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实践类课程

2024-06-09

应用实践类课程(通用12篇)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1

摘要:在对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利用腾讯视频、考试酷、腾讯微校等多个平台, 建立课程学习微信订阅号, 并进行实践、分析。基于微信订阅号的移动学习方式,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加强师生联系, 提升教学效果, 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课上利用手机娱乐的问题。

关键词:移动学习,微信,高职,工科课程

1 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 移动学习 (Mobile Learning)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移动学习不仅学习时间、空间灵活, 而且学习内容短小、精炼, 开辟了全新的学习理念, 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便捷性、交互性和个性化需求的完美融合[2]。

2 微信订阅号建设

根据教学实际, 选择《柴油机故障诊断与检修》课程作为试点课程。本课程具有高职工科类课程的普遍特点, 以理论为基础, 以实践为主体, 理实一体。而且本课程经过多轮课程建设, 教学资源 (PPT、视频) 丰富, 设备齐全。

梳理课程知识点, 本着短小、精干的原则整理、录制教学视频 (微课) 20个;对现有PPT进行整理、美化, 形成方便手机阅读的教学PPT;建立试题库。

移动视频模块:由于微信订阅号对于上传资源的限制, 无法将视频直接上传微信平台, 故先将视频上传至专业的视频网站, 再利用超链接 (网址) 转载。在尝试了土豆网 (http://www.tudou.com/) 、优酷 (http://www.youku.com/) 爱奇艺 (http://www.iqiyi.com/) 等多个视频网站后, 最终因兼容性问题, 选择了同为腾讯公司出品的腾讯视频。

移动PPT模块:由于微信订阅号自身不支持PPT格式的上传, 所以起初考虑将PPT上传至豆丁 (http://www.docin.com/) 、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 等专门的文档网站, 但显示效果不好, 界面无法旋转且无法自由放大显示。最终选择利用WPS Office将PPT转换为图片, 再以图片的形式上传至微信平台。这样处理, 虽然PPT文档的动画效果无法显示, 但单页图片可以任意放大、缩小、旋转, 方便阅读学习。

练习考试模块:由于微信资源的限制, 依旧选择超链接的形式。在尝试了问卷星 (http://www.sojump.com/) 、调研宝 (http://www.diaoyanbao.com/) 、调查派 (http://www.diaochapai.com/) 等调研、考试类网站后, 选择考试酷作为考试平台。此平台不仅可以提供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识图、音频、视频等多种题型, 而且可以提供智能组卷、反复测试、定时强制交卷、自动生成成绩、自动生成试卷分析表、自动生成试题分析表等多种附加功能。

3 实践过程

为验证移动学习效果, 2016年3月~7月, 在所任教的3个班级共117人中推广基于微信订阅号的移动学习方式。实验班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统招班, 相对于自主招生、对口单招和注册入学的生源, 虽然其经历过高考的过程, 学习习惯相对较好, 但考虑到学生的高考成绩, 生源质量仍较差。实验班学生总体男女比例为115:2, 比例严重失调, 但符合高职工科专业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微信学习平台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以学习单元1.2喷油泵的拆装与检修为例, 教学方案设计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利用微信辅助完成教学过程,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

4 效果及问题

(1) 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除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禁用后, 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娱乐的情况反而有所好转。2016年4月, 对实验班117人进行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13份, 其中90.3%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80.3%的学生说自己减少了上课用手机娱乐的时间。

(2) 问题。虽然移动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诸如:虽然学生上课时利用手机娱乐的时间缩短了, 但是部分学生拿起手机时, 发现一些有趣的推送项目, 仍会不由自主的打开观看;学生对于新方法有新鲜感, 但到学期中后期, 新鲜感会减退;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手机网络的要求较高, 需要4G网络或者Wi Fi的支持。

5 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移动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够避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这种方式, 仍有一定的弊端, 特别是学生新鲜感逐渐减退等问题, 仍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黎, 程鸿芳, 黄金晶.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4, 25 (05) :37-39.

[2]刘豫钧, 鬲淑芳.移动学习—国外研究现状之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4 (03) :12-16.

[3]窦菊花.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微型学习应用研究—以求职招聘技能点高职英语教学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22 (01) :114-120.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2

隨着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微电子工程与技术也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其涵盖内容广泛,包括电路设计、材料制备等一系列的技术,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是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核心内容。2015年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六届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定为“把握机遇,共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大跨越”。与会者对国内外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认为我国当前的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还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远未达到市场的要求,且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发展的步伐[1]。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一战略性的纲要,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的保障,将我国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集成电路的产业化指引到一个新的发展层次[2]。受国家政策驱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掀起新高潮,但微电子人才的短缺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瓶颈,作为担负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此项任务。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知识,又兼具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每个高校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市场虽然需要理论基础扎实的创新型微电子人才,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缺口更大。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标准,指的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设定培养目标时,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除理论知识外,加大实践环节的培养,更加注重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的学生比高职高专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更深厚,而实践动手能力比传统本科生要强[3]。

面对国内迅猛发展的微电子市场,大量国外微电子制造业巨头争相登陆中国,国内一些中小规模的微电子制造设计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希望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分得一杯羹。这些企业无疑需要大量的微电子人才,但他们需要的人才不要求掌握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需要的是工程应用型人才。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没有必要太注重学生层次的拔高,更应注重培养出具有掌握实用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很多国内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培养方式上进行诸多改革和创新[4],提出须以夯实课程基础、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注重创业与就业教育为重点,侧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在微电子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的微电子相关领域的高级工程型人才。

2 微电子类课程体系的特点与现状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数量规模和市场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是一种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结合这些年各高校的教学实践来看,微电子类课程的教学特点表现为课程知识难度高,专业性很强;培养体系实践性很强,而能提供实践教学的设施及维护费用非常高。南京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年新的培养方案里的微电子类课程主要有半导体物理、新型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这次修订除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尤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大力加强理论基础教学,培养具有动手实践能力的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一般性的实训教学已经不是很适用。

作为微电子技术的前期基础内容,半导体物理研究、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基本性能与内在机理是该方向的重要理论基础内容。半导体物理是半导体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多个相关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但该课程理论抽象,数学物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枯燥、抽象、用处不大。对于缺乏一定前期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该课程在学习和理解上的确会有很大的难度。教师首先必须在熟悉半导体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化繁为简,不要过多沉醉于理论推导,尽可能结合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提高半导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2015年5月8日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必须尽快实现由集成电路生产制造大国向集成电路研发强国的转变,而转变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人才,这也是新型微电子器件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直接取决于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但当前新型微电子器件课程的教学效果在部分高校并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实质上是以往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新型微电子器件课程的教育教学。

因此,如何针对信息化环境下对新型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的新要求和新特点,探索与提炼微电子类课程新的、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也是本学科组研究的重点。另外,从新型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来讲,它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还与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设计等一系列核心课程一脉相承,互为前提。因此,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专业一系列课程群教学质量的好坏。

集成电路设计是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微电子类课程的重要内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是该课程的主要重点。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需对现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本课程涉及整个集成电路的生成过程,其内容包括电路设计、工艺、测试等一系列的生产流程,高等学校不可能具备整個流程的实践条件,通过构建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仿真平台的解决办法,以弥补实验硬件条件的不足。实践教学首先应采用新的和产业接近的集成电路设计工具,让学生能掌握这些专用的设计工具,通过这些电路设计工具,弥补高校实验室硬件条件的不足,同时增加综合性的实验和设计内容,使学生经历融合理论、实验、技能和设计的系统技术训练。

3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干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1)微电子课程包括半导体物理等基础知识部分和集成电路相关的内容。如前所述,半导体物理是微电子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半导体材料结构、电子状态等内容,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该课程主要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数学物理知识要求较高,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传统被动式的讲授,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验环节薄弱。半导体物理应注重理论和实验的结合,现阶段开设的实验偏于简单,效果不好。

针对教学现状,在教学中尝试将研究性的教学思想融入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科研过程中涉及半导体物理知识的一些研究问题与解决方法渗入到半导体物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引入研究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查找资料,关注微电子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加以引导,进行更进一步的点评。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这些理论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不是干巴巴的。知识因此变得鲜活起来,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即使暂时没有应用的理论,也能认真地加以学习。

2)利用现在比较先进的集成电路仿真模拟软件如Cadence,可实现对器件工艺的仿真功能,让学生熟悉一些因素的改变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能弥补学校没有完整的生产线,又无法到真正的企业去参观实习的缺陷。利用软件可实现整条流水线的生产工艺过程。本专业的新型微电子器件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主要以实践教学内容项目为引导,积极鼓励教师申报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课外教学的实践活动并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为大学生创新及创新学分的获取提供条件。

