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跨文化交际

2024-09-14

图式理论与跨文化交际(通用5篇)

图式理论与跨文化交际 篇1

一、引言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往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交际常态。国际社会重大跨文化交际案例的成败及其深层次原因, 越来越被世人高度关注。众多研究者从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方面对跨文化交际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学者尤其着力于研究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 探索中国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以求把握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走向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方法。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先哲康德 (Kant, 1781) 早就认识到, 人们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时, 只有将其与自己脑海中已有的知识相联系才能产生意义。[1]图式就是知识在人们头脑中储存的形式, 是人的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和积极的组织。人们的知识、经历和经验, 在头脑中的图式框架下构成了人的综合能力的认知基础。值得注意的是, 人们头脑中的认知图式以其特有的功能, 不仅向输入的知识敞开着接受的大门, 而且以其显著的能动性, 为人们向外输出知识而积极做好产出的认知准备。图式的这一重要功能特征, 构成了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心理机制。交际双方各有源于自己所处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图式, 因而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交际方法。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实质上就是两种文化图式的成功调整和转换。

二、图式理论及文化图式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术语。20世纪30年代, 英国认知心理学家巴特勒特 (Bartlett, 1932) 在其著作《记忆》中, 将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的动态组织, 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2]现代图式理论从20世70年代中期以来有了长足发展。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尔哈特 (Rumelhart, 1977、1980) 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 进而将图式概括描述为“人们所有一般知识的总和”。[3,4]20多年来,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图式”, 尤其是随着信息系统科学发展, 知识系统和信息输入输出等概念被引入了图式理论研究。Pearson (1982) 认为图式是“人们听到或读到某些信息时在脑海中产生的影象或联想”。[5]Cook (1989、1994) 认为, 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6]在广泛的研究中, 认知图式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且由于其固有的文化认知特点, 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社会文化交际研究中。

1. 图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与信息的注意、编码和检索。注意是指信息加工能力的取向和集中;编码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存贮;检索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这种选择功能与已有的专业认知图式相联系, 可上升为计划功能, 即在环境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寻找需要的信息。

(2) 整合功能与认知的同化、顺应与平衡。整合的过程是人们提取存储于自己头脑中的内部信息, 将其加到外部信息上, 通过同化、顺化和平衡, 实现认知发展的过程。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顺应是指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 所引起的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平衡是指个体遇到新的刺激时, 通过同化或顺应, 调节或重建图式, 以达到认知的平衡 (Piaget, 1981) 。[7]

(3) 理解功能与认知的范围、角度与深度。不同的认知图式所能理解的外界刺激的范围是不同的;对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随着认知图式的不同而不同;认知图式不同, 对于相同信息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

2. 图式的激活

图式的激活就是人们通过所接受的某些信息去判断该信息可能涉及的内容, 并同时从储存的图式中提取可能适合的相关背景知识以供理解之用。激活图式的基本模式有两种, 一是“自下而上”模式, 是一个从部分到总体的过程, 又称“材料驱动”。这是从最低级的图式到最高级的图式的激活。二是“自上而下”模式, 是一个从总体到部分的过程, 利用图式的预期作用对总体或后续信息进行预测, 又称“概念驱动”。上一级图式可以激活下一级图式。图式的激活是多层次的、反复的, 激活正确的图式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信息。

3. 文化图式

从不同的角度或范畴可以对图式进行不同的分类。就跨文化交际而言, 认知图式分为结构图式、内容图式和文化图式。结构图式是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形式及交际语言的组织结构的语言文化知识图式;内容图式是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背景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图式;文化图式则是关于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的整体图式。

对于具体的某一语言社会的人而言, 其文化图式是由包括该语言社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民俗风格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文化图式而言, 图式是框架, 文化就是其内容。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联的, 没有语言的存储和传播, 文化就不能代代相传。文化图式在人们交际的语言理解、文本解读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更是跨文化交际的社会文化认知基础。在一定的语言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 受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 形成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 其活动往往是在潜意识支配下进行, 一言一行必然带有该种社会文化的印记。

三、文化图式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就文化图式而言, 图式理论表现为文化图式在人们社会交际方面的作用。在交际语言理解过程中, 输入的交际信息引起图式的注意和选择功能, 激活最基本的文化图式。交际主体以此为起点, 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选择、整合, 从而逐级走向高级。同时, 输入的交际信息也将激活交际主体头脑中与之相关的高级水平的文化图式。交际主体以先前知识或经验为先导, 对输入信息进行分解, 把握交际信息的主题和要旨。两种过程不断地相互作用、评价和调整文化图式与被加工信息的匹配程度, 从而迅速准确地辨认交际客体及其发出的交际信息, 促进对客体信息输入的理解和主体自身对应的交际反馈输出。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交际者的语言知识技能、社会文化知识、情景交际能力及交际策略技巧。其中, 社会文化因素最难把握。如果交际双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图式, 会加速交际的理解过程。但由于交流的双方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分别受不同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 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思维与语言习惯。因而, 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得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交际冲突和障碍。

