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新闻

2024-09-29

舆论监督新闻(精选12篇)

舆论监督新闻 篇1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说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的船 ,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 ,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 及时发出警报”。这正是对新闻舆论监督功能最形象和诗意的描述。

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指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 , 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 , 抨击时弊、抑恶扬善 , 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1]狭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则仅指媒体对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违背其职权 , 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的报道和揭露。

我们选取中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的三档比较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 对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进行分析 , 探索现状背后的多重原因 , 力争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建议。

1 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1.1 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比例低

通过对2014年10月份以前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进行统计 , 可以得出结论 , 2014年央视新闻语录监督类节目的比例不高。

截止十月份 , 《焦点访谈》共播出257, 其中舆论监督类节目66期 , 约占总数的25.7% ;《经济半小时》共播出236期 ,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63期 , 约占总数的26.7% ;《每周质量报告》共播出39期 ,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25期 , 约占总数的64.1%。

1.2 新闻监督类节目中对于政府行为的监督较少

《焦点访谈》66期舆论监督节目中针对医疗健康类的监督共8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12%, 教育类的监督6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9%, 政治类的监督20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30.3%, 质量安全类监督节目6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9%, 犯罪类节目8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12.1%。

《每周质量报告》由于节目本身针对产品质量问题 , 所以质量安全类节目共14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56%, 其余为对保险、收藏、手机软件、医疗整形等行业问题的监督。

《经济半小时》由于节目本身侧重经济类问题 , 所以 , 企业经济类舆论监督共30期 , 占新闻舆论监督节目总数的47.6%, 与政府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3期 , 占总数的36.5%, 与犯罪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总数的3.2%, 与污染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总数的3.2%, 与质量安全有关的经济类问题6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总数的9.5%

1.3 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明显减少

以《焦点访谈》为例 , 《焦点访谈》作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 , 在最辉煌的时期曾经达到70% 的节目为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 ,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数量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占播出总量的30%~40% 这样一个范围内。[2]但2014年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比例也仅仅才25%。

1.4 持续性关注、系列性选题缺乏

《焦点访谈》2014年的66期舆论监督类节目中只对内蒙古新生儿被医院护士拐卖的《孩子你在哪儿》、《别让火车变“祸车”》两个事件进行了后续报道 , 只有《兰州水污染调查》一个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

1.5 新闻舆论监督的层次偏低

在2014年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中 , 对于备受大家关注的反腐、“打老虎”等问题三个栏目都没有涉及 , 对于政府权利部门的监督多集中与县市 , 存在不敢碰硬、批小不批大等问题。

1.6 硬监督缺乏

“硬监督”——对掌握主要社会资源的有关权力部门 , 主要是针对国家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团体、机构、公众人物等的行政行为、公职行为和公共行为所实施的监督。“软监督”——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评论或展开讨论。[2]

1.7 监督形式模式化、只述不评

节目形式模式化严重 , 一般分为三部分 , 即“主持人演播室提出问题——记者现场调查、采访——主持人演播室总结”的三段论模式。尽管对于一个成熟的节目来说 , 有属于自己的节目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 但是一直一成不变也会使观众缺乏新鲜感 , 产生审美疲劳。

2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现状成因

电视舆论监督在近年来锋芒不再 , 显示出式微的态势 , 其原因也可以从社会系统、媒介系统、受众系统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社会系统

2.1.1 立法滞后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天然属性 , 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媒体人的神圣使命。新闻舆论监督在监督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和个人行为 , 维护公众利益 ,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我国迟迟没有针对新闻舆论监督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 一方面对于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记者的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 使得部分素质不高的媒体从业人员存在以舆论监督为名向企业进行勒索、敲诈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使得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 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在进行中阻碍重重 , 新闻舆论监督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

2.1.2 当事人不合作

由于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针对的是被采访对象的违规违法或者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 对于被监督对象的既得利益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 所以被采访对象往往并不配合 , 他们轻则拒绝采访 , 重则抢夺、毁坏、扣押记者的相机、录像带等采访设备 , 更有甚者会对记者进行殴打乃至非法拘禁。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就曾以“采访受阻透视”作了专题报道 , 列举了山东、贵州、吉林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新闻媒体记者采访受阻、被殴打、扣押等情况。

2.1.3 权力部门干涉

在我国 , 新闻媒体具有双重属性 , 要坚持党性原则 , 各级新闻媒体分属于各级党委宣传部的管理 , 所发稿件要经过多层严格审查 , 同时又要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制约。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曾提到在《焦点访谈》舆论监督效力最强的时期 , 央视评论部门前长期存在两队人 , 举报者和灭火者。

2.2 媒介系统

2.2.1 媒介属性的双重制约

由于我国新闻媒体具有“事业单位 , 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 , 一方面对于政府机构的依赖性很强 , 受到政府机构的严格审查 , 因而确立了“党的耳目喉舌”的功能定位 , 新闻报道的一贯传统是进行正面宣传性报道。

另一方面 ,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 包括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单位纷纷进行体制改革 ,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 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 自负盈亏。而就电视台来说 , 仅靠电视收视费用显然不能满足维持运转所需要的庞大开支 , 广告商就成为了媒体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 也就会使得媒体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 , 受到来自广告商的制约 , 不能自如对有利益关联的企业进行批评报道。

2.2.2 媒体环境的激烈竞争

首先 , 舆论监督类电视新闻节目 , 由于要进行长期深入的实地调查 , 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设备制作成本较高 , 再加上制作完成的节目不一定能够播出就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而在电视台普遍实行“末位淘汰制”等形式的制度追求收视率的情况下 , 此类新闻节目由于收视率无法和娱乐类节目相比 , 往往收视率和随之而来的广告收益都不高 , 所以很多电视台不愿意制作此类节目。

2.2.3 记者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新媒体由于人人都是记者 , 人人都是爆料人 , 人们对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件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仅掌握更多的资源 , 而且拥有更大的热情。而“记者”作为一个职业 , 有些从业人员存在应付交差的心理 , 不可能像当事人那么深入的进行调查。此外 , 还存在记者舆论监督意识薄弱、对于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事件缺乏新闻敏感性、由于长期的新闻审查而自我设限等情况。

2.3 受众系统

2.3.1 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不信任

由于我国媒体的“耳目喉舌”的定位和长期从事正面宣传 , 以及近年来频频爆出的媒体从业者收受贿赂、敲诈勒索被采访人等情况 , 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公信力下降 , 广大受众对于传统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 , 认为传统媒体 , 特别是央视这样的中央级媒体代表党和国家的意志 , 使得关注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减少 ,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下降。

2.3.2 受众媒体使用习惯的改变

随着科技发展 , 特别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使得对于信息的接收越来越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的发送和接收各类信息、进行人际交流。而电视则更多成为家庭中老人和儿童的主要选择。但是老人和儿童并不是舆论监督类节目的主要目标受众 , 所以导致电视节目的舆论监督效果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

3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如何突破

截止2007年 , 我国拥有无线电视台296家 , 有线电视套1300家 , 教育电视台1000多家 , 企业有线电视数百套。中国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量最多、观众最多的国家。[3]

在当前情况下, 电视依然是影响力巨大的主流媒体, 也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 使电视新闻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1 社会系统

3.1.1 加速推动新闻立法

尽管“新闻立法”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 ,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仍然缺乏明确的必要保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对新闻舆论监督实现规范化管理 , 最重的是加快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 , 将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轨道 , 实行依法管理。”[4]只有这样才能从法律层面建立限制机制 , 克服权利对新闻监督的干涉、建立保护机制 , 使得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权得到法律保障。

3.1.2 在全社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教育

“新闻媒体要顺利开展舆论监督 , 需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条件 ,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5]所以 , 要在全社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普及教育 , 使得每个公民认识到, 新闻舆论监督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配合并积极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3.2 媒介系统

3.2.1 促进观念转变

一方面电视台要在内部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视 , 明确新闻才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 , 犀利独到的批评、监督是一个电视台最大的竞争优势 , 使其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 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 , 也要与时俱进 , 改变传播理念。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 , 由单一的向受众传输信息向传授双方互动转变 , 使得新闻舆论监督真正向人民所想 , 急人民所急 , 真正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 同时了解舆论监督的效果 , 并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监督活动。

3.2.2 立足自身优势

新媒体虽然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等诸多优点 , 但由于字数的限制和信息的海量以及人们关注度的限制 , 使得不可避免的有碎片化、深度不够、权威性不够的缺点。而这正是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电视媒体在多年发展后 , 积累下成熟的运营体制、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严格的审核制度 , 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重视对微内容的整合 , 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深入的评论 , 以弥补新媒体深度、锐度、权威性的缺乏。

3.3.3 不断拓展空间

尽管在我国 , 新闻舆论监督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严格审核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审核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所以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固步自封 , 通过自我审核对那些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视而不见。一方面 , 新闻工作者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 , 扩大选题 , 不断拓展可以进行批评报道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加强对高层的监督。只有敢于打老虎 , 而不是隔靴搔痒才能真正发挥新闻监督的巨大威力 , 同时重塑新闻机构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 重新赢得受众的信任。

3.3.4 加强多方合作

社会上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件层出不穷 ,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 不是某一家媒体的事 , 也不是某一类媒体的事。因此各家媒体应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多方合作 , 在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 实现共赢。

一方面不同层级的电视台、同一层级不同地方的电视台应该相互协作 , 形成合力 , 扩大媒体影响力 , 使得监督不局限于单一新闻事件的本身 , 而是从更广泛的层面 , 更深的层次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 , 电视应与其他媒体形式 , 特别是新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 顺应全媒体的发展趋势 , 将新媒体的快速反应、互动性和电视新闻的深度和专业化、权威性相结合。

3.3.5 深化选材内容

电视新闻和新媒体相比不具有时效性的优势 , 但同时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策划出更加具有深度的节目 ,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更加注意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入的层面选择监督内容 , 另一方面加强选材的专业性。同时内容可以形成系列、加强持续关注。充分运用画面声音的双重表现形式表现客观事实 , 不是一味使用概念化的解说。

3.3.6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对从业人员媒介素质的培养 , 一方面使其明确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 坚定其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信念和决心,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其进行舆论监督的艺术性, 使其能够运用多种技巧 , 从更巧妙的角度不仅推动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 而且通过每一次的不断尝试 , 拓展新闻舆论监督的空间。

摘要:舆论监督, 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 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 选取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进行内容分析, 从中窥探我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 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原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孙雷军.论我国新闻监督的现实困境[J].广播电视学刊, 2011 (7) .

