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2024-07-10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精选8篇)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1

论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人民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法律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消费者与法律的联系更多得表现在生活中的消费方面,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以消费为内容的纠纷,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在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时,消费者一般都是处在弱势的位置上,所以必须在法律上寻求一种强有力的保护。这就涉及到证据的获取、协商、调解、仲裁、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甚至法律诉讼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法律保护问题。

一、消费者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安全权受到损害。如食品或服务安全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生、财产安全的要求。如麦当劳食品中有“苏丹红”事件,手机使用的盗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都是安全权受到损害的实例。

2、知情权受到损害。表现在有关商品或服务与和它相关的信息发布不对称。表现为未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更甚者,表现为欺诈性的服务信息或欺诈犯罪行为,令消费者防不胜防,一不小心,上当受骗。

3、自主选择权受到损害。表现在商家的虚假宣传和服务承诺上,推销商品或服务时的无理纠缠甚至甚至采取强制性行为,影响消费者根据需要作出正确选择。

4、公平交易权受到损害。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的权利。公平教育受到损害表现在服务承诺不到位,出售质优价高的商品,缺斤少两,强制交易行为等。

5、求偿权受到损害。表现在消费者的财产或人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民法通则》规定,因侵权造成的财产损失,应当恢复原状,无法修复的,则以同等质量实物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赔偿损失。对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如家属等)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的侵害,按损害的程度进行赔偿。这种求偿权利是法律赋予的、弥补消费者所受损害的一项救济性权利。

6、监督批评权受到损害。消费者享有对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批评的权利。此外,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渎职行为,有权对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这在我国《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中已作出明确规定。而现实生活中,监督批评权受到侵害表现在反诉消费者的监督批评侵权,对消费者的监督批评不予支持和接受等方面。

7、获得知识权受到损害。获知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权利。而获知权受到损害表现在不执行售后操作方法的服务,以及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承诺上不执行国家规定。

8、人格和习惯受尊重权受到损害。天赋人权和民族风俗习惯在我国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在社会生活中,为了一已之利益侵害消费者人格和习惯的行为却经常发生。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对于消费者各种人格权的侵害造成的精神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

二、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法律保护依据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权益保护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法,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经济法。它所要保护的是,作为个人的消费者建立在生存权基础上的各项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都只是为了确保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维持作为不平等主体的个人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因此,它需要一方面突出消费者的权利,另一方面加重生产者、销售者的义务和责任。也就需要国家直接介入并行使公权力,以扶持经济交易中的弱者——消费者,对经济交易中的强者——经营者(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下同)加以限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3条规定:“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这两个条款,不仅概括地规定了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一系列法律保护的权利;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若干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而且明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保护消费权益法律体系中基本法的地位。消费者权益首先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如未作规定,还可受民法等其他法律、法规的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首先应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未尽的,则应遵守民法等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2、民法。我国民事基本法,即《民法通则》,其对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简称为诚信原则,由来已久,源远流长。作为指导原则,“诚实信用”不仅是制定或修订法律的原则,而且也是解释或补充法律的准则。我国《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均明文将“诚实信用”列为基本原则;有的法律虽未具明文,但实际上已将此原则的精神贯串于具体条款之中。我国尚未制颁民法典,《民法通则》某些条款过于原则,难以操作,按诚信原则加以解释或补充,在实践中尤为必要。此外,“诚实信用”还是解释、补充或评价具体法律行为的标准。

(2)合同法。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往往通过与生产者或销售者达成协议,即建立某种合同关系来实现。为了在消费者与生产者或销售合同关系中贯彻诚信、公平诸原则,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民法通则》一方面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要件;另一方面又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和“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均属无效。如果“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或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则“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面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民法通则》第55、58、59、61等条);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唯一可以免责的理由,只是由于不可抗力或法律对此另有特殊规定。《民法通则》还以专节或者专章规定了违约的民事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以及适用的诉讼时效。

(3)侵权法。民法通过规定一般人不得违反的法定义务,从而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这部分法律就是侵权行为法(简称“侵权法”)。我们知道,以往法律对违法行为所赋予的法律后果不外刑事上的刑罚和民事上之损害赔偿。前者为刑事责任,后者为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均须承担的民事责任。从历史的发展看,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曾经长期相混不分,嗣后,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两相分离,侵权法遂成为民法中与合同法相并立的独立法律制度,侵权责任也成为有别于司法机关判处的刑罚而容许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协商确

定的、以财产的补偿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责任。它是以恢复和等价为原则的,而不问侵权人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只要造成损害,就要求承担与损失相当的赔偿责任。

三、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法律保护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了平衡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间的利益,在第二、三两章分别规定“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除了在第二章详尽规定消费者的各种基本权利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适应当代立法新潮流,又在第五章专门规定了消费者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将本法第5、6两条及第12条的规定加以具体化。为了贯彻“总则”章第5条的精神,继第二、三章之后,又以第四章“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详尽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的职责,表明只有公权力的直接介入和充分行使,才能协调经营者和消费者间的利益冲突,实现第1条所宣示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立法宗旨。作为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受损后争取保护的主要途径有:

1、与经营者协调和解。这是消费者维权普遍采用的方法,能否取得和解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和法律意识。通过和解来解决问题是消费者最愿意接受的。

2、请求消费者协会和解。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通过它们出面调查和协调,或者是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处理。

3、向有关部门申诉。向政府工商和有关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有关生产者或经营者的违法行为,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并且阻止违法行为的继续发生,从更大范围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如医药管理部门的“消费者购到假药,可以到医药监督部门要求退款”承诺。这里的关键是,消费者必须能够觉悟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并且通过主张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有些消费行为是通过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约束的,在合同或服务协议中一般标明了出现争议时提请仲裁的条款。当出现约定情形时,可以按照合同和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作出仲裁。

5、向人民法院起诉。对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或消费者认为通过法律诉讼更方便解决问题的,在取得有关证据和或鉴定结论的条件下,认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审理裁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6、要求社会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介入,往往使经营者担心新闻报道给自身造成社会信任危机。新闻监督的压力,会让他们采取赔偿和补救措施,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要求。

四、必须加以完善的内容

1、从全视觉、全方位的角度,健全和完善法律。互联网技术的使用,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运用,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网络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网络信息和资金盗窃等等,又严重干扰着人民的生活。网络安全与防范、法律的保护应该相伴而生。还有,对外贸易中的各种行为,生活中的关于消费者权益纷争的各种具体情形,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中是否都可以找

