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人格理论(共9篇)
文化与人格理论 篇1
随着高校的扩招及求学成本的增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 贫困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 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时常困扰着他们, 阻碍他们的成长[1]。学生的人格培养状况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和研究, 有助于提高贫困生教育的实效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Freud Sigmund) 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我们正确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帮困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 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统称为人格结构的“三我”理论。其中,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底部, 是人生下来时的心理状况, 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 主要满足各种生理需求。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追寻自身的满足和快乐, 有较强的原始冲动力。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中介力量, 一方面受到本我的驱使, 另一方面受到超我的限制, 执行人格结构的管理和调节功能。弗洛伊德指出, 自我必须同时服侍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这三位主人[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调和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与冲突, 以合理的方式达到本我的需求。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顶部, 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内化而成的道德化的自我。超我对本我做出符合社会化、道德化的限制, 进而对自我起到指导、监控作用, 达到理想、完美的状态。
弗洛伊德指出, 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他们扮演不同角色:本我是生物本能我, 自我是心理社会我, 超我是道德理想我, 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这三者之间必须达到动态平衡, 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
1. 对本我的长期封锁。
从学生的家庭看,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来自贫困家庭, 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 这样的背景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敏感心理。由于经济拮据, 不少学生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出现“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倾向, 强行封锁非理性、非道德的本我的客观存在, 压制了这个年龄段本该有的欲望和追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期封锁本我, 导致在人际交往上缺少信心和勇气, 采取逃避、退缩方式, 在校园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法真正释放内心的情感和渴望。
2. 对自我的变相抑制。
一个健康的自我既会依据超我的规范控制本我的非理性欲望, 又会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合理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条件不足, 想通过塑造道德化、规范化的形象弥补物质的弱势。但是, 过度拔高的道德塑造, 加剧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 加重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学生陷入了精神困惑与自我迷失。弗洛伊德认为, 当自我不能很好地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环境三者关系的时候, 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会失调导致焦虑心理的产生[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变相抑制自我, 无法平衡欲望和现实的关系, 在现实面前会感到无能为力, 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 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3. 对超我的过度追求。
理性的超我追求, 能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知,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但是,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过于看重超我的作用, 过度拔高超我的形象。为打破物质弱者的形象, 他们追求道德超我的强大, 以此保障自己的自尊感和自信心。Jess Feist和Gregory J.Feist认为, 超我过于强大的人, 背负着内疚和自卑感, 这个人将因为自我不能断然拒绝超我和本我相互抵触的要求将经历很多冲突[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过度追求超我, 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 将会加重自卑、偏激心理。
三、人格结构理论对高校帮困育人工作的启示
1. 在教育理念上承认本我的客观存在, 帮助学生回归本我。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能释放本我的生理需求, 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经济条件的不足感到自卑感和无力感, 时常顾虑自身的物质基础, 无法宣泄本能的欲望。在帮困教育工作中, 要坚持主体性原则, 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特点进行剖析, 以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困育人工作。首先, 要加强自信教育, 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释放纯真的本我。学生在充满信心和勇气的状态下, 才敢追求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真切的渴望, 进而调动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有必要开设自信教育等相关选修课或讲座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增强自信, 提升自身价值。其次,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塑造健康本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 深入开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使学生的本我需求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内涵, 从而实现本我和超我的平衡。
2. 在教育内容上强化自我的重要地位, 帮助学生调整自我。
自我的健康发展,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帮困教育的应有之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背负经济压力, 片面追求道德形象这把保护伞, 以期掩护经济弱势, 这样的行为却变相增加了自我调控能力的负担。教育者应该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塑造强大的自我。首先, 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对自身境况的认知程度, 帮助学生科学处理心理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促进其自我完善。学校资助育人工作者可借力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 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调试能力。其次, 构建心理防御机制,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本我和超我冲突所产生的心理紧张和挫折, 把心理问题转化为自我干预和调试, 促进内心平衡。
