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2024-09-18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精选12篇)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篇1

摘要:网络舆论监督作为媒体监督的一种, 在举报官员贪污行为、揭发官员滥用公权现象、抨击社会不文明行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自从其诞生之日起, 就不可避免地与侵害公民权益、干扰司法公正审判联系在一起。本文从法律角度剖析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 并就如何引导和规范网络环境下的舆论监督行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侵权,法律,规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舆论的传播途径也日趋多样化, 从传统的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 发展到通过网络传播。网民通过网络这个平台, 介入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 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现象。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新时期监督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一个新亮点, 同时这也可以视为舆论监督数字化背景下划时代的里程碑。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

2009年1月初, 人民网开展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 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 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 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1] 从人民网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 网络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纵观近几年的网上热点事件, 从“躲猫猫事件”到“郭美美事件”, 从“华南虎照”当事人周正龙被判刑到“天价烟局长”事件的处理, 网络舆论监督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入公众视野, 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 舆论监督形式多样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信息的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传播, 视频、图像、声音等为事件的真实性和影响力也提供了可靠保障。一方面,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贴吧发帖、论坛留言、网上签名等途径介入社会事务;另一方面, 随着手机上网、微博的发展, 博客和微信逐渐成为舆论监督的新渠道。

(二) 舆论监督范围扩大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的精神追求越来越丰富, 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网络舆论监督在我国的兴起极大地催生了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扩张, 民主已不再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号。从政治事件到公共事件, 从政界到司法界, 从道德到法律, 从网络到现实, 可以说网络舆论对于公权力的监督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三) 网民数量增长快速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16日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 达到38.3%。[2] 由此可以看出,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我国网民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壮大。

(四) 网络新生词语流行化

随着网络舆论的普及, 一些新生网络语言疾风扑面。从时事政治到百姓生活, 从电影文学到娱乐八卦, 一个个鲜活的热词充分的显示出民众对事实真相的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对广泛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忱。同时, 网络热词简练、传神、易于识记的特点, 不仅能达到轻易抓住公众的效果, 而且有利于网络热点事件的快速传播。在此之后, 很多热点事件均被一些新生词语贴上一张张流行性标签, 新生词语俨然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标志性特点。

二、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法律缺失

网络舆论监督的勃兴在推进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衍生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如何在保障网民言论自由权的同时, 对其行为进行规制, 将成为摆在法律面前的新的课题与挑战。

(一)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法律负环境

公民享有应有的法定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是我们这个逐步走向民主宪政和法治国家应当珍视的价值, 而“民主宪政离不开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自我实现”。[3] 然而, 当前许多网民打着道德审判的旗帜, 在网络上任意发表意见, 却并没有意识到在网络上传播个人信息, 传播不正当的言论可能会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使舆论监督有可能变相构成违法, 违背了舆论监督的初衷。我国虽然注意到了网络现行法律规制的不足, 并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 但大多数是从方便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的, 存在着立法规格较低、质量不高、法律规定滞后等缺点, 法律的监管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二) 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法律缺位现象

1.网络舆论监督侵权现象泛滥

由于某些人传播信息的违法和失德行为导致高度开放的虚拟网络世界里侵权现象一直居高不下。首先, 侵犯公民隐私权。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 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4] 在网络利用日趋便捷, 网络资料储存交换日渐普及的今天, 数字技术与即时通讯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 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一旦网络民主转化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对他人生活的刺探和骚扰, 网络舆论监督便显示出非同寻常的杀伤力。它好比有人在网上发出一张“通缉令”,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被数以千计的“网络猎人”放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以至于被搜索者的家庭住地、电话号码、工作单位等隐私信息被暴露和传播。当个人隐私信息被公布, 当事人往往会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面临巨大的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同时, 一些个人隐私信息也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违法活动, 给当事人造成潜在的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威胁, 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其次, 侵犯个人名誉权。名誉权体现了一种社会评价。所谓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应有的社会评价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社会良好评价或改善、改变不好评价的权利和维护名誉权不受侵害的权利。[5] 在网络时代信息分散化的结构下, 信息就是权力, 伤害他人的权力就分散掌握在每个网民手中。一般人的网络舆论不会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的, 但是在一些恶意或者过失的情况下, 网民往往会不经过法律程序进行网络审判, 把负面信息加以整合供人评论, 歪曲事实, 甚至会利用一些极度偏激的词语对被搜索人进行谩骂侮辱, 造成被搜索人的社会评价降低, 影响被搜索人的工作与生活, 侵害被搜索人的名誉权。

2.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法定权利冲突。

(1) 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

隐私主要是指凡公民个人身体及日常生活中与社会公众无关的, 不违背法律和公共道德而不愿意公开的情况。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了解权”。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6] 知情权作为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同时也是社会民主的基础。一个强调隐藏自己的隐私, 一个重视对他人情况的了解。从法律的层面上而言, 知情权与隐私权经常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发生冲突。具体而言, 知情权要求政府做到行政公开、官员财产状况透明。然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 当个人信息涉及到公共领域时, 尤其是政府官员信息, 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知悉其所想知道的一切信息, 建立在知情权基础上的了解诸多相关信息的自由权利越来越膨胀, 隐私权对知情权的抗辩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同时由于这两种权利边界存在的模糊性在法律上并未厘清界定, 使得两种权利的冲突更加不可避免。

(2) 言论自由权与名誉权的冲突。

“在一个社会中把言论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 也就在同样程度上限制了民主”。[7]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人们渴望社会公平、渴望政治民主。网络不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言论空间, 还创造了官方政策和公众舆论间直接对话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以及网络舆论控制的弱化使得言论自由进一步扩大化, 一方面网民们采用人肉搜索、语言暴力、道德声讨等手段对事件当事人进行猛烈的批评, 另一方面由于网民参与主体众多, 鱼龙混杂, 部分网民或为了充当正义卫士, 或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 对政府官员肆意攻击, 对政府机关过度贬损等现象十分严重。当然, 从民主社会的进程来看, 公众基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准则对当事人进行评价对政府进行监督这可以视为政治表达的进步。但是, 凡事过犹不及, 如果言论自由权被公众过度使用, 不该公布的公布了, 不该评价的评价了, 那么就可能造成对他人或政府名誉权的侵犯。此时, 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就和名誉权发生冲突。

3.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民主表达方式倍受公众推崇。然而, 近几年的网络侵权现象泛滥已经折射出我们的法律体系在网络舆论监督规范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白。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 必须采用一定的法律手段加以规制与引导。

(三) 加强网络侵权相关立法

网络舆论监督往往表现为对他人过失或错误行为的道德审判, 而这种道德审判一旦脱离了虚拟网络, 回归现实, 便触及人们的现实权利, 可能构成侵权。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舆论监督行为进行规范。从现行法律来看, 相关刑事法律规定已相对完善, 而民事法律规范还较欠缺。考虑到网络舆论可能涉及到许多人的许多基本权利, 对当事人的社会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我国法律有必要对此作出专门规定, 细化网络舆论侵权罪行的种类, 对哪些应付民事责任、哪些应付刑事责任加以明确说明。同时立法部门应当视网络舆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的不同分别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加以规定, 利用法律进行约束, 做到有法可依。

(四) 大力开展网络法制教育

加强网民的普法教育对净化网络环境具有关键性作用。虽然由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使道德压力降低了, 但是真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逐渐融合趋势证明, 加强网民的网络法制教育培养公众的网络守法意识能积极影响其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行为表现。培养公民的网络守法意识, 就是要求公众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尽可能全面、真实的反映事实的原貌, 迅速、准确、完整地传播所监督的事件, 为形成正确的舆论判断奠定基础。只有公民自觉守法, 网络舆论监督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和公众的耳目喉舌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 维护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只有公民自觉守法, 法律规范的实施才具有基础, 也才能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社会功能和实现法治成本的最低化。

(五) 实现网络舆论监督法治化

“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建设相结合, 始终将社会管理置于法治化轨道之下, 以法治理念为指导, 以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为支撑, 依法管理。”[8] 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 发挥法治的力量, 运用法律的手段规范网络舆论监督行为, 维护网络秩序的健康运行, 正是“依法治国”精神的全面落实。由于网络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 有关传统媒体传播的法律不能简单地移植到网络舆论的法制规范中。目前应抓紧修改现有的网络法规, 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制, 制定新的相应网络法规, 如网上举报机制、网上信息发布与处理规范、网上信息审查和监管等, 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规范体系, 为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和法治环境。

三、结语

善用者尽其利, 不善用者尽其弊。网络舆论监督作为新兴的网络现象, 是一把双刃剑, 在其发挥舆论监督、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强化社会道德压力等正面功能的同时, 也存在着扰乱社会秩序、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影响政府公信力等负面功能。针对网络舆论监督中的失范现象, 我们有必要采取理性的法律规制, 做到及时反应, 才能对其进行有序化控制, 才能保证网络舆论的理性发展, 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有序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程少华, 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 2009-02-03.

[2]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 2012.

[3]胡正昌.宪法文本与实现——宪法实施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124.

[4]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7:21.

[5]李霞.网络暴力的传播学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03.

[6]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488.

[7][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 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141.

