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6-30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10篇)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tianlijun

学习目标

1、导学生发现利用反义词帮助识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一字多义的情况。

3、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老师带领大家到语文乐园去玩吧,我们先到第一站,“我的发现”。(出示卡通人物1)

二、做“我的发现”题目。

1、谁愿意和老师做唱反调的游戏。

如:师说“大”生说“小”

2、我们借助拼音朋友读读下面一组词好吗?

3、同桌两个人互相读一读好吗?

4、用课件提出要求:“读一读,你看出规律了吗”。

5、师生共同总结这组词的规律:用反义词的方法识字。

6、四人小组合作做相反动作的游戏。

7、课件出示生字,大家一块巩固。

三、“我会读”的题目。

1、件出示题目要求。

(1)课件出示相应的词语。

(2)谁能读一读这些词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读,如:自由读、齐读、同桌合读等。

(3)指导发现规律。

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谁能给每个词语换个字来说说“打”。

(4)读读记记。开火车读词语(师可以说“小小火车谁来开”生“小小火车我来开”等形式调节课堂气氛。)

(5)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说词语,如:打电脑、打牌、打枪、打架、打游戏机、打开、打电话等。

四、做“日积月累”的题目。

(一)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1、用课件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2、老师教大家唱汉语拼音字母表歌。

3、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哪些字母相近”的要求。

4、用课件分别出示。

5、同学们打架观察一下还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

6、用一张课件出示剩下的字母。

(二)学习“我会读”题目。

1、同学自由读儿歌。

2、请同学当小老师教读。

3、谁愿意读谁读,起立读。

4、大家一起拍手读。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设计理念

《猜谜游戏》是通过猜谜语进行口语交际。猜谜语的范围,可以是字谜,也可以是其他谜语,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兴趣,开发智力,扩展识字,提高想象力、判断力、表达立即识字能力。我在设计这一刻的时候发动同学充分准备,让同学在收集准备谜语的过程中收到成功的体验。

学习目标

培养同学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同学搜集谜语、自编谜语。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活动会场。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块到谜语宫去猜谜语吧,看看谁是猜谜高手,快跟我一块来吧。

三、创设情景。

1、布置“谜语宫”活动会场。黑板上写着“谜语王国猜谜高手选拔赛”的字幅。播放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主体曲。(烘托活动氛围)

2、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3、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布置活动会场。

四、出示要求。

1、比一比,谁能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收集谜语的。

2、赛一赛,看谁猜对的谜语多。

3、争一争,看谁能大大方方地把猜出谜语的过程讲明白。

五、挑选裁判员。

六、师生互动交际。

1、鼓励学生向大家介绍收集或自编谜语的过程。

2、组织学生积极猜谜语。

3、教师组织继续活动。

七、全员互动,进行口语交际。

八、评选猜谜高手。

九、小结。

作者邮箱: zbhtlijun-@163.com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

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的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干净吗?(播放校园风光,让学生感受校园的

整洁美)

校园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课要谈的话题是:我们

身边的垃圾(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发现垃圾

小朋友,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一起到校园里散散步吧!

1、小朋友,我们的校园美吗?为什么这么美?

2、那么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呢?(学生讨论发言)

过渡:是呀,我们常常会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当作垃圾处理。每天,小朋

友们在学校内就产生了不少的垃圾,在生活中,我们产生的垃圾就更多了。

欣赏录象《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校园的垃圾是从哪来的?

2、家里、大街上的垃圾又是从哪来的?