3. 在教育方法上体现超我的科学作用, 帮助学生实现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欲通过道德的感化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高校帮困育人工作一味地靠说教式的教育难以实现真正育人的目的, 应该丰富教育途径, 创新教育方法, 才能提高帮困育人的实效性。首先, 营造自强向上的校园文化, 增强学生的励志情感。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微信微博等媒介弘扬和宣传诚信、感恩、责任等文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 树立学生典型, 传播正能量。帮困工作中所涌现出来的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大学生可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引领其他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图强。学生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能使这种励志的正能量真正进入贫困生的头脑, 成为自觉认知和内在情感, 达到朋辈教育的效果。通过对教育方法的改进, 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育人氛围和具体的体验中得到教育, 逐步形成稳定合理的超我, 从而减少超我与本我的矛盾并发挥自我对人格结构的调节作用。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我们需要掌握这一理论精髓, 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维度着手,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帮困育人工作, 提高帮困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培育健康、自信、自强的大学生, 最终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邱天龙.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的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 2010.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林尘, 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3]林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4]Jess Feist, Gregory J.Feist, 著.李茹, 等译.人格理论 (第五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文化与人格理论 篇2
卡尔・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作为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渗透其人本主义思想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在当代心理咨询和教育教学上都享有声誉……
作 者:朱艳新 张日 作者单位: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5) 分类号:B0 I206 关键词:
班级文化与学生人格发展 篇3
一、班级文化与学生人格发展的联系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用智慧和实践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每一组成要素都与学生人格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班级物质文化与学生人格发展。
班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环境位置、教室的环境布置、班级规模;座位编排、墙报以及班级卫生状况。这种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班级文化的外化结果。班级物质文化既为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同时其建设过程也使班级成员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自主、自制、自控、责任感等人格特征得到很好的培养。班级规模、座位的编排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班级规模过大,会造成过分拥挤。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过分拥挤会给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常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好斗、富于攻击性,心理上产生无助感与压抑感。不同的座位安排会让学生感受到受教师注意程度的不同,一直处于被教师忽略的位置上的学生易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这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二)班级制度文化与学生人格发展
班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班级中各种条例化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行为规范以及组织纪律等。班级中各项可行的制度、规范、纪律能让学生自觉地约束、控制自己的某些不合要求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努力符合班级规范的要求,从而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并从中体验到自尊、自信、自豪等情感,而这些都与人格完善紧密相关。教学实践中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也想遵守纪律,但在关键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坚定的信念、缺乏求知欲,情绪易于冲动、自制力差,而这些都是人格发展出现偏差的表现。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在运行时同时赋予学生对自身进行自主调节、自主修复的职能,以使其日臻完善,这样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与学生人格发展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班级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集体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它集中体现在班风上。班风也称之为“组织人格”,它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班集体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班风斗经形成,就能以一种无形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个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民主型或支持型的班风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在专制型或防卫型的班风里,成员之间互不信任,关系紧张,学生之间由此而产生的是烦闷、恐惧、厌恶的情感态度与彼此攻击的行为模式,学生自信心、自尊感与上进心不强,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
二、建设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策略
(一)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的引导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不能缺乏教师的引导,尤其不能脱:离班主任的指导。
1.榜样示范,积极表率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对班级文化的引导作用往往是以榜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不仅需要用自己的知识来影响学生,还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因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尽在学生“严格”的监督之中,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一生中不仅其外显行为来自对别人的模仿,其态度、价值观念、善恶、行为习惯乃至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都可能来源于模仿。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接受了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熏陶。教师应塑造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运用自身的人格力量,为班级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完善人格品质做好积极的表率。
2.以“粗”代“细”,宏观调控
班级文化的建设虽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但教师切忌不可事事包办,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教师要走出“细”的误区,合理地运用“粗”的方法。“粗”方法的实行既让教师把握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使教师对班级文化加以引导;又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就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这种动手、动脑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创造条件使班级文化的自我教育机制得以运行。如,教室环境的布置、卫生环境的保持、规章制度的执行,都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矫正。与此同时,教师作为一个掌舵者,还应对学生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给予适时的宏观调控。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合理地运用“粗”方法能使学生自我方面的人格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重视以班干部为关键的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
班级文化的建设单靠外在的力量或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成为班级成员内在的、深层的、自觉的选择时,只有调动起班干部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才能确保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合作精神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的集体活动中,如果以班干部为关键的学生群体成员之间彼此亲密合作,这种合作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某种需要,产生亲密感和依赖感。这样的班级凝聚力强,团结水平高,人际关系和谐,在认知、情感、行为上共同进步,在建设班级文化时显示出旺盛的活力。需指出的是,强调合作,并非是要否定竞争,良性的竞争是必要的。故而,建设班级文化应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归属感以及协调能力等良好的人格品质,克服学生自私自利、集体观念淡薄等不良人格品质。
