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体验

2024-10-01

朗读体验(共7篇)

朗读体验 篇1

摘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朗读习惯的培养和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恰当运用角色转换, 可以激发学生朗读训练的兴趣, 引领学生体验朗读的无穷魅力。在朗读教学中, 可以通过想象、联系生活、配音、介绍、表演等途径, 进行角色转换,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体验朗读的魅力。

关键词:朗读,角色转换,兴趣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朗读习惯的培养和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朗读恰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课文的理解、把握的最有效最实际的方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低年级的朗读训练开始的,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朗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处于起步阶段, 指导学生恰当运用角色转换, 可以激发学生朗读训练的兴趣, 引领学生体验朗读的无穷魅力。

一、巧想象, 呈现画面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学习课文时, 我们应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作者笔下的各个不同角色, 或者引导学生动笔把文中主人公的名字改成“我”, 进行“角色转换”, 这一转换,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很快把自己融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许多问题马上迎刃而解, 朗读课文时就能够绘声绘色了。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在朗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 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想、那样做。如《失物招领》一课中: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 有几位同学脸红了, 那些东西正是他们随手丢在草地上的。教学时, 可以加以引导, 通过入情入境、设身处地的体会, 学生即会明白, 乱丢垃圾这种行为破坏了植物园美丽的环境, 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所以会脸红惭愧。在此基础上, 相机指导朗读, 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联系生活, 体会感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和生活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教材来源于生活, 课本是生活的记录。如果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有感性的理解, 对学生来说特别有利于对朗读指导。分角色朗读, 尤其是读人物对话时, 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呢?这就需要我们联系生活实际, 回忆生活中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情、语速等, 并进行角色转换, 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如在指导朗读《三个儿子》时, 我让学生回忆“你们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夸奖你们的, 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在学生充分交流后, 引出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 你去读一读”。通过范读引导, 学生较容易读出前两个妈妈说话时的得意。“别的妈妈都夸耀自己的儿子, 可第三个妈妈为什么什么也没说?”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后, 学生体会到第三个妈妈认为她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此朗读时说的话平淡, 语调平稳。学生在充分联系生活的基础上, 进行角色转换, 很容易读出人物感情。

三、巧配音, 朗读增味

张志公先生说:“教师轻轻一点, 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 他的思维活动起来了, 用现在的教学词汇来说, 就是教师起了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于是他就会大有所得, 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朗读训练也需要教师引导。指导学生为角色配音, 进行角色转换, 让学生进入角色、感悟角色, 是一种有效的朗读方式。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 在一步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后, 我进一步播放人物动画, 挑选学生为张衡、奶奶、爷爷配音。在指名给爷爷配音时, 我巧妙地运用了角色转换, 指导读学生出爷爷的语气、补充爷爷的表情。当学生没有读出人物语气时, 我则幽默地说“这个爷爷年龄不大, 也就二十来岁。谁再来当爷爷?”一句趣话, 让学生变成了年迈的爷爷。通过巧妙的角色转换, 让学生学得入情入境, 读得兴致盎然。

四、巧介绍, 朗读增趣

学习写景类文章, 让学生“当导游”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这样既有利于积累文本中的精妙词句, 更有助于让学生融入自己的语言,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学习《日月潭》时, 在师生共同理解课文之后, 我说:“同学们, 今天日月潭管理处要招聘几位导游, 谁有信心竞聘啊?”“我!”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好, 导游词设计可以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 也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明天语文课我们将根据同学们的介绍评出一、二、三等奖。”经过精心准备, 选手们各显其能, 有的给课文配图, 指着自己所画的每一个景点进行详细介绍;有的在介绍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时还加上了神话传说。我趁机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传说的?”“通过课外阅读知道的。”“是啊, 同学们, 书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 只要大家坚持阅读, 一定会成为我们班语文小博士的。”这节语文课因为巧妙地创设了“小导游介绍景点”这一情境, 学生就变得兴趣盎然, 体验到朗读和语文的魅力。

