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交际性

2024-09-29

语言的交际性(精选9篇)

语言的交际性 篇1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说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而结构主义语言学又可细分为三个分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主义学派。布拉格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标记理论。时至今日, 这一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不仅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及边缘学科的研究, 而且作为一种分析方法, 还可以对人们实际生活中某些对立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该文就尝试运用这一理论, 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出发, 探究人类交际中语言、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并对其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深刻了解标记现象的普遍性和不对称性的本质特征以及标记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积极指导作用。

1“标记理论”概述

在理解“标记理论”这一概念之前, 有必要先对“标记”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标记”的概念最初是由音位学家特鲁别茨柯依在他所著的《音位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一对音位对立中其中一个成分的特点是具有标记 (mark) 而另一个成分则没有这种标记。”[1]也就是说在整个语言系统中, 各种语言单位中有一部分成分是基本的, 其负载的意义是中性的;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部分的成分, 则在这类中性意义的基础上, 又加上了某些特殊意义, 因而具有了某种“标记”[2]。“标记”概念表现的就是这种对立的不对称关系, 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便是“标记现象”, 有关标记现象的研究理论就叫“标记理论”。

提到标记理论, 王立非在国内第一次描述了其从产生到成熟的全部发展过程。他认为, 标记理论的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创立音位标记概念阶段、提出12个区别性特征阶段、标记理论的完善阶段及其新发展阶段。[3]在此只对第一阶段, 即创立音位标记概念阶段进行详述, 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标记理论创立之初的发展过程。

上文谈到, 俄国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的重要成员特鲁别茨柯依在对音位学的研究中, 创立了“标记”概念。他在对不同类型的音位对立进行分类时提出了一套术语, 其核心思想为4种音位的对立:表缺对立、程度对立、均等对立和可中和对立。其中涉及标记现象的是表缺对立和可中和对立。他认为, 在有无对立中具有某一特征的成分或程度较高的成分是有标记项, 没有该特征的成分或程度较低的成分是无标记项。[4]显然, 这种有无标记项的对立存在就为今后“标记”概念及“标记理论”的提出埋下了伏笔。而在标记理论逐步发展的过程中, 以其为指导, 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探究人类交际中语言、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仅仅是个尝试。

众所周知, 人类交际是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 而交际中使用的语言、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是指从社会文化因素的层面, 运用标记理论分析其背后隐含的标记信息以及这些特定信息折射出的社会心理及评价态度等。[5]

2 人类交际中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交际中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表现为话语语言单位的社会标记性, 即语言单位包含的特定社会信息, 如交际者的性别、身份、职业、社会角色等。[5]以下这一部分主要是从职业称呼中的性别标记和语言变异两个方面对交际中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进行分析。

2.1 职业称呼中的性别标记

语言的标记现象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语言单位中标记与非标记的对立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分类。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在人们谈话时, 其中一个人忽然提及到自己的一位朋友, 可能会这样说:“我这位朋友是个护士。”听到这句话, 大多数人会想当然地认定这个人所说的“朋友”是位女士, 可是在某些情况下却恰恰相反。在对某一职业称呼中的性别加以区分时, 如想表达“护士”这一职业中的男性时, 通常在表示职业的无标记项前面加上一性别区分词“男”, 即“男护士”。因此, “护士”与“男护士”这两个语言单位就构成一组无标记项与有标记项的对立。通常, 护士这个职业属于女性, 反之, 则显得很特别, 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标志加以区分。“护士”与“男护士”这两个语言单位包含的特定社会信息也反映出标记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不对称性。不对称性指的是存在对立关系的无标记项和有标记项不是对等的[4], 即一种对立的不对称关系。“护士”这一无标记项既可以在概指的范围内对男、女护士的全称, 也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专指女护士。“男护士”这一语言单位的存在便反映出人们对此职业的社会心理及评价态度。日常交际中, 类似语言单位的表达还有很多, “男秘书”、“男售货员”、“男模特”等, 这些语言单位也在人们的实际交往中具有社会标记性。

还有, 对“男司机”我们习惯称之为“司机”, 如果司机是女性, 一般要称“女司机”。某天文学家发现新行星时, 新闻报道中会写到“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行星”, 如果这位天文学家是女性, 则改写成“女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行星”。[6]类似语言单位的表达还有“女飞行员”、“女工程师”等, 我们可以把“司机”、“天文学家”、“飞行员”、“工程师”这类词称之为无标记项, 而把“女司机”、“女天文学家”、“女飞行员”、“女工程师”这类词称之为有标记项。因为从某种程度上看, 人们习惯上认为有声望的人往往是男性, 一旦女性成为有声望的人时, 似乎必须作为特殊的例外来看待。这种带有歧视性的说法显然将职业称呼中的性别指向作了区分, 它们的存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交际中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然而, 职业称呼中的性别标记仅是社会生活众多标记现象中的一个方面, 借用这个例子是想阐明许多标记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原因, 同时也反映出标记现象普遍性和不对称性的本质特征, 进一步发挥标记理论在语言现象研究方面的积极指导作用。

2.2 语言变异的社会标记性

在语言的变异方面, 社会标记性更为明显, 也表现为话语语言单位的社会标记性。语言变异重要内容之一为方言变异, 而方言变异中的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又是构成语言交际的重要工具, 存在的重要价值在于其对说话人社会信息的指涉作用。[5]

作为语言交际重要工具的社会方言, 是一种语言随社会阶级、性别、职业和年龄等社会范畴不同而出现的各种变体, 如秘密语。秘密语又称隐语, 是一种典型而又特殊的社会方言。[7]

以徽宗语为例。徽宗语通常被称之为“反切语”。所谓反切, 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例如, 《广韵》“冬, 都宗切”就是用“都宗”为“冬”注音。据调查, 中国很多地方如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都有反切式的秘密语。例如北京的秘密语中把“走”叫做“宰狗”, 上海的秘密语中把“动”叫“邓弄”等。徽宗语也是北京、天津一代的盲艺人和迷信职业者中流行的一种秘密语, 俗称“瞎子话”。[7]这些秘密语对于行外人来说听不懂, 说这样的话主要是为了保密, 因为迷信职业中的好多话不便让外人知道。因此这一特殊的社会方言与无标记语言单位相比, 成了有标记性的语言, 在交际中会暴露出说话人的身份特征及信息, 这些有标记语言单位的存在体现出人们交际在语言变异方面的社会标记性。