[3]记者网.http://www.jzwcom.com/jzw/94/997.html.

[4]郑保卫.新闻舆论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今传媒.2010, 8.

[5]郑保卫.三重“推力”与三股“阻力”下的新闻舆论监督.新闻界, 2007, 2.

舆论监督新闻 篇2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声势逐渐增大。舆论监督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非常重视,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此外,相关法规法令的陆续出台为舆论监督工作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尽管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人民的要求,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而言,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将舆论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之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由乔云霞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状况、经验和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中国舆论监督现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本文依据调查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舆论监督从业人员以及广大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和要求,特别是对加强舆论监督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关键词: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 正文:

新的世纪,人们盼望着新的开始。但是,不管我们赋予新世纪多少异乎寻常的涵义,许许多多的历史重负也无法就此解脱,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执着地前行。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法律保障以及功能定位,就是这样一个跨越世纪的沉重话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失范、失衡、失序甚至失控。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且发展极其不平衡的“超级社会”,从“初级阶段”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释放出来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能量,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权钱交易、买官鬻爵、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巧取豪夺、杀人越货、假冒伪劣等等腐败与罪恶,就必定滋生蔓延,肆行无忌。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监督机制,就没有现代化本身。而舆论监督以其公开透明的特性和迅捷广泛的传播影响力,成为现代的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2000年到2005年中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历程可概括为:顽强推进,步履维艰。由于逐渐深入的舆论监督触及到了越来越多的既得利益,引起的反弹和抵抗也日益频繁和强硬。因此,围绕着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空前强烈,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改革进入更加艰难的攻坚阶段。

刚刚过去的五年,中国社会开展舆论监督的努力,可以从十个方面加以总结。1 推动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继续呼唤新闻立法 自从2000年年初的“两会”,再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的“新闻与法”研讨会,新闻界和社会各界这样的呼声贯穿始终。

近年来舆论监督出现良好势头,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阻力,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应尽早立法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代表和委员们指出,开展舆论监督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违法违纪行为、腐败现象和各种歪风邪气,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和剖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引起了很大反响。代表和委员将舆论监督的现状概括为: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呼声很高,新闻媒体积极行动,舆论监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们认为,当前的舆论监督一是要坚持,二是要改进。建议形成行政性的法规或管理条例,规定在不违反国家安全、不违反相关准则的前提下,被监督者不能拒绝舆论监督;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做到事实准确,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要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没有立法不行,成了“两会”上的一种共识。许多代表和委员以提案、建议的方式,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将制定舆论监督法规的事宜提上议事日程。

2000年12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天津召开“新闻与法”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一些新闻媒介的负责人在发言中认为,舆论监督需要法治,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应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没有法律的准绳,舆论监督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因得不到规范,新闻媒介或新闻工作者有时会被商业化倾向诱导,走入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行一己之私的误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就人民法院支持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提供司法保护提出六条要求

2000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北京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就法院支持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提供司法保护提出六条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坚决为舆论监督提供司法保护。

这些提法表明了法院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支持。为使之制度化以及更具操作性,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后,如能将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确认,对形成健康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将具有积极的实质意义。各地党政部门陆续出台一些办法和措施,表示支持舆论监督 继2000年开全国先河出台《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办法(试行)》之后,珠海市市委2000年又颁发《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采访报道的若干规定》: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及军事机密的,新闻记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都必须接受采访,并与之密切配合,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推出了几项措施,以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和协作,使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工作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些规定包括:北京市各级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要积极与新闻机构建立联系制度,请新闻单位将发现和掌握的案件线索随时移送检察机关,主动争取新闻单位对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已经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问题的重大案件,要主动与有关新闻单位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及时查办;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加大对渎职侵权案件查办工作的宣传力度;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对检察工作的监督等。

2002年,吉林省政府作出规定:行政机关不得阻碍新闻舆论监督。安徽省则明确表态,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权力机关和公务人员。

青海省委表示,新闻单位对西部大开发中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应该予以公开曝光,猛击一掌,使人警醒,这有利于彻底解决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青海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等单位也提出了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的办法,他们认为新闻监督要与司法监督联手。对新闻媒体曝光而不能解决的违法违纪事件,司法机关将作出快速反应,并按照法定程序介入干预。本系统干部职工若有违纪违法及不良作风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查实后均按下岗处理。作出此项规定的还有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一些机关。

新闻媒介对一些重大违法犯罪行为集中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效果

2000年,海内外广泛关注的胡长清、成克杰等严重经济犯罪受到依法严惩,厦门特大走私案等一批重大案件被查处,表现出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2002年1月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查结案件13万4千多件,受处分的县(处)级干部4146人,地(厅)级干部331人,省(部)级以上干部21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受到严肃查处。这中间,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新闻媒介主动出击,对横行在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黑暗与罪恶展开舆论监督,产生的作用和社会效果是难以想象的。2000年,从“你不让路,老子一枪打死你”的河北霸州的杜书贵,到为了十几块钱的水电费和几句口角就枪杀房东一家三口的河南禹州的刘德周,一个个败类在舆论面前现了原形,最后受到了法律严厉的惩处。如果不是新闻媒介冲破重重阻力去报道真相,一些滔天罪行很可能经人粉饰反而成了“天下太平”。“打记者”现象频繁出现,各地记者协会维权力度加大

2000年1月8日,中央电视台当天的《今日说法》节目题为《记者被打之后……》。电视台女记者王蓉蓉对着镜头泣诉:“这段路,我感到非常长,我觉着仿佛到了头、到了生命的尽头……”,“作为一名法制类节目的记者,常常揭露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可轮到自己头上,为什么就没有人保护”。

其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此高度重视,省人大、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纷纷去电去函,要求依法惩处殴打记者责任人。中国记协一位姓张的同志还冒雨往章丘,督促此事解决。但最终也没能要到一个满意的“说法”。

到2000年底,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境遇并没有改善。12月28日,有记者在洛阳采访震惊中外的“12·25”火灾惨剧,他在殡仪馆警戒线以外拍摄了一张遇难者亲属认尸结束后的照片,一名民警发现后硬拉走了记者,并对着一排正在执勤的警察说:“这个记者在拍照”,于是呼地一下上来五六个警察,一把夺过摄影包,从中掏出相机,曝光胶卷,并里里外外地翻查摄影包,其间还有两人将记者手臂扭住。

毛宁住进医院,北青报记者采访被打;采访广东东莞塌楼事故记者被群殴、相机被抢;记者采访造成多人死亡济南重大塌方事故时竟被打晕;采访山西煤矿爆炸事件的华商报记者曾一度失踪,为逃避追打,记者流落山林;3家媒体记者采访江门事故遭围攻殴打;深圳记者被打、摄像机被砸;拍了“不该摄录的镜头”,上海两记者厦门遭殴打;衡南发生暴力殴打记者事件……

五年里,记者采访被打,数不胜数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没完没了,愈演愈烈。

2004年11月24日,针对各地连续发生的粗暴干涉记者采访事件,中国记协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负责人发表严正谈话指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是职责所在,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支持和保护。中国记协维权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新闻记者正常采访,实行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符合党心民心,其正当权益不容侵犯。中国记协“维权委”对肇事者表示强烈谴责,对被打记者表示慰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处理这些侵害新闻工作者正当权益的事件,严惩肇事者,并呼吁全社会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6 权力机关聘新闻媒体作为其“舆论监督”顾问,效果还有待观察

2000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聘请了宣传工作主管部门和主要新闻媒体的负责人为检察宣传顾问,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此举的目的当然是希望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和舆论监督的新闻单位积极配合,共同反对消极腐败、制止滥用权力。

无独有偶,2000年岁末,新闻媒体纷纷报道——《青海重视舆论监督,诚聘记者作顾问》,西宁市委领导12月13日邀请中央驻青的主要新闻单位记者,表示西宁市欢迎新闻单位对政府工作的舆论监督。他们说,中央媒体的新闻记者对一些问题抓得准、反应快,一些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就可以迅速得以解决。这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舆论监督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这一点与政府思想相一致。西宁领导说,西宁市舆论监督的政策比较宽松,对一些反响大、效果明显的报道,市委、市政府将给予重奖。权力机关重视舆论监督,当然可喜。但是作了“顾问”,是否还能客观、公正地对所“顾问”的权力机关实施舆论监督,还有待于通过实践进一步检验。7 舆论监督的方式引发诉讼,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

2000年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偷拍偷录”、“隐性采访”的方式不断引起争议,并引发多起诉讼,值得媒介关注和深思。

例如,福建一家报纸因以记者暗访的形式报道某酒店存在“色情服务”而被告上法庭。11月24日,法院一审判定媒体败诉。1999 年11 月25日,该报以《夜宿湖美,应召小姐说:这里全省最安全》为题披露了记者暗访泉州湖美大酒店的经历。为掌握证据,该报记者在暗访时曾作了录音,并将这份录音作为证据提交法庭,但法庭不予采信。参与审理的法官表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录音资料要征得对方同意才能作为有效证据。偷拍偷录”、“隐性采访”近年来成为我国新闻媒体越来越经常使用的采访方式,由此引起的争议和纠纷也日渐增多,此前湖北也曾经受理过类似案件。“隐性采访”的方式目前在我国并没有禁止性规定,但也没有任何法律支持的依据。可以说,在法律作出明确的规范前,这是一个“雷区”,今后一段时间,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8 新闻媒体有无法律上的“采访权”,成为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个焦点

