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2024-08-20

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精选10篇)

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篇1

被称为“无上妙品”的酒鬼酒, 塑化剂竟充斥其中;洋快餐所用食材是被饲料药物“拔苗助长”的速成鸡……其实, 消费者从媒介获取的这些“新鲜事”太多了, 获取的渠道也很畅通, 第一时间, 有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新闻资讯, 会从手机、网络、报刊及电视电台一股脑儿砸向消费者。但是, 消费者的知情权却很不靠谱。大多时候, 产品的负面消息几乎“清零”了, 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 或被专家学者神侃一通化学知识后, 依然飘在云里雾里。

对于消费者的知情权,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是: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 要求生产者提供商品的产地、生产者、性能、检验合格证明、售后服务等有关情况。可以看出, 法律条文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是比较模糊的———如果消费者提出“要求”, 可以获得一定的知情权。那如果没有提出要求呢?现实中, 消费者的正当知情权往往被忽视和漠视。

通常情况下, 产品被爆出质量问题后, 作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者的企业, 会找出一大堆证据, 邀请一帮专家来“漂白”产品, 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实在难以蒙混过关时, 会出面向消费者诚恳地致歉。完成整改经过验收后, 又可以堂而皇之上市销售了。

“速成鸡”事件后, 消费者对日常食用的“洋快餐”品质产生了强烈质疑。12月4日, 山西省农业厅公布了对粟海集团肉鸡养殖有关情况的调查结果:山西省饲料兽药监察所从粟海集团抽取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共17份, 依据饲料卫生、肉用仔鸡配合饲料等国家标准进行了检验, 所检项目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山西省农业厅公告称, 粟海集团饲养的肉鸡为“科宝500”品种, 是从美国引进的快速白羽肉鸡品种, 45天出栏是正常的。粟海签约养殖基地使用的普肠安、大熊座等药物, 均为农业部批准允许使用的兽药疫苗。

虽然事件发生后, 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给了企业清白, 检测结果也证明“速成鸡”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但“速成鸡”事件却暴露出消费者获取知情权的被动。有消费者发出这样的质疑:事件发生前后, “洋快餐”为什么不明确告知消费者, 该店出售的鸡肉制品是生长期45天的“速成鸡”?有多少消费者明知食材是“速成鸡”, 依然会购买这种烹鸡美味?很显然, 消费者的知情权被侵犯了。

酒鬼酒被曝出含有塑化剂后, 酒鬼酒公司很快辩称“每日喝1斤无害”, 被消费者和业界广泛批评后, 随即清理门户, 很快锁定了可能肇事的3大元凶:自动包装线上的小塑料管、塑料瓶塞、临时使用过的塑料输酒管。酒鬼酒公司表示, 为“塑化剂”事件深深地表示歉意, 将采取措施, 改进包装, 杜绝可能产生的塑化剂隐患, 同时联合业界白酒生产企业, 推动行业尽快出台白酒行业塑化剂限量标准。通过此事件, 消费者“幸运”地得知, 白酒中居然含有塑化剂, 并且, “每天喝1斤无害”。同时也暴露出企业质检部门的形同虚设。股票复牌, 产销恢复, 用较短时间即可化解品牌危机, 消费者及业界领教了酒鬼的“鬼”气, 而消费者的知情权再一次被侵犯了。

无论是洋快餐“速成鸡”、还是酒鬼酒“塑化剂”, 都暴露出消费者的知情权缺失问题。由于信息的人为封锁, 消费者对自己购买的是不是“速成鸡”并不知情, 更不知道含“塑化剂”的酒鬼酒真实质量如何。而这种信息的被人为封锁, 根源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冷漠, 是企业诚信的缺失。

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企业是第一责任者。在被曝出负面消息之后, 企业才慌忙发表声明、普及常识, 但此时已经很难改变消费者的印象, 消费者不太信任你了。企业多年打造的品牌, 在消费者心中已黯然失色。如同汽车生产企业一样, 产品召回制度的常态化, 并不会损伤品牌的影响力, 反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 会为品牌加分。但是, 食品行业负面消息屡屡被曝, 却鲜有召回。事实上, 只有增加透明度, 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产品, 才能真正使消费者信任产品, 培养起对产品的忠诚度。

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也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 在食品安全问题曝出后, 要在第一时间调查取证、公开调查信息、公布检测结果、向消费者解疑释惑。同时, 制订完善相应的产品标准, 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还要加强对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制教育, 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惩治力度, 加大对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制裁力度, 维护消费环境的公平正义。

浅析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策略 篇2

关键词: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其权益的法律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并逐渐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选择权、求偿权、公平交易权、结社权、受尊重权、知识权以及监督权九项权利,但真正落实起来存在很大困难。

一、当前存在的消费者知情权侵权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之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但实际中,我们看到很多形式的侵权案件,总结之,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

1.向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

所谓向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主要是指通过虚假的广告宣传,来误导消费者,并向消费者传达虚假的信息,这也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对于此类的侵权行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便是医药品和保健品销售,在这些领域中的很多产品,其功能宣传与价格信息都存在着一定虚假成分。再比如,某商场为处理其库存尾货,对羽绒服等商品进行促销活动,其制作的宣传广告中称,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为促销期,在该期间购买指定商品可享受买100送50的优惠服务(其中所赠送的50元是代金券)。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消费者购买某羽绒服后获赠代金券再去消费时,意外地发现该商场大厅中有一则告示,对该代金券的使用增加了2个额外的条件,即必须购买某品牌的羽绒服方可使用该代金券;必须购买商品总数达到了2000元,所赠的代金券才可以冲抵50元使用且每件商品不能使用3张代金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该商场的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还侵犯了其自主选择权。

2.向消费者告知信息不完全

据调查显示,商品信息不完全告知是当前很多经销商惯用的一种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手段和方式,尤其是在商品实际交易过程中,经销商经常会通过大肆地宣传其所售商品、所提供的服务之优点,但对于其所售的商品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各种安全隐患只字不提;即便是有消费者询问到该商品的缺陷时,其回答往往含糊其辞,故意找别的由头来引开话题。这种行为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安全隐患。实践中最常见的就是商品房买卖、汽车销售以及各种药品的销售。比如,最近王先生在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一辆新款轿车,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王先生给自己的爱车进行保养时却发现,他买的车竟然是发生过交通事故、并存在着修理痕迹的汽车。于是,气愤的王先生以欺骗消费者行为为由,将该汽车销售公司告上法庭,希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之规定,要求其给予双倍赔偿,最终在查明事情真相的基础上,法院支持了王先生的这一诉讼赔偿请求。就该案例来说,它是一起非常典型的不完全告知侵害行为,侵犯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汽车销售公司销售汽车的过程中,只是告知了王先生该车的使用性能及优点,但没有告知其该汽车已经经过了修理这一事实,因此在告知义务上没有尽到责任,属于告知不全的侵犯知情权行为。

二、加强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策略

1.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先后制定了《产品质量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但从实践来看略嫌不够。基于此,应当进一步加大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力度,加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并从法律上规定有利于消费者的民事制度,比如无过错责任制度以及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目前来看,很多企业总是依靠其市场垄断地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滥用其市场绝对优势向消费索取不合理的价格,甚至存在着强迫买卖的不公平交易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经济性质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服务于大众,而是谋取高额利润。在这种社会现实条件下,只靠传统的道德束缚已经很难真正地解决消费者知情权受侵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尤其要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上下功夫。

