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的评价标准

2024-09-19

舆论监督的评价标准(共7篇)

舆论监督的评价标准 篇1

2013年4月10至5月7日, 《京华时报》用50篇文章集中报道了农夫山泉在产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报道篇幅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过去媒体对企业的舆论监督中实属罕见。因此, 《京华时报》在这一系列报道中所采用的报道方式恰当与否也引发了社会与业界的广泛探讨。

一、公众是舆论监督的主体

舆论监督是指新闻传媒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 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 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1]农夫山泉产品质量涉及公众健康, 《京华时报》作为公众舆论的发声体, 有对农夫山泉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但权利并不等于权力, 传媒进行舆论监督的资格来自于公众的授权, 因此媒体要在报道中尊重公众的意志, 体现公众的利益与诉求。

但《京华时报》在第一篇报道农夫山泉标准问题的文章中就以“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为题, 向公众传达“农夫山泉生产标准低于自来水质量标准”的信息, 并相继以“协会确认农夫山泉标准不及自来水”、“协会严厉批评会员农夫山泉重申其执行标准不如自来水”等为题为事件定性。《京华时报》在报道之初就误将自己置于新闻法官的位置, 向公众灌输新闻思想与结论, 而非独立于事件之外为公众提供事件背景与意见参考, 使公众通过理性的思考与辨析, 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一“新闻宣判”式的报道方式偏离了“公众才是舆论监督主体”的指导原则, 使媒体在无形中从客观环境的监测者变成了事件的主导者。

二、真实、客观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

媒体对企业的舆论监督, 还要建立在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 冷静、全面地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京华时报》在对农夫山泉事件的系列报道中, 就存在诸多瑕疵。

首先, 报道中存在诸多失实之处。《京华时报》在5月3日刊发的报道中写到, 北京市桶装饮用水销售行业协会要求北京市桶装饮用水行业各销售企业即刻对农夫山泉桶装饮用水产品做下架处理。但通知下架系行政执法行为, 北京桶装水销售协会无权通知农夫山泉下架。《京华时报》5月6日又报道称, 北京质监部门已暂时禁止委托公司生产农夫山泉桶装水。但随后, 北京市质监局的工作人员便澄清道, 北京市质监局并未对农夫山泉下发停产通知, 农夫山泉事件还无调查结论。《京华时报》对不实信息的草率刊发及对标准问题的刻意夸大, 给公众以错误的舆论导向, 使农夫山泉遭受了极大的名誉权损失。

其次, 采访对象单一。《京华时报》在报道之初批评“农夫山泉标准不及自来水”时, 所引用的材料信息均来自于“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 但该协会在业界并不拥有绝对的权威, 这使报道在论述上略显单薄, 缺乏说服力。同时, 《京华时报》又引用该协会文章, 指责浙江地方政府涉嫌为农夫山泉袒护作假, 这一结论既无事实根据, 也未经过记者的实际核查, 因此《京华时报》根据一家之言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失客观与公正, 有损媒介权威。

其三, 媒体在批评报道中, 应给被批评者进行公开解释的机会, 但据笔者了解, 《京华时报》记者除在5月6日农夫山泉公开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对农夫山泉负责人进行过正面采访外, 在之前将近一个月的报道中, 并未对农夫山泉就相关标准问题进行过正式采访。同时, 《京华时报》一直在引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材料, 隐瞒新闻报道与其之间的利益关系, 即京华时报社也在开展瓶桶装矿泉水销售业务的事实, 这样结构失衡的报道不利于读者了解全面事实, 进而做出正确决策。

其四, 未掌握好批评的分寸与节奏。农夫山泉公司董事长钟睒睒在5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京华时报》连续27天用了67个版面反反复复报道农夫山泉, 开辟了一家媒体批评一个企业的新闻纪录。”笔者认为, 《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标准问题的过度报道有失新闻客观原则。行业标准的规范、统一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共同参与与努力, 《京华时报》不该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农夫山泉公司, 而应将报道重点放在消费者饮水安全以及瓶装饮用水行业标准的制定与规范上, 以改善瓶装饮用水安全标准不一、监管不严的乱象。

其五, 报道有头无尾。《京华时报》虽对农夫山泉标准事件进行了连续28天的密集报道, 但却在5月8日之后戛然而止, 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与责任的追究, 更使其看起来像是《京华时报》导演的一场新闻炒作。烂尾新闻由于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给受众造成一种不完整的的残缺心理, 不仅造成受众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心理不适感, 而且还会导致受众对媒体评价的降低, 增加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和排斥感。[2]

三、媒体对企业实施舆论监督的原则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总结出如下几条媒体在对企业实施舆论监督时所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 要以公众为主体, 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益为目的对企业进行舆论监督, 帮忙而不添乱。