五、巧表演, 朗读增色

表演朗读课文, 是学生喜爱的方式,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而且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角色的内在情感, 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学习《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 在充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我问学生:“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表演朗读这篇童话故事?老师来读叙述语言, 再选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小鹿’‘鹿弟弟’‘黄莺’和‘微风’。”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争着f扮演这几个角色。表演朗读时, 我相机启发学生想象课文中每个角色的话及他们的表情与动作、读好对话, 体会小鹿、鹿弟弟、黄莺和微风的不同情感。经过老师的指导, 学生能较好地读出角色的感情。表演朗读这一角色转换方式, 增加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为学生朗读增色不少。

角色转换, 让朗读变得有魅力, 让学生喜欢上朗读, 并且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孩子, 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 会怎么说?”“听到这棵树发出的呼唤了吗?”“你可真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啊!”有时教师一句评价性的语言就能带领学生转换角色, 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 语文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

朗读体验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阵地。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心通其情,意会其理,把文本语言转化为更能表达情意的有声语言。朗读成了感受美、体验美的有效途径。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的说法叫“语文味”,提倡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震撼于课堂,而朗读正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

一、朗读领略音乐美。中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它们一般句式整齐、平仄相配、节奏鲜明、句末押韵,犹如高山流水。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和学习热情。另外,我们的教材中,有着许多表达不同情感的课文,有激情万丈的诗歌;有细腻柔情的散文;有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等等。这些文章或急切或舒缓,有着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文中所蕴涵的情感都要通过朗读来表现。有喜有乐的要读得节奏明快,语调高昂;有哀有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对比句、叠词句使安塞腰鼓充满了力量之美,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只有通过恰当的朗读,学生才能直观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

二、朗读品味语言美。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是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能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认真揣摩文字表达,深刻领悟语言内蕴,是培养语感,实施美育的最基本的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例如朱自清的《春》,一幅“春风图”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需要深情的朗读才能在学生眼前凸现出来。执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更要注意语调、语气。如“母亲的手”“抚摸”要语重而情深,让人觉得温煦而舒坦;又如 “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酝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还有“清脆”“宛转”“应和”“嘹亮”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这样的朗读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正确把握语言文字的真髓,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分享作者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之美。

三、朗读感知形象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直观地反映生活,文学作品则是以抽象的文字为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是阅读者的再创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人物的心境,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分角色来朗读童话《皇帝的新装》,感知文章通过想象、夸张等手法来塑造的人物形象,讽刺皇帝和大臣们虚伪的、丑恶的嘴脸,教育学生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也体会到了文章的滑稽美。再如,朱自清《春》中,春雨图:“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牛毛”,从数量和质地上写出了春雨之稠、之柔;“花针”,从情韵和观感上写出了春雨之亮、之美;“细丝”从长度和形态上写出了春雨之细、之绵!原本寻常的春雨,在作者多角度、多视角的描绘下,显得是那样的千姿百态,妙趣横生!通过反复诵读,定能把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读得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

四、朗读再现情感美。“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并体会各种情感经验,以丰富他们的内心感情世界,启迪他们的心智,使他们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艺术形象总是经过作者的情感过滤加工,渗透着作者浓烈的“情”的,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激起感情上的浪花,并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美读”中受到心灵的触动。

所谓“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充分展示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散步》抒发的是浓浓亲情,是欢愉温馨的。朗读的基调应当是舒缓深沉;《山中访友》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着喜悦和希望,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质朴。《天上的街市》整个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宁谧、自在、清新的,朗读时要把握好节奏读出感情来,做到字字含情、句句含情。《紫藤罗瀑布》文笔细腻,感觉入微,应该用一种亲切、庄重、平稳的语调娓娓道来,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这款款深情,唯有用心领悟、潜心朗读,方能体味其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行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才能产生鲜明而强烈的美感,形成审美情感的共鸣。

五、朗读体验意境美。意境是文章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韵味。从一朵花,一棵树,或者夏夜的天空,或者汹涌的海潮,这些表层的物境情境入手,进入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领悟。在朗诵中抓住表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体会到文字深处的意境。《紫藤罗瀑布》从紫藤罗的由盛到衰再到盛的经历,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出“珍惜生命,关注社会”,为社会多作贡献,释放人生价值的哲理。作者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服从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这些形象也就是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黎明”;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在反复朗诵中才能进入文本的佳境,才能理解这些 “意象”是化身为什么意境,才能使学生体会生命的律动,鉴赏出内容的意境美。

