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理论

2024-07-17

动机与人格理论(共7篇)

动机与人格理论 篇1

一已有研究的不足

人们从多侧面对成就动机进行了研究, 并且有关成就动机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但依旧存在着有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就分析目前国内有关成就动机研究资料和文章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1) 总的来说, 关于成就动机的实证性论文文章数量还比较少, 多是水平调查, 非常缺少因素相关分析方面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为模仿验证性研究, 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新意、有突破的研究不多, 尤其是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 (2) 目前成就动机的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 教师有少量的涉及。但对中学生的成就动机研究尚少。由于研究对象的单一, 限制了研究内容的范围, 在影响因素上少有突破。并且已有调查多为小范围、小样本的研究, 少有大范围、大样本的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针对以上不足, 本研究调查中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尤其是积极人格品质与各种取向成就动机的关系。希望通过本研究, 能以此对激发、培养好中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成就动机有所指导。

1. 研究假设

中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相关。积极人格品质对成就动机有预测性。

2.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了解多种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程度和各种积极品质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做一个分析, 有利于以后对中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三研究方法

1. 被试选择

选取长沙县一中高一至高三的学生为被试, 共322名, 其中男生193人, 女生129人。

2. 研究工具

本调查采用经高晓玲修订Peterson等人修编的积极人格品质儿童版 (适用范围10~18岁) 问卷。修订后问卷仍包含24个积极人格特质。共80道题, 每个人格品质包括3~5个题项, 采用五点评分, 由1到5分别表示“非常不像我”到“非常像我”。成就动机问卷使用的是余安邦与杨国枢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 该量表总共20个条目,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各有10个条目。

3. 研究程序

在课堂上分发问卷进行集体施测, 统一说明作答方式和要求, 并告知问卷的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 20分钟完成。

四结果

1. 积极人格品质的特征分析

将被试在24种积极人格品质上的得分进行排序, 结果见表1。

通常将排序前五位称之为突出人格品质。由表1可知, 中学生的五大突出积极人格品质依次为感恩、欣赏、爱、希望、好学。对于男生而言, 最为突出的积极人格品质依次为感恩、欣赏、希望、宽恕、好学、爱等;女生的显著积极人格品质则依次为感恩、欣赏、爱、希望、好学等。除去爱和宽恕的排序在男女生中有出入, 其他都无出入。

2. 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

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表明, 18种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的个我取向和社会取向存在高度相关, 相关系数均非常显著;除了正直、创造、自控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相关不显著外, 其余项间相关显著。除领导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相关不显著外, 其余项间相关显著。相关分析具体结果参见表2。

注:*表示相关显著;**表示相关极显著。

3. 积极人格品质对成就动机的回归

本研究以24种积极人格品质为预测变量分别对成就动机的个我取向和社会取向进行回归分析。在用SPSS 18.0建立回归模型时, 24种积极人格品质采取逐步回归法进入模型, 剔除对预测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不显著的积极人格品质, 结果显示感恩、判断、公平、创造、好学、希望、正直七种积极人格品质能够有效地预测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可以共同预测成就动机的个我取向成分中75.1%的变异;友善、信仰、领导、宽恕四种积极人格品质能够有效地预测社会取向成就动机, 该模型的解释力为20.8%。

五讨论

本研究明确了被试人格中的24种积极人格品质的不同体现程度, 其中, 五大突出积极人格品质依次为感恩、欣赏、爱、希望、好学。对于男生而言, 最为突出的积极人格品质依次为感恩、欣赏、希望、宽恕、好学、爱等;女生的显著积极人格品质则依次为感恩、欣赏、爱、希望、好学等, 男女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排序前两位相同, 只是在爱、宽恕、希望、公平的重视程度上有不同。

此外, 积极心理学家曾将认知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 (如好奇、好学、判断、创造、洞察) 称为头脑优势, 而将情感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 (如爱、宽恕、感恩、友善、欣赏、希望) 称为心灵优势, 不难发现中学生的显著优势中心灵优势大于头脑优势。

本研究还探讨了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 绝大多数积极人格品质都与成就动机有着高度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更锁定了感恩、判断、公平、创造、好学、希望、正直对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影响大, 友善、信仰、领导、宽恕对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最具预测力。这也可以看出心灵优势在这其中占据着更主要的地位。

在通过对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积极人格品质的调查可以适当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的哪些性格优势对成就动机的预测性和影响最大, 对缺乏这种对积极人格品质的同学予以引导和培养, 使之能健康地生活和学习, 以致最后成才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如今很多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的学生压力特别大, 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太高, 学校重学习成绩轻素质教育和心理引导。一味地要求成绩, 让学生的成就动机普遍扭曲, 得不到正常的引导。本研究期望能顺应积极心理学的号召, 探索中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与成就动机的关系得到一些独到的见解, 供教育者参考。

六结论

中学生的突出性格优点为:感恩、欣赏、爱、希望、好学。除了正直、创造、自控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相关不显著外, 其余项间相关显著。除领导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相关不显著外, 其余项间相关显著。感恩、判断、公平、创造、好学、希望、正直七种积极人格品质能够有效地预测个我取向成就动机, 可共同预测成就动机的个我取向75.1%的变异;友善、信仰、领导、宽恕四种积极人格品质能够有效预测社会取向成就动机, 该模型的解释力为20.8%。

参考文献

[1]Carr A.郑雪译.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2]宋广文.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其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 1999

动机与人格理论 篇2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我对于其着重论述的自我实现者颇感兴趣,进而陷入思索,试图将其理论与东方的文化作一下比对,看看两者能否融合贯通起来,且共同点与差异又在哪里,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着实让人兴奋!

