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2024-10-04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1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区分度比较明显。此次考试充分暴露了学生审题不仔细的缺点,加之学生基础不扎实,不能很好的利用开卷考试的优势有效利用手头资料,盲目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试题较为灵活这一特点,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有如下设想:

1、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对学困生应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且建立帮扶对象,兵教兵,好带差。80分以上的作为培优对象,严格要求他们掌握好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自己给自己订一个可行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2、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

3、教会学生学习历史,在书上作圈、画、勾、点、旁批,学会积极关注新闻、社会热点,把最新信息与课本联系起来,增加见识。

4、在自己平时读书过程中,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积累命题素材。这样,每次作业可以布置可供选作的自主命题。此题较为灵活,应多让学生见之,熟悉题型增强能力。

5、积极接受学生意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有学生提出多总结,多讲解题的思路。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课改,不是等改只能是努力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的去努力,去尝试,去探索!,6、后期加大力度进行强化训练,对每一课的知识点进行过关,要求优生的正确率达99%左右。

7、更加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2

一、“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方面

1. 注重加强公民教育。

第一单元的名称由旧教材“生活在社区里”改为新教材“人在社会中生活”, 增加了“人”字, 词语“社区”改为“社会”。由此联系, 人, 在社会生活中即为公民。新教材意在培养刚升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现代化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 促进学生对现代化社会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为社会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 重视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

旧教材的中国地理知识内容量十分不足, 也没有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色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地理知识在整个课程中仅占一个单元。反观世界地理知识, 有“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和“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两个单元。中国地理内容不及世界地理, 在知识储备方面, 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了解相当欠缺;在情感态度方面, 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不够深厚。

新教材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专门就中国四大区域作详细介绍, 将原来一节课中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扩充为一个单元来讲解, 足见新教材对中国地理部分的重视, 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

3. 突出地理学科地位。

就知识内容量而言, 新教材地理学科内容比例高达75%。相较旧教材44.5%的比例而言, 地理学科比重提高近30.5%;就地理知识点而言, 新教材着重添加“文明中心———城市”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个单元;就难度值而言, 地理知识难度有所提高, 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社会课程学习带来挑战。

地理学科容量增加, 内容扩充, 难度加大, 提升了其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地位。从初中生长期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地理学科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地位提升是时事所趋, 体现新教材对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视, 能够帮助初中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为初中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在课程特点方面

1. 科学性。

新教材在“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单元中将第三课课题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改为“地域差异显著”, 主要介绍中国区域地理的概况。笔者认为改课题的原因旨在开门见山告诉学生该课主要内容, 清晰明了, 便于学生把握该课的知识脉络, 在教材编排上更具科学性。

2. 逻辑性。

旧教材第二单元为世界地理的概况介绍, 第四单元为世界其他特色区域的介绍。然而二者并不连续, 中间隔了第三单元即中国地理部分。旧教材的体例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世界地理知识, 造成世界地理知识学习上的截断,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将对本来就具广阔性、复杂性的地理知识更缺乏整体性的理解。

新教材第二、三单元分别为世界地理的概况介绍和特色区域介绍, 第五六单元分别为中国地理的概况介绍和四大地理区域介绍, 编排有序, 逻辑鲜明。学生学完世界地理知识和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后, 在树立整体性和世界性的全球观基础上, 再学习中国地理知识, 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 具有逻辑性。

3. 时代性。

“文明中心———城市”这一主题从原来的一课内容扩大为一单元内容, 突出城市这一主题的重要地位。结合当下时代背景, 城市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受广大民众的关注, 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可见城市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之高。

新教材作出了重大调整, 将城市主题的一课扩大为一整个单元,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现时代性。同时促进了新世纪初中生的学习发展, 他们能够学习更具时代性的新知识, 更容易理解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将新知识应用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中。

三、“新”在课程理念方面

1. 更加贴近社会生活。

首先, 新教材第一单元名称为“人在社会中生活”, 与旧教材“生活在社区里”比较, “社会”一词突出了“生活”主题, 贴近初中生生活环境,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其次, 新教材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中三课内容分别为“规则的演变”、“传媒的行程”、“生活的故事”, 单元名和课题名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拉近了陌生的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以熟悉的周围事物作为例, 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之中。

2. 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 新教材将“文明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展现, 这是旧教材仅以一课内容介绍城市所不及的。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作为人文地理学习的重要板块, 学生应当在更长久的学习中, 通过更多的例子, 才能够深切感受到城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之魅力, 进而提高其自身人文素养。

其次, 新教材编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单元的知识, 以四课形式分别呈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模块,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促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将逐步提高其人文素养。

摘要:基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旧教材的体例对比, 新教材有其独特的“新”意, 体现了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土山川的热爱之情及突出地理学科地位等新趋势, 表现了科学性、逻辑性及时代性等新特点, 着重强调了贴近社会生活及提高人文素养等新理念。

关键词:新旧教材,体例对比,创新点

参考文献

[1]富兵.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乡土资源;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充实了地理内容,强化了史地综合,突出了对区域案例的教学,对训练题目要求有所提高。