2000年以来,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拒之门外,拒绝的理由是“你凭什么来采访”、“我为什么要接受你的采访”。可以说,采访权问题,已成为能否推进舆论监督的一个关键。这一年,中国足协与多家媒体发生的**,是这方面问题最尖锐的一次凸现,最后竟然发展成为一系列的“连环官司”。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在我国法律中确实没有明文规定,但由于新闻媒体承担着向公众传达信息、让公众获得知情权的特殊职责,从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利延伸出的舆论监督权利,实际上肯定了记者的正常采访权。9 网络开始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络的信息传播已成为舆论的重要制高点。在我国,网络也开始成为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体。2000年以来,除了胡长清、成克杰等严重经济犯罪以及厦门特大走私案等一批重大的腐败案件,一些震惊中外的天灾人祸,如乌鲁木齐大爆炸,贵州煤矿、内蒙煤矿、山西小煤矿坍塌,东莞商业街发生大坍塌,重庆发生氯气泄漏,桥梁豆腐渣工程,引发国人中毒的假冒食用油和“毒米”,使北方城市空气普遍严重污染的沙尘暴,等等,都由于网络传播的介入,而使公众迅速了解了事实真相。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很大的压力,在开展舆论监督方面,也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围绕“入世”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关于舆论监督定位的讨论正走向深入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报道或评论是否就是事件的最终结论?“入世”后我国新闻事业及舆论监督的格局是否会有所变化?舆论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延伸,还是独立的监督力量等等,都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事物的发展一般都是动态、开放、多向的,所以舆论的形成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通常不是一篇新闻报道或评论可以盖棺论定的。从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介就是媒介,它既不是法院,也不是行政权力机构,只应该通过深入采访,以公正中立的立场,对有关具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件进行报道或评论。至于受众如何反应、事态如何进一步发展,则绝非新闻媒介所应当刻意制造或导演的。这样的自我“角色”认识,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中还并不普遍。

二、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舆论监督有其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公开性,又是一项运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众对舆论监督既予以肯定,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普遍反映监督层次偏低、力度不够。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慎重和理智的态度,既要摈弃畏首畏尾的畏难情绪,又要根除“包打天下”的错误思想,知难而进、谨言慎行。提高舆论监督水平,要在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下工夫。

(一)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强对高层次的监督。舆论监督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首先应该是对重大决策、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的高层监督,然后才是对一般公务员的低层监督。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强化高层次监督。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舆论监督。毛泽东同志对权力运用的监督有过多次论述,最为著名的是在1945年他与黄炎培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谈话。毛泽东明确指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对权力运用进行监督。1957年他在西安干部会上的报告中,专门讲了《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他说:“如果我们不接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又强调“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加强”,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监督的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加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把权力运用限制在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可以防止滥用权力滋生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还要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进行重点报道、连续报道,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有一些重要的信息报道常被长官意志

左右,信息公开不实行制度化、法制化,舆论监督很难有大的进展。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还要促成问题解决,解除人民群众的疑虑,增强前 进的信心。

(二)从业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思想修养。从业人员进行舆论监督是一项神圣的职责,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权利。实施舆论监督,首先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全党大局服务,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舆论监督,任重道远,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心要热,头脑要冷。所谓“心要热”就是要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敢于碰硬,敢于反映事实真相,为群众说话,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所谓“头脑要冷”就是要善于思考,在任何复杂的形势面前,在任何扑朔迷离的事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要清醒认识到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曝光、揭丑,而是重在建设和指导,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坚持“三个围绕”和“四个有利于”。“三个围绕”即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围绕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来进行;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来进行。“四个有利于”即舆论监督有利于大局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惟有如此,新闻舆论监督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理论的重要阐述,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履行好舆论监督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三)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而且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法律规定新闻舆论机构不准公开抨击和诋毁人民民主专政,不准公开抨击人民民主专政机关,不能干涉司法审判等。同时,宪法和法律还规定新闻舆论监督不能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在实施的每一步骤中,都不能违背这一点。新闻舆论机构在监督公民和法人的言行时,应负有法律责任,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揭露隐私等,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舆论监督要正常开展,避免新闻纠纷,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新闻舆论监督,有一大部分是批评报道。被批评者往往对采访不配合,甚至刁难记者或设置障碍,个别狂妄者甚至对记者编辑进行威胁恐吓等。新闻工作者要善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同时,记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严格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记者不能义气用事、代法立言,更不能超越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有的记者采访作风不严谨、不细致;有的报道不全面,甚至断章取义,片面性严重;有的主题先行,观点前置,有失公正;有少数人甚至以笔谋私,滥用权力,这不仅失去了媒体的尊严和公正,也使从业人员失去威信,严重的会造成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引发法律诉讼。自1987年上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后,全国已发生了一千多起新闻官司,这次对从业人员的调查也表明,有31.16%的被调查者遇到过新闻纠纷,而他们所遇到的新闻纠纷有不少是属于“报道某些细节失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从业人员的角色也应是独立公正的,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能充当法官、裁判员,不要急于下结论。

(四)要讲究舆论监督技巧,善于用事实说话,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水平。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生命,从业人员在采访中一定要胆大心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问题搞清,把事实搞准确,做到事事有出处、零出入,客观真实、准确无误。另外,要给批评对象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多搜集线索和资料并进行认真的核对,这样才能保证事实的真实,维护舆论监督的尊严。

舆论监督要讲究监督技巧,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监督水平。舆论监督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可公开曝光,也可写内参,协同有关部门解决。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倡导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披露问题,不仅要在内容上真实可信,遣词造句也要注意把握语言艺术、情感艺术,让被批评的人心悦诚服。同时,舆论监督要讲求适量、适度、适时,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批评报道要抓典型,有头有尾,使问题向积极方面转化,促成问题的解决。

(五)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对权力的限制机制。目前,舆论监督举步维艰:采访难、取材难、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难、解决问题更难。在舆论监督诸多难题之中,地方保护主义是目前搞好舆论监督的最大阻力。某些掌握权力的地方领导“以言代法”,甚至滥用手中的权力,错误引导舆论。一些领导只强调舆论监督给政府抹黑,千方百计封杀新闻;一些地方官员怕批评报道影响了自己的政绩;个别人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他们对舆论监督横加干预,甚至打击报复。记者采访受阻,甚至遭受围攻或殴打,舆论监督工作如履薄冰。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因此,建立对权力的制衡体系,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在科学与民主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国情和民意的舆论监督制度,将是当务之急。

三、结论

以上诸方面,远非我国舆论监督现状的全部,但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回顾以往,从中也可以看出舆论监督这个绝不轻松的话题,在新世纪的许多重要走向。参考文献:

1、乔云霞/胡连利/王俊杰《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河北大学学报

2、张西明,《新闻舆论监督

沉重的话题》

3、丁康权、《试析如何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江南论坛 1999年第7期

4、任稚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新闻与写作 1998年 第11期

新闻舆论监督的“三要素” 篇3

讲政治。党报记者要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推进改革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出发,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按“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工作。具体说来,就是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分析当前的形势和社会状况,特别是弄清党在一段时期内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和配合这个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讲政治讲党性的具体表现。有调查显示,目前群众心中的“腐败重地”在五大领域:建设工程、公检法系统、医疗领域、教育领域、认识领域。这些领域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讲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讲究新闻敏感性、新闻价值和新闻时效。党报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敏感性就是指发现舆论监督素材,评估事件是否有舆论监督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嗅觉,它是党报记者政治敏感性在新闻业务上的体现,也是新闻素质的具体反映。新闻敏感性体现着新闻记者评估新闻价值和抓住新闻时效的综合能力。从当前的情况看,就是要围绕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来进行舆论监督,就是遇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或具有普遍兴趣的重大负面事件、突发负面事件时,要在第一时间让人民群众客观地充分地知悉。

具体说来,一是要做好选题。善于从大局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题材要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即要有典型性,本身蕴藏着深刻意义,人物或事件具有共同性,能引起领导或群众关注,预示着一种倾向,代表着一种潮流,这实际上就是指题材要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违法乱纪或执行政策不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区别对待,该公开报道就公开报道,以弘扬正气,利于政令畅通。对敏感问题、把握不准的疑难问题,要考虑社会效果,如不注意客观实际就进行报道,反而会激化矛盾,引起社会动乱,影响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要冷静对待,以不见报的方式处理为好。二是把握报道时机,获得最佳效果。发表舆论监督报道一定要认清当时的形势,了解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因此在处理稿件时就不能一味地抢时间,争速度。有些舆论监督报道如公开发表弊大于利,则应作内参处理,这样做实际效果比公开报道要好得多。

讲法律。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违法乱纪者、监督对象产生强大的威慑力,弄不好也会伤及自身,给新闻单位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舆论监督必须依法进行,依法进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弹无虚发。

在这方面,笔者体会到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发现新闻线索后,根据最初的材料,以自己的政策法律意识判断可以形成初步观点,但不要形成先入之见,这不是最终的观点和结论。二是记者必须去事件发生地深入调查,了解真相,获取第一手材料,收集证据,而不能坐堂办案。三是写报道时要让事实说话,而证据是证明事实的,报道的实质就是要让证据说话,即要有依据。这一点十分重要,是与法官办案的相同之处,也是新闻的本质要求,不能想当然,不应加进主观想象、臆测、推理。四是记者应以独立的第三者出现,独立调查,独立参与所涉及的新闻事件,这样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的真相和问题的实质,才能写出客观报道。五是报道是否应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我们认为报道总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这是始终存在、不可避免的,但你的倾向性应该在你选择的事实之中,事实确凿后你的感情色彩也可以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流露。这样才站得住脚。舆论监督不是审判,我们反对搞“媒体审判”,口诛笔伐,“媒体审判”是对舆论监督权的滥用。