既然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现垃圾,我们又不可能在垃圾堆里生活、学习,垃圾

一定要处理,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垃圾吗?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少不了出现垃圾,但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我

们的城市仍然这么美丽干净 ,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

让学生自由说说,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

你认为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四、讨论质疑,求真创新。

1、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请说出理由。

2、引导学生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看法。

3、小组合作,把你们的想法画一画。

五、总结:

谁不想听到鸟儿的欢唱?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

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在我们享受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我

们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了些什么呢?地球只有一个,面对未来,我们任重道远。

我们肩负着环保责任。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环境卫生,我们都应该好好保护。

六、实践活动

我做校园“美容师”

我给校园作“美容”计划 我为校园“美容”已经做的事

作者邮箱: chenxiufang1314@yahoo.com.cn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火在3月20日北京时间10:36分正式引燃,全世界沸腾了。那天下午,第一节课,我还没跨进教室就听到孩子们在高谈阔论。看到我来了,有同学就大声告诉我:“老师,美国向伊拉克开战了。”“知道了,你们正谈论这件事吗 ?”上课铃已经响了,他们还没有闭嘴的意思,我心里早就窝了一肚子气。还好,我克制住了,因为我知道了他们是被这场战争激活了思想。我大声宣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论伊拉克战争问题,好吗 ? ”当然是满堂喝彩。

“ 关于美伊战争,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我抛出了问题。

“我关心这场战争会不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 ”

“我关心美国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 ? ”

“ 我关心战争上的伊拉克难民去向何方 ? ”

“ 我关心伊拉克油田会不会被全部炸毁 ? ”

……

孩子们对伊拉克如此关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

“孩子们,老师跟你们一样,十分关心伊拉克战事。我们谴责美国侵略者,同情伊拉克人民。伴随着美英联军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爆炸声,你想到了什么 ?”

“我想到美英联军的残酷。伊拉克是一个富足的国家,巴格达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却在英美联军的炮火中毁灭了容颜。”

“我想到伊拉克人民的痛苦。炮火使无数伊拉克人民失去了安乐的家园,流落异乡,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 我想到布什的可恶。美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军事强国,布什你应该利用自己国家的强大的优势支持弱小的国家,帮助那里的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然而你却去侵略人家小国家,真可恶!”

“我想到的是落后就要挨打。伊拉克以石油出产量大而闻名于世,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国民经济严重滞后,随之带来的是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削弱,跟强大的美国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它要被美国打,就如当年落后的清政府老要被帝国主义要挟,侵略,割地赔款,人民被任意宰割一样。”

“老师,我还想到全世界一切反战的国家都勇敢地站出来,制止美国的暴行,维护世界和平,还世界人民一片蔚蓝的天空。”

……

多么可爱的孩子 我为他们可爱而真实的思想感到惊讶 没想到这一群平日里嘻嘻哈哈甚至淘气得让人心酸的孩子心中装着这么多美好的东西。

“孩子们想得真丰富 ! 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伊拉克战争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 ”趁热打铁,我继续启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自强不息,努力壮大自己的力量,才不敢有人侵略他。”

“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建设祖国,让中国比美国更强大,我们就可以制服美国,不让他为所欲为了。”

“老师,我想给布什打电话,批评他恃强凌弱,算不得英雄好汉。”这是平日爽直的小刚。

我大吃一惊,“打电话 ? 给布什 ? ”

“ 对。 我太气不过了。” 小刚气冲冲地说。

“你懂英语吗 ? ”小刚平时上英语课爱讲话,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教育他。

小刚低下头,摇了摇。我发觉话头没对,连忙说 :“ 所以,学好英语重要吧 ? 你以后就应该……”

“ 老师,以后我一定上课认真听讲,多动脑筋思考,扎好基础,争取将来到美国去,把他们的尖端科技学回来,武装我们中国 。” 嗬,这是那个平时学习不太用功但脑子挺机灵的维维,没想到伊拉克战争触动了他要学习的神经。

“老师,以后,我再也不欺负人了。美国打伊拉克,以强欺弱,可恶。我个子高大,常欺负小同学,我也……”