2.凭借活动,谋求发展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是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手段。凭借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如,体育比赛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兴趣小组活动能够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和技能;黑板报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酸甜苦辣,有了胜不骄、败不馁的感悟,感受到了展现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这就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作好了心理准备。而班干部在班级管理的活动中,能够有效地锻炼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如,人际沟通与协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等。所以我们说,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以班干部为关键的学生群体通过各种活动,可以促进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赋予以主流文化为中心的班级文化以应有的文化特色
班级文化建设必然要构建代表班级主导价值取向的主流文化,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又必然要体现自身的文化特色。
1,符合特点,增强活力
建设班级文化,不能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不能没有青少年文化存在的空间。当班级文化中融入了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青少年文化后,则承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反之,教师对青少年文化的不恰当抑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它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文化使学生在共同的爱好和追求中,发展了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共同生活的能力。因此,否认青少年文化存在的班级文化,不仅是一种死气沉沉、没有活力的文化,而且也是不健康的班级文化。只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以主流文化为中心,融合进青少年文化,才能让班级成员突破狭隘的选择,构建符合班级成员特点的价值取向,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2.求同存异,尊重“个性”
人格结构理论与《到灯塔去》 篇4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Woolf) 因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领域的成就而成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领军人物。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 身处时局变化多端和信仰危机的年代, 作家们开始寻求寻求新的写作形式和技巧, 伍尔夫指出“现代小说的重心必须转移, 从`见物不见人'的物质主义转向强调心理活动的`精神主义', 从外部世界的反映转向意识结构的表现。”[2]伍尔夫探讨的这种理想自我正是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三体合一的完美平衡。
(一) 本我与拉姆齐先生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3]处于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本我 (id) 遵循“快乐原则”, 是一个人出生时就有的各种本能的总和。弗氏把本我形象的比喻成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其本质可引申为人格中与生俱来的负面因素, 即脱离外在社会的约束力、固有的自我中心和动物本能。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 生存及繁殖, 它是无意识的, 不被个体所觉察。
伍尔夫对拉姆齐先生的塑造与弗氏的“本我”概念有着惊人相似。他抵触庞杂无序的现实世界以及凌乱琐碎的家庭生活, , 对他来说理性的原则高于一切, 他试图凭借理性和逻辑从混沌中寻求规律从和秩序。面对子女, 他最常说的话是“谁又闯祸了”, 对小儿子詹姆斯去游览灯塔的愿望泼冷水“明天晴不了”;他的处世态度固执顽梗甚至到了否定人性的地步, 在无序现实中只遵循本我而沉浸学术中, 从一种虚无走向了另一种虚无, 这种抽形而上学的本我追求过于“出世”并不可取。伍尔夫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形象地再现了弗氏对本我的界定。
(二) 超我与灯塔
与本我相对应,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超我 (superego) 代表着道义方面的要求, 它要努力达到的是完美, 受“道德原则”的支配。道德原则超脱于人性的负面特点而并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是人格结构的理想部分, 其基能在于约束个体的行为并要求个体按照社会能接受甚至是所要求的方式去满足本我的欲望。适量的超我显现有利于减少个体本我和社会需求的冲突, 但若走向极致会压制“人的本性危害其身心健康, 甚至磨灭个性造成社会群体同一化。”[4]
“灯塔”作为该书的主旨所在而贯穿全书始终。其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精神境界以及在混乱无常中实现永恒的象征, 是自我精神探索发的旅行。灯塔的光线给了拉姆齐夫人在混乱中不懈维持秩序的力量;一战之后人世变迁:拉姆齐夫人溘然离世, 中普鲁和安德鲁分别死于难产和战争, 保罗和泰敏婚姻破裂, 小岛房屋破旧了。但是灯塔依然矗立在海中岩礁之上在暗夜里发射着朦胧的光线而众人开始快年夫人乐观温暖的精神内核。结尾处拉姆齐先生与两个最小的子女出航并到达灯塔而岸上的莉丽遥望他们的身影并最终完成她心中完美的画作。前者走出理性逻辑王国并认识到直觉“是想象而不是概念, 是体验而不是分析, 是物我契合而非客观剖析, 是不可言传的意会而不是转述是一个单纯的过程[5]实现了与逝去妻子的精神团聚, 消融了与子女的多年隔阂, 找到自我的平衡点;后者在岸上也通过精神世界的升华、一挥而就地完成了十年间一直未能成型的画作。两者都是在显性的灯塔与隐性的拉姆齐夫人精神内核感召下经过思索而达成自我与超我的和谐统一。
(三) 自我与拉姆齐夫人
自我 (ego) 处在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 在自我和本我间起调节作用。它是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遵循“现实原则”, 既感受并满足本我的冲动又保护个体不受损害, 趋利避害的将那些那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储存到无意识中而在满足本我要求的同时避免与道德法规的正面冲突。完美自我即是在自我和本我的两极中找到完美平衡, 这样的个体也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欲望并服务与社会。
伍尔夫对拉姆齐夫人的塑造即诠释了弗氏对自我的界定。拉姆齐夫人的原型是伍尔夫的母亲, 她试图在这个角色中写出“母亲的性格”。[6]从自我角度出发, 拉姆齐夫人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弊端也是失望不满的, 闲暇时也会回想少女时期的快乐无忧和读书的爱好, 也希望爱子可以逃离时间流逝永不长大, 到带领亲友到海滨度假是她对往昔田园诗般生活的追忆, 而现在“人们在物质文明的牢笼中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7];但是她性格中超我的部分又时刻督促她尽善尽美的完成各种社会责任。她从灯塔的光芒中找到鼓励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灯塔的光芒”, 始终试图在无序中建立并维持秩序, 在亲友的心灵孤岛间建立温情的联系。她持家有道, 乐善好施, 为亲友排忧解难, 用温情在混乱无序中建立起有条不紊的秩序并最终认识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其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既使她实现了个体的自我, “被某些评论家看做是夏娃、圣母或女神的化身”[8], 又使得其亲友在经历一战和思想角力后获得了凤凰涅盘般的重生, 在现实和主观、无序与有序、瞬间和永恒之间找到平衡, 并最终找到实现自我的途径。
三、《到灯塔去》:人格结构理论的艺术升华
伍尔夫并非弗洛伊德主义者, 甚至在日记和信件中表示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憎恶[9], 但又真切把握了人格冲突和自我认知, 并在创作中形象诠释了弗氏的人格结构理论。拉姆齐夫人的精神之光如同灯塔般永未磨灭表明自我认知最终使得爱战胜了死亡, 内心平衡战胜了外在无序, 精神得到了升华, “驾驭我们的本能并将其转用于这些更高的目标, 就造就了文化历史本身[10]到灯塔去无异于是人格机构理论在文学领域的一次艺术升华。
参考文献
[1]甄艳华.伍尔夫的小说理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3]西格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伊格尔顿.文艺理论导论 (英美文学文库)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6]戴红珍, 宋炳辉.伍尔夫日记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7]陆扬, 李定清.伍尔夫是怎样读书写作的.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8]伍尔夫著, 瞿世镜译.到灯塔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9]Bell, Anne Oliver.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f.New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7.
