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

2024-07-20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共6篇)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 篇1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

周泉 严泽胜 赵强海译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0,10

图书馆编号:213654856 弗洛伊德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读后感

我所读的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这本书是弗洛伊德所做的演讲,正如序言所讲:“这一卷是我在1915-1916年和1916-1917年两个冬季学期给不同性别的医生和一般听众所进行讲演(在大学里)的忠实再版。”能使人们了解精神分析或是能引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和重视精神分析的价值。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动作倒错,介绍了日常生活发生的一些口误、笔误、误听、遗忘等,为什么会发生动作倒错,这些动作倒错背后隐藏着什么呢?第二部分,梦,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独创建树,并对梦的解析过程中形成了弗洛伊德的重要理论,在这一部分讲了梦的价值,形成原因,以及所反映的东西。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这部分就是弗洛伊德的重大理论成果,在这个过程可以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并对精神分析有一颗自己的轮廓和看法,并从中学到许多,自己的思维感触良多。下面详细的介绍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我看过的感受和看法。

第一部分、动作倒错

起先我对这本书并不感兴趣,第一感觉枯燥,没有来的有些抵触,再者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力比多”的成分居多。但在看的过程,开始有了兴趣,它并不是纯理论性的东西。在里面穿插了许多例子,有助于理解和揣摩,并根据其中的例子反映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动作倒错现象,并对其现象的实质的了解。

也许我们也注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错误:失言、笔误、遗忘等现象。在没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比较贴合弗洛伊德的是俩种意图的冲突,我认为是主观性太强。只是我的认知太肤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只是觉察到了这些,但我们并不了解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实质。弗洛伊德说:“每一次动作倒错都具有某种,还有几种普遍现象也属于他家都有可能经历‘某人将某物放在某出再也找不到”’‘我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实际没有人)’”。我们会说这都是些小事,不值得解释。可是这些小事使不得解释吗? 弗洛伊德发现这些“不值得解释的小事”背后你真正的意图。发生动作倒错的机制有很多、;循环机制的扰乱,疲倦,兴奋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和干扰等,但要解释具体的动作,那会就是每一个动作倒错的实质进行的解释就会是他的具愿因。就口误来说,弗洛伊德说“一个口误往往给人浓缩的意向。”举例说:议会议长在致开幕词是说:“我宣布开会。”这是不言而喻的。她的口误的意义和意图就是他想要散会。

动作倒错不是一些不值得解释的小事,但隐藏着口误者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动作倒错是值得考察的,弗洛伊德将动作倒错划分了三个区组。一,口误何其相似类型的形式(笔误、误听、和误读等等);二,遗忘(按照遗忘对象分为忘记专名,忘记外语单词、忘记意图和印象等等);三,耽搁行为、误放和遗失等等。还有一部分,弗洛伊德也把它也化为动作倒错——耽搁行为。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们日常生活也常常会出现。看看弗洛伊德举出的例子,我们就会理解 例如: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有一次,很不情愿地乘火车到乡下访问朋友,后来在某一站换车时,竟然鬼使神差误上了回程火车。又如,有人在旅行是想在一中间做暂短停留,但因为在他有约而不能做到,于是他弄错或延误了时间,一直不得不如愿以偿的耽搁下来。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就会想到自己也发生过这样的事。弗洛伊德认为,耽搁的行为,和其他失误一样,常用来满足一个人自我否定的愿望,在此,这种意图把自己伪装成一种幸运的偶然。

如果想继续或深层次的了解,那弗洛伊德的这本书给你解释。

第二部分、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有可能每天都会做梦,这看似平常还影响睡眠质量的梦,难道像常见动作倒错一样不值得解释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古代就有释梦这一说,著名的“周公解梦”,拿到现代你也完全不能否定它的正确性。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事梦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理想的的折射。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解析,有自己的系统的理论。

做梦和动作倒错一样暴露了一个人无意识的真实欲望和动机。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有力证据。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满足”,儿童的梦会常常体现着一点,而且弗洛伊德认为梦有显像和隐意之别。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显像来源有三:第一,感觉刺激。第二,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三,本我冲动,这是弗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来源。在弗洛伊德的解析中似乎都跟性有关,力比多也就成为性的隐喻。梦里的很多东西都成为男女生殖器的象征。

