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

2024-09-25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共10篇)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 篇1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思考

【摘 要】在新闻舆论监督日趋重要的今天,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一直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多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究竟应该怎样用法制去规范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本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分析和建议。做对新闻舆论监督现状的考察,引发了对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几点思考。新闻舆论监督不仅需要保障舆论监督的权利,而且需要规范闻舆论监督权利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正常运行,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作用,尽可能减少其负面作用。

【关键词】舆论监督,问题,法治

所谓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舆论的形成过程有两种途径,一种来源于公众不受外部影响自发形成,另一种来源于在特定群体有目的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所谓监督,即“监察督促”,所以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二是督促,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对社会上某些个人或组织的违反法律、纪律、道德、民意等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也是反腐斗争的重要手段。

一、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选择性监督

(二)记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一份记者生存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75.4%的记者在采访中曾遭受过辱骂、诋毁,甚至殴打,42.2%的人因舆论监督报道遭遇过打击报复。同时,暴力、恶意诉讼、地方保护、黑势力、官僚主义也在侵蚀着记者的权益和安全。致使许多记者害怕黑恶势力的报复,敢怒不敢言。

(三)新闻侵权官司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在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中,以新闻记者或媒体为起诉对象的侵权案件呈上升趋势,相关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媒体胜诉的比例很低。而且,就算胜诉,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

(四)批评性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新闻记者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要注意报道的“度”,不可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效果。要揭露,但不要渲染,要冷静面对热点、焦点、难点,不要过分渲染炒作。例如,在报道杀人案件时,不宜在细节上花过多篇幅,不应刊登血淋淋的图片等等。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一般与大众的生活秩序、经济利益等密切相关,所以备受关注。作为民众代言人的新闻媒体当然不能回避这些“点”,但是也决不能盲目迎合大众猎奇心理,而要客观冷静,积极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思考

曾有人做过统计,电视观众特别是农民观众最爱看的节目是“焦点访谈”,而(南方周末》则被新闻界一些人士称为“办得最好的报纸”。为什么?因为它们显著增大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伸张了正义,维护了社会公正。从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全社会都强烈地呼唤新闻监督,另一方面又提醒我们我国的司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的不足。现在有部分上访群众不找政府、法院,而直接把情况反映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在他们的心中,一个舆论监督部门甚至比法律更管用、更让人信任。这种情况在一个法治社会存在,应该说是很不正常的。法治的不健全是一方面,我们在这里不详谈;另一方面,奥论监督既然有这么大的社会效益,那么我们如何去让它走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如何在社会中正确定位呢?

(一)尽快制定和完善新闻方面的法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闻方面的法律,不仅要有禁止性规范,更要有明确的授权性规范,让新闻工作者准确把握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以后所要承担的责任。

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舆论监督还在党的宣传纪律的框架下进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纪律是媒体搞好舆论监督的依据和保障,脱离了这个轨道,就会触犯法律和党的纪律。我们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不是西方所谓的“社会公器”;我们提倡的“舆论监督”,不是西方所鼓吹的“新闻自由”、“第四权力”;我们的新闻记者也不是西方所标榜的“无冕之王”。这不奇怪,这是社会制度不同、媒体职责不同和价值观不同使然。所以,我们在行使舆论监督时不能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一定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舆论监督方法来。当今的媒体人,一定要有很强的法制观念,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这不仅仅是因为党和各级政府对媒体监督的质量和效果要求提高了,还因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和水平提高了,在法制的环境下以其昏昏,监督昭昭,是不行的。有资料显示,近年来的新闻官司越来越多,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不能说与媒体人的法制观念淡薄无关。比如有的记者要去监督人家,人家送了几个金元宝就不监督了,有的记者在餐桌上听说一件事,不去认真调查核实,就随意报道,都是没有法制观念的表现。还有的记者为了监督司法机关秉公执法,在案件审理前就把案件情况报道出去,给办案人员和审理工作造成被动。还有的以所谓“新闻自由”干涉了别人的自由,用自己的监督权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和人权等。这样的监督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

(二)给舆论监督正确定位。我们的媒介虽以正面宜传为主,但民主监督权制又不允许我们实行“舆论一律”的政策。应该规定一些传媒宣传官方意图,也应该允许一些传媒宣传民间意愿,实行新闻宣传的多样化。这样既可听到一些善意的批评,也可及时地揭露坏人坏事,“发挥奥论监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中介,既要搞好信息传递,又要强化监督机制,保护好市场中的“弱势群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从制度上对舆论监督放权。有的地方,新闻单位的批评稿件要送给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审阅批准,才能发表。这种规定和做法,不仅极大地阻碍了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而且容易导致官官相护,层层包庇,不利于法治的开展。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把绝大部分批评稿件的审稿定稿权放开,由新闻单位自己掌握。新闻单位如果捏造或故意歪曲事实,要负法律责任。应该说,在依法治国的范畴里,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解决。我们的新闻工作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艰巨任务。依法治国,新闻也要走向法制化。究竟如何让我们的舆论监督有一个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法律界限,如何去解决舆论法制化道路上的一些矛盾,我们不仅要加、法学理论上的研究,更要注重种种媒体在日常传播活动中的摸索。真正实现舆论法制化,仍有待我们法律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三)要准确监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命根子。现在媒体上有些监督报道,之所以引起被批评者的强烈不满,甚至于站不住脚,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新闻事实的把握上有缺失。对于一件事情,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一下子弄明白。媒体工作者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了解、去观察,透过现象和迷雾去分析事件的本质是什么,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判断是非对错,要了解事件的全体,不要一叶障目,要用马列主义的火眼金睛去看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假象和表象所迷惑。对所要监督的事件包括细节都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

舆论监督要讲究策略、讲究科学、讲究方法,方能达到监督的目的和效果。当今社会,焦点问题多,热点问题多,社会矛盾多,对于我们的媒体来说,不能

没有选择地见啥报啥,逮谁是谁。在监督的事件和对象选择上要注意策略。面对复杂问题要冷静地思考,认真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是否带有普遍性,当下该问题政府是否有能力解决,是不是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有选择地进行监督报道。面对热点问题,新闻媒体不能火上浇油,推波助澜,甚至煽动与党和政府对立的情绪。在监督的方法上,媒体要多报事实少议论,让事实说话,让当事人说话,记者少说话,或不说话,要相信现代人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给受众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受众自己去甄别、去判断,监督的社会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如果媒体非要站出来说几句,也应越简洁越好。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 篇2

