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2024-09-24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精选9篇)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篇1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知名女作家, 她不仅多产, 而且创作题材涉猎广泛, 被称为“无法归类的多丽丝·莱辛”。《幸存者回忆录》出版于1975年, 可谓是莱辛的自传, 从她接下来在1994年出版的自传《在我的皮肤底下》来看, 小说中艾米丽在墙后世界的经历就是莱辛童年的真实写照。莱辛只是借助艾米丽这一形象来回忆她那不愉快的童年生活, 这部小说是她对自传的一次尝试。并且它也代表了莱辛写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自这部小说出版以后, 她开始转入科幻小说系列的创作。经过文本细读, 笔者认为小说中的人物都代表着艾米丽分裂人格中的不同方面。下面, 笔者将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理论, 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

1. 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种混沌状态, 一锅沸腾的激情。我们设想, 本我与躯体过程直接接触, 从躯体过程中接受种种本能需求, 并使这些需求在心理上表现出来, 但我们说不出这些接触发生在那一个层次上。这些本能给本我注入精力, 但是本我既没有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意志, 只是一种本能需求按照快乐原则得到满足的冲动。当然, 本我完全不懂什么有价值,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什么叫道德。[1]

《幸存者回忆录》中, 来自地下铁道的孩子帮可以看做是本我的体现, 因为他们仅遵循“享乐原则”, 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2]他们代表着人的动物性, 没有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意志, 不断地寻求发泄, “她把食物递给他们, 他们当场就吃起来, 撕扯, 啃咬, 互相吼叫”。“他们不会有秩序地坐在地板上等被人递上食物, 而是站着从经过他们面前的托盘里攫取食物, 囫囵吞下……当没有足够的食物满足他们被激起的欲望时, 他们就尖叫着、讥笑着跑遍房子的各个角落, 砸烂一切”。[3]这表露出地下铁道的孩子帮从来不考虑什么善恶道德, 只要能给心理生理带来快乐, 他们什么事情都会做。他们烤老鼠吃, 甚至还谋杀人准备吃人肉。这群地下铁的孩子帮, 正如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本我, 它是一种原始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的中心, 它是无意识的。

代表着原始冲动和各种欲望的本我在幼年艾米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孩子, 艾米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可是母亲从不愿在她身上花费任何时间, 只会不断地责骂她。在母亲身上, 艾米丽寻求被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于是她把目光转向了父亲。可是父亲只会和她玩下流的挠痒痒的游戏。寻求父母亲关爱的欲望始终得不到满足, 于是艾米丽做出了惊人的反应。“她把大便拉近崭新、白色的床上, 然后抓起那东西, 带着胜利河快乐的短促尖叫, 将粪便涂抹的到处都是。她抹在床单和毯子上, 抹在摇床的木头上, 抹遍了自己的全身, 脸上和头发里也是。然后她坐下了, 活像一只小猴子, 一幅沉思的表情, 她在品尝, 在消化。”[3]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一书中把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比作骑士和马的关系, 这里艾米丽就像一匹失去控制的马。她寻求被爱的欲望屡次受到外界的压抑后采取的几近疯狂的做法正是本我的迸发。

2. 自我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 因为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 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不仅必须寻找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2]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它要同时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 而且还要尽力调和这三位主人的吩咐和要求。这些要求总是各不相同, 而且常常是水火不相容;无怪自我常因无法应付而让步, 这三个暴虐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1]

处在现实中的艾米丽对于叙述者“我”无条件地有求必应, 唯命是从。“我不做邋遢鬼, ”“我一定打扫干净, 尽快打扫干净。”“艾米丽淡褐色的眼睛很敏锐, 充满戒备。”[3]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艾米丽人性中最原始、最自然的本我已经被童年时父母的冷漠和折磨所扼杀, 她学会了如何装出乖乖女的样子与外人打交道, 她已不再是那个追着母亲要抱抱的小女孩, 而是对周围一切充满戒备, 把任何进入视野的人看作是一种威胁。当然, 在经受了那样痛苦的童年生活之后, 她这样做也可以看做是她与现实妥协的一种表现。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今天这个样子恰恰是由于那些造就了我们自身的各种要素之备受压抑。[4]

长大后的艾米丽学会了如何压抑本我的冲动, 迎合现实的要求。“但身为艾米丽, 她当然觉得有必要去取悦别人、安抚别人, 于是她用微笑加以掩盖:必须隐藏和淡化她真实的恼火和真实的情感。”[3]同时, 她也把别人的目光和社会的要求当做塑造自己形象的标准。在经历了被马路上的男孩对自己的形象议论之后, 艾米丽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了。她体重减得飞快, 并且冒险到市中心为自己买回衣料和旧衣服来装扮自己。当她穿上那件艳俗的猩红色晚礼服时, 她把自己装扮成可笑的玩偶, 既具挑逗性又无法自立, 说明她已经开始迎合把女人打扮成这样的男人的幻想。此外, 艾米丽的才干与杰拉尔德或任何别的人比起来丝毫不差, 但她却没有选择做某个群体的首领。对于艾米丽来说, 唤起男人留心和注意的渴望已经耗尽了她可以成为某个群体首领的主动性。艾米丽此时的选择符合父权中心体制对女性的要求—永远的附属于男性, 做其贤内助。“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已经在艾米丽心里生根发芽。以上分析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理论:自我是人格结构的中枢系统, 是人们行为动机的控制器和调节器, 它在面对本我和超我两方面的压力下, 试图调和两者的矛盾, 按照现实原则根据外界环境的条件采取合乎常理的行为决定。[5]

3. 超我

超我则是外部世界在人内心的反映, 表现为人人都必须遵循社会道德准则这样一种意识, 也就是俗称的“良心”。超我是本我的压制者, 依靠的是“求善原则”。[1]

超我是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的, 即根据父母的价值观, 儿童的某些行为因受到奖赏而得到促进, 而另一些行为却因被惩罚而受到阻止。[2]当艾米丽要求得到母亲的关爱一次次遭到无情拒绝之后, 母亲的话深深印在艾米丽的心上“艾米丽, 你是个不听话的女孩, 不听话, 不听话, 不听话, 讨厌、污秽、肮脏……”[3]母亲对艾米丽要求被爱的责骂与惩罚逐渐被艾米丽内化, 她不敢再去主动要求被爱了。杰拉尔德天生守护人的身份让艾米丽觉得找到了庇护所, 找到了家的温暖, 她洋溢着幸福感和激情。可是儿时的阴影让她不敢主动要求爱, 她只能小心翼翼的被动守护着她得到的爱。“当她感觉自己处在中心地位的地方身份不确定、缺少支持时, 便像凋谢了一般, 没有了光彩。”[3]