跨文化交际与人格重塑论文 篇5
一、中西人格差异的文化哲学渊源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和行为倾向;二是一个人内在的,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是个体实际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又不断变化的系统。它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并在个体的整个生命中不断发展完善。
中西方的人格差异非常明显。中国人一般趋于内向(introvert)——自谦,较少言语,保持虚静;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般趋于外向(extrovert)——直言,敢言,自我肯定。中国人强调群体和谐,尊重权威。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更注重个体与竞争。这种人格差异的形成存在于中西文化的内涵,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哲学背景。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注重“修身”,即指人的自我内心修养。所谓“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还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开发。这一内向探求的精神,导致中国人传统内向的性格。另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维持群体利益是一个重要的规范。与此同时,尊卑之序在中国社会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道德标准。如《孟子。滕文公上》中所说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秩序的强大压力驱使个人就范于传统道德文化[1]。这也说明中国学生的谦和,沉默及不愿突出自我的人格特征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哲学背景的。
此外,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和一”为最高境界。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以讨论“天人和一”为中心课题,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对事物不甚讲究分析,而是更多的进行直接的描述。因此说中国的文化哲学是内倾性的。
与中国文化哲学相比,西方文化哲学更注重外在的物质世界。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只有在不断地向外探求,不断地认识和了解外在世界,人才能有从自足的存在转化为自足的存在。而达到人的自足完善则需要借助知识、逻辑、科学以及法律等手段,因而西方文化哲学具有发达的知识论和逻辑学,且科学实证论精神和法治精神贯穿始终。所以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处于中心地位,自然应为人类所用,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同时也造就了英国民族的外向性格。这种人格意识已渗透到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积淀为其民族性的心理内涵的重要部分[2]。与此相对应,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并使之成为其中心。他们鼓励主动性,强调对自我的忠诚和个人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在西方哲学发展中,自然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其主流无一不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可以说西方的哲学观主要是二元论,而非整体论。这种把自然置于人的对立面的哲学思想使得西方的知识论特别发达,形成分析型的思维习惯[3]。
因而中西文化中人格差异现象在中西方课堂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极少向老师提问,而对待老师的提问,也大多不主动回答。即便被点名提问,他们回答也力求简单;习惯于用“Yes”和“No”这类句式;大多数学生不习惯在公开场合讲话,而是更习惯于听。在大多数西方国家,课堂气氛通常比较热烈,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或在授课时随意提问甚至插话。
正鉴于中西文化哲学中的这种人格特征的差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和教学中有必要对中西文化进行系统的比较、评价和综合,取其精华,洋为中用,通过跨文化交际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更适应新形势。
二、跨文化交际与人格重塑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阐述到:在足够的深度上,发现人的共性和发现人的个性是一致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意味着以上两种过程同时进行。我们了解自己是谁,了解如何成为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何在,了解自己的风格、节奏、趣味及价值,一句话,了解我们和他人的差异和共性[4]。这说明,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会逐渐培养自己突出的扬弃贯通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交融和理解是一种认识能力,更是一种感情能力,一种“共情”(empathy)能力,即一种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和感觉世界的能力。而共情能力也恰恰是现代人格的重要特点。
我们不妨引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术语——“双向性”。“双向性”被视为人格健康的标志。该术语本来是针对性别倾向而言的。指那些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都比较突出的人,普遍比一般人健康。这是因为它们有更丰富的内部资源来应付和驾驭环境。如果将“双向性”这一概念引申至文化领域,那么我们可以假设那些具有多种异语文化的人会拥有更积极的人格特征。大量事实证明“最佳外语学习者大都在文化因素的比较、评价和综合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文化的评价和批判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引起激烈冲突和人格分裂。在他们身上,不同的文化因素达到某种惬意的整合。”[5] 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的现代人应当思想开放,对自我和世界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并能够积极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不断发掘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Jaynes(1976)、Lakoff和Johnson(1980,马塞勒,1988)等当代学者从隐喻的角度解释了语言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在他们看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思想的基本特征。隐喻的本质变是通过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通过已有经验来理解新经验。隐喻与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即母语文化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在心理学领域,隐喻常用来解释人的行为模式,并通过它来改变人的行为,重新塑造人格。人们掌握不同于母语的语言并最终跨越了母语的藩篱,也就掌握了另一种隐喻建构经验,获得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从原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新的语言将有助于人们解释新的经验,重新认识已有的经验,从而调整现有经验格式塔的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讲,掌握另一种语言意味着个人潜能的增长。这会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思维方式和积极互动的“生产性人格”(productive personality)[6]。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表层的语言障碍经过学习可以克服,但思维方式上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深层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自我中心”(egocentric)意识为核心的“本土文化主义”(ethnocentric perception)的影响根深蒂固。权衡利弊,我们对于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1.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克服本土文化中心意识;
3.消除公式化概念;
4.对异文化采取理解和同情的态度;
5.对于多样性采取积极态度;
6.对变化采取建设性态度;
7.对歧义模糊采取冷静态度;
8.对文化冲突现象采取理解和谅解态度[7]。
正如梁漱溟所言:“两眼向外看,则所遇为静的物质,为空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恰最适用之地。转回来看自己,则所遇为动的生命,为时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不便适用之地。”[8] 基于这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我们就能客观地评价上文所谈及的中国学生和西方学生种种不同的`表现。一方面应理解并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去选择他们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容忍这些行为在目的语国家出现。
三、结语
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既不是简单的完全认同,也不是彻底的差异,而是同与异的统一。一个文化如果缺乏自身的凝聚力,在与较为强大的文化进行接触时又不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新的诠释,那么这个文化很可能会被完全外化,最终导致自身文化的中断。但如果一个在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的文化总是怀着被吞并的焦虑而处于一种消极退守的态势,为维护自身文化的纯洁性,对外来文化一味拒绝,也是不可取的;不能及时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点,最终将永远失去更新和发展的机会。一种文化只有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并注意吸收他文化中的精华,就一定可以使自身的语言文化得到提升。对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来说,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观察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洞察自我,并学会融合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重塑自我的人格结构。毋庸质疑,只有当我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比较完善时,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才能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良好的外国语言环境和优质的跨文化教学配制无疑会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塑造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格。那么我们的文化不但不会遭到外化,而且会走向新的辉煌,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67.
[2] 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
[3]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9.
[4]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32.
[5] L.R.帕默儿.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7.
[6] 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5,(5).
[7] 董乐山.文化的误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
大学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培养研究 篇6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生人格 培养 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他同时希望大学生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一、人格及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热的过渡阶段,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不健康人格表现
(一)消极懈怠、缺乏自信
走出高考的重压,部分大学生以为得到了“解放”,从此可以混日子,拿文凭。奋斗目标不明确,仍然有着“60分万岁”的思想。不再积极进取,同时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出现压力不能正确面对,甚至产生偏激行为。
(二)诚信缺失、个人主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与自私自利的享乐主义如洪水般泛滥,导致大学生道德出现滑坡。大学生不诚信行为主要有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就业违约等。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个人主义意识强烈,没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环境适应不良
离开家长和班主任的监督和指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部分大学生对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一部分大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
三、大学生不健康人格形成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久而久之,就会成学他们的世界观。在市场经济观念的推动下,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新观念、新思维的强烈冲击并发生巨大变化。
(二)理想信念不坚定
部分大学生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感觉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在现实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空虚、幻想、被动,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
(三)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挫折承受能力较弱,思维方式不成熟。大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代的“填鸭式”教育,也习惯了从课本、教师的讲义中找答案,也习惯了地家长的依赖,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们们措手不及。
四、大学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以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积极评价自我,同时接纳他人。引导大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增强良好的心理“免疫力”,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和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二)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等,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美丽的校园、富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以及美的风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点并使他们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和升华精神。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参加文化节、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内在人文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大学生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就有了规范自身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制力,依照特定的思想品质、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示范作用引导自己提升人格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是教育人的场所,它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大学生的能力,而且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大学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重视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建设适合提升大学生健全人格素质的大学文化,是当前大学建设和发展中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静平.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西北医学教育,2005(3):204- 206.