还有,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出现了盗窃、赌博、走私等集团势力, 而这些行业为了语言交际上的方便与隐秘, 逐渐形成了行业内部人员专用的一套术语。例如在盗窃集团内部, 就存在这样一些术语, “查户口 (趁人白天上班入室盗窃) ”、“搬大闸 (撬锁) ”、“取钥匙 (用万能钥匙开门盗窃) ”、“啃饭庄、摸团鱼 (在饭店、旅馆盗窃) ”、“抠皮子、摸荷包 (偷钱包) ”、“吃集市 (在集市上扒窃) ”等。这些语言单位与无标记语言单位相比, 直指说话人的社会身份和职业特点, 属于盗窃行话范畴, 其他人未必能听懂。他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这些语言单位透露出来的信息很好地体现了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无论对职业称呼中的性别标记, 还是对语言变异的社会标记进行分析, 目的都是为了阐释人类交际中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更好地诠释标记理论, 发挥其在语言研究中的积极指导作用, 来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

3 人类交际中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除了人们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形式, 非语言形式也是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在人们的直接交往活动中, 一部分信息通过语言传送, 而剩余一大部分信息要依靠非语言手段进行传递。可见除了有声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在人们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同样重要, 其形式又包括很多, 以身势语为例。身势语又称体态语或形态语, 指的是人们利用姿态、行为、动作 (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它先于语言, 是人类进行交往的最初形式[8], 作为交际的一种非语言形式最为引人注目, 本身也带有丰富的社会标记性。

从性别差异这一社会因素考虑, 有的身势语为男女两性共有, 如在大多数国家, 人们用摇头表示否定, 点头表示赞成、许可;还有已被世界上许多人熟知和使用的叫人安静的一种手势是嘴唇合拢, 将食指中部贴着嘴唇, 发出“嘘嘘”声等, 这些动作都属于无标记的身势语, 男女都可以使用。但是, 有的身势语却为男性所特有。如闭住嘴, 不出声, 将拇指横于双唇之上, 并轻触鼻子划过。这一有标记动作通常表示鄙视、傲慢、不屑的态度, 比较蛮横无礼, 一般为男性所用。与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否定这些传统无标记身势语相比, 这一身势语的存在反映出人们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性看法。因为在某些情况下, 男性往往比女性显得更为鲁莽冲动些, 这一动作正符合男性的某些内在特点, 如果女性越权使用了此动作, 会被认为是行为不端, 遭人侧目。可见, 此身势语在性别上加以区分, 体现出其作为一种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再如, 当某人将食指与中指叉开, 形成V字状时, 这一手势表示在比赛、考试等活动中给他人必胜信念的传达。还比如, 拇指食指圈成小圆, 其它手指依次叉开, 这一动作通常表示没问题, 准备好的意思。现实生活中这些有标记动作的运用, 有时在十分安静或过于喧闹的环境中, 向对方及其贴切地传达出当时的内心所想, 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与其他无标记身势语相比, 在一定语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此外, 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一些其它手势动作, 如再见时的飞吻、表示欢迎的拥抱等身势语现在已为中国青年人所接受和使用, 这些外来有标记的非语言交际形式正反映了青年人求新求异的社会心理状况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态度, 同时也能很好地体现出交际中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4 结束语

标记理论创立至今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就国内对标记现象及理论的研究发现, 许多专著内容还比较零散, 研究体系还不是很完善。以上内容也只是尝试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探讨人类交际中语言、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标记性, 目的是深刻了解标记现象的普遍性和不对称性的本质特征以及标记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由于标记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连, 关于标记现象及理论的研究自然还有很多尚需讨论的问题, 例如标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标记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等。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使标记的概念更加丰富, 进一步发挥标记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指导作用。

摘要:布拉格学派的重要成员特鲁别茨柯依在对音位学的研究中, 创立了“标记”概念。这一概念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便是“标记现象”, 有关标记现象的研究理论被称作“标记理论”。时至今日, 这一理论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不仅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各个分支的研究, 而且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还可以对实际生活中的某些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 从而使“标记”概念更加丰富, 同时也进一步发挥“标记理论”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积极指导作用。

关键词:标记理论,语言形式,非语言形式,社会标记性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关于标记理论[C]//符号语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403-411.

[2]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 2004:1-46.

[3]杨荣华.标记理论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38-39.

[4]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432-436.

[5]陈勇.语言学研究中的标记理论[J].外语研究, 2002 (6) :28-32.

[6]常开媛.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 2007:1-43.

[7]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155-159.

[8]徐晓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 (2) :88-90.

语言的交际性 篇2

一、导入

学生讲故事:某人请了四个客人来吃饭,到了约定的时间有一个客人没有到。主人有些着急了,就说:“该来的怎么还没有来?”一位客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起身走了。主人更着急了,又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呢?”另外一位客人脸色一变也离开了。主人急坏了,连忙对着最后一位解释说:“我又没说他们俩!”得,最后一位也走了。客人为什么都走了呢?跟主人的什么有关系?不会说话把人都说跑了。

再来看一个故事:著名的 节 目主持人杨澜一次在主持晚会时不慎被绊倒,全场一片哗然,这对一个主持人来说是再尴尬不过的事 了,只见她从容站起,拾起话筒面带微笑对观众说:“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情让我倾倒!”现场观众立即报以热烈掌声。杨澜用什么来化解尴尬?用机智的说话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可是一门大学问,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吧。而且这部分的内容高考中也要考到,我们更有学习的必要了。

二、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称谓语,了解禁忌语,学会使用委婉语。2、探究一些传统的语言文化,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常见的谦辞和敬辞,并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

2、了解委婉语的使用场合和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同义词,或用一句话、一段话表达委婉的语义。

三、称谓语

在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我们先来谈谈称谓语的使用。

1、请同学们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7年4月19日,央视《艺术人生》栏目播出一期特别节目-----访《恰同学少年》剧组。节目过半,主持人朱军请上毛泽东的嫡孙、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上台讲述爷爷奶奶的往事。毛新宇刚一落座,朱军立即语气沉痛地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此语一出,观众哗然。

同学们讨论一下:朱军的这句话犯了什么错误?