[8]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J].法学论坛, 2010, (06) .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篇2

我国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有法律资源

长期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我国隐私权的文化、法律基础相当薄弱,我国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也较为淡漠,至今没有隐私权保护的专门立法,就更谈不上网络隐私权的专门立法了。20 世纪的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法律生活逐步走上正轨,隐私权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权利才逐步开始散见于我国的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个人意识的迅速觉醒,隐私权的保护问题逐渐突显在国人面前,并受到了学者的重视和立法界的肯定。目前,我国己初步建立了一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

首先,《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在保护隐私权方面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第 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里的“人格尊严”应当包括公民的隐私尊严;第 3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此条保护的是公民的安居权,也属于隐私权的内容;第 40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此条保护的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权。这些规定为保护公民隐私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我国民法并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民法通则》人身权一节中规定了各种人格权,却没有隐私权的规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缺憾。为了弥补这一立法缺陷,司法机关试图通过司法解释来填补这一空白,以期在司法实践中有所依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40 条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第 7 条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这是用名誉权的方式对隐私权进行的间接保护;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1 年 3 月发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隐私权作了具有突破性的解释。

该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即。人们认为“这是我国法律文件第一次明文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来予以保护。”但是,该解释仍未从法律上确立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民事权利的地位,隐私权仍不能与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并列,这又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再次,在刑法领域,《刑法》第 245 条规定“对于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第 252 条规定“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第 253 条规定“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在诉讼法方面,《刑事诉讼法》第 152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民事诉讼法》第66 条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上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 120 条规定“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都有关于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规定。可见,诉讼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隐私案件的不公开审理上;最后,在其他法律部门,涉及隐私权的规定有如下几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30 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妇女权益保障法》第 39 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

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在《残疾人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都设置了保护残疾人、消费者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条文,在这些关于合法权益保护的条文中,都包含隐私权保护的内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隐私保护制度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些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1997 年 12 月 8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 18 条规定“用户应当服从接入单位的管理,遵守用户守则,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同年 12 月30 日生效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 7 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 58 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2000 年 12 月 28日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的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可以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体现了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立法的成熟和与国际接轨的趋势。2005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的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第 20 条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遵守国家的保密规定,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对电子签名人和电子签名依赖方的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该条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保密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2006 年 3 月 30 日起施行的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第 9 条规定“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个人注册信息和互联网电子邮件地址,负有保密的义务。”对实践中网络用户收到大量垃圾邮件的情形予以关注,并对邮件服务提供者提出了保密要求。2009 年 12 月 26 日,备受关注的《侵权责任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 2010 年 7 月 1日起实施。

其第 2 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而民事权益则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和隐私权等权利。第 36 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领域对于民事合法权益的保护已经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对网络侵权进行规制,可以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法的进步。

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以及传媒应有怎样的隐私观念

引言: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格权,应该受到广泛的重视和保护,但是,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并无提及隐私权字眼的明文的条款。因此要了解清楚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传媒集团或传媒工作者在传递信息时,就要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拥有正确的隐私观念。据此,仅谈论一些个人看法,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敬请指正。

内容摘要: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没有明文的法律条款,侵犯隐私权的事件和案例也层出不穷,因此,从隐私权的含义入手,分析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更好的完善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使传媒树立正确的隐私观念。

关键词:隐私权、保护、传媒、隐私观念

一:隐私权的含义

要想了解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就应首先知道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的概念和理论,最初源于美国。1890年,美国法学家布兰代斯(Louis D.Brandis)和沃伦(Samuel

D.Warren)在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提到“保护个人的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感情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隐私权。此后,关于隐私权的理论,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承认。隐私权的概念慢慢的也就得到补充和完善。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格权,一般认为,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其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蔽性,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宁静权、私人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保密权以及个人隐私利用权。由此可见,隐私权在人格权利中的基础性和主要性。

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将隐私权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权利逐步开始规定在我国的宪法和其它的法律部门里。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我国关于隐私权的立法,至今没有相应直接的规定。对隐私权的保护,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规章中。现行《民法通则》颁行以前,公民的很多民事权利都未能受到法律的明文保护,更不用说隐私权。而现在我国民法作为最基本保护公民各项人身权利的法律却没有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而只是简单地规定了与公民的隐私权有关的肖像权、名誉权。而事实上,隐私权、肖像权和名誉权同属于人身权中不同性质的权利,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实际效力减少,隐私权寻求法律保障的实际可诉性、可操作性降低,不利于受害者请求司法救济。因此,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完善。

在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案例越来越多,隐私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事实上,面对隐私权纠葛案例时,要想很好的解决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从隐私权的宪法保护、民法保护、刑法保护、诉讼法保护等法律来看,还有很多漏洞,比如说,如果他人故意侵害公民隐私权,造成严重后果,则要受到刑法的处罚,我国《刑法》252条、253条对此有规定:隐匿、毁弃、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是我国以刑法间接保护方式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体现,但它并没有以侵犯隐私权罪定罪论处,而是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和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处罚。这表明还有很多严重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都没有受到刑法的保护。

三:传媒应有怎样的隐私观念

传播媒体简称传媒,传媒的科学定义是正确及时全面数据发现和传播、实验工具、调查手段。现在已经成为各种传播工具和机构的总称。

传媒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播信息,以达到信息被人所知,共享。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就有可能涉及到关于隐私权的问题,去挖掘他人不愿意透露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就传播了他人的私人信息,侵犯他人的人格权。

在传媒领域中,就很容易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这样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比如说,英国前王妃戴安娜与其男友在一群摄影记者的追逐下遇车祸身亡,这三名摄影记者也因涉嫌侵犯隐私权也被控。这类案件还有很多,比如说,未经许可偷排偷录,随意公开明星的年龄、收入等。

也有相关的专家学者说,现在传媒无隐私,尤其是在现在网络传播很发达的时候。辩称保护隐私已经过时了,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但是,据笔者看来,传媒应该保护他人的隐私权,树立正确的隐私观念,担起尊重隐私之责。如果肆意对他人的私人信息泄露,那么,会不会导致我们社会混乱,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人自危呢?因为你不知道,那天你的隐私就被曝光了。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传媒是权力启蒙的先驱和主导,应在在民众面前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做好风向标,引导社会向良好的发面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今天呼吁人们要尊重隐私权,大声疾呼与抨击侵权事件,但是明天却干着侵权的事情。言行不一,令人反思。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高速传递、泛滥的时代,传媒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倡导社会尊重隐私的文化理念。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是一个持久努力、坚持不懈的过程。

当然,要从根本上保护好隐私权,解决好侵犯隐私权的问题,还是要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检察日报:传媒应担起尊重隐私之责

尊重和保护隐私靠法律,也要靠文化。同时不能缺少对民众权利意识的启蒙,对捍卫法律权利的摇旗呐喊。对此,传媒应理所当然地践行社会责任。

隐私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拒绝、排斥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监视、窥探和防止个人私生活秘密、个人信息被披露的权利。获取他人数据、信息应当使用法律所不禁止的正当手段。制度语境里的隐私和文明是分不开的,隐私作为一项权利更是与文明社会相伴相生。在蛮荒的原始社会,隐私没有任何立足空间。隐私被尊重的程度如何,可以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尊重隐私成为区分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的界标。尊重个人自由和隐私权是文明社会的必要的道德原则。社会越是文明,人们越是对隐私权尊重,法律越是对隐私权提供周备的保护。

隐私作为一项权利,源于民主社会中的法律规定,但隐私应受尊重内里的要求却首先是从社会文化和道德伦理方面开始的,也与人的自然权利不可分割。我们常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营造尊重隐私的氛围依靠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来完成的确是千真万确的。只有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具有尊重他人隐私的自觉意识和习惯,这个社会才真正称得上是文明社会。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无疑是重要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法律保护的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法律的威权功能往往表现在事后补救和事后警示,惩罚说到底只是一种对既成事实的法律评价和处理方式,本质上于事无补。而且宣告性的法律权利必须通过司法正当程序才能最后实现,争议法律事实的确认必须有相应的证据作依托。事实上,尊重隐私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可以说尊重隐私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法律来促进权利体系建立的关键不是求取权利的形式和权利的多样种类,而是催生内在的法律精神。这种法律精神意味着文化建设、传播与生长至关重要。

传媒是权利启蒙的先驱和主导,在启蒙的过程中不能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目前,我们俯拾即是:今天你可看到媒体在启蒙民众要尊重隐私权,在大声疾呼与抨击侵权的事情。而明天却看到它也在干着侵权的事情。这令人反思:我们这个社会和所处的时代,有没有可以遵循的一以贯之的尊重隐私的文化理念?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东西背后有没有现代法制理念作支撑?诚然,这不能完全怪罪传媒而主要应归责大的文化环境,毕竟,传媒本身也需要现代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启蒙。

启蒙变得如此重要,不仅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和传统习惯中缺少一些基本的民主基因,还因为扫盲的普及是行使民主权利的条件之一,语言普及的差异性和语言的多样化依然是中华民族民主启蒙的一个障碍因素。社会文化和伦理制度中缺乏尊重他人隐私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中缺乏政治文化中以人权、自由、民主为主导的“人权原教旨主义”。长期的群体和集权式文化与政治传统,导致中国社会的权利意识包括“隐私意识”薄弱,甚至很多人时常无意识的言语与行为都会触及别人的隐私问题。

法律保护隐私的权利与社会文化主导的尊重隐私习惯一脉相承时,法治的目标便很容易实现。因为文化对民族的影响力远比法律制度更持久、绵长和顽强。变动不居的大千世界何以时刻保持有序运转性和惯常地前进性?这其实皆缘由社会文化因素所决定。民族文化形成巨大的惯性,成为社会演进的动力源。文化成为支配庞大社会体系规则运行的基础性要素。既有形又无形的文化和伦理主导和左右着社会对个人隐私权的态度。

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篇3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况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念

我国《著作权法》中提到,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许多学者对网络著作权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也有的学者指出“网络著作权就是因网络而产生的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其文学、科学、艺术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网络著作权是著作权的一种新形式,作品以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传播方式向大众传播。

(二)网络著作权的特征

1.无国界性

由于国际互联网的世界性使知识在互联网上无国度的公开,实现了资源共享,这与传统的著作权存在很大的区别。在网络上运行的信息无法判断适应哪国法律、在哪国生效。所以网络作品的地域性特征实际上已不存在。网络作品只要在网络上发表就在世界范围内公诸于众。

2.极易复制性

作品只要在互联网上发表,用户就可通过网页下载作品,所以网络作品的复制极为容易,而且几乎没有成本,这使得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十分困难,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权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网络作品可以无限制地复制使得网络著作权难以适用传统的著作权的权利用尽原则。网络用户脱离了有形载体,与传统著作不同,网络用户可以将得到的作品载发送出去,所以不适用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

二、网络著作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网络著作权人和使用人之间的矛盾

网络著作权保护是为了在虚拟空间中调整法律关系,使得著作权人的利益不至于因新的网络环境的传播而收到影响。在此同时能够使大众更加真实客观的看到网络作品。在此情况下,网络著作权与使用人之间就存在一定的矛盾。然而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它可以通过双方的利益均衡调整和相互妥协从而达到一定的平衡点通过“合理利用”它既能保护著作權人对作品利益的享有,又能够共享作品带来的精神成果。

(二)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层出不穷

一般网络用户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与一般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相类似,都是对著作权人身权利的侵犯,还表现在对著作产权的侵犯。这些事件层出不穷。

(三)网络著作权纠纷的举证因素

网络著作权的特性使得网络的举证因素困难,一旦发生纠纷,其举证难度将加大。当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特设义务时,才构成侵权。因此网络服务者和用户应当积极履行义务。

三、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和防范措施

(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树立版权意识

从外部来说,单纯依靠法律和技术条件加强对于网络著作权保护,很难有所成效,我们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去约束年轻人的行为。再者,从内部因素来看,导致网络缺失还有一重大原因是网络社会整体道德缺失。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言论的随意扩大,有时候会忽略到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因此,应该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进行思想教育,建立有序的网络著作权环境。

