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和人格教育

2024-06-09

历史教学和人格教育(共10篇)

历史教学和人格教育 篇1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和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对其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学生。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等。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其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塑造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 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 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树立起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 鼓励他们奋起直追。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 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 扬长避短, 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 改变不良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 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一些现实问题。如:如何看待市场上的欺诈行为, 如何进行为人处世的道德选择等等, 培养他们辨别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使他们在对社会、个人、人生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特别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个人与他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调节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总之,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只要教师潜心研究, 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 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 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人格教育的效果, 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

历史教学和人格教育 篇2

现在不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自控能力很差,听课质量不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老师应遵循小学生认知和人格发展,科学地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及时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很有必要。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入很重要

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顺利进入新知识学习的第一步,是重要环节。可以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使学生对新课学习充满热情。导入与新课学习应该具有内在联系,过渡自然,以便学生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设计做游戏,识字写字和朗读比赛,说话和写话比赛,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等等的有情趣的场景,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教学起来就很轻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适量的课堂练习很重要

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讲练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施教学反馈的一种好方法,但课堂练习的选用一定要注意练习题的分量不能太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要针对教学要点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略论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3

关键词:人格 历史教学 情感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在素质教育四大主题即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之一的心理素质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缺乏积极进娶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盛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改变不良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的。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4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 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 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以期考试得高分, 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 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 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或畏惧困难, 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 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 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 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 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 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 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 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 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的诗句教学, 通过秦桧、慈禧太后、汪精卫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 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 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的事迹, 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 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 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并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 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 拓宽思维的广度, 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 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 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 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 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 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 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 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 鼓励他们急起直追。

要鼓励竞争, 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 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 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 开展专项历史资料 (历史题材的邮票、火花、明信片、书法艺术作品等) 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 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 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 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 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思、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 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 扬长避短, 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 改变不良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 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格教育 情感交流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在素质教育四大主题即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之一的心理素质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优良的人格特征。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鼓励他们急起直追。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盛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改变不良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 篇6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可以使人拥有一个高起点,高瞻远瞩,更好地迎接新的时代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一切以分数为指标,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教育。这导致诸多不良后果,造成学生人格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缺乏追求正义公平的品质,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缺乏理性克制精神等等。这些人格缺陷影响学生接受人类历史文化中形成的精华,影响学生吸收历史中的智慧结晶,也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产生抑制。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现代知识经济对每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它对每个人的才智都有充分发挥的良好机遇,因而我们必须使学生具有多种多样的特长和特征。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课堂上要积极营造民主、热烈的氛围,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充分发挥,绝不能把学生训练成没有特长、没有个性、只知啃书本的书呆子。

二、重视学生品行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涵盖了人类所需要的所有精神,最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历史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从历史积累的各种素材中撷取一些对学生进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不惜以身报国。屈原自沉汨罗,以身“死国”;苏武牧羊,威武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横眉冷对千夫指”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奋发向上的教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居里夫妇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发现镭的存在;李时珍数十年含辛茹苦致力于《本草纲木》的写作……有志者应该敢于面对千难万险,坚韧不拔,奋发向上,才能成就大业。在历史教学中应注入时代的血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过硬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文明礼貌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虚席以待”“程门立雪”“倒屐相迎”“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典故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是十分重视礼仪的。用这些信手拈来的历史资源作为对学生教育的重要阵地,无疑有其积极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就浓了。同时,在教育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敢想、敢问、敢做的好习惯。如在讲到秦朝民族关系中有关秦筑长城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1) 如何评价秦始皇筑长城? (2) 如何看待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另用文天祥在“贞女庙”题写的一副对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通过两则材料,学生马上得出结论:孟姜女可怜,秦始皇可恨!并向学生指出孟姜女哭长城流传至今具有如此生命力,它反映了人心的向背,人们在哀孟姜女时,实际是在控诉秦始皇。最后,可以得出结论,秦始皇筑长城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是保护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需要,从这一方面来说应充分肯定;但秦筑长城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人民带来了苦难。通过创设情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思考评价问题的多角度性、辩证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优良思维品质,这是人格教育中不可忽视的。

四、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人格养成

历史教学和人格教育 篇7

关键词:初二,人物教学,渗透人格教育

1 为什么要进行人格教育

(1)学生年龄的需求。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历程中的“黄金时代”。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没有真正成熟,而且在学业压力下,特别容易造成人格分裂与畸形,主要表现为好动、焦虑、厌学、多疑、被动、嫉妒、报复等不良的人格缺陷。而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学段,因为学生正值青春期,正是认识容易极端、情感容易冲动、行为容易盲动的危险时期。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初二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期。