一、诸暨市七年级社会老师利用乡土资源教学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诸暨市七年级社会老师利用乡土资源教学的现状如何呢?在本学期笔者特地选择来自不同学校并具有代表性的30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于乡土资源利用的意识极其淡薄,制约了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在利用乡土地理资源上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资料和课时不允许。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重这方面资料的积累,课程资源意识不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及经验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上风。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诸暨市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促使教师将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地理理论运用于解释本地的实际,真正弄懂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观察调查,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讲活,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参观调查,既使教师增加了对本地乡土地理知识的了解,又学会了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方法,为今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起了示范作用,也可以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乡土材料,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所以,我们提倡挖掘诸暨市的乡土内容(诸暨市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政治经济、地形气候、水文、人文、风景名胜区等)作为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补充。同时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让乡土内容与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结合。

二、应用乡土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采取结合、渗透的方法,把乡土、乡情、乡风、乡俗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直接或间接的融入到教材的相关章节中去,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1.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

新课的导入犹如歌曲的前奏,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一堂课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气候类型新课之前,让学生谈论当地当日的天气情况,看看窗外就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学生自然很感兴趣,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乡土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为学生所熟知、所热爱,利用它导课既自然又让学生感到亲切,为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学习才变得主动。

2.利用乡土资源“释疑解惑”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巧妙的地用乡土资源,往往会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季风气候显著”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季风”这一概念不理解,就可以利用诸暨市当地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这一乡土资源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学生在感受生活当中学会了地理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一内容时也轻松了许多。

3.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

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教材相关内容结合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来学习知识,这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丰富了教材内容。例如在讲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节时,将当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田为主的耕作类型、以大米为主的饮食习惯、以斜坡为主的民居风格以及曲调优美的地方戏越剧,黄酒产业,渔业等引入到本节的学习当中,学生在亲近乡土、感受乡土的同时,了解了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和人文方面与北方地区的差异,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地理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海报、手抄报、展板,或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乡土地理摄影图片展等等。

总之,在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时,紧密联系家乡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挖掘和拓展相关地理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初中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切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广大同行的共同研究,为提高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效果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梅桃源.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1.

[2]王兴.诸暨地方志[M].地质出版社.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4

【叙述】有人说“人生如戏”,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场景,因此,也有人说“社会好比人生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各种不同的场景,我们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也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同学们同意这种说法吗?

【板书】第三课 在社会的舞台上

【提问】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我们都生活在哪些场景中?(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各种公共场所。)

【提问】在以上场景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场景是哪个?

【总结】是家庭,因为家庭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户,家长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我们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提问】观察教材第21页的几幅家庭生活图。

1.把你喜欢的家庭生活场景挑选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或不喜欢、不满意的家庭生活场景。

2.结合上图,想想不同的家庭生活会对我们产生哪些正面或负面影响?

3.你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满意吗?试着给你的父母写一封信,表明你希望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或就如何搞好家庭生活组织一次家庭会议。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以及切身感受,就可以体会到家庭这个舞台对自己的影响。)

【总结】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最难以分割的关系,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都将在子女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举例:美国双胞胎的不同命运和性格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汤姆森·约翰逊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在地震中丧失双亲的一对孪生兄弟分送给愿意收留他们的内华达州的一个议员和佛罗里达州的一个穷人,并对二人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议员家中的那个孩子由于受到较好的熏陶和文化教养,性格既活泼外向,又温文尔雅,最后成为内华达州一位很有名气的律师。而那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孩子则继承了他养父的一切特点,甚至变本加厉:懒惰、粗暴、冷酷、野蛮、不思进取,最终沦落街头,成为该州众多流浪汉中的一员。

【板书】1.家庭场景。

【承转】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学校生活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从6岁~18岁,美好的少年期和青春期都在学校里度过,学校既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场景,同时也是一个小社会。

【提问】请大家结合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和教育内容,说说学校这个小社会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和帮助?

【叙述】在学校,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做人,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品质,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和爱国情操,也帮助我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同学建立了友情,享受到友情带给我们的欢乐。

【板书】2.学校场景。

【叙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另一个生活场景是家庭所在地──社区。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社区。

【总结】社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景,有时我们可能会忽略了它,也很少关注它。其实,它对我们的成长也有重要影响,作为社区舞台上的居民,理应关心自己所处的社区,并担负起居民应尽的责任。

【板书】3.社区场景。

【提问】《北京青年报》登出了这样一则新闻:每到周末,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人,一起聚到某餐馆或酒吧,实行AA制的聚会。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相邀并相识的吗?(通过互

联网)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网络生活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的出现使地球变成了“村”,它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现在一些中学生喜欢泡网吧,喜欢网络生活,请你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网络能吸引他们?2.网络生活有哪些利与弊?你了解政府禁止未成年人去网吧的有关规定吗?

