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2024-09-16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精选8篇)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篇1

1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它是一个探讨人类自身如何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1,2]。该理论建立在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动力这一基本假设之上。它主要探讨控制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和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的关系,以及动机改变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1.1 自我决定理论对动机的区分

自我决定理论与其它动机理论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把动机看作一个单一的概念,也不是把动机简单地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ernal motivation),而是把动机看作一个连续体,完全没有动机和内部动机分居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无动机(a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间存在几种不同状态的外部动机,它们是内化程度不同的中间调节状态,分别是外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内摄(摄入)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认同调节(identified regulation)、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而从这个连续体的一端到另一端体现了从控制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到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的逐渐变化过程。

自我决定理论根据外部规则与个体的自我感整合程度的不同把外部动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个体的行为与报酬或避免惩罚密切联系,这完全是外部调节。当行为与自尊或自我价值密切相关时,个体会在乎外部规则和要求,但并没有接受这些规则和要求,而这些规则的遵守与个体的自尊有密切关系,否则他会感到内疚和羞愧,因而他是被控制的,这是内摄调节。当个体充分地认识到某行为对自己的重要性,并能认同这些规则时,在行动的过程中它不会感受到压力和控制,而是更多地体验到自由和意志,这是认同调节。当个体能够把外部规则和自我的各个方面很好地相互吸收融合,并对自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时,就达到了整合调节。整合调节是最高程度的外部动机的内化,它与内部动机有很多共同之处,但还不等同于内部动机,因为它还有工具性的成分,行动本身还不是终极目标[3]。与整合调节相比,内部动机则是充满兴趣和享受的。

1.2 三个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动机的关系

自我决定理论的一个分支理论是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theory),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者从促进内部动机和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入手,归纳出三种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the needs for autonomy)、能力需要(the needs for competence)和归属需要(the needs for relatedness)。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内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三个基本心理需要是否满足,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为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提供支持。如果环境能够让个体体验到自主性(如,个人意志、发表看法、采取主动),或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我决定程度较高时,他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他的内部动机就会高。能力需要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同义,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如,有效力、恰到好处的挑战,能把人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而归属需要(与某人相联系或属于某个团体),指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这时人们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总之,能够满足三种心理需要的社会情境能让个体更长久地坚持某项活动,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产生更积极的行为结果。而阻碍三种需要满足的环境通常会降低个体的动机、成绩和幸福感[4,5]。在三种基本需要中,自主需要的满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它两种需要满足的情况。

1.3 社会环境中影响人们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主要因素

近来的研究较多地探讨了影响人们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主要包括奖励、人际氛围、目标等。

围绕奖励对内部动机的影响,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个体来说,奖励等外在事件具有两种性质:信息性的和控制性的。信息性的奖励指积极的反馈,它传达的信息是个体能胜任所从事的活动,或者能让个体知道如何更好地胜任该活动。此类性质的奖励能增强内部动机。如果要求个体在获得某一特定的结果后才能给予奖励,如,规定了个体要获得奖励,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用特定的方式完成某事,这类奖励就具有控制的性质。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性质的奖励会削弱内部动机[2]。

一些研究发现家庭、班级、工作群体中的人际氛围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动机。如果在这个群体中个体会感到压力或控制,这会降低内部动机,如果提供的是支持性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有意义的解释说明,会增强他们的内部动机。如,教练在设计一组组的练习,进行不同的分组训练时,以及对队员的成绩做出评价时,他们就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他们的人际氛围,这对运动员的动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训练中过于强调同伴间的竞争、成绩,强调赢的结果,就会使队员陷入一种外控的状态,导致个体丧失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即内部动机的缺失[6]。

在SDT理论框架下的另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关于人们所追求的目标的性质怎样影响个体的动机。如,Kasser 和 Ryan (1996)认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被区分为两类,一类包括了积聚财富,成为知名人士,有迷人的形象等,这类目标的焦点是价值的外部表现,因此被称外部目标。而另一类目标包括了个人的成长,关系的建立等,因为它们直接与自主、归属、能力等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因此被称为内部目标。Kasser 和 Ryan (1996)的研究表明,当个体追求的是外部目标时,他通常体验到较低的幸福感,而那些追求内部目标的人会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7]。简言之,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性质与他们的幸福感密切相关,内部目标的追求与实现能够使人体验到更大的幸福感。

有关研究还发现,当人们强调对外部目标的渴望时,倾向于被所追求的目标控制;当人们强调对内部目标的追求时,则倾向于更加自主。Sheldon, Ryan, Deci和Kasser (2004)发现,人们所追求目标的性质可以预测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内部目标的追求与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8]。Vansteenkiste, Simons, Lens, Sheldon和Deci (2004)对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的研究表明,当控制人们行为的目标时,告诉一组被试,这个学习任务可以挣到钱(外部目标);而告诉另一组被试,学习任务可以让他们得到成长(内部目标),结果前者的学习成绩较差[9]。Vansteenkiste et al. (2007)在管理领域的研究发现,工作价值定向(work value orientations)可以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结果。与内部价值定向(工作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追求个人兴趣,为了自我实现)相比,工作外部价值定向(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为了金融上的成功,控制或影响他人,占据有声望的位置,)与较低的满足感,较高的情感枯竭,等更多的消极结果相联系,且这种工作价值定向还会阻碍人们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10]。