我对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析的观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有点不敢恭维,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第三,神经症通论 把这一本书看下来,会知道这本书是环环相扣的,动作倒错的无意识的解析为梦的解析提供了前提和依据,而梦的解析和动作倒错为神经症做了基础。显然,“力比多”也是神经症的主线。

在弗洛伊德看来婴儿,儿童都有性本能,但是婴儿的性敏感区不是器官。口腔、肛门是婴儿获得性快感的区域。并对每个阶段进行划分和解释。第一,口腔期(0~1);第二,肛门期(2~3);第三,性蕾期(3~6)而在这一阶段,对人格的发展最重要的事件是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欧底帕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艾莉克拉情结。第四,潜伏期(6~12);第五,生殖期。但是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停滞和倒退,影响人格的发展,而且会对人格结构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外,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起因是里比多固结所产生的倾向(性的组织,史前经验)加偶然的(成人的)经验的(创伤)(婴儿期的经验)

还介绍了神经症的意义,形成路径,一般神经症状态,还有神经诊患者的焦虑和分析疗法。而且弗洛伊德认为禁欲对身体是有害的,严重者男女皆可出现神经症病状,如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发“无名火”等,这是一种性抑郁的表现。

总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观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也不认为有他正确不正确的方面,只是有点不敢恭维,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尽管到现在人们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争议不断,但是不管怎样,弗洛伊德的理论成果有着重大的意义,弗洛伊德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 篇2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反思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对潜意识的能量, 人类如果不能主动去引导, 它将以巨大的力量奴役人类, 导致人对生命的厌恶甚至绝望。因此, 从教育的层面来看, 人的潜意识里的思想和感觉进入到意识领域, 并在此过程中对非理性的心理暗示进行积极引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也是发挥教育有力作用的关键时期。

另外, 弗洛伊德认为, 如果个体的本我过于强大会与外界与社会所不容。超我过于强大不但会使人失去对外界的欲望与追求, 失去自我, 使生活枯燥无味。更严重的是, 由于对本能的过分压抑, 将导致心理疾病, 产生精神变态。而自我能够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因而潜意识能量的积极引导的关键是即形成强大的自我, 培养健康的人格。而一直以来, 面对本我强烈的快感需要得到满足, 教育均履行着约束、禁止、压抑的职责, 但对本能就泯灭与强行压制也是违反教育性的。面对这种情形, 教育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 如何进行教育才能既对本能加以压抑, 又使本能充分发挥是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 正如弗洛伊德曾所说, 精神分析的治疗目的的确在于增强自我, 这无疑确立了自我在潜意识领域解决本我与超我矛盾的重要地位, 也给教育留下了一个难题, 即如何才能使自我得以健康发展与增强, 培养出理性与情感统一、精神健康的人。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一) 对潜意识内的压抑的本我进行引导, 使之在教育中得到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对快感的追求, 对欲望的满足、生命的非理性力量会由于挫败、防卫、压抑被埋藏在潜意识中, 导致不幸的人生。但如果这种本能、欲望、能量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升华, 就能衍生为人生的创造力、志趣、道德、习惯和态度等。因此, 教育作为重要的外在力量, 关键就在于对潜意识中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之得到升华, 让个体得到积极的成长。弗洛伊德说“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在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中求得一种协调”, 即教育者要在了解受教育者本我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观念并引导其进行道德实践, 将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健康的超我, 完善人格。道德、知识的灌输应与发挥受教育者自主性相结合, 在教学中, 以兴趣教育为切入点, 坚持以人为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培养、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调动学生的激情, 挖掘学生的潜能。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得以实现:

为受教育者提供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 营造探索好学的学习氛围。自由的学习情境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爱等积极的情感, 使学生发展高度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富有情趣的个人生活。同时, 教育者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学习自由, 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 有助于消除无能感。

通过课程的改革, 将课程的设置与受教育者本身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重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 使本我以兴趣爱好的形式得以升华。传统的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的理智过程, 学习的内容主要在启发智能, 而不重视音乐、美术、诗歌、舞蹈等课程, 忽略了受教育者非理性能力的培养。使情感教育与智能教育相脱节, 这样会使学生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 难以保证学生知行统一。