作为天生守护人的杰拉尔德, 他收留了一群十二三岁无家可归的孩子, 并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照料。他那保护弱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不顾一切地去救助那些地下铁道的孩子帮。他不能容忍那些孩子先前的境况, 把他们安置起来进行规劝和是非观教育。尽管他原先的帮派成员由于地下孩子帮的进入而离开, 而他和艾米丽也不断遭到地下帮孩子的袭击, 他仍然不放弃对他们的感化。杰拉尔德是“超我”的化身。

雨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超我的体现。第一次对雨果的描述是这样的, “它是什么?反正是一只动物, 有斗牛犬的个头儿, 体型更像一条狗而不是一只猫, 但它的脸则是猫的侧脸。”[3]了解莱辛的人都知道, 猫狗这类动物伴其一生, 她也写过不少关于猫和狗的文章, 比如《特别的猫》以及短篇小说《两只狗的故事》等。在她的笔下, 这些动物通晓人性, 模样也大都惹人爱。而在这里, 她把雨果描述成一只既像狗又像猫的动物也许正是为了说明在生活中, 人类为了履行社会文化道德规范, 为了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 必须对本我进行压制, 呈现出不同于本来面目的超我。

小说中那面能自动开启通往过去的墙就像一面镜子, 它可以映射出莱辛压抑的童年生活。她之所以选择艾米丽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而不直接写自己, 是因为当时的她还没法直视自己痛苦的过去。通过一系列的挣扎, 在小说的结尾, “两个走得很快, 跟着那一个在前面领路的她, 她要带艾米丽和雨果离开这崩溃的小世界……两个人在跨越另一道门槛后, 立刻转过了脸, 笑了……”[3]他们走进了那只黑色的钢蛋, 笔者认为钢蛋在这里意味着完整、完满的意思, 预示着艾米丽达成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 走向了人格的完整。同时, 也象征着在完成这部作品时, 莱辛终于将她那痛苦的童年描述出来, 她的心结终于打开。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说, 在完成这部作品之后, 莱辛也获得了救赎。

摘要:《幸存者回忆录》中, 莱辛通过叙述者“我”的视角描写了墙后面的世界和窗外人行道上的世界, 它们在艾米丽的人格形成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以期探索小说主人公艾米丽也即莱辛的童年生活对自我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幸存者回忆录》,弗洛伊德,自我,本我,超我

参考文献

[1]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书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J].天中学刊, 1998, (13) .

[3][英]多丽丝莱辛.幸存者回忆录[M].朱子仪,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社, 2009.

[4][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洪增流, 郝燕.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8) .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篇2

11级汉语3班 11100319 吴越滢

【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即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在世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美学理论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关键字】意识与潜意识 俄狄普斯情结 失言 【正

文】

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发现,在人的意识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在遇到阻碍的场合下就转化为神经病的病理症候。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鲁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提出了“潜意识”概念。书中认为在我们觉察到的意识性观念之外还存在着潜意识观念。并强调:“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因为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得非常紧密,它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多。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又被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它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虽然暂时是无意识的,但是比较容易转化为意识。而无意识作为心理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识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其核心要素是性冲动、性本能、性欲望,它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一部分。在表现上多为盲目的冲动、生物的本能和被压抑的欲望。倘若用冰山来比喻的话,意识只是浮于水面上的小部分,而无意识则是藏于水面之下的那大部分。

弗洛伊德早期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这一学说从两个前提出发:首先,它“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其次,就是肯定那些不论就狭义还是广义来说,人们都只能称之为性的本能冲动,它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成因中,起着一种极不寻常的巨大作用,而那些冲动还是一种从未充分肯定的成因。”由此可见,依据弗氏的理论,无意识对于人的行为可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分析:

《哈姆雷特》之俄狄普斯情结:对于哈姆雷特对于复仇的延宕一直有众多学者尝试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去解释,而弗氏理论认为,他犹豫不决是因为他意识里面的崇高的价值观念与他无意识里面的俄狄浦斯情结与发生了严重的矛盾与冲突。

哈姆雷特视克劳狄斯为毒蛇,杀死自己的哥哥取而代之篡夺皇位,更娶了自己的嫂子。在哈姆雷特的意识层面,他原有的道德价值判断认为克劳狄斯的这种行为应得到严厉的惩罚。然而,在哈姆雷特的无意识里面却潜藏着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弗洛伊德指出,所有的男孩都有恋母嫉父、弑父娶母的心理倾向,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体现。一般男孩会在5岁左右产生这种情结,但随着心理的成熟和外部社会道德伦理的教化和规范,这种心理会逐渐消失,倘若这种心理没有得到恰当的引导,那么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按着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在哈姆雷特的无意识里面,在他的幼年时期就爱恋着母后,仇视父王,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除掉父亲,成为站在母后身边的那个人。然而克劳狄斯谋杀国王而篡位娶嫂,与他自己无意识的弑父娶母的心理倾向一致,使他从这一丑恶的罪行中觉察到自己也有同样的罪恶心理,因此变得惶惑迟疑,难以下手复仇。他自己也难以确定自己的报仇动机。他不知道所谓的报仇,是因为克劳狄斯杀死了他的父亲,为父亲报仇,还是因为克劳狄斯娶了他的母亲,为自己报仇?“哈姆雷特可以做任何事情,就是不能对杀死他父亲,篡夺王位并娶了他母亲的人进行报复,这个人向他展示了他自己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愿望的实现。这样,在他心里驱使他复仇的敌意,就被自我谴责和良心的顾虑所代替了。它们告诉他,他实在并不比他要惩罚的罪犯好多少。”可见,哈姆雷特的“本我”有着仇恨和屠杀父亲的愿望,有着对母亲的性冲动,当他意识到这种愿望和冲动时,他又被充满道德伦理的“超我”所束缚,而产生罪恶感,因而限制了他的行动。

相对于俄狄普斯情结,女孩也会产生恋父情结,即厄勒克特拉情结。这一点在现代作家张爱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许正是因为童年失去了母亲的陪伴,一直在父亲张志沂的悉心关怀下成长的张爱玲对父亲有着特别的依恋。张爱玲自幼天资聪颖,颇得张志沂喜爱,时常亲自教她读书,为她的作文写上眉批和总批。即使是出入咖啡厅、舞厅等消遣场所也带着张爱玲。父亲是她童年最温暖的一抹暖色,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她笔下《心经》的女主角许小寒才会对父亲有这样的纠缠和依恋,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恋上足够做她父亲年龄的男子。

鲁迅《肥皂》:小说基本情节围绕“肥皂”展开,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大都与“肥皂”紧密关联,而“肥皂”就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触媒”,具有一定的深层象征意蕴。

四铭在街上见到那位十八九岁的女乞丐,并不是马上产生肉欲的邪念的。当时在场围观的一个光棍说,“阿发,你不要看这货色脏,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这才刺激了四铭,引起欲念。肥皂马上成了四铭“性幻想”的触媒。由于四铭是有身份的人,受家庭、道德等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其对女乞丐的欲念不可能如同“光棍”那样在意识层次上肆无忌惮地表露出来,而只能深藏于潜意识层次里。但欲念一经引动,总要顽强地试图冲破压抑寻求出路,对女乞丐的“性幻想”,就是一种表现,连四铭自己对这种“性幻想”也并不觉察,他很难加以控制。