2.建立和完善消费者保护组织或机构

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而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还为消费者专门设立了各种保护协会,落实情况也非常的好。反观国内情况,虽然也有消费者保护机构,但都是由政府机构组织开展,并且也多由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代表政府专门承担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机构。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各部门会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相互推诿,最终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承担责任,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等权益的行为得不到真正的制止,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3.加强监督,进一步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要充分发挥相关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等媒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和曝光,给经销商一种比较强大的舆论威慑力。同时还可以推行举报有奖制度,即发动广大消费者,积极地参与到市场监督活动中来,对于发现的侵权问题,及时地予以曝光,通过强大的社会舆论,对商品来一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洗礼。对于相关政府部门而言,应当不断加强对销售者营业执照的管理,尤其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商品或服务,更要严格的把关。

三、结语

总而言之,知情权所体现的是非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其强调的是对处于法律关系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给予保护,同时也体现了追求实质自由与平等的当代法律精神,因此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潘智伟,刘剑.论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27):233-237.

[2]郑伟.银行理财服务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研究[J].现代金融,2011,(3):51-53.

浅析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篇3

消费者知情权最早由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2年3月15日提出, 因此3月15日被确立为“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知悉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它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文规定的消费者权利之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 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 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消费者知情权的确立,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消费者在与经营者进行交易时, 首先行使的权利就是知情权。保证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知情权也成为经营者首先应履行的义务。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知情权包括两层含义:1、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 即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说明情况必须是真实的;2、消费者的咨询权, 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 有权向经营者询问和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相关情况。

二、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现状

目前我国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方面的法律主要有:消费者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最核心的法律, 它首先确立了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地位, 并明确了知情权的范围, 规定了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义务。除此之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了政府和社会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义务。《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没有直接规定知情权的相关内容, 而是通过禁止经营者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广告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类似, 也是通过侧面规范广告主体的广告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产品质量法》要求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说明和警告义务。虽然我国不乏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法规, 但是这些法律规定无论在总体构架还是具体内容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三、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一) 填补法律规定的空白地带

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上购物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2010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 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会突破10000亿元。由于网络购物的虚拟性以及空间差异性, 使得消费者的知情权经常受到侵犯。但是我国法律对此并没有相关规定, 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遭遇尴尬。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网络商品和网络服务的经营者公示其营业执照的义务, 就是为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知情权。但是仅仅这一办法的规定显得略微单薄, 在以后的立法中, 应当在专门法律中对此加以详细规定, 提高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层次, 尤其应当对侵犯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救济措施加以深入研究。

(二) 建立方便、快捷的裁决程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了消费者保护其权益的五种途径。但是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不具有强制效力, 行政部门对违法经营者的行政处罚并不能弥补消费者受到侵害所遭受的损失。而由于日常消费金额较小, 繁杂而漫长诉讼程序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因而,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缺乏切实有效的可操作性救济途径。

鉴于此, 应当简化诉讼程序。在英、法等国家, 均设立有小额仲裁庭, 大大简化了诉求程序, 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维权成本较低, 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 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设立小额仲裁庭。另外, 在一些设计消费群体广泛的侵权案件中, 可推广使用集团诉讼模式。集团诉讼可以扩大同一诉讼主体的主体容量, 通过判决效力的扩张, 使更多的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 平衡责任分配, 增强侵权处罚力度

在经营者为其违法行为承担的行政处罚之外,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最严重的民事责任是欺诈行为要加倍赔偿。我国法律规定的加倍赔偿的适用条件界限不明显, 在司法实践中消费者的损失很难得到有效补偿。另外, 在有侵犯知情权提起的民事诉讼中, 应当加重经营者的举证责任。通过加重违法经营者的民事责任, 一方面可以使其有所顾忌, 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另一方面, 由于消费者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弥补, 也能激励消费者更加重视其知情权, 从而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美]肯尼迪:《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命令》, 1962年。

[2]孟咸美:《怎样排解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纠纷》[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3]郝玉红: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及立法完善, [J].商场现代化, 2006, 12 (上旬刊) 总第487期。

[4]朱雯陈乃新, 论消费者权利的性质及经济法消费权的设立, 经济研究导刊, 2007年第7期

论网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之完善 篇4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者;消费者知情权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29-04

一、问题的提出:网购消费者知情权为什么如此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它拓宽了消费市场,增大了消费者的信息量,大大便利了消费者的生活,且发展迅速,如今,网购已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①但同时由于网购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时间差、交易手段虚拟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增大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因此而产生的纠纷数量庞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各地电子商务投诉约93600起,其中网络购物投诉占55.4%[1]。而事实上,因涉及金额不多、不法商家无迹可寻等诸多因素,许多消费者最终放弃投诉,网购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实际发生数远高于这一数据。

在网购消费者的诸多权利中,知情权是网购消费者的一项基础性权利,“知情权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交易时首先要行使的权利,也是经营者首先应履行的义务”[2]198。它的基础地位决定了保护网购消费者其他权利,如保障安全权、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也要以知情权的保护为前提和基础。同时,消费者个人理性的发挥是以获得和交易有关的信息为先决条件的。作为理性的人,只有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才有可能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而在信息占有方面,经营者往往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从消费者购物“需求确认(need recognition)→信息搜集(message search)→备选方案评估(alternative evaluation)→制定购买决策(purchase decision)→购后评估(post-purchase evaluation)”[3]的决策过程来看,当消费者不占有信息或占有信息不充分时,便很难做出正确的购买前评估,从而影响其购买决定,在此场合,消费者往往成为受害者。

与传统消费者可面对面验货相比,网购消费者只能通过经营者所提供的广告图片、视频介绍等方式了解商品或服务[4],即使部分网购可以货到付款,但往往需要支付回寄的邮费,增加额外的开支。通常情况下,网络交易中电子数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消费者只能通过查看购物网站上的网页信息了解其要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网页上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往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难以帮助消费者做出合理的消费选择。当然,消费者可以在网购前自己搜集关于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如咨询身边已经购买的消费者,或登录论坛查看消费者评价等。尽管综合各方信息或许能改善其信息劣势地位,但这将直接导致消费成本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可见,网购消费者更难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弱势地位更加明显,其知情权更易受到侵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网络交易中的矛盾更复杂,冲突更尖锐。因此,网购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更需要重点保护。

网络经济是购买力经济[5],消费者是购买力的主体,只有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才能使消费者保持网络消费的热情,使网络经济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网购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对网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提升网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经济发展方式由出口导向向内需导向转型,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对网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平衡网购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掌握的差异,降低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不可预测的风险,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竞争中出现的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网络经济秩序,优化网络消费环境。这既是对经济法社会责任本位、追求实质正义[6]141-142的体现,也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两大宗旨的落实。