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朱军这句话犯了什么错误?怎么改(称谓语错了,把“家父”改为“令尊”)。可见,不掌握称谓语常识会闹笑话。

2、生活中常见的谦辞和敬辞

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谦称和敬称,如果把握不当就会贻笑于人。课前已布置同学们进行搜集探究,咱们来看一下探究的结果吧:

(提问,学生作答,互相补充)

(1)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家尊、家君 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称自己的姐、兄:家姐、家兄

(2)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称自己的妹、弟:舍妹、舍弟

(3)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称别人的父亲:令尊 称别人的母亲:令堂

称别人的兄妹:令兄、令妹

称别人的儿女:令郎、贤郎、贵公子、令嫒、令爱、令千金

(4)另外

称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儿、小女 称自己的家:寒舍、舍下、敝舍 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贱内、拙荆 称去世的父母:先考、先妣

称别人的家:华居、尊府、府上 称别人的妻子:尊夫人

(5)除了谦敬称谓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社交中常用的谦敬词? 现在仍在使用的社交用语

初次见面说

送礼给人说

托人办事用

请人指教用

赞人见解用

求人原谅说

麻烦别人说

对方著作称

欢迎购买叫

问人姓氏说

3、谦敬称谓语的一般规律:

(1)“家大舍小令外人”(2)“小”“拙”“寒”“愚”“鄙”“敝”“贱”“老”等字表谦(3)“贵”“尊”“贤”等字表敬(4)“先”字表示对逝者的敬称(5)尊驾、阁下、足下等词表敬称

“家大舍小令外人”

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 叔、家兄等;

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4、谦敬语背后的文化现象

从这些称谓语中,你能看出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怎样的文化观念?你如何看待?(请几位学生谈谈看法)谦敬语背后的文化现象

1、宗法制度、等级观念的影响

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分,男女有别。

2、坚持礼貌原则

中国乃礼仪之邦,国人讲究“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着“尊人卑己”的文化观念,谦和礼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谦和,不是故作姿态的虚伪,更不是自甘人下的卑微,而是清醒的自知之明,是真诚的尊重谦逊。正如泰戈尔所说的: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伟大的时候。

5、语言运用冲关

1、下列礼貌称谓正确的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爱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以下是一些电视剧中的台词,你认为有欠妥之处吗?如果你是编剧,你会如何修改台词?

(1)那汉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2)校工说:“校长,你家兄来了!”

(3)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4)厂长对朋友说:“我明天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四、禁忌语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1、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禁忌语?(学生回答)

2、师生小结: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1)生老病死的禁忌语;(避讳说“死”)

(2)节庆日的禁忌语;(婚庆不说“分离”,喜庆不说“死”、“病”)

(3)私隐的禁忌语。(家庭情况、家庭不幸、年龄、收入、感情生活)

(4)生理上的缺陷。诸如耳聋,眼瞎,脸麻,背驼,腿短,五官违常,肥瘦失宜。如果彼此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或对方不够开朗大度,说话时对上述种种都应当避开,不得已时只好采取间接表达方式。

(5)职业的禁忌语;(渔民忌“翻”,戏班忌“散”、“伞”)(6)特定的风俗习惯。

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也不不喜欢人家说猪。西方人的一般不高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资收入。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话。不知道这些,就会在无意中惹人不高兴。

3、李秀才挨打的故事

有个年过半百的财主老年得子,大摆宴席庆祝。酒过三巡,小孩抓周,众宾朋上前道好。张秀才说:“令郎定会大富大贵。”财主大喜。王秀才说:“令郎定会金榜题名。”财主又喜。李秀才见状,摇头晃脑的说:“令郎将来定会一命呜呼。”满座愕然。老财主大怒,令众家丁痛打李秀才。李秀才为何挨打?

4、实际运用

下列标语与张贴场合相协调的项有:(3)(1)敬老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3)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陡坡,慢!(4)某一交叉路口竖着:“多拉快跑,争分夺秒”的标语牌。(5)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五、委婉语

交际语言中既然有禁忌,就会有变通的说法,这就是“委婉语”。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的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

1、那么如何使语言更加委婉呢?我们通过两个实例来探究一下吧。(1)比如某人长得胖,你怎么说?某人长的瘦,你又怎么说?

(学生回答)

(2)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人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你作为班长,会说: A、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

B、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吗? 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学生选择,点评)

教师小结:让语言更委婉,通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代,二、利用不同的句式或语气。

2、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委婉语,应该怎么使用呢? 讨论并归纳:

a、有些事物或现现象,人们从来不愿直说,必须用婉言。如人们避讳说“死”,可以用其他词来说,“逝世”、“见马克思”、“没了”„„

b、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婉言。c、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如向别人借笔,可以说:“请把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d、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如别人请你去看电影,你不想去,可以说:“对不起,我今天很忙,改天去吧。”

e、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3、实际运用

1、下列情景,你会怎么说?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天,住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林的姐姐时说:“你家小林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 假如你是小林的姐姐,你这时打算说些什么话?小林的姐姐说: 徐阿姨,对不起,影响您休息了。我让小林今后晚上练琴早点结束,好吗?

2、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文明你的语言,优雅你的举止(阅览室里)图书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六、布置作业。吉祥话趣谈

七、课堂小结

语言的交际性 篇3

[示例1]《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游戏快乐多”

针对本课中“做中悟:怎样玩得愉快”的活动, 上课时,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 到操场中开展游戏活动。有的小组玩荡秋千, 有的小组玩滑滑梯, 有的小组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过后, 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交流:在游戏活动中怎样玩得愉快?

师:同学们, 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 能将自己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

生5:我们小组的同学玩游戏时都非常遵守游戏规则, 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愉快。

师:同学们, 你们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齐声说:有道理。

师:可我觉得, 不遵守游戏规则, 也能玩得开心呀!玩滑梯的时候, 我就不排队, 抢着玩那才叫过瘾呢!

(众生举手跃跃欲试)

生6:这一次你是过瘾, 可万一哪一次, 你抢的时候不注意从滑梯上摔下来, 就来不及后悔了。

师:那我就把他们全赶走, 我一个人玩。

生7:虽然这一次你玩得很愉快, 可你只顾自己玩得开心, 以后同学们就不愿和你一起玩了, 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你不觉得寂寞吗?

[评析]在教学中, 当师生达成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愉快的共识后, 教师没有急于肯定或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而是抛出了相反的话题, 这些话题不仅可以使一些学生反观自己的错误行为, 还把学生引入了积极的思考当中, 学生在与教师的“交际冲突”中对遵守规则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示例2]《规则有什么用》 (《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主题二)

当大家围绕“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展开评论时, 有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在下面小声说:“规则有什么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 排队打水, 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教师走到这个小男孩的身旁说:“我也发现了这一点, 有的同学排队排了很长时间, 可是还没排到, 上课铃就响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个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站起来, 一声不响, 似乎在等老师的批评。老师马上把问题转向了全班, 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 想想解决方法。教室一下子炸开了, 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每个同学一次少打一点, 够喝就行了, 这样既节约时间, 又节约了用水。老师又问刚才那个学生:“你同意吗?”他高兴地点了点头。

[评析]学生的一句看似不和谐的话成了对话的起点, 教师没有批评这位学生, 而是肯定了他的说法, 同时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 在师生的交际中得出结论证明了规则的重要性。

以上两位教师在教学的交际中灵活地运用交际语言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也使学生领略了语言的魅力,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使他们学会了在交际中如何运用语言的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交际过程中, 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学语言, 使交际目标有效地达成。

