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2024-08-04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通用7篇)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篇1

潜意识广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由三部分构成: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压抑在意识阈限以下, 人无法知觉的心理部分。即刺激位于绝对阈限以下的心理部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即刺激位于绝对阈限以上的心理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内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 首先体现在潜意识广告中。潜意识广告从本质上看利用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中的潜意识, 它以非广告的形式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信息展现给受众。它利用的是人们的阈下知觉, 广告的刺激强度在意识阈限以下, 不被消费者察觉, 不像广告, 但潜意识中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购买意向或购买行为。这是一种阈下刺激, 阈下意味着信息没有达到被人们意识加工的最低阈限。“阈”指的是“感觉的阈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 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刚刚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称为绝对阈限。而在绝对阈限以下的刺激量, 则为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虽不能引起人的意识和感觉, 但在潜意识中对知觉和认知起着巨大的作用。

笔者认为, 潜意识广告的植入策略有以下三点:首先, 选择的品牌或产品要与影视剧的情节相吻合, 只有与剧情相吻合的潜意识广告才能引起潜意识的注意, 并激发兴趣, 产生较深的记忆;其次, 选择的品牌或产品应该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不具有知名度的产品若没有较长时间的植入和刺激, 由于消费者心灵图式的认知, 会将此潜意识广告中的品牌与自己认知中最接近的一种品牌相联系, 这样无疑就为竞争对手做了广告;最后, 选择的品牌或产品必须具备个性化差异。同行业的两个品牌或多个品牌不适于在同一个节目中同时以潜意识广告的内容出现。因为潜意识本就是利用消费者的阈下刺激, 需要激发和唤醒, 如果在同一个节目中出现多个品牌, 消费者在前后记忆时会彼此干扰, 影响记忆效果。

根据潜意识广告的特点和消费者潜意识认知及图式理论, 笔者认为, 潜意识广告植入技巧有以下几点:1.画面主体式植入。画面主体式植入是指品牌或产品以画面主体的形式出现, 这比品牌或产品以背景形式出现更能引人注意。潜意识因为避开了意识层面信息的过滤和筛选, 更加丰富, 只要能感知到的内容都可以进入潜意识层面。因为贮存的信息量大, 需要唤醒的程度更高。画面主体相对于其他背景是一个更为强烈的感知, 因而更易在特定场景下为消费者所唤醒。常见的形式是以镜头特写将信息植入。2.台词式植入。台词式植入是指品牌或产品的相关信息以台词形式从演员处表现出来。人物活动是节目中消费者会有意注意的角色, 将广告信息植入人物语言, 使台词植入与画面植入相结合将起到更好的效果。3.情景式植入。情景式植入是指品牌或产品信息与节目内容紧密结合, 成为节目中不可缺少的轻松愉快的表现内容。我们无形中不断在寻找能够取悦于潜意识的刺激物, 而消费者在放松时, 最容易进入潜意识。这一点可以从心理学家关于“催眠与唤醒潜意识”的众多实验中得到证实。而节目情景恰恰给消费者带来轻松愉快的感受。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 潜意识能更好地感知潜意识广告的内容。4.镜头运动式植入。镜头运动式植入是指以镜头的推拉摇移升降来吸引消费注意和记忆,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5.时间植入。一般来说, 心理学上的序位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告诉我们, 开头和结尾是消费者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而高潮部分由于剧情紧张, 注意和记忆效果也很好。

利用潜意识研究消费者隐性购买动机:投射原理与技术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为显性购买动机和隐性购买动机。消费者的隐性购买动机通常不为自己察觉, 表现出来的只是意识层面的显性购买动机, 而潜意识支配下的隐性购买动机在某种意义上比意识支配下的显性购买动机作用更大、更为强烈, 因为潜在需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消费者的显性购买动机是能够被自己察觉到的, 消费者的意识范围内不断有观念、动机、意象或对产品的情感, 这种是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动机或情感。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动机, 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并存在, 因不符合社会伦理或道德和本人的理智, 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压抑, 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察觉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为潜意识, 潜意识是秘而不宣的, 但支配着消费者的隐性购买动机。潜意识里越是被压抑就越对行为具有推动力, 防御机制试图压抑这些愿望与冲突就越易引发隐性购买动机。

因此消费者的行为在意识层面是很难预测的, 甚至是难以解释的, 关键在于消费者动机的不可观察性和内隐性, 只有通过研究潜意识购买动机来解释消费者复杂的购买动机。

在弗洛伊德看来, 潜意识虽然受到压抑, 但它永远不断地为得到自我满足而斗争。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1) 于是, 消费者把自我投射到各个商品中, 即购买的商品和劳务项目成了自己人格的延伸部分, 来满足自己灵魂深处受到压抑的潜意识, 例如, 汽车是社会地位的延伸, 红茶是柔弱女子的延伸, 服装是人的气质和品位的延伸。

美国有关资料表明, 消费者72%的购买行为是受朦胧欲望所支配的, 只有28%的购买行为是受显现需要制约的。 (2) 许多广告的成功, 在于它诱发了同类产品广告中没有说出来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调动消费者的潜意识是一种屡试不爽的创意方法。例如, 人们购买书籍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 也不仅仅是丰富经验和阅历, 还是为了摆脱心理束缚、洗涤灵魂和自卑。依循这一思路, 书店的广告口号不应该是“做您最好的阅读助手”这一意识层面的动机认知, 而应该是“灵魂的阶梯, 人生的追求”。这就不仅从书这种产品的意识层面着眼进行诉求, 而且满足了人们精神的、潜意识的欲求。

