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

2024-07-16

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精选10篇)

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 篇1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 要实施素质教育, 确保新课程教材改革顺利进行, 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方式, 转变教学观念,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平台,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改变传统观念, 把握新课程的性质, 提高自身学术修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履行其育人的职能。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确实改变传统观念, 注意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 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 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历史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通晓古今中外, 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 学生一定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 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培养其健康人格

高中历史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 而且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基本上是处在为应试而学的被动状态,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此, 一方面,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其中更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人类经验”, 是一门对学生的人生道路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文学科。

另一方面, 我们要通过精选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

三、科学处理新教材, 优化教学内容, 构建合理教学体系

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变化, 解析其内在联系,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历史新课程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的课程体系, 在知识的处理上较为灵活, 选择性较为明显。但这种课程体系跳跃性大, 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 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必要时为高中学生“补课”, 简要补充某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可以对三个模块的内容进行整合处理, 这样既能加深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理解, 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完整, 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比如, 可将必修 (Ⅰ) 中第六单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必修 (Ⅱ) 中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 (Ⅲ) 中的第三、四单元有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综合起来考虑和设计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 优化教学内容。新教材虽然结构严谨、观点新颖, 学术性强, 但客观上存在难度较大, 容量较大的现象。加上各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更加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可根据《标准》要求和教学实际,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 可删、可补、可改, 确定那些既有利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又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还有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强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如: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目标。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将这些学习方式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 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学习, 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的帷幕已经拉开, 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我们唯有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使历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真正使高中历史教学闪出新时代的光芒。

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 篇2

内容摘要: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为此,在历史教育中教师应克服过去历史教育中的问题,用“真”、“情”、“思”、“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关键词:健康人格 健康个性历史教育健康成长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我们认为更多的是需要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利用那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得到健康的成长。

一、历史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历史学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纵横交错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们各自的渊源和将来,体现在教材当中就表现为教材内部知识体系的网络化。但有的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只是简单的就章节内容加以讲述,未能较深入地向学生展示历史纵深的一面,没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内部知识体系。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没有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没有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处理。

(二)、历史学科教学的思想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开设历史学科,目的就在于培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历史教学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但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简单吸取及转化而成的卷面成绩。这样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作用就未能很好的发挥,这是与学科教学大纲要求是违背的。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

(三)、从教法来看,还是比较单

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很多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采用传统的形式。以讲解、讲述相结合为主,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法。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动。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 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四)、历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强化。历史学科的丰富性、深刻性及网络化,决定了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这当中应包括本国的古今通史和全球史知识。另外,还应具有超出历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从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教师,由于受自身条件及外界环境的制约,上述这些教学基本功还是相当缺乏的,使其在课堂教学上不能博古通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教学用语缺乏文采,有失分寸,极大的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材

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板画,特别是自绘地图,这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学实际中,其落实情况是不尽人意 的。

(五)、在某些地方没有专职历史教师。这主要表现在乡镇中学,把历史学科看成是副科、是“豆芽科”,于是历史课都由别科老师兼职,有教语文加历史的,还有政治加历史的,甚至还有生物加历史等等现象。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历史教学训练,教学方法也以读教材为主,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熏陶

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学生的健康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健康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健康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学生健康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建健康个性

健康的个性,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1、要强调一个“真”字。“真”是指客观历史的事实及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真并不就是美,真是求知的对象,科学研究的对象,而美是欣赏的对象,它应具有生动的形象,应给人以直接的感受。然而,美又必须以真为前提,尤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的美,必须使教学内容真实,符合历史事实与发展规律,绝不能为了追求美的效果,而任意虚构夸张。“真”的要求还促使我们要注重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展示直观教具、利用形象性画卷、照片、采用电教手段)以及对历史古迹、遗址的实地考察。这也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要用准确、细致的语言去讲解,又要能再现历史的画面形象烘托出的当时的独特气氛。2,要强调一个“情”字。历史的直接效果是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包容了相互冲突、相互对应的悲与喜、爱与恨、忧与愤、怜悯与崇高、恐惧与勇敢、负罪感与正义感等情感因素。“这些朝两极方向运动的情感因素,共同组成了人类审美心理中最浓烈、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这种震撼着年青学生心灵的激情,是我们导引学生们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进行理想教育和锻炼学生心智的极为重要、极为宝贵的情感基础。教师应以饱满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转变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如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讲述,具体塑造圆明园的形象,教师用真挚情感,以发自内心的语调语气介绍它的华美壮丽,使学生的自豪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当说到它被焚毁于敌人之手时,学生们对侵略者的仇恨溢于言表,历史的感染力便一下体现出来。此外,由于历史情感的相对性,容易导致学生复杂的心理变化,作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如讲述美国