政治、新闻、法律是进行舆论监督的三要素,三者有机地统一,缺一不可,其中一个方面欠缺,都会给舆论监督带来问题和麻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在这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新闻立法 篇4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想由来已久,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欲谏之鼓”、“诽谤之木”,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中有“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我国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舆论监督”这一概念,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挥和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国家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宪法赋予了公民批评建议权, 确立了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原则规定和法律依据。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往往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来行使, 新闻舆论监督在我们的社会民主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网络信息传媒的广泛普及, 新闻媒体监督正在一步步扩大自身影响力, 提高监督可能性和效率性。

新闻舆论监督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前景, 让人颇为担忧。首先就是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我国现有的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 新闻媒体和记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还是主要依据行业规则;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缺乏适当的法律监管, 新闻从业人员不遵守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时, 无法及时受到法律规制。从近几年的新闻侵权案来看,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各地方法院判案标准不一, 导致有的新闻案件被排除在司法制裁之外。其次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还要懂经济, 懂法律, 熟悉与自己业务相关的知识, 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对信息的需求, 但目前的新闻工作者的现实情况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的, 有的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 曝光他人隐私;有的法律知识欠缺, 乱用法律概念等。再者, 近来涌现出不少新闻舆论监督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主客观原因当新闻媒体损害被监督者权益时, 新闻媒体多会利用自己的”喉舌“优势来夸大事实, 误导民意, 影响司法监督的公正公平。

二、中国的新闻立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充分发挥新闻监督作用意义重大。新闻立法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新闻自由, 同时又要防止新闻自由权力的滥用。我国尚未指定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现有的仅仅是国家制定的为数不多的有关新闻工作的法律、法令、条例、决定、规则等法律文件形成大的概念的新闻法, 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这一单独法律来实现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监管。早在1998年3月的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 一份由广东代表提出, 32位代表复议的提案, 呼吁尽快制定《新闻法》。1984年, 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 新闻立法工作开始启动;八届人大期间提出的立法规划中就有《新闻法》, 《出版法》, 这个规划1994年得到中央的批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 近来来我国新闻立法也在不断进步着。2005年, 地方法规首次确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并对其宣传报道负责。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责任追究”。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规定全国新闻机构使用统一样式的记者证, 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和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

新闻立法在实现过程既要重视《新闻法》的立法, 还要关注相关的管理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令、条例、决定、规则等法律文件的制定和修改完善。在新闻立法过程中, 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要明确舆论监督的内容, 明确新闻媒体的地位, 界定其基本权利和义务, 并规范新闻机构的设立和运作, 明确监督方式, 明确舆论监督的保护措施, 明确舆论监督权与其他权利或利益冲突的解决原则, 建立不当监督处罚制度。新闻舆论监督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将会更好的发挥在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对社会也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成为国家权力之外的重要的直辖社会力量。新闻立法是新闻舆论监督在今后持续发展的一个法律保障, 新闻立法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下将得到实现, 保障新闻自由, 防止新闻自由权力滥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婷.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研究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年第6期.

[2]孙雷军.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报, 2011 (7) .

新闻舆论监督分析(演讲稿) 篇5

前言: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通过案例对我国的舆论监督进行一些探讨分析。

一、案例回顾:

2012年1月24日,综采五队的一东北人在井底被偏帮煤砸伤,送到大同市三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矿难发生后,矿方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而是将该起事故公然瞒报,把死者的尸体拉到另外小煤矿,与家属协商私了。该矿死亡事故发生后,煤矿派出专人对媒体发放封口费企图封锁消息。(“矿难封口费”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某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但反映出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就是,“以管代监”的制度缺陷)

二、现状探讨:

好的方面:

1、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即使矿产对其进行封锁消息,但由于该事件关系到大众人身安全问题,所以事件发生后不久,就被媒体公开,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2、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该事件在媒体曝光后,关注度不断提高,大众舆论对于该煤矿公司的最后决断有一定影响并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3、多样表现形式;(主要形式以电子通讯和网络监督为主)

4、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媒体选择曝光该事件说明我国煤体对大众生活的关注度提高。)

不足:

1、公民对舆论监督的干扰和阻扰力度在不断加大。(一旦事件曝光,大家关注度过高,加上某些媒体炒作,公民的意见各不相同,大部分人都出现跟风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媒体舆论造成一定影响和干扰。)

2、有些媒体通过不实报道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及存在价值。我国现在的媒界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媒体为了获取关注率,他们会根据读者需要肆意制造一些不真实的报道,来赚取观众对其媒体关注,这不仅影响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而且影响其存在价值,使得大众对媒体得信任降低。该事件正好可以说明了这一点,一些记者收取高额封口费,为自身的利益而谎报甚至不报道事实。例如还有一些虚假新闻的制作报到造成的影响

3、在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同时,舆论监督依然面临着不容乐观的社会环境首先,就该事件举例,在媒界的各种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下,其报道的事不全面或是捕风捉影,使群众的监督权不能充分发挥。其次,大众的跟风观念与事不关己等等不正确的态度同样是舆论监督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尽管有着种种负面现象,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矛盾高而多发、热点焦点问题频现,党和政府有新要求,人民群众有新期待,新闻媒体近些年也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主动去承担这一重要职责和任务,总体上看成效显著、反响良好。)

三、问题剖析:即使现状在总体上反映良好,但也不乏的存在着一些显著性问题。

1、舆论监督水平不高(所以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创造好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新闻舆论监督本身也要增强质量意识,讲究监督技巧,提高监督水平。)

2、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正是由于缺乏相应法规的保护,官员可以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对监督者进行报复陷害。公权力百般阻挠舆论监督过程。这就使得记者无法自由的开展正常的监督进程,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期待。)

3、新闻媒体缺乏相对独立性

四、对策分析:(建设和谐社会,一个大前提就是让为政者受到监督,让权力运行得更透明.舆论监督作为制衡公权力的重要手段,理应得到更多保障,其监督的事情也理应得到落实.)

1.改善党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指导(各级各部门应该正确看待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应当明确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要从大局出发,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

2.加强新闻舆论权的立法保障(制定出新闻法,是将舆论监督纳入法治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舆论监督自身的规范行使,有助于保证对政府行政的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才能真正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才能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解决我国舆论监督问题的困境。)

3.建立有效的新闻监督机制

在保障人民和媒体充分享有监督权利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是保证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4.媒体内部的自我完善

新闻媒体应定期安排时间组织学习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正确认识新闻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结束语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本身的制度建设外,还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传统文化的改造等诸多方面。因为只有排除新闻舆论监督的阻力,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才能推动社会民主的进程,进而促进社会文明的更大进步

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及其完善 篇6

“管理”者,有管辖、经营、约束之意。现代管理学有管理程序即管理要素一说,认为管理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要素构成。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从中国新闻传媒的从属地位与性质定位来看,大致也可以认为,由这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实施对新闻舆论监督主要主体——新闻传媒、新闻记者的管理的领导与主管部门,则有党委、政府、司法、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传媒行业组织、新闻评议会以及新闻舆论监督专门领导小组等机构与团体。

“党管媒体”是中国各类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各级党委对相应各级新闻传媒所实施的新闻舆论监督进行管理,是合法与合理的。任何新闻传媒,都不应该摆脱、削弱党委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与调控。根据以往的经验,党委管理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确定一个时期新闻传媒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部门。从学理上说,任何违背党纪国法、有损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和事,都在可批评监督之列。但由于新闻传媒广泛的影响力以及对社会舆论巨大的导向作用,每个时期随着党和政府工作重心、重点的转移,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也应有相应的变动。党委在每个特定历史时期,应明确规定监督批评的重点,并及时向新闻传媒及新闻记者发出指令,监督其贯彻执行。

第二,要求全国及各地、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新闻传媒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反对、打击和查处压制、报复新闻舆论监督的干部与部门。定期研究新闻舆论监督形势、成绩和问题,组织专门领导小组主管与协调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党委设专人负责管理该项工作,并同政府、司法、传媒主管部门等协调,推动新闻舆论监督有序进行。

第三,对于新闻传媒通过公开报道或内参渠道发表的新闻舆论监督,及时关注、及时批示,明确表态,积极支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和整改。

第四,从爱护、关心新闻传媒及新闻记者出发,密切关注传媒及记者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严肃批评,指出改进方向与要求。同时鼓励、表彰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事件,压制邪气,倡导健康向上的舆论监督风气。

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政府既是新闻传媒的监督对象,又是新闻传媒的管理职能部门。政府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主要包括:

第一,同党委一起实施对新闻传媒的领导与管理,参加党委组建的新闻舆论监督领导小组的工作,明确各个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从物质、人力、经费上支持新闻传媒深入开展舆论监督工作。

第二,对政府管辖下的各业务机构明确提出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的要求,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不得打击报复新闻传媒及新闻记者。对于正确的批评监督,要认真接受,主动检查,及时整改。对于某些根据不实、批评失当的监督批评,要主动向新闻传媒说明解释,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三,属于政府组成部门的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要站得高、看得远,主动从立法、执法的高度为新闻传媒有效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法律支持和行政支持,及时出台开明、有效的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法规与政策。一旦发生新闻纠纷,政府主管部门应向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提供有力的减责救助,同时对错误、消极的批评监督给予必要的批评与处理。

司法机关主要通过对法律的运用,实施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保护和约束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依法进行监督批评,保护当事人及所在单位依法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不受侵犯,约束他们正确对待传媒与记者对自己的批评监督。具体说,这种管理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制同新闻舆论监督相关的法律文件,对新闻舆论监督行为进行约束、保护和救助。