3)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和综合性强的特点,需要学生熟悉各种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实践能力强。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不断发展,在电路设计的每一个阶段,电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电路设计的部分或全部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的相关教学工作量比较大,要完成一个电路芯片的设计,需要了解从器件基础到电路搭建、电路仿真调试、版图、工艺、封装、测试等相关知识,同时要通过实验熟悉各种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使用,这就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更多的要求。

本学科组结合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际,以校训“学以致用”为目标,在准确把握应用型本科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目标、大纲和标准,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课堂创新教学,确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角色地位,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目标。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有所用而建立专业兴趣与信心,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受到工程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和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通过教学改革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基础和前沿并举、鼓励创新和协作,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建立微电子类课程混合式、层次化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基于上述微电子类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现行的课程不能较好地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学科相关训练。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一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开始部分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随后讲授高层次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在进入专业课程教学后,逐步建立电子材料、制造工艺、电子器件、基本单元电路的课程体系,打通自顶向下的知识培养通路。教学中依据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即以课程教学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要素立体化、全方位地融教与学为一体,设计并制作微电子类课程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分层次的教学本质上是综合多种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构建将微电子类课程进行融合的知识体系结构,逐层加深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种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理。

建立全方位的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微电子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特质,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完善的实践环节、精选的实驗项目、工程性的课程设计、协同合作的实习实训项目及独立完成的毕设等全方位构建课程实践体系,科学合理建设较为完善的微电子类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微电子类课程教学中包含大量工艺流程和工艺实施后的硅片剖面图、结构图和原理图,以及工艺实施过程视频片段,需要大量的多媒体资源的支持。同时,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变化遵循摩尔定律的快节奏,有必要将国内外纷繁多样的多媒体资源收集并积累起来,建立微电子类课程资源支持系统,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其中的教学资源。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南京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类课程体系的现状,分别针对半导体物理、新型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的特点以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科学处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教学指导、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等方面关系,注意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据实施情况,不断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加强校外和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混合式学习和分层次立体化教学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微电子类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立体面展开研究,力求使得该专业学生对微电子类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后,较好地掌握微电子类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和设计方法。建立知识结构的分层次立体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本专业毕业生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最终构建改革微电子类课程体系的方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本专业一系列课程群的全面改革做一个先行者,为培养“学以致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第十六届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DB/OL]。[2016—09—30]。http://www。beijing。gov。cn/tzbj/tzxxx/t1454483。htm。

[2]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层面[N]。中国电子报,2015—10—30(1)。

[3]许碧荣。微电子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2014(34):126—127。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机电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三级联动;学徒试点

G712.4

当下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纵深发展阶段,高校发展获得更多自主性,教育规划越来越注重实际需求,专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面对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的双重困境,高校开始大力提倡创业教育以缓解紧张局势。在此种大背景下,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教育也开始引进创业教育,并致力于课程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积极探索和构建。

一、应用型机电专业创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在传统观念中,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教育的技能性很强,此类人才毕业后的走向主要是企业厂矿等单位,创业者甚少。目前应用型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浅显,尽管他们有多种渠道可以获知创业知识,如创业课堂、大众媒体、家庭影响等,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创业并不十分了解。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甚至是落后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也没有提供创业教材。在创业教育形式上,一些课程教师自身并没有创业经验,只是借助一些案例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真正有用的创业知识。此外,校园环境缺乏创业氛围、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课程不成体系等,都是当下创业教育遭遇的常见问题。

二、创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构建

(一)创业素质教育与机电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创业素质教育与机电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研产物。当下专科机电教育探索出一种“1+0.2+1+0.8”四段制人才培養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分两次实施,二年级0.2(2个月)和三年级0.8(约8个月)。[1]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本科应用型机电专业教育,其核心在于边学习专业技能,边参加实训,这有利于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感受创业熏陶,及时了解自身情况以调整专业学习计划,为创业素质的形成与专业技能提升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也应同步增加比重,积极开设相关实用性课程,如“机电类职业生涯规划”“机电创业心理学”“机电营销学”“机电就业与创业指导”“机电创业实训”等,真正将创业教育和技能培育结合起来,强化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

(二)创业意识教育与机电类专业群建设相结合

所谓专业群是指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知识点要求相近,岗位技能要求类似,即要求一定数量共同的实验和实训设备,培养目标相近或者重叠的专业都可以归为同一专业群。[2]机电类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机、电、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发展,推动传统机械制造走向智能型道路,一方面满足制造业提升“含金量”的需求,一方面满足应用型机电专业发展的需求,全面适应市场,这一模式能使高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建设核心专业,在提高教学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教学成本。创业教育与专业群建设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实现专业互补,此种形式不但可以“校—企”合作展开,也可以联合不同院校开展“校校—企”的共同合作,创建校企合作群,使学生在辅岗实习的过程中学会整合技术力量,体验多种企业经营模式,感受市场的需求变化,启发创业意识,掌握多种实用技能,使自己成为更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创业方案规划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从实际情况来看,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大多流于形式,相较于理论层面的创业案例分析而言,大学生更倾向于创业机遇与环境分析、人际沟通技巧、市场分析与营销等的学习,而且他们普遍期望拥有真实创业经验的人来授课。针对这一需求,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应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从事创业方案规划,使大学生在拟定创业方案的过程中,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和解决,既能强化创业意识,又使其形成一定心理预期,避免盲目创业。

(四)优化创业课程,构建实践主导型课程模式

目前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课程模式不合理,在课程结构中,专业课占据重大比例,理论课满堂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到位,此类课程模式难以引导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导致人才技能单一。还有些学校过于注重实操课,学生本就缺乏理论指导,因而在创业操练中体验到的失败总是多于成功。当然,前文提及的创业课程开设较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整体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很难学到有用的创业知识和经验,使创业教育缺乏实效性。基于应用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和需求来看,我们主张构建实践主导型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创建“教、学、练、创”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平台,联合学校、企业和政府的资源优势开发创业一体化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带队的创业课题,以综合能力为考评标准选拔优秀人才参与企业科研团队的项目开发,使学生真正学会怎样应用专业特长,在企业氛围中领悟创业精神。

三、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校企政府“三级联动”

基于当下高等教育的大形势来看,构建“国家制定教学质量、学校修订培养方案、企业构建专业人才评价体系[3]”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已经成为推动创业教育走向实践的有效途径。对于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来说,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把学生推到企业中,令其在经营氛围的感受中激发创业意识,更需要基于这一专业固有的复杂性、技能性等要求,将学生培养成高标准的人才。在联动体系中,政府应发挥自身连接学校和企业的桥梁作用,及时将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传达给学校,使专业教育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开展,有目标性地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积极进取。

(二)学徒试点式实践教学

学徒是传统工学结合的产物,现如今这一形式在和创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融合下,得到了拓展和革新。现代学徒试点教学相较于传统师傅带教的模式,更系统化,流程和操作要求也更加规范化。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教学计划、拟定师资配备标准、确立带教单位、配备实践设施,再到教学监控、反馈和评价,这一系列环节始终都能使学生受到全面保障。创业教育的全程渗透,是学徒试点教学的难中之难,其关键在于如何拟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除了考虑常规要求外,还需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4]

(三)构建数字化教学体系

上文建议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但对于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而言,仅从课程模式构建入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持续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创业指导作用。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课堂被搬到线上,数字化教学因其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可重复性成为各种专业教学的新型手段。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应关注两个基本点,一是培养应用型机电人才,二是提供优质的创业指导,而数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当前高校的网络设施已经普及,各个高校可以发挥共享精神,依托网络云端共建一个创业教育教学大课堂,如此一来,这个教学体系不但拥有最全面的创业教育素材、师资力量、就业创业资源,而且还能为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最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平台。这一大型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还可以为不同教学科研团队提供交流渠道,使优质资源实现跨学校、跨地区甚至是跨国家式的共享,令更多师生共同受益。

(四)建设学校外实践基地

在创业教育中,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必须的基本手段。对于应用型机电类人才来说,校外实践基地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和锻炼资源,学生可以从中发现诸多实际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題的过程,提升社会认知能力和积极创新的意识。此外,校外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素质都为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三点基本原则,一是稳步拓展,无论地域还是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合作范围;二是保障纵横联系,合作实践应落到实处,深入社会,避免形式主义;三是加强创业教育,以客观案例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创业。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当下,大学生不再执着于就业,大胆尝试创业。同样面临着窘迫就业形势的应用型机电类专业人才,也开始走向创业之路。大学生创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当下社会的就业压力,拉动经济增长,但是能否创业成功却是一道难题。作为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成功潜力是无限的,但这需要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贯穿卓有实效的创业教育,才能使其避免盲目创业,提高成功概率。

参考文献:

[1]林敏,吴文浩.农业机电类专业创业教育研究——以江苏牧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6,(93):150-151.