第二, 要通过实际调查与对权威机构的采访, 来保证新闻材料的真实与客观, 防止因报道失实给企业造成名誉毁损与经济损失。

第三, 通过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及意见参考, 使公众对被监督者作出客观评判, 避免媒体走入先为事件定性再寻找根据的主观报道模式。

第四, 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报道, 尽最大努力为公众提供事件背景、反映不同意见, 并给予被监督者进行公开辩解的机会。

第五, 要灵活掌握批评报道刊发的时机, 注意批评后果, 防止因过度报道给被监督者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 给社会造成舆论恐慌。

第六, 避免将记者的个人情绪与价值观融入报道之中, 杜绝有偿新闻。

第七, 报道要有始有终, 发挥舆论监督“揭露问题, 解决问题”的作用, 既不因外界干扰而放弃监督调查, 也不因自身利益驱使而对客观事实进行夸张渲染。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法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239.

[2]陆高峰.烂尾新闻与蛇尾新闻[J].青年记者, 2010年第十五期.

舆论监督的评价标准 篇2

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指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 , 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 , 抨击时弊、抑恶扬善 , 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1]狭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则仅指媒体对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违背其职权 , 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的报道和揭露。

我们选取中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的三档比较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 对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进行分析 , 探索现状背后的多重原因 , 力争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建议。

1 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1.1 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比例低

通过对2014年10月份以前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进行统计 , 可以得出结论 , 2014年央视新闻语录监督类节目的比例不高。

截止十月份 , 《焦点访谈》共播出257, 其中舆论监督类节目66期 , 约占总数的25.7% ;《经济半小时》共播出236期 ,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63期 , 约占总数的26.7% ;《每周质量报告》共播出39期 ,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25期 , 约占总数的64.1%。

1.2 新闻监督类节目中对于政府行为的监督较少

《焦点访谈》66期舆论监督节目中针对医疗健康类的监督共8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12%, 教育类的监督6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9%, 政治类的监督20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30.3%, 质量安全类监督节目6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9%, 犯罪类节目8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12.1%。

《每周质量报告》由于节目本身针对产品质量问题 , 所以质量安全类节目共14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56%, 其余为对保险、收藏、手机软件、医疗整形等行业问题的监督。

《经济半小时》由于节目本身侧重经济类问题 , 所以 , 企业经济类舆论监督共30期 , 占新闻舆论监督节目总数的47.6%, 与政府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3期 , 占总数的36.5%, 与犯罪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总数的3.2%, 与污染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总数的3.2%, 与质量安全有关的经济类问题6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总数的9.5%

1.3 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明显减少

以《焦点访谈》为例 , 《焦点访谈》作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 , 在最辉煌的时期曾经达到70% 的节目为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 ,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数量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占播出总量的30%~40% 这样一个范围内。[2]但2014年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比例也仅仅才25%。

1.4 持续性关注、系列性选题缺乏

《焦点访谈》2014年的66期舆论监督类节目中只对内蒙古新生儿被医院护士拐卖的《孩子你在哪儿》、《别让火车变“祸车”》两个事件进行了后续报道 , 只有《兰州水污染调查》一个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

1.5 新闻舆论监督的层次偏低

在2014年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中 , 对于备受大家关注的反腐、“打老虎”等问题三个栏目都没有涉及 , 对于政府权利部门的监督多集中与县市 , 存在不敢碰硬、批小不批大等问题。

1.6 硬监督缺乏

“硬监督”——对掌握主要社会资源的有关权力部门 , 主要是针对国家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团体、机构、公众人物等的行政行为、公职行为和公共行为所实施的监督。“软监督”——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评论或展开讨论。[2]

1.7 监督形式模式化、只述不评

节目形式模式化严重 , 一般分为三部分 , 即“主持人演播室提出问题——记者现场调查、采访——主持人演播室总结”的三段论模式。尽管对于一个成熟的节目来说 , 有属于自己的节目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 但是一直一成不变也会使观众缺乏新鲜感 , 产生审美疲劳。

2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现状成因

电视舆论监督在近年来锋芒不再 , 显示出式微的态势 , 其原因也可以从社会系统、媒介系统、受众系统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社会系统

2.1.1 立法滞后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天然属性 , 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媒体人的神圣使命。新闻舆论监督在监督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和个人行为 , 维护公众利益 ,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我国迟迟没有针对新闻舆论监督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 一方面对于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记者的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 使得部分素质不高的媒体从业人员存在以舆论监督为名向企业进行勒索、敲诈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使得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 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在进行中阻碍重重 , 新闻舆论监督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

2.1.2 当事人不合作

由于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针对的是被采访对象的违规违法或者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 对于被监督对象的既得利益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 所以被采访对象往往并不配合 , 他们轻则拒绝采访 , 重则抢夺、毁坏、扣押记者的相机、录像带等采访设备 , 更有甚者会对记者进行殴打乃至非法拘禁。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就曾以“采访受阻透视”作了专题报道 , 列举了山东、贵州、吉林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新闻媒体记者采访受阻、被殴打、扣押等情况。

