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语境理论

2024-07-19

语言交际语境理论(精选12篇)

语言交际语境理论 篇1

一、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交际、语言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只有从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等不同的角度, 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才能理清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各个领域的研究重心也许不同, 但语言、交际与文化的不可脱离性观点却是相同的。首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反映某种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各种语言是无法脱离文化而被认知的, 只有交织蕴藏在各自语言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并且不同文化背景及教育背景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较为复杂。作为文化的传承与流动, 交际受文化的影响, 其以文化为背景, 以文化为纽带。文化塑造个人的人格以及人际交往形式, 影响个人的认知程序以及认知结构, 决定个人的人际交往模式和交往过程。

总而言之, 个人人际交往的行为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化既能够影响个人的交际行为, 也能够制约和控制个人的社会交往, 语言在文化的引导之下得以继承和弘扬, 在不断的社会化以及人际交往中, 民族文化得以繁荣与发展。交际方式、交际风格、交际过程以及交际的编码和译码都会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语言与交际两者相辅相成。

二、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一) 高语境文化的具体概念

在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低语境和高语境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他指出不同的地域环境会塑造不同的文化, 不管是低语境文化还是高语境文化, 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会影响个人的交际行为。

高语境文化中, 在产生交往活动之前每个人会根据交际活动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方式。每一种交际活动方式都会传达出不同的信息, 相比之下, 在低语境文化中个人的交际行为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主动性。

通过对低语境以及高语境文化下人们交际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交际方式的差异, 在高语境文化交际中, 个人的行为与语境联系较为紧密。在产生各类行为之前, 人们会对各种行为的交际方式进行预先设计, 尽量选择能够获得普遍公众认可的行为模式与他人进行交往, 因此各种传统习俗以及习惯对个人的人际交往影响较大。与此相反, 在低语境文化交际中, 个人的交际行为十分直接且坦率, 严格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来与他人进行交往, 保障表达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学者普遍认为, 像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非洲文化、拉丁文化都属于高语境文化。相比之下, 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以及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属于低语境文化。

(二) 中国与俄罗斯高低语境文化产生的因素

中国高语境文化的成因受几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中国农耕文明下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没有明显的时间概念,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束缚了人们的自由, 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日益牢固, 大家彼此之间互帮互助, 于是就形成了以他人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另一方面, 到了汉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每一个人都与他人有着紧密的联系, 是整个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与他人交际以及社会化的过程中, 个人必须了解与他人的相关性并加深对自己的认知, 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和继承, 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地理和经济因素来看,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 人们习惯于群居、混居。在漫长的集体生活中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高语境的文化意识。

低语境文化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和相对独立性, 美国以及英国是低语境文化的代表, 在这些地区之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分散,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交往方式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较强, 不会受外部交际环境的影响, 个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外部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行为。因此大部分的信息主要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 外部环境中所包含的信息较少, 只有保障交际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才能够实现顺畅的沟通与交流。

三、从高低语境解读中俄交际差异

(一) 中俄言语风格差异

低语境文化的人在进行言语交际时, 说话方式通常简单而直接, 不惯于根据语境去揣测对方的想法。俄罗斯文化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 在这种文化模式之下, 每一个人的相对独立性较强, 都会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进行交谈和社会化交往, 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建立交谈关系, 并从中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因此话题的转化速度较快, 如果无法找到双方的共同话题就会产生沉默, 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交往过程中的尴尬, 交际各方会积极地寻找各种交往话题, 这是由地域性文化影响下的直线型思维决定的。

而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 其思维模式是螺旋形的, 这就决定了他们一般采用归纳式的语言。并且在这种语言环境之下, 人们会采取十分委婉含蓄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 注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表达, 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来尽量避免双方陷入交往的尴尬。高语境文化背景下的会话方式与低语境截然不同, 他们遵循一定的次序, 一个一个地轮流进行, 被人打断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与俄罗斯人不同, 有时在会话中中国人往往会通过沉默聆听来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和谨慎, 更多时候沉默是一种委婉的表达以保全双方的面子避免双方陷入会话尴尬。

(二) 中俄思维方式差异

除了最明显的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不同语境的文化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语言结构、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在高语境以及低语境文化交往中, 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交往方式截然不同。首先, 中国文化注重整体而俄罗斯文化注重个体, 不管是社会化还是人际交往都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交往方式的不同, 比如在书写姓名时, 中国会将个人的名字放在后面, 家族的姓氏放在前面, 相比之下俄罗斯则先说个体, 然后再说整体。

另外, 中国人在与人交往以及沟通表达的过程中会带有趋同性以及群体取向的特点, 这些都是整体思维观念的反映。中国人会十分关注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极易出现从众现象,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 就是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除此之外, 中国在日本疯狂抢购的新闻频频爆出, 越难以购买的商品反而能引起大众的购买欲, 这都证实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观念。而俄罗斯注重个体,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关注个人意见的表达, 严格遵循个人的内心想法。其次, 俄罗斯人关注逻辑思维, 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之下, 更注重个体作用的发挥, 并以个体作为价值单位和逻辑单位, 在为人处事以及社会化交往中, 这种个体取向会直接导致不同人的思维以及方式截然不同。但是个体观念并非是指个人在社会化交往过程中直接忽略集体的取向和集体价值, 个体观念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在个体观念的影响之下个人会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 其次会关注集体的价值和需求, 因此趋同行为以及系统思维的产生概率较小。

在中国, 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不是独立的, 都要视情境而定。这种高语境文化中的社会交往会更加关注人情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因此极易产生系统性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通过对这种交往方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高语境文化缺乏变通性, 相反, 美国注重个体主义, 关注个人意见和情绪的表达, 因此美国人能够树立规则意识, 各种人情因素对美国人的影响较小, 美国人会在各种规则以及制度的引导之下与他人进行交往, 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国家会以已经获得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来要求自己。

(三) 中俄交际礼仪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注重交际时的礼貌, 而且交际礼节视交际的人和场合也会发生变化。以中国为例, 中国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更注重含蓄和委婉的表达, 因此难以避免会存在许多客套话以及不真实的信息, 比如中国人非常谦虚, 在各种公共场合中十分关注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相比之下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的交往十分直接和坦率, 因此许多俄罗斯人无法理解中国人的交往方式, 甚至会反感。

四、中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 俄罗斯属于低语境文化,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之下, 中国和俄罗斯的交际模式和交际方式截然相反, 最终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交际效率较低。但是两种不同的语境文化并非是完全矛盾的, 仍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就能够尽量避免交际中的尴尬, 提高交际效率。

在不同语境文化下交流时, 交际双方必须注重对交际方式、语言风格以及交流理念的分析, 了解在不同交际环境中双方交际方式的差异, 注重包容理解和求同存异。不管是高语境文化还是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都需要注重换位思考,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 尽量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双方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采取合理的交际方式, 从而更好地消除单一文化观念, 培养多元文化意识;交际双方要善于表达自己, 让对方可以获得足够的语言信息, 以便进行更好的交流。

五、结语

虽然学术界一直质疑霍尔理论,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 世界各国文化趋于一致性, 差异已经日益模糊。但爱德华·霍尔提出高低语境理论的意义和贡献不容忽视。这一理论能够揭示不同文化语境中人们交际方式的差异,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加深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通过对不同语言环境下交际方式的研究, 帮助人们采取正确的交际方式与他人进行顺畅沟通, 了解在不同语境交际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正确认识交际模式的差异, 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实现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其次, 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不同语境下的交际双方, 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并站在全球化的视野了解中国和俄罗斯文化的差异, 从而更好地指导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摘要:每一群体、每一社会都会有一套显性或隐性的行为模式, 与这种行为模式相关的各类活动即为文化, 不同地域造就不同的文化, 在文化背景的影响之下每个人的交往方式以及社会化形式都会有所不同。本文以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作为切入点, 了解群体行为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特性, 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教育背景, 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误会, 提高交际效率。

关键词:高低语境理论,跨文化交际,中俄

参考文献

[1]司彩玲.从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理论看中美交际模式差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02) :74-77.

[2]杨慧.高低语境影响下中西方交际差异[J].文学界:理论版, 2012 (03) :79-80.

[3]吴泽琼.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6) :73-75.

[4]赵子然.高低语境交际的对比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03) :243-243.

[5]杨家云.中国高语境文化之我见[J].语文学刊, 2016 (24) .

[6]马风书.比较文化语境中的中俄关系[J].外交评论, 2008 (02) :32-41.

[7]毛京京, 周长雨.从霍夫斯蒂德文化维度理论浅析中俄文化差异[J].华章, 2014 (06) .

[8]何明霞.文化维度理论视角下的文化差异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1.

[9]贺琳.高低语境文化冲突及有效沟通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3) :161-162.

[10][美]爱德华·T·霍尔.超越文化[M].居延安等译,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8.

[11]林莉.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J].武夷学院学报, 2008 (04) .

[12]张瑞.高低语境文化交际模式对比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2) .