【归纳】网络内容丰富、新奇、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大,可以扩大我们的生活空间,开阔我们的视野,但网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网络中的各种游戏和不健康的内容也在诱惑着中学生,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极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方面的悲剧很多。《北京青年报》2000年3月24日报道“三个中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只因欠网吧老板2.5元钱,就被狠心的老板打死。” 所以说,网络社区也需要净化,作为网络社区居民的“你”也应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习和生活服务,自觉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

【总结】通过活动,我们懂得了社会与我们的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表演者”,要想唱好社会舞台这场大戏,每个演员都应该是优秀的,并且彼此间应配合默契,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叙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是个大舞台,有不同的场景,而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在社会中我们都扮演着哪些角色。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6-28 《爸爸的角色》,然后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印有人像的纸(纸上的人像为卡通形象,并有性别之分,按照学生的性别相应分发),由学生自己填写“在生活中你曾经、正在、将要扮演的角色”。请学生们回答自己的填写结果(3~5位同学),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承转】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场景的不同,一个人可以同时、先后拥有很多角色。那么,这些角色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该怎样选择自己的角色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人生舞台上的不同角色这个问题。

【提问】刚才在大家所填写的角色里,有哪些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这个问题较易回答,教师可适当分析角色的权利与义务。

【板书】人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有不同的角色。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可以选择的。

【提问】刚才大家所填写的角色里,有哪些是社会规定的?

【提问】为什么社会和国家要规定我们现阶段的角色是学生?(引发学生充分理解“学生” 角色的重要性。)

【叙述】葛优是大家都喜欢的演员,喜欢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塑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出演过《卡拉是条狗》《甲方乙方》《大腕》等。(可以借影片《惊涛骇浪》来讨论演员如何学习演好角色的问题。)

【提问】评价出色演员的标准是什么?(演技高超,演什么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大舞台中的演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成员,也应该演什么像什么。)

【提问】好演员是天生的吗?如何才能成为好演员?(好演员不是天生的,是要经过学习和训练的,影视圈中的合格演员是这样,生活中合格的社会角色也需要学习和训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上学,从学生角色做起,为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打好基础。)

【板书】人通过努力学习和训练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叙述】补充讨论:请同学们再看教材上的图6-30《各种各样的学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同样的学生角色,出现的舞台却不同。有的人出现在宽敞、明亮、拥有现代化教具的教室中,有的人出现在条件简陋的教室中,有的人连教室也没有,处于流动状态中。尽管他们所穿的衣服各异、所走的路不同,他

们却都背着书包,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学生角色。

【提问】刚才大家所填写的角色里,有哪些是我们将要扮演的?

【提问】当你有很多角色想要扮演,而无分身之术时该怎么办呢?(作为大千社会的成员,我们都希望自己多扮演几个角色,出现在更多的场景中,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可能同时扮演许多角色。这时,我们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意义的角色来扮演。)

【提问】我们将要扮演的角色能否都由自己来选择?当父母、老师替我们做出的选择与我们自身的选择发生矛盾时,怎么办呢?(选择不一致时,应与父母及时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沟通,达成共识。)

【板书】学会选择角色

(课堂小结)

【总结】在社会舞台的不同生活场景中,我们曾经、正在、将要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有些角色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社会规定的,有些是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的,无论哪种角色,都意味着在相应生活场景中的责任和义务,在我们选择角色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生活舞台上的场景中的合格成员。由于有些角色具有可选择性,并非必然要承担的,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对自己正确、全面的了解,通过对角色意义的深入了解,慎重选择。

(问题研讨)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5

七年级历史期中教学反思

本学期由我承担七年级四个班历史授课任务。历史对我校七年级学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本类课程,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较之于语数民,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历史的概念,要教好历史,先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让他们懂得何为历史,才能明白该如何去学习。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始终是难以理解,深入。

作为一名民校历史授课教师,要采取与实际相符合的标准行动,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前半学期我采取的办法是,尽量按照课程标准来,对于历史知识点讲深讲透,多讲历史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多次强调,带着问题思考,如上课不懂的地方,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下课来问我,增加师生交流沟通。

历史是一门伴随着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学科,故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多次提醒学生课堂外,增加历史课外知识。为此,在闲暇时,我坚持进班,发现了解问题,并提出纠正方法。对于学生作业问题,及时批阅,每周两次,及时讲解,让学生跟上节奏。

经过过去半学期的努力,在期中考试后,我对七年级4个班的成绩做了分析,总体并不好,平均分太低,高分太少,这可能与我教学不当有关,在后半学期中,要改进教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多思考,多向老教师请教,争取早日改变我所带四个班成绩落后的面貌。

在前半学期的教学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个人方面

刚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经验欠缺,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没有使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兴趣感。

在备课上,备学生上,没有真正去了解学生水平、兴趣、能力,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差,以后要多加关注。在教学上,学习管理方式简单,课堂纪律差,没有掌握良好的方法,课堂效率低。在作业上:作业批改不够认真、详细,没有做到按时讲解,教学进度与作业进度有差距,导致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课后,虽然制定了培优补差计划,但是跟班力度不够,辅导时间短。

