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精选13篇)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2、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一)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人。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再现情境。
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1、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3、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三)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四)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2、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五)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父母的爱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2
由于小学生对艺术之美缺乏感受和认知, 特别是农村学生, 接触艺术的机会较少, 创作艺术的实践更少, 导致在说和写方面常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内容单一, 大部分学生选择的都是美术课上的手工制作, 而且是同一作品;二是美感缺失, 学生或许知道一些艺术形式, 但对美缺少感受, 表达干瘪无力。因此建议两点:一是鼓励学生从多方面介绍身边的艺术, 丰富表现力;二是要说出自己对艺术的感受, 增强感染力。
一、深入艺术调查, 交流多种形式的艺术
1. 课前充分准备, 丰富说话内容。
此次口语交际与单元课文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在学完一篇课文后, 便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类似的艺术, 如由贝多芬的《月光曲》想到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由《蒙娜丽莎之约》想到徐悲鸿的《马》;由《我的舞台》想到梅兰芳……学习单元导读时, 即可分组发放《“身边的艺术”调查表》, 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 边留心积累。
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 每组3~4人, 可以统计名人的艺术品, 也可以记录自己或小组成员的创作。形式可以是唱歌、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乐器演奏、小品相声、模仿秀、口技、民间工艺等。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既拓宽了学生对艺术的认识, 又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2. 营造艺术氛围, 激发交流欲望。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 以经典乐曲为背景音乐, 展示国际国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可以是书法、美术, 也可以是雕塑、建筑, 重点展示师生的优秀创作, 将学生课前收集到的各类艺术品在教室内合理地安排布局, 让学生耳濡目染。如, 利用“艺术园地”或“文化长廊”张贴师生优秀画作, 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等作品, 营造具有良好交际氛围的课堂, 从外部感观和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其产生表达的欲望。有了适时有效的铺垫, 导入交际话题便水到渠成。
3. 密切联系生活, 丰富活动形式。
学生创作和收集的艺术作品虽然从形式到内容都还存在瑕疵, 但交际活动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围绕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 将内容讲清楚、说明白。结合本次“身边的艺术”口语交际要求, 可根据调查内容将学生分为三组:艺术形式大观园、艺术品展览馆、艺术故事大联播。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展示交流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促进学生再度合作、交流。具体要求是:汇报交流的学生要讲清楚、讲明白, 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 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 听后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鼓励学生说话形式不拘一格, 或同桌, 或小组, 或班级, 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 可以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 也可以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二、恰当运用表达方法, 融入独特感受和想象
1. 展示艺术作品, 个别上台交流。课前, 布置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或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 或者带一件自己创作的艺术品, 便于课堂上交流评价。课始, 先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 要求边介绍边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引导:经过六年的学习, 同学们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才艺, 这些精彩的画面就是有力的证明, 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然后请1~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 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能简单评价他人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 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 要反复强调, 可举学生说话中的语句或本组教材中的例子, 说明在叙事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能促使情节展开, 内容丰富, 更加生动、感人。最后明确小组交流的形式, 要求各小组用相同的方式介绍组内其他成员的艺术作品。
2. 推举组内先进, 代表小组交流。明确具体要求和方法后, 便可根据学生收集的艺术作品内容, 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展示活动组等, 由小组长顺序安排组内成员交流, 互相发现优点, 指出不足, 帮助改进。小组活动结束后, 每组推荐1名作品内容新颖、形式独特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全班同学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3. 指导习作, 融入想象和联想。此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训练的基础上展开的, 口语交际重在将“身边的艺术”介绍清楚, 而习作在此基础上则要求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 融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进行书面表达。教师应帮助学生多选自己生活中熟悉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 消除对艺术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在记述和描写中, 适当结合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写, 如, 艺术创作屡屡失败的沮丧和气馁;刻苦学习艺术的酸甜苦辣;取得点滴进步的兴奋和喜悦;最终完成艺术作品的成就感……也可结合自己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来写, 表达对艺术品的个性化感受。
4. 组织习作修改, 全班赏析评议。评议修改是习作练习中重要的一环, 由于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或领悟的欠缺, 习作可能会单一无新意, 或空洞无感受, 修改时, 教师要抓住学生介绍的内容, 多角度、多方面引导, 特别要注意克服不同学生在介绍艺术品或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人云亦云现象。
