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的误区

2024-09-19

口语交际的误区(通用7篇)

口语交际的误区 篇1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可见其教学兼有综合性和规范性的要求, 在规范口语表达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听说习惯。

一、剖析口语交际教学规范性的误区

(一 )教材使用公式化 ,交际情境脱离生活 。

轻松和谐的课堂交际氛围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是在一些课堂上,良好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这是众多口语交际教学者在实践中面对的一大窘境。究其根本,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课前交际情境话题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比如看图说话情境,“如果是你,会说些什么”,“让我们对他(她)说……”,与“打电话”、“交易”、“猜谜语 ”这样的情境相比 ,前者本身即缺乏良好的互动性和交际性, 因而即使营造出融洽的交际氛围,学生也会表现得“无话可说”。可见死抱教材的态度导致的教材使用公式化,从根本上弱化了口语交际的整体教学效果。如何选择生活化交际性的情境话题是教学成功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课堂表达自由随意 ,交际语言缺乏规范 。

在课堂语言规范使用上,有些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口头的语言表达,属于情境语言范畴,有较强的随意性、灵活性、可变性,教学时不必强调语言规范。然而正如心理学家皮连生先生所言,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里说的话与平常说的话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平时的口头表达可能以不连贯、不通顺的语句形式表现,甚至缺乏必要的感染力。但教学的口语交际本身具有一定限制,不能将其简单地与日常口语等同,忽视口语交际语言的规范性问题。

(三 )口语交际目标单一 ,教学交互过程低效 。

在设置课堂口语交际目标时, 很多教师往往将“学生开口”列在课堂效果的首位,忽略学生“倾听”技能的培养。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当其他学生发言时,倾听的学生却很少,他们或窃窃私语,或急不可耐,不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口语交际教学是综合技能的培养, 倾听技能包括其中,它是与表达技能同等重要的训练目标。只有具有良好倾听能力的学生,才能会听,听懂,听出问题,从而更好地互动应对,实现交际目标。

二、口语交际教学规范性的建议

口语交际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各种具体的口语实践活动中不断领悟和体验口语交际的多功能特点,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水平。与传统静态教学相比,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规范语言的方式方法有所改变, 口语交际中的动态教学规范性问题不容忽视。

(一 )创设交际性情境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

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应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口语表达。如果话题距离生活太远,就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主观对口语表达的抗拒;同样,如果话题缺乏真实性,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意愿的下降,而且其表达会因此而显得空洞虚假,缺乏真诚。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比较情境选择对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如《我的动物朋友》教学片断:

生:(师蒙住一生眼睛,其余同学提示)我生活在海里,猜猜我是谁?

生:鲸鱼。

生:它和我们都是好朋友。

生:……

师:这个好像太宽泛了些,再来一个提示。

生:它比鲨鱼游泳快。

生:剑鱼。

生:比海豹跳得还要高。

生:……

生:它是海上的救生员。

生:海马。

生:它可以为人们表演特技。

生:海豚。

生:对喽。 (全班同学欢呼,笑)

师:你们都想玩这个游戏吗? 那同桌合作,互相猜一猜。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猜谜语”为话题,要求参与双方进行言语交流,并适时地引入学生讨论,用“谁再来给个提示? 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启发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投入课堂交际活动中。如此,活跃的氛围使得交际对象范围得以扩大,师生互动关系进一步延伸,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 )加强教师示范 ,规范交际语言 。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交际困难,教师可以参与具体问题的表达,亲身示范,有效增强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亲身示范, 通过对学生口语表达的同义转化,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过程中,逐步规范口语表达。

如:《该怎么做》教学片断:

师:小松把自己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如果你是小松,你会怎么想?

生:我觉得爸爸打我是不对的。如果他打了我,对我的身体不好。

师:你的意思我们明白了,如果身体不好能换一下,改为“对我的身体会造成伤害”那句子的意思就更明白了 , 是吗 ?(生点头 )

生:我觉得爸爸不应该打我。如果打我,我就不说了。

师:是呀,如果打我,下次犯了错误就不再主动承认了,是吗? 请你这样再说一说,好吗?

生:我觉得爸爸不应该打我。如果打我,下次犯了错误我就不再主动承认了。

通过教师对问题的具体示范,学生模仿老师的回答,在课堂上及时纠正模糊的表达,不但语意表达更准确,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在随后进行的“劝说爸爸”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注意到自己语意表达是否完整清晰的问题, 相比上课初期的表现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三 )关注课堂动态生成 ,开展多元互动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力求使互动真实、有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里的教师指导,不是一种指令式的指导,更不是一种抽象的指导。我们应当提倡的是在真实的交际之中予以暗示,以便学生感悟、纠正、模仿。总之,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 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积极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的训练平台,规范学生的语言,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误区 篇2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锻炼学生运用、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适时使用班班通。

2、课前指导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各组的设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1、利用班班通,观看本单元4篇课文中的科学幻想故事动画片。《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的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宇宙上的特殊乘客》,从中你们懂得了什么?