1. 文化图式的趋同性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根本基础

人类学家Tyler (1871) 曾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8]Nida (1999) 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的“信仰与做法的总和”。[9]文化并不是抽象的, 它是我们能感知的一切。人类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图式是人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组织形式, 是人们赖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它既有语言的, 又有非语言的和文化的。文化图式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 是人们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 可以用来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 (刘明东, 2003) 。[10]

正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根本共性, 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认知周围世界时会呈现出一定的共性, 决定了人们认知社会的图式必然具有根本意义上的趋同性。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拥有共同一致或相同的文化图式, 相互间没有认知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交际障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尽管交际语言符号不尽相同, 但具体符号所代表的知识、情感内涵及其相对应的文化图式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的。这就是跨文化交际得以可能进行的人类社会基础。比如“微笑”是表达友好、欢悦情感的图式, 在全世界是共通的。即使在双方没有任何对方语言基础的极端情况下, “微笑”以人类情感共通图式的特点, 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 以友好的情感投入交际, 在交际中不断发现和强化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图式, 将为跨文化交际打开沟通和理解的大门。

2. 文化图式的差异性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

由于跨文化交际中的观念、信仰、思维方式、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交际场景会有不同的认知和体验, 从而产生文化图式的差异性。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文化决定思维和语言的表达方式。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 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文化图式差异性的深层原因是不同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例如, 在接待顾客时, 中国的营业员说:“你买什么?”或“您要点什么?”, 而美国的营业员则说:“Can I help you?”显然, 中国的营业员是从买卖关系出发接待顾客, 而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作帮助的对象。

文化图式的差异, 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交际双方对同一交际场景各有不同的对应图式。比如赞赏人和接受赞赏, 中国人和英美人的表达方式不同。如果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打扮漂亮的中国女士说:“You look so beautiful. (你真漂亮。) ”这位女士谦虚作答:“Where, where. (哪里, 哪里。) ”显然, 中国女士调用的是汉文化里接受赞扬的图式, 让这位美国人尴尬不已。对这样的赞扬, 英美人的作答方式是“Thank you.”二是一方因缺失另一方的社会文化场景经验而导致的相应图式缺省。比如, 两个人交谈, 英国人说:“It’s May 13.”中国人则茫然以对。这里, 中国人显然不明白英国人的暗示 (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由于有关13是不吉利数字的图式缺省, 而未能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 导致交际不成功。

3. 文化图式的冲突性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

文化图式的差异发展到极端就是冲突。文化图式冲突性指的是交际双方的相关文化图式各不相同, 彼此对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将世界概念化的过程中, 把反映一定个性意识、文化特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构建成相应的认知图式并固化在语言里。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接受和认知世界的方式, 与不同的文化图式相对应。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 虽然人脑中也有交际中涉及的文化图式, 但由于我们已有的图式与交际对方的图式代表了具有本质差异的不同文化内涵, 而我们又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图式来理解对方的文化, 所以, 形成图式冲突。文化图式的冲突, 往往引起误解和语言冲突, 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最典型的如隐私观念冲突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失败。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 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 往往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但西方人持有独立的自我观, 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 总是强调个体立场和个人面子, 讲究个人空间, 不愿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 更不愿让别人干预。因此, 在隐私问题上的文化图式冲突常常导致中西双方交际者发生冲突。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 认为这是对人的关心和友善, 但西方人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四、图式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跨文化交际实质上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通过语言交流 (包括口头的、行为的、书面的、电子的) 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寻求理解的过程。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认知世界、表达情感, 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与其相应的文化图式, 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对语言的运用, 就必须伴随着跨文化意识及其转换, 才能领悟其真正内涵。从认知心理上分析, 这个过程就是交际双方文化图式的不断构建、完善、调整与转换的过程。

1. 树立明确的跨文化交际心理意识

跨文化交流者要真正读懂对方发出的语言信息, 必须了解和熟悉这门语言所赖以生存的文化, 尊重和适应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就要求交流者在已有母语认知图式强势意识的同时, 树立明确的跨文化交流的心理意识。在交际中随时意识到对方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文化图式, 这对于顺利、高效地进行交际将起到重要作用。这种交际心理意识包括主动性交际和适应性交际两个方面。在主动性交际方面, 主要是语言及行为的公认意识。人们一旦进入跨文化交际场景, 就要主动以交际双方公认, 或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语言和行为标准约束自己交际信息输出。这对于交际成败至关重要。如握手是公认的表达友好信息的交际方式, 可以放心使用。

在适应性交际方面, 首先是语言及行为的禁忌意识。在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 参与交际的人们都会对某些话题和某些语言词汇表现出回避的行为, 这就是交际语言中的禁忌现象。交际者尤其要注意回避交际对方所忌讳的话题和词句。