在“性幻想”中,女乞丐身上的“脏”,是一种阻隔,这“脏”与诸如身份、家庭、道德等条件的限制一样,都对四铭的欲念宣泄起着障碍作用,那么可用以洗去脏物的肥皂,也就代表了消除“性幻想”障碍的一种反抑制的力量。而在四铭的,“性幻想”中,肥皂又“咯支咯支”地直接接触“性对象”的肉体,于是这“肥皂”本身很自然又与女乞丐肉体相联系,并转成女乞丐的象征。四铭受到光棍的“启发”后,就买了一块肥皂。然后不断地重复“咯支咯支”这一猥亵的话,都是受“性幻想”的支配。有双重象征含义的“肥皂”就这样引动并左右着四铭的全部潜在“性心理”活动。

人的意识是受社会的道德伦理等外在因素所影响的,而人的无意识往往暴露出人最本能的欲望,当这两种意识发生冲突时,人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反常的举动。例如,文中当四铭回忆起学生对他的嘲笑,邵分地意识到自己感情上的“出轨”之后,可能多少产生一种罪恶感,甚至为此觉得丧气。但他并不能在潜意识支配下,也不可能面对自己真正的感觉。所以他就不自觉地“外射”这些“罪恶感”,把自己所要面对的事实伪装成是别人的罪过,让别人去做“替罪羔羊”,自己以此得到一些安慰。四铭大骂“学生”、“剪发女子”与“新文化”如何“不道德”,潜意识中是要把自己真正的“不道德”掩盖起来,他用这种格外激烈的态度去伪装自己,使自己相信他的外在意识行为才是自我的真实的道德表现。有人把四铭“无名火”看作是一种明确的阶级意识的表露,或明确的两面派手段,但从弗氏理论来看,这是一种受下意识支配的失态,一种貌似正常其实不正常的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此外,四铭的无意识中的性心理还表现在失言上。对于肥皂接触女乞丐的胴体而发出“咯支咯支”声,仿佛已成为四铭心中一个性的符号,他在听到那个光棍所说的污言秽语后鬼使神差地买了肥皂,并在回家后反复回忆起和提起这件事,以及在何道统与薇园的到来后又向他们讲述了这件事,并情不自禁地提起“咯支咯支”。但当何道统高声喊出同样的“咯支咯支”时,四铭便“债愤的”喝止,生怕引动家庭干戈。这种矛盾的行为也充分体现了无意识对人的行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在社会道德伦理的束缚下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篇3

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量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透过对Dan Millman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情感大于理智,本我是放纵的。Dan Millman在训练中为了证明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吊环王”,不顾任何危险地想尝试完成当时世界上还无人能做的团身三周空翻。 与此同时,过分骄傲的本能欲望侵蚀了他的心灵。当他凌晨三点偶然来到加油站,遇到“苏格拉底”,他说道,“我知道的比你认为的要多。”“我老爸有大把大把的钞票,学业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拿的全是A。我有一帮铁哥们,我身体强壮,身边女人围绕。”他所说的一切都表明非理性的本我在他的精神活动中占据优势。因此失眠成为他的人格内部比例失调,逐步自我迷失的具体体现。

二、矛盾中的自我

自我(ego)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

Dan Millman希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于是来到加油站希望“苏格拉底”将诀窍传授于他。这表明Dan Millman的自我人格渐渐分化出来,开始有了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意愿。 可是“苏格拉底”仅是让他擦汽车玻璃、刷马桶。“不准看电视,不准吃肉,不准做爱”,让他摆脱令其上瘾的事物。这一切是在告诉小伙子,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由于受到本我欲望的限制,被一时的考验蒙蔽了双眼,误认为这样做对他增长对事物的认识起不到任何的帮助,他的自以为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懂的状态清晰地显露出本我冲动力量的痕迹。尽管期间,他的自我一直在努力地控制着本我的欲望,可最终还是未能在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中占有优势,而遵循了现实的原则,向本我的欲望低头。

但是这一阶段并非没有意义,大部分的人会认为,这只不过是人格分化的昙花一现,自我又回归本我。其实这中在个人看来的一小步,在整体的三重人格中就是一大步,Dan Millman有意识地分化出自我人格为了下一步的超我做了准备和铺垫。

三、超我(superego)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代表道义方面的要求,它要努力达到的是完善而不是快乐或现实。超我受“道德原则”的支配,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构成。自我理想表现为一种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是由习俗教育产生的一种向往,良心则意味着对违反道德标准行为的惩罚,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离开“苏格拉底”的Dan Millman开始了酗酒、纵欲的生活。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Millma丧失了一切,他双脚骨头碎了近100处,他的体操生涯遭到毁灭性打击。病床上的Millman这时想起了苏格拉底。当他恢复行走能力时,他回到宿舍将所有代表过去成绩的奖杯统统砸碎。夜晚只身来到教堂的塔顶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逃避死亡并非唯一的出路,逃避生命永远得不到平静。在这里,他遇到了未知的自己——他的本我,欲望的代表。

最终他战胜了自己,摒弃了本我的控制。虽然害怕过,逃跑过,可他渐渐开始接受,改变以往的习惯。至此,他达到了超我的第一个层次,控制本我的冲动。

在“苏格拉底”的帮助下,Millman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归属感,他懂得了“没有事情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平凡的时刻”。他开始了在常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训练。他没有在意教练和朋友的眼光,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继续练习吊环和基本的体能训练。这就是超我的第二个层次,自我调节控制。

训练结束之时苏格拉底告诉Millman要给他看一样好东西,当Millman兴高采烈地爬上山顶时,苏格拉底却说,“东西就在你脚下”,Millman向下看去,只发现脚下是盛开的小野花和一块普通的方石。“是花么?”“不,是石头。”Millman最终明白了他所追求的“金牌”放在宇宙苍生中,就是一块石头,两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The journey is what brings the happiness,,not the destination”。快乐都来自于追求目标的过程。最终在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时Millman用浑身的力量展开双翼,振翅高飞。没留下一点束缚,不再回想之前恼人的伤痛。他最终达到了超我的第三个层面,追求完善的境界。

