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活动

2024-05-30

朗读活动(共12篇)

朗读活动 篇1

21世纪小学语文教材提倡“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也知道“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机械地朗读、背诵,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是占很大的分量。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是阅读教学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一、设计实践活动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是一种智力技能,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伴随着很强的情感因素,只有当学生产生兴趣和需要时,朗读才会卓有成效。

1. 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活动的情景激发兴趣

朗读教学在继承传统教学中某些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营造实践活动的氛围、创设实践活动的情景、提供实践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

例如:教学新教材《春笋》一课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一片生动的竹林展现在课堂上,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的春笋娃娃使画面活跃起来了,令课堂富有生趣。这时,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跟随课件里的春笋娃娃一同表演,学着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冒出来”。学生边表演边朗读,情绪盎然,随之带来的是对课文的深入探究。有位学生说:“老师,泥土那么厚,石块那么大,春笋怎样才会长出来呢?它有那么大的力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他们了解到了春笋娃娃破土而出的力量巨大,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表情朗读的关键词:“冲破、掀翻、冒出来”。接下来,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回响起仿佛春笋沐浴着春雨快乐成长的声音。

2. 充当角色进入活动的情景保持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以充当角色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的情景,设身处地地去领悟文中主要角色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感悟课文语言的精妙。

例如:教学《骄傲的舞蹈家》一课时,教师扮演骄傲的柳树,请学生扮演河公公,给柳树讲道理。学生们反复朗读,教师语调不但没有柔和下来,反而更加骄傲了。一些学生摇着头轻叹:“没办法!”教师适时引导说:“风伯伯有办法。谁愿意扮演?”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学生们一边对扮演柳树的老师说“不给你吹风。”一边紧紧闭上一张张小嘴。此时,老师也停止了摆动的舞姿而一动不动。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加强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地、深入地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 充分鼓励体验成功延续兴趣

在朗读中“读有所获、体验成功,感觉到自己在进步”,这是比任何措施更有效、后劲更足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将鼓励性语言进行到底,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朗读情绪。

现在的学生好胜心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鼓励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每个班级中都有不少语感好、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作用,采用让其他同学向他挑战,或与他“打擂台”方法,来提高全班同学的朗读水平。我在教学过程中,常为班内同学搭建这样的舞台,学生情绪高涨,乐于参加比赛。比赛过程中设立多种奖项,如“正确流利奖”、“口齿清晰奖”、“声情并茂奖”等,让上台的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不断进步。

二、参加实践活动提高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育学生的语文素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

1. 参加实践摸索朗读方法

“实践出真知”。学生也只有在主动参与到语文实践中来,才能在实践中摸索到朗读的一些方法,才能学习到真正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的一些能力。教师要把握教材,合理地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朗读课文。在进行语文实践、思考中积累朗读的方法。

例如:教学《这里真好》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两次活动。首先,导入新课,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用主持人的口吻说:“今天,我们隆重请出一位小客人,大家掌声有请。”同时投影幕布上出现了小熊的影像。多种感官的参与,会使他们很快地进入预设的情境,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为学生摸索朗读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引导学生闭眼想象,领会小熊的憨态可掬和它的寂寞无助。这时请学生读清楚是什么使小熊寂寞?孩子们有的将“孤零零”读得很轻,有的则拉长声音。初读课文时的唱读、顿读早已不复存在,那甜美的声音,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证明了学生在参加闭眼想象活动时,自然地产生了朗读的方法。

2. 联系生活积累朗读经验

经验来源于生活。只有亲身经历生活实践,人的大脑中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在读书的同时,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悟书上文章之内涵,从而积累朗读的经验。

例如:教学《放小鸟》这一课时,教师问:“这样漂亮、可爱的小鸟关在笼子里,它快乐吗?后来这只小鸟的命运怎样了呢?想想自己有没有捉过小鸟?”学生们有的说捉过,有的说没捉过。他们谈得兴致勃勃。一个孩子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以前捉过的一只小鸟死了。教师安慰道:“以前你还小,不懂得保护小鸟。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今后不再伤害小鸟,就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这位同学马上又破涕为笑,并决心不再伤害小鸟。由于生活的经历不同,他们感悟到的也不同,朗读时的情感自然也不一样。没捉过鸟的学生读得自信,捉过鸟又放掉的学生读得高兴,捉过鸟而死掉的学生读得有些懊悔。这样,一节联系实际的语文课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深信,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朗读内容,重视实践活动,把握时机,采用恰当的朗读训练方式,学生定会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精妙,领悟语境的灿烂,切实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活动 篇2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班选手都做了充分的赛前准备,比赛场上选手们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振奋,朗读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口齿清楚,感情丰富,或抒情朗诵,或激昂高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每一篇文章的深刻内涵,得到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给人以浓浓的情感熏陶和美的享受,尽显我们xx小学学生的风采和独领语言魅力。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和感想。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大力支持,教师各负其责,比赛进行的有条不紊

邱xx校长亲临比赛现场,孙xx校长亲自负责组织实施,安排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组内成员各负其责;评委打分公正客观,活动开展有条不紊。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训练,比赛进行的高潮迭起