本次期中考试,我对于学生水平认识有不足,试卷思考题多,难度大,太灵活。

二、学生方面: 学生的国语水平差,基本功不够扎实,导致听课较为吃力,对课文的内容掌握不够好。学生字词积累量少,导致一些历史书面词汇无法理解,加之我讲课速度快,使学生理解不足。

大部分学生面对历史习题,历史思考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审题,回答问题效果差强人意,而且部分同学简答题空白,多数同学回答问题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情况,我积极进行反思: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讲练结合,强化历史思辨能力,力争全面提高学生应考能力。

故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一)强化基础,扩充知识

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根据学情备课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前,让学生必须预习本节课内容,初步理解,理解课本课文基本内容,教师再点拨指导,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教师在上课期间,要抽出时间讲练习,把刚讲过的知识点同习题紧密联系,并且作业要及时检查,做到作业日日清,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

(二)读图思考,提高分析能力

历史最重要的,就是整理对比运用。除了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思考,整理历史事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还应有目的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把握历史的无声“语言”,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二、做好学生教学规范

(一)素质教学,强化提高

强化学生的识记能力,不能上课记下课忘。让学生多观察,多运用,从生活中找灵感,教学贴近生活,从家乡发展看历史变迁,教师应认真引导学生,把教学落到实处。教师要把批改和评讲相结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弥补不足。订正错误后,最好让学生再次温习回顾,对该生是鼓励,对其他学生是榜样。

(二)培养学生学习风格 1.形成特色历史教学风格

加强自身能力,提高教学技能。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精神饱满,教学方式要因地适宜,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使学生受到感染,积极主动的学习历史,时间一长,学生的历史成绩就会提高。

2.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历史

历史学习要形成规范,作业练习在后半学期中要定时定量,让学生形成自觉做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历史学习成绩。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加大与其他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

吐木秀克镇第一中学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篇6

一是对本课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这就造成了本该重点讲的地方反而因时间不足而没有讲透。“文景之治”本应是为下面“汉武帝的大一统”做铺垫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并没有处理好...

我的这节课主要反映出了这些问题:

一是对本课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这就造成了本该重点讲的地方反而因时间不足而没有讲透。“文景之治”本应是为下面“汉武帝的大一统”做铺垫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并没有处理好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过这个问题,但是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由于语言不够精炼讲的又过细和随意性,使得大量的时间浪费了。

二是缺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比如说课前如何预习、上课时怎样做笔记等。初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老师必须教会他们掌握科学高效持久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在课上没有完全落实教会学生勤做笔记和巧做笔记的任务并且缺乏讲练结合,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较低。

此外,在故事的引入和合理利用方面还欠考虑,没有做好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的结合。在课程内容的过渡方面,自己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7

认识地图的基础是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与注记。方向、比例尺都没有太大问题,教材中阐述很明确,但是在图例与注记中,关于注记只有一句话:“地图上的文字说明。”(七上P5) 其实地图上的注记分为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三种。名称注记用于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如山脉名称,江、河、湖、海、地区、国家、大洲、大陆、岛屿名称等,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明注记用于说明各种事物种类、性质或特征,它是用以补充图形符号的不足,常用简注形式表示(如石油用“油”、松树用“松”等表示)。数字注记用于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例如地形高程、比高、路宽、水深等(如:珠穆朗玛峰8844.43)。同时,借助不同字体、字号、颜色的注记也能够进一步标明事物的性质、种类及数量差异。因此,地图注记在地图图面上与图形符号是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整体。[1]18

地图上的注记排列得是否恰当,对图面效果影响很大。

一般而言,教材中出现的地图必须是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普遍性的地图。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现行教材中使用的部分地图并不完全符合这些特点,特别是在注记方面并不是特别科学,容易对学生产生某些误导。

如:人教版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P45的太湖流域图(图1)。

这是一张介绍太湖流域的地图,从图中读出太湖流域水网密布、城镇众多的特点。湖州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成员,这部分教学内容,同时也属于湖州乡土教育的内容。湖州人民傍水而居,其母亲河是苕溪。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找到湖州的位置,并找到从湖州注入太湖的两条河流——东苕溪、西苕溪。但是有很多学生第一眼看到的是———库水石赋、溪苕西(图2)。然后有些稍微聪明一点的同学会反应过来,“哦,念反了,是西苕溪,发源于赋石水库”。当然很多学生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正我最后能理解就行了。不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一门专业学科教材的正规地图会使读者产生某些误解呢?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地图出了问题,还是教师在读图指导上不够细致?地图上河流的正确标注方法应该是怎样的?虽然说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发现文句不通顺,可能会自主倒着阅读,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个题目变成———请学生用笔将“西苕溪”名称标注在图中,那么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标注才是最准确的?