[1]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篇4

当有些同学肆无忌惮地逃课时, 却有很多同学依然坚持不逃课, 尽管主观情绪上, 他们也许跟逃课的同学那样不愿意去上课。强奸事件时有报道, 而虐待儿童事件也遭媒体频频揭露……当今社会上不断发生一些触及道德底线问题的新闻事件, 又比如打劫、车祸肇事、对遇难者袖手旁观等。乃至于各方人士都在反思警醒中国人的道德素质下滑。这是无意识的“本我”在作祟吗?这是人格的偏离失衡吗?有意识的“自我”和“超我”是否可以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呢?我们能否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时下的一些社会事件进行解析呢?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整个精神状态是一个大的系统, 并且这个系统是动态的。它的内部涵盖了三个子系统, 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升华, 这三个子系统间相互协调, 通力合作, 表现了人类的无限潜力。换句话说, 他认为完整的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对于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来说, 这三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与欲望, 实现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 如果这三部分不协调, 相互冲突, 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 内外交困, 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 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一、本我

弗洛伊德首先从尼采的理论中借用了“本我”这个术语。所谓本我指的就是本能的我, 处于无意识的最深层, 是与生俱来的非组织性结构。它位于人格的最低层,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最隐秘而不可及的部分, 是真正的“心理实在”, 同时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 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 所以我们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不过, 只要当一个人有冲动的行为时, 我们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本我是自私的, 非道德的, 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 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

现在的中国社会上, 看到老人摔倒在大街上, 会有更多的人不愿伸出援手而是选择冷眼旁观。这是因为自从发生2006年南京“彭宇案”, 以及2011年的天津“许云鹤案”之后, 年轻人好心扶老人, 结果却反被认为是做贼心虚, 还被法院判处赔款。所以更多的人不愿意惹祸上身, 出于本我的驱使, 自我保护主义, 人们选择冷漠。就像对于抢劫殴打事件, 会有很多人不愿意伸出援手, 伸张正义。

因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即追求快乐, 逃避痛苦, 不管情况是否允许、时机是否成熟。将欲望放在第一位, 具有非理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自发性、无序混乱等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当本我肆无忌惮地任其得到满足时, 而没有得到适度的限制修正时, 个体的人格势必会产生偏离, 从而导致行为犯错, 甚至犯罪, 进而扩大化影响社会安定健康。那么, 到底该如何合理地处理本我呢?这就需要自我和超我的有力协助了。

二、自我

所谓自我, 就是面对现实的我, 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它是意识的结构部分, 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并得到发展的那部分, 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 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间媒介, 根植于本我之中。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 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 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 必须通过自我。个体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开始接触现实社会, 受到社会各界的教育感化, 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 他们逐步考虑后果, 考虑现实的作用, 这就是自我。

就比如像当今的大学生, 逃课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很多同学只因为不感兴趣不想上课, 或沉迷于网络, 就任由自己逃课, 这其实就是本我的驱使作用导致的。但是同时还有另外很大一部分同学即便主观情绪上不愿去听课, 但是考虑到父母、老师或者学校规定的监管约束等, 于是规定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逃课, 不管最终是否坚持下去了, 但其实这类同学就是自律性比较高, 自觉性比较强的。而他们也正是受到了自我的制约作用。

自我根据外部的需要而活动, 它的主要精力大部分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自我周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不像本我那样原始, 一切仅以快乐为目标, 自我奉行“现实原则”, 克制本我的欲望和要求, 并且考虑超我, 力图寻找一种适应现实的有节制的快乐, 但这并非丢弃快乐原则, 而只是迫于现实暂缓实行快乐原则, 它最终还是把行为引向快乐原则的。所以, 这是一种理性和逻辑的精神, 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超我

至于超我, 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社会化、理想化的自我, 处于人格的最高层, 是由于个体在后天生活中, 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主要源于父母、教师和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它作为社会文化传统的卫道士、传统规范的仲裁者, 规定着道德的标准, 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 限制本我, 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简单来说, 其实超我就是个体行为准则的最终目标和社会道德标尺, 具有指导意义, 更是个风向标。不过这个标尺当然不是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调整的。

关于以上陈述的扶老人“做好事反被讹诈”现象, 专家认为, 从“彭宇案”到“许云鹤案”, 类似案件之所以被热烈讨论, 归根结底是案件涉及人性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善与恶, 触碰着人们对于“助人为乐”的情感底线, 拷问社会诚信和道德。2012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 中国好人网首届“搀扶老人奖”评选结果在当天正式揭晓。而彭宇本人获得了“搀扶老人奖”委屈奖及奖金。事实上这其实就是社会在给人们倡导一种正确的超我, 鼓励引导人们的高尚道德行为。

也可以说, 超我是道德、秩序、法律、伦理等的体现者, 是一种完美的形象。处于这个阶段的人通过自我的努力把对本我的约束、要求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需要, 即把对人性制约的力量转化为人自身的激发行为的动力力量, 这时人已感觉不到社会道德规范是对人行为的制约力量, 确乎是按本性做出行为, 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为, 但又完全是合乎道德的, 个体意愿和社会需要高度一致, 个人行为自然地与社会和谐, 这是人格完美的阶段。

四、三我

本我是生命的核心, 是人格结构中的基础性部分和动力源, 处于意识的深层, 依次派生出自我和超我, 把能量通过特定的途径输入自我和超我。自我从本我的表层分化出来, 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 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自我是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控制器与调节器, 通过自己去控制本我。同时超我又以良心、理想支配自我, 从而间接地影响本我。自我必须站在现实社会这个外部环境中, 受到超我的限制指导, 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欲望, 从而寻求一种三赢的快乐。弗洛伊德还看到人格结构中三因素冲突和矛盾。超我强迫自我按其主观的理想或标准把世界看成它应该是怎样的;本我则强迫自我把世界看成如自己所希望的模样。这样, 自我一方面要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 另一方面又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 所以,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要“综合”或“整合”人格的三大部分。

也就是说, 自我要服侍本我和超我两个主人, 就像一个协调者。然而事实上, 自我还要满足第三个主人的需要,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外部客观世界。三我的互相协调都是在这个外部世界内进行的, 外部世界即我们的现实社会, 同样也是动态的。在人格的动力系统中, 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平衡的状态。自我在整个人格结构中执行着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的职能, 即同时要满足外部世界、本我及超我的要求和需要。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形势下, 在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敲诈勒索、封建迷信、贪污受贿、假冒伪劣 (特别是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 , 等等。可以说这是本我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表现, 本我是由自我控制的。事实上, 在这种情况下, 自我已经不堪重负, 自我虽然是一个稳定的部分, 但在受到较多的外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引发社会问题是迟早的事情。有的时候超我显得很不合时宜, 但又不能摒弃超我, 没有了超我的道德性, 社会上将会有更多的本我现象出现, 社会将陷入混沌状态, 如果任由本我这么肆意泛滥, 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社会道德的不完整性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不仅可以对时下中国的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或风气进行分析论述, 而且还能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道德建设产生很有建设性的启示。不仅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等个体道德教育问题, 而且对广大社会群体 (如政府官员、商家、教师等) 的行为作风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在儿童或者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方面, 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在孩子们成长的不同阶段, 在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 必须对其传授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超我思想概念。而不能对其产生误导, 或者对其提出过高的要求。还要注重营造一个美好安全的社会环境, 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现象要及时打击修正, 并且要适时对孩子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再次强调或者调整社会的超我尺度。总之,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于当代的道德建设问题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 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 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从本能控制的观点来看, 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 自我是力求道德的, 超我是能成为道德的。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 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理性的。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 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 而且这些都必须考虑在现实社会这个大的外部环境中得以实现。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要基于外部环境这个大前提下, 力求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 方可保证人格的正常发展。

