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朗读

2024-10-16

课堂朗读(精选12篇)

课堂朗读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于是“, 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代练”、“以读代悟”等理念如雨后春笋般生发, 在阅读教学领域中不断被挖掘并倡导。然而, 在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朗读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学生朗读时, 速度很快, 没有停顿, 没有轻重、快慢;多数学生有“唱读”、“顿读”的现象;有的学生, 朗读时语气不连贯, 把句子读破;少数学生有添字、漏字和读错字现象……这些现象, 迫切地要求教师对“朗读”做出理性的思考: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神韵、读出情味?下面, 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朗读目标需要明确化

目标决定人们实践的努力方向, 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堂上的朗读, 需要老师对朗读训练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并能把这种认识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明确每一次朗读的要求。可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朗读要求往往目标含糊。如:“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下面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你来读一读!”在这些统领性的提示与要求下, 学生常常是为读而读。长此以往, 学生的朗读能力非但没有提高, 连朗读的兴趣也失去了。

其实, 课标对朗读的要求很明确。“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这给了我很多启示:在初读课文的时候, 我提出“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在理解词语的时候, 我提出“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这个词”的要求;在感知课文内容的时候, 我提出“默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的要求;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 我提出“你就是XXX, 读出他的个性来”的要求……在语文课堂上, 我把朗读目标细化到课堂中的每个教学环节, 非常明确地提出每一次朗读训练的具体要求, 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明显增强, 朗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朗读指导需要艺术化

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常常会走进一个误区, 那就是把朗读训练与语言的理解、感悟和体验相互割裂, 过分强调了朗读的手段和技巧, 忽视了朗读的整体功效。他们有的在圈出重点词语理解后, 指导学生哪里要重读, 哪里要轻读;有的在划出重点句子后, 指导学生哪里要上扬, 哪里要下抑;有的在朗读自然段时, 指导学生哪里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哪里要读出悲伤的语气等等。这种生硬机械的朗读技巧指导, 缺失了学生真正的情感, 学生如何能读出神韵、读出情味呢?

三、朗读方式需要多样化

小学生发声器官、视力、注意力等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 简单机械地重复, 学生容易疲劳厌倦, 使读的兴趣下降从而影响朗读效果。所以, 语文课堂上需要讲究朗读的方式。朗读的方式有很多种。按音量大小划分, 有轻声读、诵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为略读、详读等;按参与面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能力划分有自由读、带着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角色读、男女读、分组读、快速读、表演读等, 此外还有教师的范读、领读、引读等。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不一而足, 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在检查学生朗读的质量和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时, 宜用指名读;在引领学生读中体会文章层次时, 宜用引读;在给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时, 宜用自由读;在学生读得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在学习对话式文本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在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教师应根据需要, 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过程, 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 让它们各尽所能, 维持学生朗读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四、朗读评价需要多元化

朗读评价是对学生通过训练所形成的朗读能力的综合性测评。“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评价也进行了具体阐述:“评价学生的朗读, 可以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评价‘有感情地朗读’, 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 要防止矫情做作。”可见, 朗读评价的内容需要多元化。“你读得很流利, 速度放慢些情感就能更好地表达。”“你读得很有节奏, 读出了诗的味道。”“读得字正腔圆, 还注意到了轻声的读法, 真好!”“边读边做动作, 你真成了那颗调皮的小水珠了。我们向他学习, 也来读一读。”这些多元化的评价语, 对朗读技能和技巧作了精确分析, 让学生练起来有章可依。假以时日, 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朗读评价的主体也需要多元化。评价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朗读中自评和互评, 这样既能使他们在朗读评价中提高语言能力, 也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提高朗读的水平。多元化的朗读评价, 不仅仅让学生了解了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 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坚定了学生的自信心,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上, 实现上述“四化”, 学生就能在朗读中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课堂朗读 篇2

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陈翠玲

小学语文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大纲要求的极佳载体。那么,如何开启朗读训练这扇大门,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一、范读引路,激发兴趣

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我想这“口授”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形成课文所需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进入意境,受到熏陶,感受语言的魅力所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有滋有味的朗读一定能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

1.范读

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教师通过范读,或者听录音朗读,把文中包含的深情朗读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本。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朗读水平就能有所提高。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他们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和感染的作用。

2.领读

通过范读后,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一句一句领读。这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到的学生,他的朗读水平得到老师的肯定,喜形于色,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朗读的兴趣。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很好的促进,大家都十分专注地跟读,因为如果表现出色,也会当选为小老师领读。

二、掌握技巧,传授方法

当大部分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传授方法时不能操之过急,起点要低,要逐步引导,循循善诱。

1.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一个“准”字",即: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发音清楚、响亮、不拖音。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这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学生如果一口气把课文读完,语调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那就谈不上是朗读了。

2.抓住关键词语朗读

读好关键词语能帮助学生体会句子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如:教学《笋芽儿》“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一句,我引导学生:“低声呼唤”时是怎样的表情?自己做一做。该怎样把它表达出来呢?学生马上意识到该轻轻

地读。“沉睡”是什么意思?你睡的很香时希望别人怎样把你叫醒?学生意识到要亲切的呼唤。通过对关键词“低声呼唤、沉睡”的点拨,学生的脸上马上出现了亲切的表情,读的语气温和。“熟能生巧”,随着朗读文本数量的积累,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捕捉文中的关键词语,语感在悄悄地形成,这样就可放手让学生自由美读了。

3.换位联想朗读感悟

新课程的课文贴近生活,朗读训练时把自己换成文中的一个角色,试着入情入境,就能感悟出读书的语气、表情来。如:读《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读这句话时,想一想,你自己帮妈妈干完了活,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是不是眼睛笑眯眯的,嘴巴合不拢。听了妈妈表扬你的话,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想好以后,再来读这句话时,就会笑容满面的读出夸奖、喜爱的语气来。

