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2024-12-09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精选12篇)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1

激发兴趣是教好历史课的重要条件。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为了让学生学好, 必须使他好学。”而要使学生好学, 必须使他对学习有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主动积极地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来自那里呢?苏联知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本身就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惊奇的过程, 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对人类历史宝库的认识、探索, 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认识探索过程中, 使学生学了历史有所得, 有所感, 有所悟, 同时有所用, 则学生就会逐渐对历史课发生兴趣。从感情上接近历史课, 以至感到学历史其乐无穷。这就是说,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我曾听过两节历史课, 都是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位教师上课先提问上节的作业题, 然后说这节课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他边写边讲, 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另一位老师在讲课时, 先提出问题:“在我国的北部有哪个自治区呀?主要居住着哪个兄弟民族?”学生回答后。教师又说:“你知道不知道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 这个兄弟民族在缔造伟大祖国的过程中有过什么贡献吗?好, 今天我们就讲一讲这个民族在祖国发展历史上的贡献!”, 然后写出本节标题。这样一个简单的提问就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意识倾向———迫切需要知道蒙古族在祖国发展史上的贡献, 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急于想知道这一切, 因此整节课学生都会聚精会神的听课和探索问题。两节课的效果为什么会不同呢?关键在于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说的:“学习最好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我们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在何处发掘激发兴趣的素材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挖教材, 提出质疑

按一般认识规律是“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求知欲旺盛并好探索, 对世界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 这是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历史教学中, 总是能在教材内部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 设计一些带有思考性、探索性的问题, 在讲课当中恰如其分的提示给学生。从而在学生平静的心灵中投以知识之石, 掀起层层波浪, 激起求知、探索的兴趣, 使学生始终能处在积极地学习状态中。如讲美国的历史, 有位教师先向学生发问:“美国是当今的超级大国, 实力强大, 但你知道220多年前的美国是一个什么样子吗?美国是怎样建国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弄清这个问题。”一个设问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了美国的独立战争的学习。因而作为教师在讲课当中能适时提出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 以启发学生思维去深入探索。如讲秦末农民战争历史意义时, 课本提到“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 教师提出“什么是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呢, 哪位同学能分析出来?”再如讲完文艺复兴后, 课本提到说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教师设问:“其‘思想解放’的含义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哪些思想解放运动, 它们的‘思想解放’又有什么含义呢?”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提出一些带有哲理性的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升华, 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如学完商鞅变法后, 向学生提出:“从商鞅变法中, 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发呢?”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改革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习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一步, 这也适应青少年好问个“为什么”的心理状态, 激发学生兴趣。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 (1) 问题带有启发性, 千万不能用“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问题, 而是问个“为什么”, 或“前后联系”让学生有所“动”。促使他去思考问题, 而且有所“得”。 (2) 注意量力性, 就是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 从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出发, 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求知欲的问题。 (3) 问题有探索性, 有的问题书中不一定有现成答案, 而可以在教师提示或指出方向的前提下, 经过分析思考得出答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经久不衰。

总之, 求知欲望和积极地探索精神是当代青少年的心里特征。抓住这一点, 针对青少年的需要, 精心设计发问, 通过质疑、释疑定能激发学生兴趣,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二、加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青少年最不爱听干干巴巴的课, 最喜欢听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历史课。因而在教学中增强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⒈运用历史典故。如在讲到秦灭六国的长平之战时, 教师问:“你们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吗?它说明了什么问题?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发?”这样的历史教学, 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 对学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这样好的典故, 如“破釜沉舟”、“四面楚歌”、“楚王问鼎”、“三顾茅庐”、“草木皆兵”、“罄竹难书”等等。如果运用得当, 就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⒉运用诗词、民歌, 有助于学生形成鲜明的历史表象, 点出事物的本质, 使思想情感沉浸于历史画卷之中。如有位老师在讲完张骞通西域后引用了“不是张骞通西域, 安能佳种自西来”的诗句, 生动的歌颂了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功绩。又如讲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时, 有位教师引用龚自珍的诗“不论盐铁不筹河, 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 屠牛那不胜栽禾”。刻画出鸦片战争后,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横征暴敛, 弄得民不聊生, 起义反抗是历史地必然。好的民歌同样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既具有启发性, 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还有很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如讲世界史中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时, 可以引用英国一首古老的民歌:“出发时只有一艘, 归来时已有二十艘。要知道是什么东西?满船货物都摆在眼前。人们问这都哪儿来的?请不要追究它的来源。”它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 西欧殖民者对亚非等地血腥掠夺情况, 措词含蓄, 但意思不言而喻。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诗词民歌的确能增强感染力, 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但在运用中应注意: (1) 要选择最典型, 最生动的材料, 有助于形成鲜明的历史表象; (2) 要选择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本质的材料,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选择富有教育意义, 能激起学生爱憎分明的材料, 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品质。