第二,对各级政府和相关团体、传媒行业组织等创制的管理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法规、规章、政策进行评估和协调,支持和完善符合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法规及规章,限制与废除不符合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法规与规章。

第三,在有关监管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司法实践中,维持传媒与记者的监督批评权与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的平衡,既保护传媒及记者履行新闻舆论监督使命,又制裁传媒及记者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第四,依法公正地反对“新闻审判”,既支持与保护传媒对司法公正的监督,又反对传媒对依法审判的干预。

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新闻舆论监督也负有管理的职责。这种职责主要是:

第一,依据法律对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通过交流监督批评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引导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通过维护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权利的活动,保护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依法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活动。

第三,利用各种渠道,沟通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同各级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联系,反映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合理要求和困难,协调传媒同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

第四,代表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参与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与修改,通过人大、政协会议以及其他渠道反映传媒与新闻记者对于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愿望与要求。

新闻传媒行业组织是传媒自我管理和进行业务交流活动的机构,能够发挥党委、政府、司法及记协有时无法发挥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传媒行业组织的管理职能是:

第一,通过制定、执行传媒行业规范,对新闻传媒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执法自我检查,协调有关传媒布局、市场配额、广告标准、销售价格制定等事项,其中包括对新闻传媒的自我监督。

第二,通过制定、执行传媒职业道德规范,对本传媒和新闻记者的职务行为,包括新闻舆论监督活动进行指导与检查。

第三,协调新闻传媒业同其他行业的关系,维护本行业的利益和本行业的形象,树立行业良好的公共关系形象,以有利于有效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评议会是新闻传媒界的自律组织,其宗旨是维护新闻自由,提倡新闻自律,提升新闻伦理水准,促进新闻传媒业善尽社会责任和健康发展。新闻评议会由新闻传媒业出面组织并主持,邀请法律界等社会各界权威、知名人士组成。对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健康实施和主持社会正义,新闻评议会能够发挥独特的、有力的协调、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保障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依法行使新闻舆论监督的使命,使新闻传媒的职业权利得以实现。

第二,保障公众在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开展的新闻舆论监督活动中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以及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司法机关以外的民间投诉渠道,使双方的争执在民间协调之下得以化解。

第三,作为由社会各界知名、权威人士组成的新闻评议机构,可以在党委、政府、司法以及其他行业组织、群众组织中间发挥更为灵活、更为主动的协调、沟通、调解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民间通过自己代表直接参与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省市为加强对本地区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管理,先后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实施领导、指导和协调。从这些专门领导小组的工作实践来看,主要的管理职能是:

第一,研究和明确一个时期内本地区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及要求,使舆论监督活动同本地区的工作重心结合起来,既能够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又能够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协调各传媒在同一监督事件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及外来传媒与本地传媒的协同监督,便于形成巨大的舆论热潮,构建监督合力,减少监督活动中的阻力和困难,防止监督活动中出现不协调声音和不规范动作。

第三,通过表彰新闻舆论监督活动中的先进经验与先进人物,批评打击报复监督活动主体的不良言行,弘扬正气,压制邪气,在本地区形成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氛围,从而起到引导、规范的积极作用。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管理工作的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全党对新闻舆论监督日益重视以及反腐倡廉、党风建设任务的日趋繁重,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管理也不断加强,支持、保护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法规、规章也时有出台,管理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是健康的,但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还是不少。笔者从积极建设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供有关主管部门参考。

要进一步明确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有效地开展监督批评,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和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全局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方针以来,新闻传媒根据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活动,总的效果和整体形象是好的,但其间也几度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状况。究其缘由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条不可忽视,那就是一些党委和政府主管领导,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目的缺少正确的认识。有的主管部门经常提出这不许批评,那不许监督的指令。我们认为,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管理,保证其方向的正确和力度的适中,不发生和少发生由于开展不正当或不理智的新闻舆论监督而冲击改革开放大局、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侵害公民权利的事件,是完全必要的。但这种管理,不是把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的手脚捆起来,更不是削弱甚至取消新闻舆论监督。加强管理,是为了把新闻舆论监督引导到更加健康、更加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是为了使舆论监督工作开展得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有威力。我们认为,这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管理唯一正确的目的。今后一切管理工作,包括出台法律、法规、政策、规章,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发表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讲话和指示,都必须遵循这一目的,而不是背离这一目的。

抓紧保障、推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法制建设,尤其是推动社会监督法的出台,是当务之急。

我国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建设很不完备,目前主要依靠宪法、民法等基本法以及保密法等法律中的相关条文,以及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来规范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缺少专门法,尤其是包括新闻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法。由于政出多门,以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人常常以电报、传真、讲话等代替国家法律,致使新闻舆论监督管理中的主观随意性、多变性等人治现象相当严重。司法部门的一些法律解释常常取代基本法律而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因此,抓紧新闻舆论监督管理的重要法律,尤其是社会监督法的起草与出台,是当前一件大事。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些政策规定,其中比较成熟和继续有效的部分,应尽早完善并提升为国家法律。关于新闻评议会、新闻传媒行业组织、新闻工作者群众组织、新闻舆论监督专门领导小组等机构及其活动,立法机构应尽早出台相关的专门法律,将它们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使这些机构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也便于社会依法监督这些机构的工作,使其保持正义与公正。

尊重公民意志和新闻传媒及新闻记者的利益,使民意在新闻舆论监督立法及司法过程中得到张扬与实现。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创制与执行,不仅是执政党、政府、司法机关行使权力的产物,也应该是公民、新闻记者意志的合理体现。换言之,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管理的立法与司法要适当地走群众路线。对于已经出台的政策,应给予民众与新闻记者行使异议的权利,以及批评和议论的权利。有些明显会有反对意见的政策出台之前,应有公示期,以便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使这些政策能够充分反映民意、反映新闻记者的意愿,同时也令其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过去关于不许异地监督的规定、关于批评监督稿件公开发表之前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并签字的规定,出台之后反对者甚众,便是一个值得记取与改进的教训。

加强和改进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应该肯定,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管理,不仅是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需要,同时也是新闻传媒和广大新闻记者的自身需要。我们通过调查全国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较好的省市和新闻传媒,发现他们舆论监督工作做得好,首先是由于他们具备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从而能够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把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搞得既有声势又有实效。为了调动传媒和记者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党和政府要充当他们坚强的后盾,令他们不再感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个包袱、是个难题,是一种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党和政府要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司法机关要在法律上向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作适当的倾斜,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较大的免责空间。新闻传媒内部要为从事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记者编辑提供各种方便条件,要坚决杜绝戴红花领导上台、打官司记者到庭的令人寒心的现象发生。

强化公民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人民的意志应该进一步得到尊重,他们的声音应该更响更有力,人民群众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地位应该更加明确,他们的话语权、参与权、决策权应得到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和行政保障。

在揭露什么、批判什么,即新闻舆论监督选题的思考与决策中,应更多地考虑人民群众当前最关注、最担忧、最反感的是什么,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当前工作的热点是什么,中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目前正在重点查处的案件是什么。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在新闻舆论监督选题时当然要做认真的考虑和安排,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愿也是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于某一案件的揭露与批评从哪个角度切入,当事人是否要点名批评,是公开报道还是经由内参渠道进行,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也应该是人民群众的意愿,这中间包括查处与报道的案件同人民群众的密切程度,群众对当事人的愤怒状况,公开报道的规模以及行文的严肃程度,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都应该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认真仔细地加以考虑和安排。

指导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的法规、政策的制定,事先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执行过程中要听取他们的看法,如有不足或问题,应该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领导同志特别是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讲话及指示,凡是公开发表并希望人民群众知晓的,必须完全合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群众如有不同看法,应该允许他们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由合适的渠道传达给领导同志,必要时部门负责同志应该直接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了解情况。

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透明度。党和政府的信息公开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全球关注、全国关注、全党关注和全民关注的当代中国的舆论热点,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天然合理的要求。首先是中央对于全国反腐倡廉、党风建设总的形势的看法,对当前全国新闻舆论监督全局的评价,应该及时同新闻传媒、新闻记者以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以便后者能及时正确地认识全国局势,把握新闻舆论监督的全局。其次要把中央关于进一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安排,包括立法计划、执法状况、有关法规的修改完善等,及时向新闻界通报。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立法与执法,应吸收新闻界人士参加,至少应全程、广泛地听取新闻界的意见。再次是重要的案件,尤其是人民普遍关注的大案要案的查处及进展情况,应及时向新闻界通报,新的进展和新的问题应允许传媒公开报道。最后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负责人向外国领导人和外国记者透露、通报的有关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与问题,要及时向国内传媒和国内记者通报。主抓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党和政府主管部门,应更多地通过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情况通报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及时地向新闻传媒通报,报道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计划、安排、案例。在这个范围中,中央应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方针,更加主动、热情地加大改革开放的步子。

在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上实行更大的改革开放,加大公开性和透明度,关键是实行新闻舆论监督领导体制和操作机制更大幅度的改革。能否考虑由中央纪委牵头,中宣部、最高法、最高检、全国记协等部门参加,组成全国新闻舆论监督领导与协调小组,加强沟通,加大开放力度。要进一步为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松绑,给新闻传媒与新闻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更多的自主权,为此有必要出台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若干条例一类的法规,使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变为国家意志加以法律化、制度化,同时增加一些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传媒与记者积极性,更加有力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新规定和新举措。

(此文为童兵教授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系列文章的第十一篇)

浅谈新闻舆论监督 篇7

一、新闻舆论监督“见风就是雨”现象

新闻舆论监督既可以是媒体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 也可以是媒体对社会上一切不良现象的揭露和批评。“见风就是雨”, 是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相信是真的。在目前的情况下, 媒体不少新闻舆论监督的题材是受众打电话披料的, 也有一部分是来人到媒体反映的, 记者亲自去寻找的并不多。当然, 绝大多数受众来反映的是真实情况。