2、同学们,当你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拿着手机给朋友或亲人通话的时候或者、通过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已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威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了解到20世纪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许多梦想如今已成为现实摆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成就,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说说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住宅、未来的交通……

3、说说有关奇思妙想的小故事或小发明,4、谈一谈你的奇思妙想,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介绍,如边画边讲、边演示边讲,把奇思妙想讲清楚。

5、畅所欲言。

(1)小组交流,选出代表。

(2)派代表介绍。(当代表介绍完后,请同学评价,例如可以说自己的建议,师相机评价:你的奇思妙想真有趣。如有些代表介绍同一物体的,可让他们一起说,或互为补充。)

(3)评选最佳一位。

6、师小结:

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当然,也许我们的想法有些幼稚,也许不太科学,但谁又能说今天这些妙想不会是明天的伟大创造呢?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想象插上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吧!

7、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未知世界,了解大自然的奥妙,让心中那颗奇思妙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8、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的误区 篇3

摘  要: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比较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对口语的研究相对较弱。原因之一就是对口语的特点的揭示还不够深入,所以口语研究的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揭示口语的特点。它对揭示口语面貌,推动口语教学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汉语口语的特点,接着重点揭示口语的交际性特点,最后指出这一特点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口语  交际性  口语交际教学  启示

口语,顾名思义即口头语言,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书面语言相对应存在。口语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也显得格外重要,正确、得体的口语表达像是人们之间的润滑剂,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里。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为了作为一名社会的人的必备素质。口语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书面语只是人类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口语表达是能够存在的,反过来,书面语不可能离开口语而存在,“一切言语都植根于口语之中。”[1](P4)

口语与书面语相比有许多不同点,例如书面语是手写、眼看的语言,口语则是口说、耳听的语言。书面语通过写在纸上或表现在其他物体上传递信息,而口语则靠声音实现交际。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同点,口语还有以下特点:首先,口语表达需要特定的语境与确定的对象。口语表达的内容、方式甚至使用的词汇都受语言环境与对象的制约,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语法现象比较特殊。人们在口语表达的时候,语速较快,说话人没有时间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所以不像书面语那样有完整的结构和严密的语法,具体表现为句子短小,停顿多,省略成分多,重复现象也比较多,还有易位现象多等。第三,词汇口语化。口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形式,所以比较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用歇后语,语气词,象声词等,儿化现象也非常普遍。最后是表达手段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口语可以借助的表达手段非常丰富,例如语调、语气的变化,表情、动作、姿态、手势等“态势语”的不同,都可以辅助表达复杂的情感。此外还有音高、音速、节奏等,也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口语的交际性是指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交际性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征之一[2]。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而信息的传递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行为得以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且情境的变化能够引发学生交际动机的改变。情境也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依据。情境可以完善交际活动,任何离开具体交际情境的交际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呈现于课堂的口语交际情境一般可分为真实的课堂情境和类似于现实的生活情境即虚拟的生活情境。当一个同学向老师或同学讲故事、谈学习心得、诉说某一生活经历时,大家认真倾听并不时以体态语或简短的口语传达出自己的反馈意见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谈,展开讨论、辩论时,口语交际行为就产生了[3]。这给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启示就是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握口语以上特点,并利用以上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创设交际情境。笔者为此提供以下方面供大家实践:

一、选题贴近生活,创设真实情境

《课标》在口语交际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在选择口语交际话题的时候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鼓励他们在各科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4](P17)。例如于永正老师在教《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口语交际活动的时候,就真正把生活中的场景搬进了课堂。上课铃响后,于老师没有直接进教室,而是找一个阿姨走进教室,说是找于老师有事要通知,但是于老师不在,就请同学们帮忙转达通知内容。一会儿于老师进来了,同学们就纷纷举手告诉老师刚有个阿姨找他,然后于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描述刚刚那个阿姨的样子。[5](P329-335)这样一来,于老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交际环境,不仅给学生的交际提供了具体的场景,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善于抓住时机,创设比赛情境