那么这种欲求和动机不在意识层面, 怎样才能研究出来呢?投射原理发挥了作用。投射是指个人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 自由地把自己的人格、动机、态度自觉地表达或反应的一种心理作用, 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产生影响的过程。因为, 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 (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 体现在对他人或他物的评价上, 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投射效应”, 而消费者研究中投射法的基础就是投射效应和投射技术, 消费者投射法是指消费者在不受刺激的情境下, 自由地表达其想法, 以表达其人格结构、行为与购买动机的过程。以投射法来研究消费者的个性行为、潜在的动机和内在情感是一种降低消费者自我防御和对直接询问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消费者接受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加以解释的模糊刺激或多个答案的自由问题, 在其反应时会把自己通常隐藏起来的需要、期望、动机、情绪等投射到这些客观刺激上, 通过调查消费者的反应, 了解其内心深层的真正购买动机。

消费者研究中常用的投射法一般分为联想式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购物表法和看图说话法。文字联想式投射测验要求受试者根据呈现的刺激说出自己首先联想的内容, 如词语、画面或想法。文字联想法是指由调查员先说出某个常用字眼或商品名称, 然后让消费者说出由此联想到什么词。如谈到“长虹”, 让消费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联想首先想到的三个词, 如消费者想到康佳、电视、手机三个词, 则证明第一, 消费者潜意识中将康佳作为长虹的主要竞争对手, 第二, 在长虹的所有品牌中, 消费者认同的首先是电视, 其次是手机。

主题统觉测验的性质与看图说故事的形式很相似。图片内容多为人物, 也有部分景物, 不过每张图片中至少有一个人物在内。测验时, 每次给消费者一张图片, 让他根据所看到的内容编出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不加限制, 但必须符合以下四点: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 图中的人正在想些什么, 故事的结局会怎样。

购物表法是指通过描述不同的人所列出的购物表来陈述对这些不同消费者的态度, 以此投射被实验者的购买动机。

看图说话法通常是指根据不同的画面和故事讲述图中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正在什么地方购买什么物品。因为消费者此时所想一定正是他曾经经历过或理想中的购买时间、购买地点和购买情景, 他表面上是在描述他人的购买情境, 其实是在影射自己。

总之, 潜意识理论在广告中有极为广泛的运用, 而潜意识广告的表现形式和潜意识研究消费者动机的投射技术还在不断探索中。

注释

1 弗洛伊德著, 周艳红译:《梦的解析》, 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版。

2 何静:《从潜意识理论看广告中的“拜物情结”》, 《青年记者》, 2010 (12) 。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篇2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焦虑,意识,潜意识,校园文化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情况及面对问题

自我国高校开始扩招, 随之而来也出现很多问题, 高校贫困生人数呈几何形增长便是问题之一。截止至2015年初, 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约有2400余万, 按照国家给予的贫困生助学金的比例来估算, 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人数约为720余万。针对这种情况, 国家财政给予高校贫困生很大的扶持力度, 但单纯的物资扶持并不能解决贫困生的所有问题。事实上, 在高校, 贫困生是学习和生活在一个并不贫困的环境中, 身边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城市或者富裕的家庭环境中, 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都会产生一些不适, 由于对我自不能够正确的认识, 贫困生往往会由此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如过分自卑而引起的不敢进行人际交往;敏感多疑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嫉妒引发的报复行为等。在众多心理问题中, 心理焦虑这一问题对贫困生的正常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将要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来简单分析一下贫困生的心理焦虑。

二、弗洛伊德的意识观点

奥地利精神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将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据刘烨编译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 (Freud’s Psychology Philosophy) 一书中的阐释, “意识”是人正常心理活动中, 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 在精神生活中起到管辖的作用;“前意识”是指在意识附近, 因为与现实生活无关, 被排除出意识的范围, 但仍旧可以进入意识的领域起到管辖作用的一种思想;“潜意识”是一种最原始的人类精神, 虽处于精神世界的最底层, 但总是设法影响意识的作用[1]。这三类意识其实是心理机制中三个不同的层次, 通常情况下也会依照“潜意识———前意识———意识”这样顺序来发展[2]。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罗伊尔联合发表了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 首次提出了“冰山理论”这一说法。谢洪在引用“冰山理论”的说法中总结, “所谓‘冰山理论’就是指‘可见的部分’往往只是整体的一小部分, 而那些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才是真正的主体, 也恰恰是起决定作用的部分”[3]。由此看来, “意识”就是冰山中“可见的部分”, “前意识”和“潜意识”则是冰山隐藏的部分, 是影响的主体。在本文的论述中, 暂时把“前意识”的部分忽略, 着重于“潜意识”的分析。

三、意识的观点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焦虑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在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 最容易受到焦虑的影响。根据弗洛伊德意识的观点, 我们把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焦虑来源分为“意识”引导下的焦虑, 即对于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 也就是真实的焦虑以及“潜意识”引导下的焦虑, 即对于焦虑本身产生恐惧的焦虑, 也就是潜在的焦虑。

从高校贫困生的角度分析, 经济上供给的不足, 使贫困生不能保证正常的温饱和学习, 由此可能产生对于自己现状的焦虑。在刘烨编译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哲学一书中认为, “真实的焦虑或恐惧是一种自然而合理的事情, 我们可以称之为对外界危险或意料中的伤害的知觉反应”[4]。由此可见, 这种“意识”引导下的焦虑其实是一种自我在面对危险时产生保护自己的心理。也许在普通人看来, 这种焦虑甚至可以看做是加倍努力的动力, 然而在贫困生的心里, 这种焦虑是切实存在并且影响生活的。对此, 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面对产生心理焦虑的贫困生必须设身处地的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焦虑来源, 进行心理辅导, 单纯的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新构建, 并不能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及焦虑。与此相反, 单纯的构建教育反而会激起贫困生由“潜意识”引导的心理焦虑。

