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与默读

2024-09-24

朗读与默读(精选4篇)

朗读与默读 篇1

在2014 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第七条有这么一句话:“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多种阅读方法”, 到底有多少种?我认为从大的方面说, 只有两种:一是出声读 (谓之朗读) ;二是不出声读 (谓之默读) 。今天, 就这两种阅读方法谈谈个人观点。

先谈“出声读”。“出声读”在教材中有规定, 要做到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二是“流利”, 即不数读、不指读、不无意停顿;三是“有感情”, 即要读出与课文内容或人物心态或稳重特定场景相吻合的语气, 以表达情感。这种阅读方法是老师在阅读课运用得最多的, 费时也是最多的。然而, 一年级老师这么下工夫进行了上述三层的训练, 到了二年级, 老师依旧花大气力, 照葫芦画瓢。到了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老师是不是可以逐步降低这种阅读方式的训练呢?非也!老师仿佛十分重视这种阅读方式的训练, 几乎, 每教一篇新课文, 老师在这方面花的时间至少占一堂课的五分之一, 甚至还要更多。这么六年训下来, 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否形成了呢?只怕没有。给六年级学生一篇新课文, 没有老师的指导, 仍旧读不出原文所特定的那种情与境, 为什么呢?因为“出声读”是个人行为, 不是一种能力。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 就可能有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造句能力、组词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以至于写作能力, 都可以逐步形成, 然而, 这种“出声读”经过六年的培养与耗时耗力反复磨练, 怎么也磨不出来, 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这种阅读方法的训练, 应在教学实践中, 适当控制。

再谈“不出声”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还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略读, 能基本了解读物内容即可;第二层赏读, 因为略读中发现有趣的细节、或人物、或观点, 翻转再阅读, 也许是全文, 也许是片段;第三层研读, 这是一个最高层次的“读”, 读书的人想通过“研”, 读出一个更高的境界来, 或是赞美、或是产生共鸣、或是有所发现、或是产生批判性思维等。有人还提出另一层次叫“浏览”, 或叫“翻阅”, 这种“读”应该不算是一种“读”的行为, 算“瞟”一眼, 以示浅层次的关注而已。在成人的生活中, 那种在小学花了“六年工夫”的朗读, 几乎不用, 而伴随人终身的默读, 却在小学六年的阅读学习中被“培养”、被“训练”的比例, 大大低于那种“出声读”!为什么?教学理念所致!因为老师们认为, 在课堂上, 学生“书声朗朗”是自古以来受人追捧的。殊不知, 为了那动听的“朗朗书声”, 耗费的是孩子最可贵的学习时间。咱们说点实在的, 打开一张语文试卷, 从小学一直到高考, 哪张试卷上没有占将近三分之一分值的阅读题?然而无论是多么好的班级, 这道题获得高分的有几个?能有一两个已经令人心花怒放了, 如果有三四个那简直是奇迹!反过来, 在这道题上丢分的人数比, 是全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什么教了六年级的阅读, 学生还是无法准确答卷, 原因只可能有两个, 一是读不懂原文, 二是读不懂题目要求, 二者合一就是三个“读不懂”!是谁的责任?是孩子的?是家长的?是社会的?还是我们这些教“阅读”的师尊们?

如果, 我们的教学反过来,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教默读, 而且还要让孩子们读出文章的大意来。办得到吗?

20 多年前, 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当时全国使用的都是人教版统编教材, 一年级下册有一课书叫《小猫钓鱼》。我为了证明“四岁以上的儿童就有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给老师们看, 就设计了如此实验:找20 名六年级学生, 到一所幼儿园一对一为中班 (4 岁) 读一遍《小猫钓鱼》的课文, 而且要求不允许像讲故事, 也不允许太慢, 用正常朗读课文速度;读完后, 问一个问题: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呢?幼儿园小朋友一对一给予回答。在场的老师 (包括幼儿园的阿姨) 惊奇地看到, 20 个小朋友仅有一个小朋友因为个性平时就孤僻没说话之外, 其他十九个小朋友几乎都能回答:“他去抓蝴蝶了, 他去抓蜻蜓了, 当然钓不到鱼啦!”小朋友 (4 岁) 只听读一遍课文, 就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您说, 孩子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如果读到我这篇文章的人, 不相信这个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您不妨也做同样的试验, 来验证小朋友是有潜力可挖的。于是乎, 我们就可以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了: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干嘛呢?在干着重复孩子们的已知, 在花大力气、花大块时间“读过来读过去”、“问过来问过去”、“议过来议过去”, 唯独不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自主理解的能力。这不正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吗?

