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保护(精选12篇)
消费者保护 篇1
近年来, 有关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 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而这些金融产品的消费者在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却往往面临“师出无名”的尴尬,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从这一定义来看, 金融消费者却未被纳入保护范围。根据当前法律法规现状, 只能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法律中有关的诚信、公平交易等原则作为主张权利的依据, 但很难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诸多诉求。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合理的金融消费环境, 将是金融监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本文首先对金融消费者的内涵进行探讨, 分析了金融类消费者保护的制度依据, 在监管的视角对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金融消费者内涵的界定
主要考察西方国家对“金融消费者”的内涵界定有多种情况。在上世纪末, 金融消费者一词在首先美国出现, 而英国是最早对“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国家。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将存款人、保险合同相对人、投资人等所有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人都概括到了“金融消费者”的群体中去, 其主要目的是确立了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人在法律上的消费者地位;日本又将金融消费者的内涵主体扩大到法人范畴。我国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首次出现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而在2009年银监会重点启动保护金融类消费者活动, 提高了大众对金融消费者的关注度。基于此, 学者们关于对金融消费者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不断对其内涵进行探讨, 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费者包含主体范围、内涵及外延、判断标准等三个方面, 比如孙天琦和张晓东 (2010) 、于春敏 (2010) 、魏琼和赖元超 (2011) 等认为金融消费者包含主体仅为自然人, 而方平、李健男等学者认为金融消费者应当包括法人群体。
综上所述, 金融消费者与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是一种从属性的逻辑关系, 一切为了满足生活或生产需要而购买和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都可纳入金融消费者范畴, 但至今未有明确的法律概念。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理论
因为金融市场及其主体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 所以, 金融消费者保护则具有不同的特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是天然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金融产品相对于消费者普遍而言专业性较高, 金融机构相对于消费者知识的“旧车问题”在金融市场中十分常见, 金融服务者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会尽可能的对金融产品进行包装销售, 使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处于高风险的状态下。单个消费者很难掌握所有信息 (或者信息搜寻成本昂贵) , 金融消费者无法根据已有的信息对自己消费行为做出合理决策。而且因为信息不对称, 金融消费者无法对金融服务者是否履行义务进行监督, 使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劣势地位更加明显。
以保险市场为例:单个保险消费者因缺乏专业化知识, 无法对保险公司的财务、运营、产品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认知。因为信息不对称, 就很难判断保险产品定价是否合理, 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分配是否公平等问题, 所以, 以上种种原因, 致使保险消费者很难进行合理的判断, 使自己利益处于高风险状态下。
2. 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
首先,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一般是经济实力较大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而金融消费者则普遍是不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个体。其次, 金融消费者使用金融商品、接受金融服务的过程程序性固定, 通常采用制式的合同版本, 相对于其他消费市场而言, 金融消费市场享受服务程序复杂。再次, 与其他市场消费者相比, 金融消费者在消费金融商品时必须具有严格的条件才能得到金融产品和服务, 决定权不在自己, 而在金融产品经营者手中。第四, 从金融行业实践来看, 银行业乱收费、服务差, 证券业、保险业欺诈、信息造假现象层出不穷。
3. 缺少法律法规保护
金融消费者在面对法律纠纷时, 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基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从这一定义来看, 金融消费者却未被纳入保护范围。立法理念的偏颇必将导致相应的民事救济制度的薄弱, 每当此类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产生纠纷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却无法对此类消费者产生有效的保护。
三、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建议
1. 立法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
对我国当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在相关条款或章节中增加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明确金融消费者定义及内涵, 保护范围及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列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 从立法的角度明确金融消费者定义和内涵, 在日常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越来越体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念。
2. 改变传统消费者保护理念, 完善保护机制
改变传统的消费者保护理念, 不只是在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才提起消费者权益保护, 而应在金融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前就应树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思考产品和服务是否能使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能否促进金融行业发展?根源上看, 监管机构对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市场监管、产品服务等监管最终目标是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所以, 除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外, 还应强化对产品服务的监管力度, 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诚信、告知、提示、保密等信息披露义务, 使金融消费者获得充分的信息以形成合理的消费决策, 通过市场机制传导, 影响金融机构经营效果, 进而约束经营者行为。
3. 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构
虽然银监会在今年率先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 在银行业内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但我国金融业实施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在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未设立专门机构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 本文认为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构非常有必要。结合我国金融业监管现状, 本文建议可在中国人民银行下设立金融服务监管局, 由该机构负责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同时负责对金融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4. 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积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首先, 金融消费误导, 一是加强对销售人员培训, 提升职业素质, 树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销售理念;二是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提升销售人员门槛, 杜绝低素质人员充斥行业;三是禁止恶性竞争, 规范销售行为。其次, 严格处罚制度, 采取多种处罚相结合, 情节严重者, 实行行业退出机制, 净化行业空气。
5. 开展消费者教育, 搭建多层级维权平台, 保障消费者权益
以培育成熟理性的金融消费者为目标, 加强金融维权知识教育, 提高金融消费者维权意识, 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 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益。积极整合行业内外部力量, 为利益受损的金融消费者搭建多层级维权平台, 有效维护自己权益。首先, 要求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内醒目位置公布消费者保护电话等联系方式;其次, 金融的监管部门要明确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范围、受理具体部门、联系方式、调查期限、调查结果的反馈等信息;最后, 在法律诉讼层面, 根据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 建立确立金融消费者诉讼救济制度, 切实行动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王伟玲.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 2002 (5) .
[2]林丽敏.刍议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3]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J].福建金融, 2006 (3) .
[4]陈增良.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对我国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 2011 (11) .
消费者保护 篇2
五年来,我乡治安形势持续稳定,通过对乡、村、社和进行各类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村务财务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民主法制村”创建面达80%以上;依法治乡工作成效明显,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基本纳入了法制轨道。
一、普法工作,党政重视、齐抓共管。
“六五”普法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普法工作对于提高我乡全民法律素质与乡村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大力推进依法治理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乡党委政府对普法工作高度重视,将“六五”普法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了专题研究,签定责任书,在人员、经费、措施、宣传上落实到位。
(1)人员到位。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普法工作的实施。
(2)经费到位。落实专门普法经费,保障日常依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3)措施到位。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悦来乡六五普五年法规划”,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村各单位;及时召开了由全体乡干部、村书记、主任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六五”普法动员大会,要求各村、各单位把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本村、本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周密计划、精心实施;将普法工作与单位的目标考核及领导的实绩挂钩,进一步强化组织网络,要求各村各单位确定一名普法骨干,负责普法工作的具体事项。
(4)宣传到位。层层发动,广泛宣传,积极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普法工作中来,使大家明白“六五”普法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干部参与普法的自觉性与责任心,营造了良好的普法氛围。
二、在普法对象上,重点突出、全面推进法律七进活动。
我乡“六五”普法的对象包括:工人、农民、干部、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生和个体劳动者及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其中重点普法对象既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同时又兼顾全面、整体推进。一是抓好乡、村两级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主要学习和培训了《宪法》、《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计划生育法》等,通过法制学习和培训使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通过有针对性的法制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我乡村主要领导规范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对乡干部,我们通过“六五”普法考试的形式,大大激发了乡干部学法的积极性。二是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健全法制副校长与法制教师的辅导制度,法制副校长与法制教师每学期都要为学生举办一次以上法制讲座与法制辅导。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的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法守法意识。三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主要开展了《劳动法》、《公司法》、《工会法》、食品安全等法规的宣传活动,以此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信用意识。四是抓好农民群众的法制宣传。配合农办、团委、计生办等部门开展了“农、林、水利、计生、环保、等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办板报、专栏、小册子、发宣传单、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使一些实用的法律知识深入人心。对于“两劳”放回人员,以帮教为主,及时掌握其思想状况,并通过谈心等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防止重新犯罪的发生。
三、在普法内容上,围绕中心、注重热点。
在普法内容选择上,我们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近几年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不断进入我乡,一是城、绵、乐高铁经过我乡,全长8.7公里,涉及6个村;二是天然气管道的安装、三是四号大桥的修建等。这些重点工程政策法律性强,老百姓又特别敏感,所以,我们就加大了对老百姓进行与土地和拆迁有关的法律进行宣传。将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的主要切入点。通过普法教育帮助老百姓提高认识,从而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又如,针对我乡的林权纠纷和土地经营纠纷较多和较难的问题,重点开展了《林业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增强了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事实证明,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普法工作,见效快、效果好,针对性强,对工作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四、在普法方法上,加强联系,注重结合。
