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动机理论

2024-08-08

期望动机理论(共7篇)

期望动机理论 篇1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 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的激发》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动机理论, 这一理论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弗洛姆认为, 人完成一定动作的动机是人所欲求的结果与获得这种结果的信念的函数, 即:M=f (V:E) 。其中, M表示动机强度;V代表效价, 指目标的价值;E代表期望值, 指达到目标的概率。这个公式表明, 目标的价值越大, 达到目标的概率越高, 那么动机便越强。该理论得到管理学者的很大重视, 被广泛应用于激励员工工作动机中, 它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样有着很大的启示。

一、树立目标, 激发动机

由弗洛姆的期望动机理论公式动机强度=f (目标价值:期望值) 可见, 目标越有价值, 动机也就越强。因此, 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首先要树立一个合理的、有价值的目标。目标在个体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使我们产生积极性, 能引导我们发挥潜能, 教会我们未雨绸缪, 还可以帮助我们将命运之船驶向希望到达的地方。为使目标达到其最大的激励效应, 运用目标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难度要适中

每个人的能力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学习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叫做“跳一跳, 摘桃子”,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目标就像长在树上的桃子, “跳起来正好够得着”应是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理想远大是好事, 但一味地好高骛远, 贪多图大, 会错失身边许多小的机会;到最后大事没做成, 小事也没做好, 弄得精疲力竭, 一事无成。根据自身情况, 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抓住机遇, 勇于拼搏, 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努力,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终有一天会享受到成功者的胜利和喜悦。

2、目标内容要具体

高、大、空的目标让人找不到方向, 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化。我们常常把“胸有宏图大志”比做一个人理想的远大, 然而, 许多人却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将自己的“宏图大志”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 并为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开始一步步实实在在的行动。没有细化了的理想和具体化了的目标, 永远只能是理想, 它越“远大”, 落空的概率往往就越大。因此, 目标的内容一定要具体, 就好比一名运动员, 要赢得万米长跑的冠军, 必须制定一个分阶段、分目标训练的具体计划, 如第一个100米需要保持什么速度, 第二个100米需要达到什么水平;第一阶段训练跑完全程限定多少时间, 第二阶段训练速度应当提高多少等等, 然后按照这些目标一段段训练、一节节完成, 直至达到预定的终极目标。

3、既要有大目标又要有小目标

大目标是在小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 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制定小目标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防止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见异思迁, 防止今天想这个, 明天又想那个, 可以使人们把精力集中在这些小目标的实现上, 最终推动大目标的实现当我们把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的时候, 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我们在不断的向大目标靠近。理想越细越能梦想成真, 目标越小越能如愿以偿, 而无数细小理想和具体目标的实现, 便成就了宏伟蓝图和辉煌大业。

二、寻觅意义, 激发动机

目标价值是激发动机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目标对个体而言是否具有价值, 取决于很多因素, 如现实需要、个人爱好等, 而目标的意义则可以从更深层面间接决定目标的价值。所谓意义, 是指事物存在的原因、作用及其价值, 亦指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影响。意义寻觅则是指自我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 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和驾驭生活。在当今急剧变迁转型的社会环境下, 人们难免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而一味追求功利, 忽略了生命的其它意义和价值, 这对于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所带来的冲击更为强烈。许多人都会感到人生意义的缺失, 甚至会对存在的意义产生质疑和迷茫。意义寻觅可以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领悟学习的价值, 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以“寻觅学习的意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挖掘学习的目标价值。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游戏, 如“假如真有2012”、“生命的五样”等挖掘个体深层次的情感与需要, 追寻生命的意义, 明确生活的目标, 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引导个体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获得, 不断地努力, 不断地充实自我。这样, 个体获取知识这一目标其价值也就越大, 学习动机也就更强。

三、认知调控, 激发动机

弗洛姆的期望动机理论表明, 期望值越高, 动机越强。而期望值不仅取决于个体的能力、水平, 还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事物, 即个体对事物的“认知”。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 包括对自己的看法, 对人的想法, 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的见解等等。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 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相同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 去认知, 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调控学生对学习的认知, 提高其期望值,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对于英语的学习, 如果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那么其学习动机肯定不强;如果其对英语学习的认知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 为日后更方便地涉猎更广泛领域的知识提供基础, 这样其学习动机就要强一些。再进一步, 如果个体把英语学习看成未来出国的必要手段, 那么学习动机会更为强烈。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的期望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动机强度与目标价值和期望值有着直接的关联。受这一理论的启示,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我们可通过树立目标、意义寻觅、认知调控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其学习效果。

关键词:期望动机理论,目标,意义寻觅,认知调控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倩, 李国.意义治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青年探索, 2011, 6:50-53.[2]李倩, 李国.意义治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青年探索, 2011, 6:50-53.

[3]吴先勇.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与策略初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3, 16 (2) :112-115.[3]吴先勇.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与策略初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3, 16 (2) :112-115.

[4]何红玲.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J].天中学刊, 1995, 10 (1) :86-88.[4]何红玲.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J].天中学刊, 1995, 10 (1) :86-88.