对于“潜意识”的理解仅靠上述的概念简述, 并不能直白的表达。”潜意识“在大脑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 当丈夫看到妻子喜欢的百合, 有可能会产生一种自责的心理, 责备自己没能给妻子买一束她喜欢的百合。这种自责的心理其实就是由”潜意识“来主导的。同理可依, 贫困生的心理焦虑可能来源于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当, 没有给孩子一个关于贫困的正面的定义, 从而引发贫困生心理上的焦虑, 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又或许是由于整个社会环境对于拜金主义的追求, 对贫困的不屑, 引发的贫困生的心理焦虑, 认为会被社会排斥。无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是社会环境的引导, 这些都是贫困生产生心理焦虑的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来源是来自于贫困生曾经的经验体验, 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根据上文中所陈述的“冰山理论”, 前意识和潜意识才是隐藏在心理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部分。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 在对贫困生心理焦虑进行辅导的时候, 需要重视心理焦虑来源中”潜意识“的影响。否则容易事倍功半, 受辅导人员反复出现焦虑情况。事实上, 如果想从根源上消除贫困生的心理焦虑, 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当然必不可少, 从学校角度来讲,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也对贫困生的心理焦虑起到了缓解作用。在校园中, 推崇务实主义的学习观, 给予家庭贫困的学生一个正面的导向;倡导真诚互助的人际关系, 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建立沟通的渠道与平台;摒弃拜金主义的生活观, 忽略金钱对于教育的影响。这样的校园文化可以缓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焦虑。国家在加重硬扶持力度的同时, 也应注意关注贫困生的软扶持。

参考文献

[1]刘烨编译.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 2-6.

[2]怀宇译.精神分析学导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80-84.

[3]谢洪.运用冰山理论构建职业素质培养的完整体系[J].职教实务·培训与就业, 2012:180-182.

简评拉康与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 篇3

1936年, 拉康提出“镜像理论”。拉康认为意识是发生在新生儿的懵懂期的一个瞬间, 这就是所谓的“镜像阶段”。之后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 本我, 超我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它完整的意识就此出现,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建立在生理上的。6-18个月的婴儿在镜子中可以认出自己, 虽然婴儿无法控制身体则需要旁人的照顾但是拉康认为婴儿却可以认出自己镜子中的样子从而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拉康选集) 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有三个过程, 首先是镜子前婴儿的分析, 使婴儿发现一个完整的自己, 但是这也是一种幻影, 把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成一个完整的形式。还有一方面当婴儿想要摸到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却碰不到从而发现这个影像并不存在, 所以便出现了镜子中的自我和自我的对立关系, 拉康把这种对立关系认为是“自我的异化”, 婴儿在镜子中的影像是接触社会和语言之前的“理想的自我”, 也可以说是虚构的自己。其次是这个不一样的自我将要面对社会语言。也就是说婴儿开始学会一些动作,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随着自己的动作开始变化, 这种掌控的感觉使婴儿感受到快乐。所以婴儿会迷恋这镜中的幻想, 也就是与我们会常常迷失在美好的事物是一样的。最后, 拉康认为自恋的本质也可以说是镜子中自我的影像, 从拉康想法中, 主宰自己的并不是自我, 我们想要找到自我, 当我们找到它的时候, 它并不是属于我们的, 而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张一兵, 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 拉康还有一个重要镜像理论的逻辑是由形象 - 意象 -想象为基础的伪先行性论。于是, 我不在而他在, 他在即伪我在。拉康之后说的镜像和他人的影像都具有这种先行性。无论是镜子中的我, 还是大家看到的我, 其实本质都是以某种形象出现的他者的模糊意象, 拉康说:“主体历史在发展中多多少少的典型理想中所认同的想法代表了最纯真的心理现象, 因为它们从本质上体现出了意象的功能”。最后, 拉康与其镜像理论当中表明:笛卡尔式的主体不完全能决定自己的生活的自由, 反之, 这种主体反而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张一兵)

2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在心理思想和人格结构的逻辑上不一样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应该是一个整体, 包含了三个部分, 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指最开始的我, 是天然和自然的我, 本我是“我”存在的心理前提基础。 (杨邵刚, 弗洛伊德心理哲学) 在我们的理解上可以把他想象成天性、本能、自然思维规律等等。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 认为“本我”是想要快乐和没有痛苦的, 是无计划的我。例如, 婴儿在饿的时候会哭, 想要吃饭, 这就是“本我”。通常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会把本我理解成本能。所谓的自我, 指的是自我的意识, 是人类自我探寻的初衷。而当一个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只有本我没有自我的, 但是当他们有寻找“我是谁”这种想法的时候, 他们才开始成为一个“人”。例如, 当我们渴了的时候就会想要水喝而不是碰到任何东西就拿过来喝, 这就是“自我”。在我们的生活中自我是成立在本我和超我之上的。由本我产生各种想法, 因为超我进行了限制, 不能在生活中立刻得到想要的满足, 需要在生活中去学习该怎样去满足需求, 最后达到的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自我。超我是站在道德、伦理角度中的我。如果要把本我变成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可以要, 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形成超我需要的是外部环境, 特别是道德规范和社会取向等等一系列作用于本我的结果。所以说超我是追求完美的本性得到了满足。 (杨邵刚)