内战、林肯遇刺的情景时,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会使大多数学生对林肯的不幸遭遇产生惋惜、悲痛和崇敬的心情,但也可能会有极少数学生会感到人世的无常与空虚,即使是一代伟人,也会被命运所左右,而“我”能做什么呢?于是悲观消极的情绪会占据他的心灵。教师则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寻求人生价值的标准,把历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紧连接进来,克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3,要强调一个“思”字。任何历史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激情都包含着理性意蕴。在教学中,我们强调“真”和“情”,主要注重形象思维的建立,都是从感性认识入手的。那么我们强调“思”,则要求把历史美中蕴涵着的理性因素挖掘出来,把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历史美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忙于应付主要科目的考试,因而他们真正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教师就应当在创造出历史的课堂气氛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去思索种种现象的本质,寻求人生的价值,探求历史的真谛,同时应积极倡导学生培养沉思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4,还要强调一个“行”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并理解真知后,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行动。历史告诉我们:应当珍惜幸福,艰苦奋斗,有限生命应当时刻珍重。在教学中应当努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参观调查、讨论演讲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应当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点,并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与锻炼“思”的结果,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健康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健康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人格教育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优势

(一)历史教学改革的趋势。现代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求以学习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目标,更加注重的是以培养和塑造学生优良人格为中心。初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同时也要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历史教育本应是具有人性以及生活气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资料、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独立思考以及分析历史现象,让他们学会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问题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他们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正确的人格理念。

(二)初中生自身特殊性。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处于情感丰富的青春期,在这一时期他们乐于接受和了解新事物,随着初中生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多,独立性也逐渐增强,他们逐渐地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同时,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而言自觉性更高,他们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部分学生甚至能够主动地将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而历史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勇于探索的特点,通过历史知识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历史人物的高尚人格来影响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塑造良好人格,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历史的人格教育功能。历史这门学科无论处于哪种时代都有鲜明的时代教育价值,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其内容丰富生动,容易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初中生学习历史事件,了解历史人物,让他们透过历史对现实进行思考与感悟,总结过去的经验,吸收借鉴前人的智慧,激励自己克服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优势,能够非常有效地发挥出其人格教育功能。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

(一)创新教学方法。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是一名教师、一支笔、一本书讲到底,历史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为了升学而学习,学生的创造性与好奇心一点点地被扼杀。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必须要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运用目前良好的教学条件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以“如果林则徐没有禁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以“西安事变”为主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历史剧进行表演;以“如何帮助罗斯福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为题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利用这些办法来让教材中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动”起来。经过笔者实践说明,组织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展开历史教学,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在独立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真切地感受人格体验,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健全优良人格打下良好基础。

(二)重构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但目前很多中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指标,学生分数高就代表教师教得好、学生学习能力强,这样的标准恰恰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必须要进行重新定位,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优良人格,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一味地注重考试分数,失去了历史的育人功能。

重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应该考虑下面几个问题: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应该是确保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评价的标准与方法必须要更加多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成绩,更应该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个性情感以及人格等。我们可以采取行为观察、情景测试、成长记录或者辩论、表演、答辩等方式来灵活进行,力求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人格。

(三)挖掘教材资源。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挖掘出教材中的丰富素材,领悟历史教材中的精神实质,并对学生展开全面深刻的人格教育。

首先,要教会学生志存高远,积极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我们要让学生对人生价值有追求,对国家、民族能担负责任。例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精神等,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学生优良人格的珍贵素材。其次,要教会学生勇敢追求真理,乐于探索。如20世纪20年代初周恩来与邓小平到法国勤工俭学,他们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探求真理,认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救国良方,并为此奋斗终生,最终成为一代伟人。通过这些人物对真理勇于追求和探索的精神,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热爱真理、乐于探索的情感。最后,要教会学生坚强不屈、努力拼搏。人生中挑战无处不在,我们只有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例如司马迁身受腐刑,面对流言,却依旧一心抱着“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信念,最终完成了《史记》。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无数次失败后,依旧没有放弃,最终研制出钨丝灯泡。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事件的讲解与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学生努力拼搏、坚强不屈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资源中的人格教育素材,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组织进行人格教育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影响,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人格,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代碧.初中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J].读与写,2012(03):20.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4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 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 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以期考试得高分, 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 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 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或畏惧困难, 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 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 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 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 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 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 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 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 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的诗句教学, 通过秦桧、慈禧太后、汪精卫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 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 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的事迹, 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 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 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并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 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 拓宽思维的广度, 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 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 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 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 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 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 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 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 鼓励他们急起直追。

