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研究(共11篇)
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研究 篇1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四》习作教学设计
第一、二课时指导习作
A案写建议书
课前准备:通过书本、杂志及走访了解现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并作好相关资料的搜集。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
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3.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评:本次习作的关键,是习作前要做一定的准备。引导学生回忆所见所闻,交流自己了解、走访的情况,互相启发,是“建议”的目的更加明确。]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的办法?提出来大家交流。5.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评:读中学写。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建议书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要求,这些正是应用文写作的关键。]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评:在巡视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性更强。]
B案看图写话
课前准备: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
一、看图激趣
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2.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行动的内驱力。利用漫画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更主动更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评:漫画人人爱看,但对其内涵却不见得人人都懂。老师几句点拨,深入浅出,有助学生理解图意。]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评:会审题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通过指导读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评:巡视指导增强针对性,而当堂点评更有利于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同时,保证习作质量。]
第三、四课时修改评议
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二、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评: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得。]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评:佳作欣赏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更是一种“榜样”,何况这榜样就在身边。]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评: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乐于表达”,可见保持学生习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展示习作优点,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更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六、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评:通过小结、点评,为学生导向,帮助学生看到优点同时又认清不足。] [总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同时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本次习作教学,前有指导,后有讲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习、实践、积累,看得出设计者的长远眼光和良苦用心。]
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研究 篇2
一、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填补
维果斯基认为,对于儿童而言,存在着一个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与经过别人帮助之后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被称作最近发展区。在习作中,儿童也存在着一个介于儿童自己现有写作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与经过别人帮助之后所能达到的写作水平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称作习作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写作前后之间的这一距离,是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习作时所需语文经验之间的差距。教师在此期间给予适当的填补,让学生经过相关的教学活动获得习作时所需要的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习作之难就能迎刃而解。
1. 在文本阅读中学习方法。
现行的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文章的表达方法、技巧、策略值得教者去研究,进而引导学生去发现,并加以运用。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麦哨》一文抓住最独特的事情来写的方法就值得学习。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就巧妙地提取了《麦哨》一文的方法,在《可爱的草塘》教学中加以巩固,然后在习作中运用。笔者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特殊的表达方式“每一……每一……每一……”的句式,在学生习作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运用这种表达方式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留恋,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2. 在课外阅读中学习方法。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针对阅读教学曾经提出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也可以得法于课外。最典型、最成功的事例就是绘本阅读。绘本以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幽默夸张的语言特点,俘获了儿童的心,同时也让学生习得其中的表达方法。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何捷老师在《看绘本学写话》一课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绘本,引导学生用“我爸爸是_______,也是_______,还是_______”进行说话写话。一个学生说:“我爸爸是建筑师,也是厨师,还是弟弟的玩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何捷老师充分利用了绘本,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现有的生活经验转化成语文经验,表达也就水到渠成。
3. 在习作实践中总结写法。
荣维东教授指出:学生真的缺乏生活吗?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生活”之中啊。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活动都是生活,其中有无数的信息、资料可供学生进行习作。(1)集体总结。教师运用集体智慧,让学生在具体习作的实践中总结出写某一类型文章的基本写法。如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劳动,回来后集体写一篇描写本次劳动的文章,注意写清楚劳动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其中的场面描写可以先概括写,然后再具体写,具体写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2)个人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全班学生写同一专题的习作,写好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哪里写得好,是怎样写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归纳出这一类文章的基本写法。如写《校园一角》的习作,教师先布置学生观察,观察后写成一篇文章,然后在习作讲评课上让学生读自己的文章,说说自己写得好的地方,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板书,最后总结出写景这一类文章的基本写法。
二、在现行教材单元习作中有效转化
交际语境习作要求在“真实的世界中写作”“在真实的学习中写作”“在具体的应用中写作”。现行语文教材的提示语要求就与交际语境写作的要求相去甚远,要实现交际语境写作,就要将现行教材的要求进行转化。
1. 说法的转化。