(二)完善相关立法,改善配套司法机制

权利的扩张与权利相辅相成。著作权在增强信息传播权、技术设施等的同时,却没有增加相应的限制权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著作权立法存在很大的失衡与缺陷。同时,法律在赋予著作权人网络新权力的同时,相应的赋予网络使用者和传播者新的权利。这需要对网络著作权的实践情况加以改善。

(三)采用技术手段加以保障

技术手段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来保护网络著作权。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去限制信息的膨胀和传播,减少对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

(四)加强网络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经过授权后,可以集中行使著作权人权利。这样提高著作权人作品使用效率,提高作品宣传。促进集体发展,促进著作权规范有序发展。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篇4

1.1 网络舆论概述

1.1.1 网络舆论及其特征

给网络舆论下定义,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舆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专题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给舆论下的定义是:“舆论是一种常常难以确切的科学分析的集体现象,这是同人的社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舆论既不是暂时无变化的,也不是从地理角度上构成一个整体的”。此外,毕一鸣、骆正林指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局或空间范围内,公众对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开发表的,消除个人差别的,多数人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有人这样定义网络舆论:“所谓网络舆论,它是一种事实或者意见通过公共论坛传播与流动并被广泛接受的状态,公共论坛是各种形式的开放的言论管道和集散地,可以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的传播媒体,也可以是新兴的互联网”。有的学者指出:“网络舆论不仅是互联网上形成的公众一致的意见,而且是遍及全球的无声意见的交互过程”。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意见与网络传媒相结合的产物,所有的网络舆论都对社会发展历程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基于舆论与网络舆论的诸般定义,可以抽象的概括出网络舆论的特征:1网络舆论是以网络兴起与发展为基础的。这是网络舆论的首要特征,也是网络舆论的最明显的特征;2网络舆论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与众多性。由于网络的即时性与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论的主体具有不特定性,网民多半不只在一个IP地址上网,也就无法具体确定网络主体。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导致网络普及范围变大,网民数量增加,人数众多,对于公众意见的表达更具有代表性;3网络舆论的自由空间过大,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前文述及的网络虚拟性,难以确定具体的侵权对象,导致法律规制环节薄弱,公民侵犯网络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典型的例子便是“网络水军”。

1.1.2 中国网络舆论现状

在中国,网络的长足发展是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舆论也是在这一个时期内产生和发展的,特别是各种聊天工具以及各色的论坛的产生,都对网络舆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国家立法的滞后性,导致网络舆论的发展不能得到国家法律的规制,网络舆论领域发展混乱,公民的言论自由不受限制,公民的各种民事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网络纠纷频频发生,“鲁若晴”便是网络侵权的典型。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1.1.3 网络舆论规制缺失之原因

制度约束的缺失是网络舆论的一大现状,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立法滞后。中国遵循成文法主义,在司法活动中审判人员的审判活动都以现行成文法为依据,严格限制审判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此项政策虽能确保公平正义的更好实施,但是立法滞后性的特点却决定了现实生活中出现新问题的法律适用的问题。网络舆论的发展日新月异,相伴随的问题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怎样立法既能确保法律的稳定性又能应付现实生活的各种复杂的新情况,成为立法技术必须解决的一对矛盾。

2法治的初级阶段。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法治也属于初级阶段的范畴。无论司法机关、执法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都处于一种低素质阶段。公民对于权利意识还比较淡薄,面对网络侵权,被侵权人比较习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当事人的“软弱可欺”更是助长了侵权人的侥幸心理,因此网络舆论的发展才逐渐朝非理性的方向发展。

3缺少理论支撑。网络舆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性定论,各种学说大多是一家之言,难以采信。对于网络舆论的规制建议也大多是援引传统舆论形式的规制方法,很难将网络舆论的特性全面概括。由于法学学科的全面性,法学研究人员大都百家争鸣,尽取所长。针对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一部分学者以其内容偏繁为由而避之,导致网络舆论规制理论研究的断层产生,难以给国家立法机关立法活动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导致立法活动举步维艰,网络舆论长期难以规制。

4意思自治的泛滥。网络私权属于民法范畴,在民事领域奉行司法自治。公民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事权利,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是否违法难以精确的界定;民事纠纷又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这就导致公民行使权利界限不明,处理纠纷方法不当。因此,在民事领域,适当打破意思自治原则,对于净化法治环境,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具有很多大的作用。

1.2 网络隐私权概述

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国内外学说也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究其本质与传统的隐私权是一致的,只不过网络隐私权的基础是网络传播,赋予了隐私权以新的内容,其基本特性与隐私权无异,但是在具体的特征方面,网络隐私权又有其自己独特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网络隐私权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受侵犯的可能性大;2网络隐私权面对的是不确定的网络使用者,侵权人确定困难;3网络隐私权侵权方式多样,且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4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与社会舆论连接在一起。

网络隐私权作为传统隐私权的一个分支,在民法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公民的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网络隐私权是在网络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被赋予新的内容的隐私权利,它的特征也表明了在民事活动中网络隐私权亟待国家立法的保护。网络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难以正常有效的得到保护,在被侵权以后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传统隐私权难以比拟的,近年来的人肉搜索横行无惧,网民甚至要把这种搜索方式上升为网上舆论监督有效的方式。这其实是网民为了猎奇的一种掩饰说法罢了,在现实生活中但凡发现一些细微的琐事,动辄人肉搜索,公民的大量隐私信息被公布在网上,当造成严重后果后又以正义无罪为自己开脱,其实这是社会舆论的变态化非理性发展,这已经不属于舆论范畴了,而是侵权行为法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表明,在网络领域,侵犯公民的民事权益是要负侵权责任的,网络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种重要的民事权益。

2 网络隐私权纠纷多发之原因——立法缺失造成的网络舆论混乱

网络隐私权侵权纠纷之所以频繁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立法的缺失。国家立法的完善是贯彻有法可依的前提,在法治国家,强制性规范为禁止性规范,任意性规范为倡导性规范,在国家强制性规范规定的其它领域,公民便可涉足。在当今立法体系下,并没有任何一部部门法对网络隐私权做一个系统的包含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规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笼统性,难以具体应对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诸种行为,因此,仅靠《侵权责任法》是难以有效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的。网络隐私权立法制度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网络舆论环境恶化,各种网络隐私权侵权纠纷多发而又难以有效规制的现状。此外,网络技术发展有限,网络身份的虚拟性以及公民的法治意识淡薄等等也是导致网络隐私权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

3 两大法系对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比较

3.1 大陆法系之规定

以日本为立法例。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崛起的经济强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也有其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尝试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成立了“私生活保护研究会”,并且在1982年制定了《个人数据信息处理中隐私保护对策》提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的五项基本原则,依次是:1明确责任原则,个人私生活信息的保护和相关的管理人员的监督的责任都应该明确具体;2正确管理原则,就是在收集、储存、使用等个人的隐私资料的时候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确保切实有效以加强安全保障;3个人参与原则,个人在使用自己的隐私资料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的资料存在的状态以及使用情况,防止个人资料的流失以及不当使用,给当事人造成损失;4限制收集原则,即不管是个人、组织、以及国家在收集他人的隐私资料的时候,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用途,不得收集与目的用途无关的信息,除此之外,还有限制具体的范围,过程必须合法;5限制利用材料原则,在利用个人资料的时候,不能无限制的利用,而是应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此五项原则是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纲领性原则。在具体的网络隐私权方面,日本又于1998年通过了《有关行政机关保有的与计算机处理有关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具体规制公权力机构在网络行政行为,保护公民的基本网络隐私权。同时,日本的通产省于1994年发布了《有关民间机构计算机处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指针》,虽然只起到民间的指导性作用并不具有法律的普遍约束力,但是对于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英美法系之规定

以美国为立法例。美国是一个比较重视个人隐私保护的国家,在规制方式上为行业自律的模式,由相关行业制定规章制度来规制业内行为,因此相对于立法来说,美国更倾向于选择行业的自律管理。早在1974年,美国就颁布了《隐私权法》,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全方面的保护,成为美国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基本立法。1986年美国通过了《电子信息隐私法案》,是早期处理网络隐私权的重要法案,该法案规定了侵害公民网络通信隐私权的解决办法,以及违法阻却情况。1998年,美国商务部发表了《有效保护隐私权的自律规范》,它要求网络经营者建立保障用户隐私的自律制度,切实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美国联邦委员会甚至认为这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最好的方案,可见美国对这种方式的推崇。

对比两大法系来看,美国模式主要是依赖于民间的自律管理来规制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一旦出现网络侵权,首先做出处理的应该是相关行业而不是司法机关,但是对于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最终还是依赖于国家的司法机关,因为民间自律行业毕竟不能代替司法机关的强制力与权威性。对于日本模式来说,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主要是靠法律的保护,一旦出现网络侵权首先应该启动的是国家的司法系统,这是与美国模式最大的不同。

4 中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及完善建议

4.1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如前所述,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我国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较为淡漠,而中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可以说是一大创新,但还是不能具体有效的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具体来说,中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具体规制主要可以规制为以下几点:1没有体现“网络隐私权”的概念,而是利用传统立法来保护;2在民法的各项人格权的内容中,并没有具系统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只有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隐私权,遇有相关侵权,难以是根据具体侵害来确定侵权人的具体责任;3司法审判较为重视。在名誉侵权方面,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时候有关涉及公民的个人隐私的时候可以不公开审理,其中不乏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

在网络舆论界,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很容易被公之于众,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形成了非常尖锐的矛盾,但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权利,受到宪法的最高的保护。相比来说,公民的隐私权的立法滞后性使得二者的力量对比失衡,隐私权与言论自由冲突时,公民动辄以言论自由当做保护伞,屡屡侵犯公民的隐私秘密,使隐私权处于风口浪尖的地步,网络隐私权更是难以为继。

4.2 网络隐私权的法理探究及相关立法完善建议

网络隐私权是一项公民的人格权利,《民法通则》规定了各项的人格权利,但是并没有规定公民的隐私权,《民法通则》是在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当时国内法治破坏严重,该法是在立法技术非常粗糙的情况下通过的总另行规范,所以难免会造成立法疏漏,笔者认为隐私权没有被规定于该法,应该就是立法的一大缺憾。

由于网络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加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促使我国与世界接轨势在必行。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谈网络隐私权的立法问题。