3 拉康对弗洛伊德理论进一步发展

拉康的镜像理论其中的一个来源是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过程, 这种很强的抗拒力是需要不断的去克服的, 从中可以看出, 弗洛伊德从无意识到意识转变的过程中主要是经过主体来克服无意识的阻力才可以慢慢的完成。拉康提出了“回到弗洛伊德”理论上的口号,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成功的做到了, 但是“回到弗洛伊德”不等于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想法, 而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去研究。如果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从生物学的某个角度来说是以个人内心世界对主体意识进行研究, 那么拉康的理论就是从语言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上体现的, 以外部世界对个体塑造自我意识为重心来研究主体的, 二者的不同之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是产生和形成的自我意识, 在这个方面上, 二者从出发点上就产生了根本的不同, 弗洛伊德构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 这里的我从一开始就不复存在的, 这里的“我”实质上是由外部反射回来的镜像, 而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体现镜子阶段就是个人悲剧的开始, 他取消了弗洛伊德的自我意识的观点, 将所有的自我概括为一个理想中的我。第二个方面, 就是对外面事物和对别人的态度。在这个方面上拉康放弃了弗洛伊德以自我存在为前提和基础, 而取消了自我的拉康则是将这种自我进行了新的解析。第一是先认识到镜像中的我和外界回来的我都是虚假存在的, 那么他们就是不同于主体的他者而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我。拉康将它叫做“小他者”。 (黄丽娟, 从拉康的“镜像说”解读“他者”的含义)

长久以来, 思想家和哲学家都在研究“我是谁”这个问题, 也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结论, 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一点, 就是我与他人 (范围很广泛, 包括有与我相对的东西, 例如神、自然、世界以及我周围的所有人) 之间的关系。拉康以他的“镜像”理论展示了“我”的存在, 弗洛伊德则从一开始就说“我”就是不存在的, 他们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如何来证明自己, 实质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来自他人。对于这种理论的认识是需要辩证思维和方法的, 因为如果人一直将自己沉浸在某一镜像中不能自拔, 便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最终结果一定会被社会所淘汰, 从此迷失自我。人在社会这面“大镜子”前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自我成长, 不断适应社会, 向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去努力;调整自己的过程就是自我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 适应了这种调整, 最终认识到“我是谁”, 而不是“我成了谁”, 社会是我们参考的“大镜子”, 如何树立这面“大镜子”也是由我们决定的。

摘要: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意识的理论结构, 而拉康却有与他截然不同的想法。本文对拉康和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的本质来源与区别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二者的之间的相互关系理清其发展的轨迹, 对我们现在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示出分析这种理论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拉康,弗洛伊德,镜像,区别

参考文献

[1]拉康选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杨邵刚译.九州出版社, 2003.

[3]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4.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篇4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反思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对潜意识的能量, 人类如果不能主动去引导, 它将以巨大的力量奴役人类, 导致人对生命的厌恶甚至绝望。因此, 从教育的层面来看, 人的潜意识里的思想和感觉进入到意识领域, 并在此过程中对非理性的心理暗示进行积极引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也是发挥教育有力作用的关键时期。

另外, 弗洛伊德认为, 如果个体的本我过于强大会与外界与社会所不容。超我过于强大不但会使人失去对外界的欲望与追求, 失去自我, 使生活枯燥无味。更严重的是, 由于对本能的过分压抑, 将导致心理疾病, 产生精神变态。而自我能够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因而潜意识能量的积极引导的关键是即形成强大的自我, 培养健康的人格。而一直以来, 面对本我强烈的快感需要得到满足, 教育均履行着约束、禁止、压抑的职责, 但对本能就泯灭与强行压制也是违反教育性的。面对这种情形, 教育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 如何进行教育才能既对本能加以压抑, 又使本能充分发挥是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 正如弗洛伊德曾所说, 精神分析的治疗目的的确在于增强自我, 这无疑确立了自我在潜意识领域解决本我与超我矛盾的重要地位, 也给教育留下了一个难题, 即如何才能使自我得以健康发展与增强, 培养出理性与情感统一、精神健康的人。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一) 对潜意识内的压抑的本我进行引导, 使之在教育中得到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对快感的追求, 对欲望的满足、生命的非理性力量会由于挫败、防卫、压抑被埋藏在潜意识中, 导致不幸的人生。但如果这种本能、欲望、能量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升华, 就能衍生为人生的创造力、志趣、道德、习惯和态度等。因此, 教育作为重要的外在力量, 关键就在于对潜意识中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之得到升华, 让个体得到积极的成长。弗洛伊德说“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在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中求得一种协调”, 即教育者要在了解受教育者本我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观念并引导其进行道德实践, 将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健康的超我, 完善人格。道德、知识的灌输应与发挥受教育者自主性相结合, 在教学中, 以兴趣教育为切入点, 坚持以人为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培养、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调动学生的激情, 挖掘学生的潜能。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得以实现:

为受教育者提供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 营造探索好学的学习氛围。自由的学习情境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爱等积极的情感, 使学生发展高度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富有情趣的个人生活。同时, 教育者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学习自由, 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 有助于消除无能感。

通过课程的改革, 将课程的设置与受教育者本身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重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 使本我以兴趣爱好的形式得以升华。传统的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的理智过程, 学习的内容主要在启发智能, 而不重视音乐、美术、诗歌、舞蹈等课程, 忽略了受教育者非理性能力的培养。使情感教育与智能教育相脱节, 这样会使学生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 难以保证学生知行统一。

调动各种手段, 培养和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受教育者的本能欲望得以安全的宣泄。例如, 重视游戏的作用, 游戏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儿童通过游戏可以摆脱恐惧、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 而使人格得以正常发展。

(二) 进行终生教育与激励教育, 有助于强大自我的形成

知识的缺乏是心理不健康的首要根源, 会带来焦虑和无助感, 面对挫折时, 容易对自己否定, 惧怕新事物的威胁, 并倾向于固执和退缩。同时缺乏知识不利于个体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调试和保护, 不能形成好的自尊, 隐藏于潜意识中, 严重者会导致人格障碍。因而对知识的不断学习与更新是相当必要的, 对知识的掌握容易让人对事情的把握拥有控制感和安全感, 在面对挫折的时候, 不容易自我否定, 自我调控以及从创伤中恢复的能力更强。因此我们提倡终生学习, 终生受教育。