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材中的提示语为:在和同学互相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可以将教材中的提示语转化为:某企业家要在我们州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开发成风景名胜区,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这位企业家。介绍时要能说出景物的特点;要能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要能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夸一夸家乡的景物,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家乡写美,让企业家读了你的文章后投资家乡,让家乡变得更美。通过转换,就有了读者(企业家),就有了写作的目的(夸家乡,让企业家投资)。
2. 文体转化。
教师可以改变一下文章的文体,让学生针对某个话题,面向读者进行意义建构和交流。这样,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达成习作的教学目标(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二,教材的提示和要求是:通过本组的学习,你一定对环境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完以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一下文体,让学生写一篇调查报告,或者向当地部门写一封信,也可以写一篇采访稿。通过文体转化,让写作的目的性更强,更具有可读性。
3. 评价方式的转变。
改变评价方式,让评价由重文章的质量、重结果转变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即重学生习作过程的评价,如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的过程和行为。此外,让老师、作者和同伴都参与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在教学设计中激活生活经验
“学生之所以没有东西写,不是因为大脑中没有东西,而主要是没有学会将所拥有的东西激发出来,并适时适当适式地加工转化为写作内容和材料”。(荣维东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设计,让其能激活学生的生活并转化为语文经验进而能有效地讲述。如教学习作课《特殊的考试》一课时,教师利用学生忙做题的心理设计了一份只写姓名和学号的“天才”试卷,让学生在5分钟之内答完所有试题。结果全班学生在5分钟之内匆匆“赶考”得了“零分”,这就让学生产生了有话想说,有话必说的欲望,达到了激活、转化学生生活经验的目的。该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习作内容,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自我表达和交流的情境。
儿童习作“交际语境”的归位 篇3
儿童习作“交际语境”的归位,旨在回到儿童,定位习作,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实现习作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为:
一、习作价值的实用指向
(一)实现自我的情感交流
儿童习作是应儿童自我情感交流之需,“我手写我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儿童记载自己生命成长历程中喜怒哀乐的一种需要,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一种需要。像书信、日记、小随笔等以儿童生活再现为主的写实文章,是儿童情感的自然流淌,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像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超经验的虚构文章,则是儿童超现实的幻想性需求,是儿童认识生命、表达生命、提升和完善生命的需要。可以说,儿童习作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回归。
(二)满足他我的交际需求
儿童习作应该成为一种“真实世界里的写作”,满足与世界、与他人的交际需求。比如短信、留言、备忘录等是,信息记录与传达、经验记录及文学审美等也是。如借学校“传统游戏校园吉尼斯”大赛举办之机,笔者在活动之前组织本班学生拟定活动方案,拟写给家长的邀请函,并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活动通知,参与游戏项目的规则制定,写活动开幕式上学生代表的发言稿,最后进行活动总结,发表通讯报道。真实的言语目的,真实的言语环境,赋予了习作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社交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习作话题的情境设置
(一)接“地气”,让话题情境贴近生活
教材中有许多习作命题距离学生生活太远,教师可进行习作话题的情境改造,使其更“接地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为“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不妨改为“介绍自己家乡一处风景名胜的导游词”,教师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情境:(教师手捧导游证进教室)新叶古村旅游公司想聘请一批小导游。今天咱们就来学写导游词,学会的同学发给导游证,这个周末就可正式担任小导游。当习作情境与现实生活实现有效链接,学生便置身于一种非写不可的状态,不是教师“要我写”,而变成了“我要写”。
(二)有指向,让话题情境走向“真实”
“真实”的话题情境需有真实而明确的交际对象。“介绍一种物品”“写熟悉的小动物”这样的习作命题虽贴近学生生活,但也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事物介绍给同样“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命题便成了“伪命题”。因此在“介绍一种物品”时可创设有现实交际功能的情境:“里叶莲子”被推举参加市农产品展销会,请你帮里叶村民制作一份宣传册,让市民了解并喜爱咱们的“里叶莲子”。真实的交际情境赋予习作真实的任务指向,能极大提高儿童习作的内驱力和责任感,让儿童习作走向真实。
(三)给选择,让话题情境贴切个体
开放的话题情境能为学生打开多个习作视角,实现个性化表达。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身边的艺术”为例,教师可设置如下话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多视角习作:①如果要向远在外地的长辈介绍你看到的一次艺术活动,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来告诉他们;②如果要向好友介绍根雕、泥塑的制作工艺,你可以用说明的形式来告诉他们;③如果亲历了一次有意思的艺术活动,有感而发,你可以选择用诗歌的方式写作……根据自身喜好,从提供的视角中选择一种,或是自己另辟一个视角,选用适合的内容与文体进行表达,这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习作热情,实现创意表达。
三、习作表达的读者需求
(一)切合读者类型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的儿童习作,有明确的读者对象。习作过程中需针对读者的范围、身份有的放矢地习作,明确“文章给谁看”。第一,要明确读者的范围。如同是“保护环境”的文章,写给广大村民阅读的“环保倡议书”,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而写给镇长阅读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就要进行翔实的问题描述,细致的数据分析,强调专业性。第二,要明确读者与自己的关系。如写给村民看,注意语气的委婉、语言的劝说性;写给镇长看,注意语气的诚恳、语言的谦恭。
(二)迎合读者需求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的儿童习作表达要树立目的意识,明确“读者为何读”。首先,要依据不同读者的不同信息需求来表达。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如果是一位想转学进来的学生,那么就可针对其特长介绍社团开展情况;如果是一群来校参观的外地小学生,就可以发言稿形式介绍特色课程或是校园最美一角;如果是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来信,就可以书信形式介绍学校近几年的变化。其次,要依据不同读者的共同心理需求来表达。如“新叶古村导游词”要依据游客的心理需求,除介绍新叶村古老而具有代表性的抟云塔、文昌阁外,还要介绍他们最感兴趣的“爸爸去哪儿”中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住过的水云间、双美堂等新热门景点及拍摄花絮。
(三)契合阅读心理表达
儿童习作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努力寻找习作表达与读者阅读期待的最佳契合点,采用最利于读者接受的形式进行习作。如学生为“传统游戏校园吉尼斯大赛”DV作品配写解说词,有的以广告词形式,运用风趣而富有节奏的语言:“小小弹珠滑溜溜,瞄准洞口不怕输,让你一回先下手,最后怎样?你还是得甘拜下风!”有的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听者)进一步的阅读欲望:“预备,开始!左,右,左,右,绿草地上冒出了一溜溜长队伍,步伐整齐地快速爬动。小小个子,身手不凡。他们是谁?又在做什么游戏?嘿嘿,且听我慢慢道来……”契合读者阅读心理的表达,使语言所具有的“刺激”强度增大,效果更佳。
儿童习作“交际语境”的归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儿童习作动机不足的问题,让“伪习作”走向“真交际”。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倡导在真实世界中写作,在真实学习中写作,在具体应用中写作,无疑是培养学生真实写作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样的习作会成为儿童真实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研究 篇4