有的“混混”到饭店去骗吃骗喝, 故意弄一些苍蝇、毛发、碎玻璃、铁钉什么的放进菜里, 向饭店高额索赔, 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向媒体报料。这时, 如果记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去报道, 媒体实际上就成了这些人的帮凶。对于这些情况记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仔细辨别真伪, 也可以请有关部门人员出来鉴定。

有的人与别人闹纠纷后向媒体反映, 记者只听一面之辞就予以报道。去年, 某地有一男一女两个小贩因争生意吵架, 后来打了起来。在打架过程中, 双方都有伤, 但女的衣服被男的撕破了。于是女小贩就与家人和朋友来到当地一家电视媒体投诉, 说男小贩对她非礼。有两个记者接到投诉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分别操起摄像机和话筒就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并到事发现场补拍了几个空镜头。当天晚上播出的新闻是“某农贸市场发生一起恶性流氓事件”。新闻播出后, 女小贩及其家人就到派出所去闹, 说电视里都放了, 你们警方为什么还不抓?警方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 不得不对那个男小贩暂时实施刑事拘留。这样, 一起很普通的治安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就成了刑事案件。

现在, 某些电视记者年轻气盛, 虽然他们工作热情很高但受知识面、社会历练等因素制约, 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鉴别能力。一有电话打进来, 操起摄像机就走, 到了现场后又往往喜欢充当仲裁者、执法者角色, 或者做纠纷某一方的代言人, 分析问题时则失之辩证。“见风就是雨”, 被人牵着鼻子走, 还以为是抓到了什么吸引眼球的“猛料”。这样做, 报道肯定出事儿。

二、新闻舆论监督“见风就是雨”的后果

新闻舆论监督由于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披露深刻等特点, 能迅速聚焦人们的眼球, 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终促进矛盾的化解和问题的解决。但假如新闻舆论监督中“见风就是雨”的现象一多, 媒体的公信力就会受到影响, 媒体和记者自身也会陷入很被动的境地。

(一) 社会成本太高

社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生产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 舆论监督的社会成本, 就是当新闻媒体将舆论监督作为一种天然使命来行使时, 必然要面对这些话题:媒体的监督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据了解, 有的企业中出现了一些个别的负面现象, 记者发现后, 不作深入调查, 甚至在还没搞清楚事件的真相和前因后果的情况下, 为了抢时就效予以披露。经媒体一报道, 这些企业的个别现象就成了普遍现象, 企业由此而倒闭的事例也非常多。

(二) 纠错得不偿失

“见风就是雨”的新闻舆论监督, 一是给有关部门处理问题增加了压力, 二是新闻媒体事后不更正、纠错, 得不偿失。

当然, 新闻更正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克服错误、回归真实的理性之举。媒体因新闻发布量大, 报道速度快而使新闻真实性受到伤害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亡羊补牢”还不如“未雨绸缪”。

(三) 会吃新闻官司

目前, 随着法律的完善和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 新闻官司已逐渐呈上升趋势, 记者或媒体成为被告的事屡见不鲜。据了解, 全国的新闻官司近10年间已达5000多起, 媒体败诉率达30%以上。新闻媒体因刊播批评报道吃官司甚至败诉, 不仅削弱了批评报道的战斗力, 而且损害了新闻媒体的信誉。

而“见风就是雨”的舆论监督报道, 吃官司的概率就非常高。因为这类报道一是采访作风不深入, 重要细节未经核实就出笼;二是仅凭一家之言写新闻, 有意偏袒一方, 中伤另一方, 对事情任意定性;三是道听途说, 以讹传讹, 把垃圾当宝贝。

三、新闻舆论监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是记者在从事新闻舆论监督时要看事物的内在因素, 透过外在表象, 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事物的本来面目。

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不但要客观公正全面, 不偏听偏信, 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找到新闻事件的主流。对任何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报道, 事先不妨预测一下, 我们的报道发出去后, 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能以一种猎奇的心理去搞舆论监督。这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对于新闻事件,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 捕风捉影, 被假象所迷惑。

如今传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少数记者为了一味追求所谓的刺激性和轰动效应, 在实施舆论监督报道时缺乏全局性把握, “见风就是雨”, 从而导致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作为拥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我们绝不能忘记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被动地去迎合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趣味, 而是要牢牢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挥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

四、新闻舆论监督要有利于解决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是为了促使问题解决, 不是为了记者和媒体自身出风头。因此, 我们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具体操作中要力避“见风就是雨”的做法。在实施舆论监督时不能只报道一面之辞, 应该让被批评者也有说话的机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应该是善意的、建设性的, 而不应该是破坏性的。

舆论监督新闻的采访技巧 篇8

一、提高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意识, 是做好舆论监督新闻的重要基础, 也是提升舆论监督新闻采访技巧的根本前提, 更是对舆论监督新闻记者的要求。无论交通事故还是突发事件, 无论是家庭纠纷还是土地争议, 无论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服务, 如果舆论监督新闻记者缺乏法律意识, 不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很难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采访, 有的甚至无从下手。舆论监督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新闻采访过程中, 必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 坚持以法律为准绳, 加强对我国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的学习和研究, 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 同时还必须加大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有关政策和相关文化。舆论监督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还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不仅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和身份, 而且在采访过程中还必须依法行事, 绝对不能违背任何法律规定, 否则就会使新闻记者置于被动局面。

二、做好充分准备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是开展舆论监督新闻采访的有效保证, 也是提升舆论监督新闻技巧的重要保障, 舆论监督新闻记者只有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才能取得预期的实效。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必须在撰写舆论监督新闻采访提纲上狠下功夫, 特别是要针对时下老百姓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来进行, 根据新闻要素来撰写采编提纲, 这方面要突出做好采访目标的明确、采访内容的细化、采访突发事件的应对, 着力提升主动性。舆论监督新闻“采访难”, 难就难在采访对象的邀请上, 因而在采访前必须做好采访对象的邀请特别是对相关部门人员的邀请工作, 在这方面就必须具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通过“软磨硬泡”和“以诚感人”的做法开展邀请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邀请到采访对象。还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由于舆论监督新闻采访难度较高, 很多时候都会发生采访中断, 因而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同时还必须明确自己的立场, 采访必须体现真实过程, 而不是做出评判。

三、完善采访艺术

记者是新闻工作者, 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者, 更不是政法系统的执法者, 即使在采访“被监督方”的情况下, 也只是正常的采访而已, 绝对不能超越记者的身份和权力, 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舆论监督新闻在采访过程中, 必须本着“一手托两家”的原则, 不必要也不可以把采访对象当作“坏人”来看待, 心平气和的采访既是对采访对象的起码尊重, 也是确保采访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正确心态, 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注意把握采访技巧。面对“负面”新闻的采访, 很多采访对象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抵触情绪, 很多时候都具有很强的被动性, 主动配合的相对较少, 这就必须发挥采访艺术的功效, 进而实现采访目标。比如某局机关干部存在公务员经商的情况, 找到该局领导采访时, 可以谦虚向该领导请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有关公务员不允许经商做买卖的条款, 然后再对其单位公务员经商做买卖问题进行采访, 最后再反问公务员经商做买卖违法之事宜, 这样更能够达到采访目的。

四、强化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新闻采访的重要方法, 即不公开记者身份, 或者通过公开记者身份但不说明采访意图, 以达到获取新闻事实和真相的目的。舆论监督新闻采访记者应当合理利用隐性采访这一技巧, 但在运用隐性采访过程中必须慎重, 同时也必须谨慎和小心, 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 真正通过隐性采访来提升舆论监督新闻的采访效果。在隐性采访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就是必须把握法律这个“红线”, 绝对不能以违犯法律来达到采访的目的, 否则新闻采访记者不仅会触犯法律, 同时也会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在隐性采访过程中, 还必须注意对自身安全的保护, 时刻保持“警惕”, 及时发现不稳定和不安全因素, 特别是在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 必须要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 获得公安部门的保护, 避免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和迫害。

五、结论

农业新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篇9

1 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及其特征

1.1 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

新闻舆论监督, 是指公众借助新闻媒介, 以公开的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实、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新闻舆论监督属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的社会监督系统, 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

1.2.1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尖锐性

新闻舆论监督一般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表进行的, 能够形成一种社会舆论, 变成全社会的公开谴责和批评, 所以它具有极大的尖锐性。

1.2.2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

社会各个阶层人物, 都能够参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同时也是监督的对象。新闻舆论监督不仅使当事人受到批评和监督, 也使广大受众通过监督批评而受到教育。

1.2.3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及时性

新闻媒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曝光, 迅速地将当事人及其错误缺点传播到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

1.2.4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权威性

新闻舆论监督以可靠的事实为立足之本, 因而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性。它是言之有据, 持之有“事”的。

2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和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基本方针, 这是农业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是农业新闻报道的根本方向。

目前,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有些过去存在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也会在新形势下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些问题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这些问题都是新农村建设中关注的焦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及时对这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释疑解惑, 对一些反面的消极腐败现象、违法乱纪行为和严重违背新农村建设方针的行为进行揭露、曝光, 充分发挥农业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是我们农业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开展农业新闻舆论监督, 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新闻舆论监督是面向社会的公开监督, 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尖锐性, 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舆论威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慎之又慎。发挥农业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我们的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 公开声明自己是站在当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坚持实事求是, 说真话, 不说假话, 密切联系群众, 正确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核心, 我们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3.2 科技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握政治方向

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曾强调:“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注重实效, 不添乱, 是新闻舆论监督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农业新闻报道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才能服务大局,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3.3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明确动机和目的

舆论监督不能为批评而监督, 更不能为小集团或个人私利去批评监督。早在1950年, 《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中指出:“在报纸刊物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是为了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保障党和国家的民主化, 加速社会进步的必要方法。”只有明确了目的, 才能在舆论监督时把握正确的方向。