2. 不断构建和完善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图式

跨文化交际既需要母语文化图式, 也需要交际目的语文化图式及有关语言文化信息转化理解的认知图式。交际者要在强化母语文化功底的基础上, 以目的语文化图式为重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不断构建和完善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图式。

一是拓展和完善交际个体的认知视角。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 避免因母语文化的强势而在交际中持有思维定势和认知偏见。交际者要以多元文化视角对待交际场景, 分析和理解所接收到的交际信息, 设计和估价自己的交际语言和行为。随时提醒自己由于母语文化图式与目的语文化图式的差异, 自己的某些观点不一定为对方所接受。

二是不断丰富文化知识, 完善文化认知的层次。贫乏的文化知识信息不能构建有效的认知图式, 跨文化交际者应具有大量的交际背景知识, 对目的语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交际者还应该注重文化知识及其相应认知图式的层次性。丰富的第一手初级知识可以积累升华为高层次知识, 而高层次的知识又必然影响和制约较低层次的知识。而在认知心理上, 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不断激活不同层次的认知图式, 则是跨文化交际得以启动和延续的基本认知机制。在缺乏某些知识背景时, 交际者可以借助不同层次间的知识进行合理推测, 填补认知图式中的缺省, 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三是注重文化认知的目的性和实践性。跨文化交际者不能盲目、无序地堆积文化背景知识, 而应将知识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 有目的地按不同交际场景构建不同文化知识范畴的认知图式, 如电话约会场景的图式等。交际者应积极参加跨文化交际实践, 所有的知识积累和图式构建都服务于交际实践, 也只有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完善。

3. 在跨文化交际中调整和转换文化图式

跨文化交际一般以语言作为主要手段, 形式上就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这种转换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 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图式及相关的一系列图式之间的转换活动。所以, 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就是图式的调整和转换。由于不同社会文化差异性, 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对同样的客体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方文化中的某个特定意象, 必然与接受者头脑中原有的图式发生冲突。这时, 图式发挥选择和整合功能, 在本文化图式中选择出类似的意象, 将两种文化中类似意象进行分析和比较, 即用内部信息处理外部信息, 通过同化、顺化和平衡, 实现图式的调整和转换。其结果有三:一是创造新的图式以容纳新遇到的客体;二是修改原来的图式以适应新的图式;三是排斥异文化。一般地说, 前两种结果直接指向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但在尊重对方文化价值观的同时, 为维护母语文化的完整性与独立性, 适当的排斥是有尊严的成功交际的手段。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 交际场景图式对文化图式的调整和转换具有决定作用。交际场景图式性质上属内容图式, 指的是语言交际的具体环境。在交际实践中, 凡是对交际语言意义产生影响的各种语言成分及其逻辑关系、环境因素及有关的背景因素均都是场景图式的构建成分。交际场景图式对语义起决定作用, 在交际过程中至关重要。离开具体场景, 单个词语就无确切意义可言。因此, 跨文化交际中要特别注重激活交际场景图式, 充分发挥其决定作用。

五、结语

图式理论之于跨文化交际, 给走向成功以众多的可能途径, 尚待深入发掘与探讨。但图式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败因的揭示, 则集中在一个方面———交际者文化图式的缺省和冲突。可见, 努力构建并不断充实、完善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图式, 避免或减少因文化图式缺省和冲突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败, 对于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与成功, 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性意义, 这无疑也是跨文化交际者们学习与实践的关注重点。

摘要:图式是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文化图式是关于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的整体图式, 是跨文化交际得以进行的社会文化认知基础。文化图式的差异性和冲突性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要求交际者具有明确的跨文化交际心理意识, 不断构建和完善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图式, 在交际实践中顺利实现文化图式的调整和转换。

关键词:图式理论,跨文化交际,调整,构建

参考文献

[1]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M].London:The Macmillian Press Itd, 1781.

[2]Bartlett.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201.

[3]Rumelhart, D.E.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A].Dornics.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IV[C].Academic Press.1977.

[4]Rumelhart, 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Comprehension.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80:35-58.

[5]Pearson, P.D.&Spiro, R.The new buzz word in reading is schema[J].Instructor, 1982.

[6]Cook, Guy.D.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7]皮亚杰, 儿童心理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8]Felix.M.Keesing.Cultural Anthropology[M].The Science of Custo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18.

[9]Nida, 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 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105.

[10]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 (2) .