要鼓励竞争, 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 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 开展专项历史资料 (历史题材的邮票、火花、明信片、书法艺术作品等) 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 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 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 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 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思、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 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 扬长避短, 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 改变不良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 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创新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篇5

创新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河南许昌●韩立

素质教育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是针对“应试教育”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虽然就其提法本身或内涵上还存在许多争议,但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把中学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上,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正在向着理性与人文的方向发展。换言之,在注重人的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社会也看到了在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健康人格包含的因素很多,它受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品德修养、成功观和抗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离开了其中任何一点,个体的发展就很可能发生问题,甚至出现病态,而病态心理一旦形成,则不仅使个体难以发展,甚至也难以生存。通过多年的工作经历和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方面也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体育课是多数学生参与热情很高的一门课程,在一项小小的课堂活动或一个平常的体育竞技中,任何一点成就都会使学生的情绪产生波动,都会带来成就感,这对学生的思想、意志、能力、态度、情绪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时面对一个新的高度,跳远时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分组比赛时面对新的对手,成功者的心理满足感会溢于言表;而对于失败者,他们的心理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气馁与沮丧,有的急躁与冲动,有的还会焦虑与自卑,每在这些时候,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适时地抓住学生思想活动充分暴露的大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的辩证关系,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二、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现在的中小学生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学生家长大多注重的是学习成绩,往往对孩子疼爱有加,不注重对他们进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极其不利的。体育教学是以出力流汗的体力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此伴随着知识信息、心理活动、情感体验等一系列生理上、心理上的刺激作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体育活动这一特点,有意安排一些艰苦的环境,比如在小雨天打球赛、校外长跑等活动项目,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小组对抗比赛时,通过赛前动员,讲战术、讲策略、讲场内场外合力的重要作用,营造紧张的竞技气氛,培养学生冷静沉着、果断机智、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三、体育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是体育课的又一大优势。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以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形成一个特定的小社会,通过互相合作、接触、切磋、对抗环节过程,使团队与团队之间、个体与团队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都产生交流和碰撞,从而使人际关系的交流更加广泛和直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们进入社会的心理需求。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形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行修养追求。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尊重与信任、鼓励与帮助、关心与支持、理解与体谅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一个人时刻都离不开集体和社会,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其只有对同学、对教师、对班级、对学校奉献爱心,才会得到大家给予的信任与关爱。

四、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们对事物美与丑、好于坏、善与恶的综合判断,它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师通过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创设和谐轻松的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在体操、舞蹈等训练中,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教师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通过展示形体动作来释放内在的情感,不唯训练而训练,注重陶冶情操、培养气质、发展个性,增强美学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再如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后的小结,用启发性的言语引导和帮助学生体验该项体育活动的美学意义,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保健意识和锻炼习惯,形成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有规律生活、妥善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通过高难度项目动作的训练,既能使学生了解人体构造与外部形态的关系,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灵感,增强他们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总之,体育教学在对学生各种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真正地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还需要一定的过程,许多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体育课堂这一阵地,充分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把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到位。

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 篇6

【关键词】历史人物教学 健全人格教育 传递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人格教育则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培养。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以知识为主,很少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教材中包含了历史、经济、政治、哲学、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这些知识内容都是学生接受人格教育的一些重要内容。历史人物作为高中历史教材中最生动、形象的例子,能够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热情。所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中,利用历史人物教学去健全学生人格的教学方式,是可行且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

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全日制高中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了要“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做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历史人物教学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历史故事和历史知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改变,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常规的历史教材中,关于各类历史人物的描写与叙述都较少,很多时候只通过课本内容的教学,学生很难具体并且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时代中所做出的丰功伟绩。要求教师备课时,在网上查阅本节课相关的历史人物资料并下载整理成文件,上课时通过多媒体放给学生,并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之前,教师可在网上拷贝《辛亥革命》相关的视频短片,在课堂上穿插放映短片内容,并让学生就短片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了解到历史人物的品质,促进他们学习和探索历史的精神,并最终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