《淮北市小学语文“表达类”教学比赛成果展示及“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汇报》(以下简称“课堂汇报”)教研活动中,许蓉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在这节课中许老师就抓住了小孩子爱比赛的心理,成功地组织了课堂活动。首先许老师让学生看了准备的精美视频,然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这个环节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奇妙,激发他们表达的兴趣。接着许老师就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同桌之间一个说一个听,说的同学要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仔细。这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最后许老师让分组交流比赛,首先是组内选拔,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然后再组与组之间比赛。这个环节的设置使整个课堂达到了高潮,每个孩子都努力讲自己与最爱的动物的故事,而且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留给了孩子,整个过程都是她们在不停地表达与交流,可以说是高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活动。

三、丰富教学资源,创设虚拟情境

口语交际活动是特定环境的产物,这种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是无法生存的。[6]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话题的需要,利用多媒体等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然后让学生在设计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实现了口语交际的互动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增强亲临其境之感,提高交际的主动性。

在上述课堂汇报中,单思敏老师选择了五年级的口语交际话题“选拔‘文明劝导员”。首先,单老师就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画面中有很多学生挤在校门口的零食摊边买零食,其中就有他们班的学生沈思宇,同学们看到都笑了。然后单老师就组织学生对沈思宇进行劝说活动,并且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劝说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让学生模拟劝说,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情况运用劝说方法进行模拟劝说。整节课下来学生发言都非常积极,争着劝说沈思宇,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劝导员,可以说在这种模拟情境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劝说方法,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增加社会实践,创设实践情境

学校及课堂的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就提倡把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在鲜活的交际情境中,自然、有序地训练语言。[7]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体验,进而有效地进行交流。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学生进果园活动,请有经验的果农为他们讲解果树的品种、属性、特性等,以及如何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听完之后,教师布置明确的交际任务,当场与同伴进行复述性质的讲解,然后回到家后向家人口头转述自己的学习所得,这样不仅对学生的短时及长时记忆能力有一定的锻炼,而且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转述及讲解、描述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在语文教育界引起的关注度不比任何其他语文教育领域低,而且呈现出越来越热的研究态势,但目前的教学和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学工作者都应该首先把握汉语口语的特点,特别是其交际性特点。希望笔者以上研究能对一线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有所帮助。

注释:

[1][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孟英:《语文口语交际情趣化教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杜玉萍:《口语交际的特质与教学策略》,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于永正:《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曹海燕:《情境教学与小学口语交际研究——以鄂尔多斯小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7]田本娜:《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述评》,小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12期。

口语交际的误区 篇4

(1)口语交际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

(2)口语交际教学过于注重趣味性,缺乏实用性。

(3)口语交际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参与的全体性。

(4)教师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

那么,该如何走出教学误区,让口语交际课堂再现魅力呢?

一、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求交际的话题

1. 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

在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森林服装店》、《我们的画》、《救小鸟》等等,富有童趣而且贴近儿童生活,是很好的交际话题。但这些都是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的,每单元只须一至两课时,这样必定会使训练面有限。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1)从课文的对话入手。课文中常有不少的对话段落出现,而教材选编的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的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如《夏夜多美》一课中,小动物的对话较多。“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快上来吧!”“谢谢您,睡莲姑姑!”等等,都是些很具生活化的语言,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与人对话的过程。

(2)从拓展课文内容入手。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放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会生发出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如《小鱼的梦》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摇摇尾巴砸砸嘴。”小鱼会做什么香甜的梦呢?你做过什么难忘的梦?这些话题接近学生生活,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教师一抛出,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表达,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渗透其中了。

2. 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

(1)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如布置主题为“逛商场”的交际作业,让学生在逛商场过程中了解文具的种类、式样、颜色、用途等,并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流,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商品的。交际课上,让学生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员”进行表演。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话礼貌,态度大方,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从而切实提高交际能力。

(2)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如果说有组织、有计划的拓宽口语交际话题是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那么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比如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项令人惊叹的成果,往往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倾诉欲望和沟通冲动。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二、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口语交际与其说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对话过程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比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人景互动等,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拓宽学生的交际对象,使学生学会与不同对象的沟通,提高交际效率。

三、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交际的欲望,提高交际密度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大量时间,采取多种形式,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中,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1)创设情境。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流的前提。口语交际课要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进行口语交流。在《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以录像的形式展现幼儿园小朋友欢度“六一”的情景,再配以轻快活泼的音乐,学生的兴致立刻高涨起来。然后让他们回忆过去,“上幼儿园时,你是怎么过儿童节的?”对于过儿童节,每个孩子都有切身体会,再加上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的记忆顿时被激活了,“话匣子”也打开了。

