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决定

2024-09-15

市场决定(精选12篇)

市场决定 篇1

几十元和几百元的葡萄酒, 到底差别在哪里, 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说不出个所以然。对这种洋玩意儿了解少, “不知有汉”, 这只是可以理解的一个方面, 有时就连那些行内人也会出现“无论魏晋”的情况, 这虽让人生疑, 却是当下葡萄酒市场现实的另一方面———从同一个桶里分装的酒, 有的卖几十, 有的卖几百, 它们的差别显然不在酒本身的质量, 只在于卖酒者的胆量。

质量决定价格, 这只是市场的一般规律, 要是胆量决定价格, 那这个市场就有另外的规律了。据武汉的一家媒体报道, 当地销售的进口红酒多来自法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地, 有些经营商为了降低关税成本 (实际是逃税) , 只进口成桶的原酒, 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口岸灌装, 然后再进入内地市场销售。一般原装进口红酒利润在30%以上, 而灌装的利润则可以达到100%甚至更高。一瓶成本在18元左右的灌装智利红酒, 在市场上最高可以卖到200元。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热钱加入其中, 而国外一些杂牌红酒也趁机涌入, 导致整个进口红酒市场质量参差不齐, 混乱不堪。目前, 分装进口红酒已经占据进口红酒大约六七成的市场份额, 而原包装纯进口红酒的比例则缩至三成左右。

进口红酒价格虚高, 却并没有吓走那些需要它的人。调查显示, 一般市民对于红酒消费的心理接受价位在40元/瓶左右, 但价位在200元/瓶以上的进口红酒的市场销量却相当好。除了高收入人群, 九成以上的高价进口红酒都是被非个人的或官或商的公款消费掉的。这类消费对价格并不敏感, 就算贵至万元也照卖不误。武汉一家公司刚进来一瓶名为“罗曼尼康地”的法国红酒, 标价10万元, 没过几天便被人买走。七八千元价位的红酒自然不在话下, 多的是一要就是几箱的单位式集体购买。有这种非理性的“刚性”消费需求, 商家何愁好酒卖不出去, 也何愁卖不出好价?人为制造“好酒”、

“好价”, 即胆量决定价格的事, 也便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果真是“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我国进口红酒市场正以每年30%左右的高增长率大跃进式发展。然而, 这种疯长分明埋下了严重的市场隐患。一方面, 进口红酒不断蚕食国产酒市场份额, 给国产酒制造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 洋酒市场畸形发展, 对国内企业生产和民众消费造成双重误导, 这会使整个红酒行业面临一场危机。事实上, 近些年, 伴随着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价格战、终端战、渠道战、地盘战等低层次搏杀使竞争日趋恶性化。而且, 无论是生产、营销还是消费, 葡萄酒文化在我国都是天然缺失的, 整个产业目前只能说是处于婴儿期, 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极容易导致许多不规范行为的产生。洋酒市场鱼龙混杂, 既呈现出了整个葡萄酒行业的不堪现实, 同时它又作为一个原因, 使情况更加恶化。

看来, 对我国葡萄酒市场进行一次梳理整治, 已迫在眉睫。一方面, 要依靠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 对这个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和引导。有葡萄酒历史传统的西方国家, 都有专门的葡萄酒市场管理机构, 且形成了一整套详尽、严格的包括葡萄酒生产、储藏、销售等各环节的标准规范。正是有了政府的监管, 才保障了市场的稳定和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 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速度, 特别是加强种植、管理、工艺及消费文化等方面的引进和学习。比如, 在生产上建立行业分级标准制度, 在消费上普及葡萄酒知识、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等。当然, 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若不从自身做起, 注重产品品质、树立品牌形象, 那一切都是白费, 而这样的企业最终也会“白费”。

摘要:从同一个桶里分装的酒, 有的卖几十, 有的卖几百, 它们的差别显然不在酒本身的质量, 只在于卖酒者的胆量。

市场决定 篇2

1、基于需求和竞争选择营销策略重心

营销的过程,也是企业与对手竞争、二者共同争夺消费者的过程。企业的营销基点的选择以及由此确立的营销模式,要视企业、竞争对手和消费者三方面的博弈情况而定。

(1)消费者、竞争对手和厂家博弈三角形

先从一个小故事讲起:

【案例】2-1

两个男青年的故事

两个男青年都喜欢上了一个女青年,并都对女青年展开了强烈的爱情攻势,女青年逐渐对两个人都有了好感。两个男青年意识到对方有力争夺时,便开始互相攀比,加强爱情攻势,一时间,女青年难以取舍。随着时间益久,两个男青年越来越急,不再坚持以自己的真情和展示自己的魅力打动女青年,而是相互恶语相加,女青年终于做出了最终选择——与他们断绝联系。

消费者、竞争对手和厂家的关系其实就如“两个男青年的故事”一样。厂家和竞争对手就像“两个男青年”,消费者则是故事中的“女青年”,把握市场营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好三者“互为因果的关系”。厂家和竞争对手都在争夺消费者,因此,难免要相互较量,关键在于以怎样的方式较量。

(2)掌握营销基点的均衡性

在消费者、竞争对手和厂家博弈三角形中,虽然厂家和竞争对手都在“抢夺”消费者,但是,以什么方式来“抢夺”消费者、赢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大体上说,厂家有二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长处做得更好的方式,超越竞争对手,抢夺消费者;二是竞争中互相攻讦,甚至是恶语相加。显然第二种方式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同时被消费者所抛弃,就像上述故事中的两个男青年一样,都没有被女青年选择。只有第一种方式才是厂家明智的选择。

厂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竞争是消费者、竞争对手和自己“三者的博弈”,而不只是自己与消费者或自己与竞争对手“两者的博弈”。消费者购买决策因素,或者说购买识别的因素大致包括产品、品牌、渠道以及价格等四个营销策略要素(虽然服务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它从属于产品或品牌)。厂家在与竞争对手“抢夺”消费者时,就是要从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以上要素中,选择一个竞争对手薄弱而自己有优势,或者是比竞争对手的优势做得更好的要素,选择作为自己的营销策略核心。例如:在彩电行业,国外企业突出“品牌”或“产品”优势,TCL、创维等突出“渠道”优势,而海尔选择的是优于国内企业的“品牌”以及“服务”优势。

所以,在营销策略重心的选择上,厂家要掌握营销基点的均衡性,既要看到消费者需求因素,也要看到竞争对手优势。既要从长期的、战略的高度看待消费者的需求,也要从短期的、战术的角度考虑竞争对手。

(3)调整营销基点,选择营销策略重心

1)动态的调整营销基点

即使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线或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中,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可能不同,营销策略的重心也要随之不同,

这就要依据形势需要,动态的对营销基点进行调整。例如微波炉行业。,美的进入微波炉行业,面对具有价格优势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 70%的格兰仕,以及有产品和品牌优势的LG,将市场重心下沉到二、三级市场,依靠在二、三级市场的渠道优势,不足3年就进入行业三甲,有力地削弱了格兰仕的市场地位。