下面图3、图4 两张地图都是来自较为官方的正规发布的,其中河流名称的标注却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在地图上河流的名称到底应该如何标注?遵循哪些原则?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分布示意图(截取局部)。图中的赋石水库和西苕溪是按照自西向东、从源头到下游的顺序标注的。

中国数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湖州地图(截取局部)。图中的西苕溪是按照自东向西、下游到上游来标注的。

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上网查阅了地图上河流名称标注的相关资料,查找了各类各级关于太湖流域的地图(包括历史上太湖流域的地图),咨询了高中部分地理教师和专业人员,得出以下观点。

不论河流、山脉、铁路等线状、条状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图例边上的注记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东西向———水平字列(典型如:长江)。

2. 南北向———垂直字列(典型如:尼罗河)。

3. 东北—西南、西北—东南走向———雁行字列(典型如:大兴安岭)。

4.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自然弯曲,字向不直立———屈曲字列(如:京九线、陇海线等)。[1]58

我找遍所有个人能找到的参考文献,都只有这四条原则。但是河流的流向是随着地形变化而发生任意曲折的,并且具体到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某一段的标注是否又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原则呢?答案是没有。因此某些时候出现误读就不可避免了。

鉴于此,我觉得河流名称的注记除了遵守上述四原则外,还应该进行部分细化。

1.阅读顺序优先原则。一般人的阅读顺序是自上到下(自北向南),自左到右(自西向东),大多数南北向或东西向流向很明显的河流,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典型的如:长江流域图(图5,七下P20),长江干流东西向,标注从左到右;支流多南北向,标注从上到下。

2.部分东北—西南走向,或者西北—东南走向的河流,可以考虑河流的主干更加偏向于南北还是东西。东北—西南走向,但是更加偏向南北向(<45°),如印度河标注基本上就是从上到下;更加偏向东西向(<45°),如恒河标注基本上就是从左到右。

3.遇到某些比较长的河流,它们的流向曲折蜿蜒,上、中、下游有明显的变化。首先,可以依据它的主干流向确定标注原则。其次,如果地图的比例尺较大,地图中出现的是河流的某一段,那么则根据这一段的主导流向来确定名次标注。

4.以上标注方法,都是基于《地图学》注记标注原则的细化。但是如果在河流的标注原则中,再加上一条“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标注”,那么所有问题都可解决了。这样不仅不会出现学生误读,而且在某些政区图、交通图等非地形图上,也都根据河流名称判断河流的流向,并据此判断出当地的地形起伏和地势特点。如本文中第一张太湖流域的地图(图1)。太湖流域水网密布,加上地势低平,河流蜿蜒曲折,因此名称在标注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误读,如果都依据从上游到下游来标注,学生理解就非常方便,并且也可以读出太湖流域以及周边城镇的地势特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研究 篇8

【关键字】历史与社会 教学策略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当中出现的一门综合性的文科课程,该学科中整合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众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去解决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策略,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创新,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参照教学参考书列出的教学目标来写,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也有一些教师分不清教育目标、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存在着疏忽之处。

教学目标就是一次教学活动或者说是一节课内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具体的,能够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能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教师需要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师生都能够明确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行为的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因为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所有教学目标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提升。

可以说,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以九年级教材第八单元的第一课和第二课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应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第一课第二框“我国的人口警钟需长鸣”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分析教材图8-8、8-10以及8-11,和相应的统计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特点。可以例举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说明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带来的诸多压力。通过分析数据和图表,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口忧患意识。

第二课第二框“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各种图文、数据资料,清楚地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学习分析两个以上我国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我国的资源现状,理解我国的资源对策,强化节约资源的意识。

可以说,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指导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起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和七八年级教材不同的是,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材系统性更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利用单元知识结构导图,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体系。

第一,可以在教学当中反复应用知识结构导图。在开始讲解每个单元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浏览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并让学生结合知识结构导图,在头脑当中形成大致的印象,对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有大概的了解,这样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能够有一定的认识。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本单元第一课学习完成之后,让学生再次学习结构导图,巩固第一课的知识,并将第一课和第二课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找到两课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知识框架。等到本单元知识全部学完之后,再让学生对照知识结构导图进行思考,让学生深入理解本单元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能够不断地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二,充分發挥课文标题的作用。可以说,《历史与社会》教材当中每一课的标题都是精心思考并设计的,能够体现出每一课的核心内容,因此说,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强调标题,发挥其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的内容。例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中,有一道测试题,大意是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应该如何应对资源危机。在第八单元中,我们学习过开源节流的内容,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一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在讲解这一试题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如果记住了第二课当中的小标题“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那么在答题的时候就会知道如何写。通过这一实例,学生明白标题的重要性,也告诉教师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标题,发挥其作用。

三、创新教学方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当中,每一单元都是由课文和专题探究两部分构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不能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进行创新,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中走出来,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课文的作用就是让学生熟记本课的知识点,而专题探究则是让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性的内容具有拓展性和综合性,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这两方面的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边讲课文边引用专题探究的内容进行说明,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而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的专题探究,就需要单独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解探究性内容的时候,不能够完全依赖于教材,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符合实际的案例,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结束语:历史与社会的内容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创新,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余丽君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评价策略研究 吉林教育,2008年第25期

[2]牛学文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年第12期

[3]梁宏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精加工策略的研究 都市家教月刊,2009年第6期

[4]王维川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研究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第7期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2 篇9