⒊引用歌词, 激发情感。在历史教学中, 适当引用一些好的歌词, 可以增强教学的情感和感染力。如讲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地区, 震撼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取得完全胜利时, 可以朗诵一首《红军会师歌》:“三大主力军, 西北高原胜利会师了, 欢呼三个方面军, 百战百胜英雄兄弟。团结我们工农红军全部力量, 走向抗日的最前线。两万五千里长征, 经历十一省险阻与山河, 铁的意志, 血的牺牲, 换得伟大的会合。为着建立人民政权巩固的基础, 高举红旗向前进!”歌词质朴, 铿锵有力, 寓意深刻, 使学生受到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又如讲到抗日时期的大生产运动时, 引几句《南泥湾》的歌词:“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 没 (呀) 人烟;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又战斗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上前, 鲜花送模范。”这就生动地展现出大生产运动结出了丰硕果实, 激励学生热爱新生活, 热爱共产党。但要注意选材时一定要目的明确, 围绕中心, 穿插恰当, 画龙点睛, 切忌过多、过滥、过长。

⒋穿插讲述历史小故事, 能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心驰神往的激情。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 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 在历史课中, 适当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 如战斗故事、历史人物故事、乡土故事等等, 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如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 赤壁之战的故事, 近现代北伐名将叶挺的故事, 抗日时地道战、地雷战的故事, 世界史上林肯的故事, 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的故事等等。但要注意在穿插讲述历史小故事时, 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听后让学生有所动, 有所感, 有所悟, 引起共鸣, 受到鼓舞。切忌兴之所至, 漫无边际地讲, 或把趣味庸俗化, 带来消极的作用。

⒌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可以制造幻灯片、课件, 甚至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历史小电影和Flash动画, 并可以随时增加和更新教学前沿内容, 正因为它能通过学生的视、听器官, 刺激大脑皮层, 产生兴奋情绪, 使注意力集中,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学生对奥匈帝国的领土变更一目了然。

三、开展第二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按大纲规定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而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不受大纲的约束, 努力做到丰富多彩, 饶有兴趣, 知识性强, 并便于因材施教。多年来我曾做过以下活动:历史人物讲座, 组织历史性趣小组, 举办历史知识竞赛, 办历史小报, 撰写评论历史人物小论文等。这些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了自学能力, 阅读能力和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也从多方面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搞好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 激发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但必须明确一点, 在历史教学中, 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力才是历史教学最主要的目的, 一定不要喧宾夺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三点方法:一是深挖教材, 提出质疑。二是加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如运用历史典故, 巧用诗词、民歌, 引用歌词, 激发情感, 穿插讲述历史小故事, 运用多媒体教学。三是开展第二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历史,教学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2