“六五”普法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注重与其他部门、其他工作相结合,力争形成合力。在同上级部门的联系上,在同其他部门的联系上,我们同工办开展了安全生产法的宣传,同妇联开展了妇女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同团委开展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制教育工作,同老年协会开展了老年权益保护法的宣传教育等。在同其它工作的联系上,我们将六五普法工作与“平安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机结合,互动促进。综治办、司法所、调委会等部门将日常调处工作与普法教育相结合,起到了调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总之五年来,我乡累计举办各类法制讲座50余场,张贴标语300余张,悬挂横幅200多条,图片展览10余次,举办法制橱窗100余块,受教育面达90%以上。
五年来的普法成效是明显的,通过“六五”普法,干部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有所提高,老百姓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增强,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促进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浅论 篇3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风险性
JEL分类号:H0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2-0111-02
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侵害现状分析
作为以委托代理模式在金融消费品市场上进行交易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作为代理人——金融机构很有可能出于追求利润的目的,损害到金融消费者利益。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很多金融产品在中国出现还不到十年,还有很多产品仅是近几年才开发出来的。相对于金融机构专业的金融知识和较为复杂的产品设计,金融消费者专业知识有限,信息严重不对称,使两者在委托代理模式中的地位相差较大。因此,从金融消费的各个阶段,了解金融消费者权益实际受到损害的情况十分必要。
金融产品设计阶段。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金融机构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在当前没有有效的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情形下,如果隐瞒一些必要信息或者夸大产品本身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金融机构会呈现较强动机。而且由于在专业知识上有较大差别,金融消费者很难鉴别出金融产品设计上的问题,再加上销售过程中的劝诱,很容易购买不适合自身抗风险能力的金融消费品。以2009年一段时间中6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为例,在这段时间中有22款产品在到期日取得零收益或负收益。其中零收益产品8款。负收益产品14款。负收益产品占运作失利产品的63.6%,超过了零收益产品的数量。据分析,这些产品零收益率或者负收益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产品设计有明显缺陷。这些产品所处的时间段内,市场环境较差,产品收益率均较低。而对于结构型产品期限而言,在一年或一年以上面临的标的资产价格发生波动均为正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无法完全避免。但流动性风险在产品设计中确被忽略。若产品在每季度设定自动赎回机制。如挂钩股票连续负收益则自动终止产品,投资者的本金也不会浪费一年的时间,流动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被化解。
金融产品销售阶段。目前,我国金融产品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平台向消费者出售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在法律对于购买基金的金融消费者提供的保护有限的时候,金融机构的理性行为处于无约束的状态,其总是倾向于生产和销售更多的金融产品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合谋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金融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各金融消费品的销售平台尤其是理财产品、基金类产品等,都会对购买其产品的客户进行所谓的风险评估的测试。待评估完成后才向客户提供购买建议和推荐适合的产品。这时候,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是否适合购买某种产品以及消费者是否有能力承担相应的风险并不关心,同时,作为销售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销售佣金,会倾向性地向消费者推销各种其代理的或佣金率较高的金融产品,而且也不会有激励对消费者进行负责任的风险评估。以前期大量发行的QDII理财类或者基金类产品为例,国内发行的大多数QDII产品主要投资标的为海内外市场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债券。而国内基金公司并不具备良好的结构性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照搬境外投资者,产品同质化重,资产配置单一,加上经验不够丰富,投资时间选择不当,导致大量亏损。但是,银行在向消费者披露的信息中。大多是吹嘘产品可观的收益,为吸引金融知识并不丰富的投资者,销售人员并未根据消费者的风险评估测试结果针对消费者的抗风险性推荐产品,而是将其产品背后隐藏的巨大亏损可能性向消费者隐瞒。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按比例收取手续费或托管费。
金融产品售后服务阶段。近年来。金融机构为了吸引更多客户,加大了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力度。通过提供定期的净值披露、运行情况报告、申购赎回建议等服务提高自身的售后服务水平。但就目前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售后服务看,很多金融机构的售后服务仅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所做的铺垫,一旦消费者透露没有进一步购买金融产品的意向,金融产品售后服务水平将会大打折扣。从产品自身角度看,某些金融产品从设计伊始就利用模糊条款、免责条款等转嫁了自己的风险,免除了自己的售后服务。尤其是保险产品,目前市场上同一类型产品繁多。由于消费者不具有相当的金融专业知识,在购买保险产品前并不了解产品具体的保险范围,在销售人员的劝诱下,购买了不符合自身情况的保险产品。一旦出了问题。保险公司通过较为专业的金融和法律知识免除自身的责任,使金融消费者享受不到应有的售后服务。
从金融消费的整个过程看。不论是新兴的金融产品还是存贷款之类的普通金融产品,只要是消费者权益在交易过程中受到侵害,究其缘由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金融消费者公平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权利受到了漠视和损害。
二、建立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建议
从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虽然没有建立规范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框架,且没有明确的把金融产品纳入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但是由于目前金融体制改革尚不到位,银行业、保险业的运行并未完全市场化,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消费者有一定程度上的隐性保护,部分利益受损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信访以及聚众闹事等手段得到一定的赔偿。但随着网络发展迅速,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的渠道越来越多,金融消费自主化行为明显,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方式越来越广。现有的隐性保护已经无法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框架,约束金融机构的欺诈行为,预防系统性风险迫在眉睫。
一是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还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金融机构所披露的信息并不能反映其实际经营状况,金融消费者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来识别金融产品的风险性和流动性。所以对于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最基本的要求是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实现财务硬约束,引导金融机构更规范的经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义务,让消费者全面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使消费者在购买前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解决部分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是严格界定金融消费者的范畴,促进金融产品多样化。由于我国的金融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对金融消费者的过度保护可能对金融产品的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为了更好协调金融产品发展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之间的关系,应当明确界定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范畴,切实保护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金融消费者利益,对高风险的投资产品。特别是投资领域在金融衍生品的金融产品,不纳入金融消费的范畴。在合理的保护框架下促进金融产品的发展。
三是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金融消费者素养。此次金融危机表明,高素质的金融消费者群体才是化解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利器。因此,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对消费者进行金融知识教育。使其了解各种金融产品,不仅能提高消费者的自身素养,对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也有积极的意义。
四是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引导金融消费者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由于金融消费品的特殊性、专业性,我国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不能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而且由于金融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一旦出现利益受损,大多数采用信访以及聚众闹事等非法律手段维权,很少会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其自身利益。当务之急是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引导权益受损的消费者利用已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其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孙天琦。张晓东,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西部金融,2010(08)
[2]于德良,生不连时或设计缺陷22款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失手”,证券日报,2009-02-16
消费者保护 篇4
1.1 金融消费者是否是普通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自然延伸
从语义上说,“金融消费者”是“金融”与“消费者”两个概念的结合,是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自然延伸,若言及法律保护,也应当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既定框架内。但是,若对“消费者”和“金融消费者”这一组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就会发现诸多不妥之处。
其一,从制度本源来讲,现代消费者保护制度源于声势浩大的“消费者运动”,目的在于摆脱市场失灵的困境,倾斜保护和产权约束是保护的基础性手段;而金融消费者保护则有所不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消费者保护才开始引起监管当局的重视,目的是通过标准化的信息披露以克服监管失灵、维护金融稳定,而并不倚重倾斜保护和产权约束之类的刚性手段。[1]
其二,从本质特性来讲,金融消费是面向未来的交易,金融产品的定价是基于对该产品未来持续性现金流的测算而得出的结果,并且基础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可能通过各类合约不断衍生出新的金融投资商品,其风险程度之高是多为一次性交易的普通产品和服务所不能比拟的;与金融消费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形成对比的是,金融消费的主体自身无论是在专业水平、信息收集能力、经济实力还是投资经验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很难获取并理解金融商品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以规避投资风险,故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之中;再加上金融机构利用其信息优势侵害金融消费主体权益的现象屡屡发生,金融消费主体在金融消费中处于极为弱势的交易地位,其程度更甚于普通消费者。
因此,金融交易的复杂性与专业性、金融市场的系统性与重要性以及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并非一般消费者保护制度所能涵盖,[2]因此不能简单将金融产品的消费者看成是普通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演绎。
1.2 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关系如何界定
投资者常见于证券市场,指具有一定资金来源,从事以有价证券为介质或手段的投资活动,对证券投资收益享有所有权并承担投资风险的市场主体。[3]众所周知,证券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收益与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相匹配。因此,“买者自负”一直以来都是证券市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讲,这一原则隐含着三个必要的前提:信息的对称性、投资者的适当性①和监管的正当性。[4]
然而,在现实中,证券交易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使投资者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之中,投资者群体参差不齐,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备,监管政策频繁改动,监管者与金融机构的利益输送现象较为严重。很显然,前述三个前提并没有得到满足,投资者看似与金融机构处于平等地位,但却因为其自身各方面的限制而高度依赖于金融机构的专业水平和诚信程度,知情权、隐私权、公平交易权等诸多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
因此,建议将投资者纳入到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范围内,同时排除专业投资主体,即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以及市场准入门槛的投资产品的购买者,从而使中小投资者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5]
1.3 法人与组织是否应当作为金融消费者而受到保护
法人和组织不能作为金融消费者而受到保护的观点是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范围持保守态度,其认为法人和组织无论是在专业水平、信息收集能力、经济实力还是投资经验方面都要优于自然人,因此不应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法人和组织都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专业的人员配备和丰富的投资经验,尤其是占我国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其与专业的金融机构相比,也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从而应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建议将金融消费者定义为:“从金融机构购买金融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但不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和符合一定财力、专业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至于一定财力、专业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标准,由金融监管机构根据经济形势、市场状况和公共利益予以规定和调整,从而形成具有动态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消费者概念。[6]