[3]罗艳丽.浅谈大学文化与德育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4]徐显明.追寻大学之道[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徐辉,黎万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1.
[6]李鸿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生人格完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4.
[7]赵存生,林齐模.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的大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文化与人格理论 篇7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人格,超我
长期以来, 音乐工作者们较为深入地探讨了音乐欣赏教学在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及价值,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音乐欣赏教学与人的心理方面的探讨, 也随着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人们的音乐欣赏实践活动的日益增多而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音乐实践中, 我们不难看出, 人们已意识到了音乐欣赏与人的心理有密切的联系。如, 在大型商场选择一定的背景音乐来适应顾客的心理, 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在工作之余, 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来欣赏音乐达到释放或者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目的;通过音乐疗法对分裂型人格的心理患者进行治疗等。在当今大学生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 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日益增多, 其中人格问题尤为突出。人格, 作为组成人的心理的核心部分, 往往被学者专家们单独提出来, 成为他 (她) 们研究或探讨的重要对象。各不同层次、专业的学校也因此而试图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来完善学生的人格, 从而达到心理和谐的目的。
1 “超我”在人格中的地位与作用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认为, 人的整个精神状态是一个能量系统、动态系统, 这个系统即人格。在人格的内部有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子系统,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便是人格系统内部三个部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结果。“超我”主要是指人格中理想的部分, 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 是人格的第三个主要机构, 是人格上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的功能在于控制和引导本能, 如果这些冲动不加控制地发泄出来, 就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超我”为至善至美而奋斗, 不为现实或快乐操心。它提出的与其说是真理, 不如说是理想, 它所奉行的是理想原则。超我一部分发源于无意识, 一部分是儿童与父母的情绪联系及其自我——理想的产物。弗洛伊德对“超我”的界定核心部分是自我理想和良心, 这里我想照搬他所说的自我理想和良心概念。因为现代人赋予了自我理想和良心以更加广泛的意义, “超我”中蕴含了超然、超脱, 它是心灵的自由状态。但正如弗洛伊德所说, “‘超我’的功能在于控制和引导”, 而这种控制和引导最终的目标在于使内心达到和谐的状态, 从而使人自己更好地存在于现世中。
2音乐欣赏教学引导人格上受压抑的“本我”在“超我”中实现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 人类的文明导致对人性的压抑, 进而提出“超我”压抑人的本能, 而艺术是使本能升华的途径。笔者似乎感到了“超我与艺术、文明”之间的错综复杂, 我们只能简单地认为:欣赏艺术, 是引导“本我”在“超我”中实现升华的重要途径。这种升华是如何实现的呢?笔者认为, 音乐欣赏教学, 为人格的理想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自由的审美状态。上文中笔者提到了现代人对超我意义的理解, 它包括心灵的自由状态。审美的境界是自由的境界,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审美的人生。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 音乐欣赏所能提供给学生的“自由”, 是基于一种“心理距离”。心理距离首先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人是多种属性的统一, 有认识的、功利的、审美的等多种属性。在对音乐的审美过程中, 人往往将自身的功利的态度、认识的态度及一切非审美的态度加括号括起来, 把音乐的认识的属性、功利的属性及一切非审美的属性也加括号括起来, 只剩下纯粹的审美关系。现实中, 事物离功利越远, 就越容易引起审美知觉。音乐艺术的非功利性特点正好符合这一点。这种纯粹的审美状态, 使人超然于物外, 进入理想化的精神境地。这也许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绝对自由的审美状态, 实践中是不可能完全的达到的。但我们可以无限地去追求它、无限地朝它接近。由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使学生感到轻松和不受约束是非常重要的, 生硬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道德说教, 是阻碍学生灵感迸发的障碍。
从小学到大学, 学生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各种压力:家庭、经济、升学、就业等。从心理而言, 他 (她) 们迫切的需要精神的避难或求乐, 音乐教师把音乐之门打得越开, 学生越能凭借音乐所带给自己的意象, 甚至忘掉自身的存在, 让心灵的翅膀随着音乐的流动而自由的飞翔。
第二, 由感动至感化的升华。音乐直接打动感官, 引起生理效应, 所以感人, 最普及而深入。中西神话和历史上都有不少关于音乐感动力的传说。城市有借音乐造成的, 也有借音乐毁掉的;胜仗有用音乐打来的, 重围有用音乐解除的等等。然而, 感动是暂时的, 感化是永久的。音乐由感动而达至感化, 一旦它的和谐侵入到整个身心, 成为固定的模型, 习惯成自然, 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不违背和谐的原则。内心和谐, 则一切不和谐的卑鄙龌龊的念头便无从发生。
这里关系到的是音乐使人道德升华的问题。音乐之美带来的感动激发了学生真实性的流露, 又能怡养性情, 使性情的和谐流露为行为的端正。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被引向教化的目的。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中“良心”与道德是紧密相关的, 学生在不断的感化中有了良心发现, 久而久之, 内心的世界在一种至善至美中变得自由和谐, 为人处事也力求“美善”, 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弗洛伊德认为, 艺术能使压抑的本我得以升华, 从而使人的心理能量得到转换。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艺术能促使人进入“自由审美状态”、进而达到“感动至感化的升华”, 这些过程, 实际上就是使人的灵魂进入超脱、超然的境界的过程。如果不断的接受这种过程的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个体的人格的“超我”部分将在人格的各系统中能保持平衡发展, 最终走向人的心理的和谐。
笔者认为,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感动应该是无时不刻存在的, 因为作品的创作动机中, 很多是源于一种感动。音乐教师如何借助音乐的力量实现这种由感动到感化的升华呢?一方面, 教师应该尽量依据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 抓住音乐中那些情感的细节, 去触动学生中我们见不到的最为细腻的情感的弦;另一方面, 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对音乐的理解力等, 在教学中也是时刻影响学生的, 因而加强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尤显重要。一个善于将自身的生命揉入音乐教学中的教师, 一定是一位很容易引起人感动的教师, 能使学生的感动升华为感化, 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艺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实现超越, 从而达到理想的和谐境界。进入这种“超我”的境界, 压抑在人的本能中的心理能量迅速得到了转化, 大学生的人格由此而逐步走向健康。
3音乐欣赏教学对人格之“超我”层面的影响表征