二、我国网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存在的缺陷及其分析

(一)立法缺位

1.立法层次有待提高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本身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在内容上和体例结构上就过于笼统,且该法于1993年颁布,无法适应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交易。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做的修改也没有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此外,《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价格法》、《商标法》、《电子签名法》等也并未着眼于网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现在主要可以依照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0年5月31日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其第十三条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事先向消费者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种类、数量、质量、价格、运费、配送方式、支付形式、退换货方式等主要信息,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交易安全可靠,并按照承诺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暂行办法》符合网络购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普遍认识,但其只是部门规章,强制力不够,还不能承担充分保护网购消费者知情权的任务,执行一年多来效果还不显著。另外,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国采用了地方立法先行、试点的做法,①当然,其若符合《立法法》的规定,则无可厚非,但地方立法效力层级不高,与国家立法分隔时间太长也容易造成体系不清、条块分割、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7]。尤其是就网购而言,跨行政区划甚至跨国界都经常发生,各地规则不一必然不利于消费者保护和纠纷的解决,也缺乏法律域外适用的效力。法律的缺失,是权利保障的阻碍。立法层次不提高,在网络购物的背景下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就是纸上谈兵。

2.关于网络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不完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该条更多地体现为消费者提出“要求”的权利。该法第19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做出真实、明确的答复。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该条对经营者的主动告知义务的规定过于笼统,并没有对告知的主要内容做出比较详细的列举。在传统交易中,这种一般性的规定已经暴露出弊端,对于网络消费的场合,更加难以满足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需要。

《暂行办法》在此问题上有所进步,其第13条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的主动告知义务,并列举了告知的信息范围,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规定的披露信息的范围太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列的信息归纳起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如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二是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如经营者的真实名称、标记等;三是商品或服务的售后服务情况。这些规定的信息对于传统消费者来说已经比较详尽了,但是对于网购消费者而言显然不够。《暂行办法》对其进行了补充,新增了网购交易中存在的运费、配送方式、支付形式、退换货方式等,但仍然有所欠缺,且应当进一步细化和技术化。例如,应当披露在远程通讯的方式下消费者在发出要约之前用于识别和更正录入错误的技术手段等。

第二,对披露信息的标准和要求不明确。现行规定中对披露信息的标准和要求较为模糊且不全面,包括“真实”、“明确”、“不得引人误解”等,这些规定也只是散见于各条文中,没有集中、统一的规定。另外,对“真实”、“明确”等没有权威的解释也会让不法经营者有机可乘。

3.关于侵犯网络消费者知情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完善

《暂行办法》在第五章“法律责任”中主要明确了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的责任,而对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责任尚无明确的规定。例如,当消费者向网络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咨询其披露不明的信息,而经营者故意隐瞒或拒绝回答,网购消费者是否可以依法追究经营者的责任,法律没有规定。再如,《暂行办法》第15条规定,“消费者要求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应当出具”,但如果网络商品或服务经营者拒绝出具或者以各种理由推脱出具上述单据时,是否可以追究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责任,法律对此也没有相应的规定。

正如保罗·海恩所言,“人们个体不会做对整体有利的事,除非这件事对个体有利,人们预计承担的行动成本和预计取得的行动产生的收益,引导了他们的行动”[8]227,若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无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经营者便会肆无忌惮地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以获取利益。

(二)监管不力

尽管《暂行办法》第32条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由县级(含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部门、价格管理部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等行政机构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但我国对网购的监督管理仍然存在问题。

在诸多问题中,管理模式落后是根源所在。管理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管理场所,二是管理机构与人员,三是管理行为。前两种操作简便,无需太高的监管水平,正是我国所广泛采用的。我国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定过分强调资质条件与登记许可备案[9],也就是主要通过管理场所、机构、人员的方式进行。若仅将此作为管理的基础固然好,但我国一方面没有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准入机制,另一方面在这种模式的背后没有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监督和保障,其造成的必然结果是让人为的门槛增加企业的负担、束缚企业的发展以及暗箱操作。而监管部门之所以更愿意采取这种模式,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流动性和跨区域性对监管水平、监管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取上述模式在规定和执行上都比较简单易行[11]282。同时,还存在的问题是监管过于侧重于事后责罚,而较忽视事前的防范。这一点不论是在《暂行办法》,还是在地方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中都有所体现。事实上,防患于未然也应当被视为保护网购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途径。

三、完善我国网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建议

(一)相关立法内容的完善

从法经济学的理论来看,网络经营者信息披露不完全或不及时会产生负外部性,克服负外部性的基本方式是使外部性内部化,即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行为成本与收益间重新具有一致性[12]。在保护网购消费者知情权的立法达不到该目的时,就必需予以完善。

1.提高立法层次

一般而言,提高立法层次有两种选择:新立法和修订现有法律。如果对关于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都重新立法,显然是不必要、不经济,也是不实际的,其结果还可能扰乱现有法律体系。“有效率的法律制度是努力使法律供求趋向平衡”[13],何时选择新立法,要视法律需求与供给的关系确定。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对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章做出相应修改,增加新的条款作为网络交易中应遵循的规范。①第二步,在条件成熟时,制定《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步,与数据保护、电子签名与身份确认、电子合同、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网上知识产权、电子证据等共同制定统一的网络法,设“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专章”。

2.明确规定网络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第一,明确规定网络经营者的义务由被动告知转化为主动披露。权利—义务是法学领域一对共生的基本范畴,也是法律实现作用的基本互动机制[14]108。为了克服消费信息不对称给网购消费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必要让作为信息优势方的经营者承担积极的信息披露义务。其制度功能优势在于:首先,能更大程度地使消费者直接获取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毕竟在特定交易中经营者最了解商品的状况;其次,通过使消费者无偿获得有效信息,能够提高交易效率、保障交易公平;最后,能够降低社会总的信息收集成本,从而增加社会总福利[15]102-106。

第二,明确规定网络商品或服务经营者的披露内容包括三方面:经营者信息、交易标的信息和交易条件等其他信息。经营者信息有这样三方面需要完善:一是可借鉴日本《ECOM虚拟商店与消费者交易准则》中的规定,增加披露经营者的名称、资质、联系方式(电话、传真、E-mail)、地址、注册信息的规定;二是参考OECD《指南》、欧盟《电子商务指令》,增加经营者的责任人、直接管理机关、所参加的行业协会及其联系方式的信息,上述信息有利于消费纠纷解决。三是网络经营者的信用评价。

交易标的信息在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11条第2款中规定得较为详尽,包括“服务的名称、种类、规格、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产地、等级、价格、生产日期、有效期限、配送范围、配送方式、运输标准”,可以在修法中采纳。还需完善的是关于标的价格的信息,可参考希腊《网络商人准则》中关于价格的规定,明确价格中是否包含税款、寄送、运输的费用、远程通讯费,并说明价格的有效期。

交易条件的信息主要包括交货或提供服务的方式、支付方式、售后服务、保证或担保条款、消费者在发出要约之前用于识别和更正录入错误的技术手段、订立合同使用的语言、必须遵循的技术手段或标准以及交易所附带的条件(如时空限制等)、投诉的程序及如何查阅相关行业准则。

第三,明确披露信息的要求和标准。可参考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和《电子签名法》,规定其基本要求为“以易于理解、便于取得的方式、完整、准确、及时地向消费者披露”。

3.明确规定侵犯网络消费者知情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规范的霍布斯定理[16]96-98告诉我们,立法以尽量建立合作使不合作损失最小为目的,推动不合作向合作转化。法律常用的方法,就是提高不合作的成本。“法律的市场类比”理论认为“法律具有与市场相同的功能,能够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最佳控制”[17]81,理性的行为人在行为选择前就会比较行为成本和收益。因此,为促使追求利益的网络经营者积极地履行义务,应让其在违反义务时在法律上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具体可增加以下规定:第一,当网络经营者信息披露不完全或者没有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若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第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披露的信息不明时,需要咨询但网络经营者故意隐瞒或拒绝回答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若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