同时,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起自信, 增强自我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首先, 给受教育者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受教育者多多体验成功。例如设置教学游戏或者布置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

其次, 教学应该考虑到降低受教育者的焦虑, 充分考虑到每个受教育者的水平和精力, 增加受教育者对学习的掌控感和保持学习兴趣。

再次, 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 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以正面强化, 达到增强受教育者自我的目的。

最后,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终生教育为理念, 以激励教育作为我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知识的不断更新与自信心的树立对自我的增强都是极为有力的方法。

(三) 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弗洛伊德极其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他认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 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因此, 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对儿童塑造良好的超我均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父母要与孩子进行爱的交流, 要进行情感教育。弗洛伊德认为, 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 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在儿童早期, 缺乏情感关爱的孩子, 容易从根本上否定自我, 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

第二.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儿童在家庭中感受到愉快和安全, 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 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全感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

第三.父母应尊重儿童的本性, 表现为关心而不是强迫屈从, 应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 让儿童在自由中成长。弗洛伊德强调的是性爱, 把尊重儿童的天性看成是教育的爱, 提倡让儿童自由探索, 从探索中发现自我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品德, 教师和父母起引导作用。

第四.改善家长的人格品质。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人格教育面临的问题首先必须对教育者作系统的精神分析的训练。即家长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以及温和的性格脾气对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也要求家长平常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 性格气质养成。面对压力要学会自我调整, 从而对儿童超我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 将培养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弗洛伊德提出“每一个人,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 他们的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分”。而成熟的心理防御能保护个体免于遭受他们所不能处理的负性情感, 帮助个体恢复正常功能。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则会使潜在的心理冲突逐步积累, 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之中, 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因而,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途径。要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首先要做到面对现实, 正确对待挫折与冲突,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从而改善行为方式, 努力克服挫折, 总结经验。同时,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 减少应激, 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 要注意防止长时期的不良慢性刺激;其次, 给予适当的社会支持。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体容易得到他人情感的传递与支持,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 (高觉敷译) .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 (l2) :14-16.

[3]韩启放.心理防御与心理健康[J].健康心理学, 1994 (2) :22-26.

[4]林碧烽, 张晓容.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教育的有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3) :37-40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篇5

当有些同学肆无忌惮地逃课时, 却有很多同学依然坚持不逃课, 尽管主观情绪上, 他们也许跟逃课的同学那样不愿意去上课。强奸事件时有报道, 而虐待儿童事件也遭媒体频频揭露……当今社会上不断发生一些触及道德底线问题的新闻事件, 又比如打劫、车祸肇事、对遇难者袖手旁观等。乃至于各方人士都在反思警醒中国人的道德素质下滑。这是无意识的“本我”在作祟吗?这是人格的偏离失衡吗?有意识的“自我”和“超我”是否可以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呢?我们能否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时下的一些社会事件进行解析呢?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整个精神状态是一个大的系统, 并且这个系统是动态的。它的内部涵盖了三个子系统, 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升华, 这三个子系统间相互协调, 通力合作, 表现了人类的无限潜力。换句话说, 他认为完整的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对于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来说, 这三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与欲望, 实现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 如果这三部分不协调, 相互冲突, 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 内外交困, 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 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一、本我

弗洛伊德首先从尼采的理论中借用了“本我”这个术语。所谓本我指的就是本能的我, 处于无意识的最深层, 是与生俱来的非组织性结构。它位于人格的最低层,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最隐秘而不可及的部分, 是真正的“心理实在”, 同时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 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 所以我们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不过, 只要当一个人有冲动的行为时, 我们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本我是自私的, 非道德的, 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 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

现在的中国社会上, 看到老人摔倒在大街上, 会有更多的人不愿伸出援手而是选择冷眼旁观。这是因为自从发生2006年南京“彭宇案”, 以及2011年的天津“许云鹤案”之后, 年轻人好心扶老人, 结果却反被认为是做贼心虚, 还被法院判处赔款。所以更多的人不愿意惹祸上身, 出于本我的驱使, 自我保护主义, 人们选择冷漠。就像对于抢劫殴打事件, 会有很多人不愿意伸出援手, 伸张正义。

因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即追求快乐, 逃避痛苦, 不管情况是否允许、时机是否成熟。将欲望放在第一位, 具有非理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自发性、无序混乱等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当本我肆无忌惮地任其得到满足时, 而没有得到适度的限制修正时, 个体的人格势必会产生偏离, 从而导致行为犯错, 甚至犯罪, 进而扩大化影响社会安定健康。那么, 到底该如何合理地处理本我呢?这就需要自我和超我的有力协助了。

二、自我

所谓自我, 就是面对现实的我, 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它是意识的结构部分, 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并得到发展的那部分, 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 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间媒介, 根植于本我之中。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 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 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 必须通过自我。个体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开始接触现实社会, 受到社会各界的教育感化, 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 他们逐步考虑后果, 考虑现实的作用, 这就是自我。

就比如像当今的大学生, 逃课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很多同学只因为不感兴趣不想上课, 或沉迷于网络, 就任由自己逃课, 这其实就是本我的驱使作用导致的。但是同时还有另外很大一部分同学即便主观情绪上不愿去听课, 但是考虑到父母、老师或者学校规定的监管约束等, 于是规定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逃课, 不管最终是否坚持下去了, 但其实这类同学就是自律性比较高, 自觉性比较强的。而他们也正是受到了自我的制约作用。