摘要:语文的阅读方法虽多,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出声读 (谓之朗读) ;二是不出声读 (谓之默读) 。而这两种读书方法的目的, 都应是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自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读书,自主理解,阅读方法

朗读与默读 篇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日趋突出,语文教学的改革,首先要从思维训练开始,坚持以朗读与默读训练为中心,才可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朗读;默读;阅读教学;思维;训练

“读”是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是文字,经过一步步读懂字、词、句、段、篇,才能逐步理解这篇文章。“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朗读和默读。默读与朗读在教学中各有所长,要根据课文内容、训练项目因材使用。就理解方面来讲,默读优于朗读;就识记、背诵而言,朗读则优于默读;就速度而言,且需要学生思考理解、有目的地勾勾画画时,默读又优于朗读。朗读与默读二者不是孤立的,朗读是默读的先导,默读又可以促进朗读,二者相辅相成。

一、朗读体现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有声的艺术,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活跃、最直观、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其语文能力。

对于朗读,我们要能做到这几点:

1、能正确地朗读,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晰,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

2、能流利地朗读,朗读的速度和平时说话的速度。这是在初步理解了文章内容没有任何生字难句的情况下进行,要先默读,然后朗读;

3、能有感情地朗读,即能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这种朗读一般是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

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朗读训练?

(一)、制定朗读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课堂教学程序

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应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因此,在朗读训练中决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引导学生由易至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1、感知课文,把握基调。以《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例,让学生边自由朗读边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然后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教师表情达意的语调,归纳教师范读基调――思念痛惜之情。这样,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得到交流,深刻体会了文中蕴涵的悲愤之情。

2、理解课文,尝试朗读。凡是成功的朗读必须首先理解文意。因此,教师在讲授课文时,要注意讲解和朗读、教师读和学生读、读句和读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3、名言佳句,记忆背诵。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脍炙人口的佳句和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赏,反复朗读,记忆背诵。在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深入课文的意境,充分感知课文用词造句的生动,布局谋篇的巧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其揣摩、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入境生情,渲染气氛,增加情趣

通过朗读的语言艺术,使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以情动人,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心灵火花的撞击中与课文内涵的理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领悟和审美判断。语文教材,由于文章体裁以及各类作家艺术风格的不同,其特征也各异。如一样是写人,鲁迅擅长画眼,巴尔扎克擅长细腻的细节描写。这种色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风格,就是教材中一种潜在的魅力。语文教师只要善于挖掘这种潜在的魅力,运用与之相通的朗读指导方法,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稍加渲染,就可以大大加强课堂朗读的情境。

(三)、立足课内,辐射课外,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扩大训练空间

在朗读训练中还要尽可能扩大训练空间,使之形成一体化的格局,从而构成完整的训练体系。对一个班级来说,既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班内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课堂空间,做到信息交流,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同时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课外形式,引导学生投入阅读实践。选择适于朗读的最佳题材,积极创设有利于朗读并能强化口语训练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优化语文教学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如对读本的充分利用,其中不乏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二、默读是创新的源泉

现今是信息时代,虽有新的媒体不断涌现,可是包含信息量最大的载体仍然是文字。人的一生,大量的知识来自于书本,大量的书刊是每个现代人所必读的。要缩短获取信息的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必须提高阅读的速度。这一道理毋庸置疑。然而,为什么我们过去在教学中很少会想到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呢?我以为这是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这种认识误区源于应试教育,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克服之。

有人对默读存有偏见,把默读看成粗枝大叶,走马观花,这是不正确的。默读是一种有目的的精神高度集中的阅读活动。古人也常常用默读来提高速度,如陶渊明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都是很好的例子。

又有人认为默读跟提高语文成绩无关。朗读,无疑能较好的掌握课文知识,提高分数。但默读对学生学好语文也起到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语文的知识积累非常重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肯定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突出的现象:“学生的阅读速度与其语文成绩成正比,同时也和其课外阅读量及知识面成正比。”①我想这是因为默读促使学生在获得大量知识以后,极大的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促进了语文知识融会贯通。