同时,设置上述规定的另一个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法律体系这一“隐性的市场机制”中,消费者可以从违法的经营者身上获利,会激励他们去主动发现违法者,并诉诸法律,便可降低司法和执法的成本,提高法律的有效性。

(二)监督管理制度与措施的完善

1.明确政府监管在我国的重要性

在电子商务的管理上,国际上提倡政府少干预,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政府应设法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贸易障碍,政府的干预是有节制的、透明的、前后一致、可预测的。应致力于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建立用户和消费者的信任,建立数字化市场的基本原则,并充分发挥企业自律和市场的推动作用”[18]256。但笔者认为,就我国而言,仍然需要加强政府监管。

第一,社会实质公平在网络交易中不可能自然实现,实质公平要求国家对这一特定的经济生活进行监督、协调和管理。第二,就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而言,“消费者利益的主体是不特定的全体社会成员,消费者利益即表现为一种社会利益,而不仅仅是消费者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由于主体的不确定性,很难通过某一个人或某一社会团体来实现。当私人无力担此重任时,社会利益的实现必然要求政府的介入”[19]。第三,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成熟,网络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存在相当的差距,电子商务法制建设不足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第四,网络消费的应用和发展显然要比相应的法律体系的改进快得多,政府监管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不足。在原则上可参照韩国《电子商务基本法》第五章第29条,规定政府对网络交易消费者的权益负有保护义务。

2.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和网购行为监管

在我国已经制定了从事网上经营要进行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并在网页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信息的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一方面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即上文所述的对经营场所、机构和人员的监管,另一方面加强对网购行为的监管。前者要注意的是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准入规范,确认经营者的真实主体身份,并且要使这种市场准入和资格认定切实发挥作用,在管理办法上要针对网络交易的特点进行创新,符合网络技术要求,并且细化、严谨化,还要建立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后者要注意对网络交易合同的监管,因为合同是网购的基础,管住了网络交易合同就管住了网购行为的源头,而且事实上,网络消费合同,尤其是其中的格式条款是网购消费者知情权被侵害的重灾区。可借鉴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对网络经营者是否合理地提请消费者对格式条款注意以及尽到了说明义务进行监管。

3.加强事前防范

注重事前防范,建立网上巡查制,重点关注格式合同、格式条款。当然,基于网络交易的灵活性、虚拟性、跨地域性、跨行业性等给监管带来的挑战,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与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合作以做好预防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行为发生的工作。可以借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对商品和服务进行比较检验并发布公共消费信息,积极地为消费者提供咨询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R].2013.

[2]刘文华.经济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芦文娟,韩德昌.基于新技术的营销模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4).

[4]倪斐.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立法保护的不足与完善[J].河北法学,2011,(4).

[5]See Carl Shapiro,Information rules: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J.N.I.2000,1(1).

[6]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7]郑远民,李俊平.新加坡电子商务法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

[8][美]保罗·海恩.经济学的思维方法[M].马昕,陈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9]李政辉.商事登记效力之反思[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5).

[10]寿步.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1]See RichardA.Posner,Catastrophe:RiskandResponse,L.P.&R.2005;,4(3).

[12]钱弘道.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2,(4).

[13]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应飞虎.论强制说明义务[C]//王全兴.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15]See Cooter R.andT.Ulen,Law and Economics,3rd Ed.,Chapter4,PearsonEducation,Inc,2003.

[16]魏建,周林彬.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7]寿步.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篇5

一、消费者知情权概述

所谓知情权是指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 自然人、法人等享有的获取信息的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产品与服务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无论是信息资源, 还是处理技术的水平, 由于交易主体不同, 因而也会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 (例如, 掌握信息的优劣势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 一般通过经营者获得相应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必然会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信息往往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全面、客观、真实将信息告知消费者。

二、经济法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

随着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经济法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实际上就是保护消费者的私权。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 它是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 一方面是国家借助经济法调节经济运行中的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对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行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 完善和发展经济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1) 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 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遵循丛林法则 (优胜劣汰) , 通过建立和完善经济法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实施保护,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另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 维护市场秩序。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进一步使得消费者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 在对产品信息、服务信息了解不详细的情况下, 与经营者完成交易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忽视了消费者的权利, 进而在交易双方之间产生矛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只有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实施保护, 不断弱化交易双方的矛盾,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良好的交易环境。

(2) 尊重并保护公民个体的劳动权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财富是由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 这与公民的劳动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如果交易缺乏公平性, 例如, 经营者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与消费者进行交易, 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就不能公平地交换成商品或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实施保护, 就是保障公民顺利实现自身的劳动权。对于国家来说, 通过制定实施经济法, 利用经济法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三、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面临的问题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 在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相关律制度不完善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买方市场, 进而培养了经营者的强势习惯, 使得其对消费者的知情敷衍了事, 甚至不管不问。另外, 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造成一些管理盲区, 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正当竞争。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 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机制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予以保护, 同时各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监管不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 难以真正的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2) 知情权和商业秘密之间缺乏分界线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实施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赋予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 有权了解有关商品、服务的信息, 例如商品的产地、生产者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国家为了确保企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 制定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一些商品的基本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引发了知情权与商业秘密之间的矛盾, 在掌握产品的完整性信息方面,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

四、经济法有效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措施

(1) 建立和完善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体系

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 需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条款, 必要的情况下, 单独地设置一章详细规定知情权的内容。组织开展好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 加入知情权的保护性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

(2) 强化政府职能, 对消费者知情权加大保护力度

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职能, 对侵犯知情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在产品生产方面, 不断完善抽查制度, 严惩抽检不合格产品生产者, 对商家提供的服务进行考核评选, 在全社会形成全民监督的氛围。

(3) 合理解决知情权与商业秘密间的冲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借助法律进一步明确商业秘密涉及的内容、范围等, 向消费者公开说明需要提供的信息, 对于保密内容严格管制,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利用商业秘密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结论

综上所述, 在法治社会, 利用经济法对市场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合理解决信息流动的公平性的适度限制信息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最大限度确保社会的公平性、和谐性。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一些产品、服务的提供者打着商业秘密的旗号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为了切实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法。为此,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进行概述, 分析经济法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情权,经济法,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立志.论经济法的权利保护:以消费者知情权和告知义务为例[J].法制与社会, 2011 (31)

[2]杜乐其.政府信息供给义务及其限度——以消费者知情权为视角[J].西部法学评论, 2014 (02)

[3]徐孟洲, 谢增毅.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J].现代法学, 2005 (04)