[2]陈伟珍,邓歧杏.机电类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31-32.

[3]王俞淞,王斌.浅谈机电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西部皮革,2016,(12):171.

[4]王映红,李传伟.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29(2):4-8.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4

一、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科方向定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 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应用气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资源环境评价方法, 能够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面向考研、出国和就业三个方向, 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针对学生就业及科研优势, 我们将专业的学科方向定位为:发挥农业气象的传统优势, 把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作为学科新的增长点, 在设施农业气象、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精细农业气候区划方面成为优势的研究领域[5]。

二、更新课程体系, 体现农业气象专业特色

作为全国农业气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为基层农业气象发展培养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也要为科研单位培养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在这种形势的要求下, 我们每两年修订一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确保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针对农业气象特色, 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 不仅强调学生对气象与气候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更强调对农业和环境知识的掌握, 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农学类课程。我们不仅开设了植物生理学、农学导论两门专业方向课程, 还根据农业气象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了土壤学、设施农业概论等选修课程, 设置农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环节, 以加深学生对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农业生产知识的了解;在开设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两门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 课程设置同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开设气候变化与环境、生态系统碳循环等课程, 向学生介绍全球变化及其环境相应方面的知识, 满足学生今后在农业气象研究与服务中对各种知识的需要。通过相关农学课程的开设, 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生物学和农学知识, 为生物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气象灾害学等农业气象方向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农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构建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二元培养模式

1. 专业实践技能的构成。

我们将应用气象学专业农业气象方向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分解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研究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室内操作能力, 教授学生对农业生物的观察识别能力, 同时让学生具备简单的农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从事农业气象业务的基本技能, 如田间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能力、作物生产操作技能、农业气象观测业务要求的基本技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技能等。研究创新能力是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学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和农学知识与技能后, 结合农业气象学研究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农业气象研究, 训练学生的试验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与其他学科显著不同的特点:以植物为研究对象, 生命周期长, 影响因子多;需要室内外试验相结合;需要较强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也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为此, 我们将专业技能培养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训练两部分。课程实践以校内基地为基础, 根据课程内容确定实践内容, 如植物生理学的植物叶片叶绿素提取与理化性状分析、农学导论的作物生育期观察、土壤学的土壤耕层构造分析等实验,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实践了解课程内容, 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训练环节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出发, 一方面我们开设专门的农业生产实习实践环节, 以学校内的农业气象试验站、应用气象实验室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为为依托, 进行田间生产劳动与科技实践, 由学生自己制定种植计划, 完成农事操作和田间管理, 进行农田小气候观测、设施环境调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项目的观测与实施, 完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走出校园, 带领学生到基层参观学习, 让学生们了解农业生产现状以及农业生产发展对农业气象的要求, 重点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3. 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监控作用。结合农业气象方向特色, 我们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要求实践教学分为基本型、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其中基本实验项目应仅占所有实验项目的50%左右, 年更新实验内容数达总数的10%, 使实践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标准化;建立健全的书面记录和档案、统计资料, 由专人分类收集和保管, 由实验室主任进行检查、督促;建立包括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在遵循应用气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强实践、多层面”原则[6,7]的基础上, 通过对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使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科研素质得到加强,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贡献, 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名同学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水利部水资源司、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主办“优秀湿地使者”称号, 4名本科生分别在《干旱气象》、《北方园艺》、《江苏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 每年都有多名同学获得学校暑期社会“三下乡”社会实践一、二、三等奖表彰, 应用气象本科毕业生每年平均20%左右考取农业气象方向硕士研究生。通过对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加强了学生农学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在农业气象服务、生态环境调控、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专业高质量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6%, 名列全校第一。

摘要:根据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 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农业气象特色, 从学科方向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农学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与更新、农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探讨了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实践教学的改革, 并介绍了改革探索取得的成绩, 以期为应用气象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农业气象,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于猛, 单亦先, 王绍兰, 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5) :126-128, 139.

[2]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4) :75-77.

[3]郑有飞.“应用气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气象教育与科技, 1999, 49 (1) :30-32, 35.

[4]景元书, 申双和.应用气象专业建设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24 (2) :65-66.

[5]江晓东, 景元书, 杨再强.突出应用气象学专业特色的农学类课程改革探讨[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暴露论坛论文集 (201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389-394.

[6]杨再强, 申双和, 景元书, 赵小艳, 江晓东.面向社会需求, 应用气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 :230.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5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教学模式 实践类课程

论文摘要深化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培养的重心。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三结合”教学模式,并且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实证性的借鉴。

1引言

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好,多数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不能胜任相关工作。在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多种规格人才类型并存”的现实状况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更需要提高其处理教育系统工程所必需具备的实践能力。教育技术的内涵能否与时俱进,人才培养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对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探讨,而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应首当其冲。

综合己经发表的教育技术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并经过调查分析,目前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教学方法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实验基本上采用个人实验为主的方法;考试方式以笔试为主,其他形式为辅。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教育技术专业实践应用类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采用实践应用类课程“实例精讲和现场演示相结合、个人实验和小组配合相结合、实验考试和答辩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建议。

2“三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2.1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简介

教育技术本质是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重要环节。加强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技术类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实践提供技术支撑。这部分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设计、制作、传播与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多媒体素材制作能力、网站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素材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校园网构建技术、教育网站设计与开发(ASP)、XML及应用等。

2.2教育技术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灌输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到教育评价和管理等都比较陈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传统实践类课程教学呈现出以教师讲解为主,并且实验方式简单、考核形式单一的状况,这并未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真正作用,这与实践应用类课程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不符,这种教学模式己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据此,笔者提出一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实例精讲和现场演示相结合、个人实验和小组实验相结合、实验考试和答辩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原来注重理论教学转向注重实践教学的目标上来,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教学方法:实例精讲与现场演示相结合。传统的以理论讲解为主、以演示实例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但不能很好地掌握技能类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实现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类课程应以实践技能的提高为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他们可以自己通过阅读来学习,而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稍作点拨,教学重点应放在技能性知识的讲解上。因此,笔者采用实例精讲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选择几个典型实例进行精讲的同时将操作演示同步进行,在讲解过程中对于学生在操作中可能进入的操作误区教师重点加以强调,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实例演习的情景当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技术带来的.震撼,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教师对相关内容的实际操作中由浅入深地逐渐理解教学内容的应用过程,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2)实验方式:个人实验与小组实验相结合。实验是实践应用类课程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手段。传统实验形式主要是以个人实验为主来独立完成相关实验,在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在完成实验时,对于一些较复杂或者难度较大的实验他们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并且压力很大,遇到问题很难解决。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一些复杂、难度较大的实验采取小组实验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实验任务,在精神上也大大减轻学生的实验压力,并且通过小组协作实验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对于较简单的实验,则可以采用个人实验的方式来独立设计并操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因此,在实验方式的选择上,笔者采用个人实验与小组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方式,即:对于较简单、学生可独立完成的实验采取个人实验的方式,而对于相对复杂或者难度较大的实验采取小组实验的方式。

3)考试方法:实验考试与答辩考试相结合。考试是对实践应用类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而实验考试为实践应用类课程考核的主要部分,是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是否达标的重要方式。传统的笔试为主的实验方法,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考核。教育技术实践类课程的考核应以实验考核为主,教师应在学生的作品中挖掘其创新点。为此,笔者采用实验考试和答辩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实验考试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上机完成相关实验作品,并提交教师邮箱;而答辩考试可以作为实践类课程考核的补充,要求学生对其作品设计思想和制作过程遇到的难点及作品的创新点进行简要说明,教师可以进行现场提问,然后由学生进行现场答辩,教师根据其作品的设计思想、难易程度、作品创新点及答辩表现现场点评,综合打分。通过答辩考试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实现经验共享。笔者采用实验考试

与答辩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注重考核学生设计技能和实际应用技能。

3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3.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评价较高

该教学模式是否能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在“三结合”教学模式实施一年后,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如图1所示,对“三结合”教学模式的态度的调查中,21%的学生表示对该教学模式非常赞成,44%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较赞成,28%的学生认为一般,5%的学生表示不赞成,2%的学生表示很不赞成。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表示赞成该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践课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在“三结合”教学模式开展一年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进行深入观察,在课堂上表现为很多学生能够被教师的精彩讲解配以实例演示所吸引,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在实验课上,学生对于较复杂的实验开展小组实验,合作积极;对于考试,学生能够按时提交电子作品,并进行精彩的答辩。在访谈中,有学生这样说:“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提高我们的实践技能,并且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对于实践操作性的知识不再恐惧,而是非常喜欢。”