1 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新闻舆论监督指媒体向大众揭露背离社会准则的倾向, 动员公众反对官僚主义、社会腐恶行为和不正之风, 保持社会思想和伦理道德纯洁性的活动, 在西方国家, 它被称为所谓的“第四种权力”。而且, 在“观众上场了”[3]这样的新媒体时代, 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了各种监督力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支力量。但是, 各色人等纷纷粉墨登场后, 在获取、分享和传播信息易如反掌, 信息内容极大丰富, 信息的自由达到一个新高度的大背景下, 稍有不慎, 以舆论监督为出发点的良好愿望, 往往会到演变成“网络暴力”;舆论监督的利器, 也会蜕变成胡言乱语、甚至是胡作非为的场所。原因很简单——“信息高速公路将会通往不同的目的地”[4]。

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和传统的舆论监督一样, 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耳目, 它对社会病态和丑陋的揭露常常能激起社会公众的痛恨和斥责, 转化为更广泛的全民舆论监督, 有效地抑制社会腐恶现象的发生, 推动社会的进步。从最为普通的、甚至是日常生活中被称为“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 到维系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 从街谈巷议到战略蓝图, 由于有了网络舆论的监督以及来自舆论监督背后的亿万双“眼睛”, 使公共权力运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得以实现最大化。在这一点上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如:有的所谓“老大难”问题, 已经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无数遍却悬而未决, 但经过媒体曝光之后, 一时间“舆论沸腾”、“民声载道”, “老大难”问题也不难了, 解决问题的时间提前了, 解决问题的力度加大了, 解决问题的效果让人满意了, 解决问题不力的“官儿”被“问责”或是“落马”了。甚至, 有人都已经把舆论监督报道比做“整改通知书”了。究其原因, 在于新闻舆论监督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监督, 它借助社会公众的力量, 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形成强有力的声势和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动力, 促进有关权力部门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和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纠正航向、改进工作。

2)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顽强的辐射力, 能引起行政与法治部门的警觉, 把媒介的监督转化为行政监督和法纪监督。发生在云南晋宁的“躲猫猫”事件再次让人们认识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适度的舆论压力也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由于有新闻媒体的介入, 整个事件从发生、发展到最后的落幕, 都被迅速反应起来的、强大的舆论所包围。提前介入、追踪报道、连续报道, 施加及时的、适度的影响, 使“躲猫猫”事件的真相最终不再“躲猫猫”。而且, 通过一个“躲猫猫”事件, 引起了司法部门、行政部门甚至社会公众对相关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采取防微杜渐于前和惩恶罚劣于后并举的手段, 必将收到综合治理的功效。

3) 网络舆论监督放大社会舆论监督的范围和力度, 激起民间更大的批评声浪, 让贪官污吏没有藏身之处, 迫使官员廉洁自律, 政风清廉。从近年来一系列的反腐典型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到, 网络舆论监督在这一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到了极至。而且, 这种监督作用把其他的一些监督手段所不能或者是暂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处理得酣畅淋漓, 大快人心。在这方面, 网络舆论的监督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4) 网络舆论监督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守望, 另一方面还激起大众的自卫意识, 发动公众维护公共利益和自己的正当权利。媒介揭露背离公德的行为引发的社会谴责, 能够提高广大公民的公共意识, 激发起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5) 人民通过五花八门的新兴媒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既锻炼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同时也纠正了自我肌体存在的各种“疾病”, 网络舆论监督成为公民认识自己的镜子, 从而可以提高社会公众的素质。

总而言之,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等特点, 它有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助于吸引广大群众参政议政、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的正义和良知, 向一切腐败行为及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 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社会公众的愿望, 是政府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

2 对网络时代舆论监督法治化的认识

在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监督重要性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信息内容的相对零碎, 容易招致网络假新闻的出现;把关审核的缺失, 容易导致很多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传播方式上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传播力与渗透性, 决定了网络舆论传播惊人的速度和广度以及狂欢心理的助推, 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影响。这些, 都需要我们抓紧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

本人认为, 关于网络舆论监督法治化的问题, 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 “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5]。网络舆论在戳戳点点, 监督这里、曝光那里的同时, 自身也应该受到必要的约束。否则, 打着“惩恶扬善”的旗号, 本意想“替天行道”, 但却酿成颠倒是非, 扰乱视听, 损害形象, 伤及无辜的大错。原因很简单,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而网络舆论监督更有着锐利的锋芒, 用得好, 所向披靡;用不好, 自伤元气。

另外一方面, 社会应该以一种“阳光”的心态, 积极支持网络舆论监督、自觉接受网络舆论监督, 正确运用网络舆论监督, 逐步使网络舆论监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 严格保护正当的监督权利;严厉惩治滥用监督的行为, 严肃查处被监督者不接受监督的现象, 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效应。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舆论监督也应该在新的形势下实现与时俱进。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实现舆论监督的法治化。

1) 舆论监督的法治化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更是保障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根本, 是对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等监督体系的有效完善和有力补充, 它们一起构成了健全的民主政治以及依法行政的有效机制。舆论监督只有依靠完整的法制保障并成为政府工作的规则, 才能真正保证媒体不再惧怕来自某些权力机构的冷漠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真正保证监督权不再受制于行政权, 舆论监督才会得到有力保障。

2) 政府应该改变对公共利益的根本认识和增强对工作的自信, 主动接受媒体的舆论监督,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为谋”。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 只有永远的黑暗才不会有阴影的存在。媒体对政府某些工作、某些事件的监督, 其实是行动最迅速、成本最低廉、而且最“无孔不入”, 是十分高效的管理工具之一, 它可以协助政府和一切社会机构在事态转趋严重前, 及早发现问题, 纠正偏失, 未雨绸缪。因此, 正确对待舆论监督, 就应该依法保护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所有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的一切合法权益, 而不能采用“叶公好龙”的方式, 更不能因一己私利而影响到舆论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3) 舆论监督是依法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等公民权利的前提, 是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关系政府和媒体双重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舆论监督应该自觉和完全置于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 舆论监督也要做到依法用权、限权和治权, 以防止如脱缰野马一般地狂奔, 成为社会的公害。

4) 舆论监督还要在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 做到敢于监督, 善于监督, 加强监督, 改进监督, 注意监督方式和监督艺术。要从“党纪国法明令禁止”和“社会公众深恶痛绝”中选择舆论监督的突破口,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切实维护好国家法律的尊严, 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 针对“新闻腐败”而必须加强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已是刻不容缓, 而符合我国国情的《新闻法》的制定实施, 是当务之急。唯有如此, 才能让我国的舆论监督真正得到法律或者行政制度的坚定支持, 真正发挥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 成为“无处不在的眼睛”和“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喉舌”[6]。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并简要探讨了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相关问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新菜茵报审判案[M].