到法律保护的依据,这些就关系到法律的健全和完善的问题。所以必须以全视觉、全方位的角度加以健全和完善。

2、有必要重新建立“消费者主权”的观念。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高生产、高消费的现代社会。与此同时,广大消费者的地位却每况愈下。除了有社会、经济、技术上的原因外,从法制上说,不法厂商往往借“合同自由”之名,订立所谓“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之类的不利消费者的条款;侵权法的归责原则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损害赔偿等责任方式究属事后救济,尚不足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安全,而现行诉讼制度,程序繁杂,耗时费钱,一般消费者虽欲求诉但往往知难而退,坐视不法厂商逍遥法外。因此,有必要重新建立“消费者主权”的观点,从法律上确认并保护各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安全的权利、了解真相的权利、意见被尊重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以及损害救济的权利。

五、结语

对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保护消费者权益问题的提出及其尖锐化,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们自给自足,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不存在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导致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相分离,也开始出现在商品交换中消费者利益受损害的现象。但在商品经济尚不很发达的时期,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经济地位并不十分悬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可按传统民法追究违约责任或一般侵权责任。即使法无明文时,按诚实信用原则处理,也可大致维持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利益平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消费品日趋复杂化,而资本的高度集中又垄断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遂变得愈来愈严重。作为消费者,不仅要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法律保护意识。要做到在日常的消费活动中,能够保证自身的权益不受到伤害;或者是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伤害以后,能够取得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证据,在规定的时效内,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相应的补偿,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政治权力的国家,在建设法制社会的要求下,要大力开展法制建设,保证法律在内容上丰富,在范围上拓展,在条款上规范,在司法上易于操作,以维护法律的同一和公正。今天,回顾历史,展望我国消费者法律保护的前景,必须在社会主义宪法的大原则下,从民法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再进而研究各相关单项法律、法规,弄清其内在联系,探究其健全,完善之道,冀求早日建立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完整法律体系.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2

一、我国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现状

相对于国外来说, 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 但近几年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在金融行业这个日益繁荣的市场中, 个人对金融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主要表现为货款、投资、理财等多元化的金融消费格局, 而不再是简单的银行存取款业务。但是由于金融行业的不规范性、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以及金融交易的特殊性, 使得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突显, 金融消费者的风险程度也日益加剧。他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金融消费者缺失法律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法律正式文件中, 并未出现过“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 而是被划分为好几类, 以不同的经营模式分散开来。在一些领域与规则中, 消费者被冠以“顾客”“投资者”之类的称呼, 而这些法律法规并未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所以金融消费者的法律适用性与主体地位比较薄弱。

(二) 我国金融监管的机制不够健全, 不能有效地实行问责机制

在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目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就是“三行一会”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 按照纵向监管权限, 分别监督各自领域内的金融交易活动。但是金融监管机构未能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 而是偏向于把控市场秩序, 营造出良好的国企改革环境, 因此带有深厚的政治色彩, 大大削弱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

(三) 我国金融消费的纠纷处理机制不够完善

金融消费纠纷产生以后, 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向金融机构投诉, 如不能达成满意的解决方案, 消费者才会诉诸法院。但是, 我国的金融机构内部并未建立一种专门的纠纷处理机制, 面向消费者的投诉进行专业有效地处理。而所谓的信访制度也很难取信于消费者, 缘于在调查纠纷、处理效力方面缺少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另一方面, 金融消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所以金融机构的处理能力有限, 诉诸法院又因程序繁杂而不能快捷有效地处理纠纷, 这些都导致金融消费的纠纷处理过程越来越难。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实现权益保护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一) 金融产品创新性与金融风险性之间的矛盾

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提供给金融消费者更多自由的选择, 推进金融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但金融创新活动一旦不受约束, 则必定会大大影响消费者的认知, 使其丧失一定的判断力, 甚至对监管机构的评估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在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利益的吸引下, 金融机构由于其误导、欺诈市场的行为导致金融风险的扩大, 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反之, 若一味地限制金融创新, 采取单纯的强化监管方式也会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 金融监管机构的问责机制与司法救济存在着冲突

一般而言, 司法救济的法律效力要远远高于金融监管机构, 司法保护是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的最后一道救济途径。但现行条件下, 司法保护执行起来相当困难, 司法救济对处在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来说也会花费较长的诉讼周期与诉讼费用, 所以金融消费者一般采取向金融机构投诉的处理方式。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问责机制不够健全, 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三、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制创新

(一) 在立法方面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适时保护其合法权益

为了有效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应当制定一部专门针对金融消费者的法律, 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 逐步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 要实现司法救济途径的创新与完善

在我国可以采取小额诉讼制度, 这样有利于实现诉讼的效益化, 避免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权益保护的情况, 既可节约诉讼成本, 又能保证司法公正。因此对于处理众多金融纠纷, 调整复杂金融关系,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有裨益。另外, 可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纠纷仲裁机构, 针对各种金融纠纷问题进行专业性处理, 提高处理效率, 保证处理质量, 同时可与消费者协会配合, 共同高效地解决金融消费纠纷。

四、结语

现在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法律保护机制的严重缺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是刻不容缓。相信随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优化与完善,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机制也将会得以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志娟.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河北大学, 2010.