自我根据外部的需要而活动, 它的主要精力大部分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自我周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不像本我那样原始, 一切仅以快乐为目标, 自我奉行“现实原则”, 克制本我的欲望和要求, 并且考虑超我, 力图寻找一种适应现实的有节制的快乐, 但这并非丢弃快乐原则, 而只是迫于现实暂缓实行快乐原则, 它最终还是把行为引向快乐原则的。所以, 这是一种理性和逻辑的精神, 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超我

至于超我, 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社会化、理想化的自我, 处于人格的最高层, 是由于个体在后天生活中, 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主要源于父母、教师和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它作为社会文化传统的卫道士、传统规范的仲裁者, 规定着道德的标准, 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 限制本我, 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简单来说, 其实超我就是个体行为准则的最终目标和社会道德标尺, 具有指导意义, 更是个风向标。不过这个标尺当然不是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调整的。

关于以上陈述的扶老人“做好事反被讹诈”现象, 专家认为, 从“彭宇案”到“许云鹤案”, 类似案件之所以被热烈讨论, 归根结底是案件涉及人性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善与恶, 触碰着人们对于“助人为乐”的情感底线, 拷问社会诚信和道德。2012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 中国好人网首届“搀扶老人奖”评选结果在当天正式揭晓。而彭宇本人获得了“搀扶老人奖”委屈奖及奖金。事实上这其实就是社会在给人们倡导一种正确的超我, 鼓励引导人们的高尚道德行为。

也可以说, 超我是道德、秩序、法律、伦理等的体现者, 是一种完美的形象。处于这个阶段的人通过自我的努力把对本我的约束、要求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需要, 即把对人性制约的力量转化为人自身的激发行为的动力力量, 这时人已感觉不到社会道德规范是对人行为的制约力量, 确乎是按本性做出行为, 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为, 但又完全是合乎道德的, 个体意愿和社会需要高度一致, 个人行为自然地与社会和谐, 这是人格完美的阶段。

四、三我

本我是生命的核心, 是人格结构中的基础性部分和动力源, 处于意识的深层, 依次派生出自我和超我, 把能量通过特定的途径输入自我和超我。自我从本我的表层分化出来, 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 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自我是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控制器与调节器, 通过自己去控制本我。同时超我又以良心、理想支配自我, 从而间接地影响本我。自我必须站在现实社会这个外部环境中, 受到超我的限制指导, 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欲望, 从而寻求一种三赢的快乐。弗洛伊德还看到人格结构中三因素冲突和矛盾。超我强迫自我按其主观的理想或标准把世界看成它应该是怎样的;本我则强迫自我把世界看成如自己所希望的模样。这样, 自我一方面要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 另一方面又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 所以,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要“综合”或“整合”人格的三大部分。

也就是说, 自我要服侍本我和超我两个主人, 就像一个协调者。然而事实上, 自我还要满足第三个主人的需要,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外部客观世界。三我的互相协调都是在这个外部世界内进行的, 外部世界即我们的现实社会, 同样也是动态的。在人格的动力系统中, 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平衡的状态。自我在整个人格结构中执行着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的职能, 即同时要满足外部世界、本我及超我的要求和需要。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形势下, 在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敲诈勒索、封建迷信、贪污受贿、假冒伪劣 (特别是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 , 等等。可以说这是本我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表现, 本我是由自我控制的。事实上, 在这种情况下, 自我已经不堪重负, 自我虽然是一个稳定的部分, 但在受到较多的外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引发社会问题是迟早的事情。有的时候超我显得很不合时宜, 但又不能摒弃超我, 没有了超我的道德性, 社会上将会有更多的本我现象出现, 社会将陷入混沌状态, 如果任由本我这么肆意泛滥, 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社会道德的不完整性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不仅可以对时下中国的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或风气进行分析论述, 而且还能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道德建设产生很有建设性的启示。不仅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等个体道德教育问题, 而且对广大社会群体 (如政府官员、商家、教师等) 的行为作风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在儿童或者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方面, 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在孩子们成长的不同阶段, 在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 必须对其传授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超我思想概念。而不能对其产生误导, 或者对其提出过高的要求。还要注重营造一个美好安全的社会环境, 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现象要及时打击修正, 并且要适时对孩子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再次强调或者调整社会的超我尺度。总之,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于当代的道德建设问题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 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 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从本能控制的观点来看, 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 自我是力求道德的, 超我是能成为道德的。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 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理性的。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 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 而且这些都必须考虑在现实社会这个大的外部环境中得以实现。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要基于外部环境这个大前提下, 力求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 方可保证人格的正常发展。

摘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自产生以来, 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兴趣和研究。本论文试图结合当今中国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一些有关社会道德滑坡危机的真实新闻事件, 来围绕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进行简要论述, 并从中探索该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

参考文献

[1]奥兹本, 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M].董秋斯,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弗洛伊德, 著.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杨韵刚,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3]弗洛伊德, 著.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篇6

一、《巴黎最后的探戈》——贝托鲁奇隐喻题下的心理折射

意大利籍的贝托鲁奇是个一手拿着马克思主义, 一手拿着弗洛伊德理论的导演。他身上共存的双重性就决定其擅于把富有家庭气息的浪漫情节和内蕴的心理批判作为表现的核心, 并结合一些政治、社会内涵, 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重新读解《巴黎最后的探戈》, 我们不得不被贝托鲁奇的叙述能力折服, 那种关于个人畸变空间的影像描述使得我们毛骨悚然。

影片放大了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中的本我, 将个体幻想和欲望的图景相混合, 实质上是对自我本性的影像还原, 在孤独猥琐的私人空间建构后, 将个人剥离开, 全裸于镜像之中, 因此影片中对于性爱的表述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欢快淋漓的释放, 而是缩头缩尾的“偷欢”和猥琐。而对于公众空间的人物展现, 只是为了压缩本我个体的生存, 将其与本我支解开, 这种倾斜的电影叙事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而这种结合的影像奇观效果就是让观众窒息和无法认清自己。