2.1.3 权力部门干涉

在我国 , 新闻媒体具有双重属性 , 要坚持党性原则 , 各级新闻媒体分属于各级党委宣传部的管理 , 所发稿件要经过多层严格审查 , 同时又要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制约。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曾提到在《焦点访谈》舆论监督效力最强的时期 , 央视评论部门前长期存在两队人 , 举报者和灭火者。

2.2 媒介系统

2.2.1 媒介属性的双重制约

由于我国新闻媒体具有“事业单位 , 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 , 一方面对于政府机构的依赖性很强 , 受到政府机构的严格审查 , 因而确立了“党的耳目喉舌”的功能定位 , 新闻报道的一贯传统是进行正面宣传性报道。

另一方面 ,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 包括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单位纷纷进行体制改革 ,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 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 自负盈亏。而就电视台来说 , 仅靠电视收视费用显然不能满足维持运转所需要的庞大开支 , 广告商就成为了媒体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 也就会使得媒体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 , 受到来自广告商的制约 , 不能自如对有利益关联的企业进行批评报道。

2.2.2 媒体环境的激烈竞争

首先 , 舆论监督类电视新闻节目 , 由于要进行长期深入的实地调查 , 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设备制作成本较高 , 再加上制作完成的节目不一定能够播出就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而在电视台普遍实行“末位淘汰制”等形式的制度追求收视率的情况下 , 此类新闻节目由于收视率无法和娱乐类节目相比 , 往往收视率和随之而来的广告收益都不高 , 所以很多电视台不愿意制作此类节目。

2.2.3 记者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新媒体由于人人都是记者 , 人人都是爆料人 , 人们对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件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仅掌握更多的资源 , 而且拥有更大的热情。而“记者”作为一个职业 , 有些从业人员存在应付交差的心理 , 不可能像当事人那么深入的进行调查。此外 , 还存在记者舆论监督意识薄弱、对于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事件缺乏新闻敏感性、由于长期的新闻审查而自我设限等情况。

2.3 受众系统

2.3.1 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不信任

由于我国媒体的“耳目喉舌”的定位和长期从事正面宣传 , 以及近年来频频爆出的媒体从业者收受贿赂、敲诈勒索被采访人等情况 , 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公信力下降 , 广大受众对于传统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 , 认为传统媒体 , 特别是央视这样的中央级媒体代表党和国家的意志 , 使得关注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减少 ,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下降。

2.3.2 受众媒体使用习惯的改变

随着科技发展 , 特别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使得对于信息的接收越来越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的发送和接收各类信息、进行人际交流。而电视则更多成为家庭中老人和儿童的主要选择。但是老人和儿童并不是舆论监督类节目的主要目标受众 , 所以导致电视节目的舆论监督效果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

3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如何突破

截止2007年 , 我国拥有无线电视台296家 , 有线电视套1300家 , 教育电视台1000多家 , 企业有线电视数百套。中国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量最多、观众最多的国家。[3]

在当前情况下, 电视依然是影响力巨大的主流媒体, 也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 使电视新闻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1 社会系统

3.1.1 加速推动新闻立法

尽管“新闻立法”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 ,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仍然缺乏明确的必要保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对新闻舆论监督实现规范化管理 , 最重的是加快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 , 将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轨道 , 实行依法管理。”[4]只有这样才能从法律层面建立限制机制 , 克服权利对新闻监督的干涉、建立保护机制 , 使得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权得到法律保障。

3.1.2 在全社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教育

“新闻媒体要顺利开展舆论监督 , 需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条件 ,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5]所以 , 要在全社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普及教育 , 使得每个公民认识到, 新闻舆论监督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配合并积极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3.2 媒介系统

3.2.1 促进观念转变

一方面电视台要在内部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视 , 明确新闻才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 , 犀利独到的批评、监督是一个电视台最大的竞争优势 , 使其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 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 , 也要与时俱进 , 改变传播理念。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 , 由单一的向受众传输信息向传授双方互动转变 , 使得新闻舆论监督真正向人民所想 , 急人民所急 , 真正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 同时了解舆论监督的效果 , 并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监督活动。

3.2.2 立足自身优势

新媒体虽然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等诸多优点 , 但由于字数的限制和信息的海量以及人们关注度的限制 , 使得不可避免的有碎片化、深度不够、权威性不够的缺点。而这正是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电视媒体在多年发展后 , 积累下成熟的运营体制、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严格的审核制度 , 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重视对微内容的整合 , 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深入的评论 , 以弥补新媒体深度、锐度、权威性的缺乏。

3.3.3 不断拓展空间

尽管在我国 , 新闻舆论监督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严格审核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审核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所以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固步自封 , 通过自我审核对那些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视而不见。一方面 , 新闻工作者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 , 扩大选题 , 不断拓展可以进行批评报道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加强对高层的监督。只有敢于打老虎 , 而不是隔靴搔痒才能真正发挥新闻监督的巨大威力 , 同时重塑新闻机构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 重新赢得受众的信任。