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3

(一)知情权。是指金融消费者有权知晓其购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金融机构应提供金融产品用途、性能、收益、风险、计息方式等信息。并且在金融消费者要求其对出售金融产品相关合同条款进行解释说明时,不得故意不配合。

(二)自由选择权。金融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偏好,自主地选择金融经营者作为交易对象,并且选择交易是否做出的权利。

(三)公平交易权。是指金融机构必须遵照公正、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采取强行要求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或在相关合同中设定规避义务或者违反公平的合同条款等方式,应使金融消费者享有能够自愿交易、收费合理等公平交易的权利。

(四)隐私权。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受保护,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姓名、联系方式、财产状况等信息泄露给他人。

(五)求偿权。是指金融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如果遇到因他方的责任而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依据和金融机构签订的合同以及相关法律向金融经营者请求赔偿的权利。这种赔偿可通过上级监管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的方法来实现。

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还未能得到全方面的保护,主要体现在:

(一)知情权受到侵犯。由于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很多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了解仅停留在基本政策层面,不能深入全面的考量其潜在的风险。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竞争压力逐年增加,为达到更多盈利的目的,金融机构会向客户推荐一些高收益的产品。但是高收益需要以高风险为前提。故而金融机构会采取避重就轻、甚至可以隐瞒其风险的方式,片面地提供金融信息。这种行为使金融消费者无法对金融产品完全了解,往往会贪图高收益而做出错误的消费决定,最终有可能使财产权益蒙受损失。

(二)自由选择权受到局限。主要体现在:第一,由于金融消费者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业务并不能完全细致地了解,且金融机构对产品信息有选择地披露,使得有些追求业绩的工作人员有机可乘,诱导消费者,使其很难做出正确选择。第二,有的金融消费者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进行金融交易时,被要求投保、浮动贷款利率等等,这些增加的条款实际上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

(三)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由于金融消费双方实力的不对等,金融消费者在财力、物力、专业知识及团体性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很多时候,对于金融机构罗列的五花八门的费用及限制性附加条款,消费者只能服从。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严重侵害,难以实现。

(四)求偿权无法保证。数据表明,我国现在金融消费者向有关部门的致电或来信中,咨询业务、投诉占了很大比例,这集中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性能等信息并不了解的情况。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是有限的专业知识、不对称的信息造成的,故而我们不难推断出现阶段金融消费者所做出的交易并不是十分理性的,因为他们甚至都不清楚自己应有的权利。而当自身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况发生时,他们又因为头脑中“走司法程序耗时耗力,太过复杂拖不起”的想法,拒绝寻求法律援助,从而使自身权益更加受到侵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相关立法工作。现如今,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银行从中获得了更多的行业优势,但是也面临更多的争议。这是因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银行往往加诸于消费者一些他们本不想接受的附加条件,例如跨行汇款时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各种卡的年费等等。

在这样的金融消费领域下,我们需要相关的法律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我国至今并未出台这样的专项制度,而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虽然总体上对各个领域的消费基本起到了涵盖作用,但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保护对象。它保护的并不是一般商品与服务消费下的消费者权益。从这点可以看出,金融消费的问题并不能完全通过《消法》得到解决。

(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应从四点入手,首先本着从公众利益出发的角度,金融监管应中分体现其信息的公示度,应对政策调整等带来的消费者利益的影响作出及时公示,便于他们了解情况从而对金融交易作出调整,保障其知情权。其次,监管机构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提高透明度。再次,金融交易中信息披露的义务人、内容、标准是什么?这些需要法律作出明确的桂东,使有法可依。最后,需要全国范围内的联动系统,对金融消费者的信息真实性作出保障,同时也要方面相关机构进行查找。

(三)建立纠纷解决机制。为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求偿权有效行使,高效处理有关纠纷,应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金融机构内部。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解决的机制的好处在于其对金融交易的具体情况更方便了解,能更快掌握交易的时间、地点、双方情况,也更有利于更快解决纠纷。同时,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在于,第一,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金钱,优化了资源配置;第二,在不印象金融机构正常业务的前提下,起到了维护其信誉地位的作用。这种方法无疑对金融交易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2.专门的保护机构。我国应该设立一个公共管理部门,强化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防止和减少消费者受到欺诈和其他不公平待遇,尽可能维护市场信心、提高公众的金融意识以及减少金融犯罪将变得尤为重要。这样的部门需要有足够的信息以支撑其对风险进行评价、管理。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香港金管局的经验。香港金管局的职责是保障银行业的稳定运行,制止在金融消费中的违法行为,从而提高公众的金融意识,减少犯罪率。通过他们对银行业的监管,不仅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减少了投诉,而且还有助于金融纠纷的调解。

这样的机构应兼具以下几点:

(1)独立行使金融监管权,明确该机构的有关交易规则等问题,从而加大监管力度,减少消费者可能受到的侵害。(2)独立核算。避免其他部门或个人对该部门有关工作地任意干涉,使其保持独立性,从而有效发挥作用。(3)通过与消费者组织和金融组织密切地联系与合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使各机构发挥的作用最大化。

3.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配套机构,祈祷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功能。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商品的增加,使我们面临更多的金融纠纷。在这种情况下,若完全依赖于司法途径,则会面临人力物力的增加、时间的递性等等,这些都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协会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它应具有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解决金融纠纷或争端;

2.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金融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在解决金融纠纷或争议时尽可能地避免错误裁决地出现;

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4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老年人的权利、受侵害的事实、保护)分析和研究了形成的原因和现在的变化,结合实践和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保护老年人权益和应对问题的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在对各种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有关老年人的权益保护从法律和实践进行了分述。

正文:

对于人口老龄化,国际通用标准是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采用的标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例,将从现在的7.5%增长到14%。预计到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中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0年前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其间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 ①

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来,有关老年人的案件以年7%的速度直线上升,且涉案范围由过去较单一的赡养纠纷发展到析产、收养、侵权、侮辱、继承、再婚、虐待等诉讼案件;在城镇因企业改制和经营不善引起的劳保工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纠纷,在农村因侵害老年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征迁等纠纷日益增加。与老年人有关的案件无论是数量的上升趋势,以及涉案范围的扩大令人担忧。

一、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1、受赡养权 :指老年人有受到赡养的权利。

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老年人的配偶、老年人的成年子女、老年人的弟妹、等三类亲属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一般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赡养的义务,但当老年人的子女全部死亡或生存的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老年人成年的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就有赡养的义务。另外,赡养人的配偶对老年人虽没有赡养义务,但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第3款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上述的赡养包括对老年人进行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三大方面。

(1)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包括:对无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的老年人,赡养人要支付必要的生活费,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对缺少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葂罶包地,赡养人有义务耕种,并照顾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2)对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主要指:当老年人因患病卧床,行动不便或患老年痴呆症等原因,致使生活不能自理时,赡养人要照顾老年人日常饮食起居。(3)精神上的慰藉,主要指:赡养人应尽力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愉快、舒畅。现实生活中,对老年人精神上的赡养容易被忽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将成为主要的赡养内容。

2、生活保障权。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对老年人的社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住房保障、老年教育、法律援助等内容。

3、婚姻自由权包括结婚和离婚两个方面的自由。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失。”