(2)任务驱动。追求口语交际的全体参与,除了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真实情境中,还要给学生确定交际任务,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比如《踏青去》的交际话题———讨论春游地点,这个交际任务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的畏惧心理消失得无影无踪,话匣子也都自然打开了。当然,口语交际的任务要自然生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接近他们的视界期待。

口语交际的误区 篇5

湖北省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胡 敏

内容提要: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围绕口语交际的基本属性“交际性”,从让快乐的游戏走进课堂,体现交际的趣味性;让“嘉宾主持人”走进课堂,体现交际的自主性;让最优化的情境进入课堂,体现交际的有效性;让熟悉的内容进入课堂,体现交际的生活性;让健康语言走进课堂,体现交际的和谐性五个方面阐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口语交际 策略 交际性

提起口语交际课,老师们最害怕的局面之一是只有几个“优生”会说,其他学生只是观众加听众,交际对象不广泛;害怕的局面之二是学生说话过程中出现不健康的思想,交际主题偏差;害怕的局面之三是老师成口若悬河的主角,学生的言语活动成配料,交际主体移位;害怕的局面之四是老师穿针引线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害怕的局面之五是学生对交际内容陌生,无从下口,交际目标不符合实际。针对以上情况,我有了一些思考:

一、让快乐的游戏走进课堂,体现交际的趣味性。

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游戏,游戏是深受孩子欢迎的,事实上,孩子之间的重要交际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如果课堂上引入游戏这个交际载体,会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交际任务。

比较下面两个片段:

(一)看望生病的同学

1.师:科利亚生病了,他的同学是怎样向他表示关心的,你们还记得吗?

生:用气球来问候他。

师:如果你的同学生病住院了,你打算怎样去看望他?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小组讨论一下,等会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师扮演生病的同学,师生一对一交际活动开始。]

(二)看望生病的同学

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请你悄悄告诉他。注意听清规则哦!

(1)仔细听。(2)小声传,不能让其他同学听见。(3)一个一个往后传,最后一个同学把听到的内容大声说出来。(4)比一比哪个小组传得快。

师:游戏开始了!

[师在一生耳旁小声说一句话,由该生依次悄悄传下去。]

传话内容:A我最棒!B我的声音最好听!C我的神态最大方!D我最会倾听!

师小结:这节课就让我们把这四句话记在心中,好吗?请你自信地对同桌说一说这四句话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传悄悄话了,我们再来一个难点的,有信心吗?

[传话内容1:小明生病了,我们准备去医院看望他,我送给他的小礼物是一本故事书,我想对他说:希望你早点好起来!]

[传话内容2:小明生病了,我们准备去医院看望他,我送给他的小礼物是(),我想对他说:()]

横线处让学生在传话的过程中自由填空,让学生自由发挥。

师:各组先悄悄商量一下,再由组长把这句话告诉我。

然后全班交流,评价。

示例:

生1:小明生病了,我们准备去医院看望他,我送给他的小礼物是一束鲜花,我想对他说:你好点了吧?我们都很想念你!

师:我好感动呀!我也想念你们!

生2:小明生病了,我们准备去医院看望他,我送给他的小礼物是我画的一张画,我想对他说:好好养病,别担心学习,我会帮你补课的!

师:帮我补课?太感谢你了!

接下来,分组表演。一组扮演小明,一组扮演去看望小明的同学。

比较上述两个案例,谁优谁劣,很明显。案例一中,很容易变成演讲式的,单一的语言活动,师生是一对一的交流,力量单薄,交际范围小。

案例二中,始终以悄悄话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游戏中注意激发兴趣,传话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注意了分层教学,体现了层次性,注重教师的示范性,同时兼顾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游戏中说,在说中游戏,达到寓教于游戏之中的无形教学境界。

二、让“嘉宾主持人”走进课堂,体现交际的自主性。

每次看娱乐节目,我都充满期待,为什么呢?每期节目都会有不同的嘉宾来参与活动,给节目注入活力。就拿凤凰卫视《康熙来了》来说吧,每期节目都会请好几个嘉宾,然后围绕某个话题七嘴八舌,十分热闹。试想一下,如果每期节目都只由蔡康永和小S在台上聊,那会是什么场景?由此,我想到把学生嘉宾请上讲台,和老师一起来调控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比较下面两个导入片段:

(一)奇妙的动物世界

1.游戏:

(1)动物们听说小朋友们在上课,忍不住也想来看看呢。接下去,我们做个有趣的小游戏。

(2)放音频,你能从它的叫声中判断出它是谁吗?左边两组的小朋友先来猜猜。右边的小朋友想想他猜得对不对。学会用多种形式表扬左边的小朋友。

(3)放音频,换右边的小朋友猜,左边的夸。

(4)还有谁也来了?放音频男孩子猜,女孩子夸。

(二)奇妙的动物世界

师:今天我请了几个小嘉宾和我们一起聊聊奇妙的动物世界,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想!