1.4 动机的个体差异

SDT理论认为,个体对事件的起因或决定因素的解释,以及个体会趋向于对事件进行何种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SDT理论据此区分出三种类型的个体:自主定向(autonomy oriented)、控制定向(control oriented)和非个人定向(impersonally oriented)。自主定向以兴趣和自我认可的价值为基础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处于自主定向的个体倾向于寻找机会以达到自我决定、自我控制。处于控制定向的个体倾向于寻找控制性的事件,或把事情解释成控制性的,这类个体是被动的地去做事的。非个人定向,这类个体关注那些无效的指示或没有意识地采取行动,处于这种定向的个体通常是自贬的,自己会有无助感。当个体认为任务过于困难或者事情的结果和自己的行为无关时,倾向于采取非个人的动机定向。SDT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三种倾向,只是程度侧重有所不同,个人倾向的不同会导致相应的人格差异。

2 自我决定理论的工作动机模型

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人的自主性,它把动机区分为自主动机和控制动机两类,且针对这两种性质的动机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体育训练、心理治疗、朋友关系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近年来,自我决定理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支持自主性的管理与工作效果有正相关。Deci et al. (1989)通过实验研究了工作场所中支持自主性的积极作用[11]。他们发现,在世界500强公司中工作的经理们支持自主的管理风格会让员工对工作以及工作环境的各个方面都拥有更高的满意度。他们更加信任公司的高层管理,并且感受到较少的压力和控制。如,管理者告诉下属工作前景,以非控制的方式提供信息,提供选择,而不是以某种方式给下属以压力等。在参与研究的公司中,对经理进行了支持自主性的管理风格培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支持自主性的管理风格使下属表现出更高的组织信任和工作满意度。

在支持自主性的工作情境中,个体的自主动机被更多地激发出来。Gagne′等人 (2004)的研究发现,自主动机与组织承诺有相关(引自Gagne′ & Deci, 2005)。在一项长达13个月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初期的自主动机可以预测最后的组织承诺。这表明,如果要员工接受组织目标并认真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工作,自主动机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Gagne′和Deci(2005)根据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个工作动机的SDT模型(如图1所示)[12]。这个模型表明,工作中的自主动机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工作内容、工作情境、工作氛围)和个体差异(因果定向)等前因变量的影响;而工作中的自主动机直接影响工作业绩表现(复杂性,创造性和组织公民行为)、主观幸福感、组织信任和组织承诺以及工作满意度等后果变量。

根据这个模型,工作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动机的性质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这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具体问题:要做的工作对个体来说是否具有恰到好处的挑战性;个体对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是否具有选择性;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指示、要求等是否给予了足够的理由和解释;对于完成工作的情况个体能否得到上级及时的信息反馈等。对上述问题的肯定回答都将促进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动机的形成,反之将使个体陷入控制动机的支配。上述影响因素与不同倾向的个体相结合可能会导致不同性质的动机,与自治因果倾向的个体相结合会促进自主性动机的产生。

Gagne′和Deci(2005)认为在自主动机的支配下,个体在业绩、情感、组织信任和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上都会有更积极的表现。如,在自主动机的支配下,个体更愿意从事复杂的工作,会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更愿意履行公民行为;从情感上看会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对组织更信任并保持对组织的承诺,拥有更高的组织满意度。而在控制动机的支配下,对上述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上述模型基本涵盖了近年来的研究所证明的影响人们自主动机的因素,为管理者激发和培养工作人员的自主动机提供了参考框架,这是其意义所在。但该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以容纳新的研究结果。如,过去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在自主需要上可能存在个体差异,但现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自主需要是普遍存在的,不会因民族、文化、国家的差异而存在差异。另外,此模型并未把目标性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因变量列出,研究表明,不同性质的目标(内部目标或外部目标)对动机的性质也有重要的影响。

3 自我决定理论对组织管理的启示

自我决定理论从本质上探讨了自主动机和控制动机的不同,并认为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是以能力、自主、归属三种需要的满足为条件的,同时受到奖励、人际氛围和目标等外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基于前人的研究及上述工作动机的SDT模型,我们认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对组织管理中具体管理措施的完善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3.1 营造激发自主动机的组织情境,给予员工适度的自主支持

Baard, Deci和Ryan (2004)对投资银行管理人员的研究表明,支持自主的经理比起那些控制风格的经理能让手下的员工更好地满足基本心理需要,更投入地工作,有更高的幸福感和更好的业绩[13]。Lynch, Plant 和 Ryan(2005)发现,当一个处理病人的新程序被介绍到一家州立精神病医院时,从上级那里感觉到较高的自主支持的员工比起那些体验为高控制性的员工,表现出更内化的完成任务的动机。他们报告了更高的幸福感、工作满意度,他们对病人也倾向于较少的控制[14]。

在工作情境中,让员工体验到自主,可以在制度和个体两个水平上体现。公司在制订制度性文件时,能够考虑员工的意见,即使不能采纳也要做出回应,如合理的解释等。在个体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管理者能够倾听下属的观点,了解他们的情感,鼓励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修订自己的工作计划,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反馈,但要注意以支持和非判断的方式提出。让员工感到自己在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上有自主权,他们可以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且不是在上司控制性的监视之下工作。

3.2 通过满足员工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促进员工内化组织的管理目标

Deci等人描述了一个动机内化的连续体,最低水平是外在调节,其次是投射调节、认同调节,最高水平是整合调节。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是通过内化的方式进行的。Schunk(1997)认为,内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将来自外部环境的要求(控制)转化为内在的需求(自我决定)。而在内化过程中,员工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起关键作用。

前述支持自主的工作情境能促进自主需要的满足。而能力需要的满足取决于对工作的评价和员工是否体验到积极的挑战。在组织管理中,对员工工作的评价是普遍存在的,但对后者则往往易被忽略。员工感受到的挑战过小、最佳,还是太大,可以通过观察员工表现出的情绪进行判断。如果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为厌烦或枯竭,则表明挑战过小或太大,如果表现出兴趣和兴奋,则是最佳挑战水平。三种心理需要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自主和能力需要的满足可以提高管理者和下属间的关系质量,从而促进归属需要的满足。当员工感觉到上司关心他们的需要时,他们对工作以外的东西,如报酬、利益的关注度会降低。当员工在工作情境中体验到社会支持的缺乏,自身对工作的影响和控制很微弱时,他们会更多地体验到工作压力,并对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