现在,有些老年人的子女或亲属从经济利益,或为钱财或为住房等私利考虑,干涉老年人再婚,这都是违法的行为。另外,老年人的离婚自由也昧不可忽视的问题。当老年人与配偶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婚姻关系无法维持的情况下,法事人有权提出解除婚姻关系或其他亲属不能因为父母年老而忽视他们的感情需要,反对父母离婚。

4、自主处分财产权:包括生前的处分权和处分遗产的权利。

老年人对自己所有的私房享有房产权或房屋租赁权,可以自己居住使用,也可以依法赠与、出卖给他人,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侵犯。对动产可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处分。

老年人对其生前积累的财产,有根据自己心愿、子女和配偶对自己的关怀与照顾的情况,决定由一人或数人继承自己的遗产以及他们的继承份额,或者决定把自己生前积累的财产无偿赠送给他人的权利。

5、继承权。

老年人作为配偶、子女的法律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在配偶、子女死亡时享受依法继承的权利。尤其是,女性老年人享有依法继承其男性老年配偶遗产的权利。

二、侵害老年人权利的现象。

(一)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

如侵权人直接占有老年人的现金、房产、存折、债券、股票、抚恤金等,成为近年来侵占老年人财产的一种趋势。

尤其是借款行为发生在父母子女之间时,借债时不打借条,是老年人的致命弱点,这看起来是对家庭成员的信任,但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极易造成侵权人有恃无恐的赖账,老年人因为手中没有借条,在诉讼时取证艰难。

(二)对老年人人身权利的侵害。

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年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年人。有的儿媳、女婿视自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为外人,不赡养甚至虐待,有的儿子、女儿抱着息事宁人甚至是不闻不问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

实际上没诉诸法律的虐待现象是无法统计的数字,因为很多老年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的情况。子女间非正常攀比,使老年人生活无着落,甚至在法院已作出判决的情况下暴力拒养。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再婚再婚现象的增加,和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加大,继父、继母的权利经常被忽视甚至故意侵害,在局部出现了冲突加剧的现象。在老年人再婚时并未取得子女支持的家庭中,“外来者”的权利往往不被重视。以往的矛盾多发生在赡养问题上,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再婚群体的增加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一些子女故意将本可以调和的孩子教育、生活习惯等琐碎矛盾激化,表面上虽然“不反对”老年人再婚,却使再婚老年人得不到同居探望的权利甚至于剥夺起码的“探视权”、“悼念权”。

(三)常被遗忘的“精神赡养”。

一些晚辈虽然付给老年人一定的赡养费,但是有意或无意间孤立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长期不探视或少探视老年人,使老年人处在一种孤独、凄凉的境地。

现在,很多老年人已经不满足于每个月那点赡养费,要求儿女们还要尽看望自己的义务,老年人有过正常人生活的权利,也有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权利。

(四)来自单位或社会的有关福利保障方面的问题。

包括养老金和其他待遇保障问题、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问题等等。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建立社会保险体系,在此前包括退休在内的福利保障都由各单位自行解决。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单位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破产或消失,有很多城镇的老年人就因此失去了相应的福利保障。更有不少老年人没有参加过工作,也就没有任何保障。农村老年人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社会保险或福利。

(五)其他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问题。

1、长期患有各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处境堪忧,他们的维权之路更加艰难。

很多医院都发生过送老年人到医院后家属逃跑的事情。有些人将家里生病的老年人送进最便宜的病房床位后,便不再让医生给老年人打针用药,不愿为老年人多花一分钱。有的老年人长期患病,花费较高,一些自私的年轻人便将此种经济支出视为“奢侈”,认为“早晚都是死”。老年人有看病治疗的权利,遗弃、虐待患病老年人是严重犯罪行为,但是他们的维权问题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

侵权人利用老年人的病情如精神疾病、老年痴呆、瘫痪在床而侵占、骗占老年人住房、财产的现象也并不少有。

2、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养老方式单一落后,导致老年人年老时受制于子女和晚辈。

绝大部分老年人至今仍靠子女扶养,他们年轻时扶养子女,为子女上学、结婚耗尽了全部积蓄,有的老年人甚至把住房也全部让给了子女。由于养老保险体制不健全,老年人不少没有经济来源,完全受制于子女,致使有的子女视老年人为负担,老年人在家里经常受气。

特别是在农村,生活条件较差,许多老年人大多居住在村庄周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与城镇老人呼吁精神赡养不同,农村老年人虽然也希望儿女精神赡养,但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是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中很多人因年老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只能完全依赖子女,没有其他出路,这是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一个显著区别。

3、老年人在退休后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常常只是在家庭的范围内活动,对现在社会的情况不太了解,也容易被别人的关心和热情所打动。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上当或者受到伤害。

4、老年人自身的问题所导致的老无所养。

因老年人年轻时不孝、行为不轨引起其子女和亲人的反感,在老年人需要子女和亲人的扶助的时候,置之不理。这种情况尤其以男性居多,而且难以处理。有时因老年人本身性格怪僻或存在道德问题以至子女不愿意对其进行照顾或赡养。

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救济。

老年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我国立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从宪法、法、婚姻法、继承法、刑法、行政法到众多地方性法规都有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实际生活中,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早在1996年就已颁布。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一是对宣传贯彻该法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虽然采取了一些形式的宣传,但真正受到教育的主要是有关领导、老年人和老龄工作干部,而没有广泛地向敬老养老的主体--中青年人进行宣传。二是宣传不够深入,有的地区和单位行动迟缓,边远地区和许多单位还有死角,在许多部门和单位的干部群众中,对其主要条文内容不甚了解。三是对在宣传贯彻该法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尚未进一步研究解决。各级组织在抓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工作方面又缺乏具体措施和工作力度,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面对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却更多地选择了“忍”字。有的老年人不知如何运用法律,忍气吞声地承受着一切;有的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打官司“丢人”;有的则是不敢向法律讨说法,惟恐事后遭到子女报复,令自己的晚年雪上加霜。“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成了老年人维权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客观上也助长了侵权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寻求法律保护。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或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要及时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各级政府、民政部门或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反映,请求他们对实施侵害者进行批评教育,直至改正。

