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2024-06-04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共10篇)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篇1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12级新闻班 饶斌 12260406

很早之前就听身边的老师同学提起过弗洛伊德,对弗洛伊德也有些了解。第一次知道弗洛伊德,是因为一个老师上课提起过的性心理的发展。

在这个观点里面,弗洛伊德把人的性心理发展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分为了5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欲期、潜伏期、青春期。这5个阶段对应了人从生下来到青春期的生成过程。这种儿童早期的经历在弗洛伊德看来,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内容繁复,理论庞杂。在这里我主要想谈谈我对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的看法。

在性心理发展中,我认为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的阐述是很不符合实际的。他因自己对其母亲特殊的情感以及一个神话而主观地写了俄狄浦斯情结,我认为该理论有无稽之谈之嫌。我认为“恋亲情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婴儿在社会性发展中与父母给予的爱和家庭的氛围,而并不是因为性器欲期到来对异亲的一种害怕与嫉妒,对同亲的一种占有。

人的发展是贯穿于一生的。它不仅受生理的影响,更受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在这里弗洛伊德太偏重于生理方面的影响,所以我认为不太符合实际。弗洛伊德说道,“情结”是被压抑的欲望在无意识中的固结,是一种心理损伤。而我看来,“恋母情结”并不一定就是被压抑的欲望在无意识中被固结。我觉得这种“情结”是一种家庭氛围偏重一方,或父或母,亦或是父母给予不平衡而造成的。

人从出生开始就会产生欲望,而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每一阶段的性活动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影响人的人格特征,甚至成为日后发生心理疾病的根源。这一点,我倒认为说得很在理。而且我们通过身边的一些例子也可以发现,每一阶段的性活动都是存在的。

弗洛伊德声明,他注重性欲只是因为这一问题为许多人所忽视,而他的精神分析主要是为了“研究人家所忽略的事件”。从性心理发展这个观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弗洛伊德确实太过注重性欲,而忽视了一些其他存在且还有更深研究价值的方向。

是否人格的发展完全可以按照性的发展特征加以分期呢?这是我最想问弗洛伊德先生的问题。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篇2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反思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对潜意识的能量, 人类如果不能主动去引导, 它将以巨大的力量奴役人类, 导致人对生命的厌恶甚至绝望。因此, 从教育的层面来看, 人的潜意识里的思想和感觉进入到意识领域, 并在此过程中对非理性的心理暗示进行积极引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也是发挥教育有力作用的关键时期。

另外, 弗洛伊德认为, 如果个体的本我过于强大会与外界与社会所不容。超我过于强大不但会使人失去对外界的欲望与追求, 失去自我, 使生活枯燥无味。更严重的是, 由于对本能的过分压抑, 将导致心理疾病, 产生精神变态。而自我能够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因而潜意识能量的积极引导的关键是即形成强大的自我, 培养健康的人格。而一直以来, 面对本我强烈的快感需要得到满足, 教育均履行着约束、禁止、压抑的职责, 但对本能就泯灭与强行压制也是违反教育性的。面对这种情形, 教育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 如何进行教育才能既对本能加以压抑, 又使本能充分发挥是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 正如弗洛伊德曾所说, 精神分析的治疗目的的确在于增强自我, 这无疑确立了自我在潜意识领域解决本我与超我矛盾的重要地位, 也给教育留下了一个难题, 即如何才能使自我得以健康发展与增强, 培养出理性与情感统一、精神健康的人。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一) 对潜意识内的压抑的本我进行引导, 使之在教育中得到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对快感的追求, 对欲望的满足、生命的非理性力量会由于挫败、防卫、压抑被埋藏在潜意识中, 导致不幸的人生。但如果这种本能、欲望、能量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升华, 就能衍生为人生的创造力、志趣、道德、习惯和态度等。因此, 教育作为重要的外在力量, 关键就在于对潜意识中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之得到升华, 让个体得到积极的成长。弗洛伊德说“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在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中求得一种协调”, 即教育者要在了解受教育者本我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观念并引导其进行道德实践, 将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健康的超我, 完善人格。道德、知识的灌输应与发挥受教育者自主性相结合, 在教学中, 以兴趣教育为切入点, 坚持以人为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培养、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调动学生的激情, 挖掘学生的潜能。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得以实现:

为受教育者提供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 营造探索好学的学习氛围。自由的学习情境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爱等积极的情感, 使学生发展高度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富有情趣的个人生活。同时, 教育者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学习自由, 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 有助于消除无能感。

通过课程的改革, 将课程的设置与受教育者本身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重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 使本我以兴趣爱好的形式得以升华。传统的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的理智过程, 学习的内容主要在启发智能, 而不重视音乐、美术、诗歌、舞蹈等课程, 忽略了受教育者非理性能力的培养。使情感教育与智能教育相脱节, 这样会使学生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 难以保证学生知行统一。

调动各种手段, 培养和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受教育者的本能欲望得以安全的宣泄。例如, 重视游戏的作用, 游戏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儿童通过游戏可以摆脱恐惧、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 而使人格得以正常发展。

(二) 进行终生教育与激励教育, 有助于强大自我的形成

知识的缺乏是心理不健康的首要根源, 会带来焦虑和无助感, 面对挫折时, 容易对自己否定, 惧怕新事物的威胁, 并倾向于固执和退缩。同时缺乏知识不利于个体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调试和保护, 不能形成好的自尊, 隐藏于潜意识中, 严重者会导致人格障碍。因而对知识的不断学习与更新是相当必要的, 对知识的掌握容易让人对事情的把握拥有控制感和安全感, 在面对挫折的时候, 不容易自我否定, 自我调控以及从创伤中恢复的能力更强。因此我们提倡终生学习, 终生受教育。

同时,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起自信, 增强自我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首先, 给受教育者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受教育者多多体验成功。例如设置教学游戏或者布置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

其次, 教学应该考虑到降低受教育者的焦虑, 充分考虑到每个受教育者的水平和精力, 增加受教育者对学习的掌控感和保持学习兴趣。

再次, 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 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以正面强化, 达到增强受教育者自我的目的。

最后,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终生教育为理念, 以激励教育作为我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知识的不断更新与自信心的树立对自我的增强都是极为有力的方法。

(三) 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弗洛伊德极其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他认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 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因此, 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对儿童塑造良好的超我均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父母要与孩子进行爱的交流, 要进行情感教育。弗洛伊德认为, 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 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在儿童早期, 缺乏情感关爱的孩子, 容易从根本上否定自我, 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

第二.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儿童在家庭中感受到愉快和安全, 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 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全感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

第三.父母应尊重儿童的本性, 表现为关心而不是强迫屈从, 应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 让儿童在自由中成长。弗洛伊德强调的是性爱, 把尊重儿童的天性看成是教育的爱, 提倡让儿童自由探索, 从探索中发现自我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品德, 教师和父母起引导作用。

第四.改善家长的人格品质。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人格教育面临的问题首先必须对教育者作系统的精神分析的训练。即家长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以及温和的性格脾气对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也要求家长平常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 性格气质养成。面对压力要学会自我调整, 从而对儿童超我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 将培养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弗洛伊德提出“每一个人,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 他们的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分”。而成熟的心理防御能保护个体免于遭受他们所不能处理的负性情感, 帮助个体恢复正常功能。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则会使潜在的心理冲突逐步积累, 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之中, 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因而,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途径。要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首先要做到面对现实, 正确对待挫折与冲突,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从而改善行为方式, 努力克服挫折, 总结经验。同时,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 减少应激, 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 要注意防止长时期的不良慢性刺激;其次, 给予适当的社会支持。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体容易得到他人情感的传递与支持,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 (高觉敷译) .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 (l2) :14-16.

