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性图式

2024-09-24

非语言性图式(共4篇)

非语言性图式 篇1

随着四六级考试改革,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受到越发广泛的重视。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听力教学效果却仍不尽如人意, 很多学生抱怨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语速越来越快, 难度越来越大, 但鉴于其重要性, 学生大多也表现出了增强听说能力的迫切愿望。究其课堂, 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仍然采用放音一听音一对答案的传统教学模式, 不给学生提示背景知识,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事实上, 听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需要听者利用已有知识和依靠许多听力认知策略。图式理论认为, 听者的背景知识对他理解输入的信息起关键作用。背景知识包括语言性、非语言性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其中, 语言性图式指学生已掌握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文化背景知识则涉及中西方语言文化背景差异及其产生的负迁移。本文将重点探讨的是容易被师生忽略的非语言性图式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根据图式理论, 我们之所以有效地获取语言信息, 是因为我们在听的过程中, 对进入听觉系统的信息, 除了需要利用一定的语言性知识外, 还须调动大脑中的其它非语言性知识结构去进行思考、假设、筛选信息、预测内容, 分析综合, 判断推理, 经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重构信息。因此,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那么, 为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学生还需要在即存图式中调动哪些非语言性知识呢?

一、成组听力理解策略

根据有关调查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外语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对音素和单词的依赖性很大, 也就说学习者采用的是基于单词的听力理解认知策略, 这种逐词听辨的策略, 使外语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不得不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对语篇的理解能力, 使得语言的学习变成了单词的学习, 把注意力都放在对单个词的认知上, 错误地以为只要听懂了每个词, 就能理解全文的意思。而孤立的音素和单词一经在句子和话语中运用, 就会互为作用, 起发音变化。有的音与其他音连读了, 有的音甚至消失了, 原有音和单词的刺激物, 一经变异, 便成了新的刺激物, 再作用于学生大脑的神经系统, 就难以做出相应反应。结果听者不仅不能理解词义, 还会感到莫名其妙。这种自下而上逐词听辨的认知策略无法提高听者的听力理解能力, 反而给听力理解设置了障碍。

我们知道, 语言交际中最小的信息感知单位是句子, 听力水平高的人和本族语者在听话时并不需要准确地识别语篇中的每一个词, 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单个词的感知上, 而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 让“单词在其短时记忆中保持一定的时间, 以便将词组成从句并提取其意义。从句的意义被理解之后, 从句的组成部分—单词便从短时记忆中被清除”。由于听力理解过程属于短时记忆系统, 逐词听辨必将加重短时记忆的负荷, 使得一些单词还未被组成句和释义便转瞬即逝。这就是为什么外语学习者抱怨虽然能够识别言语中的每一个单词, 可是听完后, 除了由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对首尾两头的内容有较清晰的回忆外, 大部分内容均难以完整清楚回忆起来, 成了“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鉴于大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听力水平处在初级阶段, 要想提高听力水平, 教师对学生听力认知策略的引导和训练尤为重要。培养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一个方法叫成组视读, 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听力训练中, 因为听和读都属于接受性技能, 二者对语言的信息加工解码过程是相同的, 只不过阅读理解过程存在着“回视”的机会, 由于听力理解技能与阅读理解的技能基本相同, 阅读训练的许多方法也可以用于听力训练。“成组听力理解”就是以短语, 意群或句子成份以至整个句子作为信息感知单位, 而不是逐词听辨。成组听辨平均每一次可以感知4-5个单词, 使记忆单位的信息量扩大, 听的速度明显加快。在听力理解的初级阶段, 教师可做示范性划分与听力理解指导, 当学生具备较熟练的语言基础后, 该划分方法就会自然形成, 从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二、选择性地倾听策略