英语阅读教学与图式理论 篇2

【关键词】图式 图式理论 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9-0043-04

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它不仅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手段,而且也是外语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培养和训练的一个重要目的。因而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就是对构成该文章的语言的理解过程,阅读过程所遇到的问题被单纯地归结为语言上的问题。纵观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传统方法,唯一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而忽略了对语篇较高层次的理解。事实上就是非常消极的“解码”过程,这对阅读教学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存在着与现代阅读理论原则相悖的方面:1. 过多地注重对语言的基本要素词、句层面,即所谓的语言点进行讲授,而忽视了对语篇较高层次的理解;2. 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培养,而忽视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培养;3. 注重阅读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深入。[1]导致学生孤立地认识词、句等语言知识,容易出现虽然文章中没有生词,句子不存在语法问题,却对文章进行错误、粗浅的理解,或不知所云的情况。

在阅读心理学的领域内,用图式理论来说明阅读理解过程,成为研究阅读理解的主流。阅读活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的心理机制和相关因素很多。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阅读者主动参与理解的因素,阅读者早先所具有的背景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所阅读材料的了解程度以及阅读前的心理准备都会直接影响其阅读的效果。理解阅读的语言材料时,除应用单词的一般性意义的知识外,还需要应用储存在头脑中的多种其它知识。可见,图式为阅读篇章的内容提供参考和向导,在信息的获取过程中,篇章中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知识图式交汇融合,构成新的更为具体的图式,从而完成阅读理解过程。图式阅读理论就是把传统的阅读观念、心理学观点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已及人工智能理论融合起来,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从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和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读者的知识和语篇中的各个层次(字—词—句—篇章—语义—结构)中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1 图式与图式理论概要

所谓图式(schemata)本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图式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存储的方式,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中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artlett , 1932)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及图式,并把它用之于研究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经过实验,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 [2],也就是说图式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从心理语言上讲,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图式知识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背景知识。

图式理论(Schemata Theory)是在交互阅读理论的模型上发展起来的,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在1787年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和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他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并指出图式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并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人们在理解吸收信息的同时,需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中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关于阅读理解,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一个读者积极参与的心理语言过程,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是读者利用原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阅读理解过程是在阅读中对有效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是一个输入信息和读者头脑中的世界知识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语篇只是在读者如何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追溯或构建意义的过程中起指示作用。当学习者阅读英语材料的时候,更多的信息并不是来自于材料本身,而是来源于他们以前对这个内容的了解。

2 图式的基本构成

哥德曼(Goodman, 1967)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阅读是语言知识和读者头脑中各种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3],读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作用、心理因素以及背景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图式理论强调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它把文本的理解过程视为文本与作者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的背景知识越丰富,对篇章的联想和理解就越准确。所谓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也就是文段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情景因素。Ausubel (1968)认为背景知识同语言知识相辅相成,而且是阅读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熟练地运用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最主要表现。

根据背景知识在阅读中所发挥的不同的作用,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由三种基本图式知识决定: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三者与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容、形式和相互作用。

2.1 语言图式指的是学习者对各类文章中语言的掌握程度,也就是文字解码能力,即理解每个词义的能力,包括句法、语义、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即语言的基本知识。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是阅读的低级阶段。语言图式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它的建立对于外语学习至关重要。

2.2 内容图式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和读者过去的经历,是阅读的核心部分,也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一个民族的语言并不等于语音+词汇+语法,它还渗透着该民族的文化,缺乏对该民族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造成阅读困难的原因所在。如果读者对文章的内容不熟悉,即便具备一定的语言水平,也难以理解。因此,读懂英语材料并不完全在于语言知识,而是因为理解过程中读者调用了大脑中相关的内容图式。

2.3 形式图式通常也被称为文本图式,指书面文本的组织形式或者修辞结构,它包括不同文体的知识,也包括对使用不同文体、语言结构、词汇、语法和语域的文章的理解,阅读理解不仅受到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的影响,还要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形式图式强调的是文章的篇章结构、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一旦学生掌握一定体裁文章的大致结构,就会对文章的框架进行大致的预测求证,从而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3 图式的差异性

图式有其差异性,因为图式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经验。因此,母语社会中人们的经验与英语社会中人们的经验就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差异。图式的差异性指某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图式为另一个社会所无,或者虽然有,但其中的变量有差异。图式的社会差异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社会环境如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宗教等对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都会产生影响。如中国有“世外桃源”、“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西方社会却有“伊甸园”、骑士制度 、多党制和资本主义经济等。汉语中有不少习语和佛教有关,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借花献佛”等等。英语中的不少习语则同基督教有关:go to church(到教堂去),意思是“(去教堂)做礼拜;结婚”,因为西方的婚礼多在教堂举行;power of the keys(权力的钥匙)喻指“天国的钥匙;教皇的权利”;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

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如果不能形成相关的图式网,是很难激发联想达到理解正确的。因为词意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获得,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出现理解文中每一个单词的字面意识,却无法理解文章的整体或深层意思的现象。虽然共同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拥有共识,但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因此图式的变量在这个社会的个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差异。生活环境是多层次的,文化圈也是多层次的。每个人的经验都反映整个社会的环境,但每个人又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经验。因此,图式不仅带有社会性,而且带有个体性。在语篇理解过程中,由于读者和作者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的经历都不同,因此读者拥有的图式与语篇所传递的信息图式有差异。因此,图式的差异性是英语文本理解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中应同时注重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学会构建图式,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认同、内化、提取和巩固。