[3]韩启放.心理防御与心理健康[J].健康心理学, 1994 (2) :22-26.

[4]林碧烽, 张晓容.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教育的有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3) :37-40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讨 篇3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潜意识

弗洛伊德(1856~1939),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在治疗精神病人的实践中,弗洛伊德偶然发现梦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他写出了《梦的解释》一书,于1900年发表。这本书的发表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弗洛伊德认为,要了解精神病人的发病原因,就要分析其幼年生活史。故称这一理论为精神分析理论。弗提出,他的理论虽然是由研究精神病人得出的,但同样适用于正常人。

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不仅仅是对心理学,对世界文化、艺术、医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领域的研究都要追溯到“潜意识”的概念上。精神分析学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里影响最大的流派。《梦的解释》被称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弗洛伊德被称为20世纪对世界文化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和皮亚杰被并称为世界心理学史上的巨人。有人说,20世纪有3位杰出的犹太籍学者: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改变了人们的宇宙和时空观,马克思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观,弗洛伊德改变了人们认识自身和文化的观念。

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提出人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是: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意识位于心理结构的表层,所占比例较小,是人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潜意识是潜藏于意识层面之下、位于心理深层的结构,所占比例较大,是人本能的欲望和冲动,是人真实的心理,具有不可知性。前意识位于二者之间(中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意识就像位于地面之上的一个小房间,结构比例小,里面很明亮,房子里有什么,一目了然。潜意识就像位于小房子下面、地面之下的一个很大、很黑的地牢,所占的结构比例很大,里面有什么,不知道。前意识就像警察一样,位于二者之间的地牢出口处,把着关,不准潜意识里的东西随便冲出来获得满足。人在睡梦中时,前意识的控制懈怠了,潜意识的东西经过伪装变换了一下形式出现在梦境中,这就是梦。梦境中出现的情境,即“显性梦境”,运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显性梦境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显性梦境”所反映的潜意识中的真实心理,即“隐性梦境”。人类个体发育早期的经历:在母体内发育期(胎儿期)的经历、从母体内产出的经历、婴幼儿期的经历,成年后在我们的记忆里不能回忆出来,但在潜意识里存在,有时会出现在梦境中。一个7岁的儿童经常梦见自己在水里游泳,蛇缠住了脖子,并紧紧勒着,他痛苦地挣扎,哭醒后还呼呼地喘着粗气。原来这个儿童出生时被脐带缠住了脖子,险些窒息而死。“自我中心”是幼年期的心理特点之一,表现为对兄弟姐妹怀有嫉妒和敌意,幼年期之后潜意识里面依然存在,变换了一下形式出现在梦境里,于是梦见兄弟姐妹的死亡。幼年期(3~6岁)男孩存在“恋母情结”、女孩存在“恋父情结”。男孩嫉妒自己的父亲,视父亲为情敌,试图取代父亲占有母亲。女孩嫉妒自己的母亲,视母亲为情敌,试图取代母亲占有父亲。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表现在梦境里,就梦见了父母死亡(常常是梦见和自己同性别一方父母死亡)。有时会出现“预示未来的梦”。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经历,夜里做了一个梦,梦醒之后也没太在意,对梦境的记忆也不是太清楚。过了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忽然想起好像做过这样一个梦。瑞士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解过一个预示死亡的梦。一位登山爱好者找荣格解梦,说梦见自己登到山顶时,脚渐渐离开山顶升上天空了。荣格感到这是一个预示死亡的梦,告诉那位登山爱好者别去登山了。但他没听从劝告,登山时一位队友失足砸在他身上,两人掉下悬崖身亡。“心灵感应的梦”。关系亲近的人在远方发生了一件事,恰在这时你做了同样一个梦。人的认知可以分为原始认知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存在于意识中,原始认知存在于潜意识。人的创造性的观念“直觉”和“顿悟”来自潜意识中的原始认知,它们不是经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是在头脑中突然出现的一种观念。“预示未来”和“心灵感应”的观念有可能是来自潜意识中的原始认知。因为它是不可重复验证的,所以往往不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自然界中的现象被人类认识的是少部分,大部分还没有被人类认识。如果试图用有限的认识作为框框和标准去套、去解释无限的自然,不符合框框的、不能被已有的有限的理论解释的,就否定它的存在。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僵死的、不科学的。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篇4

1、拉康的“镜像理论”

1936年,拉康提出“镜像理论”。拉康认为意识是发生在新生儿的懵懂期的一个瞬间,这就是所谓的“镜像阶段”。之后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本我,超我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它完整的意识就此出现,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建立在生理上的。

6-18个月的婴儿在镜子中可以认出自己,虽然婴儿无法控制身体则需要旁人的照顾但是拉康认为婴儿却可以认出自己镜子中的样子从而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拉康选臭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有三个过程,首先是镜子前婴儿的分析,使婴儿发现一个完整的自己,但是这也是一种幻影,把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成一个完整的形式。还有一方面当婴儿想要摸到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却碰不到从而发现这个影像并不存在,所以便出现了镜子中的自我和自我的对立关系,拉康把这种对立关系认为是“自我的异化”,婴儿在镜子中的影像是接触社会和语言之前的“理想的自我”,也可以说是虚构的自己。

其次是这个不一样的自我将要面对社会语言。

也就是说婴儿开始学会一些动作,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随着自己的动作开始变化,这种掌控的感觉使婴儿感受到快乐。所以婴儿会迷恋这镜中的幻想,也就是与我们会常常迷失在美好的事物是一样的。最后,拉康认为自恋的本质也可以说是镜子中自我的影像,从拉康想法中,主宰自己的并不是自我,我们想要找到自我,当我们找到它的时候,它并不是属于我们的,而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拉康还有一个重要镜像理论的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础的伪先行性论。

于是,我不在而他在,他在即伪我在。拉康之后说的镜像和他人的影像都具有这种先行性。无论是镜子中的我,还是大家看到的`我,其实本质都是以某种形象出现的他者的模糊意象,拉康说:“主体历史在发展中多多少少的典型理想中所认同的想法代表了最纯真的心理现象,因为它们从本质上体现出了意象的功能”。