3.3 合理利用奖励

自我决定理论对奖励的看法,在组织管理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Edin (1975)报告,以色列集体农场工人的内部动机和他们对外部奖励的觉察间存在负相关。Deckop 和 Cirka (2000)发现,在非盈利组织进行绩效奖励计划导致了内部动机的下降。这表明在工作环境中,奖励可以削弱员工的内部动机。此外,Shirom, Westman和Melamed (1999)发现奖励成绩计划导致蓝领工人工作的幸福感下降,尤其对那些感觉他们的工作很单调的工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管理中必须科学谨慎地运用外部奖励。

这一发现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现象“过度理由效应”相类似,当个体行为的动机(理由)来自于外在奖励时,实际削弱了内部动机的水平,当外在奖励不再具有吸引力或者个体行动遇到更大挑战时,个体不再有内在热情去继续从事艰苦的工作。例如,企业的研发人员从事高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对所研究内容本身的探索欲望比其它的任何外在奖励更能激发个体行为。同样,当前高校盛行的对科研成果的量化管理、重奖等行为,其实都与此背道而驰,不利于内部动机的激发,也不利于创造性的发挥,这是管理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4 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于自我决定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有些已经得到实验室或者实践的验证,但还有一些必须在研究中进一步探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以后在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可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不同的动机对不同性质的工作任务可能有不同的影响。该理论强调内部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兴趣和自发的满足有关,而个体在控制动机支配下的行动是枯燥乏味的,但对个人选择的目标的实现相当重要。从教育领域的研究来看,这两种不同的动机在对不同性质的任务进行结果预测时,其有效性是不同的。内部动机(自主动机)在那些有趣的和享受型的任务上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外部动机(控制动机)在那些需要纪律和努力的任务上有更好的预测效果。考试和学分代表着控制动机,它表现出对学习加工深度的阻碍,但是可以促进死记硬背的成绩;竞争、奖励和评价倾向于控制性,它们也被发现会降低创造性。这些结论还需要在组织行为领域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第二,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时间进程、影响因素怎样,以及怎样使得这个变化得以顺利发生,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还需要在管理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因为人们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得不去做某事的,特别是在工作情境中。如果能够顺利地内化和整合外部目标,个体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保证拥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这应是组织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三,个人的因果关系定向、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否影响个体的自主需要,支持自主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的提高是否适用于所有个体。目前就这个问题,研究者只是在教育领域做了一些探讨,他们发现自主需要对于不同文化的个体表现出同等积极作用。但是在组织管理领域的情况如何,相关跨文化研究还很少。因此,自我决定理论中所倡导的支持自主的管理理念是否适用于所有的文化背景、所有的个体,还需在组织管理领域做进一步探讨。

综上,自我决定理论为深层次理解人类的动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管理实践中,只有提供一种信息性、非控制性、支持性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提高员工三种心理需要的满足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内部动机或将外部动机整合内化到较高的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双重目标。

摘要:介绍动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基本内容及近来的研究成果,介绍Gagne'和Deci所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的工作动机模型,还探索SDT对组织管理的启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动机,自我决定理论,自治支持,组织管理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篇2

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theory)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M.V.Coving-ton)于1984年提出来的。卡文顿教授认为,自我接受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自我接受的前提是肯定自我价值。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常把自我价值与能力相等同。因此,在充满竞争的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为增强和保护有关能力的自我概念所进行的努力。自我价值(self-worth)指个体对自身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悦纳程度。在学校里,当学生取得了好的成绩时,就能够增强其个人优越感,维护其积极的正面形象,提升自我价值。反之,则会威胁其自我价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功,总有一些人会失败。失败是一种负面的影响因素,它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情绪,如失望、沮丧、自暴自弃等,进而影响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认识。所以,有些学生在长期追求成功而又得不到成功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我价值,同时又避免缺乏能力的评价,就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降低努力来避免失败和失败的消极含义——缺乏能力。卡文顿教授的自我价值理论向我们清晰地论述了“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肯努力学习”这一问题,即主要讨论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

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学业成功可以使人感到满足,产生自我价值感,而成功又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能力高的人容易成功,成功又给人以自我价值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样对于他们来说,失败的解释更多的是认为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够,成功更多地被认为是个人能力的展现而非努力的结果。在学校情境中,普遍存在着“能力竞赛”,学校的评价系统强调成绩和名次,奖励也只是给予极少数学习成绩优异者。在这种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中,当学生长期追求成功却得不到成功,而他们又要维护自我价值,不承认他们能力低,也不认为通过努力就能取得成功,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降低,就会不努力、不发奋,放弃学习,用逃避失败来维护自我价值。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培养能力的增长观

能力是保证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学习能力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而个体所持有的能力观,则会直接影响到他在具体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反应及其对努力的看法。Dweck和Elliott于1988年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能力观,即能力的实体观和能力的增长观。能力实体观认为个体的能力是先天的、固定的、与生俱来的特质,个人是无法控制的;能力增长观认为,能力由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能所构成,个体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能力。当学生持有能力实体观而面临失败时,就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取得成功,自己的能力是先天就决定了的。因此,他们宁愿选择主动地逃避,也不愿付出自己的努力。所以,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积极乐观的态度,保持能力的增长观。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能力是一种用来解决问题的资源,可以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而增加;其次,让学生知道能力是有多个维度、多种形式的,所有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某些方面的专长。按照Gardner的多元智力的观点,一般智力包括七种能力因素:语言能力、逻辑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鼓励学生尽可能地运用这些能力,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同时给以及时地反馈和奖励,加强学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正确认识努力