2)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博弈三角形

在超竞争状态中,由于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竞争对手和厂家博弈三角形的表现也会有所变化。例如,在营销工作中,流通渠道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厂家与竞争对手的博弈也可能会随之演化为厂家与商家的博弈。

在这一博弈三角形中,厂家有两种地位:一是主导地位。企业掌控着产品、价格、品牌等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流通渠道主要承担的是物流配送和资金流转功能等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非关键因素;二是从属地位。流通渠道掌控融资、便利性、服务、客情关系等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而非厂家掌控的产品、价格、品牌等因素。

如果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掌控在企业手中,企业可以选择在产品、价格、品牌或服务等方面确立营销策略的重心;如果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掌控在流通渠道手中,厂商之间的博弈关系就比较复杂,企业只有选择以渠道为营销策略的重心,而且必须能够使流通渠道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利益,来增强自己对流通渠道的影响力,甚至掌控力。

2、营销基点决定营销模式

由上可知,企业要挖掘产生市场优势的根源,必须回到营销的基点思考问题,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这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1)营销基点是营销模式的重心

由于企业是围绕着营销基点来组合营销策略,并以此配置营销资源的,因此,营销基点也对营销模式起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保健品行业,由于任何保健品的上市,首先要完成对消费者的沟通工作,以及产品的教育、说服工作,因此我们看到,不管是运用打广告还是会议营销等方式,几乎所有保健品的营销资源、人力都是围绕消费者做传播工作的。

(2)营销基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动态的调整过程

由于基准点在不同的竞争格局、不同的区域空间内会有调整,从而导致营销模式也是动态的和组合的。前面已经论述过,没有绝对的消费者导向,也没有绝对的竞争导向,二者是有均衡性的,具体而言,在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营销基点之间,战略上要以消费者为导向,战术层面上以竞争为导向;整体上以消费者为导向,局部或某个阶段以竞争为导向;

(3)营销基点之间不是孤立的,其均衡性对营销策略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营销基点除了在时间动态上要有所调整外,其均衡性对营销策略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营销策略要有组合,必须保证营销策略的组合性。

其中,在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导向下,企业要紧紧围绕消费者需求,但也不能一味的迎合消费者,而是趁势切割竞争对手的份额,甚至由对消费者的教育,实现产品或行业的更新换代。例如数码照片,以高存储性、便利性以及低成本的核心优势,在逐渐取代着传统相片,个人电脑之所以能替代打字机也同样如此。

市场信心决定行情长度 篇3

对此,笔者认为,三季度经济数据能进一步缓解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更多的是在细项数据上获得积极信号的支持),当下反弹具有向上演绎的“底气”,至少下半月行情下行的空间基本被封闭,此其一。其二,反弹空间有多高还得看市场信心是否坚定,毕竟10月经济,乃至四季度经济会否保持9月份势头甚至出现反弹还存有不确定性。因此,市场信心将是决定行情能走多远的关键。

首先,数据显示经济触底,行情获得一个相对安全的经济环境。在没有经济支撑的情况下,本轮始于9.27的反弹只是依靠十八大前的“维稳”政策预期发起,能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尤其是在经济出现些许转好的“蛛丝马迹”(9月PMI、货币信贷数据、外贸数据)后,行情仍然在怀疑和犹豫中“止步不前”。

而近日的数据终于可以进一步消除市场的担忧——经济触底可以基本确认。这些积极的信号包括: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5%,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63%。尽管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是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环比增长1.4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0354亿元,增长2.7%,上半年为下降5.2%。除上述数据外,加上早先公布的数据,更加确认前期稳增长措施已逐渐见效,三季度经济已经触底。

也就是说,现在可以基本确定的是当下反弹行情已找到经济支撑。

基于此,笔者认为,至少下半月(经济数据空窗期)反弹行情将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经济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行情下行的空间。

其次,经济虽然触底,但质量不高,因此反弹空间有多高还得看市场信心。一方面,“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牢固”。面对三季度经济出现的较好的积极信号,温总理对于四季度经济形势仍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今年还剩一个季度,面临的困难不小”。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9%,比8月份下降0.7个百分点,创出历史同期新低;9月份以来,尽管钢价回升、产量抬头,但是下游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同时,尽管动力煤价格上涨,但是反映下游需求的海运煤炭价格继续下滑,也显示需求并未好转。由此可见,反弹行情的“经济基础”并不牢固,这将影响到反弹的高度。

另一方面,即使四季度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宏调政策也不会有大转变。从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四季度工作部署来看,笔者注意到,四季度宏观政策更多的还是“趋稳”——“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有意强调“预算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前瞻性地调节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和新增贷款规模。”

鉴于四季度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的“趋稳”,笔者认为,当下反弹行情的高度取决于市场的信心,即如果市场对温总理的“喊话”认可程度高的话,那么反弹空间可以看得高一点;反之,如果市场不认可的话,那么反弹空间有限。

药用装盒机细节决定市场 篇4

1药用装盒机定义、发展简况

药用装盒机是药品生产的终端设备之一, 它将成品药按照一定规格、数量放置到事先做好的药品包装盒中, 连同说明书等一道被封装完毕后进入标识标志工序, 基本完成药品的中包装工作。目前, 我国国产的药品装盒机种类繁多, 数量齐全, 已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各药品生产厂家生产的各种不同剂型的药品包装需求。

我国早期的药品生产装盒主要是采用手工装盒,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逐渐采用机械化装盒。我国最早使用的装盒机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的设备。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药厂曾进口过意大利“意玛”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装盒机, 但由于当时我国包装材料的质量及药盒的加工制作能力等都达不到机器包装的要求, 使得装盒机一直无法正常使用, 所以全自动装盒机在我国就一直得不到广泛应用, 药品生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采用的是手工操作, 效率极其低下。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药品生产领域相关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 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及药盒的加工制作等方面的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 全自动装盒机开始得到了全面的应用, 而此时药品装盒机也改变了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 国产药品装盒机开始上市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生产量大的企业相继开始采用国产的全自动装盒机代替手工包装。国内一些相关药机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地研制生产新的功能更加全面的全自动药品装盒机, 使我国的药用装盒机的研制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2目前我国药用装盒机生产及市场情况

目前我国药用装盒机生产企业约有100多家, 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 其中又以上海市和浙江瑞安市较为集中, 北京和东北地区也有几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包装机械企业生产装盒机产品。另外, 由于药品包装行业中外资企业进入较多, 例如意大利伊马及康湃、德国乌尔曼、马克西尼公司、克力派包装自动化 (苏州) 有限公司的装盒机也已涉足我国制药企业, 再有如珐玛珈、皇将等包装企业也占有一席之地。

国内药用装盒机生产企业内比较知名的药品装盒机生产厂家有多家, 但是即使是这些比较知名的生产商, 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 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市场竞争力方面, 也只是在中低端市场略有优势,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 国产药品装盒机的占有率也只有三成左右, 其余市场皆被进口产品所瓜分。目前, 国内许多规模较大的药品生产厂家仍以采用进口的药品装盒机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乃是国产药品装盒机的综合性能达不到制药厂家所需所致。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国内药用装盒机生产及使用情况, 近期, 我刊编辑部采用电话、问卷及网上查询等方式对部分药品包装企业和药厂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

在我们搜集的70余家装盒机生产企业里, 产品中以单机为多, 生产包装联动线的不多。

装盒速度一般为35~85盒/min之间, 高速可达100盒/min以上。单个企业年产量多为40~100台。

与此同时, 我们还通过《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网站》的相关统计信息查询到:2007年行业销售装盒机276台;2008年销售装盒机135台, 同比减少了141台, 为上年的48.91%。上述数据虽不能包括所有装盒机生产企业的经营情况, 但通过它的变化, 我们是不是能够从中捕捉到一些装盒机市场的动态信息呢?