摘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自产生以来, 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兴趣和研究。本论文试图结合当今中国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一些有关社会道德滑坡危机的真实新闻事件, 来围绕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进行简要论述, 并从中探索该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

参考文献

[1]奥兹本, 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M].董秋斯,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弗洛伊德, 著.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杨韵刚,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3]弗洛伊德, 著.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篇5

一、简要分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对前期的人格理论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人格的“结构观 (structural view) 即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精神层面。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各行其责, 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 按快乐原则行事, 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 是人格的执行者, 按现实原则行事, 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 代表了人的社会性, 是“道德的人”。如果个体的人格要得到正常发展, 那么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 人的心理疾病的形成是因为自我, 本我, 超我三者的失调导致的。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和改革, 社会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思想变革以及就业形式的更加严竣, 以及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后期这一特殊时期, 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导致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常常出现困惑和迷茫的等各种心理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这几种:a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问题、b因学业迷茫产生的大学目标性问题、c人际交往受挫导致的心理困扰、d就业压力导致自我定位模糊、e网络成瘾, 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f恋爱与性的心理困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种, 例如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是、社会及校园心理救助不到位、学校教育与个人因素等都有可能给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三、应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对潜意识内的压抑进行正确的疏导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对快感的追求, 对欲望的满足、生命的非理性力量会由于挫败、防卫、压抑被埋藏在潜意识中, 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不幸的发生”。但如果这种本能、欲望、能量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升华, 就能衍生为人的志趣、道德、创造力、习惯和态度。如何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呢?为受教育者营造探索好学的学习氛围, 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是重要手段。因为自由的学习情境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爱等积极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还有利于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 以此达到消除心理无能感问题 (1) 。

2、建立成熟的自我防御机制

如何去面对大学生活中因困难与挫折产生的焦虑心理呢?恰当的自我防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认为只要是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的防御机制就是健康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适应”。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不能很好的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环境三者关系的时候, 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会失调导致焦虑心理产生”。因为焦虑的功能就是对自我发出警告信号, 当这种信号出现在意识中时, 自我就能采取措施来对付危险。当然, 大多数防御机制都是非理性乃至消极的。它促使人将感到的困扰或者让人痛苦的思想和欲望或者经验阻断在意识之下, 这种自我压抑的做法虽然能暂时的解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但长期积累会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中。因此自我学会创造放松心理与恰当的自我防御机制对克服焦虑心理具有很大作用 (7) 。

3、建立家庭支持沟通系统

大学生家庭支持沟通系统能在学校的帮助下建立起来, 因为这是一个有效的后期人格改良方法。适当的开展一些父母和子女互动沟通活动, 例如建议学生经给家人发电子邮件或者电话短信进行沟通, 也可以提醒学生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以及特殊节假日送去祝福, 督促学生放假时期抽空与家人团聚, 在节假日期间可以组织亲子游活动, 这些微小的互助关怀往往会让亲情更加融洽, 学生也会更自信的去面对各种生活的挑战, 从而使扭曲的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4、帮助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婚姻观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即是性的本能需要。大学生的兴趣从对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化为异性关系的建立和满足, 这时候的大学生已经变成为具有恋爱权利、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时期他们心理最最迫切的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 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而高校有义务为学子们提供这些帮助:利用相关知识讲座和开设与恋爱有关的课程,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性知识教育指导工作, 这是避免大学生因性好奇盲目探索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这可以增强他们的性科学意识。鼓励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与参加参加各种校园活动, 在校园内外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形成和情感的升华的目的。

结语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指导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的途径, 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结合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 把人格三结构理论与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 以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更多的不幸发生, 让受教育者以健康的心态去成就更好的人生。

摘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当前高校面临越来越多急需解决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呢?本文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探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指导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格结构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曾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文学教育》, 2009 (07) , 22-23。

[2]钟娉雯:《谈大一新生心理特征及心理辅导方法》,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 (02) , 56-57。

[3]张育广、王亚煦:《“90后”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探析》,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6) .62-63。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角下的西丽 篇6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 小说运用书信体形式讲述了美国黑人妇女的代表西丽的成长过程。小说通过90封书信———其中包括西丽写给上帝的、西丽写给妹妹奈蒂的和奈蒂写给西丽的———讲述了西丽在姐妹的帮助下完成从自我认知的缺失到自我独立及内心和谐的过程。小说通过信件, 真实地描绘了一个身处社会及家庭最底层的黑人女性的无知、彷徨到内心和谐的精神世界。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小说《紫色》的主人公西丽。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 即原我、本我和超我, 分析西丽在寻求自我过程中三个阶段, 即缺失期、寻求期和实现期的心理变化。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 同时, 他也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被称为“心理学之父”。他认为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的心理, 所以他的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精神活动, 比如无意识、梦、情感、思想、幻想、回忆、欲望等。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不仅成为一种帮助人们认识人格和精神活动的科学, 而且对西方社会科学, 如文学、美学、艺术、哲学、教育学等, 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无意识。他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 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或潜意识) 。如果我们把人的心理比做浮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 那么, 意识就位于露出海面的表层, 它是人们思想清醒的状态, 是人们能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前意识就处于接近海平面但没有露在外面的中层, 但在某种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潜意识可以被唤醒, 成为意识;无意识则处于冰山的下层被海水淹没的那部分, 是人类本能的冲动, 包括人们深藏的欲望、需求、野心、恐惧等, 混乱而盲目, 但却是决定人们的行为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 “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 使之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暗中支配意识。”

1923年, 弗洛伊德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重要补充, 以无意识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人格理论, 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他认为,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并且显示出与之相对应的人格特征。他在新理论中阐述:人类的人格由三部分构成, 即本我 (id) 、自我 (ego) 和超我 (superego) 。本我是无意识的, 受本能驱使, 遵循“享乐原则”, 即追求本能的满足, 避免痛苦, 受生与死的驱动。自我是意识的, 代表理性, 中止了“享乐原则”, 遵循“现实原则”的制约, 让人们把个体本能的满足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超我代表道德标准与良知, 遵循“道德原则”的引导, 促使人类本性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趋向完美。本我和超我常常陷于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中;自我一方面要收到来自本我的诱惑, 另一方面又要面临来自超我的压力, 它是二者的调和剂。当三者统一协调时, 则人格完整和内心和谐;当三者失去平衡时, 则会出现人格异常或精神病症。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及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紫色》中的主人公西丽, 以解读主人公深层次人格结构中的矛盾与压抑。