卡文顿教授发现,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而变化。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把能力和努力看成是同等重要的,考试失败后并不感到羞愧,而且认为努力才是好学生;但小学高年级以后,学生因为有了多次竞争的成败经验,他们不再把努力和能力看得同等重要,努力后有了好成绩的学生,说明他的能力较低(因为只有能力低的人才会努力),“努力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认同能力,而较少地认同努力,其学习动机相应地就越来越低。针对能力和努力的协变关系,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努力。weiner的归因理论中,努力是个体可以控制的一个内部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它同能力一样也影响着学习成绩。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那么他们就会信心百倍,并能够预期今后再次获胜,从而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对学习进步者给予奖励;作为学生,要认识到能力和努力在学习中缺一不可,不能采取偏见的眼光来看待努力而没有成功者,要正确地分析原因,从多方面来看待失败,以期待下次的成功。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系统,正确地运用奖励

在学校这种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校为成绩好的学生提供奖励,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学校提供的奖励也是很有限的,迫使学生不得不参与竞争或者自动放弃。从长远来看,能力竞赛提供奖励使得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不一定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胜过他人以提升自己的声誉,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动机。因此,在学校中要建立合理的系统,不能一切朝着学习成绩、名次看齐,要多方面地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外生活,多角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各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对他们的成绩予以肯定,而不仅仅只奖励学习成绩优胜者。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奖励,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当学生取得某种进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选择奖励的形式,或者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合理公正的评价系统,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归因,正确地看待能力和努力,学生也要保持一种建设性的能力增长观,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动机,取得学业上的提高。

师爱的境界

“心中有爱”是优秀教师最基本的品质。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他是一个比那种虽读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好一些;而如果教师把对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兼备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故事,就是这种既“高”又“实”的爱的体现。当时陶行知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当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篇3

关键词:人本主义,自我决定理论,体育课,动机,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不断地受到发挥个人潜力需求驱动的,即渴望得到个人发展[1]。强调人自我实现及自身需要乃是动机的内在来源,教育是发展人自身潜力的过程。而学校体育课则是发展人自身潜能最佳途径之一。

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动机是促进大学生生长发育和他们走出校门继续坚持体育锻炼的关键之所在。强烈的体

1自我决定理论的解读

自我决定理论(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将个体从事某一项活动的动机看成是一个自我决定的连续体[2]。

该理论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3种类型。外在动机又进一步被分为四个维度: 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与整合调节,构成从自主性最弱到较强的连续体[3]。例如,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获得愉快体验、社会交往等心理益处就是认同调节,或者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实现生命在于运动的价值观就归属于整合调节[4]。

对教学气氛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创造任务掌握气氛和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如图1所示,越靠近连续体左侧无动机,自我决定程度就越小,越靠近右侧内部动机,自我决定程度就越大。在连续体中间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外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STD)是一个涉及心理的需要和动力的动机理论,认为满足人的不同心理需要可以具有激发行为的意义[5]。自我决定理论提出自主、能力和关系3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概念,认为基本心理需要是连接外部环境与个体动机与行为的核心,当环境因素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时,就会促进内在动机及外在动机的内化[6]。心理需要包括自主性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例如,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多种体育活动即为自主性需要。因为只有出现了需求方能激发人的动机。

2以自我决定理论视角对体育动机的研究

目前,有关体育运动与动机过程研究,国内相关研究虽多,但这些研究未能运用新的理论系统探讨体育课与动机的相互影响,以及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影响。笔者以自我决定理论和体育动机为关键词,在CNKI和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表明,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切入点对体育动机进研究。

在体育教学方面:苏煜,郑厚成(2011)[7]根据自我决定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探讨缺乏体育学习动机的原因和表现, 在行为心理及应用方面: 刘丽虹,张积家(2010)[8]介绍了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DT)的主要内容,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所强调的自主动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心理治疗、运动和休闲、组织管理、朋友和浪漫关系等各应用领域里表现出的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中,得分最高的为整合调节,其次为认同调节、内摄调节、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最后是无动机;其次自我决定理论中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均可以预测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频次。但在自我决定理论中三种心理需求中能力需要的地位排序上,国内外学者略显不同,这可能因为是我国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变迁以及学校价值取向的影响有关。

3对体育课动机研究的启示

3.1最大化利用自主性支持促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

具体措施着重倡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启发和自我调节,同时,家长和教师多提供选择性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多样体育锻炼信息和灵活的锻炼体育项目。

3.2有效掌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变化来预测其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频次

自主、能力和关系这3种基本心理需要缺一不可。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课自主需要满足前提条件是提供可供选择的言语;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基础;最后, 体育教师要参考每位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水平,设置难度适中的锻炼任务来满足大学生能力需求。

3.3根据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的原则把自我决定理论运用在体育课教学中

根据实践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理清个体外部规范的工作机制和个体整合研究之间内在联系和差异。

3.4继承和拓展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篇4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学习困难,无法与老师互动,因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笔者将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改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定义及分类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该理论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当代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关注的是三种人类内在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能力需求指得到各种内外在结果并有效地进行必要的行动的要求;关系需求是与他人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与附属的需求,反映了在情感上与我们生活中重要人物联系的期望;自主需求指个人行动的自我启动及自我调节。需求这一概念为理解一些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现象提供了基础,将动机研究置于社会环境,强调人的自我调节、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而社会环境为满足能力、关系、自主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机会。