“超我”是人格中最理想化的部分, 它既是人们精神的避难所, 又为至善至美而奋斗达至超然的境界。在音乐欣赏的自由审美状态中, 在对音乐的感动和感化中, 学生的人格心理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 更富爱心。这种爱心表现在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他人, 热爱生活与热爱自己所生活的自然世界。当代的大学校园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冷漠。那些爱心和热情丧失的例子举不胜举。音乐怎样激发学生的爱心的呢?上文讲过, 音乐对人的良心具有感化作用。音乐所引起人们的道德感, 使学生在良好的自我意识状态下, 对自身日常的人际关系中所表现的言语、行为也会有更为客观的认识, 从而使自身看到:“人, 只不过是自然界一个微不足道的物, 应该珍爱自己、关爱他人”。无论是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或者音乐本身所传达的爱心, 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日本的江本胜在其著作《水知道答案》中, 就描述过他用高倍相机拍摄到的水的结晶体在“听”到有关于“爱”的音乐时, 会呈现出异常漂亮的结晶状态。有专家指出, 人体内所含的水分子占居了人体成分的绝大部分, 江本胜所做的实验, 是否也会对我们也有所启示呢?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师应尽量注意选择为大学生人格的道德与良知的培养带来有益的帮助的作品进行欣赏。
第二, 使心灵更趋于宁静。这种宁静表现在对待他人态度平和, 对待学习有较为稳定的进取心理等。与宁静相反的是浮躁, 这一点在当代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无论对待学习、工作, 还是他人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种现象。音乐如何能使人变得宁静呢?这与人格的结构和谐发展的结果有关。前面笔者论述过“本我”的心理能量与音乐作品的“异质同构”, 从而达到宣泄情感的目的, 实现“本我”的需求;笔者还论述了“自我”通过对音乐的认识、情感、意志作用, 使“自我”能较好的控制和协调内心状态的平衡。上升到“超我”, 音乐作品仿佛使人脱离尘世的喧嚣, 进入到心灵的自由状态。基于这“三我”的相互作用, 在“超我”部分音乐对学生的心理所产生的宁静感就自然彰显出来了。宁静是一种自由状态, 也是“人生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理想状态”。
作为教师, 应该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人格状况, 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课堂教学, 这样才能在教师——音乐——学生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实现音乐教育和谐人的心理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传开, 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占景云.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3]蒋国忠.新编大学美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文化与人格理论 篇8
校园文化内涵的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起始点。突破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研究, 我们可以选择从研究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入手。
国内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趋势的研究理论比较缺乏 (1) ,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校园文化理论比较依附于当前社会现实, 理论的深入缺乏勇气和想象力。校园文化发展趋势理论是一种预见性理论, 同时也是一种寻求理想校园文化的理论。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趋势的一个共识是高校校园文化将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 这种转变是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从英才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体现。“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学校类型更加繁多, 教育形式、层次更加多样, 学生来源、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千差万别, 校园文化的覆盖率大大增加, 教育者和受教育要求积极参与并成为校园文化的主体, 共享校园文化氛围的资源, 这必然使校园文化呈现多层次、多格局的特点” (2) 。而事实上, 这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特点并不仅仅反映在群体上, 未来的教育将关注到个体心理结构的多重性, 将从知、情、意的统一, 即认知结构、评价结构和审美结构的统一去塑造受教育者, 具体反映在校园文化的层次上, 将是理性层次、道德层次和情感层次的统一。
校园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向, 实际上是一种大众审美文化的转向。随着校园文化的内在深入发展, 它将向审美方向转变。审美文化的普遍性、广泛性、当下性和体验性一方面使校园文化的主体深切地感受着校园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归属, 另一方面又使他在审美活动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 促进着知、情、意相统一的人格的健康发展” (3) 。另外, 有研究者从校园文化的功能性出发, 指出了未来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将从娱乐、教育两方面的功能向传播、审美、创造三位一体的模式转变, 分析了校园文化从教育功能向内涵功能转向的必要性:“创新精神和能力是人才最基本的内核, ……较高的审美能力是创造和享受更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其内涵, 通过一系列知识性的文化活动, 向学生传播更广泛的文化知识信息,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大学校园文化功能‘传播—审美—创新’三位一体模式。” (4)
从以上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趋势的研究可以看出, 未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将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审美性。
二
校园文化是人的文化, 校园文化的内涵指向着人, 指向着人的精神向度, 从人的生存与发展、从人的精神的情感性与思想性出发, 我们认为,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从根本上讲是审美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授予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必须的知识, 而且也在于给每个人以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 (5) 营造校园幸福是校园文化的审美追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文化会影响个体幸福感, 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主观幸福感上有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与文化有关 (6) 。有一点还可以补充的是, 主观幸福感除了来自对外在需求的满足, 还取决于情感的平衡, 情感的平衡可以借由审美的锻炼来获得。这种审美的锻炼需要运用审美教育的手段, 大力发展校园审美文化, 使每个人在审美创造和欣赏中得到愉悦, 自愿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人格, 以审美的态度超脱外物的束缚和影响, 达至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幸福。
席勒曾说过:“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我们也可以说, 只有美才能使校园幸福。校园文化要有思想的氛围、精神的氛围, 更需要情感的氛围、快乐的氛围、幸福的氛围。校园幸福使校园人愉快地感受到在校园文化中主体的价值, 从而自觉地在实践中去塑造和确认自身的价值。只有审美性的校园才能使校园幸福。