2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背景与现状: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权义失衡
2.1 金融创新:权义失衡加剧
正如前文所述,金融交易的复杂性与专业性、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性使得金融消费者相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处于极为弱势的地位,而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使得两者的实力对比更加悬殊。
地位的不对等促使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产生:金融机构在设计产品和提供服务时,多利用格式条款、免责条款免除自己的责任、转嫁自己的风险,消费者对于此类合同要么接受,要么拒绝,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向消费者推荐产品时,往往只片面鼓吹产品的收益率,并不会过多提及产品具体的投资方向及风险,对金融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误导。
此外,金融机构为获得超额利润而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以增加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金融创新的涌现使得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相比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而地位的不对等促使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产生,从而导致并加剧了两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失衡。
2.2 法律滞后:保护机制缺失
法律具有滞后性,而该滞后性在金融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金融是配置和调动社会资金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要途径,现代各国无不把金融业视为本国经济的核心产业。
因此,各国的立法者通常都会陷入一个困境:管制还是发展?如果法律管制太严,无疑会限制金融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和实体经济,但是管制太松又难以防范金融风险,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正是在踌躇之间,金融立法已经大大落后于金融创新了。
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不周延性与模糊性,旨在解决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权利义务失衡问题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迟迟难以建立或完善,金融领域的消费者保护问题日渐突出。[7]
2.3 监管不足:统合保护缺失
金融创新使得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的限制被打破,各国金融业纷纷进入混业经营的时代,但仍然沿用了分业监管的体制。分业监管体制在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下陷入了困境,尤其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方面,既存在着监管重合,也存在着监管真空,从而使得已处于不利地位的金融消费者难以获得监管机构的有力保护。
具体到我国,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体制与我国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一脉相承:在2011年,我国保监会设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证监会设立了投资者保护局。另外,银监会、央行也在内部设立了相应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从机构设置可以看出,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当局采用了三会分业监管、央行起协调和补充作用的监管思路,而非对金融消费者提供统合性的横向保护。但是,这种监管体制至少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虽然我国还是实行分业经营,但金融创新模糊了不同行业的界限,监管范围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当金融消费者侵权事件发生时,监管机构因监管职责不明而相互推诿的现象屡见不鲜,最终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力保护。
第二,央行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地位如何界定。央行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仅仅是一个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协调机构,还是应当被赋予一定的职权?如果仅是一个协调机构,那么其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难免力不从心;如果其是具有实权的部门,那么如何将其职权范围与三会下设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进行划分?划分不当,就很可能存在着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目的便难以达到。
第三,在一行三会分设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成本过高。四家机构不论是在人力资源成本、规则制定成本还是机构运营成本方面,都要比一家统一的机构高得多。而且当不同机构之间的规则存在冲突时,解决分歧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因此,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立法大大滞后,立法理念重金融秩序、轻服务对象,使得金融消费者无法从既有的法律体系中获得充分保护,而我国金融领域的分业监管体制又难以在市场监管环节对金融消费者提供统合性的横向保护,这些原因叠加,造成了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权利义务失衡的局面,也促成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迫切需求。
3 国外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有益借鉴:美、英、日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3.1 美国:建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美国在政治上实行联邦制,与此相对应,金融监管也实行联邦与州的双轨制度,此所谓“分层”监管;此外,美国并不存在一个高度集权的监管机构,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独立的机构对相应领域进行监管,此为“多元”监管。联邦层面,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承担对银行业内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职责,证券行业内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机构则由证券交易委员会担任。
为避免多元监管导致的监管缺位,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2010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设专章对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进行阐述,并建立了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The Bureau of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BCFP),赋予其广泛的规则制定权、监管权和执法权,例如有权管理、执行并以全体方式实施联邦消费者保护法,享有独立的规则制定权,收集、研究、监督并公布与消费者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运行有关的信息,对提供抵押贷款或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产品的公司采取强制行动等,[8]以贯彻执行联邦消费者金融法,确保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公平与透明,减少联邦在监管和执法方面的漏洞,推动与各州的合作,提高对金融中介的监管标准,促进对相似金融产品与服务监管的一致性。[9]
3.2 英国:施行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
英国早期实行分业监管体制,由九家主要的监管机构及若干法律构成的监管体系使英国成为当时较为典型的分头金融监管的国家之一。然而,机构繁复、指令重叠、效率低下、权威缺乏既使消费者无所适从,也影响了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10]
迫于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英国开始施行统一兼容的监管体制。1998年,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FSA)在英国得以成立。在2000年,英国出台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FS-MA)①,确认了金融服务局的法律地位,并赋予其全面的、单一的金融监管权力,从而开启了集中统一型金融监管新模式。
具体到金融消费者保护,英国将金融消费者分为专业和非专业两类,对非专业消费者给予高于专业消费者的保护程度;明确金融服务局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具体职责,例如提供建议与咨询、提示信息、监督投资者赔偿基金②的管理与使用、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等;设立金融巡视员服务公司(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FOS),作为替代诉讼的争端解决机构,对金融机构进行管辖,处理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投诉纠纷。
3.3 日本:构建横向统合的法律制度
日本在全面推行金融制度改革之前,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立法模式和纵向垂直监管体制。在1993年,日本开始稳步推行金融制度改革,致力于建立自由、公平、透明的国际化金融市场。为避免金融分业立法模式带来的监管真空、规范冲突和救济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2000年和2006年,日本相继颁布了《金融商品销售法》《金融商品交易法》,打破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界限,避免了因纵向垂直监管格局而导致的法律监管真空,构架了从销售、劝导到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的全方位、总括化的行业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基本框架,使以往的纵向行业监管法转变为以保护投资者为目的的横向金融法,[11]同时较好地协调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4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构建
4.1 立法模式:推动金融领域横向立法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模式既关涉到金融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的关系定位,也关涉到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审慎监管的关系定位。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框架下专设章节或增加新条款,以突出对金融服务关系的调整和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单独出台一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并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12]
第三种观点认为,既要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之中,又要研究和制定以功能性监管为基础的《金融服务法》。[13]
正如前文所述,金融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的概念在制度起源和本质特征上均有不同,并非简单的种属关系,而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又存在着种种弊端,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应当借鉴英国和日本的改革经验,以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审慎监管为立法起点,系统、全面地构建一部总括性、横向性的金融服务法,针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设计、劝导、销售到资产管理、投资顾问以及赔偿等各个阶段中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管,建立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体系,明晰金融机构的义务与责任,以达到规制金融机构行为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双重目的。
但是,法律的出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专门的法律法规出台前,笔者建议应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作出总括性、原则性的规定,同时实现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两个概念、两套体系的并存:就资本市场而言,保留和延续既有的投资者概念及其相关制度和规则;而在投资者概念所不能涵盖的、资本市场以外的金融领域,金融消费者则成为统合存款人、投保人、银行卡持卡人、消费贷款人等群体的集合概念,与资本市场投资者相并列。[14]这种做法,既实现了资本市场之外的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整合,也为未来的立法留出了空间。
4.2 监管体制:设立独立性较强的保护机构
当前很多国家纷纷通过立法设立相对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来实现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目的,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中国政府也相继在“一行三会”内部成立相应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在“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与国外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相比缺少独立性,同时存在着多头监管导致效率低下、缺乏互相有效协调以及难以整合有限资源防范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问题,因此,中国消费者保护的监管体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推动“一行三会”内部所设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并尝试在这些机构之间建立联动制度,进一步推动独立性较强的保护机构的设立,势必对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法律体系的改革产生重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15]
4.3 争议解决方式:构建金融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诉讼是金融民事纠纷解决的传统方式,也是主要方式,但是其在解决金融纠纷时存在着两个问题。
其一,在当今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金融纠纷呈井喷式增长,但司法资源却是有限的,如果金融民事纠纷全部涌入司法部门,既难以得到高效解决,又会影响到司法部门解决其他领域纠纷的能力。
其二,金融纠纷高度复杂,对法官的金融专业知识要求很高,如果法官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会降低处理案件的效率,同时也难以公正、客观地裁判。
正是鉴于金融纠纷的复杂性、专业性和司法资源的优先性,金融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才迫切需要得以建立,以在诉讼之外寻求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方式。
那么,我国的金融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应当如何构建呢?