语言交际语境理论 篇2

合作原则对各语境中语言交际的解析

实际语言交际过程寿在着偏离格赖斯合作原则各项准则的现象.本文结合语境知识,探讨各种语境,如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环境下语言交际的合作,以便交际双方深刻理解交际真实意图,完成交际.

作 者:王方 段成 WANG Fang DUAN Cheng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59刊 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分类号:H0-05关键词:合作 语境 语言交际

交际性语言与英语课堂语境构建 篇3

【关键词】交际性 语言 英语课堂 语境构建

交际性语言主要是用于人们交流,而构建课堂语境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两者结合不仅能增强英语课堂学习气氛,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一、因材施教,落实英语课堂交际语境构建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认知开展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交际语境。另外,高职英语教师还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设置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同一个句子设置不同的语境,并通过交际性教学活动将其展现出来,从而改变传统高职英语课堂枯燥、无味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气氛。例如:A:It is sunny today,B:Yes,Do you have anything special to do,A:I have got a lot of shopping to do。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英语对话语境。为了提高语境的实用性,高职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在不同的场所进行对话,并模拟用不同的语气和不同的关系来表达这句话,从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境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模拟交流学习活动也能够让学生获得交际能力。实践证明,不同关系的人在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预期表达出的语言效果是不一样的。因而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构建不同形式的课堂交际语境。

二、开展跨文化英语课堂交际语境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比较明显,且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利用中西方差异制造课堂交际话题冲突点,以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时,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添加适当的西方文化知识,并通过设计交际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真实的西方文化,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例如这样几个句子:①Excuse me,could you tell me the right time,please?②What time is it,please?③How goes the enemy?虽然这四个句子的重点都在于询问时间,但是其应用的语境是不相同的。第一种表达方式比较正规,一般用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中,而第二种表达方式比较随意,经常用在相互熟悉的人之间,第三种表达方式比较口语化,会应用在亲密的朋友之间。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不同语境下,英语的表达式是不相同的。高职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语境模拟活动,使之能够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提高自身的英语实践能力。尤其是高职英语的课堂中,学生更需要了解到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三、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创新教学模式,以突显交际性语言与英语课堂语境的构建成效,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师教学效率。

如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模拟活动、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当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并实践各种教学模式,从而增强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如在高职英语课堂前的三分钟,教师可以举行自由演讲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两个或多人一组,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如小故事、笑话、情境对话等。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课下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或是高职英语教师也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开展辩论赛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改变英语知识传统的呈现方式,以增强英语课堂的生动性和交际语境学习互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从而促进交际性语言更好地与英语课堂语境构建结合。总之,高职应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创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英语课堂交际语境活动的成效。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构建高效、生动的英语课堂交际语境,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基本准则,并重视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高高职英语英语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颖.高职酒店英语跨文化交际语境的创设与实践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3:280.

[2]牛东育.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224-226.

语言交际语境理论 篇4

小说《喜福会》讲述的是19世纪50年代移民旧金山的四个中国女人的故事。她们通过玩麻将认识了彼此, 并一起建立了一个俱乐部“喜福会”, 寄托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这四个中国女人各自有一个女儿, 作为中国母亲的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以及女儿的爱人朋友之间的沟通困难重重。显然, 这种沟通的障碍来自于母女不同的文化背景。母亲生长于中国传统的高语境文化之下, 而她们的女儿却是在美国低语境文化的侵染之中长大。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跨文化沟通障碍和冲突因而频繁爆发。比如, 当一个对美国低语境文化毫无了解的中国人同一个美国人沟通的时候很可能对美国人的直截了当的沟通方式很不习惯。低语境文化往往强调“有话直说” (Samovar, Porter&Mc Daniel, 2009:160) 。相反, 中国人习惯于迂回的交流方式, 善于察言观色 (Samovar, Porter&Mc Daniel, 2009:159) 。这种观念和实际沟通方式的不同在《喜福会》这部小说中比比皆是, 导致了诸多障碍和冲突。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 对于高低语境下交流方式的差异的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本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第二部分列举和分析《喜福会》中出现的重要沟通冲突场景, 并基于爱德华·霍尔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探究沟通障碍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为改善高低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可行性建议。

2. 爱德华·霍尔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在这一部分中, 作者主要从三方面介绍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高低语境下不同的社交网络;高低语境衍生的不同价值观;高低语境下不同的沟通方式。

2.1 高低语境下不同形态的社交网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理论, 在高语境文化国家 (比如中国) 人们交流时许多的意义不需要通过语言来表明, 原因之一就是高语境文化下的社会多为同族同质社会 (homogeneous society) (Samovar, Porter&Mc Daniel, 2009:158) 。同族社会下的人们往往分享着相似的经历体验和信息网。比如,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十分强调集体主义意识, 一代代传承的集体记忆使得代与代之间隐含意的传达变得容易。相反, 在美国这种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中, 人们之间的交流比较依赖详细的背景信息和语言 (Samovar, Porter&Mc Daniel, 2009:160) 。低语境社会缺乏同族性, 人们之间可分享的经历体验比高语境社会中的少许多, 即使是有可共享的经历, 代与代之间的差别也会比较大, 这也造成了美国社会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代沟。

总之, 如果交流双方一个来自高语境的同质社会网, 一个来自低语境的异质社交网, 他们沟通中对于语言信息的依赖程度会有较大差异, 从而可能导致交流障碍或冲突。

2.2 高低语境衍生的不同价值观

高低语境下的人们对于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更能体现话语的可信性持有不同的观念。高语境下的人们认为高度依赖言语的信息传达方式不够可信 (Samovar, Porter&Mc Daniel, 2009:160) 。他们还认为缄默较之言语经常能更好地传递信息。中国的《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就很好地揭示了高语境文化的这一特点 (胡超, 2009:52) 。比如“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以言举人”;“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相反, 在低语境文化国家比如美国, 人们更推崇那些口才出众的人。许多的古希腊圣贤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擅长雄辩术, 而且只有最聪明的人才会获得学习雄辩术的机会。

总之, 高语境文化推崇三思而少言, 低语境文化推崇能言善辩。对于言语在交流中的可信性持有不同观点的高低文化语境会导致一些沟通障碍。

2.3 高低语境下不同的沟通方式

爱德华·霍尔对高语境和低语境给出了如下定义:

高语境中大部分信息隐含在交流者本身的背景之中, 只有很少一部分需要通过清晰的编码语言来表达。而低语境文化下的交流正好相反;即大部分信息都包含在清晰的编码语言中 (Samovar, Porter&Mc Daniel, 2009:158) 。

在高语境文化中, 大部分的信息都隐含在文化背景中而不言自明, 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迂回的沟通方式;低语境文化中的交流双方倾向更加明了的表达彼此的想法。高语境文化中人们说话语速相对慢, 交流过程中包括更多的停顿, 尽力避免打断对方的谈话, 避免强势语言;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流中更加积极主动强势。

因此, 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可能会认为低语境文化中人在交流中表现的不够礼貌委婉, 不能领会言外之意, 不够持重, 讲话太快等等;同时, 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可能认为高语境交流者说话太隐晦, 不值得信赖。可见, 除了社交网形态和价值观之外, 沟通方式的差异也会引起沟通冲突。

3.《喜福会》中的沟通冲突

作者在本部分中将基于上文中的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列举和分析《喜福会》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3.1 同质社交网和异质社交网

来自不同形态的社交网的人们进行交流时可能会遭遇交际困难。在同族社会中, 人们分享相似的经历体验和信息网络因此他们不用特别依赖言语来表达意义, 而是经常通过推断、身体语言甚至缄默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从小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中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体验, 以至玩麻将的时候都能够用眼神默契地交流。

然而, 美国社会相对中国社会种族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地多变。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时更加依赖言语来获得信息。《喜福会》中的女儿琼这样讲到“我从来没能真正读懂我的母亲。我努力想要理解她的话但从未完全理解, 反而是我的母亲总能够捕捉到我哪怕一丝一毫的小心思”。来自高语境文化中的母亲比低语境文化中成长的女儿更善于运用言语之外的手段来交流和捕捉信息, 这种差异是《喜福会》中母女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

3.2 自我抑制取向和自我表达取向

由于高语境文化推崇缄默在表达意义中的作用, 人们在交流中倾向于保持克制甚至是自我抑制。他们认为在交流中适时保持缄默比一直讲个不停更加显得可信。《喜福会》中的一位母亲龚琳达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对她美国生长的女儿薇弗莉说“会捉老鼠的猫不叫”。在她看来少言的人往往比能说会道的人更具有实力也更值得信赖。

薇弗莉之所以小小年纪就能够成为唐人街的国际象棋冠军很可能得益于母亲传授给她的“少说话多观察”的信条。然而长大后的薇弗莉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逐渐厌倦了母亲的“制胜信条”, 越来越倾向于积极主动地交流方式和直截了当的表达, 这样一来母女之间的交流便出现了很多障碍。