3.2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

高职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篇6

关键词:高职;管理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35-04

实践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活动,这一活动是培养学生掌握技术技能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巩固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把握的有效途径。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它不像理工类专业课程实践的动手因素那么显著。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教学只停留于举例说明和简单的对答,情境模拟任务驱动性和目的性不强;实践教学的考核形式无法满足对技能的考核;实践教学内容模糊不清,理论教学过于呆板;实践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学时的安排过于随意;等等。而与此相对的是,实践教学对于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非常重要,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因此,为破解高职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难题,下文将从课程定位、课程资源优化配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四个方面,基于高职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来探索一条可借鉴的改革途径。

一、课程的定位

(一)基于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进行安排,而是按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来确定,要求学生在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高职管理类专业,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学生的核心就业岗位有五类,分别为基层公共部门、生产企业后勤、企事业单位策划、公关、行政。这些岗位对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求比较高。人际沟通能力,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来说,是重中之重,管理的本质就是沟通,沟上下之意,通左右之情,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四项基本活动,都是在沟通中完成的。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在职业能力的迁移中,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也是题中之义。对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课程来作为支撑,比如课程体系中有《演讲与口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组织行为学》《办公室事务实训》培养管理控制能力,有《会议组织管理》《公共关系实务》作为组织策划能力培养的课程,而《人际交流与沟通实务》就是针对沟通协调能的培养的主要课程。

基于以上的课程定位,《人际交流与沟通实务》课程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专业必修课,也是技能实践课。在教学实施中,不同的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体系结构,也必将发挥不一样的教学功能。我们将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划分为三比七,实践学时占大部分,目的是为了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说明教学目标,认知学派则强调用内部心理过程来描述。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教学目标应该着重说明学习者行为或能力上的变化,显然就是要求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和可观察性。笔者认为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系统,在本课程中,教学目标体现为“知识目标”“职业技能目标”和“职业素质养成目标“的统一。

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熟识沟通过程要素,熟悉各种沟通情景中的应对措施要点及注意事项,掌握书面沟通、语言沟通等沟通技巧的要点。职业技能目标,是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工作场合,根据不同身份的沟通对象,采用适当有效的沟通方案;在工作中正确运用谈判、书面沟通技巧。职业素质养成目标,是让学生形成乐于沟通的意识、善于沟通的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互动,使人际交流沟通素养成为职业技能发挥的催化剂。

二、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课程资源的拓展和改革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组成部分。目前,该课程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改革建设,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兼结合教师团队

建成一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教学团队。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及研究生学历,“双师型”比例达到百分之百,全部的专任教师均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实践课程团队还向相关行业借来“能工巧匠”,聘请行业专家,包括企业资深经理人、公共部门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到学校担任兼职、兼课教师和客座教授。主要任务有三种,一种是开办讲座论坛,一种是指导学生的校外实践实训环节,还有一种是指导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这一团队为实践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活力和强心针,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高职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二)整合校外实训实践资源

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在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课程实践教学所使用的校外实训场地主要是街道办和社区居委,学生将学到的沟通技能应用在街道办等实训基地的实践工作中,当前合作开展的实践项目有社区宣传沟通、入户调查、人口普查、经济普查访谈等,选派学生到街道和社区进行实习,折算成相应的学分。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代替仿真的工作环境,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代替虚拟的工作项目,实现工与学在课程层次的结合,实践证明这一点在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中也是可以实现的。

另外,在校内的实训实践场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校内实训室,实训室已布置为办公室及会议厅的仿真工作环境,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仿真实践相结合,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情境模拟、谈判沟通、危机处理、角色扮演等实训项目。另一类是学校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办公室,如综合办公室、人事处、设备处、教务处、财务处等处室,向管理类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的课余时间就可以在校内参与真实的管理沟通工作,一定的工作时间折算成相应的实践学时。

(三)教材资源的调整

课程相关教材高职高专类的有若干种,但是这些教材大多基于公共课的需要,涉及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沟通技能过少,理论内容所占比例过多,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无法达到就业岗位对行政管理毕业生的技能要求,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目前我们探索使用的是讲义+教材+资料的模式。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内容的取舍,形成了每个内容模块的讲义,每个讲义都有延伸阅读资料及相关背景资料,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同时,编制了每个实训项目的实施和指导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实训项目的教学目的、项目任务、实施手段、实施步骤、任务分析、考核标准。方案在实训项目实施之前通过纸质版和电子版向学生发放。

(四)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

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我们按照沟通技能的类别和应用范围,以及贴合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求,使得教学内容满足现场实际工作过程的需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原则上将深奥的管理沟通理论省略,联系实际工作环境,把课程内容界定为“人际冲突与障碍的化解”“沟通主体分析与策略选择”“沟通对象分析与策略选择”“谈判沟通”“危机沟通”“面谈沟通”六大单元模块。每一单元模块的基本教学思路为:任务情境——任务分析——任务实施——考核标准。任务情境是通过具体的背景材料导出实训任务,接着是对本次实训任务的内容分析和手段工具的运用分析,通过分析后分解完成任务的步骤,指导学生分步分阶段进行任务的实施,最后是考核标准,在学生完成任务后,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任务成果进行评价,最后是教师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

改革教学方法,首先从教育思想上做好三个观念的转变: 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全方位的文化素质教育,变只注重共性发展为也注重个性发展,变适应当前社会需要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教师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中,重点是施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改变学生偏重记忆、理解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新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一直秉持的教学理念是:理论,以够用为原则;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训,以创新为动力。具体运用到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主题研习、感知体验、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现场教学等,以下主要阐述几个主要方法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换位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知识力、评价力和挖掘思维潜力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效果。案例分析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部。传统的案例教学具体实施是教师运用案例对某一个知识点和难点进行说明,或者是一个案例中糅合诸多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分辨分析以巩固知识。在本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我们加入了换位的元素,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同时让教师从“教”的领域扩展到对“学”的参与。每次课的前五到十分钟由学生来讲述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人际沟通失败或成功的案例,并由学生分析当时成败的原因,考虑是否有更优方案,其他学生也可以为其提供方法选择,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分享式的换位式的案例教学法,一来让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二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不同的人和事,学会选择恰当有效的沟通方式。同时,通过师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与体验,交流彼此的经验和观念,实现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平衡,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是经历、经验的意思,即从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创造一个仿真的或真实的环境,使学生通过真实的经历,领悟和发现真理,通过实践体验的环节来达到掌握知识、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计体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从而学习和领悟所需的知识的过程。

以某次课为例,当涉及“沟通客体的某些行为会产生沟通过程出现信息失真”这一个要点时,我们放弃了用讲授法来讲解信息传递的理论,而是采用了体验式教学。具体过程是,教师对第一位学生说一句话,第一位学生把这句话传给第二位学生,第三位学生不能偷听这句话,以此方法传到最后一位学生,告诉全体学生他听到了什么。体验结束并不等于教学结束,如果体验结果无误,让学生总结成功传递这句话的经验,如果结果与教师给定的话有出入,那么让学生来分析在这个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信息失真,如何去改进。通过体验,让学生去亲身体会信息传递过程的若干环节,清楚地把握提高信息保真度的技能要点。

(三)情境模拟三部曲

情境模拟是一种仿真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某种职业或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展开的,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迁移,也直接存在于实际情境。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法,学生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且可以更多地获取与人的职业或专业活动有关的知识,特别是在验证、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自身还能通过直接参与职业实践活动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它的实施过程是在假设的情境中进行,要求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疑难问题等,学生要根据情境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去,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提出观点或拿出方案。

在本课程的情境模拟教学当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步骤,即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如图1所示)。

图1情境模拟三部曲示意图

步骤一是前任务,首先教师给定一个具体情境,情境设置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就起不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失去锻炼学生的意义,但是也不能过于复杂,要有一定的难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情境中有若干类型的人际冲突,有不同职位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也包含不同的特定工作场景和任务背景。

步骤二是任务环,这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部分。在任务的驱动下,各个小组的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各种沟通技能分析情境背景,根据场景中不同职位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沟通目标,运用恰当有效的沟通对象策略,设计沟通方案,同时选取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通过演绎的方式向大家呈现。在这一步骤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不打断学生的演练,不影响学生的思路,在每组演练完毕后暂不做评论,以免影响后面的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学生作相应的观察记录。

步骤三是后任务。各演练小组对本组的沟通方案进行介绍、分析及总结。其他各小组成员对演练汇报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对情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演练小组的方案和演练过程及结果进行总评,找出学生方案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同时,也要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查找根源,给学生以启发。另外,教师还需进行补充知识讲授。

四、建立“三结合”考核方案

采用一张考试卷包罗整个教学内容,这样既不能真正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不易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何。而实践教学的考核注重的应该是技能考核而不是知识本身的考核,本课程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课堂考核与课外实践情况相结合这“三个相结合”,着力构建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如图2所示),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形成对学生职业能力、技能与知识要求的有利反馈。具体来说,总评成绩构成有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出勤情况占5%;第二部分是课堂参与,占10%;第三部分是实训任务,占35%;第四部分为小组实践,占20%;最后是期末考试占30%。其中除了期末考试,其他四个部分采用分阶段分模块的考核方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实践内完成,按照各专项能力的考核要求,采用报告、演绎、操作、策划等多样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给定最后成绩。

当前,办学主体或职业教育研究领域都对现行高职管理类专业教育模式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教学内容学科味道过重、课堂氛围僵化呆板等。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的实际管理能力有许多不满,反映毕业生无法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必须从实践教学的资源、内容、手段、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定位和调整,切入点是构成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基本——课程,从一个个的专业课程入手,对内强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对外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拓宽实践教学的方法渠道,夯实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淑梅,张友宏.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141-142.