首先,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投诉及处理机制。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投诉处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处理金融消费者的投诉事项。
其次,建立专业的金融纠纷调解机制。目前,金融纠纷调解都隶属于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不能体现金融纠纷调解的独有特点,也难以有效发挥调解的功能。因此,我国应当针对金融纠纷设计专业的调解机制。例如创建包括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在内的金融纠纷调解员数据库,保证金融纠纷能够获得专业、迅速和有效的调解;确保金融纠纷调解结果的强制执行力,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相关调解结果能够成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文书;设立金融纠纷调解的时效制度,如对立案、指定调解员等程序的时效进行详细规定,确保金融纠纷得到快速解决。[16]
最后,完善金融消费者诉讼制度。在金融民事纠纷案件中,单个的金融消费者为了维权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成本颇高,并且常常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面临举证困难和败诉风险,所以大部分金融消费者只能选择放弃维权。
因此,我们应当着眼于金融消费者弱势的诉讼地位,完善金融消费者诉讼制度,例如赋予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赋予金融消费者组织起诉的主体资格,为金融消费者诉讼设计有利于金融消费者的证据规则,确立金融消费者诉讼对同类产品的普遍约束力等。[17]
4.4 市场约束机制:防范金融消费者道德风险
金融消费者道德风险是指金融消费者本有义务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但政府监管和保护降低了其因不当金融交易而蒙受损失的风险,因此从客观上促使其降低自身获取信息的动力以及做出最优决策的激励,而完全依赖监管机构的第三方保护。[18]防范金融消费者保护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必须要重构金融市场约束机制,即强化金融机构退出法律或政策以维护市场纪律,建构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有效金融监管体制。
例如,通过建立适合国情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以实现有序的市场退出,既对金融机构施以市场约束,同时又发挥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对金融消费者的督促作用,促使金融消费者对自己行为的风险进行评估,而不是保持政府刚性兑付等高枕无忧的心态,从而防范和化解金融消费者保护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实现金融领域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动态平衡。[19]
5 结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只关注金融机构的利益而忽视对消费者权益的切实保护,将破坏金融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是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起点,是科学界定金融消费者的概念。“金融消费者”虽已植入我国法律法规的体系之内,但其具体含义还尚待厘清。金融交易的复杂性、专业性和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消费者并非普通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自然延伸,同时鉴于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建议在借鉴美、英、日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构筑一部横向性的金融服务法,在规制金融机构行为的同时,实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统合性保护。
此外,推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改革、建立金融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重构金融市场约束机制也是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题中之义。
摘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消费者保护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出现并非学理演绎的结果,而是实践决定的产物。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既拉大了金融商品的消费主体与金融机构的力量对比差距,同时也对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鉴于我国国情,建议以科学界定金融消费者概念为基础,构筑一部横向性的金融服务法,在规制金融机构行为的同时,实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统合性保护,同时推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改革、建立金融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重构金融市场约束机制,从而系统、全面地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
消费者保护 篇5
22、我是有生命的躯干,你是有德行的贤君。
23、让校园成为绿色殿堂。
24、你来绕一绕,我来笑一笑。
25、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26、花香阵阵,鸟鸣声声。琅琅书声,浓浓情深。
27、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28、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29、芳草依依,大家怜惜。
30、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31、创建绿色校园,从你我做起。
32、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33、保护绿色摇篮,你行,我能!
34、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35、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个个争当绿色天使。
36、环境就是你的“脸”,要好好爱护。
37、垃圾筒——我不想“失业”!
38、只要给予一些爱,就能给你带来郁郁葱葱的绿荫。
39、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监管现状研究 篇6
关键词:银行业消费者 金融监管 行为监管
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金融监管从行业管理演变而来,监管理论和实践更多地关注维护银行体系稳定,银行业发展和风险防范,都强调监管者存款人保护之职责,监管目标定位于更多关注银行业发展与风险防范,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关注相对不够。近年来,银行业发展取得历史性变化,金融产品从过去单一的存取款,转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服务深度和广度均已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由于一些金融产品专业性强,消费者对其产品设计、收益模式和风险程度不了解,在合同确定、产品销售中处于劣势,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开始凸显。2012年1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专门成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旨在强化对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现阶段,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本文拟以个人理财业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来评估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同时,从监管的角度剖析查找原因,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
1 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现状
本文选择了银行业消费者投诉的高发领域——个人理财业务,设计了《在沪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问卷》。受访个体主要来自于笔者的亲属、朋友、同学及同事。并通过网络聊天工具(飞信、QQ)、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手段发放调查问卷。本次调查过程中,共收集到有效数据132份,其中男女比例为67%对33%。年龄跨度范围从20岁至50岁,并集中于30至40岁这一区间,样本数据覆盖了个人理财产品购买的主体人群。调查问卷题目分为银行业消费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行业监管机构三部分,分别从三个主体不同的角度,了解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的实际情况。通过统计分析,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可概括如下:
1.1 银行业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和维权意识虽有所提升,但是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关注的仍然是预期收益率,对于风险提示和合同条款的关注度和认知程度明显偏低,法律维权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问卷结果显示,银行业消费者主要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以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金融相关知识。但是仍有57.58%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并不多。而银行业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并不会认真仔细地阅读合同全文。调查显示,48.48%的消费者只会粗粗看一遍,21.21%的消费者只看姓名、金额、日期等重要信息是否正确,更有6.06%的消费者基本不看合同,直接签名。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求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亲自抄录风险提示语句。然而,只有33.33%的消费者认真抄录了风险提示,57.58%的客户并未认真理解风险提示的内容,只是按要求操作,更有9.09%是由银行代抄的,完全无法实现监管部门制度设计的初衷。
1.2 银行业金融机构明显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过度销售”、“销售误导”、“充分告知”、“隐私保护”等方面分数明显偏低,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灾区。调查结果显示,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银行在对消费者进行风险评估时,27.27%的消费者反映,银行存在根据其需要购买的产品来引导其在测评是选择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45.45%的客户反映银行要么代为完成风险评估测试或是风险评估形式不规范。二是银行仍存在过度销售。高达73%的客户反映银行存在过度销售的行为。三是银行信息披露不到位,风险提示明显不足。高达85%的客户反映,银行在销售过程中对产品的风险提示明显不足甚至未做提示,而对于银行的产品介绍只有3%的客户清楚地知晓自己购买的产品情况,大部分消费者无法理解产品的具体内容和运作情况。
1.3 监管部门对于消费者保护的作用显著偏低,监管部门对于消费者保护的效果不尽人意。其中,高达81%的消费者都认为监管对于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不够充分,同样高达81%的消费者认为监管对消费者保护的效果不佳,问责力度明显不足。
2 银行业消费者保护不力的监管原因分析
2.1 法律保护缺失,导致监管问责不力,消费者保护不足。
对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银行业消费者保护基本立法缺位。目前我国尚无关于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立法。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仍然没有将银行业消费者与其他消费者加以区分。《商业银行法》仅在第三章规定了对存款人的保护。《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仅在立法目的中有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的规定。二是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银监会针对消费者保护的监管规制往往过于原则,缺乏针对性和强制力。特别是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和知情权两大最为关键的权益保护上,缺乏具体细化的监管规定,难以作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问责的有力依据。
2.2 缺乏专门的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监管资源配置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主要侧重于对金融机构的规范性、风险性进行监管,对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监管较为薄弱。且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虽能满足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细致化监管要求,但很难从容应对金融混业发展引发的监管漏洞。另一方面,虽然,2012年3月,银监会获批设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但目前各派出机构尚未配备专职的消费者保护工作人员,监管人员对于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业知识欠缺储备和更新,监管资源的分配不利于形成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的专业化优势。
2.3 传统的监管方式无法实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监管。
多年来,以审慎监管为重心的监管架构主要致力于机构或单体风险管控,对市场行为监管的重视不够,激励不足,规制不严。而风险为本的监管更多专注于过程管控,使得监管规制变成事后提醒而很难实现“监管前移”。然而,像银行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提供不适合的投资建议,泄露消费者信息和隐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恰恰处于审慎监管和风险监管的盲区。传统的监管方式难以及时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偏差,进而制止、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的发生。
2.4 消费者投诉渠道不通畅,缺乏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消费者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后,银行业消费者较多地依赖于向监管部门投诉或是向银行投诉。然而,消费者投诉的效果,特别是监管部门的处理结果却不容乐观。目前,银监会主要依照《关于加强银行业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和《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规程》进行处理。但由于缺乏上位法依据,认可度和强制力有限,进而导致处理效果不佳,问责力度不够。
2.5 金融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造成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金融产品相比一般产品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复杂,而银行业金融该机构拥有涉及金融投资、数理统计、财务会计、法律等全方位知识背景的专业团队。因此,消费者在产品购买、定价、利益分配甚至诉讼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同时,银行业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银行业消费者事后的自我保护能力明显不足。
3 加强消费者保护监管的政策建议
3.1 完善现有金融法律
首先要将金融消费者保护明确列入监管目标。金融消费者保护不仅是维护消费者个人利益的需要,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金融监管的目标既包括维护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也包括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标。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金融监管理念,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审慎监管并重,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固定。其次,制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在《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明确银行业消费者的权益,突出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如实陈述、全面披露、平等对待、信息保密等义务,并赋予监管机构强制权和处罚权。最后,细化监管规则对消费者保护的要求。突出完善对客户信息安全保护和消费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知情权的保护要求,并增加相应的问责条款。
3.2 提升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监管的专业化
我国在现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框架下,银行业消费者保护职能不仅缺乏相对审慎监管的独立性,还散落于多家监管机构。在各监管当局都已成立消费者保护部门的背景下,强化银行业消费者保护部门的资源配置,实现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监管的专业化,形成在履行银行业消费者保护职能方面的专业优势,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3.3 践行以消费者保护为导向的行为监管
行为监管是对审慎监管的必要补充。行为监管强调主动监管,实施提前干预,鼓励有序竞争。对我国而言,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硬约束制度框架下,银行业实施行为监管应坚持“以机构监管为主导,以功能监管为支撑”的原则,提前介入、有选择地干预金融机构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流程,形成新的监管切入点。从产品全流程入手,分析影响利益分配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审批、市场营销、信息披露、售后管理、投诉处理等。重点纠正金融机构服务行为偏差,严格产品销售标准,细化金融服务标准,从源头上预防银行业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发生。