4.2.1 确立立法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原则

隐私权的立法缺失是我国当今隐私权保护问题的一大现状,虽然在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等法律部门中都有有关隐私权的相关概念,但是隐私权的具体概念却极其隐晦,难寻其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和第三条规定:“违反社会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隐私权的相关保护及其简单,很难形成体系,也就很难给当事人以充分有力的保护。此外,美国的行业的自律模式主要是规制企业的行为,政府很少干预,而且只是对企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而不涉及个人的行为规制问题也是很难从根本上来解决隐私权易受侵害的现状。根据中国的现状以及借鉴国际做法,笔者建议对于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规制问题,应当实行立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考虑到中国法治实行时间较短,法治基础薄弱,立法模式应该占据主导的地位,行业的自律模式只是起到辅助地位,出于对网民的行为规制的考虑,在民间亦应当建立自律管理系统,弥补美国自律管理模式的缺陷。

4.2.2 规范“隐私权”立法

由上文介绍可以得知,我国侵权责任法已经承认承认隐私权的存在,只是相关法律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定,难以形成体系,当今最重要的问题在民法通则以及各民事单行法中引入“隐私权”的概念,完善人格权的内容,在网络立法以及侵权责任法中引入“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对网络隐私权实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在相关法规中明确的规定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收集、使用、处分以及保存的程序,网络运营服务商和个人在使用网络信息的相关权利义务,个人信息的披露方式和界限以及侵权救济的具体方式。

4.2.3 立法规制网络舆论

论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 篇5

关键词 网络 著作权 侵权 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06.137

21世纪是一个以国际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时代,研究表明人们越来越把工作、生活中更多的内容转移到了网上。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己经渗透进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今天的社会,网络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从广泛的角度来讲,在互联网上进行流传的任何消息都可以成为著作权应该保护的客体。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有关著作权的法律制度受到了互联网的强烈打击。现在网上侵犯著作权的案件情况层出不穷,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怎样利用网络的公开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为著作权人、为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好的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目前理论界对网络著作权进行研究探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一、网络著作权内涵及特征

顾名思义,所谓网络著作权其实就是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也就是说它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依托,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各种文学艺术的创造写作,这些互联网作品所享有的出版的权利、署上自己姓名的权利以及对作品进行修改的权利等等。

从深层次角度来看,网络著作权仅仅是对原来的传统著作权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又一存在形式,它们两个之间在本质上而言,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网络无限的开放性以及交互性、无地域性等等特点,网络著作权也显示出许多与传统著作权相异的特点:

网络著作权具有开放性。与此不同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具有排他性或独占性,从传统的意义上而言,著作权是专属于创造写出该作品的人所有,任何其他人在没有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之前,不能对该作品进行任何的处分行为。但是互联网是开放的,对于任何人无论其在什么地方,只要可以连接互联网,互联网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开放的。作为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表的作品,如果该作品没有设置任何的技术壁垒,那么任何可以连接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在连接互联网的时候对这些互联网作品进行浏览阅读,甚至可以进行下载打印等等,而这些都不必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许可。这也就让传统的著作权的排他性被严重削弱了。

网络著作权具有跨国性。而地域性却是传统著作权不可或缺的一大特性,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著作权都是基于某一个地域内的法律才产生的,因而这个著作权也就仅仅只在这某一个地域内的范围受到应有的保护。也就是说只要超出这个地域的范围,其与该作品有关的著作权就不再受到这个地域内的法律的保护。与传统的著作权不同的是,网络著作权所依托的互联网具有交互性、无地域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人们无论在哪个地域内,只要他连接上互联网,就能够很容易地将他的网络作品经过互联网发表到另一个地域内的`网站上。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在国际互联网上发表的作品,很难对该作品的发表国进行确定,进而在著作权侵权行为发生之后更难以确定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问题。也就是说网络使得著作权的地域性开始变得模糊。

二、网络著作权侵权表现形式

网络著作权侵权有很多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从侵权主体方面入手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进行详尽的分析。根据网络著作权侵权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侵权的表现形式分为网络服务者的侵权、网络管理者的侵权和网络使用者的侵权。

(一)网络服务者的侵权

所谓网络服务者的侵权主要包括网络内容提供者对著作权的侵权、网络联线服务提供者对著作权的侵权等。所谓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是指通过网络向网上的使用者即用户提供信息的人,而这种侵权的方式主要是指网站的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或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将他人的作品或成果直接上传到网络上,提供给其它的网络用户,以便达到其下载或者浏览使用之功效。而网络联线服务提供者的侵权则相对更加的复杂和麻烦,并且在真正的侵权认定时要考虑的因素和方面也更多,即只有在ISP对侵权行为确实了解,并且是在知道了侵权的发生之后没有做出任何提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放任其继续进行,并且在技术或者其他方面对侵权行为进行协助时,才要其承担网络服务者的侵权责任。

(二) 网站管理者的侵权

网站管理者的侵权也是依据其工作的内容及方式而衍生的,由于网站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是编辑、制作和发布网站的信息,同时还肩负着对整个网站的综合方面的管理和治理。在整个编辑、制作和发布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对著作权的侵权和侵害。例如,网络管理者在网上发布由其制作的汇编作品时,往往会选用某一话题的相关内容的已成作品甚至是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汇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著作权人的权利则往往会引发著作权侵权的现象,从而破坏著作权人的权利的切实实现。

(三)网络使用者的侵权

浅析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6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

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主要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它伴随着英特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新的难题,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比传统隐私权保护更为困难。

一、网络隐私权的涵义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而在网络环境中,要实现对隐私权的保护比现实生活中更为困难。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拥有高超计算机手段的人能够入侵其他人、企业甚至国家机关部门获取极度隐秘的信息。网络中的隐私权是自然人在网络交流活动中依法享有个人信息不被侵犯、泄露、利用、收集的权利,同时在网络上也严禁公开个人敏感信息、图片以保护公民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所以网络隐私权中所包含的内容与现实中隐私权的法律条款一致,都是由知情权、选择权、支配权、安全请求权以及赔偿请求权所组成的。在网络隐私权中对有身份认证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禁止任何人对私人信息的知悉、公开、使用等侵犯个人隐私资料的权利。网络用户能够在网络生活、工作中,按照个人的意愿参与或者不参与对社会不造成损害的活动,任何人不得进行干涉或者支配他人意愿。在网络隐私权中每一个人甚至是网络服务商都不能窥探、泄露、公开、支配其他个人的私事活动。最后,在对私人领域的保护上,如果有人对个人私密信息进行入侵、篡改、破坏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国家在为了维护网络领域的公共利益安全问题上,对网络进行监控触犯到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时,若情有可原可依法免除操作人员的责任。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民人数不断增加,城市中的网民普及率每年都成正比例增长趋势。同时,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网络模式也随之产生,利用手机上网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网络形势的发展,给网络隐私安全上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且我国在网络的有关法律制定上相对比较落后,尚无完整的法律法规给予隐私权保护。

在我国法律条款中仅仅只是在《宪法》中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条中规定公民的个人隐私信息、家庭状况、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得受到侵犯。而在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出台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第七条明文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一百六十条规定中表明,就算只是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透露某人的隐私,造成对某人一定的人身伤害,也是触犯了公民的名譽权。对未成年人和妇女的隐私保护中,《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在《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这些法律条款都只是间接的对隐私权进行保护,并没有明文涉及到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法律法规也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别的问题,如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第十八条规定:“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对于个人通信资料上的保护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第七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八条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对于信息企业法律规定中指出,电子电信服务企业不得将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在没有得到用户同意时向他人泄露,从事其他违法犯罪的行为,电子电信服务企业要严格保管好用户的私人信息资料。

三、制定网络隐私保护法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个人信息资料的泄露。当用户在访问一个网站时所注册的个人信息会发生泄露,导致用户的资料被其他的个人或组织所获取。更严重的是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偷取用户的个人密码收集他人隐私信息。第二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个人数据的再次开发利用。某些企业从网络上收集到用户的个人数据后,通常会制作出一个专门用来存放个人信息的数据库,某些不法分子盗取这些数据库后,对个人信息资料进行二次加工,再进行一些商业行为,如公司之间将个人信息数据进行交易、买卖。

个人隐私的泄露,危害到网络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在21世纪初,美国TRUSTe的一个调查中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用户最为担心在网络上购物时个人的隐私信息会发生泄露,真实姓名及密码遭到盗取,造成财产的损失。而如今网络偷盗案件也成为各国安全机关最棘手的问题。

四、结语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篇7

网络虚拟财产, 就是指互联网当中存在的具有虚拟性与价值性的物品。比如游戏账号, 装备, 金币等物品等, 它们因为只在互联网上存在, 仅仅由一些数字、符号、以及代码所组成, 所以具有虚拟属性, 但这并不意味这它不具有价值性。虚拟财产的取得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用户向网络运营商购买游戏币点卡账号等, 二是用户之间交换或者买卖的虚拟物品, 或者现实物品。两种取得方式一种是通过用现实货币与虚拟货币实现比例兑换, 一种是通过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才能得到, 所以其具备价值属性。

二、我国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现状

在我国, 网络虚拟财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由于现行法律包括《宪法》和《民法通则》只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予以认可, 并没有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做出明确规定。并且丢失网络虚拟物品的赔偿, 在我国现行法并没有明文规定, 对于现在发生的这种纠纷赔偿案例, 网络运营商一般都不与提供帮助, 而法院法官暂时也找不到明确的法律条文支持财产损失人的诉讼理由。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运营商开始使用各种软件来保护公民账号安全, 亦或是现在的网络实名制, 但都因为网络其虚拟属性无法认证真伪而形同虚设。

三、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的界定

财产是一个典型的法律概念, 它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为财产权。因此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一定会涉及到财产权的问题, 如何界定虚拟财产所依托的法律权利的权属, 对此理论界存在着三种争议既, “物权说”“知识产权说”以及“债权说”。但于三种学说都不能全面的概括网络虚拟财产所包含的全部, 仅是从网络虚拟财产所具备的某一属性切入进行论证, 由此看来,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必须根据其特有的属性来制定专门规定以及立法进行保护。