调动各种手段, 培养和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受教育者的本能欲望得以安全的宣泄。例如, 重视游戏的作用, 游戏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儿童通过游戏可以摆脱恐惧、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 而使人格得以正常发展。

(二) 进行终生教育与激励教育, 有助于强大自我的形成

知识的缺乏是心理不健康的首要根源, 会带来焦虑和无助感, 面对挫折时, 容易对自己否定, 惧怕新事物的威胁, 并倾向于固执和退缩。同时缺乏知识不利于个体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调试和保护, 不能形成好的自尊, 隐藏于潜意识中, 严重者会导致人格障碍。因而对知识的不断学习与更新是相当必要的, 对知识的掌握容易让人对事情的把握拥有控制感和安全感, 在面对挫折的时候, 不容易自我否定, 自我调控以及从创伤中恢复的能力更强。因此我们提倡终生学习, 终生受教育。

同时,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起自信, 增强自我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首先, 给受教育者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受教育者多多体验成功。例如设置教学游戏或者布置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

其次, 教学应该考虑到降低受教育者的焦虑, 充分考虑到每个受教育者的水平和精力, 增加受教育者对学习的掌控感和保持学习兴趣。

再次, 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 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以正面强化, 达到增强受教育者自我的目的。

最后,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终生教育为理念, 以激励教育作为我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知识的不断更新与自信心的树立对自我的增强都是极为有力的方法。

(三) 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弗洛伊德极其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他认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 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因此, 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对儿童塑造良好的超我均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父母要与孩子进行爱的交流, 要进行情感教育。弗洛伊德认为, 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 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在儿童早期, 缺乏情感关爱的孩子, 容易从根本上否定自我, 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

第二.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儿童在家庭中感受到愉快和安全, 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 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全感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

第三.父母应尊重儿童的本性, 表现为关心而不是强迫屈从, 应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 让儿童在自由中成长。弗洛伊德强调的是性爱, 把尊重儿童的天性看成是教育的爱, 提倡让儿童自由探索, 从探索中发现自我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品德, 教师和父母起引导作用。

第四.改善家长的人格品质。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人格教育面临的问题首先必须对教育者作系统的精神分析的训练。即家长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以及温和的性格脾气对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也要求家长平常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 性格气质养成。面对压力要学会自我调整, 从而对儿童超我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 将培养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弗洛伊德提出“每一个人,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 他们的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分”。而成熟的心理防御能保护个体免于遭受他们所不能处理的负性情感, 帮助个体恢复正常功能。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则会使潜在的心理冲突逐步积累, 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之中, 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因而,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途径。要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首先要做到面对现实, 正确对待挫折与冲突,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从而改善行为方式, 努力克服挫折, 总结经验。同时,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 减少应激, 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 要注意防止长时期的不良慢性刺激;其次, 给予适当的社会支持。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体容易得到他人情感的传递与支持,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 (高觉敷译) .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 (l2) :14-16.

[3]韩启放.心理防御与心理健康[J].健康心理学, 1994 (2) :22-26.

[4]林碧烽, 张晓容.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教育的有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3) :37-4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文学的关系 篇3

人教111 2011212551 傅萧

文学是用来表现人内心情感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文人雅士都爱在内心有感之时借文学之手,让内心情感得以宣泄。

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也是从人的内心出发,探索人的心理世界。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精神层次,主要是人的精神活动,欲望、冲动、思维、幻想、情感、判断、决定等等、这些因素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而文学也很简单,欲望、冲动、思维、幻想、情感、判断、决定,无不是文学产生的原因。你生气,你高兴,你悲伤,各式各样的心理,你需要借一样东西抒发。此时,文学成为了最好的工具。

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人感受着外界的刺激,受到刺激后,内心受到触发,然后开始用语言,用图画,抑或用歌曲,用表演来散发内心的情感。