三、反复诵读,体验快乐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引起学生朗读兴趣,带领学生感受朗读乐趣。

1.分角色朗读

即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春雨的色彩》一课,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各自朗读它们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语句,这样,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就能读得入情入境。

2.表演式朗读

表演式朗读有种:(1)分角色表演式朗读。

即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春雨的色彩》、《美丽的小路》、《丑公主》、《三个儿子》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体验快乐。

(2)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朗读

如《三个儿子》一课,对话多,可通过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两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这两个妈妈的儿子是怎样表现的,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是怎样帮助妈妈的。在表演中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帮助学生理解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比赛式朗读

比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教学中同一篇课文我们可以进行同桌赛读、男女赛读、小组赛读、师生赛读。让朗读小能手展示自己的魅力,带领大家共同提高。

4.想象式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边朗读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如学生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结果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在菜园旁边追黄蝶;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春天到了;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菜花中飞舞的蝴蝶……想象式朗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像能力。

5.配乐朗读

朗读课文时,用合适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新课程的课文录音带里都伴随着合适的音乐,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它利用起来。比如学习古诗,我们就可以为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引导学生像古人一样吟诗,尝一尝当诗人的滋味。

语文课堂不能没有朗读 篇3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朗读 运用及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36-01

朗读是一种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也就是要求读者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明朗、响亮、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变视觉形象的文字为听觉形象的声音,变沉默的肃静为立体可感的声音交流。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冰冷的字体符号组成的,但是一旦把它读出来,它便有了鲜活的生命。因为声音能够传达出人的情感,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因此,这种传达情感和节奏的语言便成了美妙的音乐,成了动听的歌唱。

朗读作品能够感化、熏陶读者,读一篇好文章会让人心旷神怡,情思荡漾,如饮甘霖,如临仙境,给人力量,给人激情。尤其是青少年,从朗读中得到的宝贵财富,对其以后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斗争意志,都会产生极大的作用。所以说朗读对于学好语文,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学习语文,“读”占首位。

培养语感是语文基本功训练中的关键,而朗读又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因为朗读可以把人对语言文字的感觉以及其对人引起的身心反应进行内化,实现语言文字的立体化。其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现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即口语交流;二是典范的文章作品的朗读,即作品朗诵。朗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法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充分表明了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形象地阐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的道理。朗读同时也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

朗读是一种艺术手段,即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首先,读者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抑扬顿挫的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景、情和趣味,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深层含义流露出来,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直观的抒发出来。

其次,朗读是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再次,反复朗读可以让读者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文章的妙处有更多的体会,对各种语文知识、技能有更多的领悟。

朗读可以有效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朗读有效的把正音、认字、词汇、句型结合在一起,把有效的规范口语,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朗读必不可少。因为“读”是接受和积累信息的过程,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整合。如果没有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就是纸上谈兵。当记忆深刻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信手拈来,呼之欲出。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因为此种原因。

朗读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因为朗读能够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通过音韵调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声音形象,并使之牢牢印入人们的脑海之中。原因在于,朗读可以通过视觉、声觉、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把知识信息输送到人脑的储存区域,从而起到增强记忆和加强健康的作用。

可以说,在语文学习中,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很简单,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心无旁骛。只是读,只是写,却是文学才子辈出。

然而,现在的课堂,却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教师的问,学生的答充斥了课堂,原本许多美好的文章都被简单的分析所代替;原本极富美感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上,被老师、学生肢解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原本朗读顶呱呱的学生,被一个个绞尽脑汁都回答不上的问题,弄得语无伦次。

对学生朗读环节的忽略,导致中小学生朗读水平下降,学生朗读课文时随意停顿、表情木然、结结巴巴,流畅的读完一篇现代文,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古文了。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大一附中初中名誉校长陆继椿指出:现在,校园中朗读的缺失,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和素质培养留下“缺陷”,如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敏感程度等方面将明显欠缺。而仅靠做题和授课只能锻炼学生僵硬的考试技术,根本培养不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领悟和语境理解,也适合不了日渐灵活的考试,特别是高考。

用朗读激活语文课堂 篇4

一、名人故事作榜样, 树立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怕开口, 怕读错, 怕结巴, 怕同学笑话。因此除了从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力度几方面加以训练, 还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大部分学生朗读文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古希腊著名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少年时患有口吃, 说话费力, 吐字不清, 然而他没有被生理上的缺陷吓倒, 而是振作起来。他每天口含石子站在海边对着大海进行演讲, 由于不懈的努力, 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他的著名的政治演说为他建立了不朽的声誉, 他的演说词结集出版, 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 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和德摩斯梯尼相比, 我们都是各方面健全的人, 只要敢张嘴, 就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大家比一比谁更勇敢, 敢于挑战自我。这样大部分同学就克服了心理障碍, 忘掉了害羞, 放开了嗓子, 为放情的朗读打下了心理基础, 因为大家都不在乎了, 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只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语感, 积累词汇, 学习朗读, 他们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