[2]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8.

[3]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J].教育研究,2003(8): 18-20.

[4]张玉梅,张庆武.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49.

[5]杨汉洲.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17):55-57.

[6]崔秋香.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高教研究,2007(2)中旬刊:33.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7

单片机以其小巧、功能强大、低功耗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过程中的数据及信息处理和各种智能化仪器仪表中。工科院校中的绝大多数专业都开设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课程,该课程需要较好的电子电路课程知识作为基础,通常非电类专业往往电子电路课程学得就比较少,而单片机课程中的各种芯片又往往都是电子集成度高内部结构复杂。非电类专业该课程只是作为专业基础,教学课时设置通常也都比较短,在课时较短、学生电子电路基础比较弱的条件下,是否能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样一门具有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课讲透讲好,让学生真正学懂能用,直接严重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我们在轮机管理工程这个非电类专业教授该课程多年,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历过困惑,经过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不断思考和探索,我们认为一定要立足于专业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

二、单片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

该课程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总是选用一本通用的教材,课堂以老师顺序讲解教材内容为主,而内容都是从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开始的,以内部的电路联系为主线,介绍各部分的电路逻辑关系。单片机因为高集成度内部结构复杂,内部结构既看不到,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内部各个模块间的关系,一切都听老师讲,抽象难懂难于记忆。所以很多学生从课程刚开始就觉得犯晕,在课堂上不知老师所云为何事,如听天书一般。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尽管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多数还是一片茫然没有兴趣,甚至很痛苦,使得课程后面的内容难于继续,课程的教学难有成效。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一)根据专业优化教学大纲内容

首先一定要十分清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在各种不同专业中的作用,对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对教学内容重新审定,体现出不同专业的侧重点[1,2]。如我们在思考该课程在轮机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时,征求了在船上具有丰富经验的轮机员和专业课老师的意见,定位该课程在轮管专业中不是研究和开发计算机技术为目标,重点是理解计算机技术在船舶机舱各个自动控制模块中的应用。为此我们大幅度简化了许多芯片内部复杂的电路结构原理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芯片的外部特性和应用要求上,增强实际训练,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理解信号在各个芯片间传递的关系,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理解机舱中各个参数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奠定基础。

(二)以项目为导向激发兴趣

在以往教学中,大都注重课程理论的连续和完整性。学时少又要讲许多电路分析,非电类学生就如听天书了。为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调整,将许多章节的内容都做成不同的项目,按专业安排项目具体内容。课堂上我们先提出项目要求,引发学生思考想办法。然后我们再提出单片机内部相应模块的功能与课堂所提项目要求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介绍模块的应用特性,讲明如何应用单片机内相应模块来实现项目要求。我们还把每个项目都做成相应的仿真实验,通过课件课堂演示结果直观[3],让学生如参与其中,增加课堂互动,激发了学生兴趣。我们放弃模块内部详细线路原理的讲述,只是以实现项目目标为导向引入课程知识点内容,让学生在项目目标的实现方法分析中学习了知识点的应用,这对于单片机课程只是应用型的专业已足够,让学生清晰有效地学习知识点。

如课程开篇,我们就以船舶控制中一个极其简单的项目为例子,如下图1中直流电机运行控制中,引导学生分析直流电机是否工作取决于线圈KM是否有电流,而KM是否有电流又取决于P1.0电平的高低,通过作好的课件演示P1.0的电平高低可由单片机芯片加上简单输出命令就可实现,直观的电机运行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单片机芯片可用来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进而介绍单片机的作用及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应用情况。

(三)强化实践环节制定合适的实验内容

强化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单片机实验室通常都配专用实验箱,实验箱中有产家配套的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并有相应电路和程序清单,直接采用实验箱的实验是没有成效的,因为很多学生就是直接调用产家固化在ROM中的程序来运行,结果很快一切正确,但其实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为此我们不用产家配套的实验,自编了各个模块的实验内容。每个实验我们只提要实现的目标,让学生在预习报告中分析写出要利用单片机系统中的哪部份结构,分析实现目标的方案。对于非电类的专业,我们在设计实验内容时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系统模块功能的应用为主导,精心设计项目内容,使得要实现的项目目标所需编程简单,有的甚至只要几条指令就可实现目标。这样的实验课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的理解。

(四)应用Proteus仿真软件

Proteus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软件,可模拟众多的电子元件和单片机系列,能模拟设计电路的运行[4,5]。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既用实验箱的实际元器件进行实验,同时也教学生应用Proteus仿真软件,有的实验可能学生在课时内完不成,一个实验室一般都面对许多专业几乎排满,要做到实验室开放让学生可随时来实际上是有难度的,学生在自己电脑安装Proteus软件,随时可进行实验项目的仿真,如同实验室就在身边,我们用于上课的仿真实验课件也都可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可以很方便地自己做一些应用设计的仿真实验,这对于我们加强实训环节起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让学生真正领悟所学内容。

四、总结

对于非电类专业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我们根据专业情况精心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以应用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直观的实验仿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并加强实训环节。该课程在我校轮机管理这个非电专业的教学中,我们通过近几年的这些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是我们永恒的话题,为此我们愿意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摘要:“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非电类专业中很难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复杂枯燥不易理解。分析了课程与专业的关系,重新制定了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侧重点放在学生专业应用上。改革教学模式,采用以实现项目目标为引导的互动方式,课程知识点内容贯穿于项目中,并通过能仿真运行的课件使课程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实训内容以真实和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实训效果。

关键词:非电类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保亮.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单片机教学的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8-19.

[2]曹建树,等,应用型工科院校单片机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40-42.

[3]许超,等,基于Proteus和Keil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大学学报,2011,(1):25-27.

[4]郭增富.轻松学Proteus[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6-40.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8

1. 课程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具有易学、易懂、难养成的特点, 不仅要学生了解礼仪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意识, 掌握礼仪服务技能, 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该课程教学内容缺乏与行业对接、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这些都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此,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 礼仪教育是服务类专业教育的基础。

对于服务类专业的学生, 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良好的礼仪素养在职场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外在职业形象的塑造, 到内在礼仪修养的展示, 无不体现着对客人的尊重。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 从基层到管理者, 职业形象、待人接物、沟通交流等诸多能力都能体现于良好的礼仪素养。因此, 礼仪教育是服务类专业的基础[1]。

3. 礼仪教育是职业礼仪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 缺乏真实的职场环境, 在礼仪课程学习中, 如果单独按照传统模式教学, 学生无法体会职业情景, 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行业中去, 也很难灵活地解决职场礼仪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此次课程改革,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再到考核方式, 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 礼仪知识与行业紧密结合, 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和情感服务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1.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工作任务为基础, 以项目任务为载体,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对本学院的三个本科专业 (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的礼仪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以“五大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 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进行调研, 充分考虑行业的要求与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 借鉴国内外旅游、酒店、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礼仪类课程群教学改革经验, 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任务, 以完成工作任务深化学习内容”的原则, 编制课程教学大纲, 面向行业岗位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1+4+1”六大课程教学模块为项目依托 (其中, 第一个“1”为礼仪意识唤醒, “4”为职业形象塑造、待人接物处理、沟通交流应对、礼宾次序安排, 第二个“1”为行业岗位礼仪) ,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 以模拟仿真实训来组织教学, 使职业和岗位要求与仿真情境相符, 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紧密结合。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设计了七大学习性典型任务和四个实训项目, 这七大学习性典型任务为认知礼仪、职业妆容与职业着装、优雅姿态与服务手势、社会交往常用礼仪、如何有效沟通、学会次序安排、行业服务礼仪;四大实现项目为仪容仪表训练、仪态礼仪训练、服务用语训练、岗位礼仪训练。

2.