二、西丽三重人格结构分析

女主人公西丽在出生不久, 亲生父亲就被白人用私刑处死, 母亲改嫁。14岁时, 母亲重病不起, 她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及田间劳作, 而后又惨遭继父强奸怀孕, 她的两个孩子也被继父先后送人。西丽得不到母亲的保护, 更谈不上母亲的理解、孤立无援, 痛苦迷茫。而后, 继父对她厌倦, 被视为多余的她被迫嫁给了某某先生。在婚姻中, 丈夫另有所爱, 视其为发泄的工具, 百般凌辱。这时的西丽对自我还一无所知, 唯一所能做的, 就是在本我的驱动下, 争取活着。幸运的是, 在黑人姐妹的帮助下, 西丽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身处的环境, 实现对自我的认知, 最终获得了人格的完整与内心的和谐。笔者认为, 主人公的人格结构形成表现在寻求自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即缺失期、寻求期和实现期的心理变化。

在第一阶段, 自我认知的缺失期中, 西丽饱受了继父及丈夫某某先生的奴役和压迫。在这一阶段, 西丽一直在为了生存而抗争, 主要受本我的驱使。没有温暖的家, 没有朋友, 孩子被送人, 没有人真正在意关心她, 除了她的妹妹奈蒂。生活对于这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黑人女性来说, 是艰辛与残忍的。在这种情况下, 西丽除了忍受、沉默, 没有其他选择。没受过多少教育, 又得不到正确的指引, 因此, 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 主人公西丽没有能力对自我有所认知, 也无暇去思考这一问题, 换句话说, 她对自己的自我是没有意识的。所以, 此时本我的基本需求——寻求温暖与庇护占了上风, 因为对于一个受尽折磨、生命毫无保障的人来说, 没有比活着更重要了。所以, 当西丽的继子Harpo问她“Howcome you stubborn?”她回答道:“Just born that way.”她在给上帝的信中写道:“…it all I can do not to cry, I make myself wood.I say to myself, Celie, you a tree…” (Walker, 23) 西丽把自己比做一棵树, 没有意识, 没有思想, 就像她自己一样———没有力量, 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思考自己的身份, 除了活, 她什么都不考虑。这正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里本我中生的驱动。

第二阶段, 是西丽对自我身份的寻求阶段。此阶段的西丽的精神世界经历着本我和超我的斗争。超我的代表———秀格的出现让西丽灰暗的人生有了色彩与希望。秀格是某某先生的情人, 当某某先生把奄奄一息的她带回家时, 西丽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崇拜。西丽在她生病期间对她的无微不至照顾, 使得秀格十分感动。秀格在西丽寻求自我的道路上给予了爱和帮助, 充当了超我的角色。在她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下, 西丽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首先, 正如之前所说, 第一阶段的西丽, 无依无靠, 无人关怀爱护, 但秀格出现后, 她感受到了爱和庇护, 秀格在的日子, 某某先生不再像往常一样打她。秀格还向西丽保证, 她会呆到某某先生不再打她为止。秀格为西丽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其次, 秀格带着西丽去了Harpo的酒馆, 并为她演唱了专问她而写的《西丽小姐之歌》, 秀格的爱使得西丽第一次自信地站在人们面前, 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在秀格的引导下, 西丽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 了解自己的身体, 并教她如何让自己满足, 这是西丽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女性特征, 并喜欢它。再次, 当得知某某先生一直以来都藏着妹妹奈蒂写给她的信时, 愤怒使得西丽遵从了本我的驱使。当她想要用剃刀杀死某某先生时, 秀格———超我的化身———及时制止了西丽本我毁灭性驱动下的极端行为, 使得她遵从社会规范和道德良知, 这是西丽内心超我与本我斗争中的胜利。最后, 秀格对于上帝的看法和诠释, 使得西丽的人格和信念有了根本的变化, 她告诉西丽:“God is not a he or a she, but a It;God is everything.” (Walker, 197) 秀格的诠释像是一丝清新的风吹到西丽的心田, 她开始观察周围的树、空气、小鸟、人, 西丽开始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此时, 超我正指引着西丽的人格健康成长。

第三阶段是主人公自我实现的阶段, 西丽获得了经济的独立和思想的解放, 这是自我的实现, 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平衡, 只有三者平衡, 人的思想才能得到最终和谐。在秀格的帮助下, 西丽离开了某某先生, 来到了孟菲斯市, 经过努力, 她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大众裤业有限公司”, 最终获得了经济的独立。她为身边的人设计制作裤子———男人、女人, 所有人。而在那时, 只有男性性才有权利穿裤子。这个情节充分体现了西丽女性意识的最终觉醒和思想的解放。西丽在其公司鼎盛的时刻, 发出了第一封带有自己署名和地址的信, 这标志着她对自我身份追求的实现。至此, 西丽认清了自我, 并成功地平衡了本我和超达到了内心的和谐。

结语

黑人女作家沃克的《紫色》被誉为经典, 其主人公西丽也成为文学史中的一个典型人物。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主人公的人格发展变化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使得我们对人类人格和精神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这对于建立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 人们只有找到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平衡点, 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内心的和谐。主人公西丽不仅是黑人女性中的楷模, 而且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

参考文献

[1]Barbara, Christian.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New York:Barnes&Nobel, Inc, 1998.

[2]Freud, Sigmund.The Ego and the Id.New York:W.W.Norton&Company, Inc, 1960.

[3].The Ego and the Id and Other Works[J].London:The Hogarth Press Ltd, 1961.

[4]Okstriker, Alicia.Body Language:Imagery of the Body in Women’s Poe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249.

[5]Walker, Alice.The Color Purpl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82.

[6]艾丽斯.沃克.紫色[M].上海:译林出版社, 1998.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篇7

《沉默的羔羊》是小说家、电影剧本作家和戏剧作家托马斯•哈里斯的名著,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刻反映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特工史塔琳、精神分析医生汉尼拔和杀手野牛比尔这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1992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圣诞节前夕在美国上映,一夜之间风靡全世界,得到了广大学者和评论家的关注。

以往的评论者多数从影视界对影片的结构、犯罪心理、人物性格、电影艺术等各方面入手,对电影和小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来解读《沉默的羔羊》中三个主要人物——史塔琳、汉尼拔及野牛比尔。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文从童年经历入手从心理学角度来解析三人的行为习惯及发展模式,进一步探究各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性格特征,旨在说明童年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2、人格结构对三位主人公的影响