最后,拉康与其镜像理论当中表明:笛卡尔式的主体不完全能决定自己的生活的自由,反之,这种主体反而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2、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在心理思想和人格结构的逻辑上不一样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应该是一个整体,包含了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指最开始的我,是天然和自然的我,本我是“我”存在的心理前提基础。(杨邵刚,弗洛伊德心理哲学)在我们的理解上可以把他想象成天性、本能、自然思维规律等等。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认为“本我”是想要快乐和没有痛苦的,是无计划的我。例如,婴儿在饿的时候会哭,想要吃饭,这就是“本我”。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把本我理解成本能。所谓的自我,指的是自我的意识,是人类自我探寻的初衷。而当一个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只有本我没有自我的,但是当他们有寻找“我是谁”这种想法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成为一个“人”。例如,当我们渴了的时候就会想要水喝而不是碰到任何东西就拿过来喝,这就是“自我”。

在我们的生活中自我是成立在本我和超我之上的。由本我产生各种想法,因为超我进行了限制,不能在生活中立刻得到想要的满足,需要在生活中去学习该怎样去满足需求,最后达到的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自我。

超我是站在道德、伦理角度中的我。如果要把本我变成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可以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形成超我需要的是外部环境,特别是道德规范和社会取向等等一系列作用于本我的结果。所以说超我是追求完美的本性得到了满足。

3、拉康对弗洛伊德理论进一步发展

拉康的镜像理论其中的一个来源是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过程,这种很强的抗拒力是需要不断的去克服的,从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从无意识到意识转变的过程中主要是经过主体来克服无意识的阻力才可以慢慢的完成。拉康提出了“回到弗洛伊德”理论上的口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成功的做到了,但是“回到弗洛伊德”不等于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想法,而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去研究。

如果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从生物学的某个角度来说是以个人内心世界对主体意识进行研究,那么拉康的理论就是从语言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上体现的,以外部世界对个体塑造自我意识为重心来研究主体的,二者的不同之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产生和形成的自我意识,在这个方面上,二者从出发点上就产生了根本的不同,弗洛伊德构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这里的我从一开始就不复存在的,这里的“我”实质上是由外部反射回来的镜像,而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体现镜子阶段就是个人悲剧的开始,他取消了弗洛伊德的自我意识的观点,将所有的自我概括为一个理想中的我。第二个方面,就是对外面事物和对别人的态度。

在这个方面上拉康放弃了弗洛伊德以自我存在为前提和基础,而取消了自我的拉康则是将这种自我进行了新的解析。第一是先认识到镜像中的我和外界回来的我都是虚假存在的,那么他们就是不同于主体的他者而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我。拉康将它叫做“小他者”。

长久以来,思想家和哲学家都在研究“我是谁”这个问题,也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结论,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一点,就是我与他人(范围很广泛,包括有与我相对的东西,例如神、自然、世界以及我周围的所有人)之间的关系。

拉康以他的“镜像”理论展示了“我”的存在,弗洛伊德则从一开始就说“我”就是不存在的,他们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如何来证明自己,实质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来自他人。对于这种理论的认识是需要辩证思维和方法的,因为如果人一直将自己沉浸在某一镜像中不能自拔,便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最终结果一定会被社会所淘汰,从此迷失自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篇5

----读弗洛伊德相关著作有感 自从课上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观点和论述后,我就对另一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拜读了弗洛伊德先生的相关著作特别是《释梦》(又译为《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引论》后,我受益匪浅,不仅是对有关意识与无意识、释梦和精神官能症及精神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对人、人性和人的欲望有了更清晰和更全面的认识。

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是对我这段时间阅读和思考的一个系统化的总结和分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1)、简要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简述该学说的重要意义;(2)、简要介绍有关释梦、潜意识和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重点阐释梦的产生和功用、梦的元素和运作的相关知识以及解梦的基本方法;(4)、以我自己和同学的两个梦为例来分析两类梦的类型:焦虑的梦和性梦;(5)、对我的阅读和思考过程加以总结和分析,为以后的阅读计划提出相关指导。

精神分析学说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含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2)、性本能理论:性欲是指人们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3)、释梦理论: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可以探究其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4)、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吵我三部分组成。本我代表来自遗传的影响,为快乐原则所支配,他不理会任何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他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而自我充当仲裁者的身份,调和现实、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推动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对于人的观念的探索,弗洛伊德做出了重要的甚至是开创性的贡献,它的理论是人的观念有了新的内涵,即人是意识和无意识、社会性和生物性、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统一;现今精神分析的一切发展,无不在弗洛伊德固定的框架内,弗洛伊德不但为精神分析奠定了基础,还为他以后的发展够花了蓝图;该学说带来了诸如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科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弗洛伊德认为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梦的功用在于睡眠;(2)、梦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所引起,一要睡眠以保持按死那个,一要平息心理的刺激;(3)、梦为富有意义的心理动作;(4)梦有两个主要的特性,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经验;而潜意识即是当时一无所知但却充满强烈的情感价值的各种思想及兴趣(亦即所谓情意结),且有“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之分,“个体潜意识”来自于个人的特殊的生活经历,而“集体潜意识”则是指有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的沉淀而形成的潜意识,“潜意识”一词不再用以表达暂时潜在性的观念,因为潜意识现已成为特别的领域,有他自己的欲望和表示方式,以及特殊的有在他处运作的心理机构;对于精神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不仅是症状的意义理所当然的是潜意识的,而且症状和潜意识之间尚有一种互相代替的关系,而症状的存在也只是这个潜意识活动的结果”,而且“精神病患者的冲突不同于正常人在两种相反的冲动间的奋斗,而是一场介于已经进入心灵的意识和前意识阶段的力量与滞留在潜意识阶段的力量之间的斗争”,而精神分析的任务就在于寻找潜意识并使其进入意识领域。

同时,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梦的解析研究可用以证明潜意识活动----因为它实在是梦的潜在思想的存在,解析梦的结果可是我们知道心灵的潜意识生活”,由此可见,梦的解析对潜意识的发现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下面我将着重阐述有关解梦的相关论述和观点。

首先是弗洛伊德有关睡眠的观点:“睡眠乃是我们不愿与外界有所干涉,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的情境之一。我们借睡眠以脱离外界,而躲避那些来自外界的刺激。如果我对外界厌烦,我们就去睡”,“所以睡眠的生物上的目的似乎是蛰伏,而心理上的目的似乎是停止对外界的兴趣”;对于梦和睡眠之间的关系,“我们确实相信没有梦是最好的、最安逸的睡眠。睡眠的时候,心灵的活动必须消减,否则真正的睡前的安静情境即难以达到。那样以来,我们就无法完全避免一些心灵活动的残余物了,而做梦的行为是这种残余物的表现”;梦的产生是因为“很可能是因为某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平静;或有些刺激仍干扰着心理,心理对于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梦不仅使刺激重现而已,且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使其和与梦境,以他无为代替”。梦具有显意和隐意“把所叙述的梦成为梦的显意,而其背后所由联想而得意义可称为梦的隐意。梦的显意与其说是隐意的伪装,不如说是一种有弹性的、有可塑造性的、具体的、有字的声音所引起的意象的表现”。