师:他们就是现在听讲最认真的A;眼睛最亮的B;坐得最端正的C;说话声音最响亮的D,请他们上台!

师:[面向嘉宾]你们会模拟小动物的叫声吗?

生:会!

师:请你们每人学一种动物的声音,让大家来猜,好吗?

生:好。[生分别模仿动物的声音。]

其他学生猜,让谁来猜,由嘉宾决定。

分析:

(二)比

(一)的课堂效果好,原因:

(二)请了嘉宾主持人,每位嘉宾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朋友圈,下面的学生兴趣浓,为交际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场。由谁来猜,不再由老师决定,主动权掌握在嘉宾手中。然后嘉宾和下面的学生交际,老师这时只是观众,形成轻松,有趣的交际氛围,交际的自主性得以体现。

三、让最优化的情境进入课堂,体现交际的有效性。

有位老师在进行口语交际《合作》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

走进合作王国

师导语:看来大家知道怎么才能合作好了,合作王国的国王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这么会合作,他想考考我们呢!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去合作王国吧!跟国王打个招呼吧。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句子,句式打招呼。]

师:听,国王给我们出题目了──

1.情境创设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三个小球系在细线上。]

孩子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需要你们来完成。我的城堡里,有一个房间发生了火灾,有3个人被困在房间里,房间只有一个出口,出口很小很小,每次只能一个人通过。现在你们拉动瓶子中系在小球上的线,才能将他们救出来!你们哪三个人能在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他们救出来呢?

[第一组:只顾自己,现场混乱。]

师:怎么办?时间不多,你们快来出出主意!怎么最快把他们救出来?不能拥挤,互相配合?小组商量一下。

[第二组:有秩序,合作好。]

师:采访第二组:你们是怎么合作的?谁的表现最好?

(引导说出:合作中要有谦让精神。不仅带来成功,在特殊的时候,可以挽救生命。)

师:国王对我们的表现还比较满意,他又出第二题了──

2.情境创设2:

我们王国要进行三人四足绑腿比赛,就是每相邻的两个人将腿绑在一起,然后往前走,看哪组的速度快。要挑选最会合作的运动员,你们想参加比赛吗?

[两队比赛,一队快,摔倒了;一队配合好,但是速度慢一些]

师:你们选哪一队?说清楚理由。

[引导:合作中要团结,讲究方法。]

师:国王还有最后一道题呢──

3.情境创设3:

有一位小学生给我写来一封信,让我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这个小学生值日组长,他们组做卫生的小明,小华、小利、小君这四个同学,每次值日都只扫自己负责的那一组,都没有合作意识,倒垃圾、拖地、擦窗户成了“难题”,这个值日组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来帮帮他?

(扫地,拖地,擦窗户,倒垃圾轮流;扫地快的倒垃圾;有力气的拖地;细心的女同学擦玻璃;个子高的擦玻璃。)

[引导:合作中要合理分工。]

4.情境创设4:

师:国王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现在他同意你们住进合作王国了,现在要评选最优秀的合作大臣了,条件是:每个人根据刚才的经历,对自己或对别人说一句与合作有关的话。(这个句子中要有“合作”两个字)

本片段的亮点在于情境设计的巧妙,把学生带入一个童话的世界。看似散乱的活动,以合作为主题,以进入合作王国的经历的考验为主线,像穿珠子一样,交际路径多,交际对象互动性强,让课堂充满情趣与张力。

在教学中,老师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在这个情境里又分设四个小情境,注重师生、生生间的言语交往,准确地将口语交际过程的展开落实在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活动中。在导入时,让学生和“国王”打招呼,注意了礼貌用语,并且注意了学生语言的丰富性,用不同的语言打招呼。

第一个情境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在“火灾中逃生”,由于没有合作精神,以失败告终。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再次演练。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形式上保证了口语交际活动多人双向互动的可能。第二个情境中,进行三人四足绑腿比赛,目的让学生明白,合作中不仅要团结,谦让,还要讲究方法。学生在实际的体验里和现场观察里,有话可说。第三个情境中,是小学生的来信,让帮忙解决值日难题。这是与学生生活联系很近的,他们很感兴趣。引导学生说出:合作中要合理分工。既锻炼了语言能力,又解决了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到合作的乐趣。第四个情境实际是巩固话题,让学生对自己或对别人说一句与合作有关的话。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中,围绕话题畅所欲言,丰富了学生语言;评选最优秀的合作大臣了,让学生在竞争中说,会让说的欲望更强烈。