[2]汉·王符.潜夫论·述赦[M].

[3]BBC全球新闻部主管理查德·塞姆布鲁克语.

[4]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

[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思考 篇3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作为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职能,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来源于第四权理论,即新闻媒体享有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用权力的权利。法律赋予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排除政府干扰的“防御性”权利。不论这种干扰是故意报复还是有意操纵新闻报道的内容,都应予以排除。二是表意性权利。即新闻媒体有自由传达其所选择的信息和意见的权利。三是外求性权利。即能够提供新闻媒体或新闻记者一些特别的机会去获取信息和资料、能够增进新闻媒体发挥其效能的一些权利。

在任何阶级社会中,自由总是和法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新闻出版立法的意义:“应当认为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因为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该规定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保障人权的最基本手段,其实质是保障了思想自由,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宪法》第41条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由此可见,宪法赋予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即是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原则规定和法律依据。而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往往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来行使。

很显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上述规定对实际操作来说又缺乏具体性和完备性。其理由在于:一是这些规定比较笼统、概括,没有相关的部门法规与之配套,在实践中也往往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在社会舆论监督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在法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功能的不断强化,越来越需要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各种相关的法律关系。因此,单靠上述宪法中笼统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新闻立法也就成为国家在民主法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新闻立法。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完善和逐步加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和多层次的权利冲突,需要一个公正的、能实现良性发展的系统,即法制来加以平衡和调节。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新闻宣传),都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目前,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种种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困难重重,记者在开展舆论监督和正常的采访中遭受人身迫害和殴打的事件屡有发生;我国宪法中固然有关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但却没有具体到如何保障新闻媒体行使自身的报道权和监督权;我们有相应的宣传政策,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规;新闻官司日趋上升,而在法学理论上却没有独立的新闻侵权诉讼;新闻媒体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努力开拓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在具体的报道和监督过程中又缺少必要的法律定性;新闻舆论监督一旦遇到阻力和干扰便会去寻求政府的支持和保护,而政府这种有限的支持和保护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所面临的上述现实,最为突出的是令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官司。新闻官司的产生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矛盾:一是媒体和司法机关之间的矛盾;二是媒体和各级国家机关之间的矛盾;三是媒体和法人及公民个人之间的矛盾。如果这几个矛盾解决失当,要么会挫伤记者对采写批评报道的积极性,要么有可能侵犯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影响和制约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解决好上述三个矛盾,是新闻立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制约

新闻舆论监督要受法律制约。新闻立法的目的不仅仅限于保障新闻自由,它同时还有限制滥用新闻自由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与其保障新闻自由的功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可以发挥正面效应,有利于揭露丑恶、弘扬正气,批评错误、改进工作,针砭时弊、发扬民主,化解矛盾、伸张正义,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搞得不好,就会产生负面效应,颠倒是非,扰乱视听,损害形象,伤害无辜,不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新闻活动对社会无害,新闻自由才有价值。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新闻自由,都是现实对法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新闻舆论监督在享受法律保护的同时,又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法律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制约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有关法律的制约(即来自会权的制约,包括国家安全法、国家保密法、国家新闻检查法等);二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某些民事权利的制约(即来自私权的制约,包括人格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依法进行新闻舆论监督

一是遵循新闻规律,恪守监督准则。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按照新闻规律行使其监督权;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的基本方向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不能随意解释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含义,更不能进行歪曲法律的宣传;不泄露党和国家的有关机密。二是维护正当权益,实现“两权平衡”。所谓的“两权”,即公民人格权和新闻舆论监督权。当前,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完善,公民的人格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但是,法律对舆论监督的重视和保护却显得比较薄弱,因而全社会对所谓的“新闻官司”就比较关注,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无处不在,就很自然地出现了新闻官司这个“副产品”。事实上,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其力度和范围还远远不够;而新闻官司的出现也是正常的,是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取得进步的具体体现。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确保准确无误。新闻要用事实来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在有关部门的定性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就自作主张地加以定性。因为,新闻工作者只有对有关事实进行报道的权利,而没有给被批评者定性的权利。四是严肃新闻采写,静观社会反响。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做到深入细致,尊重采访对象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第一手资料,弄清事实真相。在新闻写作过程中,用词一定要反复推敲,规范使用法律用语,力避新闻官司。在新闻面世后,要静观社会反响:新闻客观公正,对来自有关方面的压力,应坚决顶住;而新闻一旦有失实之处,应主动承担责任,汲取教训。

参考文献:

1.林爱珺:《舆论监督保护的现状与法律思考》,《新闻战线》,2005(3)。

2.张相春:《正确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中华新闻报》,2003-03-31。

(作者单位:河南工人日报社)

新闻舆论监督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篇4

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一)新闻舆论监督依然脆弱面临困惑

在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多变的严峻现实下,舆论监督在张扬着正义与良知的同时,也无可奈何地暴露出诸多问题和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下列所提示的具体原因:反映群众的呼声太少,特别是为群众参政议政提供的机会和版面太少;在报道政务和决策方面的公开程度不高;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只是宣传贯彻,从不对其利弊得失公开议论。;不能主动积极地批评监督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和工作;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情况相当严重;只报喜不报忧;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实际需要相距太远.(二)新闻舆论监督面临太大的压力和干扰,新闻官司增多。媒介在行使舆论监督职权时,又面临着被监督者的反弹和打击报复,往往是“白监督一场”。被监督者往往不甘心自己的问题或丑行被曝光,他们对付舆论监督的手法更是层出不穷。“压制”,疏通”,“堵截”,“拖延”,“应付”,“打击报复”等手段来影响报道。

(三)新闻媒体自身在舆论监督方面准备明显不足,自身问题较多。

屈服于上级权势的压力,或被关系人情所左右,致使涉及舆论监督的节目无法正常播出,其后果是严重挫伤了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助长了邪恶之风;涉及舆论监督的节目采制成本偏高,许多地方电视台往往限于财力、物力而不得不削弱,甚至放弃;“焦点”类节目形式千篇一律,形式缺乏创新,内容上不够深刻,题材狭窄,严重影响了收视效果;许多媒体在此类节目的报道中,普遍存在只重播出、刊登,不重反馈的问题,往往是仓促应战,缺乏穷追猛打的决心、气魄和手段,舆论监督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理想。