我们还向国内的14家制药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了装盒机使用情况的了解, 这些药厂中在用装盒机 (线) 约为25台 (套) , 其中有3家使用的是皇将和意大利生产的装盒机。

在我们与一些药厂的设备管理人员交流时, 我们请他们客观地对各自在用的装盒机 (包装生产线) 做了一个简单的评价, 经过简略的统计, 在设备评价中认为质量“优”的占14.3%;认为“一般”的占78.6%;认为“差”的占7.1%。在设备性价比中均为“一般”;对售后服务的评价总体上也认为是“一般”。

在涉及具体情况时, 药厂用户们对国产装盒机褒贬不一。如: (1) 认为某国产装盒机还行, 比较实惠, 但对盒子材料要求太高, 否则操作不太顺利; (2) 某国产装盒机目前使用情况尚可; (3) 有些小毛病, 需调试; (4) 某国产装盒机对药盒质量要求高, 但速度不高; (5) 某装盒机在说明书装盒时定位不太准确;质量还行, 但忙时会发生一些故障; (6) 希望人工操作更人性化一些, 等等。总体评价上, 认为进口装盒机性能、质量优于国产装盒机, 尤其是进口设备的自动控制性能和零件加工精度高, 故障率明显低于国产装盒机。

药厂用户们在肯定国产装盒机经过国内相关药机企业的努力, 不管是质量还是性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的同时, 也毫不讳言地指出了国产装盒机存在的通病, 如:“国产装盒机从机型上看与进口机都很像, 太像了, 连老外都说造得太像了!”;“某厂家装盒机还行, 但机器太紧凑, 传动机构维修空间太小。”;“好用的时候挺好, 但不好用时也不少, 设备细节不到位, 维修率特别高”等等。

对上述评价, 我们觉得还是比较客观实际的, 不知我们装盒机设计和生产企业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国产装盒机产品与国际先进国家的装盒机相比, 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性能上, 抑或是制造精度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尽管“做得像极了”。实际上, 装盒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差异就在细节处。

意大利康湃机械贸易有限公司在阐述该公司提供的包装生产线时, 向我们介绍了CMA公司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意大利人认为“越是复杂的要求, 越要从简单着想, 而简单的设备越要完善全部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虽然是整条生产线, 但其控制部分分为各个设备的个体来完成, 通过各个设备个体完成再“集成”到总线上自动化。同时, CAM意大利厂的工程师认为包装生产线上的质量控制并不是一个复杂的事情, 应为设备设定好检测程序, 它就会按部就班地运行下去。比如装盒机上程序设计:无产品不供说明书;无产品、说明书不供纸盒;包材最小余量检测报警;条码错误剔出等。CAM的设备特点是大量地使用凸轮、导轨、连杆等可靠的机械装置, 令人佩服的是这些运动都来自一个动力源, 因此每一个运动幅度都固定不变, 而每一个机械运动环节都分开, 相对独立而相互不影响, 因此使得在每个工艺环节上的质量控制成为可能。一旦产品出现包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马上可以在设备该工艺点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MA305连续式装盒机是意大利IMA公司生产的一款连续式装盒机。它由主传动轴上链条带着物料做运动。由传料皮带将合格物料传送到下料仓中, 下料仓随安装在链条上连续运动的运料格板连续摆动, 当下料仓物料达到一定高度后, 下料仓开始自动下料, 下料仓摆动中平稳地将物料放入运料格板当中, 然后经检测有无物料, 真空吸盒机构开始从纸盒仓中将纸盒吸下放入运盒链条当中, 检测纸盒是否打开, 折纸机利用真空将一页说明书吸下并折出传送出进行检测, 然后运送至推爪处, 推爪随运料格板与运盒链条同步来回运动。如果物料、纸盒、说明书都合格, 推爪将物料同说明书一同推入纸盒中, 如果三者缺一, 链条则将带着物料进入机器下部的物料回收盒中, 分类存放。合格半成品经折耳、打码、扣盖、啧胶、次品分离程序将合格品放入跑道中, 进行下一步操作。MA305装盒机每分钟最多生产240盒, 符合GMP及CE认证, 并且具有想停哪里停哪里, 启动不用机械复位, 更换模具快速容易, 故障报警屏幕提示的特点。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介绍上述进口装盒机的先进设计理念和结构设计, 并非说这些产品就是“完璧无暇”, 他们也会存在一些有待继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是, 实事求是地说, 我们的产品往往追求的是“形似”而非“神似”。对设备的“大处”如外形、基本结构、主要构件讲究较多, 却往往“不拘小节”, 结果导致产品就因为“细节”出问题, 使得整条线不能正常运转, 贻误生产。这在我们与一些药厂设备管理人员交流时反映尤其突出。因此, 我们有必要向国外的同行们多学习学习, 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在细节上多下功夫, 使国产装盒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更上一层楼。

安全隐患治理市场化落实整改决定 篇5

2012年2月15日安监科组织,质量检查人员对井下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提出存在主要问题,轨道大巷三皮联巷处因地质变化,地板底鼓严重长度15米,因皮带队未整改,决定按隐患市场化管理规定作价处理,定价2400元。(每个工80元共计需用工30个,由皮带队支付)由掘二区安排人员进行整改

隐患单位:

整改单位:

安全矿长:

矿长审批:

安监科 2012.2.15

安全隐患治理市场化落实整改决定

2012年2月10日安监科组织,机电、通防、调度、技术等对井下掘进、采煤、进行安全检查,提出存在主要问题,综采区15103尾巷运顺部分地段顶板压力大,需加棚加固支护,因施工量大综采区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决定按隐患市场化管理规定作价处理,定价3840元。(每架棚240元共计16架,由综采区支护)由掘进区队抽调人员进行整改。

隐患单位:

整改单位:

安全矿长:

矿长审批:

“市场决定”增强微观活力 篇6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激发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新活力,是增强市场微观基础活力的重头戏。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国有经济的思路应从管国有企业转变为以管国有资本为主,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整个国有经济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应从作为整体的企业改革深入到激活企业各类生产要素的市场功能,使其能够参与要素市场的平等竞争;政企关系、政资关系应从单线条的直接关系转变为以国有资本运营为纽带,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促进形成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这就意味着,进一步搞活国有经济面临一系列深刻的体制变革。