期望效用理论浅述 篇2

关键词:期望效用理论,效用函数,投资组合优化

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转化为了对人的经济活动的边际效用分析。经济学被重新定义为“快乐和痛苦的微积分学”。以主观效用为基础的微观经济理论体系使经济学从马尔萨斯时代的“沉闷的科学”变为了“幸福的数理表达”。20世纪中期诞生的期望效用 (Expected Utility, EU) 理论将效用的分析从确定性环境带入了不确定性环境, 成为了理性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决策准则。

一、期望效用理论 (EU) 简述

(一) 风险与不确定性

期望效用理论描述理性人在风险或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消费 (投资) 选择。“风险”及“不确定性”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但有些经济学教科书也讨论了二者间的细微差异。风险与不确定性均用于描述一个决策的后果由于缺乏充分信息而并非确定获知的情况。若一个决策是在风险下做出的, 则意味着决策者能够列出该决策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及其相对应的可能性 (概率) 。如果一个决策是在不确定性下做出的, 则意味着该决策产生的所有可能后果或其可能性是无法预测的。以统计学的观点来看, 风险意味着决策者对于决策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 而不确定性则相反。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 EU理论讨论的是决策者在风险环境下的选择。

(二) 效用函数与期望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中, 效用函数用于衡量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束中获得的满足感。从任何消费束获得的效用取决于其对应的特定状态。比如人们从一把伞中获得的效用取决于当时的天气, 晴天带伞对多数人来说是累赘, 而暴雨天的一把伞却是大多数人的“救命稻草”。金融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U (w) 则被用于度量投资者在不同财富等级上的相对偏好。效用理论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公理化发展来自于Joh nvon Neumann和Osk ar Mor genster n (1944) 提出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此后, 理论界普遍使用该理论为投资者的资产选择方式建模。将博彩定义为一项有风险支付的资产, 一种特定的博彩方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概率有序集P={p1, p2, …, pn}, 其中∑ni=1pi=1, 且pi≥0。令>, <和~分别表示对不同博彩方式的偏好和无差异。如果投资者的偏好满足下面的五个公理, 那么它们就可以用定义在给定博彩概率之上的期望效用函数V (p1, p2, …, pn) 来表示。

1.完备性公理。对于任何两种博彩方式P*和P, 只存在P*>P, P*<P或P*~P三种情况。完备性公理表明理性人能够在任意一组博彩中发现自己的偏好, 并能够对其排序。

2.传递性公理。如果P**≥P*, 并且P*≥P, 那么P**≥P。这表明理性人的选择具备逻辑性和一致性。

3.连续性公理。如果P**≥P*≥P, 那么存在某个λ∈[0, 1]使得P*~λP**+ (1-λ) P。连续性公理表明理性的决策者不仅具备逻辑性和一致性, 而且该属性 (逻辑性和一致性) 应该是完美的。

4.独立性公理。投资者关于两种博彩方式的偏好独立于其得到它们的方式, 对于任何两个博彩P和P*, P*>P, λP*+ (1-λ) P**>λP+ (1-λ) P**。

5.单调或占优公理。令P1表示复合博彩λ1P**+ (1-λ1) P*, P2表示复合博彩λ2P**+ (1-λ2) P*, 如果P**>P*, 那么有P1>P2, 当且仅当λ1>λ2。公理1、2、3描述理性人在确定性环境中的选择逻辑, 与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理论的偏好公理完全一致。公理4和公理5则是对前三条公理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的运用的扩展。

对于每一个简单赌局G={p1w1, p2w2, …, pnwn) |pi>0, ∑ni=1pi=1}, 其中W={w1, w2, …wn}为结果集。如果效用函数U (W) =U (∑ni=1piwi) =∑ni=1piU (wi) , 则称U (W) 为von Neumann—Mor genster n (VNM) 期望效用 (EU) 函数。EU理论认为, 假如决策者选择风险决策备择方案的过程符合上述五条公理, 那么他一定是选择期望效用值最大的那项备择方案。期望效用值可以用备择方案的结果发生的概率与该备择方案所对应的效用值的函数来表示。期望效用函数在金融经济学里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用于判断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对于某个行为人, 如果u[E (W) ]>Eu (W) 她是风险厌恶的, 其效用函数具有凹性特征;如果u[E (W) ]<Eu (W) , 她是风险喜好的, 其效用函数具有凸性特征。如果u[E (W) ]=Eu (W) , 她是风险中性的, 其效用函数具有线性特征。根据VNM效用函数的假设, 投资者大多是风险厌恶的。判断投资者的风险态度的另一种方法是找出其绝对风险规避系数 (ARA) 或相对风险规避系数 (RRA) 。如果U (W) 为一连续且二阶可导的VNM效用函数, 则定义为投资者在财富水平为w时的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则定义为投资者在财富水平为w时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当投资者是风险规避者时, 绝对风险规避系数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都大于0;当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时, 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和相对风险规避系数都小于0;当投资者为风险中性时, 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和相对风险规避系数都等于0。

常见的效用函数可归纳为以下六种形式:

二、期望效用理论的一个简化应用

作为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石, EU模型在投资组合优化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金融经济学中, 投资者的目标并非最大化自己投资组合的价值而是最大化投资组合产生的期望幸福感, 换言之, 投资者追求的是自身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因此做出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关键在于设计一个投资比例使其令该投资者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假设投资者的风险态度符合对数效用函数u (w) =ln (w) 的描述, 初始财富值为10000人民币。假定她有两种选择, 投资x元于风险资产 (如股票) , 则其留存的财富值投资于无风险资产 (如固定收益证券) 并获取5%的年化收益率。现考虑以下两种风险资产的单期损益情形, 第一种情形下投资者的风险资产价值在一年后会增值50%变为1.5x;第二种情形下投资者的风险资产价值在一年后会损失30%至0.7x。那么在上述两种情形下, 投资者一年后的财富分别为