(四)新闻媒体“媚官、媚权、媚势、媚钱”现象严重。

放着正经事不做,不讲究社会公德,一味猎奇,寻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追求感官刺激,专捡那些稀奇古怪、违背人之常理的事去宣传,去煽情,这就是舆论中的“媚俗”现象(譬如前一段时间被媒体炒得火热的南京“人蛇同居”)。

三、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策略

1反映舆论

反应公众舆论是新闻媒介社会属性的必然要求,新闻传播规律的体现,舆论引导实现的必要途径。

从舆论的角度来看,新闻传播者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还是拟态公众,代表、模拟社会公众发表意见,是社会公众的忠实代言人。就新闻传播活动本身而言,亦与公众舆论有着天然的、至关密切的联系,新闻传播遵循新闻规律,实则也是遵循舆论的规律。从舆论的特点来看,公众舆论的表现是自在的,而媒介对舆论的引导则是自为的,媒体之所以有引导舆论的力量,源于促成公众对舆论客体.对于公众而言,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并不是无限量的,舆论引导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受众对媒体所传递信息的使用与满足,也就是说传媒的舆论引导对于受众来说,可能会对受众产生影响,也可能对受众不起任何作用,关键就在于媒体的报道能否与受众建立起心理联系,而这种联系就在于媒介是否能如实地反映受众的意愿和意见,使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舆论契合,在反映舆论中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

2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新闻从业人员要学法守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认真学习新闻理论,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避免失实报道。把舆论监督的重点放在那些有悖于社会规范的错误行为和丑恶现象上,紧紧抓住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反映群众呼声,在真实、公正、全面的前提下侧重于对其行为过程的叙述作进行性的批评,以事实来形成逻辑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过于强烈的词语,防止主观、武断,同时要尊重被采访对象。人民群众是舆论监督的主体,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实事求是。而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改变事实真相,以偏盖全,断章取义。

另外,新闻媒体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稿件审核制度,增强把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严防不实报道。

3.规范舆论监督的法制化(1).加大正面宣传报道的力度。通过广播和电视的宣传,营造一个弘扬司法公正的舆论环境。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社会与法》,80%以上的栏目都和法制有关系,都是旨在通过这些栏目倡导司法公正、鞭笞司法腐败。

(2).加大典型宣传的报道力度。实践证明,典型是最有力量的,2010年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宣传,都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别看宣传报道的是典型人物,但对百姓来说增强了司法环境的信心,也增加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3).加大贴近百姓生活的宣传。法律工作履行的是法律监督职能,很多内容不是直接面向老百姓的,但实际上司法机关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笔者认为,法制规范化宣传应把角度调整一下,使之更贴近老百姓。

(4).加大新闻宣传报道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地方法规的建设正好弥补了我国没有专门《新闻记者权益法》与《新闻舆论监督法》的缺憾。同时也应该尽快制定全国性统一的新闻监督法规来规范舆论监督。近年来新闻记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采访权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记者被打事件屡屡发生表明记者正常采访权受到挑战,公众知情权遭到践踏。而有些地方已经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新闻监督法规。新闻舆论监督一定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主要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使新闻舆论监督事业在社会的蓬勃发展中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4重在调查取证,切勿偏听偏信

批评报道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严肃”即指要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组织原则办事。无论是表扬报道还是批评报道,最后都要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希望。新闻报道最怕失实,批评报道更须慎之又慎。批评报道的威力不可小看,批评对象在被动的状态下,自然要拿放大镜对批评内容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面挑骨头。如稍有不慎,一字之差都会成为打官司的导火线,这就要求记者既要大胆,又要谨慎,做到现场取证、持之有据,反复核实,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留有余地。

5准确把握报道时机,帮忙而不添乱

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即要注意时效性又要注意适宜性。由于广播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节目制作过程简单,往往比报纸和电视节目播出速度快,这就要求掌握舆论监督报道展开的时机。切入过早,矛盾正处于“白热化”状态,解决问题的火候不到,非但不能促成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添乱”。切入过晚,百姓关注的热情已经减退,舆论高潮难以掀起,监督的效果也会大大减弱。因此,一定要审时度势,通过有效控制传播流程,准确把握问题报道的切入时机。

6既要大胆抨击,又须把握分寸

批评性报道更要进行周密策划,从稿件的选题、重心、文体、表现形式,都要精心考虑,对所批评的问题要力求进行全面剖析做深度报道,引导受众认识问题的实质并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广播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运用多种报道形式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愿望,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新闻平台,既要抓好新闻批评报道,也要搞好各种非批评性质的报道,如对重大会议精神的报道、对重大改革决策出台前的铺垫和引导等,还可以通过接听听众热线电话,播发群众来信、开展民意调查、直接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等方式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同时,要善于联系多种力量参与,让新闻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联动,提高监督的威严和强制力,促成问题的解决

搞好舆论监督要注意的问题

1、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公开性。舆论监督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来实现的。它要直接地、公开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意见、愿望和要求,同时它又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呼声、意见、愿望和要求的处理与解决的结果,直接公开地告诉人民群众。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透明行政,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密切党、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2、舆论监督具有不容忽视的公正性。首先,监督的内容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真实的,不充许有丝毫的含糊,更不允许弄虚作假。其次,监督的对象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工作人员,都有支持、维护和接受舆论监督的义务。

3、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把违法乱纪行为公诸报端或声屏,就等于把有问题的干部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也会对与此相关的人产生强大的道德和法纪的舆论压力,使“关系网”、“人情风”失去市场效力,因而促进事情迅速解决。

4“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应该把握的“度”、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要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考虑问题要周全。在报道的“量”上要适度;在处理报道的“质”上更要适度。提倡探讨式“新闻舆论监督”性深度报道,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尊重被报道者的权利,争取监督对象的配合,促进问题的解决。摆正媒体的位置,防止媒介审判,尊重受众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强化媒体的公众形象。

现今社会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 篇5

社会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分为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宏观控制,把握引导方向。有了科学高效的宏观调控,就如同为新闻舆论筑就了一道安全的防火墙,防止“谬误出于口”。加强宏观控制,要健全在党委领导下宣传部门负责新闻舆论宏观指导的管理体制,党委宣传部门要守土有责,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进行有效指导和管理,以保证正确的舆论始终占领阵地。要广泛建立信息联系点,及时掌握舆情信息。要通过建立完善新闻评阅、新闻调研、新闻通气会、形势报告会等制度,及时通报情况,提出要求,总结经验,加强对媒体引导。