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我试着对东方历史上以及现如今的著名人物作一番粗放性的筛选,看看有哪些人的人格类型吻合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而筛选的结果诸如尧、舜、孔子、管仲、包拯、王守仁、周恩来、稻田和夫等人的人格特征都符合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述。

由此试想,东方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贤,不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吗?一个被马斯洛称之为真正健康的`人、全面得到发展的人,实现了人的最高级需求的人。

深入透析后我们会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互为交融、相互联系着的。

让我尤为深刻的观点还有一个: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健康人,而绝大多数人是病态的、发展不健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社会才呈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而人与人之间也在不休止地上演着矛盾、争执、冲突、怨恨、痛苦、悲剧……

“九型人格”理论与教师队伍建设 篇3

关键词“九型人格”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意义

“九型人格”理论是一种关于性格研究的心理学理论,是一种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它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将人分为九种: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我国亦称之为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理智型、疑惑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平型。

从古到今,有很多种关于人的性格的分类方法,但“九型人格”的精华在于它揭示的是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以及内在注意力的焦点。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别人的需求,以寻求最佳支持之道有很重要的意义。

1号:完美型。世界观:希望每件事都做得最完美。行为表现:对自己和他人都有极高的要求,做事有原则、有标准,经常使用的词是“应该”和“必须”。关注错误,喜欢纠正错误,喜欢每件事都井井有条,一向坚持自己的原则,很难容忍其他不同意见。此类性格的教师进入高层心境后,可以成为非常睿智的精神偶像。

2号:助人型。世界观:我的天职是帮助他人。行为表现:要求获得他人的好感和认同,希望成为他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善解人意,有同情心,外向,主动,重视人际关系,很难拒绝有求于自己的人,即使抽不出时间,也会牺牲自己,成全他人。雷锋是典型的2号性格,他出差时好事做了一火车。

3号:成就型。世界观:我必须努力做个成功的人,我的名誉、地位、声望与财富对我很重要。行为表现: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成就来获得他人的爱,渴望事业有成就,以目标为导向,外向,主动,善于交际。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喜欢与人竞争,借由超越他人来建立自己的优越感。进化后的3号性格者能够成为有效的领导者、优秀的班主任。

4号:自我型。世界观:我时常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我是不平凡和独特的。行为表现:被不切实际的幻想所吸引,喜欢我行我素,不媚俗,感情丰富,浪漫,有创意,拥有敏锐的触角和审美眼光。他们热衷于美的事物和充满激情的生活。大多数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属于此性格类型。

5号:理智型。世界观:喜欢思考,追求知识,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行为表现: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渴望比别人知道得多。喜欢运用智慧和理论去解决问题,冷静、机智,分析力强,好学不倦,善于思考,有理性地去处理问题并将情感控制。一般会成为优秀的教育科研人才或优秀的决策者。

6号:疑惑型或安全型。世界观:这是一个危险的社会,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行为表现: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一切,为人忠心耿耿,但多疑多虑,怕出差错,有时给人“前怕狼后怕虎…杞人忧天”之感。内向,保守,常扪心自问是否做错事,是一个忠诚、值得信赖的勤奋者。

7号:活跃型。世界观:我觉得这世界充满刺激的事物和体验,人生的目的在于快乐。行为表现:外向、乐观、乐于探索,多才多艺,不喜欢接受规范,对有兴趣的事很入迷,头脑灵活变通快,富有冒险精神。讨厌无聊、单调,喜欢上餐馆、娱乐、旅行或同朋友谈天说地的美好享受,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8号:领袖型。世界观:我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运用我强大的自信和意志力战胜环境,贡献社会,助强扶弱。行为表现:具有很强的保护能力,愿意保护自己和朋友,自信,有正义感,喜欢替他人做主和发号施令。很难听从别人的意见,不喜欢求人,觉得求人不如求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此型教师还应俯下身子,要用平等的身份多和学生交流。

9号:和平型。世界观: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我会尽力维持和谐的生活,避免与他人冲突,相信“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行为表现:与世无争,渴望人人能和平共处,怕引起冲突,性格温顺乐观随和,不喜欢命令别人,是个“老好人”。教育风格属“润物细无声”型,此型教师所带班级较民主、和谐,学生平等意识强。

作为一名学校领导者,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九型人格”理论,使之更好地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服务呢?结合学校管理实践,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有益的。

一、熟练掌握“九型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理论是一个理论体系,只有熟练掌握,烂熟于心,才能正确、全面地去了解每一位教师,为有效管理打下心理学理论基础。

二、知人善任

“九型人格”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知人”,重要的是要做到“善任”,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和性格特点安排相应的适合的任务,如3号、6号、8号型教师适合当班主任,他们或做事目标性强,或考虑问题周全,或富有领导才能,是很好的班主任人选。而5号型教师就适合做教育科研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很强的钻研意识、决策能力,如果给他们提供科研条件,他们就会很投入地去钻研课题,取得斐然成果。

三、切忌乱点人型

“九型人格”理论是一个动态的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每一种性格类型在放松状态和压力状态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倾向于其他性格类型。由于个体成长的复杂性,也使个体呈现出综合性倾向,即兼具九型中各型的一、两点特征。而且由于每个人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原因,有的性格类型表现呈现不明显性,这就需要从其最深层的价值观和其内在注意力焦点去分析。

人格结构理论与《到灯塔去》 篇4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Woolf) 因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领域的成就而成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领军人物。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 身处时局变化多端和信仰危机的年代, 作家们开始寻求寻求新的写作形式和技巧, 伍尔夫指出“现代小说的重心必须转移, 从`见物不见人'的物质主义转向强调心理活动的`精神主义', 从外部世界的反映转向意识结构的表现。”[2]伍尔夫探讨的这种理想自我正是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三体合一的完美平衡。

(一) 本我与拉姆齐先生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3]处于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本我 (id) 遵循“快乐原则”, 是一个人出生时就有的各种本能的总和。弗氏把本我形象的比喻成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其本质可引申为人格中与生俱来的负面因素, 即脱离外在社会的约束力、固有的自我中心和动物本能。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 生存及繁殖, 它是无意识的, 不被个体所觉察。