四、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侵害手法

不法分子对公民虚拟财产进行不法侵害的手法大概分为两种, 一种是通过语言方式骗取玩家信任, 如“彼此熟悉”“一个地方的”“一起玩那么长时间”的理由, 骗取玩家先将具有虚拟价值或实际价值的物品无偿或不对等交易给自己, 然后通过同伙转移、下线、删号、装作不认识不承认的方式来否认与玩家曾有过交易行为。受侵害人一般对于这种骗取方式只能怪自己交友不慎, 自认倒霉, 而不法分子正是抓住受侵害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以及网络的虚拟属性为所欲为。但笔者认为, 无论通过什么手段, 首先这是一种利用言语骗取他人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应属于诈骗行为。其次, 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讲, 如果有玩家投诉此类事件, 运营商调取其两账号的交易记录来证明交易存在是简易可行的, 但由于大多数运营商嫌麻烦, 一般都会借口称调取不到, 或者说已经删除交易记录等等。这是运营商的一种不作为行为, 其作为网络运营单位, 有义务为公民调取其交易资料, 保护其合法权益。其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所以如果不法分子诈骗数额较大, 已经构成犯罪, 运营商也应当承担一部分对于玩家的民事赔偿以作为自己监管不力给玩家造成损失的补偿。

另一种就是不法分子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的方式, 在受侵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盗取其虚拟财物或者现实财物的方式。笔者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属于刑法所称的“公私财物”, 对于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罪。盗窃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秘密窃取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 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将盗窃罪的客体限定为公私财物所有权。从主体和主观方面来看, 只要行为人年满16周岁以秘密窃取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是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的。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所针对的客观要件, 主要包括行为的客观方面和所针对的客体。根据我国刑法, 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 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就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方面而言, 虽然网络是虚拟存在的, 但其对应的用户确是真实存在的公民, 在一定程度上其所持有的账号以及装备等虚拟物品也属于公民的私有财产。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就客观方面而言, 行为人通过植入木马程序、盗窃公民账号以及发布伪造信息等方法施行盗窃行为, 一般并不为他人知晓, 可认为是秘密窃取的行为。但从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来讲,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或多次实施盗窃行为才能构成犯罪。但如何对虚拟财产数额认定以及如何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价值评估是现在对于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是否认定为盗窃罪的一个最重要问题。网络虚拟财产其虚拟性的特点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就虚拟财产数额认定来讲, 除去用户与网络运营商进行现实货币与网络货币的等比例交换的交易外。大部分的虚拟财产都具有价值的不确定性, 大多数会随着时间的长短以及供求关系发生改变。例如某网络游戏中甲盗窃某装备时现实价格为5000, 但因为供求关系改变在立案侦查阶段就已经跌至500。这样对于认定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是否达到一定数额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其次由于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调查取证十分困难, 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一般以犯罪嫌疑人供述为主, 但犯罪嫌疑人往往抓住其取证困难或者无法取证的漏洞, 避重就轻仅供述公安机关所掌握证据的犯罪事实, 这就导致公安机关认定多次存在很大的困难。笔者认为, 就对于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罪行来讲,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无需考虑是否为多次盗窃以及盗窃数额大小都应当认定为盗窃罪。量刑方面可根据盗窃金额大小来衡量量刑的多少。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数额认定应该认定为盗窃时的现实价格, 要考虑时间与供求关系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影响, 最大程度保护公民的合法财物。

五、对于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建议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的出现确实超出了法律所预测的范围, 这样法律的滞后性便显现出来, 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现在的法律资源进行参考与借鉴, 以寻求解决的方法, 而不能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以缺乏法律根据以及没有明文规定来作为一个万能公式简单的排除。笔者认为, 结合我国现行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完善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一) 将网络虚拟财产明确划分为刑法中对于财产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九十二条中对公民私有财产的范围的规定 (1) , 笔者认为, 应当将网络虚拟财产划分进本法九十二条第四款之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虚拟财产与股份股票以及债券由相似之处, 他们都可以实现与现实货币之间的兑换。同时还要通过司法解释等办法将网络虚拟财产进一步细化, 使司法机关可以有法可依, 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害。

(二) 完善盗窃罪犯罪对象的规定

1997年刑法盗窃罪中的财物限于有形财物, 而对于电力、天然气的无形财产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 是通过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加以确定的, 而虚拟财产其也具有财产属性。笔者认为应当同样通过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完善其犯罪对象, 使网络虚拟财产作为财物加入犯罪对象之列。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综上所述, 从刑法上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是切实可行的, 只有通过刑法对网络虚拟财产给予明确的保护, 才能有效的遏制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频频发生。但对于保护网络虚拟财产而言, 仅仅依靠刑法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通过完善立法, 以及加强各部门的网络监管, 以及网络运营商的自我完善等各方面的努力, 共同网络虚拟财产, 以维护网络虚拟财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六、结论

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无论是世界范围还是我国均属新兴问题, 我国立法尚未对该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目前只能从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和刑法条文的结合处寻找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方式。随着我国信息网络建设法治化的发展, 对于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等网络犯罪问题的规范应在我国立法中占有一席之地。

摘要:当今社会,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 网络已经在人们生活娱乐中重要地位, 网络交易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迹象, 网络虚拟财产也由此产生, 人们开始花费现实货币来兑换虚拟货币以获得虚拟装备或物品, 亦或是将现实货币存放于虚拟平台上用以购买虚拟或现实商品时方便使用。但是网络虚拟财产的产生, 也使不法分子觉得有利可图,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 来偷取或者骗取公民网络虚拟财产。网络虚拟财产其法律属性符合我国对财产的界定, 其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关键词:虚拟财产,法律属性,虚拟属性

注释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8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述

(一) 隐私权的概念及特点

隐私权是指不愿意让他人知悉自己的事情、信息等生活领域内的事情。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不包括单位, 其客体包括私人生活的空间、个人的有关活动和个人的信息。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生活安宁权、信息保护权、个人隐私利用权等。

(二) 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具体内容及特点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应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的一种人格权;也指不能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的信息等。

网络隐私权有以下内容:

1.知情权。用户有权知道网站收集信息的目的以及收集信息如何使用, 并且有权知道关于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只有用户知道了以上信息才能保证用户的知情权是完整的。网络隐私权的基本权利就是知情权。

2.选择权。网站在收集信息前需要告诉用户, 用户可以决定是否提供相关信息以及提供哪些信息。用户可以决定提供全部的信息, 也可以是局部的信息。

3.控制权。网站在收集信息时必须告诉用户, 否则就侵犯了其权益。用户有权撤回已提供给网站的个人信息, 信息主体对个人数据始终保持决定权。同时, 为了保证个人信息资料的准确, 用户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查阅个人信息, 并更正错误的信息, 同时, 未经本人的同意,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公开其相关的信息。

4.安全保障权。网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当网站不能保证用户的信息资料安全时, 用户有权不让网站使用其信息, 当个人信息被非法使用时, 用户有权选择维权并获得相应损害赔偿。

5.获得救济权。当个人的网络隐私受他人侵犯时, 其可以选择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其权利并通过法定程序获得相应的救济。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领域的延伸, 其除了有一般隐私权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容的广泛性。网络隐私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年龄、身高、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财产状况等与个人相关的资料, 还包含一些新兴的网络数据, 如IP地址、用户名称、电子邮件地址、上网的账号、QQ号、微信号等。

2.形式的广泛性。网络隐私权的存在形式突破了传统隐私权中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的私人事项, 有关网络中的个人数据、个人信息、个人生活领域均成为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3.人格、财产的双重性。一般的隐私权受侵害后对权利人造成的损害主要是精神上的, 但网络经营者以盈利为目的, 网络隐私权受侵害后对权利人不仅造成了精神上的损失还造成了财产上的经济损失。

4.变化性。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隐私权的范围也容易受到时间、地域、文化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网络隐私权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

5.责任主体范围的广泛性。承担相关责任的侵权主体除了信息收集者和非法使用者等, 还包括网络服务商、网络内容提供商, 其主体的范围相对于一般的隐私权更广。

6.脆弱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于个人隐私的侵害比以往更为方便和快捷, 隐私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困扰之一。由于网络隐私权的性质具有财产性, 因此, 在一些利益驱动下, 网络隐私不能很好地得到相关的保护, 对其的侵害有脆弱性。

7.影响的广泛性。由于受传播方式的限制, 一般个人信息的传播范围是有限的, 但由于网络的普遍性和传播的迅速性, 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范围是难以控制的, 其遭受侵害的后果也是难以预测的。

二、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方式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的特有的性质使得网络隐私权极易遭到侵害,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 个人的侵权

个人未获得授权而公开或传播他人的隐私或商业秘密。近年来, 众多网民参与的“人肉搜索”就是暴露、转载私人的信息, 其就是侵犯隐私权的典型。

(二) 网络经营者的侵犯

网络经营者在没有用户许可的情况下, 收集或保存用户的个人信息;未及时删除或屏蔽他人在网站上发表的公开他人隐私的言论, 而是对此言论采取放纵的态度;未得到用户的允许就将用户的个人信息提供给网络经销商、中介机构, 此行为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三) 商业公司的侵权

某些专门从事网上调查的商业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使用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浏览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和内容, 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 建立庞大的资料库并将其出卖给其他机构和个人, 以牟取商业利益。

(四) 设备供应商的侵权

有些设备供应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自己生产、销售的产品中设计了互联网跟踪工具, 用此种方式来收集用户的信息资料, 侵害了用户的隐私权。

(五) 黑客的攻击

未经授权的黑客进入别人的计算机系统, 窃取或篡改用户的个人信息, 截取或复制正在传递的信息, 甚至通过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的方式来破坏别人计算机系统, 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三、国外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 各国政府对于隐私权保护的侧重点不同, 主要存在以保护信息产业发展的美国行业自律模式和保护个人隐私权益的欧盟立法规制模式。

(一) 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

美国实行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 以鼓励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行业自律模式是指依靠网络服务者的自我约束和有关协会的监督来实现, 争取在用户隐私权与网络信息业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美国不鼓励用立法的途径来解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有关问题。美国于1974年通过的《隐私权法》是美国隐私保护的基本法, 通过该法美国确立了行业自律模式。根据《隐私权法》规定, 搜集、整理和利用个人资料权的主体是联邦机构、财政金融机构和私人及商业组织, 但是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根据《隐私权法》, 资料的公开是指联邦机构、财政金融机构和私人及商业组织等享有个人资料所有权的主体, 将其搜集的资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向社会公开。资料所有人有权查询并要求有关机构更正自己的资料, 有关机构须在接到申请后的十天内对是否接受申请作出答复, 如果有关机构拒绝申请, 资料所有人可以向有关机构提出审查要求, 如果有关机构拒绝审查, 资料所有人可以向司法机关请求司法救济, 这是《隐私权法》中有关个人对资料所拥有的权利的规定。

