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朗读

2024-07-16

诗词朗读(精选5篇)

诗词朗读 篇1

诗词教学向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老师讲深了, 学生不理解, 讲得过浅, 又不能很好的领悟诗歌的思想。很多老师在教法上走老路, 大讲而特讲, 篇篇不不厌其烦, 我觉得这样都不利于学生鉴赏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我以为, 老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朗读氛围, 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韵味, 感受诗词的魅力。

读是理解的基础, 是欣赏的前提。没有读的欣赏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教学中必须把读放在第一位。但是读又不是无目的的读, 干巴巴的读。而要读出韵味, 读出见解, 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

读出节奏。很多学生拿起课本哇啦哇啦的读, 无论什么文章都是一个调, 这样的读, 是没多大意义的读,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节奏, 区分不同节律的诗文的押韵和节奏, 如诗歌语言和散文小说语言, 虽然都要求生动形象, 多少带有诗意, 但诗歌语言更讲究格律之美, 诸如抑扬顿挫, 回环呼应, 匀称参差等, 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朗读, 去把握。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 才能更好的欣赏语言的形式美, 进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读出感情。仅仅把握了节奏, 还不算是读到了功夫, 只有读出了感情, 才能与作者心息相通, 受到更好的教育。是边塞诗要读出苍凉悲壮, 是田园诗要读出清新恬淡, 是赞美要饱含深情, 是谴责要满含义愤。“朗读时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总之朗读要达到“心与心的融合交汇, 灵魂对灵魂的告白, 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

读出意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意境的分类时说:“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物, 何者为我。”物我之境就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 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没有想象的读, 无法去体验作品的意境, 无法感受情景交融, 动静结合融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所以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边读边想, 想象作者描绘的意境, 感受着意境之美。否则, 学生会越读越乏味, 越读越疲倦, 起不到朗读的作用。

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老师只注重了读背, 以读代赏, 以背代赏, 这样的结果是, 没过多久, 学生就忘了, 更不用提鉴赏能力的提升, 人文思想的熏陶。所以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欣赏。

赏意境。读出意境, 是一种想象能力的培养, 而赏出意境, 则需要语言表达, 是表达能力, 分析能力, 想象能力的综合。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 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文章的描写, 去理解文章的意境之美。如我们诵读《天净沙·秋思》就要通过品析这首诗用十种景物并置组成的秋郊夕照图来领悟其中的意境, 感受凄凉, 哀愁的情调。

赏艺术特色。每一篇文章, 总有它自称特色的地方, 或托物言志, 或直抒胸臆, 或卒章显志, 或画龙点睛, 或以小见大, 或开门见山, 或渲染, 或衬托,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归纳积累, 从教师引导欣赏逐渐到学生自己欣赏, 实现能力的跨跃。同时, 加强比较欣赏, 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诵读欣赏内容都是反映爱国情怀, 艺术手法同中有异, 都有景物的描写, 融情于景, 但有的直抒胸臆, 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有的辛辣嘲讽, 如《泊秦淮》,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很好的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赏主旨。“文以载道”,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欣赏名篇佳作更是一次思想的陶冶, 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赏析中教给学生结合时代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 理解作品的内涵。当然每一个学生的认知上都有所不同, 教师要多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自我解读, 自我理解, 形成有个性的理解,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赏语言特点。诗词语言丰富独特, 要么描写细致, 要么议论深邃, 要么哲理性强, 要么抒情味浓, 反复咀嚼就像是品味一道大餐, 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以培养语感为出发点,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风格。

当然诵读和欣赏不是完全割裂的, 教学中要做到两者的融合, 通过读来加强理解, 又通过欣赏来指导朗读, 读中有赏, 赏中有读, 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感受古诗歌的魅力, 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

诗词朗读 篇2

营造与所诵读诗词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觉地感性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用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有较好的效果。如《归去来兮辞》意境营造法,先奏出伴着鸟声水声、弥漫着田园气息的音乐作为背景,接着以“鸟鸣声婉转悦耳,音乐声悠扬动人。