(2)人格教育是历史学科的本质。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宗旨,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这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专家赵亚夫认为:“历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发展优良的人格。”所以学校历史教学如果不以立德树人的人格教育为本位的话,那么就失去本学科的意义了。

2 教学中如何通过人物教学渗透人格教育

在初二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历史人物所蕴含的优秀人格素养,用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渗透,“润物细无声”地推动学生健全和完善人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1)深挖教材,精选人物,树立榜样,塑造优良人格。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常规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存在人文教育严重缺失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师要首先具备现代教育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勇于创新,重视渗透人格教育的教学探索。充分挖掘课本教材中的历史人物,突破教材的内容定势来开展教学。笔者认为初二中国近现代史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很好的素材,所以,笔者在初二历史课堂教学中精选林则徐、孙中山、邓小平这三位历史人物,以单元专题形式开设人格教育活动课。在学生充分准备材料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充分认知、思考、感悟三位历史伟人的性格、感情、经历、思想等,感受三位伟人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如林则徐在禁烟时表达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心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追求民主共和呕心沥血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却仍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通过专题活动课,用这些伟大人物的事迹来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胸怀坦荡的意志人格,培养学生正视挑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格。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人生养料。活动课后老师布置学生写小论文以检测人格教育的效果。通过深入全面学习和感受的三位伟大人物人格魅力,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自己所爱戴、敬仰的优秀的学习楷模,这些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调整和规范每个学生的言行,塑造优良人格。

(2)改进教法,转变学法,引导学生树立优秀人格。优良的人格培养,需要反复地锤炼、修正和健全。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用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人格教育效果甚微。因此,在初二历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改进教法,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使历史人物教学与优秀人格培养和谐统一,引导学生树立优秀人格。首先在课堂历史人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林则徐活动课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上台展示林则徐的人生经历,来感受林则徐伟大的人格魅力,通过历史剧、阶段性辩论和问题探究、故事讲述的方式,呈现出林则徐“忠君爱国”、“思想先进”、“清正廉明”、“爱民忧民”这四个环节,在活动过程中感悟林则徐的高尚人格,使学生心灵得到共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转变学法,针对不少初二学生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学交流合作的人格缺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历史知识辩论或抢答历史谜语、四人小组讨论等形式,营造民主、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师生亲密交流,学生在团结协作中体会挫折和成功,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及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优秀的人格。

(3)影视引领,学科协作,拓宽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优良人格。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影视作品在人格教育渗透的优势。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在一切艺术中最教育人的是电影。”的确,电影通过声画并茂、视听并重的优势,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而历史人物的伟大人格更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如在《鸦片战争》电影中通过截取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击英军的视频,使学生感受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在电影《孙中山》中截取孙中山生命的最后关头为了民主共和带病北上的感人场面;纪录片《邓小平南巡》中近90高龄还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呕心沥血等等,这些影视资料都有很强的感染力,让学生充分获得美感的同时,感受伟大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在心灵的感悟中促使他们认识自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当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语文、思品等学科加以融合,拓宽人文教育功能。如在林则徐的教学中,可以引用他的诗词展现其伟大的人格,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展示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感受红军不怕艰险的革命英雄气概,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在用历史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伟人的同时,揭露近代史上的一些民族败类、革命叛徒的丑恶嘴脸,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正确的唯物史观,在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

3 克服历史人物教学中的弊端

3.1 注意渗透性

“渗透”是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在课堂历史人物学习中对学生渗透人格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在一堂课中就能达到目的,要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从领悟中健全自己的人格。

3.2 注意真实性

历史人物教学要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历史与文学不同,历史必须说真话、讲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构思情节,甚至虚构历史情节。针对学生的人格缺陷,在课堂教学中正确选择历史人物的闪光点,通过各种方式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3.3 注意全面性

要全面地、辩证地、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抛弃“所谓好,就是绝对好;所谓坏,就是绝对坏”的片面观点,站在大众的立场,以时代发展的眼光全面、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例如近代史上的左宗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主张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中国近代船政第一人,而且也是收复新疆抗击沙俄的民族英雄。所以,全面、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也是历史教学渗透人格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4 小结

总之,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初二历史人物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树立历史教育的人格本位,真正让历史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历史学习中学到自信、学到智慧、学到责任,塑造优秀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理论初探.未来出版社.