首先, 根据年龄特征灵活使用语言。针对《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这两个阶段教学语言要各有侧重。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对抽象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所以本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地使用形象、活泼、充满情趣, 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 语言应以短句为主, 但要避免“娃娃腔”。不能把一粒种子说成“小种种”, 而应说成“种子娃娃”或“种子宝宝”, 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正确语言和丰富的词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认识能力及语言能力的提高, 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师则应使用表义更严谨、更丰富、富于逻辑性的语言, 尽量不要使用晦涩难懂的句子。儿童正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因此教师必须用规范的口语给予他们良好的影响。

其次,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语言。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各类教学语言, 如情感性语言、趣味性语言, 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抒情性语言、议论性语言等。

对于历史性教学内容, 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 通晓历史进程, 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 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 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 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林则徐虎门销烟”, 在学生了解事件后, 要重点引领学生感悟林则徐的民族精神, 从活生生的人物身上体会爱国情感, 从当时的鸦片联系到的当今的毒品, 认识毒品的危害, 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所以, 这一类型教学内容的教学语言更多的要体现情感性, 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中, 用富于情感性的语言体悟历史、以史育人、陶冶情操。地理性教学内容中涉及地理知识时语言要准确、精练, 介绍自然风光时语言要使用流畅优美的描述性、抒情性语言。对于日常生活类教学内容, 如《安全的生活》、《花钱的学问》等课, 教师可使用形象生动的叙述性语言、生活化语言以及趣味性语言。

总之, 在教学中使用具有什么特点的语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学生情况、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课堂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等生成, 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不能千篇一律, 更不能固守成规。

第三, 注意突发事件的生成。对于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动态性特点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这门课程来说, 教学的实施过程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 教师要因势利导, 灵活及时地运用应变的语言驾驭课堂, 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 同时也让学生在老师机智的教学语言中体悟到语言的魅力, 学会机智、幽默与智慧地使用语言。

[示例1]某教师在执教《家人关怀我成长》 (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 一课时, 有这样一个片段:

当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从小到大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后, 教师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家人关怀我成长”的故事, 全班学生都已被深深地感染了, 并说起了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哭了, 老师怔了一下, 但马上面带微笑, 走到这位学生身旁, 并请这个学生站了起来, 边摸着学生的头, 边弯腰亲切地问到:“你为什么哭啊?你能说说父母关爱你的故事吗?”可是学生不作声, 继续抽泣着。教师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学生, 但学生依旧低头不语。于是教师尴尬地笑了笑, 就让学生坐了下去, 继续了下面的教学环节。

[评析]这是课堂教学中突发的事件, 学生对老师如何处理这个突发事件充满了期待, 面对这样的“节外生枝”, 教师没有视而不见, 而是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但显然教师的反应使学生的期待落空, 老师不仅没有让学生从自己这里学到处理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使课堂失色很多。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动态的交际过程, 这个不断成长推动的过程既有规律可循, 又具有不可预测性, 教师应用机智的语言将其化解, 使课堂教学转危为安。

[示例2]《爸爸妈妈, 你们辛苦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活动二)

一位教师在上《爸爸妈妈, 你们辛苦了》时, 大家都在夸自己的爸爸妈妈怎样工作, 怎样关爱自己, 怎样为自己付出了许多辛苦, 自己要如何敬爱自己的父母时, 一位学生突然说“我恨我的爸爸妈妈!”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下来。原来这位学生在他两岁的时候, 父母离异后就双双外出, 后来都在外地建立了各自的家庭, 就再没有管过他, 他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老师走了过去, 轻轻地抚摩着这位学生的头说:“那么, 你现在就说一说你的奶奶吧。”当这位学生夸完自己的奶奶后, 老师把学生的头揽在自己的怀里, 亲切地说:“孩子, 以后你可以把我当成你的妈妈, 有什么困难, 有什么委屈, 你都可以找我说, 好吗?”这时,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评析]当课堂出现不同的声音时, 这位教师并没有逃避, 而是用自己的饱含真情的语言融化孩子的心, 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只支言片语就升华了师生的感情。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 灵活善诱, 积极引导, 营造一个积极、愉快、灵动的课堂。在该课堂中, 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还在教师灵活的教学语言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可谓一举两得。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要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 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 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学生才有望获得如坐春风, 如沐春雨的学习享受。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

1了解说话方式的多样性

2了解“蜿蜒”的场合、作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积累 课堂练习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某人请客吃饭的故事,学生分析此人闹笑话的原因

二、称谓语

(一)称谓的常识 谦称

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家尊、家君 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称自己的妹、弟:舍妹、舍弟 称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女 称自己家庭:寒舍、舍下 敬称

称别 人的父亲:令尊 称别 人的母亲:令堂 称别 人的兄妹:令兄、令妹 称别 人的儿女:令郎、令媛、令爱 称别 人家庭:华居、尊府

(二)称谓语的误用

(小明在青少年画展上获得一等奖,小明带他的父亲前去拜访他的老师。见面后,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父亲。)

小明:这是令尊。

老师:哦,原来是家父。你好。父亲:我什么时候被儿子卖了?

(三)课堂练习

1、请指出下列称谓语使用的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汉语称谓语的使用,在报章杂志等一些出版物中,都有不少错用称谓语的事例发生,尤其是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1)那汉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传奇文学选刊》1986年第5期)(2)校工说:“校长,你家兄来了!”(电视剧《松滋风云》)

(3)唐僧对悟空等说:“既然他家师不在„„”(电视剧《西游记》)

2、(1994·高考题):礼貌称谓正确的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戒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三、禁忌语

(一)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1)生 理 上的缺陷。(2)生老病死及家庭不幸。(3)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也

都是不希望他人碰撞的敏感神经。(4)特定的风俗习惯

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不喜欢人家说猪。西方人一般不高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资收入。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话。不知道这些,就会在无意中惹人不高兴。

(二)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

1、改换说法,需找替代

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

对聋子表示照顾,说就讲“你耳背,请往前坐!”