3.3 直接沟通和迂回沟通

高语境下的交流者期待听者能够承担解析意义的责任, 他们假设说者不会总是通过言语来完全清楚地表达意义, 而听者需要注意从背景知识中分析出更多的意义。低语境文化中的交流者认为说话者或写作者承担传达意义的责任, 通过言语清楚表达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信息。

《喜福会》中的四位中国母亲都习惯于迂回的沟通方式, 而且能够很默契地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龚琳达和她最好的朋友素云之间的一段对话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龚琳达:“我让薇弗莉帮我照看杂货店, 她可好, 整天都在下国际象棋。搞得我每天光打扫她的那些奖杯都累地够呛。你看你多幸运, 不用为这种事烦恼。

素云:哎呀, 我比你还烦恼呢。我让琼去洗碗可她满脑子想的都是音乐, 关键是你根本就没法阻止这种天赋。

在这段对话中她们都想向对方炫耀自己的女儿, 但却都采用了一种迂回的说话方式, 更奇妙的是她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对方的用意。

然而, 当龚琳达和薇弗莉的美国男朋友第一次见面时, 由于对方对于这种高语境文化的迂回说话方式一无所知, 结果导致了沟通失败。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景:薇弗莉带着自己的美国男朋友来为母亲祝寿, 希望男朋友能够借助这种喜庆的氛围为母亲留下好印象, 然后同意他们的婚事。龚琳达做得一手好菜, 而且她有个习惯就是在端上她的拿手好菜的时候先谦虚一番, 这天也不例外, 端上清蒸鱼的时候她照样说道“这鱼淡了点, 没什么味儿, 你们就凑合着吃吧”, 其实这是要众人夸赞她鱼好吃的一个信号, 但她不会直说, 而是采用这种迂回的策略。然而, 这对于生长于低语境文化下的薇弗莉的男友来说太过迂回了, 他根本无法理解这层意思, 所以直接朝清蒸鱼上倒了半瓶子酱油。

由此可以看出, 高语境文化下的交流双方就像双胞胎, 好像能够凭直觉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而低语境文化下的交流就像电脑程序, 所有信息都需严格的语言编码, 否则程序无法正常运行。由此看来, 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困惑、挫折和误解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对跨文化交际 (ICC) 的启示

高低语境文化虽有很大的差别, 但是把某一个国家的文化完全归于一种语境文化并不容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高低语境文化在交流中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中国人受高语境文化的影响习惯于迂回的说话方式, 在某些情景下这种委婉的方式会比较礼貌, 但是也是与低语境文化交流障碍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于高低不同语境文化的人们交流时, 为了避免障碍和冲突, 需要彼此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 并且尽力适应和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 以此来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首先需要承认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存在。低语境文化的异质性使得人们更加依赖言语来传递信息, 因此能言善辩受到推崇 (Okabe, 1983:38) 。相反, 低语境文化的同质性使得人们很容易理解彼此的隐含意, 较少依赖言语, 尽力避免正面对质 (Okabe1983:39) 。通过分析《喜福会》这部文学作品可以看出美国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 美国人在与人交流时表现的更加直接, 对抗性更强 (Chua&Gudykunst, 1987;Gudykunst&Nishida, 1986) 。

其次, 当来自不同语境文化的人进行交流时, 对话双方要尽力关注对方的文化背景, 从中获取更多的隐含信息。《喜福会》中的琼说“我从来没能真正读懂过我的母亲。我努力想要理解她对我说的话但从未完全理解”, 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她对母亲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

结语

本文基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从社交网络、价值观和交际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喜福会》中的交际冲突问题。《喜福会》这部文学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语境和低语境中不同的社交网络形态、不同的价值观和交际方式使得交际冲突频发。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 需要交际双方熟悉彼此同质和异质社会文化背景、了解彼此对于言语的价值取向以及直接和迂回的交流方式。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 《喜福会》中所反映出的高低语境文化下的交流问题越来越值得我们研究, 探索改善的途径。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来自不同语境的国家的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不同语境下的人们的交流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能否了解这种差异弥补差异成为了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喜福会》这部描写中美不同文化下的两代人之间遭遇沟通障碍努力消除障碍的文学作品, 探究高低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并从高低语境的视角为促进跨文化交际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低语境,《喜福会》,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胡超.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J].宁波大学学报, 2009, 7.52.

[3]Chua, E.G., &Gudykunst, W.BConflict resolution in lowand high-contextcultures[M].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1987.

[4]Okabe, R.Cultural Assumptions of East and West:Japan and the U.S.In W.Gudykunst (Ed.)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Beverly Hills, CA:Sage, 1983.

论文:谈话制约理论初探高语境 篇5

一直以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Grice的合作原则与违反,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都居于主导地位。这些理论原则一经提出便被众多学者奉为“准绳”,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大多围绕以上理论展开。在此期间,一些学者也试图从其他角度来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对话行为,但提出的理论所受的重视程度皆不够明显。在严明主编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一书中提及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就有12种之多。在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谈话制约理论之所以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原因有三。其一,谈话行为能够在第一时间体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二,以上三种重要的理论原则也是研究谈话行为,因此新生的谈话制约理论就可以与之比较,查找出不足与局限性;其三,学者Min-SunKim所在的韩国同中国一样属亚洲国家,并且二者都属于高语境国家,谈话制约理论就为增进中西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谈话制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Kim认为在交际过程中,存在五种谈话制约,包括: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我们知道,低语境的文化倾向于明确说明信息,而不是有关各方清楚地“理解”信息。高语境文化中,人们从孩提时代起,就被教导要注意隐含的含义。他们认为,隐含的东西要比说出来的东西更重要,他们能够识别出实际交际的话语和真实的意图之间的差异。在以上五种制约中,我们发现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和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体现了低语境环境中的交际需求;而其他三种制约则更多体现高语境下谈话的需求。

2.谈话制约理论在实际对话中的应用

在这部分当中,文章会引用几组对话作为语料来验证谈话制约理论,与此同时,还会分别应用Grice的合作原则与违反,Leech的礼貌原则或者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对语料进行分析。

(1)A:Ohmygod!Theheatissimplyunbearablehere;Iwishwe’dgonetothebeachinstead!

B:Well,withthemuseumsandrestaurantsinWashingtonI’llbehappyherenomatterwhatthetemperature.

在此段对话中,A的话语体现谈话制约中“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wish”,“instead”,“hadgone”都体现A的委婉邀请方式。而B的回答则体现“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回答中未直接回绝A的邀请,而是用“Well”语气一转,表达自己的意愿。类似的例子如下:

(2)A:DoyouthinkIcouldborrowyourcartogogroceryshopping?Thesupermarketsoutsidethecityaresomuchcheaper.I’dalsobehappytopickupanythingyouneed.

B:Well,Idon’tliketoletanyoneelsedrivemycar.Tellyouwhat,Whydon’twegotogether?

在此段对话中,A用“Doyouthink”,“Could”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补充更多的信息来促进自己意愿的达成,而这一切的前提是A遵守了“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同样,B用“Well”,“anyoneelse”,“Whydon’t”等来使自己的回答表现出“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

以上两组对话都是关于“邀请与回绝”,在之一类谈话中,曾有学者从Grice的合作原则与违反,Leech的礼貌原则或者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比如两组对话中的A都是应用“积极礼貌策略”即“采用某种方式强调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利益或愿望”,来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即“希望得到他人的赞同和认可”;B都是应用“消极礼貌策略”即“说话者表示出某种强加于人的行为是不得已而为之”,来维护自己的“消极面子”,即“自己的行动不受他人的干扰和阻碍”,这属于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研究范畴。同理,两组对话中的A都是应用“策略原则”即“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损失,尽量增大对别人的利益”;B则采用“同意原则”,即“尽量减少和别人之间的分歧,尽量增大和别人之间的共同点”,这属于Leech的礼貌原则研究范畴。若是用Grice的合作原则来分析,我们会发现两组对话中的A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原则(QuantityMaxim),即“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B则违反方式准则(MannerMaxim),即“说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歧义,做到简练,井井有条”。

(3)A:Whydidn’tyoustopwhenwefirstsignaledyouattheCrossroads?

B:Sorry,Iwasjustabitabsent-minded.Anyway,doIhavetopayafine?

在对话中,A用一个“Whydidn’t”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这体现了A“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即“交际个体通过一句话使得自己的意图变得清晰明确”,A在对话中传达的意思是:B违反了交通规则。而B的回答显然体现了“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B的话语向A传达:不是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的,意在避免使对方对自己形成负面的印象和评价。同上两组对话一样,我们可以用其他理论原则来分析对话。

(4)A:Justimagine!Wehavetofinishreading300pagesbeforeMonday.Howcantheprofessorexpectustodoitinsuchashorttime?

B:Yeah,butwhattroublesmeisthat,Ican’tfindthebookinthelibraryorintheuniversitybookstore.