历史教学和人格教育 篇8

一、以史为鉴,邀请历史人物,领略人格魅力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有利于引导学生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在教学中,历史人物使历史事件变得真实、鲜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人物之间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历史人物之间以及历史人物与学生自己之间的异同点,在领略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之余,提升自我修养。

比如可以设计问题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情怀,诸葛亮为治理国家“鞠躬尽瘁”的誓言,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这其中包含哪些共同点?问题二: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拍马屁、装孝心;李林甫口蜜腹剑;利用“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一味卖国求荣的慈禧。这其中又包含着哪些共同点?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为范仲淹、诸葛亮、顾宪成、顾炎武等人所感染,领略到历史人物的伟大胸襟和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安禄山、秦桧、李林甫等人的丑恶嘴脸也产生憎恨感,明白这种危害一时、为人所不齿的人物不会有好下场。通过对正反两类历史人物的对比,提高了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正义感。

二、以史为鉴,促进情感交融,迸发个性光彩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使学习者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学习历史中,学生会在无形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起起落落的历史长河中,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将人格教育与历史教学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有的学生由于早已经习惯于应试教育下的记忆,而缺少情感上的熏陶,对“九一八事变”反应冷漠。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有更为真切的感受。

在播放之初,有的学生无动于衷、搞小动作。但当看到自己的同胞在遭受凌辱,看到当时蒋介石的不反抗政策,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横行霸道时,学生渐渐安静下来了。短短的4个月又18天时间,日本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方圆12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此,东北三省的人民过着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活…… 看到这些,学生被激怒了,开始积极主动地对当时的历史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也要承担起祖国繁荣、昌盛的责任,发誓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三、以史为鉴,崇尚科学,提升人格修养水平

“生命的本质在于创新”,柏格森的这句话,诠释了学习的真谛,学习不是模仿,而是吸收、内化和创新。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实现情感融入,才能主动接触和学习,去观察、思考和探索,实现历史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从而实现自我的突破与创新。

例如,在学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学生发现书中描述的秦始皇非常残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他颁布焚书令,宣布除了一些医药、占卜和种植方面的书,其他书统统烧掉;对一些谈论儒家诗书的人更是处以死刑或活埋。这时有的学生却提出质疑:秦始皇真的这么残忍吗?儒家思想对统治国家真的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积极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对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阅读和探究。学生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查到,秦始皇只是开启一场焚烧民间文史典籍、禁止私学的运动,并没有历史教科书中讲的那么残暴。有的学生通过阅读一些儒家经典提出,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宣扬反动、暴乱的思想,而是劝勉民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材。这样的讨论,促进了学生对历史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提高了辨别能力,学会了客观、公正地判断事情,增强了学生的人格魅力。

总之,历史是对过去的回忆、反思和总结,学生应该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增强维护祖国尊严和民族气节的责任意识,立志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练就独立自主、不卑不亢、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义无反顾地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摘要:作者结合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挖掘教材资源,从历史人物、学生个性和讨论辨析等方面,论述人格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利用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篇9

人格是“一个人多方面特质的总和,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的特质,也包括道德方面的特质,简言之,人格就是由诸多活跃的心理倾向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体现个人品格的独特的反应系统”。[1]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会影响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当一个人人格不健全时,其行为和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严重的话会导致错误的行为,这就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相反,一个人人格健全,不仅是自身的一种幸福,也能给周围人带来欢乐。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分为“应时之人物”和“先时之人物”,认为理想、热诚、胆气是“先时之人物”“最不可缺之德性”,而“三者为本,自余则皆枝叶焉耳”。梁启超指出的这三种德性,正是优秀的历史人物在其成年初期乃至整个人生中所表现出的突出的人格特征。

21世纪的今天,健康的人格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有专家认为应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特征:

(1)应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

(2)能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

(3)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4)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态度,能充分接受大量信息。

(5)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6)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

(7)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自然和他人,有较强的爱心和同情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

(8)不迷信自我,不迷信权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能较理智地分析问题,不感情用事,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能接受科学客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9)初步掌握成人所具备的较强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掌握有关的工作技能,并且有承担义务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

(10)思路开阔,关注范围不局限于个人、集团,而扩大到了整个家国社会、自然世界,把地球当作人类共同家园而加以关爱。[2]

上述观点虽然过于完美,但还是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自主、开放、爱心、理智、胸怀等,无疑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格品质,而理想、热忱、责任、创造、情感等,更是宝贵的品质。因为它们成就了古今中外无数的仁人志士,堪为今天青年一代成人的标杆。中学历史学科维系古今、连接中外,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我国文化传统看,先贤对个人品质极为推崇,如立志、好学、奉法、廉洁、勤俭、旷达,这也是我们今天应予弘扬的。这六个方面的事例在历史教材中很多,如班超投笔从戎,匡衡凿壁取光,张说不做伪证,杨震暮夜却金,朱元璋崇尚节俭,苏东坡随遇而安等。[3]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因其鲜明的个性、突出的事迹,而让我们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格外直观、生动和传神。

