾区) 的经济秩序稳定, 那么及时报道则是在更大范围内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类报道如《一斤饺子50元?成都查处违法经营行为34件》 (《成都日报》5月22日) , 《成都将依法处理非灾民安置点用赈灾帐篷》 (《成都晚报》5月23日) , 《工商查处虚假广告:车辆防盗器变“地震报警器”》 (《华西都市报》6月14日) 。法制监督、评论类

地震属于突发事件, 在灾后的第一时间里, 人们可能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救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在平时不会出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法律的框架内该如何解决, 它们所折射出的目前法律制度仍存在的“短板”就显得日益突出。在这个时期内, 将这些问题与“短板”及时反映出来就成为灾后法制类新闻报道应有的责任, 这些报道必然有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此类报道如:《在川浙商灾后法律问题指南》 (《浙江法制报》5月28日) , 《地震免配除外责任条款合同理解存在法律模糊地带专家提醒保险是投资不是消费》 (《法制日报》6月13日) 。

除了上述五类之外, 还有一些或是关于法律工作者积极地直接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报道, 如《上海特警:能救一个是一个》 (《解放日报》5月18日) , 《民警蒋敏: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 (《光明日报》5月20日) ;或是报道特殊时期法律工作者以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间接地为抗震救灾工作服务, 如《法院启动绿色通道, 快速执行, 提前调解两位川籍农民工拿到赔偿款》 (《解放日报》5月19日) , 《不收费态度好办理公证快安县司法局为受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法制日报》6月13日) 等。虽然这些报道可能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法制新闻, 但由于反映了特殊时期内法律工作者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我们也将其作为法制新闻报道。

总体看来, 在四川地震后, 通过对法制事件的报道进行“另类”的救灾工作, 是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除直接参与或通过传递赈灾工作信息间接参与救灾工作之外的第三种方式。[本文受上海市司法局2007年度上海司法行政系统专项调研课题基金 (HSF2007ZX (ZS) -20) 及上海政法学院2007年院级科研项目基金 (07009) 资助]

法制新闻传播 篇10

1 自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1.1 信息碎片化

自媒体大多是个人用户, 因此其拥有的功能繁多, 例如信息传播、沟通、交流等都是用户常见的功能, 因此通过自媒体传播的信息通常是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很多新闻事件通过个人用户对外发布时, 会夹杂着自身的思维定式或写作能力, 传播新闻事件的侧重点也不同, 大多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表明态度。另外, 微博或微信等信息平台会受到字数的限制, 而博客或论坛等形式尽管不受限制, 却考验了读者的耐心。特别是在Web2.0时代, 网民登上了互联网舞台, 在公共领域的话语权力得到了强化, 成为舆论的制造者和主导者。因此通过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大多呈现碎片化的特点。

1.2 时效性更强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 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更强, 很多事件在发生后不久便通过自媒体的平台被广泛传播。特别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 在事件的发送及传播过程中, 时间差被大幅度缩短, 有时甚至随着新闻事件的发送, 微博、微信等平台就已经开始采取直播的形式, 能够达到新闻与传播同步的效果这也与自媒体发布不需审核有直接的关系。例如, 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件的发生, 第一条求助信息便是乘客通过手机发布的微博。

1.3 裂变式传播

所谓裂变式传播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信息传播的速度及波及面如同核裂变一般, 非常迅速, 且覆盖面很大。新闻传播是呈现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一条信息被发布后, 便在网络上被全网铺开, 呈现几何上升式的增长。这形成了一种“传播噪音”, 包括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 涵盖了信息从传播者完整、准确地传递给接收者过程中造成的一切干扰因素。因为传播噪音增加了被传信息的不确定性, 因而造成了信息误差的产生, 影响传播终端——受众对所传信息的的正确理解及接收, 最终造成难以理想化地实现预期传播效果的局面。