4 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根据图式理论,读者理解一篇语言材料的过程就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把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时,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读者与作者互相交流的目的。否则,阅读理解就失败。

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用图式进行组织教学,要求学生不要停留在句子学习的层次上,而应将课文看做一个整体。教师从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入手,根据语篇大意,注意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内容适当安排,帮助学生弄清课文所传载的主要信息,并指导他们找出本篇的要点及与已有的知识之间的结合点,以形成合适的图式,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帮助他们把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图式的能力。

4.1 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

图式知识的运用受语言知识的限制,图式知识只有在具备了一定语言能力的前提下才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语言图式,增加语言知识传授其社会文化意义,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词缀和词根知识去尽快扩大词汇量并熟悉语法和句型结构,过好词汇、语法和惯用语关。此外,教师可传授异于本土的语言现象和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鼓励他们广泛地阅读有关外国文化的报刊杂志,做到学贯古今,学贯中西,学贯文理,具备扎实的内容图式、丰富的语言和形式图式。让他们认识到阅读不仅仅是一个认词释义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心理因素和文化背景相互作用的过程。

4.2 帮助学生修正和辨别已有的图式

语言迁移现象,比如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 的产生,归根究底是图式迁移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同样,文化背景知识也会出现迁移。如在电影《刮痧》中,控方律师在法庭上的陈述,表明其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认知图式与中国读者的图式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因而混淆视听,干扰了法官的判断力。对于garage sale (旧物出售)的广告,best man(男傧相)等语言符号和语义指代的认知,中国学生的图式也是有所偏差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区分和辨别图式,否则图式之间相互干扰,会影响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4.3 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

图式理论认为,在阅读时要正确理解课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者需要具备与课文相应的图式;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成功地激活此图式。语篇的意义并不在其本身,而是在读者的图式之中,是读者赋予的,不同的读者就同一篇文章可以根据自己的图式赋予不同的意义。语篇只是向读者提供了调用图式的线索和方向。因此读者大脑中的图式越多,越完善,则被调用的可能性越大,调用的速度越快,阅读效率也越高。教师可采取分组讨论、提问以及回顾等方法,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基于学生自己的阅读,用讨论、提问以及回顾等方法来获得事先问题的答案,远比采用传统问答的形式好。各个小组所形成的图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认知方式,再由教师来引导学生消除错误的信息而留下正确的信息,并且补充遗落的重点。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就化被动为主动,因而脑中的图式也就更清晰明了。

阅读过程是一个读者与阅读材料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是在已有信息(图式)与新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越紧密,结构化程度越高,识记和存贮的效果越好。借鉴图式理论改进阅读教学,教师应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填补新旧知识间的鸿沟,只有当学生构建了图式网络,将图式运用于阅读理解,增加合作与沟通,才能保证对语篇全面深入的理解,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 熊莉. 现代阅读理论与新形势下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6):98-101

2 Bartlett. F. S.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图式理论与文化的翻译 篇3

关键词:图式理论,文化,翻译

1. 图式与翻译

图式以康德的认识二元论为重要来源。康德将认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他认为:“认识是主体运用其先验认知图式于感性对象, 把各种杂乱无章的感觉经验组织、整合、建构为新概念的过程。”后来这一观念经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和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等人发展成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 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有结构的, 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 通过对同一客体或活动的基本结构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 产生包摄性观念, 即形成大脑中的“框图”, 这便是图式。其实, 图式是知识框架和分类系统, 起类别、表征作用。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借助于图式的帮助。而一个人图式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接受教育程度等都有密切关系。一个人图式的形成和图式在人对事物及各种现象的理解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与其他事情毫无关联的。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 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翻译也是传播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 促进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翻译是一个涉及两种语言交互的活动, 国内外关于翻译方法、标准等的探讨很多。奈达在描述翻译过程的取向时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所谓动态对等, 是指在翻译中“原文信息转移到接受语言, 译文接受者的反映与原文接受者的反映基本上相同” (Nida&Taber, 1969/1982:200) 。笔者认为, 要想做到译文接受者的反映与原文接受者的反映基本相同, 译者必须承担很大的责任和压力, 而且这种结果完全取决于译者翻译水平和处理翻译内容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因为众所周知, 不论是英语、汉语, 还是其他语言间的翻译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汇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比如把《圣经》用语“上帝的羔羊”译成爱斯基摩语, 译文读者不但不会产生与原文接受者基本相同的反映, 反而会感到很迷惑。但是译者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者, 有责任把原文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 同时使译文读者产生正确的反映。因此, 译者对这些问题处理的质量和技巧将直接决定译文接受者阅读译文时所产生的反映。如果这种关系处理得当, 译文读者就将可以达到或接近原文接受者所产生的反映, 使翻译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引入图式理论用来指导和判断译文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不同民族文化风俗方面的异同可在语言中体现出来。翻译作为一个涉及两种语言间的活动, 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在翻译中把原文的文化内容正确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并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映, 可以作为译文成功的重要标志。在翻译中调用图式理论可以帮助译文读者构建或激活图式, 从而更好理解文章, 对翻译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图式理论与文化翻译