未来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 未来的学校是审美的学校, 美的理念将渗透进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中, 审美性的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校园文化主体的审美意识, 校园文化主体是审美的主体。审美性校园文化所塑造出来的审美主体以具有审美人格为其本质特征。“审美人格作为美学意义上的人格, 指的是人的风度和格调, 具体而言即是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 达到了美的境界, 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和创造等基本特征” (7) , 这个定义区分了审美人格与其他人格所独有的特点, 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 需要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价值存在, 需要真善美的和谐人格” (8) 。事实上, 审美人格也是理想的教育人格。审美人格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有共通性, 即它们都以审美性为特征, 追求审美境界。这决定了要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美的内涵, 就必须通过审美人格的构建, 在校园文化实践中使校园文化主体人格审美化。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审美人格, 二是校园审美人格。个体审美人格是每个校园人自身所具有的, 个体审美人格的构建是长期的, 它伴随人的一生, 它需要个体审美修养达到一定的程度, 并依靠自身自发自为地去养成。从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角度看, 个体审美人格的构建需要发挥学校的教育实践和校园文化的力量, 本文在此重点讨论校园审美人格, 故不作论述。在校园文化实践中, 校园审美人格是校园文化的审美人格化, 当校园文化的表层文化实现了审美性特征, 内层文化又达至美的境界, 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审美人格的意义。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既是蕴含着个体审美人格的有机综合形态, 又是促进个体人格走向审美的感召性力量。根据审美人格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和创造的特征, 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要实现其意义, 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具体文化实践中体现以下价值取向:
1. 崇尚自由创造, 尊重个体自主性。
人的创造性既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需要, 又是个体审美的需要。人是在创造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确认自身的本质。美是一种创造,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黑格尔曾说:“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要达到这个目的, 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 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复现了。” (9) 人通过创造, 在外在事物中再现了自我, 创造性地体现了美的内涵和人的价值。人不仅在创造中完成了自我实现, 而且在创造中获得了精神愉悦, 在情感的满足中升华了个体的人格世界, 即审美的境界。
实现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 必须崇尚个体的自由创造, 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 在自由创造的校园文化中, 充分尊重个体的自主性, 实现个体的自主选择和个人创造力的最大发挥。这里面, 具有审美人格的校园文化也是一个具有自主性和独立个性表征的校园文化, 它不会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去规定每一个校园文化主体的发展, 也不以统一性来牺牲每一个主体的独立性和自然的天赋, 它反对在现代性之下的规训教育所形成的规训化校园文化的技术理性和文化控制;它让校园文化主体在充分的自我选择中去认识自己, 反思人生, 学会爱和真诚, 懂得尊严与责任, 以自主独立的方式去真正完成源于内心自觉诉求的审美人格。由于审美人格最终是通过自我来塑造的, 因而自由自主的文化表征对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的构建是十分重要且必须的。
2. 对功利主义和当前社会现实的超越。
审美的超功利态度和超越现实的理想性使审美人格也具有这种特点。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必须超脱功利主义对它的消极影响, 同时不受制于当前社会现实对它的硬性要求。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理念对人才的培养最看重的是专业技能, 培养的是满足社会分工需要的专业之才或职业之才, 而人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人格品质则被这些“才”所掩盖。在某种程度上, 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急功近利的反映。在我国, 现代高校普遍依赖于政府部门, 大学组织政治功利化倾向并不鲜见。“一些大学弥漫着推崇官阶、唯官是重、攀权附贵的庸俗风气, 神圣的学术尊严被学术腐败所玷污, 知识殿堂被亵渎。同时, 一些大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 对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行为过度热衷, 使得神圣的学府被人指责为‘学店’。有的大学成为金钱的奴婢, 充满了世俗气与铜臭味, 大学行为被经济利益驱动, 商业化的侵蚀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灵魂” (10) 。这种实用功利和政治功利的消极影响最终会内化在校园文化主体的人格上。
大学承载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寄寓着人类美好生活的理想, 高校校园文化必须以自己独立的人格立场, 外化自身内涵于具体的文化实践中, 引领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它不可能脱离社会整体文化而独立存在, 但它闪烁真理与智慧的光芒使它比外部社会文化更具理想色彩和人格力量。在文化实践中, 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应该以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平衡社会物欲和浮躁心态, 减少校园商业化气息, 使校园文化呈现出人灵性的一面。
3. 重视审美教育, 发展校园审美文化。
重视审美教育是为了以美育的情感性平衡理性教育中唯理性知识、理性能力是举造成的人格发展倾斜。理性教育造就了理智发达而情感淡漠的人格, 而审美人格作为和谐性的人格, 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以人格和谐为重要特征, 它以美育为媒介, 营造具有温暖情怀的校园文化, 让校园文化主体能切身感受到处处洋溢欢乐和幸福的校园氛围。在审美运用与教育中, 一方面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另一方面是为了完善人的人格发展。现代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教育, 它对教育手段的选择往往倾向于科学化、理性化, 强调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对知识的获得, 教育成了以发展理性能力为目的的活动。而审美教育的一个不同的特点便是“非理性化”, 突出情感性。“美的事物具有动情性, 而且审美主要是一种情感性的活动。运用审美的手段进行教育, 最重要的是将受教育者的情感调动起来, 将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结合起来” (11) 。
审美教育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便形成了校园审美文化。这里的校园审美文化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文化, 在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 主要是形成于艺术欣赏和创造活动中的文化形态, 广义的校园审美文化则包括了校园文化的各个审美层面和审美形态。校园文化审美人格的构建也是一个文化平衡的过程, 在教育理论上, 它对促成理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的和谐性通向着审美人格的构建。
摘要:未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将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审美性。审美性校园文化所塑造出来的审美主体以具有审美人格为其本质特征。在校园文化实践中, 校园审美人格, 是校园文化的审美人格化, 当校园文化的表层文化实现了审美性特征, 内层文化又达至美的境界, 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审美人格的意义。审美人格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有共通性, 即它们都以审美性为特征, 追求审美境界。这决定了要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美的内涵, 必须通过审美人格的构建, 在校园文化实践中使校园文化主体人格审美化。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审美人格化,价值取向
注释
1[1]以“校园文化发展趋势”为题在CNKI进行检索, 有6篇研究论文.