我真没想到童科,这个平时被同学们称为“打架专业户”且屡教不改的顽童,居然会在这时候如此良心发现。也许是这场战争的爆炸声击醒了他本就聪慧的头脑吧。

……

“叮铃铃……”下课了,可同学们还在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都不愿意下课。这节语文课虽然没按计划进行,但我和孩子们的收获却很多很多……。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一、观察生活,激发兴趣。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低年级课本提供的话题是有限的,不能完全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还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说他们熟悉的事和人,引导他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听录音、讲故事,和父母兄弟老师同学交谈等,他们愿意和别人交谈,有话可说。如在教学六年制第三册口语交际《买文具》前带领学生去参观文具店,有意识引导他们观察别人买文具以及自己买文具的过程。可用聊天的形式问同学们:“我们去买文具的时候先要干什么,然后怎么样呢?”由于都认真观察过,亲身体验过而情绪高涨,同学们自然能兴致勃勃地说开了。

二、创设情境,训练说话。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如教学第三册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要求学生看图编故事。我将课本上的单幅图制成复合幻灯片,分步出现,创设故事情境。课始,用录音机播放小鸭子喊救命的呼叫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小鸭子怎么了?这时幻灯出现河边大树下小鸭子掉进坑里的情景,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中,再引导观察周围环境,想象事情发生的原因。接着加上覆盖幻灯片,出现提着小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以及长鼻子大象,让学生观察小鸭子的喊声引来了谁,想象他们会怎样救小鸭子,并分组表演他们救小鸭子的情景。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最后,引导学生按小猴、大象、小熊所处位置的顺序说,让学生在争辩中说,在自编故事后说,同桌互说,指名说等,运用多种形式来达到训练说话的目的。

三、玩中寻乐,乐中导学

著名的心理学家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据此,我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说会说。

1、猜一猜,引起兴趣:在教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首先要引起学生兴趣。猜谜语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好办法。如在教学第一册语文口语交际《可爱的小动物》时,先以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八种不同的小动物,然后请几位学生表演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样子、动作或声音,其他学生根据他们的表演猜一猜他们喜欢的是什么小动物。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地投入口语交际中。

2、演一演,激活思维:把表演引进口语交际课,利用表演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不说不快之感。如在教学第三册语文口语交际《小鸭子得救了》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可能多地设想救小鸭子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分四个小组,每人扮演一个角色。先小组讨论商定救小鸭子的过程,再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演得十分投入,演后他们讲救小鸭子的经过时,讲得有声有色,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创造力。

3、玩一玩,引导说话。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好胜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应该寓口

语交际于游戏之中。如在教学第一册语文训练九的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时,首先组织一组学生玩小白兔运南瓜的游戏,其余的学生观察。游戏进行时, 教师相机发问:小白兔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去做什么?当小白兔看见又大又圆的南瓜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看到了谁,想到了什么办法把大南瓜搬回了家。游戏时要特别引导学生对小白兔看见大南瓜时心理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在游戏中说出来,然后再进行集体评议。学生的说话能力在玩玩乐乐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由过去的听话说话变成今日的“口语交际”,无论是名称还是内质都有很多变化。新课程理念要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际中进行,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在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我力求按照新理念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敢说、乐说、有话可说。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说”。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生往往在无主题时能说很多话,但当给他们限制一个主题并且当众说话时,就产生了畏难心理。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话不敢说,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学生才能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学生上学前班第一天,我走进教室,学生都用紧张、好奇的眼神望着我,如果此时我很正经地作自我介绍,那只会加重学生的紧张感,也会于与学生拉开距离。于是,我微笑地看着大家,亲切地说:“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小朋友,我真高兴。你们猜猜我是谁?想认识我吗?”学生一下子高兴了:“想!”于是我向学生介绍了我的姓名、住址及家庭成员,使学生感到我的亲切和真诚,接下来,我说:“我也想认识你们和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做个朋友好吗?”学生都兴奋起来。由于我前面的自我介绍给了刚进校门的孩子一定的示范性,孩子们不仅能大胆地说,还能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和家人,有的甚至还说出了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欢迎老师和同学到家里去玩等等。