二、《无间道》——人格结构下的心理战

21世纪初, 电影《无问道》风靡全球引来关注, 并引起美国好莱坞的翻拍潮, 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析《无间道》, 去重新构建影片人物关系的复杂命运, 潜在的艺术内涵在人格重解后将会显得更加剔透。

影片所体现的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格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主人公的设置, 在一般看来, 黑白凶杀是所谓“黑社会”中习以为常的事情, 很少被赋予极强的个人人格的展现, 而影片的两个人格的双重的心理斗争就增加了更强烈的艺术内涵。

刘健民出身黑社会, 为了提供情报却去当警察, 做得时间越久就越留恋警局, 想做个好警察, 但却不得不为黑社会提供情报。后来, 当黄警司被杀后, 他良心发现, 想重新做人却得不到机会, 在事实面前, 刘健明流下了忏悔的泪.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刘建民身上体现了本我、超我以及现实之间的强烈冲突和矛盾, 而本我始终在协调三者之间的矛盾。在刘建民的潜意识的本我中, 依然想过着舒服、快乐的生活, 但是现实中由于身份的特殊, 他不得不为黑社会老大服务, 但是他现在却是一名警察。也不得不履行警察的职责, 两种冲突的双重角色使他想过得快乐, 就必须协调这两种角色。从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为了保护自己, 他一直在自我始终在本我、超我和现实世界中扮演协调的角色。

相对的:“放下武器, 我是警察。”展现的是警察陈永仁身上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但是为什么对于多年深受黑社会环境的熏陶的陈永仁, 却没有改变他履行作为一名警察的职责?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的能量是有限的, 只是这种有限的能量在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分配的比例有变化.但是总的能量是不变的, 如果自我的能量所占比例远远大于本我和超我, 那么就决定这个人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如果本我的能量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自我和超我的时, 那么就决定这个人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如果超我的能量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本我和自我时, 那么这个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人。我们可以看出, 在陈永仁的人格结构中, 他的超我力量远远大于自我和本我的力量, 但是同时他活的也很辛苦。

弗洛伊德对于这种解释是: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面的基础之上, 认为人包含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层面。本我沉潜在无意识中, 是人的本能、欲望在人格上的体现。它依照。“快乐原则”来满足人的各种欲求:自我属于意识范畴。它与“现实原则”相一致。依据理性、常识、逻辑来行动, 它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并不断地协调二者的关系, 使个体心理保持平衡状态, 在现实主义世界指导人的行为:超我按照。

《太阳照常升起》——太阳底下的白日“梦”

《太阳照常升起》具有典型的“梦”特征, 因此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姜文的用意, 而借助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读影片将会发现一些隐藏的内涵。

一个特殊的时代, 人性的压抑与诉求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上,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 他们的精神成长历程变得陌生而传奇, 但这又同样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这些隐性的梦思想正是通过影像系统的呈现而得以表达的。

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多种多样的影像是导演外化的梦, 在它的背后隐藏的是需要我们运用思维去解答的东西, 或者根本无法解答, 就像梦一样。所以如果你说没有看懂这个电影, 没有关系, 因为有些梦的由来是没有原因的。

电影中的“疯、恋、枪、梦”四个章节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故事, 与其去生硬的按照常规去考证每个人的存在根据, 不如将整部电影当作是一个梦来看待, 看作是现在的姜文在做一个关于以前的梦。因为梦中承载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有些让人眼花缭乱了, 但是梦游时候就是这样的虚幻和真实。

关于这个影片的分析也只是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点理解, 加之弗洛伊德博士早就郑重声明过:一个人永远无法确定地说他已经将整个梦完全地解释出来了。”所以我们也无需牵强与导演或者自己, 就任自己的理解随梦的踪迹去飞翔就好。

结语

总之, 我们可以在电影的世界中到处寻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踪影。这样的艺术作品不但可以更加吸引人, 也更能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篇7

1.1 弗洛伊德生平简介

弗洛伊德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的一个犹太毛织品商人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幼时非凡的天资和平时的努力自修,他九岁的时候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学入学考试,这比标准的中学入学年龄提前了一年。弗洛伊德对于职业的选择,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也经历了彷徨和苦恼,最终创立了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1.2 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

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了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的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它主要研究人的病态行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

(1)心理结构论:他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前意识是没有浮现出意识层面的部分,前意识内容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有意识的知觉;第二个来源是潜意识。

(2)心理动力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有两种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他认为生本能是生活和生长的原则,是爱和建设的动力;死本能是衰退和死亡的原则,是恨和破坏的动力。

(3)人格结构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基本、最原始的部分,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处于人格最高层面,按道德原则活动。

(4)心理发展论:弗洛伊德把儿童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口腔期、肛欲期、性器期、青春期和生殖期。

1.3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批判与继承弗洛伊德本能模式的基础上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是精神分析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发展,它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及人格发展的一种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

1.4 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到客体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性学三论》中,第一次提出客体这一概念,认为客体是满足性的冲动,客体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件艺术品;弗洛伊德的理论核心是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情结,强调父亲的作用,然而随着精神分析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对于人格的形成应该追溯到俄狄浦斯期以前的母子关系,孩子一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客体是母亲的乳房,克莱茵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死本能的概念,提出了客体关系理论,她强调母子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则认为,客体指人类,即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他们的本质都是基于与他人的互动。