二、以身示范老师读, 争先恐后学生超

录音范读, 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但是和老师亲身示范相比, 后者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感和表现欲。因为老师近在眼前, 学生亲眼看见, 亲耳听到,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感和迫切的表现欲。如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全诗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 又由亢奋到深沉, 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 失望与希望, 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 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学生听完录音朗读后还是读不出痛苦和挚爱的深度, 但是当老师亲自给他们读了一遍后, 尽管读得不如录音朗读好, 结果获得了大家充满激情、不约而同的的掌声, 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随后的课堂就像干柴投进了烈火, 气氛非常热烈, 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课堂上的朗读声不断, 掌声不断, 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扫以往的“朗读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沉闷局面, 随后的课堂问答和质疑, 学生们都热情高涨的主动参与, 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朗读方式多样化,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了点燃学生的朗读激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 如单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小声读、大声读、快速读等等。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 如学习《变色龙》时, 我就让几个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 激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 如学习《海燕》时, 我就让学生齐读有关的段落, 课堂气氛热烈极了。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的作用, 但也可能产生过犹不及的不良效果。教育心理学表明, 人在适度紧张状态时, 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提高注意力,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还可以开展朗读竞赛, 男女比、小组比、同位比、自由比等, 然后评出“最佳奖”“勇气奖”“进步奖”“合作奖”等, 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还怕在课堂上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吗?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5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阳泉十六中学 桂芳

摘 要: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重要的训练。中学生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情感的激发熏陶;掌握语言的规律;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也靠读。进行朗读教学,主要从朗读的方法上进行合理的指导,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精彩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只有调动一切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呢?我认为,朗读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上。于漪老师也曾谈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可见,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就必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什么是朗读?朗读就是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并受到思想道德及美的教育。一篇课文的教学效果,与朗读的质量关系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质量的朗读就意味着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原苏联著名政治家、文艺评论家卢纳察尔斯基说:“许多隐秘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一切心理上的奥秘都在那种文学作品诵读的高度修养中弄明白了。”许多中外的文学家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朗读实际上是他们文学创作实践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唐代的白居易不是曾经多次将自己的诗诵读给老妇、老叟听么?这其中固然有追求通俗易懂的因素,但通过诵读来增强艺术效果却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中国古代文人学习时不是特别注重吟诵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譂,”是人人知道的名言,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俄国诗人普希金则是反复诵读自己所有新作品。他边诵读,边核对内容与形式的准确性。既然如此,语文教师作为一个再现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艺术家,就不能不把朗读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语文教改的今天,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学生不知道应该按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更不知道怎样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多次听课,偶尔听到一两次老师让学生起来读文章,结果那位学生将句子读的支离破碎,随意加减字词,掌握不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音也过小,更谈不上感情。象这样,连基本的课堂教学都难以正常进行,又何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以上情况,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朗读教学。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对朗读重视的程度及自身朗读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课本有如剧本,那么教师就是演员。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课文内在质量固然是决定因素,但是,朗读作为艺术的再创造不仅可以使课文本身的内涵表现得更为丰富和完美,而且可以弥补课文本身的某些缺陷,从而增强课堂效果。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能象优秀朗诵家那样做到声情并茂,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并使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决定的因素在于教师本人是否 2

真正把朗读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要想感动学生,教师自己先受到感动。这里,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进入角色是首要一步。在讲授新课之前,我通常先查阅有关资料,再认真阅读几遍课文。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进入角色,通过朗读检查自己是否把握住了分寸。这样,在课堂上,我就能很快进入课文的规定情景,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范读时,我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我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在讲授《最后一课》、《听潮》、《安塞腰鼓》等课时,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学生们呼出常常一口气时,我就明白,我的范读已经受到了预期效果。

二、方法多样,提升能力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朗读方法多样化,归纳有以下几种: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如果让学生学有榜样,除了模仿教师外,可以让学生欣赏名家的朗读录音,还可以让学生平时多听广播或欣赏电影、电视中精彩片段的对白,进行朗读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尽快提高。比如,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3

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读出感情。又如,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自由朗读,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给予适当鼓励。像《海燕》、《安塞腰鼓》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可让学生配乐诵读,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读出自己的感受;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出人物不 4

同的感情„„有效的朗读指导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天上的街市》,我就是郭沫若;朗读《饮酒》,我就是陶渊明„„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四、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学《小石潭》时,在熟读课文,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写解说词,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小石潭。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说。这种说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总之,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朗读意境,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正 5

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朗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上。由于习惯的影响,有些教师常怕耽搁时间而越俎代庖,这势必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参考文献:

“朗读”——语文课堂的本色 篇6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

一、教师范读应再多些

当今的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教师范读越来越少。许多教师或以自己的普通话不够规范,或以自己的声音不够完美为借口,动辄就是“请听录音”,或指派读得不错的学生范读。

想当年寿镜吾先生读书时自得其乐,在学生们面前读得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的情形,给学生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时代的于漪在学习《浪淘沙》和《京口北固亭怀古》时,也曾对老师出神入化的朗读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人说,教师在每篇课文开讲之前,如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给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那么,他的教学目标就差不多达到一半了。这不无道理。教师范读往往更容易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达成共鸣,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产生对语文的浓浓兴趣。而学生范读,限于阅历和理解能力,毕竟不如教师对文章把握得好。教师普通话是否规范、嗓音漂亮与否不能成为朗读教学的障碍,作为语文教师要多开尊口,经过自身的努力,练好范读这个基本工。

二、让朗读代替讲解

初中的语文课堂也许是迫于中考的压力,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讲解”,学生们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越来越少。没有熟读就开始讲解,没有熟读就开始提问,没有熟读就开始讨论,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课堂上常常会有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

古人云:“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中心、写作方法这些结论,或者说这几条“鱼”送给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教学应重视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我国历史上有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朗读感悟的事例,如扬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白居易读到口舌生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的古训,都证明了读者自身朗读、体味的重要。语文学习要注重过程,靠朗读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无须连篇累牍地讲解。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和深邃哲理,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岂不更好?