在以上对话中,A的话体现了“对于明确性的关心”以及“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其中“justimagine”,“haveto”,“insuchashorttime”等明确而有效地表达了“老师布置的任务难以完成”。B的回答同样体现“对于明确性的关心”以及“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B回答首先赞同A的说法,接着更进一步表达“短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几乎不可能。”

在以上分析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谈话双方所体现的五点谈话制约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比如话语在体现“对于明确性的关心”的同时也体现“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在体现“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的同时也体现“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这一点就类似于Grice合作原则中四种原则之间的互相渗透,Grice自己都注意到数量准则第二次则和关系准则的部分重叠。更有趣的是,笔者发现,同合作原则的违反理论一样,有时谈话双方并不严格按照谈话制约理论来进行对话,有时也会有意违反。且看下面的例子。

(5)A:You’retakingacoursewithProfessorJohnson.What’syourimpressionsofar?

B:Well,manystudentscouldhardlystayawakeinhisclasswithoutfirstdrinkingacupofcoffee.

在此组对话中,B的回答体现了“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但却违反了“对于明确性的关心”以及“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从对话中我们只能得出:许多学生对教授的课都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教授的课无聊。但是我们并不能明确地得出B对教授的课有何感受。也许B同样感觉教授的课很无聊,但是不便在A面前表达。高文成主编的《语言学精要与学习指南》中提到:故意违背合作原则有两种情况:其一为不愿回答对方的问话,采用了“无可奉告”的托辞或顾左右而言其他,故意把话题岔开;其二为了使谈话变得生动幽默有趣,故意把话语的意义隐藏起来,让对方去推导其中的含义。看来谈话制约理论似乎与合作原则一样,除了有自己的准则以外,还有一套违反准则。只是这需要学者去推导,在此只是做一种假设。

结语

以上对话通过谈话制约理论进行分析之后,再通过Grice的合作原则与违反,Leech的礼貌原则或者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来分析,我们发现前者与后者的分析效果有异曲同工之效,即:都反映了谈话中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同其他理论一样,谈话制约理论在分析对话过程中有很强的说服力,它让人相信谈话并不是随意的,的的确确有理论在背后指导,而这些理论就如同“看不见的手”,指挥着谈话双方按照一定的准则将谈话进行下去。但是文章只是对谈话制约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所举实例不排除有巧合的可能,所以未必能说清所有问题,不像文中提及的其他三种理论原则那样经受过无数学者的验证与补充。另外文章并未对谈话制约理论的局限性及其违反进行深入探讨,笔者期待思想成熟之后能够涉足此领域。青出于蓝,在文章中,我们不难从谈话制约理论中发现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的影子,然而,能否实现“胜于蓝”,就还需学者们共同努力探索,多提宝贵意见。

此外,文章中出现的所有对话语料全部来自大学英语四级CET4中的听力短对话,如果应试者能够从谈话制约理论分析中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受到一些启示,体会一下英语对话中的交谈方式,揣测一下对话双方的交谈意图,那么应试者也就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即:人—机跨文化交际。

儿童习作“交际语境”的归位 篇6

儿童习作“交际语境”的归位,旨在回到儿童,定位习作,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实现习作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为:

一、习作价值的实用指向

(一)实现自我的情感交流

儿童习作是应儿童自我情感交流之需,“我手写我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儿童记载自己生命成长历程中喜怒哀乐的一种需要,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一种需要。像书信、日记、小随笔等以儿童生活再现为主的写实文章,是儿童情感的自然流淌,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像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超经验的虚构文章,则是儿童超现实的幻想性需求,是儿童认识生命、表达生命、提升和完善生命的需要。可以说,儿童习作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回归。

(二)满足他我的交际需求

儿童习作应该成为一种“真实世界里的写作”,满足与世界、与他人的交际需求。比如短信、留言、备忘录等是,信息记录与传达、经验记录及文学审美等也是。如借学校“传统游戏校园吉尼斯”大赛举办之机,笔者在活动之前组织本班学生拟定活动方案,拟写给家长的邀请函,并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活动通知,参与游戏项目的规则制定,写活动开幕式上学生代表的发言稿,最后进行活动总结,发表通讯报道。真实的言语目的,真实的言语环境,赋予了习作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社交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习作话题的情境设置

(一)接“地气”,让话题情境贴近生活

教材中有许多习作命题距离学生生活太远,教师可进行习作话题的情境改造,使其更“接地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为“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不妨改为“介绍自己家乡一处风景名胜的导游词”,教师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情境:(教师手捧导游证进教室)新叶古村旅游公司想聘请一批小导游。今天咱们就来学写导游词,学会的同学发给导游证,这个周末就可正式担任小导游。当习作情境与现实生活实现有效链接,学生便置身于一种非写不可的状态,不是教师“要我写”,而变成了“我要写”。

(二)有指向,让话题情境走向“真实”

“真实”的话题情境需有真实而明确的交际对象。“介绍一种物品”“写熟悉的小动物”这样的习作命题虽贴近学生生活,但也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事物介绍给同样“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命题便成了“伪命题”。因此在“介绍一种物品”时可创设有现实交际功能的情境:“里叶莲子”被推举参加市农产品展销会,请你帮里叶村民制作一份宣传册,让市民了解并喜爱咱们的“里叶莲子”。真实的交际情境赋予习作真实的任务指向,能极大提高儿童习作的内驱力和责任感,让儿童习作走向真实。

(三)给选择,让话题情境贴切个体

开放的话题情境能为学生打开多个习作视角,实现个性化表达。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身边的艺术”为例,教师可设置如下话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多视角习作:①如果要向远在外地的长辈介绍你看到的一次艺术活动,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来告诉他们;②如果要向好友介绍根雕、泥塑的制作工艺,你可以用说明的形式来告诉他们;③如果亲历了一次有意思的艺术活动,有感而发,你可以选择用诗歌的方式写作……根据自身喜好,从提供的视角中选择一种,或是自己另辟一个视角,选用适合的内容与文体进行表达,这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习作热情,实现创意表达。

三、习作表达的读者需求

(一)切合读者类型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的儿童习作,有明确的读者对象。习作过程中需针对读者的范围、身份有的放矢地习作,明确“文章给谁看”。第一,要明确读者的范围。如同是“保护环境”的文章,写给广大村民阅读的“环保倡议书”,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而写给镇长阅读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就要进行翔实的问题描述,细致的数据分析,强调专业性。第二,要明确读者与自己的关系。如写给村民看,注意语气的委婉、语言的劝说性;写给镇长看,注意语气的诚恳、语言的谦恭。

(二)迎合读者需求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的儿童习作表达要树立目的意识,明确“读者为何读”。首先,要依据不同读者的不同信息需求来表达。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如果是一位想转学进来的学生,那么就可针对其特长介绍社团开展情况;如果是一群来校参观的外地小学生,就可以发言稿形式介绍特色课程或是校园最美一角;如果是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来信,就可以书信形式介绍学校近几年的变化。其次,要依据不同读者的共同心理需求来表达。如“新叶古村导游词”要依据游客的心理需求,除介绍新叶村古老而具有代表性的抟云塔、文昌阁外,还要介绍他们最感兴趣的“爸爸去哪儿”中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住过的水云间、双美堂等新热门景点及拍摄花絮。

(三)契合阅读心理表达

儿童习作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努力寻找习作表达与读者阅读期待的最佳契合点,采用最利于读者接受的形式进行习作。如学生为“传统游戏校园吉尼斯大赛”DV作品配写解说词,有的以广告词形式,运用风趣而富有节奏的语言:“小小弹珠滑溜溜,瞄准洞口不怕输,让你一回先下手,最后怎样?你还是得甘拜下风!”有的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听者)进一步的阅读欲望:“预备,开始!左,右,左,右,绿草地上冒出了一溜溜长队伍,步伐整齐地快速爬动。小小个子,身手不凡。他们是谁?又在做什么游戏?嘿嘿,且听我慢慢道来……”契合读者阅读心理的表达,使语言所具有的“刺激”强度增大,效果更佳。

儿童习作“交际语境”的归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儿童习作动机不足的问题,让“伪习作”走向“真交际”。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倡导在真实世界中写作,在真实学习中写作,在具体应用中写作,无疑是培养学生真实写作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样的习作会成为儿童真实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语言交际语境理论 篇7

《通天塔》, The Babel, 于2006年10月在美国上映。该片以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新颖的叙事手段引起了评论界和相关理论界的关注和探讨。片名本身具有很强的西方文化色彩和基督教文化背景。此故事以宗教的模式为世界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通天塔也就成为沟通障碍或者语言障碍的代名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沟通技术与交际手段的提升使得人类之间更为便捷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可能。而因语言、文化的障碍造成的沟通不畅开始凸显, 通天塔这一概念开始更多的被理解为一种文化符号, 用来代表不同文化间人类之间沟通的障碍。在本文中, 笔者试图通过对《通天塔》的文化族群间交际的有效性角度对全球化文化观点中对立观点加以分析阐述。