还有人说默读完全依赖自己,是无师自通的,教师不可能在语文课上加以指导。这种认识,显然排除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诚然,默读的快慢有学生个性上的差异,但教师的指导作用无疑是很重要的,因为默读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它与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通过默读指导,可以促进学生阅读速度的快速提高。

因而,在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今天,首先我们应该养成默读习惯,掌握默读要领,默读时不能发出声音,要抑制嘴唇嗡动,也不能用手指着字;其次要提高默读速度,扩大视觉广度,默读时要把几个词或词组作为一个注视单位,减少眼停和回扫的次数;再次要高度集中注意,提高默读效率,默读时要调动全部心智和机能,注意力高度集中,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以提高效率。

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默读训练?

1、养成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阅读的习惯,这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重要。默读,是要在阅读时加快眼睛扫描的速度,改变一字一读的习惯,眼睛的扫描要有适当的提前量,可以回视,而大脑则要高度紧张地加以理解和记忆。这种训练最好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初中时机最佳。这种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步从短文到较长的文章。训练时,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效果。

2、培养学生概括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默读时,每次接受的信息量,应由字、词到短语,到句子的主干,到段落的中心句。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个字应当看作一个概念,脑海里进入的信息是“人大”。许多简称都是同样的道理。对阅读的句段,还要边看边加工,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开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反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这句话,概括成“为刘和珍们开追悼会的那一天”对全文的理解并没有多大影响。

3、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有把文字迅速转化成图象的本领,登泰山、游长城、欣赏荷塘月色、饱览田园风光、要把作家美妙的语言化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时记忆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而且,记忆效果也会很好。

提高学生默读能力的训练,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一方面利用自读课文的学习进行指导、训练,另一方面,结合精讲课文,以有限的时间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如一周或更短的时间内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并写出小说梗概等。总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对学生默读速度的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界强调“双基并重”,把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详细讲解。这其实是理论上的一大误区,它模糊了中学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界限,忽略了二者之间质的差别,没有抓住中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小学语言课堂上,众多次要的内容喧宾夺主,占去了师生相当多的精力。表面看来,语文课涉及的内容很广,容量很大,但实际上学生思维的很低,思维能力长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当然也就难以提高。

所以,在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今天,在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日趋突出的时代,改革语文教学,必须要认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坚持以朗读与默读训练为中心,才可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注释】

阅读革命:从朗读到默读 篇3

现代人觉得默读是理所当然的,但想想鲁迅在《三味书屋》中写的,“学生和老师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还有先生陶醉的样子”,可以想象,默读的读书习惯在中国普遍化的历史不会太长。

但毫无疑问的是,读书的方式如今一直是朝着从朗读向默读方向发展的,其实读书史也是如此。

口述社会

从苏美尔人最初的刻写板开始,书写文字的目的就是用来大声念出,因为这些符号隐含有一种特殊的声音,这种声音仿佛就是它们的灵魂。古埃及语中表示阅读的最常见的词汇就含有朗读之意,古埃及书记员间流传着的一句话是“让读书人把他的故事传扬”。古埃及的阅读同样也是一种口头行为,具有双重特征,首先书写的是口头语言,文字文本实际上都是书记员见证主人口述的一个过程。

此外,古代的阅读多是公共阅读,所以是朗读。已知最早的公共阅读始于希腊人。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没有按照当时的习俗跋山涉水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诵读自己的作品,而是在奥林匹克节日上把作品呈现给聚集在一起的希腊人。

公共阅读具有娱乐的性质,听众关注朗读者,欣赏他的声音、激情、外貌和气质。今天若要欣赏《荷马史诗》,我们就应伴着手势大声朗读,也许还要把我们的眼前想象成一个中庭,里面有身着长袍、面带微笑的亲戚,也有点头祝愿、喝彩捧场的观众,于是乎,文本转瞬间有了生命。

像希腊一样,公开诵读在整个罗马帝国时期同样风行。在诵读会上,作家介绍自己新作的诗文和故事,参加者有各式文人,还有他们的家人、家族的支持者和普通听众。观众或喝彩,或鼓掌,这是一种传统礼节。公开诵读通常只有个把小时,但有的会持续一周。