三、朗读训练,应指导有序

很多教师对朗读的训练和指导缺乏系统。课堂朗读,往往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没有及时评价,学生只是被驱赶着为读而读;单元朗读教学没有系列;一学期、一学年下来,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缺乏目的性和层次性。这样的朗读教学常常会事倍功半,不能有效提高学生水平。

课堂朗读的训练和指导,要循序渐进,系统有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把每一册、每一单元以至于每一篇文章的朗读要求和训练重点了然于心。以初中语文第一册(人教版)为例:

第一册是朗读训练的启蒙阶段。要求: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从单元教学要求看,它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训练步骤:第一单元,要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清楚连贯。第三单元,练习朗读,做到语调自然,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五单元,要从文章的整体到局部,反复研读。

从单课看,教材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技能训练方面的要求:分角色朗读全文,在朗读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羚羊木雕》。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如《背影》。练习重音、重音的轻读,小停、中重音、拖音,如《春》。讲究节奏(依意义单位划分),读出抑扬顿挫。表现诗人的感情,再现情景、画面,如《诗词五首》。背诵,如《天上的街市》。

总之,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的训练到实用训练,避免急于求成。学生的朗读要求也要呈梯队形向纵深化发展: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情达意,体现个性。朗读技巧(如声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的指导也要注意由浅入深。

我们不仅要把朗读作为重要的语文教学手段,更要加强对朗读课的探索,在传统的教读、品读、研读等基础上,尝试赛读、联读、说读、写读、比读等朗读课形式,积极拓展朗读课的教学思路。

总之,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好学生朗读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行动起来,注重练就朗读硬功,及时改变不愿读书或不读书之“怪现状”,给课堂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目标,使初中语文课堂朗读的乐章奏出更加优美、雄壮的旋律!

追寻有效的课堂朗读 篇7

思考一:读有目的忌无为而读

【案例】《美丽的小兴安岭》。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师: (生读两分钟后) 请几个同学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师: (学生读完后) 嗯, 读得还不错。谁来读一读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生:春天,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长出嫩绿的叶子。师:谁能读得更好?师: (一生读完后) 男生齐读一遍。师:下面请女生再来齐读一遍。

【反思】学生个人读了集体读, 男生读完女生读, 听起来是书声琅琅, 看起来是热热闹闹, 但实际上学生却一脸的茫然。读前没有要求, 读中没有指导, 读后也没有理解和感悟, 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 没有用心去体会、用情去读, 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朗读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要明白为什么而读, 是让学生读中思, 还是让学生读中悟呢?

思考二:读有层次忌无效而读

【案例】《孔子拜师》。这篇文章人物个性鲜明, 很适合学生的朗读, 教学中, 我就设计了这样有层次性的朗读。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生: (按要求自读课文) 师: (检查初读情况后) 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拜师”的这段对话, 来体会体会这是怎样的两位“老师”。生: (自读后, 请两位学生分角色对读。) 师:同样的语言, 在不同的语气, 不同的体态下, 说出来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这次, 让老师加上提示语来读一读。 (师生配合朗读) 师:古人读书, 进入情境时常常会摇头晃脑。这次让我们带上自己的表情, 配上动作, 再来读读看, 这次, 感觉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生: (根据自己的理解, 加上孔子“行礼”的动作、老子“纳闷”的表情再读。) 生:老师, 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我就是孔子, 我就是老子了。生:我感受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 对老师彬彬有礼。生:我刚才扮演了老子的角色, 觉得他非常大度, 也很谦虚, 一点老师架子都没有。

【反思】朗读要循序渐进, 要按照“读准—读通—读流利—读出感情”的过程行进。案例中, 我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读, 第一层次: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第二层次:读对话, 初步感知人物性格;第三层次:带上提示语, 深入感受人物的语气、态度;第四层次:带上表情, 配上动作, 有感情地读。四个层次, 步步深入, 有目的、有步骤的朗读安排, 学生朗读得一遍比一遍好, 对课文的理解也随之越来越深了。

思考三:读有个性忌千人一腔

【案例】《陶罐和铁罐》。师:课文中“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是铁罐傲慢地向陶罐发问的一句话。同学们想一想, 朗读这句话时, 怎样读最能体现铁罐的傲慢?生:我把“敢”字重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意思是你没有胆量碰我的。这表现了铁罐的傲慢。生:我把“碰”字重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意思是你陶罐只能巴结我, 讨好我, 碰我是不行的。这也能表现铁罐的傲慢。生:我觉得“我”字重读更好。“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意思是我是十分结实的、了不起的铁罐子, 你算什么东西!生:我觉得“陶”字重读更好。“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表现了铁罐对陶罐的轻蔑, 也就突出了铁罐的傲慢。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 就按你们各自的想法大声读几遍吧!

【反思】这是一段充满个性化的朗读。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再创造, 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 朗读指导关键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比较揣摩, 因情而读, 不必强求一致。案例中, 学生对语言的揣摩比较, 教师的适时点拨, 让学生产生顿悟的喜悦, 朗读指导自然事半而功倍了。

思考四:读有评价忌一读了之

【案例】《惊弓之鸟》。一生在读完“更羸仔细看了看, 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 我不用箭, 只要拉一下弓, 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后——。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很流利。生:声音很响亮。生:很有感情。生:停顿得很恰当。师:嗯, 不错。他读得确实很好。

【反思】“读得很流利”“声音很响亮”“读得很准确”“很有感情”像这样泛泛的评价在一些语文课堂上很常见。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 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我们要把朗读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 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的诊断、调节、激励功能。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来读的?”让同学评评:“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哪里读得特别好?”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价说出哪里好, 怎么好;哪里不好, 为什么不好, 该怎么读……这样的评议, 才有实效性, 才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朗读让课堂更精彩 篇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为, 只有朗读, 才能充分显露文字的声情气韵, 词句的精彩绝妙, 文章的灼见真知;只有朗读, 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 准确地表情达意, 真切地体味生活;只有朗读, 才能让真情感染读者, 让形象唤起美感, 让意境领悟主旨。观照贾志敏老师的做法,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采用的策略是:

一.民主和谐, 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 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职责, 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一个平台,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主动地去读, 专注地去读, 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 积极性越高, 其所获就越多。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是每节语文课开始, 我就让学生进行《每周一诗》、精彩片段回放等朗读训练环节, 培养学生的习惯。二是展开分组竞赛比高低, 男女竞争夺红旗游戏, 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朗读的兴趣。我教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 我先让学生朗读, 然后分男女朗读。读完后, 我问学生:“你们谁读得好, 好在那里?”学生听了之后, 毫不犹豫地说:“女生读得好。”我再让学生说出好的理由。我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改正过来呢?”这样, 学生通过对比朗读, 就能悟出这篇文章的朗读要点。三是讲故事练口才,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借助人教版教材“口语交际”这一环节, 让学生依据教材要求, 进行思考, 斟酌, 练习打腹稿, 当堂进行口头表达。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我放开手脚, 在学生互相交流的基础上, 适当引入“法航A 330客机在大西洋上空神秘失踪”, “重庆一公交车发生自燃, 当场死伤多人”等新闻线索, 搭建演说平台, 让学生当堂演说, 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 讲的口若悬河, 听得津津有味, 既培养了思维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 又使学校学生获得成功感, 同学们谈兴正浓, 依依不舍得离开了课堂。四是交代背景线索, 精要分析点明主旨, 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等。

二.抓住文本, 依托资源, 提供良好的阅读范本

首先是听朗读录音。朗读录音比较标准、规范、动听, 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朗读录音能给学生以定势化的感觉。所以, 我在教学中常常手提录音机上课, 更多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也能恰当的把优美的朗读融入其中, 正是这一倡导, 使得我校先前配备的“三机一幕”进课堂设备充分发挥了作用。语文教学时, 各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播音员甜美、悦耳的声音回荡在校园,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浸泡, 熏陶、感染, 自然收获颇大。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学生的朗读感知, 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次要注重教师范读。范读是学生学习朗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小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极高的钦佩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往往起到示范的作用。因此, 我正是善于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 强化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在语文朗读上, 我力求多做示范朗读。当然平时教师要尽量加强自己的朗读训练, 力求达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抑扬顿挫、富有吸引力, 然后以此感染学生。

另外要依托文本, 把朗读和文本紧密结合, 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读中感悟, 悟中促读。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 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理解文意。在学生读得比较顺当之后, 我让学生说出课文的内容。然后,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惊天壮举, 等学生完全体会了文章的中心之后, 我再让学生用一定的语气读出盘古的气概与作者对盘古的赞美之情来。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很好地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而且朗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循序渐进, 授之以渔, 提升整体朗读水平

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 分阶段实施相应的训练要求, 切忌揠苗助长, 超前进入, 使学生的朗读训练呈螺旋式逐步有序递进。短小的课文, 气势较强的段落, 句子让学生齐读, 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带动, 相互促进。默读:让同学只用眼, 不出声, 不动唇进行阅读。它是一种主要的读书方法, 它不受阅读速度的限制, 周围环境的影响, 便于思考, 从而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适合小学中段训练。这种方法的运用, 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 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基础。小学高段朗读训练速读与跳读, 如小说类的课文篇幅长, 教学时间短,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指导学生掌握速读与跳读的技巧, 提高效率找中心, 抓重点, 掌握文章的大意。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内学习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速度, 增加阅读量, 扩大知识面, 快速而有效地获得各种有价值的社会信息。当然在一篇课文教学时, 还要考虑恰当的使用朗读的方法, 比如, 在初读的时候, 尽量不齐读, 因为学生对字词还没有掌握, 课文还没有读通;当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的时候, 最好让他们默读, 因为他们需要边读边思考;当需要学生体会人物对话情节的时候, 最好分角色读, 这样语言就有了对象感;当学生遇到朗读难点时, 教师可以先范读, 再让学生试着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要求。

其次进行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 包括停顿的时机、重音的选择、变调的确定、节奏的掌握等。小学阶段要求不宜过高, 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要相机渗透, 做到“润物细无声”。如教师要给予学生朗读停顿指导, 要告诉学生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以及各种标点符号所区别的不同的停顿方法。教给学生掌握朗读的语气, 要讲清楚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各种句式的不同朗读方法。教给他们掌握语气轻重的朗读方法。简单的两个字“你走”, 通过不同语音语调语境的变化, 可以有多达6种的含义;贾老师“卖鱼的人”这一标题反复读了多次, 才把重音确定到“人”上, 学生才明白文章重在写人, 突出人物优秀的品质。

再次, 注重对各个朗读环节的过程辅导:初读时, 要求正确地读。读通顺, 读准确, 不读别字, 不读破句。细读时, 要求流利地读。读出轻重缓急, 读出抑扬顿挫。品读时, 要求有感情地读。读出韵味, 读出情感, 读出形象, 读出意境, 乃至熟读成诵。初读要用口读得正确, 整体感知。细读要用脑读得流利, 理解内容。品读要用心读得有感情, 入境悟情。切不可将朗读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装饰品加以点缀。

另外朗读时要注意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 如齐读、单读、开火车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要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朗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只要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 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 科学地进行朗读训练, 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 和谐婉转的韵律, 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 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感。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历, 提出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策略: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朗读氛围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抓住文本, 依托资源, 提供良好的朗读范本;循序渐进, 教授方法, 提升整体朗读水平。

让朗读走进政治课堂 篇9

一、新课前大声快读通篇教材内容, 基本弄清课本大意

很多政治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单纯的看教材, 疏不知, 在多数学生眼中被认为是“豆芽科”的政治课, 基本上都是下午的课, 很多学生看教材看得是昏昏欲睡或者只走马观花的看一下教材中的条条款款,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而如果先让学生自由的大声快读, 教师作具体的指导, 要求学生拿笔边读边把不懂的地方或者他们认为的重点知识勾画出来,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后面听课的过程中集中精神听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 同时大声快读之功效在于“大声”, 它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专注, 同时传出来的声音又传回学生自己的耳朵, 排除外界对他的干扰, 强化记忆, 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专注、更深入、更透彻。这样做, 岂不是一举多得!