二是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现在国内一些小报、杂志、广播、电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价值观严重扭曲,是非观严重混淆,美丑观严重颠倒。少数新闻媒体为了迎合为数不多读者的味口,竟把庸俗误为通俗,污点当卖点,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他们热衷于报道一些道听途说的绯闻、丑闻,对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错误舆论,不予抨击,对先进人物和事例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我们党要实现执政目标,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用党的思想理论、纲领路线、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正确地把握形势。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的监督。在监督时要结合利用人力和软件来监控最新动态,人力有信息管理科,软件可以选择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因为人力无法替代电脑的繁琐数据的过滤排查,然而电脑也无法完全替代人工的对全文语义分析,针对重要信息要即使正确判读,控制负面舆论。

三是要把好新闻宣传的“关”和“度”。把好关把好度,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新闻宣传要把好关把好度,首先要在政治上绝不能给错误思想和观点提供传播渠道;二是政策上必须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精神;三是必须全面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社会发展中光明的、健康的、积极的东西;四是在热点问题上要政治坚定,头脑清醒,该热的要热,该稳的要稳,该冷的要冷;五是舆论监督上要端正目的,摆正位置,把握好监督的时机,运用好监督的形式,注重监督的效果,做到实事求是,结论正确,出于公心,有利工作;六是宣传格调上要反对嬉戏打闹,低级无聊,反对荒诞怪异,肤浅浮躁,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七是要珍惜维护好媒体的良好形象,不做虚假新闻,不做有偿新闻,不做不负责的广告宣传。

四是加强新闻媒体在网上的舆论引导。现代网络是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受众的地位空前提升,摆脱了被动的地位,开始与职业传播者一样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参与者,他们可以任意在网上发表评论、发布新闻。根据网络特点,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各自网站加强对新闻舆论的引导,各专业新闻网站在网络传播中继续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积极利用网络快速有效的交互式反馈机制,反映和引导舆论。加大对技术的控制力度,通过科技手段管理网络媒体。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立法,规范好各新闻网站的新闻发布。

五是处理好舆论导向和市场需要的关系。在市场的影响和冲击下,新闻媒介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巨大变化,新闻传媒将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还将成为一种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很多报纸如雨后春笋发展并壮大起来,许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纷纷登上报纸的版面,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事实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并不矛盾,尤其是一些令人关注的热点新闻,只要注意加强引导,关注民生,贴近实际,解决问题,同样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 篇6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试论新闻自由与舆论监督权

——从水门事件谈起

姓 名:杨 雷

学 号:201212020212

专 业:2012级新闻二班

指导教师:杨春艳

二零一三年十月三十日

新闻法规小论文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新闻法规小论文

摘要:美国新闻媒体在水门事件中发挥了强大的舆论先锋作用,历史上美国媒体一直饯行者监督政府的职责,并在与政府的斗争中获得了言论自由的法律保障。本文将探讨新闻自由与舆论监督权,以及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水门事件; 新闻自由; 舆论监督权;

试论新闻自由与舆论监督权

——从水门事件谈起

新闻法规小论文

为了应对舆论压力多次召开听证会。美国人认为,要捍卫民主制度必须让人民充分享有新闻自由权。杰斐逊说过:“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迄今为止发现出来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美国的新闻媒体一直以来对政府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报业的蓬勃发展从另一方面体现出美国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19世纪后半期,报业逐渐独立于政治,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正如普利策所说:“报纸永远为争取进步和改革而战斗,永远反对一切党派的煽动宣传。”

我国的舆论监督正处在起步阶段,对政府的监督主要还是行政监督,并且现在网络谣言四起,需要法律法规加强对舆论环境的治理,让公民的舆论发表更加合法、规范,发挥舆论监督政府的职能。

新闻法规小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 篇7

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 是党中央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部署, 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2004年12月, 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和部署,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第一次把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向全国宣传思想战线作出了部署。这标志着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纪检工作有着广阔的社会视角, 关注的重点遍及各级政府的重大施政课题、当前社会上最突出的“热点”问题、各职能部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等等方面。这些都为开展纪检监督、实施民主监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也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着取之不尽的信息来源和丰富素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只有充分运用和不断放大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采取综合手段,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出版、文学、艺术、互联网等多种手段, 才能形成宣传教育的整体合力, 达到综合效果。

此外,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氛围, 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 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着和谐的舆论监督。在当前,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加剧蔓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对履行好纪检监督职能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 不断探索创新和充分发挥“大宣教”的作用, 运用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纪检监督和新闻宣传工作, 严格纪检监督职能,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努力使纪检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形成舆论监督和纪检监督工作的双赢, 达到双方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共同提高。

由中宣部、中纪委主办的全国性新闻常设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好新闻奖”的评选活动, 截止2011年已成功举办六届, 先后有七百多部作品获得表彰。该奖项的设立, 营造了反腐倡廉新闻宣传的强大声势, 涌现出了一大批宣传反腐倡廉工作的优秀新闻作品, 逐步开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 为其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围绕反腐倡廉,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廉政公益广告活动举办多年, 成效显著, 是纪检与媒体成功合作的又一个亮点, 2006年, 阳泉广电总台广告管理中心与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国际广告公司签约, 加入中国公益广告联播网。近年来, 涉及反腐倡廉的公益广告在黄金时间的播出力度一年大于一年, 仅2012年播出时间总量就达1000分钟, 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以警示、弘扬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影视、漫画、平面、广播廉政公益广告作品, 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在党风廉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促进了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良好舆论氛围。阳泉作为地级市,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 逐步形成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齐头并进的媒体强势, 在大事要事紧急事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导向方面反映迅速、报道及时、宣传主动, 营造了团结、稳定、鼓劲的良好氛围, 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在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良好风气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多年来, 阳泉市纪委、市纠风办、市行评办坚持与阳泉广播电视总台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 与阳泉日报社共同开办《正风镜》专栏和《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知识问答》栏目, 与平定县、盂县、郊区、城区、矿区以及阳煤集团、阳泉一监等新闻单位协作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栏目和专题节目。尤其是《政风行风热线》节目, 阳泉起步早, 效果好, 从2002年7月开办至今共播出1292期, 先后有近百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单位490多位责任人走进直播间, 接听听众热线咨询、投诉10941多个, 现场解决和处理问题9846次, 问题答复办结率达93%以上。2012年9月, 我台新开办了电视专题栏目《政风行风追踪》, 栏目以“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 以“倾听群众呼声、解答百姓难题、接受群众监督、展示部门形象、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宗旨, 以干部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创优发展环境为内容, 以政风行风监督员明查暗访发现问题、日常信访举报、“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接听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其他媒体渠道反映的问题为来源, 通过对问题的跟踪走访、深入调查、研究解决、深度报道, 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综上所述, 纪检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的合力和联手,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具备形式、内容和效果上的契合。面对挑战和机遇, 纪检工作应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 围绕大局, 服务大局, 以党和国家的各项政治、经济等任务为中心, 以战略的眼光, 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宽视野想问题、办事情, 积极主动联手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 开创开放性、多元化、广覆盖和内外并举的监督格局, 不断探索广泛深入的合作内容, 活泼有效的合作形式, 健全灵活的合作机制, 竭力消除监督视野里的“盲区”和“死角”, 形成强势联动的合力监督体系, 使监督对象更加清晰和阳光, 问题解决更加顺利和公正,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和稳定。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充分依托纪检监督, 从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传统工作格局和思维定势下走出来, 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统一思想、引导舆论、鼓舞干劲、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在确保新闻舆论监督真实性、法制性、政治性的前提下, 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与纪检监督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共赢, 以新闻舆论监督推动纪检监督的执行力, 以纪检监督促进新闻舆论监督的影响力, 降低消极和负面影响, 化解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 不断提升纪检工作和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为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大宣传格局, 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摘要: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 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监督合力, 提高监督实效, 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氛围,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这是纪检监察机关与党的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于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 篇8