下面是有关梦的形成过程的观点:梦有中断,修饰、暗示、暗喻和重心转移、重组三种检查作用,而材料的删除、改变更动和重组便是梦的检查作用的活动方式及伪装作用所用的方法;梦元素的象征作用的三个特征:(1)、做梦者虽然能够作一种象征的表示,但是他对于这种象征不但一无所知,而且清醒的时候也不再认知;(2)、这些象征的关系并非做梦者所独有,或者是象征所以表现的梦运作所独有(3)、真正的象征和性有密切的关系;梦运作有“凝缩作用”、“转移作用”、“造型语言表现”、“二度润饰作用”四重作用,且梦的运作确实会把时间关系转变为空间关系,并以这种关系表现出来。

关于梦的类型,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你们已知道那满足愿望的梦是用以满足最显著的需要----如饥饿、口渴,以及可望自由-----安乐的梦及不安的梦以及贪欲自私的梦。但是你们千万要记住,依据精神分析的结果,那些伪装作用特别厉害的梦,大部分都是性欲的梦”。下面分析一个我的同学的梦:前两天,我的一个同学向我介绍了他的一个梦,情境是这样的“做梦者跟随一对情侣走进一个房子,然后看着这对情侣上楼梯,在楼梯上搂抱,并发出兴奋的叫声,然后突然从楼梯上掉了下来,地上留有一大滩血迹”,然后这位同学当然被血迹吓醒了。其实这个梦只要用象征意义就可以明显的解释为一个性梦,反映了做梦者青春期对于性的萌动。在这个梦中,“房子”即女性的阴道,进入房子本身就具有性交的意义,同时“上楼梯”这一规律性动作和“兴奋的叫声”更是性交的直接象征,而“最后留下的血迹”则是性交的结果。至于那对情侣实际上是做梦者自己的化身,对其观察则是反映了做梦者对于交姌的窥探欲和自己的理解。那么这个梦就是一个明显的性梦了。

下面在介绍并尝试解析一个有关我自己的一个十分混乱的焦虑的梦。焦虑的梦是如何产生的呢?弗洛伊德认为焦虑的梦的形成原因有三种情形:(1)、梦运作有时也许不能完全造成愿望满足的局面,因此隐意中的不快情感遂有一部分出现于显梦中;(2)、做梦者对于他的愿望的态度却很特别,他摒弃这些愿望,指责这些愿望,总之不愿意拥有这种愿望。所以这些愿望的满足并不会使他快乐,反而使他不快;这种不快由经验可以知道,形成了我们的焦虑不安(3)、惩罚可使冤枉的满足产生十分不快的结果。所以梦可以是冤枉的满足,也可以是愿望满足的反面,如焦虑不安和惩罚的实现。

由于这个梦时间持续很长,且有多个片段,所以梦的情形我已记得不是太清了。所以我就直接加以解析了:首先,“报考暑期夏令营”反应了我不愿意在南京读书的潜在欲望,而深入下去,原因在于南京的天气和环境和老家的环境相差太大,梦的场景发生在家乡的中学,则一方面反映了我对家乡山水的依恋和对南京污染的不满;“报考的对象是上交和北大”则反映了当年高考报名时我欲报往北京和上海的学校而最终没有实现的潜意识里的遗憾和未满足的愿望;梦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是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而且做梦当天下午我还和他讨论了是否要读研究生的问题;整个报考过程则是一周前我报考另外一门考试的变形和扭曲;梦的后半部分是十分焦虑的状态,原因是报考的时间恰好是我在上课的时间,所以我就一直在报考和上课之间犹豫,终于没有听清老师讲课的内容,仔细思考之后,我发现这一段梦应该这样解释:这段时间我有许多正常学习之外的事情,其占用了我许多时间,所以我担心其会最终影响到我的学习效果,所以产生了焦虑的心理,并反应到梦中。

上面我以一个性梦和一个焦虑的梦为例介绍了梦的象征作用、梦的修饰作用以及梦运作的部分原理,也可以算作是我在解梦上的一个小小的尝试。

关于这段阅读和思考过程,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1)、弗洛伊德的书是十分艰涩难懂的,十分注重逻辑的分析和推演,所以要真正读懂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2)、弗洛伊德后期的观点和早年相比有了一些修正和提升,这些提升反映了弗洛伊德先生严谨的态度,而这些并提升的内容往往是其精神分析学说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因而是我们研读的关键;

(3)、在阅读的后期,我发现后来在精神分析框架下出现了诸多心理分析的分支,如个人分析等,了解这些新的观点也是十分必要的;(4)、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释梦和精神分析是否有其特殊性呢?如荣格就注意到了道家学说的心理功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精神分析的中国化得关注。上述这些方面也将成为我下一步继续阅读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资料:

《精神分析引论.新论》,(奥)弗洛伊德,罗生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释梦》,(奥)弗洛伊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

《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奥)弗洛伊德,林克明译,太白文艺出版社 《图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精粹》,梁素娟,中国言实出版社

陈蕙静,谈音乐治疗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音乐时空

张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艺术设计论坛

申荷永,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心理咨询与治疗,2005(6)

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中国临床康复,2005(9)疏志强,“释梦”:梦的修辞文化阐释,北方论坛,2007(4)

孟秋丽,高申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理论性质,社会科学报,2007(3)

高鸿萍,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专刊

张辉,将弗洛伊德的释梦技术运用于心理咨询中的一个个案,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09(5)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篇6

通过军事理论课我得到了很好的军事教育,这门课程使我明白了我国的国际环境以及当前我国的国防现状。军事理论的学习,强化了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我的国防观念。同时也让我对战争有了新的看法和感想。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现在的世界还是一个经济世界,因此,战争说到底都是经济利益的斗争的最高形式。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有更多地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因此,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战争的发展始终是受到科技的制约,各种战术也是根据科技的发展来制定的。现代战争还是由陆军作为战争的主导,尽管海空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战争的决胜者还是陆军。因为美国的“联合兵种作战”的诞生陆军决胜论也遭到质疑,联合作战也成为世界主流。美军是如何作战的呢?拿伊战为例:由海军封锁海域并对地面进行火力支援和空中支援,空军进行“清场”打击对方阵地,消灭对方导弹基地,扰乱对方部署,联合地面部队对对方地面部队进行打击,有电子战瘫痪对方指挥系统,陆军则是突破和占领。在这种战术下伊军不堪一击。这样看来陆军在战场的作用比之二战差别太大,而未来战争陆军的作用将越来越小,陆军的主要作用将是侦察,特种战,占领,消灭残余。空军将会是战场的主要力量,主战场将会从地面转移到空中,制空权的争夺将会是战争主线。当直升机的性能能够突破,坦克将会无用,大规模使用武装直升机会是趋势。制海权的争夺也将由战斗机和潜艇取代,水面舰艇将主要用与运输和发射导弹。再向后看未来的未来主战场可能会是太空,我们还无法预测。