学生修改完毕后, 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 让其他同学赏析, 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三、强化说写联系, 形成交际与表达技能
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有效对接 篇3
【关键词】口语交际;习作;有效对接
新课程的教材中,口语交际和习作常常处在同一个位置,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所脱节。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碍于麻烦,口语交际缺乏精心的设计,使口语交际流于形式,对于后续的写作没有作很好的铺垫。
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一、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好内容,精心安排教学过程。每次说话写作前,教师要提前一星期布置,只提一些基本的要求,放手让学生去准备,目的在于减缓坡度,消除学生害怕说写的心理障碍。一定选择自己生活中最熟悉、感兴趣的东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长短都行。要使学生坚信,说话写作并不难。相信“我能行!”,树立坚定的信心,为今后的说话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创设情境
作为教师要带着赏识的眼光,保护学生的这种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哪怕他们的语言是幼稚的,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教师都要给予热情的肯定。
我们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兴趣.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时,我要学生拿来一盆含羞草。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观察整株植物,学生能说出形状、颜色等看到的表象。当要求一位学生上前碰一碰含羞草时,学生情绪高涨,推选一人,大家屏息凝视。看到含羞草合拢叶子,学生的思维却放飞了。有学生说出了比喻句、拟人句:“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把自己的脸遮起来了”……
总之,只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水平,为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组织引导
1.内容的选择
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适合地方实际的话题。新教材对“口语交际”和“习作”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培养目标,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学生对“世界遗产”的了解知之甚少,只有极少数学生去过某些地方。学生对这些景观的认识不够形象,“不敢说,写不出”。因此,把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说说当地一处文物古迹的情况,介绍参观这处景点。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景点,学生说得积极,写得优美。
2.有效组织学生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说的方法:同桌说,指名说,小组说,派代表说……还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组织学生。如:“比一比,谁说得好”。教学《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一课,在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后,我组织了一次口语表达擂台赛。学生当裁判,让小组代表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最后评出发言最佳的个人和小组,发给小红花,以资鼓励。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练了学生当众发言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有效交互并进
1.说好了就写
要上习作了,一部分学生就先愁了起来,担心自己写不好,畏难情绪表露无遗。而这一些学生口语表达还是过关的。我们在习作前的口语交际中加强指导,化难为易。在习作前说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文章的中心,选择什么材料,安排写作顺序,让学生把话说具体,说深入,突出重点。同时,学生口语表达的时候,要让学生“自由创作”,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能说几句就说几句,使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例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是写一篇观察的文章,先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有好几位学生说了“蚂蚁搬食物”。当说到“蚂蚁队伍”时,一位学生只说了“一串长长的蚂蚁”,另一位学生说了“一条黑黑的线”,还有一位学生说了“这一排蚂蚁像一支行军的队伍”。三位学生都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我都肯定了他们的说法。三位学生兴奋地参与到下一环节中去了。
2.写好了再说
“先说后写”有一些弊病。其一、使学生思维定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其二、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写后说”是较好的方法。“先写后说”是教师不过早地向学生提供帮助,相反有意识地延长给予帮助的时机,在学生实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给予帮助,这样,可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不断增强其学习能力。所以“先写后说”确实有他的魅力,这样,学生尝试在前,老师点拨在后,在语言实践中悟出规律,它既能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3.说写并进
这种方法适合低中年级的教学。学生开始学习写作,往往文字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因此,我们针对重点句段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可以反复地进行。经过说说写写、评评改改,学生的作文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如教学“介绍自己”这一内容时,我作如下安排: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4
2.搜集自己喜欢的一两幅漫画,想想画家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 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个呢?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1)明确说话要求
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讲完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质疑。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三课时 写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5
1.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进行的。通过对这个话题的口语训练,使学生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感悟人生的道理。
2.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中筛选出对自己最有启示的事情并能够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一课时。
一 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在你经历的这些“第一次”中,哪些事情是最令你难忘的,同时又使你感触最深、最受启发呢?今天,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吧。板书:难忘的“第一次” 二 引发回忆
1.让学生静下心来,回忆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筛选出最难忘、最有触动的事情。提示学生:先想一想事情的经过,再想一想在这件事发生时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悟,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思路。