1.5x+ (10000-x) (1+0.05) =10500+0.45x (情形一)

0.7x+ (10000-x) (1+0.05) =10500-0.35x (情形二) 。

假设两种情形发生的概率相等, 则其期望效用可表示为

Eu (x) =0.5u (10500+0.45x) +0.5u (10500-0.35x)

=0.5ln (10500+0.45x) +0.5ln (10500-0.35x)

一旦得出期望效用函数的显性式, 该投资者则可以通过选择风险资产投资份额x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为此, 我们仅需对上式一阶求导并令其等于0 (1) , 即

解得x≈3333.3, 与之对应的期望财富E* (x) 为10666.6, 期望效用E*u (x) 约为9.27。

在上一节中, 我们简要回顾了效用函数的六种常见形式, 了解到了对数函数的绝对风险规避系数随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为常数1, 不随财富的增减而改变。下面我们通过本例来考察上述性质的直观含义。假设初始财富减少50%至5000, 投资者的期望效用函数则可定义为Epooru (x) =0.5ln (5250+0.45x) +0.5ln (5250-0.35x) , 令

解得x≈1667, 与之对应的期望财富E*poor (x) 为5333.35, 期望效用E*pooru (x) 约为8.57。假设初始财富增加50%至15000, 则可定义投资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richu (x) =0.5ln (15750+0.45x) +0.5ln (15750-0.35x) , 令

解得x=5000, 与之对应的期望财富E*rich (x) 为16000, 期望效用E*richu (x) 约为9.67。

由此可见, 当初始财富减少50%至5000时, 投资者的最优风险资产投资数额从3333.3减少到1667, 降幅为50%。当初始财富增加50%至15000时, 投资者的最优风险资产投资额从3333.3增至5000, 增幅为50%。因此, 在本例中, 投资者初始财富的减少使其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投资数额, 初始财富的增加使其增加对风险资产的投资数额。此外, 我们还发现, 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投资增加 (减少) 比例恰好等于初始财富的增加 (减少) 比例, 均为50%。以上结果印证了风险偏好理论的两条结论:令X为风险资产投资额, W0记为初始财富——— (1) 如果投资者的绝对风险规避系数随财富增加而递减, 则随着财富的增加, 投资者会增加投资于风险资产的财富数量, ; (2) 如果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为常数, 则随着财富的增加, 她对风险资产投资的增加比例等于初始财富的增加比例,

对比初始财富变化对期望财富与期望效用的影响, 我们还发现因此在本例中, 初始财富增减相同的比例会使满足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期望财富呈同比变动, 但是其对应的期望效用的增减却呈现非对称变化———初始财富减少引发的效用损失远远大于初始财富增多引起的效用增加, 这说明风险厌恶者从自身期望财富的增加获取的满足感远远不能抵消相同程度的期望财富减少对其造成的失落感。此外, 初始财富增减带来的期望财富增减比例同样远远大于与之对应的期望效用增减比例, 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在此例中表现地格外明显。

三、EU理论的缺陷

尽管EU理论自提出以来便一直被奉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行动准则, 然而正如两位创始人所言:“要把效用这个东西界定清楚并加以应用是非常困难的, 要将其描述为一个数字则更为困难。”对EU理论的一个经典质疑当属Allias (1953) 悖论。给定两组试验, 每组试验包含两个选项, 试验者面临的支付矩阵归纳如下

大多数受验人在面临试验一的时候都选择了拥有肯定收入的A选项, 按照EU理论的逻辑, 选择A选项的受验人在面临试验二的时候应该选择C选项, 因为既然U (1, 000, 000) >0.10U (5, 000, 000) +0.89U (1, 000, 000) +0.01U (0) , 就能推出0.11U (1, 000, 000) +0.89U (1, 000, 000) >0.10U (5, 000, 000) +0.89U (1, 000, 000) +0.01U (0) 即0.11U (1, 000, 000) >0.10U (5, 000, 000) ,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受验人在试验二中选择了D选项, 这表明0.11U (1, 000, 000) <0.1U (5, 000, 000) 。以上结果与EU理论中的独立性公理相矛盾, 独立性公理认为人们对选项A/B与C/D的偏爱不应受到由0.89的概率所产生的共同结果值的影响。直观理解就是:如果两个行为的期望效用值的大小关系为Eu (A) >Eu (B) , 那么在这个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共同的值对于原不等式依然成立。抛开人们行为上的选择偏差,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 独立性的公理之所以被违背还在于它忽略了商品间的互补性或替代性。比如对于一台任天堂3ds游戏掌机和一台索尼PSVita游戏掌机, 笔者更偏好前者, 但如果对于一台3ds加五盘PSVita游戏卡带的组合与一台PSVita加五盘同样的PSVita游戏卡带的组合, 笔者肯定更偏好后者。

EU理论的另一争论点在于其假定决策者具有完全理性。在面临不确定环境时, 决策者能够通过其掌握的信息, 分析出每种可能的结果并计算出相应的概率。然而, 在现实环境中, 决策者受到自身心智的限制而很难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环境下设想出各种行为后果, 更缺乏对客观概率的估计能力。现实生活中, 信息的搜集本身就具有高昂的成本, 意图掌握完整的信息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此外, 经济学家 (Kahneman&Tversky 1979) 还发现, 当行为人同时面对两件对其财富产生损益的事件时, 人们会单独衡量每一事件, 并认为收益的重要性远远低于损失———哪怕两件事情的组合会增加他们的总财富。有鉴于此, Kahneman和Tversky (1979) 用价值函数去代替传统的效用函数, 将效用函数里唯一的自变量———财富, 分解为收益与损失两个自变量, 并使用主观决策权重去替代客观概率。