2[2]李春梅, 陈明详.21世纪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交通高教研究, 2003, (5) .
3[3]陈汉新.审美认识机制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4]李春梅, 陈明详.21世纪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交通高教研究, 2003, (5) .
5[5]转引自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34.
6[6]郑雪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135.
7[7]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论教育与审美人格的构建.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2002, 4。
8[8]李春秋主编.教育伦理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59.
9[9]黑格尔.美学 (第1卷) .商务印书馆, 1979:39.
10[10]季诚钧.大学属性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 (2) .
文化与人格理论 篇9
关键词:主体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学方式
B84-0
在进行主体心理学研究期间主要的研究路线是贯彻在苏俄期间的心理研究发展,根据其研究的路线与前提进行详细的探索。在心理学研究期间,最初的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当时的世界心理学危机,提出从表面上来看心理学注意研究比较全面,但是心理学研究的实质其实只是重视在意识方面的研究,从而忽略了对于心理主体的关注。
一、主体心理学
所谓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指的是根据俄罗斯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进行更加详细的具体的心理学研究,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作为研究的主体,主要以人为主,进行人物心理中的研究,比较重视强调研究主体的心理积极性,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具有比较鲜明的有关人文的主要特征,并且还非常重视关于主体中进行群体的研究分析,比较重视问题的表现,注重相关产生原因的分析,并且俄罗斯主体心理学还非常重视社会发展问题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方面,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要以人为研究主体进行心理变化与产生原因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
二、当前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教育现状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其实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在教学目标上主要坚持的是学以致用,但是现在很多的教育中将这方面实施的并不是非常的好,还有很多的教育方向已经逐渐的偏离的航道,严重缺乏对其心理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教学应用。
2.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内容安排上,人格心理学与主主体心理学都过于的强调在心理学的理论上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学生过分的掌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但是轻视了心理学教育与实际的生活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心理学的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西方理论教育为主,并且严重的缺少对于其自身教育的研究与实际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这样的心理学教育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体心理学教育的发展。
3.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对于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来讲,其主要的教育形式为课堂传授的形式,当然这种教育形式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并且在教育的同时教师经常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还会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助,但是在学生方面对于这种教育形式积极性以及实际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
4.在教学评价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的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利用考试的形式,形式上比较单一,并且在考核方面也只是考核学生对于基本的理念以及主要概念方面的掌握程度,很多的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管是上课记笔记还是在考试前进行整体的复习都是为了更好的通过最后的考试,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到心理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三、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教育方式上的改善措施
1.优化心理学学科对于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在一般的情况下,对于俄罗斯心理学来讲,不管是主体心理学还是人格心理学,学生都需要学习普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还有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需要熟练的掌握这些心理学基础才能很好的学习俄罗斯心理学,并且这也是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基础,掌握了这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对于以后的心理学学习与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俄罗斯心理学教育中,他们只是在介绍本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条件,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若是没有丰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做铺垫,这方面的学习会非常的困难,所以需要不断的优化教学的目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
2.强化心理学应用教育中的教学内容
现在很多的教学中对于心理学的教育主要方向为人格教育中,并且其研究的对象为理论方面的知识点掌握。同时还有一部分的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其他的知识,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教学的主要方向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针对现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不断的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调整在教学中关于理论教学的内容,不断的融入关于心理与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选择式的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格教学与生活之间联系,将人格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不断的改善教育中只对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生活中实际心理教学方面的教育,缓解在教育中人格与人际之间的关系,与心理健康方面以及职业方面的知识。其次就是在心理学教育的评估方面进行更好的教育,优化关于这方面评估的方法。
3.强化心理学方面的教学方法
在心理学的教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掌握非常的重要,并且也是现在的心理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需要不断的采用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例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结合课堂上的讲解,建立一个知识点掌握的小组进行详细的研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教学。还要重视心理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不断的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主要的形式是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中不断的融合实际的生活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家人与朋友等进行心理上的沟通,进行分析评估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的教育,同时还能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强化心理学教育中的评定方式
在进行心理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关于心理学教育的评估方式。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对这方面的评定方式主要为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中也包括实践方面,但是实践的比分比较少,这样其实对于心理学的教育并不是非常的有利。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在这个方面的考核方式强化,将实践的部分进行提升,重视学生在实践中心理学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缓解在这方面心理学的教育,还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促进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方面的教育质量。
结束语:
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形式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的适应现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并且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的生活进行教育形式上的优化,因为心理学是一种自由性比较大的教育学科,在进行教育的同时非常重视实际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成刚,高申春. 主体心理学及其对人本主义的优越性[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93-196.
[2]鄭发祥. 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特征[J]. 心理学探新,2014,03:195-199.
[3]王光荣. 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心理学的现状[J]. 心理科学进展,2012,06:944-948.
【文化与人格理论】推荐阅读:
动机与人格理论07-17
大学人格文化建设07-07
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10-24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09-24
人格理论的系统发展观初探10-24
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析张思远06-02
人格与知识06-03
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07-16
体育教师与人格培养07-23
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