其一,监督环境差。当前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尚未真正形成,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在认识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如:有的领导干部监督意识淡薄,对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担心新闻媒体反映社会公众不同意见容易引起思想混乱,不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贯彻实施,不支持舆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过多考虑个人的政绩、个人的利益和个人政治名誉,要求新闻单位报喜不报忧,甚至以各种理由压制和刁难新闻舆论监督。

其二,缺乏独立性。从监督的机制上来看,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否则监督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新闻舆论监督最主要的是要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既要对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正面的东西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褒扬,又要对阴暗面和一些丑恶的东西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独立性不够等原因,新闻舆论监督在履行职能方面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对一些腐败现象的揭露和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披露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

其三,法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宪法和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舆论监督权,新闻舆论监督还没有真正的法律地位。我国现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十分薄弱的现状,决定了当前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可能完全放开,否则将引发许多社会矛盾。没有严格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规范,正常的舆论监督就难以进行,对监督主体、客体的权利义务,监督对象的确认都缺乏保障,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只能是“天方夜谭”。

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是由多种监督形式组成的,主要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监督形式不同,其监督范围、监督特点、监督手段、监督方式、监督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新闻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新闻媒体广泛传播,主要特点是新闻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鉴于此,在运用这种监督手段时,我们要尽量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针对性强、教育面广”的重大问题,尽量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力求做到揭露面小、教育面大。要明确舆论监督的重点,注意监督方式和监督艺术。

一要营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正常的、有效的舆论监督有赖于宽松、民主的环境。在新闻舆论监督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明确的一个重点是,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我们要把握的新闻舆论正确导向并不是相悖的。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其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维护人民利益的实际行动。过去只讲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现在开始实事求是地正视在具体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可以揭露腐败行为。这些理念上的变化对新闻舆论监督实践是有利的。但我们新闻媒体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较为重大的批评、揭露、监督、调查等不能脱离党的正确领导。

二要树立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理念。首先,新闻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批评报道。批评报道是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如果把以整个社会或公众为对象的批评报道理解为舆论监督,势必减弱新闻舆论监督应有的战斗力,新闻媒体可能沾沾自喜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批评。其次,新闻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无冲突。正面宣传是指那些弘扬主旋律的褒扬性报道,其本身就包含着对假恶丑的鞭挞与批评,而揭露假恶丑的新闻舆论监督又强烈地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呼唤与渴求。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以正面宣传为主”来限制新闻舆论监督。再次,积极的、善意的和实事求是的舆论监督不但不会添乱,反而还可以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让读者感到: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三要加强职能监督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的合作。新闻舆论监督属于非权力制衡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对被监督对象,不能直接进行法律意义上的处置。因此,它对于监督对象来讲,只是一种外部的非刚性监督,必须通过刚性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来进行约束。负有专门监督职责的机关,如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和舆论监督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联系,经常通气;对一些重点监督的问题,可组织统一行动,使各种监督形式在监督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形成合力。

四要提高新闻舆论部门人员素质,要教育广大新闻工作者正确对待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利。只能用这种权利去为人民服务,去揭露和鞭挞腐败,绝不能把这种权利当做自己谋取个人利益的政治资本,产生新的腐败。要教育他们树立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要能吃苦耐劳,要有奉献精神,要多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多了解真实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拿不准的问题一定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定不要轻言“曝光”,逞一时之能,图一时之快,要孜孜追求舆论监督的真、准、实,努力争取监督效果的大、快、好。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人民群众广泛监督的客观反映。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编辑、记者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情操,必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具有不畏艰险、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正确理解和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准确把握舆论监督的方法和形式,不断提高舆论监督工作的水平。

(作者单位:周口日报社)