3.4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基础, 事实确凿无误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生命和威力所在。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对实施要有充分的分析, 还要适时适度, 因势利导。

3.5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应注意对社会有普遍意义, 选择对于推动党和政府的农村工作, 特别是农业部门的中心工作或纠正某种错误倾向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 选择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心的三农热点、难点、重点的问题。农业舆论监督的社会教育面大, 只有适宜才可增强监督的力度。

3.6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尊重农村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门科学, 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农业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农业发展规律, 否则, 就会产生错误。

4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4.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如果不首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就会犯严重的错误, 甚至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农业新舆论监督必须从大局出发, 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处罚;从推动新农村建设出发, 以对党和人民, 对新农村建设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坚持真理, 出以公心, 着眼于改进工作, 解决问题, 而不是为炒“热点”, 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4.2 着眼舆论监督的重点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握舆论监督的重点。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把着眼点放在目前农村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要紧密配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 根据农业主管部门不同时期的各项工作重点来确定舆论监督的重点、主调、形式、规模和方式。

4.3 把握好几个“度”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握好“度”, 既要适时适宜, 又要适度, 还要把握好力度、密度和准确度。这里包括政策的、时间的、时空的、数量的和时机的“度”, 首先要了解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 把握好政策的“度”, 具体分析报道的进程和时序, 要结合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重点, 把握好报道的时机, 同时在数量上要适宜, 掌握舆论监督的节奏。同时,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还要唱响主旋律, 把报道着力点放到致富典型、爱心助农、种养技术等上去, 真正引导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4.4 使报道有头有尾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有头有尾, 做好同一事件的连续追踪报道和深度拓展报道。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报纸搞批评, 要抓住典型, 有头有尾, 向积极方面诱导。”农业新闻舆论监督要注意揭露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不能只注意揭露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而忽视问题的解决。应及时追踪报道事态的发展, 反映主管部门对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措施, 反映批评对象的转化过程, 使报道在整体上取得积极和有效的结果。同时, 还要注意使报道向深层次上拓展, 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告诉读者。

4.5 讲究方法, 提高水平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讲究方法, 一是要实事求是, 既要事实准确, 又要合情合理, 还要合法, 有法律和政策依据;要用事实说话, 请有关领导部门、专家作结论和评说, 记者不能当“裁判”。二是揭露和曝光要以事实为根据, 什么人的事就是什么人的事, 什么地方的问题就是什么地方的问题, 不要提到党和国家以及整个科技战线全局的高度。三是在报道策略上要留有余地, 要把握分寸。四是在报道形式上, 要采取“反面文章正面做”的方式, 既要进行舆论监督, 又要进行正确引导, 必要时也可公开报道与“内参”报道相结合, 公开报道注意客观公正。五是深入实际, 贴近群众。

4.6 要有支高素质的作者队伍

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舆论监督有时会招来种种麻烦,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勇气, 敢于碰硬, 善于与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同时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要严格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不感情用事, 不做人情报道, 不搞有偿报道, 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正己才能正人。

5 结论

舆论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农业新闻在进行舆论监督时, 要在观念上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在主体上正确处理“媒介—权力—公众”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在方式上正确处理揭露与引导的关系。农业新闻媒体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方式, 以使监督的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

摘要: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公认的功能之一。当前, “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业新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能够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力。探讨了农业新闻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农业新闻,舆论监督,原则,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

[2]王强华, 等.新闻舆论监督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8.

[3]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M].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3.

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形式 篇10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 舆论监督报道日益成为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新闻实践中, 这类报道发挥了其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的优势, 成为预警、教育于前、追惩于后的司法、行政监督的必要补充, 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为新闻节目中最得人心的内容之一。但舆论都督报道又是一枚双刃剑, 一旦把握上出现偏差, 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传媒在公众中的形象, 还会给社会添乱, 达不到良好的报道效果。如何实施有效舆论监督正成为新闻媒体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就如何具体操作舆论监督报道谈几点认识。

1 权衡选题择时机

1998年10月8日, 国务院总理朱容基视察中央电视台, 和《焦点访谈》栏目组成员座谈, 给了他们四句话:舆论监督, 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改革尖兵。这四句话既表扬和支持了新闻工作者开展的舆论监督工作, 也点明和提示了我国舆论监督报道的指向性:监督在于改进工作。 (西方传媒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 更多在考虑本身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商业价值, 至于报道选择如何, 并不是这些媒体关心的问题) 。这种指向性要求决不能把舆论监督报道简单地理解为批评报道, 揭露报道, 而是正面报道的另一种形式, 是相一致的。

所以, 我们在策划选题时, 首先要把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有利于大局, 有利于工作出发, 着眼于化解矛盾, 促进发展, 不是闹意气, 图发泄, 求轰动, 不是以个人好恶攻讦不同意见者, 更不是以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用“曝光”来要挟、对付被监督者。

我们监督的应该是有关单位或个别人在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或问题, 并且确实是政府或某些人在短时间内有能力解决的, 而不是给政府出难题。

定好选题, 选择报道时机也很重要, 一是要符合大气候, 与中央、省委决策呼应;二是与事态发展阶段相配合。重大案件一般要在终审之后, 不要干扰正当办案。要把握播出的节奏, 不要对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单位连续集中进行轰炸式监督, 注意相机而断, 适可而止, 恰到好处。

2 环环相扣摆事实

记者在采访舆论监督报道中, 一旦出现事实或事实使用上的错误, 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这类报道震动大、影响广, 被监督的单位和个人压力大, 被监督者那怕抓住一点出入, 就敢告你失实。即使报道占理, 打起官司也耗时耗力, 纠缠不清。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舆论监督报道应把用事实说话做为一条基本原则。

用事实说话有3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稿件中所列举的事实本身要百分之百地准确无误, 我们只能按照事实发生的逻辑支组织素材, 而不能依据记者的主观意愿支利用事实;最后, 拍摄的画面也必须准确无误, 实事求是。

采访舆论监督报道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必须以如履薄冰的心态, 重视掌握证据和有关资料, 并认真存档, 发稿时就准备应诉, 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 完善程序慎评论

在舆论监督报道中, 记者应恪守必要的采访程序, 那就是必须采访矛盾和冲突双方的当事人, 给双方以完全平等而充分的解释和申诉的机会。此外, 还应尽可能地采访事件知情者、见证人。绝不能带有色眼镜“主题先行”或“观点前置”“谨记“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的道理。

如需要对事物进行评点分析, 记者首选的方式是请有资格、有能力的权威部门和人士来完成。记者绝不当法官、做裁判, 绝不轻易做评论、下结论。记者应强化自己冷静的事实记录者和转述者的角色, 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只能是国家的法令和政策。如有必要而需记者评论, 则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辨证, 不搞“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 不搞“一好百好, 一坏百坏”的绝对化, 更不介入对抗的一方, 攻击另一方, 造成授人以柄, 陷入国内不断升温的新闻官司热之中。

4 反面文章正面收

舆论监督报道不是为批评而批评, 其最终目的是帮助被批评者及时发现问题, 改进工作。基于此, 舆论监督不仅要关注报道的过程, 而且应适时报道监督的结果, 善始善终。从传播过程上讲, 报道后事件的处理结果是原来报道的自然延续, 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整体。从受众角度讲, 事件报道后, 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如何解决的。从政府工作角度讲, 报道反馈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这样做就达到了“反面文章, 下面收口”, 高扬主旋律的目的。切忌一曝了之, 半途中止。

有鉴于此, 我们的新闻媒介在坚强舆论监督力度的同时, 还要讲究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不满意的事情, 新闻媒介不宜不分青红皂白地以猛烈“批评”为快事, 相反, 媒介一定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瓣闻事实, 以不同的诬蔑中以报道处理。对于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媒介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揭露和批判;对于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失误, 媒介也就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负起监督、批评之责, 但不是火药味越浓越好, 其动机必须是善意的, 为着问题的解决;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人民群众不满意的新问题, 如果客观条件不具备暂时无法解决的, 或体制未理顺, 政策不配导致的, 新闻媒介固然要为群众利益着想和呼吁,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向群众作说明和解释工作, 取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摘要:新闻舆论对是预警、教育于前、追惩于后的司法、行政监督的必要补充, 对端正觉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权衡选题择时机、环环相扣摆事实、完善程序慎评论、反面文章正面收等几个方面了对如何操作好舆论监督报道阐述。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报道

参考文献

[1]张英玉.讲究监督技巧提高监督水平.北方传媒研究, 2007 (2) .

[2]洪树琴.制定法规应更具有现实意义.新闻三昧, 2009 (11) .