在日常的生活和交际当中, 我们为了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某些信息上, 而不去注意其它无关信息, 这就是选择性地听。这种听往往是带有一定目的和意图, 体现了对所听内容具有针对性。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总体的信息, 而是找到对听者来说是重要的信息, 并有可能根据掌握的信息采取某些行动。这种听力认知策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很普遍。一般来讲, 在广播、电视、报告或对话等材料中, 常有我们想了解的相关内容:人名、地名、时间、地点、事件、大意或结论等。在听力训练时, 面对较长的文章或对话, 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所有信息上。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我们只能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上, 有效的运用选择策略能够保证我们收听的效果。

三、抓关键词、抓主要内容

在一篇听力材料中,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信息: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冗余信息。所谓主要信息就是最能满足答题要求的信息:次要信息是指与答题没有直接联系但有助于答题理解的信息;冗余信息是与答题无关的信息。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听者如何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通过捕捉关键词, 抓住语篇中的主要内容, 排除冗余信息的干扰, 合理利用次要信息是一项重要听力策略。关键词是主要信息中的重点信息, 能够识辨关键词, 也就抓住了语篇的要点。句子的关键词大致有主语、部分谓语、表示时间或地点的名词、重要数据、人物以及肯定与否定副词等。听短文时, 一定要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内容, 注重头尾。短文总是围绕一定的中心主题, 抓住主题, 边听边记下与主题有关的关键词、短语、时间、数据等, 留作答题的依据。一般情况下, 主题句都出现在段落开头, 用来表达句子的中心思想, 简明扼要地告诉读者段落的内容。短文所问的问题也是有规律的, 一般可概括为:短文的主题、中心思想、主要事实和理由、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 问题的编排也基本上是按照内容出现的次序来安排的。如能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及关键词, 听力理解的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运用认知策略对语言信息进行积极地思维和加工, 使听者不停留在对语言表面形式的理解上, 提高了对听力内容理解的效果。因为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语言的信息加工过程, 那么使用认知策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效率, 这就使得策略的应用与它所加工的信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以上三种认知策略能为听者听什么, 怎样听, 利用哪些信息, 排除哪些干扰因素等等提供充分的理据。

参考文献

[1]李慧敏.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08) .

[2]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

论“米氏云山”的图式语言 篇2

一、文人情怀与米氏云山图式语言的形成

宋代文人“尚意”,画家们极力发掘和强调艺术的超功利性,他们将绘画中对水墨的自由表现称为墨戏,米芾把墨戏的心理状态与审美机制应用在绘画创作实践中,轻形似求率真,强调艺术是心灵主体情感意绪的自由显现,这种审美趣味使绘画从摹写状物中突破出来,趋向追求笔感、墨性的笔墨表现效果,从而表现了米芾在笔墨技法探索过程中流露出的人文情怀。

米芾作画态度随意潇洒,对古书画长期不遗余力的收藏鉴赏,使他有了良好的绘画基础,他深通书法画理,思想活跃,眼光锐敏,举止狂放怪癖,嗜奇好古,玩世嫉俗,这种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正是米氏云山图式语言确立的内在因素,图式语言就是他审美理想的外在表现。

二、米氏云山的书法风格与审美修养

笔墨风格是画家不断寻找内心情感与自然融合的体验手段,它在中国画体系中占有核心位置。北宋中期,山水画的笔墨表现力走向成熟,但是对程式符号的运用仍显保守,绘画中因丰富的笔法而形成的笔墨气韵尚没有得到足够的表现,米芾以他变幻的书法笔意入画,开启了笔墨气韵新的审美特点,米芾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痛快淋漓、奇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爽劲而富有弹性的线条,可以体味到他对用笔节奏的敏感,他将变幻的笔势与景物细节相结合,达到笔墨的高度纯化,用笔墨物化内心的艺术敏感,把握墨色的精微变化,在行笔运墨上做到书画相通,把书写过程中精妙的笔法同样应用于绘画,实现了图式语言由观念到画法的落实。

米芾自著的《画史》记录了他收藏、品鉴古画以及自己对绘画的偏好、审美情趣、创作心得等,从中可以看出他高超的审美趣味与从不人云亦云的个性特征,他对艺术作品的要求就是以不经意之心写真性情之迹,达到物我俱忘的状态,这样的艺术要求使他在图式语言上形成了笔墨超逸的个性特征。