“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只有市场决定生产要素配置,才能实现“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因此,必须着力激活国有企业各类生产要素的市场功能。一是进一步增强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的有效性。按照市场规则有效运营国有资本,强化国有资本纽带和所得收益及收益使用制度,相应弱化管企业的行政方式,进一步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二是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健全国有企业在重组、兼并、改制、转让等各个环节的资产处置与产权流转制度,使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建立在产权流转顺畅的基础上,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三是逐步推进国有企业职工、民营企业职工、城镇农民工等劳动主体的权利平等,健全劳动力要素平等流动机制。四是使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要素,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探索技术作为要素在国有企业中的实现形式,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

“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有利于形成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运行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的优化,既能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强公共服务类行业,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既具有产业互补性,也具有平等竞争性。建立和完善平等竞争机制,是提升国有经济活力的有效途径。一些以国有经济为主的重要行业也应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这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完善平等竞争制度

激发企业的市场活力,有一个基础性建设和改革问题,这就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当前,应重视以下几方面改革。

清理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既应维护市场秩序,又应保障公平竞争。对于不适当的限制公平竞争、造成市场分割的准入门槛,应加紧清理。对于竞争性产业,应保障市场准入的畅通性、便捷性,加快引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于仍有必要的市场准入门槛,应在设置和提高门槛环节严格程序、充分论证,使市场准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具有科学性、统一性。市场准入既应体现对各类企业的无歧视性,也应体现全国市场的统一性。在提高某些资源性产业集中度时,尽可能不用行政手段,不搞行政主导的兼并重组。总之,行政手段在市场运行中的使用应限定范围、明确边界、规范程序,防止滥用。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我国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全部就业机会的80%,但经营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支持和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是保障公平竞争的必要举措,是世界各国的常规做法。这需要加快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改善行政和司法环境,增强政府和社会的各类服务功能,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完善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更大。对此,应积极促进小微企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垄断性行业应根据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垄断性行业改革虽不等于直接放开竞争,但即使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应放开竞争性业务。自然垄断一般基于自然或必需的系统网状结构,如电网、路网、通讯网等。系统网本身的自然垄断并无问题,但其大量非网状关联产业部分应引入市场机制。即使自然垄断的网状产业也可以实行股权、产业基金等形式的资本准入,吸收社会资本,以增强发展活力。垄断性行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并不必然与垄断捆绑,应在资本、劳动力、管理、技术等要素方面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开放。垄断资源超额收益部分,可探索建立评估机制和特许经营制度。

建立健全市场决定、规则公平的工资形成机制。形成公平、流动性强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市场决定的企业工资机制,是增强微观经济活力、促进平等竞争的内在要求。企业工资的合理增长机制应建立在市场规则公平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推动实现劳动者权利平等,并逐步实现各类劳动者身份的一元化,实现流动顺畅和同工同酬,让市场推动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工资形成的市场规则形式。企业内部的工资协商是劳动和资本的集合性协商,是通过劳动者组织的协商,而且工资协商周期应有制度性安排。应在企业内部协商基础上,探索发展行业性、地区性的联合协商,进而促进市场工资水平的形成。

形成有利于“市场决定”的大环境

搞活微观、激发市场活力,需要通过深化以下几方面改革形成有利于“市场决定”的大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搞活微观十分关键。行政体制改革和创新应着眼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当前,应紧紧围绕搞活企业、激发市场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特别是企业经营微观事务的审批和干预,更要减少政府直接充当市场运动员的现象。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和规范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使用,减少直接行政手段的使用;加强事中、事后以法律为依据的市场秩序监管,减少事前审批;进一步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落实好企业投资自主权,同时加强公共服务。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一个充满活力、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应当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互动有序的运行体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应加强企业在各类商会协会中的主体地位,培育自组织、自协调、自管理的服务性机制,以社会治理方式承担起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大量事务,探索建立利益关系横向协调机制和矛盾解决框架,使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与社会组织活力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与搞活微观直接相关。应通过稳定税负保持市场活力,研究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稳定机制,统筹设计加税因素与减负措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果只在企业要素关系上做文章,对提高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对小微企业不利。需要更加重视税负因素,扭转税负总水平比重爬升趋势,并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税负。一些地方政府搞竞争性招商引资,违法实行税收优惠,应坚决予以清理规范。搞活微观还需要财政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引导经济转型升级。但应注意减少和规范直接补贴措施,以增强企业面向市场的内生动力。对一些使用国家资源、垄断资源取得超额利润的行业,应通过特许经营制度予以有效调节,以维护公平竞争。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既是微观问题,也是宏观问题。深化金融改革,不仅应实现金融业自身的市场化,还应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完善金融体制。银行业应逐步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支持发展民间中小型银行。应进一步发展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研究规范民间融资,引导其走上健康发展、合法经营的轨道。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实现各类企业平等竞争。

市场决定 篇7

定义

顾名思义, 相关市场是指与具体案件有关系的市场, 即在具体的案件中, 所称的竞争关系或者限制竞争行为所发生的市场。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实践中, 在确定相关市场时, 一般都从相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地理市场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反垄断法对相关市场的定义与世界其他国家是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12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相关市场, 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 (以下统称商品) 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相关产品市场

相关产品市场是指根据产品的性能、用途及其价格, 从用户或消费者的角度可以相互交换或者相互替代的所有产品或者服务。根据反垄断法成熟国家的执法经验与实践, 在确定相关产品市场时, 一般都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 从需求替代和供给替代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来说, 包括近似功能分析法、交叉价格弹性分析法等。

1. 需求替代性的角度

需求替代性是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产品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功能和特性, 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方面是可以替换的。从需求替代性的角度而言, 如果产品之间存在需求替代性, 他们也就属于同一相关产品市场, 否则就分别属于不同的相关市场。分析产品的需求替代性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近似功能分析法, 另一种是需求交叉分析法。

近似功能分析法

近似功能分析法从产品的功能、用途等物理特性出发, 考察产品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替代, 或者说是否可以同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可以相互替代, 则所考察的产品就属于同一产品市场。近似功能分析法又包括两个具体的评价标准:

一是从商业习惯或者生产商的角度来看, 其制造产品预期达到的功能是否相同, 产品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替代或者说是否能够同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 在1979年的Hoffmann-La Roche案中, 欧共体委员会认为从生产商的角度维生素A、B2、B3、B6、C、E、H分别用于不同的目的而且相互之间不存在替换的可能性, 所以是7个独立的相关市场。该案上诉到欧洲法院后, 欧洲法院也认为该案中各种维生素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能同样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维持了欧洲委员会的判决。

二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同样的消费需求。比如, 在1978年的United Brands案中, 欧洲法院在面对将香蕉放在包括苹果、桔子在内的新鲜水果市场还是将香蕉看作独立的相关市场的问题上, 欧洲法院认为香蕉果实柔软、没有内核, 对于幼儿和牙弱的老人和病人是其他水果无法取代的, 而且还指出, 尽管桔子上市时香蕉的价格会略微下降, 但是香蕉和桔子就其物理特性来说不可能相互替换, 苹果和香蕉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可能相互替换, 所以最终并认定香蕉为独立的相关产品市场。