2.有了初步的思路之后,就要准备在小组里练习讲述,要把事情有条理、有感情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提高学生将已学的语文技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三 小组演练
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依次讲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演练,老师巡视参与。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重点进行讲述,内容上要真实、具体,表达上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在倾听他人讲述时,其他学生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在学生吸纳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后,取长补短,重新组织语言,由小组推举出两名代表在全班发言。四 班内初赛
采用评选、竞赛的方式进行。由小组代表轮流到前面讲述,师生针对讲述的内容、情感表达等发表评议与质疑。讲述者要得体地应对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与提问,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之后老师再从口语表达、交流态度、思想情感上加以指导,形成你说我听、我说你评、我评你改的良好交流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调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五 老师总评
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予以鼓励,补充没有提到的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点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进而把“难忘的‘第一次’”表达得更好,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技巧得到全面的提高,以达到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习
作
1.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或从自选内容上选择一题,自拟题目。
2.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的写作习惯。
3.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习作中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或事物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悟。
4.启发学生灵活地运用已学到的语文写作技能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体验写作的快乐。
三课时。
一 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的口语交际课让大家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进行了口语表达训练。这节课我们依然以此为题进行书面表达训练,另外,还可以自选其他两个命题来练习写作。其中一个是写一写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写出从中获得的启示;另一个是看漫画写感想,题目自定。相信同学们都能写得很好。二 确定习作对象,形成初步设想
启发学生以本单元中自己喜欢的课文为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鲜明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等。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灵活地运用学到的语文写作技能,让初步设想得以完善。三 交流构思
指导学生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和结构,师生共同评议,让全班同学得到借鉴,使学生的构思更加完善。
(1)你选择的习作题目是什么?(2)你准备从几方面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或事物的特点?(3)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你从中获得的启示或感悟? 四 书写草稿
在全班同学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适时引导提示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习作内容,确定自己的习作结构,并独立书写习作草稿。(以上用两课时完成)五 全班评改 1.同桌评议。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相互评议,看看所写的事情经过是否清楚,特点是否突出,获得的启示是否深刻,表达的方法是否恰当,并予以修改。2.全班评议。
让学生自告奋勇到台上来朗读自己的作品,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全班同学自由发表看法,共同参与评议。老师要从是否按照写作要求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表述是否具体、流畅;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深刻等方面来评议学生的习作。3.抄写习作。
抄写已修改好的习作。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语句等,努力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六 佳作欣赏
1.老师小结本次习作的总体情况。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学生。
2.以小组为单位,推举本组中两位学生的佳作,誊写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使学生相互学习,共享写作的快乐。
1.回顾、交流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
2.背诵、理解古文名句,养成积累格言警句的良好习惯,谈谈得到的启示,以鞭策和激励自己。3.理解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的寓意,联系现实生活,说说自己的感悟,并在课下阅读其他成语故事,进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一课时。
一 交流平台
1.明确“交流平台”的目的。
(1)要掌握学习课文的具体方法,养成分析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见解,以真正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在实际习作训练中灵活地运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要心有所想,由表及里地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使学生真正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本组课文是以人生感悟为主题的,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以课文为例,畅谈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进一步感悟本单元阐述的人生哲理。
学生甲:《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个故事,阐述了学习要专心致志和对待不明的事物要勇于探究并实事求是的道理。学生乙《: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渗透着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的思想。学生丙:《桃花心木》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说明人的成长要独立自主,才能经受住生活考验的道理。
学生丁:《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使作者从中受到启迪,蕴含“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学生戊:《手指》描写了五根手指各有的姿态与特点,说明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并暗示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3.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通过回顾、总结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各篇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与特点,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即在写作训练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手法,把所学到的语文写作技能,在实际习作训练中灵活、恰当地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二 日积月累