在本次比赛过程中,每位参赛的同学都用最动听的声音诵读出一篇篇课文,那声音流入每位听者的心田,激荡着大家的胸怀,陶冶着师生的性情。师生在这场听觉盛宴中,得到了高尚的精神享受和生动的美感愉悦。六年级徐园朗诵的《黄山松》气势豪迈,尽展黄山松的雄奇与顽强;四年级的曹佳怡朗读的《草原》,时而轻柔,时而热烈,把草原的美丽与草原人的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了较高朗诵水平和良好的欣赏理解能力,他们的精彩朗诵和赏析使全场师生听得聚精会神,兴致勃勃。通过紧张的角逐,六年级的徐园同学、四年级的曹佳怡同学、二年级的温菲分别赢得了高、中、低年级段的第一名,对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从比赛能够看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语文老师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透彻了,深刻了,都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课文中。总之,这次课文朗诵比赛达到了预期目标,它必将激起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对课文优雅而美好情愫的欣赏,培养学生对朗读的热爱。

三、失误与不足

本次活动中亦出现了因主办者经验缺乏等原因造成的一定失误和不足,比如说学生着装没统一安排;部分学生朗诵课文情感把握不准;没有配上朗诵背景音乐;个别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发挥失常,有怯场现象等,需在以后的工作和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创造更好的活动效果。

激发朗读兴趣 提高朗读水平 篇3

关键词 朗读 兴趣 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学习课文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乐之者。”可见,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参与,使朗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一、范读激趣

要想让学生喜欢朗读,在课前,教师就要充分做好示范朗读的准备。尤其面对低年級的孩子,他们识字不多,朗读技巧几乎没有,对一些生字、生词及长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都有一定的困难,就更别说读得有感情了。通常情况下,我会以最佳朗读态度给学生范读。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所以在听教师范读时,让学生以听助读,在听中听准字音,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教师范读之后,学生常常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就顺势让学生投入到朗读之中。从而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看图激趣

低中年级课文中,有很多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既对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又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如二年级课文《笋芽儿》形象地描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初步感受,再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就会受到图画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

三、配乐激趣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引领。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我在指导朗读《月光曲》时,边读课文,边播放《月光曲》,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诱发了灵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角色激趣

朗读指导,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乌鸦和狐狸》一课,文中有两个角色:乌鸦、狐狸。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狐狸和乌鸦的个性:狐狸——狡猾;乌鸦——爱听奉承话。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使两个角色性格特点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狐狸和乌鸦的个性,揣摩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五、情境激趣

朗读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情境里进行的,这就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生动的情境设置,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

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我一边展示昆明湖两岸秀丽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万寿山下,在颐和园中嬉戏,到昆明湖上划船,欣赏着两岸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声有色。

六、比赛激趣

小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课堂中个人读在指名学生朗读时,我们常会运用“向谁挑战”一说,或者是“有谁还能超过他”,还有“有谁能比他读得更美”等说法,这都是运用了孩子的好胜心理,激起学生“我一定要读好”的欲望。其中比赛形式的朗读是不可缺少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行之有效。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先对同学们说:“我自己读这课,先读了几遍,女儿说我不行,我就再读,先后已经读了十多遍,现在读得跟播音员差不多了。你们敢与我比赛吗?为了公平,可以先让你们读几遍。”学生兴趣盎然地朗读起来。比赛了,我先请一个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读。(读得真好!)我一下子被“难”住了,只好很诚恳地想请同学帮忙代我参赛,还要给我争面子。这么一激,再准备,再比赛。运用比赛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朗读,极大地提高了朗读能力。

朗读活动 篇4

一、加强朗读, 培养学生的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加深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 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学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 揣摩文章蕴含的情趣和意旨, 充分感知课文, 从而培养应有的情感。如:我教学《再塑生命的人》一文,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 我让学生反复朗读, 读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的细节, 读“我”在自然界中的那种孤寂、恐惧的心理……从而让学生读懂了一个“带着满腔的爱走向了一个心怀苦闷和寂寞的残疾人, 用她的知识、能力和爱心点燃了这个残疾儿童心灵深处的火花”的崇高献身精神的师者形象。读着课文, 学生的情感随着海伦的叙述而起伏变化, 从而进一步理解了文章自始至终洋溢着的那种浓浓的师生情谊。

多读便能多感知。虽然初中课文较长, 但我总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尽情朗读, 一节不够两节甚至更多,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他们的心已走进课文, 走进作者, 这样理解起来, 课文也就浅显易懂了。

二、加强释词造句, 可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 学生对于释词造句, 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在语文教学中, 大多数老师把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放到课外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很多学生只是从课外书上找些现成的来应付老师, 收效甚微。所以, 几年来, 我特意加强此训练, 每学一课, 总要让学生对其中的重点词语进行释义并造句。刚开始, 学生不屑一顾, 认为这是小学生的做法, 可他们却又不能较为准确地释义, 造句就更困难了。我耐心说服, 并用实例加以教导, 久而久之, 学生接受了我的训练方法, 课课释词造句, 乐此不疲。如今, 学生们基本上能做到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的含义并能灵活应用, 这相应地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 在一篇《谁赶走了鸟类》的文章中, 出现了一个词语“矫枉过正”, 学生们没见过, 均不知什么意思。我便让学生从字面意思着手并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 学生们在我的提示下, 大致得出了“矫枉过正”的意思是纠正错误过了头。一查字典, 果然是这样。学生们兴奋不已, 我也倍受鼓舞, 让学生造句的训练也就得心应手了。

所以说, 语文老师应当对课文中 (包括课外) 的关键词进行“重锤猛敲”, 同时还要做到扩充和丰富学生们的词汇, 培养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原生动力”。细察语文教学的现状, 学生怕发言、怕写作, 这是较为普遍的问题。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缺乏学习的原动力, 怎么能学好语文呢?