这来自天籁般的声响,仿佛让人置身于美妙的让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导入以自然美抒情言志的话题,然后朗读回顾借自然美景来抒发心志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荷叶的段落,再串起同样有月光荷叶意象的王维的《山居秋瞑》,接着以《山居秋瞑》是一个世外桃源所在的问答引出陶渊明,由此走进陶渊明。接下来教学《归去来兮辞》中对自然美的诵读鉴赏,对所抒感情领悟变得更为顺理成章就得力于这意境的营造。而且这种营造特定氛围时,注意把单篇诗文放入同样写此景此情的大背景中的方法,可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进行理解,感悟也就更深刻。

2、再现作品时辅助手段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再现作者心灵,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可以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具震撼性、更具冲击力,从而更深的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像我的《归去来兮辞》、《琵琶行》、《游褒禅山记》等诗词教学,都用相应的音乐配音,而且又以多媒体画面配合,再配以现场诵读,教师读、学生读,这音乐、画面、人声的组合具有更为强烈的表达效果。

3、诵读技巧的把握

①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像你如果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病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痛之悲,一层一层传达出来。如果你不了解李白《将进酒》那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满腔不合事宜借酒兴诗情,来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就不能表现那既豪放又感伤的复杂情怀。

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了解诗词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语言口吻,可以细致入微地传神地再现作品,达到更为动人的效果。如把握《诗经·卫风·氓》那女子的痴情、专一、勤劳、善良,被弃后的坚强、果断,把握《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忠贞、专一、善良、倔强,焦仲卿的专一、善良而懦弱,可凭借富有个性的形象的使作品的警示力量更突出。

如若能体会《项脊轩志》中母亲那慈爱的关切:“儿寒乎?欲食乎?”;祖母那怜爱、赞美及殷切的期待:“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妻子传达小妹之语的天真中含好奇与顽皮:“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并把这些人物的性格、口气准确地表现出来,更能突出那言犹在、而母亲、祖母、妻子那人已去的那种刻骨的悲痛,更让人潸然而泪下。

③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

诗词作品因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或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或豪放,或婉约;或浪漫,或现实;或轻快明丽,或沉郁悲壮……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加以仔细地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4、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诗词诵读要有极强的感染力,还要处理好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

诗歌的诵读,节奏的停顿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指示代词等要重读。至于语气语调,只要理解作品中祈使、陈述、疑问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一定会为诵读添彩。

5、诵读方式的选择

①范读 教师或学生的在教学起始时的诵读,它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架起作品与读者的心灵交流的桥梁。

②独诵 让学生进行个体表演,可展示学生的才华,体现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经验、思想素养的二度创作的成果。

③男声齐诵、女声齐诵、男女声轮流诵、男女声合诵、独诵与合诵的结合 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可起到如同交响乐般的奇妙效果。

低年级古诗词的朗读教学 篇3

一、读,感知诗意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都是短小简单,通俗易懂的,为此,笔者提出“四读古诗”的教学方法。一读准,就是句读分明。学生借助于拼音和字典,逐字逐句把古诗读正确、读完整,对于一些生僻字,教师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迅速读准。二读正,就是要字正腔圆。教师要进行切合诗意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中去,再通过检查个别朗读,纠正学生读得有问题的地方。三读懂,就是要弄懂大意。可以变换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悟出朗读方法,学到朗读技能,领悟诗词大意,力争熟读成诵。如,在教学《江南好》时,我在黑板上贴出课文挂图,问学生:“你觉得江南美吗?美在哪里?看着图,再读一读诗句,想一想。”学生一边欣赏教学挂图,一边读着诗句,一边思考,当我再问学生:“诗人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景物?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用诗句来说。”学生就能够有感而发。在说到江边的花,江中的水时,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颜色的词汇来形容这些景物,在描述中,他们对诗句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四读境,就是领悟意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学生又一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红胜火”“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意境。