前意识又称下意识,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社会不断的在禁止着一些东西,你不能写这个,你不能说那个,可是依然有很多文人保持着那份“潜意识”,从不害怕畏惧,有什么说什么,才不管你个什么不许,禁止。像韩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自我、本我、超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而文学的主体是什么,大多数也是那个“我”。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人们都围绕着自己不断讨论着,不断书写着。每个生活的细节都充满着“我”,文学也是来自最普通的生活,最普通的我。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可以用谈话来治疗心理疾病,这一点很文学也有很大的相似点。文学,不正是做着自己和另一个自己亦或是另一个人相互谈话,当你有话想要诉说时,你可以选择把他写下来,就像是告诉一个陌生的人。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 篇4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他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析了病人的梦、随意的谈论、不其然的联想以及儿时的记忆,认为人类所经历过的激烈冲突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展和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他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在他看来,人格的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儿时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这也就是说,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力即欲力就会慢慢的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性其他的部位,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他按照年龄顺序,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口腔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6个月),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2岁以后)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如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所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再如性器期时候儿童的依恋情结的发展正常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性格特征和男女关系。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 篇5

关键词:自我,本我,超我,卡瑟琳

《呼啸山庄》发表之初曾因情节曲折离奇, 人物性格古怪张扬而备受诟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人们逐步认识到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 认为它是一部“唯一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作品, 被看成能和莎士比亚伟大戏剧相媲美的天才之作”。

小说讲述了发生在画眉山庄和呼啸山庄欧肖和林敦两家两代人之间的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小说描写的主人公卡瑟琳与希克厉之间震撼人心的爱情, 体现了小说的魅力所在。当我们去探究卡瑟琳的双重人格时, 会发现她的言行和举止很好地诠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本文拟通过解读女主人公心理发展过程, 让读者能更好地体味小说的艺术魅力, 欣赏整个作品。

一、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认为, 人类精神活动有三部分构成, 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和超我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 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正常情况下, 三个部分是统一的, 相互协调的。当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 本我被超我压抑后, 便转到潜意识中隐藏下来, 最终可能会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

二、卡瑟琳人格结构失衡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认为, 现实的世界建立在对本我、无意识的压制基础上。个人在与现实世界认同的同时, 要压抑原本混沌的本我, 使其自然、卑劣、野蛮的一面进入潜意识领域, 把自己理性、高尚、文明的一面示人, 这样做就必然造成自我是一个分裂的主体, 它不仅追求理性与文明, 还渴求自然与野性。小说中卡瑟琳的表现即是明证。

1、压抑的本我

本我是指人出生时就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的综合, 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无意识倾向。它似一个巨大力量的储藏处, 是人类所有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它遵循“欢乐原则”, 追求一种不受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它不接受任何道德观念, 不存在逻辑推理, 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 充盈着一股桀骜不驯的力量。但这样做势必会引起“本我的要求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本我在个人的生活和人格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努力要表现在人的生活中, 而人们可能全然不知它的存在。据弗洛伊德理论, 人从母体带来各种原始冲动与欲望, 其中许多与社会规范发生抵触而无法得到满足。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压抑这些冲动与欲求, 使之只存在于无意识中, 唯有在梦境、口误等失去自我控制的情况下才会偶尔表露出来。

在向纳莉袒露心迹时, 卡瑟琳提到她做过的梦。“在我一生中曾经做过一些梦, 从此以后, 这些梦啊, 就永远跟着我了, 还把我的想法都改变了。这些梦直往我心里钻, 就象酒掺和在水里, 把我的心灵的色彩都改变了。”“天堂不象是我的家, 我哭碎了心, 闹着要回到人世来, 惹得天使们大怒, 把我摔了下来, 直掉在荒原中心、呼啸山庄的高顶上, 我就在那儿快乐得哭醒了。……不说别的, 这就足以解释我的心事了。我嫁给埃德加林敦, 就像我在天堂里那么不相称。”在卡瑟琳的梦境里, 埃德加总是与天堂的舒适与安逸联系在一起, 她内心为自己违背了本我的冲动而焦虑和不安。弗洛伊德说过, “人的许多愿望, 尤其是欲望, 由于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 于是在睡眠中, 当检查作用放松时, 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次, 因而成梦。”因此, 梦的本质“就是一种 (被压抑的、被压制的) 愿望的 (被伪装起来的) 满足” (转自朱立元) 。