2.需求交叉分析方法

需求交叉弹性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局在其《横向合并指南》中借用了这个概念。根据美国1992年的《横向合并指南》, 在界定相关市场时, 应当考虑一个数额不大但很重要且非临时性的涨价 (Small but Significant Nontransitory Increase in Price)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SSNIP标准。这一标准的含义是, 在界定一个相关市场时, 作为对一定产品或者一定地域内假设的一个数目不大 (幅度5%) 但长期性的相对价格上涨的反应, 客户是否愿意转向购买可以得到的替代品, 或者转向其他地区的供货商。因为涨价会减少销售数量, 在替代程度足以大到使涨价行为无利可图的情况下, 这些替代产品或者扩大了的地域就应当包括到相关市场之中。扩大相关产品市场或者相关地域市场的这个过程直至这个数额不大的和长期性的涨价可以使当事人无利可图为止。

自美国司法部1982年发布的合并指南以来, 5%标准被视为测定某种产品需求替代的主要方法。但该指南指出, 随着不同行业的不同性质, 这个涨价幅度可以大一点或者小一点。使用这个标准界定一个相关市场的时候, 总体上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相关当事人销售的产品和地域。这个产品可以假定为A。第二步是将其他产品和其他地域扩大到这个相关市场, 扩大的前提条件是, 当产品A存在着一个数额不大但长期性涨价的时候, 该产品的用户将会转向产品B、产品C等, 直到该涨价不再使其用户改变需求为止。这个测验的结果就是, 产品B、产品C或者其他地区被扩大到相关的产品市场或者地域市场之内。

相关地域市场

相关地域市场是指一个有效竞争存在的地理范围。这个地域场所的特征是, 被告在这个地域内销售产品, 但被告的用户在这个地域可以购买与被告相竞争的产品。因此, 当被告对其产品涨价时, 该产品的用户可能转向该地域内的其他生产商。《欧共体竞争法中界定相关市场的通告》第8条指出, 相关地域市场是指相关企业供给或者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地域, 且它们在这个地域内的竞争条件基本是一致的。

根据欧美国家的实践, 界定地域市场实际上同界定产品市场一样, 也是从近似功能分析和需求交叉弹性的角度进行考虑。需要指出的是, 在确定相关地理市场时, 运输费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来说, 如果货物可以进行海运, 且不需要特殊设备, 则相关市场往往会是全球性的。如果货物只能通过陆地运输或者空运, 则相关地里市场则很可能是地域性的。除了运费外, 在确定相关地理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相关产品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价格差异, 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税及产业政策 (如配额、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市场进入限制、国家安全) 等。

界定相关市场需考虑的情况

1.对于恶性卡特尔, 不用分析相关市场。

尽管相关市场是反垄断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但是并不说反垄断法中的任何案件都要界定相关市场。对于反垄断法中的恶性卡特尔协议, 则不需界定相关市场。恶性卡特尔协议适用本身违法原则, 即如果经营者达成的协议中包括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等内容, 按照欧美等反垄断法成熟国家的实践, 执法机构或法院即不再确认相关市场, 而是直接认定这种协议违法。

2. 价格相差悬殊的产品, 即便是具有相互替代功能, 一般也不应当包括在相关市场之内。

对于在功能上相互可以替代, 但价格差距过大的产品, 一般不应该包括在相关市场之内。比如, 售价10美元的香水和售价1000美元的香水, 后者的价格变动不会对前者的需求造成影响, 因而不应当将二者归为同一相关市场。

3.

销售金额、生产数量、产量和产能等都可以作为计算市场份额的指标, 但采用不同指标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在欧美国家的反垄断法的实践中, 计算市场份额的指标包括销售金额、生产数量、产量和产能等不同的指标。采用不同的指标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假设同一档次的宝马汽车的价格高于同一档次丰田汽车的价格的50%, 则采用销售金额计算的宝马汽车的市场份额会比采用生产数量计算的市场份额要高。同样, 用产量与产能计算市场份额, 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4. 单一品牌一般不够成相关市场, 但是在特定案件中单一品牌也可能构成相关市场。

一般来说, 同一种商品, 在市场上会有若干家或多家厂商进行生产。所以, 单一品牌一般不够成一个相关市场。但是在特定情况下, 则单一品牌也有可能构成一个相关市场。这方面的一个著名同时也引发了很大争议的案件是美国的伊斯特曼·柯达公司诉图像技术维修公司。

柯达公司是市场上生产和销售复印机、显微摄影设备的主要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同时也为其设备提供服务和替换零件。图像技术维修公司是一家独立维修组织。于80年代初开始对柯达的复印和显微摄影设备提供维修服务。柯达在随后采取限制措施相独立维修组织供应其设备的替换零件, 并使独立维修组织在维修这些设备方面难以与其竞争。

法庭经审理后查明:柯达的设备是独特的, 其设备运行的显微摄影的软件程序不能用于竞争厂商制造的设备。柯达的零件不能用于其它制造商的设备, 其它制造商的零件, 也不能用于柯达的设备。

关于柯达设备的零件, 柯达公司自己生产一部分, 其它零件向初始设备商 (Independent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OEM’s) 订购。在为柯达设备提供的维修服务中, 柯达自己提供的占到80%-95%。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 独立维修组织开始对柯达设备提供修理和保养服务。

在1985年和1986年, 柯达实行了一项措施:只向使用柯达维修服务或自己修理机器的柯达设备购买者出售复印机和显微摄影设备的替换零件。

作为同一措施的一部分, 柯达力图限制独立维修组织从其它渠道得到柯达零件。柯达与初始设备商达成协议, 初始设备商只向柯达出售用于柯达设备的零件。柯达还迫使其设备拥有者和独立零件分销商不向独立维修组织出售柯达零件。柯达还采取限制二手设备的供应。

柯达意图通过上述措施, 使独立维修组织在向柯达设备提供维修时面临更大困难。柯达成功了。独立维修组织无法从可靠的途径取得零件, 很多商家被迫退出这一行业, 另一些收入锐减, 即使用户更偏好独立维修组织的服务, 他们也被迫转而接受柯达的维修服务。

法庭最后认为:本案中, 柯达主张单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不可能构成相关市场。

我们不同意这个观点。基于反垄断法的目的, 相关市场取决于提供给柯达设备拥有者的选择。因为柯达设备的服务和零件与其他制造商的服务和零件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从柯达设备拥有者的角度, 相关市场仅由为柯达设备提供服务的那些公司构成 (“市场是由合理的相互替代性的产品构成的”) 。

从本案可以看出, 在特定情况下, 单一品牌也可以构成相关市场。

由于我国《反垄断法》还未正式生效, 有关内容的介绍都是理论性的, 引用的案例也都是国外的案例。但中国的《反垄断法》再有3个多月就要生效了。据笔者在与国内一些客户交流时了解到, 已经有一些国内企业准备在《反垄断法》生效后, 要依据《反垄断法》对有些跨国公司提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讼。这些客户所咨询的案件中, 有的案件的核心问题就是对相关市场的界定。随着中国反垄断执法经验的丰富, 国内的执法机构、司法机构、学术界和律师界对相关市场的认识也会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全面。