一节课能不能开好头,能不能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历史故事情节中,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不仅要将教材烂熟于胸,更要精心策划一个开头,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使出现的历史人物生动起来,使课堂气氛融洽而不失活跃……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开好头。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历史图片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把握好图片的教学,尤其是历史漫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可以说,大量图片信息的输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将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现在,漫画较多地选入历史课本中,试卷也出现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因此,让学生认真体会漫画的立意,通过漫画了解真实的历史,既增加了生动性,又给枯燥的课堂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三、联系新旧,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以兴趣为基础,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会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会激发兴趣并不断探索。因此,教师在讲新课时,如果涉及到旧知识,应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如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时间、主要参战国、结果、影响,接着又及时切入新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与第一世界大战又有那些异同?”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这样既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情感教学,联系实际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具有丰富思想教育内容的文化课,历史教学的过程应当成为学生体验生命价值、体验人文精神的活动。因此,历史教育要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更要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爱国主义的熏陶,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对初中历史教材的研读,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坚持情感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进行演讲辩论、社会调查、历史知识竞赛等,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从而把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各方面历史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样,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加以消化、创新,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激发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会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创设一种氛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有效地利用音乐资源,能起到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之效。在21 世纪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手段在不断更新,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必须的。它可以优化教学,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六、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激趣”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听课“快乐”,还在于能激发学生乐于思考,使学生既真正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并且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才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多方思索,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把好提问题和提好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问题设计作为激趣的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尽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碰撞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3

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历史课的重要一环,因为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利用比较了解张家口历史文化的有利条件,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乡土历史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用张家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补充内容,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广度,加深学生理解的深度。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让学生对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就要善于运用叙述历史事件的方法,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认识,这就需要不断扩展教学内容。而用本地历史事件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比如我在向学生讲授上古史中有关黄帝、炎帝和蚩尤的过程中,由于历史久远,又属于传说故事,学生听讲的兴趣不是很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结合《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特别是运用张家口史志的有关资料,尽力扩展知识面,向学生讲述我市的涿鹿就是黄帝、炎帝和蚩尤5000年前共同生活和征战的地方,并向同学们解释了为什么黄帝被称为“黄帝”与“轩辕”,以及蚩尤“铜头铁脑”的故事。说明这是因为黄帝所处地区土色是黄的,黄帝部族又以农业生产为主业,所以对土地特别重视,故而被称之为黄帝,同时黄帝部族发明了车子,车子有轩(即车围子)、有辕(即车辕),故而被称为轩辕氏。而所谓蚩尤的“铜头铁脑”,其实只是说明蚩尤部族发现了自然铜,并首先把它制造成面具,打仗的时候戴在头上,对方不知是面具,而以为蚩尤长着铜头的缘故。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又因势利导,向同学们指出,过去的历史都把蚩尤当作反面人物,这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我市的文史学者,通过研究,认为黄帝、炎帝与蚩尤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提出了“三祖”的新概念,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去年还与台湾同胞一起在涿鹿三祖堂前举办了祭祖大典。这些补充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提升了大家的学习的兴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张家口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让学生亲身体会历史风云。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解决课堂纸上谈兵的弊端,我十分注意让学生到实地参观考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张家口市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这里是长城之外中国共产党组织诞生最早的地方,也是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首举义旗的地方,还是八路军从日伪军铁蹄下解放的第一座省会城市。在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东北并进攻察东的紧要关头,1933年,冯玉祥、吉鸿昌在塞外重镇张家口组织了抗日同盟军,并一举收复察东四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抗日同盟军虽然失败了,但它体现的民族精神却长留天地。为此我在講述抗战内容时,为了让同学们加深了解,组织大家参观了位于我市水母宫的冯玉祥塑像、吉鸿昌纪念馆以及位于东山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烈士纪念塔。并着重向同学们介绍了纪念塔上有一个指针,它指向东北,表达了察哈尔军民收复东北失地的决心和壮志豪情。这次亲身参观增强了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

三、利用发生在张家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研讨,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要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参加研讨,提出见解,在讨论中增长知识和见识。比如,我在进行明朝时期发生在我市土木堡的“土木之变”的教学中,除了讲授课本上的有关内容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这次事变不但发生在我市的土木堡,而且导致这次事变的关键人物大太监王振也是张家口蔚县人,正是他鼓动明英宗轻率御驾亲征;在大同听到前方战败的消息后,又仓皇退兵;逃到了土木堡,本可以再前进三十里到怀来城宿营,但他却命令大军驻扎在缺水、无险可守的土木堡;当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包围明军后,他又轻信也先诈和的许诺,令大军移营就水,不料这时瓦剌骑兵四处杀出,明军军无斗志,被杀得血流成河,明英宗也被瓦剌军俘虏而去,从此明朝由盛而衰。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同学们展开研讨,大家热烈发言,认真总结了“土木之变”为什么惨败的原因,一致认为“土木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明朝专制统治的必然结果,有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深刻原因,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给同学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加浓厚。