通过几年的摸索, 我认为,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河大版语文教材每单元均安排有综合活动、口语交际。几年来, 我据此开展活动, 分别进行了“民风民俗大家谈”、“对联竞赛”、“走出家乡放飞自己”、“美在我身边”等新颖别致、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开展一次活动, 我都让学生认真准备, 缺少资料, 我给同学们去借, 去查, 然后按小组有序地进行。每次活动都做到了“人人动手、人人发言、人人写作”。人人写作, 就是活动结束后, 人人写心得体会。通过活动, 学生们写起文章来就觉得有的可写也好写。这样, 从查到说, 再到写, 小小的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 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如, 在2013年开展的对联竞赛活动中, 我先到图书室详查资料, 然后出了各种各样的赛题。有词语解释, 如, 对联的联语相应;有问题简答, 如, 对联的特点;有历史考查, 如, 对联的起源;有辨识对联, 如, 对几副混在一起的对联进行原始配对;有上出下对;有即兴对对等等。比赛按小组进行, 赛前组长发动本组成员认真准备。台上, 同学们跃跃欲试, 尽显风采。赛后, 人人写作, 学生们居然还能用对联串联的形式进行写作。通过此活动, 同学们既了解了许多对联的知识, 又培养了兴趣。像这种既能提高兴趣, 又能提高能力的活动,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朗读者》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时逢夏日阳光明媚,为了进一步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展现职工阅读的风采,传承经典、品味名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各企业职工们在阅读和表达中促进沟通、协调,增进职工间的感情,我们特此推行举办《朗读者》活动。我们从《朗读者》中归来,备好了书香美景,邀广大职工们一起共享,为你们讲最美的书籍,用最动听的声音,一起在书籍中经历喜怒哀乐,体验百味人生。让我们跟着书籍去旅行!

二、活动对象:XX街道各企业职工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XX广场负一楼后大堂。

五、活动主题:

每个企业自拟两到三个主题。

六、活动安排

本次《朗读者》活动分为初赛和复赛两部分进行。

1、初赛环节: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初赛筛选,每个企业选拔出2-3位朗读声情并茂的优秀者,进入复赛。

2、复赛环节:每个企业拔出的2-3位优秀朗诵者,在活动时段,由XX广场提供舞台,进行现场朗读示范。

七、活动要求

初赛者要求:从自己阅读过的书目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

复赛者要求:每个企业的2-3名晋级者,依然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朗读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并且特别要求,此次的朗读内容要说明朗读给谁听。(例如朗读给同事、朋友、配偶、父母等。)复赛以抽签的方式定朗读顺序。

八、评分办法及标准

评分办法:活动采取现场朗诵,评委现场打分的办法进行,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成绩平均得分为参赛选手最终得分。

评分标准(满分10分):

1、内容:紧扣主题,表达准确,内容充实生动,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意。(3分)

2、语速: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声音宏亮,正确把握朗诵节奏,富有感召力,朗诵抑扬顿挫。(3分)

3、仪态: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朗诵的内涵。(2分)

4、台风:能正确把握朗诵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和评委产生共鸣。(2分)

九、活动评审

XX街道领导、XX广场领导、专业语文老师、媒体人员。

十、活动总结并颁奖

此次活动评出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三人;三等奖五人;优秀奖若干人。

十一、活动经费及预算

1、场地布置及物料费用XXX元。

2、.奖励礼品XXX元-。

3、专业语文老师、媒体人员聘请费XXX元

从有味朗读谈有效朗读 篇6

师:好,记住这些词语的读音,扫除了读书的拦路虎之后,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

师:大家读得很顺畅、很流利,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读得没有文言文的味道,请再读第二遍,这次要读出一点文言味道来。(生茫然,文言的味道怎么读出来)

师:大家不知道文言的味道怎么读出来?那好,老师示范,请大家找出来“念无与为乐者”的“念”,“盖竹柏影也”的“盖”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这三个词语读的时候要拖长声音。(边说边拖长声音示范)大家试试。(生模仿读)

师:好,有了一点文言的味道。请大家继续朗读一遍,这次要求大家读出作者夜游的兴致。(生又茫然,怎么又有夜游的兴致呢)

师:请大家找出“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写出了苏轼当时的心理非常轻松,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苏轼的轻松自在、怡然自乐。(生全身心投入文本,大声阅读,慢慢揣摩,渐入佳境,有的甚至摇头晃脑起来)

师:大家有了很大进步,读出了夜游的喜悦。请大家继续读,这次要读出苏轼心里的那“一点点复杂的情愫”来。(生又一次茫然:苏轼不是愉快的吗?怎么又有一点点复杂的情愫呢)

师: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苏轼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之下。元丰二年,当时朝廷内有几个人从苏东坡的诗中摘出几句诗,污蔑他有谋反之意,皇帝下令将其抓起来审判,关在御史台(别名乌台),这就是“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在那里,他写下了这篇文章。了解了文章的背景,请大家找出蕴涵作者复杂情愫的语句来。(生很快找出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语句)

师: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这次要读出一点点复杂的情愫——夜游的兴致中又有着点点滴滴的感慨和淡淡的无奈。(生读)

师:好,大家读得很好,在黄州被贬的四年里,苏轼成了一个连看看月亮都高兴的人。那天,苏轼发现月光很好,心情很是欣喜,于是,他去找张怀民,但是,他心里充满了矛盾,毕竟天色已晚,怀民是否就寝了呢?到了怀民处,他又有了一个惊喜,请大家继续朗读课文,找出哪个字能表达苏轼此时的惊喜和快乐。(生快速阅读,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亦”)