由于传统观念、亲情血缘关系的掺杂,使得此类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起来较棘手、繁琐反复。各级居委会、村委会、各级政府、民政部门或老龄工作机构,应先从群众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解决,强化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把解决赡养问题与当地创建和谐社会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要让养老的问题轻易上法庭,这应该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现实中,国人对法律非常敏感,到法庭上,一撕破脸,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事情反而不好解决。

但如果用上述方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的,老年人就应当依据法律向人民法院起诉,勇敢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老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缓交、减交或免交;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尽管法律的可操作性差,法院也不是没有办法弥补,在审理赡养案件时,就应考虑到有利于老年人的养老和恢复家庭的和谐,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调解时将精神赡养与物质供给、生活照料同等重视,多做被告人的说服教育工作。另外案件审结后,尽量能够对案件进行回访、跟踪服务,架起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桥梁,弥合双方的感情裂痕。

老年人自身也应该多一点戒备之心,应该增强对一些借口和欺骗行为的识别能力。(1)赡养纠纷。

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和老年人法律意识的增强,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其次是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扶养、赡养人口与被抚养、被赡养人口不成比例。还有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对赡养、扶助条件应当提高的欲望,法律越健全此类案件越多。

近来,类似“老人告子女不回家看看”的案子越来越多,可是对老人们提出的这种精神上的要求,法院所能依据的判案标准只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涉及的,应该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这一原则规定。缺少量化标准,说来简单做来难。

在此类案件的处理中,精神赡养可以借助物质形式实现,进而考虑比照离婚父母对子女探望权的规定使精神赡养摆脱物质形式。(2)遗弃和虐待老年人应受到法律制裁。

遗弃老年人,是指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的当事人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的老年人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对遗弃老年人情节较轻的,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必要时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对拒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人,可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对遗弃老年人情节恶劣的,依《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对于年老„„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规定予以处罚。

虐待老年人,是指经常性地打骂、冻饿、禁闭老年人,或强迫老年人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或其他折磨、摧残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现实生活中,虐待老年人的行为人大多是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一般负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遗弃、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法律保护不到位。有赡养义务的子女相互攀比,推诿、拒养老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老人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等问题也大量存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虐待老年人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情节恶劣,构成虐待罪的,依《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受虐待的老年人既可以采取正当的防卫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可以请求居委会、村委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援助,对构成虐待罪的行为人,受虐待的老年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发展。

(一)养老制度。

对于家庭来说,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子女对待老年人主要是一个字“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向推崇的传统美德,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出于内心的真情实感的。孝不仅是生活上的瞻养,更是一种敬爱之情、精神沟通和心灵慰藉。真正的“孝道”,是使父母生前享受人生安乐,死后对之表达哀戚之情。

提倡孝道不要求固守在父母身边,更不要求绝对听从父母的指挥与安排,只要求在父母丧失生产能力而社会保障又不健全的情况下对父母实行物质救济,保证老年人自我生活娱乐的物质基础;在父母丧失自我生活料理能力时,或委托亲戚,或找保姆,或亲自照顾;尊重父母的人格与个性,不侮辱父母,不对父母施以任何暴力,常常给父母通通电话,有闲暇,常回家看看,在节假日陪父母玩玩,在精神上与父母达到一定程度的沟通,使老年人得到精神慰藉与精神自由,从而身心健康的安享晚年。

在社会的层面,应吸取各国关于养老制度的优点,尽量完善我国的养老体制,为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当前我国社保体系中,养老保险面临的难题较多。一是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收入老年居民无养老保障制度安排;二是覆盖面窄,当前我国1.53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享受定期待遇的老年人仅4400万人,不足三分之一,原因是养老金征收存在很大缺口。三是公共财政缺位,未形成养老和医疗保险转制成本支付机制,导致企业社会保险费率过高等问题。

福利国家,对于养老保险采用的都是多形式、广覆盖的政策,主要是在保障基本养老的前提下举办多种由政府或民间推出的养老保险计划,供不同需求人群自主选择。“根据世界银行养老保障“三支柱”理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第一支柱”,单位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和劳动者个人建立的补充性退休收入属于“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1、养老保障从单一支柱走向多支柱势在必行。

2、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坚持单位自主选择原则。

3、补充养老保险计划一般实行基金积累原则。

4、补充养老保险积累奖金需要市场化的投资运营。

5、建立补充养老保险需要政府引导和监管。”②

(二)老年人的高层次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人,也会出现新的需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③:“(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感情和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需要分为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这种需要主要是从物质条件上使人们得到满足。高级需要包括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的精神需要。低级需要是容易满足的,因而也是有限的。但是高级需要是不容易满足的,因而是无限的。需要表现为由低向高级逐级而上的梯次,一个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自然地向高层次需要提出要求。”。

我国的相关立法中对老年人“低级需要”的保护,即对“生存、安全需要”的满足与实现,是老年人作为社会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权利,这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高级需要”,即对“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的满足,是老年人作为社会成员中的特殊群体,所享有的特殊保护。国家要保障老年人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使老年人能够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成果。而我国对于老年人“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的法律保障,即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方面的保护尚不够充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显得不够完善、不够具体,是我们未来老年立法中需要着重予以完善的环节。

老年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安宁与稳定,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当前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家庭关系。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

①注释(新闻):新华社电-北京2006年9月4日第三届中国劳动论坛。

②参考书目(论文):田泉:《论福利国家的养老制度》,载《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2005年10月5日。