1.明确“日积月累”的目的。
养成积累富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警句的良好习惯,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感悟,以鞭策和激励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细读古文名句,要读准字音,明白字义。(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或同桌交流,自行掌握。)3.细读古文名句,谈谈自己对句子的初步理解与感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名句的含义,老师明确其中蕴含的道理。)(1)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2)说明做事情要一鼓作气的道理。
(3)说明任何事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4)说明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5)说明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4.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古文名句的出处和作者。搜集相关资料并作系统整理,记录在自己的格言本上。
5.继续搜集相关的格言警句,并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三 成语故事
1.明确这一栏目的学习目的。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理解、感悟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的寓意,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这个故事对自己的启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默读故事,理解内容。
默读成语故事《邯郸学步》,在同桌之间试着讲讲故事的内容。3.自我感悟,理解寓意。
根据课文中的提示,把故事的寓意独立地分析理解。之后请几位学生登台表述,谈谈这个成语故事对自己的启发。
口语交际习作教案 篇6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是第五组课文的延伸。第五组课文通过对蔺相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的描写,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学习第七组课文,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学习在习作中运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是个教学的例子。学习这个例子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水平, 获取语文能力,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习作来反映。所以新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一块编排。当教师明白了这一编排意图后, 习作教学就会以课文提供的信息为“蓝本”,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思路, 完成该项训练。
二、回顾已学课文
第七组共编入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一组人物描写, 是精读课文。编者选取了三部作品的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出自小说《小兵张嘎》。张嘎是个儿童英雄, 很受孩子们喜爱, 选入这一片段,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调动儿童生活经验, 深入内化, 爱上课文。另外两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 后两个片段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了些。三个片段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侧重于动作描写。第二自然段里有“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叉着腰”等动作描写。第三自然段里的“眼疾手快”、“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蹦来蹦去”、“塌着腰”、“鼓鼓着眼珠子”、“走马灯似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更是生动细腻地把摔跤写活了, 把场景写热闹了, 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若是把这些词语抽掉, 这个片段就平淡得没了看头。《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严监生至死也不忘减少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面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对“凤辣子”这个人物, 作者从穿的写到戴的;从眼睛写到身体;从“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到“丹唇未启笑先闻”……本组第二篇和第三篇均为略读课文, 其中《刷子李》在选材上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很相似, 仍然是以细节描写取胜, 《金钱的魅力》在刻画人物时, 以语言描写见长。第一篇 (3个片段) 似是这组课文的“总述”, 后两篇则是对总述的诠释。
“鸿爪回头细细看”, 回顾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这个例子提供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因此, 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可让学生重读课文, 调动印象积累, 思考学习收获, 也可以通过提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补充, 还可以请学生翻看听课笔记, 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描写方法, 为习作做好“临战”前的准备。
三、习作指导
1. 明确要求。
当上一步骤完成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习作要求”了,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本次习作要注意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二是要把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来;三是习作写成后,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教师可举出具体例子来引导。如, 写老师, 你要突出老师的哪一方面, 在这方面有哪些典型事例。假设是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学习有困难, 老师耐心辅导, 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怕学生课间奔跑撞上书桌的棱角, 老师用废旧报纸做成角套将桌子棱角给套上;老师把自己阅读过的、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捐赠给班上, 供同学们阅读;带上糖果去慰问生病的学生……在这些材料中进行比较取舍, 选择印象最深的, 最能感动自己的来写。这只是一个例子, 不要求都写老师。
2. 先说后写。
通过示范引导, 把学生思想激活,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酝酿构思。构思好后, 请学生练习说, 即口头习作, 进入口语交际, 老师同学做听众, 边听边参与进去, 既接受, 也分享。如某同学写得好, 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自己借鉴, 另一同学材料选取典型, 人物特点鲜明, 值得自己学习, 又一名同学善于外貌描写, 还有的同学加入人物对话, 可以仿照……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这样能在习作涉及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交流, 受到启发, 易于动笔。