常言道,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童年时期的卡瑟琳就不是乖孩子。她时时反抗父亲, 桀骜不驯、狂放不羁。六岁时, “马房里马儿没有哪匹她不能骑了”, 当她得知父亲因为照顾捡回来的希克厉而弄丢了答应给她买的马鞭子时, 她把怒气发泄在希克厉头上, “对着他咬牙齿, 唾他”。她父亲喜欢希克厉, “她可是太淘气、太任性了, 真不配做一个宠儿。”纳莉说, “也从没看见过象她这样任性的姑娘。她一天里也不止五十次地把我们一个个招惹得按捺不住。从她起身下楼, 直到上床睡觉, 我们没有一分钟拿得稳她不会淘气捣蛋。”父亲死后, 哥哥亨德莱主持家政时, 卡瑟琳继续挑战他的权威, 虽受惩罚却乐得与希克厉为伴在风暴和荒原上奔跑玩耍, 并常忘记了痛苦而欢乐不已。夜闯画眉山庄后, 林敦老爷说她是“听任她在压根儿不知道上帝的异教中长大起来”的孩子。以上种种可以说明, 童年的卡瑟琳是个天性自由, 任凭自己的本性自由蔓延, 不在乎世俗眼光的孩子。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 卡瑟琳与希克厉从小就心心相惜就不足为奇了。

从答应嫁给林敦时起, 她内心的矛盾与彷徨在向纳莉诉说中可见一斑。她说“爱他 (指希克厉) 可不是因为他长得俊俏, 纳莉, 而是因为他比我更是我自个儿。不管咱们的灵魂, 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 他和我是同一个料子, ”她虽然被画眉山庄的文明与开化所吸引, 或者从感情上来说她也爱林敦, 可她是如此描述他们的爱情的:“林敦呢, 却就像月光和闪电光、冰霜和火焰那样和我们截然不同。”她承认自我内心的挣扎, “我在这世上的最大的苦恼, 就是希克厉的苦恼;他的每一个苦恼, 从刚开头, 我就觉察到、切身感受着了。我生命中最大的思念就是他。假使其他一切都留下来, 独有他给毁灭了, 那整个宇宙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陌生人, 我不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我对林敦的爱, 就像挂在林子里的一簇簇树叶, 时光会改变它, 我很知道, 到了冬天, 树叶片儿就要凋落了。我对希克厉的爱, 好比是脚下的永恒的岩石, 从哪里流出很少的、看得见的快乐的源泉, 可是却必不可少。纳莉, 我就是希克厉!他时时刻刻在我的心头—并不是作为一种欢乐, 就像我不能老是我自个儿的欢乐一般, 而是因为他就是我自身的存在。”

在与画眉山庄建立联系后, 卡瑟琳就有意识地隐藏了本我, 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 “没有机会把野性的一面暴露出来;同时, 眼看人家始终对她这样殷勤, 她也觉得不好意思变做一头野猫了”。这样, 她不知不觉变成了双重性格。在别人看低希克厉时候, “她留神着别做出像他那样的举动来。可是回到家里, 她才不高兴讲究什么礼貌呢;她也不肯收敛自己的不受管教的本性了。”在小林敦探访呼啸山庄期间发生的那一幕不愉快, 也充分暴露了卡瑟琳的本性。

2、痛苦的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 自我是“服侍三个主人的可怜造物, 它常常被三种危险所威胁:来自于外部世界的, 来自于本我力比多的, 和来自于超我的严厉攻击。”自我作为一个边境上的造物, 它试图在外部世界和本我间进行调解, 使本我服从外部世界, 依靠它的肌肉使外部世界赞成本我的希望。它在任何时候都尽可能力求与本我保持良好的关系。事实上甚至在本我桀骜不驯的时候, 它也说服本我服从现实的劝告;它把本我与现实的冲突掩饰起来, 如果可能, 它也把它与超我的冲突掩饰起来。”

当夜闯画眉山庄看到林敦家庭的文明生活时, 卡瑟琳是那样地心驰神往, 这使她改变初衷, 决定嫁给林敦, 接受世俗的观念, 做一个有地位的文明人。她曾对纳莉说, 埃德加不但长得俊俏, 而且“将来会有很多钱, 我会变做这儿一带最尊贵的女人, 嫁给这样一个丈夫, 我会感到得意的”。因此, 卡瑟琳选择林敦作为伴侣是为了满足她自己的文化超我, 以获得社会权力与经济地位为目的。婚后, 卡瑟琳就要不断压抑原始的自我, 以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文化超我所规定的准则, 尽可能做个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贵妇。起初卡瑟琳做得很成功, 纳莉曾不无感叹地说“她的行动举止比我所敢于预料的强得不知多少。看她是把林敦先生爱得几乎过了分。”