3.3.4 加强多方合作

社会上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件层出不穷 ,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 不是某一家媒体的事 , 也不是某一类媒体的事。因此各家媒体应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多方合作 , 在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 实现共赢。

一方面不同层级的电视台、同一层级不同地方的电视台应该相互协作 , 形成合力 , 扩大媒体影响力 , 使得监督不局限于单一新闻事件的本身 , 而是从更广泛的层面 , 更深的层次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 , 电视应与其他媒体形式 , 特别是新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 顺应全媒体的发展趋势 , 将新媒体的快速反应、互动性和电视新闻的深度和专业化、权威性相结合。

3.3.5 深化选材内容

电视新闻和新媒体相比不具有时效性的优势 , 但同时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策划出更加具有深度的节目 ,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更加注意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入的层面选择监督内容 , 另一方面加强选材的专业性。同时内容可以形成系列、加强持续关注。充分运用画面声音的双重表现形式表现客观事实 , 不是一味使用概念化的解说。

3.3.6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对从业人员媒介素质的培养 , 一方面使其明确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 坚定其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信念和决心,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其进行舆论监督的艺术性, 使其能够运用多种技巧 , 从更巧妙的角度不仅推动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 而且通过每一次的不断尝试 , 拓展新闻舆论监督的空间。

摘要:舆论监督, 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 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 选取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进行内容分析, 从中窥探我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 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原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孙雷军.论我国新闻监督的现实困境[J].广播电视学刊, 2011 (7) .

[3]记者网.http://www.jzwcom.com/jzw/94/997.html.

[4]郑保卫.新闻舆论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今传媒.2010, 8.

舆论监督的禁忌 篇3

强化媒体舆论监督力度, 并非百无禁忌, 同样要遵从真实、节制、公正、无私等诸多原则。所有去做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 都应在内心深处为自己划一道不可碰触的“红线”。

忌泛泛而动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 正面、负面新闻都能达到俯仰皆是的程度。做舆论监督, 应当讲究正负的均衡, 从而达到政府能够认同, 群众仍有信心的效果。因此, 要控制舆论监督分量, 选择舆论监督内容。正如新闻理论家所言:“在同类不良现象中, 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报道, 不宜不论大小, 一概一一披露;在诸多不良现象中, 只选取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报道, 不宜全线出击, 面面俱到。”说到底, 舆论监督就是要有节制地坚持典型性, 通过批评, 产生能在受众中引起共鸣与反思, 能够在政府部门引起反响与改进的效果。

忌浮皮潦草

做舆论监督, 好比金矿工人, 非吹尽狂沙是不能筛选出金子的。所谓“金子”, 就是新闻的本质与内核。

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做派, 是不可能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因此要实现“走转改”, 特别是在采访中, 要不断深入, 不放过任何线索, 不放过半点疑点, 像警察办案一样一丝不苟, 完全彻底地挖掘新闻。

忌不讲平等

西方国家给新闻行业的定位是:介于艺术与政府之间的行业。因此, 新闻单位不是衙门, 不是执法者。

而我国给新闻行业的定位则是“党的喉舌”, 承载着宣教的基本功能。所以, 在国内新闻行业同样没有操纵法律、超越法律的权利。因而, 舆论监督, 必须在法律的限度内开展。

一是要兼听。新闻采访最忌下车伊始哇哩哇啦, 最忌主观想象、先入为主, 更多的是需要推理求证, 因此要“兼听”。所谓兼听, 就是要抛掉惯性思维的先验思想, 了解矛盾双方阐述的事实、提供的证据, 挖掘新闻事件的本质;就是要围绕新闻事件当事人调查旁证, 从相关人员身上展开调查。绝不偏听偏信。

二是要尊重。所谓尊重, 就是要尊重法律赋予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基本权利, 就是要尊重其作为人的权利。新闻记者是有自己的感情的, 但面对接受批评一方, 最忌审案式的态度;面对要伸张正义一方, 最忌过分的关切。对待双方, 都应以平等的姿态, 去进行采访。

忌语言暴力

触犯法律自有法律来制裁, 违反道德自有道德去规范。而新闻的规矩在于陈述事实, 而不在于跳出规矩的讨伐。因此在舆论监督新闻写作中, 应力避语言的暴力, 即:杂文似的谩骂, 骂街似的侮辱。那些好的舆论监督语言, 不动声色而能力透纸背;而不好的舆论监督语言, 张牙舞爪而令人生厌。信、达、雅是中国的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同样适用于新闻舆论监督稿件的文风———要陈述, 不要谩骂。

忌掺杂私利

泰戈尔曾说:“翅膀上缀满黄金, 鸟儿就再也飞不起来了。”作为舆论监督的媒体记者, 如果以私利为出发点, 打着公正的幌子, 必将失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报道的结果必将偏离真实性原则。