口头习作完成后, 动笔习作紧跟上来。要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言, 还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 需要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口头表达在逻辑上存在松散欠严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作中出现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谋篇、布局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严密组织, 准确表达, 把一些学过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运用进去, 随时提示检查。
3. 自改互改。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8
课前准备目标明确
教材编排是口语交际在习作之前,课前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在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准备口语交际的时候,就要把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目标整合起来。首先是明确主题,我们交际什么(习作主题);其次是我们交流的内容是什么(习作选材);最重的是要明确交际的内容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习作的思想、内容要求)。
来自生活的话题占小学口语交际大部分比例,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从生活中选材,到生活中仔细观察、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目标要着眼于孩子对生活的观察、体现、感悟,既要遵循口语交际和习作都要求的真实性原则,也要关注学生体验生活的方法和对生活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有部分社会话题,如六年级“科技发展利弊之争的辩论”,这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全面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学生有话可说,写起来就有物、有情、有意。
引导详说训练详写
“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这是很多教育家引导小学生写作常用的方法,鼓励勇敢地说,详细地说,精彩地说。把话说“好”,看起来是一项简单的要求,其实对小学生来说,这项能力是需要长期引导和训练的。能把话说详细,自然能把习作写具体,能把话说“好”,当然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1)》安排了一次以“难忘的第一次”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与习作相结合的训练。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更丰富呢?我采用了以下步骤:
课前准备:自己回顾,或访谈父母、亲戚,或寻找有关“第一次”的实物等,回忆自己的“第一次”,选择最有意义的事件。对准备的成果加以整理,把事情细化得具体详细,有丰富的细节和情感体现,做好交流准备。
交流:这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说得丰富,学生才会写得精彩。经过小组交流、改进,在全班交流时,孩子说得相当好,不仅内容具体,而且中心突出,有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口语交际后,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经历书写成文,并且一定要吸取别人的意见。
评价指导说好写好
评价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首先应该善于运用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把话说准确,也就是说得清楚明白,说得有条理,并有遣词造句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应以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博采众长,对交际内容进行加工,润饰成真实、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性的书面片段。
让孩子真情流露的最好方法就是真情的评价:直接抒发——孩子,你的故事打动了我,我知道也打动了你,但你能把此刻的感动说出来吗?身份替代——我如果是你,不仅仅心存感激,会有更丰富的心理活动,相信你能说出来。
让修改成为另一种口语交际
在习作教学中不妨也渗透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自己原来是怎样写的,是怎样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其他同学听后提出问题,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然后互相评析习作,在评析中交流想法,在评析中学会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过交流,修改习作的好方法可以共享,好思路可以互相启发,也能为今后怎样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提供更实用的反馈。所以,习作的修改过程既是成就好文章的过程,也是对口语交际的一个反思过程,二者相辅相成。
总之,巧妙地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既能丰富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内容,又能强化各部分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口语交际和习作素养。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篇9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明确要求。
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
习作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
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2.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难点:
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课前准备
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交流提示如下:
(1)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2)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3)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用了那些具体材料?(磨难:圆明园,邓世昌;坚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C.注意事项:称呼顶格写;正文空两格;结束语空两格,如,谢谢大家!练习:任选一个观点,找具体材料来证明。观点:(围绕着“祖国”说一句话就行)
举例:祖国风光秀丽;祖国文化灿烂;祖国历史悠久;祖国人才辈出;祖国科技发达; 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祖国还很落后;祖国建设需要更多人才; 祖国一定会腾飞;祖国的汉字有魅力;祖国的古诗是瑰宝;祖国人民崇尚自由; „„
具体材料:课外搜集相关资料。
四、习作指导二 写读后感
第一步:审题。读后感 第二步:选材。《XXXXX》读后感 第三步:问题导引。(1)哪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文章的哪些内容让我记忆犹新?(3)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四步:思路导引。
开头 总写这篇儿童小说给我的感受。读后感{ 中间 详细叙述表现主人公的精神。
结尾 总结受到的启示。
五、学生习作。
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二(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 2.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学习重难点:
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学习过程: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二(第三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学习重难点:
写演讲稿和读后感。学习过程:
一、快速默读“口语交际·习作二”提示的第一段,想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二、默读习作提示第二段。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三、习作指导一
A、我们这次的演讲稿听的对象是谁?在演讲稿开头怎么写?