3.4 理顺银行业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
建议坚持“先机构后监管,先基层后总部”的原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明确各层级的消费者投诉受理程序规程。监管机构应督促银行业机构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争议解决机制,因为银行始终是处理消费者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其次,可以在监管部门的主导下,为金融消费者的纠纷提供一个自律性的协调机制。银行业协会可以设立专门的处理消费者投诉会员单位的机构,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规则,为消费者投诉提供一个平台。三是各级监管机构在信访工作的基础上,增设专门的消费者投诉受理部门,对消费者投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调解,督促有关金融机构限期解决问题。
3.5 加强对银行业消费者教育
由于我国银行业消费者群体大,金融法律知识缺乏,银行业消费者教育任务繁重。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教育应该由监管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推进,形成合力。首先,监管机构应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工作,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高水准的信息咨询服务;增加监管工作透明度,强化金融知识普及,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短信等渠道,深入开展银行业消费者宣传教育活动,主动做好宣传讲解。同时,更加重视金融基础教育,推动建立持续系统全面的消费者权益教育体系。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金融消费者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金融基础知识和信息,制定专门的金融教育计划,在日常营销宣传中,注重对这部分群体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再次,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行业协会应协助监管部门组织银行业机构开展相关工作,代表行业与社会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更好地发挥各方在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中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李世宏.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最新进展、国别比较及启示[R].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上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
[2]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银行业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李源洪.我国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需重点关注的几项工作[J].银行家,2012.10:108-111.
[4]李金泽.完善银行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架构——兼评《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做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工作的通知》[J].银行家,2012.8:16-19.
[5]邓智毅.建立完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J].中国金融家,2012.8:66-68.
[6]Barr,Michael,Sendhia Mullainathan&Eldar; Shafir. Behaviorally Informed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 [R]. New America Foundation,2008.
[7]CGAP.Consumer Protection Policy Diagnostic Ropert:India[R].2010.
[8]FSA.The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approach to regulation[R].2011.
[9]周海林.银行消费者保护监管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41-46.
经济法视野下的消费者保护 篇7
一、经济法和消费者保护
(一)经济法和消费者
经济法能够直接对商家和各种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者的自身经济权利和行为进行管理的主题。经济法由于是直接参与进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因此也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中最为基本的要素。首先,经济法具有多样性。经济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经济法的对象是不断调整的,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各种商家,其在经济法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尽相同可以随时变化的。例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当其依法进行缴税纳税时,是扮演着纳税人这一角色。而当其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则又扮演着经营者的角色。
(二)消费者在经济法中的定位
正确的对消费者在经济法中进行定位,是通过经济法对消费者自身的权益进行保护的前提条件。首先,在消费者的主体在经济法中应该定位为个人。虽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或者接受服务时受到权益保护法的前提是个人消费者,但将消费者在经济法中定位为个人在国际法律层面上是常态。尤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对消费者这一名词进行解释和定位的时候,也是将其定位为个人。由于个人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和服务商在进行商品交易和购买的过程中是处于相对弱势处境,为此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初衷就是帮助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进而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应该获得的权利和利益。而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和单位在进行商品交易中并不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其次,对消费者进行定位时需要明确其处于“消费”或者“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只有个人符合消费者进行“消费”或者“享受服务”这一特点,才能将其定义为消费者,进而使用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自身权利的保护。例如,近年来较为轰动的“知假买假”以及“打假队”等事件在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向商家维护自身权益时,需要对其是否属于“消费”、“享受服务”进行界定以明确其是否属于消费者而接受有关经济法的保护。第三,经济法对消费者的保护范围亟需扩大化。虽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只有是进行生活消费的过程中购买和享受的服务才受到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何种消费才能算作“生活消费”。事实上,现阶段随着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商品层出不穷,而且商品也逐渐趋向科技化和专业化。这使得消费者在进行商品的交易购买和享受服务时很难对具体的商品进行明确的了解。这就导致了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对称,也增进了消费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而且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面临着掌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进而导致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使用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也继续将保护的范围扩大化。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一)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是经济学理论的要求
在经济学理论中将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定义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元素,而且将消费者定义为三个元素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这三个元素中,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存在着被保护和保护的关系,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购买和交易的关系。可以说消费者是连接三个元素的关键结点。而且,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亟需消费者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以加速消费型社会的形成。而且,从经济学理论的再生产角度进行分析,如果生产出现了迟滞就会影响消费。但是当消费出现了迟滞,生产将会出现停止。在消费和生产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因此,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对消费者自身权益进行保护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的进行,进而不但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权益,更促进了生产者的利益。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是政治目标的体现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和享受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政府规定的货币完成交易。这种购买行为和交易过程不仅仅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同时也体现了政府自身政治目标以及政府和消费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消费型社会在建设的过程中自身并未有特定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团体形成,而且政府在保护消费者自身权益的过程中持有消极态度,那么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和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权益的损害且无法通过法律的手段对自身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那么将会极大的迟滞消费型社会转型和建设。对于政府而言,使用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是建立在工商、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的。如果政府对自身所掌握的权利是通过其他生产经营者和企业进行权利寻租,其政治目标最终体现的也偏离了保护消费者这一轨道。例如,前几年凡是涉及物价涨价的听证会,几乎都是“逢听必涨”,导致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
(三)消费者处于弱势的地位需要经济法对其进行保护
经济法在被赋予了管理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对自身的权利以及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权利进行制衡和限制。在实际的市场消费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团体,是处于相对强势的一方。而消费者由于其经受风险的程度远远低于生产经营者,而且其掌握的信息也远不如生产经营者掌握的信息全面具体,因此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这也是近年来“霸王条款”屡禁不止的原因。因此,经济法需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方式以维持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在权利上的平衡。
三、目前对消费者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经济法对消费者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相关市场规制法制定内容上的缺失导致保护消费者自身权益的力度不够。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市场规制法的立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对消费者自身权益进行保护。因此,也可以说保护消费者自身权益就是市场规制法制定和立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我国在市场规制法的制定和立法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对市场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消费市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和维护。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在颁布之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由于其指定之初我国尚处于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换挡期,不论是对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还是法律意识都相对淡薄,导致《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的保护存在一定的缺失。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时制定的法律法规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消费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例如,在对不正当竞争进行定义时就只是单纯的以生产经营者的角度进行定义而将消费者自身权益的保护排除在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不正当竞争法》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使得在使用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时难以有一个明确的依据。其次,在使用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过程中,由于执法机构自身水平的问题,使得难以形成强制效力。为了促进本地经济水平的发展,部分政府对生产假冒伪劣的厂家存在一定的放纵态度。在执法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而且对于违法的问题其处罚力度也较轻,难以对违法的生产经营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甚至部分政府和生产经营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利益输送,使得生产假冒伪劣的厂家面对执法监管有恃无恐。政府部门进行执法的种种行为无不使得生产经营厂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足够的监督监管,进而影响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同时,部分执法机构自身素质较低,对消费者举报的企业在取证和处理工作上存有一定的漏洞,甚至取证、处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畏手畏脚。这也使得生产经营者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进而损害了消费者自身的利益。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保护过程的完善
首先,通过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需要构建完善的经济法体系。随着《反垄断法》的制定和颁发,为完善经济法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只有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的,对有关的经济法的立法目的、法律法规内容以及适用范围等从新整理,充分发挥经济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惩罚措施以保证经济法体系的顺利运转。通过建立惩罚性措施提高经济法在市场经营和消费服务过程中的威慑力,使得生产经营厂家在侵害消费者权益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法律和经济风险。而且,通过扩大惩罚措施以及经济赔付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其次,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工作也是适用经济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表现。政府是生产经营和消费过程中起到管理作用的主体。而执法队伍是政府实施对生产经营者监督管理的手段。因此,需要在执法队伍中普及有关经济法的相关知识。当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遇到有关消费纠纷时,执法人员能够充分使用有关经济法律法规明确问题原因,既不偏袒生产经营者,同时也不侵害消费者自身的权益,真正使执法人员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同时,强化执法队伍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取证调查的手段和能力,进而减少因不法厂商和商家销毁证据、影响调查。第三,还需要拓宽司法渠道以保证消费者充分使用经济法保护自身权益。由于法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即使经济法制定和实施工作再扎实也难以使得普通的消费者能够合理的使用经济法。这就要求对司法渠道进行一定的拓宽,通过增加公诉机关、提高公益诉讼组织权利的方式帮助消费者使用经济法这一有力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1]郑鹏程.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J].中国法学,2003.