二、重点知识全班齐读, 达到强化教学的目的, 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其重点知识, 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概念是模糊的, 他们往往只凭自己的感觉把那些黑体字、条条框框之类的认为是重点, 而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每节课的重点知识, 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大意义等, 在教师讲解之后, 让全班同学齐读, 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印象, 同时也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氛围, 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如本人在上哲学第一课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行, 初中思想品德考试试题主要有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实践与探究这几种基本题型, 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 我就如何解答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巧解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可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类。单一式单项选择题即由题干 (题目) 、题肢 (选项) 两部分构成。复合式单项选择题由题干 (题目) 、小项和题肢 (选项) 三部分组成。解答单项选择题常用方法:“先审题干, 后审题肢, 干肢相连, 以干求肢”。下面结合例题, 具体谈谈如何运用此法解答单项选择题。

例题:我国近50亿吨自然资源创造了1.6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而日本只用20亿吨的自然资源创造了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1、2题

1、材料说明了我国 () 。

A、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地大物博, 资源丰富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成效不显著

D、科技创新能力较低, 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2、针对上述现象, 我们必须 () 。

(1)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 推动科技创新, 教育创新。实在, 在对这个概念作了详细的讲解之后, 教师让学生全班齐读两遍, 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

同时, 重点知识的讲解一般来说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如果教师单纯一味的强调如何重要, 效果是不太明显的, 而让全班同学齐读, 可以让学生一起感受知识的重要性, 调动了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真可谓事半功倍!

三、名人格言、难点知识, 学生反复诵读, 小声慢品, 体会其中真正内涵

对于教材中的名人格言, 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 其实, 名人格言是对教材内容的精辟概括, 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对名人格言的反复诵读、小声慢品, 不仅可以让学生倾听名人心声、了解名人真情, 而且还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如高二哲学下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有爱因斯坦的名言:一个人的价值, 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歌德的名言: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 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初学者对这一节的内容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充分利用这两则名言, 让学生反复诵读, 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两位名人的伟大, 把伟人的情感价值观变为己有, 而且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此外, 对于难点知识笔者个人也强调要反复诵读, 所谓从“读中悟”。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难点知识老师光讲可能只会让学生越来越糊涂, 不如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反复诵读, 寻找其中的真义。

四、小字部分默读深思, 加深对正文的理解

在政治课文中几乎每一节都有小字部分, 小字部分是对正文的很好阐释或者是举了很典型的事例、案例, 对于小字部分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是舍近求远, 放着书上的典型不用, 挖空心思去课外寻找一些学生不熟悉、不容易理解的案例。为此, 不如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例子, 让学生去默读深思:这个事例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和正文哪些内容是对应的?看了这件案例之后我对课文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社会上还有哪些例子和这个事例相类似?我想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理解那些深奥的理论, 还有助于学

巧解《思想品德》试题常见类型

◇王燕

(3) 节约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4) 坚持把自主创新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解答此类单项选择题,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步, 读懂材料。题干中有背景材料, 首先得弄清材料主要讲什么。如例题的背景材料说的是把我国与日本利用自然资源及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

第二步:明确方向, 正向选择一般用“正确的是……”“这表明”“说明了”等表示, 逆向选择一般用“不正确的是……”“不包括”“错误的是……”等表示, 如例题第1、2题都是正向选择。其次, 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 明确选择题肢的范围。如例题第1题的关键词是“说明了”即要求总结、分析材料所揭示出的问题;第2题的关键词是“必须”即要求指出怎么做 (途径、措施、要求是什么) 。思想品德设问无疑都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设计问题。

让朗读点亮语文课堂 篇10

一、教师范读,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可以让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更直接地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随着教师精彩的范读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向往都会像清泉流淌于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和目的, 但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并不都能读懂课文, 尤其碰到既不好读又不理解理解的课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先研究课文内容,思考如何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听出轻重缓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入课文的意境。

例如《白桦林的低语》这篇课文,感情色彩浓厚,更应该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文章像一首诗,语言十分优美,描绘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像一首歌,唱出了对普通劳动者的赞颂。这样的文章,老师的范读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把学生带到茫茫的林海,欣赏北方的原始森林,看那白桦林,倾听鸟鸣山涧、清泉浅唱,好好地看一看可敬的林业工人是怎样工作的。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受到熏陶,更容易理解看林人虽然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他们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二、细细品读,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阅读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功底及理解能力有限, 很容易造成曲解和误解。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手段,是目的,更是一种过程。唯有读,才能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写文章的人是“情动而辞发”,读文章的人要“触辞而激情”。《一夜的工作》是著名作家何其芳的一篇纪实文学, 文章记叙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辛苦的工作态度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对文中总理的“简朴”和“劳苦”难以 体会 ,对作者当 时那种心潮 澎湃、激动万分、无 限崇敬的心情难以体会, 我是这样设计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的。

教师:谁来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许多学生举手,教师打手势,请学生1站起来读)