三、地理因素与米氏云山图式语言的转化

“米氏云山”图式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过程,笔墨图式语言与特定的画境有关,米点皴是米氏笔墨程式的符号,它包含了自然观与图式的高度符号化,反映了笔墨物化过程中的文化心态,是情景相生、物我互动的艺术结晶。画家通过观察自然,从造化中感悟并挖掘出艺术内涵,融入符合自己心象的笔墨语言,思考对自然物象的提炼,原始的朴素状态通过画家的表现力得以升华,达到了运用笔墨表现丰富物性进而产生图式语言的目标。具体在笔法上,他反映了镇江一带的山水意象,墨色上用湿淡墨表现朦胧氤氲的印象,达到了以笔墨状物恰倒好处的交汇点,随着笔墨各种形态的产生,“米氏云山”也逐渐形成完善的语言样式。米氏云山是以镇江山水为底本的符号组合,关注的不是真实景物的表现,而是典型符号概括的造境,米氏云山是从现实与情感交融中获得灵感,它来自于画家的笔墨功力、对造境的领悟及画家绘画品格的高境界追求。

四、从作品考察米氏云山的笔墨图式

《珊瑚帖》是米芾所作书信,在信末即兴抹出的一株珊瑚笔架,系发挥笔墨表现语言的游戏之作,显示了米芾精湛的书法功底和他擅长的墨色变化。《春山瑞松图》落款为米芾,宋高宗题诗,画面以墨点作山水,云烟弥漫,孤亭一座,苍松数株,远山隐隐,构景简远。在画法上,运淡墨点出山形,趁湿以浓淡不一的点表现远山的阴阳及云雾笼罩的细部形态,再以焦墨点醒,浓墨点与大片的湿淡墨互渗互融,产生了云雾迷茫、山峦浮现的视觉效果。米氏云山的用笔用墨包含了丰富的积墨和破墨,由湿笔铺水,到墨点破之,冉到用千笔浓墨点缀提醒,按笔墨图式的传承渊源来考察,米芾在继承王维水墨渲染画法的同时又增加了笔法的运用,还继承了王洽的泼墨。明代沈颢在《画尘·笔墨》中说他“用王洽之泼墨,参以破墨、积墨、焦墨故融厚有味”。他在王洽的大面积用笔泼墨中注入细微的笔墨肌理,发展出一种更典型的图式形态,将笔墨的运用发挥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承袭了董源平淡天真的意境、不为巧饰的笔法,真正表现出云山蕴藉的意象,成功地创造了晨雾晦雨、烟云变化景象的图式语言。他从约定俗成的程式符号语言中挖掘出新的内涵,融入符合自己心象的语言结构和表现境界,探求别具一格的绘画语言。另一件纸本水墨传世作品是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图中水气墨韵与群山混沌一体,云与山、树拉开距离,并平衡了画面的体量感,云用淡墨并以随意的书法勾出,晕染轻淡,使线与晕染交相融洽,湿中见干,染中见笔,气韵清华,用讲究的笔墨营造出水气淋漓的画面,表现出清秀明快的审美特征。

“米氏云山”的图式语言在于积点成面,重重积墨产生绒毛般质感的云朵,给观者空气弥漫、云山蕴藉的感觉。随着水墨的生发演化着墨戏般的笔墨程式,水墨渲染,浓淡积叠,焦湿交错,浑然一体,在积墨和破墨中既要积线成面,又不能模糊一片,既见笔踪又见墨迹,浓淡干湿、虚实隐显皆由笔出,极尽水墨之能事。清代钱杜在《松壶画忆》中说:“米家烟树山峦,仍是细皴,层次分明,然后以大阔点点之。”米画把握浓淡干湿的火侯恰倒好处,湿墨点染后用于浓墨点醒,生发的墨色醇厚有味,似不经意又恰倒好处,融笔法与墨法为一体,以浓淡墨点渲染描绘出润泽的山川、氤氲的云烟,极尽变化之能事,创江南山水意趣空灵、墨韵变幻之格,在中国山水画演变过程中,米氏云山完成了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用明确的图式语言再现了造化的精神气象,启发了山水画的创作观,使山水画创作进入了一种寻求独立笔墨趣味的新阶段。