伍尔夫对拉姆齐先生的塑造与弗氏的“本我”概念有着惊人相似。他抵触庞杂无序的现实世界以及凌乱琐碎的家庭生活, , 对他来说理性的原则高于一切, 他试图凭借理性和逻辑从混沌中寻求规律从和秩序。面对子女, 他最常说的话是“谁又闯祸了”, 对小儿子詹姆斯去游览灯塔的愿望泼冷水“明天晴不了”;他的处世态度固执顽梗甚至到了否定人性的地步, 在无序现实中只遵循本我而沉浸学术中, 从一种虚无走向了另一种虚无, 这种抽形而上学的本我追求过于“出世”并不可取。伍尔夫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形象地再现了弗氏对本我的界定。

(二) 超我与灯塔

与本我相对应,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超我 (superego) 代表着道义方面的要求, 它要努力达到的是完美, 受“道德原则”的支配。道德原则超脱于人性的负面特点而并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是人格结构的理想部分, 其基能在于约束个体的行为并要求个体按照社会能接受甚至是所要求的方式去满足本我的欲望。适量的超我显现有利于减少个体本我和社会需求的冲突, 但若走向极致会压制“人的本性危害其身心健康, 甚至磨灭个性造成社会群体同一化。”[4]

“灯塔”作为该书的主旨所在而贯穿全书始终。其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精神境界以及在混乱无常中实现永恒的象征, 是自我精神探索发的旅行。灯塔的光线给了拉姆齐夫人在混乱中不懈维持秩序的力量;一战之后人世变迁:拉姆齐夫人溘然离世, 中普鲁和安德鲁分别死于难产和战争, 保罗和泰敏婚姻破裂, 小岛房屋破旧了。但是灯塔依然矗立在海中岩礁之上在暗夜里发射着朦胧的光线而众人开始快年夫人乐观温暖的精神内核。结尾处拉姆齐先生与两个最小的子女出航并到达灯塔而岸上的莉丽遥望他们的身影并最终完成她心中完美的画作。前者走出理性逻辑王国并认识到直觉“是想象而不是概念, 是体验而不是分析, 是物我契合而非客观剖析, 是不可言传的意会而不是转述是一个单纯的过程[5]实现了与逝去妻子的精神团聚, 消融了与子女的多年隔阂, 找到自我的平衡点;后者在岸上也通过精神世界的升华、一挥而就地完成了十年间一直未能成型的画作。两者都是在显性的灯塔与隐性的拉姆齐夫人精神内核感召下经过思索而达成自我与超我的和谐统一。

(三) 自我与拉姆齐夫人

自我 (ego) 处在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 在自我和本我间起调节作用。它是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遵循“现实原则”, 既感受并满足本我的冲动又保护个体不受损害, 趋利避害的将那些那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储存到无意识中而在满足本我要求的同时避免与道德法规的正面冲突。完美自我即是在自我和本我的两极中找到完美平衡, 这样的个体也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欲望并服务与社会。

伍尔夫对拉姆齐夫人的塑造即诠释了弗氏对自我的界定。拉姆齐夫人的原型是伍尔夫的母亲, 她试图在这个角色中写出“母亲的性格”。[6]从自我角度出发, 拉姆齐夫人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弊端也是失望不满的, 闲暇时也会回想少女时期的快乐无忧和读书的爱好, 也希望爱子可以逃离时间流逝永不长大, 到带领亲友到海滨度假是她对往昔田园诗般生活的追忆, 而现在“人们在物质文明的牢笼中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7];但是她性格中超我的部分又时刻督促她尽善尽美的完成各种社会责任。她从灯塔的光芒中找到鼓励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灯塔的光芒”, 始终试图在无序中建立并维持秩序, 在亲友的心灵孤岛间建立温情的联系。她持家有道, 乐善好施, 为亲友排忧解难, 用温情在混乱无序中建立起有条不紊的秩序并最终认识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其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既使她实现了个体的自我, “被某些评论家看做是夏娃、圣母或女神的化身”[8], 又使得其亲友在经历一战和思想角力后获得了凤凰涅盘般的重生, 在现实和主观、无序与有序、瞬间和永恒之间找到平衡, 并最终找到实现自我的途径。

三、《到灯塔去》:人格结构理论的艺术升华

伍尔夫并非弗洛伊德主义者, 甚至在日记和信件中表示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憎恶[9], 但又真切把握了人格冲突和自我认知, 并在创作中形象诠释了弗氏的人格结构理论。拉姆齐夫人的精神之光如同灯塔般永未磨灭表明自我认知最终使得爱战胜了死亡, 内心平衡战胜了外在无序, 精神得到了升华, “驾驭我们的本能并将其转用于这些更高的目标, 就造就了文化历史本身[10]到灯塔去无异于是人格机构理论在文学领域的一次艺术升华。

参考文献

[1]甄艳华.伍尔夫的小说理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3]西格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伊格尔顿.文艺理论导论 (英美文学文库)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6]戴红珍, 宋炳辉.伍尔夫日记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7]陆扬, 李定清.伍尔夫是怎样读书写作的.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8]伍尔夫著, 瞿世镜译.到灯塔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9]Bell, Anne Oliver.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f.New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7.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篇5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刚刚读完,合书之时突然有个疑问:本书哪个地方提到人格?又将目录重看一遍,目录里面没有找到相关章节,又翻翻不同颜色划过的地方,也没有找到,估计是翻译者(许金声)的问题。已将书放回书架,但仍不甘心,最后在附录中发现译者提到:我最初想给本书起的书名是《人性的高境界》。试图通过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级层次来扩展我们对人格的理解。是这样的一句说明使我稍稍释然地将书重又放回。