二、全球化语境的产生与交际的有效性

全球化的产生必然带来一个全新的交际平台和交流语境。更多的交流产生于非同质文化下的语境下。文化和语言间的不可调和性开始显现为全球化语境下交际的特有现象。在这种语境下, 人类的交际脱离了原有的共有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 误解和冲突出现频率增高, 交际有效性开始凸显。按照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语言学观点看, 人类交际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若干条件:

“每一位交往活动的参与者, 只有满足以下条件, 才能进入相互理解的过程:即运用可以理解的句子, 以一种能被他人接受的方式实现三种有效性的要求, 他们分别是:在一种以言表意的内容、或对于存在事实的陈述中体现出来的真实性;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以言行事的句子建立人际关系, 所运用的规范的正确性;及其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时, 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性。” (哈贝马斯, 1976)

由上可见, 哈贝马斯的言语交际可划分为三大类型:首先是包含真实性的断言类的句子, 其为对于一个事实、一种态度的陈述, 使听者获得对该事实或状态的了解与认识;其次, 包含正确性的具有调节作用句子, 用以表达人际关系之间产生的意义;最后是有“真诚性”的的表达句子, 此类表达形式用于体现人类内心世界的体验。

三、交际有效性在《通天塔》中的体现

根据交际理论的原理, 缘于人类社会早期形成的独立的语言和长期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形成的文化的区别, 实现理想的有效交际是很困难的事情。而电影《通天塔》中文化背景的设置和故事结构的组成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现象上。通过一个偶发事件牵连出深刻庞杂的社会和文化冲突, 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对于个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对于自身的寻找和对于被接纳和了解文化冲突的渴望的细致描述。

首先, 从文化族群来讲, 电影里面包含有穆斯林文化族群的摩洛哥家庭;基督教族群的美国家庭;拉丁族裔的墨西哥保姆及其亲属族群;亚洲族裔的日本家庭。其中直接发生文化交接和冲突的是穆斯林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北美族裔 (被保姆带到墨西哥的美国孩子) 和墨西哥族裔。

从较高的层面上讲, 产生文化冲突的主要有两条脉络, 都是以文化侵入的方式进入到另一文化之中的。一条是理查德夫妇二人的旅游大巴因为理查德的夫人苏珊中枪而到当地的村庄寻求帮助;另外一条是理查德夫妇的一双儿女随保姆回墨西哥参加其子的婚礼。这两次文化入侵的过程都是处于全球化过程中的强势文化——美国文化作为弱者进入到全球化过程中的弱势文化中的事件。在这两条脉络中, 理查德夫妇作为身在异地的游客, 且身受枪伤, 在摩洛哥的穆斯林文化的村庄中寻求帮助, 处于弱势地位;同样, 夫妇二人的儿女跟随保姆回到拉丁文化为主流的墨西哥故乡, 也是摆脱了原有的文化优势地位, 来到了弱势文化区成为相对的弱势人群。

不同文化间因言语产生误解和交际障碍并不难理解, 但是本片通过对于人性的深刻观察和细致刻画, 把人类间的隔阂引申到更精确的层面上。相对于文化上的隔阂和交往障碍, 更多更常见的交际障碍存在于人类的内心世界。这一精神主旨体现在了日本聋哑女孩千惠子试图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圈中的种种努力。对比与前面讨论的异种文化族群成员间的沟通问题, 可以看出同种文化族群间的沟通更多的体现为交际中的真诚性的缺失。

四、结语

在电影《通天塔》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人类交际的障碍不只存在于我们已经认可的抽象的文化层面, 其更加具体的体现在了作为文化个体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可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通天塔的丛林之中, 这些隔阂可以抽象的概括为文化差别, 同时也可以具体的体现为每一个文化个体在交互的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交流的失败。

参考文献

[1]詹姆斯.H.米特尔曼著.刘得手译.全球化综合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浅析语言交际中的语境制约 篇8

谁也不会毫无目的地张嘴说话, 故如何利用语境的解释功能来理解话语含义, 便成了人类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舍此将无从沟通思想。

一、语境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何谓语境?“语境”一词, 一般认为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首次提出的,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 二是文化语境。张弓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指出:“所谓语境, 包括社会情境、自然环境及上下文。分析起来有: (1) 联系说话时的情境; (2) 利用时间、地点等条件; (3) 利用自然景物特点; (4) 适合说话人和听众读者的关系; (5) 适应听众读者的情况; (6) 照顾上下文的关系等项。”[1] (P2)

王德春先生在《修辞学词典》中指出:“言语环境, 指使用语言时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实际情境, 即使用语言的环境, 简称‘语境’。语境的客观因素有: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主观因素有: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这些因素对使用语言都有影响和约束作用。”[2] (P184)

二、上下文的制约

我们认为, 微观上语境是作品中的上下文, 从语篇的构成上看, 它包括篇、段、句、词语等。字、句、章、篇之间相辅相成的特点, 正是上下文语境制约的结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段话:“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 积句而成章, 积章而成篇, 篇之彪炳, 章无疵也;章之明靡, 句无玷也;句子清英, 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 知一而万毕矣。”[3] (P384) 字、句、章、篇之间相辅相成的特点, 正是上下文语境制约的结果。

在运用语言中,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受着语境的制约。俗话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就是交际时必须重视和依据语境。生活的语言处于一定的语境中, 惟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把握。“杜鹃”是一具有两个不同意义的词, 只放进句子中语义才能分化。例如:看杜鹃。如果分别加上“开了”和“叫了”就会成为两个不同语境的句子, “看杜鹃开了”和“看杜鹃叫了”。脱离了一定的上下文, 究竟是表面字义还是引申义不清楚, 一旦进入语境就清楚了。没有上下文就会产生随意性, 也可能产生歧义, 语境对词义有解释作用。语境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同时也增加了词的临时性意义。

在古代的诗词歌赋的酬唱中上下文的制约作用特别明显, 往往还以此来测试文思和口才。“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如前面提到的“杜鹃”在上下文中的确切含义。上下文是就语言内部说的。

三、语境的确定性和补充性

语境制约着语言的选择和运用, 同时语言交际也会对语境产生作用, 语言交际的不同阶段, 语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类的言语交际就是一种有目的、求效应的言语活动, 交际双方都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话语来传达或揣摩对方的言语意图, 从而做出各自的反应, 其表达和理解的中介就是语义。在相同的语境中, 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 意思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 即使出自一人之口, 不同对象听来意思也不大一样甚至相反。所以“言者无意, 听者有心”, “言者意在此而听者误以为在彼”等偏离意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语境有确定作用, 表现为对言语的确切含义作出判断和选择。语境还有补充的作用, 这常常表现在可以对句子省略部分给予补充。

上下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一个歧义句在该语境中的确切句义。例如:

(1) 来了三个机关的干部, 你去准备三张椅子。

(2) 来了三个机关的干部, 你去准备二十来张椅子。

“来了三个机关的干部”我们可有两分析:

(1) 来自机关的三个干部

(2) 来自三个机关的干部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歧义, 但我们通过下文准备椅子的数目, 来分析是 (1) 义还是 (2) 义, 来准确地知道这话的真正意义。

句子有时省略, 其实也受语境制约。例如:

(3) (……) , 鲁迅是日语, 傳雷是法语。

(4) (……) , 约翰是日本女人, 汤姆是韩国女人。

乍一看, (3) (4) 句的句义有问题:鲁迅是人, 怎么能说“是日本语”呢?约翰和汤姆都是西方男人的名字, 怎么会成了日本和韩国女人呢?事实上, 它们是省略了上文, 如果有了上文, 句子就可以成立了:

(3) 许多大学者都精通外语, 鲁迅 (精通的) 是日语, 傅雷 (精通的) 是法语。

(4) 这两个美国人都同外国女人结了婚, 约翰 (娶的) 是日本女人, 汤姆 (娶的) 是韩国女人。

四、环境的制约

社会环境是语境中最为复杂的因素, 因为社会环境本身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 社会的经济面貌, 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环境等。语言虽然不是上层建筑, 但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话语含义和交际场景的关系, 义与境的结合是由抽象向具体的回归, 也是人类语言特性的使然, 我们称为“义境融合”。义境融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义境交融, 以境明义;另一种是“境”中有“义”, 可以补足话语含义的语义空白。一词多义使词在具体语境中内涵更加丰富, 语言具有很强的收缩性。第一种见得非常多, 具体说一下第二种。例如:《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与周瑜共商破曹的对策时, 各人在手掌上写一个“火”字, 都蕴含了“用火攻破曹”的寓意;夜间长途跋涉, 正愁没处投宿, 同伴中有谁突然惊叫一声“火”, 又借助当时的场景蕴含了“前面有人家, 可望有落脚处”的意思;消防队员乘着疾驶的救火车朝报警方向开去, 突然有谁遥指某处高喊一声“火”, 结合当时的场景又蕴含了“那起火了”的意思;两位抽烟伙伴掏出烟来正要送往嘴边, 其中一位摸了摸衣袋说“火”, 场景中又蕴含着向对方借火点烟的意思……[4] (P195) 这几个场景中, “火”都是名词充当独语句, 都留下了很大的语义空白, 又达到了互相交际的目的。