生1:(朗读)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教师:大家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2:读得比较平淡,好像我们的总理很平常,好像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没什么特别的。

生3:我也这样认为,没有读出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也没有读出作者内心的激动。

生4:他没有把握住“感情基调”……

学生在听同学朗读的时候,就是一次“听”与“思”的过程就是一次次思维碰撞的过程,他们认为读得太平,没有表达出作者激动爱戴的心情。

教师:是啊,此时此刻,作者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啊,谁再来读一读。

一名学生站起来,读得抑扬顿挫,重读了“不断”、“不断”“简朴”、“劳苦”这几个词 语。为了 表现激动 ,声音竟然 有几分颤抖,他一读完,几个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刚才的朗读都很欣赏,说说自己欣赏的原因。

生1:我觉得他强调了“不断”这个词语,说明作者内心非常激动,说明当时作者的脑海里只有“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

生2:是呀,一句话在自己心中反反复复地说,说明作者完完全全被总理感动了。

生3:他重读了“劳苦”和“简朴”,处理得很好,因为就是这两点让作者敬佩、让作者激动的。

教师:我们的总理是怎样劳苦啊! 他一个晚上要审阅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不是浏览,而是———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遍看一遍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我。”

学生再次朗读这一段,“劳苦”这个词语体会更深刻,仿佛和作者一起在看总理审阅文件。

教师:总理仅仅是这一夜是这样工作吗? 不,这一夜工作是总理一生工作的缩影! 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的事业操劳,鞠躬尽瘁。此时此刻,作者想高声对世界说———

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在心潮澎湃的朗读中,读懂了作者的心思,读出了作者当时的激动、崇敬和幸福之感。学生和作者做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此时此刻,学生的朗读让文本升华了,总理“劳苦”和“简朴”的形象会深深的扎根在他们的心中。

三、边读边悟,让文本人物“活”起来

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让人物“活”起来。小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喜欢用一个词语概括。读了一篇文章,对一个人物的理解往往是最凸显的那个方面,而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很难把握。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细细品读可以突破这个难点。

《穷人》这篇课文塑 造了渔夫 和妻子桑娜 勤劳、善良 、乐于助人的美好形象,对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之后,她的内心十分矛盾痛苦,让学生反复品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那几个省略号,更是把当时桑娜那种矛盾痛苦由无可奈何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怎样才能读出省略号,读出人物复杂的心情呢? 我让学生同桌互读、互评,然后在班级汇报读。在一次次汇报与评价中,学生知道桑娜当时的心情是紧张的、是时断时续的,她是多么同情可怜那两个孩子,觉得自己一定要收养他们,可是她又是那么关心、爱她的丈夫,丈夫为了这个已经有五个孩子的家已经够辛苦。如果丈夫不同意怎么办? 会打她吗? 在朗读中,学生仿佛成了桑娜,在矛盾恐惧中煎熬。

桑娜和渔夫的对话很精彩,我让学生分角色读,先让学生说说应该把握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怎样读出语气词。然后让他们省略叙述部分的话,男女生分角色读,刚开始学生读得有点别扭,没有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来。我让学生看看提示语,再结合对人物的理解读。桑娜因为害怕丈夫反对,因此小心翼翼地巧妙地说出西蒙孩子的事情, 渔夫也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与桑娜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边读边想,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在学习这些语句时,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重点的词语,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重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和“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些语句,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重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让学生体会到鲁迅语言的幽默和深刻。第一个句子表面上是说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批评作者读书太马虎。第二个句子中的“黑洞洞”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鲁迅在与反动派的斗争中所遭到的迫害。又如《瑞雪图 》中的第四 自然段 ,生动形象地 描绘雪后 迷人的景象突出雪景的绚丽多姿。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学生用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与人交流,并通过不断的交流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推动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加强智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接收到各种社会性的情感陶冶,课文中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领袖的艰苦朴素和不辞劳苦工作的精神,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劳动态度,科学家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运动员勇夺金牌的拼搏精神等, 都会大大感染和丰富学生的情感, 他们会将这些美好的品质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和需要,积极模仿,从而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多彩朗读成就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朗读;揣摩;有效;精彩;美丽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都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尝试,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而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在1~6年级一以贯之地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外”,在第三学段提出“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种不少于300字。”第三学段继续提高朗读和诵读的水平,学会浏览,还要提高默读速度:1分钟在300字以上,并在此过程中强化边读边想的能力与要求。我在设计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六主题单元第四篇课文《鞋匠的儿子》时,以读为主要手段,在师生的“交涉”中营造和谐,公平、愉悦、开放的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读书方式,更好地生成和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快速浏览,把握整体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指出:第三学段要学会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其实一个人通过略读或浏览,把握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最基本的阅读要求,同时也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必须的基础,《鞋匠的儿子》以生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的“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和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参议员在林肯演讲前后的态度是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范读,抓住重点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在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书的范读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其实,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本篇课文中,林肯对参议员所说的三段话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出示第一段话后,教师范读,让学生仔细倾听,听老师读的时候抓住了哪些重点的词句,并看看哪个同学和老师心灵相通,美美地朗读,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三、用心默读,写出感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人们这样评价朗读——没有琅琅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同样,当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之后,如果还进行默读训练,也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语文教学,必须把书声琅琅和静思默读结合起来,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充分地静思、默读,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因此,在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后,让学生充分地默读、思考、感悟,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林肯身上哪些人格魅力,并在书上做些批注,使林肯的高大形象即刻浮现在眼前,铭刻在心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上最真最美的时刻。所以,教师要珍视这样好时刻,课堂上应当出现这样的寂静。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固然也能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取之以感情朗读这一重要的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言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古人们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不重视朗读,尤其是感情朗读,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去感受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既表达了自己对林肯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学丰富内涵的理解。