1.4 个性化的信息

个性化的特征随着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普通日趋明显, 信息发布的形式不再受到限制, 用户可以根据信息的特点及自己的主观感觉发表信息, 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个性化成为自身的优势之一, 会吸引更多用户去关注自己喜好的内容, 形成一种个性化定制的态势。我们的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无不为这种个性化信息的传递提供了用武之地, 传播生态和传播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和转移。

1.5 传播内容立体化

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信息不再局限于文字, 而是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 受众的感官被多种传播方式刺激。这样的自媒体传播平台给新闻资讯以更加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它真正的着眼于“受众有何需求?”而不单单是“我能生产什么?”, 因为当今的受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个信息形态, 浅阅读习惯使他们更愿意接受这种“立体化信息”, 同时新闻信息的复杂性在增强, 文字、图片、视频的有机结合能最大程度上呈现整个新闻事件的面貌。

2 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统存在的异同

2.1 相同点

首先,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具有深度剖析的功能, 无论是新旧媒体, 在各类新闻事件发生后, 都会及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引导公众观点, 但是面对媒体平台越来越多的今天, 仅仅停留在对事件表明分析显然已经不够, 媒体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对新闻事件的内在信息进行深度剖析, 做出独家新闻看店。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媒体应当及时对事件进行深度解析, 引导受众, 将新闻报道的自身价值体现出来。

其次, 新旧媒体都具有新闻娱乐化的特点。在新闻传播中, 娱乐化已成为受众越来越青睐的形式, 轻松愉悦的传播更符合受众的内心需求, 过去传统刻板的新闻事件播报形式已经没有市场。很多新闻采访中, 无论是哪种媒体, 都在为迎合受众的需求而努力。

2.2 不同点

自媒体更具有独家报道性, 在新闻事件产生后, 很多自媒体平台以高速传播的方式吸引广大受众, 这一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受众不仅能够快速掌握新闻事件的信息, 还可以对这些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事件的关注和监督力度大, 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

但是与自媒体相比, 传播媒体更具有权威性, 舆论引导的职能是传统媒体首先需要具备的。与自媒体的传播相比, 公众更看好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很多人云亦云的事件没公众传播, 有时难免会出现与事件本身的客观性存在偏颇的现象, 此时传统媒体信息的发布才是代表官方更具权威的信息, 所给出的信息内容一定是客观公正的。

3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

3.1 对传播理念的影响

自媒体平台的普及使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受到重大的冲击, 无论是过去的报纸、电视还是电台, 他们都受到网络优势的冲击, 纷纷开创网络版, 试图通过网络扩大影响力, 提升自身的新闻传播效率。与此同时, 不少主播、记者等也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 以此来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

3.2 对新闻内容的影响

开放性是自媒体呈现的显著特点, 受到这一点的影响, 传统媒体也纷纷实行开放, 从新闻选题到采访、编辑加工等环节, 传统媒体都会参考自媒体, 寻求与大众需求相一致的做法。很多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是一瞬间的, 很多场景无法重现, 此时传统媒体需要与自媒体相结合, 将新闻事件还原最真实的状态。

3.3 传播状态的影响

传统媒体在制作时, 会通过编辑对主题的确认后方可开始采访, 再依据采访的主体寻找和搜集新闻资料, 最终形成新闻报道的内容公之于众。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与编辑部相关的人员才能着手进行参与新闻制作的过程。而自媒体是任何一个公众都可以进行新闻传播的, 实现了全民记者的传播状态, 这提升了传播的速度, 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新闻事件的发生, 打破了过去只有传统媒体才有话语权的壁垒, 很多传播状态被改变, 任何人都可以拿起手机或电脑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消息。面对这种冲击, 传统媒体应当适度改变, 将自媒体的优点适时在传统媒体中有所体现, 或与自媒体合作, 实现自身传播状态的优化。

4 结论

传播速度快、效率高, 这是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 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挑战。与此同时, 也给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带来启示。在进行新闻传播时, 传统媒体要利用自身的特点结合自媒体的优势, 将两者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这要求我们的传统媒体必须树立和坚持受众至上的观念, 理解受众需求, 贴近受众生活, 并且要不断地研究受众, 持续发展和强化与受众的关系, 这样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 将自媒体对自身的威胁真正转化为机遇。

参考文献

[1]计冬梅, 高丽凤.论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J].才智, 2014 (26) :261.