1、重积累,重感悟,激发情感。
唯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生动阐明了读书和作文之间的关系。书读得多,读得好,写起文章自然就得心应手,如行云流水了。但对苦于笔不从心的学生,我们也不能让他一味地盲目读书,而是要对症下药,选择一些中外名家的经典作品、一些作文选供他们阅读。
2、重剖析,重归纳,找到途径。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写作必须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即让学生扎实有效地一点点学习运用文章的写法。我们班的学生习作基础很差,所以第一单元写书的故事,我就让学生以第一课为例子,指导一个片段:如何写出自己如饥似渴地在读书。教给方法:可以运用一系列动作、心理或修辞方法等等。这样学生进行习作就有了可踏的阶梯。
3、重鼓励,重借鉴,争取创造。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篇5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的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情导入
《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是我们学过的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如自己是一种植物或一种自然现象,)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声音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电声,流水声等。)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让大家说说自己暑假见闻和自己的感受,自己欣赏大自然美丽景色后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三、分组讨论,班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尽量不用书面发言稿。
2、要求每位同学准备发言。
3、组内交流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自我评价
1、学生交流。
2、评议。对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把自己在假期看到的景色听到大自然美妙的声音等进行了交流,仿佛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以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吧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认真地写下来,我想这种独特的感受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主题,明确要求
1、选择主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声音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游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3、习作要求。(幻灯出示)
可以借鉴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无错别字。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五、再次修改,誊写习作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篇6
1、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有耐心。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公益广告片段《妈妈洗脚》;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视频;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课前谈话】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音乐,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情导趣
1、默读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想一想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及要求是什么?
2、播放电视广告:
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激荡起来的水花,更加表现出人间的真情!关爱天下所有的母亲!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好广告!
问: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一幕幕还有许多许多。
3、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感人的故事,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场面和触动心灵音乐。
⑴ 播放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时的视频,再来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⑵ 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当我们被这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次洗礼。
二、小组交流,初步交际
1、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
2、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先在组内互相讲一讲,一个人讲的时候其余的同学做听众和“校园电视台小记者”。从是否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具体,让人受到感动;语言是否准确通顺、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等方面进行交流。
播放课件出示本次口语交际要求。(说的要求和听的要求)
三、全班交流,深入交际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到台前来讲,每位同学讲述之后,“校园电视台小记者”可以进行采访,听众可结合听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自由与其进行交流。
四、自由交流,全面交际
1、组织小组进行“感动你我他”故事评选活动,根据是否把事情说清楚、具体,让人受到感动;语言是否准确通顺、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等作为评选条件,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各组选派讲的最感人的同学上台前来“答记者问”。其他组的记者可以进行现场采访。
2、开展活动。在音乐中结束。
五、小结
后殖民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篇7
1 后殖民语境、后殖民理论与外语教学
“后殖民”的概念存在于不同文化、不同力量的对抗关系中,一切处于中心与边缘的对抗关系都能在后殖民研究中找到拓展的语境。正如斯皮瓦克(1999)所说:“全世界都是后殖民的”在她看来,后殖民指的是一种新的世界格局。随着后殖民批评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后殖民批评理论上的提升,后殖民批评的领域也在逐渐扩大,后殖民批评话语成为一种考察整个当代全球文化的的具有独特意义和广泛适用性的批评视角,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教育、文学、地理、历史等学科,被运用到当代文化存在形态与同文化交往的对抗关系研究中,尤其是爱德华·萨义德和霍米·巴巴等的理论思想被运用于解构文化交往中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分析或描述不同民族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对抗性等。(任一鸣,2008:4—5)现代西方自殖民以来,利用其文化霸权和殖民话语,针对非西方世界施加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影响。后殖民概念正是指向这一复杂互动的历史过程。(赵一凡、张中载,2007:209)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教授桑桓教授在其著作《超越后殖民理论》(1998)一书中指出:在早期商业资本主义阶段,城镇压迫并榨取乡村。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宗主国压制并掠夺殖民地。到了二战后的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边缘与中心的传统界限消失,差异化和同质化重叠共存。因此,后殖民亦反映了晚期现代性的文化逻辑。第三世界人们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发动抵抗与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后殖民理论,“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它与后现代理论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研究的潮流中,开始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20世纪中叶纯文本形式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域和研究策略”(朱立元,2005:414)后殖民作为一个学术术语被引入学术界并引起广泛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爱德华·萨伊德的《东方学》出版为标志。