网络的舆论监督 篇4

网督”, 是指民众以互联网为平台, 通过网络技术和各种网络形式了络泛解、充国分家地社交流和发会事务, 表广的意见定社、建议会公共, 权对力掌者握行一舆伟李□使督相的比权, 过互力程联的。网行与凸为传显进统了行媒监介迅论性征捷, 、方从而能便够和更广强泛有的力特监地集合及分化观念些特点有利于舆论, 的这督形优缺成势的。的一但一面是, 面怎任, 样也何就利事有用物有欠网

络舆论的优势, 克服其劣势, 使网络舆论发挥

正确的监督作用已成为当前各方探讨的热点问题。

网络进行舆论监督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媒介的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显而易见:

网络使普通百姓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从而在一定层面上真正实现了公民的舆论监督权。传统媒体上出现的“舆论”, 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 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而网络媒体论坛、新闻反馈板块及聊天室等的出现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话语平台, 网民对于某些焦点事件各抒己见、畅言无阻, 最后形成倾向大体一致的公众意见,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舆论。网民借助网络平台直接表达个人意见, 避免了传统媒介监督中政治权力的干预和阻挠, 使权力违法事件迅速展开在全民面前, 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

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互动是网络最为鲜明的特征, 它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传播关系转变为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关系。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 来自各方面的评论、反馈、辩解及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而开放的网络平台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问题大胆地发表看法, 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同时, 这种交流形式使相互间相距千里的民众有种面对面、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顺利实现意见的交流和自由碰撞, 并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和及时性。我国网民人数众多, 分布广泛, 网络舆论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意。网络媒体凝聚了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网民的智慧和力量, 对某一焦点事件的评论往往会产生集聚效应, 在短时间内迅速碰撞磨合, 形成广泛代表民意的网络舆论。而其他的监督形式则一般要经过一整套的既定程序, 费时较长。

公众的意愿和看法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传统媒体对民情、民意一般都有加工、筛选的“把关”程序, 而互联网就取消了这道“工序”。同时, 网络“无记名投票”式的宽松、自由环境, 便于人们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虚假信息的存在, 影响舆论监督的效力。由于对网络信息发布的控制还不完善, 网络的开放性也就带来了它的一个负面结果, 即虚假信息的泛滥。它妨碍人们获得真实信息, 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 严重的还会使人们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极端的行为。网络为谣言的产生也提供了技术条件, 有的谣言发布者出于种种目的, 在网上对政府和政府的政策加以诽谤和诋毁, 混淆人们的视听, 影响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 就是要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真实无误的传播, 而虚假信息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效力。

网络主体虽然广泛但代表性尚不充分。一方面, 由于生活水平存在着差距, 网络的覆盖还只是局限在城市, 农村依然在网络信息的传递范围之外, 忽略了这一片区域, 任何舆论监督都不是完整的, 也就难以获得受众的信任。另一方面, 网民以年轻人和中下阶层的人居多。

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较为突出。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 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如果在“监督”的过程中, 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 无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 被偏激的观点所感染, 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 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

积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优化网络舆论监管机制

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功效, 必须从网络传播的自身建设、外部引导着手, 把网络的信息传播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使其按照规则和道德规范运行。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政府的管理和引导。首先, 一方面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立法要相对完整、系统、全面, 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则要求能与原有的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和互为补充, 综合整理现有的法律资源;适当强化法律规范的韧性;清楚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明确监督主体的权利及义务。其次, 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媒体内容的监管, 如利用技术手段过滤、实行定时开放、版主全职管理模式等方式来加强内容方面的有效监管。再次, 设置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舆论安全监管机构来负责指导、协调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网络舆论安全监管工作, 确保决策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增强监管工作的协调性。

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 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功能。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必须担当起主流媒体的责任, 成为网上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 成为反映民情的主渠道、成为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政府应当通过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通过资金、政策等对重点网络媒体予以扶持, 形成一支“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网络媒体;通过提高政府网络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一体化的网络媒体管理体制, 掌握网络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动权。

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素质及网民的责任意识与自律能力。一方面, 要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 要紧紧抓住对“主旋律”的宣传和弘扬。其次, 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负责人、技术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 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 使上网浏览者尤其是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们有自己的理性, 能够分辨是非, 不要跟风, 把错误的网络舆论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傅丁根:《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 《人民日报》, 2009-2-3。

[2].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 《天津市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 。

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篇5

一、既讲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又讲群众观点。

监督的选题和立意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能够真正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 真正体现党和政府最关注的问题并促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要对正义、良知、社会公正有强烈的追求, 既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说真话、持真理, 仗义执言, 不徇私情又出以公心, 与人为善。要多考虑事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多考虑问题的敏感性、复杂性, 多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并善于沟通协调、权衡利弊、化解矛盾,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既不可过分集中, 更不能激化矛盾。