马斯洛的高境界

高级层次的人性人格是怎样的呢?那一定是健康的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工作、活动有胜任感,对父母、朋友、自然界有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创造性,有自由感,以问题为中心、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高级层次的人在本书中也就是自我实现者: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得到满足再加上最起码的天才和丰富的人性。马斯洛临终前四个月在日记中写道:既然我的一生已经如此丰富,再抓住生命不放则是贪恋的和不知感恩的尽管他享年仅62岁,足以看到他的满足感、不贪恋、不畏惧死亡。

这种高境界是自我实现者的情怀。

马斯洛的以人为本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并称为三大思潮或三大势力。其人本心理学和以人为本在字面上有些接近,其实际上也有着内在的密切关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幸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而马斯洛人本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研究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不仅要研究人的低级本能,还要研究更高的本性,强调自我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

无论是高级需要还是低级需要都具有类本能的性质。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一切活动的动机或驱使。以人为本就是以人需要本性为本、为根、为目的。

马斯洛在本书中提出了"类本能的概念,批评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传统的本能理论的绝对两分法,即:不是本能的,就是学习的。

质疑马斯洛

马斯洛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健康或自我实现者人群,所以他的感情世界里没有悲观,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专注于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者、精神变态者、罪犯、违法者、意志薄弱者,他对于人类的希望会越来越有限制,越来越目光短浅,越来越退缩。针对研究者他提出一个简单积极的措施:就是淘汰精神病人、精神变态者、神经症患者……只选择相对完善的人类代表作为试验对象。他称这是积极心理学。

淘汰是一种丢弃、回避,不负责任,是一种知难而退。选择是一种明智,是成功的保障。那么未被选择和被淘汰者要被社会弃绝吗?由此,我更加赞叹以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弗洛伊德代表者们,他们对那些不被理解、被边缘化的人不离不弃。

也许这正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的表现:敢于说实话?!

一个全面的心理学应该涉及到善与恶两方面,而马斯洛在本书的研究中只看到善的一面,邪恶和人性黑暗的一面的心理状况是如何的,他并没有提及。也许他以后的研究中会涉及到这方面,但最起码在本书发表以先没有看到。

人本心理学,既然以人为本,那自我实现者的男性和女性的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会不会有差异呢,我作为一名女性,目前不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但心理是健康的,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路途中,感觉对被爱的需要、依附和亲密关系的重视会更强烈一些,这方面在人本心理学中也值得关注。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二)

马斯洛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人本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遗产。

《动机与人格》是他最重要的着作之一,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在这本着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作者总结了16年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整体的、动态的和文化的整合,从而提出一种多重动机和多层次需要的学说。作者认为任何动机均由多种因素组成,并不是单一的,满足了某一需要之后,立即会有新的动机。每种动机又都有最深层的原因,这种原因往往是无意识的。心理学要研究健康的人,以致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完备的自我实现者,虽属少数,但毕竟存在。这种人超越国界,是道德情操最高的人;一般人达不到如此高级的水平,但只要顺应人性的需要层次发展,大体上能成为健康人。神经官能症患者就因为他的自我实现通路堵塞了。

他呼吁要进行社会改革和变革,他说,这种完整的人生哲学是新的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它可以应用于人类知识的全部领域,人类工作的一切行业和社会、教育、法律的一切机构。评论家认为,这部着作有一贯的乐观主义,信赖未来的人性和真正价值,它的缺点是主观唯心论,甚至连作者也承认关于完善的自我实现理论近于乌托邦。

之所以会看心理学,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发生的。如果不考虑到人生最远大的抱负,便永远不会理解人生本身退化、恐惧、自我萎缩的趋势也并非不存在,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而有人会逃避成长;我们不光会热爱自己最好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机会感到恐惧,我们毫无例外地对真理、美、美德怀有一种及其矛盾的心理,对他们既爱又怕。人们在达到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后,自然会以为能带来幸福,单随之而来的竟可能是病态的结果。

在本书的第十四章,详细讨论了这种与现实的优越关系的一个特别突出和富有启发的方面。过去发现自我实现者可以比大多数人更为轻而易举地辨别新颖的、具体的和独特的东西。其结果是,他们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实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信仰和陈规当中。大多数人都将这些东西与真实的世界混淆起来。因此,自我实现者更倾向于领悟实际的存在而不是他们自己或他们所属文化群的愿望、希望、恐惧、焦虑以及理论或者信仰。赫伯特·米德非常透彻地将此称为明净的眼睛。

对于健康人来说,既然未知事物并不可怕,他们就不必劳神去降鬼,吹口哨壮胆走过墓地,或者抵御想象的危险。他们并不忽视或者否认未知事物,不回避它们或自欺欺人地把它们看成是已知的。他们也不急于整理未知的事物,过早地将它们分类和成规化。他们不固守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追求也不象处于灾难中对确定、安全、明确以及秩序的需要那样。作为相反的例子,我们可在戈尔德斯坦的脑损伤或强迫性的病例中看到突出的例子。当整个客观情况要求时,自我实现者可以在杂乱、也遇、混乱、散漫、含糊、怀疑、不肯定、不明确或者不精确的状态中感到惬意(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切在科学、艺术或一般生活中是完全合乎需要的)。

这样,怀疑、试验、不确定,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延迟作决定的必要虽然对大多数人是种折磨,但对某些人却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富有刺激性挑战,是生活中的一种高境界而不是低境界。

马斯洛认为,人类动机生活组织的主要原则是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等级,优势需要一经满足,相对弱势的需要便会出现。但这并不是说:一个需要必须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下面的需要才会出现,只是说在这个优势层次序列中,各类需要满足的百分比逐渐减小。此外,不同需要的满足具有不同作用,高级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幸福感或内部生活的丰富感。如果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满足,人们往往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具有更大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需要的层次越高,其社会价值也越大,越少自私。求知和理解是用来解决问题,克服障碍,从而获得基本需要满足的工具。为全面正确理解这一理论,马斯洛还强调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动机不过是其中一种决定因素,而动机也往往是由几个或全部基本需要同时决定的。