为切实做到师生平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改变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即当学生有疑问有补充或有感受时,不用等老师批准,可直接站起来就说,说完就坐下,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往往能思路畅通、发言踊跃。

二、激发兴趣,建立信心,使学生“乐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如果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将使学生乐说、爱说。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巧设口语交际情境,使他们感到交际对象就在眼前,从而产生交际的动力。同时这样可使口语交际变得更生动直观,既具实用性,又具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简单课本剧表演。学生特别感兴趣,都争着参与。经常在学完一个新的内容或上完一节课后,我就给学生讲,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问你今天都学了什么,你怎么告诉他们?老师(或指定一位学生)当妈妈,咱们来试一试。于是师生(生生)之间模拟角色,从进门与家长打招呼到询问学习情况开始对话交流。不知不觉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当场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2、巧用评价,建立信心。一年级学生的判断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水平有限,他们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智慧的火化与学习兴趣,建立表达的自信心。如“你说得真清楚。如果响亮一点就更好。”“你说得真好,把老师都感动了。”“你的声音真响亮,但有一个地方说得不够清楚,好好想想,把它说清楚,老师相信你能行。”老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要有诚意。除了用语言外,老师的微微颔首,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微笑,都能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和兴趣。

三、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有话可说”。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 学生身边充满着可以利用的说话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提供交流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教材每单元都有一次口语交际练习,这是学生最积极的时刻。还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如早晨从进校门到教室,你看到了什么?本来,学生每天都要走这段路,并没觉得有什么可看的。我提出要求后,他们开始注意了,大门的校牌、荣誉牌,花坛里的树木,宣传窗里的优秀学生事迹,晨扫的同学等等,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短短一段路,就有这么多的事物可以观察,而且都可以选来作说话的内容。周围的事物这么多,可说的内容太多了。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会取得教理想的效果。

四、掌握交际语体,使学生“说好”。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目标中指出:“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礼貌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如第一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安排了一组在路上碰到老师、放学回家见到家长、家里来客怎么打招呼的口语交际内容,我逐一让学生表演,然后又让他们练习找同学借东西、向别人问路等等该怎么说,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场合该怎样与人交往。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因此,从学生入学起,我就一步一步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恰当使用称谓,对别人多用敬语,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委婉语,做到言之有“礼”。 作者邮箱: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情节很简单。“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荔枝,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母亲喜欢吃荔枝,但她总把大个的给“我”吃。母亲去世前,“我”买了许多新鲜上好的荔枝,本以为她能在去世前吃到她喜爱的荔枝,可后来才知道,她把荔枝全让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自己没舍得吃一颗。

本课的重点是表现母亲对儿孙的爱。为此,课文着重讲了下列几件事。

第一件,儿子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沙果。这沙果“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母亲却“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以致“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难怪“我”感叹:“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可见,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为了让儿子能经常吃到水果,母亲付出了多大的辛苦。

第二件,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儿子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要知道,那盘“珍贵”的荔枝是儿子特意给母亲买的,而那盘沙果又浸透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意。显然,母亲理解儿子的难处,所以做了那样看起来“不经意”但实际上是有意给儿子“解围”的选择。

第三件,母亲喜爱荔枝,也很喜欢吃荔枝,但“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儿子吃。

第四件,在母亲临终前,“我”精心买了好多新鲜上好的荔枝,希望母亲在临终前吃到她喜爱的荔枝。然而,后来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三、教学建议

1.怎样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呢?一是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课文,找出写母亲的几件事,说说每件事各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初步感受母亲的爱。二是引导学生从几件事中找出描写特别细致的地方,讨论讨论,使学生从这些细致的描述中体会母亲爱儿孙的感情。如,“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是多么喜欢荔枝,然而就是这么喜欢的东西,母亲都“舍不得吃”,总把大的让给儿子。三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母亲思想感情的体会。