六、朗读尝试创造美。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因此,朗读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桥梁,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创造美。《金色花》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的嬉戏,体现了对妈妈最挚朴的关心。在深情地朗读中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嬉戏在枝头。“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让学生把握用什么语调去读――调皮、快乐;“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表现了母亲的焦急,孩子的天真;“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则包含了母亲的爱怜与责怪。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现的画面进行想象、补充、增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场景情境,形成新的意境,并体验作者融汇在具体的形象画面中的思想感情,与之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法所无法比拟的。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很大帮助。在朗读中让学生轻松学习,在朗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朗读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读”领风骚,让语文课堂在美的氛围中展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展开。让优美流畅的文字,让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思想占据学生的精神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注重情感体验 引导有效朗读 篇3

一、创设有趣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狐狸装作唯我独尊、不可一世的神情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狐假虎威》片段。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学生很快进入了意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会,读出狐狸的狡猾和仗势欺人。

2.精心创设语言意境,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

教师语言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使人知、使人信,更在于要巧妙地把“金针”度与人,要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浓浓的情感是学生从认知到行为的桥梁,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越是潜移默化,越使学生觉察不到我们是在实施熏陶感染,往往这种情感就越足,朗读效果越好。教师进行范读时,可以让学生闭目凝神听。力图创设一个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点上来。这是为学生创设情景的基础。如在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先读课文,了解诗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天上月圆,人间团聚,而诗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头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是一种思乡情。经过诗文对照,学生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理解了作者一个人在外孤独冷清的场面。读完古诗,有几个学生说自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样较难理解的古诗意境,经过教师的朗读及讲解,在学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有了这样的感觉,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就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课文的意境展现出来。

二、注重示范引领,诱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示范的影响,其中范读就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老师如能经常地、适时地给学生以正确的、动情的范读,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朗读的能力。

在精读感悟时可以选择重点段落范读,例如《船长》中哈尔威船长组织船员救援乘客时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感情色彩强烈,通过我的饱含感情的范读,学生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品质有了感性的理解。随后学生在自读时便能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文本中,读得字字千钧凝重,句句铿锵有力。

三、鼓励自主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句子含着的意思,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感悟”、“理解”的前提是朗读。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我坚持以读为本,采取个人读,小组读,齐读,表情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练,品味领悟,读出真情:通过学生的齐读“大堤抢险”,读出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通过学生个体的自读、品读,再现黄晓文的铮铮“铁汉本色”;通过学生分角色的动情朗读,表现出“勇救群众”中军民鱼水深情……这样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在感悟情感,理解内容上得到提升。

四、激发竞争意识,树立学生的朗读信心

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天性,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展开竞争,在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朗读水平。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再次朗读的愿望,建立朗读的自信。如:“你读得真好,我们都被感动了。谁有志气、勇气、自信比她读得好,一个、两个、三个……好,请你来,能超过她吗?”“你的朗读反映出你沉稳的个性、细腻的情感。我很欣赏你,谁还敢于毛遂自荐,和她一比高低?”……一一作出个性化且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既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每位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学生读得动情,学得深入。

总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发挥朗读对感悟内容,培养语感,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的有效性。

朗读体验 篇4

一、初读全文, 理清全文脉络, 欣赏《桂林山水》的结构美

在学生预习《桂林山水》, 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 教师通过范读, 帮助学生初步领会用怎么样的感情朗读全文。教师接着指导学生圈划课文中的重音、停顿等, 处理好抑扬顿挫。组织学生模仿教师的感情试读全文。多次、多种形式朗读之后, 启发学生凭借阅读教材, 结合挂图, 借助联想、想象等, 在学生心里构建对《桂林山水》一文的总体印象。学生把图中的画面看成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使文中的景活灵活现。使学生能在“课文语言——挂图画面——学生语言”的心理转换中加强语言、画面情境的感受, 为语言理解奠定基础。有了这个基础, 学生对《桂林山水》一文的结构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课文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 接着分别从漓江水和桂林山两方面具体、生动、形象地叙述桂林山水的特点, 最后总写桂林山水的特点——“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通过朗读感悟文章, 对学生对文章结构就能心领神会, 学生最后就可以归纳总结《桂林山水》的构篇方法是:“总——分——总”。在初读课文, 感悟文章结构时, 强调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在读中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 感受文章的结构美, 初步感知语言的神奇瑰丽、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 从而得到美的感受和情的熏陶。