[2]杨洁.自媒体新闻和传统新闻的融合发展新策略[J].新闻知识, 2014 (12) :57-59.

[3]叶宇楠.微信对传统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影响——基于自媒体传播的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 2015 (1) :92-93.

论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编排艺术 篇11

在今天的电视屏幕上,法制节目成为继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之后又一席卷电视屏幕的电视节目形态,它通常以最简洁的文字、最快捷的速度,向观众传播最新近发生的法制方面的信息,具有“短、新、快”的特点。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创作,一方面有新闻创作的特点,一方面又拥有法制节目自身的特点与要求,从而在编排这一节目创作流程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独特风格。

法制新闻 消息类 节目编排

消息类法制电视新闻能简洁、客观、快速地报道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法制方面的事实。而要编辑好消息类法制电视新闻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如何编一条法制消息新闻,即单个消息的编辑技巧;二是如何把二三十条法制消息编成一个完整的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也就是具体节目的编排。

(一)单个消息的编排技巧

1、基本要求

美国信息专家C.香农和W.韦弗为传播过程模式提出过“噪音”的概念。这一概念指出,传播并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过程内外的各种阻碍因素都会形成对所传讯息的干扰。因此,受传者所接收到的信息,已然不是传播者最初所传播的信息。

依据“噪音”理论,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的画面编排,就要根据消息的实际内容,对画面进行合理、简单排列,从而客观、准确的佐证这一法制新闻消息。因此,编排一定要遵从真实性原则,使剪接出的画面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情况,在时间、空间上尽量与实际情况接近;并且,编排成的画面不要产生远离事实的歧义。画面的朴实无华,效果的客观真实是电视法制消息编排所必须做到的。

2、消息的特性决定特有的编排规律

由于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时效性强、播出时间短、画面具有不完整性,除少数介绍全面情况的综述消息外,一般都是一事一报,每条新闻都主要立足事件、事态发生的现在,既使是运用背景材料,也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典型的画面形象来突出主题,而不需要过多的细节描写,因此,具有与其它法制新闻题材不同的传播特征,也决定了它自己特有的画面组接规律,主要体现在:

(1)强化细节,以充实画面信息含量,给受众更多可看的内容,拓展其想象空间。

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播出时间短,一条消息仅由几幅画面组成,且画面具有不完整性,无法形成情节。而其传播魅力的体现,在于对细节的运用。依靠对画面细节的真实捕捉,从而对法制新闻人物、事件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画,发挥非语言符号的诸多优点,充实画面的内涵,拓展画面的想象空间。在编辑时,编辑人员首先要熟悉素材,了解法制消息主题,文字稿和相关画面中语言、非语言符号,其次要把握法制消息总体内容的逻辑规律,从而提炼出典型的画面细节,这其中要注意有单位时间(长度)中的“细节数量观”,即限定在一分钟之内一定要有多少个可看画面,通过对量的控制,达到质的完美,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2)以固定镜头为主,少用运动镜头。

在这里,应首先明确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中镜头的作用。由于在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报道中,受时间长度、传播符号特性的限制,要求镜头在有限的播出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向受众传播相关的法制新闻信息,并在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同时,生动、具体的证实新闻的可信度,而这正是固定镜头的优点:简练、清晰、准确、到位。另一方面,运动镜头在纪录片和电视剧中运用得较多,它可以叙述故事情节、营造氛围情趣、揭示人物心态等等,其中蕴含着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追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中应少运用运动镜头:一是由于运动镜头的主观性会破坏新闻画面的准确度和真实感;二是其运动性会分散观众对消息内容本身的关注度,减少对法制新闻事件的兴趣;三是在新闻消息中运动镜头的过多运用,还会造成上一画面和下一画面之间的衔接、画面与声音之间衔接的不畅与不和谐。