而后殖民主义是后殖民批评、后殖民理论以及后殖民创作实践等思想倾向的总称,也是一种文化思潮。“其实,它也是对业已结束的、以武力侵略和经济掠夺为特征的西方殖民主义和正在悄然推行的、以经济和文化渗透为主要手段的新殖民主义作出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张中载,2002:633)伴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而产生的东西方民族文化交融标志着后殖民时代的到来,标志着霸权国家使用经济、文化和技术手段对不发达国家实行的又一次新的殖民,而这种新的方式,往往因为这些被殖民国家在政治上独立而被掩盖起来,不像以前使用武力等为主要方式的殖民手段明显和直接。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民族都面临着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经济利益碰撞,文化意识形态的冲突和相互渗透,尤其是当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实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时,弱势民族能否或如何在强势民族的文化碰撞交汇中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独立性,同时又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来丰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母体,已成为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这一问题正在逐渐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国著名学者朱立元指出“西方风靡全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但是,后殖民文化的意义不仅是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尤其是中国如何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就成为当代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朱立元,2005:428)也即是,在后殖民语境下,中国如何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异质文化,培养具有双思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
2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国内著名跨文化研究专家贾玉新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2009:23)国内外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 跨文化交际研究在国外
根据贾玉新(1997)、陈国明(2007)的研究成果可知,国外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1959年美国人类
学家Edward T.Hall The Silent Language(Anchor Books,1959)
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从而为跨文化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理论的突破带来了学科的飞速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涉及的学科门类增多、研究内容日益丰富、方法日益科学;第二,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学者们把跨文化交际研究重点从对比和分析不同文化差异的静态研究转向跨文化交际的动态研究;第三,21世纪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高潮阶段。胡文仲、贾玉新曾在《跨文化交际学基础》(2008)一书总序中指出“进入新世纪,地球村每个角落的每个公民都不同程度地被卷入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同时,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全球化不等于一元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个人之间、社会之间、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无处不存在着文化差异甚至文化沟壑。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距离,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由此,我们不难预见到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在21世纪被推向高潮”。
2.2 跨文化交际研究在国内
1995年首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也在这次会议中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跨文化研究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纪元。北大胡文仲教授和哈工大贾玉新教授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成果显著。1997年9月中国第一本跨文化交际学著作《跨文化交际学》出版,1999年7月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出版。为推动跨文化交际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07年7月推出了“外研社跨文化交际丛书”,胡文仲、贾玉新在丛书总序中指出这一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今后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将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跨文化交际学在两个重点研究领域(跨文化对比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前者注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进行静态研究如思维模式、价值观的研究等,这些理论成果对提高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加速外语学习进程,促进语言交流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后者主要在文化对比的基础上力图对跨文化交际的动态过程提出新的解释,从而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异质文化相容、处理跨文化冲突提供解决方法,同时这些理论成果也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现状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最初只是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手段,从20世纪80、90年代始,跨文化交际教学日益得到重视,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而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显然滞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历史、对外来文化过分谨慎的态度和文化教学研究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文化教学的认识,妨碍了文化教学的开展”。(张红玲,2007:175)
2.3.1 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在国外
这里所指的国外主要指美国和欧洲诸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正值出国旅游和学习的高潮以及肯尼迪政府向国外大量派出和平军,文化学习的需要日增,跨文化培训应运而生,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因此,跨文化在美国成果显著,综合美国跨文化研究主要成果来源,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官方研究;第二,外语教学工作者;第三,专家学者的贡献。
1960年外语教学东北会议将文化选定为当年会议主题,会议报告Culture in Language Learning一书同年出版。1972年和1988年东北会议分别举行第二、第三次会议。第二次会议强调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三次会议重点研讨如何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反映当时文化教研究成果的会议论文集Towards a New Intr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Singerm N,1988)出版。此后,美国一些机构纷纷资助或组织文化教学研究机构,从而推动了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美国教育部下属的一个语言研究机构CARLA(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on Language Acquistion)建立了一个有五位专家组成的跨文化交际项目(Intercultural Studies Project)就是为了促进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该中心并就“以文化为核心进行语言课程改革”的两次研讨会,会议成果体现在两本论文集中:Culture as the Core:In-