行业自律模式制定的政策相对比较宽松, 减少了对行业发展的限制, 为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从而能调动行业发展的积极性, 促进信息业的发展。但由于过于宽松, 同时缺乏执行措施和保障手段, 容易引发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

(二) 欧盟的立法规制模式

这是一种通过政府制定法律确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各项具体原则与各项具体的法律规定、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司法或行政救济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和尊重。欧盟于1995年通过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将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加以保护, 其是欧盟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典型代表, 对以后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助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呈现出国际化、统一化的趋势。1996年, 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发展互联网的基本原则。1998年欧盟制定的《网络私人资料保护办法》开始生效。这项法规实际上是1995年相关法规的延续, 它限定在传递和使用个人数据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立法规制模式注重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通过一套有关个人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的行为规范, 限制网络服务商在网上搜集用户数据和隐私的行为, 规范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搜集用户隐私材料的行为, 使网上用户的个人隐私更容易得到保护。然而, 这一模式也有其不利的方面, 这种立法模式比较僵化, 增加了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义务, 增加了以网络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成本, 妨碍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 不利于网络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完善

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还有许多问题, 需要从很多方面去完善。关于隐私权的保护的法律规定比较分散, 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中都有一些相应的规定, 但没有专门的法律, 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快立法工作, 制定专门的法律, 对于关于隐私权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定, 明确其定义及相关的救济措施。

(一) 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保护, 对其采用直接的保护方式

在我国, 隐私权不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侵犯隐私权被认为是对名誉权的侵害,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 因为隐私权侧重的是个人的私人信息和私人空间被他人侵犯, 而名誉权主要是他人的名誉是否受到伤害;其次, 如果侵犯了隐私权而没有侵犯名誉权的话, 当事人就很难维护其合法权益。因此需要对隐私权直接保护。

(二) 明确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对于隐私权的范围不能任意扩大, 否则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应该用法律明确其保护范围。

(三) 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

有关部门应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对输入网络的信息进行监控, 净化网络环境, 保护用户的隐私, 同时, 政府也应对网络经营者的守法状况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违法情况应进行及时处理。

(四) 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

目前, 我国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 因此应利用新闻媒体及相关的方式进行宣传, 使公民意识到对其保护的重要性, 提倡公民自觉采取防范保护措施, 从而提高整体的保护意识。

(五) 注意和国际隐私保护进行接轨, 适应国际化趋势

网络的无国界性决定了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各个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单靠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的, 而需要国际合作, 所以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

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然而侵犯人们隐私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已非常迫切,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呼吁公民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 相信, 随着我国立法的完善, 网络隐私权将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刘定华, 屈茂辉.民法学[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梅绍祖.网络与隐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邱业伟.信息网络与民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4]飞跃司考辅导中心.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M].北京:法制出版社, 2009.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9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及特点

1890 年,美国的两位法学家布兰蒂斯和沃伦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隐私权》的文章,并在该文中使用了“隐私权”一词,被公认为隐私权概念的首次出现。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2]。而当下,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网络下的隐私权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严格来讲,网络隐私权并非一种新的隐私权,而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展。当前,我国对于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学界对于网络隐私权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网络隐私权是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的一种权利。”[3]也有学者认为:“网络隐私权主要是对网上个人资料进行保护的权利。主要属于隐私权中个人资料隐私权的范畴。”[4]而笔者更赞同以下观点:“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私人信息及私人的虚拟财产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漏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5]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快速性、互动性等特性,较之于传统隐私权,除了具备的一般特点外,网络隐私权又有以下特点:

第一,内容更加广泛。网络隐私权的内容相对于传统隐私权来讲,范围要更加广泛,信息也更加多元化。除了可识别的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之外,还包括许多衍生内容,比如网络用户的数据信息或交易密码:QQ账户和密码、邮箱账户和密码、银行卡账户和密码、登陆网络游戏的个人身份信息等。

第二,侵权行为更加隐蔽。众所周知,网络是虚拟开放的空间,网络上的个人信息不同于实际物品,具有可复制性,人们很难实际控制。因而比较于传统隐私权,网络环隐私权的侵犯并不易及时被发觉。在互联网时代,侵权人更容易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破译功能获得网络上的个人信息,一般网民即使个人信息泄露也很难及时发觉,往往在个人隐私被大面积传播、造成恶劣影响后才发觉。

第三,救济更加困难。在当前,我国公民网络信息登记并没有全面实现实名制,很多网民在网络上登记的个人信息资料并不真实,侵权人的真实身份很难查询。当侵权人在网络上搜集、传播、非法利用公民个人隐私时,其自身则隐身于网络背后。当侵权结果产生后,关于侵权主体的确定,存在很大的困难。还有网络隐私权侵权的时空性,使得侦查管辖权很难确定,所以要进行侦查相当的困难。首先,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手段,一般网民无法查询IP地址,即使查询到也难以在第一时间锁定责任主体。另外,侵权证据也难以确定,网络内容可以随时删除,因此在网络上追本溯源很困难,也难找到首发的侵犯踪迹。最后,如何确定侵权的危害后果则是第三大难点,通常情况下,网络隐私权被侵犯带给受害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损害,这种损害本身难以量化并且不同当事人由于自身抗压能力与所处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损害也有所不同,因此要确定损害后果是很困难的。

第四,侵权结果的危害性大。因为网络隐私权侵权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除了造成物质损失外,更多的是给被侵害人造成了名誉上甚至是心理上的长久伤害,有时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2013 年,广东陆丰高中女生安琪被怀疑偷窃服装,服装店主将她的照片发布到网上,随后安琪遭到人肉搜索,个人隐私信息被曝光。女孩不堪压力自杀身亡。并且,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个人隐私一旦在网上被披露,就有可能广泛传播于全球范围内,且其传播速度之快是不可估计的。2014 年,苹果i Cloud遭黑客攻击致使多位好莱坞女星裸照泄露,迅速在全球传播。另外,当前伴随着个人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的普及,一旦用户泄露个人银行账号信息,陷入网络陷阱,则其账户上的存款可能瞬间被划走,导致其巨额财产损失。

二、当前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

当今,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的大量信息储存于互联网之中,人们工作、学习、购物、交流过程中往来的邮件、聊天信息中包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其中不乏个人隐私,这些通过互联网储存和传播的个人信息其安全该如何保护,这对于我国相关立法者和互联网管理部门都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当前,我国有关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并不完善,公民隐私权意识比较淡薄。我国对隐私权的研究和保护起步较晚,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并没有单独立法,而是散于见其他法律规范中,而由此衍生的网络隐私权在法律保护上更显苍白,相关的法律保护仅仅属于起步阶段。

首先是宪法层面的保护,我国《宪法》条文中并没有针对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直接条款,只是依托于对人格尊严和通信自由保护的条款,间接为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依据。其次是民法层面的保护,这方面主要有两部法律,一部是《民法通则》,另一部是《侵权责任法》。我国《民法通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隐私权,也没有针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直接条款,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 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意见》将侵犯隐私权等同于侵犯名誉权,并处于相同的保护处理,属于间接保护。《侵权责任法》第2 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明确将隐私权作为一项民事权益予以保护,首次将公民隐私权由间接保护改变为直接保护。在刑事立法方面,依据我国《刑法》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有可能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或者侵犯通信自由罪等。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缺少针对网络隐私权的专门立法,难以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公民网络信息急需加强保护,司法机关在审理侵害网络隐私权的案件时容易出现“真空”,存在无法可依的局面。即使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立法较为分散且缺乏针对性。大多数相关立法都是原则性的、笼统的概括,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保护机制,很难加以具体的操作,并不能全面、充分地保护网络使用者的网络隐私权。

第二,相关立法存在滞后性。当前网络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网民上网形式不断更新,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侵害面也在不断扩大。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了规范,但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与立法的滞后性导致这些法律法规很难全面地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因此,需要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隐私权侵犯的新特点,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第三,立法保护不够全面。虽然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过于笼统概括,对网络隐私权侵权主体的范围和侵权类型都规定得不够全面。另外,在网络运营商自律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自律规范,不利于发挥行业的自律性。

三、加强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第一,尽快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法》,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可借鉴国外网络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与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专门的法律法规中,应当确定网络隐私权的定义,对需要保护的个人信息清晰地划定范围,让公民了解守法与违法的界限。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方式也要进行明细的界定和划分,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侵权责任和侵权救济进行确认。

第二,适当修订《刑法》《侵权责任法》相关条款,细化、扩充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方式的类型,还有对侵权主体的范围的扩充,把网络管理者等相关主体增加进网络隐私权的侵权主体范围。

第三,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当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属于技术领先、管理滞后。监管部门众多,但权力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监管漏洞,整体监管效力低下。今后具体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上,可以建立一个专门机构,集中管理权限,加强管理时效,要做到全面管理、不留死角。一方面,要加快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升级,以此来保护网络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加强入网的控制、身份鉴别等,同时加强对客户端访问资料的管理。

第四,加强行业自律。由于互联网行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导致相关法律的保护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行业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针对互联网隐私权的保护,需要发挥行业自律在规则制定、规则执行、规则监督中的作用。要尽快完善相关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行业协会,加强监督和宣传,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光明网,2015-02-03.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21.

[3]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前言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56.

[4]国家保密局法规处.德国荷兰保密制度[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36.