[2]张明华.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之构想[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
[3]王欣新,孙向齐.完善小额消费纠纷的法律解决机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消费者保护 篇8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深刻反思。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不足。各国深刻认识到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否能得到切实保护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稳定, 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学习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于我国的金融监管和立法改革而言正当其时。英国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国家, 其完善的法规和保护措施值得我国借鉴。
二、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1、完善的法律体系
英国的金融业发展及金融监管的历史比较悠久。拥有百年历史的《银行营运守则》, 在规范银行业营运方式、促进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公开公平的关系、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00年英国颁布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 该法律规定了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公众认知﹑保护消费者和减少金融犯罪四大监管目标, 并且在全球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该法令明确规定金融服务局 (FSA) 负责监管各项金融服务, 同时设立单一申诉专员和赔偿计划架构, 为金融服务消费者提供进一步保障。在金融危机后, 英国政府更加强调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废弃了金融服务局的单一监管体制, 代之以“准双峰”模式, 设立两个不同机构分别负责审慎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 解决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审慎监管目标之间的内在冲突。英国由此建立了完善而科学的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体系。
2、金融消费者保护采用原则性监管
在英国金融业发展历史上, 银行经历了较长的自律发展阶段, 因此金融业的监管建立在非正式的“道义劝说”和“君子协定”基础上, 基本上是通过银行的自我约束来完成。为应对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日益复杂金融监管环境, 英国在金融监管方式上也选择使用原则性监管。2006年10月金融服务局宣布监管方法从基于规则监管向基于原则监管的方法转变, 其中包括推进高效、有序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建设;更多地依赖原则监管, 保证金融产品的促销在透明、公平和非误导的方式下进行;对银行业存取款业务的监管, 适用英国银行业协会制定的银行业营运规则, 监管当局不再另行制定规则;实施了“公平对待客户”项目。
3、严格的行业自律
作为行业自律性规则的《银行业守则》被英国所有银行遵守。该守则规定了银行业须做出承诺的主要事项, 确保提供的一切产品与服务符合该守则。作为监管机构的银行业守则标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机构。在金融机构违规时, 委员会通常先将违规指控转交给有关金融机构, 并要求它们作出解释。
4、重视金融教育工作
英国重视金融教育工作, 在2000年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中规定金融服务局的四大目标中就包括提高公众对金融体系的认知和对金融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因此金融服务局承担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职责。2010年英国专门成立了消费者金融教育局 (CFEB) , 由其独立、系统、全面地组织开展英国消费者教育工作。英国金融教育包括对金融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 和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金融教育。
三、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启示
尽管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例如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通知》和保监会《关于做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已开始使用“金融消费者”﹑“保险消费者”并分别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保险消费者保护局。但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英国建立的完整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中, 特别强调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英国认为通过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可以增强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英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即将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终于明确将金融消费者纳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中, 金融消费者权益从此将有法可依。此外由于金融产品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而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得到解决,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 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
但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仍然没有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详细的规定, 缺乏具体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我国可以考虑制定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专门法律, 并详细规定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细则, 提高权益保护的可操作性。同时学习英国建立统一、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来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
2、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我国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自律机构虽已成立多年 , 但是由于制度、机制、监管等方面的原因, 行业协会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行业协会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的作为也非常有限。行业协会目前还没有从同业合作与协调的层面上发挥作用, 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我国应该加强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 借鉴英国《银行业守则》制定我国行业自律性守则, 在守则中强调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职责, 同时详细规定金融机构违反承诺的相应处罚措施。
3、重视金融消费者教育
尽管我国对金融教育日益重视, 金融教育已取得了一些成效。自2011年以来, “一行三会”均成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并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开展了相关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人民银行牵头, 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研究制定了《中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 并纳入了G20圣彼得堡峰会发布的《推进金融教育国家战略》, 明确了我国金融教育的治理机制、工作目标及实施措施。相关部门还积极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但在金融教育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在当前在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格局下, 金融教育主要由“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各自推动开展, 缺乏长效的、系统的机制;建议成立统一的、独立的、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机构, 负责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和制定长远的金融消费者教育规划。同时重视校园金融教育, 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到学校课程中, 提高国民金融素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各种金融消费产品和服务, 随之而来的金融纠纷不断增加, 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大家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英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并提出对完善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高田甜, 陈晨.基于金融消费者保护视角的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3) .
[2]孙阿妞.浅述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金融经济, 2011 (12) .
[3]李沛.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 2011 (3) .
[4]张弢, 程永锋.浅谈前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创新[J].惠州仲裁, 2013 (2) .
[5]周良.论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上海金融, 2008 (1) .
消费者保护 篇9
虚拟货币的兴起对金融监管、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等都带来了挑战。这些挑战部分源于虚拟货币的特性, 如其使用过程中的匿名属性, 以及跨境转移的便利性等。虚拟货币使用越来越广泛, 要求监管机构履职时需权衡考虑其风险和收益。
(一) 虚拟货币的特性
一是高度匿名属性。由于转移过程无需个人身份信息 (如姓名、社保号等) , 部分虚拟货币比传统支付系统匿名程度更高。银行间转移3000美金及以上金额时, 应获取双方姓名、交易等个人信息。而个人使用虚拟货币时, 交易者自身和第三方都不鉴别个人信息, 后续也就无法追踪 (但是, 对于通过第三方 (如交易所) 进行集中交易的虚拟货币, 自2011年起要求交易金额在3000元美金及以上的应提供个人可识别信息) 。对寻求保护个人信息和财务隐私、买卖非法商品和服务、或者转移隐匿非法所得的机构或个人, 虚拟货币吸引力非常大。此外, 如果虚拟货币“兑换者”和“管理者”不收集客户个人及交易信息, 就可能被动陷入洗钱行为。因此, 虚拟货币无疑给甄别违法行为及违法主体带来了挑战。
二是跨境属性。虚拟货币通过互联网流转, 因此可全球使用、做跨境支付。由于虚拟货币体系的跨境属性, 金融监管和执法部门履行监管职能、调查和起诉跨国犯罪时面临挑战。此外, 违法者、受害者和证人可能居住在境外, 相关客户和交易记录分散在不用的司法管辖区, 执法及金融监管机构难以获取。再者, 虚拟货币“兑换者”和“管理者”可能来自法律和监管体系薄弱的地区, 一般不太愿意与美国执法机构合作。
(二) 存在的主要风险
虚拟货币风险主要源于虚拟货币对洗钱或买卖非法商品和服务的个人或机构都很有吸引力;另一类新风险则涉及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 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银行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所和钱包供应商不是银行, 如果倒闭, 不存在如存款保险之类的基金来弥补损失、保护投资者权益。二是追索权受限。有些虚拟货币钱包供应商称, 拒绝对消费者钱包账户被冒用的损失负责。三是价格过度波动。虚拟货币价格波动非常迅速, 且幅度非常大。四是缺乏损失修复能力。基于虚拟货币的证券对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而这类投资者缺乏风险评估经
二、美国监管机构在履行虚拟货币监管职能方面的职责
虚拟货币并不是由政府发行的货币, 与其相关的业务也不通过银行进行, 但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产品和行为给联邦金融监管部门带来全新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虚拟货币本身的特性, 如与传统货币相比, 虚拟货币更易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转账和支付, 并且多采用匿名方式进行。
(一) 银行业审慎监管机构的有关职责
由于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全国信用社管理局 (NCUA) 、货币监理署 (OCC) 负有监管存款类金融机构是否遵守《银行保密法》和反洗钱相关规定的职责, 因此这些监管部门也负责监管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开户等服务的金融机构, 确保他们为虚拟货币提供的金融服务符合反洗钱法, 同时制定了与此相关的业务指引。银行业审慎监管机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监管金融机构是否符合《银行保密法》的规定:一是是否建立了针对反洗钱的制度框架, 以及时识别和报告与反洗钱相关的异常或可疑行为。二是是否遵守《银行保密法》关于交易记录和报告方面的要求。监管机构可以通过一系列检查来纠正金融机构在《银行保密法》和反洗钱上的不合规行为, 也可以采取其他监管措施, 如对违反规定的机构进行罚款、暂停其某项业务资格等。
(二)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CFPB) 的有关职责