文化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无处不在, 无所不包, 如称谓、习语典故等。称谓, 即人与人之间的称呼。它是语言的产物, 伴随语言的产生而出现, 一般而言, 人类社会往往先有语言, 然后才逐渐产生形形色色的称谓。同时称谓与人类关系密切, 它是人类社会日积月累形成的规则和长期约定俗成的习惯相辅相成的产物。称谓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生活密切相关, 具有很大的民族特色, 不同民族之间在称谓上有很大的差异, 如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 英语则淡化辈分。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宗族制度, 同姓宗族大家庭是基本单元。在这种传统的扩散型的大家庭 (extended family) 中, 血亲分为“九族”, 指本人以上四代长辈和以下四代晚辈, 即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如《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风效戏彩斑衣”中有如下描述:

凤姐儿想一想, 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节, 合家赏灯吃酒, 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 太婆婆, 媳妇, 孙子媳妇, 重孙子媳妇, 亲孙子, 侄孙子, 重孙子, 灰孙子, 滴里搭拉的孙子, 孙女儿, 外孙女儿, 姨表孙女儿, 姑表孙女儿……唉吆吆!真好热闹!……”

His-feng drained her cup and thought for a second.“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month, ”she began,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a family was having a fine lively time, enjoyi ng lanterns and drinking together.There were the great-grandmother, grandmother, daughters-in-law, grand-daugh tersin-law, great-grand-daughter-in-law, grandsons, grandnephews and a pack of great-great grandsons as well as granddaughters and grandnieces on the paternal and maternal sides, and grandnieces on the brothers’and sisters’sides...Aiya, it was really lively.”

这一大堆的称呼, 王熙凤明确数出的就有十五种, 七代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称谓, 这正是中国封建大家庭的特色。

而西方社会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 流动性相对较大, 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 一旦成年就自立门户, 各自谋生。人们崇尚个人主义, 强调个人的独立性, 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在这个核心家庭 (nuclear family) 中, 血缘观念比较淡薄, 亲属关系相对松散。在这个小家庭里, 只有祖孙三代拥有自己的称谓, 即grandparents, parents, grandchildren。如果要表示高祖、曾祖、曾孙或玄孙, 则需要使用形容词great或great重叠使用。即, great great grandfather (高祖) , great grandfather (曾祖) , great grandson (曾孙) , great great grandson (玄孙) 。

为了帮助西方人构建相应的称谓, 了解文章中具体人物及人物关系, 在翻译时特地加上on the paternal and maternal sides, on the brothers’and sisters’sides, 即使他们没有专有称呼, 看到这样的表达心目中也一定能判断出到底是那些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 或许感兴趣的话他们还可以自己画个family tree出来呢。图式理论的核心是图式的激活, 使译语读者的固有知识与输入的信息产生共鸣或交互作用, 上述翻译表达通过向译文读者传达本族语不存在的信息, 激活译文读者脑海中已有图式并结合新知识达到译语读者对译文正确的和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一个民族的语言发展伴随着文化的发展,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语言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有关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等的典故, 有些典故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变化成为经常使用的习语。这些东西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而这些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早在原文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成为已知信息, 然而对于译文读者而言却是全新的东西。原文读者在读到这些典故或习语时很容易把脑海中的已知信息激活, 但是对于译文读者来说, 却是比较困难。译者在遇到这方面的翻译时要帮助译文读者创建图式, 从而达到理解译文的目的。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 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 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 而且更是可厌。” (曹雪芹《红楼梦》)

Version 1:“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if so 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Y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 (Yang Xianyi)

Version 2:“can this be some silly maid come here to bury flowers like Frowner?”he wondered.He was reminded of Zhua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 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Xi-shi captivating produced an aspect so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terror.The recollection of it made him smile.“This is‘imitating the Frowners’with a vengeance, ”he tho ught, “—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Not merely unoriginal, but downright disgusting!” (D.Hawkes)

以上两篇译文都注重帮助译文读者创造图式, 但是所采用的方法不同, Version 1采用的是直译加注释的形式, 而Version 2在翻译时, 一方面引入了典故的出处, 并且简单地介绍了故事, 另一方面还把在此处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使译文语言表达浑然一体, 我个人认为译文2更容易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

同样英语中也有丰富的汉语言文化中不存在的典故, 如:

...and, seizing a rope, he applied it with all his might to the backs of the two traitors, till they yelled no more, but lifelessly hung their heads sideways, as the two crucified thieves are drawn. (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

说着, 他拿起一根绳子, 用死劲地抽打那两个叛乱者的背脊, 直打得他们再也叫骂不出, 只是毫无生气地斜挂着头, 就像图画上那两个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 (注释:《新约·路家福音》第二十五章, 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有两个犯人和耶稣被一同带来处死, 一个在左边, 一个在右边。) (曹庸译)

同样的原文读者很容易就看明白原文表达的意思, 但是汉语读者估计会不知所云, 但是注释却起着帮助读者建立图式的作用, 因此译文读者在看完注释之后也会恍然大悟。

三、结语

为实现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动态对等,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两种语言中的差异, 及两种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已知信息, 并努力在译文读者脑海中构建图式以帮助译文读者熟悉理解原文所传达的信息。翻译中借用图式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正确恰当地处理译文, 达到非常理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F.Ungerer, 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 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 2003, (2) .