高技术对战争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第一,高科技使侦察捉到了不怕火力威胁,不怕地形限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侦查的立体化使战争前的准备得到最完美的完成。第二是高技术使得战争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提高,精确的制导系统带来了打击的精确性。第三是反应的高速化,高技术武器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成果,战争方做到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第四,战争永远包括打击与防护两个方面,高技术使得防护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秘,防护的综合化可以有效地在现代战争中最大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指挥。指挥控制系统是现代战争的中心枢纽,在高技术战争中交战双方之间实力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与控制的水平上。面对复杂多变的战争局势,仅仅靠人脑已远远不够,高技术特别是电脑的应用使得指挥系统智能化。只有借助于可操控的巨大指挥网络,才能真正打赢一场异常复杂的现代战争。而这种可控性使现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应对世界军事高科技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行新时期军事变革中的基础工程建设。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应把军队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首当其冲,着力解决“打的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方针,以及实施积极的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目前的中国还是一个陆战大国,空军和海军仍是配合陆军作战,这对在将来发生的战争将会是不利的。我们可以欣慰的看到中央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在开展联合作战和信息战,但我认为这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还是在学习别人的经验,只有创新才是硬道理,我认为应该先拿一部分军队作为试点试验未来战争的取胜之道。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由陆军作为主战力量这还是必须的,因为这还是受科技和经济的制约,现在就进行大规模改革是不行的,对我们不利也负担太大。放眼与未来,我国应逐步消减陆军大力发展海空军以实现战场主动权。我建议应该加大力度发展直升机,我预言它最终会取代现有的装甲部队。同时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努力跟上军事变革和发展潮流。要与时具进,以我为主,努力创新。在当今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学习国外的先进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跟上世界军事变革和潮流,积极借鉴各国军队特别是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选择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学习借鉴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分析批判的科学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而取其精华。与此同时,要把创新作为学习借鉴的目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并以此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努力构建我军创新体系。

其次,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质量人才。人才是政事之本,也是建军治军之本。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培养人才。其一要训练育才,在和平时期,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的基本途径在于训练;其二要教学育才,要进一步完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为培养军事人才创造条件;其三科研育才,要注重高层次、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要进行启蒙式、普及性的研究;其四实践育才,军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要经过军事实践的过程和军事科学以及军事专业的学习训练。因此,要培养通用型人才,注重人才的长远发展。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篇7

1 理论基础

在公元前431年, 古希腊戏剧天才索福克勒斯 (Sophocles) 塑造出一位力挽狂澜却身败名裂、智慧超群而下场壮烈的悲剧英雄俄狄浦斯。俄狄浦斯 (Oedipus) 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 (Thebe) 的国王, 是国王拉伊俄斯 (Laius) 和王后伊俄卡斯特 (Iocasta) 的儿子,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 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发生灾祸和瘟疫。最后在先知的揭示下, 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俄斯的儿子, 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伊俄卡斯特羞愧地上吊自杀, 而同样悲愤不己的俄狄浦斯, 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流浪隐居。

及弗洛伊德, 人们自然会想到“Oedipus complex” (恋母情结, 又译俄狄浦斯情结、伊底帕斯情结) 。恋母情结, 既是弗洛伊德的又一伟大发现, 也是他的原创思想之一。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其里比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1923年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文集》中指出, “小男孩就发展了对他母亲的一种对象贯注……男孩子用以父亲自居的方法来对付他的父亲。这两种关系一度曾经同时存在, 直到对母亲的性愿望变得更加强烈, 而把父亲看作是他们的障碍;这就引起俄狄浦斯情结。”[2]弗洛伊德认为, 在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 即生殖器阶段, 儿童身上发展出一种恋母情结综合感。这种性欲, 更准确地说是爱欲, 是儿童对最先走进其生活的对象的依赖, 它驱使儿童去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于是, 男孩把母亲作为性爱对象而把父亲当做情敌。女孩正好相反。厄勒克特拉情结 (Eleetra Complex) , 又称恋父情结, 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相传古希腊神话, 厄勒克特拉情结因母亲与其情人杀了她的父亲, 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 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发现自己没有男生殖器, 故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都可用“俄狄浦斯情结”表示, 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内容。

1.1 婆媳关系中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

婆婆与媳妇的关系, 因婚姻的发生而产生, 因婚姻的终止而结束, 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基础的人际关系, 处于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中。婆媳关系的形成必须以儿子作为中介, 否则婆媳之间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亲属关系, 婆媳也不可能成为同一家族的成员, 所以儿子在婆媳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往往是导致婆媳矛盾的重要原因。儿子深爱着母亲, 这是男性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倾向, 无论到什么年纪, 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 认为母亲永远是正确的, 心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母亲。在现实生活中, 在娶妻后, 儿子本能地站在母亲的立场, 和自己的母亲结成联盟, 疏离自己的妻子。正如在电视剧《双面胶》中, 亚平就因为母亲的怂恿, “打!打!打死这个女人!就是这个贱货害了我们一家!打!”打死了自己的妻子丽鹃。在《当婆婆遇上妈》中, 陈大可不顾自己的妻子怀孕, 坚持听从他母亲的话, 和自己的初中同学发生了婚外情。

1.2 婆媳关系中婆婆的恋子情结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 是指原始的自己, 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 避免痛苦, 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 生存及繁殖, 它是无意识的, 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 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 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为本我服务。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 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 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1.3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婆媳关系中婆婆的恋子情结的内在根源

传统社会是靠宗法伦理维系婆媳关系, 在传统社会, 男子娶妻, 一是, 为了延续香火, 传宗接代, 二是为了照顾父母。婆媳关系是一种尊卑等级关系, 媳妇对婆婆应该无条件的服从。 (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既维护婆婆的尊严地位对儿媳颐指气使的特权, 儿媳的尊严和人格则倍加遭到贬抑, 几至扫地。)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母亲会把所有的爱倾注在儿子身上, 作为自己在丈夫、家庭中所缺失爱的一种补偿。作为母亲的本能, 也就是“本我”, 她加倍的疼爱自己的儿子, 爱得霸道而专横。具有恋子情结的母亲其心理处于进退维谷的矛盾状态, 本质上她们会妒忌, 甚至仇恨自己与儿子之间的任何女性, 但迫于社会道德习俗的束缚和家族延续的压力不得不为儿子娶妻。在“超我”对“自我”的一种短时间的抑制后, 一旦媳妇进门之后, “母亲们”发现既定的秩序遭到破坏, 其“自我”便对“超我”进行反叛, 要夺回自己对于亲子之爱的独占地位。这就引起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是殊死斗争。