2.本课的结尾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感情,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可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深入体会。“思考练习”第三题的意图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补充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学生作出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只要基本表达出了思念母亲之情,就应予以肯定。下面的补充仅供教师参考。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三年来,每当荔枝上市,望着它那红红的皮,想到它那白白的肉,我的脑际就浮现出了母亲手心托着荔枝,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说的痛苦,眼里流下了无限思念的泪水。

3.“思考练习”第一题“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和第四题,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教材之所以不做具体规定,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所背的部分和摘抄的词句,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思考练习”的选做题,目的是深化学生学习课文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时,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丰富日记的材料。可选择部分做了这个题的学生的日记读一读,以示提倡、鼓励,但不要当作学生必做的作业。

4.课文中有几个句子,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困难,可引导学生提出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有所领悟。

(1)“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这句话意在说明,对母亲来说,她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要孩子高兴,哪怕有时是装出的高兴,她都觉得是很大的安慰。

(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这是说,母亲生气了。为什么生气呢?联系上文“居家过日子,老人就这样一辈子过来了”,可见,母亲是怪儿子大手大脚。

5.本课的生词较多。对这些生词,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查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体会;个别词语,教师可适当指点。下面的提示,仅供教师参考。

时令:季节。

不消:不需要;不用;用不了。

容:允许;让。“还没容我从书包里……”就是“还没让我从书包里……”。

纹络:本课指果皮上的花纹。

昂贵:价格很高。

玲珑剔透:本指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本课指荔枝小而好看。

不经意:不注意,不留神。本课指母亲的动作非常自然,似乎是无意识地做的。

阔别重逢:久别重逢。

慰藉:安慰。

遗憾:本课指给自己留下的惋惜之情。

痛楚:悲痛。

四、参考资料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作者邮箱: NHM36@126.com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小朋友,你吹过泡泡吗?你喜欢吹泡泡吗?

(板书课题:吹泡泡)

二、小组实践,引导观察

分小组玩吹泡泡,教师在游戏前提出观察要求

如:

(1)观察泡泡的样子、颜色及其变化;

(2)观察自己和同学吹泡泡时的动作、神态;

(3)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组织学生室外开展活动

三、交际互动,说写结合

(1)先说后写

小组练说、指名练说再写下来;

(2)边说边写

想写什么先说一说,说了什么就写什么;

(先说再写,把自己写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同学评价吹泡泡

的动作、神态描述得是否准确;泡泡的样子、颜色和变化表达

得是否比较生动。随后尝试修改。

(2)评一评,比一比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江夏区求实中学:胡克志

一、教学目的

是学生理解本文以“我”对蜜蜂的 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和学习本文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本文作者对蜜蜂的感情线索和作者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

2.难点:本文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教学模式:导入--感知--品读--迁移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以记述为主,兼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的散文。文章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并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文章内容并不难懂,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请文章线索,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在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助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然后对文章的难点进行迁移,强化训练,以读促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理请线索

1.学生听《荔枝蜜》朗读录音。

2.听完录音后,学生谈看法。(要求学找出文中作者对蜜蜂感情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①讨厌蜜蜂   ②喜欢蜜蜂   ③赞扬蜜蜂   ④学习蜜蜂

三、精读品位,教师质疑

1.先叫两名学生朗读第八段至十六段,然后全体学生齐读十七段。

2.提问

①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引导学生概括出蜜蜂的主要特征“勤劳奉献”)

②如果把“我不禁一颤”改为“我不禁想到”,表达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四、精读感悟,联想迁移

1.学生齐读十八段

2.学生讨论:作者由蜜蜂联想到了农民,蜜蜂与农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这样联想是否合理?