马斯洛的学说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评价。读了这本书,虽然对一些专业术语还是不太理解,但通过这本书,更让我感觉到了心理学是一门多么有趣的学科,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说,心理学便是一位良师益友。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三)

读了这本是美国当代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着作《动机与人格》,让我有很大感触,坚信健康人格对当代学生有效地避免心理疾病并促进其心理卫生,让我坚信从人格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作为学生的成长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前,我对健康人格的认识是错误的,我认为从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的角度看待一个人的人格。现在,我发现自己以前的观点是错误有偏差。从《动机与人格》里让我逐渐明白、认识到一个人的人格与动机是有密切的联系。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书中内容丰富,我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需要层次论:

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我认为动机理论的基点是需要,而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似本能的需要:一是沿着生物系谱上升的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一是随生物的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们一个比一个层次更高。

(二)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中最高层的需要,自我实现论是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经验总结,它在马斯洛的人格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人甚至把马斯洛人格理论等同于自我实现理论。正是出自对人性高级层次孜孜探索的浓厚兴趣,才使马斯洛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大量结果。

马斯洛以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48位历史和现代人物作为研究自我实现者的对象,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人格和成就进行非正规的观察、整体论分析,发现了自我实现者的一些特征:

(1)他们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

(2)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整个自然的最大认可。

(3)他们表现出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

(4)他们常常关注各种社会疑难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

(5)他们具有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

(6)他们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

(7)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

(8)他们较常感受到神秘和高峰体验。

(9)他们较易具有一种全人类的同一性。

(10)他们建立了仅与少数人深厚久远的人际关系。

(11)他们易于接受民主的价值观。

(12)他们具有很强的伦理观念。

(13)他们具有完善的、非敌意的幽默感。

(14)他们具有创造性。

(15)他们抵制文化适应。

最残暴自私的人往往也是心灵最脆弱卑怯的人。我并不信奉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我相信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性本善。一个真正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灵最平静的人,他擅于内省,懂得快乐的源泉并不产生自财富与名望的累积,而是对知识的追求,对善的信仰。

真正符合人性发展的道德标准不是对个人的束缚,而是解放。细细回味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哪些事是真正令自己刻骨铭心的呢?我想大部分的回答不会偏离爱情,亲情和友谊。而这一切的一切终归离不脱两个字得失。热恋的情侣们,将付出视为最高尚最美好的快乐,并从爱人的每一次付出汲取最摄人心魄的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来自于代代人无私的关爱与付出,孩子的茁壮成长与饮水思源的孝顺便是父母乐透心脾的灵丹妙药。生死之交的友谊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他或她甘愿将最宝贵的生命都付托与那位知己的时候,我们如何不应赞美这份伟大的信任——信任便是付出。反观失恋,亲人的逝去,友谊的破裂,这种种令人撕心裂肺噩梦般的过程,便是失去的极端。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邪恶,它给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困难与无奈。而每一次的过错便是每一次噩梦的素材,作恶多端阴险狡诈的人为什么害怕睡眠?因为内心的折磨会化作梦魇将他吞没,在梦中的他无论现实生活中有多么权力熏天,多么富可敌国终究抵挡不住良心幻化成梦境的谴责。宽容是自信的表现,而残暴源自于自卑。

人类的艺术,制度,道德以及他所创造的种种无不在追求对称,追求和谐的完满。心灵的安宁源自于和谐,高尚的生命敢于面对一切丑恶。朋友们,当我们享受着锦衣玉食,享受着暖床高枕之时是不是应该思索着回馈于他人?!得到的终究会失去,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谁都曾希望轰轰烈烈地走完它,然而最炙热的火焰也有熄灭的一天,恶人在世也许一切顺利最终颐养天年,但是历史和后世的评价会让他付出代价,反之善良的人终会得到历史最公正的报答。你知道吗,当你秉着一颗平静的心灵走完你的一生,你的事迹必然是轰轰烈烈的!

宗教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早已经贴上了神秘主义的标签,然而当我们能已超越自我的心态对待世间的种种之时,我们又何需那个时刻注视着你我的神灵呢?心灵便是人类永恒的上帝!自从一个生命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停地经历着得与失的交替,在伴随着悲伤与快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始终没有学会如何取舍,最终便会为失去而笼罩余生。须知,这个世界永远是平衡的,有得必有失!你的得到便是他人失去的结果,反之亦然。盈则溢,当一个人志得意满而目中无人之时,也往往是他将要失去一切之刻。朋友们,细细地深究过往的所作所为吧!我无意让每个人永远无私地付出自己而不索回报,因为这显然也有悖自然的运转。因为真正的快乐是在内心付出与获得和谐持平的时候才会出现的!

动机与人格理论 篇6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人格,超我

长期以来, 音乐工作者们较为深入地探讨了音乐欣赏教学在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及价值,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音乐欣赏教学与人的心理方面的探讨, 也随着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人们的音乐欣赏实践活动的日益增多而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音乐实践中, 我们不难看出, 人们已意识到了音乐欣赏与人的心理有密切的联系。如, 在大型商场选择一定的背景音乐来适应顾客的心理, 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在工作之余, 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来欣赏音乐达到释放或者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目的;通过音乐疗法对分裂型人格的心理患者进行治疗等。在当今大学生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 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日益增多, 其中人格问题尤为突出。人格, 作为组成人的心理的核心部分, 往往被学者专家们单独提出来, 成为他 (她) 们研究或探讨的重要对象。各不同层次、专业的学校也因此而试图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来完善学生的人格, 从而达到心理和谐的目的。