创设优化的情境,会增强交际的实效性。

四、让熟悉的内容进入课堂,体现交际的生活性。

我们注重创设情境,更要明白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什么?因为交际不可能永远在童话世界里进行,还是应该回归生活,在熟悉的内容面前,学生才会真正想说,乐说。

在教学口语交际《合作》时,一位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拔萝卜》儿歌引出课题。学生一见到儿歌。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他们团结合作,人多力量大,才把萝卜拔起来了。另一个学生补充:团结合作,不仅可以把萝卜拔起来,还可以做其它事情取得成功。还有学生说:我听到这首儿歌,想起了一句谚语:人心齐,泰山移。当第一句谚语出来,紧接着,学生们都回忆起曾经积累的谚语。他们互相听,互相补充,课堂呈现浓厚的交际氛围。

另外一位老师在执教《奇妙的动物世界》时,用学生熟悉的蜗牛做范例,让学生说蜗牛的奇妙之处。学生说:蜗牛背上背着房子,有触角,走过的地方有黏液。这些都是他们熟知的内容,老师马上追问:那么蜗牛是不是只有这些奇妙的地方呢?接着出现介绍蜗牛的视频资料,原来蜗牛还有我们平常不了解的一些奇妙之处:它有舌头,有嘴,爱吃植物的茎,有一亿四千四百万颗牙齿。它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美誉。它的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听完介绍,让学生说出从中了解到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然后,生分别扮演蜗牛和记者,在采访中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交际的内容有以往的经验,也有新的内容。学生感到不是很为难,也很有兴趣。

五、让健康语言走进课堂,体现交际的和谐性。

在平时教学中,我不放过任何一个能给学生说的机会,《动手做做看》一文结束时,我问:你觉得妈妈和阿切尔说的“动手做做看”对吗?你有没有和“我”类似的事情?这时一个学生说:“妈妈和阿切尔说的‘动手做做看’,说得对,我有这样的体会。有一次,我一拳头朝蚯蚓打去,蚯蚓就不动了,小伙伴说它已经死了。它实际上没死。”

“那你怎么知道它没死?”我问。

“等我过一会去看,它逃走了。”学生笑嘻嘻地说,很得意的样子。

我很想说: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去打蚯蚓,这不是伤害它吗?

又怕挫伤他的积极性,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其他学生:“你们对他的发言有什么看法?”

另一位学生说:“我不相信蚯蚓被打扁了,还能活过来。我只知道蚯蚓被剪断,会变成两条蚯蚓。”其他人纷纷附和。

我只好引导:“现在我们不讨论蚯蚓到底死了没有,我想问──他这种打蚯蚓的行为对吗?”马上有学生意识到不对,不能伤害小动物。接下来关于危险的事情,我们不能动手做做看,要在家长的指导下做,我加以强调。

体会:在引导学生说话时,尤其要注意思想的引导。“你们对他的发言有什么看法?”此处我为注重了创设交际的氛围,不打消学生的消积极性。但是学生为了实验,对生命熟视无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的同时,教师要掌握大方向,这样的交际才有意义。

教师在有意识训练学生说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附教师随笔一则:

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因为与征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都令我很满意。但是今天吃午饭时,我心里有些不舒服──小明的表现引起我的思索。

我和学生都在饭厅吃饭,刚刚布置他们吃饭时观察饭厅的情况,进行场面描写的练习。我端着碗准备加入学生的饭厅讨论,我看到小刚已经打好饭坐在那儿吃了,就准备过去和他谈心。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天,正谈得起劲,小明拿着碗走过来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们四个好朋友的座位。”我一下子怔住了,他那么礼貌地请我给他让座(而周围有许多空座位),我一下子想了许多:1。难道他非坐这个座位不可吗?2。他们不欢迎我坐这里吗?3。如果没有其它座位,他也要请他的老师给他让座吗?4。公共汽车上他会给老人让座吗?于是我有些生气,想着我的教育怎么如此失败,不是把美德格言背得滚瓜乱熟吗?不是被红军精神感动得流泪吗?不是谈了感想又做了实践活动的吗?