二、读,感受诗韵

低年级的古诗词,都具有音形意俱佳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为了读出味道、读出意境、读出情趣,我指导学生想象古人写诗的情景,读出每首诗独特的情感。如,指导朗读《静夜思》这首诗时,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学生明白:读好《静夜思》,关键在“思念”二字。怎样才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古代大诗人的思乡之情读出来呢?这时,教师的范读就要字字珠玑,通过语音的轻重缓急,句式的长短跳跃,情绪的喜怒哀乐,语气的赞叹诘问……把诗句这种文化符号背后蕴藏的意味表达到位。接着,我安排了时间让学生带着理解自由读,在老师富有意味的范读的感染下,不由自主地跟着念起来。见此情景,我让学生全体起立,模仿课文插图中诗人的样子,自由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学生调动生活积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诗人产生共鸣,不但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和体验,更加感受了诗歌和谐的韵律美,把学习的热情引到了最高境界,达到有感情背诵古诗的目的。

三、读,激发兴趣

古诗词的阅读,还要注重从课内走向课外,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建立班级书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学校图书室借一部分适合儿童口味的含有古诗词的图书充实班级书橱,其次是动员学生每人自带3本含有古诗词的图书,暂时存放到班级书橱,并要求他们把自带的图书每月更换一次,再轮流交换阅读,选一个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每天利用中午到校一刻钟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还可以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古典气息,张贴一些古诗词形式的名人名言,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等。如此,多重文化环境的共同熏陶,学生就会由好奇、向往而产生古典诗词阅读的兴趣和需要。

古典诗词教学的朗读艺术 篇4

一.朗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在诗词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 朗读是本色语文的标志之一。我要说, 朗读更是学好诗词的一个法宝。诗歌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充分领略到它的艺术魅力。它语言凝练, 一首诗就是一个灵魂, 就是一段历史, 甚至就是一个时代。对诗的内容的解读, 可以通过语言完成, 而对诗的意境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解读诗的意境的最佳途径也唯有朗读!

二.朗读在诗词教学中不同层次的要求

首先,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读对句读。这是下面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基础。古代诗歌的语言形式是文言, 因此, 诗歌字面上就可能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读音, 如辛弃疾的《西江月》词中,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字, 是读“jiàn”呢, 还是读“xiàn”?读“jiàn”作“看见”来理解, 读“xiàn”则作“出现”来理解, 根据诗歌的语意, 此处当作“xiàn”来朗读。

第二, 意读诗歌——读出画面、读出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中心环节。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 往往以生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图画, 给人以难忘的美的享受!人们历来都爱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是无声的诗, 诗是有声的画。”那么如何在脑海中将这些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呢?我认为, 唯有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想象画面, 在想象中朗读, 才可能充分欣赏到“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丽、“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空灵!

古代诗歌常通过意象来营造意境, 表达感情。怎么体会这些意象传达的内涵?同样需要学生反复朗读体味。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单靠总结讲解, 学生是不可能体味出那种意境的。对于学生来讲那些体会、理解只是客观感受, 很难转化为主观体验。意读诗歌, 要有多次的反复, 但不是简单重复, 而是逐步地提高。元代学者程瑞礼曾说:“若读得精而又思得深, 自然心与理一, 永远不忘。”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 逐步深入。

第三, 美读诗歌——读出情感、读出感悟, 也可称为体验朗读。这是品读诗歌的升华。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思维情感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 都有莫大的收获。”美读是由文字进入感情体验的过程。美读与初读、意读的最大不同在于是否有强烈感情的倾注。美读时, 要指导学生倾注自己的感情, 这样才可能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胳和作品的内涵。

三.朗读在诗词教学中不同形式的呈现

在教学中, 诗歌朗读有多种呈现方式:范读、个体朗读、小组合作朗读。我想重点谈谈小组合作朗读。

小组合作朗读又可分为:齐读、男女生分读、轮流读等多种形式。如将这几种方式并用, 既使朗读的形式多样化, 又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沁园春·雪》时, 在赏析完重要诗句后, 我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准备完毕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在充分准备后, 请了四组展示:有一个小组采取了上阕男生读, 下阕女生读, 最后主旨句齐读的合作方式。男生的雄浑铿锵的声音很适合上阕词豪迈激昂的基调, 最后齐读的安排也是恰如其分地将朗读推向了高潮, 将诗歌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还有一个小组则以从逗号到句号为一小段的办法来轮读, 最后主旨句齐读并再次重复“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一唱三叹, 更是将毛主席在诗中所要表达的那份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时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浅谈关于古诗词的朗读与背诵 篇5