简言之, 正如EU理论的批判者所说, 现代主流经济学将行为人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建立在期望效用理论之上, 但大量的行为或选择悖论却证明建立在数理逻辑上的先验假设与现实中的行为人选择并不一致。但是, 从经济学发展的脉络来看, 期望效用理论的产生促成了金融学理论特别是资产定价和证券组合选择的大跨越。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的传统金融学说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被不断地修正与扩展以解释不完全信息及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真实市场行为。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著, 费方域, 朱保华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九版) [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2]哈里·兰德雷斯、大卫·C·柯南德尔著, 周文译.经济思想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3]乔治·彭纳齐著, 杨墨竹, 李凤羽译.资产定价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吴开超, 张树民等著.微观经济学 (第二版)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5]朱旭强著.“股权溢价之谜”研究——对资产定价、风险偏好与效用函数的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期望动机理论 篇3

1 期望-成本-收益模型的构建

笔者将旅游地生命周期依次划分为热情阶段、冷漠阶段、厌恶阶段和怨恨阶段。在假设中通过发展期望、实际收益及其细分的数个特殊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1。

在上述假设变量的基础上, 笔者构造了期望-成本-收益模型。笔者设法确定自身期望、社会期望等6个外生变量的影响系数, 并代入模型以期得到旅游景点所处的发展阶段。笔者提取了上述6个因子, 其载荷普遍在0.6以上, 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

经数据处理, 确定的各细分变量影响参数如下:a1=0.67, a=0.19, a=0.15, b=0.45, b=0.36, b=0.20。影响系数K为0.52。由于调研样本限制, 参数M1、M2尚不能确定。经过对反应居民对当地旅游业态度的问题数据的处理后, 当置信度为0.8时, 居民态度的均值为3.716 7, 处理后为-0.716 7;置信区间为[-3.836 0, -3.597 4], 处理后置信区间为[-0.836 0, -0.597 4], 尚处于热情阶段, 因此其发展还在上升期。

2 结论

在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项影响地区居民感知的关键因素中, 社会成本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旅游建设带来的良好社会收益。而由旅游开发带来的传统文化破坏同样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考虑到当地年轻化的人口结构, 在短期内这一问题也许不会制约其发展。但是从长远看, 一处旅游目的地缺少了文化财富, 就缺少了长远发展的动力, 终究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

参考文献

[1]Weight P D.Place attachment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renewable energy:A tidal energy stud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 (131) :336-343.

[2]高维忠.区域旅游业发展居民满意、期望与态度关系研究——基于粤北生态发展区城乡居民样本的SEM实证分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 (61) :51-55.

[3]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兴亚.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安徽省金寨县案例研究[J].南方金融, 201 (52) :64-67.

期望动机理论 篇4

设计方案的选择方法有很多, 运用比较多的有价值工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多属性决策方法以及指标期望理论等。

指标期望理论起源于1931 年Dembo对期望水平概念的归纳。所谓期望水平是内在的理想状态, 这个期望水平应根据外在的条件而变化。

1992 年, Stanley Zionts首次提出期望水平交互求解法, 在求解过程中随时与决策者进行交互, 便于决策者及时调整期望水平以更好地反映其意愿[1]。

1997 年, 吴清烈、徐南荣针对含整变量多目标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期望水平的交互式决策方法, 该方法充分考虑决策人的交互要求[2]。

2004 年, Maeiej Nowak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水平的交互式决策方法, 该方法要求决策者对每一个指标设定一个偏好阀值[3]。但是没有对指标期望的类型进行分类。

2006 年, Besharati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顾客期望效用函数的产品设计方案选择方法[4]。

2008 年, Yan等人依据顾客给出的3 种类型的语言评价信息形式的指标期望, 通过计算设计方案满足顾客期望的概率得到设计方案的排序结果[5]。但是, 指标期望的类型需要预先确定指标期望效用函数或概率分布函数, 在现实中比较困难。

2010 年, 徐皓等人提出了考虑指标期望是3 种类型区间数形式的产品设计方案选择的问题, 并依据公理设计中的信息公理, 给出了一种产品设计方案的选择方法[6]。但是这种方法中的指标都是定量指标, 并没有考虑定性指标。

在建筑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中, 很多指标都是定性指标。本文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将指标期望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 在考虑开发商的期望情况下选择最符合期望的建筑初步设计阶段方案。

1 模型参数定义

设A={A1, A2, …, Am}为备选设计方案的集合 (m≥2) , 其中Ai表示第i个备选方案。

C={C1, C2, …, Cn}为期望指标的集合 (n≥2) , 其中Cj表示第j个期望指标。这里的指标既包含了定量指标也包括定性指标。

ω={ω1, ω2, …, ωn}T为期望指标权重向量, 其中 ωj表示Cj重要程度, 且满足。权重向量 ω 通常由决策者直接给出或通过专家打分法获得。

P =[Pi j]m × n为决策矩阵, 其中Pi j表示备选设计方案Ai针对期望指标Cj的实际值或设计值, 它可以是一个数值, 也可以是一个区间数[Pi jL, Pi jR], 通常Pi j由设计小组来确定。

e={e1, e2, …, en}T为指标期望向量, 其中ej表示决策者针对指标Cj给出的指标期望值, 它可以是一个数值, 也可以是一个区间数[ejL, ejR], 也可以是定性描述。