(3)运用好同期声,力求真实、准确、生动的展现法制事实。

由于记者向受众转述法制新闻事件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携带上自己的观察角度和主观立场,是一种“记者真实”,加大了传播中的不确定性。而同期声的运用,能在视听手段上同步对现实事件做直接、客观、真实、准确的记录,从而构成综合、立体的信息传播渠道,增加新闻的准确度和权威性,并渲染现场气氛,点染画面内容,将人们带到一个视听完整的真实现场,给人以充分的信息感受。

(4)借鉴:海外电视新闻“现场立即报道”基本编辑模式。

随着电视科技设备突飞猛进发展以及卫星现场传送技术的普遍应用,电视台资源共享,新闻内容既定的现象也日益普遍,在这一前提下,节目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形式就成了关键。因此,按什么方式采录新闻,怎样综合运用语言、非语言符号,用何种思路编排素材,已受到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更值得法制新闻信息类节目工作人员关注。在这一方面,美、日、欧洲以及港、台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的电视台的新闻比较讲究模式,并且在新闻的运作上也都相接近,尤其是“现场立即报道”这一编辑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一般来说,海外电视新闻的 “现场立即报道”的做法是:将突发或重要新闻插入到正常播出的固定节目中,画面上出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讲话以及记者的现场采访,从而传达一种紧急、迫切的气氛,其基本的编辑模式是:

语言符号:导言+现场报道+主播和记者的交谈;

非语言符号:主播+现场场景(新闻事件、人物、记者)+主播+记者。

法制新闻事件和新闻事件一样,有很强的突发性,海外“现场立即报道”这一节目编辑形式,不仅适合新闻事件的报道,同样也是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值得借鉴的节目编辑方式。

(二)具体节目的编排要点

系统科学认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目标应该是发挥节目整体效果,拓展节目中所含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与收视心理并使其产生共鸣,从而发挥新闻节目的舆论导向作用。赫伯特•霍华德在其《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一书中说道:“节目良好效果的取得是由于节目的各构成部分的合乎逻辑的安排和由于包含了适度的感染力因素”①。

对一档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编排,有如下较常见的编排技巧:

1、选择头条,突出重点。

电视法制消息以线性传播为其传播特点,头条新闻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直接影响到观众收看节目的兴趣和整个节目的收视率。因此把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放在头条,可起到强调、突出重点的作用。正如特德•怀特所言:“一条极其重要的新闻,无论它是当地新闻,还是国内、国外新闻,都应当成为头条。”②

2、优化组合,注重结构。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各局部之和”,具体而言,指若干单个要素按照某种合理的结构组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就会产生一种全部单个要素在分散孤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新的素质、功能和特性。基于这一理论,要优化法制新闻节目的结构,加大一档电视法制新闻的信息承载量,就要对节目中的信息进行合理组合。合理组合,就是将电视法制新闻中几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法制新闻集纳编排,或积累式组接,或对比式组接,或关联式组接,使新闻与新闻之间互作补充,互为背景,从而增强法制新闻内容的密度、力度和深度。

3、安排谷峰,营造节奏。

在营造节目的节奏这方面,国外电视新闻学者曾提出过“峰谷技巧”的概念: “每一个节目都是从‘波峰’到‘波谷’,在从另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谷’”。③

因此,在对法制消息节目进行编排时,就可以运用“峰谷技巧”这一概念。具体而言,就是加强节目编排的变化。如采用长短新闻、软硬新闻的搭配、穿插;也可以转换不同的报道方式:记者现场报道与演播室口播新闻、男女生搭配播报、图像加解说与同期声采访音切换;主持人串联词、节目预告、广告片、消息片头适当安插在节目中等等方式的运用,这样不仅符合了观众的收视心理,也可以使法制新闻节目更具有韵律感,既有轻重缓急之别,又有张弛有序之感,不断制造新的兴奋点,从而提高收视效果。