刘 勇

很长时间以来,历史教学中就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性的问题,事实上是我们被旧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不敢创新,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大胆开拓,没有认识要使学生能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是要让他们有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无疑于使学生在成长中先行失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产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作为老师爱学生天经地义,特别是爱好学生一点不难,但要爱学困生,与你顶撞,又不会尊重同学老师的学生,我们就要有耐心,要下一番功夫了。老师要对不同的学生选好切入口,如:了解他们的家庭,关心他们的学校生活,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样他们就会慢慢与老师亲近,愿意与老师交流。要提高历史成绩,除了让孩子们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外,还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前一时期从课堂教学看,我有意强化课堂情景化,趣味化,以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对基础的分析与讲解,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但历史学科注重以考定教,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及练习,由于识记、巩固复习、督促不到位,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加之学生不会合 理的安排时间,历史课余一般不会复习历史,针对此,我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督导,重视落实检查;同时,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向课堂要质量。历史知识积累,仅限于每周的三节历史课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试卷要拿高分,必须要对教材有足够的掌握,要达到烂熟于胸的程度,因此要教会学生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做到多看、多读、多背。如果功夫下不到,多容易的试题也会是“难于上青天”。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试题较为灵活这一特点,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有如下设想:

1、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对学困生应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且建立帮扶对象,兵教兵,好带差。35分以上的作为培优对象,严格要求他们掌握好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自己给自己订一个可行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2、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

3、教会学生学习历史,在书上作圈、画、勾、点、旁批,学会积极关注新闻、社会热点,把最新信息与课本联系起来,增加见识。

4、在自己平时读书过程中,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积累命题素材。这样,每次作业可以布置可供选作的自主命题。此题较为灵活,应多让学生见之,熟悉题型增强能力。

5、积极接受学生意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有学生提出多总结,多讲解题的思路。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课改,不是等改只能是努力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的去努力,去尝试,去探索。

6、后期加大力度进行强化训练,对每一课的知识点进行过关,要求优生的正确率达99%左右。

7、更加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 篇10

开放的课堂,要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智慧引导;教师的引导,离不开生活中一些浅显的例子。历史不能远离生活,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让历史不再那么遥远。于是,我在教学生学习1949年的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时,就可以联系今天我们熟知的“政协”会议的召开,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政协是指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共同纲领》则起临时法律的作用,要求学生理解、区别。再如,学习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可与今年即将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联系,今天发生的事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历史,这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这样做,每节课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收获。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 角色扮演    激情辩论    巧用资源    新课改精神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反思三年成名师。

自新课改开展以来,我经常反思教学:是否配合了新课改的节拍,是否紧跟了新课改的节奏,在教学中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唯恐忘记了一个历史老师应尽的责任。下面简略谈谈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我是如何巧妙体现新课改精神的,以求教于各位方家,敬请斧正。

一、角色扮演法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如何开启学生的思维?怎样充分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课堂上,我采用角色扮演法,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

如教学《活跃的学术思想》时,讲到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善于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课本小字介绍了孔子如何因材施教。学生看过后,印象平平。为此,课前我找了几个学生,排演了一幕话剧。让平时马虎莽撞的李智扮演子路,让一向谨小慎微的杨硕扮演冉求,让老成持重的邱宇饰演孔子。剧情是:一日,邱宇饰演的“孔子”端坐书桌旁,专心致志看书。忽然,李智饰演的“子路”捧着一摞书,从外面慌慌张张跑来,匆忙之中,几本书洒落于地,他手忙脚乱地捡书,再踉踉跄跄地跑到老师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问:“老师,如果听说一个很好的主张,我应立即去做吗?”孔子合上书,悠悠地回答:“你家有父兄,应该和他们商量一下,怎么能自作主张呢?”“子路”叩谢过老师,退下。不久,杨硕饰演的“冉求”小心谨慎地走到“孔子”面前说:“老师,如果听说一个很好的主张,我应立即去做吗?”“孔子”说:“那当然要去做,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像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怎么有截然相反的回答呢?历史上的公西华一头雾水,学生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然后,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观看表演。“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冉求办事过于谨慎,常常畏缩不前,所以我要鼓励他,让他大胆地去做。而子路呢,性格比较莽撞,容易轻率行事,所以我要抑制他,让他审慎一些。”至此,不仅公西华,就是全班学生豁然开朗,彻底明白孔子的因材施教。

当然,适于角色扮演的内容还有很多。像《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在讲到赤壁之战时,让学生演苦肉计(黄盖诈降)一段,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激情辩论法

鲁迅先生说:“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陶行知先生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激情辩论最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最能培养学生动手搜集信息的能力,乐于探究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一举几得。