浅析消费者知情权内涵及保护 篇6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含义

(一) 消费者知情权的含义

消费者的知情权, 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 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 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相对应的是经营者的告知义务。根据我国《消费者权利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的知情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 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法律之所以赋予消费者知情权, 是有其特别考虑的。从消费者消费的实际过程来看, 充分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是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冲动的重要诱因, 是消费者进行安全正确的消费所必不可少的认识和前提。消费者只有对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知晓, 才能对商品和服务是否能满足其现实的消费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才能做出令消费者自身满意的消费选择, 才能有效地防止消费安全事故。在通常情况下, 消费者不会购买他一无所知的商品或接受他不了解的服务。而现代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使一般消费者很难对必需的商品或服务有一一深入的了解。为了保护消费者, 不使其因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信息缺乏必要的了解而盲目消费或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法律赋予消费者以知情权。即便是在合同签订时, 一方也有权了解另一方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如果隐瞒真实情况, 或提供虚假情况与信息, 则构成欺诈。这是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是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意思表示真实”, 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可撤销行为。因此, 如果经营者经营伪劣产品而未告知消费者实情, 消费者完全可以请求撤销该行为。而且, 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民事权利。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没有合同关系, 而消费者使用商品时, 这项权利对消费者更为重要, 因为这时消费者并没有机会询问经营者有关商品的情况。如果经营者不采取措施在商品上标明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就更容易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

(二) 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

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形态的不同情况, 对有些商品的各类信息情况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而对于另一些商品和服务其应当披露的信息则可能超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二款所规定的范围, 其具体内容应当依据不同商品或者服务具体分析权衡决定。总之, 凡是消费者在选购、使用商品或服务过程中与正确的判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联系的信息, 消费者都应有权了解。具体说来, 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 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等。

2. 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 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成分、有效期限、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书等。

3. 有关销售状况, 包括售后服务、价格等。

二、依法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一) 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消费者要充分保障自己合法权益要加强维权意识, 许多消费者为了避免麻烦也就听之任之, 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几元钱的小事大动干戈。一些经营者抓住消费者这样的心理, 不断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知情权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一项权利, 加强维权意识, 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如何提高维权意识, 我认为, 消费者应该做到, 只要有侵害消费者权利的事情出现, 消费者都应该用法律或去消费者协会保护自己。平时多看一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类的法律书籍, 来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 以备受到侵害时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参加一些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 多看一些案例, 以备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还不知道。

(二) 司法保护

按照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 负责各类案件的审理工作, 包括民事、行政及刑事的。它是保证消费者诉讼权利得以实现, 维护合法权益, 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知情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工具。当消费者知情权受到侵犯时, 包括因经营者违反约定义务而对消费者进行欺瞒,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选择司法救济方式解决消费者知情权争议。而对消费者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的争议, 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 既消费者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起诉讼和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予以立案。服务人民、保护人民、急人民之所急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能。而且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是人民法院实现其保护消费者合法安全权益各项措施的基本前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人民法院有义务采取措施, 方便消费者的起诉。这样就能使很多消费者在自己知情权受到侵害时能及时拿起法律武器来还击。

(三) 行政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对其所属有关行政部门保护消费者合法知情权的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及督促。二是各级人民政府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这就直接能说明了我国政府对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措施。而在人民政府内部因职能不同而有不同的职能管理部门, 现在有很多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行政管理部门, 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技术监督机关、卫生监督机关、环境保护机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机关、各行业主管部门。这些机关通过不同的职能来管理市场、约束市场, 保证商品质量, 防止假冒产品、虚假广告危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而且会通过培训来提高行业管理、监督人员的素质, 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做到“以人为本, 严格执法, 一视同仁, 公平对待, 维护稳定, 提升形象”, 使“重小事, 为民排忧树形象”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 消费者协会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法》, 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其指导下的各级协会履行以下七项职能: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2.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3.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 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 提出建议;4.受理消费者的投诉, 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5.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 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 鉴定部门应当告知鉴定结论;6.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7.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当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侵害时, 消费者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经营者, 消费者协会要及时受理消费者的侵权案, 运用自己的权利及时给消费者解决问题。找经营者调查, 利用媒体给侵害消费者权利的经营者施加压力。这将是补充法定维权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宋小卫.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法律科学, 1994年, 第5期, 第133页.

试析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 篇7

一、金融消费者定位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这样以来,我国法律规定并没有给“消费者”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确切定义,而是以消费目的的判断用以确定其能否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畴。而金融消费者一般认为是指:购买金融产品或者金融服务的自然人。尽管有套用一般消费者定义之嫌,但二者的确存在实质性的区别。如金融消费者的具体消费方式,其产品或服务类型等都不同于一般消费者。一方面,金融业是典型的服务业,无论是个人前往银行办理存款义务,还是与保险公司订立合同都存在着接受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伴随着个人金融需求的扩大,金融消费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所以,对金融消费者进行明确的定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领域的消费者保护,并结合金融消费实践完善相关的保护制度,保障和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二、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界定

“知情权”是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消费者弱势地位,为矫正交易双方力量的不均衡,使消费者得以在实质公平的基础上与经营者进行交易,法律通常都进行了一定倾斜。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双方力量失衡最为显著的问题,因为金融产品不仅多样化而且专业化,其对金融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对金融产品的识别能力以及文化程度的要求较之一般消费者更高。金融消费者一方面基于自身能力限制难以迅速、快捷地更新消费信息;另一方面源于信息来源的阻塞,也很难获取信息。要保障金融交易的有序进行,缓解金融交易中潜在的交易双方利益对冲,首要保障的是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三、当前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存在的困境

(一)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不健全

目前,我国现行立法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合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法律,另外还有《储蓄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①,以及“一行三会”发布的大量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可实践中仍存在不少立法漏洞或缺位,使得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方面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我国目前缺乏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专门性立法,另一方面现有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规定又过于原则。

(二)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

当前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大都出自不同部门,这就使得各种规定以及制度内容之间难以统一。加之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这为规则的具体执行造成了一定困境。在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解决侵害的最好方法是依赖于金融监管制度的监督。然而,目前我国监管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金融监管机构的相应职能,甚至出现权责不符的情形。另外,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金融机构的健康良好发展,因而就忽视了其他参与者的权益。

(三)刑事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不足

刑事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有效保护,将直接影响到金融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效果,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尽管目前我国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就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如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等罪行进行了规定,这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既有刑法保护力度不够的地方,也存在金融刑事立法过度扩张的缺陷。保护力度的不足容易引起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呈现“真空”,立法的扩张容易模糊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案件彼此的界限,可能带来对金融市场的不当干预,并不利于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以及市场秩序的有效维护。

(四)金融消费者欠缺知识基础,自我保护能力匮乏

当下个体金融消费需求的增强,金融消费更多的脱离以往的“投资性”消费,因此金融消费者群吸纳的大都是普通民众,他们往往欠缺金融消费过程中必备的风险意识和金融常识,维权意识淡薄。而在社会生活中,很少有针对金融知识的专业性宣传和普及,“大部分金融消费者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面对大堆属于专业术语的条款一级责任义务,消费者难以识别其复杂性金融产品背后的陷阱”,②这都不同层次阶段的影响着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有效实现。

四、如何突破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困境

(一)赋予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就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而言,“在基本立法层面尚未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地位,缺乏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③应当提倡金融消费领域专门性立法或者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明确金融消费者概念和法律地位,赋予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提供立法支撑,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获取金融产品或服务相关信息的权利,矫正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对金融消费者实行统一保护,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对等的信息平台,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二)强化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义务

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义务的强化主要体现为要求金融机构向金融消费者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和透明的信息披露。风险提示义务主要是针对消费者不具备风险预见和分析能力所提出来的。针对以往金融机构欺诈、诱骗金融消费者而造成金融消费者损失惨重的清晰,必须要求金融机构做到准确的信息披露,即在满足信息量的合理范围内还必须满足基本的信息质量条件。另外,金融产品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及时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金融消费者在适当的时间内做出交易决定,以免错过良好的交易机会,降低损失风险。最后,一些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过于专业和复杂,因此有必要要求金融机构以金融消费者所理解的方式和表述进行信息披露。