以上是本文从节目编排方面对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创作特点进行的归纳。当然,一档电视节目的编排艺术不仅仅包含以上方面,同时,随着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不断发展,也会出现多种的编排艺术,等待着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美]赫伯特•霍华德 ,《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 第180页,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②[美]特德•怀特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第53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③[美]特德•怀特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第280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新闻教程》,安德鲁 博伊德(英),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新闻记者》,李普曼, 2001年第10期。

3、《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赫伯特•霍华德(美) , 新华出版社, 2000年版。

4、《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特德•怀特(美)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34

八字感悟,做优法制新闻 篇12

头重脚轻, 大而空洞。有些法制短新闻帽子套得很大, 内容却是会议场面和领导活动, 镜头晃来晃去是那些本地观众早就熟悉的领导面孔, 主持人说来说去是那些官话、套话, 行文好似文件或领导讲话稿, 空洞而无有效信息。

内容陈旧, 事件琐屑。有些法制短新闻名为“现场直击”、“法制在线”、“法治进行时”, 但观其内容, 所“直击”、“在线”、“进行”的, 大多是些窨井盖被盗、盲道不帮“盲”、自来水泄漏、垃圾乱倒乱放以及商家与消费者吵吵闹闹等“琐屑新闻”、“马路新闻”、“纠纷新闻”。

罗列数字, 枯燥乏味。每到岁末年初, 电视法制栏目就会报道法治成就, 常常罗列数据, 电视画面要么是会议场景或领导人、信息发布人形象, 要么是一堆堆抽象的数字排列, 枯燥乏味, 观众随看随忘。

穿靴戴帽, 主题分散。有些法制短新闻生怕观众看不懂, 在开头导语和结束提示中穿靴戴帽, 有的甚至在二三百字的短消息中多处加上“专家评点”、“记者感言”、“采编手札”等字幕提示, 使一条完整的信息变得支离破碎, 主题分散。

场面血腥, 缺乏取舍。一些法制短新闻常涉突发事件、工伤事故和车祸, 血腥味很浓, 动辄展示断臂伤肢、鲜血淋漓的画面。

重复解说, 浪费笔墨。演播室主持人和现场出镜记者经常对同一新闻事件叙述, 或者电视图像和主持人声音传达的是同一信息, 采编人过于强调“声画同步”, 却造成重复累赘。

如何避免上述弊端, 电视法制短新闻怎么出彩?笔者结合工作实践, 总结出八字感悟, 就是“大、短、准、新、深、快、活、实”。

大, 就是事情重大。2006年, 盐城法制·生活频道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射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德民连续六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关于食品安全的议案过程, 采制了一篇法制短新闻《六年提案不辍, 一朝法令全国》。此时正是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颁布实施之时, 题材重大。

短, 短小精悍。基于快速传播和增大信息含量的总体要求, 法制新闻要短小精悍, 向受众提供有效信息。

准, 事实准确。法制新闻因其报道内容和受众对象的特殊性, 更应准确无误, 不要凭想象“合理延伸”, 遣词造句、举例引典这些细节要百分之百准确。比如判刑表述, 新闻中常见有“某某被判刑三年”, 判的是有期徒刑三年还是缓刑三年, 语焉不详。

新, 内容新鲜。一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一是老事情有新角度、新手法。法制短新闻强调“现场直击”, 强调切入视角新, 要“抓活鱼”。

深, 深度挖掘。通常指短新闻揭示问题的深度。信息并不是事物的本身, 而是事物的表象、特征和外部信号。一条新闻的深浅或价值大小, 就看记者通过信息反映事物本质的程度如何。

快, 快速传播。电视记者稍一迟钝, 被网络、报纸抢发新闻, 再炒冷饭, 会影响传播效果。

活, 形式活泼。要突破固有模式求变求新, 可在结构上采用“倒金字塔”, 再抽丝剥茧, 娓娓道来;在解说上尽量使用短句;在同期声上尽量只用一两个人, 每人讲话不超过15秒;在包装上遇有数字即用字幕或图表表示;在声画并进时尽量不同义反复;在现场效果上尽可能采用自然声响。

上一篇:养猪政策下一篇:重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