B、演讲稿第二部分,写演讲的主要内容,首先要有观点;其次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范文引路。教师出示一段演讲稿,看看作者是怎么写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
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讨论: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祖国饱经磨难却依然坚强)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1)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2)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3)表达是否流畅;
(4)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五、盘点收获: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11
一、小学语文智力发展现状与目标
知识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有气质, 同样, 知识可以让孩子们变得充满灵性。 小学语文的智力开发主要体现为锻炼人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 然而, 提高小学语文中年级孩子们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口语交际主要是锻炼他们的倾听、观察、思考、分析、应变等多种能力, 这方面能力又推动了习作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然而, 很多小学教学模式有些拘谨与不开放, 只注重读与听, 不太注重说与写训练。 人与人沟通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必备的一项素质, 体现孩子们主动与人沟通的兴趣所在, 是实现孩子与社会加强联系的一种手段, 准确无误、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是开启他们心智的一把金钥匙。 只有先学会“说”, 与人交谈时勇敢、真实地吐露心声, 让自己的世界与他人的世界相互交融, 才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
怎样讲话?怎样表达自己的感觉与意识? 是提高中年级孩子们口语交际能力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知识的嵌入式教学, 慢慢由教师们加以科学引导, 他们通过恰当构思, 凸显语言组织能力, 从而将会话内容转入书面形式, 如同小溪汇入江河里面, 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神奇的写作能力得以应运而生。
二、小学语文加强口语交际能力与习作能力的必要性
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 通常情况下, 孩子对语文这一母语文化的掌握情况, 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运用, 是中国人最丰富的语言积累与语感培养标志, 继而发展智力, 使他们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另外, 小学语文教学还可以充分发挥与凸显人文情怀, 诸如理想、信念、价值、个性、品德、情感、意志、情趣等多种要素。 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与文化内涵, 是建立与稳固内心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 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以诗词歌赋等艺术表现方式诠释人文精神的博大与豪迈。 在科学地驾驭其文化属性后的又一科学文化知识, 囊括了听、说、读、写等各类表达方式与能力。
三、加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 创设交际情境,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可以创设交际语言环境, 以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为基调, 进行绘声绘色地表演, 让学生引起共鸣, 从而愿意张开口, 跟着教师的引导, 开启自己的有声表达时代, 使情景交融, 原本书本上的课文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与布置下跃然纸上, 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体现素质教育的一方面, 把最优美的文字带到孩子们的心灵里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慢慢实现德艺双馨, 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文化建设, 又把传统语文课程实践做到家, 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 享受“快乐语文”的乐趣, 加强对语文学科的塑造与培养, 流畅优雅的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基本素养, 为他们日后的生活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语文课本上的故事内容与体裁, 改编各种各样的音乐剧、舞台剧等。
诸如:“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台湾歌曲—《童年》这首歌吧! 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 这些童年趣事常常在我们眼前浮现, 你看, 那会飞的梦, 那夕阳下的燕子, 那些“开心”和“烦恼”……今天, 同学们回忆一下童年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的往事, 用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和同学一起分享 (板书:童年趣事) 。 情境激趣引发学生期待, 为学生搭建很好的交流平台。
(二) 先说后写, 说写结合, 提高写作能力。
日积月累的语文学习中, 学生经过老师的指导, 慢慢培养起来口语交际能力, 然后学会说跟表达, 在主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 提高文学素养与思想水平, 学会理解事物、辨别事物等方法, 慢慢学会用书面形式写出自己的认识。 增强写作能力,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既有流利舒畅的口语化表达方式, 又会含蓄委婉的书面表达方式, 让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学科绽放光彩, 把冷冰冰的文字变成每一层带着故事与人物情节的鲜活力量感, 让文化与思想都插翅飞翔, 在教师们的循循善诱下, 让孩子们开启充分的想象力空间, 活跃思维, 逐渐实现文章的再创作。 以此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与组织语言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 听占45%, 说占30%, 读占16%, 写占9%。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人与人沟通交往的约一半时间都在听, 所以, 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可以说, 一个人是否会听, 将直接影响他 (她) 的社会交往能力。
小学中年级教师们可以适时在不同时候举办各种故事会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大赛等, 诸如, 不定期地举办一些诗歌朗诵大赛, 提高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然后再进行诗歌、作文比赛, 增强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既丰富孩子们课堂内外的生活, 又以各种文艺汇演形式发挥孩子们的表现才能与愿望, 或“爱国征文”等, 以孩子们稚嫩的笔触抒发他们心中的感慨, 对父母与家人的感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用属于他们的童真看世界, 激扬起他们的小小感慨。
大量语文实践证明, 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知识迁移、 信息同步、 优势互补等,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整体素质, 学会主动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同时, 又拥有一手漂亮的写作能力。 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用心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想。 是非常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学模式与发展方向。
在小学中年级这一孩子们智力启发的关键时期, 教师们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他们, 让他们在语文的浩瀚海洋里面遨游, 不单识得几千个汉字与词汇之类, 非常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运用好那些知识, 让它们为己所用, 在不经意中变成自己的思想与文化标, 形成自己的一套见解与思维方式, 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他们毫无障碍的健全人格, 写作能力则可以展现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两种能力仿佛一对羽翼, 让他们个个瞬间可以飞起来, 实现自我价值的飞跃与绽放。
参考文献
[1]李广, 程丽丽, 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以吉林省C市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02 (07) :219-223.