几年来,我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认真备课,认真讲解,认真启发,认真总结,努力做到融会贯通,精心策划,生动实施,使同学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乐趣。通过我的努力,同学们不但学到了历史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对历史事件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还加深了对自己家乡张家口的了解,使他们更加热爱张家口,了解张家口,决心学好知识,为建设张家口贡献力量。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4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研究表明, 学生的兴趣越大, 学到的东西越多。在历史教学中, 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能够充分利用其声、色、形、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历史情景, 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将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出来, 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效益。例如, 在讲授“秦朝的统一”一课时,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先以影片《英雄》中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及深远影响等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 创设历史情景, 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接着再提出问题:残剑为什么要无名放弃刺秦呢?这样的提问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他们很快议论起来, 课堂氛围非常热闹, 每个人都踊跃发言, 使得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历史学科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是一门包含地理、天文、文化、宗教、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学好历史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 单一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历史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要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需要找到一个让学生感兴趣又容易接受的切入点。比如说, 有些学生对电视剧情滚瓜烂熟, 对相关的人物了如指掌, 但是, 对故事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对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却知甚少, 而且对其中的民族风情、历史渊源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为使教学达到预期目的,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细节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知识的魅力,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人类历史的印迹, 进而激发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学生主动学历史的积极性。

三、观看影片,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定能加深学生对相关事件的印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影片, 比如, 《鸦片战争》《我的一九一九》《一九四二》等, 这些影片都以故事的形式再现当时的历史风貌, 剧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 此时, 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到其中, 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加深对课本内容的了解, 加深对相关内容的印象。这样的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品质, 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学习用辩证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能收入教材中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够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 必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还可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 加深他们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不管采取哪种教学方式, 都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比如, 在讲授某些知识点时, 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可以适当开展课外阅读历史文献传记活动;或者是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历史影象资料片;或者是通过举办“历史园地”或“历史展览”等活动, 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 丰富他们历史知识, 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通过角色扮演, 强化兴趣

角色扮演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 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 在分析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皇帝时, 教师可以提议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展开学习, 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 宋太祖等各位有名的帝王, 学生们也能够通过平时看电视等课外积累, 演得十分逼真, 角色扮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每一位有作为皇帝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印象。尤其是看了《汉武大帝》《康熙微服私访记》《武则天》等影片后, 既能使学生对这些帝王在朝时采取的各项措施有一定的了解, 还知道当时有哪些宰相, 以及对当时人们的衣着、服饰、文化等方面也有所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能很好地启迪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中,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 促使学生的兴趣点达到最高, 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在兴趣中获得知识, 在兴趣中提升能力。为此, 要求历史教师要熟读教材, 驾驭教材, 要博学、有丰富的知识, 这样教学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学生也不再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 这样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参考文献

[1]孔一帆.试论文史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24) .

[2]于长胜.加强乡土教育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1) .

[3]李文棣.巧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7) .

[4]徐兴亮.让学生登上“历史”舞台——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7) .

[5]高庆星.历史情境材料教学法与能力培养的实践——以《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2 (4) .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5

(上杭一中 林海)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 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 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 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 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 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 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 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 代人民的崇敬;有的 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刘胡兰》、《 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 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 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 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 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 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 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 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 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

。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 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 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 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 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 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 改进。”我又指着《蔡伦》图说:“东汉宦官蔡伦在公元105年改进了造纸,造纸原料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

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 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 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第18 课《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 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 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悔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 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 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 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 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 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 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 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 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 兴趣激发 学习方法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是造成其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初中階段学生要学习“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这12门课程,有些课程是中考中所占分值比较高的,有些课程是形式多种多样的,所以学生都有很多人喜欢,但是历史分值不高,形式比较沉闷所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目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告诉他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使他们正确对待历史,这是最首要的一个任务。