terdis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ultur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和Culture as the core:Integrating Culture into the Language Curriculum,并于1998年和1999年出版。
另外,无数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教学进行探讨,
主要成就有:Rorbert Lado(1957),Edward T.Hall(1959,1966,1976),Nelson Brooks(1968),Howar L.Nostrand(1974),Gail L.N Robinson(1985),Louise Damen(1987),H.Ned Seelye(1976,1993),Kramsch(1993)。其中,Lado在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1957)提出了文化对比的模式,但此书只是指出了显性文化的对比,而对隐性文化没有进行对比分析。跨文化交际学之父
Hall的三本著作:The Silent Language(1959),The Hidden Dimension(1966),Beyond Culture(1976)是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必读之作,这三本著作从不同角度全面论证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Brooks对文化定义、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阐释和研究,他提出了文化教学的三阶段并提出应不同的文化教学重点和教法,而且文化教学要贯穿外语教学始终。第一阶段,用实物建立文化岛,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为一体;第二阶段,理解和探索其他文化层面的意义,如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第三阶段,系统的文化教学(文化教学的10个内容,3个目的)。此外还有,Nostrand(1974)提出的Emergent Model文化分析模式,Seelye(1976,1979),根据Nosrand的模式探讨了文化学习的具体方法,如文化包,文化链,文化同化等,他还探讨了评价文化学习的问题,为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美国著名跨文化交际研究学者和专家Robinson和Kramsch根据文化不仅存在于文化成果和文化形式之中,而且存在于人们使用的文化过程中,由此提出了以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文化现象的观点。
欧洲在二战结束后主要以听说法为主,讲语法结构作为教学重点,1951年欧盟诞生后,交际法对提高外语交际能力,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交往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交际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语言教学和文教学化的结合深度和广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欧洲进行了语言教学改革和文化教学研究。
2.3.2 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在国内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一体化和世界大融合趋势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在21世纪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显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就文化学习而言,长期以来,为了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净化我们的思想意识,对外国文化我们通常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害怕受到外国文化中不良因素的侵袭”。(张红玲,2007:175)因此,我们的文化教学落后于美国和欧洲诸国,“而理论研究的匮乏和课堂教学实践困难则是导致中国文化教学滞后的直接原因”(张红玲,2007:
176)
在国内,胡文仲、高一虹(1997)、邓炎昌(1989)、顾嘉祖(1990)、王福祥(1994)、罗常培(1957)、陈申(1999)等一批学者、专家先后就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等方面著书立说,这些研究为文化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推动了文化教学的进行。但实际上,这些理论还只是处于理论阶段,呼吁阶段。因此,“中国的文化教学活动大都局限于零星的文化知识介绍,远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学”。(张红玲,2007:176)“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的外语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外语教学发展的规律,更能满足学习者增强自身文化素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张红玲,2007:177)
3 结论
后殖民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从文化的视角提出在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时,应把把语言、文化、交际三者融为一体,对传统的以语言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调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对比等方式,提高语言差异感知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促进语言学习。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8.
[2]Guo-Ming Cheng William J.St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200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009重印).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任一鸣.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与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张红玲.跨文化交际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张中载.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2007重印).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8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3、习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
⑴ 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⑵ 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⑶ 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
5、列出习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⑴ 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⑵ 起草:
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习作。
⑶ 交流: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⑷ 修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口语交际习作五》的教学设计 篇9
①将自己满意的习作整理起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分类或按时间)
②写编者的话,并按次序编写目录
③装订成册,拟订书名,加入个性化设计。
六、展示作品,互相学习
同学们的习作册犹如一朵朵浪花,记录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充满着朴素稚拙的纯真童趣,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起来品味
★ 《习作五》教学反思
★ 习作教学设计
★ 《习作2》教学设计
★ 《习作6》教学设计
★ 第八册习作教学设计
★ 习作1 教学设计
★ 四年级习作五的教学反思
★ 《习作8》的教学设计
★ 《习作说说心里话》教学设计
立足语境,优化学生习作语言 篇10
一、给
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没词儿”。这个时候, 教师不妨大胆地不吝赐予, 让学生如得“及时雨”般畅快吸收。如, 四年级习作《锤子捶蛋锤不破》中“砸蛋”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触目惊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我高举起这把冷酷沉重的锤子砸向鸡蛋 (教师边说边举锤砸蛋) , 此时你看到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生:鸡蛋碎了———
生:鸡蛋又破又碎。
师:是呀, 地球人都知道这个鸡蛋肯定粉身碎骨 (师相机板书) 。你们还能用哪些词句来具体描述鸡蛋破碎的情形呢?
生:蛋壳都破碎了。
生:蛋清蛋黄流得满地都是。
师:是呀, 本来完好无损的鸡蛋, 现在面目全非了, 鸡蛋体无完肤, 肝胆俱裂, 蛋清蛋黄满地横流, 真是惨不忍睹。 (师相机板书这些词语) 。现在谁能把鸡蛋破碎的情形描述好呢?