二、既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又有防范意识。

新闻舆论监督必须适应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 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是引导还是制止, 是提倡还是反对, 要在进行冷静、认真的思考之后再下结论, 不可思维简单化, 不能总是用老眼光、老思路、老观念看问题。如果发现需要监督的问题, 就要抓住要害, 找准突破口, 步步逼进。同时, 要加强防范, 充分留有余地, 落笔时字斟句酌, 避免因措辞不当, 落人口实, 造成被动。

三、既依法监督他人, 又加强自律。

新闻舆论监督要依法行事, 对合理不合法、合情不合理的事情, 喻之以法, 晓之以理, 理服从法, 情服从理。记者的行为要接受法律的监督和约束, 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不当法官、不做判官, 不可包打天下, 到位不可越位, 更不可错位, 避免因放纵自己反而受制于人。同时,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 自制方能制人。

四、既知难而进, 又化难为易。

新闻舆论监督采访难、报道难、结论难, 其中最难的是采访, 最为关键的还是采访, 记者应在充分考虑进退得失的同时, 善用巧力、借助合力, 想方设法拨开迷雾, 撕开关系网, 突破难关, 拿到确凿证据, 报道就有成功的可能。

五、既有广博的知识, 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又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按新闻规律办事。

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既要服务群众、吸引读者、讲人情味、入脑入心, 又要避免哗众取宠、媚俗和低级趣味, 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准确、鲜活、生动, 思辨、犀利、创新, 让群众满意, 党和政府满意, 让被监督者心悦诚服。

六、既抓住时机、顺势而行, 又刚柔相济、软硬兼施。

当记者的要吃透上情和民意, 号准时代脉搏, 密切观察形势, 积极干预生活, 把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 对事实了解得越深入、细致、全面越好, 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越冷静、超脱、客观越好, 不能浮在上面浅尝辄止, 不能被满腔热情淹没清醒的头脑, 不能在“冲击波”中失去目标和方向, 而一旦发现监督对象, 并且判断无误就立即出手, 当事态发生变化的时候, 以变应变, 以动制动。原则的问题不轻言放弃, 但也不可勉为其难。

七、既求实, 又求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舆论监督更是如此, 这就要求舆论监督的事实和细节必须严格核实, 必须真实准确, 不允许有丝毫的虚假和模糊。具体地说, 舆论监督要用事实讲话, 一是一、二是二, 不能出现“估计”、“大约”、“似乎”、“差不多”、“大体上”等含糊不清的词句。但是, 即便是事实, 也不可连篇累牍刊登, 而应当疏密有致, 轻重相宜。同时, 舆论监督要用政策思考问题, 实事求是, 辩证地看问题, 不把话说满, 不以偏概全;揭露个人问题时与组织分开, 不一棍子把人打死;把握好监督的分寸和火候, 也就是把握好度, 分寸、火候不到, 达不到监督的目的, 过了分寸、火候, 就往往成为谬误。

八、既抓大放小、点到为止, 又小中见大、以点带面。

原则上讲, 舆论监督要抓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大事, 抓党和政府有能力解决或正在着手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不问陈年老账, 不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纠缠不休。但不一定非“大”不可, 有时抓一些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的小事, 见微知著, 或许操作更容易, 见效更快当。

九、既讲清事实, 又尊重人格。

舆论监督要讲清事实, 用事实说出问题的前因后果, 用事实给出问题的纵深背景, 用事实揭示个别问题的普遍性, 这是搞好监督的必要条件。但监督更要尊重他人人格, 不能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或传播他人隐私, 这属于违法行为。同时, 在报道中决不能出现针对当事人的诽谤性语言, 诸如, “见利忘义的人”、“翻脸不认人”、“不像正经人”、“六亲不认”、“狼心狗肺”、“鬼魅似的”、“贼溜溜的”等攻击性、贬损性的言辞, “败类”、“奸诈”、“阴险”、“狡猾”、“酒鬼”、“姘头”、“姘妇”等词语也不应出现, 否则就有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

十、既开好头, 又收好尾。

对某个事件或现象的新闻舆论监督要持之以恒, 注意督促跟踪, 保持监督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切忌虎头蛇尾, 这就要求记者针对实际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努力帮助被曝光和批评的对象端正态度, 使之清楚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进而心悦诚服地进行有效整改, 最终见到实际效果。

舆论监督的时代作用 篇6

1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联系,必须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脉络上去认识,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中去思考,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丰富实践中去把握。“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的、统一的。“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两者之间既有各自内在的规定性,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也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 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持社会的和谐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舆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在当今社会,新闻媒体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影响很大。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媒体具有不可推托的责任,主要表现在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

在我国,新闻媒体的最主要的职责是舆论引导。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须肩负起应尽的职责,在公众舆论代表的社会舆情与党和政府的主流意识之间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我国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也越来越重视。在各届领导人的重视之下,舆论监督被提到了历史性的高度,这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有本质的关系。

3“以人为本”要求突出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就离不开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监督。