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受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寿材”。

2、注意语言对象,以防产生反感

化学老师买五斤肉被少了五两,很气愤, 于是前去理论:“师傅,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没认清秤杆吧!肉是氢、氧、碳三种元素的结合体,难道这肉里氢和氧结合得太多了?照理说肉是脂肪,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质,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

语文老师帮忙说:“你是树上黄叶,我是冷峻秋风;你是脸上污点,我是明亮镜子;你是偷偷摸摸的老鼠,我是紧紧跟踪的摄象机。神圣而庄严的道德法庭,不需要程式化、平庸化的证明,良心就是最公正最伟大的法官。啊,顾客是上帝,顾客是„„”

结果:杀猪匠操起了刀„„

3、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四川方言中“舌” 与“折”、“蚀”同音。四川饭店肉铺做生意的人,图吉利,把猪舌,牛舌称为“猪招财”“牛招财”

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是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也说不得。

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因为上海话“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

4、注意语言环境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描述性语句,在此要用口语)

如你家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四委婉语

(一)概念

以婉约的言词拐弯抹角地指称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语言形式。

1、委婉地指称某种事物;

2、减少话语对听话人的刺激;

3、表达说话人对某人、某事的评价与态 度;

4、客气地向听话人提出某个要求。(二)课堂练习

1、如果你正在排队买东西,一个后面的人插到你前面,你应该怎么说好?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边 排队去。”

2、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

3、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阅览室里)图书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为:

改写为:

4、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天,住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林的姐姐时说:“你家小林真刻苦,每天晚上 12 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1)徐阿姨的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写出来。言外之意是:

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2)假如你是小林姐姐,你这时打算说些什么话?小林姐姐说:

五、课堂小结

在交际中,如果我们能学会准确的称呼、注意避讳,能娴熟地运用委婉语,说话就变得更得体,世间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人事交往中自然也就多了一分和谐,多了一分文明。

六、作业布置

语言的交际性 篇5

一、英语课堂上使用体态语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现如今, 为了实现交际英语,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使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交际英语要求教师必须用英语来给学生发出指令以及解释各个问题, 而学生在课上也必须使用英语来进行交流。然而, 小学生乃至中学生的英语水平都不是很高, 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声调, 同时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也有限。有时他们都不能明白老师在说些什么。就是因为这些限制, 就使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交际英语变得很困难。这时, 就很需要使用体态语言来调节。

1. 体态语言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

体态语言可以改变、扩展、否定、甚至增加口头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体态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英语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 对于中国人来说, 它并不像母语那样清晰、直观。这时, 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 那么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体态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例如:教师要教几个动物类的单词“dog”、“monkey”、“duck”等, 教师可以一边教这几个单词的读音, 一边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动作形态。这样一来, 这些动物单词的意思就很清晰, 学生对这些单词也会产生很深的印象。体态语言不只是在讲单词时能起到作用, 在讲解句子与短文时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上课时的面部表情、动作等来得到反馈信息, 得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体态语言来判断学生在上课时是否注意力集中。也就是说, 体态语言可以帮助教师得到反馈, 并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2. 体态语言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氛围。

一名教师如果擅于在课堂上使用体态语言, 那么他毫无疑问的可以在课堂上创造出比常人更好的课堂氛围。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发展。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 并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良好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而非被动地接受。直观而丰富的体态语言为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方便。例如:当老师用英语给出指令要求学生表演对话时, 学生不能及时明白教师的意思, 那么借助于体态语言就可以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意图。当学生表演对话时, 同学间也可以借助于体态语言来互相交流。讲英语故事时, 流畅的语音语调加上贴切的眼神、面部表情等可以使故事更生动, 学生也就会投入其中。另外, 在英语歌曲以及游戏中加入一些活泼生动的体态语言也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随之, 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相应提高。

3. 体态语言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以及注意力的维持。

众所周知, 一个一成不变的活动很快就会失去它的刺激性, 不能长时间的唤起学生的注意。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 不可能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某样事情上, 更别说保持一节课注意力集中。如果一名教师整节课都在教室的前面站着, 没有任何的肢体语言, 那么这就无形中形成了一个“不变的刺激”。就因为如此, 学生们就会发现他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样的课堂上, 往往这样的课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不要认为只靠单一的口头语言就能很好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体态语言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 体态语言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

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体态语言来调控教学程序。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体态语言来得到反馈信息, 从而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

5. 体态语言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都喜欢模仿身边人的行为。教师长时间出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果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课上使用的体态语言不恰当, 那么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对这些不恰当的体态语言进行模仿, 也就会使学生养成不恰当的行为习惯。因此, 教师要给出好的体态语言, 要不断完善自己, 注意时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英语课堂上体态语言的具体运用

在英语课堂上, 体态语言可以被运用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听懂英语自然要借助与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教师的话语。在说这一方面实际是和听结合在一起的。教师不只自己要使用体态语言, 还应要求学生使用体态语言。那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交流。在读的方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朗读英语时, 需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学生刚学时, 根本无法分清何时该用升调, 何时该用降调, 重音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这时就该教会学生使用体态语言来辅助记忆。比如, 读到降调时可以跺一下脚或拍一下手, 读到升调时可以将手向上扬。读到重音时也可以跺一下脚, 方便记忆。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好的朗读习惯。

语言符号的交际关联分析 篇6

在众多的交际理论中,符号学所致力探究的是人类用来传递情感、思想和意识的自然符号系统及表征模式(Ryder, 2005)。20世纪后半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再加之符号学本身与认知科学、思维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语言符号本身的认知因素,而且许多学者尝试从认知的角度重新解读语言符号和与之有关的各种语言现象。其中,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源的皮尔斯(C.S Peirce)符号学系统就提出了不同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二重性的一种包含符号(representamen)、对象(object)和解释项(interpretant)的三元符号模式,突出强调了主体的认知解释功能。而莫里斯(C.W.Morris)更是进一步提出了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分法的思想,将语言符号的研究推置于更宽大的认知、交际领域中,为语言符号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由此可见,以皮尔斯和莫里斯等学者为代表的研究中已经涉及(语言)符号的认知心理问题(冉永平,2002)。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语用学的认知基础,因为语言符号的使用过程不仅取决于符号的生成,以实现说话人的意图,而且取决于听话人对那些符号的理解,以实现该意图(冉永平,2002)。

本文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以其基础理论———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为工具,深入解析语言符号形成及使用中的认知语用特性,揭示纷繁复杂的语言符号现象背后统一的物质及认知本质。

2. 语言符号与关联的交际原则

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强调每一种明示刺激Wilson&Sperber, 2004)。为了明确在明示交际行为中听话人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期待,明示刺激既要确保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处理,又要保证最大关联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爱一致(转引自何自然、冉永平,1998)。唯有如此,明示刺激才具用最佳关联性。

当然,明示刺激是广泛的,既包括语言的,又包括非语言的。那么,对于语言类的,尤其是属于语言符号的明示刺激而言,这种关联的交际原则就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符号的过程中所需要遵守的,只有这样,语言符号才能真正担负起人类交际的重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王杨,2005),分别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角度阐释了交际的过程。下文就以这种交际模式为切入点,分别从说话人对语言符号类明示刺激的认知选择和听话人对其推理理解两个方面,详细论证语言符号使用中所体现的关联的交际原则,进一步说明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为研究语言符号及其组合的认知基础、认知语用功能等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