“教、学、练、做”有机融合, 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 建立基于提高学生情感服务能力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情感服务能力为核心, 从礼仪课程特点和本科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全面推广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仿真情境实训、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技能项目实训等, 让学生在创设的工作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教学的具体任务, 引导学生勤于思考, 乐于实践, 在仪容仪表礼仪训练项目中,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职业着装要求, 会打领带、化淡妆;在仪态礼仪训练项目中,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坐、行、蹲姿态, 规范服务手势;在服务用语训练项目中, 要求学生掌握礼貌用语与行业服务用语规范、表情训练;在行业岗位礼仪训练项目中, 要求学生掌握酒店、导游及会展服务礼仪。通过采用项目主体、任务驱动、仿真情境实训、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3. 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考核评价嵌入教学过程, 建立适用、实用、一体化的“两分法”教学考核体系。

本课程考核以促进提高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和培养情感服务能力为主线, 推行课程嵌入式评估, 突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考核, 注重过程考核, 评价主体由学校的单一主体转向学校、行业、社会的多元主体。教学考核将以前知识本位的传统终结式考核改革为能力本位的过程性考核, 兼顾理论与实践, 参照职业标准与学科竞赛相关评价标准, 促进学生“学、做、练”相结合, 不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不断完善自身技术技能的意识, 从而培养一批适应国际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趋势、具有较强情感服务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两分法”考核机制具体是指实训技能模块百分制与理论模块百分制考核, 同时, 把平时成绩与实训技能考核作为课程过程性考核, 理论考核作为期末考核。

其中, 过程性考核成绩 (60%) =平时成绩 (20%) +实训技能考核成绩 (40%) , 终结性考核成绩 (40%) =期末理论考核成绩 (40%) , 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模拟实践、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准备、课后作业等构成, 实训技能考核主要围绕四大实训项目展开, 以小组为单位, 重点考核职业形象塑造和行业情景模拟,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外在职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剧的形式, 让学生把礼仪知识充分运用于行业中, 并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期末的理论考核主要是礼仪的基本知识点、行业案例分析等。

三、课程改革成效

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 理论知识采取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 实践项目让学生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在实训中对礼仪规范有了更加真实的体会, 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学生普遍反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礼仪的热情, 更让他们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通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 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 将会在大学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2. 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技能考核, 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实现项目的训练和考核, 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一方面, 学生在礼仪实训室真正的练习到具体的技能, 切实学到实用的技能, 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把礼仪知识综合运用于行业情景模拟中, 充分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死记硬背。

3.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职业礼仪素养。

在课程学习中, 通过理论知识、实训项目和课外实践, 多方位地让学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尤其是小组的实训项目, 学生在团队中的个人礼仪得到系统提升。同时, 通过行业情景模拟的编排与展示, 职业礼仪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 能将学到的礼仪充分运用, 同时在校外实习中, 也能展示我院学生的礼仪风采。

四、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 职业礼仪素质养成非一日之功。

本课程具有易懂、易会、难养成的特点, 在课程学习期间, 学生们还可以保持较好的学习礼仪的热情和状态, 但把这种职业礼仪素养内化并形成自己的品质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和沉淀。考核成绩高者, 也不能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在课程改革中, 需注意多提供学生礼仪社会实践和行业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接触到岗位中礼仪的重要性。同时, 在学期教学进程中可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以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方面的设计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3], 如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职场礼仪风采大赛, 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我院有自己专门的礼仪队, 通过礼仪队成员的选拔, 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礼仪热情, 另一方面, 让礼仪队成员成为礼仪规范的代表, 尤其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 礼仪队成员的风采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引导礼仪规范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 逐渐将礼仪规范内化, 成为礼仪习惯, 以便更好地提升礼仪素养。

2. 技能实训项目训练人数较多、时间较少。

鉴于课时有限, 学生人数较多, 在过程技能实训中, 难以保证每位学生在实训课上掌握应有的课程技能, 以致在技能考核中, 不能取得较满意的实训成绩。在技能实训中, 以小组为单位, 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的交流和沟通, 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带动的目的;学院配有相应的课程分散实训, 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技能训练, 以获得较好的礼仪课程技术技能, 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注重礼仪知识在行业中的实际运用。

在课程学习完毕后, 仍要注重礼仪知识在行业中的实际运用问题, 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机会, 在与人沟通交流和待人接物方面, 能够有意识地充分运用礼仪知识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互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 把礼仪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联动、整合, 培养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秀的服务管理人才,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新暎.高校旅游专业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160-162.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9

一、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课程是一类要求实践能力高的课程, 尤其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更是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符合现代课程发展需要, 为企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实用性人才。但在改革的过程中, 计算机实践类课程也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 转变思想, 提高认识

计算机类课程是一门要求实践能力高的课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修改教学计划, 不根据实际要求, 加大实验实训比例, 压缩理论教学比例, 认为这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根本。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实践课程中, 不知道如何下手, 对其理论不明白, 就知道按照老师要求打代码, 不知道意义。造成这样结局, 主要是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准, 不知道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针对这类问题, 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整合理论教学内容, 根据企业需要实际工作岗位进行调节,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 以任务驱动模式, 让学生知道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能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不是缩小理论教学, 提高实践教学比例, 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适宜的条件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二) 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是决定因素。高校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是教学改革关键, 我国高校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没有企业工作经验, 计算机类实践课程要求实践经验,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涉及知识比较多, 比如利用语言开发, 开发涉及很多方面知识, 但在高校教语言类课程教师不一定懂数据库, 软件工程、网络, 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编程能力是不现实的, 因此必须加强计算机类教师实践能力, 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二、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在实践类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方案

( 一) 从实践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安排人手

教学内容是教学关键,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设置要合理、符合现代教学发展需要。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先从实际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人手, 对实践类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因为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 教师所充当的角色应该是指引者与引导者, 学生是课堂上主角, 教师与学生角色发生变化, 所以, 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 学生主要是自主进行学习内容的安排, 而要想安排好学习内容, 则势必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并对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知, 而通过这个过程, 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学生自主能力学习提高, 是基于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发展过程,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基于实践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指导, 针对高校教学管理软件的实践课程, 我们则应该以熟练掌握教学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力为成果, 对其成果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在具体实施中, 学生应该以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为整个课程学习的导线牵引, 针对一个特定的系统业务, 由学生自发组织团体模拟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所行使的职能, 并且独立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的处理。让学生熟悉软件过程, 独立完成软件设计, 实施, 测试。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符合成果导向教学模式要求。

( 二) 从实践成果导向教学方法的选择人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两种模式因为, 这两种模式能够很好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并能够实现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关键环节, 科学的教学设计,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基于构建主义的过程体验式教学, 其主要是以成果导向为主, 利用实践课中实际业务流程, 模拟特定的业务系统, 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不同的业务工作流程。基于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应用, 对提高计算机类学生实践能力, 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 其有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贤凤.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学习研究[J].亚太教育, 2015 (19) .

[2]郑津, 张平, 杨梅.利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构建课程考核新模式的探索[J].亚太教育, 2015 (27) .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17) .

[4]杜仪方.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12 (04) .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10

一、课程特征

普通高中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各种社会体验和问题解决等活动, 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理解社会的活动性课程。

它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活动。课程要突出实践过程的体验, 在各种体验中内化知识, 学会合作与交往、建立个人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也是这一课程与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最鲜明的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真实性。课程是紧紧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的,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活动场景。真实的活动场景与真正的活动体验,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社会人。

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辅助。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强调要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 突出培养学生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成性。所有的结论不是预设的, 而是在活动中生成的。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 新的目标不断生成, 新的主题不断生成, 新的知识不断生成,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 认识和体验不断升华, 创造性的火花随时迸发。

综合性。课程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综合和重整, 是一个知识、经验与方法内化的过程,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综合, 要体现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内在整合。

二、课程内容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调查探究活动, 主要指学科以外的调查探究学习活动。

社会实践, 主要指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等。

校园文化活动, 主要指班级活动 (主题班会、校园值日) 、团队活动 (学生业余党校、五四节等各类节日活动) 、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专家学者讲座、各类学生论坛、成人宣誓仪式、春游、跨县市省乃至国界的结对学校的互访交流活动等。

学生社团活动, 主要指天文社、动漫社、航模社、文学社、校广播站、校电视台、专项体育运动队、合唱团、舞蹈队、记者团、摄影社、集邮社、趣味实验社等。

通过这些活动, 主要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交往能力, 这也是与兴趣类选修课程的区别点。

三、课程目标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设置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 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不仅对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有着独特的价值, 而且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学科领域的学习也有着明显的作用。

一句话, 这一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获得亲身实践的积极体验, 激发学习热情,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增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 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开发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鼓励学校与社会机构包括不同行业联合开发, 可以引进国内外精品课程, 也可以进行二次开发。但从目前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看应该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学校自主开发要紧紧抓住“六个关注”。