师:请大家再次朗读,要读出惊喜和快乐。(生开始兴致勃勃而又情感复杂地、摇头晃脑地朗读第五遍)

【赏析】我们常常说,课堂教学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末之节,就能体现教师的实力和功力。《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只有区区84个字,却言简意丰,蕴涵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么,这样的文章到底应该怎样指导朗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既有喜悦又有哀愁、既有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淡淡无奈和忧伤的复杂情感呢?在这里,特级教师余映潮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让学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渐臻理解,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五遍朗读,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读出“文言味道”,到读出“作者的喜悦”,再到读出“复杂的情愫”,最后又要读出“快乐”,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对文章逐渐有了深入的理解,无论是对文章的背景还是对文意,还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学生都通过声音把自己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四次引导,五次朗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看到这里,我豁然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朗读、有层次的朗读,清楚了什么是注重了情感的体验,情感的体验到底应该怎样体验。是的,上述教学环节表面是朗读指导,其实细细分析,哪一次的指导不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验呢?不是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呢?能让学生有所提高的朗读,才是真正的朗读,才是有味的朗读,才是高效的朗读。在常人眼里,语文课需要激昂的情调,殊不知,语文课更需要朴实和自然,因为美的极致便是无华。在课堂上,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表面的书声琅琅,更需要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体验。(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加强朗读指导提升朗读层次 篇7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指出:“从一年级起, 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阶段目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以上可以看出,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问题, 而是有着明确目标和要求的。然而它往往会被忽视。尤其是中学教师, 尤其是在过于注重所谓智力培养的今天。因为它不像英语有口语测试, 在中考和高考中算总分。

事实上, 朗读的确是语文学科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着明确的目标, 而且这种目标还是有层次的。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正确朗读、流利朗读和有感情朗读。

第一层次———正确朗读。正确朗读, 是指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话, 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 (声母、韵母要读得准确, 调值要读得“到位”) , 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 (拖尾韵) 。尤其是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轻声、儿化及“一”“不”“啊”等字的变调、音变, 朗读时要能读得正确。

第二层次———流利朗读。流利朗读, 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 读得通顺流畅, 不顿读, 不读破句子, 不中断朗读, 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

第三层次———有感情朗读。有感情朗读, 即指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能将作品的思想感情朗读出来。它包括语气、语调、重音、情感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目前, 我们的学生大多处在第一和第二个层次, 对于第三个层次, 包括教师在内, 也只有很少人愿意下工夫去做到。因此, 真正把书读得好的、读出很高水平的学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要归结在教师的身上。

一、重讲轻读, 重问轻读

多年来, 受传统分析式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讲和问, 唯恐学生不懂。拿到一篇课文, 教师就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分析。提问结束了, 课文分析完了, 课也就上完了。一节课中学生没有多少读书的时间和机会。教师一味地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分析课文上, 把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方法放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上, 往往会造成一节课问题过于琐碎, 造成满堂问、满堂灌。课堂上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 对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 就无法亲自去感受, 朗读水平上不去, 学生也渐渐地缺乏了语感。

二、随意性的“滥读”

在许多公开课中我发现:不少教师仅仅把朗读当成装饰品, 在课文教学中点缀一下;或为了自己设计的提问而读, 仿佛不读一下, 提问就不能体现启发性;或是预定的教学内容已讲完, 可还没有下课, 为了凑时间而毫无目的地读……同时, 由于不少教师对各年级段朗读教学的要求还不清楚,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要求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样教学下来, 也就很难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三、指导无方, 效率不高

目前, 朗读教学指导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抽象化、简单化或以录音朗读代替指导。例如:一位教师教陆游的《示儿》, 理解诗句后问学生, 诗中哪句最能体现诗人强烈的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但悲不见九州同) ?学生回答后, 教师趁势指导:“读这句诗时, 要读出陆游悲壮的爱国感情。”学生齐读以后, 教师不满意, 再启发说还要读得深沉一些, 学生依旧原样。假如这时教师能示范一下, 或告诉学生如何深沉, 再合理创设情境, 学生还能读不出真切的情感吗?

朗读, 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过程, 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其最大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作为语言学科,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是第一重要的。没有语感, 人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好一门语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朗读应该成为一种最重要的也是最经常的训练。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 不断提升朗读层次, 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科学有效地训练,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例如, 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叫“正确地读”, 什么叫“流利地读”, 怎么样才是“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充分了解了朗读的基本要求以后, 教师再步步深入地加强朗读指导和训练, 学生的朗读水平自然会不断提升。

加强朗读指导, 提升朗读层次, 教师要注重朗读方法和朗读技巧的指导。例如:

1. 教会学生确定重音。

通过训练, 让学生逐步懂得, 句子中的动词、谓语、用作修饰的词、对比的词、比喻的词, 或能表达作者强烈情感的一些特殊词语。这些词语大多要读重音。另外, 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 一些表示强烈的兴奋或悲伤的地方, 还可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

2. 教会学生掌握速度。

要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 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 一般要读得稍快一些;表示悲伤、忧郁、抒情的重点句段, 读的速度则要慢一些。在整篇课文朗读中, 要有快有慢, 富于变化。

3. 教会学生把握语调。

语调是语音、语速、语气的综合反映, 是一篇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训练, 在实际的朗读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表示欢乐、赞美、喜爱等表达美好情感的课文, 要读得高昂明快些;表达悲壮、凄凉情感的课文要读得低沉舒缓些。一般的文章, 都以宁静、轻松、恬淡的语调为主。