二、细读课文, 融情入境, 体会桂林山水的意境

《桂林山水》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学好这两段就可以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指导学生默读这两段, 读通作者在描写美丽的桂林山水之前, 先将漓江水与大海、西湖, 桂林山与泰山、香山作比较, 尔后紧紧围绕漓江水的“静、清、绿”, 桂林山的“奇、秀、险”等特点描绘具有独特美的漓江水和与众不同的桂林山。采用默读既可使课堂形成相对安静的空间, 把相互间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 还可以免去语言符号向语言声音的转换的心理过程。

学生可潜心读文, 融入意境, 以理解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意思。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1) 第二、三自然段中什么和什么展开对比, 其对比的好处是什么? (2) 作者是怎么样具体地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通过默读, 展开思考, 学生能在理解、感受中主动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品味、赏析和积累, 并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对比的是它们的各自特点。“并不是说大海、西湖都比不上漓江水的美, 泰山、香山都比不上桂林山的美。而是说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 也不同于西湖;桂林的山既不同于泰山, 也不同于香山, 它们拥有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美”。

要实现“学习语言文字——认识思想内容——品味语言文字——欣赏思想内容”的过渡, 主要借助学生自主朗读来感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去再现文章所描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 显现语言文字具有的内涵, 传达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从而使语言的形象美、蕴含美等借助于读的抑扬顿挫充分展现出来, 使学生感悟语言美的朗读表达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通过感情朗读将桂林山水的意境、作者的感情、语言的美感融为一体。

三、精读课文, 推敲重点词句, 欣赏语言美

谈朗读教学中的多元化体验 篇5

[关键词]情感朗读 多元化体验 享受朗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48

朗读,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不仅能帮助孩子们培养语感,感知课文内容,更能让他们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学段的朗读教学都有着这样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是朗读课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低要求,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达到这个要求。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比较有挑战性了。由于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较低,往往读得很平淡,听不出语气和情感,一不留神还会陷到“唱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能不能让朗读像唱歌、跳舞、做游戏那样,变成一件孩子们都很喜爱的事儿呢?结合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表现欲的特点,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给孩子们创造了多元化的实践、体验的机会,调动起他们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开心的互动中体验朗读的乐趣,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

一、把耳朵叫醒

耳朵是一个很敏感的器官,声音的运动作用于我们的听觉会引起我们的联想。当我们闭上眼睛细细聆听时,脑海中会随着声音的出现而产生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在思绪的放飞中,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到那种触手可及的真实体验。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试着运用各种各样的声音把孩子们的耳朵叫醒,用声音在他们脑海中生成生动的课文画面,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享受朗读,读出情感。

1.用美妙的音乐把耳朵叫醒

在教《草原的早晨》一课时,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一首腾格尔的《天堂》。在时而强劲粗犷,时而苍凉悲壮的蒙古长调中,腾格尔那纯洁的嗓音,把孩子们带到了辽阔的草原上: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美丽的姑娘……孩子们陶醉在这个蔚蓝的、纯洁的世界里,与课文的情感达到了高度的融合。有了这样的铺垫,孩子们朗读时流露出的是发自内心地对草原的赞美和向往的情怀,在朗读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

2.用逼真的音效把耳朵叫醒

《草原的早晨》第一自然段,写了响亮的鞭声唤醒了沉睡的草原。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亲耳听听蒙古牧民甩起鞭子时那清脆有力的声音,体会象声词“啪、啪”的衬托作用,想象草原的宁静被打破,一下子热闹起来的情景。然后再加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马儿的三两声长嘶,以及牛群、羊群此起彼伏的“哞——哞——”“咩——咩——”的叫声,还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再配以悠扬的马头琴丝丝缕缕地入耳,用这一系列逼真的音效带给孩子们一个充满生机的草原的早晨,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了基础。再如《识字5》中,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们听听真实的刮台风、打雷、闪电、下暴雨的声音,还有蝈蝈、青蛙、知了的叫声,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中读出童真、童趣。