一是关注时政, 也即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当前, 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大变革中, 当今世界也正发生大转折。大到世界、国家, 小到社区、乡村, 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 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有待于正确地认识和解决, 不论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 亟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可谓应接不暇,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课程资源。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与繁殖状况及防治方法的探究、吊兰在净化家居甲醛污染中的作用研究、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情况调查、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素质与心理状况的调查、计算机周围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护调查研究、钱江跨海大桥的经济学思考、电子垃圾———人类的又一杀手、养猪业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绿色农药”杀死松毛虫的实验探索等, 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中做过的调查探究课题。

二是关注地方的国有巨型企业。因为是国有巨型企业, 人才多、技术强、人脉广、资源丰;因为是建在地方, 他们也要依赖地方的支持, 所以便于联系沟通, 赢得他们的帮助, 课程开发容易成功。如我们海盐, 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所在地, 一期工程正常发电后, 续建了二期、三期, 现在是中国的第一个核电基地。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国有巨型企业, 组织建立了核电科技活动基地, 请专家介绍核电知识, 讲解核电站工作原理, 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访问, 并成立了秦山核电站环境污染调查研究兴趣小组, 对秦山核电站及周围地区的核污染展开了全面调查, 用具体数据证实了核电站对周围地区核污染的程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 缓解了周围地区人民群众的担忧,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生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奖。

三是关注地方的特色产业。凡是地方的特色产业, 往往形成一定的规模, 且一定有为这一特色产业服务的管理部门与技术队伍。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与本地的特色产业结合起来, 实践场所容易找, 外聘辅导教师容易请, 新的技术信息也容易得到, 因此也容易成功。我们海盐县圩城、富亭、武原等乡镇的葡萄种植非常发达, 远近闻名, 农业经济局与乡镇有专门的技术指导站与技术指导员。我们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就与这一特色产业结合起来, 每个学期都成立了许多主攻方向不同的调查探究兴趣小组, 聘请了有关技术员为校外辅导员, 一个学期下来, 各小组均取得了良好的调查探究效果, 有的研究报告还在省及全国的科技创新大赛与研究性作文大赛中获奖。

四是关注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拿我们海盐县说吧。海盐县历史悠久, 是史前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一年 (公元前222年) 被秦国命名而设立的一个县, 至今已有2232年的历史了, 且一直保留着古名。省级风景名胜区———融山、湖、海为一体的南北湖, 不仅景色秀丽, 风光迷人, 而且孕育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民间传说。省级保护文物———钱塘江海塘, 巍然矗立近千年, 闻名遐迩。自然山水的神韵和历史文化的遗存形成了海盐独特的人文文化。笔者以为, 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发社会实践类课程。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乡土名人贤士, 这些乡土名人贤士同样能成为课程资源。在假期中引导组织学生前往名人故居参观, 并通过现场采访、资料查找、书信联络等手段, 收集名人故事和名人作品, 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深受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是关注地方的发展与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各地经济突飞猛进, 变化日新月异, 每个地方都有她发展与变化的原因、特色与前景, 这些同样是我们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资源。

六是关注校园。校园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学生通过校园生活获得知识、培养心智、提升能力。校园是值得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大大开发的一块宝地。如口香糖对生活环境污染的调查、对冬天教室空气污染程度的测试、课本中的菌落研究、草坪对静化校园空气的作用研究、学生课桌的最佳设计、校园饮用水二次污染的调查、电脑桌的改进设想、学校课外教育互动管理系统、多功能课桌椅、高中生肥胖原因的调查分析、一诺千金何处寻———中学生诚信状况调查研究、校园纸张浪费情况调查报告、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与改进构想等课题, 都是笔者指导的学生在校园这块肥沃土地里培育出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艳丽花朵。

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 结合自己学校教师的特长, 结合当地的课程资源, 充分彰显自己学校的特色。

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般来说, 学生某一方面的生活经验足, 那么这方面的知识也多, 在活动中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形成自己的特色, 课程容易成功。如来自农村的学生, 车模、航模、无线电遥控、电脑等, 他们接触不多, 但他们对农业、林业、渔业、家畜饲养、特种养殖业却十分熟悉, 甚至有的人还非常精通。从这个意义上说, 农村学校, 没有理由抱怨课程资源贫乏, 只要善于开发, 农村学校的课程资源远比城市学校丰富。

三是力求规范。不能只满足于已经开发了多少门课程, 而要认真审核已经开发的课程是否规范。只有规范的课程才有生命力, 才能可持续,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专业理解课程, 至少应该具备四个内在一致性的要求:明确的目标, 即把学生引导到哪里 (目的) 。适切的内容, 即用什么来引导学生到那里 (目的) 。有序的实施, 即怎样带领学生到那里 (目的) 。恰当的评价, 如何确定学生已经到了那里 (目的) 。因此, 学校要制定出规范的课程开发与编写要求。

四是要打造精品课程。开发课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不要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和填满课表, 开发一门扔一门, 要珍惜已经开发出来的每一门课程, 开发前仔细论证, 反复审核, 开发后认真总结, 不断完善, 力求开发一门成功一门, 打造出能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因此,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课程开发管理机构。

五、课程实施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是在课外实施的, 从我校的教学实践看, 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批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 所以, 学校要强化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

首先要配足配全指导教师。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指导教师人力资源的最优化, 有利于对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学校要建立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指导教师教研组, 指导教师由专任教师和课题活动指导教师组合而成。依据我们学校的实践经验, 每个行政班配备一名专任指导教师, 一般在班主任、副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中挑选。学校要统筹规划, 发现人才, 培养骨干, 聘请称职能干的教师担任。课题活动指导教师由学生自己选聘。

其次要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专任教师的责任:一是在理论与方法层面设计教学方案并实施相关的理论课教学。二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负责调查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学生管理;开题论证和结题汇报的组织工作;审核课题立项中的程序问题, 监控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三是指导、督促、检查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指导工作。

课题活动指导教师的责任:帮助学生论证课题, 确定研究内容、范围、方法, 指导学生撰写活动实施方案, 指导学生探究实践过程和撰写研究报告, 帮助学生联系、协调外出调查活动的单位与场地等。每个指导教师以指导2~3个课题为宜, 最多不超过4个。

另外还要明确指导教师的课时工作量, 以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六、课程评价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对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 即通过评价及时指导和帮助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活动, 发挥导向和监控作用, 同时突出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功能。

评价内容。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评价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与态度, 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 与他人积极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等。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如感想、体会、总结等。三是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发展情况, 如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主要评价学生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四是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情况, 如在活动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持之以恒、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善于合作共事、共同分享的团队精神, 以及社会责任感和比较宽阔的视野等。五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如善于用新的视角看问题, 大胆又合情合理地想象, 勤于动手尝试实践等。

评价方式。评价的方式很多, 从我们学校的教学实践看, “三结合”的评价方式比较实用, 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形式。

学校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档案, 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 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自觉进行反思。也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同时关注身边的同伴。教师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中应营造一种相互学习的氛围, 使学生养成接纳他人、欣赏他人以及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的优良品质, 为学生之间开展评价互动奠定基础。教师还要精心观察并留意每一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通过一定形式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记载下来, 使评价更准确、更全面, 令人信服。

应用实践类课程 篇11

关键词:能力 管理类课程 考试改革

课程考试是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其功能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考试模式关注学生课本知识的掌握水平,考核方法侧重应试,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中,高校必须加强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使之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相配套,将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纳入考核,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基于能力的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学习的指挥棒,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传统的考试大多采用闭卷的笔试为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限于课堂讲授和课本内容,考试成绩主要以卷面成绩为主,重视考试结果,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出现了重理论知识轻操作技能的学习状态和应付考试的态度,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传统的考试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能力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客观上要求高校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新探索。

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应用人才,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试改革必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更加关注对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和提升。因此,基于能力的管理类课程考試改革要对考试的内容、方式、成绩评定等进行重新审视和革新,突出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提高对实践能力和学习过程考核的要求。

二、基于能力的管理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

基于能力的管理类课程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注重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注重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相结合;注重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注重教师考核和学生考核相结合。