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与母亲恋子情结相辅相成。这也导致了即使在儿子组成新的小家庭, 娶妻之后, 儿子依然迷恋自己的母亲, 母亲依然想法设法地控制自己的儿子, 处处为儿子做主。在现实家庭中, 儿子稍微对媳妇有所亲密, 母亲表现出的失落、, 无奈、孤寂、妒忌甚至仇视心理会日益膨胀, 责备儿子不孝顺, 娶了媳妇忘了娘, 继而迁怒于儿媳。要么找各种理由挑拨儿子和妻子的关系, 造成小两口不和的局面。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中, 从小被父母管头管脚, 长大后循规蹈矩的邓家齐迫于父母的压力, 放弃自己心爱的恋人白晓鸥, 而转娶了父母为他安排的媳妇贺飞儿。而他们的父母, 则属于绝对的更年期, 什么事都要插手, 什么事都要干预。既要儿女们成熟起来, 又不许他们完全按自己的心性做事。邓家齐的母亲在儿子犯了错之后也要护着他。当儿子把钱交给自己媳妇保管的时候, 她很受打击。当儿子提出要出去单过的时候, 她更是无法容忍。她依恋儿子, 认为儿子就是她的, 想把他占位己有。当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时, 一场家庭战争不可避免。

2 婆媳关系中个性差异

在这些不同的都市家庭剧中, 可以看出他们存在着稳定的模式, 可以找出一些基本的构成元素。媳妇往往具有这样的特征:美丽, 善良, 顺从, 谦卑, 大学毕业, 受过高等教育,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与此相反, 婆婆总是被打上这样的标记:守旧, 落后, 小气, 传统, 斤斤计较, 墨守成规, 依恋儿子。俄国文论家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中认为, 故事的基本要素是角色的功能。他认为, 人物是一个稳定不变的因素。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个性, 是指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整体的特征, 是人的心理特性与品质的总和,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受到遗传、环境、种族文化差别等的影响。在这几部都市家庭剧中, 婆媳之间性格的差异, 构成了婆媳矛盾基础, 为以后的家庭大战埋下了隐患。

3 婆媳关系中地域文化差异

林语堂曾说过“北方的中国人, 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 身材高大健壮, 性格热情幽默, 吃大葱, 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从各方面来讲更像蒙古人, 与上海及江浙一带人相比则更为保守, 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的种族活力。在东南边疆, 长江以南, 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 勤于修养, 老于世故, 头脑发达, 身体退化, 喜爱诗歌, 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 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 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 出色的文学家, 战场上的胆小鬼。”[4]可见北方人和南方人在文化方面存在差异, 这与他们所生长的自然环境有关。北方辽阔的黄土地景色壮丽, 气候干燥寒冷, 天空高旷凄凉, 植被贫乏, 在这种环境下, 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而南方水流纵横, 山色清华, 植物华丽, 气候温暖湿润, 云霞低垂清灵, 在这种环境下, 人物的性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可以说, “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 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样灵秀、柔情、细腻、飘逸、梦幻”。[5]北方婆婆的勤俭持家、吃苦耐劳、保守与南方媳妇的安逸悠闲、精明算计、开放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 文化的差异成为婆媳矛盾的一个主要方面。

摘要:本文试图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切入点, 探究中国都市家庭剧中的婆媳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双面胶》, 《当婆婆遇上妈》,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等电视剧中的情节, 探究都市家庭剧中的婆媳关系形成的原因, 并提出在和谐社会中缓解婆媳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国家庭剧,婆媳关系

参考文献

[1]毛新青.对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车文博, 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4 (6) :131.

[3]沈德灿, 主编.精神分析心理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4]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8.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篇8

精神分析学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重要成就, 在文坛上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主要由五部分构成, 分别为:心理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中外的文学作品之多不计其数, 但是每一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精神分析学说的痕迹。

二、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氏理论是作者背后一股强大却又隐含的力量, 千言万语尽是某种精神状态额度体现。本文从人格结构理论与性本能理论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 从而探析弗洛伊德的思想。

(一)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提出心理结构学说 (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 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人格结构, 认为人是由本我 (Id) 、自我 (Ego) 和超我 (Superego) 三个层次组成。本我是指人先天的本能欲望和冲动, 遵循“快乐原则”; 超我代表内化的社会道德对个人的约束, 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则处于本我与超我的夹缝中, 对这两种冲突力量进行调节, 遵循现实原则。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 女主人公苔丝因天真无知而受邪恶的亚莱克引诱, 失去了贞洁。之后, 苔丝巧遇心地善良却又墨守成规安吉尔, 两人海誓山盟, 却在新婚之夜真相揭露时, 安吉尔因为道德抛弃了苔丝。小说中, 无恶不作的亚莱克正是本我的化身, 他从不顾虑他者的感受, 为了自我精神和生理上的愉悦不择手段;相反, 安吉尔是超我的化身, 他仅遵从上帝规定的生活法则, 除此以外都是违背原则的, 必须摒弃的;苔丝, 这位深受两个男人伤害的受害者, 是自我的化身。她在这两个男人中间进退两难, 最后以悲剧告终, 这正是这两个男人所施加的压力与痛苦。

同样, 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也映射着人格结构的影子。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出现一群因战争而被迫流散的男童, 这仿佛似一个初生婴儿获得自己人格的过程。这群男童却因虚幻的野兽而分裂成派, 丧失了纯真与文明, 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野蛮与专制。杰克愿意接受投票的方式推举领导人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暂时性地压抑了他的本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他追求内心需求的本性逐渐暴露, 最终酿成悲剧; 西蒙的形象则与众不同。他尽管沉默寡言, 却清楚地认识到所有人所处的环境岌岌可危, 他是理性与希望的象征;拉尔夫以召开立宪性会议的方式出场, 在所有人的关系势成水火时, 拉尔夫仍然试图维持秩序, 而这却导致了更大的冲突。 由此可见, 杰克、西蒙以及拉尔夫可视为是本我、超我与自我的缩影, 当本我的欲望逐渐增强时, 自我则受到更大的威胁。无论是苔丝还是拉尔夫, 故事的悲剧性都在暗示着人性本恶的思想。正如《圣经》对人类的控诉那样, 人类的始祖在伊甸园种下了原罪之因, 那么无论怎么繁衍与传承, 人类的本性这个结果始终是恶的滥觞, 这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所坚持的观点。

(二) 性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 即力比多 (Libido) 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而文学则是性欲的升华。弗洛伊德将男孩的情结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 , 又称恋母情结, 每一个男性在潜意识中都渴望占有其母亲。弗洛伊德强调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 (刘象愚, 2005: P246) 。文学史上堪称杰作的三部作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卓夫兄弟》, 都表现了同一主题, 即弑父。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 俄狄浦斯在不知双亲的迷惘中杀死父亲, 迎娶母亲, 得知真相后, 懊悔不已, 弄瞎了自己的双眼, 自我放逐。而该悲剧的效果“并不在于命运与人类意志的冲突, 而在于表现这一冲突的特性” (同上) 。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实际上是“童年时代的愿望实现了” (弗洛伊德, 1987:15) 。