一、教师讲诗应采取点拨方式

一首短诗, 可讲的不过一、两处, 面面俱到地讲, 反而会淹没重点, 使学生感觉不知所云。把可讲之处讲清楚了, 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学生读诗的兴趣才浓, 根据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情况, 点拨式的讲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 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挈全诗的词、语、句。例如《泊秦淮》可以着重讲“犹”字, “犹”字意味极其深长, 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 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 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 以辛辣的嘲讽, 表现出世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又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可以着重讲“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 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因为这首诗有相当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 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含义, 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 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黄鹤楼》前四句, 从传说入笔:生发联想, 给人以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之感。这四句与后四句虚实相映, 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 这样将前四句和后四句联系起来, 才能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也可讲诗的句法特点。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颔联“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是“流水对”, 跟一般的对仗不一样, 出句和对句须合解, “意”就是同是宦游人的离愁别绪。

二、背诵指导要通过创设情

境、渲染气氛等手段来激趣, 促使学生乐背、爱背, 并且记得牢、记得久

完全使用枯燥的机械识记来背诵, 对学生来讲无疑是件苦差事。如果教师在背诵指导中能通过音乐渲染、图画再现等手段来强化学生感知, 激起学生的思维兴奋, 那么, 留在学生脑中的语言形象将是深刻而长久的。如教《相见欢》,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所作, 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背诵时, 教师用录音机放出哀婉沉郁的乐曲《相见时难别亦难》,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师再指导朗读背诵, 效果更为显著。

三、背诵指导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

背诵指导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科学、合理的心理和认知规律的背诵指导应该是引导学生“口诵其音、心会其意、脑现其形”的过程, 是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的过程。这样的指导, 不仅实际效率高, 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不无裨益。如《观沧海》“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一句, 引导学生在背诵时联想郁郁葱葱的树林、茂盛的小草。这样, 教师就较好地把思维训练落实到了背诵的指导中。

四、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

(1) 抓“文脉法”。“文脉”即全文和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抓“文脉”法, 即抓住提挈全文和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 (或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 作为记忆的“点”, 由点连线、由线辅面地展开记诵, 如《陋室铭》的前文句以类比的方式点题, 中间八句是写陋室的环境和生活情况, 结尾四句用类比作结, 可以用“陋室不陋”提挈全文。记诵《陋室铭》便可依据这一文脉。

(2) 抄读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胜读十遍”, 抄读法能使学生动手动脑,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宋代苏轼, 读《汉书》就抄过三遍;清初一位文学家, 每读一书要抄七遍, 他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七录斋”。读诗词或短文应先看一句抄一句, 再看几句抄几句, 最后看一段抄一段, 直到看一篇抄一篇, 也就是先读后抄, 边读边抄, 抄完再读。

(3) 耳听背诵法。就是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朗读, 大家倾耳静听, 用这种方法训练背诵印象很深, 比单纯反复诵读效果会更好些。

五、背诵的方式

(1) 教师或个别学生示范诵读, 读后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有什么体会, 目的是使全班学生受到感染。

(2) 学生集体诵读, 可以是全班学生一起读, 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诵读, 目的是熟悉诗的语言, 了解内容大意。

(3) 诵读竞赛。如《扁鹊见蔡桓公》一课, 课文有“四见”蔡桓公, 可每组抽签一人背诵, 每人背“一见”。先找出“四见”的句子起讫, 再抽签, 签上做好“四见”, 每签“一见”, 由组长上台抽签, 对于优胜者适当给予奖励, 目的是激发学生背诵的愿望, 培养强记的能力。

上一篇:出口贸易现状下一篇: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