(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侧重于职业能力的考核。

第一,考试内容以工作情境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根据社会岗位群的要求,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点考核,做到考核评价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考核评价运用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如《人力资源管理》中“面试的基本程序与技巧”这一知识点考核,我们采用情景模拟的形式,让学生组织一次面试,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第二,考试内容是以综合性考察为主,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或模拟情境设置考核内容,要求查阅文献或搜集相关材料,分析所给题目并尝试性地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或者调查研究相关课程内容。如《市场营销学》课程中考试内容之一,结合当前“李宁”运动服面临的营销困境,分析以下问题:1.目前“李宁”运动品牌的新闻事件有哪些?2.试分析购买“李宁”运动服的影响因素及购买行为类型。3.请思考“李宁”运动品牌的竞争对手有哪些?4.结合上述资料分析,“李宁”运动服的未来“4P”营销策略。该考试题目综合考察《市场营销学》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竞争战略和“4P”营销策略。同时,该考试题目一方面要求上网搜集相关新闻事件,另一方面要求利用相关理论分析企业实际情况,还要求站在企业角度提出建议。

第三,考试内容既有课堂讲授的知识点的应用,也有课堂上的演示案例的参考应用。

第四,考试内容突出了时代性。考试内容中涉及的企业实际情况都是近三年实际问题或经典案例。

第五,考试内容以题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随机抽签选取考试内容。

(二)考试方式改革

考试方式多样化,可以根据学科具体内容和性质确定,重点考察学生多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采取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演讲汇报、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

考试分为个体考核和团队考核。团队考核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小组成员以5-8人为宜,管理实行组长负责制。考试注重小组学习的竞争与合作,既希望通过合作共同完成考试并取得较高的团体分值,又要在小组内部通过竞争获取较高的个人分值。个人考核主要是平时考核,考核学生的个人表现;团队考核主要是期末考核,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程度和对团队的贡献度。

(三)考试成绩评定改革

考试成绩采取多元化考核。

一是考试成绩构成。课程考核要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既要注重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因此,考核成绩,采取“对半分制”,即平时成绩占50分,期末成绩占50分。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出勤,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参与度,实践教学表现等。期末成绩评定的依据是学习小组提交的纸质版成果和演讲汇报。纸质版成果可以是调查研究报告、分析统计报告、专题方案报告、商业计划书、企业管理策划书、小论文、小创意等等。纸质版成果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提交一份。纸制版成果占20分;演讲汇报由主讲教师和评价小组教师从成果的科学性与完整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成果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对小组成员的汇报情况作出评定,演讲汇报由学习小组推荐小组代表汇报,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演讲汇报占30分。

二是考试评价主体。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学生成绩的考核主体包括主讲教师,评价小组教师,学生(包括自评和互评)。评价小组教师来源于主讲教师及同行;学生主要是其他小组成员。教师考核包括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以此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自评和互评包括自我表现、团队合作情况、成果贡献度,让学生对自己和团队成员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体现各成员在小组中工作贡献的差别。主讲教师占50%,评价小组教师占30%,学生自评和互评占20%。

三、改革效果

(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兴趣

考试内容一方面随机抽取,而且小组之间的考试内容不同,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不仅有课本知识点的应用考察,还有演示案例的参考应用考察。这对于传统考试中出现的作弊,划重点,抄作业等是一个有力的打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考试成绩加大了平时成绩和团队成绩,有效防止了学生的侥幸心理。

(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必须改变片面的追求考试成绩的传统学习方式,现在不但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学和思考,而且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还要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在更广阔的课堂中进行知识探索和能力训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及潜能。无论是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成果汇报,还是学生参与考核,这都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试还要求学生尝试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侧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改变了学生重知识学习、轻实践能力培养,重记忆、轻应用的学习方式。

(三)强化了学生的各种管理能力

首先,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考试内容大多来源于企业的实践活动面临的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直观、准确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程度;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考试进行团队考核,因此,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需要每个成员进行分工、配合、协同支持,通过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技能;第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演讲汇报等,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训练作用。第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学生受到了锻炼,增强了参加社会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月琴,黄水灵.经管类课程综合性全程动态考试模式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考试改革与实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44-13245,13248.

高职编程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篇12

有研究者提出, 将实际的项目分割成不同的学习情境, 贯穿到前期教学中, 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在初期学习中接触软件项目,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在高职学生接受初期基本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 引入项目片段, 成效有好有坏。容易实现的项目片段或子项目,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自信;而关联度较大、知识涵盖面较广的子项目, 则会起一定的反作用。

鉴于此, 在软件编程类课程的深化改革中, 可采取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三步教学”的模式, 即“入门+提高+应用”的三步教学, 旨在建立典型的且为技术精髓的模块库、案例库、素材库及运行项目, 使学生在初级、中级、高级阶段都能得到充分的实践, 体验编程带来的成就感, 为开发专业软件项目储存必备的知识, 最后学习一个大型项目的完整开发过程, 为以后的实际项目开发积累一定的经验。

笔者是这样组织教学内容的:第2节详述实践教学中的“三步教学”模式;第3节详细介绍《C#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三步教学”的实践教学设计;第4节给出结论。

实践教学中的“三步教学”模式

在任务学习中入门 任何一种编程语言的学习, 都需要掌握从入门到项目开发所必备的知识。入门的知识主要包括开发环境、语言基础知识、流程控制语句、字符和字符串处理机制、设计模式、异常处理及程序调试等等。学习者只有熟练掌握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 能够开发一些小型应用程序, 入门的部分才算达标。在编程类课程教学中, 提出概念———解释概念和语法基础知识———举例说明是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详尽, 但却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 设计涵盖知识点的有趣案例, 探索有效的任务驱动式入门教学是必要的。笔者在《C#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的改革中, 对入门阶段的实训讲义, 在每部分知识点中都设计了典型的实践任务, 比如, 在C#的语言基础部分, 教学的知识目标是掌握C#中的程序结构、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和运算符等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中, 会分配比较多的课时详尽介绍这些语法知识, 但是效果很有限, 有些学生甚至对烦琐的语法产生畏惧心理。笔者在整个“入门”阶段的教学设计上, 给出了如“加密算法实现”等典型任务,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采用“倒叙式任务驱动”教学, 即先给出任务的全部代码, 演示给学生看, 再详细讲解, 让学生模仿。这种“我做, 你看;我讲, 你做;你做, 我看”的“倒叙式任务驱动”教学, 配合入门阶段典型的案例库, 有效地克服了学生“望程序生畏”的情绪。

在综合案例学习中提高 熟练应用基础知识, 并能够在单项的应用开发中磨炼开发思想, 是提高阶段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 比如数据访问技术、报表制作、文件读写、绘图、网络编程技术、注册表技术、程序打包部署等。通过提高阶段的学习, 应使学生可以开发常用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并能够综合应用编程语言的知识点, 使用文件流、图形图像、网络、多线程及注册表等知识开发综合应用程序。在提高阶段的教学中, 应强调以开发实践为原则, 结合多教学视频, 通过NET开发中最常见的典型模块和项目, 详细介绍数据访问技术、报表制作、文件读写、绘图、网络编程技术、注册表技术、程序打包部署等热门开发技术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在项目学习中应用 编程类课程的学习, 积累学生的代码量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这个量的积累可以在应用阶段完成。在教学改革中, 教师可与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一起开发出符合企业要求的, 能够代表当前主流软件开发模式的项目———大型、完整的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 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 按照编写项目计划书→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创建项目→实现项目→运行项目→测试项目→系统打包部署→解决常见开发问题的思路组织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理解、跟做, 积累代码量和项目开发经验。

《C#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实践教学的“三步教学”设计

《C#企业级应用开发》的典型任务+案例+项目设计 具体如图1所示。

《C#企业级应用开发》的课时分配《C#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的“三步教学”的课时分配如图2所示。

《C#企业级应用开发》的评价体制 针对编程类课程的特殊性及能力本位的要求, 在《C#企业级应用开发》的学习效果评价中, 我们采用了网络考核与上机考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在实际教学中, 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融合在一起。在相关课程的网站上, 针对入门、提高和应用阶段的每一个素材, 都提供了相应的源代码及视频, 这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同时, 在每个阶段都提供有相应的综合编程题, 学生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编写, 记入平时成绩。在学期末的上机考核中, 也会抽取部分现场编程题目, 考核学生的编程素质, 这项成绩记入期末考试成绩。多种考核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对编程能力的掌握。

将实践教学的“三步教学”模式应用到《C#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中, 实践表明, “三步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程序类课程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也可以积累学生的项目开发经验。

摘要:在软件编程类课程的深化改革中, 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可采取“三步教学”的模式, 采即“入门+提高+应用”, 建立典型的且为技术精髓的模块库、案例库、素材库, 通过运行项目, 使学生在初级、中级、高级阶段都能体验编程带来的成就感, 为开发专业软件项目储存必备的知识, 并通过学习一个大型项目的完整开发过程, 为以后的实际项目开发积累经验。

关键词:高职,编程类课程,三步教学,软件蓝领

参考文献

[1]朱翠苗.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计算机时代, 2009 (10) .

[2]俞仲文, 刘守义, 朱方来, 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旧桥梁加固改造方法下一篇:历史教学和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