[2]韩光明.小学语文高年级口语交际的认识与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6 (03) :14-17.
[3]崔峦.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12 (02) :22-27+44.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 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学习重难点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的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课文为我们呈现的知识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交流提示如下:
(1)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2)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3)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1)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2)内容是否具体充实;(3)表达是否流畅;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4)语言是否简洁。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二课时
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写作提纲。提示:
(1)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3)哪一部分将要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4)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病文会诊所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汇集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2、积累关于传统节日的故事。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教学重点
学习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教学难点
课外继续积累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归纳。
(1)学习课文时,还要在课外通过阅读、调查等,了解更多的民风民俗,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2)《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详略得当,突出了民俗的特点。
(3)学习本组课文,我们了解了民风民俗,并学习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写法。
3、小组交流。(1)组成小组。
(2)小组成员要结合本组学习的课文,交流所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和表达方法。(3)组长进行汇总,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
(1)交流课内外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
(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本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4)翻阅班级的《民俗习作集》,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欣赏。日积月累 攸县小博士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
2、积累《元日》
(1)提供注视: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屠苏酒 新桃、旧符——春联(2)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3)在诗中了解到了古代的那些春节习俗?(燃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等。)(4)正确流利朗读后练习背诵。
3、积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理解诗句大意: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就洁白如玉,在月光映照下更显得晶莹:拾起细看,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应该是月中的嫦娥撒于人间。(2)了解古人于中秋节赏月的习俗。(3)练习背诵。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一人去看他一个吝啬的朋友,到了朋友家,下起了雨。这位朋友不想留他吃饭,就写了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他却这样读到:“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朋友无奈,只好请他吃饭。可见标点符号的作用。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3、朗读七言和小令,体会不同的韵律。想象小短剧,更深地理解故事意境。说说自己读完后的想法。
4、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由于本组课文讲述的是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和作文的训练,一是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并写出真情实感,分享习作的快乐。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歌曲引入,简说故事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感人的歌曲,仔细听,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音乐:丹顶鹤的故事,多媒体同时出示徐秀娟资料)在这首歌中,你聆听到了怎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生简单述说故事)
2、多感人的事啊,同学们,感动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充满爱心,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二、层层深入,交流感动
(一)明确要求,具体述说
1、刚才几位同学讲述了歌曲中故事的大致内容,可是单单凭这几句话,能打动我们听者吗?咱们可以来提一提,我们还可以说哪些内容,可以怎么说,这样能使这个故事更容易打动我们听者?(指名生交流)(随机板书:清楚、具体、有感情)
2、同学们说的真好,要使你说的事打动读者,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让人听明白,还可以加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最感动的地方说具体,同时还要注意语气,充满感情。大家看,这就是这节口语交际课的要求。
3、那么你能按照要求把这件事清楚、具体、有感情地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试着练一练(指名说)其他同学用心听,把他说的和老师写的进行比较,谁的更能感动人。(多媒体出示故事梗概)
指名说,生评论(有没有把感动之处说具体)
(二)激发情感,述说身边感动之事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时时刻刻发生着令人感动的事,你能来说一说这样的事吗?先自己说说,说的时候想想怎样才能使你说的事感动别人。(指名说,集体点评)
(三)挖掘素材,转述故事
1、同学们,现在我们学会了怎样说一件事才能打动听者,老师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许多令你感动的事,可能是一次轻轻的抚摩,也许是一句轻柔的安慰,或许是一个温柔的眼神,还有更多更多。(大屏幕出示素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素材,相信会给大家更多的启发。
2、看了这一些,老师相信你一定想到了更多更多,或许还会触动深藏在你心灵深处的某根弦。在你的记忆长河中,有没有这样的让你深受感动的事?按刚才说的要求,在你的小组内和大家分享,小组内的同学要认真听,评一评谁说的最感人。哪里说的不好,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小组交流,配以轻柔的音乐。)
3、大家在小组内都能畅所欲言,做的真好。你觉得你们组谁说的事的最感人,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
4、刚才,我们同学有的讲了听到的,看到的令自己感动的事,有的同学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大家觉得哪种事更容易打动听者?说说你的理由。
是呀,在说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有感情地说,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要是还能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动,说出真情实感,那就更好了。(板书:真情实感)
三、夯实训练,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刚才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感人之处,这节课让我们在交流中体验了不少人间真情,也让我们学会了感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名交流)
2、是啊,大家能够说的这么好,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说话中能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老师还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在下星期的班队课上我们要举办一
次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是一件让你最难忘的事,评比的标准就是上面这四点,请大家做好准备。
第二、三课时(指导习作)
一、回顾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口语交际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分享了自己亲眼所见的最难忘、感人的事。你们和同桌也快乐地分享了各自听到、看到、亲身经历的那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让我们把它写下来,编辑成一本《真实的故事》,作为我们的班刊吧。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我们怎么想,怎么说,就应该怎么写。我们来回忆下,在上节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学到了哪些注意点?