论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 篇9

一、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目前的困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监督主要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决定等重大事项,开展执法检查,组织述职评议,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控告等形式和手段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实施监督,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但人大行使权力的方式主要依靠会议来行使。而由于人大的会期非常有限,故依靠会议来进行监督的力度甚弱。那么,在闭会期间如何来行使人大的监督权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选举的人民代表组成,因此,必须依靠代表人民利益的人大代表来具体发挥人大的监督权。而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人大代表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中已经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体。这便无形陷入了一个悖论:一般只有在某领域、行业成绩卓然的人方有可能被选为人大代表。而被选为人大代表后,由于其本职工作繁忙,时间、精力等都非常有限,则根本无法充分履行其所享有的监督职责。而那些具有充沛时间的公民,一般工作成绩平平,却很少有可能被选为人大代表。因此,通过人大代表的途径来行使人大的监督职责在目前中国的现实中,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困难性。另一方面,即使那些少部分人大代表精力非常充沛,可以行使其所享有的监督职责,但由于人大监督在规范与制度上缺少有效而具体化的监督方式,从而使其监督职责依然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因为,我国人大监督的方式主要限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决定重大事项,开展执法,组织述职评议等,而这些监督方式由于只具有宏观性,而缺少具体的规范性、操作性、程序性,且某些时候还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等因素,因此,人大监督一般很难在社会中得以有效地运作。目前,人大监督已陷入了一种困境,其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监督效果甚低。舆论监督也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监督形式之一。舆论监督,简言之就是利用新闻媒介等大众传播手段,对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违反公共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引起人民的关注,在社会上形成普遍性的看法,借助舆论的压力使上述不良、不法行为得以及时纠正和救济,从而确保权力的良性运作,维护社会的公平及正义。舆论监督曾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因此,在理论上,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民主性、独立性等特征。但在现实中,舆论监督同样存在着运作的困境。首先,目前舆论监督一般都被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工具,很大程度上只具有政治性,且不少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把某些领导人的个别讲话或某个决定片面地等同于坚持党性原则,从而使目前的舆论监督很大程度上丧失其所应具有的独立性。其次,目前舆论的组织机制存在着具有较强的“依附性”。舆论媒体在组织机构、人事管理、财政经费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政府,这也是目前舆论监督很难充分发挥效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互动的现实基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的运作都存在着一定的困境,但针对两者的困境,两者在诸多方面具有相通之处,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监督上的互动,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之效。首先,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都具有人民性。人大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的代表和积极的政治参与者等,具有广泛的民主性等特点。而舆论监督在主体上,也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主性。正确的舆论以人民的声音为主导。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曾明确指出:“舆论监督在我国已成为人民群众行使其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都要通过新闻报道把这些反映出来,形成舆论,也就是舆论监督。”其次,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范围都具有广泛性。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人大权力的最高权威性所决定,其监督范围实际上覆盖了整个社会,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舆论监督由其自身的社会性所决定,也可对任何违纪违法特别是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其他监督形式如司法监督、党的监督等一般只局限于某个特定范围,或某个特定领域,不具有监督范围上的全面性。再次,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都具有公开性,相对于内部监督而言都是一种外在监督。人大监督一般均从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因而对于人民大众而言,其具有公开性,是一种外在的监督。而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是为民众提供接近国家,接近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通道。其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大众,同样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具有公开性。因此,人大监督和舆论监

督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通性。近来,温州市人大在监督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通过设置《代表在线》、《事实面对面》等舆论栏目,使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进行互动结合,充分利用舆论监督的方式来发挥人大监督的效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也根基于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具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也从现实的角度证明了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具有现实可能性。

三、人大监督与

舆论监督互动的优势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基础。针对目前中国的现实,笔者认为,两者的互动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进而完善现有的监督体系。首先,人大监督虽然具有最高权威性,但其现有的监督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一般很难具体操作,取得实质性的监督效果。多年来,人大监督一般只限于两种方式:一种是听取报告,包括听取行政机关的报告,听取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一种是对执法机关的监督检查。从人大监督的现实效果来看,由于监督方式的宏观性、或程序的非规范性及较强的政治性等原因,使得人大监督在实践中的监督缺乏应有的力度。而如果引进舆论监督的方式,则可以改变人大监督的现状。由于舆论监督具有时效性、快捷性等特点,其信息内容可以较快地让社会了解、知悉。这样,人大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很快便可切实有效地使人大监督的内容向社会予以公开,从而树立人大的权威。其次,由于目前舆论监督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其本应具有的监督效能很难得以充分地发挥。而如果实现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由于人大地位的至上性,舆论监督可以有效地摆脱“依附性”,将其监督效能予以有效而充分地展示,从而有利于保证舆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在社会上的权威性等,进而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再次,两者的互动可以使人大监督中被监督者的责任得以落实,强化监督的效果。任何监督都必须对监督的责任进行落实,才能对被监督者产生威慑,达到监督的效果。没有监督责任的监督必将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效果。当前人大监督仅有的几种监督方式之所以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的责任未能有效地落到实处,从而使被监督者能够“逃之夭夭”。而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则有利于摆脱这种困境。英国学者密尔曾说:“如果组成政府监督的人员滥用权力,或者履行责任方式同国民的舆论明显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由此可以看出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的威力。虽然舆论监督本身不具有强制性和直接处置性,但其可使被监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政治压力,从而迫使被监督者对其行为予以合理、合法的调整。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互动结合可以有效地落实人大监督中被监督者违法违纪等情形下的责任,虽然这种责任是无形的,但其效果却往往胜过有形的责任。

规范网络舆论监督的思考 篇10

戴京

网络监督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匿名性和廉价性融入了反腐的行列,在一定意义上承担了“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的民主使命”。网络环境下民主参政和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推动着党的廉洁执政的过程。当前网络监督存在着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力有限、网络暴力危及个人隐私、网络管理及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等问题。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相关法律,保证网络舆论监督在制度化的轨道中运行,充分发挥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网络监督已经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新平台

自1986年中国与国外合作发展互联网技术以来,网络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达4.85亿,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宽带网民数3.90亿。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网民规模较2010年底增长2770万,2011年上半年网民增长率为6.1%。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这么庞大的网民数量已经为我国网络反腐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庞大的网络社会群体利用网络的公开、透明、快捷、影响面广的特性,不断进行信息的沟通、交流和集聚。伴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网络不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交往、沟通、娱乐的信息平台,也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腐的新平台,使得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有了新的途径。自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建立网络举报平台以来, 2005年12月中央纪委、监察部也公布了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举报网站的网址。各地纪检监察机构也相继开通了举报网站。这些网络举报途径,受到网民的空前欢迎。从“躲猫猫”到“开胸验肺”,从“跨省追捕”到“钓鱼式执法”,从“香烟门”到“日记门”,从武汉“经适房六连号”、南京“天价烟局长”、“史上最牛团长夫人”等一系列网络监督的案例,我们看到了网民、媒体、官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前不久发生在武汉的“打错门”事件,依然是在广大网民的跟踪、评论而不断聚焦案情的情况下,武昌区公安分局政委才受到免职的处理。其实,相当多的地方个案只有在经过网络的快速放大后,才有了比较公平的处理结果。一个个成功案例见证了网民的力量和网络反腐的威力,网络反腐案件从曝光到查处呈现出新的规律:举报;曝光;评论与建议;“人肉搜索”;直至腐败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社会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受到惩处。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代表热议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区长等人以“考察”为名出国旅游被曝光一事,他说“我在网络视频上看得很清楚,他们去哪里玩,都是什么名字和职务,从出发到每天日程都有。这种图像都在那里,纪检部门就得马上介入,否则无法交代。”他认为,网络监督的力量大大压缩了“暗箱操作”的空间,“过去出了问题有人还可以封锁消息,而在网络时代,做了就很难掩盖,大家手机拿起来就可以拍,几分钟内就可以发送到网络上,立刻就会产生爆炸性效果。有的人大代表甚至认为网络监督的时代已经来临。据人民日报与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可见,网络监督已经成为广大民众参与反腐、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官员的重要力量平台。2009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考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时强调,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网民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对大案要案以及群众关心的其他反腐倡廉热点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