2.1 说话人对明示刺激的认知选择

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认为,说话人在交际中承担着对明示刺激进行认知选择、编码的任务。对说话人来说,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的与交际情景相关的明示过程。因此,明示刺激必须是说话人清晰选择的、具有逻辑的编码形式(概念表征),以便于听话人的推理理解(Wilson&Sperber, 2004),辨清说话人意欲表达的真实意图。一般认为,一个话语可以对两种基本意义进行编码: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程序意义(procedural meaning)。概念意义强调话语进行时的信息编码要有助于内容意义的表征(王杨,2005),对话语表达的明示信息和暗含意义都起一定作用(何自然、冉永平,1998)。而程序意义则在程序上制约或指引着对明示信息的理解和暗含意义的推理,以便听话人付出较小的努力而获取较大的语境效果(何自然、冉永平,1998)。

说话人在选择使用语言符号的交际过程,也就是依据关联的交际原则,选择与各自能力和偏爱一致且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加工处理的、具有最佳关联性的明示刺激,经过一定的认知加工和编码,形成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以保证交际过程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即保证明示交际活动中所选语言符号及其组合有助于达到交际效果,或者有助于减少听话人在推理理解中所付出的努力。这一明示交际就是说话人进行认知、编码的过程,是选择使用语言符号及其组合表达某种特定信息的过程。

关于语言符号使用的这一认知语用过程可以按照认知可及性顺序(order of cognitive accessibility)简单图示如下:

当然,这一明示交际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模式。由图1可以看出,语言符号在经过说话人按关联的交际原则加工处理后成为适合特定交际语境的明示刺激(语言符号及其组合),而后才经认知、编码而富有丰富的明示和暗示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认知语用特性。而在实际交际中,这一模式中任何成分的缺失或变化都必然会导致交际问题的发生。事实上,这也充分解释了人们在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中所体现出的各种话语特征,如话语的表达范式、组织结构、粘连模式,甚至语用失误等,归根结底,其实质都是说话人在明示交际中不断寻找能够形成最佳关联的明示刺激的种种表现,以便更好地实现交际意图。

2.2 听话人对明示刺激的推理理解

在明示推理的交际中,听话人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关于说话人意图的假设,以对话语所传达的关联性进行推理。关联理论认为,无论是明示信息的辨识还是隐含的确认,其实都是受关联的交际原则支配的,同样都是需要推理的(Wilson&Sperber, 2004)。而话语理解是一种认知行为,该行为的目的是取得最大认知效果,但同时要求人们有效地分派有限的注意力和推理资源,也就是说人类认知往往力求用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冉永平,2002)。可见,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选择过程,也是以认知为基础的顺应过程(Verschueren2000)。在这个动态的复杂认知心理过程中,对明示刺激的理解从根本上讲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听话人依据关联的交际原则,寻求那些构成明示刺激的语言符号及其组合所产生的最佳关联性,并对其进行推理、解码直至理解其丰富的语用意义,完成交际任务。

推理交际的过程对听话人来说实际上就是对语言符号及其组合所传达的明示刺激进行解码,以解除歧义,再推理结论,以至理解暗含等语用意义的过程(Wilson&Sperber2004)。按照认知可及性的顺序(order of cognitive accessibility),这一过程可以简单图释如下:

显而易见,这一推理理解过程始于对语言符号(明示刺激)表面传递的概念和程序意义的信息解码,然后通过认知综合及语境假设排除歧义,而且必须依靠语用推理,最后才能选择最佳关联性解释。从关联的交际原则来看,在推理的过程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听话人必须解读语言符号生成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语用意义,辨识在特定语境中语言符号所传达的说话人的认知意图,当然还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等对其进行语用推理,这样才能达到理解最佳关联的交际意图。

因此,这一推理交际的过程充分说明了语言符号使用中所具有的认知语用特性。而正是因为语言符号的这种认知特性,听话人才能够顺利完成话语理解中的各项任务,即建构关于明示内容的恰当假设(implicatures),建构关于理想语境设想的恰当假设(暗含前提(implicated premises)),以及建构关于理想语境含义的恰当假设(暗含结语(implicated conclusions)) (Wilson&Sperber, 2004),最终达到理解的目的。

3. 结语

语言符号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认知的概念化表征(甘世安,杨嵘,2005)。它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从整个符号系统中逐步独立、完善起来的一种人类赖以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认知实践这个大的语用环境。而实际上,正是在人类认知实践的过程中,语言符号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和改造体验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相对独立、较为完备的符号体系。因此,语言符号天生就已经被烙上了人类认知语用的印迹。关联理论在帮助认知主体解释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基本关系的同时,更将其置于不断变动的、动态的认知语境中,既凸显了语言符号自身的物质性,又赋予了语言符号不断焕新的生机与活力。

简言之,关联理论既是语言符号形成中人类的认知基础及人类认知特性的体现和证明,又是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人类交际的原则和指导,无疑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符号及其使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

参考文献

[1]Ryder, Martin.Semiotics:Language and Culture[A].Ency-clopedia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thics[C].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5.

[2]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Wilson, D.and Sperber, D.Relevance Theory[A].In:Horn, L.and Ward, G. (eds.) Handbook of Pragmatics[C].Oxford:Black-well, 2004:607-632.

[4]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甘世安、杨嵘.从信号到符号——认知语言学对人类语言起源的诠释[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6]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 1998, (3) .

[7]冉永平.认知语用学的焦点问题探索[J].现代外语, 2002, (1) .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篇7

要使小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 英语课堂教学应多创设具体的情境,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的或模拟的活动中。情境教学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作用, 能使学生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输入。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 是一种情境化的互动活动, 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能使学生的心灵与心灵进行对话和撞击, 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变得容易, 认知更牢固。我们应根据儿童的实际与特点, 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活动。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式, 在英语课堂实践活动中, 不管是语言学习阶段还是交际活动阶段, 我们都要让英语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 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 让学生感知语言, 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领会语言的真谛。教师可以实物为语言运用的载体, 让语言的情境更加真实、更生活化。这个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课外, 课余学生有了进一步巩固练习的语言环境, 这样学生练习说话、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 灵活地创设不同的情境, 促进学生思考,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内容。在课堂中, 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 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真正掌握英语技能和英语学习方法,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 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 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 不仅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 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质属性,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多媒体能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传 递, 大大地为课堂教学赢得时间, 加大练习力度, 从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综合能力。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 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境, 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学习兴趣。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现代教育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各种模式, 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以求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情态动词can时, 我先用多媒体演示can的用法, 然后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归纳总结。1.表能力。如He can speak English but he can’t write it.The hall can seat 1000 people.注 :当can表示“能力”时 , 和be able to相当 , 许多场合都可以互相替换。但当叙述经历一番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时, 多用be able to.如I was able to swim half-way before he collapsed.他精疲力竭以前已游过一半。2.表示可能性。如He’s an hour late, he can have been delayed by rain.他迟到了一个小时, 可能是被雨所阻。Anybody can make mistakes.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3.表示允许。如You can borrow my dictionary.你可以用我的字典4.表示惊异、怀疑态度, 一般只用于否定句、疑问句或感叹句。如The young girl can’t be our new chairman.这年轻姑娘不可能是我们的新主席。Can it be true? 那会是真的吗? 通过这样的展示,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 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 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 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给予表扬, 由此增强他们发言的信心, 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 激发他们的思维,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交流。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 做到放下教师的架子, 不断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世界, 体验学生的情绪, 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不吝啬赞许和鼓励, 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学生答得好, 及时称赞, 亲切的小小举动都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通过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评价, 以此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 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由于采用了多元的评价手段, 他们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觉得英语课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