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对立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上)。内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快乐与满足;外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得到某种结果。内在动机强调自愿;外在动机强调被迫。

三、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激发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发手段,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低层向高层转变。在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关系需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会从侧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氛围需要。

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可在教室的左右墙壁上让学生张贴英语谚语,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是新的一天);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患难见真情);Eas and west, 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兴趣。另外,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教学生简短易学的英文歌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而且能够大大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帮助学生树立适当具体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明确而恰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英语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树立近期和远期目标,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刺激需要。

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石莉,2005)。既然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有如此大的调节作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 提供可理解性的学习内容及任务,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适合日后就业需求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觉得学起来有趣。

2. 倡导对话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个体与教学环境或教学媒体的互动等。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可采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结对子(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表演(role play)讲故事、唱英文歌等组织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各有所长,如能有效组织好这些活动,会使英语课堂产生活力,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话式教学中,从而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

3. 导入文化因素,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

布朗(1994)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注意文化导入,多介绍目的语国家的习俗和风土人情,以及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对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良好积极的英语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4. 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网络资源。

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的图文并茂,直观灵活、交互性强,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具有情境的真实性,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进行各层次的思考、判断,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Please”,当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时,应投给期待、鼓励的目光,或说“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Think it over, and you’ll find the answer.”;当学生答错时,说“Never mind, you may try again.”“It doesn’t matter.”;当学生回答接近正确时,说“Something is like that.”“Not too bad.”;回答正确时,说“Good.”“Very good.”“Excellent.”并表示感谢:“Thank you.”总之,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鼓励时,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主体,教师在学生智力水平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这样,必定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良性教学效果,使得英语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Brophy, J.著.陆如怡译.激发学习动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Meeombs, Barbaral.&Pope, Jame著.伍新春等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 2003.

[4]秦晓晴, 文秋芳.非英语职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篇5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学习困难,无法与老师互动,因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笔者将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应用到中职英语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改善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定义及分类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该理论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当代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关注的是三种人类内在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能力需求指得到各种内外在结果并有效地进行必要的行动的要求;关系需求是与他人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与附属的需求,反映了在情感上与我们生活中重要人物联系的期望;自主需求指个人行动的自我启动及自我调节。需求这一概念为理解一些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现象提供了基础,将动机研究置于社会环境,强调人的自我调节、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而社会环境为满足能力、关系、自主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机会。

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对立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上)。内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快乐与满足;外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得到某种结果。内在动机强调自愿;外在动机强调被迫。

三、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激发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发手段,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低层向高层转变。在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关系需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会从侧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氛围需要

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可在教室的左右墙壁上让学生张贴英语谚语,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是新的一天);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患难见真情);East and west, 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兴趣。另外,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教学生简短易学的英文歌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而且能够大大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帮助学生树立适当具体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明确而恰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英语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树立近期和远期目标,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

(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刺激需要

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石莉,2005)。既然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有如此大的调节作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 提供可理解性的学习内容及任务,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适合日后就业需求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觉得学起来有趣。

2. 倡导对话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个体与教学环境或教学媒体的互动等。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可采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结对子(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表演(role play)讲故事、唱英文歌等组织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各有所长,如能有效组织好这些活动,会使英语课堂产生活力,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话式教学中,从而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

3. 导入文化因素,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

布朗(1994)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注意文化导入,多介绍目的语国家的习俗和风土人情,以及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对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良好积极的英语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4. 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网络资源。

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的图文并茂,直观灵活、交互性强,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具有情境的真实性,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进行各层次的思考、判断,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Please”,当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时,应投给期待、鼓励的目光,或说“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Think it over, and you'll find the answer.”;当学生答错时,说“Never mind, you may try again.”“It doesn't matter.”;当学生回答接近正确时,说“Something is like that.”“Not too bad.”;回答正确时,说“Good.”“Very good.”“Excellent.”并表示感谢:“Thank you.”总之,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鼓励时,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主体,教师在学生智力水平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这样,必定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良性教学效果,使得英语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摘要:学习动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为依据, 结合中职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多年英语教学实践, 探讨了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中职,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Brophy, J.著陆如怡译激发学习动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Meeombs, Barbaral.&Pope, Jame著伍新春等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篇6

一、自我决定理论

(一) 自我调节机理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人是积极的有机体, 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 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后, 个人对行为作出的自由选择[2]。Deci和Ryan指出, 人类都试图满足三种基本需要:胜任力 (competence) 需要, 自主 (autonomy) 需要和关联 (relatedness) 需要[3~4]。胜任力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中感到自己是能胜任、有能力的需要;自主需要是指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中, 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关联性是指个体隶属于某一群体的需要。当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 个体便会产生行为动机的自我调节, 从无动机或者外在动机逐渐向内在动机移动。所谓的无动机 (amotivation) 是指个体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 缺少行为的动力, 处于“应付”状态;外在动机 (extrinsic motivation) 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 个体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激发下产生的行为动机, 外部动机不会自发形成而其导致的个体行为是工具性的;内在动机 (intrinsic motivation) 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引起的, 不需要外在条件的控制, 是自我决定的行为。行为动机由无动机到外部动机进而内化为内部动机是一个连续的自我调节过程, 是外部规则和自我价值观整合的过程。图1显示了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动机类型和其调节过程。

资料来源:Ryan, R.M., &Deci, E.L.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 55:68-78