1.1 定量指标

根据实际情况, 决策者可能给出下列3 种定量指标的期望类型:

(1) 所选择的设计方案在指标Cj上的实际值Pi j至少要达到期望值ej。

(2) 所选择的设计方案在指标Cj上的实际值Pi j在区间[ejL, ejR]。

(3) 所选择的设计方案在指标Cj上的实际值Pi j不能超过期望值ej。

1.2 定性指标的量化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 定性指标可以通过等级设定、专家打分、模糊隶属函数等方式进行量化。例如, 某住宅设计方案中, 对外装饰的要求可以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5 种等级, 为计算方便, 可以假设这5 种等级分别对应数值1, 2, 3, 4, 5, 然后进行下一步运算。

2 模型建立

根据决策者给出的指标期望ej或[ejL, ejR]、决策矩阵P和指标权重向量 ω, 在备选的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步骤1:将决策矩阵P转化为符合期望程度矩阵B=[bij]m ×n, 其中bij表示Ai对期望指标Cj的实际值Pij符合期望值ej的程度。

3 种期望类型的bij计算公式如下:

(1) 设计方案在指标Cj上的实际值Pi j至少要达到期望值ej。

当PijL≠PijR时,

当PijL= PijR时,

(2) 设计方案在指标Cj上的实际值Pij在区间[ejL, ejR]。

当PijL≠PijR时,

当PijL= PijR时,

(3) 设计方案在指标Cj上的实际值Pij不能超过期望值ej。当PijL≠PijR时,

当PijL= PijR时,

由上面可以看出bij∈[0, 1]。

bij的值越接近0, 方案Ai在指标Cj下符合决策者的期望程度越低, 当bij=0 时, 则完全不符合决策者的期望;

bij的值越接近1, 方案Ai在指标Cj下符合决策者的期望程度越高, 当bij=1 时, 则完全符合决策者的期望。

步骤2:建立信息量矩阵I =[Iij]m ×n, Iij表示设计方案Ai在指标Cj下的信息量。

Iij越大, 表示方案Ai在指标Cj下符合决策者的期望程度越低。

Iij=1 时, 表示方案Ai在指标Cj下完全符合期望。

Iij=+∞ 时, 表示方案Ai在指标Cj下完全不符合期望。

步骤3:对于方案Ai, 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指标完全不符合决策者的期望, 即Ii j=+∞, 则表示方案Ai不符合决策者的期望, 应放弃该方案。

步骤4:在剩余的方案中, 把权重考虑进去, 计算方案的总体信息量I′。

根据公理设计中的信息公理定义, I′越小, 表示该方案符合期望程度越高, 由此选出最佳方案。

3 案例分析

某开发商打算投资建一栋多层住宅建筑, 设计院提供了4个设计方案, 各方案Ai的主要特征如表1 所示, 指标Cj的特征、期望值及权重如表2 所示。

为方便计算, 将指标中的一般设定为1, 较好设定为2。

将各个方案中的指标量化后得到矩阵P。

按照步骤1 的方法, 将矩阵P转化为符合期望的决策矩阵B。

按照步骤2 的方法建立信息量矩阵I。

一般情况下, 由矩阵I结合各指标的权重 ω, 按公式 (8) 算出最终各方案的总体信息量I′分别为0.16, 0, 0.79, 0.21。由于该案例中最后的矩阵I中仅有指标C6有非零数, 因此权重值不影响计算结果。由此A2方案最符合开发商的期望, 这与开发商最终选择的开发方案结果一致。

4 结论

根据基于指标期望理论建立的初步设计方案选择模型, 从应用案例计算结果可知, 该模型能为初步方案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此外, 该模型不单考虑了设计者的技术能力, 也可涵盖开发商的期望, 因此作为初步方案的选择决策来说, 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2]吴清烈, 徐南荣.含整变量多目标决策基于目标期望水平的交互式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 1997 (1) .

[3]Maeiej Nowak.Preferenee and veto thresholds in multieriteria analysis based on stochastic dolninan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eh, 2004 (158) .

[4]Besharati B, Azarm S, Kannan P K.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product design selection:A generalized purchase modeling approach[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6 (1) .

[5]Yan H B, Huynh V N, Murai T, et a1.Kansei evaluation based on prioritized m ulti-attribute fuzzy target-oriented decision analysis[J].Information Sciences, 2008 (21) .

[6]徐皓, 樊治平, 刘洋, 伊伟.一种考虑指标期望的产品设计方案选择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0 (1) .

[7]刘英平, 高新陵, 沈祖诒.基于模糊数据包络分析的产品设计方案评价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 (11) .

[8]石东, 李会民, 张利梅, 等.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 .