3.用优美的范读把耳朵叫醒

在范读《草原的早晨》时,我用轻快的、充满惊喜的语调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草原醒来,羊儿涌出圈门,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的鲜活画面;我用舒缓轻柔的语调读第三自然段,让孩子们体会到远处的草原、羊群与蓝天、白云相接的辽阔旷远之美。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在侧耳倾听中直接领悟到我的语气、语调及情感,并跃跃欲试。教师优美的范读为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做好了铺垫。如果每一篇课文教师都能给予孩子们绘声绘色、动之以情的范读,那么,在长期地感染和熏陶下,孩子们自然而然也能养成富有情感的朗读能力。

二、让心灵开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在让孩子们获得直观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打开了他们的情感之窗。低年级的课文生动有趣,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跟课文内容相符的插图,形象活泼地展示了课文情境。在指导低年级孩子朗读时,我们可以利用黑板或大屏幕,更逼真地再现这些插图的画面或场景,让孩子们打开心灵的窗户,走入课文情境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情感的喷薄中享受朗读。

《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级小学生学完拼音后接触到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是一首音律优美,朗朗上口的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为了让孩子们读出这首童谣的意境,我用大屏幕给孩子们展示了如诗般美丽的课文情境:不远处的郊外,树木葱茏,绿意盎然,树丛掩映中若隐若现几户白墙黑瓦的江南人家,村中炊烟袅袅。村旁的小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亭台楼阁间粉红俏丽的桃花、杏花在枝头竞相开放。生动的江南水墨画面与童谣内容的和谐共鸣,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使孩子们全身心融于其中,在感受童谣意境美的同时,也读出了诗情画意,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目标。

三、全身总动员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喜欢模仿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也喜欢模仿教师的神态动作,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针对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指导朗读时可以因势利导,让孩子和教师一起“动起来”,加上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读。这样的形式既能增加朗读的情趣。又解放了孩子的身体,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在挤眉弄眼、手舞足蹈中快乐地探索,享受朗读的乐趣,正如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动起来,更精彩!”

1.加上表情、动作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表情或者动作朗读,有利于他们形成鲜明的印象,也有利于孩子强烈情感的抒发。教师也可以用一颦一笑,各种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带动孩子们更直观地去体会课文的情感变化。在教《春笋》时,我让孩子们把小手合掌放在头顶上,蹲下身子,想象自己就是躲在泥土下的小春笋。然后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孩子们打着呵欠摇着小脑袋做出刚刚睡醒的样子;“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孩子们用小手做出很用力地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的姿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孩子们小手放在头顶,做出春笋的样子,由蹲下到慢慢站起,边读边演示春笋一点一点长高的过程,直接体验了春笋破土而出和顽强向上生长的勇气。在体验中,孩子们将整篇课文读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2.分角色表演读

分角色表演,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朗读的兴趣。低年段的很多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适合让孩子们进行分角色表演读。教师应带领孩子们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并与孩子们一起朗读、表演,让孩子们在“动”与“乐”中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表达丰富的情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蘑菇该奖给谁》一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了小黑兔和小白兔参加跑步比赛,小白兔敢和高手比,虽败犹荣的故事,很适合分角色朗读。学完课文后,我让孩子们扮演小白兔、小黑兔,我来扮演兔妈妈,进行分角色表演。孩子们热情高涨,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反复地朗读课文,不断地思考和回味,体会着兔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揣摩着小白兔的“难为情”“害羞”,小黑兔的“得意”“不服气”……师生和谐互动,读得有声有色,演得惟妙惟肖,充分发挥了低年级孩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朗读训练水到渠成。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在某一篇课文中单独使用,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让孩子们在脑、眼、手、耳、口的多元化体验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语感,提高感悟和表达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想,朗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做一位有心人,让孩子们在各种不同的体验中 “读进去,读出来”,让“有感情地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朗读体验 篇6

在当下的课堂上,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把这部分美美地读好”“把×××语气读出来”……在短短的40分钟里,朗读所占的时间可谓不少,但是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有的教师虽然有指导、有范读,但却不得要领,往往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技巧,不重语言内蕴。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的朗读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然表达,缺少真情实感,其朗读水平也得不到相应的提升。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是新课标提出的朗读要求。那么,教师怎样指导朗读才能更有效呢?