[3]姚琴.框架理论与等值翻译——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07, (10) .

[4]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

[5]秦洪武译.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图式理论与文言文教学 篇4

阅读理解能力是当代社会中一项最为基本的技能。而阅读理解并非是仅仅等同于对词的识别和口头语言的理解,并非是一旦能够认识书写形式的字词,从口头语言经验中得来的理解系统就会自动发挥作用,阅读也就能顺利地进行。它涉及到广泛的知识,远不止把理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一般认为,阅读理解主要涉及到三个成分:一是读者的认知能力(即有关外部世界的一般背景知识),二是读者的语言能力,三是文本本身的内容、结构。随着对阅读理解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机械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就不应是一个单纯的认字释义的过程,而应是一个重视心理因素和文化背景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将语言与思维、情感紧密联系起来的过程。

作为阅读重要理论之一的图式理论,起源于对心理学的研究,后来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尤其对文言文教学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图式(schema)理论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于解释人的认知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它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在1781年提出。他认为“新的信息、新的概念、新的思想只有与个人已有的知识建立了联系才具有意义”。[1]所谓“图式”是人的头脑中关于外部知识的组织形式,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事物的基础。人们在接收外来的新信息时,必须使之与自身拥有的图式相吻合.方能产生理解。

从类型上说,图式有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结构的理解程度。此外,阅读理解还受文章体裁的影响。一般说来,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框架与特点。在阅读时如果调入了相应的图式,就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研究发现,好的读者总是拥有相当数量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调用与文章相应的图式,并用它指导对文章的理解。

二、图式理论对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扫除语言文字障碍,完善学生的语言图式,进而提高学生调用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能力。图式阅读理论认为,文章的内容是构成文章难度的一大因素。如果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不熟悉,即使具备一定的语言水平,也会发现文章非常难懂。文言文提供的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是文言文学习者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缺乏了解会造成阅读的困难。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除了向学生讲解语言点外,还应时刻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调用内容图式的能力,教会学生利用文中已有线索,在大脑中已有图式的帮助下理解文章内容。内容图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语言图式的不足,帮助学习者预测、选择信息、消除歧义、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根据图式阅读理论,形式图式也是影响阅读的一个因素。因为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特定的结构才能有效地表达。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调用正确的形式图式,学生就能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各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有一个正确的预测,从而完善对文章的理解。

(一)介绍背景知识,激活图式,导入文本

从概念上看,背景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背景知识指的是人大脑中的图式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知识的总和;狭义的背景知识是指一个人对所输入材料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和背景了解。背景知识储存于人的大脑中,进行语言交流时就被调动出来与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帮助理解输入的信息。[2]

文言文并不等于简单的语音+词汇+语法,它还渗透着我国汉民族的文化,缺乏对汉民族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一大要素。在阅读文言文文本时,要利用与阅读有关的图片、光盘、影片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引入文本话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如在《报任安书》的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一段有关司马迁的视频材料,让学生对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有个感性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文中司马迁观点的理解。

(二)初读,明了文本的语言图式

读者的背景知识是理解文章的必要条件,它能弥补语言能力方面的不足。但是,拥有背景知识并不能保证阅读中就能准确恰当地运用。因为不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即使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其图式也无法发挥作用。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才能激活有关的图式。在图式被激活的状态之下,理解的失败可能由两个因素造成,即语言知识的不足或阅读技能的欠缺。语言知识包括两个方面,词汇的认知能力和语法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阅读中许多学生片面地认为,只要记住大量的文言实词,阅读理解就可迎刃而解。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语言是生动活泼的交际工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其意思常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特别是有些实词,它们的词义变化多端,在不同的语句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词义。对付这类词和短语,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准确理解某个词的特定含义,还需通过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去体会,活学活用。如学生在学《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的“弃兵曳甲而走”时,若不能联系语境,结合构词法来理解,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障碍。这里的“兵”并非是“士兵”“军队”“军事”的意思,而是“兵器”,因为“兵”和“甲”相对,“弃”和“曳”相对。而且,结合上下文语境,这里的“走”应翻译为“跑”。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理解在上下文中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然而,仅仅知道一些文言实词的意思还不能保证迅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读者还必须掌握过硬的语法知识。如果连句子结构都分不清楚,又怎样能够理解文章呢?除了了解各种实词、虚词、语法知识之外,读者还应具备语篇方面的知识。因为阅读理解不只是句义的简单组合,而是语篇意义的连贯,因而理解应上升到语篇上来。一篇文章往往由几个段落组成,段落内部和段落之间又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重要的代词、连接词等。这些词把整篇文章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文章传达一定的意思。掌握这种语法手段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阅读中,不少学生往往见树不见林,有时只注意到个别的文言词,而忽视了这类词的特殊作用及其相关的语法知识,致使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效果。