(三)完善金融消费者的刑事法律保障

实践证明,要发挥刑事法律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行政监管部门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将有关案件移送至司法机关。因此,完善现有的关于金融犯罪行为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有助于金融消费者保护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明确我国刑法中有关金融犯罪构成的要件标准,明晰执法过程中罪与非罪的界限,可进一步促进行政执法与刑法实施的有效实现。最后,对证监会移送的案件,公安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并进行及时审查,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把好最后一关。

(四)加强金融消费领域的监管

加强金融监管第一步是要突破监管机构自身困境,目前这种分行业式的监管难以调和各部门私利,这种“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应当予以改革,建议设置专门的监管主体即改革我国目前现有的金融监管结构。我国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路径应当是: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确立为金融监管的基本职责,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本法,但应更倚重通过金融法律法规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④。要矫正金融消费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关注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问题很重要。最后,要保障金融交易的有序进行,缓解金融交易中潜在的交易双方利益对冲,就必须首要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有效实现,做到有的放矢,方可事半功倍。

注释

1吴景明,雅客主编.我国新消费形势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金融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269.

2吴景明,雅客主编.我国新消费形势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金融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272.

3郑启福.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3).

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篇8

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的延伸运用, 是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是指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 享有的从金融机构那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与金融交易相关信息的权利, 具体包含:

(一) 公平自由获取金融信息的权利

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时, 不因身份、民族、社会声誉、地位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都平等、自由、不受歧视地享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与其从事的交易有关的金融信息的权利。在信息决定成败的社会现实下, 公平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是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

(二) 真实准确全面获取金融信息的权利

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时, 享有获得不虚假、不引人误导、全面的信息的权利, 能够反映交易的真实性, 能够对未来盈亏作出合理的预期, 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如普通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必须质量合格一样, 金融消费者所获得的金融信息也必须质量合格, 也就是必须真实准确全面, 因为金融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金融产品的好坏。

(三) 及时迅捷获取金融信息的权利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时, 能够及时快捷地得到与交易有关信息的权利。任何信息的传递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 在充满复杂性与专业性、逐利空间巨大的金融市场, 信息的传递更是障碍重重。在金融市场上, 时间就是金钱, 信息就是生命, 人都有逐利的本性, 倘若金融消费者在没有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就盲目决策, 很可能最终会血本无归, 因此, 及时获得信息极为重要。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现有立法缺陷

目前我国依旧采取金融分业监管的模式, 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现有立法和规定主要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 要求银行披露的内容有财务会计报告、公司年度重大事项、公司重大股东变动事项等信息, 且必须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后的4个月内进行披露。《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要求商业银行提供个人或者综合理财服务时必须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规定了新型产品在缔约前必须进行风险提示, 并如实披露产品的基本特性、未来的利益分配以及对产品不满后如何办理退保手续等;在缔约的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争端解决办法;缔约之后保险公司也每年至少要向投保人披露一次保单状态。《证券法》规定信息披露义务相对而言比较严格, 包括证券发行信息披露、持续信息披露、重大事件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以及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等等。我国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现有立法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金融消费者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明确, 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在逐步改变过去按照不同行业称呼投资者的习惯, 开始逐渐接受和使用“金融消费者”这一新型概念, 但现行法并未秉持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的理念, 而是对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加以平等地保护, 如《证券法》就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加以同等对待, 而且还将个人投资者排除在金融消费者的范围之外。除此之外,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 各地进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 因此, 各地采取的套路都“各具特色”。实际上, 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滞后于监管实践的, 金融消费者保护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支持。[1]

(二) 目前“三会”监管皆存缺陷, 监管机构之间也缺乏有效协调, 保护不统一

我国分业监管并依据各行业的法律法规对其消费者进行差别保护的立法模式, 导致同属金融消费者却得到不同程度保护、不同待遇的异常情境, “三会”的保护不统一且皆存缺陷:《理财办法》对银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不全面, 没有规定银行在理财产品交易缔约前的信息披露义务;《保险法》的适用范围已经不能涵摄投资性保险产品, 为此国家出台了《管理办法》, 但是其对金融机构在缔约后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又缺乏时效性, 且未规定违反此条相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证券法》规定证券信息的披露义务人仅包括证券发行人和上市公司, 承销商、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不是信息披露的主体, 披露主体范围狭窄, 也没有对适合性规则做出规定。现有的分业监管也缺乏有效协调。2004年6月三会签署了《金融监管工作分工合作备忘录》, 确定一方政策变化涉及到其他监管机构的职责或监管领域时, 应首先通过“会签”的方式征询另外两方的意见后再调整政策。这种机制存在很多缺陷:首先, 《备忘录》的签订主体是三会, 不包括中央人民银行, 这虽然有助于三大监管机构间的协调, 但却不能与中央保持密切的沟通。其次, 三会在级别上属于平级, 互相没有领导关系, 彼此之间披露监管信息缺乏足够的动力, 也没有外在约束。最后, 《备忘录》仅仅要求的是一方在调整政策前需征询其他两方意见, 而并不是需要三方都同意才能调整政策, 这种“会签”事实上缺乏强制约束力。

(三) 缺乏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统一保护的机构

目前我国主要是由消费者保护协会和金融监管机构在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消协由于组织安排以及成员相应专业知识的欠缺, 难以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而且我国法律将消协的职能也主要限定在保护普通消费者。虽然《中国消费者协会章程》规定协会可以成立若干专门委员会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如可以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委员会, 但它在性质上始终是半官方机构, 业务上无法和金融机构直接联系, 恐怕很难真正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有效保护。所以目前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主要工作是落在监管机构身上, 但保护措施局限于信访投诉。但是信访透明性不高、很多都流于形式或者被“漠视”, 其解决纠纷的效果极不确定, 信访投诉只起到一种“言路”的象征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建议

(一) 完善现行立法, 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提供制度支持

由于我国《消法》没有囊括金融消费者, 其保护缺乏制度支持, 有学者认为, 现行的《消法》对消费行为已进行了界定, 并能够涵盖金融领域的消费行为, 因此无须专门立法, 只需在现有立法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或完善, 辅以金融领域的特别法, 建立起一个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综合法律体系。也有学者主张制定专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再辅以相关的政策法规。[1]鉴于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处于初始阶段, 在现行相关立法中加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内容是比较现实的做法。笔者建议, 利用《消法》的修改契机, 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专章规定——从法律层次对其保护范围、特殊权利、保护原则、保护机构的职责和纠纷解决途径等作出规定, 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提供法律基础。其次, 同时修订其他现有金融立法, 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提升为立法宗旨和金融监管的目标。