谈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 篇8

关键词:语言禁忌,文化,语言交际

1. 引言

几十年来, 我国的英语教学走过不少弯路。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的英语教学只是偏重语言形式 (语音、语法、词义) 的讲解传授, 培养出不少只精通语法规则, 却不能真正具备交际能力的学生。当今, 我国的英语教学明确提出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其意义十分重大。

那么什么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 它的概念不仅包括语言能力, 而且包括语言运用, 说通俗一点就是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看来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 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 但也不可否认,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 中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同一个称呼、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 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 英语学习者要灵活应变考虑目的语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模式来制约自己固有的言语行为, 以使交际活动顺畅进行, 从而冲破各自文化的壁立, 去领略、认可或接受其他文化中绚丽多彩的特性。这样, 交际双方就可以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态度, 达成相互间的谅解, 并加深相互沟通。

在一定的文化中, 参与交际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某些话题和语言系统中某些词汇表示出“回避”的行为, 人们不能或不敢随便谈及那些话题或使用那些词汇, 于是, 语言中便出现了诸如此类的禁忌现象。

禁忌, 英语为“taboo”, 汉语方言也有称作塔布的。“taboo”一词源于南太平洋波里尼亚汤加岛的土语, 其含义是表示“神圣的”、“不可接触的”或“要极端注意的”事。某些语言在这种文化语境是合情合理的, 而在另一种文化语境里则是悖谬的。在交往中, 如果语言学习者不加注意而触犯了某种禁忌, 轻者导致语用失误, 重者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2. 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人类思想的形成借助于语言。语言词汇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各种语言中都有很大一部分词汇是所谓的culturally-loaded words, 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 所以语言禁忌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再者, 人们衡量禁忌的尺度也不大相同, 从而使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下面从称谓方式、字词发音、词汇和话题禁忌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2.1 字词发音禁忌

许多字词的发音在不同文化中的禁忌现象值得一提。美国一些建筑物不用13楼, 而许多中国人总是尽量避免使用“14”, 因为“14”的发音与“要死”的发音很相似。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当中国人吃梨的时候, 经常不能切开来吃。据说, 分梨吃, 就意味着“分离”, 这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还有, 送别人尤其是送老年人礼物的时候, 绝不能送一座钟, 因为, “钟”在中国的发音体系中, 与“终”的发音完全相同, 所以“送钟”就意味着“送终”。

2.2 词汇禁忌

英汉语言中有很多词汇禁忌, 比如谈及“上厕所”, 英美人用go to the toilet;go to the men’s (ladie’s) room;wash one’s hands;powder her nose;freshen up等。中国人类似的委婉语则有“去1号”、“方便一下”、“解个手”或“解决问题”等。

在汉文化中, 人们通常认为涉及性、性器官和性行为的词语是不文明的。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都羞于使用这些词语。我国电影的“金鸡奖”, 先译成Golden Cock Prize, 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外, 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 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 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同汉语一样, 英语中凡是同性或性行为有关的, 或能引起性方面的联想的那些词汇, 都在讳忌之列。

表示病痛和死亡的词汇。生病和死亡是人们最恐惧、最忌讳的, 人们都不愿意得病或死去, 心理上总是想避而远之。“我今天不舒服。”其实是说“我生病了。”这在英汉语言中均可见到。表示“死”的委婉说法同样在英汉语言中有很多。例如在汉语中有“去世、逝世、驾崩、故去、亡故、牺牲、作古、谢世弃世、心脏停止跳动、寿终、与世长辞、去见马克思、翘辫子”等。英语中也有depart, 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ever, pass away, breathe one’s last, go the way of all flesh, go to better world, go to heaven, be with God, kick the bucket等。

2.3 称谓方式禁忌

一般来说, 美国人喜欢随意, 在称谓方式上也就没有什么过多的讲究。英国人则在称谓上有一些严格的规定, 特别是地位比较高的人, 一般要视关系而定称谓。然而, 在大多数情况下, 用Mr.+姓或Mrs., Miss便可以了。汉语中的称谓禁忌主要涉及讳名的习俗。祖先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 在人际交往中, 不但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 而且在不十分熟识的同辈之间也忌直呼对方的名字, 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如今, 人们通常以“先生”、“同志”或“小姐”、“女士”相称。“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切的称呼, 而用“小米勒”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张老、李老、老人家”, 中国老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 很自然地接受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和照顾, 可是英美老人对此却不习惯。

2.4 话题禁忌

在中国人们最常见的一种寒喧方式是问“你吃了么?”为了表示关心, 人们喜欢问一些诸如“你多大了?”、“你结婚了没?”、“有小孩没?”、“你一个月挣多少钱?”等, 但在英美人看来却是很无礼的。因为英美人强调独立的个性, 他们认为这属于他们的Privacy (隐私) , 是绝对不能让别人干涉的。英语中“My home is my castle.The wind can come in, but the Kings and Queens and human beings can never come in without permission.”的说法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因此, 不要询问一个外国人有关年龄辈分、个人经济、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方面的话题。

3. 结语

以上讨论仅是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还包括非语言禁忌问题。在文化交际中, 具备较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对于一个交际者成功地进行交际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对一语学习者和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 应该注意语言、文化差异和禁忌, 不断拓展各种文化背景的知识面, 以适应发展的“全球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年.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孙德玉.随俗英语十八讲.旅游出版社, 1993年.