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不断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这意味着网络反腐已经正式纳入了官方权威反腐渠道,成为广大民众参与反腐的新平台。

二、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网络舆论监督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它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网络安全维护、对网络举报人的保密和保护,以及对谣言惑众、诬告陷害者的处罚等。其实,网络舆论监督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否定的声音。但对待网络舆论监督,简单的否定无疑是一种倒退。因为,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科技同现代民主的一种结合,是公众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手段。事实上,网络舆论监督本质上就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客观地评价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2009年1月13日,人民日报与人民网推出的一期关于“网络监督”的调查,尽管网民明确对“网络监督”给予积极评价,但仍然有32.1%的网民认为“没什么,只是网友在宣泄不满情绪”。这足以说明网络监督确实存在一些不理性的行为,需要纠偏补弊,进行制度创新,确保其规范、健康地发展。

(一)网络自身的不可靠性造成信息良良莠不齐,影响典论监督的效力。互联网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缺少权威性和公信力。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交互性和开放性,虚拟性,使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意愿。但由于国家对网络信息发布控制的不完善,使人们获得的信息存在真假难辨的处境,虚假的信息可能会使人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极端的行为。有些不实信息,经网络广泛传播后,混淆人们的视听,影响正常社会秩序。2007年的“香蕉致癌事件”,2008年的“柑桔事件”等等,就是例证。“柑桔有虫”、“香蕉致癌”的消息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以致谣言四起,全国各地的桔子、香蕉严重滞销,给果农造成了极大损失。去年的大蒜、绿豆价格疯涨事件都是如此。网络也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有的谣言发布者出于种种目的,在网上对政府和政府的政策加以诽谤和诋毁,混淆人们的视听,影响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秩序。

(二)诬告陷害时有发生。网络的高科技性和虚拟性有时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充分利用,借此虚拟空间给竞争对手或上级领导、同事制造各种桃色新闻和经济问题,诬告陷害,以达到泄私愤的目的。从当前网络上的情况看,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移花接木的方式将合影照片作处理,以此说某单位某人有“情妇”;二是提供虚假证据,指明某人行贿受贿。方式花样不少,目的就是“给某人一点颜色看看”。这样的诬告陷害经过网络广泛传播,不仅给有关当事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而且也给纪检、司法部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三)网络暴力危及个人隐私。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主要表现为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过激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络上,我们不时会看到过激的言论,看到对他人的恶意诽谤,看到对公民权利的肆意践踏。例如,2009年初,一篇帖子在一些网上论坛流行:一个叫姜岩的女人,因为“第三者”的介入家庭,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姜岩的丈夫和“第三者”随即遭到“人肉搜索”,他们的住址、家人电话、公司情况等各类信息被公布,网上声讨铺天盖地而来。尽管当事人诉诸法律,还是没能逃脱名誉、生活受影响的结果。

据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58%的受调查者认为“相关法律不健全,可能会侵犯当事人名誉或隐私”;23%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声音不够理性,缺乏真实性,容易受表面信息鼓动”;10%的受调查者认为“随意性大,给社会治理带来难题”;9%的受调查者认为“对监督人的限制不够,他们可能捏造事实,随意发帖。全国人大代表王曦说,“正是因为网络监督的限制较少,一些网友可能会滥用这种监督方式。”“网络监督”和“网络暴力”常常只有一步之隔。全国人大代表李明蓉说:“民主是需要规则的,否则就走向民主的反面”,“假如网络的追索成为一些人以私利为目的的报复工具。网民无形中就成了别人的帮凶”。

(四)侵权现象时有发生。2005年3月4日,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上发表了一篇《上百亩良田未批先征?谁有如此大的权力》一文,披露了台州市某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没有完成报批手续的情况下,违法将一个村庄的120亩良田出让给一家公司使用。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看到这则报道后,认为这则报道没有经过充分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失实,侵害了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名誉权,因而将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告上法院。

三、规范网络舆论监督的基本思路

网络监督不是洪水猛兽。尽管网络监督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人肉搜索”受到这样那样的质疑,但网络监督作为一种全新的监督形式已是不可阻挡。只要因势利导,加以引导和规范,科学设定管理制度,就能确保网络监督健康发展。

(一)大力培植网络监督的文化土壤和制度环境

首先,在社会上大力宣传网络监督对反腐的重要意义,为网络监督鼓与呼。让网络监督的理念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入千家万户,为人们所了解,形成强大的网络监督文化氛围。

其次,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从源头上保障网络监督的可靠与完备,给网络监督一个法治的支撑点。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制度性和长期性。制度化反腐,是反腐倡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要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强化制度的作用。针对网络监督,应尽快出台和完善各种有关网络监督的法律法规规章。要加强立法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保证既可以减少网络监督过程中出现诬告、诽谤、干扰案件查办等情况,也可以保护监督主体权利的实施,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给予网民一个合理合法的制度环境。

再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构建和谐网络。以国家与地方主流网络媒体的品牌优势为基础,开拓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以主流的声音、权威的言论及时地帮助人们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对于网络中的热点问题,可利用政府网站的论坛、新闻评论等及时披露信息,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正面引导网民的讨论,及时批驳带有恶意的造谣、攻击和污蔑,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导向作用,有效地管制网络公共空间,使网上舆论监督真正反映民众呼声。

(二)要加强和改进网络举报工作,为网络监督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主渠道

要进一步发挥网络举报平台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网络举报平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对可能在网上发布的相关举报信息进行有效引导、分流和承接,使网络举报平台的特殊优势得到切实发挥。

(三)加强政府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为广大网民的监督开辟顺畅的监督渠道

纵观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来规范公共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行为已经非常普遍,对此,我们应当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具体来说,一方面加强透明度,及时公开可以公开的相关信息,为群众实行网络监督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回应网民的疑问,及时核查网上反映的问题。要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机制,确保网民有顺畅的诉求表达渠道。

(四)加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建设,提高典论监督责任意识

上一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知下一篇:就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