还譬如在古代, 天子的配偶叫“后”, 诸侯的配偶叫“夫人”, 大夫的配偶叫“孺人”, 士的配偶叫“妇人”, 而庶人的配偶叫“妻”。这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 有着不同称谓的词“后”“夫人”“孺人”“妇人”“妻”, 但是所代表的意义都是老婆的意思。

五、时间、场合的制约

言语交际者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论述, 什么时候该说, 什么时候不该说, 要注意“时机”。《论语》说:“言未及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说话者要避免以上的几种情况。《荀子》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对交际对方的修养、语言、行为等方面的选择, 这都属于制约语言的范畴。从时间、交际者的身份考虑, 会达到语半功倍的效果。

古代学者对言语表达者要注意“场合”也作了一定的论述, 他们认为不同的场合要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论语》中说:“邦有道, 危言危行;邦无道, 危行言孙。”说话者要谨慎小心, 避免“祸从口出”。

伴随语境指的是言语交际中的伴随因素所构成的语用环境。言语交际时的手势、表情、姿态, 动作交际时的身距, 等等, 都对言语表达有一定的制约。面部的“五官”都是传情达意的器官, 翻眼、瞟眼、翘嘴、努嘴、歪头、点头都与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紧密相连。动作、姿势、手势都显示说话者的某种倾向, 要善于把握。

“无规矩不成方圆”。语言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也不例外。语言运用的原则, 也必须从小单位说起。从字到词到句子然后是完整的篇章, 只有一步步地掌握才能达到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话语理解者要根据语境进一步思考, 排除歧义, 丰富词语的涵义。语境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 可以增加词的临时性意义, 词的解释在上下文中更能确切地表达出来。语境对语言的制约是多方面的, 说写者要考虑到时间、地点、对象、文化环境、民族心理等多方面, 才可以真正地做到运用自如, 达到交际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上 (增订三本)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2]钟雨.语言的学习与运用[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1987, 7.

[3]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

[4]吕叔湘.语文长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0, 9.

[5]刘焕辉.言与意之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9.

[6]刘焕辉.言语交际学 (新订本) [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5.

[7]李挺.语言运用的常规突破及其语用制约[J].邵阳学院学报, 2003, 01.

[8]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 2.

[9]王德春.修辞学词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4.

语境理论的发展渊源 篇9

语境是语用学和语言交际理论中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所谓语境,简单地说就是使用和理解语言的环境。人类对于语境的研究是与对于其意义的探索伴随始终的。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提出对于词语意义的理解需要依赖其出的不同语境的观点。从那以后,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曾对语境有过论述,但都未能将语境作为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加以研究。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是提出语境概念的第一人,他认为语言不仅传递信息,而且是一种行为方式。因此,他提出:对活生生语言的处理,不仅要根据其使用的特定情景上下文,而且要联系具体的社会活动进行具体的语言分析。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把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环境概念加以扩展,提出了“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的概念,并创造了“典型语言环境”这一概念。之后,弗斯的学生韩礼德(Haliday)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语境理论并提出了著名的语域理论。此外,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 1972)也对语境作过研究,他认为语境的组成要素包括话语参与者、话题、背景、交际渠道、语码、信息形式、交际事件等。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也归纳了构成语境的六个方面,用知识去解释语境,强调语言外的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选择的影响。在认知语境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说这些理论阐述都将语境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认为它是先于交际而存在的。我们可以将这些观点称为传统语境观。1986年,斯珀泊(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语用学的诞生。在该书中,两位作者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将这种观点称为认知语境观。本文拟对传统语境观与认知语境观加以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认知语境观的进步性。

2. 传统语境观

传统语境观的发展与许多学科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哲学、逻辑学与人类学。哲学家们发现对于许多哲学问题的研究都必然要涉及语境的问题。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皮尔士(Peirce)发现对于人称代词(我、你、他)和表示时态的词的理解就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另外,对于指示词的理解也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人类学对于语境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他通过对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的语言进行观察研究后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之中,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语言。这对于研究当代的活的语言更为重要,表述离开情景语境就无意义。对于马林诺夫斯基来说,“孤立的词语实际上不过是臆造的语言事实”,“真正的语言事实是实际语言环境中的完整话语”,“要想规定一个音的意义,就必须仔细研究其语言环境,找出它能用于多少不同的意义。意义不是存在于语音的某种东西,意义存在于语音与环境的关系中。所以,如果一个词用于不同的环境,它就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意义,它不再是一个词,而是变成两个或多个语义上不同的单位”。“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可见,马林诺夫斯基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定位为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可以说,马氏的语境观为语境理论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并为以后语用学与话语分析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清晰的研究思路。英国语言学家弗斯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认为情景语境和言语功能类型的概念可以抽象为纲要式的结构成分,从而适用于各种事件。这样情景语境的内部关系可描述为:

(1)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人品。

a.参与者的言语活动

b.参与者的非言语活动

(2)有关事物。

(3)言语活动的影响。

弗斯还创造了“典型语言环境”这一概念(即人们在特定场合下遇到的环境),认为它决定着人们必须扮演的社会角色。

在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的基础上,韩礼德曾迂回地指出,如果人们集中注意的是语言系统的形式问题,那这方面的关系完全可在语言内部解决;但若把语言系统当作整体考虑,那就必须从外部来确定对语义系统进行区别的标准。可见,语义是语言和语言之外的某种东西的交叉,这语言之外的某种东西便是社会语境或情景,它主要涉及有关世界的非语言特征,说话者和听话者都要掌握有关文化的非语言部分。后来,韩礼德提出了“语域”这一术语,“语域”所反映的就是语境。韩礼德把语域分为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三个方面。他认为,语言环境的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每一部分的改变,都可以产生新的语域。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Fishman)也对语境进行过研究,认为语境就是“谁何时何地对谁说什么话”,是一受共同行为规则制约的社会情境,包括时间、地点、身份和主题。而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Hymes)认为,语境是由下列要素共同组成的:话语参与者、话题、背景、交际渠道、语码、信息形式、交际事件等。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也归纳了构成语境的六个方面的知识,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做到:

(1)知道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2)知道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3)能分辨语言活动情景的正式程度;

(4)知道对于这一交际的情景来说,什么是合适的交际媒介;

(5)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适合语言活动的话题,以及话题对选定方言(在多余社团中)选定语言的重要性;

(6)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适合情景所属的语域。

莱昂斯以知识去解释语境,他所强调的是语言外的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选择的影响。

以上是对语境概念的传统研究,语言学家们虽然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界定,但基本上是以一种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语境的,即视语境为客观存在的,由不同层次的语境要素所构成;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话语的编码和解码都要参照事先确定好的语境进行,语境是给定的而不是选定的;语境是静态的事物,是交际之前就确定的常项;交际双方视为被动的参与者,被看成是被动地适应交际发生时语境的交际观望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认知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传统语境观的不足。于是,一种新的语境观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关联理论语境观,也被称作认知语境观。

3. 认知语境观

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很多语言学家把客观世界中种种制约话语的因素定格在人的认知前提之下,让主观的认知统揽全局,只有通过认知的过滤客观的语境因素才能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作用,于是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从此,人们对语境的研究开始从静态转向动态。关于动态语境研究最著名的是从事语言学和哲学研究的法国学者斯珀泊和英国学者威尔逊用关联理论分析的“认知语境”。1986年,二人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面世,标志着认知语用学的诞生。在此书中,他们这样定义语境:“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因此,认知语境观认为听话者对世界的假定以概念的表征储存在大脑中,构成一个人的认知环境。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是一系列可以映现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它包括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一个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环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当听话者接收到新信息时他会在这个认知环境中搜寻并调用与新信息相关的概念与新信息相互作用,进而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认知语境中的每一个概念表征都是潜在的认知语境,交际者在建立认知语境中选择与新信息关联程度最大的概念。可以说,关联理论突破了传统语境观的局限,将语境概念视为一心理建构体,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所作的推理过程;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始终受关联原则的支配,而不局限于和话语有关的当时物理环境或前面紧靠话语的信息。相对于传统语境观,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观是动态的:在交际一开始交际双方以一定的认知环境为背景,随着交际的不断发展,新的语境假设不断地添加到双方的认知语境中,使得语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理解涉及两类信息的结合和运算,即由话语信号建立的新的假设和在此之前己被处理的旧假设。听话者以关联理论指导其话语理解过程,以新建立的语境假设和已存储在记忆中的旧假设为前提推导出说话者的意图。总之,斯珀泊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的语境观认为在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它被看作是一个变项,包含一系列变化中的命题,只有关联性是一个常项,是一种必然;语境是认知性质的,是人们对世界假设的子集;话语含义的推导取决于语言符号解码产生的假设与被选定的认知语境相结合,通过演绎逻辑规则产生语境含义。

4. 结语

从传统语境观到认知语境观,人类对于语境的研究已从表象深入到本质,从以前的简单归纳分类到现在的动态解释,可以说使语境理论增强了解释力,也更加符合理论发展的总体方向。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观以解释话语动态理解过程为主要目的,弥补了传统语境观的不足之处,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我们从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全面理解话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6]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 1997, (4) .