市场决定 篇8

李克认为, 在前一两个月, 日元急速贬值, 到目前为止已经将近贬值20%, 目前大家担忧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会不会推动一轮新的全球范围的货币战争。2月12日, 七国集团发表了一个共同声明, 主要还是强调要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对于日本来说, 他们觉得比较欣慰的是至少七国集团对于日本目前打击通缩, 甚至对设定通货膨胀为2%的目标这些做法认为不是政府有意识地在干预汇率市场, 所以对日本版的量化宽松保持了一种谨慎的态度。

作为七国集团来说, 它们是坚决赞成由市场决定汇率, 政府不可以对汇率市场有过多的干预。同时也觉得在目前的状态之下, 所谓“货币战争”的说法过于严重, 应该没有到这个程度。

三网融合:让市场和用户来做决定 篇9

在电信和广电的协作与博弈下,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几经周折, 最终将于未来几个月在全国先行铺开。尽管与此前的缓慢进展相比, 当前的初步进展令人称快, 但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政府和产业链各方应把精力投入到融合工作的长效发展中。在笔者看来,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关注用户需求将成为三网融合下一步工作成败的重中之重。

跳出三网谈融合

要厘清三网融合的纷争, 我们必须跳出传统三网融合的概念。传统的三网融合即计算机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但当今信息与通信技术及服务的发展, 远远超越了传统“三网”的范围:不管什么网络,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大众信息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要实现这个目的, 服务创新、网络融合、组织整合和网络成员价值定位四项任务必不可少。完成这四项任务并形成具有高生产率、高鲁棒性和多样性的商业生态系统, 才是信息服务发展的最终目的。

服务创新即充分挖掘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设计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产品。网络融合即数据网、电话网、视频网的融合, 从而使一个网络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信息、电话信息和视频信息的传输, 提高信息服务效率、降低信息服务成本。组织整合即提供信息服务的相关供应商如网络运营商、内容制作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等机构以某一具体的服务为导向, 以价格、交易成本等市场理论为原则, 形成商业网络组织, 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网络成员的价值定位即在通过组织整合所形成的商业网络组织中, 网络成员间在产品价格确定和价值分享等方面, 考虑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 基于市场原则来实现各自的价值定位。

在上述四项任务中, 服务创新是根本, 而网络融合、组织整合和组织成员价值定位为服务创新提供基础设施、组织和财务支持。

在构建健康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过程中, 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有关各方必须遵循两个重要原则:客户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

以客户需求导向

在广电和电信共同提交的五个试点方案中, 双方围绕试点地域、播控权等进行了长期的鏖战。由于利益诉求不同, 双方网络及业务的融合一度陷入僵持。在三网融合发展初期, 政府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 但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实施和全面布网阶段, 双方应尽快就技术、网络、业务、市场策略等方面达成共识, 共同将客户需求作为最终的服务要义, 因为只有客户买单, 才能促进三网融合市场的持久繁荣, 也才能保证运营主体及产业链各方的利益诉求。

当三网融合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政府可考虑采取必要的组织机制, 加快三网融合的推进步伐。在此方面, 欧美许多国家都树立了良好的样板。笔者建议, 政府在鼓励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网络、开发业务、开拓市场的同时, 可考虑在国家层面设立独立的中立机构, 为涉及三网融合的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另外, 就三网融合的发展议题, 政府可考虑采取听证会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用户意见, 将用户需求、运营商的实际资源和三网融合的进展统筹考虑。听证会制度曾在电信资费改革、电话初装费评议等事项上取得过重大进展, 若在三网融合实施过程中引入听证会制度, 无疑将保证电信、广电、互联网从业者牢牢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声音, 政府也有了实施的参照。

实施市场导向的改革

实施三网融合之后, 我国将形成四张相对独立的网络, 分别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新广电运营商 (未来将形成的一家以现有广电网络为基础的广电运营商) 四大运营主体建设、管理和运营。在这四张网络上, 用户均可实现高速信息传输和通信服务, 但互联互通、网间结算、业务和市场平衡等问题无疑将成为四大运营主体的新挑战。

综合来看, 三网融合的纷争, 最关键之处在于对信息内容播控权, 即对拥有电视节目内容制作和播映权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及新兴互联网厂商等资源的争夺。三网融合新政实施前, “广电系”曾一度将全国的电视电台节目制作和播映与其网络绑定, 实现了信息内容的垄断。但信息内容制作与播映和网络是否绑定以及如何绑定, 完全是市场行为。作为一家电视台, 它自会基于理性原则选择与哪个运营商合作, 或者作为一家网络运营商, 它会基于成本、用户、市场等目标选择与哪个内容供应商做合作伙伴。因此, 在下一步的三网融合深入推进过程中, 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市场的归市场”, 建立四大运营主体充分竞争的格局, 并促使其在纵向上形成各自独具特色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理性、自由和平衡的发展环境, 产业链各方才能各就各位, 各取所需, 从而保证三网融合乃至其所涉及的相关产业稳定、长效发展。

市场决定 篇10

一、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

资源配置的目的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优化资源使用效率。自亚当·斯密创立现代经济学以来, 对资源配置的研究, 经济学家们一般均着眼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问题”, 指的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即市场与政府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和地位。“两个方面”, 指的是市场经济应达到什么程度、政府应该在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市场和政府关系的核心就是在资源配置中, 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具有自我矫正功能, 作用于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价格机制。而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 对政府宏观调控的研究和建议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从早期的重农学派、重商主义到后来的新古典学派, 它们都基于当时期生产力条件及经济学理论水平, 深入思考着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些探索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社会在20世纪曾两次陷入困境, 30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代的滞胀问题分别在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了缓解, 促成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说明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宏观调控应立足于各国国情, 以市场为主, 通过调控克服市场失灵,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看, 资源配置中, 市场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政府应以“守夜人”的身份进行宏观调控。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现实性。

二、我国资源配置中市场与政府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 如何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未完全发挥

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存在一定的障碍。如:从资金资源看, 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 加之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 造成利率和贷款的投向不能正确反映资金的市场供求, 资金的市场配置常常被扭曲。从土地资源看, 国家规定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市场方式出让, 但一些地方为吸引投资仍然采用协议方式或“零地价”出让, 土地资源被大量浪费。从矿产资源看, 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金属等矿产, 国家要求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但一些地方任意采用变通的办法, 无偿行政审批或低价承包, 没有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导致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私采滥挖, 挖煤开矿成了一个暴利行业。

2. 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过多

我国资源配置中, 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 不合理的干预太多, 在市场之上还要有政府这个强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这种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就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其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屡禁不止;在城镇化建设中, 有的地方赶农民上楼、耕地占用过多、房地产过热、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情况不断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 干预过多有关。比如产能过剩,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干预, 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

3. 市场失效

市场失效是指市场失去调节功能, 不能有效平衡供给与需求, 仅依靠市场自身已无法进行调节。在利益驱使下, 资源和资金会大量投向回报较高的行业和产业, 后期会导致产品滞销、产业和产能过剩, 企业出现亏损, 资源被大量浪费, 市场自身已无法平衡和调节。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制订和实施保证市场有序和平衡的发展是一个问题, 只有预见了可能出现的市场问题并对其进行控制, 才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市场问题出现后, 政府是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问题蔓延, 合理配置资源, 引导市场运营方向, 也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