但是即便与林敦结婚时, 她也并没有否认与希克厉灵魂的基础, 只是暂时压抑了自我。从她的一番话中可以看出, 卡瑟琳真诚地希望与两人都保持良好关系。“人世间有多少林敦, 一个个都化为乌有, 我也不答应抛掉希克厉。啊, 那不是我原来的打算——那不是我原来的意思!如果要付出这么一个代价, 我就不会去做林敦夫人了!他将永远在我心上, 就像当初我们呢在一块儿的时候一样。埃德加必须摆脱对于他的仇视, 至少要容忍他。他会做到的, 当他知道了我对他的真实的感情。”随着希克厉的出走, 卡瑟琳的内心达到了本我和自我的暂时的调和, 但这也为后来她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3、致命的超我

超我代表道义方面的要求, 它受道德原则支配, 追求完美。它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组成。“自我理想”表现为一种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 是由教育所产生的一种向往;良心则意味着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的惩罚, 主要在潜意识内起作用, 对自我或潜意识内容起检查或压抑作用, 其表现形式大致和良心类似;这种力量是后天通过受教育或其它途径的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心理的一部分。在自我无法控制本我, 屈服它的要求时, 超我会处罚自我, 所以当我们做错事时感到罪过, 就是所称的良心上的处罚。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造成了卡瑟琳最终的悲剧。

小说中的希克厉可看作是卡瑟琳外化了的“自我”, 他代表卡瑟琳汹涌澎湃不可遏止的“原始野蛮”的自我;埃德加·林敦则是卡瑟琳温文尔雅的超我。与其说卡瑟琳是在两个男人希克厉和林敦之间进行选择, 倒不如说她是在自己的原始自我与文化超我之间彷徨。婚后的生活让我们看到卡瑟琳与林敦的结合只是貌合神离。纳莉谈到, “每隔一段时候, 卡瑟琳会陷入了沉闷和静默”, 说明她为了与林敦和睦相处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本我”, 这压抑让她惆怅忧郁。然而当希克厉回到呼啸山庄时, 卡瑟琳喜出望外, 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之情。她“飞似地奔上了楼, 气都喘不过来, 兴奋得发了狂, 连快乐都没法表示了”。希克厉的回归唤醒了她备受压抑的“本我”, 触动了她沉闷已久的心弦。与希克厉重逢后她说道, “今天晚上的事儿, 叫我跟上帝和人类言归于好了。我曾经怨气冲天, 要向老天造反。唉, 我熬受了多么、多么痛苦的折磨啊!”这表示卡瑟琳对于重新找回自我的慰藉, 渐渐地她的心中又荡起了矛盾冲突的漩涡, 卷起了感情搏斗的巨澜。因此, 温文尔雅的超我与原始野蛮的自我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并慢慢发展为不可遏制趋势。

卡瑟琳对希克厉的回归又爱又恨, 深知希克厉是何种人。当得知希克厉利用林敦的妹妹来复仇, 心情变得越发沉重, 这种爱恨交织的激情变成了一股不可遏止的、无法驾驭的情感。自我与超我的冲突使她的内心备受煎熬。婚后生活中, 她愈来愈难压制自己内心那个原始野蛮的自我。与希克厉的幽会, 满足了她的渴望, 带来了快乐。但是, 这样做违背了伦理道德, 因为她是林敦夫人, 并且丈夫对于她与希克厉的接触也心生怨恨, 这使她左右为难、几近疯狂。当林敦与希克厉正面交锋时, 她变得歇斯底里, “我一片好心对待你们两个, 这就是我得到的好报应!一个是孱头, 另一个是蛮子, 两方面我都一味纵容, 结果却讨来了两种不识好歹的怨恨”, 事后她便作了决定, “假使我不能留着希克厉做我的朋友, —假使埃德加一味地小气、吃醋, 我就要揉碎自己的心, 好把他们的心揉个粉碎。要是把我推到无路可走, 这就是解决一切的最直接痛快的办法!”待到埃德加让她做出抉择时, 她就彻底崩溃了, “让我最讨厌的东西, 说到底, 就是这一个支离破碎的牢笼。我给关禁在这儿已经关腻啦, 我盼望得不耐烦了, 要逃到那极乐世界去, 从此就永远留在那儿了——”她还说“要是我做下了错事, 那我为此而付出了生命。这就够啦!”世间的伦理道德压制了卡瑟琳的欲望, 但并不能根除它, 最终她选择了死亡来救赎自己, 彻底解脱。