英语阅读中的心理语言学图式理论 篇3

关键词:图式理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互作用

一、引言

桂诗春曾经指出, 我国在训练外语阅读能力过程中的一个“偏向”是将“语言因素, 如语法、词汇、语音乃至话语分析的知识和能力”同“认知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背景知识”等混淆, 甚至用前者代替后者, 于是出现了一种逐句分析语法结构的阅读训练方式, 致使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学生常常未体验真正的阅读过程。这种重语言、轻理解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许多阅读教学失败的根本原因。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阅读理解不再被看作是语言解码和从书面文字符号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而是读者从文本意义的表层结构中提取出深层的命题结构的一种积极主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是能动的、充满活力的认知过程, 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技能。本文尝试运用图式理论的视角来看英语阅读的心理过程。

二、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 (schemata) 是表征人类一般知识的一种心理结构, 是读者先前获得的有助于阅读理解的抽象的知识框架, 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 (Kant) 于1781年提出。他认为“新的信息、新的概念、新的思想只有与个人已有的知识建立了联系才具有意义”。即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的过程中, 需要将它们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 而原有的知识框架就是图式。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对新信息的理解, 必须经过与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原有信息相联系相比较的判断思维过程, 才能成功地理解和接收信息, 也就是说人们在接受新信息前, 头脑中就已经储存了无数知识, 包括个人经验、事实知识或已学过的知识等等。图式理论强调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 需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而阅读就是一个读者图式与文字信息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读者先输入一定的信息, 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读者根据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 对文章进行推测和假设, 进而不断证实和“修正”先前的猜想, 最终达到理解。有效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不断激活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相关图式, 并加以充实, 形成心图式理论的认知过程。

三、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理解是读者从书面语言的文字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一心理过程的完成要求读者利用记忆中的词、句法等语言知识, 以及过去的经历和背景知识对读物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联想和预测, 领会作者通过语言符号表达的意图, 从而达到与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图式理论表明, 阅读过程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信息加工模式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Rumelhart认为,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运作在各层次同时发生。各种信息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着, 而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读者往往带着这些先存知识来理解文本, 并赋予文字以意义。阅读理解不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 而是一个语言水平和图式知识交互作用的双向过程, 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语言学家Goodman指出:“阅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它涉及读者利用从视觉输入中选择出来的最低限度的语言线索, 做出试探性的判断。这种判断随着阅读过程或被摒弃, 或被改进。”Goodman还曾把阅读中的心理过程分为“体验”、“预测”、“验证”和“肯定或修正”四个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一个彼此相联的、周而复始的理解、消化和表达的循环过程。Goodman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表明: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 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 读者通过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及阅读经验和技能对语篇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及含义进行选择、推理、达到最后理解。

Clark和Silbertein概括了这种源于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的含义。他们进一步指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理解过程, 因而需要教授学生“自上而下”的阅读技巧。例如从预测判断、从上下文中猜测、从文章中进行推断、快速浏览以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Carrel和Einsterhold又对“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展开了探讨, 讨论结果表明:第二语言学生所读的文章内容和数量是决定发展自上而下技巧的重要因素。Carrel在探讨“自下而上”阅读模式时, 特别强调对关键词汇和各种语法技巧的教学。

1.“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与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强调以“范文”为本, 依靠读者事先的句法和语义学知识来猜读。Goodman认为阅读不仅仅是一种采用字母到字母、单词到单词的方式从一页书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选择过程。阅读能力强的人往往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预测信息, 在阅读的文章中取出样本, 最后对自己的预测加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积极的理解过程, 需要从上下文中猜测、判断预测、从文中进行推断、往前快速浏览以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理解文章的有效途径, 其中包括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的目标与技巧, 运用阅读前的活动加深有关概念的了解, 向学生提供如何处理句法、词汇与篇章结构方面的难点等技巧。由于第二语言学生所读的文章内容和数量是决定发展自上而下技巧的重要因素, 因此, 要想获得自上而下的阅读技巧, 首先必须选择有趣的阅读材料, 然后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一定数量的语言文字。Eskey以训练“自上而下”技巧为目的, 提供了两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速度。