一、吃透文本,把握情感基调

不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当然是不一样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无一不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有的是抒情的,如山涧清泉;有的是激情洋溢的,如波涛澎湃;有的是富含哲理的,如池水波澜不惊……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文本,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做到知其境(写作背景),懂其心(作者写文章时的心境),理其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把握好文本的情感基调,做到“酝酿情感,蓄势待发”,进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引领学生读悟整篇课文时不“走调”,使学生能在“情”中读,在读中悟“情”。

如,人教版教材中《快乐的节日》《我想》这类语言生动活泼的儿童诗,其情感基调是欢快优美的,整篇课文的朗读基调应该是愉悦活泼的;《生命生命》这类带有哲理意味的课文语言简洁朴实,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情感基调是理性中又包含了抒情的,所以朗读时该高亢处要高亢,该低沉处要低沉,该轻柔处要轻柔;《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写景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朗读时则应该声情并茂地用声音再现画面,进入意境,感受自然的美;《蝙蝠和雷达》等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朗读的情感基调就应该是平实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波澜,娓娓道来即可。

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无论教学环节多么精彩,这样的课也应该是不成功的课。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为了突出自己的和蔼可亲及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整节课都是笑盈盈的,对学生的朗读评价也是诸如“你真棒”“你读得真好”等,还不时提醒其他学生给予朗读者掌声鼓励。这显然与课文的情感基调是不符的,学生在朗读时自然也难以真正表现出沉重、悲痛的情感。无独有偶,前不久听一位年轻教师的课,上的是《“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弥漫着悲壮的气氛,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与轮船一起沉入深海的那个镜头更是撼人心魄,闪耀着崇高、神圣的光辉。可是面对这样的文章,由于执教者未能处理好文本的情感基调,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轻松愉悦,连扮演角色进行朗读时也是嘻嘻哈哈的。

二、体验揣摩,读出个性感悟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提出“要读出感情”的要求,可什么才是“有感情”,该读出什么感情,确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读一段文字,根据个人的理解,带这种感情可以,带那种感情也不能说是错的。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特性和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朗读指导中,我们也要在文本价值取向允许的范围内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领会。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角色移位,即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去感受事物,体验揣摩情感,与角色产生共鸣。

如,有位教师执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把自己装扮成荷叶姐姐。她启发学生说:“老师是荷叶姐姐,那你们是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我是小水珠。”“我是小蜻蜓。”“我是小青蛙。”……在指导朗读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演读小水珠的“躺”、小蜻蜓的“立”、小青蛙的“蹲”,并让学生读后谈谈自己躺/立/蹲在荷叶上的心情和感受。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完全进入了童话世界的角色中,朗读十分自然、到位,理解得以深化,情感也得到升华。

再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圆圆的沙粒》中的沙粒在同伴们不理解、嘲笑它的情况下坦然地钻进蚌壳里,因为它想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对此举动,沙粒们议论纷纷。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啊呀,从今以后,它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这句话时,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圆圆的沙粒的同伴,你对沙粒的此举会感到怎样?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后,教师说:“是呀!沙粒们,你们为圆圆的沙粒的举动感到惋惜、难过、惊讶,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一句。”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重点抓住“啊呀”这个语气词,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大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三、示范引路,以声传情

《花的勇气》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时,是这样做的:

师:作者眼前出现了一片花的原野,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十分惊奇。

师:请你读一读这一句。(出示:“这正是前几天……铺满了全新的色彩。”生1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

生2:没有读出惊奇的感觉。

生3:应该读得震惊一点儿。

师:(示意生1)请你再读一次。(生1再读,但效果如前)

师:我还是没听出惊奇来。谁再来试试?