三、结语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看卡瑟琳的人格发展, 可以看出她的本我, 自我, 超我的剧烈冲突, 以及她内心复杂的心理状态。卡瑟琳双重人格是酿成其悲剧人生的根源, 体现了小说深刻的心理描写为作品带来的巨大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莱恩.勃朗特三姐妹传[M].李森, 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116.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62, 64.

[3]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方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4]车文博, 编.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400.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 篇6

关键词:精神分析法,人格构造,艾米丽

1、引言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由于福克纳深受家庭传统和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画黑人与白人的地位和矛盾等敏感问题,描绘出惟妙惟肖的南方人形象。该小说以内战后美国南方社会变迁为背景,讲述了贵族后裔艾米丽小姐充满悲剧的一生。多年来,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主要从哥特式写作风格、象征手法、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女性主义等角度探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极大地加深了读者对这部小说的印象。但是,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解读艾米丽心理和人格结构的目前还寥寥无几。因此,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造理论来探析艾米丽的心路历程,揭示艾米丽从天使变成杀人犯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斗争。

2、精神分析法人格构造理论概述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它遵循“唯乐原则”,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弗洛伊德1988:285)”。自我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发展起来的,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它反过来又监督自我的活动,弗洛伊德指出:“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追求完美的冲动或人类生活的较高尚行为的主体(弗洛伊德1987:52)”。在弗洛伊德看来,正常情况下,这三个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但是,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则会产生神经症等失常状态,从而破坏人格的正常发展。(弗洛伊德,2011)。

3、艾米丽

3.1艾米丽是超我的化身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典范的根源是来自超越父母的更高级权力”(弗洛伊德,2011),“自我典范”也就是超我。那么,这种更高级权力是什么呢。弗洛伊德在他的《自我与本我》中指出,宗教、道德和社会感情——人的高级方面的主要因素(弗洛伊德,2011),也就是说,超我的根源是宗教、道德和社会感情。在小说中,艾米丽从小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而父亲是当时社会父权制的代表,艾米丽小姐在父亲去世以前一直都被这种父权制度和当时盛行的清教思想压抑着、控制着,这个时候,她人格构造中的超我起主要作用,她的生活及心理被超我牢牢地控制着,超我是生活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偏差。正如小说所描述的那样,“身材苗条、一袭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站在背景,她的父亲叉开腿的侧影在前景,背对艾米丽,手握一根马鞭,一扇向后的前门框住了他们俩的身影”(青闰等2013:67)。这正是父权思想的典型刻画。艾米丽小姐如身上的白衣一样纯洁,没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因为她的父亲在她前面拿着马鞭,一旦她偏离轨道,马鞭就会朝自己身上飞来。因此她只能压抑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冲动,规规矩矩地生活在父权制的道德约束之下。这种道德压迫和束缚如此强大,导致以“快乐为原则”的本我被超我牢牢地控制着。这时候的艾米丽就是超我的化身,正如在镇上人的眼里一样,是“一种传统,一种责任,一座丰碑”(青闰等2013:55),而不是一个人。