浅析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10

一、隐私权、网络隐私权概述

1890 年,美国两位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莫尔·华伦在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隐私权》,第一次使用了隐私权的概念。从此以后,隐私权才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的重视和承认。隐私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个人私生活情况、个人私生活领域和个人数据信息不受他人非法干扰、侵扰、获悉或披露的权利。

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

二、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行为

1.个人侵权行为。主要表现: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宣扬、公开或转让他人或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授权进入他人系统收集获得资料或打扰他人安宁;未经授权截获或复制他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等等。

2.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主要分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侵权行为。(1)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一是故意、直接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二是对他人在网站上的侵权行为放纵、无视;(2)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很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使用Cookies把自己的文件发送给访问者,从而变相地搜索了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很多提供商,提供内容服务时,不告知网民所采集、处理、储存信息的内容、方式、目的和使用期限;不向网民说明个人权利保护的措施;对一些网站明显宣扬他人隐私的言论,采取放纵的态度任其扩散。

3.部分软硬件设备供应商的侵权行为。据报道,微软的Windows XP系统在办公室软件Word和Excel文件上生成包含用户计算机信息的唯一确认号码,通过“后门程序”用户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微软的数据系统。网民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处于被窥视中。

4.商业组织的侵权行为。一些网络公司,未经用户的同意,在他人的硬盘上加入了Cookies。Cookies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和内容,并将详细资料发送到网络公司,网络公司根据这些资料,建立庞大的信息资料库。甚至花钱就可以买到,给网络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特点

1.侵权主体的多元化。侵权主体十分广泛,除了网络用户之外,还包括网络服务商、网站服务商、软硬件设备提供者、商业经营者等。甚至,只要稍微懂得网络技术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侵权的主体。

2.侵权客体范围扩大化。网络隐私权的客体是网络隐私,具体是网络个人信息、私人空间、私人活动的三者中隐私权权利的结合。在网络中,任何人的个人信息和活动都可能成为侵害的对象并随着科技的发展,内容还将得到扩展,从而侵害的范围和形式也会有所变化。

3.侵权手段的智能化、隐蔽化。行为人往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与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搜集到他人的资料或是侵入他人的私人网络空间领域。随着网页不停地刷新,信息不断地更新,一些侵权的信息也不断地被新的信息所取代,因而侵权的手段也就显得更为隐蔽。

4.危害后果的严重性。个人隐私一旦在网上被披露了,所有人在瞬间就都知道了,给受害人造成了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极大伤害。

四、中国现行法律中有关隐私权的规定

1.宪法。《宪法》第38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该条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隐私权,但人格尊严本身就属于隐私权的范围。第3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民法。《民法通则》第101 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 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3.刑法。《刑法》第245 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第252 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66 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第120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5.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85 条规定: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第152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还规定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等。

6.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第2 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五、中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

1.法律保护意识薄弱。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一直属于宗法家族统治的社会,等级森严,漠视个体,几乎不存在隐私权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个人法律意识也逐步提升。

2.隐私权的立法不完善。在2001 年以前中国是将隐私权归入名誉权中来保护的。2001 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自然人在隐私遭到侵犯的时候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2009 年《侵权责任法》出台,从立法上第一次把隐私权作为一种人格权给予直接保护。但中国法律没有对网络隐私权做出直接的法律规定。

3.网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盲目相信网站上的个人资料保护声明;轻易地提供自己的IP地址;在申请免费邮箱、MSN号、QQ号等,直接使用真实的姓名;登陆某些网站的时候,随意使用自己真实的信息注册会员等,埋下了隐患。

4.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在网络信息时代,政府为了实现国家职能,需要收集大量的、涉及到金融、医疗、保险、财产、家庭等方面的个人信息资料,有可能疏于管理,导致信息泄露问题。还存在着在搜集个人信息过程中,对私人的行为进行了公益以外的过多的管理,容易对公民的隐私权利造成了侵害。

六、中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构建

1.采取以立法规制为主导,行业自律为补充的模式。特点:第一,有更大的灵活性,充分照顾到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的行业在信息的收集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对个人资料的保护上也不同,单一的立法难以划定统一的标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行业标准提出新的要求,行业标准也就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克服了法律的僵化。第二,实现双重监督。一方面,行业自律可以作为一种最初的和产业层面的申诉场所,实现网络隐私权的基础保护;另一方面,法律则是网络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最终手段,有法可依。第三,弥补立法的不足,克服行业自律无强制力的缺陷。

2.在《民法典》中确立隐私权独立的法律地位,实现信息安全的法律调控。建议在中国制订民法典时,将隐私权明确地规定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突出“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在“隐私权”中还应规定以下内容:禁止非法窃听他人电话;禁止非法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禁止隐匿、毁弃或开拆他人的信件;禁止恶意阻止、妨碍他人的正常通讯;还应规定网络所有人和网络使用人在保护自然人隐私权中承担的法定义务,如网络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负有为他人使用网络传递信息保密的义务,未经他人同意不得披露他人不愿公开的信息。

3.制定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法律及相关特别法,实现网络隐私权的全面保护。中国应当在加强对隐私权的传统法律保护时,更要重视信息时代网络隐私权的法律特别调整,通过制定民法典、网络与电子商务隐私权法及特别法,建立一套层次分明、自上而下的网络与电子商务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弥补网络保护的法律空白。

4.完善诉讼法,保证法律法规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以及人们对隐私权法律保护意识的淡薄,给隐私权侵权案件的侦察,起诉,取证,审判等方面都带来一系列的困难。所以在诉讼法和证据法上应做出相应规定,来明确电子证据的固定、取证和具有证明力的法律效力,保证实体法的可操作性。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每天享受着丰富的信息,了解着丰富多彩的世界。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对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当前,个人隐私被泄露和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网络隐私权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篇11

自1999年网络游戏在中国登陆以来,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在中国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网络虚拟财产”这个概念便随之出现,并不断被人们接受与重视。网络虚拟财产既谓之“虚拟”财产,因此是网络游戏中虚拟而来的财产和物质,其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实际存在。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其实质是存储于网络游戏服务器中的各种数据与资料。随着网络游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不断扩张,因网络游戏而发生的纠纷也随之不断涌现。本文对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加以分析。

2003年网络游戏玩家李某诉网络游戏商北极冰公司案,以及同年底成都19名律师联名向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出《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立法建议书》,这两件事使网络游戏中“网财”的保护问题曾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网络游戏已经形成一个庞大、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但是因“网财”而衍生的纠纷更是层出不穷,“网财”的保护已经是个迫在眉睫的紧迫问题。为了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网财”立法保护,事实上,立法的滞后,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制约了我国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能够尽快的完善立法,加强对“网财”的保护,必将大大促进我国游戏产业的更快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现在保护“网财”我们所能依据的只是宪法和民法通则以及2000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笼统规定,即2004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一合法私有财产的概括规定为民法财产的解释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多达九项权利,但是游戏者对其“网财”的权利并没有包括在内。当然,游戏者和游戏商的关系也是一种消费关系,但是依靠该法并不能保护游戏者的权益,更何况,“网财”被侵犯不仅涉及游戏商和游戏者,还常常涉及到第三方,也因而往往超出了该法的调整范围。

面对当前立法现状,只有加强立法,尽快针对急需问题颁布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予以规范,特别是在指导打击网络犯罪的刑事方面。建议先尽快颁布司法解释,待条件成熟时再立法,因为毕竟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建议、计划、草案等等诸多环节,旷日持久,因而无法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司法解释并非创立新法,可以较快制定,程序也较为简单。前文已述,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也为先从司法解释的角度对“网财”进行保护提供可能。

“网财”的保护是私有财产入宪以后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网络游戏玩家和游戏商的利益,还关系到网络游戏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我们只有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对传统制度做出因时制宜的修改,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社会各方特别是立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促进对“网财”的保护。

对于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之虚拟财产,可通过合同法之违约责任,或侵权法中之侵权责任来寻求法律上之保护与救济。但在实践具体操作过程中,则绝非那么简单,我们还有很多特殊问题需要考虑。

(一)游戏玩家与服务商间之格式服务条款合理性问题

在游戏玩家同游戏服务商建立游戏服务合同关系的过程当中,一般都由服务商首先出示格式服务条款电子文本。游戏玩家在注册该网络游戏的用户账户时,对于该服务条款,其只能选择全部同意或全部不同意,而在玩家选择“不同意”时,该注册界面便消失,玩家即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因之便无法与服务商建立游戏服务合同,便无法享受该网络游戏之服务。该服务合同的全部条款都由游戏运营商拟订,玩家对该服务合同没有任何修改的权利,毫无疑问,该合同属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格式合同。因此,对于该格式合同中的格式服务条款,就有一个合理性的问题需要讨论了。

除上述一些无效的格式条款外,网络游戏服务合同中引起较多争议、纠纷的便是用户违反合同的有关处罚条款,尤其是用户使用外挂、私服等程序进行游戏时,运营商对用户处以永久停权或者删除帐号处罚的条款的效力。我认为,运营商之“一经发现用户使用任何外挂等第三者程序进行游戏,即对用户处以永久停权或删号、封号的处罚”的规定,其亦为单方面排除了玩家之基本权利,也属于无效。主要理由基于下述:中国网络游戏普遍存在外挂,而且外挂也有良性外挂与恶性外之分。前种“外挂”不但不会影响游戏虚拟世界的正常秩序,同时往往还会弥补游戏设计的不合理之处;而后种“外挂”是对游戏进行恶劣的修改与欺骗的程序,其不但会大大影响该游戏的运营寿命与效益,同时也破坏了游戏虚拟世界的正常秩序。我以为,其应当赋予玩家申述、申辩的机会与权利,只有在玩家无法合理解释与说明的情况下,其始得进行处罚。否则其便是单方面剥夺了玩家之基本辩解的权利,由此将导致运营商之相关格式条款的无效,如运营商对玩家进行了处罚的,则应判令其恢复玩家的用户账号,并对此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二)关于虚拟财产合法性认定的问题

法律对于公民之合法财产予以明确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均不得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虚拟财产亦是如此,只有合法的虚拟财产,法律才予以确认与保障。在民法体系中,对于财产“合法”这个概念,我国学界与司法实务界均将之解释为:财产的取得方式不违法;取得对象不为法律、法规禁止。因此,对于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合法性认定,亦得根据这两方面来加以确认。因此,对于当前比较普遍的,玩家在游戏中通过恶性外挂等程序,以及通过盗窃、诈骗等获得之虚拟财产,以及明知为非法虚拟财产而仍收受的,法律不予以保护。游戏服务商对玩家通过恶性外挂等程序获得的虚拟物,有权将其认定为“非法装备”而予以删除,并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在此之中,游戏服务商应对玩家虚拟财产的“非法性”进行举证。

(三)取证问题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其实质上是为存储于游戏服务器上的一系列电子数据,因此在实际纠纷中进行取证的话,技术性要求很高,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则相对更为困难。在网络世界中,所有的电子数据都存储于服务商的服务器中,一旦被盗、丢失或损坏,都无法为网民提供可靠的证据。因此有专家提出以公证或电子证据等来解决这个难题,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成本颇高。其实单纯就相关计算机技术而言,虚拟财产相关证据的保全并非为难事,游戏服务商完全有技术能力对玩家的数据进行保全,但由于其考虑到经济利益,不愿另行付出成本进行此种技术支持。此外,服务商为能在相关纠纷中保持优势地位,也不愿向玩家提供相关资料。因此,笔者考虑法律是否可以进行规定,强制要求服务商保留并提供所有的证据(笔者以为,可以从消费者即玩家的知情权角度对此进行突破)。同时,也可以考虑在网上设立一个虚拟第三方来专门保存商家或其它网络用户自愿发送过来请求予以保存的数据信息。在需要时,当事人便可要求该第三方将该些保存的数据资料作为原始证据提交司法机关。我认为,上述构想应该基本上可以有效解决虚拟财产保护取证难的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中国虚拟商品的交易总额度达到了70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的虚拟装备交易额就高达40亿元。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只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予以认可,并没有对虚拟财产的合法性作出明确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网民对虚拟财产的权利也不属于现有的消费者权利中的任何一项,网民对虚拟数据的权利也不属于消费者权利中的任何一项。这就使得虚拟财产的权利主张陷入了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之中。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篇12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存在于与现实具有隔离性的网络空间中、能够用现有的度量标志度量其价值的数字化的新型财产。网络虚拟财产主要应用于以网络为载体, 具有实际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网络游戏账号、网络游戏装备、游戏币等网络物品。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财产具备占有、使用、处分、收益四个特征。网络虚拟财产完全具备这四个条件, 与现实生活中的财产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也是财产的一种。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