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科学的方法, 学生就有了提高的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最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有利于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 感受作品中深厚的感情、体会作品中美的境界。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朗读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 它有利于开发右脑, 能改变学生的性格, 增强记忆力等。因为大声朗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 久而久之,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完善。性格内向者不爱说话也不善于表达, 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 如果全体学生都能坚持大声朗读课文, 就很容易促使学生大声讲话, 从而变得爱讲话, 性格也就随之而变。同时, 在大声朗读时需要精力集中, 这使大脑容易处于“排空”状态, 也就容易记忆材料。大声朗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如果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实质上还是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所以, 大声朗读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升朗读水平 提高朗读能力 篇8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这样写道:“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这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与做作。

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 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朗读的水平, 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本人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点滴尝试。

一、指导朗读要有层次性, 提升课堂效率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中朗读指导的重要性。但一定要注意:朗读是有层次性、规律性的, 只有理清和认识这种规律性, 并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应用, 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时, 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湖水的清澈与美丽, 于是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湖水的清澈与美丽, 再读文本, 体会一下, 怎样读才能读出“美”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 学生朗读的效果马上有了改善。这时, 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湖水的实景图片, 创设了学习情境。学生被湖水的清澈所惊呆, 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 学生的朗读会更准确、更到位。这种有层次的读的训练,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深化了对中心的感悟。

二、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去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朗读课上, 并不是读的时间越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就越深入, 机械而不带思考的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的意义不大, 而让学生在有分析、有体会的基础上再去读可能比重复多次的读效果要更好。可以提出核心问题, 让学生对课文本身有一定思考和感受的基础上再来完成朗读, 效果会更好。

三、合理运用各种读的形式, 达到最佳课堂效果

课堂上朗读的形式主要有范读、分角色读、借助插图朗读、表演读、自主读、齐读、提问读等多种形式。

(一) 范读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教师范读课文很重要。教师出色的范读, 能让学生有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感觉, 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 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 我指导学生朗读中一定要把猫头鹰的神气十足读出来, 要把袋鼠说话时激动万分的语气读出来。虽然在学生朗读前我进行了指导, 但连续让两个学生进行朗读, 都没能把角色的特点读出来, 于是, 我适时进行了示范朗读, 并把个别词语进行了重音处理。在此基础上, 我再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便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 分角色朗读

对于一些故事性强、文中人物较多的课文,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我经常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然后再组织小组间的朗读比赛。因为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强, 所以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时不但能自主选择角色, 还能互相帮助指导, 力争组间竞赛时本组能够获胜。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 我就让各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 然后组织小组朗读对抗赛。学生在朗读时不但做到了角色特点鲜明, 声音抑扬顿挫, 还饱含深情, 加上了自己的手势和表情, 极富情趣性和感染力。这种以读代讲的方式令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富有实效。

(三) 借助插图朗读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 大多数课文图文并茂, 直观形象。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 首先让学生先看图, 并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再弄懂多幅图内容之间的联系, 最后再图文对照朗读。如, 在教学《小熊住山洞》一课时, 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上的插图, 猜想一下, 每一幅图都写了在什么季节, 小熊父子去干什么了, 结果怎样, 然后再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看看自己的猜想和文中写的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这样验证自己猜的朗读中, 学生不但认真读课文, 还能仔细观察图画, 既发展了朗读能力, 也培养了观察能力。

(四) 表演读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富有表演欲的年龄特点,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特别是那些情节丰富, 故事性强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表演读。小学生为了能表演好文中的角色, 一定会全情投入, 认真练习朗读和表演, 这就起到了以读促演, 以演促读的作用。如在教学《比尾巴》一文时, 我为了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 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 还为学生戴上小猴、小兔、小孔雀的头饰, 引导学生边朗读边体会这些小动物的动作、表情, 再把它们表演出来。这样, 学生越读越爱读, 越表演越有劲头。不知不觉就在表演中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 加上动作朗读

低段的孩子天真可爱、生性好动, 如果一味地让他们静静地坐着读书, 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和乐趣。可如果引导学生边朗读边做动作,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如《笋芽儿》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 伸了伸懒腰, 看看四周仍然是一片漆黑, 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我接连叫了几名学生来读, 但读得都还索然无味。见到如此状况, 我不得不进行范读, 读到动情处, 情不自禁地加上肢体动作, 没想到, 就是这随意的几个动作竟一下子吸引了学生, 再让他们读时, 好多学生都兴趣盎然地表演起动作来, 而且读得特别投入。

四、教师的朗读指导要精要、准确、到位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 要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读书时身先士卒,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范例。如, 朗读时教师要先入情入境, 用自己的情感化学生, 共同学会以情运声, 以声达情, 从而达到教育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只有教师的指导精要, 语言准确, 指导到位, 学生在读的时候, 才能及时获得最佳的指导, 从而事半功倍。

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 开展各种各样的朗读活动, 能够营造温馨的朗读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变得愿意读, 乐意读了,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这也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爱好,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培养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 篇9

一、读正确,打好朗读的基础

所谓读正确就是要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利,这是对小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读破词破句,不添字丢字,不读错字,不结巴,不唱读或怪腔怪调。要做到这些很不容易,要反复训练,要严格要求,读书时要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正确的朗读,形成初步的朗读能力,才能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情,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受到感化,情感得到升华。

二、培养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如不通过朗读,那枯燥的文字怎会变成鲜活的形象?因此若要把学生带劲五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就必须点燃学生朗读的欲望,使学生乐读。