三、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地位由基础性上升到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主权, 另一方面并没有否认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众所周知, 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等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 政府一定程度上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

1.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1)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在我国已经走过36年的历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得到快速的发展, 市场机制在许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仍需深入推进, 市场体系仍需完善, 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 市场规则不统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必经之路。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必须打破市场分割、市场封闭、市场垄断、市场混乱, 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体系。如加速形成具有消费自由、经营自主和公平等要素的市场环境, 增强配置资源的公平性和效率。

(2) 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目前, 我国生产要素市场还不完善, 部分要素价格未反应其市场供求关系, 政府直接配置或者过分干预的过多。建立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通过价格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如:推行汽油、天然气、电信、自然水、电、公共交通等行业价格调整, 通过市场竞争来调节价格, 发挥市场天然的价格调节杠杆作用。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我国自1987年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后, 国有土地使用权逐步进入市场进行流转, 城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已经建立。相较于国有建设用地, 农村土地使用权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不统一, 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被排斥在土地市场之外, 国有和集体土地同地不同权, 导致土地价格扭曲和配置低效, 并引发大量社会矛盾, 也是造成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紧张的因素之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通过市场反映土地价值。如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健全土地税法体系;统一城乡利用规划和地价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标准体系, 鼓励将闲置、废弃的宅基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 形成的增减挂钩指标可进入市 (州)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交易。

(4)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配合。虽然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 但是当前金融体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不平衡的状况, 比如金融资金在各经济部门之间配置不平衡, 部分民间资金无法与实体经济对接, 地方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等, 而且随着改革的推进以及制度红利的释放, 新的经济主体和新型生产组织形式不断产生, 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还无法与之相适应, 迫切需要推进金融创新, 创造出更加丰富的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如支持民间资本积极探索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推进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各类股权、债权融资;发展普惠金融。

(5)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应对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迅速提升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的模式, 形成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产学研模式, 高新技术区模式等。设立技术创新激励办法, 如鼓励归国人员创业和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创业, 鼓励设立科技类企业并给予扶持等。形成由市场主导和技术创新带动的产业发展的格局。

2. 健全调控体系, 实施政府行政职能

(1)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作用是协调各生产力要素, 优化产业布局, 平衡各类经济体总量, 减小经济运行的风险,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根据经济总量平衡等总任务, 完善政府目标调控体系, 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自上而下, 利用目标进行层层管理。通过各种调控手段间接对经济进行管理, 避免直接干预。

(2) 调控手段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 实现间接调控

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一般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指政府在自觉依据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规律基础上, 使用经济杠杆对经济实施调控。经济杠杆形式包括税收、工资、价格和信贷等方法。法律方手段指通过立法, 规范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 平衡各类经济主体利益这种方式。其目的是保护个人和公司合法财产, 维护经济秩序, 保障各类群体的权益, 保证有效的经济秩序。行政手段指通过政府行为, 来强制经济活动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进行, 达到宏观经济平衡。行政手段通常带有强制性、权威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行政手段见效快、收获直接, 但对经济的干预直接, 不符合市场规律。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的干预更多地符合市场准则。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资源配置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基于我国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建立完善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政府调控体系,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顾海兵.当前市场机制认识上的几大误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2) .

[3]周国富.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地区差距走势[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2) .

[4]王广谦.金融改革:建立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有效的调控机制[J].改革, 1993

政府不兜底 市场来决定 篇11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部长助理戴柏华、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孟建民、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就降低企业杠杆率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从三个方面给降杠杆财税支持

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连维良介绍,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高企,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定程度上导致债务风险上升,并存在沿债务链、担保链和产业链蔓延的风险隐患。《意见》及《指导意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降低杠杆率的政策。

《意见》明确了降杠杆的原则,即遵循市场化、法治化、有序开展、统筹协调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依法依规开展降杠杆工作,政府与各市场主体都要严格依法行事,防范道德风险,政府不承担损失的兜底责任;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行业和企业的杠杆特征,分类施策;与企业改组改制、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有机结合。

降杠杆的具体途径有七方面,包括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这些途径既有制度性建设的长效机制,也有短期可见效的实招硬招,对高杠杆风险既有防范也有化解,体现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考虑。”连维良说。

《意见》同时明确了降杠杆的政策环境与配套措施。在财税支持方面,戴柏华表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明确了降杠杆、债转股所涉及的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配套政策。“我们现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政策是允许债权银行打包转让不良债权,而新政策进一步允许以债转股为目的转让单笔债权,提高债权转让的便捷度,促进通过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和隔离风险,防止非金融企业的风险向金融企业转移,我们强调,债权转让必须坚持洁净转让、真实出售的原则。”二是出台了比较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在企业重组方面,规定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重组,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减免优惠。三是深入推进收费和基金的管理改革。在货币政策方面,范一飞表示,央行会在安排货币供应时充分考虑降杠杆率的需要及其影响,既要为降杠杆创造必要的货币政策空间,又要用还原方法和可比视角来计量货币信贷变化,更加精准地把握货币信贷调控力度和节奏。

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明确债转股边界

市场化债转股是降低企业杠杆率的重要举措之一。连维良表示,针对有较好发展前景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的重要结合点。

债转股的实施对象是什么?连维良介绍,《指导意见》既明确了正面清单,也明确了负面清单。

正面清单明确了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债转股。《指导意见》提出“三个鼓励”类企业,即重点鼓励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因高负债而财务负担过重的成长型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型企业;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

负面清单明确了什么样的企业不能债转股。《指导意见》强调了“四个禁止”,即严格禁止已失去生存发展条件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

连维良强调,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是明确债转股的政策边界,不是政府直接定企业,具体的债转股对象企业还是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自主协商确定。

政府在市场化债转股中的职责定位,就是制定规则,完善政策,依法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等社会保障兜底工作,确保债转股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平稳有序推进。政府不干预市场化债转股具体事务,不得确定具体转股企业,不得强行要求银行开展债转股,不得指定转股债权,不得干预债转股定价和条件设定,不得妨碍转股股东行使股东权利,不得干预债转股企业日常经营,不搞“拉郎配”。

市场化债转股不是“免费午餐”

此次债转股和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债转股有什么区别?