二、利用历史人物进行人格教育的途径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确定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并受到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的制约。实施人格教育这一目标,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即不要求知识的系统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包括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以及评价方面的开放性。

1. 精心讲述,实践引领,人格养成潜移默化

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惯用标准的语言“教给”学生历史知识,殊不知高中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传统灌输式的教法只会使学生心生反感。如若教师“蹲下身子”,适当地投其所好,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讲述人物故事,而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对优秀历史人物发自内心的赞叹,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率先垂范对学生的耳濡目染,本身就是人格培养的一种示范。师生之间以历史人物为媒介,思想得以交流,关系更加融洽,课堂更加生动,也更能引发学生关于如何做人的思考。

如上“沙俄的改革”一课时,为了突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在分析沙皇政治改革的同时,教师特别强调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勤奋学习的故事。叶卡捷琳娜作为一名德国人,嫁给俄国皇储后深知要想在俄国站稳脚,首先要学会俄文,为此她勤奋学习俄语,甚至夜深人静,周围侍从都已经睡下,她还在捧书苦读。虽是冬天,但房间里生着炉子很暖和,她就光着脚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地背单词……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她就能以俄语和他人进行交流,并且咬字清晰,谈吐得体,博得宫廷上下的美誉。凭借她的努力、智慧和顽强的毅力最终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代君王。学生听后由衷赞叹,作为封建时代的女子尚能如此刻苦,难怪她能成为沙俄杰出的女皇。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更需要她这样的“刻苦好学,勇于实践”的精神。再如,伟大导师马克思是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典型,他为了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习欧洲多个国家的语言。他每天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这些生动有趣、充满正能量的故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只有对初中生教学才需要讲故事,但实践证明,高中生对历史故事同样兴趣盎然。教师在备课时每节课都会准备一两个小故事,比如青年林肯自学成才的故事、罗斯福总统身残志坚的故事,祖逖为实现祖国统一“闻鸡起舞”的故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教师精心地选择、认真地讲述,日积月累,这些故事对于学生的人格培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实地考察,直观形象,人格特征得到确认

历史人物纪念馆大多在故居、旧址、遗迹等的空间基础上,再现历史人物的生活场景,展示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纪念馆是忠实记录历史、客观展现人物的载体,观众能透过人物的实物遗存、著述作品、言语心声,乃至所在展馆的整体氛围,探视到人物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人物。从更高层次来说,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去确认而非被动地走进这些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民族复兴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体悟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贵之处,从而迸发出学习和超越前人的精神动力。

教师曾带领学生参观秋瑾故居,并在虹口图书馆现场教学“金瓯已缺终须补,但恃铁血报祖国”一课,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其中的片段:

师:秋瑾出身于书香门第,官绅世家,完全可以过衣食无忧、相夫教子的优越生活。但她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是什么使她视富贵如浮云,而做出如此选择呢?

生1: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礼法对妇女的残害使她感同身受,愿意牺牲小我而为广大女同胞谋取幸福。

生2:秋瑾所处的时代是清朝晚期,政治的腐败、列强的侵略,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国家被列强瓜分豆剖,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中国人,秋瑾想竭尽个人之力挽救祖国的危亡。

生3:我认为她的思想不是凭空而生的,伴随列强的侵略,“西学东渐”欧风美雨,西方的自由、平等、人权、女权等思想也传播到中国,成为秋瑾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源泉。

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认识到除了时代的客观原因外,秋瑾睿智独立正义的人格、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强烈的爱国热忱、勇于实践的精神等,都是她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因素。可见,实地考察历史人物纪念馆相比于文献资料上的人物介绍,更为全面、形象、直观和深刻。所以,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到历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纪念馆参观,能对学生人格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书写传记,涵咏沉醉,学习内驱力得以增强