二、打破思维定式,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应试教育一直是饱受诟病的阻碍点。教师教学时,需要将指定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必须牢记这些知识点,否则在应试考试时学生难以取得好成绩,导致历史教学很难达到其本质和真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课外研究和探索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去了解历史人物并从中学习。例如,在学习了高中历史人教版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去网络上搜索相关视频观看,并记录其中的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词,了解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以丰富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将高中历史人物教学与健全人格教育相结合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培养 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格培养,情感交流

文化和历史放在一起, 是做好的结合体。悠悠数千年, 历史的车轮碾过的时间长河, 也是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的源远流长的印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深厚, 能很好地体现在这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上。如此看来, 学好历史, 是人格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学好历史知识,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 提升个人修养。历史的学习包括基本概念、历史事件、人物、线索, 等等。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 所以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和历史人物在关键事件中的处人处事而带给我们的思考, 对学生完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起典范作用, 也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有事实依据, 更能让学生接受。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智与勇, 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加深对学生的激励和熏陶, 在无声无息中推动了学生人格的树立和完善。优秀的人格需要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做保证, 这些因素也从精神层面影响着学生们今后的发展。在教学中, 结合“不飞则已, 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老当益壮, 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等励志名言的教学, 通过汪精卫、奕忻、袁世凯等卖国求荣的遗臭万年的特例教学, 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 那些英雄人物就是他们的偶像, 我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 通过他们这些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来感染学生们。培养学生们的持之以恒斗志的, 我们可以看看司马迁、看罗斯福;培养学生们诚恳的求知态度, 可以学布罗诺, 学居里夫人等;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 可以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创新教学方法, 塑造学生的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 是要在不断的磨练中修正和健全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要有针对性, 认清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点、年龄层次, 并依据这些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这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个体的自我需要、做事的动机和主观能动性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期的年龄, 普遍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而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那些老套路, 死记硬背, 反复重复, 周而复始, 严重地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独立地发展, 这不是我们要的合格人才, 更不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这种教育方法培养下的学生, 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 除了教授他们学习历史的课本知识, 更要建议他们多阅读历史课外读物以及相关资料, 在阅读中培养他们扑捉信息、找出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多尝试让学生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让他们在评价中, 加深对人物以及事件的认识, 培养他们独立探究知识海洋的独立人格。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是必备前提。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特点也各不相同, 存在着明显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事实, 要如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就必须正视他们的优缺点。采用区别对待,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特长, 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待“优生”, 要去赞美他们。当然, 对他们的要求也要高一些, 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要高出一筹。所以, 我们要注重扩宽他们的深度与广度;对待“后进生”, 要多给予鼓励, 也要重点放在引导上, 对他们的要求起点要低一些, 在每一个小进步上都要表扬与鼓励, 让他们在不断累积的成就感中, 慢慢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排除畏惧难心理。对于“中等生”来说, 他们的情况不是很稳定, 也是思想波动最大的人群, 可进可退, 有的时候让他们很迷茫, 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 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鼓励他们奋起直追。

在优良人格培养上, 还要鼓励竞争。竞争会对一个人产生压力, 人在压力下更容易爆发出潜质。竞争意识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克服自身缺陷, 战胜自我、超越别人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方式,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兴趣和特长爱好, 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形成敢为人先的人格品质, 进而完善他们的人格修养。与此同时, 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丰富学生的过程体验,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完善学生人格的培养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崇拜的对象, 它可以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 来支配着我们以后的日常行为和人生道路。而我国历史如此悠久, 更是产生了数不清的流传后世的佳话, 也产生了无数传奇的人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会引起情感共鸣。历史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学以致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讲述“桃园三结义”, 是向学生们阐述了“情”与“义”;讲“三顾茅庐”是要告诉同学们做人做事要诚心诚意;讲“卧薪尝胆”, 是要引导学生们树立远大志向, 奋发图强。通过历史教学, 让学生理解与汲取我们历史中的思想精华, 在熏陶与启迪之下, 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做一个热爱人民, 造福社会,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伟大贡献的新时代青年, 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复兴大业而努力学习的伟大志向。