舆论监督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稳定。在现阶段,舆论监督至少有三种功能。一是批判功能。新闻媒体通过正当的舆论监督,把一些假、恶、丑的事物不加掩饰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人们去衡量、去评判,这是一种强大的、积极的社会控制力量,它有助于阻止和抑制不正确、不道德言论和行为的发生。二是宣泄功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利益格局调整,不同利益群体会产生一些不同意见。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的存在,在人民群众中也会引发一些不满情绪。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让人民群众把意见和情绪释放出来,避免这种情绪的积淀和突然爆发,避免这些矛盾的激化。三是警戒功能。舆论监督可以起到提醒、警戒的作用,个别人受到批评和监督,会使更多的人引为警戒、受到教育;同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表现,是一种自信心的展示,它可以使读者和观众从新闻报道中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完全有力量、有办法逐步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消极现象。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是为了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巩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速改革和建设的进程。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舆论监督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建设性的,因此,要注意防止和坚决纠正那些阻碍改革、影响发展、干扰稳定的破坏性舆论监督。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之中,舆论监督已经深入到党风、政风、法纪、社会道德、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从高级干部到普通工作人员都是舆论监督的对象。无论是作为政府与权力的镜鉴,还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动力,无论是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还是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舆论监督都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

4 如何保证舆论监督的实现

随着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人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我国在舆论监督权的保障和实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干扰正常舆论监督的因素还很多,舆论监督的宪法的权利没有真正落实,舆论监督的现实环境还不太好。要真正落实好舆论监督权,要保障公民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还有很多实际工作要做。

4.1 扩大媒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这样做既有利于发挥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又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新闻单位的活力和舆论监督的张力。

4.2 加快立法工作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具有言论自由。从根本上讲,要确保舆论监督权利的实现,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将应有的权利变为法定的权利,并进而变成实有的权利。

5 结语

舆论监督的评价标准 篇7

一、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监督重点偏移, 被降格为吸引眼球的手段

近年来,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在数量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质量也不断提高, 但是老百姓对舆论监督的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社会纠错机制, 但是, 在实践过程中, 新闻监督的作用被一些媒体误读了, 这些媒体从事舆论监督并不是或者并不主要是为了它的社会意义, 而是冲着它可能吸引来的受众的“眼球”, 进而提高媒体的广告收入。媒体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不对, 也就难免出现监督重点的偏移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猎奇”式监督, 存在炒作嫌疑

要想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效果, 首先要科学选题, 要抓住党和政府重视, 人民群众关心, 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注意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 稳妥地选择舆论监督。而实践中, 常常有媒体不能切中要害, 将重点放在与公共利益并无多大关联的个人私德、私事、私情上, 用“狗仔队”的思维来做舆论监督, 不惜篇幅地大肆渲染炒作。如《新京报》就曾以长篇报道的方式报道“深圳罗湖原女公安局长接受男警员性贿赂被双规”。[1]罗湖区的这位原女公安局长接受所谓的“性贿赂”确有其事, 但她被双规并不仅仅也不主要是因为接受“性贿赂”,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经济和工作上的问题。《新京报》为了吸引眼球, 追求轰动效应, 采用“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睁着的眼睛只看到监督对象的“生活作风问题”, 而闭着的眼睛则忽视了这位原女公安局长被双规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她的违法、违纪行为。这种“猎奇”式监督以偏概全, 没能处理好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 其实是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在搞负面炒作。

(二) 向下监督, 重点出现偏移

舆论监督最重要的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可是, 一些媒体和记者丝毫没有监督公权力的勇气, 天生的一副“软骨病”和“马屁精”, 只会歌功颂德, 拍政府机关的马屁。这些媒体向上监督乏力, 向下监督却有一套, 他们打着“三贴近”或“民生新闻”的旗号, 将舆论监督的焦点对准小人物和弱势群体, 专门报道像哪里的市民酒后醉卧街头、小商贩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哪里的井盖丢了等, 将批评的对象对准一些普通的小市民, 却不敢去监督政府部门是怎么监管的、是否有出台长效机制来解决等。即便是对政府进行监督, 也只是局限在乡镇、村一级, 一旦涉及到县以上的级别就畏首畏尾, 而对一些更高级别的所谓“监督”, 往往是法院已经判罚了、纪委部门已经公布的案例。这种“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和打“死老虎”的做法, 实际上是“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是一种监督重点严重偏移的现象。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 本应以公权力为主要监督对象的舆论监督在这里被降格成了吸引受众“眼球”的手段。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除了经济利益的驱使, 希望通过博取受众“眼球”来增加广告创收外, 很大程度上在于那些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存在误区, 他们已经忘记了舆论监督最重要的使命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舆论监督也就被降格了。

二、重新认识舆论监督的重要功能

“舆论监督”一词是我国特有的。多年来, 国内众多学者对舆论监督进行了定义。在这其中, 笔者认为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对舆论监督的定义比较恰切。甘惜分教授认为, 舆论监督就是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 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 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社会权力, 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2]