(1) “习读法”。一般来讲, 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速度都各不相同, 对那些学习较好, 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尽可能多读, 并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此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达到“兴趣”和“速度”这两个基本标准, 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程度提高自己, 建立个人的阅读档案。由于此种方法把读与听、说、写孤立起来, 把个人与集体分割开, 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对自觉性较差的、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来说, 这种方法不宜取。

(2) “内容中心法”。“内容中心法”要求学生完成课前课后读和课堂上说、写任务。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践,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加学习兴趣。在他们共同追寻某个知识目标的过程中, 听、说、读、写诸项技能都自然而然地同时得到发展, 这种阅读再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正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自觉性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采取该种方法进行大量的趣味阅读来训练“自上而下”的阅读技巧。

2.“自下而上”阅读模式与运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认为坐着把课文分解成较小单位, 全文意义则由这些小单位综合推导出来, 因为它强调课文作为输入信息的优先性, 所以着重阅读的低层次过程。例如对字母和单词的辨别能力。阅读要达到熟练的程度, 即最大限度地获取文字语言的含义, 对语言低层次技能的掌握 (如词汇辨认) 就必须达到自动的地步, 这样, 对低层次信息就可以少加注意或不加注意, 而将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于语义上。就对关键词汇和各种语法技巧的教学, Carrel提出了两个技巧来发展“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1) “自动辨认”。这是早期与语言文字形式相联系的阅读技巧。如果教师只是教学生认识一些单词, 那学生极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快速而精确地辨认它们, 这样就会干扰阅读进程, 减慢阅读速度, 影响理解课文意思。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快速辨认词形练习, 例如, 教师可设计快速辨认词组练习, 训练他们快速对意群不同的词组进行辨认。由于英语的词组和意群往往起到单个词条的作用, 英语句法包含的意思则是多样化, 学生在做辨认词组练习时, 学的不是孤立的单词, 而是完整的意群和语言单位, 学会该技巧对英语阅读理解特别关键。

(2) “速度递增”。阅读的流畅除了要求读者快速辨认单词和词组, 还要求其视距宽阔, 一目几行, 以求获取较为完整的信息。如果只是逐字逐句阅读, 每一眼吸收的信息量较少, 则会导致意群之间联系的破坏。因此, 加快阅读速度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其主要方法就是广泛阅读, 规定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 遇到生词不停顿, 等到读完整篇文章时, 大部分生词也可基本猜出了。

3.“相互作用模式”。“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曾受到质疑, 因为它强调对文章的译码, 却忽视了各种上下文因素。而“自上而下”的模式也并非无懈可击, 有的研究表明, 流利的读者对单词的辨认是不知觉的, 不需要依赖上下文猜测, 而较差的读者却往往过多地依赖上下文意义来辨认单词。所以, Rumelhart吸取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提出一个更为折衷的模式——“相互作用模式”。这一模式认为, 阅读是以文章为基础 (自下而上) 和以读者为基础 (自上而下) 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有机结合的复杂过程。“相互作用”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指在读者与课文之间产生的一般性的相互作用, 即读者根据一部分来自课文的信息, 一部分来自读者先前已有的知识组织或重新组织课文的信息, 二是指在操作各种技巧之间的潜在的相互作用, 这些认知技巧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流利的阅读理解。