1 “超我”在人格中的地位与作用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认为, 人的整个精神状态是一个能量系统、动态系统, 这个系统即人格。在人格的内部有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子系统,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便是人格系统内部三个部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结果。“超我”主要是指人格中理想的部分, 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 是人格的第三个主要机构, 是人格上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的功能在于控制和引导本能, 如果这些冲动不加控制地发泄出来, 就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超我”为至善至美而奋斗, 不为现实或快乐操心。它提出的与其说是真理, 不如说是理想, 它所奉行的是理想原则。超我一部分发源于无意识, 一部分是儿童与父母的情绪联系及其自我——理想的产物。弗洛伊德对“超我”的界定核心部分是自我理想和良心, 这里我想照搬他所说的自我理想和良心概念。因为现代人赋予了自我理想和良心以更加广泛的意义, “超我”中蕴含了超然、超脱, 它是心灵的自由状态。但正如弗洛伊德所说, “‘超我’的功能在于控制和引导”, 而这种控制和引导最终的目标在于使内心达到和谐的状态, 从而使人自己更好地存在于现世中。

2音乐欣赏教学引导人格上受压抑的“本我”在“超我”中实现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 人类的文明导致对人性的压抑, 进而提出“超我”压抑人的本能, 而艺术是使本能升华的途径。笔者似乎感到了“超我与艺术、文明”之间的错综复杂, 我们只能简单地认为:欣赏艺术, 是引导“本我”在“超我”中实现升华的重要途径。这种升华是如何实现的呢?笔者认为, 音乐欣赏教学, 为人格的理想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自由的审美状态。上文中笔者提到了现代人对超我意义的理解, 它包括心灵的自由状态。审美的境界是自由的境界,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审美的人生。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 音乐欣赏所能提供给学生的“自由”, 是基于一种“心理距离”。心理距离首先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人是多种属性的统一, 有认识的、功利的、审美的等多种属性。在对音乐的审美过程中, 人往往将自身的功利的态度、认识的态度及一切非审美的态度加括号括起来, 把音乐的认识的属性、功利的属性及一切非审美的属性也加括号括起来, 只剩下纯粹的审美关系。现实中, 事物离功利越远, 就越容易引起审美知觉。音乐艺术的非功利性特点正好符合这一点。这种纯粹的审美状态, 使人超然于物外, 进入理想化的精神境地。这也许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绝对自由的审美状态, 实践中是不可能完全的达到的。但我们可以无限地去追求它、无限地朝它接近。由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使学生感到轻松和不受约束是非常重要的, 生硬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道德说教, 是阻碍学生灵感迸发的障碍。

从小学到大学, 学生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各种压力:家庭、经济、升学、就业等。从心理而言, 他 (她) 们迫切的需要精神的避难或求乐, 音乐教师把音乐之门打得越开, 学生越能凭借音乐所带给自己的意象, 甚至忘掉自身的存在, 让心灵的翅膀随着音乐的流动而自由的飞翔。

第二, 由感动至感化的升华。音乐直接打动感官, 引起生理效应, 所以感人, 最普及而深入。中西神话和历史上都有不少关于音乐感动力的传说。城市有借音乐造成的, 也有借音乐毁掉的;胜仗有用音乐打来的, 重围有用音乐解除的等等。然而, 感动是暂时的, 感化是永久的。音乐由感动而达至感化, 一旦它的和谐侵入到整个身心, 成为固定的模型, 习惯成自然, 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不违背和谐的原则。内心和谐, 则一切不和谐的卑鄙龌龊的念头便无从发生。

这里关系到的是音乐使人道德升华的问题。音乐之美带来的感动激发了学生真实性的流露, 又能怡养性情, 使性情的和谐流露为行为的端正。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被引向教化的目的。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中“良心”与道德是紧密相关的, 学生在不断的感化中有了良心发现, 久而久之, 内心的世界在一种至善至美中变得自由和谐, 为人处事也力求“美善”, 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弗洛伊德认为, 艺术能使压抑的本我得以升华, 从而使人的心理能量得到转换。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艺术能促使人进入“自由审美状态”、进而达到“感动至感化的升华”, 这些过程, 实际上就是使人的灵魂进入超脱、超然的境界的过程。如果不断的接受这种过程的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个体的人格的“超我”部分将在人格的各系统中能保持平衡发展, 最终走向人的心理的和谐。

笔者认为,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感动应该是无时不刻存在的, 因为作品的创作动机中, 很多是源于一种感动。音乐教师如何借助音乐的力量实现这种由感动到感化的升华呢?一方面, 教师应该尽量依据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 抓住音乐中那些情感的细节, 去触动学生中我们见不到的最为细腻的情感的弦;另一方面, 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对音乐的理解力等, 在教学中也是时刻影响学生的, 因而加强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尤显重要。一个善于将自身的生命揉入音乐教学中的教师, 一定是一位很容易引起人感动的教师, 能使学生的感动升华为感化, 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艺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实现超越, 从而达到理想的和谐境界。进入这种“超我”的境界, 压抑在人的本能中的心理能量迅速得到了转化, 大学生的人格由此而逐步走向健康。

3音乐欣赏教学对人格之“超我”层面的影响表征

“超我”是人格中最理想化的部分, 它既是人们精神的避难所, 又为至善至美而奋斗达至超然的境界。在音乐欣赏的自由审美状态中, 在对音乐的感动和感化中, 学生的人格心理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 更富爱心。这种爱心表现在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他人, 热爱生活与热爱自己所生活的自然世界。当代的大学校园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冷漠。那些爱心和热情丧失的例子举不胜举。音乐怎样激发学生的爱心的呢?上文讲过, 音乐对人的良心具有感化作用。音乐所引起人们的道德感, 使学生在良好的自我意识状态下, 对自身日常的人际关系中所表现的言语、行为也会有更为客观的认识, 从而使自身看到:“人, 只不过是自然界一个微不足道的物, 应该珍爱自己、关爱他人”。无论是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或者音乐本身所传达的爱心, 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日本的江本胜在其著作《水知道答案》中, 就描述过他用高倍相机拍摄到的水的结晶体在“听”到有关于“爱”的音乐时, 会呈现出异常漂亮的结晶状态。有专家指出, 人体内所含的水分子占居了人体成分的绝大部分, 江本胜所做的实验, 是否也会对我们也有所启示呢?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师应尽量注意选择为大学生人格的道德与良知的培养带来有益的帮助的作品进行欣赏。