1.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成功的、富有激情的、紧扣儿童心理的特点的课堂导语的设计就会像磁铁一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它也像乐章的序曲一样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能使学生一上课就受到强烈的情感和心灵的震撼。它不仅自然和谐地导入了新课,而且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带领着学生走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产生朗读课文的强烈欲望。

2. 变换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不断的变换花样,让学生在变换中体会朗读的快乐,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如教学课本剧《负荆请罪》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指导他们通过人物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表现来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从而体会人物的品质。由于有了表现的机会,他们都非常乐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采取伴读、齐读、轮读、接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一般来说,表达欢快喜悦的感情,适合集体读,,抒发哀愁凄婉的情绪,适宜个别读;气势如排山倒海的最好齐声读,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当然自由读;段与段如线串珠可以接力读,层与层并立可以轮换读……总之朗读的形式要变幻多样,富于变化,不单一,不呆板,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3. 范读入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范读是最好的指导老师,教师恰到好处,声情并茂的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达的强烈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读有榜样,对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增强学生读好课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教师饱含深情地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节奏读出对邓小平的哀思,读出对邓小平的深切缅怀和爱戴之情。教师那饱含深情的语调很快便把学生带入情景当中,一幕幕鲜活的画面浮现在他们面目前,学生都涌起强烈的表达欲望,纷纷模仿老师有感情的朗读。随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让他们成为朗读的参与主体,课堂气氛也由此达到高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形象,更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愫,与课文产生感情共鸣。

三、讲究科学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科学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朗读时,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音读准,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融化在自己的感情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交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全文,然后用形象的符号标出朗读的技巧“.”表示读重音,“∥”表示停顿,“”表示升调,“”表示降调等,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就具有了目标性,在朗读时就有了凭借,他们就会绘声绘色地读出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消息时惊喜欲狂,心中激荡,难以自抑,狂喜之情。在以后的朗读中,学生会有意无意的运用这些技巧,从而大大的提高朗读水平。

四、及时激励评价,让学生体会朗读的快乐

在指导和训练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来及时肯定和激励学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他们朗读课文时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同学们用读来表现安塞腰鼓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气势,从而展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活力。在描写安塞腰鼓表演时壮阔火烈的场面时,我及时给予评价:“呀!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也变成了茂腾腾的后生站在黄土高原上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地捶。”在这种激励语言的评价下学生会更加读得兴趣盎然。

着眼朗读教学,强化朗读训练 篇10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定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课文是规范的语言, 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学生语言的直接感知是以积累为主, 应该让学生多读书。读课文是基本的语言实践, 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 如果能反复朗读, 达到自然涌上笔端,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语文课堂教学更要以朗读为主, 学生朗读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一节语文课, 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多读, 就能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识记生字, 自主地领悟好词好句, 依靠自己积极的读, 主动的思, 去获取知识。“书声朗朗”也是语文课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必须树立以读为本的观念。并且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教改的今天, 更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越来越得到重视。

然而,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对朗读的训练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普遍存在着“量少、面窄、质劣”的问题, 朗读的时间也不够充分。课堂上问得多、分析多、议得多, 这“三多”排挤了读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 读的时间微乎其微, 致使学生学完课文后, 没有读熟课文甚至不会读, 以读为本无从谈起。读书缺乏指导、评价。教师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读书要求, 学生只是机械重复地读, 也不知道自己读得好还是差, 导致读书质量差。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尖子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大部分学生处在“陪客”、“观众”的位置, 被剥夺了朗读的机会, 导致读的兴趣不浓。单调的读书形式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也就引起学生对读的抵触, 表面看起来是读了, 但只是停留在声音上, 学生读得“无情无味”。

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语文教学的确需要呼唤读的回归。要切实改变朗读训练中“量少、面窄、质劣”的现象, 全面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和学生朗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我认为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初读, 整体感知

“初读”, 就是整体感知课文的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它是课文局部性学习的基础。初读课文, 一方面要读准字音, 理解词语,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初读的方法是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 读中自由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所以在学习课文前, 我们要扎扎实实落实读通、读准、读顺这一教学目标。为此, 可以不惜时间一段一段地“过”。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试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于永正老师的“书不读熟不开讲”, 说的就是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流畅。“读通、读准、读顺”应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一般来说, 短课文要读4—6遍, 长课文要读3—4遍。当然, 读的形式要有选择, 要多种多样。但在试读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中动笔, 画出生字新词, 难读句段, 并通过交流提供解决的办法。

如, 我在讲《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时, 初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文中哪些地方最使你受感动?你能给大家示范朗读一下吗?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教师及时巡回指导。生:老师, 我能模仿一句四川口音读小红军的话吗?师:能。生:老师, 我能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吗?师:能。学生一下情绪高涨, 模仿四川口音:“老同志, 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同时用右手在胸前拍了拍, 还挺一挺腰。又在干粮袋上轻轻拍了拍说:“你看, 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理解了“满不在乎”、“倔强”等词, 弄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人人参与的机会,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亲手采摘“果子”, 品尝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精读, 欣赏品味

精读, 又叫细读, 就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择其精要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进行圈点批划地读, 联系上下文认真体会, 咬文嚼字地读出感情来。培养学生抠词抠句、精读深思、悉心揣摩的良好习惯, 训练咬文嚼字、比较、推敲的自学基本功。被选进教材的大部分文章, 文质兼美, 常有精确传神、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朗读时, 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经典”词句, 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泳品味其好处, 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 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如在《第一次抱母亲》中, 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到母亲有多重, 以至于抱母亲时, 差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教学时, 教师抓住“责怪”一词引导学生细品揣摩。先让学生了解其大概意思, 再问学生为什么不用“责备”, 也不用“埋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感受到“责怪”一词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最后, 教师发动学生把“责怪”的意思准确地读出来。