图1最左端是无动机状态, 当我们的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无动机的状态。中间部分是外在动机, 描述了内化的不同程度:外部调节 (external regulation) , 个体行为是为了获得或者避免惩罚, 行为的原因完全由外部控制;内投调节 (introjected regulation) , 行为仍然受到奖赏和惩罚的驱动, 但同时包含了自我控制的偶然情况;认同调节 (identified regulation) , 当行为体开始考虑活动本身价值时产生的调节, 这时, 个体认同了活动的价值以及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但是此时的行为仍然由外部因素驱动;整合调节 (integrated regulation) , 当个体不仅认识到行为的意义且将其整合到自我感知中时产生的调节, 它是自我决定性最强的外部动机调节形式[5]。这一层面上的调节虽然仍然是工具性的, 但具有很强大自主性和自我决定性, 这点与内在调节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者构成了真正自我调节的基础[6]。

(二) 基本需要的满足对自我调节的影响

自我调节理论认为, 只有当胜任力、自主和关联需要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 行为体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调节, 三种需要及其满足程度对内部动机的产生有决定性影响[7]:首先, 当个体对外部的社会事件感到胜任感时, 会激发内心的成就感, 于是个体内部动机会能到增强。其次, 自主感即自我决定在动机内化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因为即使人们体会到成就感, 但是没有体会到行为的自我决定性, 那么就不能真正促进内在动机的形成, 只有在高水平的自我决定和胜任感同时存在时, 内在动机才能以强化。再次, 归属感的需要与个体内在动机也存在一定关系, 当个体在具有归属感的环境里时会更愿意地产生对环境有益的自主行为。最后, 三种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 自我调节机制就会越有效, 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变会越完全。

二、对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的启示

在高校学生干部激励中, 促使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意义同干部自我价值观的整合是保持学生干部积极性的关键。只有学生干部行为动机趋于内部调节, 学生组织才能永葆生机活力。自我决定理论给相关管理部门在学生干部激励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 满足学生干部自主需要, 增进他们的创造性, 对工作的满意度, 激发其内部动机

1.正确、合理地利用正激励。自我决定理论研究表明, 完成某种行为而获得的条件性表扬会削弱个体的自主感, 导致内在动机的降低[5]。在对学生干部进行正激励时, 必须以自主方式呈现, 应是纯粹的, 非控制的, 不能削弱个人的自主感。

2.提供自主抉择的机会。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应该强调“人本”的观点, 管理方法不能“一刀切”, 应该留有较大的余地让学生干部自主发挥, 使他们成为学生组织发展和学生活动开展的“思想者”, 而不只是“劳动者”, 这才能保持学生干部的活力。

3.授权激励, 授权要彻底, 要“宣告天下”。要彻底是指任人要信之, 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放手让其去想, 去做, 避免让学生干部陷入既有自己想法和思路又要考虑上级意思的困境, 导致被动和拘谨;要“宣告天下”是指不仅要让受权者明确知晓自己的权利, 承担责任, 使其行为动机内在化, 并且要正式地告知组织成员, 避免权受者在调动人员 (特别是同级干部) 上的尴尬处境。当然授权要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真正达到责权对等。

(二) 合理设计工作, 有效分工, 帮助学生干部感知的自己能力, 发掘潜力, 满足他们胜任力需要

1.岗位安排和工作分配更加符合何人兴趣、特长, 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实践中, 学生干部往往对自己擅长的领域表现出活跃的思维, 较强的自信心和行动的自主性。工作性质和爱好特长的一致, 一方面减少了学生干部对能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加大了其在工作中的自我意识, 提高了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工作动机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不是为了获得某种与活动本身无关的结果。同时, 对于整个组织来说, 这提高工作成员积极性和效率, 降低了协调成本,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2.充分参与激励。扁平化管理, 增进了解, 突破部门的局限, 使个体的独特能力充分展示于整个组织中。这时的激励需要目标激励来配合, 细化目标, 细分任务, 让组织成员充分参与, 增加其在工作中自我胜任力感知的次数。

3.提高学生干部的胜任感和成就感。要让学生干部觉得任务可实现, 进而满足其胜任力需求, 需要让他们认知自己的能力, 而这要有外部的积极反馈来支持。但是, 如同前面论述的那样, 正激励必须恰当, 不能损伤学生干部的内部动机, 要以一种非控制的, 支持学生自主的方式呈现。

(三) 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满足学生干部的归属感

1.增加老师与学生干部, 不同级别学生干部之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交流, 增加彼此了解, 一起分享忧虑, 减少工作带来的压力, 形成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

2.建立民主机制, 重视个体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干部有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并且能够得到组织的充分重视, 即使他们的想法没有采纳也要让他们感觉组织已经充分考虑, 使他们感觉自己处于变化的核心, 而并非团体控制了他们。

3.“区别”激励。这里的区别是指要使学生干部感到自己与非组织成员的区别进而产生归属感。包括最先且充分了解组织的各种信息和全局动态, 与指导老师和组织成员熟识的关系等。这要求在加强交流了解的同时, 建立完善的信息传输机制, 使得信息对称化, 让学生干部了解的信息范围不只局限在所负责范围内, 而是整个组织。

(四) 帮助学生干部整合活动意义和自我价值观, 促进学生干部行为动机的自我调整, 不断内化

1.“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法。要使学生干部对工作付出持续的努力, 需要让其了解学生工作的对于他们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发掘不同学生干部的才干,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促使他们将学生工作的目标和长远人生目标相结合, 促进学生工作价值和其人生观、价值观整合, 激发其对学生工作和自我培养的内在动力。

2.目标激励。组织目标的制定和细化要考虑学生干部自我的心理目标, 使两者不断整合, 最优点结果是组织的目标体现了学生干部的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观, 使行为动力机制由外部调节到内部。

摘要: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当人的胜任力, 自主性和关联性三种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 行为个体会进行逐步自我调节, 使外部的规则与自身兴趣、价值观相吻合, 最终产生内在动机。将自我决定理论引入到高校学生干部的激励上来, 对解决当今许多学生干部随着任期增加, 出现的积极性丧失, 工作被动, 中途离职等问题, 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高校,学生干部,激励

参考文献

[1]彭巧胤.高校学生干部需要结构与激励方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生论文, 2009.