(二) 强化金融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和合规劝诱义务

1.确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依然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 必须从立法上进一步强化金融经营者的强制信息披露义务: (1) 可适当扩充信息披露的内容, 如可以适当披露基于社会公益需要的信息, 或者投资者希望了解而且必要的信息, 公司也可以适度披露公司的财务会计状况, 风险管理状况等。 (2) 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持续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仅为上市公司, 这一缺陷使得大量非上市公司的投资者难以通过公开的渠道获得拟投资的商品信息, 这对于其极为不利。作者认为, 在信息披露主体上可适当扩大其范围, 将其及于非上市但经营投资产品的公司。 (3) 在金融交易中, 金融消费者非常依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 但在利益驱使下, 评级机构极易与金融机构相勾结, 从而做出不实的评价。因此, 信用评级机构能否做出客观公正的信用评价非常重要, 所以在现在立法中增加对信用评级机构也承担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实为必要。[2]

2.强化金融经营者的合规劝诱义务

由于明显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消费者的决策通常是广告和劝诱下做出的。金融商品的生产者、承销者、证明者通常只追求最大数量地销售金融商品, 在提供商品信息时往往存在不实或欺诈成分。这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消费者, 获取信息更为困难。笔者认为, 要规范金融服务者的不当销售行为, 首要在于规制其劝诱行为:第一, 规范投资广告。投资广告是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 并诱引其进行金融投资商品的买卖或其他交易的广告形式。金融投资广告通常面向大众, 其广告内容应强调真实性、客观性, 禁止做夸大或欺骗式描述, 其客观性的标准应高于其他广告。第二, 确立适合性原则。销售环节若存在劝诱行为, 就必须秉持适合性为原则, 要求金融服务者在调查了解金融消费者的投资目的、财产情况以及投资经历与经验后, 站在审慎营业的立场上, 对不同的金融消费者采取不同的劝诱销售方式, 保证推介的金融商品尽可能地符合金融消费者的投资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金融服务者应当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 对不同条件的客户推介适合的商品, 不能向金融消费者推荐不适合其购买的金融商品。

(三) 消除对金融消费者的区别性保护, 设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目前我国实行“三会”分别监管金融业的模式, 短期内要完全统一金融监管不太可能。我国可以借鉴他国做法, 先统一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等以后行政机制、市场条件等进一步成熟后再进行高一级的统合, 如统合整个金融市场等。目前学界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主张在国务院设立一个金融监管协调机构, 协调三会分业监管机制所存在的弊端;二是主张先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专门从事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工作。作者不同意第一种主张, 理由如下:1.这种假设的必然结果是要改变目前的分业监管格局, 这不仅涉及行政机构的设置, 还涉及职责的重新配置以及繁杂的人事变动, 尤其是很多利益既得者势必会千方百计阻挠这种变动, 这种主张的落实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而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迫在眉睫, 必须短时间内就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承担此项职责。而且这个工作放到国务院层面来做, 依然需要从“一行三会”调配人手, 倒不如先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整合调整更有效率。[3]2.在国务院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说不定最终会产生一个类似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机构, 面临“实权与虚职”之争, 首先不谈能否发挥实效, 设立一个新的行政机构以及相关的人员配置等都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不符合效益原则。3.如果在国务院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那么地方又由谁来统筹负责呢?如果在各地政府配套设置相应的专门机构这将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 而且最终行政色彩会完全掩埋其专业性色彩。相比较之下, 人民银行在各地都设有支行, 而且有部分地区的支行早就开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试点工作, 可以为日后央行开展全国性的工作提供宝贵经验。所以, 目前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司, 在各地分支行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办公室, 专门进行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更具有可操作性。

摘要: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定义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没有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倾斜性地保护, 更没有统一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机构, 致使现实中金融经营者侵害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缩小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在获取、分析信息方面的差距, 实现实质上的交易公平, 本文认为我们应该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强化金融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和合规劝诱义务, 并设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关键词:强制信息披露,合规劝诱,金融消费者保护司

参考文献

①陈骏, 沈来运.《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思考》, 载于《金融时报》, 2011 (11) , 第012版。

②彭真明, 殷鑫.《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载于《法商研究》, 2011年第5期:第12-20页。

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篇9

一、消费者知情权与经营者商业秘密权

生产与消费的两大主体分别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二者共同促进了整个生产活动的完成。其中,消费者享有对产品的知情权,即对所购商品或所享受的服务的基本情况、技术信息、相关售后等享有知悉的权利。知情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让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建立自由平等关系的重要立法举措。目前的消费者知情权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充分、准确、适当信息的权利。这其中涵盖: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等;有关技术状况的信息,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有效期限、使用方法说明书、检验合格证书等;有关销售状况的信息,包括商品售后服务、价格或服务的费用等。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只是其体现出的权利边界尚未完全清晰透彻,可实现的限度也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试探和挖掘。

我们可以把商业秘密权看作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商业秘密权利人享有的对其所有的商业秘密的支配性权利,是一种知识性信息的所有权,即有关经营方面和技术方面的信息的支配性权利。所谓商业秘密,就是由经营者掌控并能为其带来商业效益的具有实用性的权利载体,可为一人独有或多人共有,多人共有时应共同遵守保密协议。我国商业秘密的内容涵盖了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三个方面,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书内容等信息。

二、 知情权与商业秘密权的冲突

第一,根据上文论述的知情权和商业秘密权的内容范围,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权利边界都是非常模糊不清的,所规定的权限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这在双方发生争端时很容易造成混淆。另外,二者在各自的权利范畴内也没有定义完全,如果争端中出现新的未被罗列出来的信息,就很难确定是该保护消费者的权利还是保护经营者的权利。

第二,二者的保护原则不同。知情权是完全趋向于维护消费者一端的。在生产活动中,只有生产出的产品被消费了,生产活动才算真正完成,因而在人们普遍的认识中,消费者处于生产活动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花出了钱则被视为“上帝”,但“上帝”却没被赋予“上帝”的视角,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内部的机密信息几乎一无所知,这就塑造了消费者“弱势群体”的形象。所以,商品经营者在这样一种单方面寻求公平的关系中是否能够切实维护好自身利益便不得而知。

在商业秘密权的保护中,法律注重维护市场的公平有序,商家在享有商业秘密权的同时,彼此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平等的竞争关系。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商业关系,权利执行的尺度没把握好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不正当竞争和商业秘密的泄露。

第三,消费者与经营者在权利认同上存在本质对立。对于消费者来说,经营者把产品的相关信息公开得越透明越好;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很多商业秘密是他们在行业中竞争的优势和资本。双方的诉求在本质上产生冲突。

三、 知情权与商业秘密权的协调

第一,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规范自身行为,避免权利的滥用。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应该在生产消费活动中主动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尊重对方的权利和机密。经营者要为消费者提供一条正当的途径使其了解相关的产品信息,消费者也应该适当理解经营者的不易,支持其维护特有的产权。有时,适当的折中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办法。

第二,明确权利界限,平衡双方利益。不论是保护消费者的法律还是保护经营者的法律,都还存在很多不足。知情权和商业秘密权既然存在交叉和尚不明晰的地方,就该加大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推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逐渐削弱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不平等性。消费者要享有知情权,说到底还是为了保证其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此问题的源头之一便是个别经营者违背诚信准则。因而,加强对经营者生产行为的监管力度,强化经营者的诚信意识,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综上,消费者和经营者权利之间的冲突还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主体行为来协调,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论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路径 篇10