再如我在讲《麻雀》这篇课文时, 就让学生细读比较一组语句

(1) 老麻雀在树上飞下来, 准备与猎狗搏斗。

(2) 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 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绝望地尖叫着。它浑身发抖, 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不动, 准备着一场搏斗。

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比较第 (1) 句与第 (2) 句有什么区别, 第 (2) 句好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自读自悟, 讨论、评点, 使其领悟老麻雀爱子心切, 奋不顾身的精神。引导学生精读, 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评, 凭借课文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 从而领悟文章的内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 抓住一些词句的品读, 就能为朗读指导打开一扇至美至情的窗。由此使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 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了出来。

三、朗读, 领悟感情

果戈里曾经说:“像样朗读一篇作文, 需要同作者分享他那充满心灵的崇高感受, 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只有声情并茂地“读”, 才能深入理解课文, 引起情感的共鸣, 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感情溅出耀眼的火花, 照亮心灵;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 读起来荡气回肠, 进入“角色”;使自己活跃在优美的语言氛围中, 得到美的享受。在教学中, 教师要准确掌握朗读技巧, 在重音、语气、声调、停顿、速度等方面相机指导, 以增强朗读效果。教师还要适时地通过范读, 以声传情, 以情动人, 给学生一个静听欣赏的机会, 得到美的熏陶。如我在《小摄影师》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 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 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说文中“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 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 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时, 我没有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 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 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 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四、诵读, 积累语言

知识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荀子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语文之塔是一砖一砖构建的, 没有日积月累, 就没有学生的语文功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诵读优美的散文, 精彩的片断, 积累词句, 应用于写作之中, 这样才能做到笔下生辉。江泽民同志曾说:“不论学什么语言, 都得背, 背诵使人受益不浅。”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也十分强调博览群书, 熟读成诵。多读、熟读, 既有利于理解, 还能帮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培养语感。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要以读为主, 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

曾经有人这样问:语文教学真正的亮点在哪里?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这样作答:语文教学所谓的“亮点”, 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教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是呀, 语文教师只要摆正朗读的地位, 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 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 行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必将真正点亮语文课堂, 在这喧嚣的世界, 独自绽放其本色美, 犹如“灵秀之泉”, 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每个学生纯净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加强示范朗读,提升朗读指导实效 篇11

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新课标也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小学阶段缺乏创新力,但是他们很擅长模仿。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通过朗读感染学生,促使其模仿并产生兴趣。本文就如何在朗读教学中更好地提升指导实效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指导 实效

新课标改革不断加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作为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开始被提上日程。然而,受功利性学习的影响,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仅仅被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很少能做到抑扬顿挫并充满感情,大部分的情况是语气死板、拉长音。因此,我们教师应积极结合课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朗读教学策略,提升朗读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1.注意朗读的感情基调,提高朗读效果

朗读之所以不同于日常交流对话,关键一点就在于其技巧的支撑与情感的融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积极运用语气、语调甚至表情等传达文本的感情基调,并结合课文特点,使学生能够融情于声、情感于文;而且,教师精彩的朗读示范,使学生在欣赏体会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朗读技巧,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醉其音”“感其情”,长此以往,就能避免学生机械化般缺乏语调和感情的阅读方式。

例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就要根据课文本身抒情凄惨的特点,结合语气、节奏、重音等技巧,传达出小女孩内心的单纯善良,要避免从头至尾缺乏感情色彩甚至缺乏声音的抑扬顿挫之感。比如朗读写小女孩“幻象”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语调往上扬,而且要有力量,语气要有变化,语速则适当加快一些,这样可以表现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声音不能过高过响,小女孩的真实声音是微弱的,朗读还要体现全文含蓄深沉的情感基调。

当朗读到小女孩幻想破碎这段内容时,就必须马上调整感情,将语速放慢,压低语气并尽量显得较为压抑深沉,从而表现出她的惆怅与失望,要通过朗读技巧让学生感受到希望化为绝望后的悲伤。尤其读到“‘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这一段,是小女孩的结局,也是小女孩悲剧的终点,她由内心发出悲痛的呼喊,里面包含了多少备受歧视、冷漠、孤独、饥饿的痛苦啊!她那么渴望家人的关怀和温暖,又多么害怕疼爱她的奶奶也会像幻境一般消失。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有间歇之感,速度稍微加快,声音也要控制得响亮一些,语气里要包含乞求的意味,用颤音的方式读出小女孩幻想到奶奶时的激动迫切之情。通过这种充满感情的朗读,学生被带进课文,如临其境。

2.针对不同文本类型,朗读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的主体毕竟是学生,因此教师应适当范读,而不是篇篇都要读,应把朗读的机会留给学生,因此,把控好范读的时机和尺度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对什么文本进行范读呢?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范读呢?我想,首先,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较长或较难理解的句子,这种情形下我们老师就要起到表率作用,带领学生朗读,一是为了教给学生停顿的方法,而是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句子背后的含义。其次,当课文中某段感情隐藏较深,学生难以读出其中情感的时候,教师也要范读。