几乎整个古典时期,多数的阅读都是娱乐和公告类的,并且通常是由受过训练的仆从或者奴隶朗读的,奥古斯都大帝夜不成寐时,经常会把读书人或讲故事的人招进宫内。小普林尼曾经写过:就餐时,我当着妻子和朋友的面,捧起一本书朗读。

古典时代公共阅读的遗产为新兴的基督教会所继承。中世纪的阅读,虽有例外,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一项集体活动。在花园和大厅诵读传奇故事;在教堂礼拜仪式上诵读《圣经》;大学的课堂完全就是公共阅读的场所。本笃会内部规定,修道士们吃饭时,总应有人诵读。“……书桌旁静得不能再静,没有窃窃私语声,没有别的任何声音。只能听见他的诵读声。”本尼狄克的《修道院规程》后来成为西方基督教王国修行制度和修道院管理的基本模式。

中世纪人们读的最多的书自然是《圣经》。对《圣经》的多数阅读是公开的、放声的,每个基督徒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诵读,但这不是为了学习,也不是为了娱乐,而是把自己沉浸在集体灌输的环境之中。在信徒看来,《圣经》中每个字母与字母的数目及其排列顺序都是由神所口述,要想达到完整的理解,不只需要用眼睛,也需要整个身体的配合:随着句子的韵律摆荡,并将圣言喃喃念出,免得有任何“神意”在阅读中不慎流失。

朗读和公开的阅读习惯是跟当时的书籍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候,拥有一本书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如果不住大城市,也是很困难的。甚至有完全读写能力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也很少能有自己的莎草纸卷轴或羊皮纸抄本。

中世纪,之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以听为读,还因为不管是在修道院、城堡还是村落,一个人的一生几乎都在群体中度过,而且识字率极低,大都市可能最多5%,农村则至多1%。到公元18世纪中期,汉语出版的书籍比其他所有语言出版的书籍的总和还要多。

此外,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的书籍的编排方式也是适合口头阅读,这样的书籍只有正常连接的文本,没有字词分隔,无标点,也无大小写之分,遵循的是自然语流。大声朗读便可把构成文本的各个特征解析出来,即意义“视而难见,随声而生”。

音读是书面文字从口头语言发展而来的原始现象。声音转换为文字,但习惯于听说的人们还需要读出声,把文字再变回声音,借助耳听来理解意思。总之,当时的阅读方式以朗读为主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处于口述时代,识字率低、书籍少,所以以出声精读和公开朗读为主。

印刷革命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什么是文化史》一书中说,西方近代的阅读方式可能有这样三个转变:从朗读到默读,从公开阅读到私下阅读,从缓慢的精读到快速的泛读——也就是常被称为18世纪“阅读革命”的问题。被称为阅读革命的三个转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转变的过程也是极其缓慢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西欧社会开始从口述社会向读写社会转变。一个读者可以得到更多的书,一种书可以拥有更多的读者,读书完全变成个人行为,读者对出版物的接触形态由音读彻底转变为默读。

这一转变从中世纪开始,是分阶段进行的。转变首先出现在社会上层的贵族和神职人员,9世纪时,开始有了对在修道院缮写房工作的抄写员要默读的规定。在这之前,他们在抄写文本时,通常是以口述或是朗读的方式来进行。有时候,会由作者自己或一位“发表者”来口述这本书。8世纪时,有位不知名的抄写员在对抄写工作作结论时写道:“没有人可以了解其中的辛苦。三根手指抄写,两只眼睛看。一片舌头朗读,浑身都在劳动。”15世纪,随着古登堡印刷术的推广,口述传统凋零,不过音读没有消失,只不过再也不是主流而已。

1450年,金属活字印刷术在德国的美因茨问世,羊皮纸时代宣告结束,纸张时代从此来临。自此书籍的材质、内容、语言以及阅读的方式都开始悄然变化。伴随印刷文化,眼睛加快了速度,声音被迫沉默。美国学者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认为印刷厂成为将西方引入现代的关键角色之一,这场印刷革命把西欧社会从口述社会带进了书面社会,人们开始更加习惯默读。

古登堡印刷术发明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书籍增多,1450年到1500年间,大约有2.7万余部作品印刷刊行。到1500年,欧洲已经有250多个印刷中心。威尼斯的阿杜斯公司开创了口袋书的先河,让书籍的价格降低,现代书籍就是直接由其演化而来。普通读者能够接触到的书籍越来越多。15世纪末,书面文字以近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方式丰富充实了欧洲社会。