“相互作用”阅读模式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技巧合二为一, 使各个层次的能力都可以相互作用地处理和转达课文信息。例如背景知识、猜测上下文、迅速精确地辨识词意、激活词汇组合以及自动形成语言单位等。Rumelhart的相互作用心理语言模式证明了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不仅仅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传递, 而且高层次同样也可以影响低层次。他根据计算机语言处理模式来假定读者头脑中有一个信息中心, 这个中心由不同的知识库组成, 如待征库、字母库、字母组合库、词汇库、句法库、语义库。各知识库分别对阅读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具备专门知识, 知识库之间相关的知识相互影响, 相互激活。被激活的知识越来越兴奋, 以致被接受, 非相关的知识则受到抑制而被排除。这个实例表明: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自上而下、由复杂到简单地得到处理, 这是处理输入信息不可分割的过程之一;文字意义与语境并非是被动符号在文章中等待解码, 而是通过读者再创造的。Rumelhart合理地描述和探讨了语言信息在大脑中如何得到处理的过程及其与语境的关系。

教师应注意从各方面入手, 健全学生大脑里的知识库, 开发学生的智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理解各种语境中的特殊语言难点的能力。在选编教材时, 不但要考虑到不同体裁的文章, 还要考虑到不同的西方文化背景;在教学方法上, 应以各种现代教学法理论为指导, 灵活多变, 以适应外语教学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阅读因素分析—一份实验报告[J].外国语, 1986, (5) .

[2]韦汉, 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 .

[3]赵荣斌.浅谈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2) .

[4]Goodman, K.S.Reading:A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our nalofthe Reading Specialist.1967 (6) .

[7]徐晓晴.相互作用心里语言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铁道师院学报, 1997, (14) .

非语言性图式 篇4

一﹑图示理论与英语语言学的关系

(一) 图式理论概述

从心理语言上讲, 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 或称背景知识。即人脑长期记忆中的语言知识及其对世界的认识的总和。所有的知识实际上都是按一定的关系组成了认知的建筑积块 (building block) , 而各个建筑积块之间又相互联系, 从而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框架。

著名教育家Ausubel用图式概念来解释学习过程, 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的知识和大脑中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扩充原有知识, 若学生缺乏原有的知识, 教师则应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填补新旧知识间的鸿沟。Howard认为“图式”是指每个人的既有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 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的组织, 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 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2]。Cook认为“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 即人脑长期记忆中对世界的认识[3]。总之, 图式是可以不断被建构、被丰富的。图式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人们在吸收新信息的时候, 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存在于大脑中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只有当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顺应, 才能完成信息的接受、重组和存储。此过程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

(二) 高校英语专业开设语言学课程的重要性及语言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胡壮麟曾这样描述过语言, “语言是社会之镜, 透过这面镜子, 可以更好地展示社会生活的五彩斑斓;社会是语言之根, 置身社会语境, 可以切身感受到语言使用的方方面面”[4]。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天赋能力是最重要的交流和认知工具。一般人必须懂得使用语言;英语专业的学生, 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他们必须钻研语言。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知识课程, 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 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5],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调查, 大部分院校在大学三年级开始讲授此课。语言学教材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抽象的专业术语, 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并且理论性较强, 同时由于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抱有功利主义的心理, 认为此门课程与自己将来的工作无关, 因此除了少数要考研以及日后想从事跟语言有关的工作的同学对此课程还抱有热情之外, 大多数同学对此门课程并无兴趣可言, 内驱动力严重匮乏。鉴于此, 创新英语语言学教与学的方法势在必行。

(三) 从认知图式匮乏看英语语言学教学

根据图式理论, 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信息资源是以“模块”的形式存在, 这种“模块”就是图式。学习者在接受新的语料和信息时, 会努力构建与已有的知识框架相匹配的图式, 这样就会对新的语料和信息等产生更好的理解。因此在语篇理解过程中, 学习者需要调动自己已储存的知识 (即图式) , 才能对语篇材料进行有效的理解。显而易见, 脑中先存的知识越多, 这种匹配就容易成功, 为下一次的匹配做好准备;反之, 如果脑中没有很丰富的先存知识, 这种匹配就不可能成功, 从而给理解带来障碍。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具体的阅读中, 过程是这样的:当读者在进行阅读时, 需要激活自己脑中已经掌握的概念和信息 (即与阅读材料相关联的背景知识) , 才能真正清楚透彻地理解新的知识。