二、巧设“悬念”,调动兴趣

学生喜欢有趣、有悬念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教材的过渡中设计悬念,或者在重难点上设置悬念,使学生在这些关键时刻更具有积极性和参与性。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而成的,要使学生的学习由一个知识点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设置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我讲到:“日本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那么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是如何开展局部抗战的?”这样既自然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又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当然,课堂上有很多设置悬念的机会,我们可以多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解读悬念来认真学习历史知识。

三、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在讲授历史课当中,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可以考虑将一些历史故事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但是在选择历史故事之前,一定要对所教班级学生情况以及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分析,以确保所选择的故事能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而且不要讲陌生的故事。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故事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老师来评判。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先讲解一段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故事,之后问学生那一时期都有哪些政治集团?你支持哪一方?为什么?提出适合的问题,既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营造历史情境,能从中得到启迪。历史是鲜活的,若能再现当时情境,那将会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感受。在营造情境中一定要以书本为依据,做到与当时的情况相符。如在讲到西周分封制时教师可根据内容的需要事先准备好道具,让学生来扮演当时的人物,并对学生的表演行为进行指导。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即使不讲解,大家也都会知晓分封制的含义。如果不营造情境,而是让学生直接看书来了解分封制,虽然学生也能根据书本的内容将相关的内容记下来,但是当过一段时间再提问分封制的内容时,他很可能已忘记了。而经过这种情境教学之后,他们对相关内容的记忆会保存很长的时间。教师在对表演结果进行评价时,除了要表扬角色扮演出色的同学之外,还要对存在缺点的同学进行鼓励,而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因为批评会打消他们参与扮演的积极性,使他们怯于课堂发言,从而不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

四、组织活动,培养兴趣

历史课外活动课与其它课相比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它的形式可由组织者自行选择。因此,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轻松地进行交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给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类活动课可供选择的形式有不少:有的是针对历史上某一有深刻意义的内容举办故事会,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描述,将这段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有的是开展“历史辩论”,将学生分成两派,针对某一历史问题或人物畅谈各自的见解。此外还有的是历史知识竞赛形式与研讨会的形式等。我校在前不久举办了辩论形式的活动,题目是“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大家参与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历史课外活动课属于课堂之外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具有很大作用。

五、结语

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历史教学现状 篇7

一是应试教育影响。历史是副科, 从学生到家长进而到学校领导大都是这么认为的。学习历史的收益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那样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功利主义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动力不足。

二是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和课程设置问题。

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 重灌输轻思维”, 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 除了应付考试, 没有任何用处, 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实用性, 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教学课程设置的问题。课程设置从教学时间上看, 国家课程并没有歧视历史教学, 但到了各级学校课时安排用的都是“边角余料”, 学生不是肚子饿就是想睡觉。没有课外辅导, 更没有活动课安排。历史教师不做班主任就好像没有这个人似的。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历史教学受到轻视的原因之一。

以上几点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我认为要突破以上几点, 首要问题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此问题, 浅谈以下几点:

1.探究历史和现实的联系,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进而彰显历史学科的现实性、实用性。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毛选》第534页) 人类是带着历史的烙印走入现实社会的, 又将带着现实的烙印走向未来。毛泽东在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内在联系的把握上, 一再强调“不能割断历史”。割断历史, 就不可能了解现实社会的来龙去脉;而只要学习历史, 就可以扩大我们的思维空间, 可以对现实社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使我们的行为更符合实际, 更有成效。许多现实问题都可以在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到解决。学好历史, 可做到贯通古今, 古为今用。

2.教学方法文史结合促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文史不分家, 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像对历史的表述可以借鉴文学的方法, 将历史知识故事化、诗歌化、戏剧化等,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8

一、巧用课前导言法

导言, 就像一出好戏的序幕, 这是能否一下子抓住观众, 使他们发生兴趣的关键。历史课的导言, 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因素。

新颖而精巧的导言, 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有效手段, 是把学生导入学习佳境、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好的导言就像一支“兴奋剂”, 一上课就能注入学生的心田, 启迪学生的思维, 协助学生摘取历史知识的花朵。例如, 在讲初二历史《难忘九一八》一课时, 事先让学生听导言中的《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在音乐的渲染下,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目睹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场面。此举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去认识、分析历史, 使学生加深记忆, 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