CFPB作为美联储下设的一独立机构, 负责实施联邦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并有权修改这一法律的具体实施制度, 同时承担对消费者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进行保护的职责。就监管虚拟货币而言, CFPB在监管虚拟货币方面的职责包括接受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 研究消费者的行为, 对公众普及虚拟货币的相关知识, 监测这一市场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如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 CFPB成了消费者投诉数据库。此外, CFPB还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消费建议, 以期提高这一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允性。
(三) 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有关职责
SEC负责监管证券市场, 并对违反联邦证券法的个人和机构采取法律行动。SEC致力于保护投资者, 维护市场公平、有序、高效, 利于资本形成。虚拟货币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给SEC带来新的挑战:一是采用虚拟货币进行的在证券发行、销售和买卖中的欺诈行为是否适用现有法律;二是债券注册或注册豁免制度是否适用以虚拟货币标价的债券;三是以虚拟货币标价的债券上市的规定;四是经纪交易商同意客户用虚拟货币进行支付, 将会带来反洗钱问题;五是投资顾问推荐投资虚拟货币及以其标价发行的债券时, 现有法律是否适用;六是经纪商持有或开立虚拟货币账户, 如何计算其净资本指标。
(四)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的有关职责
FTC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使用者和公众免受欺诈、市场操纵行为、滥用职权行为和系统性风险的侵害。CFTC在监管虚拟货币方面的职责取决于虚拟币是否符合《商品交易法》所定义的商品。若确定出现了以被认定为“商品”的虚拟货币为基础资产或以其进行定价的衍生品, 则商品期货的监管规则就适用于这些衍生品。在这种情况下, CFTC将会对这些产品进行评估以确保其不受市场操纵, 将审查拟上市这些产品的交易所的申请, 或者将对已经上市这些产品的交易所进行检查。
三、美国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采取的监管措施
金融监管部门已针对虚拟货币采取一系列措施, 包括制定监管指引、评估反洗钱合规性、调查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等。但是, 业已成立的虚拟货币监管跨部门工作组, 尚未充分关注消费者保护问题, 也未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CF-PB) 纳入其中。
(一) 规范反洗钱和证券法合规行为
全国信用社管理局 (NCUA) 和证监会 (SEC) 已对虚拟货币采取监管措施。NCUA对信用社参与的虚拟货币活动采取过两次监管行动, 分别是:2012年, NCUA在州监管部门对信用社一商业客户开展审查过程中给予了支持。2013年, NCUA向1家提供比特币相关服务的联邦信用社发出初步风险提示函, 列举了NCUA所认为的可能对信用社稳健性造成影响的因素。SEC采取措施防范个人或机构制造比特币庞氏骗局欺诈投资者, 同时面向投资者发布风险提示函。2013年, 美联储在联储理事会和12家地区行中共享虚拟货币相关信息, 同时形成虚拟货币通稿, 供回应媒体之用。
(二) 利用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虚拟货币监管
联邦机构在虚拟货币方面的协作包括, 建立应对虚拟货币问题的工作组, 提升现有各机构间的合作机制, 通过非正式渠道分享信息。同时在现有的涉及洗钱、电子犯罪以及数字经济等议题的工作组内讨论虚拟货币问题。如: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 (FFIEC) 银行保密法/反洗钱工作组正着手修订银行保密法/反洗钱检查手册。修订范围涉及虚拟货币相关内容, 以及一些新设监管要求, 如规定存款类机构应当对新产品与服务带来的洗钱风险给予特别关注并开展风险评估。
四、美国虚拟货币监管未对消费者风险予以重视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职责在于确保消费者拥有及时且易于理解的信息, 以便做出负责的金融交易决定, 其战略目标是帮助消费者理解金融交易中的成本风险权衡, 向其揭示金融发展趋势以及其可能面临的风险。而虚拟货币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金融交易方式, 因此, CFPB应当是虚拟货币监管的参与方。然而, 出于多方面原因, CFPB在虚拟货币跨部门工作组的参与甚少, 如, 使用虚拟货币的个人究竟是投机客还是普通消费者尚不清楚, CFPB也很少收到关于虚拟货币的相关投诉。此外, 出于非法目的使用虚拟货币的事件使得洗钱及其他执法问题成为关注要点, 现有跨部门工作组的成员单位也多负有洗钱监管职责。然而不断显现的消费者风险表明, 跨部门合作需要将更多重点放在消费者保护方面。同时, 若没有CFPB的参与, 这些工作组无法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 CFPB也无法获取相关的消费者风险信息。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一) 强化虚拟货币反洗钱方面的监管
由于虚拟货币具有的高度匿名及跨境等属性, 导致相关交易信息无法正常识别, 因此建议借鉴美国宏观审慎管理机构的做法, 对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开户服务的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反洗钱监管, 要求金融机构建立相应的涵盖虚拟货币交易账户的反洗钱管理框架, 同时确保金融机构在符合《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下, 能够监测并有效化解虚拟货币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 构建跨部门协作监管机制
构建集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财政部、公安部等机构在内的跨部门协作监管机制, 成立相应的工作组, 实现对虚拟货币的全方位监管。工作组应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关于虚拟货币发展、运行、监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议题, 同时聘请虚拟货币业内人士对虚拟货币运营现状、面临的法律问题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
(三) 注重虚拟货币方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建议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将虚拟货币情况纳入保护范围, 重点开展虚拟货币知识宣传, 充分向金融消费者提示虚拟货币交易中存在的虚拟货币被盗、资金损失等风险, 同时受理消费者关于虚拟货币方面的投诉, 同时积极参与监管协调机制, 提升跨部门合作效用, 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虚拟货币问题。
摘要:虚拟货币使用越来越广泛, 虚拟货币的兴起对金融监管、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等都带来了挑战。挑战主要是源于虚拟货币的特性, 如其使用过程中的匿名属性, 以及跨境转移的便利性等, 要求监管机构履职时需权衡考虑其风险和收益。文章对美国虚拟货币监管、消费者保护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分析, 提出对我国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虚拟货币,监管,挑战
参考文献
[1]美国政府问责局 (GAO) 、虚拟货币:对于监管、执法及消费者保护的新挑战·[EB/OL].www.gao.gov/products/GAO-14-496, 2014-05.
[2]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 (Fin CEN) 关于虚拟货币的报告[EB/OL].www.fincen.gov/statutes regs/guidance/pdf/FIN-2013-G001.pdf, 2013-03.
消费者保护 篇10
一、C2C的含义及C2C交易中的各方主体
C2C全称是Costumer to Costumer, 主要是指买家与买家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 它通常是通过第三方提供的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一些小额交易的方式, 例如, 易趣、淘宝等。C2C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新型的简易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整个交易主要涉及三个主体, 包括消费者、网络卖家和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提供商。
二、关于C2C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些对策
2010年7月1号起将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首次明确的提出了对于网络侵权的保护问题。其中36条明确提出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 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 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一) 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
1.首先应当加强网络安全的基础建设, 从技术上防止信息被窃取和篡改。
我们应当加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呼吁消费者都设立起稳定运行的防火墙系统和安装杀毒软件, 随时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侵入。
2.要建立起真实可靠的一整套网络经营者的基本信息, 产品信息与证明等商家的基本信息真实有效, 才能保障消费者的维权有对应的主体, 即消费者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应当对他的损失承担责任的人。以淘宝网为例, 认证的具体程序包括:填写信息, 提交身份证件或营业执照和银行账户核实。
3.加强网络交易中的支付安全性, 建立相应的赔偿机制
在网络交易中, 通过提供银行账户信息, 汇款或转账等传统的商户主导型付款模式已经渐渐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处理平台付款模式。象淘宝网的支付宝, EBAY网的安付通都是此类的第三方支付处理平台。我们以支付宝为例, 其交易步骤为:买家的银行卡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消费者使用电子邮件开通支付宝账户→买家拍下商家的商品→买家用网上银行卡向支付宝账户充值→买家发出付款指令→支付宝从买家的支付宝账户中冻结应付金额的点数并通知商家发货→商家收到支付宝通知后货→买家收到货物, 检查满意后通知支付宝放款→支付宝将冻结的点数打给商家→商家从支付宝处提现, 获得货款。在这个流程当中, 支付宝充当了支付的第三方, 相当于整个交易中起着重要的安全把关作用, 使买卖双方都放心, 消费者可以打消他们对网络商家信用和商品质量的顾虑。
(二) 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2010年7月1号起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首次在正式法律中提出了隐私权的这个概念和对网络安全的保护问题, 这为消费者维护网络权益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 我们应当加强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1.保护隐私权的基本原则
首先, 应尊重隐私主体的意思自由。
其次, 使用交易相对方的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性原则。
最后, 使用交易相对方信息应安全谨慎原则。在收集, 储存, 传播, 加工, 使用他人隐私时, 应当取防范措施以保障隐私数据的安全, 不得以任何目的向他人泄露。
2.建立以法律规制为主, 行业自律为辅的隐私保护制度
由于我国目前的网络交易法律相对滞后, 网络监管力度薄弱, 所以仅靠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充分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首先应在公民中普及隐私权法律知识, 使其自身在交易中能够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利不受侵害;同时应鼓励成立行业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自主监管这样, 能够更加全面的对隐私进行保护。既能够维护隐私权利人的利益, 同时也实现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对消费者获得赔偿权的保护
在网络交易中, 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除了给予其立法和制度上的事前保障, 更重要的还要保护消费者在纠纷发生后获得赔偿的权利和途径。如果真的出现消费者与卖家的纠纷, 网络交易平台设立的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应充分发挥作用。但是, 网络服务提供商毕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并且也不具备权威性。消费者获得赔偿权的保护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在2011年衣念 (上海) 时装贸易有限公司诉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杜国发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淘宝首次被判连带赔付[3]。最高法称, 本案确定了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提供者承担帮助侵权责任的过错判断标准, 即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一般不具有预见和避免的能力, 并不因为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而当然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但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 网络用户利用其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 而仍然为侵权行为人提供网络服务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避免侵权行为发生的措施, 则应当与网络用户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综上所述, 对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全面的工程。我们应当将网络商家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明确并细化, 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司法规制的作用。尽快建立起适应网络交易发展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在实践上真正将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权益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剑文.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法学, 2001 (11) :64-68.