在教学《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时,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是:农业的发展。其中一个表现是扩大耕地面积。扩大耕地面积是通过开辟圩田、开垦梯田实现的。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课堂上展开辩论,为此我把他们分为正方、反方。正方的观点是:开辟圩田,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开辟圩田,弊大于利。为了一展辩论雄风,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上网查资料、采访老年人、去图书馆,询问老师,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辩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正方观点:开辟圩田,扩大耕地面积,促进当时农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他们甚至举出些数字予以证明。而反方观点则认为:这种以开辟圩田为代价,扩大耕地面积的做法,从长远的观点看,破坏大片森林,破坏植被,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还煞有介事地举出近几年沙尘暴天气肆虐人类,黄河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鲜活例子加以论证,颇有说服力。这样,真理愈辩愈明。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主动合作、探究,人人乐学、善学,完成教学任务,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易如反掌。

三、巧用资源法

这里的资源很广泛,一是图片(人物图、事件图、历史地图等)漫画和邮票,二是书中文字资料(大多在辅栏部分)及诗词歌赋等,皆和历史息息相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更可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从各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不枯燥,也不单调,它无处不在,历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样,学生边学历史,边悟出学史的目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认识到:学史使人明智。

《秦朝的统一》这一课,在学生系统学习了知识后,我们用下图予以总结。题目如下: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后,图中的人物第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识读下面三幅图片,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人物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的名字叫什么?

(2)图2和图3反映了秦朝在哪些方面实行的措施?

(3)除了图中反映的措施外,秦朝还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措施和制度?

这样,通过用图片训练的方法,学生进一步理解秦始皇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政治上通过创立皇帝制度等措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通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等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然,书中还有一些极重要的文字材料,非常能反映历史问题。

如《西周的建立》一课,P27辅栏部分:古人对西周政治格局的描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这个材料是说西周初年,通过分封,周天子的权力很大,拥有无数的臣民和无尽的土地,制作礼乐和征兵打仗都要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而到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弊端日渐端倪,诸侯国的权力愈来愈大,直接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于是春秋争霸,战国争雄,王权无足轻重。通过两则材料对比,学生透彻理解封制:积极作用,巩固西周的统治;消极影响,导致王权衰微。再者,也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材料还有一些。如《商鞅变法》和《秦的统一》两课,辅栏部分: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史记·商君列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商鞅变法的目的:强国利民,而且只要能达到这种目的,不必效法古人,也不必遵循古代的制度,它表现了商鞅变法的决心。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而且志在必得,两则材料放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书中这样的资料俯拾皆是。

历史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书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分析历史,探究历史,让学生通过图片、材料,分析历史,感悟历史并掌握历史。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配合新课改的节拍,跟上新课改的节奏,巧妙体现新课改精神。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播放历史歌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感知历史的魅力;也可以播放一些视频,直观再现历史;还可以朗诵一些诗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并和历史联系起来:“秦皇汉武”指哪两位帝王?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各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国家?“唐宗宋祖”又指哪两位帝王?他们对历史又作出怎样的贡献?像这样,诗词歌赋、邮票、漫画皆可反映历史。教学时,巧妙渗透到教学中去,一为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二为课堂教学更有文采,旁征博引,让历史课堂有血有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接下来无论是教学,还是课堂管理,都会不无裨益,水到渠成。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七年级历史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精神,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更希望,在历史教学中,大家都献计献策,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周国平散文.

[2]形而上学.

[3]爱因斯坦文集.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12

一、“读”

历史学科属于社会学科, 在教学中属文科类, 注重“读”的方法, 能使学科教学突出文科性质, 又能改变历史学科在教学中因所学知识内容多为过去发生的事情, 缺少直观现实的道具应用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缺点。“读”不是没有计划的读, 而是教师要在备课时, 有目的有意识地全篇阅读或挑选课文内容中的一部分来让学生读, 课文的导言部分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华夏之祖》的导言) 、史料部分 (如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中的历史人物孔子的“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历史事件的重要内容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中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意义 (如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伐无道, 诛暴秦》中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等) 。而阅读的方式, 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 采用全班默读课文 (有助于学生从兴奋的课间活动中安静下来, 收敛心神, 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和线索) 、全班集体朗读, (琅琅书声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个人朗读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 等形式, 从而既能体现文科的特点, 又能达到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作用, 一举两得。

二、“思”

“思”即为学生思考问题。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让学生进行思考, 无疑是一种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学生对课文中的全文或一部分内容进行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出问题, 思考问题,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 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人, 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同时让学生真正全面提高素质,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历史, 读懂历史。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时, 在全班全文阅读的基础上, 我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 解答问题, 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产生这种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在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让学生先后朗读了导言中司马迁在《史记》和《宋书》里对江南的描述后, 让学生思考课本中的“动脑筋”题:“两者对江南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并让学生分组比赛, 看哪一个小组能最快最多地发现问题, 解答问题, 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节课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问”

“问”是在学生“读”“思”的基础上,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回答;或是学生就自己在读和思的过程中无法解答的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问, 让教师解答。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 可以增强学习的探究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当然在这过程中, 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培养学生能力, 向突破课文重点难点的方向进行, 也要加强对学生所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 不能任意而为之。在“问”的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针对所问题目的难易程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解答,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在回答问题中获得成就感, 提高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中, 教师提出 (1) 秦朝是在哪年完成了统一? (2) 秦统一后的最高统治者称什么? (3) 秦统一后使用的文字、货币叫什么? (4) 秦统一后采取的加强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等等基础性的问题, 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解决课文的知识点,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知识点。在学生对基础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 再通过思考和启发来问“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能说说你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认识吗?”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 篇13