伴随着书籍的极大丰富,识字率也在上升,从16世纪起,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多,越来越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英国在亨利八世到查理一世时期前所未有的富强,各种学校纷纷涌现,文化得到普及。1642年,英国城镇约有60%的人会写自己的名字(乡村这一比例只有38%)。据估计,有3/4的牧羊人、渔民、建筑工人、小农,2/3的乡村店主和手工业者,以及一半纺织服装贸易商都可以进行少量阅读,但不会写字。

地方印刷商为赢得更多读者,不断出版廉价的盗版书籍。盗版书为那些买不起书的人提供了机会,阅读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畅销书行业由此诞生,不过当时最流行的依然是宗教作品,其地位堪与20世纪的恐怖小说或爱情小说相媲美。

16、17世纪,人们开始阅读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当时报道时事新闻的印刷品花样繁多,最流行的是提供省内、国内以及欧洲新闻梗概的单页简报。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出现第一批学术期刊。书贩们驾着马车挨家挨户叫卖。创作于1611年的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里就有一个叫卖书的小贩。在那个时代,书籍随处可见,价格便宜、大小适中、携带方便,阅读成了稀松平常的事,连小孩都开始阅读报纸、传单、小说,甚至是游记历险故事。主妇们则沉迷于浪漫爱情故事。

17世纪的肖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独处在精致的居室内、聚精会神读书的荷兰妇女。

从这一时期开始,西欧读者的阅读方式由精度转变为泛读,阅读的目的变为广泛涉猎某个甚至多个题目。

走向孤独

除了印刷术和教育的普及,从朗读到默读的革命还关系到宗教革命。有欧洲学者认为,默读首先兴起于基督教人士间,7世纪至11世纪在不列颠群岛,随后在欧洲大陆的修道院抄写室传开。

借着默读,读者终于能够与书本及文字间建立一种不受拘束的关系,读者可以从容地检视它们,从中汲取新观念。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有些普通读者也开始默读,识文断字的普通男女都得以将自己与上帝的对话“内化并且个性化”。这种做法到了15世纪更加明显,一些教条主义者对这种新风潮开始警惕起来,他们认为,默读让人可以做白日梦,导致怠惰。和马丁·路德同时代的罗马神学家普里尔里阿斯就主张说,教会的建立所根据的书本需要维持神秘,只有透过教宗的权威与权力才可加以诠释。与此相反,路德宗教徒则宣称人有权利来替自己解读上帝的话,无需见证人或中介者。

16世纪时,在个人阅读中感受上帝对自己的赐福,被看作是值得效仿的神圣范例,在欧洲社会得到普遍认可。被动听读日渐消亡。随着读写的普及,普通民众不再需要教会的干预,而是通过个人默读与神灵单独对话。

到了19世纪,个人主义阅读的捍卫者爱默生开列了一份个人圣书目录,并且他充分利用了默读这种令圣奥古斯丁感到非常惊讶的技艺。在他出于社会责任感而不得不参加的冗长沉闷的布道会中,爱默生静静地阅读帕斯卡尔的《沉思录》。而到了夜晚,在寒冷刺骨的房间中,“毛毯裹到下巴”的爱默生独自阅读着柏拉图的《对话集》。一位传记作家写道:“自此之后,他老是把柏拉图与羊毛的味道联想在一起。”

即便爱默生认为有太多的书要读,并认为读者应该借着彼此报告所读要点来分享心得,他还是坚持认为“阅读乃属个人、孤独的行为”,他在书中写道:“所有这些书籍都是宇宙意识的庄严表达,比当年年鉴、当天报纸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们是用来私下阅读的,是要放在曲拢的膝盖上阅读的。我们不能用嘴唇与舌尖来与其沟通,而必须发自泛红的脸颊与悸动的心。”也就是说,在沉默中阅读。

默读使读者与书籍之间建立了更自由、更亲密的内在关系,就此,口述传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化石”淡出历史舞台。人人都可以在私下、静谧的环境里专注地享受开卷之乐。

浅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与默读 篇4

阅读教学对学生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对其人生道路会产生重要影响。善读书、喜读书的人, 其文化修养、个人素质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阅读, 学生从中吸取大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学会明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因此, 阅读就像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帮助学生勇攀高峰。那么, 什么是阅读教学呢?