例如,课文《落花生》中的一段“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为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表面看,父亲在赞美花生谦逊温良的品质,而实际上父亲是在借花生引喻,教导我们要注重内在美,不要流浮于表面,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联系到背景,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一名饱受爱戴的清官,也是一名爱国诗人。后来甲午战争爆发,他率众死守台南,又把全部积蓄化作军饷,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当台湾被占领,为了不当亡国奴,便带领妻儿老小搬回祖籍福建。及至许地山长到十五岁,许南英出任广东三水县县令,住在衙内大院,因后花园空有半亩地,许地山的母亲便利用空闲时间开辟荒地并种了些花生,即为文中所记。因此,那段话不仅是为了教育子女,更有一种情怀在里面。所以,我们在范读的时候,还应考虑到父亲当时复杂的心境。

因此,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选择朗读的时机与尺度,既节省了教师教学的精力,做到有的放矢,又留给了学生自主探究朗读的机会。

3.针对不同学生对象,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

人们常说说话要有对象,否则就是乱说,同样,朗读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顾林志先生曾说:“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因此,虽说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对于不同的年级还应区分不同的要求。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经验较少,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也缺乏,因此理解一些课文时难免有困难,所以我们教师在示范朗读的时候要以通过声音重塑人物形象为目的,做到声情并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境。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把握节奏和速度,努力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朗读技巧。而面对较高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应适当提升朗读技巧,注重巧妙渗透的手法,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比如教师朗读一遍后,直接传授学生一些朗读的理论知识如重音、停顿、节奏等,并能给予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

因此,针对不同学期段的学生,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备课,做到全盘考虑,朗读时要起到示范作用,真正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注重朗读教学,提高朗读素质 篇12

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入手的, 因为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朗读是运用外部言语进行的。外部言语的特点是张开的、不能忽略的, 它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训练方法之一, 是学习语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生动、有感情地朗读会使学生对教材的注意保持稳定, 以利于理解文中的语汇, 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加强对课文的记忆, 从而培养儿童言语表达的流利性, 发展想象力, 增强对文字的鉴赏力与运用能力。良好的朗读是儿童对现有教材已有一定理解的表现, 说明儿童阅读能力已经有了基础。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呢?

正确地读是指用普通话, 发音清楚响亮, 不读错字, 不丢字, 不唱读, 不重复读。流利地读是指不断读, 不读破句。有感情地读是要求重音、停顿恰当, 语调、速度、节奏合适, 表情自然, 感情真切。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 增强语感。

一、指导学生朗读应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与想象结合。

富有表现力的朗读, 是在对课文的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 并掌握语言的逻辑性与语言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因为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 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支配和调节作用。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涵, 将文字间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身的个体情感体验, 才能主动自觉地朗读。有意识地启发儿童想象, 利用插图或感性经验, 在边读边思中引入“形象环节”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有利于有感情地朗读, 尤其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比如教学《趵突泉》一文, 指导学生朗读关于大泉的描写:“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 没日没夜地冒, 冒, 冒, 永远那么晶莹, 那么活泼, 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 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 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 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理解词语“没日没夜、永远”体会趵突泉永无止境地涌出的内在力量之伟大。 然后借助插图或录像展现趵突泉的气势, 泉水的晶莹, 以及冬天荡在水藻上又白又轻的热气所形成的如梦如幻的美,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富、生动的形象;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 略作深呼吸以集中注意力, 边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边想象这段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时, 老师只要略作点播,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朗读技巧, 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

二、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方面起着示范、指导的作用。

首先, 小学儿童模仿能力较强, 分析能力较差。在他们心目中, 教师宛如知识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 (规范的、不规范的) 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榜样。小学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直接担负着提高学 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繁重任务。其次, 教师的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朗读会造成学生已有朗读水平与模仿老师朗诵的欲望间的内部矛盾, 成为学生学习朗诵的内部动力。而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在外部, 而在内部。因此, 教师应坚持学习普通话, 学习朗诵技巧, 发挥自身表率作用, 而不是强硬地向学生提出朗读要求, 如:“读快些”、“不要两字一蹦”等。

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方面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指导上。就学习规律而言,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有了教师的指导和传授, 学生的学习才具有快速而高效的特点。朗读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师对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激发兴趣, 多鼓励, 少批评。

小学生的学习还带有情绪色彩,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 他们才愿意留心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1.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名家的朗诵, 或配乐朗诵。2.表扬班级中朗诵较好的学生, 以树立榜样。3.对那些朗读水平较差的同学应多鼓励, 少批评, 并私下个别辅导。不应在众同学面前强制其个别读, 以免同学讥笑, 使他产生自卑感, 直到他的朗读能跟上大多数同学为止。

(二) 教给学生适当的朗读技巧, 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 也是朗读训练的初步开始。首先要发音准确, 没有正确的发音就没有朗诵, 就像没有砖瓦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字音的阴阳上去、平翘舌、前鼻音、后鼻音等。 并根据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有重点地进行训练。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度的停顿、轻重、缓急。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反映了句子间、词语间的停顿关系。 文章中停顿时间长短如下:段>层>句;句话、问号、感叹号>逗号、分号>顿号。但在实际作品中, 朗读有时会因作品的思想感情冲破这种固定格式。教师应根据作品的不同体裁, 表达的不同情感进行不同的指点。

最后, 课堂教学中的朗读应以自由读为主, 尽量减少齐读。在成熟的朗读基础上进行齐读可以造成某种声势, 并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对同一文章的理解有一定差异, 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一定差异, 齐读无法照顾这种差异, 因而自由读可以。学生自由读课文时会投入情感边读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齐读时为了达到整齐划一, 儿童会分散对课文的情感投入, 不利于文章的理解, 不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 因此减少齐读、提倡自由读是指导朗读值得重视的一点。

上一篇:自主作文权下一篇:员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