二、运用媒体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重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信息的呈现有声音、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媒体类型。这使得教学内容通过课件设计能呈现多种表现形式, 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耳听眼观等多种感官参与, 能赋予他们以鲜活的感性认识, 避免枯燥、死板。运用媒体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 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主动参与中愉快地学习。

如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时, 我就先播放《七子之歌》, 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使学生感受香港、澳门被列强侵占后渴望回归祖国的迫切心情。学习《五四运动》一目时, 可再现当时学生高呼口号, 举着标语游行的场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感受时代氛围, 进而认识当时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起来, 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

三、穿插故事教学法

孔子曰:“知之者, 不如好知者。”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人的情感与认识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愉快时感知敏锐, 记忆牢固, 想象活跃;反之, 消极情绪则会压抑认识活动的开展。因此, 教学中, 只有首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 才能使教学变得充满活力, 引人入胜。在教学中, 对一些主要的历史内容作有细节、有场面的具体描绘, 用通俗形象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使抽象模糊的历史事件鲜明起来, 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从而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讲述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这一内容时, 据史实向学生讲述《三皇五帝》的故事, 通过描述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 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 既获得了知识, 又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 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创设情境教学法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 但它是过去的事情, 学生既看不到又摸不着, 因此, 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 我就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成课件, 把简单的文字、抽象的描述变成了一幅幅真真切切的历史画卷, 引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 回到历史的“当年”。无疑, 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 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西安事变》一目时, 由于学生缺少感性认识, 因而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不能到位。若通过多媒体技术, 则可以创设和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 从而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于是, 在学习前, 我就播放了剪辑的电影《西安事变》, 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达成了学习目标。

五、变换教学方式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我在教学中注重变换教学方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 让他们以主体的身份去学习, 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 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时时有新奇感、探究欲, 发现学习的巨大乐趣,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如我在《日本明治维新》这一目的教学中, 尝试运用“头脑风暴法”, 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当他们经过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后, 会形成一种“成就”心理, 获得成功的满足。这样, 易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和思考历史的积极性, 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又如, 在讲完《明治维新》一目后, 我又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 为什么一个成功, 一个失败了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议论纷纷, 各抒己见, 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意见,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激发,学习方法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是造成其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这12门课程,有些课程是中考中所占分值比较高的,有些课程是形式多种多样的,所以学生都有很多人喜欢,但是历史分值不高,形式比较沉闷所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目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告诉他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使他们正确对待历史,这是最首要的一个任务。

二、巧设“悬念”,调动兴趣

学生喜欢有趣、有悬念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教材的过渡中设计悬念,或者在重难点上设置悬念,使学生在这些关键时刻更具有积极性和参与性。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而成的,要使学生的学习由一个知识点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设置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我讲到:“日本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那么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是如何开展局部抗战的?”这样既自然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又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当然,课堂上有很多设置悬念的机会,我们可以多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解读悬念来认真学习历史知识。

三、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在讲授历史课当中,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可以考虑将一些历史故事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但是在选择历史故事之前,一定要对所教班级学生情况以及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分析,以确保所选择的故事能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而且不要讲陌生的故事。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故事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老师来评判。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先讲解一段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故事,之后问学生那一时期都有哪些政治集团?你支持哪一方?为什么?提出适合的问题,既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营造历史情境,能从中得到启迪。历史是鲜活的,若能再现当时情境,那将会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感受。在营造情境中一定要以书本为依据,做到与当时的情况相符。如在讲到西周分封制时教师可根据内容的需要事先准备好道具,让学生来扮演当时的人物,并对学生的表演行为进行指导。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即使不讲解,大家也都会知晓分封制的含义。如果不营造情境,而是让学生直接看书来了解分封制,虽然学生也能根据书本的内容将相关的内容记下来,但是当过一段时间再提问分封制的内容时,他很可能已忘记了。而经过这种情境教学之后,他们对相关内容的记忆会保存很长的时间。教师在对表演结果进行评价时,除了要表扬角色扮演出色的同学之外,还要对存在缺点的同学进行鼓励,而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因为批评会打消他们参与扮演的积极性,使他们怯于课堂发言,从而不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