(三)研读,构建文本的内容图式

教师就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类型的细节性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中的一些语段进行认真阅读、观察并提取相关的事实与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构建篇章大致的内容图式,然后在进一步丰富内容图式。在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层理解文章内涵的问题。如《曹刿论战》一文,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该文的标题不改为‘长勺之战呢”,这样的问题在文章中经常没有明确的表达,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对文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更深层次地去揣摩作者的看法和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运用图式,化知识为技能,转能力为情感,通过前几步的阅读活动之后,对文章有了整体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内容图式。

(四)补读,把握文本的结构图式

在学生理解把握内容图式的过程中或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撰写故事梗概或文章摘要,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学生在把握文章的文眼“讽”的过程中,对于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因”“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方式”“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效果”都应有明确的答案。从而把握该文紧扣题眼“讽”,遵循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连点成线,有机地串起了全文,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讽”而动全文。 在学完文章结构较典型的课文之后,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模仿写作,加强对该类文章结构特点的认识和掌握,训练写作能力。总之,教师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把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变输入过程为输出过程,学以致用,切切实实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注释:

[1]韦汉,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2]梁玉.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测试的启示[J].Sino—USEnglish Teaching,2006,(3).

图式理论与初中英语真实阅读分析 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图式理论 应用分析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英语阅读特别重视,它的作用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掌握英语语言的能力,分析语法的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在我国各类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类题也占总分数的35%左右,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关键。但是,在一所初中的一项调查中,教师反映阅读理解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也普遍反映,阅读理解很难。这就充分地说明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没有找到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所以说,找出一种适合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 图式理论的含义

图式理论最早是由哲学家康德提出,它本来是心理学中的专业名词,而现在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的领域,利用它来分析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的心理。

而现阶段,图式理论的含义更加被一些人定义为,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在阅读过程中自行构建的图式,比死记硬背语法内容更加有效。人们本身的知识系统都是以图式形式长期地储存在脑海中,它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结构,也是能够支撑人们所有知识的重要手段。图式理论有意向原则:不论是人们的感官意识还是对文章阅读的效果,都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而能够让读者产生某些意义完全是因为读者脑海中的意识决定的,它也是由于读者的大脑中已经构建了图式,从而可以用来进行分析的。

二、 图式理论的种类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图式理论大致分为三种,一是语言图式,指的是读者本身所拥有的对于词汇和语法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词汇利用语法来表述出来,表示的是一种对于语言认知的程度,假设没有本身对于词汇与语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形成更加深奥的句子,就无法利用文章中的信息在大脑中构成相应的图式,也就无法对于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二是形式图式,它所指的是人们对于各种文章的种类进行形式上的划分,对于不同种类的阅读材料运用不同种类的图式。三是内容图式,指的是读者对于所读文章的通篇理解能力,是对文章背景的了解,内容图式设计是读者本身对于经验的一种要求。所以,内容图式又成为主体图式。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也是缺一不可的,语言图式是能否理解文章的根本,也是基础;内容图式是读者对于所读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形式图式则是能否将内容图式充分发挥的关键。

三、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方法及意义

1.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法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结构,这些图式本身就已经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知识还未经过挖掘,学生也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对文章进行理解,由于没人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将已经构建的图式运用到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去。所以说,教师能否将依然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图式结构调动起来,就成了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预习阅读课程,让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以将需要阅读学习的文章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讨论,在讨论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加有信心去面对阅读上的各种难题,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们形成一种自己去理解的习惯,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图式理论。

2.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点强调阅读中的“关键词”,因为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主体,多个关键词能够组成贯穿全文的句子,这样也可以充分地激活学生对于图式的理解以及构建。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围绕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讨论,设想出文章的大体含义,然后再由教师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路当中,并帮助学生完成对该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

3.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加强对于文章的背景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的图式结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对所阅读文章的背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那么势必会给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带来诸多困难。教学之前的文化背景讲授,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行联想,能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以及知识的吸收。

4.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图式理论去理解文章的能力,因为一篇文章是由很多单词组成的,其中也会用到很多的语法知识,但是仅仅了解这些是不够的,而对于整篇文章构建一个整体的图式框架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彻底的、全方位的理解,也是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组成部分,进而对整篇文章从标题到关键词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结:图式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初中这个刚对英语有初步认识的起步阶段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对整个初中英语教学来讲,其意义是重大的,也是深远的,它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英语阅读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安全体系架构下一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