[2]刘海燕, 闫荣双, 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在新进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 2003, (6) :115-116.

[3]Deci, E.L., Ryan, R.M., &Williams, G.C..Need satisfaction and the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996 (8) :165-183.

[4]Deci.E.L., Vallerand R.J., Pelletier L.G., &Ryan R.M..Motivation and Education;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EducationalPsychologist, 1991, 26 (3&4) :325-346.

[5]Herbert L.Petri John M.Goven.动机心理学:第5版[M].郭本禹, 等, 译.西安:陕西师范出版社, 2005.

[6]Vansteenkiste M., Lens W, .&Deci F.L..Intrinsic Versus Extrinsic Goal Contents i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Another Look at theQuality of Academic Motiv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6, 41 (1) :19-31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研究 篇7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基础

1. 引言

自Gardner&Lambert (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涛,李力,2010)。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Gardner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二语/外语研究心理学派的学者借鉴更广范围的心理学理论,在Gardner等的经典动机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扩展模式”。其中,英国心理学家D觟rnyei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觟rnyei (2005)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自我认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本文将着重阐述该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2.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基础

2.1可能自我和未来自我导向理论

自我概念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对于自我的总结性论断,它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的看法。而可能自我是个体未来状态下的某种自我表现,包括思想、形象和理念,它是个体未来目标和志向的表现(D觟rnyei, 2005)。

可能自我的概念是由Markus和Nurius (1986)提出的,他们将可能自我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未来愿意成为什么人,想要成为什么人,以及害怕成为什么人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怎样通过设立目标和期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根据Markus和Nurius的定义,可能自我是人们对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一种概念化,比如希望、愿望和幻想。从这方面来看,可能自我是一种未来自我导向。

可能自我是抱负和动机的认知表现,是动机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纽带,有助于动机的产生与维持。概括起来,它用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1)为积极自我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避免消极自我;(2)为个体实现目标的行动提供能量。它的影响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消极的自我评价导致个体出现逃避动机,力图避免恐惧自我出现;积极的评价激发个体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希望自我。

2.2自我差异理论

D觟rnyei (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借鉴了人格心理学中“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Higgins等人(1987)首先定义了三种自我,分别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指个体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征的表征;应该自我指个人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被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在这三种自我基础上,就产生了自我差异的概念。自我差异指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与现实自我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D觟rnyei认为(2009), Higgins的理想自我就是一种积极的可能自我,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不一致理论对于动机研究上极具应用价值,更适合用来解释个体动机的变化过程。

3.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可能自我和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D觟rnyei (2009)建立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理想二语自我,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想成为的理想自我是针对某种二语学习的,自我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缩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2)应该二语自我,指人们相信自己为了避免负面结果的产生而应该具有的那些特征。(3)二语学习经验,指与具体学习情境相联系的动机,如教师、课程设计、班级小组和前期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影响。这三层内容共同形成了对二语习得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框架,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具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之间差距的心理愿望”(D觟rnyei, 2009)。近年的实证研究已经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

D觟rnyei (2005)认为,当一个人说英语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同的人,而事实上也经常表现得和平时不同。在D觟rnyei (2005)的理论模式中,理想中的语言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想象中的目的语社团的成员,其心理建构的一部分源自现实生活中说英语的社团,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我们的想象而建立。根据心理学的自我理论,个体的可能自我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英语学习者的理想和二语自我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二语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

4. 结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框架尽管还有待更充分的实证检验,但是心理学派在这方向的努力,清晰地描述了英语学习动机的产生机制。因此,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将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者考查英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

参考文献

[1]Gardner, R.C., &Lambert, W.E.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59, 13 (4) , 266, 272.

[2]杨涛, 李力.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5) .

[3]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3 (2) .

[4]Drnyei, Z.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2005.

[5]Markus, H.&Nurius, P.Possible selves.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 41 (9) , Sep 1986, 954-969.

[6]Drnyei, Z.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in2.D觟rnyeiand E.Ushioda (eds.)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y and the L2 self (PP.9-2) .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9-42.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篇8

该理论以驱动力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 认为人的行为是基于三种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关系需要以及自主需要。并表明, 这三种类型的“营养”是个人成长、完善和幸福感的基础。

(1) 胜任需要, 也称能力需要, 人们需要感到在所处环境中自己是有能力的, 并为之采取相应的行动。 (2) 关系需要, 也称归属需要, 人们需要在社会中与其他人产生联系, 更期望能与重要人物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 (3) 自主需要, 也称自治需要, 人们需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去调节自我行为, 且重视该行为是否由自己决定。

2 自我决定理论与手机依赖症

不少关于手机依赖症的报道都是说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会损害身体健康、影响正常学业、人际关系恶化等。由自我决定理论分析, 高职学生会普遍患上“手机依赖症”, 是由于个体在操作手机的情景中产生满足三种需要的因素, 从而促进幸福感。首先, 智能机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可驰骋于各种程序间的能力:攻关类的游戏激发了学生验证能力的欲望, 新闻软件可以让学生体会针砭时弊的能力;购物平台让学生感受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其次, 智能机为学生与网络上的人构建了桥梁, 他可以借助手机在聊天、朋友圈、网络通话等多形式中自由选择交往方式。最后, 智能机的操作过程会使学生感到莫大的自由, 在操作中有着完全独立的决定权, 高职学生群体不可避免会产生趋向这种环境的行为, 进入这种环境制造的世界中去。