第二, 使心灵更趋于宁静。这种宁静表现在对待他人态度平和, 对待学习有较为稳定的进取心理等。与宁静相反的是浮躁, 这一点在当代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无论对待学习、工作, 还是他人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种现象。音乐如何能使人变得宁静呢?这与人格的结构和谐发展的结果有关。前面笔者论述过“本我”的心理能量与音乐作品的“异质同构”, 从而达到宣泄情感的目的, 实现“本我”的需求;笔者还论述了“自我”通过对音乐的认识、情感、意志作用, 使“自我”能较好的控制和协调内心状态的平衡。上升到“超我”, 音乐作品仿佛使人脱离尘世的喧嚣, 进入到心灵的自由状态。基于这“三我”的相互作用, 在“超我”部分音乐对学生的心理所产生的宁静感就自然彰显出来了。宁静是一种自由状态, 也是“人生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理想状态”。

作为教师, 应该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人格状况, 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课堂教学, 这样才能在教师——音乐——学生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实现音乐教育和谐人的心理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传开, 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占景云.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3]蒋国忠.新编大学美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动机与人格理论 篇7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企业对于创新人才的开发及争夺也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不断对产品和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保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能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取得一定的竞争力,确保其可以长期发展下去。熊彼特在其提出的创新理论中就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作用,Ancona及Caldwell也提出了“创新已被公认为企业永续生存以及经营绩效是否能表现良好的关键”,由此可见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1]。美国的《创新杂志》从工业角度出发对创新进行探讨并得出创新是运用已有的办法提出新观念,建立新的工艺,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的成果。而在企业中,这些和创新密切相关的活动无一不是企业员工所进行的,企业的创新主要依赖于个体在工作中去完成有关技术革新的相关科研技术活动,因此员工个体创新绩效对整个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不言而喻。

目前对于个体绩效的研究及衡量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即关注员工工作最终完成程度及产生结果的“结果派”,以及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行为认定为员工绩效的“行为过程派”。行为过程派更加关注员工个体的能力,也就是其在企业组织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员工的贡献程度。Kanter在其对个体创新的研究中将个体创新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首先能够识别出新机会,并且对于问题解决有新颖的构想;其次,创新者需要寻找对其新颖构想的支持者,从而取得解决问题的所需资源;然后必须建立一套可行机制,将这些构想转化成实际的模式和目标,让它们可以被效仿和依循;最后就是构想的推广阶段,即有效地执行该模式并将其推广至他人,使得这些新颖的构想得到实现并推广应用[2]。由此可见,在研究个人创新绩效时行为过程派更加合理,它更加注重对于个体行为过程的创新程度进行衡量,而非单一地仅是对最终结果的衡量,这样通过对影响创新绩效的各个行为过程因素进行考量,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个体创新绩效。Scott及Bruce编制的“个人创新行为量表”就是基于创新过程中所涉及的新想法或概念的产生、寻求新工艺、创新技术等活动而编制的[3]。在此量表的基础之上,Zhou及George通过对创新过程所涉及的从创新思想的产生及创新思想实施方案的制定及执行,共细分为13个决定创新绩效的行为,并以此为据编制了“个人创新量表”,此量表能够在进一步提高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的基础之上更为全面地对员工个体创新绩效进行衡量[4]。

通过之前的研究可以发现,员工个体的行为对于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而众所周知,员工行为是员工个人人格特质的重要外在表现,因此,员工的人格特质对于其个体创新绩效有着深切的影响。Amabile在其创造力模型中就指出个人创新能力与人格特质有密切联系,创新能力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5]。很多学者在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中也是通过对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进行定义的,例如:Smethurst在以创新型企业为背景下对创新员工进行研究,认为创新人才的特征描述重点集中在他们富于冒险精神,这种特质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动,乐于与各种类型的人进行沟通,吸收百家观点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新思想;此外,Willem Verbeke和Philip Hans Franses在通过对广告企业的研究中得出创新员工与普通员工相比具有更强及更加细腻的观察力,并且勇于尝试挑战有难度的工作,在工作中经常采取心理防御机制[6]。

在这些定义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人格特质是通过员工个体创新行为而对个体创新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图1)。

目前比较成熟并且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艾森克人格理论,这是由心理学家H.J.艾森克在特质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将因素分析法与传统心理学试验相结合,经过长期研究所形成的人格维度理论。该理论将人格特质分成了三个维度,即E(introversion-extroversion)维度:内—外向维度;P(psychoticism)维度:精神质维度;N(neuroticism)维度:情绪稳定性维度[7]。艾森克在其人格维度理论的基础之上编制了人格特质量表,该量表共分为3个人格维度量表,即E量表、P量表及N量表;此外,为了增强量表的效度,艾森克还引入了L量表表示受测者的掩饰程度,即答题真实性表现,共计4个量表。EPQ量表共有88题,每一题均备有“是”和“否”两个选择,被测试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并根据记分标准对4个量表进行计分,从而得出在每个人格特质维度上的分数,进而通过分数的高低对其人格特质进行解释。

为了研究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具体影响作用,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假设:

1. E维度即内—外向与员工个人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关系。

2. N维度即情绪稳定性与员工个人创新绩效存在负向关系。

3.P维度即倔强性或精神质程度与员工个人创新绩效存在负向关系。

4.L维度即掩饰性程度与员工个人创新绩效存在负向关系。

本文在EPQ量表及Zhou和George的个人创新量表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上述假设性影响是否存在。

2 人格特质与员工个体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探讨企业员工人格特质的构成要素与员工创新能力的关系。与其他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员工创造力素质要求更高,特别是这类企业的研发部门内创新人才汇集,因此本实证研究选取的样本企业均为IT业、电子制造业等高科技行业企业的研发部门员工。

本研究共选取10家企业共计200名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0%。

(2)研究方法

采用艾森克(成人)人格量表即EPQ量的4个分量表对受测者进行人格维度的评测并进行打分。

E量表:分数越高代表受测者性格外向,相反性格内向。性格外向者表现为更喜欢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冲动,喜欢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性格开朗、活泼,更见倾向于冒险和寻求刺激;性格内向者则表现为安静,好离群独处,对人冷淡,不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想法,不喜欢刺激,为人保守。

N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高分受测者性格特质表现为:经常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抑郁,情绪波动较大,遇到刺激反应强烈,有时会出现不理智行为;低分受测者则表现为:情绪反应较为缓和并且轻微,遇到刺激后情绪较容易平静下来,性情温和并且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P量表:精神质量表亦称为倔强性量表。高分受测者性格特质表现为:对他人漠不关心,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他人沟通或交际困难,感觉迟钝,固执倔强;而分数较低的受测者则表现为:具有较好的外部环境适应性,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温和,不粗暴,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

L量表是作为效度量表被引入,此量表得分代表掩饰程度。

同时,采用Zhou和George的个人创新量表对员工个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对创新过程中所涉及的每项活动从员工创新水平由低至高进行赋分1~5分,通过最终的加总分数来对员工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总得分越高,代表员工创新绩效越好。

对问卷调研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设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倔强性以及L量表水平即掩饰程度为自变量X1、X2、X3及X4,个人创新能力为因变量Y。为了消除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多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采取岭回归的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从而使统计结果更加具有可信度。

首先构建线性回归模型:Yij(员工个体创新绩效)=β1j(内-外向特质)+β2j(情绪稳定性特质)+β3j(倔强性特质)+β4j(掩饰性特质)+εij,参数β的最小二乘估计为为了避免自变量X1—X4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从而使回归后结果可信度降低,故构造(X'X+k I)-1,其中k>0(k通常取值为0~1之间),使得|X'X+k I|=1的可能性与|X'X|=0相比更小,最后得到岭回归估计为:

(3)数据处理

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回收,原始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2 研究结果

(1)受测者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答卷共180份,其中男性101名,女性79名(见表1);受访者的学历程度分布为大学本科37名,研究生82名,博士生61名(见表2)。

(2)岭回归分析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岭回归分析,可得到岭迹(如图2)及决策值轨迹(如图3)。

通过岭迹图与决策值轨迹图可以发现,当k值取值在0.3时,岭迹途中的4个自变量的岭迹开始渐渐变得平缓,同时决策值开始下降,故可以取岭回归方程中的k值为0.3。

经过岭回归分析后得到当k取不同值时回归方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如表3所示为部分回归系数列表,可以得出当k=0.3时,E、P、N、L这4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02997,-0.251017,-0.328837,-0.049548。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E、P、N三个人格特质维度对于企业员工的个体创新绩效有比较大的影响,并且他们与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分别表现为正相关、负相关、负相关,而L维度即掩饰程度对企业员工个体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2.3 结果讨论

本文采用岭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研究中自变量即E、N、P、L这4个维度之间由于存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多重共线性,因此相较于普通多元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本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及更加具有可信度。通过对员工个人创新绩效及影响员工人格特质的构成要素进行岭回归分析后可以发现:

(1)E维度即内-外向对员工个人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并与其呈正相关态势。这表明员工性格越具外向倾向,其个人创新绩效会越好。这与之前学者对于创新人才定性的描述性分析吻合,即与性格外倾的员工在工作中喜欢关注新奇事务、乐于寻求新挑战有关。

(2)N维度即情绪稳定性对员工个人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并与其呈负相关态势,也就是说当员工情绪越稳定,其个人创新绩效越好。情绪不稳的人表现出来的焦虑、抑郁以及较弱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影响其在创新过程中的行为及表现,从而使其创新绩效较低。

(3)P维度即倔强性或精神质程度对员工个人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并与其呈负相关态势。这一结论说明倔强程度越低,其个人创新绩效越好。倔强程度较低的员工能够与其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能够吸取他人的意见,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些特质可以提高其在创新过程中的表现,从而使得其创新绩效较高。

(4)L维度即掩饰性程度对员工个人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L量表是作为效度量表被引入EPQ人格测试中,它反映的是受测者的掩饰程度或朴实程度,其得分所反映的是受测者答题的真实程度和纯朴程度。这一特性在个体创新行为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体现,因此这可能是导致在本研究中L维度对员工个人创新绩效中并未体现出显著影响的原因。

参考文献

[1]ANCONA D,CALDWELL D.Management issues facing new productteams in high technology companies[J].Advances in Industrial andLabor Relations,1987(4):191-221

[2]KANTER R.Supporting innovation and venture development in estab-lished compan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5,1(1):47-60

[3]S G SCOTT,R A BRUCE.Determinate for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 place[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1994,37(3):59-60

[4]GEORGE J M,ZHOU J.When openness to experiences and consci-entiousness are related to creative behavior:An international approach[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3):513-524

[5]AMABILE T M.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A componential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5(2):357-376

[6]W VERBEKE,P H FRANSES,A LE BLANC,et al.Finding thekeys to creativity in AD agencies using climate,dispersion,and sizeto examine awar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dvertising,2008,37(4):121-130

上一篇:新华书店下一篇:结构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