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探讨 篇5

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探讨

摘 要 我国的大学生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中国的高校教育往往忽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往往直接失业。有些大学生由于对相关规定不了解,自己被侵权后不进行反抗。而且我国相关的法律也不完善。本文阐述了大学生被侵权的原因,分析了国外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就业权益 法律保护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07-280-02 一、前言 我国的大学教育近些年发展迅速,已经由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大众教育,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达到了六百六十万,达到了六百八十多万。预计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达到甚至超过七百万。我国的就业岗位逐渐无法容纳逐年增多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众教育下毕业的大学生,其就业权益越来越多的受到侵害。许多用人单位打着用人自主权的幌子,侵害大学生的权益。就业市场上经常出现大学生被歧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被侵害等现象。而且,当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得不到救济,更为常见的现象是,由于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当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或遭遇不公时,只能听之任之,无法抗争,也不愿更不敢找维护自己就业权益方面的法律依据。 实际上,我国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规章、法规、法律,但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十分混乱,互相之间出现重复甚至矛盾,大学生在现阶段在我国是弱势群体,但是保护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像样的体系。在中国国内,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研究十分多,国家宣传部门也不停得宣传,但论述相关方面的法律则比较少。 二、我国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现阶段,我国关于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等大部分是政策性的,法律性的规定十分散,主要分布在宪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高等教育法》、《失业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工会法》、《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当中。有些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和一些别的规范性文件中也存在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条文。 这些法律法规等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这些法律法规所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其缺陷表现在以下的六个方面: (一)立法体系在结构上存在很明显的缺陷 我国在大学生就业立法这一块,不仅立法的结构存在缺陷,而且内容也十分单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应该包括:失业保险法、就业服务法、专用于大学生的就业保障法、反就业歧视法、专用于大学生的就业管理法、专用于大学生的就业调控法等。而我国欠缺这里面的很多法律条文。国务院以及国务院下属的教育部等所颁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法规等和相关的法律、宪法并没有组成一个完整的立法体系。关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立法缺陷,严重阻碍着对大学生正当权益的保护。 (二)就业权等相关的概念界定得不清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的就业权益进行保护需要法律措施,而且法律的操作性必须特别强。在我国的《就业促进法》中,规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劳动者依法享有自主择业和平等就业的权利。但却没有明示就业权等权利的内涵,也没有规定就业权等权利的合理的条件。这就使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难以进行实践。在我国,对大学生就业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大部分是特别抽象的,宣言式的居多,难以进行操作。 (三)没有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企业的法律责任 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十分普遍,在我国的《就业促进法》中并没有明确限定就业歧视的范围。大学生在被歧视后,即便想维权,也根本找不到可以依据的法律条文。我国的《就业促进法》所涵盖的就业歧视的种类十分少,也没有具体规定实施歧视者的责任和举证责任方面的负担,更没有就业歧视判断的标准和适用规则。 (四)实施的机制十分薄弱,贯彻落实不力 在我国,实施机制包括法律监督程序、司法、行政执法等,这些方面都十分薄弱。而且救济的渠道基本上不畅通,救济就业歧视的机构设置也十分不合理。根本没有专门负责保护劳动者免受歧视的机构。在现阶段,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仲裁机构、法院、工会和劳动行政部门等。有些机构空有名字,却指代不明,如所谓的“上级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这导致法律无法落实,也无法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五)惩罚措施难以操作 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因用人单位导致的劳动合同没有签订,而且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那么用人单位要进行赔偿。但是如何赔偿,赔偿什么,是否可以赔偿现金,如果可以赔偿现金,那么赔偿现金的数量怎么定,这些都非常模糊。 (六)救济途径既局限又单一 在现实中,劳动的人事关系十分复杂。救济措施是分类的,但好多劳动者根本无法进行自我分类,也就无法得到救济措施。在一般情况下,并非是所有的劳动争议都可以进入劳动仲裁。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没有和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因此他们与用人公司如果发生劳动纠纷,那么将很难进行劳动仲裁,也根本得不到救济。 三、国外相关的经验 放眼国外,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重点放在规范就业市场秩序方面,制定并完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这样做既能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又能规范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同时也能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 在实施方面,外国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都有保障社会成员公平就业的机构,社会成员的就业公平包括大学生的就业公平。如我国的台湾省,为了防止大学生在应聘时出现性别歧视,有些县和市政府都成立了很有特色的就业歧视评议委员会,截止到,这样的机构在全台湾省已经有二十个。英国在1976年颁布了《反性别歧视法》,后来以此为依据创建了公平就业委员会,该委员会可以向雇主提问,然后从雇主的回答中找出证据,能为受害人提供起诉书,还能全权代表受害人参加其中的诉讼,美国联邦政府设有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简称EEOC,该委员会对关于就业歧视的.诉讼进行调查并负责调解,依据是《联邦机构平等就业机会申诉处理规则》,如果调解失败,被害人可以直接去法院进行投诉。EEOC在整个美国具有五十个地区办事处,有效地解决了很多诉讼。 四、对我国政府的建议 面对新形势,无论是扩大并稳定大学生就业,还是促进社会稳定,最迫急的是完善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专用于大学生的法律 依据目前大学生就业经常出现的问题,并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协调大学生就业、高校教育、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目的颁布《大学生就业保护法》、《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大学生平等就业法》等关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探讨要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明确,为大学生就业扫清障碍。 (二)颁布社会就业服务方面的法律 现在就业服务方面的中介、培训机构十分多,要对这些机构进行管理和整顿,还要颁布相关的法律。在法律上要明确培训机构需要培训的内容。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方面的准确信息,建立全国规模的就业信息数据库并免费供失业者阅读,实现失业者和就业岗位的准确匹配。开发专门服务于大学生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统一长久的激励措施。 (三)强化司法保护 如果我国想成为真正的法制国家,那么必须对公民权利进行有利的保障。在我国,平等就业权受到无情地践踏,根本原因还是缺少权利救济方面的制度。因此,要加强司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司法保护可以说是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最重要途径。而且这种途径还可以补偿和恢复大学生被侵害的权益。强化司法保护重点是建立并完善司法救助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国权.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初探.专家视野・出国与就业.. [2]高桥,刘春阳,刘敏.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教育与职业.. [3]蒋梅.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护.高等教育研究.(10). [4]卢炳德.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及法律保护的思考.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5]田野.当前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有效途径探析.法制与经济.2009.