[7]彭建武.语境研究的新思路——认知语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0, (1) .

立足语境,优化学生习作语言 篇10

一、给

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没词儿”。这个时候, 教师不妨大胆地不吝赐予, 让学生如得“及时雨”般畅快吸收。如, 四年级习作《锤子捶蛋锤不破》中“砸蛋”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触目惊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我高举起这把冷酷沉重的锤子砸向鸡蛋 (教师边说边举锤砸蛋) , 此时你看到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生:鸡蛋碎了———

生:鸡蛋又破又碎。

师:是呀, 地球人都知道这个鸡蛋肯定粉身碎骨 (师相机板书) 。你们还能用哪些词句来具体描述鸡蛋破碎的情形呢?

生:蛋壳都破碎了。

生:蛋清蛋黄流得满地都是。

师:是呀, 本来完好无损的鸡蛋, 现在面目全非了, 鸡蛋体无完肤, 肝胆俱裂, 蛋清蛋黄满地横流, 真是惨不忍睹。 (师相机板书这些词语) 。现在谁能把鸡蛋破碎的情形描述好呢?

生:触目惊心的时刻到了, 只见老师高举起那把冷酷无情的锤子, 向着那娇弱的鸡蛋用力砸去, “啪”鸡蛋当场破碎。本来完好无损、圆滚可爱的鸡蛋, 现在面目全非了!鸡蛋已体无完肤, 肝胆俱裂, 蛋清蛋黄满地横流, 真是惨不忍睹。

学生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场景, 自己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却有话说不出, 只好以“破了”“碎了”或“又破又碎”轻轻带过。这时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应主动“亮牌”, 大方“给予”。

二、拿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 激活学生封存在头脑中的这些语言材料, 鼓励学生提取“库存”进行表达。如, 五年级想象作文《月亮与路灯》的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 想象作文的“想”一定要“像”。“想”的不“像”就不合情理, 就不是想象作文。要像什么呢?要像原来的事物, 要有原来事物本身的特点。谁来说说月亮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月有阴晴圆缺。

师:嗯, 这里有许多天体的科学知识呢。

生:月亮总是高高在上, 洒满银光。

生:月光皎洁, 让人吟诵赞美。

师:是的, 你们说的月亮的这些特点就是你们想象的依据。那么路灯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路灯的光发黄暗淡。

生:路灯天天都坚守岗位, 而且按时上下班。

生:路灯不能像月亮一样普照大地, 只能照一个角落。

生:路灯要靠电发光, 没有了电, 就不亮了。

师:孩子们, 你们太棒了, 把路灯的特点说得这么全面具体, 这些特点也是你们想象的依据。

师:有一天晚上, 月亮和路灯见面了, 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这些都有待于同学们的想象。但首先你要想一想, 通过你想象的故事要表达什么意思。

生:我想表达月亮很骄傲, 看不起路灯。

生:我想表达路灯不明白为什么月亮会阴晴圆缺, 月亮告诉它原因。

师:这可是有科普知识的, 很棒!继续交流。

生:月亮和路灯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后来才发现自己也是有缺点的。

生:月亮和路灯共同协作, 照亮了大地。

师:孩子们, 你们各自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编写故事的时候, 就要根据你要表达的意思来选取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表示特点的词语。大家要各取所需, 为己所用, 而不是一股脑儿地罗列这些有特点的词, 明白吗?

教师先巧妙地说明了作文想象的合理性。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说出了月亮和路灯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先要想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再根据意思来选择这些表示特点的词语。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围绕意思合理选择、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换

不论是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 还是在学生生成的习作语言中, 教师对学生词不达意、急不择言等诸多语病, 要适时相机引导。如, 三年级习作《两分钟体验》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两分钟的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呢?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体验活动。请大家准备好笔和纸, 在两分钟内抄写黑板上一段话, 看谁抄写的字数最多, 注意要写好每个字。开始! (学生抄写)

师:刚才两分钟的写字比赛, 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同学们很紧张, 又很激动, 呼吸都停止了。 (众生笑)

师:又紧张又激动那是真的, 那是大家严阵以待。呼吸可不能停止, 应该是屏息凝神吧?好, 继续交流。

生:同学们个个奋力拼搏, 手中的笔在纸上挥舞着, 一气呵成。有的越想写得快些, 可是手越不听使唤, 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还老是出错;还有的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用笔太重, 笔芯断了, 急得直跺脚。

师:你的观察太仔细了!不过, 孩子, 既然已经是“个个”都一气呵成, 那后面就不能是“有的……还有的……”, 该怎么说才好呢?

生:前面应该说“有的同学”奋力拼搏, 不是“个个”奋力拼搏。

师:“奋力拼搏”这个词虽然也写出了同学们鼓起劲来比赛, 但在这里用拼搏太泛、太重, 能不能换一个表示鼓起劲来挥笔快写的词语呢?

生:奋笔疾书。

师:好极了, “奋笔疾书”放在这里就更贴切具体了。这么一换, 用词准确了。那么你觉得这两分钟是快了还是慢了?

生:太快了。

教师能及时捕捉课堂上互动交流时学生生成性的典型词句, 发现学生遣词造句中的问题并予以相机指导, 使学生在一定语境下的语言运用更加贴切精准。

四、化

化, 就是在学生原有表达的基础上, 教师通过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的习作语言更加鲜活灵动, 富有个性色彩。如, 五年级学生习作评析的教学片段:

师: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同学们, 请你们读读这个片段, 说说自己的看法。

(看到考卷上刺眼的红字“80”, 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路上我忐忑不安:看到我拿了个80分回家, 老妈会不会劈头盖脸、不管不顾地破口大骂, 老爸会不会和老妈一起给我来一个“混合双打”……可我却半天跨不进家门。)

生:我觉得写得很好, 特别是“混合双打”写得太有趣了。

生:我也觉得“混合双打”用得好, 很有意思!

师:英雄所见略同。好一个“混合双打”, 本来是乒乓球运动项目里的, 放到这里来用活了, 出神入化呀。加分!

生:老师, 她写得不错, 把忐忑不安的心情写出来了。但是我觉得“不管不顾”这个词不恰当, 我觉得应该是“不问青红皂白”更好些。

师:嗯, 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主要要表达的是妈妈不问考试不好的原因就骂我。

师:有道理。

生:我觉得“破口大骂”这个词也不妥, 好像妈妈是一个泼妇似的。 (生笑)

师:是呀, 妈妈看到孩子这样的成绩一定是心急如焚, 所以就———

生:厉声责骂或者训斥。

生:严厉批评。

语言交际语境理论 篇11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多元文化;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86-02

语言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ation),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和重点。社会语言学的重要任务是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其基本出发点是研究社会诸因素与语言的关系,从社会角度探索语言和社会共变的方式和规律,揭示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

一、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体及其意义

英国语言学家赫德森(R.A.Hudson)把“语言变体”定义为“社会分布相似的一套语言项目”。[1]对语言变体进行分类,最常见的是分为两大类:根据语言使用的社会群体将语言变体分为标准变体和非标准变体。标准变体为整个社会群体所使用,通常以某种地域方言为基础,经过不断规范而逐渐形成;而非标准变体则往往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方言变体,是一个言语群体身份标志的显著特征。

语言变体主要通过四种形式表现出来:语音变体、词汇变体、词型变体、语法变体。以美式英语为例,为适应快节奏生活,美语发音往往力求简单,如英语词尾为-our和-re,美语则为-or和-er,英语的colour、centre、plough,美语则为color、center、plow。词汇与词型变体如“bug”一词,在英语中专指“臭虫”,美语则泛指“虫子”,保留了该词的原意。不同语言变体的语法结构亦有所不同,如“我什么也做不了”:I can not do anything.(用于正式场合的标准英语)或I can do nothing.(用于非正式场合);“你有词典吗?”:Do you have a dictionary?(AmE)或Have you a dictionary?(BrE)。

在多种功能中,语言变体最为基本的功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需求,一旦交际需求发生变化,其社会心理及语言形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由此可见,语言变体并无好坏优劣、高低等级之分,人们有可能根据交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变体来增进社会认同和社会交往。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语言的交际功能及其社会性本质,才能优化对语言及其变体的理解,掌握其发展规律。

二、多元文化语境中“新英语”语言变体的特点

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在广泛传播的进程中,因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产生了变异,成为不同国家多元文化的载体。“新英语”被看做是独立的语言变体,尤其是在亚洲前英国殖民地国家,“新英语”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英语母体的标准语言,发展为各自本土化的语言模式。