我默默地走开,想着要不要对这件事情进行教育?想了许久,想出一个好办法。

回到教室后,我就假设有这样一个个事例,让学生来做判断:是请老师走开,还是自己再找个座位?当然我没有说这是刚才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事情,只是个假设而已。学生们当然很快做出了我满意的答案,小明也在课后真诚地和我道歉。

可现在我还是很困惑,也许让语言和行动一致需要时间,也许教育工作是长期的,是反复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分析:正因为我和学生打成一片,没有距离感,学生在课间这么“彬彬有礼”地和我交际──“老师,对不起,这是我们四个好朋友的座位。”形式上是“彬彬有礼”,而在此情此境中却非常缺乏礼貌,透着自私之心。这位老师也处理得很好,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课程资源开发出来,既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也谈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交际意识 篇6

根据教材要求,本次口语交际的练习重点应该是“学会问候,在探望病人时能做到有礼貌,言语恰当。”另外还要“能够转述别人的问候”。对照这样的要求,课堂上,老师们主要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王小娅委托丁大勇转达问候;二是丁大勇去医院看望李晓燕。但九节课听下来,看看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实践,总感觉问题多多,具体表现在:

1.表演化。有的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谁来演丁大勇?谁来演李晓燕?”……“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老师首先将模拟情境中的口语交际实践定位成“表演”,孩子们就真当成了演戏,可惜“小演员们”总是“笑场”,一个个“丁大勇”“李晓燕”还没开口就先笑,在座位上观摩学习的同学也是一阵阵哄笑,根本没能进入“看望生病的同学”这样一个特定的交际情境。

2.背诵腔。不少孩子问候生病的同学像在背书,边“背”还边想老师讲的要点。在这堂口语交际课上,这些孩子也许弄懂了看望生病的同学该注意礼貌,该表示关心,但如果他们真正置身那种情境,他们还是不会说,也就是口语交际技巧和策略并没有得到提升,能力没有形成。

3.零互动。有些孩子与别人交际时眼睛不看对方,说话声音很低,自言自语似的、毫无感情色彩地将问候、祝福说出来,也不管对方听见与否,更不考虑对方说什么,自己怎样应对。交际双方基本没有互动与沟通。

4.伪交际。看上去交际双方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事实上,他们都是按老师的指导或模仿前面的同学机械表达,基本是在同样的情境中重复同样的话。有时双方的“说”缺乏内在的联系,如果一方不按前面同学的“套路”说,另一方就不知如何应对了。

仔细反思这些课堂,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交际意识的缺失。口语交际这种课型来源于原先的“听说课”或“说话课”,从“说话”“听说”到“口语交际”,变化的绝不只是名称,更是一种价值取向的转变,一种指导思想的转变,一种培养目标的转变,一种方法策略的改变。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往来、互相接触,从而达到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社会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听说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听不明白,说不清楚,交际当然无从谈起。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交际对象、交际环境,如身份、场合、时机等,这也是交际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修养,有文雅的谈吐,还要求学生有尊重对方、诚恳交流的态度,有认真倾听的习惯,有抓住对方表达要点的能力,有快速作出反应的本领,有当众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口语交际教学要提高的是包括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和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情感态度在内的综合素养。”口语交际的“交际”特性,要求我们强化交际意识,围绕“交际”来构建口语交际课堂,以真实的交际活动为依托,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情境创设中的“交际意识”

“言语是基于情境的,不存在没有情境的言语。”一般情况下,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一种角度,课堂上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这个话题出发,根据师生实际情况和自己教育教学的需要,努力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能有效达成目标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的交流。

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们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有些甚至动用水果鲜花之类的道具来增强模拟情境的真实感,但课堂上始终只有“丁大勇”与“王小娅”、“李晓燕”分别对话。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点:交际情境的现实性与丰富性、挑战性。试想一想,孩子生病住院了,总该有一个大人陪护吧?病房里是否也可以有其他病友呢?仔细想想,其实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就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交际情境。那么课堂上,我们的模拟情境中可否加入这样一些角色,使之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现实呢?

丁大勇去看望李晓燕,如果李晓燕的爸妈在场,丁大勇该有礼貌地打招呼,李晓燕的家长该表示感谢,丁大勇除了与李晓燕之间的口语交际,还有与李晓燕家长的交际;如果病房里有其他病友,就又多了一种交际情境,病友可以表示羡慕、赞扬,丁大勇可以一并送上祝福等。这样,情境丰富了,孩子们的练习具有了渐进性、挑战性,课堂中的口语交际也更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更具有实质性的人际交往的意义。

二、实践练习中的“交际意识”