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与对策 篇6

一、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是对务工农民的一种称谓。他们是一种保留农民身份的城镇务工者。在我国的传统户籍制度中,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十分困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除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寻找出路;但进城务工的农民并没有改变其农民的固有身份,农民工现象由此而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工队伍也空前壮大,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日显突出。

改革开放后农村率先实行改革,打破了传统集体化生产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对农民的束缚逐渐削弱,出现了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沿海开放城市通过大量引进外资获得了飞速发展。寻找出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迅速发展的新兴城市,成为农民工。在未来的发展中,城镇化、规模化是一个主流方向。“大城市不仅将继续是人居中心和经济增长的极核,而且仍将是知识、技术创新的中心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航空母舰’。面对繁重的城镇化任务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不仅需要大大增加中小城市的数量,而且需要大大增加大城市的数量。”[1]在这种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也必然加剧。“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我国实际需要的农业劳动力仅为4,000万至5,000万人。据此测算,在未来中,将有3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若加上需要赡养的人口,则将有4.5至5亿的农村人口转入城镇。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39.1%,比前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年新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2]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的地方就业人数在一亿人左右,且平均每年以500万人左右的规模迅速增加。

但是,对照《劳动法》的有关要求,当前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十分堪忧,主要表现在: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在湖北鄂州汀祖镇,有小铁矿17家,500多名矿工,签了劳动合同的不到一半。去年11月,一名李姓矿工在井下被砸伤,律师和劳动部门前后调查了半个月,才弄清矿工是谁。类此事件,在其他地方也比较普遍。这为雇主逃避责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工资增长缓慢。在我国南方外来劳动力集中的某省,过去农民工年工资增长率不足百元。有的地方农民工10年间月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倒退,“过去在东莞打工,月工资一般600-1000元,如今降到了500-800元。”这么微薄的工资,还被拖欠克扣。20全国各地累计拖欠农民工工资达400多亿元,当年劳动监察部门仅追回14亿元。许多农民工辛辛苦苦干一年,连过年回家的钱也得不到,更不用谈养家糊口了。

3、培训参加率低。杨叶乡某厂的50名技术工人,只有10人有资格证书,培训率仅为20%;有的根本就不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4、安全防护措施差。汉口永清片一民工在拆迁旧房时,被水泥楼板砸中头部,不治身亡。据该工地工头姚安友介绍,去年11月,该工地就曾发生了起事故,造成两死一重伤。

5、劳动时间被无限延长。在不太规范的中小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基本没有休息权的概念,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如一家生产季节性产品的小厂,本小利大,产品畅销时为扩大生产量,农民工工作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甚至十七八个小时。

6、社会福利和保险无着落。按照规定,用人单位要向劳动保障部门支付每人一年1000元的社会福利保险金。为了不出这笔钱,有人就瞒报、少报人数。如某镇容器厂,实际用工120个,但向劳动部门只报20个,社会福利保险金的缴纳仅为1/6.

7、乱收费现象严重。城市政府为自身管理利益出发,对农民工的进城设置了种种制度上的障碍,主要是各种各样的乱收费,如暂住费、卫生费、治安费等。例如,南京市政府于年取消了针对农民工的7项行政性收费,其中仅暂住人口管理服务费、就业调节金和就业管理费三项金额就达4500万元之巨,从中可见农民工面对收费承担了何种巨大的压力。

面对保护状况很差的现状,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困难很大。①招收农民工的单位多为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本小利薄,市场上的生存竞争迫使它们不顾一切地节减成本;②近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镇,城市中还存在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劳动力明显地供过于求,每一个岗位的竞争都十分激烈;激烈的就业竞争迫使农民工服从雇主(企业)的需要而放弃自身的合法权益。这种恶性循环增加了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困难。③执法不公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企业可以通过与执法人员的特殊关系来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没有这种执法资源的企业则只有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④城市政府出台了许多限制甚至剥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出于方便城市管理的需要。废止或放弃这些规章制度,会加大城市管理的成本。

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及时和强有力地保护,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农民的不满情绪在增长。当前进城打工的基本上是青年农民,他们民主意识和反抗意识强,对社会不公平的忍耐性差,思想上容易走上极端。农民怨言:在家里没有出路,而进城又无门路,干的是脏、累、险的活,受到的却是歧视待遇;遇到困难没人管,打官司又没有钱。甚至有人公然地说:“我们的生命本来就像垃圾一样,生不如死,不如轰轰烈烈干一场。”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湖南常德张君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不能不要求我们的政府引起高度的重视与警惕!

二、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强力保护既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现实的利益权衡的结果。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传统的自然经济造

就了城乡及乡村各村落之间的相互隔离局面。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传统的隔离局面不仅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反而扩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质上是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城乡平衡。从条件差的农村流出的农民工作为理性人,即使在城市受到低于城镇居民的差别待遇,也不会因此而放弃打工机会回家务农。因此,农民工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只有通过这一社会背景,才能看到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7

“格式合同”起源于西方的法律体系, 意大利是最早对格式合同进行立法规范的国家, 在该国1942年通过的《民法典》中, 具体规定了格式合同的效力、解释等问题。其后, 格式合同被以色列、德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来进行了规范。

通说可以界定概念为:格式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使用预先拟定的条款, 在不允许相对方协商的情况下, 将条款作为合同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而与不特定的第三人订立的合同。

二、我国格式条款易引发争议的几个问题

(一) 我国格式条款的现状

格式条款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 格式条款还出现了一些独特的现象。主要表现在:1、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在公用事业、商业、出版业、银行业、保险业、制造业甚至零售业都有着格式条款的身影。2、一些格式条款以法规的形式出现。我国行政机关以行政规章的方式, 拟定了不少作为当事人订约基础的格式条款, 比如铁道部制定的铁路客运、货运合同中的一些运输规则。3、消费者的权利被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侵犯的现象大量存在, 在格式条款的“掩护”下, 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消费者承担。

(二) 常见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的格式条款

1、关于店堂告示

当消费者进入到酒家、旅馆、商店或银行等场所进行消费时, 也许经常会看到一些店堂告示或者通知。比如, 购物时在商店的存包处, 通常会有一些提示说明“存包丢失的责任自负”;在酒店的门口也经常有字条“谢绝自带酒水”;银行方面“钱票当面点清, 过后概不负责”的告知;有的地方还规定了最低消费。从形式和内容上看这些提示、告知都符合《合同法》第39条第2款得规定, 符合格式合同的特征。

从法律理论上来看, 格式条款在相对方当事人未同意之前仅仅是提供者的一种要约。相对方可以选择同意即承诺, 也可以放弃而拒绝其要约。

2、关于最终解释权的理解

消费者经常会看到一些“本次活动由某某商场负责解释”, “本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等的声明。这一规定使合同的制定者或起草人拥有了合同的解释权。根据《合同法》第41条规定可以知道, 当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时, 如果双方起诉到法院要求裁决, 法院应当作出不利于商家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 的解释, 而并非由商家来自行作出所谓的最终解释。

因此, 经营者在对格式条款进行解释时, 必须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不得随心所欲地任意解释, 更不得以此作为借口糊弄消费者。如果该格式条款有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经营者更不能凭借所谓“最终解释权”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三、完善我国格式合同的对策建议