2、再来读读我们的习作要求,画出重点部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题目自拟、认真修改)
三、范文比较,点拨指导
1、教师举例比较:(课件出示两段文字)
(1)今天妈妈烧了我最爱吃的蹄膀,我吃了很多,让妈妈吃,她却不吃。后来我看到她偷偷地在厨房里啃我吃剩下的骨头。
(2)“红烧蹄膀!”这可是我的最爱啊!不是逢年过节,我们家可吃不上这样的美味佳肴。我抄起筷子,直奔主题,在蹄膀上大大地夹了一筷子,接着就是第二筷子、第三筷子„„坐在旁边的妈妈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好象这美味就是吃到她的嘴巴里一样。“妈,你怎么不吃啊?”妈妈双手捂着胃,缓缓地探了探身子,皱着眉头,略带痛苦地说:“这几天胃不太好,看到这些油腻的东西都没有什么胃口,还是你多多代劳吧!”哈哈,那我可不客气了,接着又是一场“恶战”,最后剩下几块残骨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只好放弃。只见妈妈麻利地收拾好碗筷,走进厨房。我悄悄跟在后头,看到的是妈妈埋头啃着那几块残骨的背影„„
比较这两个片段,你觉得哪段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一段还不够理 想?可以怎样改?
3、师小结:是啊,我们写文章就是要这样言之有物,表达时要可 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写得具体生动;言之有序,就是表达要有一定的条理、顺序;言之有理,就是表达要有一定的中心思想。
四、学生自主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 段落做上标记
2、与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的好的段落做上记号,并写上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记号,并写出修改建议,3、写作方法指导:
(1)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让你们说最感人的事,借着你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其实很多感人的事情就是这样定格在你们的脑海中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定格的场面放在文章的开头写,这样更能吸引读者。
(2)如果在你的事中,始终是围绕着一个小事物展开的,你就可以把它当作写作的线索。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伞》这篇文章,从渴求有一把伞,到母亲为了买伞昼夜劳作,最后终于为了买了这把伞,作者紧紧地围绕着伞这条线索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3)在写事情的时候,你也可以采用倒叙的写法,从一件小事物引发你的回忆,引出感动的事。
4、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的习作和一段优美的片段,在全班交流。
5、老师和学生自由品评。
师评:
(1)写的真好,特别是这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让人能够在头脑里浮现画面,使文章真实感人。
(2)语句非常优美,利用景物的描写,来烘托当时的气氛,很有感染力。
(3)排比用的好,利于最后的抒情。
(4)写作很有条理,时间顺序很清楚。
(5)能够围绕一个中心点来展开描写,既具体,又生动,详略也很 得当!
„„„„
六、誊抄习作,编写《真实的故事》班级作文集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纸上,编写成《真实的故事》班级作文集,让我们来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附学生出现问题及解决办法:
1、有些同学题材仍旧较为老套,还是写送伞、下雨天妈妈送我去医院等(解决:写这类事情可注重细节描写,把老套的题材写得细腻感人。)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推荐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一的六年级语文教案11-07
五年级口语交际习作六05-09
口语交际习作优秀教案08-24
人教六年级上《口语交际·习作五》ABC案08-18
习作八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教案06-17
口语交际习作 七08-29
六下口语交际习作一08-30
口语交际与习作八05-27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