生:触目惊心的时刻到了, 只见老师高举起那把冷酷无情的锤子, 向着那娇弱的鸡蛋用力砸去, “啪”鸡蛋当场破碎。本来完好无损、圆滚可爱的鸡蛋, 现在面目全非了!鸡蛋已体无完肤, 肝胆俱裂, 蛋清蛋黄满地横流, 真是惨不忍睹。
学生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场景, 自己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却有话说不出, 只好以“破了”“碎了”或“又破又碎”轻轻带过。这时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应主动“亮牌”, 大方“给予”。
二、拿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 激活学生封存在头脑中的这些语言材料, 鼓励学生提取“库存”进行表达。如, 五年级想象作文《月亮与路灯》的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 想象作文的“想”一定要“像”。“想”的不“像”就不合情理, 就不是想象作文。要像什么呢?要像原来的事物, 要有原来事物本身的特点。谁来说说月亮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月有阴晴圆缺。
师:嗯, 这里有许多天体的科学知识呢。
生:月亮总是高高在上, 洒满银光。
生:月光皎洁, 让人吟诵赞美。
师:是的, 你们说的月亮的这些特点就是你们想象的依据。那么路灯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路灯的光发黄暗淡。
生:路灯天天都坚守岗位, 而且按时上下班。
生:路灯不能像月亮一样普照大地, 只能照一个角落。
生:路灯要靠电发光, 没有了电, 就不亮了。
师:孩子们, 你们太棒了, 把路灯的特点说得这么全面具体, 这些特点也是你们想象的依据。
师:有一天晚上, 月亮和路灯见面了, 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这些都有待于同学们的想象。但首先你要想一想, 通过你想象的故事要表达什么意思。
生:我想表达月亮很骄傲, 看不起路灯。
生:我想表达路灯不明白为什么月亮会阴晴圆缺, 月亮告诉它原因。
师:这可是有科普知识的, 很棒!继续交流。
生:月亮和路灯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后来才发现自己也是有缺点的。
生:月亮和路灯共同协作, 照亮了大地。
师:孩子们, 你们各自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编写故事的时候, 就要根据你要表达的意思来选取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表示特点的词语。大家要各取所需, 为己所用, 而不是一股脑儿地罗列这些有特点的词, 明白吗?
教师先巧妙地说明了作文想象的合理性。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说出了月亮和路灯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先要想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再根据意思来选择这些表示特点的词语。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围绕意思合理选择、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换
不论是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 还是在学生生成的习作语言中, 教师对学生词不达意、急不择言等诸多语病, 要适时相机引导。如, 三年级习作《两分钟体验》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两分钟的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呢?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体验活动。请大家准备好笔和纸, 在两分钟内抄写黑板上一段话, 看谁抄写的字数最多, 注意要写好每个字。开始! (学生抄写)
师:刚才两分钟的写字比赛, 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同学们很紧张, 又很激动, 呼吸都停止了。 (众生笑)
师:又紧张又激动那是真的, 那是大家严阵以待。呼吸可不能停止, 应该是屏息凝神吧?好, 继续交流。
生:同学们个个奋力拼搏, 手中的笔在纸上挥舞着, 一气呵成。有的越想写得快些, 可是手越不听使唤, 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还老是出错;还有的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用笔太重, 笔芯断了, 急得直跺脚。
师:你的观察太仔细了!不过, 孩子, 既然已经是“个个”都一气呵成, 那后面就不能是“有的……还有的……”, 该怎么说才好呢?
生:前面应该说“有的同学”奋力拼搏, 不是“个个”奋力拼搏。
师:“奋力拼搏”这个词虽然也写出了同学们鼓起劲来比赛, 但在这里用拼搏太泛、太重, 能不能换一个表示鼓起劲来挥笔快写的词语呢?
生:奋笔疾书。
师:好极了, “奋笔疾书”放在这里就更贴切具体了。这么一换, 用词准确了。那么你觉得这两分钟是快了还是慢了?
生:太快了。
教师能及时捕捉课堂上互动交流时学生生成性的典型词句, 发现学生遣词造句中的问题并予以相机指导, 使学生在一定语境下的语言运用更加贴切精准。
四、化
化, 就是在学生原有表达的基础上, 教师通过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的习作语言更加鲜活灵动, 富有个性色彩。如, 五年级学生习作评析的教学片段:
师: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同学们, 请你们读读这个片段, 说说自己的看法。
(看到考卷上刺眼的红字“80”, 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路上我忐忑不安:看到我拿了个80分回家, 老妈会不会劈头盖脸、不管不顾地破口大骂, 老爸会不会和老妈一起给我来一个“混合双打”……可我却半天跨不进家门。)
生:我觉得写得很好, 特别是“混合双打”写得太有趣了。
生:我也觉得“混合双打”用得好, 很有意思!
师:英雄所见略同。好一个“混合双打”, 本来是乒乓球运动项目里的, 放到这里来用活了, 出神入化呀。加分!
生:老师, 她写得不错, 把忐忑不安的心情写出来了。但是我觉得“不管不顾”这个词不恰当, 我觉得应该是“不问青红皂白”更好些。
师:嗯, 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主要要表达的是妈妈不问考试不好的原因就骂我。
师:有道理。
生:我觉得“破口大骂”这个词也不妥, 好像妈妈是一个泼妇似的。 (生笑)
师:是呀, 妈妈看到孩子这样的成绩一定是心急如焚, 所以就———
生:厉声责骂或者训斥。
生:严厉批评。
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研究 篇11
这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设计这样一次尝试性推销商品的活动,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给学生以商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这次习作是围绕本组专题设计的,在阅读了四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也来练习写一写说明文,旨在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目标
⒈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⒉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⒊学习用列表格的形式做单元小结。
⒋背诵“四季之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⒌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协调、应对、表达等能力。通过习作灵活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物品。教学难点
学会写说明文,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课前准备
⒈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⒉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⒈生活中,或者在电视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推销员?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推销产品吗?