大部分语言学教材中所含有的看似抽象的语言理论其实都源于生活中的语言, 因此利用学生们所熟悉的语言现象来引导他们学习语言学理论, 充分发挥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语言相关图式, 为新的语言学图式知识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如sense (意义) 和reference (指称关系) 是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 可以结合morning star和evening star来解释, 二者的意义 (sense) 是不一样的, morning star是晨星, evening star是昏星, 但是众所周知二者的所指 (reference) 是一样的, 都是指天空中的金星。

二、英语学习者语用 (语言学相关知识) 图式知识的建构与扩充

(一)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 它的运用可把丰富的语言学网络资源、数据库与各种版本的教材结合起来, 有效地重现了语言现象, 同时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帮助他们构建和扩充语言学图式知识。如, 在介绍索绪尔、乔姆斯基、韩礼德的语言学成就时应对各语言学家的生平、经历、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及成果一一进行介绍, 大量图文并茂的资料拉近了学生与语言名家的距离, 加深了学生对语言学发展进程的了解, 填补了学生们在这一方面的语言学知识图式的空白。在讲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时, 可以从大家熟悉的电影《窈窕淑女》开始, 在看完电影之后, 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从未受过教育的街头卖花女在经过语言学家的训练后能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上流社会的女子, 这便是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起作用, 这样使学生不仅欣赏到了经典名著, 还扩充了头脑中的社会语言学知识图式,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对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的理解。

(二) 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教学, 使其接触丰富, 真实的语言材料

同化作用图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化是将输入信息纳入图示, 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对立到平衡的方向发展。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大量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一股脑的介绍给学生一次课下来, 教师筋疲力尽, 学生却不知所云。因此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丰富的语言材料来激发, 构建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图式, 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语言知识的理论来观察、分析语言现象, 指导自身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能力。比如, 在讲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时, 可以通过分析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先生和太太的一段对话来更好的理解这个准则。对话是在他们家附近搬来了一个特殊的新邻居之后产生的:

班纳特先生:“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班纳特太太:“彬格莱。”

班纳特先生:“有太太的呢, 还是单身汉?”

班纳特太太:“噢!是个单身汉, 亲爱的, 确确实实是个单身汉!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福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太太在回答先生第二个问题时, 所提供的信息量明显过多, 分析到这时就可以顺势引出数量原则,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涉及社会语言学中不同性别的语言差异时, 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或文学影视作品中男性和女性的话语, 通过比较分析, 发现不同性别在词汇、语用、语音语调等方面的差异。又如, 在讲语用学中的预设时可以从广告入手, 例如“温碧泉”:“补水就找温碧泉”这个广告语大家在看到后头脑中所闪现的概念是温碧泉是值得大家信赖的补水效果遥遥领先的一个品牌, 虽然其他品牌的化妆品也有补水效果, 但是温碧泉首先强调了这一特点, 使它的这一特点深入人心。

(三) 以母语为依托建构扩充语言学图式知识

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语言的实质, 采用一定的母语的语例来讲解语言现象也是非常必要的。沈家煊曾指出, “阅读时最好能联系你最熟悉、语感最好的语言 (首先是你的母语) 进行比较和思考”。如, 在讲语言的同化规则时可以结合汉语当中大家非常熟悉的同化现象来讲解:好啊 (haowa) 、看啊 (kanna) 、跑啊 (paowa) 。这种方式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知识, 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新的图式知识, 随之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Rumelhart, D.E.Schemata and the Cognitive System[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4.

[2]Howard R W.Concept and Schemata:an introduction[M].London:Cassel Education, 1987.

[3]Cook G.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胡壮麟, 姜望棋.语言学教程 (第三版中文本)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非语言性图式】推荐阅读:

非语言性“语言”06-20

非语言性沟通能力09-21

非语言性交际的技巧05-20

上一篇:五阳煤矿下一篇:地面施工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