(一) 阅读教学的含义

什么是阅读教学呢?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一般语言意义上的对话, 而是指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 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 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 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 教学原本就是由形形色色的对话组成的, 具有对话的性格, 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专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郑国民在《20世纪前期语文课程分合论——兼说“阅读教学”的含义》一文中指出:“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我个人认为,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文本, 从而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带着这种感受和体验再去阅读文本的过程。在整个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带领学生阅读, 获取信息, 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阅读。

(二) 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是一个人一生都需要的, 尤其是在这个知识更新层出不穷的时代, 人们更需要通过不断地阅读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所以说阅读教学说到底是为学生能够在将来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众所周知, 关于语言的学习, 一是为了要获得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而口语的能力主要是靠“习得”;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以及大量的阅读实践获得的, 靠的是“学得”与“习得”。说到底, 一个人真正的阅读能力, 是在他拥有了独立的、基本的阅读能力之后, 再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而形成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不是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也就是说, 阅读教学是为了不需要教而能自己自主阅读的一个过程。自己阅读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归宿。我们的阅读教学的过程越短, 效率越高, 越能让学生尽早、尽快、顺利地进入独立阅读。但是, 对于阅读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 “为了阅读而阅读”的情况大量存在, 所以学生首先要从观念上树立对阅读的正确理解。

1. 可以积累知识。

屈原在《天问》中一口气提出172个问题, 天文地理, 博物神话, 其中无所不涉, 显示了作者的博学多才。司马迁为编写《资治通鉴》, “遍阅旧史, 旁采小说, 简牍盈积, 浩如烟海。”终于完成了这部宏篇大作。要使自己渊博富有, 就要认真读书, 广取博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天才在于勤奋, 读书在于积累”。可见, 读书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好办法。

书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是总结前人和别人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 可以涉及到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 新兴科学、边缘学科不断涌现, 知识不仅是学业的基础, 也是技能的催化剂, 我们要吸收新概念、新知识, 就要多读书, 广纳百言, 加强知识储备。

2. 可以丰富语言。

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 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大量阅读, 特别是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 它们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形象, 极富于表现力, 为我们的文字宝库提供了重要的滋养。马克思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的作品至今仍是人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著作。但他十分重视学习他人作品, 比如:歌德、莎士比亚、但丁与塞万提斯等文学家, 认为他们是自己的语言大师。这也许是他的著作不仅是以思想内容的科学性博得人们的信服, 还以语言形式的艺术性赢得人们喜爱的原因吧。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 多阅读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 还能够提高我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3. 可以学习方法。

在语文课上, 我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每次阅读的效率都很低, 读完一篇文章基本对内容没有了解, 要他谈谈读后的感受, 也说不上来。这些都是缺少方法地“死阅读。”很多学生有这样的误区:“阅读就是读, 读完就可以了”。其实阅读是有方法的, 文章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写作技巧, 是我们掌握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的几个方面, 先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再来理解其内容。只有掌握阅读的方法, 你的阅读才是有效地阅读, 通过不断地阅读, 大量的阅读, 我们还要善于积累别人的写作技巧, 总结规律, 自己再加以摸索、借鉴、参考, 到最后熟练地运用。如果你每次的阅读都可以去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那么中考的阅读理解也不会成为失分的大包袱了。

4. 可以提高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读, 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 在任何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都少不了读。俗语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读, 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 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有重要影响。擅长写作的人必定是会读、善读者。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 也会吟”。可见, 读与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词部分, 其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落实。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重视和加强阅读教学,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阅读,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有了良好的阅读教学做基础, 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愁不提高吗?

二、朗读与默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双翼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总得读, 出声念诵固然是读, 不出声默读也是读, 乃至口舌绝不运动, 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 如古人所谓目治, 也是读。”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也说过:“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由此可见, 阅读教学的根本方式就是“读”。

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的阅读地点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而其中朗读和默读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两种方式。下面, 先来谈谈朗读。

(一) 朗读

1. 朗读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 人们就给朗读做了许多解释。如: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与陶进士书》中指出:“出其书, 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 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 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元朝的贡奎在《雪晴》一诗中说:“闭门谢尘鞅, 展卷自朗读。”又如:清·田兰芳的《袁太学 (袁可立孙) 传》也说:“ (袁赋谌) 或宴会晚归, 犹就座索茗, 连啜朗读, 尽一卷然后寝。”袁鹰在《悲欢·民心》中说:“有的高声朗读, 有的低声吟诵。”那么到底什么是朗读呢?