(一) 立法规制

1、对我国现行法律条款内容的协调化

我国《合同法》第39条第一款、第52条和第40条之间存在着冲突。按照第39条和第52条的规定, 若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 格式合同条款的提供者应当以公平为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对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而在第40条中却规定免责条款绝对无效, 无论是否以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当事人注意该免责条款或是否进行了说明。对于此冲突, 笔者认为, 需要考虑具体情况来对格式合同中不公平免责条款进行限制, 同时当事人的事后选择也很重要, 不能因为是免责条款而绝对的无效。

2、对现有法条的详尽化

在我国《合同法》中对格式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格式合同的解释规定的过于笼统。例如, 对格式合同制定方提请注意义务的方式, 法条只规定“采用合理的方式”, 所谓“合理的方式”在现实中也难以把握。为此, 要详尽说明签订格式合同时提请注意的方法, 程度, 对格式合同的相关法律进行进一步的规定, 更便于现实的操作。

3、要改变我国部门立法的现象

我国部门立法的现象十分严重, 应该改变这种状况, 可以考虑建立学者专家起草法律的机制, 以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或者至少应该将行业主管部门拟定的法律草案交给有关的法学专家和社会进行广泛的讨论, 提出修改意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证。

(二) 行政规制

针对我国行政规制中出现的问题, 具体可以实施以下方式:首先, 在对格式合同进行审查时, 应该组织听证会, 审查机构要认真听取消费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意见, 就价格条款、免责条款等与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合同条款进行投票表决。其次, 可以推广示范合同的运用。示范合同是由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根据法律规定, 依法制定发布的, 对签订合同具有参考意义的示范文本。这样通过权威机关制定出的合同条款, 能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 避免产生歧义。

(三) 社会规制

格式合同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上述二种规制方法外, 社会规制的作用也应得到重视。笔者认为, 最重要的是要完善消费者社团的作用, 使它可以协助消费者处理合同纠纷, 受理消费者的投诉, 直接代表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或协助消费者起诉。在发生经营者利用不公平合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时, 有权提出要求, 予以纠正, 还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建议变更或撤销该不公平合同。正如德国学者狄特尔.梅迪库斯所说:“赋予协会予诉讼, 旨在阻止一般交易条件虽然不合法, 但相对于那些无经验的人仍然得以实施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凯霞, 《“禁带酒水”合理性的法理分析》, 《现代商业》, 2008年6期。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8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类型消费模式层出不穷,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退货制度即“后悔权”制度尚属初出茅庐阶段,远未成熟,不能很好应对当前网络购物中频繁出现的退换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网络购物的概念及其特点,其次分析目前网络购物中存在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到位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后悔权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经济新常态模式下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助推器,如何利用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营者之间的良好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购物的概念特点

目前学界对于网络购物并无统一认可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也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购物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销售和流通活动,它不仅指基于互联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来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贸易活动。①还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购物是指交易当事人通过以因特网为主的计算机网络所实施的各种交易活动,包括网络购物合同签署、电子支付和服务送达三个阶段②。

综上所述,我认为网络购物是指消费者通过相关的购物平台了解商品信息后,确定购买意向从而通过互联网这一虚拟载体向经营者发出购物订单,通过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中所填写的通讯地址,经营者在收到付款后以快递形式将所购商品寄送给消费者的过程。

二、后悔权的特点分析

对于后悔权的法律分析,我认为后悔权归根到底是一种合同解除权,其赋予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依照单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的权利,其实质是形成权。后悔权的设立让消费者摆脱合同的束缚,使当事人双方回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赋予了消费者真正的合同自由。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可以包容后悔权作为法定合同解除权存在的情况下,无须再另行适用范围较为狭窄的撤回权。其次,后悔权是知情权的适当延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但是,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永远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意思表示不自由,仅能凭借经营者在网络购物平台中出示的有限信息来决定是否订立合同,知情权受到妨害。只有赋予消费者后悔权,让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到商品或服务,有充分的时间来了解商品性能,才能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三、网络购物中存在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到位的原因

1.商品信息不对称

虽然法律明确规定,在事實不清的情况下,格式条款不得作出对条款拟定方有利的解释。然而网络交易自有其特殊性,经营者设计的大部分交易条件藏在合同背后,消费者仅能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买”就是同意,“不买”就是不同意,经营者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地位,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实际上剥夺了消费者与经营者商讨合同内容的权利,侵犯了合同自由。

2.网络购物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购物对于经营者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准入门槛很低,经营者很容易成为经营者,但是正因为如此,部分别有用心的无良经营者利用这一漏洞将大量良莠不齐的商品销售给消费者,造成其重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网络购物的声誉。另一方面,程序成本高昂使得消费者对于维权工作望而却步,不合理的退换货规则会抑制消费者的维权需求。

四、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1)加大保护小额诉讼的力度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程序简单、诉讼成本低,便于当事人维权。应当积极引导网络消费者通过选择小额诉讼程序这种简便快捷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应当设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基金,诉讼费用从基金中支取,由国家财政进行负担,具体拨款方式可以参照现在司法改革的相关规定,将人财物统一由省级政府统筹解决。当然,如果消费者协会在消费公益诉讼胜诉,对赔偿金应当按照适当的原则进行分配,将赔偿金划拨充实公益基金,以维持可持续性的运转。

(3)从严把关,提高门槛。要建立严格的经营者准入制度和网络平台认证制度。众所周知,网络交易是高风险的交易,消费者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并且难以维权,因此从源头上把关,尽最大力度将不良经营者从网络购物平台中清除出去。

五、结论

必须指出,我国应当坚持以我为主,立足我国的网络购物实际情况,并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其它的配套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购物的监管,同时鼓励行业自律,提倡社会监督,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在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的作用,从而建立保健全护网络消费者权益体系。

注释:

①杨立新电子商务侵权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2

②杨坚争,高富平.万以娴电子商务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参考文献:

[1]李文琦.论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禹慧.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3]牟笛.新消法草案“后悔权”的理解与范围界定[J].青春岁月,2013,12

[4]孙维佳.论欧盟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陈静静.网络购物中后悔权的实施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10

上一篇:中心小学师德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下一篇:春怨,春怨王昌龄,春怨的意思,春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