2 生命中的第一年如何在治疗中出现:移情与反移情

2.1 弗洛伊德经典理论对移情和反移情的认识

2.1.1 移情

在精神分析学上,移情被定义为:“移情是个案(来访者)无意识地指向他的治疗师的各种非现实的角色和身份,精神分析的退行过程中,个案对那些角色和身份的回应,通常起源于他们早年的经历。”

弗洛伊德第一个发现移情,认为移情是全部人际关系,即在童年时与重要他人的经历会影响日常交往,会产生一种和治疗师的“错误联结”。最初弗洛伊德认为移情妨碍了治疗,是一种阻抗,但很快他发现移情也是治疗动力,积极的移情可以使来访者做深度的自由联想,从而揭示出潜意识中的“情结”;而消极的移情可以通过“解释”,让来访者明白移情的实质而变为积极移情,从而促进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2.1.2 反移情

治疗师在成长过程中因某种个人体验而存在着潜在心理问题,在遇到有相近情境的病人时,因处理不适所引发对来访者的一种情感体验,就是反移情。1910年弗洛伊德发现了反移情,他认为反移情源自分析师自己,是分析师过去经验的重复,与病人无关,反移情也是被视为一种干扰治疗师理解病人的因素,他有一句名言:分析师的理解永远宵能超过他自身的局限性,其意思就是分析师由于受到反移情的影响,对病人的理解势必有限。

2.2 客体关系理论对移情与反移情的认识

2.2.1 移情

在客体关系的术语中,移情指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在临床环境中的表现,将移情看做内在客体关系的表达,内在客体关系通过投射性认同在治疗中得到外在的体验。移情分为两大类:背景移情和焦点移情,背景移情是指来访者对于我们提供的治疗空间的反应,这个空间与“环境母亲”提供的照顾有关。焦点移情是来访者用治疗师来替换亲密关系中的客体的这种感受,与婴儿自体相联系的“客体母亲”相关。

2.2.2 反移情

客体关系将反移情视作治疗性交流的媒介、以及理解和解释的基础,认为反移情在治疗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对治疗过程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治疗师对反移情的觉察与处理能力决定治疗的好坏。

2.3 两者在治疗中的运用

2.3.1 移情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作用

(1)移情对治疗的积极作用。移情除了是求助者将早年对父母的感觉、想法、情绪等表现在咨询治疗师身上,移情也包括求助者将其与重要他人的人际关系,重现在咨询治疗师身上。求助者对咨询治疗师的移情现象普遍存在于咨询治疗关系中,不论咨询治疗师是哪一种理论学派,咨询治疗师会遭遇来自求助者的各种移情问题,因此,咨询治疗师必须重视移情现象,并要学会辨认和处理。移情的分析可以说是心理咨询治疗的重点,移情的分析帮助求助者区别幻想和现实、过去和现在,让求助者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欲望和幻想是如何影响其现在的生活适应和人际关系的。

(2)移情对治疗的消极作用。移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工作的深入,咨询治疗师在助人的工作中,会对求助者产生各种情绪和感情,这种现象是很自然的,但是却值得咨询治疗师深入去觉察和作适当的处理,以免干扰对求助者的专业服务。

2.3.2 反移情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作用

(1)反移情对治疗的积极作用。反移情是指咨询治疗师在咨询治疗过程中,因求助者而引起的想法与感觉,包括正面与负面的反移情。正面的反移情,包括咨询治疗师喜欢或欣赏求助者的感觉;负面的反移情,包括咨询治疗师讨厌、生气或挑剔求助者的感觉。首先,反移情是了解求助者潜意识的一个窗口,咨询治疗师根据反移情来了解求助者。其次,反移情容易污染对求助者移情的观察与辨认,在咨询治疗关系中,求助者的移情与咨询治疗师的反移情是同时存在的,咨询治疗师一方面要觉察和处理自己的反移情。再者,求助者令咨询治疗师厌恶的事情,正是他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最后,以更大的包容,来处理求助者的问题行为,节制自己的反移情,包容求助者的言行。

(2)治疗过程中对反移情的正确处理方法。在咨询治疗的过程中,咨询治疗师处理反移情的方法有:首先,咨询治疗师随时审视自己对求助者的感觉与情绪是否属于发移情现象。其次,咨询治疗师要自我反省,咨询治疗师借着自我反省,澄清反移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做适当的处理,使反移情不至于干扰心理咨询治疗的进行。再者,咨询治疗师可以请督导或资深同事来协助自己处理,咨询治疗师只能通过督导或资深同事的协助,来处理自己的反移情。最后,转介。

3 结论

精神分析理论重视治疗关系,治疗师与求助者的关系是心理治疗最重要的方面。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到客体关系流派的梳理可以发现,移情与反移情一直是咨询治疗的关键,它们是精神分析的重要工具,在探索病人的内心世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总之,无论哪个理论流派,无论它们是否重视咨询治疗关系,移情和反移情在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是普遍和客观的。这两个概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摘要:弗洛伊德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史上影响深远。客体关系是精神分析的新发展,是精神分析由传统的驱力模式向现代的客体关系模式转变。两者都属于精神分析领域,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移情与反移情的关注。本文旨在对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和客体关系中的移情和反移情给出一个简明的分析,并简要探讨两者在治疗中的运用。

关键词:弗洛伊德,客体关系,移情,反移情

参考文献

[1][美]彼得·盖伊.弗洛伊德传[M].福建:鹭江出版社,2006(6):2-13.

[2]郝敬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人性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美]吉尔·萨夫.客体关系入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3-99.

[4]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

[5]王慧.心理咨询中的移情探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1-273.

[6]Thoma.H,Kachele H.Psychoanalytic practice.Springer-verlag,1985:81-97.

[7]Wood.R.D.H.Countertransference.Int.J Psychoanal,1990.80:797-818.

上一篇:日常维护及存在的问题下一篇:施工预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