同样, 莎翁的悲剧《哈姆雷特》与此同出一辙, 哈姆雷特本是个机智果断的丹麦王子, 然而当他父亲的鬼魂要他向杀父、夺位、娶母的叔叔报仇时, 犹豫不决、临阵退缩则扰乱了他的思绪。个中缘由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因为他叔叔的行为正是哈姆雷特童年愿望的变相实现, 通过叔叔弑父娶母的行为完成了哈姆雷特自己无法达到的目的。因此, 手刃凶手便是毁灭自己。

三、结语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既然探究的是心理意识, 那么任何人、任何作品都难以僭越。弗洛伊德性本恶以及文学性的表现形式的观点对之后的文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这种普遍存在的理论隐身于作家的内心深处, 暗含于作品的字里行间, 蕴藏在读者的思维空间, 通过三者紧密合作, 作者与读者达到了心灵上的愉悦与精神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社, 1986.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7.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篇9

一、简要分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对前期的人格理论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人格的“结构观 (structural view) 即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精神层面。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各行其责, 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 按快乐原则行事, 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 是人格的执行者, 按现实原则行事, 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 代表了人的社会性, 是“道德的人”。如果个体的人格要得到正常发展, 那么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 人的心理疾病的形成是因为自我, 本我, 超我三者的失调导致的。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和改革, 社会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思想变革以及就业形式的更加严竣, 以及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后期这一特殊时期, 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导致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常常出现困惑和迷茫的等各种心理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这几种:a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问题、b因学业迷茫产生的大学目标性问题、c人际交往受挫导致的心理困扰、d就业压力导致自我定位模糊、e网络成瘾, 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f恋爱与性的心理困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种, 例如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是、社会及校园心理救助不到位、学校教育与个人因素等都有可能给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三、应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对潜意识内的压抑进行正确的疏导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对快感的追求, 对欲望的满足、生命的非理性力量会由于挫败、防卫、压抑被埋藏在潜意识中, 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不幸的发生”。但如果这种本能、欲望、能量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升华, 就能衍生为人的志趣、道德、创造力、习惯和态度。如何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呢?为受教育者营造探索好学的学习氛围, 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是重要手段。因为自由的学习情境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爱等积极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还有利于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 以此达到消除心理无能感问题 (1) 。

2、建立成熟的自我防御机制

如何去面对大学生活中因困难与挫折产生的焦虑心理呢?恰当的自我防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认为只要是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的防御机制就是健康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适应”。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不能很好的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环境三者关系的时候, 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会失调导致焦虑心理产生”。因为焦虑的功能就是对自我发出警告信号, 当这种信号出现在意识中时, 自我就能采取措施来对付危险。当然, 大多数防御机制都是非理性乃至消极的。它促使人将感到的困扰或者让人痛苦的思想和欲望或者经验阻断在意识之下, 这种自我压抑的做法虽然能暂时的解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但长期积累会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中。因此自我学会创造放松心理与恰当的自我防御机制对克服焦虑心理具有很大作用 (7) 。

3、建立家庭支持沟通系统

大学生家庭支持沟通系统能在学校的帮助下建立起来, 因为这是一个有效的后期人格改良方法。适当的开展一些父母和子女互动沟通活动, 例如建议学生经给家人发电子邮件或者电话短信进行沟通, 也可以提醒学生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以及特殊节假日送去祝福, 督促学生放假时期抽空与家人团聚, 在节假日期间可以组织亲子游活动, 这些微小的互助关怀往往会让亲情更加融洽, 学生也会更自信的去面对各种生活的挑战, 从而使扭曲的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4、帮助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婚姻观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即是性的本能需要。大学生的兴趣从对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化为异性关系的建立和满足, 这时候的大学生已经变成为具有恋爱权利、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时期他们心理最最迫切的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 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而高校有义务为学子们提供这些帮助:利用相关知识讲座和开设与恋爱有关的课程,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性知识教育指导工作, 这是避免大学生因性好奇盲目探索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这可以增强他们的性科学意识。鼓励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与参加参加各种校园活动, 在校园内外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形成和情感的升华的目的。

结语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指导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的途径, 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结合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 把人格三结构理论与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 以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更多的不幸发生, 让受教育者以健康的心态去成就更好的人生。

摘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当前高校面临越来越多急需解决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呢?本文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探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指导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格结构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曾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文学教育》, 2009 (07) , 22-23。

[2]钟娉雯:《谈大一新生心理特征及心理辅导方法》,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 (02) , 56-57。

[3]张育广、王亚煦:《“90后”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探析》,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6) .62-63。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篇10

2015年1月16日, 影片在北美公映。主演朱丽安·摩尔凭借此片获得了2015年第87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影片讲述了一位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成功女性爱丽丝的故事。五十岁那年, 她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每况愈下。有一天, 她跑步时, 突然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迷路了, 头晕目眩。她去看精神医生, 被诊断患了阿尔兹海默病。这让她的生活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 记忆力都在退化, 她每天都在经历着失去, 她感到非常痛苦, 焦虑和不安。但是, 在家人的鼓励、关爱和陪伴下, 她勇敢地活在当下。她努力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爱、爱自己和爱家人。她依然还是那个坚强勇敢的爱丽丝, 是风雨中那只美丽的蝴蝶。

二.理论回顾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 (2007) 认为动机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 动机是由不同性质的需要构成的, 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需要是一种内心状态, 是产生行为的原始动力, 并推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和种系发展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如食物、水、空气和性欲等。安全需要是人类要求自身安全、回避威胁、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如身体健康、未来有保障等。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安全感对于个体来说十分重要, 没有安全感的人会焦虑、敏感、多疑、人际关系不良, 更有甚者会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个体并不是孤立的, 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关心、支持和赞同, 并在交往中表达情感和进行信息沟通。长时间与他人隔离会产生恐惧与焦虑。尊重的需要是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赏, 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 有威信, 受到别人的尊重和高度评价。无法从内部和外部获得尊重, 就会不安, 焦虑, 失去信心。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将个人的能力、理想、抱负发挥到最大程度, 不断完善自己, 挖掘潜能, 努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2. 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和人格理论

焦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由一连串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引起的, 由不安, 焦急, 忧虑, 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根据性质不同, 他将焦虑分为现实性, 神经性和道德性三类焦虑。现实性焦虑即因现实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和威胁而产生焦虑。此类焦虑是有对象的, 在性质上与恐惧相似。其焦虑的原因可能是已经发生的事故或将要发生的事故 (弗洛伊德, 1926) 。