四、组织活动,培养兴趣

历史课外活动课与其它课相比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它的形式可由组织者自行选择。因此,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轻松地进行交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给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类活动课可供选择的形式有不少:有的是针对历史上某一有深刻意义的内容举办故事会,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描述,将这段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有的是开展“历史辩论”,将学生分成两派,针对某一历史问题或人物畅谈各自的见解。此外还有的是历史知识竞赛形式与研讨会的形式等。我校在前不久举办了辩论形式的活动,题目是“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大家参与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历史课外活动课属于课堂之外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具有很大作用。

五、结语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10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大。究其原因,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历史学科是技能课程, 没有中考的压力。但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进行, 历史学科列入了中考范畴, 这一问题已迎刃而解。另一方面, 与历史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关系。以前的教材是指导教师如何去教, 编写是以教师为出发点, 加上历史学科的特点:史实的过去性, 表述的抽象性, 记载的机械性, 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有的教师照本宣科, 搞一言堂, 忽略了作为活生生学习主体的学生。而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则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学, 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减少了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 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新教材对历史教师的教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法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给学生提供并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把自己放进特定的历史背景当中, 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一定的历史情境使书本上抽象、枯燥、远离学生生活的历史事物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使所有的历史知识立体地、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在《先进的秦汉文化》一课中, 学习新知识之前就以一个历史课堂情景剧呈现给学生:东汉末年, 一个病人到中医诊所看病, 剧情里出现了医生用“望、闻、问、切”看病、用麻醉药剂手术、用纸张写治病处方、伙计抓药计算费用等情节。学生观看了这一情景剧后, 学习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学生积极地探讨着秦汉时期纸张、医学和数学成就等相关的历史知识。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 讨论积极, 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说, 正是这一历史情景剧拉近了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的过程教育和体验教育, 并通过学习,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也能受到浸润。

当然, 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 各种历史资料的日益丰富、全面, 现代教育技术也在飞快发展、日臻完善, 这些使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时条件更好、渠道更广、形式更多。例如把教室布置成历史会议的会场, 让学生编演历史剧, 展现历史文物、音乐渲染、电视和电影等视频播放等。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育教学的空间, 例如选择典型的历史遗址或博物馆作为学生历史实践活动的场所。

那么,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运用好历史情境教学法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原则: (1) 忠于史实的原则。教师要坚持实事求是, 让学生从史实出发,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要把问题放在特定的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下, 不能超脱历史, 更不能凭空设想背离历史。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考虑学生的个人阅历、经验、知识结构、理解力、感兴趣度, 要充分体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3) 史实全面而联系的原则。初中历史的时间跨度大, 往往课中涉及的内容多、头绪多, 如经济史、社会生活、民族关系等。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情境能把相关的史实联系贯通。 (4) 课堂教学民主化。教师要改变角色, 转变观念, 真正地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同时, 在设计教学情境过程中还要注意的几个事项:首先, 以新课标为依据, 不可脱离;其次, 情境要形象感人、自然合理, 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不仅为提高学生兴趣, 更重要的是还原历史、再现历史, 因此, 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形象鲜明、真实可信, 这样才能达到打动人的心弦、感人动情的目的,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第三, 根据学生的理解力, 在创设具体的情境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生的生活经验, 不要超出学生的实际, 过分追求情境;第四, 设计的情境要简单并且有可拓展性, 情境要新颖而富于启发。一方面创设情境只有新颖奇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索愿望时, 才能发挥情境对教学的作用。否则, 学生对创设的情境无动于衷, 习以为常, 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 简单可行而有拓展性, 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兴趣;意义;方法

一、高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激励学生的动力。高中历史教学已经有相对系统的历史记事年表,不论是古今中外历史都有一定程度的介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外延是相当广阔的,教学目标多表现在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背记上。虽然有相对系统的历史体系,但是高中历史对于专门史、人物史以及朝代或国家的具体分析是较少的,也就是说高中历史的内容还只是历史表象。未来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还会有更多内容有待挖掘,而挖掘历史需要浓厚兴趣作为支撑。