语言的力量以及跨文化交际 篇9

1 语言、文化研究的历史

语言和文化本身历史悠久,而以之为对象的研究也历史不短。由此形成的语言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探索在讨论语言的力量时更是不可不谈。

1.1 当代主要的语言关

洪堡特(2002)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有异于、独立于心灵和语言隶属于心灵。”换言之,语言就是一个主客观的矛盾体。语言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或习得而来的。“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语言内部生成的一切也必然促进思维顺利地进行(洪堡特,1988)。”将此思想继承并发展下来的是“语言相对论”,又称“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该理论先后经过了“强势说”和“弱势说”两个发展阶段。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一种修正,认为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

1.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普遍唯理语法》有关文化与语言的主要观点是,“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思维是第一性的,思维决定语言形式,文化决定语言。”这种观点从辩证主义的角度分析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过可供修改的空间还很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认为思想的内容和方式决定语言形式,属于思维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人类的思维和文化具有普遍性,他的这一理论与反文化相对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有关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论述是:“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讲,习得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习得文化的过程。所以,生活在一种语言环境下的人会很自然地继承本语言中各个层次的文化,也会使思维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语言又是文化的主要传播和输入方式。从文化构建角度讲,形成的文化也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或者是说文化一直处在不断的动态构建之中。

2 语言的力量

语言应用凡人皆可。而语言的力量在日常应用中都有所体会。

2.1 积极力量

学习语言是在学习一种交流的工具,当时觉得这句话很透彻,换言之,语言就是工具,以供交流。然而当下,这个观点就不敢苟同了。语言岂止是工具,岂止用于交流这么简单,通过语言,我们能看到一个高于语言表达的个体,一个通过语言展示出来的透过自己的主观认知看到的世界。语言给人类构筑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的世界,传递着知识,思想,道德和文明。语言是工具这个观点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而来,略显局限。

语言主要应用于交流,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同时也保持着自己和外界的联系,互动。语言使用时,信息得到了传递,与此同时,你所使用的语言也反应了你自己。“人以群分”,群是怎么分的呢?语言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语言,可以判断出你的出身。比如英国,标准英语是需要习得的,一般英语口语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而带上地方特色的语言则划分了你的等级。语言也可以反映出你的世界观,对待生活的态度。比如一个经常以如何烹煮食物作为话题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比较的积极乐观,与此同时,积极乐观的语言又强化了世界观,换言之,语言,或是语言的其他形式体现了不同主体对同一客观世界的不同构建,这里所涉及的则是个体在语言表达中所体现得主观因素,包括性格,知识结构等。同样是半杯水,乐观者的表述是,“都还有半杯水”。而悲观者的表述则是,“只有半杯水了”。同样是对人,理发师重点看的是头发,画家重点看的是轮廓和整体效应。

2.2 语言的局限性

语言交流在表达,反映自己的同时,也对他者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一方面,你在使用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时,可以找到属于你的集体,满足你的归属感。而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地排斥了这个群体以外的参与者,限制了集体的发展。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空缺无疑加大了语言交流的误会,表达同一理性意义的词在不同的场合不断的使用,丰富了其联想意义。这一丰富的联想意义会在该词的使用中对不同的主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意义,引起语用上的失误。而“语言表达文化现实,体现文化现实;象征文化现实”(Kramsch,1998)的事实则增加了跨文化交流的难度。那么如何在全球发展势不可挡的情况下进行更有效地跨文化交流呢?

3 跨文化交流之语言和文化

跨文化交际日益普遍,而与之有关的理论也不单一。本文重点从和谐论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和谐论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解释:文化和语言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很难说清楚谁决定谁。语言和文化都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不要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会给跨文化的语言使用带来问题。综合以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一方面我们要重视语言本身的力量,慎重地对待,审慎地处理语言本身的力量,注意单个词或者是字的分量,以及该词背后隐含的文化联想,使我们的表述能够恰如其分而又合符大众心理。这个方面在同一语言内部交流也能得到体现。我们下面举些实例:某人小病初愈,亲朋好友去探望,其中有人说,“恭喜你,又离死神远了一步。”这话一落,当场的气氛立刻就僵硬起来。一次小小的疾病还不至于和死神扯上关系,这话说得就夸张了许多,有失偏颇。说话的这门艺术,用于一国之内,是再正常不过的人际交流,而用于两国人们之间呢,则不同,用于两国领导人之间,其分量更是不可小觑。广为流传的周恩来总理答记者问中关于“马路”的解释,而总理这一巧妙的解释就体现了语言的力量。当然这些不涉及显著文化差异的跨语言交流体现得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力量以及语言交流的魅力所在。而体现文化差异的语言交流则从更高的程度上对交流的双方做了要求。

第一是心理情感上的要求:即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摆脱“以我为中心”的模式。从这点出发,就需要跳出已有的文化思维定势,培养一种全球化的世界观。全球化的世界观从一个侧面上说,就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言丰富多样,不再带有排他性,或者说使之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从自我本身出发成文文化的一个多元载体。文化和文化之间正因为其差别才赋予了其存在的价值,才丰富了其研究的内容。文化的差别从某种程度上说反应了这一特定语言所代表文化的背后承载的信息量。着眼于文化差别,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一语言使用者思维活动的个性。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对自己本族文化的了解之上,没有对自我文化一定的积累,就谈不上了解其他文化。这就要求从自我文化出发,打好根基,再吸纳融合他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补充自己的身份。而文化优劣的比较则与之背道而驰。培养全球化的世界观,必然要求开阔视野,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身份,软化了语言交流中潜在的限制作用,所谓“见多识广”。在另一方面,开阔的世界观也深化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或者根深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或者创造出一批文化身份的迷失者。典型一例就是移民。移民的多重文化身份,特别是第一代移民,使之在精神上经历文化冲击。或者迷失,或者自我调整,对自己产生新的积极地认识。而文化的动态构建过程也要求我们持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采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文化变迁历史上新的因子,或是新的一种趋势。文化渗透和文化壁垒则不利于跨文化交际。高效的语言交流要结合语境,而文化就是其最大的语境。因此文化成为跨文化交际中不可不掌握的一大要素。

第二就是在不忽视不同语言文化的普遍性的同时,也重视各种文化的特殊性。事物具有归一的性质,文化有趋同的发展轨迹。从文化的这一性质入手,能够把握思维活动的共性。而文化共性,从窄点的意义上说,其典型就是文化定势思维。文化定势有助于初次接触该文化,限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对该文化的初次辨识,但其过于简单化,且违背了对文化应采取的动态思维。对待不同的文化,从另外一个层次上要求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差异上深化对该文化的认识。其次是对待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承认文化差异是前提,从心理上接受该文化,才能确保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去研习该文化。最后也是最考验我们的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有关差异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是第一,其次就是要有个多样化的心态,在面对问题时采取积极地态度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发展。在和谐的跨文化交流下,弘扬自身文化和语言的优势,增强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位。

4 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不同语言背后有着不同的动态文化。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不容忽视。培养正确的文化态度,在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同时,也深化对文化(包括自我文化与它文化)的认识。

摘要: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的力量更是不可比拟,尤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正确地运用语言,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文化问题。

关键词:语言,语言的力量,文化,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Humboldt W.On Language:The diversity of huma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M].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Peter Heath,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1836.

[2]安东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洛,贺秋会.普遍唯理语法[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郭天海.文化认识论引论—对认识的文化透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上一篇:舆论监督新闻下一篇:连接头的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