在汉尼拔的要求下,为了得到帮助,史塔琳断断续续地道出了儿时的不幸遭遇。父亲去世后,史塔琳来到牧场上投奔了表亲。然而,她却在一个天还没有亮的早晨离开了。在一再要求下,史塔琳道出了原因。当时她听到像孩子哭似的尖叫声,寻声走进了牲口棚,却惊恐地发现一只只的羊正在被宰杀着。她尝试着把它们都救出来,却失败了,只好抱起一只跑了出去。在这一段场景中,完美地展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史塔琳看到当时那一幕时,首先产生的是恐惧——“本我”,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按照“本我”的“快乐原则”,她应该马上离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说明她的“自我”在起作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从而对她的“本我”进行了有效的约束。最后,史塔琳抱起一只羔羊跑走了,这已经上升到“超我”,从而使得“自我”道德化,按照“至善”原则指导着“自我”,从而发出救羊的动作。在以后的人生中,“羔羊的尖叫声”时刻提醒着史塔琳,并且激励着她,使其努力奋斗,最后终于停止了“羔羊的尖叫”。史塔琳用“自我”有效地约束了“本我”,从而实现了“超我”。

而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位主人公——野牛比尔。由于小时候备受继母的虐待,比尔形成了心理阴影,并且把这一切归因于自己的性别跟继母的性别不一样。因此,他曾经三次试图做变性手术,却均遭到医院的拒绝。后来慢慢成长为变态杀人狂,专门杀害皮肤好的女性,并且取其皮肤用于缝制衣服,以此为乐。这反映了他受“本我”的影响非常之大,一直遵循着“快乐原则”,只要自己快乐就行,完全不顾及他人,完全不受“自我”的约束,更谈不上“超我”。因此,比尔走向了“本我”的极端而无可救药。虽然比尔和史塔琳有着类似不幸的童年经历,但是,由于二者在处理“本我”的方式上大相径庭,形成了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分别出于人格的两个极端——史塔琳处于“超我”的位置,而比尔处于“本我”的极端。

作品中最矛盾的一个人物就是汉尼拔,他游走在“自我”的两端。汉尼拔有着令人毛骨悚然而又痛苦得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在战乱的年代,他的妹妹被饥饿而又残暴的侵略者们活活地吃掉了,而他也备受折磨。这对他形成了永远都抹不掉的心理阴影,由此,也造就了他人格的两面性。一方面,他是非常了不起的心理博士,帮助患者治疗心理疾病,是“天使”,从这一点来说,汉尼拔处于“超我”阶段。而另一方面,汉尼拔却是残暴的吃人者,曾经吃掉一位护士的舌头和一位调查员的肝,从这一点来说,汉尼拔处于完全“自我”的阶段。所以,汉尼拔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自我”完全没有协调好“本我”与“超我”的关系,时而处于“本我”的极端,时而又处于“超我”的极端,最终导致了人格的彻底分裂。

3、结论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完全遵循着“快乐原则”,就像是恶魔一样,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些潜意识如若不加控制,必然会唤起童年时期的一些不幸遭遇,最后使人变得疯狂。只有通过“自我”进行适当地约束和引导,不断实现“超我”,才能摆脱“本我”的魔障,就像史塔琳一样,最后终止了心中的“羔羊的尖叫声”,否则,只能走向比尔的自我毁灭。

摘要:《沉默的羔羊》是托马斯·哈里斯的代表作,之后被拍为电影并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该作品尤其以其所制造的悬疑和恐怖而著名。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来解读《沉默的羔羊》中三个主要人物——史塔琳,汉尼拔,及野牛比尔。从童年经历入手来解析三人行为习惯及发展模式,进一步探究各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性格特征。旨在说明童年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潜意识在指导一个人的行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沉默的羔羊》,人格理论,潜意识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王斌.解读《沉默的羔羊》—从童年期心理创伤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的角度进行人物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7):167.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篇8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部分。“本我”是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 基本是指人的性本能, 代表人的本能欲望。她想一口喷射的油井, 具有极其强烈的非理性心理能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活动, 追求一种绝度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二是自我, 是理性的代表, 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他的任务是在本我和外界环境中起调节作用, 他按照“现实原则”活动, 趋利避害, 将那些社会不能容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中去, 为“本我”寻找一个最佳的宣泄方式。三是超我, 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和伦理观念方面的要求, 他要努力达到的是完善而不是快乐或显示。超我受“至善原则”的支配, 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组成。自我理想表现为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 是由习俗教育产生的。良心则意味着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的惩罚, 其中, “本我”和“超我”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自我”总试着调和这个矛盾。弗洛伊德认为, 只有“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保持平衡, 才能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 如三者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 将会导致精神崩溃。只有“本我”的引诱和“超我”的监督达到和谐, “自我”才能正常的进行发展。

一、松子一生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斗争

1) “本我”与“自我”的斗争“自我”占上风

小时候的松子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内心世界丰富单纯、乐观, 但是十分渴求大人们、尤其是父亲的关注。这就是“本我”性格的代表。但是, 从小父亲却把大部分的爱都给了因为身体虚弱卧病在床的妹妹, 他很少见到过父亲对自己的笑容, 父亲下班回家总是沮丧的带的礼物都是给妹妹的, 留给自己的是沉重的公文包, 沮丧地看着走向妹妹的房间父亲的背影。因此, 松子小时候就存在着心理的斗争, 父亲对自己的忽视与争取得到父亲的重视, 有一次从医院回家的父亲带着松子去游乐园, 为了博得父亲的微笑, 松子学了台上表演的小丑的表情, 嘟着嘴, 瞪大眼睛, 父亲看到后终于露出了微笑。于是, 小时候的松子的“本我”驱使她每次都用这种表情获得父亲对自己的肯定, 这个表情一直伴随着松子一生。即每当松子在遇到别人对自己的怀疑和不理解之时, 总会做出这个表情来博得肯定和认同感, 但是却屡屡得不到重视。松子小时候被父亲冷落误解, 被自己的学生欺骗而蒙受偷窃, 被校长误会而开除出学校, 一系列都是因为男性而起, 松子开始承受抛弃和背叛, 于是, 选择离家出走, 此时, 松子的“本我”开始隐约占上风。

2) “本我”与“自我”的斗争, “本我”占上风

在因为替学生承担偷窃行为而被学校开除, 同时又受到父亲的误解的松子选择了离家出走, 自此, 松子便开始了丧失自我的发泄和放逐, 以此来释放内心长久的压抑和禁锢。松子开始了遇到了一生中的男人:失意潦倒的作家八川女, 发泄自卑情绪的岗野, 无能男小野寺, 理发师小岛津, 小流氓龙。松子想得到男人的爱, 以至于为此抛弃自尊心。她向哥哥开口借钱, 回去仍然被八川女殴打。八川女自杀后, 松子做了一直嫉妒八川女才华的岗野的情妇, 岗野老婆得知后抛弃松子, 被抛弃后松子开始更加堕落, 去做土耳其女郎, 一段时间后, 生意愈发冷淡, 开始与小野寺合伙做生意, 小野寺背叛松子, 松子一气之下杀死小野寺而入狱, 出狱后, 发现, 之前一直暗恋的憨厚的理发师已经成家, 松子又被抛弃。松子在经历了一次次被男人暴打、屈辱和抛弃, 自尊心被伤害的五体投地, 但即便这样松子仍然在追寻着“爱”与“被爱”, 松子经常说一句话:“就算这样, 即使挨打, 也比一个人孤独着强些”。一直追寻着自我的松子, 在追逐的路上, 充满着希望, 就像童年时期自己给自己寻找着欢乐的松子。