Platt在其The New Englishes一书中,总结了“新英语”所体现的一些共同特点:①“新英语”是通过正规教育作为第二语言发展的;②在“新英语”得到发展的地方,英语的母语变体并非大多数人所说的语言;③“新英语”用于地区内部的语言交流;④“新英语”已经被本土化并且自成体系。[2]

“新英语”是英语与本土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在本土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新英语”,反映了本土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新的语法特点以及新的表达方式。正如Kachru(1986a)所说:“‘新英语是经过移植的变体,有自身的明显的生态特征、语境和功用”。[3]因此,无论是新加坡英语还是印度英语,都在音韵、词汇和句法等表层语言形式和深层文化及心理结构上,表现出各自语言特质,体现了各民族的语言心理或思维方式。

此外,“新英语”应用于各种社会场合,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得到发展,并产生所谓“双语现象”。在重要的正式社交场合,人们所使用的往往是基本接近标准英语的高级变体(High Variety),这类高级变体因能规范和提升本土语言功能,并增进使用者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而成为官方第一语言,而在非正规场合人们多使用俚语化英语。如“thunder-box”一词,本意指马桶,而在印度广告语“I?want?my?thunder!”中,则只取其“雷鸣时的轰隆声”之意,使人联想到喝饮料时发出“咕咚咕咚”声的畅快感。

三、多元文化语境中“新英语”语言变体探源

根据Kachru(1985)的英语世界化理论,英语在全球的传播、习得和使用情况,可用“内圈”(规范提供型)、“外圈”(规范发展型)、“扩展圈”(规范依附型)三个同心圈的理论模式来解释。Kachru将内圈英语语言变体的发展变化和外圈新英语语言变体的发展变化区分开来,提出了“旧英语”与“新英语”之说,认为英语在外圈国家的使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形成了“新英语”语言变体。

Kachru认为,位于内圈的是旧英语,又称为旧英语变体,有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等。内圈除传统的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两国外,还包括具有移民性质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内圈以英语为第一母语,使用人口较之外圈相对要少,其获得方式源自历史传承或自然习得,但却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标准英语,影响全球。

在研究“新英语”变体的范畴模式中,McArthur提出ENL、ESL和EFL(1998),Schneider提出“后殖民英语变体”(2007),后又提出“动态模式”(2011),发展了Kachru提出的“内圈”、“外圈”和“扩展圈”的理论框架,认为“新英语”变体历经以下五个阶段:基础阶段、外生标准稳定阶段、本土化阶段、内生标准稳定阶段和分化变异阶段(Schneider,2011:34)。[4] 中国学者借用V.B.Y.Ooi提出的五个同心圈模式(见Ooi,1998),则将外圈国家的“新英语”区分为五个等级:中心圈为Group A,依次向外扩展为Group B、C、D和E。[5]

Group A:核心英语,即世界范围广泛使用的英语,属于高级变体,传统上只包括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但因受多元文化语境影响,导致英语语言变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英语词汇进入了核心英语圈内,如印度语lakh(10万)、sari(莎丽);马来语amuck / amok(疯狂地);中国英语tofu(豆腐)、kungfu(功夫)等。

Group B:源自英语并用于正式场合的“新英语”。这一组包括源于核心英语的词语和规范表达法,无论是高级变体还是低级变体,都能被“新英语”的使用者理解和认同。比如新加坡人广泛使用的red packet(红包),印度英语中的arranged marriage(包办婚姻)等,这些表达法在核心英语中难以见到,但却反映了当地社会习俗,为英语使用国所独有。

Group C:源自当地语言并适用正式场合的“新英语”。这一组内的词语和表达法,已然揉进了许多当地的土语、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体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很难在核心英语中找到相应的对等词或表达法。如把peanut(花生)说成Kaeang(新加坡语花生果之意);把tender meat(鲜肉)说作sofl meat(依附美语标准的菲律宾语)等。

Group D:源自英语但只见于非正式场合的“新英语”。如新加坡英语口语中常见的no head no tail(没头没尾),Can can!(好的,没问题),印度英语中的head-pain(头痛),而用isnt it?表达尊重或认同的语用功能,则构成印度英语反问句的固定标记。

Group E:源自当地俗语或方言只用于非正式场合的“新英语”。这类“新英语”与当地的词汇和语法混用,被标准英语认为是有着明显错误的地方英语。如kiasu(源自闽南语“怕输”),a junglee girl(印度语“粗野的女孩”),还有一些当地的感叹词“Ayyo-ayyoo”,“wah lau”等。

Ooi的五个同心圈模式可以视为一种客观标准,用来对各种“新英语”语言变体进行等级区分,如Group A,Group B,Group C都可以划归为高级变体,Group D和Group E则应归类为低级变体。这种等级区分主要便于优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语言学习,并不意味着语言变体的好坏优劣或高低等级。合理区分这种语言变体的等级,不仅有助于编撰各种“新英语”语言变体语料库,而且能为语言使用者更清晰地认知语言变体的发展走向及其社会性本质,也能更准确地选用合适的语体和表达方式。

四、结语

语言和社会存在着一定的“共变”关系。社会文化的变迁必然会引起语言的变化,而语言的变化又必然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语言正是在这种“共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新英语”充分发展并自成体系,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特色和语用价值观,它真实地折射出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需求,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也必然与社会需求与发展走向相契合。

[ 注 释 ]

[1] R.A.Hudson.Socio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 Platt,J.,Weber,H.,Ho,M.L.The New Englishes[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2-3.

[3] Kachru,Braj B.The Alchemy of English.The Spread,Functions and Models of Non-Native Englishes[M].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1986a.

[4] Bhabha,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Schneider,E.W.English Around the World: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5] 许丽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新英语”语言变体[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13-15.

例谈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篇12

一、语境可以确定语义, 消除歧义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 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色彩是不同的。如, “车站附近的地下商店竣工了”这句话中的“地下”与“一个地下商店被有关部门查获了”中的“地下”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 往往就会产生歧义。

语境不仅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 还可以把多义结构变成单义结构, 从而消除歧义。如“鸡不吃了”这个句子, 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对它进行意义限制, 就会产生歧义。而只要给它设定一个具体的语境, 它的意义就会非常明确, 如在吃饭的场合, 这句话的意思就一定是不吃“鸡”这道菜了。语境对于语义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语境可以补出省略的内容, 丰富语义

语境可以补出一句话中被省略的内容, 使语义更加丰富。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 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个人, 已于七日夜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 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读者靠语境可以体会到省略号中包含的无尽的愤怒之情。使用省略号的本来目的是含而不露, 但在这个语境中却转为露而不尽, 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是无限的, 且体现出一种含蓄美。

三、语境可以影响辞格的选择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陈望道先生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 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 更不应是离开情境的修饰。可见, 修辞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因此, 辞格的选择会受到语境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上下文对辞格的影响。某些辞格离开上下文, 其意义就难以理解。以借代为例:

(1) 洗了家伙, 到自己屋中坐下, 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老舍《骆驼祥子》)

(2) 光明照万世, 宏论醒天下。二四七四八, 小坟葬伟大。 (陶行知《马克思墓》)

这两例中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 例 (1) 中如果没有“吸”和“根”的限制, 我们就不可能知道“黄狮子”借代的是香烟;例 (2) 中如果我们不看上下文, 不看标题, 也就不会知道“二四七四八”是马克思墓的编号, 在这里借代马克思墓。

修辞中还有一些辞格, 离开了上下文就无法构成, 如仿词:

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们, 也该教训教训, 只是论理我不该说。今儿得罪我的事小, 倘或明儿‘宝姑娘’来, 什么‘贝姑娘’来, 也得罪了, 事情岂不大了?”说着, 抿着嘴笑。宝玉听了, 又是咬牙, 又是笑。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仿词的使用是有限制的, 它需要上下文某个词的照应, 这样临时仿造的词才能在修辞上产生表达效果。黛玉从“宝姑娘”仿造出一个“贝姑娘”, 如果脱离了上下文, 便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

2. 自然环境对辞格的影响。

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某些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因此, 自然环境也会影响修辞的运用。如中国人常用“虎”来比喻勇猛之人, 如“将门虎子”、“母老虎”等, 同样的意思欧洲人和非洲人则常用“狮子”来比喻;中国人喜欢用“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俄罗斯人则用“雨后蘑菇”作喻体, 这是因为俄罗斯没有竹子的缘故。再如周恩来《在加德满都市民欢迎会上的讲话》中说:“我祝中国和尼泊尔的友谊像联结我们两国的喜马拉雅山那样巍然长存。”“喜马拉雅山”是中尼人民都熟悉的事物, 用它作喻体, 听众会感到亲切、自然, 如果用泰山作喻体, 就会使在场听众不知所云, 演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 社会文化背景对辞格的影响。

上一篇:安全评价法下一篇:英语学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