以“情”朗读创造“情感课堂” 篇12

一、教师范读, 以情传情

朱作仁先生说:“讲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认知,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教师融情的范读, 情随声出, 最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 给学生一种心灵的启迪, 美的熏陶。因此, 好的范读, 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为学生朗读提供效仿的范例,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 我在教学《秋天》一课时, 通过绘声绘色的范读, 引导学生想象秋天的天空高与蓝的特点和田野里丰收的景象, 将静态的画面幻想成动态的场景, 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特写的情景之中。通过准确的语音节奏、不同的语气、情感的变化, 逐步将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 帮助学生把握好朗读的基调。

又例如, 诗歌《瀑布》的最后一节, 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好伟大啊, 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作者对瀑布由衷的赞美。教学时, 我用轻柔、缓慢的语调, 赞美的语气范读, 让风中瀑布那轻烟袅袅上升的情景、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姿态, 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使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教师导读、学生乐读, 师生兴趣盎然, 其声琅琅, 其乐滔滔。

二、学生试读, 初步知情

当教师有感染力的朗读吸引住学生时, 他们就会产生学的欲望, 这个时候, 安排学生试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 不添字, 不丢字, 不读破句, 整体感知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的大体轮廓。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 已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再请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朗读, 全班同学评议, 指出不足之处, 进行纠正。当把这些问题解决以后, 那些朗读能力差的学生就会跃跃欲试。此时, 再请朗读好的学生进行范读, 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榜样力量的驱使下, 将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促使他们认真读好课文。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加以点拨,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上, 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学生最初试读课文时, 他们的朗读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课文所表现的情感, 也就是没感情。当经过教师的点拨, 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感情加深理解后再朗读, 效果就会很好。

指导低年级朗读时, 应从读长句着手训练。课文中的长句经常是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二年级上册的《北京》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长句:“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读这样的长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做到读通、读顺、有一定的速度, 并逐步学会句子的自然停顿。教学时, 我采用提问导读的方式进行教学:“什么地方?”学生朗读答道:“立交桥的四周……”。接着问:“有什么?”学生朗读:“有绿毯似的草坪……”再问:“还有什么?”学生朗读:“拼成图案的花坛”。这样的长句进行分解, 学生朗读时, 不仅不再感到困难, 还学会了自然停顿, 也就不会再读破句了。

三、配乐朗读, 以情激情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朗读中配以贴切的音乐, 往往可以使学生在更加鲜活的语言情境中, 深刻领会课文的重点、难点和思想感情, 激起感情的共鸣, 并得到美的感受。如《秋天》一课, 配以一首《丰收舞曲》, 融于有感情的朗读中。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 一幅幅秋天丰收的景色出现在眼前:“轻轻飘荡的云霞, 稻浪翻滚的田野, 硕果累累的果园, 活泼可爱的小蚂蚁在落叶上奔跑, 美丽的小鱼头顶落叶, 游戏于绿水之中。”学生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受到感染, 朗读起来就能声情并茂, 使读者、听者、作者、文中人物的感情融为一体。

四、再读文句, 以情悟情

一篇文章往往有几句闪光的句子, 这些句子或含义深刻、包含激情, 或用词精确、句式完美。教学中, 如能抓住这些句子, 培养学生的语感, 他们就能更深刻地领悟词句蕴涵的思想感情。

例如, 《雪孩子》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他飞到了空中, 成了一朵白云, 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教学时, 我运用句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比较、体察、品味, 出示这样两个句子: (1) 他飞到了空中, 成了一朵白云。 (2) 他飞到了空中, 成了一朵白云, 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引导学生理解两句话的不同。第一句, 只写出了雪孩子成了一朵白云, 而第二句不仅写出了雪孩子成了一朵白云, 还着重强调了这是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虽然两句话是同一个意思, 同一种感情, 但后者句子的变化加强了语气, 增强了气势, 更有利于表达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句子, 学生更能联想起:“在蓝天上飘浮着最美的那朵白云, 就是可爱的雪孩子。”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雪孩子更可爱, 更可敬。

学生的情感就像一个即将燃烧的火苗, 只要教师恰当地激发, 即可燃起熊熊火焰。正如叶老所说:“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如教学《观潮》时, 我先让学生找出潮水涌动的两个比喻句:“那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 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然后教师范读, 学生朗读, 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 感染学生, 使学生入境入情。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越读情绪越高涨。此时, 不仅教师, 更重要的是学生感受到只有通过读, 才能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最大程度地抒发出来。这样做,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更唤起美的共鸣, 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 激发他们热爱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五、角色朗读, 入景入情

角色朗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既鲜活又有趣的活动。它对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形象思维和表情达意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的中心思想,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集体中的兴趣、爱好、才能是多种多样的, 丰富多彩的, 切不可硬让这种丰富多彩的多样性迁就某种统一的模式!”角色朗读就是寓教于乐,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融自己的理解于角色中, 各尽其职, 各尽所能。

例如, 教学《美丽的公鸡》这篇童话时, 我在学生理解文中主要内容、中心思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角色朗读。请5名同学分别扮演公鸡、啄木乌、蜜蜂、青蛙、老马。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小演员们进入角色, 通过角色朗读充分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公鸡”读出得意洋洋的语气;“啄木鸟”则表现出诚意, 读出平稳, 表示它对美不感兴趣……当朗读“公鸡”遇到“老马”时, 语气变得低沉、伤心;“老马”的回答平稳、语重心长, 表现出了亲切耐心的态度。通过这种游戏式的角色朗读, 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进一步懂得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 得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的道理, 使朗读变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上一篇:直面华尔街金融危机下一篇:反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