期望动机理论 篇5

一、企业绩效管理优化的背景及意义

(一) 绩效管理优化的背景

绩效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 在实施之后, 起到了激发员工活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在严重的市场形势逼迫之下, 我国企业也逐步采用了绩效管理方法, 并初见成效。但是,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法, 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互相影响, 如果其他方面没有改善, 绩效管理很难产生效果。从目前来看,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比如, 对员工提供激励时定下一些过高的目标, 或者是在激励时没有对症下药, 不是效价 (员工所希望得到的) 不够, 就是期望值 (员工经过努力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不高, 难以充分地对员工进行激励。

(二) 企业优化绩效管理的意义

优化绩效管理对于激发员工活力、推动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员工的角度来看, 以期望理论为指导, 那么, 企业确立的奖励就是与员工的需要相关的, 即效价比较高, 这样, 员工工作的动力比较强。员工个人的绩效就得到了改善, 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展, 员工受到激励。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优化绩效管理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企业能否胜出, 主要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这又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绩效管理恰恰在这个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二、绩效管理激励作用的基本方面

(一) 绩效与员工薪酬挂钩, 激励员工, 推动企业发展

绩效是决定薪酬的重要因素之一, 将薪酬与绩效挂钩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员工的薪酬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在一个企业中没有实施绩效管理, 员工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那么, 员工的士气会很低, 他们甚至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进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反之, 实施绩效管理, 将个人薪酬与个人绩效挂钩, 则员工会受到激励, 因为个人绩效会通过薪酬反映出来。这样, 在员工个人薪酬提升和个人绩效改善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推动企业不断地发展。

(二) 绩效与员工培训挂钩, 提升员工个体能力与业绩

员工培训是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情况, 解决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达到员工个人绩效提升和整个企业绩效提升的目的。那么, 对员工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呢?这一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影响着培训的效果, 也决定着培训的成败。实施绩效管理, 对员工工作进行评价, 能够发现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正是员工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可能员工本人并没有发现问题所在, 那么, 企业如果能够在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对员工开展相关方面的培训, 则必然能够提升员工的个人绩效, 帮助员工取得更好的业绩。

(三) 绩效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挂钩, 实现阶段性发展

绩效考核结果还可以用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将二者结合起来, 有助于达到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 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是激励员工的一个重要管理方法, 旨在帮助员工不断取得事业发展上的进步。实施绩效管理, 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准确、及时的判断。当员工达到一定的目标之后, 员工可以尽快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而且, 绩效管理本身也可以助推员工不断提升个人绩效, 帮助员工尽快实现阶段性的目标。

(四) 绩效与员工职位晋升挂钩, 共创企业员工的双赢局面

晋升是一种激励方式, 是对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的一种职位上的奖励, 当然一般职位上的奖励也伴随着薪酬的提升。晋升如果科学、合理、公开、透平, 则可以对其他员工形成一种正激励, 不仅晋升者受益, 其他人也会受益。如果晋升不公开、不透明, 则会严重影响员工士气。将绩效管理和员工晋升挂钩, 根据员工个人绩效来决定晋升与否, 则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这样, 员工就会有一种稳定的心理预期, 即工作表现好和个人晋升之间的联系。这也会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 每个人都要获得职业发展成就感, 那么, 通过努力工作可以实现, 并且是实现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双赢。

三、优化企业绩效管理以充分发挥激励作用的路径

(一) 培养绩效管理人才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要优化企业绩效管理以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还要培养绩效管理人才, 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绩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管理方法, 需要以一定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比如, 绩效管理需要设计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然后按照这一指标体系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需要不断地调整考核指标, 构建多层级指标体系, 完善评价机制, 并随着指标变化动态调整单项指标的考核权重。[4]这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 企业要将那些懂绩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安排到该工作岗位上来。同时, 企业还要加大对现有的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使其掌握本领域的最新动态, 能够将最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本企业中来。

(二) 深入发现员工需要, 提升效价

按照期望理论, 激励发挥作用的基本过程为:员工个人努力导致绩效提升, 个人绩效提升后企业进行奖励, 企业的奖励又必须是员工所需要的。这样的过程才是一个员工个人和企业双赢的过程, 为此, 要深入发现员工需要, 提升效价。员工有哪些需要, 比如在培训方面, 员工需要哪些培训;在薪酬方面, 企业能否提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之间的取舍等。总之, 要通过细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摸清楚员工的需要, 然后, 再对症下药, 增强企业所提供奖励对员工的吸引力, 从而增强激励力。

(三) 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增强期望值

同样, 按照期望理论, 不仅企业提供的奖励是员工所需要的, 而且与这个奖励相伴随的企业规定的目标也必须是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 即期望值本身是比较高的。这就要求企业内部要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条件, 比如明确的绩效考核体系、清晰的职位说明书、高效的员工培训、良性的竞争氛围等。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变革, 以与绩效管理的变革产生连锁反应, 共同起到激励作用。

(四) 采用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充分应用绩效管理结果

要优化企业绩效管理以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还要采用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方法很多, 比如关键绩效指标法、关键事件法、排序法、360度考评法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也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要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 并结合着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来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方法。此外, 还要充分地应用绩效管理结果。绩效管理的结果实际上是形成了一个考核结果, 即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了评价, 或者是表现为绩效的排序, 或者是表现为一定的分数。绩效管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得到考核结果之后, 不能将其束之高阁。

四、结语

企业绩效管理能够对员工产生强大的激励力, 但这里的基本前提是绩效管理本身是科学的、可信的, 员工愿意接受绩效管理。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 绩效管理人员必须是懂绩效管理的, 能够制定绩效管理计划, 并能够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能与被管理者时刻保持绩效沟通, 并能够充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的。这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个挑战, 也是个难得的改善管理的机遇。企业要充分地利用实施绩效管理的机会, 在理念、制度、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做出变革, 以适应绩效管理的要求。当然, 一种管理方法、理念的实施, 其效果呈现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地改进工作, 最终实现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摘要:企业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通过与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员工晋升等的挂钩起到激励作用。正是因为企业绩效管理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才需要不断地抓好绩效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此, 培养绩效管理人才, 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深入发现员工需要, 提升效价;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增强期望值;采用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 并充分应用绩效管理结果。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激励

参考文献

[1]孙艳彪.浅谈企业绩效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5 (4) :215.