总之, 历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 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只要潜心教学研究, 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 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 有效地提高对学生人格教育的效果, 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一定收到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闵祥瑞.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2]徐生平.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互动性之我见[J].考试周刊, 2008, (45) .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8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可以使人拥有一个高起点,高瞻远瞩,更好地迎接新的时代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一切以分数为指标,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教育。这导致诸多不良后果,造成学生人格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缺乏追求正义公平的品质,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缺乏理性克制精神等等。这些人格缺陷影响学生接受人类历史文化中形成的精华,影响学生吸收历史中的智慧结晶,也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产生抑制。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现代知识经济对每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它对每个人的才智都有充分发挥的良好机遇,因而我们必须使学生具有多种多样的特长和特征。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课堂上要积极营造民主、热烈的氛围,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充分发挥,绝不能把学生训练成没有特长、没有个性、只知啃书本的书呆子。

二、重视学生品行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涵盖了人类所需要的所有精神,最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历史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从历史积累的各种素材中撷取一些对学生进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不惜以身报国。屈原自沉汨罗,以身“死国”;苏武牧羊,威武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横眉冷对千夫指”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奋发向上的教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居里夫妇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发现镭的存在;李时珍数十年含辛茹苦致力于《本草纲木》的写作……有志者应该敢于面对千难万险,坚韧不拔,奋发向上,才能成就大业。在历史教学中应注入时代的血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过硬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文明礼貌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虚席以待”“程门立雪”“倒屐相迎”“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典故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是十分重视礼仪的。用这些信手拈来的历史资源作为对学生教育的重要阵地,无疑有其积极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就浓了。同时,在教育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敢想、敢问、敢做的好习惯。如在讲到秦朝民族关系中有关秦筑长城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1) 如何评价秦始皇筑长城? (2) 如何看待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另用文天祥在“贞女庙”题写的一副对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通过两则材料,学生马上得出结论:孟姜女可怜,秦始皇可恨!并向学生指出孟姜女哭长城流传至今具有如此生命力,它反映了人心的向背,人们在哀孟姜女时,实际是在控诉秦始皇。最后,可以得出结论,秦始皇筑长城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是保护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需要,从这一方面来说应充分肯定;但秦筑长城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人民带来了苦难。通过创设情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思考评价问题的多角度性、辩证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优良思维品质,这是人格教育中不可忽视的。

四、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人格养成

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 篇9

一、以史为鉴,邀请历史人物,领略人格魅力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有利于引导学生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在教学中,历史人物使历史事件变得真实、鲜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人物之间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历史人物之间以及历史人物与学生自己之间的异同点,在领略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之余,提升自我修养。

比如可以设计问题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情怀,诸葛亮为治理国家“鞠躬尽瘁”的誓言,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这其中包含哪些共同点?问题二: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拍马屁、装孝心;李林甫口蜜腹剑;利用“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一味卖国求荣的慈禧。这其中又包含着哪些共同点?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为范仲淹、诸葛亮、顾宪成、顾炎武等人所感染,领略到历史人物的伟大胸襟和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安禄山、秦桧、李林甫等人的丑恶嘴脸也产生憎恨感,明白这种危害一时、为人所不齿的人物不会有好下场。通过对正反两类历史人物的对比,提高了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正义感。

二、以史为鉴,促进情感交融,迸发个性光彩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使学习者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学习历史中,学生会在无形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起起落落的历史长河中,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将人格教育与历史教学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有的学生由于早已经习惯于应试教育下的记忆,而缺少情感上的熏陶,对“九一八事变”反应冷漠。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有更为真切的感受。

在播放之初,有的学生无动于衷、搞小动作。但当看到自己的同胞在遭受凌辱,看到当时蒋介石的不反抗政策,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横行霸道时,学生渐渐安静下来了。短短的4个月又18天时间,日本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方圆12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此,东北三省的人民过着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活…… 看到这些,学生被激怒了,开始积极主动地对当时的历史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也要承担起祖国繁荣、昌盛的责任,发誓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三、以史为鉴,崇尚科学,提升人格修养水平

“生命的本质在于创新”,柏格森的这句话,诠释了学习的真谛,学习不是模仿,而是吸收、内化和创新。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实现情感融入,才能主动接触和学习,去观察、思考和探索,实现历史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从而实现自我的突破与创新。