朗, 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 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 再接合各种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就语文学习而言, 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 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 获得思想熏陶还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同时, 朗诵也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朗诵, 可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陶冶性情, 规范言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作品语言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 以及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 语文课堂要朗读。

吕叔湘先生曾经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而这“语感能力”从何而来呢?我个人认为就是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语言学家德·索绪尔说:“语言符号不是联系一个事物或一个名称, 而是联系一个概念和一个听觉形象。”这个听觉形象就要通过朗读来塑造完成。朗读不仅包含了理念上的内容, 而且也包含了感情上的内容。它所要表达的内容远比文字符号要丰富的多。朱自清先生在《朗读与诗》中说道:“语言不能离开声调, 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王力先生在《略论语言形式美》中也说:“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 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它最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汉语是一种优美的有声语言, 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 和作者来个“隔空相会”, 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展现出语言的魅力, 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 朗读似乎无处不在。小到读词语、读句子, 大到读课文, 每节语文课都少不了朗读。但是, 就在这朗朗书声的背后, 又有多少是把朗读真正落到实处了呢?因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多, 任务重, 拿出大段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确实显得有些“奢侈”, 于是“走过场”的朗读就应运而生了。上课的时候, 朗读成为了教学内容的一个过渡环节, 随便读几句, 读几段, 就算完成了朗读的目的。可是“万丈高楼平地起”, 学生连最基本的对文章的感性认识都没有, 那么理性认识又从何而来呢?还有些虽然叫学生读了, 可是缺少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读前没有提出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没有点评, 读者有口无心, 时间一长学生也渐渐养成了读书心不在焉的习惯。于是, 在有些课堂上朗读就成了“镜中花, 水中月”, 整节课下来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语文是听、说、读、写四者的有机结合体, 少了朗读, 整个教学体系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朗读指导, 的确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二) 默读

1. 默读的含义。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 加强默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默读是相对于朗读而言, 默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不出声地读书”, 它是语文教学上一种重要的阅读训练方式, 也是整个阅读教学培养的目标之一。默读的速度大大超过朗读的速度。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采用默读的原因。但是, 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 默读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默读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少。难道默读就只能是“默默无闻”的吗?

2. 重视默读的意义。

有数据统计, 汉语朗读每分钟平均150-200字, 默读每分钟可达400-600字, 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三倍左右。因此, 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必须重视默读。默读是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 它是阅读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对学生来说, 各科的学习都和默读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默读关系着整个学习的质量和进程。

此外, 默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整个阅读教学的最后目标所要养成的阅读能力, 指的就是默读能力。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这自然而然让人想到“安静”、“宁静”, 不受其他人的干扰, 一个人静静地、按照自己的阅读速度和喜好, 还可以边读边思考。这样的阅读更容易进入读本, 真正做到读者与读本、读者与作者、读者和自己心灵的直接对话。我询问过一些学生, 是喜欢放声朗读还是静静品读的阅读方式。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后者。作为读者的我, 其实也是喜爱静思默读的。事实上, 我们不必拘泥于到底是朗读好还是默读好。采取何种阅读方式应该以文本本身特点作为出发点, 适合朗读的文本我们就让学生放声的朗读;适合默读的文本就让学生默默读思。其实, 动静结合、富于变化的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最后, 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 默读的作用已越来越显著。当今, 人们的生活、工作已与阅读息息相关, 而阅读的方式, 主要是默读。社会节奏越来越快, 信息量在迅速扩大, 因此, 对人的默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现代人, 必须善于默读, 善于广泛吸收知识, 善于捕捉各种信息, 善于在读中思考、比较、鉴别, 善于精读、略读、泛读、跳读。缺乏默读能力的人, 在现代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因此, 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 我们丝毫不可忘记默读训练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生的阅读水平及写作水平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可朗读和默读能力却不尽人意。而学生的朗读与默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与默读能力的基础训练, 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与默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默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0.

[2]司马迁.资治通鉴[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3]张绍杰.普通语言学教程[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

上一篇:中职学前教育下一篇:危险性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