透过甘惜分教授的这一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舆论监督的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 也就是各级党政机关。为了避免舆论监督“打苍蝇多, 打老虎少;打死老虎多, 打活老虎少”的现象, 新闻媒体应该将监督的主要对象锁定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公众人物”以及“他们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活动和行为。”[3]而像哪里丢了井盖啦, 哪个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啦这类与公权力和国家工作人员无关的芝麻小事, 都不能成为舆论监督的重点。一句话, 舆论监督最重要、最本质的功能应该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三、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的功能体现

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

2013年1月2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 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这一点从最近几年来查处的刘志军案、雷政富案和刘铁男案等一系列贪腐案件可以看出一斑。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而舆论监督则是法治社会中抵制腐败的一道有效屏障。2000年, 江泽民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指出, 清除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必须用法治的办法、用舆论监督的办法、教育的办法逐步地把它解决。”[4]而“透明国际”主席彼得·艾根先生在2003年度全球腐败问题报告中更是指出的, 记者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光有资讯自由并不足以抑制腐败, 如果没有一个时刻警惕的媒体、公民社会、无畏的调查记者和举报者的监督的话, 不管资讯怎样精确地处理, 腐败问题仍然会继续畅行无阻。”[5]

为了让大家对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笔者绘制了一个舆论监督作用机制流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舆论监督在反腐败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就在于任何贪腐行为通过媒体曝光, 可以形成广泛、公开的舆论压力, 从而促进相关部门对贪腐官员进行查处。正如人们常说的:“不怕上告, 只怕见报”。

(二) 舆论监督对制定公共政策和法规的作用

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社会公众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媒体认为重要的事件往往就会成为大众舆论重要的议题。当媒体集中报道一个事件的时候, 大众就会认为这个事件比其他事件更为重要。而当该事件成为全社会的议题时, 往往会从单一事件变成公共事件, 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公共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2003年3月, 在广州打工的大学生孙志刚因未携带暂住证被广州公安局收容。3月20日孙志刚在收容站被殴致死。4月下旬, 随着该事件被《南方都市报》披露, 以及众多媒体的转载和追踪采访, 孙志刚事件很快成为全国新闻热点事件, 并引起了众多法律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6]2003年6月, 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饱受社会各界诟病和指责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可以说, 正是“孙志刚事件”改变了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 而在这过程中, 媒体的舆论监督功不可没。

(三) 媒体的监督还可以成为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阀”

笔者从事舆论监督工作至今也有十多年了, 这十多年来, 笔者收到的老百姓寄来的投诉信不下千件。拆阅了这么多信件, 笔者的最大感受就是:老百姓的投诉渠道太少了!按理说, 信访局是群众投诉的地方, 可是, 群众到上一级信访局投诉的结果往往是被直接转到下一级的政府部门去处理, 而下一级政府处理反馈的结果往往是事情已经妥善解决, 可实际上却没有解决!在这些来信中, 不少群众都表示, 他们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找到我们媒体, 如果我们不能替他们解决问题, 他们将组织大规模上访, 甚至将用暴力手段解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利益分配失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固化等严峻考验, 各种社会不稳地因素层出不穷, 维稳的压力空前巨大, 能否维系社会公正, 给公众一个表达意见、宣泄情感的渠道至关重要。而舆论监督就是一个“社会安全阀”, 可以起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四、舆论监督是对其他监督方式的有效补充

在我国, 对公权力的监督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六大类:代议机关监督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政监督、司法监督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政党监督、公民与社团监督和舆论监督。在这六大类监督形式中, 舆论监督虽然排在最后一位, 却拥有其他监督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舆论监督对象更广泛;二是具有更大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三是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四是监督的效果更具威慑性。

当然, 舆论监督虽然优势很多, 却不能代替其他的监督方式。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 代议机关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政党监督被称为“刚性监督”, 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强制力;而舆论监督则是“柔性监督”, 不具有强制力, 只能是通过对监督对象形成舆论压力, 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才能达到监督效果。也就是说, 舆论监督只是其他监督形式的有效补充, 舆论监督只有和其他监督方式配合, 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由“柔”变“刚”。

摘要:舆论监督到底有什么用, 监督的着力点应该在哪里?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核心论点, 那就是, 舆论监督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方面的功能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认为舆论监督是一种柔性监督, 是其他监督形式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舆论监督,公权力,监督形式,作用

参考文献

[1]深圳罗湖原女公安局长接受男警员性贿赂被双规[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4-12-06/02075131881.shtml.

[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37.

[3]王强华, 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6.

[4]江泽民主席接受美国记者采访[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0-12/03/content_494826.htm.

[5]转引自展江, 张金玺.新闻舆论监督与全球政治文明——一种公民社会的进路[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95.

上一篇:影视后期制作下一篇:自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