(此时生1小脸通红,很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也许是该班学生平时的朗读欠缺指导,其他学生也没有读出“惊奇”味儿。)

当学生的朗读达不到教师的标准时,教师该怎么办?我认为,教师要抓住时机,亲自“露上一手”。这时教师的范读,更具有“现场感”。学生通过听读,就能辨析出自己与老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体会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悟出来了。这比纯粹地让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或者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示范好朗读,自己的朗读基本功必须过关。作为语文教师,普通话的字正腔圆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朗读中如何把握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何吸气、吐气、换气等,需要教师平时多阅读有关的书籍,多听名家的朗读,并在实践中摸索积累。这样,范读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

朗读体验 篇7

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引领、指导学生朗读, 齐读、个别读、对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 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可谓是朗朗书声, “读”领风骚, 可见, 教师对朗读的重视是非同一般了。然而, 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才能真正做到以读促思, 借助语言文字为依托, 在读中深悟文章内容, 把握情感, 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演绎属于自己的感受呢?这也成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了。静下心来反思, 我们不难发现, 不少教师指导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实仅仅是一种朗读技巧的指导, 教师在用统一的语速、语调, 把自己的感受转嫁给学生, 统一学生对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同一段内容的不同解读, 让学生“异口同声”地读出教师满意的“感情”来。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

[镜头一]

“贝多芬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皮鞋匠看到了什么?读———

2.月亮慢慢升起来了。读———

3.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 读———

4.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再读———

5.从水天相接的地方, 很远很远, 读明白了———

6.什么样的海面?突出这个词, 读———

7.海面变化怎样?强调这个词, 再读———

8.洒遍了, 不是一点点, 还可以读———

9.面对这样的一幅画面, 内心感受的是什么?读———

10.跟随文字, 我们走进了温馨的画面中, 捧书, 一起来———

11.宁静温馨的画面是音乐家对爱音乐、懂音乐的兄妹深深的祝福, 男生读———

12.流淌的音乐, 是连接贝多芬和穷兄妹情感和心灵的桥梁。女生读———

这是特级教师李其玉老师在讲座中, 以《月光曲》为例, 关于指导学生朗读的示范设计。听着李老师的引导, 我不禁陶醉于那美妙的情境中。更不用说, 学生在这样的朗读中, 无需言语, 已深深地走进了文本, 沉浸在其中了。

李其玉老师说, 常常在听课时, 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完这个句子 (段落) , 你看到了什么, 把它读出来。”“带着开心的 (悲伤的、着急的……) 感情读一读这个句子 (段落) ”这样的朗读指导, 其实仅仅是教师让学生读出教师满意的“感情”来, 学生真的看到了吗?真的感受到了吗?真的走进文本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聆听着李其玉老师关于朗读指导的, 不由得想起自己前不久刚上过的一节课《秋天的雨》, 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最重要手段, 把美读课文定为这堂课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 但是, 在教学中, 总觉得学生就是没读出自己想要的那个味。

[镜头二]

出示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用心读一读这句话, 你觉得美吗?美在哪呢?

生自读。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美了呀?

生1:银杏树的叶子, 还有红色的枫叶。

师:那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生读, 读得并不理想。)

师:同学们, 自己再小声地读读这个句子,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师:把你看到的读出来。

……

上完这堂课, 不停地反思着:“为什么这么美的语言, 学生就是读不出感受来呢?”李其玉老师已经给了我答案了。

一、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基调

不同的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如同唱歌时我们要定个调一样, 我们得把握文章的基调, 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 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

二、品析“文眼”, 巧施技巧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我们应该善于抓住句段的“眼睛”, 渗透技巧。如, 李其玉老师在《月光曲》的朗读指导设计:“什么样的海面?突出这个词, 读———”“海面变化怎样?强调这个词, 再读———”朗读的技巧即重音的突出就自然而入。

三、创设情境, 激情引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身临其境, 品读中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 领悟其精髓, 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 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如, 李其玉老师《月光曲》片段的引读设计:“月亮慢慢升起来了。读———”“从水天相接的地方, 很远很远, 读明白了———”

上一篇:毛革一体下一篇:中韩会计准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