去看望生病的同学,探望者应该表示安慰和鼓励,表达问候和祝福,病人应该对同学的关心表示感谢。而此次口语交际练习中还多了一项交际任务:丁大勇除了表达自己的问候,还要代王小娅向李晓燕转达问候,那么,相应的,李晓燕也应该请丁大勇转达对王小娅的谢意。如果能做到了,才可以称作一次较为成功的口语交际。可惜的是,九位参赛老师中只有两位注意到这一点并提醒了学生。其余班级的学生在实践中大多变成了丁大勇在唱独角戏,病床上的李晓燕只是听,最后来一句干巴巴的“谢谢”。也就是说,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过程中,“交际意识”有所缺失。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面对面的对话活动,相互之间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说者要注意听者情意态度的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说”;听者需根据说者的“说”,恰当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答。交际双方作为“说者”、“听者”的地位根据交际的需要在对话过程中不断转换,但其特定的社会角色是不变的,其所“说”、所“听”都是站在自己所担任的特定“角色”的立场上,从这一“角色”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倾听、表达和应对。丁大勇和李晓燕作为探望者和接受探望者的社会角色不变,但作为“说者”“听者”的交际双方是在不断转换的。李晓燕作为交际中的“听者”,在听了丁大勇转述的王小娅的问候之后,就应该调整自己的“说”,也请丁大勇转达对王小娅的谢意。

三、互动点评中的“交际意识”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是课标中的要求,其实,在人的世界中,交际无时无处不在。比如课堂上的互动点评就是很好的交际练习。一组同学演示好之后,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丁大勇、李晓燕,咱们来听听同学们要对你们说什么!”然后让其余观摩的同学直接跟“丁大勇”“李晓燕”交流自己的看法:“丁大勇,你真有礼貌!”“丁大勇,你的声音太高了,这样会影响病人休息的!”“李晓燕,你还应该谢谢王小娅,你也可以请丁大勇转达。”……扮演“丁大勇”“李晓燕”的同学则可以相应地作出应答“谢谢夸奖!”“谢谢你的提醒,我会注意的。”看,这不是一次次很好的口语交际吗?口语交际课上,这种交际模式应该成为惯例,成为常规。

事实情况怎样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充当了同学、伙伴点评的中转。比如,一组同学演示结束之后,老师问:“小朋友们,某某同学扮演的丁大勇表演得怎样?”点评的同学站起来对着老师说“某某同学……”老师再转过去对着扮演“丁大勇”的小朋友转述:“某某同学,你看,小朋友们给你提出建议了。”这种情形下,点评和被点评的双方都成了需要老师来转达的第三方,而不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双方,“生——师”“师——生”之间进行的也不能称之为“交际”,只是一次次的转述。这样不仅弱化了“丁大勇”“李晓燕”的交际角色意识,破坏了情境,交际的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教师引导中的交际意识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勾起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进入角色,有时教师还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带学生进入情境。”

课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看望病人的录像,对录像中的交际行为进行点评,从而明白“看望生病的同学该注意什么”。也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个朋友生病了,老师想去医院看望他,请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我该注意什么?这样,师生之间首先就有了交际,通过这些交际,学生也能弄明白“看望生病的同学”的交际要点,从而指导后面的口语交际实践。在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练习时,教师可以加入到其中一组,担任李晓燕的妈妈或病友这样的角色,丰富情境,引导学生多向互动交际。比如在丁大勇对李晓燕表示关心和问候之后,老师扮演的李晓燕妈妈可以对丁大勇说:“大勇,你们这样关心我家晓燕,真的谢谢啊!”丁大勇则可以这样应对:“阿姨,不客气,我们是好同学、好朋友,应该互相关心。”有了前面师生交际的指引,后面接下来的生生口语交际就可能收获更多的精彩。而在一组组学生交际演示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互动点评也变成一次次口语交际实践,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口语交际机会。

在这种模拟现实的情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交际角色,帮助他们强化交际角色意识,千万不能一会儿就将学生从情境中拽出来,还原其学习者身份,那样也会影响交际效果。总之,口语交际教学中,需时时处处强化交际意识,为学习中的孩子创造更多的口语交际机会,培养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如何快乐的口语交际 篇7

关键词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快乐”二字很重要,说到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农村低你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现将学习的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感受到快乐,才能使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其次,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最后,教师应注意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课外语文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说说、做做、玩玩、演演、猜猜、画画、找找、唱唱、跳跳……这些都是我们大家较为熟悉的活动方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各种口语交际,只要我们精心地因课择法,因材施教,这些看似老套的方式就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如一位老师教《我家来客人啦》采用分角色表演和师生互动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再如一年级口语课《我会拼图》可让学生自由拼图,然后小组合作慢慢说完整,鼓励大胆说,多角度说。口语交际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过程就成了学生提升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的过程,在这种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既可丰富口语交际的话题,又可以使学生经常得到切实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之,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必须尽最大可能利用好各种资源,多找捷径,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就一定会使口语交际教学硕果累累的。

上一篇:餐饮旅游资源下一篇:图书馆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