历史作业中,经常会要求学生“广泛查阅资料”、“熟记重要人物生平”等,但这些“口头作业”往往被学生等同于“没作业”。为使历史作业不流于形式,教师曾煞费苦心地想出各种检查之法,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学生因怕受罚,常常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于是,我们尝试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熟记重要人物生平”可以从自己最了解的人做起,并将人物生平与同学分享。这样就把教师的“检查”变成了学生的“机会”,催生了“书写传记”这一新鲜事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通常历史人物传记既有历史特征,又有文学特征,人物的形象、语言都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史人物传记在人格教育上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同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所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学生在阅读人物传记的过程中,能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升华。优秀的传记往往会提供名人如何树立人生志向,如何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等等。虽然传记也会带有一定修饰和虚构,但其真实性的一面却总让读者着迷神往。教师主要是要求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撰写人物小传记。教师则将这些小传记通过印发、张贴等形式让全体同学分享。比如,几个学生撰写的《司马迁小传》就是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后完成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由司马迁写作《史记》的过程体会到他探索与求真的精神,由《史记》的撰写体验感受到他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精神,而司马迁秉笔直书抑恶扬善、刚直不阿、忍辱负重的优秀品质更是深深地感动了全班同学。

撰写历史人物小传记,可以说是当代人与历史人物之间沟通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撰写人物小传记,不但有效实现了学科能力整合,更充分了解了历史人物的整个生平,感受了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体会了历史人物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有的学生在阅读、思考和撰写的过程中,常常被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种由心灵的触动而产生的内驱力才是长久而坚实的。当然,学生人格养成的过程也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正视、尊重这种差异,尽量使自己的课堂人性化、多样化,让学生能够以最大的兴趣和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只有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感知深刻了,体悟透彻了,人物的教育价值、人格的养成效果才会显现。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62.

[2]黄悦勤:青少年健康人格[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要注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篇10

一、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人格的养成是无法从单纯的知识传递中习得的,必须借助形象生动的材料,在历史问题情境中亲身体验,才能理解、感悟,然后内化为个性品质。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借助多媒体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二、重视国格,培养骨气

国家与个人,国格与人格,就像树的根与枝、河水的源与流之间的关系。没有了国格,国人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邓小平说:“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有完善的国格才会产生理想的人格,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重对学生国格的培养。

例如,在现代史的教学中,当笔者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有血有肉地感触历史,笔者找来一些纪录南京大屠杀现场的视频和图片,通过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无辜的中国人被活生生地屠杀、活埋、强暴、焚烧的情景,以感受日军的残暴和灭绝人性。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白“落后必将挨打,国破必会家亡,亡国就会灭种”。接着向学生指出,对这场侵略战争日本不仅没有向中国人道歉,当今日本右翼分子还篡改历史,宣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伪造出来的最大的谎言,日本政府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这些事实都说明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重新抬头的危险,提醒学生要时刻警惕并预防悲剧重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国耻,振兴中华。再结合现实向学生指出:我们害怕的不是日本歪曲历史,而是中国人自己遗忘自己的国耻!比如北京某餐厅出怪招让服务员穿日本军服,让学生谈谈对这类行为的看法,并告诉学生做人应该有骨气,“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再展示一位爱国作家针对一些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表现出缺乏爱国良知的人所说的话:“我不是要求你们悲伤地进去、哭着走出来。但起码不是在里面随便聊天、吃东西、追逐打闹、讲笑、打电话,这样对不起自己的国家,对不起自己的民族,对不起在战争中死去的中国人。中国人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遭受的耻辱。”要求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这时,学生反应强烈,有的站起来指着另一名同学说:他曾经在扫烈士墓时嬉戏玩耍。我马上表扬这名学生有正义感,接着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由衷地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妥。

三、倡导仁爱,开阔心胸

以法治国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保证,以德治国是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教之道,德为先”,纵观古今中外,历代教育家都把道德教育放在所有教育内容的首位。然而中国由于十年“文革”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对长辈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在今天几乎已成为奢侈品。这说明在现实教育中道德教育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学校教育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仁爱人格。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提供的丰富的素材,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去教育感化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

例如,针对现在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自私、心胸狭窄、待人无礼、不遵纪守法等现象,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教学生如何学会去“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待人有礼,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并让学生把这些思想贯彻于现实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懂得了仁爱的道理,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了正气。

针对部分学生常以争球场或看谁不顺眼为由打架斗殴,复仇心理强烈,笔者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让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中塞尔维亚青年的行为进行评价,让他们谈谈这种行为是否理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暗杀行动不是解决国家和民族矛盾的正确途径,我们应该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反对任何暗杀等恐怖行为,因为此类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威胁世界和平。同时以学校里发生过的篮球冲突事件为例,使学生明白“冲动是魔鬼”,暴力并非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时的冲动并不能解决矛盾,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教育学生冷静对待突发事件,理智处事。

理想人格的塑造、国民素质的提高,能促使国格完善、国家进步,而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教育。如果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使他们慢慢成长为有才有德的合格公民,那么,我们所追求的那种和谐社会将不难实现,我们的祖国也将更为强大。

上一篇:应用实践类课程下一篇: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