1、知识点不够严密

2、历史时间的表述应当准确

3、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其素质的不断提升

4、意识上对历史的传承性特点不够重视

5、学习方法的补充和丰富

6、课件的制作中应注意字体大小的合理设置,照顾后排学生

7、精研课本,教师用书的合理应用

8、拓展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反思 篇14

任课教师:李容

任课班级:七(1)、七(2)七(3)班

转瞬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很值得做一次认真的总结与反思。

一、教学工作总结

在备课时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找准备课的方向。深入分析每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好教案,思考学生的认知规律,创制有效教学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历史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优美动听的历史故事,有时候我会以饱满的热情叙述给学生听,更多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根据他的了解讲故事给其他同学听。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采用历史小短剧、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历史,告别历史学科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史料、模型等再现历史,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另外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我比较强调学法的指导,教学生如何做课堂笔记,如何运用表格、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做练习时传授做题技巧,让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基础。营造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

历史知识积累,仅限于每周的两节历史课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试卷要拿高分,必须要对教材有足够的掌握,要达到烂熟于胸的程度,因此,课外我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督导,重视落实检查,同桌互背、个别抽背,尽量让学生做到多看、多读、多记、多背,熟记知识点。

二、不足之处

作为一名新老师,在教学方面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1、培优补差工作做得不到位,对于学习很好的同学没能很重视培养他们,对于学困生,也没能给出很好的学法建议和指导。

2、有时教学环节处理不当,讲授新课时间过长,没能留出时间给学生做练习,巩固新知,知识的训练有待加强。

3、教学缺乏经验,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有待加强。

4、七(3)学生基础较好,平时也比较认真自觉,但是练习量太少,要多加强巩固训练。七(1)、七(2)学生的自觉性较差,需要老师加强监督指导,布置任务。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设想

1、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

2、更加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15

关键词:历史教学;现状反思;有效性;措施

中国分类号:G633.51

0.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历史教学是传统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强调教学形态的多样化,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需求。然而,从实际来看,历史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所以,针对存在的教学问题,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出发,着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手段的丰富等方面,进而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强调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历史教学现状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深化课堂教学质量,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的行为过程。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活动等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再认知,进而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的有效。历史教学现状反思,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中的问题进行审视,进而反思存在的教学问题。

1.1 历史教学目的不明确。历史教学是学生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有助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提升人格素养的集中体现。但长期的教学束缚,历史教学目的被拘囿为单纯的应试教学,促使历史教学发展的道路越发狭窄,无法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1.2 历史教学内容结构不合理。历史教学是反映历史文化、彰显历史情怀的中要手段。但历史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内容偏于政治化、僵化的教学内容,显得空洞而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3 教学观念和模式的落后。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更加强调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以更好地突出历史教学的价值。从实际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旧沿袭着传统的教学形态,牵引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支撑当前的历史教学需求。教师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陷入“死气沉沉”的境地,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1.4 历史教育地位“尴尬”,教学改革事业发展不到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社会思想渗透到学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较大转变,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处,于是在历史学习中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将历史教学带入了“尴尬”的境地。这样一来,历史课程缺乏学生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活动无法形成切实效力,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构建,存在较大的现实难度。

2.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创新之路

历史教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历史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就强调历史教学要立足教学发展需求,审视教学问题,从多元化的视角提出历史有效性教学的创新之路。尤其是转变教师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等,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值得重视及开展。

2.1 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在新课改下,教师扮演的教学角色发生了转变,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教学的发展的研究者。所以,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积极的教学观念进行历史教学,是深化历史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强调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是关乎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并提高教学技能,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积极课堂氛围的关键,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当前,新型师生关系更加强调“民主、平等、和谐”等因素的构建,进而促使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学的开展,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例如,教师在上课中面带微笑,可以带给学生亲切感,进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2.3 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下,强调历史教学的多元化,尤其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更能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内容,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转变传统教学的束缚,进而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宜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样容易造成教学中师生的“疲惫”感。所以,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均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

2.4 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强调教学情形的多样化,而多媒体教学平台,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更好的配合教学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依托多媒体技术,可以简化教学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学习,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的有效利用,便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平台。

2.5 教学要做到“趣、细、实”,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课堂教学强调教学中各要素的体现,尤其是“趣、细、实”的突显,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善于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要迎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强调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内容要充实,浮夸的教学内容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厌倦感,不利于有效教学的构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要做到“趣、细、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历史教学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教学观念的陈旧、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审视存在的教学问题,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推动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历史教学的优化改革,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程佩璇.试谈历史教学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2]栗秀娟.试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反思[J].文理导航(下旬),2012(06)

[3]安子凤.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有效性[J].中国教师,2012(11)

[4]张志杰.历史课堂教学应有的品质[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8(09)

上一篇:快乐的童谣节作文范文下一篇:红枫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