⒉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片,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⒊讨论交流明确:推销商品时要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性能,应根据需要进行演示、品尝或试用,表述要清楚流畅、形象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热情有礼貌。
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小组合作,精心准备
⒈熟悉“商品”
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到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向别人询问,得到真实的情况。
⒉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⒊商品设计精彩的广告语,制作广告牌。
⒋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⒌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三、模拟情境,小组试买
⒈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⒉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创设卖场,比赛推销
⒈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⒉“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⒊耐心、机智的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即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作业布置
思考:你认为怎样才能过做一个优秀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仔细审题,确定内容
⒈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⒉确定习作内容。
二、习作指导,明确方法
⒈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⒉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选择物品,分组讨论
⒈根据学生所选的物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如,介绍蔬菜为一组,介绍水果的为一组,介绍玩具的为一组,介绍文具的为一组„„
⒉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物品相关资料,讨论交流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
(如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保鲜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⒊为了让人家了解你喜爱的物品,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并把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先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⒋回忆平时积累的关于这种物品的好词好句好段,并鼓励学生适时运用,但不要大量抄录。
四、自主习作,教师指导
⒈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⒉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⒊自行初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鼓励,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按一定顺序鞋,二是恰当运用说明的方法。
五、习作评议,评赏再改
⒈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⒉全班交流讲评。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评。
⒊再次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誊抄习作。附:
⒈口语交际
我是“小小推销员”
做推销员不容易哦,我试着体验一把做推销员的滋味吧!
同学们看,这是一块漂亮的电子小手表,表带是粉红色的,表盘是一个白色透明、直径约三厘米的圆形显示屏,镶着银色的边儿,闪闪发光。圆形显示屏分三大块,下面最大的板块,显示着时、分、秒;左上方的板块,显示着星期几;右上方的圆形板块就是秒表了。显示屏的四周有五个按钮,其中一个是装饰按钮,其余四个是功能按钮。你可小瞧这些按钮,它们可是整个电子手表的神经中枢,操纵着电子手表的哥哥功能。最厉害的是两个深色按钮,它能魔术般地使手表的显示屏,亮光三秒,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依然能让你清楚的看到时间。
电子手表的功能可多了!正常情况下,轻按右键,就会显示日期。按一下左键,再按一下右下键,秒表就开始计时了。计时完毕,按右下键,可看用时多少;按右下键,秒表归零。而且,我们的这款电子手表还是“防水英雄”,三十米深的水下,它毫不畏惧。
电子手表的功能还有许多,我在这里就不在一一介绍了,同学们用一用不是就知道了吗!
怎么样,我讲的还行吧,做个小小的推销员还合格吧!
同学们,记住哦,要买就买我推销的这种电子手表!我是小小推销员
今天我是小小推销员,“似灯笼,像西瓜,恶作剧,都用它。”大家猜出来是什么了吗?对了,它就是我今天来向大家推销的----味甘适口的南瓜。
从外观上看,南瓜有橘红的扁圆形和梨形,还有绿色的圆柱形,红色的多半是小金瓜,皮摸起来有些粗糙且硬,绿色的皮薄,轻轻地掐一下就破了!南瓜的老家在北美洲,还有麦瓜、番瓜、金冬瓜等美称。
从吃法上谈,如果炒着吃,请选择墨绿的、圆柱形的南瓜;如果是熬粥,我建议你选择桔黄的南瓜,这样的南瓜软甜可口,非常适宜熬南瓜粥,还可以做成紫菜南瓜汤、猪肝南瓜汤、糖醋南瓜丸等;如果是蒸着吃,可以把南瓜切成小块,放到锅里蒸熟后,拌上蜂蜜或白糖,就成了一道美味的菜肴了;除此之外,南瓜还可以制成南瓜酒、南瓜粉、南瓜挂面、南瓜蛋糕、南瓜饮料、南瓜罐头等食品呢。
从营养价值上来分析,南瓜是高钙、高钾、低钠的蔬菜,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南瓜子含有磷、镁、铁、铜、锰、铬、硼等微量元素,绝对是一种健康的零食哦!多吃南瓜能润肺益气,化痰排浓,驱虫解毒,治咳止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从娱乐上来计划:在美国用南瓜作为万圣节的装饰品,把南瓜的内部挖去,刻成人面形,在里头点蜡烛,就做成南瓜灯了。如果哪天你心血来潮,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哦!