例如,在学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学生发现书中描述的秦始皇非常残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他颁布焚书令,宣布除了一些医药、占卜和种植方面的书,其他书统统烧掉;对一些谈论儒家诗书的人更是处以死刑或活埋。这时有的学生却提出质疑:秦始皇真的这么残忍吗?儒家思想对统治国家真的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积极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对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阅读和探究。学生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查到,秦始皇只是开启一场焚烧民间文史典籍、禁止私学的运动,并没有历史教科书中讲的那么残暴。有的学生通过阅读一些儒家经典提出,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宣扬反动、暴乱的思想,而是劝勉民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材。这样的讨论,促进了学生对历史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提高了辨别能力,学会了客观、公正地判断事情,增强了学生的人格魅力。

总之,历史是对过去的回忆、反思和总结,学生应该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增强维护祖国尊严和民族气节的责任意识,立志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练就独立自主、不卑不亢、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义无反顾地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摘要:作者结合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挖掘教材资源,从历史人物、学生个性和讨论辨析等方面,论述人格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历史教学应关注人格培养 篇10

关键词:历史 人格培养 目的观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宽容心胸、健康心态、高尚情操的最好篇章。但由于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完成认识性任务为宗旨,因此在教学目标中设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目标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实的地位。历史教学中应实现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统一。

1. 建立新的教学目的观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了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健康人格的养成。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的。也就是说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家赵亚夫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其实,历史教学与学生的人格教育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倘若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感知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的层面,而不是进一步让学生“吸收世界文化智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历史教学的效果肯定会黯然失色,究其原因在于它缺失了人文内核。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普及性教育。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我们常常能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性?

历史教材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含着许多可挖掘的人格元素。我们可以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事迹中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从苏轼一生虽然宦海沉浮,但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怨;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的心态中感悟到为人应有的达观、充实与平和;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奋斗几十年而矢志不渝的坚强品格;这一切均可以从多方面感染学生,诸如养成爱国心、事业心、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和性格等等。历史教学只要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人格教育元素,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感知怎样的人格是健全、高尚的人格,就能塑造心灵,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一层亮丽的底色。

2. 教学方法重视阅读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证明,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期待和感悟,也是人格教育的一种自我体验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育不能脱离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在阅读历史事实过程中,历史的距离感更增添了建构文本意义的多元性,教师有教师的视界,学生有学生的视界,教师若想将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无异于缘木求鱼,终将一无所获,甚至招致学生的反感。

我认为,一个现代的中学生去阅读一本历史书,包括教材,只有他真切感到他所读的是一本对他当前的生存和幸福有益的作品,他才有阅读下去的兴趣,由“论他”变为“论我”。同时,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的探寻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史学拨动自己的心弦,而把个体有限的生涯化进无限的永恒中,他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当史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释时,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结合,就会带来极高的学习热情。

3. 对传统讲授法的扬弃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历史课可以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多功能教室等来复原、营造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同时历史图片、历史档案材料、历史电影的丰富,给开展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意淡化讲授和课堂教学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对讲授法的躲避及讲授法低评价的现象。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史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会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教学之中,并依然会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我认为对讲授法明智的态度与做法不是抛弃,而应是对之加以改造并使之趋向完善。立足优化教师的讲解意识和讲解技术,要求讲得精彩、讲得精当、讲得明白、讲得科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可能是彼种教学方法的不足;反之亦然。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应具有整体化、最优化的意识,注意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广大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其适应性,又有其局限性,博采众长,综合运用才是成功教学之路。

4. 重视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过去,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结论,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记诵“标准答案”,历史教学的确需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但如果不经过学生对历史现象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与认知过程,即没有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没有多种史学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可以说,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由于应试的实际需要,不少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缺乏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追求,实际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消化,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5. 让健康的人格引领人生,学习与生活样样学会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所以,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只有向着顺利、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潜能才能得到发挥,也才能逐渐养成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的途径主要有: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引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制约和影响学生心理素质是多方面的。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知识最终是在使用中获得其意义、效果和价值的。实际上,对社会有用的并不是我们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所恰当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是否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量有多大,并没有关注拥有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只关注知识的静态存在,而没有注意到知识的动态运转。同时,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无法从实际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中获得直觉和激发洞察力,以及从排除实际困难的失误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学习,难以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跃升。

上一篇:诗词朗读下一篇:山区县创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