在原始社会,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交换双方都是以此目的进行交换的, 所以不存在谁侵害了谁的权益问题。在现今社会, 消费者的消费, 不仅有物质的消费, 还有还有精神的消费。但是经营者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 就会出现假冒伪劣、产品质量不合格、虚假广告泛滥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应运而生.所谓消费者权利, 是指由国家法律通常是由一个国家的消费者权益基本法所确认的, 在消费领域消费者能够做出或者不能够做出一定行为, 以及其能够要求生产经营者相应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 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消费生活领域的具体化。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经营者有义务, 国家更有责任, 国家监督经营者不得从事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并应对实施这种行为的经营者给予制裁。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 知情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那么消费者知情权是如何产生的呢?鉴于目前我国消费者知情权受到严重侵害的事实, 如何实现消费者的知情权?国外是如何实现消费者的知情权的?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理论基础

我们已经进到了商品经济时代, 与以前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和消费融为一体大不相同, 出现了生产和消费的分离, 因此, 消费者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特别是进入高度发达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 消费者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人类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 由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生产者是现代化的大企业、大公司, 他们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商品交换中处于显著优势地位。其次,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生产过程、生产技术高度复杂化,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已根本不可能判断其品质。再次, 由于流通革命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须经过复杂的、多层的流通环节, 买者、使用者与商品制造者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契约关系。最后, 由于生产者、经销者广泛运用各种广告和宣传手段推销商品, 使消费者实际上处于盲目状态, 只能任凭其摆布[1]。这样必然出现一个结果, 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 即一方主体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主体。通常信息经济学家把信息分为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及非对等信息三种形式, 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加者所能获得的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信息。市场参加者不可能在某个时间和地点拥有全部的信息。因为在现实经济中, 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需要花费成本代价, 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技术条件的局限性和经济组织结构的不完善性, 就会形成不完全信息。对于任何决策者来说, 要想进行任何一项决策所花费的信息成本必然大于零, 有时甚至是非常高昂的。在有些经济领域中, 市场参加者的一方甚至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信息, 更不用说完全信息。观测、监督信息的成本高昂时, 就会产生“非对称信息”。非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市场参加者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相关市场信息。信息拥有量的差别, 导致信息优势者和信息劣势者的产生。非对称信息的产生使具有信息优势的市场参加者很自然地取得了比那些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更为有利的地位[2]。显然, 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非对称信息的经济社会。首先, 消费者在交易的过程中, 并不掌握其所交易商品的全部信息, 因为其并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其次, 作为信息的优势方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垄断了交易过程中商品的信息, 消费者所获得的关于商品的信息, 大部分来自于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介绍, 从而导致信息优势方具备欺骗信息弱势方的可能。同时, 市场主体逐利性的本质又极易导致欺骗消费者行为的发生;最后, 现代促销手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误导消费者, 加剧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不仅使消费者在与生产者、经营者交易的过程中处于弱者的地位, 而且还会出现著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所阐述的“逆向选择”现象, 出现劣货驱逐良货或者是假币驱逐真币的现象, 消费者因此也享受不到质优价廉的商品。

针对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为了改善消费者的弱者地位, 法律赋予并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情况, 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 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我国较早通过立法形式予以保护的公民的知情权, 其应属于社会知情权的范畴。

二、国外关于消费者知情权保护

从各国的立法实践看, 凡是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国家, 都赋予消费者知情权这一消费者基本权利。因而, 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所享有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已为世界各国立法普遍确认。

美国在1962年肯尼迪总统提出消费者“获得正确的商品信息资料的权利”之后, 在《马克尤逊———摩西保证法》、《正确包装和标志法》以及《食品标签法》等法规中对消费者的知情权都作了相关规定同时, 在《消费者信贷保护法》和《统一消费者信贷法典》对“贷款真情”的有关规定, 实质上也就是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

在英国, 《消费者信用法》明确规定:消费信用广告应对出货条件、标的商品和信用的性质作真实的说明, 广告的实质性内容必须明白无误, 不能使人误解和有虚假。

法国通过责令使商品经营者承担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消费信息的义务。订立合同前, 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主要表现为确保消费者能获得必要的消费信息, 因而相关法律对订立合同要约的内容和形式作了严格的规定。

日本在1963年提出了消费者的三大权利, 在1968年制定的《保护消费者基本法》也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作了明确规定。

泰国1979年颁布的《消费者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四项权利中的第一项即“关于商品和服务, 有接受正确而适宜的情况及说明的权利。”

澳大利亚在《贸易惯例法》中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该法禁止商业领域的任何经济组织对消费者进行任何误导性或欺骗性行为, 或进行任何有可能是误导性或欺骗性的行为。通过发布命令禁止违法行为、对误导词语予以更正、赔偿经济损失、撤销或变更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合同或是进行罚款。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澳大利亚竞争审裁处、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澳大利亚消费者联合组织等都是澳大利亚设置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定机构。

国际性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也对知情权加以明确规定。1985年4月9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在第二部分规定了各国政府应促进和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使消费者得到充分信息, 并使消费者能够按照个人愿望和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在此准则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又对商品经销商的告知义务作了相应规定[3]。

三、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路径

(一) 消费者主动收集信息

消费者主动去收集、了解信息, 有利于激励消费者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改变信息劣势, 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正如李昌麒先生所说:“国家保护、经营者自律、消费者觉醒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三大法宝。而消费者本人应是其自己利益的最好维护者。”[4]但由于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 消费者自己主动收集信息需要消费者付出较大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 因此按照谁受益谁承担义务的原则[5], 经营者是在与消费者的交易中的受益方, 信息披露义务不应主要由消费者来承担。消费者主动去搜寻有关信息是消费者行使知情权的一种方式但不应是主要的方式。

(二) 经营者的强制信息揭露义务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行业规则与行业惯例, 经营者必须以及时、明确、全面和便于理解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与商品或服务相关的信息。对特定信息, 在契约后也应该及时提供, 如对缺陷商品的事后及时告知义务。

(三) 政府直接提供及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信息披露行为

政府与公益性团体 (主要是消费者保护组织) 对信息的直接提供能使消费者获得市场所不能提供的信息, 是消费者行使其知情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也是国家与社会对消费者权利保护适度干预原则的具体体现[6]。政府与社会公益性团体向消费者提供信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们具有一般个体消费者所不具有的能力去获取被经营者掩盖的真实信息, 向社会公布, 并能有效地克服市场机制下经营者提供信息的缺陷。

(四) 经营者的自愿信息披露行为

在市场竞争的体制下, 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 经营者为了争取消费者,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能为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 以便使自己的企业能生存与发展下去, 越来越多的经营者会自行披露一定的信息。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消费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决定了其获取信息途径的有限性, 消费者知情权实现同样处于这样劣势的境况。因此, 我们探究消费者知情权实现方式时, 应该进行全方位地考察, 政府机构依法强制经营者披露真实消费信息的义务;经营者同样应该自愿履行消费有关信息披露;社会上一些公益团体同样可以提供这样的信息获知服务;最为主动的就是消费者主体, 可以主动进行消费相关信息收集, 从而可以形成一个信息披露系统, 对于消费者知情权实现途径禅益非常之大。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消费者运动与消费者权利[J].法律科学, 1991, (5) .

[2]许凌艳.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发保护[J].中国工商行政管理, 2002, (1) .

[3]王雅琴, 高萍.消费者知情权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4) .

[4]李昌麒.寻求经济法的真谛之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5]张新宝, 唐青林.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M].法学研究, 2003, (3) .

上一篇:温度和收缩裂缝下一篇:波尔山羊引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