要想对虚拟财产进行具体的法律保护, 首先应该对其法律属性进行定位:

(一) 虚拟性

网络虚拟环境为网络虚拟财产提供了媒介, 也是决定网络虚拟财产不同于现实意义财产的最主要因素。离开网络虚拟环境, 虚拟财产将不能够单独存在和使用。

(二) 财产性

为了使游戏中角色的级别、能力更高, 玩家用现实中的货币向游戏商购买等价的游戏装备充实自己的游戏角色, 这也是游戏商收入的最大来源之一。而且玩家在游戏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些都决定了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财产性。

(三) 交易性

随着玩家需求的增长和网络游戏的发达, 就使得虚拟财产有了交易性。网络游戏中的各种装备, 都可以通过现金交易完成。玩家用现实中的货币向游戏商购买等价的游戏装备, 玩家之间也可以通过现金交易来买卖自己需要或者不需要的游戏装备。这种普遍现象决定了网络虚拟财产需要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四) 期限性

网络虚拟财产的存在依赖于游戏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器, 现实中没有任何一款网络游戏会永远的存在, 当游戏商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止运行该游戏服务器, 那么网络虚拟财产将没有存在的意义, 同时随着服务器的停止运行而终止、消灭。

三、国内外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现状

2003年9月8日, 我国首例游戏玩家因为虚拟装备丢失而将游戏运营商告上法庭的案件轰动全国, 即北京的游戏玩家李某诉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案。2004年12月终审结果与一审结果相一致, 玩家李某败诉, 他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与享受游戏中1000级玩家待遇的请求因为证据不足被驳回。网络游戏界的业内人士称:“如果游戏公司败诉影响将无比深远, 中国成千上万家网络游戏运营商的经营规则可能都会因此发生改变。对于游戏运营商是否应该为玩家装备丢失承担责任, 问题的难度在于证实这个装备丢失事件的真实性。”

这个案件给了我国相关法律建设很大启示。虚拟财产作为一项新兴的财产类型, 关于其性质、保护方式及其法律地位规定并不完善, 在我国目前颁布的法律中也不能找到有明确提出虚拟财产及其相关的条例, 甚至出现法律保护的空白。但我们可以从立法精神、法律原则和一些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现行法律中找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依据。根据2004年修改后《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从根本上肯定了虚拟财产保护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为虚拟财产能有效得到法律保护提供了总的原则。此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都对公民虚拟财产保护及网络交易提供了法律框架。虚拟财产具有一般财产的属性, 为了积累游戏中的财物, 玩家要付出金钱和时间等, 所以将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围是必要的。尽管如此, 我国宪法并未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是否包含网络虚拟财产做出明确规定, 《民法通则》第75条:“公民私有财产的种类:公民的个人财产, 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虽然阐明了公民合法财产范围, 但是“其他合法财产”这一说法仍然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物权法》并没有将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项普通财产进行规定和保护。因此,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和法律归属没有明确规定, 是我国法律建设制度中的一项缺失。

像李某一样的网络玩家在我国目前有数亿名, 这些网络虚拟财产的消费者在丢失网络虚拟财物后投诉无门的现象屡有发生, 因而为了保护网络玩家的合法利益, 促进网络事业的有序发展, 加快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性认定、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归属、制定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相关性法律法规等问题”已迫在眉睫。

在网络游戏产业发达的韩国, 在立法和司法上均明确承认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 并规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与日常生活中的货币具有同样的现实价值, 运营商只是为这些私有财产提供存放场所, 并没有权利对这些财产进行肆意处置。这就将虚拟财产与一般财产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不仅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更是对法律精神所提倡的自由、平等的重要体现。除了韩国, 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很重视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2006年7月1日台湾地区最新刑法出台, 其中第三十六章“妨害计算机使用罪”引人注意。新增的“无故入侵电脑罪” (第三百五十八条) 中规定:“无故输入他人账号密码破解使用电脑的保护措施或利用电脑系统的漏洞, 而入侵他人的电脑或相关设备者, 处三年以下尤其徒刑、拘留或并处以十万以下的罚金。”同时, 新增的“破坏电磁记录罪” (第三百五十九条) 明确规定:“无故取得、删除或变更他人电脑或其相关设备的电磁记录, 致生损害于公众或者他人者,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并处二十万以下罚金。”。许多玩家的网络游戏装备、网络游戏账号等都是储存在其电脑的电磁里, 台湾地区这一新增条例的出台, 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事前保护与事后解决的统一。用明确的立法规定告诫众人, 达到保护虚拟财产的目的;在发生了由于该条中规定情节而导致的虚拟财产纠纷案时, 该法条又能作为事后的解决依据。

四、国内虚拟财产的法律完善

(一) 虚拟财产的权利归属

虚拟财产作为物权的一种, 要对其进行法律保护, 至关重要的就是明确它的所有权究竟归谁所有。也就是说, 游戏运营商和游戏玩家当中的哪一方取得了虚拟财产的所有权。我认为, 虚拟财产类似于现在社会中被广泛使用的聊天软件腾讯QQ。腾讯公司曾经在对客户的回复函中说道:QQ号的所有权归公司所有, 而用户只享有使用权。游戏运营商也是一样的观点:他们认为自己享有所有权, 而玩家仅仅享有使用权。理由很简单, 运营商认为自己从开发商处得到了整个游戏的所有权, 而虚拟财产是依赖于整个游戏社区而存在的, 自然也是游戏的一部分, 理所应当的属于运营商所有。玩家却认为自己享有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不论是通过玩家自己练习获得或者是通过现实中金钱交易所得, 这些虚拟财产都是耗费了玩家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的, 应该归自己所有,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 玩家享有了对这些虚拟财产的支配权。

从公平的角度来说, 我认为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应属于运营商, 但是玩家在使用它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支付了金钱, 应该得到自己已投入了金钱和时间的特定虚拟财产的他物权。他物权是指权利人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的约定, 对他人之物享有的进行有限支配的物权。在运营商与玩家签订的合同中, 应该有双方明确划分的不同支配范围。在满足运营商享有所有权的情况下, 又能使玩家享有他物权, 从而达到一种利益的均衡。

(二) 关于民法保护

由于在现实的网络服务中, 供应商与使用者之间通常是以合同协议的形式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例如:注册游戏账号通常需要同意游戏运营商的协议。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合同法》方面的规定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

通常网络服务合同中会约定, 如果服务使用者违反其特定义务, 服务商可注销账号并终止提供产品和服务, 或者对账号的数据做出相应修改, 并可根据《合同法》追究其违约责任;如果服务使用者被无故注销账号和更改数据, 服务使用者可以要求服务商恢复服务或提供合理解释, 在无法获得服务和合理解释的前提下, 服务使用者可以根据《合同法》提起违约之诉。游戏运营商和玩家之间的协议合同是一种格式条款, 玩家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或拒绝。要让虚拟财产得到《合同法》的保护, 需要明确这种格式合同对于双方是否公平。《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 该条款无效。”。因此, 双方之间的用户协议应当本着公平自由的原则进行引导, 运营商给予玩家足够的空间去协调双方之间的约定, 而不是运营商强加自己的意志给玩家。

(三) 关于刑法保护

虚拟财产权属于物权的一种, 他人对物权的侵害都能得到刑法的保护。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运营商所有, 但是玩家在使用的过程中, 付出了自己的金钱和时间所得到的这部分虚拟财产应该归玩家自己所有, 也可以说是玩家在运营商的所有权上建立属于自己的他物权, 这部分权利完全的归玩家所有。如果有人恶意的侵犯玩家所享有的这部分权利, 理所当然的能得到刑法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第266条分别规定了盗窃罪和诈骗罪的情形, 这些情形适用于我国公民所有的合法私人财产, 自然也能适用于虚拟财产。

(四) 完善虚拟财产诉讼中证据相关

随着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玩家会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自己与游戏运营商之间的纠纷。这当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是怎样确定虚拟财产的价值多少以及如何取得更多的相关证据。

玩家在诉讼运营商的时候, 很多玩家会要求通过得到实际生活中金钱的赔偿从而弥补网络中虚拟财产的损失。如何精准的确定虚拟财产转化为现实财产后的价值高低, 成为了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发挥监督与调控的职能, 成立认定虚拟财产价值的相关部门, 出台一套有效、公平、合理、系统的虚拟财产评估体系, 让政府充当公平的角色, 让玩家与运营商都满意。

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 这类关于虚拟财产的诉讼所能提供的证据少。目前诉讼中实行的是“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这个原则对于提起诉讼的玩家来说是极度困难的。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 取得的证据大多数都是存在于网络虚拟游戏社区的服务器上, 这类证据不仅具有时效性, 而且容易被更改, 真实性和数量都不高。在实践中, 因为虚拟财产的特点, 可以例外适用“举证倒置原则”, 使得相对而言处于弱势的玩家能更有可能的获得法律的保护, 让游戏运营商来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无罪”。

(五) 规范虚拟财产交易

网络虚拟财产私下交易泛滥也是导致虚拟财产不能较好的得到法律保护的原因之一。虚拟财产交易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 玩家在交易中容易上当受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法律为其保驾护航, 法律应该发挥其维护稳定、公平的积极作用, 在强制规范虚拟财产交易的同时, 也发挥调节改善的长处。使玩家避免走入虚拟财产交易误区, 抑制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不良之风, 减少虚拟财产交易犯罪案件的发生, 促使网络虚拟财产交易市场健康、规范、平稳、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若思.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归属及保护[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 (6) .

[2]李东静.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9 (10) .

[3]王天瑞.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8) .

[4]贾宾.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1) .

上一篇:模块选项下一篇:人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