新闻舆论监督的五个关键词 篇11

——编者

作者简介

童兵,1942年11月26日生于浙江绍兴,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新闻学博士。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聘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国家创新基地主任。2003年6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担任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讲新闻传播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原著选读、中西新闻传播比较、大众传播与中国社会等课程。

新闻舆论监督自近代社会以来,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大课题。西方学者关于舆论监督的论著和学说汗牛充栋,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从总体上看,其价值取向和适用对象是立足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适用于西方社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报刊批评的学说,中国共产党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献,曾经指导党的报刊履行了舆论监督的功能,但专门性的科学论著并不多见。改革开放以来,以《焦点访谈》等为代表的新闻传媒新栏目和新节目,在舆论监督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对舆论监督的科学研究也开始成为新闻传播法的热点,但大多数研究及其成果还限于低层面的经验描述,缺乏深层次的学理探讨和多视角的中西比较。对于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历史使命、运行规则和操作机制,尚无深刻的全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传媒舆论监督实践中,大量的诸如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客体、舆论监督的立法保障和程序化运作、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与社会舆论对新闻传媒的监督的互动、舆论监督的职业自律等问题,亟待通过科学研究给予正确回答和引导。围绕新闻舆论监督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当前开展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历史使命、运行规则和操作机制,厘清和完善正确指导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方针政策和原则策略,进而总结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科学理论。

笔者借《新闻爱好者》一角,将自己研究的初浅心得同各位学者和读者交流讨论,求得对这些问题更为深透的、更为全面的理解,也想借此推动新闻学术期刊营造学术自由讨论的氛围。由于论文较长,本文将连载刊出,敬请海涵。这里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想就同新闻舆论监督密切相关的五个关键词,谈一些不成熟看法,求教于读者诸公。

舆论

按中国《辞海》的界定,“舆论”指“公众的言论”。《辞海》认为,舆论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和时势的晴雨表,可预测动向,是调节决策科学化的有力杠杆。舆论形成过程一般认为包括:(1)问题的发生;(2)意见的表露:(3)意见的扬弃与综合。该辞书还特别指出,新闻媒介具有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西方英语国家较为流行的对“舆论”的解释,以《美利坚百科全书》的舆论条为代表。该辞书指出,舆论就是公众就他们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的综合。至于媒介与舆论的关系,日本学者小野秀雄的分析较有代表性。他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说,根据对历史事实的考察,新闻形成舆论,也反映舆论。另外,从常识来考察,新闻乃是传达可作为日常生活指南的意见,所以它无疑地拥有指导力量。

我们认同中外关于舆论的一般分析,认为所谓舆论,从广义上说,就是公众意见。舆论有这样几个十分明显的特点:

第一,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

第二,这些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第三,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具有大致相同的利益诉求;

第四,反映和引导舆论最有力的载体是新闻媒介。

监督

监督意即监察督促。特指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上级国家机关对下级国家机关的工作依法进行监察督促,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对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或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的质询和监督。

有的学者认为,监督可分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三种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机制的核心是分权,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者负有监督的权力或职责。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机制,指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及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的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指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的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它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①

舆论监督

有学者指出,“舆论监督”一词是颇具中国特色的词,从广义理解,舆论监督指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从狭义理解,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自由社会问题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关及其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作为一种活动,它指公民或新闻媒介发表为传播针对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②

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舆论监督是同新闻传播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新闻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意见和评论,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和公务员行政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与道德的行为实行监视与督促。③

我们认为,依据宪法,公民享有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与批评的权利。舆论监督就是公民(包括新闻传播工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利用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公务员及其他人士(包括传媒及新闻传播工作者)的执政方针、行政业绩、个人品德及违法失职行为进行公开报道与评议讨论,以实施监督与批评的社会行为。

使命

功能、职能、使命,是研究新闻传播媒介及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作用时经常使用的三个概念。实际上,这三个词所表达的意义有些许不同。

功能:事物、机构、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

职能:事物、机构、方法应有的作用。

使命:事物、机构人物被委任或被赋予的必须完成的任务,或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的责任。

根据这样的理解,新闻媒介的功能,指新闻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能发挥或产生的有益于人类的作用。在当代社会,新闻媒介具有传递信息与表达舆论两种基本功能。新闻媒介的职能,指人们期待其实施,也能够实施的作用,如充任社会的守望人、民众的教化者、社会消息灵通人士等。新闻媒介的使命,指特定阶级、阶层、社会团体等委托媒介完成其某些特定的重大任务或指令其承担某些重大责任。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希望自己创办的报刊充当先进工人的集合点,列宁要求其领导的报刊承担经济教育工具的角色,邓小平期望党领导下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等等。

系列论文希望能够说清对于舆论监督的重大任务和光荣责任,中国新闻媒介应该如何面对、如何承担、如何不折不扣地去实施和完成。中国新闻传媒应该也必须扮演多种角色,承担多项使命,而系列论文则重点研究中国传媒在面对舆论监督这样一个具有时代的特殊意义的使命时,传媒应有的角色特征和行为模式,以及它同党、政府及社会团体所拥有的实施社会监督的其他工具、渠道、方法的种种分工、个性与风格上的区别。

機制

机制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和丰富的概念。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或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各结构部分的相互关系。也指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系列论文取这样的解读:一个工作系统的各组织或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新闻传媒舆论监督作为一个社会工作系统,其运行实际上就是由主体、客体、内容、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几部分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既有特定的过程,也有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与媒介生态下,舆论监督有着不同的运行特点、运作过程和作用结果。对于新闻传播工作者来说,如何利用时势和规律合理操作,即如何设计并实施正确的操作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系列论文使用的“操作机制”概念,主要指新闻传媒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与方法、方式。

注释:

①②参见侯健:《三种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比较》,©&:2000~2002 All Rights Reserved政治文化研究网。

③如胡平仁在《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一文中,以及展江、郭青春等学者在各自的论文中就是这样论述的。

浅谈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篇12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 社会各种矛盾集中凸现, 意志薄弱的公职人员借助手中的权力损公肥私、贪污腐败。为了给社会转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社会秩序良性循环, 这种借助大众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挥了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作用

2008年5月10日, 在《行风热线》6周年暨万名公仆服务日活动中, 《行风热线》成功地推出了两小时直播节目。热线记者兵分6路, 随同58个职能部门深入到农村、厂矿、社区、企业及桃山公园、步行街等活动现场进行采访报道。记者们在直播节目的不同时间段28次与主持人连线, 详实、生动地报道了各个职能部门面对面解答解决群众问题的现场情况。

本次活动, 全市共有58个部门, 3200多名公仆参加此次活动, 共接待群众1700人次, 解答问题6500件;解决问题88件;发放宣传单152000份;深入28家企业下发意见征求函1210份, 书籍13000本, 为农民检测种子、食品50批次。

同是2008年, 茄子河区铁山乡龙山林场村民牛志国向热线反映, 他们那里大约有30户村民种的龙高L2玉米, 出苗率不足四成, 村民们怀疑种子有问题。

记者将此事反映到茄子河个体工商所、市农委。工商所执法人员查看了农资商店购销台账、进货渠道, 证实龙高L2属合法种子。根据5月30日组织省农技推广站、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对包括龙高L2在内的10个品种出现粉籽、出苗率低的情况进行田间鉴定后认定, 出现出苗率低、粉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四月下旬异常低温, 土壤湿度大等不良气候和不良土壤条件所致。同时, 不同品种对低温、高湿反应程度不同, 鉴定品种适应性相对较差。

经过与厂家沟通, 青园种业决定免费为农户提供两遍叶面肥。种子管理处根据我市种植龙高L2玉米种子后的情况, 已向省里打报告, 要求此种子退出七台河市场。

二、发挥了解决民怨、实现民盼, 促进政府有关部门转变作风的作用

2009年1月9日, 市公安局副政委延国清做客《行风热线》直播节目, 听众徐殿芳反映, 市看守所拖欠他的工程款15年了还没结清。73岁的徐殿芳回忆, 当时市看守所的领导已经把他的8000元工程款给了2000元, 还剩下的6000元钱记了欠账。15年间市看守所换了四任领导, 当年账目已无稽可查。现任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支队长王敏接到延国清副政委的电话后, 经过向当年老职工了解, 确定徐殿芳反映的情况属实。2010年1月11日, 市监所管理支队支队长王敏和两名工作人员带着6000元现金和大米、白面顶着大雪驱车20公里送到徐殿芳老人的家中。

2008年3月13日, 茄子河区政府副区长谢秋林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时, 接到了家住茄子河东风村的宋大娘电话, 反映中心河乡维修食堂和招待所, 至今拖欠2298元维修款的事情。节目中, 谢副区长表示, 如果宋大娘所说的情况属实, 要求中心河乡立即把钱还给她。

直播结束后, 记者随同谢副区长来到了茄子河区政府, 谢副区长当即将问题落实给中心河乡政府处理。宋大娘很快就拿到了拖欠了15年的维修款。

三、发挥优势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2002年夏天, 由于连日大雨, 再加上公路施工搭建的临时便桥泄洪不畅, 导致茄子河镇一个村大坝决口, 房屋被淹, 村民们情绪激愤, 一致认为是修公路毁了他们的家园, 群体上公路准备炸掉便桥。热线记者迅速把问题反馈给市公路建设指挥部, 并与他们带着十多辆大吨翻斗车和推土机赶到现场抢修堤坝。村民们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 随后也投入抗灾自救当中, 终于保住了大坝, 保住了村庄。

四、提升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2008年7月4日, 市委常委召开桃山水库污染治理现场办公会议, 提出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功夫、尽最大努力, 扎扎实实做好桃山水库污染源治理工作。7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拆除桃山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 (北岸) 内违法建筑的通告”后, 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 积极动员业主主动自行拆除违法建筑。《行风热线》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把水库污染源治理情况第一时间向全市听众播报。另外热线三个督办小组还对市委市政府取缔小焦化、焦化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中心区大气污染治理、“两风”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社区建设、城市亮化工程、全市供水系统改造等35件实事进展情况等等市里的中心工作, 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地及时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报道, 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反响强烈。

市电业局接到东胜村村民反映, 他们那距离变压器较远的30多户居民家电压偏低。了解情况后, 市电业局投资十多万元为该村购进了新的变压器。为了争取时间, 连续两天, 工作人员冒着严寒, 午饭吃在作业现场的电线杆上。此情此景, 让热线记者和村民为之感动。

五、新闻舆论监督引发的思考

舆论监督表现形式是发现问题、揭露问题, 其目的则在于解决问题, 促进实际工作的改进。而舆论监督工作仍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除了被经济利益所左右外, 制度上的困境依然是舆论监督难以有效进行的主要症结, 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 它的批评和报道都需要党政机构对媒体的授权, 媒体不能自主作为, 地方媒体只有在上级机关授权的有限范围内进行舆论监督。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舆论监督的力量, 舆论监督对任何一个被监督的单位、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政治情感教学刍议下一篇:语言的交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