所以,高中阶段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将来在历史学科、历史专业走得更远,为我国历史研究乃至世界历史研究出力;另一方面,学习历史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是有益处的,历史是前人经验的再展现,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将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条件。

二、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1.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激发兴趣的第一步并非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更,而是学习氛围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于营造学习氛围,一方面,教师需要明确“人人平等”的观念,历史本身具有广阔的外延与深度,非一朝一夕能够学成。而关于历史考核所分出的优生与学困生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将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分层,一切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都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观念的表达,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被后人反复研究,就是因为他们存在着正反两面,教师在尊重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的同时,对于不同观点应提出中肯的建议,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是非观靠拢。此外,历史本身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但是教师在授课阶段没有必要将过于严肃的态度传达给学生,应尽量以故事和说书的形式陈述历史事件,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严谨而不严肃,这样有助于减轻学生压力,使其更加轻松地学习。

2.授课阶段激发学生兴趣

(1)梳理细节,挖掘情趣

许多历史事件都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历史故事中的细节。一方面,细节的陈述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思考;另一方面,细节可以更具体地讲解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形成更加饱满的认识。

例如,学习楚汉相争中项羽与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与他们之间的故事时,许多教师一笔带过,仅以项羽有勇无谋、优柔寡断等性格特点概括项羽人物形象,单薄又缺乏说服力,反而大肆赞扬刘邦的善于用人等品质。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一历史事件时,将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等历史事件展开来讲,分开来讲。一方面可以重塑项羽这一英雄人物形象,使其更加饱满;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学生继续了解历史人物的欲望。那么,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就达到了。

(2)设置历史情境

设置历史情境是许多教师都喜欢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情境设置更加有趣和有效。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因为历史本身的时空界限非常广,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维贯穿古今中外也不是不可以的。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反问学生如果自己是某一历史人物,自己会有怎样的选择,如果自己在某一个时代,自己会怎样处理课本中的这些历史事件。以最常见的拿破仑多舛的人生经历为例子,在学习这一部分历史知识的时候,提问“假如你是拿破仑,在第一次被流放之后,是否会服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以怎样的方式重回宝座”。

(3)知识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同时,应该明确学生对于该学科的认识,联系实际。现阶段许多学生对于学习的本质理解已经走入误区,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这将曲解学习的目的,学习过程也必定是被动的。

那么,对于历史学科,学习历史的意义以及历史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需要教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可以将历史人物与当代成功人士联系起来,挖掘其共同点,历史学习对于学生发展是有指导意义的;另一方面,历史其实就是现实,现在也会成为历史,那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唯物主义观点,体会历史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韩颖.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刍议[J].成才之路,2012(29).

[2]李明.培养高中历史学习兴趣之我见[J].学周刊,2012(7).

激发兴趣与历史教学 篇12

一、创造和谐气氛, 营造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 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被别人发现, 然后得以肯定。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 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用鼓励学生的方法使之能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如找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谈话时, 我常说这样两句话:“过去不代表未来!其实你很聪明, 并不比别人笨, 只是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了。”这句话就像给他们注入一支兴奋剂, 会使他们浑身充满求知的力量, 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

二、精心设计导语,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每节课的导语教师在课前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故事导入、诗词导入、节日导入、成语导入、衔接导入、审题导入、音乐导入、录像导入等多种方式, 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 依据学校教学资源而定, 不管采取什么方式, 只要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 就不失为成功的导语。每节课的导语给学生的印象很深, 甚至会决定其对本节课的好恶感。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导语, 充分发挥前因效应的积极作用。在学生面前展示将要发生的情境, 由此把学生带入新的知识天地, 通过一系列或熟知或陌生的故事, 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真、求实的欲望, 创设一个总的问题情景。

三、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

不断引入新的课堂形式, 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也才会有良好的课堂效果。在学习“三角贸易”这一课时, 学生们表演的课本剧, 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表情等, 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历史事件的本质。学生学的轻松而且深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丰富课堂。因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潜能才会完全被发掘出来。

上一篇:城镇居民家庭下一篇: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