3 高职学生群体的分析

3.1 个人

高职学生在社会中以个体的形式存在, 有着满足需要, 感受幸福的需求。大学生对个人主权有着盲目的夸大, 却忽略了自己是否有实现愿望的知识, 是否有指引行为的能力。

3.2 家庭

家庭是高职学生的成长地, 是自我意识的诞生地, 这个层面主要包括:家庭结构、经济基础、亲情关系、教育模式等。

3.3 宿舍

顾名思义, 这是高职学生休息的场所, 因为生活空间的交集使宿舍承担了更多的角色, 是一处集体生活的场所。

3.4 学校

高职学生的学校背景是高等职业院校, 此类高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 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大学知识, 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

3.5 地区

这层面关系到的一是学校的性质,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方针是要服务地方经济的。二是地方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基础, 经济结构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 文化基础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培养。

3.6 国家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技能型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虽发展迅猛, 但仍有诸多困难, 直接困扰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需引起高度关注。

4 自我决定理论下解读手机依赖症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的三种心理需要的角度和高职学生层面的解析, 在此假设以下模式, 模式由两个维度组合构成。其中由A、B、C代表理论中的三种需要, 1、2、3、4、5、6代表个体的六个层面, 由此组合成18个代码如下表所示。

A1, B1, C1表示在个人层面问题上缺少何种性质的因素, 才会导致心理上的欠缺, 从而产生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症的普遍性。

A1:个人·胜任: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培养与发展有着盲目性, 他们不明白自己应该如何规划未来, 培养哪些能力。

B1:个人·关系: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期往往能力、成绩不突出, 缺少担任班委的机会, 人际交往圈比较狭窄, 所以在与他人的沟通上缺少表达能力。

C1:个人·自主:高职学生作为90后, 普遍缺少判断是非、自我决定的能力, 源于没有完善的价值观、扎实的理论、决策的机会。

A2, B2, C2表示在家庭层面问题上缺少何种性质的因素, 导致孩子患有手机依赖症。

A2:家庭·胜任: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从小父母的包办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展, 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 从而导致过激的情绪和行为。

B2:家庭·关系:由于是独生子女, 大部分孩子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私的一面, 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C2:家庭·自主:90后的父母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在一些重要环节, 如升学、专业, 会为孩子确定方向, 而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特长, 而遵从于父母的决策。

A3, B3, C3表示在宿舍层面问题上缺少何种性质的因素, 使学生迷恋智能机构造的虚拟世界。

A3:宿舍·胜任:高职学校的宿舍作为学生一个生活集聚地, 只能举办美化大赛之类的小型活动, 对于学生提高能力并不能提供较为广阔的平台。

B3:宿舍·关系:宿舍是一个小范围的生活圈, 个体间因为频繁交集反而会有负面影响, 例如造成交往圈的封闭。

C3:宿舍·自主:宿舍是一个集体, 在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 往往采用的是成员共同商量决策的方式, 个人意见通常只能作为参考。

A4, B4, C4表示在学校层面问题上缺少何种性质的因素, 基础教育结构是否不合理, 使学生在思想根源上产生偏差。

A4:学校·胜任:在基础教育阶段, 90后缺少能力锻炼。进入高职后, 这方面相对得到改善, 但是高职学校仍不可能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做到面面俱到。

B4:学校·关系:高职学校越来越注重心理教育。但是要达到师生共鸣的局面, 是需要时间的, 目前高职学生对于心理学课程的态度相对而言较为冷淡。

C4:学校·自主:高职学校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 目标和任务是明确的。学籍制度和考证制度的限制之下, 学生缺少自我决定的机会。

A5, B5, C5表示在地区层面问题上存在何种性质的因素, 对高职学生的手机依赖症起着促进还是抑制作用。

A5:地区·胜任:高职学校的办学成效需得到社会的认可, 地区文化, 对高职学生运用知识, 提高能力, 服务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一所高职所在的城市无法给学生提供服务社会的平台, 那么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普遍较低。

B5:地区·关系:地区文化鼓励高职学生与地区内的其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走出校门, 亲身体验并运用人际交往知识。所以地区居民的总体素质将对该地的高职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C5:地区·自主:地区文化的发展程度对该地高职学生的自决行为有着正比的关系, 积极作用下, 会帮助学生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自我决定。并把握机会参与到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去。

A6, B6, C6表示在国家层面问题上缺少何种性质的因素, 使其宏观政策上为高职学生提供的环境不足以满足他们行为驱动力的三种需要, 从而迷恋智能机构造的环境。

A6:国家·胜任:国家的高职教育方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应该发展何种能力, 不能再以升学率和成绩来衡量个人的优秀程度, 同时社会转型期的不良影响在学生身上有集中体现。他们往往学习富足而精神缺乏, 物质富有而知识贫瘠。

B6:国家·关系:当前高职学生看到社会上很多人没有高文凭却出人头地, 使他们错误选择了榜样对象和交往对象。而正确的道路应该是国家要为大学生提供团队交往、公共关系的正确指引。

C6:国家·自主:无论从个人发展还是国家发展来看,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是正确的自我决定的知识和能力。而现在国家的教育制度是使其服从的方法, 一直都是作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这是不能培养正确的自我决定能力的。

综上所述, 手机依赖症看似一种个人行为习惯, 而这种行为习惯的产生其实与各层次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文的模式里, 要解决高职学生的手机依赖症, 需要从六个层面来共同行动, 从满足个人心理需求的三个角度, 逐步改善现在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韩洁, 邵海燕.智能手机背景下高职学生行为影响调查分析[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4 (4) .

上一篇:常见的质量事故下一篇:柔性直流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