[2]伍晓阳.论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激励作用的发挥[J].经营管理者, 2014 (19) :165.

[3]周景坤, 黄勇.企业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10) :48.

期望动机理论 篇6

1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员工认为某一行为能够达到其所希望的预期目标的时候才会采取行动。这里面蕴含三种关系: (1) 要让员工相信高水平的努力行为能够实现高水平的绩效; (2) 有了这种高绩效, 就能够得到一定的奖励; (3) 这个奖励能满足员工预期的目标。在明确这三种关系的基础上, 员工的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 (激励力) 是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所谓期望值是指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顺利完成工作的把握程度。效价则是指对工作及其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一般情况下, 组织管理要收到预期的激励结果, 要以激励手段的效价和激励对象获得这种满足的期望值都同时足够高为前提的。期望值的高低由前两种关系决定。也就是说, 员工觉得个人努力实现绩效的可能性和实现绩效后获得组织奖励的可能性都要比较高, 期望值才能高。效价的高低是由第三种关系决定, 也就是说, 组织对员工的奖励越能够员工的个人目标, 效价值才能够越高。因此, 期望理论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正确识别个人努力与个人绩效的关系, 个人绩效与组织奖励的关系以及组织奖励与目标需要的关系。这三种核心关系的把握对期望理论的成败至关重要。这个理论对于企业在工作中有效的激励员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2制定有效员工激励措施的分析

期望理论关注了引起激励程度变化的变量, 有效解释了员工生产效率低, 工作情绪低落, 以及流动性高等现实问题。企业可以从这期望理论三种核心关系入手, 增加员工激励措施的有效性。

1) 从提高员工对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个人绩效的期望值的角度分析。要想提高员工对实现绩效的期望值, 企业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入手。从客观角度, 企业为员工订立的工作目标要切合实际, 不能过高, 过高的工作目标会使员工丧失工作的信心。同时, 企业应该增加对员工劳动技术方面的培训, 完善员工工作配套服务, 提高员工实现工作绩效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期望本身就是一个主观词汇, 员工对工作目标和自身工作能力的认识,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望值的大小。因此企业也要对员工进行认识能力的思维培训, 让员工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水平, 提高工作自信心。

2) 从提高员工对实现个人绩效获得组织奖励的期望值的角度分析。组织需要以一种制度的形式明确员工所获得奖励都将直接与个人绩效挂钩。将个人绩效作为普通员工工资分配的主要标准, 一方面可以增强职工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信心, 增加员工工作的动力。另一方面, 这种明确的制度安排也可以减少非绩效因素对于普通员工工资分配的干扰,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分配过程中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并有助于预防潜在的企业制度性腐败的形成。

3) 从提高组织奖励对于员工的效价的角度分析。每个员工都是独立的个体,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偏好, 即使是同一个员工在不同的时期, 也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因此, 要想有效激励员工, 组织的奖励必须对员工是有效用和有价值的。也就是说, 组织的奖励必须符合员工的追求, 否则, 这种奖励将不会对员工具有吸引力, 激励的效果就会很差。因此, 企业必须关心员工, 了解员工, 明确员工的真正需求, 并用员工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作为组织的奖励, 从而更好的吸引员工为企业进行服务。

能否有效对员工进行激励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的理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先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期望理论的角度来说, 企业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员工对实现工作绩效的期望, 提高员工对得到奖励的期望, 以及增加奖励本身对员工的吸引力。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 缺一不可。具体来说, 企业应该合理设定工作目标, 增加对员工的培训, 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并准确了解员工的需求。

摘要:员工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 员工的工作态度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然而不同的激励措施产生的效果却不尽相同。本文从期望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对员工实现有效激励的条件, 并对企业员工激励措施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期望理论,员工激励,企业业绩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美]琼斯, [美]乔治.当代管理学[M].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4]刑以群.管理学[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期望动机理论 篇7

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认识模糊、人职匹配知识不足、职业方向不明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和训练不够到位, 学生缺乏择业相关技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职业信息庞杂, 职业属性与高职生自身特征难以一一对应, 在择业过程中, 难以做到客观与全面的比较与取舍。因此, 如何帮助学生澄清择业心态, 明晰职业目标, 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命题。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采用期望理论的相关基础知识, 尝试运用定量化的手段来解决高职生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困惑。

一、期望理论在高职生职业选择中的锲入

从人类的行为动力系统分析可知, 行为除受到内在动机的激发而产生外, 也会因目标的吸引力作用而发生。期望理论就是从目标吸引力角度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的。期望理论认为, 动机能否推动行为以及如何去行动, 取决于个体对于目标的认识过程。一方面要对目标行为的结果作出判断, 另一方面还要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用公式表示为:

驱动力 (M) =效价 (V) ×期望值 (E)

其中:驱动力 (M) :指激发个体积极性和内部动力的强度

效价 (V) :指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和重要性

期望值 (E) :是指个体估计经过努力能否实现目标的概率

这个公式说明, 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 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 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就越强烈。结合学生的择业实际, 高职生是否选择某项职业, 在预选职业当中的工作积极性如何, 能否在自己所选的职业当中可持续发展, 既取决于该职业在学生心目中的效价, 也取决于学生从该职业当中获取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可能性。