3.2艾米丽本我的苏醒

父亲死后,艾米丽小姐仍然受着父亲的影响,“壁炉前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上立着艾米丽小姐的父亲的炭笔画像”(青闰等2013:59),这说明她依然生活在父权思想的控制之下。但是,失去了父亲的管制,这时候她人格中的超我已经开始渐渐衰弱,本我开始逐渐苏醒。艾米丽开始听从自己内心深处被长久压抑的欲望,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再次见到她时,她的头发剪短,看上去像一个少女”(青闰等2013:65),这表明艾米丽要告别过去开启新生活。于是,当荷默·巴伦来到镇上修路时,艾米丽小姐就爱上他了。荷默是来自北方的工人,地位卑微,但艾米丽依然每个星期天下午和他驾车出游,穿过议论纷纷的人群。艾米丽虽然知道这种做法有失教养,不合道德,但是这个时候她已经被快乐冲昏头脑了。欲望被压抑得太久,一旦释放,将一发不可收拾。她人格中的本我已经战胜了超我,道德和宗教信仰被抛诸脑后。但为了与现实世界妥协,以现实为原则的自我使得艾米丽想通过结婚的方式与荷默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但荷默却说自己喜欢的是男人并且拒绝了艾米丽的心意。艾米丽小姐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只好采取极端的手段毒死了荷默,让他永远的留在自己身边。在本我欲望的驱动下,艾米丽不顾颜面、罔顾纲常想和荷默在一起,却惨遭拒绝,颜面尽失。加上她内心深处的超我又在狠狠地折磨她,指责她,因此她最后在本我与超我的斗争中选择了变态的方式来守住自己的爱情。这一战,她的本我打败了超我,因此她从纯洁的天使变成了丑陋的杀人凶手。

3.3艾米丽的自我和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代表可以称作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它们与含有感情的本我形成对比(弗洛伊德,2011)。以“现实为原则”的自我,努力地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让本我的欲望得到发泄的方法同时又符合超我的道德要求。艾米丽的父亲在世时,受强大的超我的道德约束,艾米丽的本我欲望被控制着,即使父亲赶走了她所有的追求者,她的本我也不敢反抗,因为那时的她由于父权制度的控制,只能按照当时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清心寡欲地活着,她人格中的超我压抑着本我,支配着自我,因此这个时候艾米丽的自我在现实世界中听从着超我的指挥与要求,这是自我对本我的一种保护,同时自我随时找机会满足本我的需求。因此,在父亲去世之后,自我释放了本我,艾米丽开始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由。但是,镇上的人却以“贵人举止”和“传统的责任和义务”等道德标准要求艾米丽压抑自己的本我,恢复成原来的超我化身。然而,艾米丽的本我被压抑得太久了,释放之后无法控制,最后走到了极端——杀害了荷默。经历了超我和本我各自强大的控制之后,艾米丽的自我渐渐开始可以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了。她不再任意听从本我对快乐的需求,去爱上其他的男人,而是把自己常年累月地锁在房子中。她也不像父亲在世时那样,只要遵守了超我的道德要求就可以像个淑女一样不愁吃穿地活着。后来的她,为了生活,不得不以“现实世界”为原则,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开始给镇上人的孩子讲授瓷器彩绘课,来挣得每人的二角五分硬币。正如镇上的人所说得那样,“他们终于能怜悯艾米丽了。因为无依无靠,贫困交加,所有她变得有人情味了。现在,她也知道什么是多一分便士就激动万分、少一分便士就大失所望”(青闰等2013:59)。没错,艾米丽最终和镇上的人预料的一样了,为了钱,为了生活,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贵族身份,服从现实世界的规则,和别人一样挣钱养活自己。这时候,艾米丽的自我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督着本我的活动,三者达到了协调和统一。

4、结论

艾米丽小姐刚开始时被道德要求严格地束缚着,习惯了生活在超我的控制之下,父亲的突然去世之后,她的本我得到释放,自我无法协调好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因此听从了本我的欲望走上了极端的道路,杀死爱人荷默。后来,在生活归于平静之后,她的自我渐渐开始以现实为原则,重新用道德标准指导本我的活动,但这与原先的超我化身不一样,因为她不再像原来一样对快乐抱有期待了。通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人格构造理论,我们理解了艾米丽小姐为何会从纯洁的天使变成残酷的杀人凶手,她这一切心理变化过程以及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斗争,都是因为当时强大的父权制思想对她整个人格的控制,她不断地斗争和妥协,最终仍然成为了父权制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青闰,宰倩,闪硕/译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短篇小说精选(中英对照)威廉·福克纳[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上一篇:前厅部经理的工作成果下一篇:财务出纳的工作内容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