连维良表示,二者的方式不同、环境不同。从方式上看,上世纪90年代末的债转股主要是政策性的债转股,也就是转股企业、转股的债权以及实施机构,主要以政府为主确定,债转股涉及的资金筹集也由政府多渠道筹集。而此次债转股是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债转股企业转股的债权、转股的价格、实施机构由市场主体自主协商确定的。债转股的资金筹措也以市场化方式筹措为主。从环境上看,此次债转股所面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完备,所有制结构更加多元化,包括企业、银行、实施机构在内的各种市场主体法人治理结构也更加健全,资本市场更加趋于成熟,也有条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来实施债转股。

王兆星认为,与上世纪90年代的政策性债转股相比,本次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更多是为了降低企业杠杆率和财务负担,为企业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债权范围包括正常贷款等,并非专门针对不良贷款。

如何避免债转股成为“免费的午餐”?连维良介绍,制度设计上明确了“不兜底、不强制、不免责”。

不兜底——债转股由各相关市场主体自主决策,如果形成损失,该谁负责谁负责,政府不承担损失的兜底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说,政府不提供‘免费的午餐’。”连维良说。

不强制——政府不强制企业,不强制银行,不强制实施机构,不强制某一个特定的债权必须实施债转股。具体是不是要债转股,由市场主体自己说了算,特别是要经得债权人的同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债权人和投资者也不提供“免费午餐”。

不免责——整个债转股过程中贯彻股权先于债权吸收损失的原则。如果债转股过程中,确认有资产损失,这个代价必须由原股东先担责。

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强化监管、强化信用约束、强化追责,对债转股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依法依规打击恶意逃废债,欺诈串谋等违法违规行为,以最大限度避免债转股变逃废债等道德风险的发生。

市场决定 篇12

上市餐企寥寥广州酒家独自坚守

餐饮企业的上市历程并不平坦, 无论是在A股, 还是境外资本市场, 中国餐饮行业由于财务不透明、食品安全等问题不被认可。今年7月初, 以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狗不理”) 为代表的多家餐饮企业相继终止审查, 令餐饮企业的IPO前景再次充满不确定性。

目前在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仅西安饮食、全聚德、湘鄂情等几家, 而湘鄂情昨日刚公布已获批转型更名为“中科云网”, 下定了上市公司剥离餐饮业“去餐饮化”的决心。继2009年湘鄂情登陆A股后, 市场规模以万亿元计算的餐饮业没有再出现其他餐饮上市公司。早在2012年, 和狗不理一同申报IPO的, 包括俏江南、广州酒家集团、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净雅食品等数家餐饮食品企业。目前餐企中, 仍坚持排队、刚转入主板的广州酒家集团也被报道“中止审查”。对此, 广州酒家表示, 这是由于财务资料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31日, 已过有效期, 因此暂时中止审查。

资深人士认为, 餐饮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总体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利润空间逐年缩小。IPO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的成长是一道坎, 也是目前折戟IPO的败因所在。不过, 在消费升级的中国, 更多的商业机会将蕴藏在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中。广州酒家持续两年在IPO排队的坚守, 反映了餐饮企业对资本市场的执着追求, 也反映了国内餐饮行业对资产证券化的渴求。

为上市引外资金汉斯现关店潮

金汉斯与员工的劳资纠纷成为近期餐饮企业备受关注的话题, 截至目前, 事件还未有进一步进展, 但其上市失败引发的管理问题升级已经一再被业内议论。

资料显示, 2011年金汉斯筹备在香港上市, 筹资2亿美元, 原定2011年10月27日参与港交所上市聆讯, 但突然被紧急叫停, 原因是需要补充财务资料。随后两年, 金汉斯的门店危机日益显露, 去年至今, 金汉斯在全国已有的80家门店因各种原因出现关店潮, 截至目前, 金汉斯门店仅剩30多家。

据了解, 金汉斯为上市于2009年引入外资。金汉斯集团方面介绍, 霸菱亚洲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霸菱亚洲”) 自2009年起成为金汉斯的投资者, 一直为金汉斯集团提供资金支持。2013年初, 金汉斯海外母集团因债务违约问题被境外法院勒令委任霸菱亚洲接管金汉斯。

据金汉斯创始人之一高峰介绍, 金汉斯创立之初为快速扩张, 鼓励各股东寻找新的投资伙伴合伙开新店, 不同的店由不同主体控股。“金汉斯一度有上百位的大小股东。”高峰说道。2007年金汉斯筹划上市, 首家店的大股东开始陆续回购股份。

上市难有突破狗不理撤出IPO

在今年证监会最新公布的终止审查企业名单之内, 百年老店狗不理也悄然现身其中。一度被业内看好标准化和可复制能力的狗不理终于也“倒在”上市的路上了。

对于终止IPO的原因, 狗不理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种原因造成, 不便一一列举。而对此后是否有登陆其他资本市场的计划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 如果时机成熟还会有上市计划, “我们会择机再申报”。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陈天宇认为, 狗不理终止上市其实是意料中的事。因为目前国内餐饮企业普遍存在标准化生产难度大、财务核算票据缺乏、经营不确定性过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IPO折戟的主要问题。不过, 真正决定餐饮企业命运的并不是能否成功上市, 而是市场需求, 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状态, 餐饮市场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来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

创始人变“打工”俏江南张兰卖股权

高端餐饮品牌俏江南悄然易主, 可谓餐饮企业上市的重磅消息之一。欧洲最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宣布, 该公司在俏江南持股比例已达82.7%。至此, 张兰家族持有俏江南的股份尚不足20%。

资料显示, 2011年3月, 俏江南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A股上市申请, 但在2012年1月, 俏江南被证监会终止审查。

在A股上市的尝试失败后, 俏江南开始转战H股, 为了顺利上市, 张兰不惜更改国籍, 可谓毅力可嘉。2012年中, 俏江南通过了香港联交所聆讯, 获准于香港上市, 但一直坚持两年未能成功挂牌, 尽管期间每次都能通过香港联交所聆讯, 却难免重蹈上市难的覆辙。

对于俏江南上市的失败, 专家认为, 其与鼎晖的对赌是诱因, 也是俏江南股权被卖的主因。2008年俏江南引入鼎晖创投, 鼎晖注资约2亿元, 占有前者10.526%的股份, 但协议中要求俏江南最晚在2012年底上市, 若非鼎晖方面原因造成俏江南无法在2012年底前上市, 鼎晖有权以回购方式退出俏江南。

尽管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曾一度否认被收购的消息, 但最终不得不接受丧失控股权的事实, 创始人的股权被削减在上市企业中并不少见。

难抗股价压力小肥羊卖身求退市

说到餐饮企业上市, 就不得不提到小肥羊。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一眼看去娇憨可爱的小肥羊, 上演了一场餐饮企业的股市来回秀。七年时间, 小肥羊成功上市, 却又被收购, 从股市退出。

2008年6月, 小肥羊在港交所上市, 2012年百胜集团收购小肥羊并宣布撤销其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正式结束小肥羊的资本市场之旅。小肥羊从“中华火锅第一股”变成“中餐退市第一股”, 其上市过程一度开创了多个餐饮企业上市的先河, 但小肥羊短暂的股市之路未免让人遗憾。

资料显示, 筹划上市过程中, 小肥羊与3i、普凯两家投资机构达成协议, 由这两家公司联合出资2500万美元占合资公司30%的股份。上市之后, 2009年3月, 战略投资人3i和普凯退出, 百胜耗资4.9亿港元换得19.9%股份首次入股小肥羊, 此后百胜陆续增持小肥羊股份。2011年, 百胜以每股6.5港元、总金额45.6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小肥羊93.2%的股权, 完成对小肥羊的收购, 随后小肥羊退市。

上一篇:视觉世界下一篇:紫外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