从典故里感悟:传说清代海盐地区有个名人叫张艺堂,少年好学,但由于家境贫穷,无钱让他上学。当时有个大学问家叫丁敬身,让张艺堂拜他为师。第一次上师门的时候,居然背了两只大南瓜,送给老师当礼物。旁人看了哈哈大笑,而丁敬身先生却当场煮瓜备饭,招待学生,师生两人吃着南瓜饭津津有味。因此,“南瓜礼”一直传为美谈。
听了我的推销,一定要带两个南瓜回去,把美味端上你的餐桌,把健康送给自己和家人吧!⒉习作例文 我的小闹钟
我的小房间里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东西,有活泼的洋娃娃,有漂亮的玩具,有美丽的小花,有经典的童话书,有一个大大的书柜,书柜的上面有一个微波炉„„可是这些东西我并不是很在乎,我只喜欢床头摆的一个小闹钟。
这个小闹钟十分的可爱。它的外形是一个机器猫,天蓝色的身子,显得机器猫十分的肥胖,一双白白的大眼睛下面,长着一个红红圆圆的大鼻子,一张弯弯的嘴巴总是冲着你笑,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十分可爱。机器猫的肚子里是一个大表盘,12个彩色的数字均匀地刻在了表盘的一周。表盘里住着四个兄弟,时针是老大,分针是老二,秒针是老三,定时针是老四。四个兄弟里,走的最快的是老三,只要它转动一圈,老二才动一下,老二已经走了一圈,老大才动了一下,它们三兄弟就这样有规律地在表盘里相聚、分散,不知疲倦、日夜不停地在机器猫的肚子里转来转去。老四最小也最懒,只有你转动发条时,它才很不情愿地慢慢地挪动一下,如果你不调动它,它就一动不动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懒虫起床,懒虫起床„„”小闹钟又像往常一样,催我起床,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看了看表,才6点20。我还想再睡一会儿,便把头蒙在被窝里,可我听见小闹钟那急促的滴答滴答的声音时,我仿佛想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我便揉揉眼睛,爬了起来。
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小闹钟就这样时时刻刻提醒我要爱惜时间,遵守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它是我朝夕相处的知心朋友,陪伴我走着漫漫的成长之路。我喜欢你--小闹钟。“唐老鸭”储蓄罐
在我的写字台上有很多工艺品,但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储蓄罐。因为这是去年我过生日的那天,舅舅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储蓄罐的形状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唐老鸭。它的皮肤犹如雪一样白,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我的家是数学迷宫似的。它有着扁扁的嘴巴,而且很大,从下巴一直咧到耳根子,好像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对我说。它的头戴着一顶船形的水手帽,脖子上还用红绸子打了一个非常美丽的蝴蝶结,身上穿着一件瓦蓝瓦蓝的水手服,脚上还套着一双金黄色的大皮鞋。在背面看唐老鸭,好像是动画片中的“大力水手”。它左肩背着一个红色的小书包,右肩斜挎着一个黄颜色的小水壶。看着它的样子,可真神气,好像要到哪里去野游似的。从远处瞧它,外表是那么滑稽、可爱。唐老鸭背着的那个“绿色小书包”的后面,有一个又长又扁的缺口,那就是储蓄罐的投币处。你说,我这个“唐老鸭”储蓄罐是不是非常可爱呢?
我喜欢“唐老鸭”储蓄罐,所以我编了一首儿歌:“小小储蓄罐儿,是我好伙伴儿。一分一分装进去,养成节约好习惯。小小储蓄罐儿,是我好伙伴儿。零存整取送灾区,我学赖宁作贡献。”每当我热了,想买个冰棒凉快凉快的时候,我就想起了编的这首儿歌,我就会快步跑回家,把那几角钱放到我的“唐老鸭”储蓄罐里,这时,“唐老鸭”好像在说:“好样的,小主人。”我看着它的样子,高兴万分。
一年过去了。我把存在储蓄罐里的钱取出来。全是几分钱、几角钱、几元钱,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些钱数完,一共有三百多元钱。我高高兴兴地捧着“唐老鸭”储蓄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把这三百多元钱捐给希望工程小学,让山区的儿童们也能和我们一样,在温暖的校园里幸福成长。”妈妈听了我的话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爱我的小伙伴--“唐老鸭”储蓄罐。我喜欢的地球仪
近日,我的书桌上新加入了一位客人——地球仪。它的样子滚圆滚圆的,用手轻轻一碰,它就会像在宇宙中一样缓缓转起来。
这个地球仪真可谓是知识渊博!它的身上有许多一条条的线,那些横贯南北的线叫经线,绕着地球一圈圈的线是纬线,其中在地球仪半腰最明显的一条线便是赤道。地球仪上还一一注明了每处是哪大洲,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大陆上的矿藏也能一目了然,并且,这个地球仪还介绍了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和子午线、赤道的周长,世界各时区内的主要城市等。啊,小小的一个地球仪,竟有这么多地理知识,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交际语境习作教学研究】推荐阅读:
语言交际语境理论07-19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09-01
《口语交际习作一》的优秀教学设计09-10
口语交际习作 七08-29
六下口语交际习作一08-30
口语交际与习作八05-27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10-04
五年级口语交际习作六05-09
口语交际习作优秀教案08-24
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