利用期望理论进行高职生择业目标的遴选, 主要涉及效价分析与期望值澄清两个维度, 每种预选职业经过效价分析和期望值澄清, 其结果都可在择业动力决策方块中体现出来, 其乘积最大的职业, 就具有最大的激发驱动力, 也更容易使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从而使得该职业在当前阶段内相较于其他预选职业体现出了相对最优。因此, 把期望理论基础原理融入高职生择业过程, 分析、比较和选择贴合自身的最优职业, 不啻为一种可行策略。

二、期望理论在高职生择业中的应用

学生在择业初期, 可根据自身兴趣、专业、亦或市场环境等因素, 初步选取三至四个拟从事职业, 然后对其逐一进行效价分析及期望值的澄清。

(一) 预选职业效价的分析与判定

对于预选职业效价的分析主要包括价值满足程度、兴趣一致程度、擅长职业技能一致程度等三个方面进行细化打分。在职业价值观满足程度栏内, 可以看到职业价值观的9项最重要属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职业价值观实际, 由主至次, 顺序排列并给出由高到底的对应分值。接下来, 以类似的方式, 顺序排列自身职业兴趣及职业技能的现实类型。分别甄选出预选职业在价值观取向、职业性向类属、职业技能要求等三个方面最为重要的前两个子类型, 参照自我现实属性的对应分值分别相乘, 逐一比对, 便可评判预选职业的评估结果, 分别标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详见表一:

(二) 择业者期望值的澄清与评估

对预选职业期望值进行概率评估, 即评估每一个职业的风险或成功的几率。择业者可根据职业技能、职业心理素能、职业环境这三项标准来评估预选职业的成功几率, 等级依然是“优、中、差”。详见表2

(三) 择业决策的完成

完成了预选职业的效价分析与期望值澄清之后, 把每个职业的效价与期望值实现概率乘积罗列在决策方块上, 纵坐标为效价, 横坐标为期望值, 其数值既可以用“优、中、差”三个等级来表示, 也可以直接用百分比具体数值来表示。最后, 待选职业在“效价”与“期望值”两个维度上的结果, 同时呈现在“择业决策方块”上, 就很容易能够判定某项职业是否具有最大的激发内驱力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只有效价为正值时, 该职业才有激励力量, 零值没有激励作用。同样, 期望值为零值时该职业也不会具有任何吸引力。详见表3

三、期望理论应用于择业过程中的优化策略

高职生能否顺利实现自主择业, 是与招聘岗位在学生心目中的效价, 以及学生经过努力, 能否通过该岗位实现自身人生目标的期望值密切相关的。因此, 高职院校在职业指导教育中不但要努力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判断能力, 帮助他们找准社会定位, 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和开发学生通用职业心理素能以及专业特殊技能, 以期增加职业目标实现的概率。

(一) 高职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是顺利择业的基础

自我认知是进行清晰的自我定位的基础, 也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自我认知包括:认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 认知自己的性格特征, 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觉察自我的情绪变化、原因等。只有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才能比较客观地分析和判断预选职业的各类属性, 从而发现真正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岗位类型。

首先,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课程的指导作用, 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 帮助他们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 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并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正确的择业动机, 进而培育一套相互渗透和自我发展的知识结构, 为行为内化、人格完善提供判断依据, 使他们自觉结合主客观条件自主判断各类职业的效价。

其次, 要利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影响和促进高职生自我认知的合理矫正。在环境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中, 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增强认知结构的辨别判断功能, 使原有观念在外界影响下或增强或矫正。把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与推动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 把促进个体认知水平的提升与接受社会价值标准的检验统一起来。

另外, 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介入,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目标及能力特长, 通过职业测评、性向测试、个体咨询等手段增强学生“职业”与“自我”的之间的联系, 建立基于自身人格特征的职业效价理想标准体系。

(二) 培养和发展高职生的职业通用心理素能和专业技能是顺利择业的保证

高职院校在突出培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也应该努力结合各类活动对高职生进行通用心理素能方面的训练。根据所要增强和培养的心理素能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内容, 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去体验心理上的变化, 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和结束时进行相应的认知上的调试, 最后通过反复强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 最终积淀成高职生职业生涯所必需的通用心理素能。

首先, 应该循序渐进地对高职生职业素能进行培养, 笔者认为, 整合现有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思想修养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 建立以学生认知心理发展为主线, 三课程核心内容为模块, 贯穿于高职全程教育的职业心理课程体系, 是实现高职生顺利择业的必由选择。这一课程体系纵向形成一年级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 二年级职业心理通用素质准备, 三年级职业应用能力准备;横向形成课程辅导、个性服务、拓展训练、社会实践四个方面。

其次, 应该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 紧密联系社会职业环境实际, 进行开放式职业指导。采取“专、兼、聘、组”等形式,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从社会企业以及优秀毕业生当中选用合适人员担任职业规划辅导, 教学方式亦可灵活多样, 讲座、模拟、实践、拓展训练均可采用。学校还应与用人单位、实习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对毕业生进行经常性的联系沟通, 将教育与市场紧密的联系起来, 使得职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有阵地、有依托、有载体。从本质上讲, 高职生职业素能的全面提升, 将保证了学生择业期望值实现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之茜.关于我国高校实施大学生生涯辅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9, (30) :154-156.

[2]邵小芳, 朱丹.大学生职业辅导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实施[J].江苏高教, 2007, (6) :68-69.

[3]务凯, 黄静.期望理论及其在大学生择业时的应用[J].就业, 2010, (04) :191-192.

[4]周丽新.基于期望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思考[J].北京教育, 2010, (06) :44-46

[5]邢文祥.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6) :57-58.

上一篇:海洋工业大气下一篇:生物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