1923年,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重人格理论。本我就是指最原始的自己, 它包括人本身的一种欲望和冲动, 它以追求纯粹的快乐为原则。它不需要去理会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等原则 (弗洛伊德, 1933) 。自我就是指自己, 是一种自我可以意识到的部分, 它是从非理性的本我中提炼出来的, 是可以去思考, 判断和感觉的过程。它会根据外界环境和一些现实条件去调节自己, 去协调与外部的关系。自我以现实为原则 (弗洛伊德, 1940) 。超我则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 是人格中最主要的机构。它遵循道德原则, 严格约束自己。根据弗洛伊德 (2005) 的观点, 超我不仅代表来自道德的要求和约束, 也来自父母, 来自对自己和对自己重要的人自发的爱, 希望保护他人免受自己带来的伤害。

三.理论在电影中的体现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电影中的体现

主人公爱丽丝在家庭和事业中取得了双丰收。丈夫认为她是最美丽智慧的女人。在工作上, 爱丽丝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语言学教授, 是世界语言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她在各个需求层次上都得到了满足, 她是幸福的。然而, 在这一年, 原本非常擅长的填字游戏, 会出现问题, 跑步时, 会偶尔头晕目眩。生活中的种种奇怪现象, 让她不得不寻找医生的帮助。初步结论, 她得了早发性阿尔兹海默症, 具有家族遗传性。夜里, 她叫醒熟睡的丈夫。她紧张, 担心地说:“我的整个生活正在离我而去”。恐惧, 焦虑和无助在她的脸上流露出来, 她哭了。因为疾病, 她的记忆力不断减退, 她忍受着失眠, 痛苦和不安。她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威胁。此时, 我们可以看到安全需要层次在爱丽丝的身上得不到满足。在结婚纪念日的家庭聚会上, 爱丽丝鼓起勇气, 对孩子们道出了实情。后来, 她出去跑步, 刻意忘了和丈夫去朋友家赴宴, 因为她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离谱的事情。爱丽丝拒绝社交, 社交需要在她身上无法实现。学生评价爱丽丝在教学中经常迷失。系领导找她谈话, 决定让所有教员知情。此时, 爱丽丝的名声和地位都受到了威胁。此外, 小女儿莉亚迪不肯放弃剧团的工作, 接受自己的意见, 去读大学。因此, 尊重需要这个层次在她身上不能充分实现。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退化, 无法继续更加深入的学术研究, 自我价值得不到更好地实现。根据马斯洛的理论, 爱丽丝的几个需求层次得不到满足, 她的生活和事业由巅峰状态跌入了低谷。恐惧, 焦虑, 不安时刻都在。

2. 弗洛伊德理论在电影中的体现

根据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 人在自我受到不同威胁时, 会产生焦虑, 包括现实焦虑, 神经症焦虑和道德焦虑。对爱丽丝来说, 记忆和语言能力在不断退化, 她每天都在感受失去, 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她不知道自己是谁, 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失去什么。她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很焦虑。她失眠, 不安, 偶尔和丈夫情绪紧张。她担心自己不是一个出色的妻子, 未同丈夫赴宴;她担心自己不是好母亲, 将疾病遗传给孩子。她焦虑, 伤心, 哭泣。弗洛伊德焦虑理论中的现实焦虑, 在爱丽丝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很庆幸, 爱丽丝是一个勇敢, 坚强的女性。她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三重人格。根据佛洛依德的理论, 本我以快乐为原则。疾病确诊后, 她一度想和丈夫去休假一年, 去旅行, 去享受一切, 远离不安的现实。但迫于现实财务的压力, 她最后还是听从了丈夫的建议。自我以现实为原则, 虽然现实生活中, 她一直在迷失, 她讨厌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 但是, 她能够很好地处理生活中的本我。

依据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超我代表一切道德约束, 超我既来自父母, 又来自对自己重要的人自发的爱以及渴望保护对自己重要的人, 以免其受到自己的伤害。爱, 既可以爱别人, 也可以爱自己, 是道德的一种形式。对于爱丽丝来说, 丈夫和三个孩子是自己最重要的人。丈夫约翰一直鼓励爱丽丝。在爱丽丝痛苦地哭泣和焦虑不安时, 他说到, 不管发生什么, 我都在;你怎么样, 我都喜欢;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小女儿莉亚迪起初是个叛逆的女孩, 时常因梦想和母亲争执, 但是得知母亲生病后, 她时常回来看望, 和爱丽丝聊天, 还会为爱丽丝的演讲提建议。如果爱丽丝因为疾病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每天郁郁寡欢, 心情低落, 一定会对家人造成严重的情感伤害。每次家人的鼓励和爱, 都会唤起爱丽丝的勇气和信心。她决定为了家人, 振作起来, 好好爱自己, 爱家人。她翻看莉亚迪的日记, 了解女儿的戏剧, 去剧场观看表演, 赞美女儿的表现, 后来获得了女儿的理解和认可。

影片的结尾, 爱丽丝听小女儿给她读关于飞行的感受, 有关灵魂, 有关梦想, 什么都不会消失。但是, 当女儿问及刚刚讲了什么, 爱丽丝已经不记得了, 只记得是关于爱的。是的, 是关于爱的。内容对她来说, 已经不重要了, 她能感受女儿对自己的爱, 女儿也能感受到来自自己的爱, 这就足够了。虽然, 爱丽丝身体上无法摆脱疾病, 但她在心理上, 仍然愿意去爱, 爱自己, 爱家人。后来, 她们一起观看从前的视频, 她和女儿在沙滩上散步, 说笑, 浓浓的爱包围着自己。仿佛什么都没有失去, 爱一直都在。

四.结语

疾病把原本成功幸福的爱丽丝从生命的山峰拉到了人生的低谷, 需要层次在她身上不能很好的实现, 她每天都在失去, 焦虑不安笼罩着她的生活。然而, 在现实的焦虑面前, 爱丽丝选择了坚强, 努力发挥自己的超我作用, 去爱自己, 爱家人, 努力活在当下。希望本片能为观影者传递爱, 传递活在当下的正能量。

摘要:影片《依然爱丽丝》改编自同名小说《我想念我自己》。主演朱丽安·摩尔凭借此片获得了2015年第87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五十岁那年, 成功的女性爱丽丝被诊断患有阿尔兹海默病, 她的记忆跟不上遗忘的脚步, 她逐渐失去了思想和与外在世界的连结。本文尝试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来分析爱丽丝的焦虑现状, 并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爱丽丝的超我。运用超我, 发挥爱的作用来缓解焦虑, 活在当下。希望本文能为观影者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爱丽丝,马斯洛,弗洛伊德,爱

参考文献

[1].Freud·Sigmund.The Ego and the Id.Trans.James Stranchey.New York:Norton, 1923.

[2] .Freud·Sigmund.Inhibitions, Symptoms and Anxiety.Trans James Stranchey.New York:Norton, 1926.

[3] .Freud·Sigmund.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Trans.James Stranchey.New York:Norton, 1933.

[4] .Freud·Sigmund.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Trans.James Stranchey.New York:Norton, 1940.

[5]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读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下一篇:司考模考 卷四答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