3) “本我”与“超我”的斗争, “超我”占上风

中年的松子与曾经的学生龙走在了一起, 松子和龙一起被人追杀, 龙走进监狱, 松子一直等待着龙直到终老, 最终, 仍然被龙抛弃。松子自那以后松子再也不相信爱, 也不再去爱别人。她独自远走, 孑然一身过着隐居封闭生活。因为再没有人生目标, 自暴自弃的她逐渐变成一个慵懒肥胖, 且精神不正常的“臭老太婆”。一直充满着希望的松子准备振作燃起生活的希望时, 在河边发现一群夜不归宿的小孩子, 她立刻出面训斥回家, 却被小孩子乱棍打死在回家的河边。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超我具有以下功能:抑制本我的不容于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 诱导自我, 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级的现实目标、使个人向理想努力, 达到完善的人格[2]。松子最终心底里仍然是充满爱, 尽管这些有些艰难, 但是想到童年的自己, 这时“超我”就控制着松子去制止孩子们犯错误。

参考文献

[1]、 (韩) 李武石.寻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篇9

弗洛姆以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和性格结构的深入关注为研究的切入点, 以独特的视角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作为一种批判的哲学, 与马克思哲学指向政治和经济领域不同的是,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更多的是转向了文化领域, 正如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看到的那样, 法兰克福学派出现了批判主题的创新, 他们关注和批判的焦点是文化。他们从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方面, 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面对的矛盾与困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与批判。弗洛姆以其独特的观察和分析的视角将他的理论触角探入人的心理这一微观领域, 对现代社会人的心灵异化进行分析, 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人的社会性格的异化上, 他的研究深入到人的需求和性格结构, 触及到了西方文化危机的深层。

弗洛姆从分析人的生存需要入手, 提出人本质上需要一种与世界的结合, 这种需要的满足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人实现了与外界的联系, 却丧失了自我身份感, 由此产生了异化的人格;另一种是:人实现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保持了人自身的完整性, 实现了作为人的意义的存在。前者必然导致病态的人格, 后者才能展现出健全的人格。

弗洛姆指出, “依照人性的特征和规律发展成熟, 他的精神就会健康。” (1) 那么, 人性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呢?他认为:“与他人联合在一起, 与他人相关连的需要, 是人的迫切需要, 这种需要是否满足决定着人的精神健全问题。” (2) 在这里, 弗洛姆将人性理解为一种与他人相结合的需要, 这种需要既不是钱财和权力等功利的需要, 也不是因依附于他人或控制他人而获得暂时的心理满足感的心理需要。

通过对人的特质的挖掘, 弗洛姆向我们展现了人的真正需要, 他认为, 人不仅具有作为动物的意义而存在的与其他动物相同的物质、生理等方面的需要, 而且还具有作为人的意义而存在的需要和感情, 即与他人相联合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求生命之根基的需要、身份感的需要、倾向性及献身目标的需要。在他看来, 这些需要的满足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但同时, 他提醒我们, 尽管资本主义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社会性格的发展却是不健全的, 人性依然是扭曲的, 人已经陷入了一种深度的心灵异化。弗洛姆认为, 现代人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自由了, 但同时也变得孤立无援了, 使人无法获得一种归属感, 这使人惶惶不安、孤独和恐惧, 于是自由成了沉重的负担, 想尽办法逃避它。为了摆脱孤独, 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宁静和安全感, 一个人就必须建立一种与世界的联系, 找到一种可以依靠的力量, 弗洛姆把人的这一要求称为归属要求, 并将其看作人的根本需求。

然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那种通过爱与创造性的活动, 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的, 充分肯定个人的独立性的联系是无法实现的, 因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 这使人越发地恐惧和害怕孤独。于是, 个人转而希望通过完全放弃自己的个性、完整性以致自由, 使自己与别人合为一体, 来克服与外界相隔离所造成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这样个人与某种整体和权威相趋同, 并由此获得了社会归属感。这种社会归属感妨碍了健全人格的生成, 也必然导致人格的异化。

弗洛姆立足于现代人的社会归属需要, 从对现代人的心理分析入手, 为人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心灵的深度异化打开了一个窗口。他对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分析, 使人们更加认清了现代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 人的心灵虽受到了极度的压抑但全然不知, 这是人的悲哀。

弗洛姆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生存困境和生存模式, 更重要的是激发一种行动的力量, 唤起人的心理、感觉、意识形态等文化领域的革命。不仅如此, 弗洛姆还力图通过健全人的心理, 使人由重占有转变为重生存, 以建构一个健全的社会, 他为我们构想了未来健全人格即生产性社会性格的生成之路, 并指出这“关键在于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取代现存的异化的存在模式。” (3)

弗洛姆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解决问题的方式, 强调了文化要素的重要地位, 强调了文化变革对人的生存方式变革的重要性, 并从社会心理和社会性格的微观层面拓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视阈, 是对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的丰富、发展和深化。

2 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 每个时代总有它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和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理论和思想就会将社会向前推进一大步。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弗洛姆肯定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有效性, 并以一种时代的目光审视着变化了的世界, 他把眼光放到现代人的现实生活上, 将马克思哲学置于历史境遇变化了的社会态势, 从实践出发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时代意义上的理解和阐释, 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 为马克思的理论注入了新鲜的内容, 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弗洛姆具有与马克思相同的理论旨趣, 他们都把理论研究的目标放在人的全面解放上, 而弗洛姆是通过对人的内心深处的关怀, 从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独特视角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深入的阐释与丰富, 这并没有冲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而使马克思的形象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弗洛姆的理论向我们昭示了, 马克思哲学对于人类的意义是历史地呈现和揭示出来的, 对现代人生活困境的关注以及理论诉求, 使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在更广阔、更深远的领域得以展开。

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 并将批判的视角转向了社会性格结构和心理层面。这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而且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意义。弗洛姆所倡导的通过微观心理革命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马克思主义呈现了丰富的现代性价值。

弗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 是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置于现代工业的现实社会之中, 使二者进行对话和融合的产物。这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走向也为今天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哲学当代性, 实现现时代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和对话,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这也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本质。

当我们站在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角度来理解弗洛姆的理论时, 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社会的变迁, 人类面临着新的困境, 弗洛姆的性格批判理论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 使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借助现实生活的当代意义的充分的自我肯定而得以彰显。

摘要: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毕生致力于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综合, 从人的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等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展开了批判。他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丰富和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也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性格结构批判理论,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11.

[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24.

[3]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214.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上一篇:自主避障下一篇:水彩画的中国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