3学生根据自己喜爱或熟悉的某一动物或事物,说出它的主要特征,然后联想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

借物喻人这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常常见到。我们要留心生活,根据某些动物或事物的某一特征,借助联想,富于其深刻的含义。

五、课下练习

以某种动物或事物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要求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

付:板书设计:

蜜蜂

讨  厌

勤劳奉献

喜  欢

↓               ↓

农民

赞  扬

学  习

翠鸟(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自学课文,学习生字;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3、 完成有关作业。

重点:自学生字,学习课文第一段。

二、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再我们的周围,你比较熟悉的鸟有哪些?你知道有关它的哪些方面?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认识一种新的小鸟,它就是--翠鸟(板书课题),起读课题。

(2)、自学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A、 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B、 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翠鸟。

(3)、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上的错误。读后评议朗读情况。

(强调难读音:衬衫、锐利、隐约、荡漾。多音字:尽、爪)

B、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翠鸟?

(讨论的出结论,并找出相应的段落:外形(1、2),行动(3、4)住处(5)

C、 出示幻灯--停在苇杆上的一只翠鸟,进行说话训练。

(有顺序的仔细观察,说说你眼前的这只翠鸟是怎样的?从形体和颜色两方面来考虑)

(4)、学习1、2两段

A、 文中又是怎样描写它的外形的呢?轻声朗读1、2两段。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它的小巧玲珑?哪些地方写出它的颜色鲜艳?(小巧玲珑体现在:一双小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解词:透亮 看幻灯)

B、 这只小巧玲珑的翠鸟最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为什么是水边的苇杆呢?

C、 翠鸟的美丽又体现在哪里?指读第2段,思考:这1段共有几句话?第1句话与后面的2、3、4、句有什么关系?

1、 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是从几方面来介绍的?具体是怎样描写的,找出相应的句子。2

2、 、作者这样描写翠鸟的各部位的羽毛,把它写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第1句和后3句话有什么关系?(先总起后分述)

D、 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朗读指导--用喜欢的语气读

E、 小结: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小巧玲珑而美丽的外形。

F、 指导写字:巧、绣、纹、衬衫

G、 作业:;抄写词语

熟读1--2段

板书:翠鸟 先总起后分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3、4、5、段课文。

重点|、:学习第3、4段

教学过程:

一、 指读3--4段

A、 想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敏捷

B、 翠鸟行动敏捷表现在几个方面?

二、 学习第三段

1、 从哪里看出来它飞的快?

2、 它停在苇杆上的目的是什么?

A、 出示第3句:它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来的小鱼。

B、 把“注视”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用哪一个词合适。

3、 学习第4段

A、 第1句:讲到了谁和谁?到底是写小鱼还是写翠鸟?为什么还要写小鱼呢?这句话用什么连接?

B、 第2、3句:主要写什么?--捉鱼动作快,体现在哪里?(抓主要的词语)

出示课后题3--(2),蹬、叼换词比较练习

C、 作者还观察到什么?--苇杆、水波分别怎样?去掉这些句子行吗?为什么?

4、齐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行动敏捷

5、学习第5段

A、 面对外形这么美丽,行动这么敏捷的翠鸟,“我”和小伙伴心中滋生了一个什么愿望

B、 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C、 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时,我们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希望是什么?

D、 练习:选词填空--希望、愿望、失望

(捕捉翠鸟很不容易,我们的( )无法实现,我们( )了,只好在翠鸟飞来得时候,( )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E、 齐读第5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翠鸟的住处隐蔽。

6、齐读全文,小结

全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分别有什么特点?

7、作业:指导写字 课后题4(1)

板书:捉鱼动作快

行动敏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读课文。2、能说说翠鸟。

重点:有感情读课文

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 结合板书回答问题

1、 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翠鸟的喜爱?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2、 你最喜欢文中描写翠鸟哪部分的内容?

3、 课文是分几方面把翠鸟的“翠鸟非常鲜艳”写具体的。

A、 填空: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绣满了--,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

B、 这段话的结构是什么?

C、 试背

三、 总结全文

四、 作业:围绕下列总起句分别说,写一段话

1、 说:翠鸟的动作很敏捷

写: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

观潮(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 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 “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 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上一篇:门禁施工方案下一篇:《机器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