[2]于文莲.试论网络隐私权[J].现代情报, 2005 (2) :80-84, 80-84.
消费者保护 篇11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83-03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急迫性
“金融活动由来已久,但金融消费者却是崭新的法律术语,它是现代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法律产物。”[1]83金融服务市场急剧发展,金融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日趋复杂,消费者的既有金融知识很难适应这种快速变化。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 之所以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建立制度予以特殊保护,由于金融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垄断经济使其处于比一般消费者更为不利的弱势地位。”[2]1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问题凸显出来,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各国政府以及有关组织普遍认识到, 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不仅关乎消费者个人利益,更关乎一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金融秩序和整个国际社会金融市场的稳定。发达国家在此次危机中受创较重,纷纷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美国、英国和日本为发达国家之首,对此反应较为迅速。这些国家从立法上以及机构变革上运用各种手段来扩张其金融消费者体系,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3]15-16。本文拟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美、日、英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扩张进行探索,以期从中获取一些有益启示。
二、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扩张
(一)美国
早在1968年,美国便制定了《消费者信用保护法》,明确规定了金融服务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随后,20 世纪70年代美国制定了《公平信用记录报告法》、《电子资金转账法案》、《公平信贷账单法》和《信用机会平等法》。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诚实储蓄法》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2003年制定了《公平准确的信用交易法案》。2004年,美国货币监理署办公室颁布了一项规定,扩大了联邦政府有限收购的范围,赋予国家银行行使在如下领域的联邦层面的权力:房地产贷款,没有不动产担保的贷款,存款以及其他业务[4]82-83。至此,美国初步构建了国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然而这样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并未使美国免除金融危机重创的厄运。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3月,美国财政部率先发布了《金融管制改革白皮书》,针对金融危机所凸显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提出了诸多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首先强调完善和强化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常规监管措施以外,尤其强调今后金融监管立法必须十分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一改革建议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活动也相继展开。2009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信用卡问责及信息披露法案》,大大加强发卡人法定义务和责任、监管部门执法权限等以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2009年10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法案,是美国应对危机的至关重要的举措。最为重要的变革是,奥巴马总统于2010 年7月签署了《多德-弗兰克法案》(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 Act),创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Bureau of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BCFP”))[5]。多德-弗兰克法案试图授权各州政府创造一个新的环境,使银行应对新的规则和执法压力[4]。BCFP承接了原先分属于美联储、货币监理署、储蓄机构管理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国家信用社管理局、住房与城市发展局及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有关机构的消费者保护职能,其宗旨是持续地实施及执行联邦消费者金融法律制度,确保所有消费者能获得安全的金融产品,提高消费者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二)英国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逐步深入到金融监管体系的设计中来。英国经济学家Michael Taylor 提出了著名的“双峰”(Twin peaks)理论,认为金融监管存在两个并行目标,一是审慎监管,二是保护消费者权利。英国《2000 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简称FSMA)明确了英国金融监管的目标,即增强市场信心、提高公众认知、保护消费者、减少金融犯罪[6]。依照《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规定,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简称FSA)正式行使其对金融业的监管权力和职责,直接负责对吸收存款业、保险业和证券投资业的监管。2001年6月,FSA 发布了《产品销售后公平对待消费者的报告》,据此启动了公平对待消费者项目。2005年5月,FSA 发布《关于金融服务投诉指引》,详细规定了消费者可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或产品投诉的情形。
应对危机之初,英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FSA的职权。2010年3月11日,英国政府发布了《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具体规定了各金融机构和各政府监管部门处理消费者在金融消费领域有关投诉问题上的职责。英国政府在危机中深切地感受到,对消费者进行金融知识教育非常重要,为此,英国金融服务局于2010年4月成立“消费者金融教育局(CFEB)”,全面负责开展英国的消费者教育工作。2010年6月16日,保守党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宣布了一项激进的重新起草金融监管法的提议, 随后2010年7月26日出台了咨询文件[7]。这一改革的动力在于,政府意识到在现有的制度之下,无人能对严重的金融事件负足够的责任,因而导致没有规则来应对并阻止危机的到来。改革后,英国银行会得到更多的管理权限并在新的管理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与此同时,FSA的职能将基本由三个新机构取代:审慎监管局(Prudential Regulatory Authority),这是英格兰银行的一部分;经济犯罪局(Economic Crime Agency);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管理局(Economic Crime Agency,简称CPMA)。2011年2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将CPMA更名为金融行为准则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简称FCA),目的是为了更直接地反映该机构的作用[7]。这充分体现了英国政府加强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决心。
(三)日本
日本自2001年开始施行了《金融商品销售法》,主要内容包括:(1)规定了金融商品销售者的说明义务;(2)规定了金融商品销售者劝诱方针的适合性义务;(3)规定了金融商品销售者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责任。日本金融监管体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立法基点,全面突破了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和经营业务的界限。为了突出对消费者权益的强化,在金融商品销售者违反告知义务而使消费者遭受损失的数额的认定上,该法将此情况推定为消费者的本金损失,从而减轻消费者的举证责任[8]99-100。2006 年日本出台了《金融商品交易法》,对股票、债券、外汇存款等金融产品实行了一体管理,改变了既有分业监管无法涵盖新型投资商品多样化需求的状况。与2001年的《金融商品销售法》相比较,该法对金融商品消费者的保护规范得到了强化,具体包括加强金融机构的“销售和劝诱”行为规范、扩大了对金融机构说明义务等的保护规则,以及增加民间纠纷解决机构的设立等多项内容。
在机构设置上,日本政府设立了日本金融监管厅,作为履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主管机构。此外,其他监管机构包括中央银行、消费者厅和财务省等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也发挥一定作用。为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9月,日本在金融厅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厅,统一管理原先由各相关省厅分别管辖的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种行政事务,包括产品事故的原因调查以及事故预防。金融消费者厅主要负责管理金融交易合同。此外,在消费者厅之外,日本政府还设立了“消费者委员会”,该委员会是由民间人士组成的消费者厅的监督机构,设在内阁府内,负责独立调查审议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的各种事务。在监管实践中,对于违规经营的金融机构,两个部门可以行使联合检查权,共同协商做出处理决定。
三、几点启示
如前所述,为应对金融危机,美、日、英三国根据本国情况都做出了适时的反应,通过修改立法,改革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三个国家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立法体系和金融监管模式也有很大不同。但是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仍有很多共性的内容,这些共性的内容为今后其他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完善消费者保护体系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各国都有较为完备的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立法体系。各国的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应该是以完备的立法体系为基础的, 即必须有一部基本法律及在此基础上的相关配套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其次,各国都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如前所述,美国设立了CFPB, 行使分散于不同政府机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英国成立金融服务局,日本成立了金融监管厅。只有明确具体的保护机构,法律制度以及执行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各国普遍重视金融消费者教育。金融发展与投资者教育密不可分。全面系统的金融风险教育工作的开展, 可以让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真实成本和金融工具的适用性做出甄别, 否则就很容易因为缺乏知识而做出错误的选择。金融危机过后,金融消费者教育已经成为各国监管当局、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包括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问题。
金融危机给了各国以及国际社会以警示,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对金融消费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2012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组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成立以来,积极探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着手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上述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将会为中国未来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改革提供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叶林.金融消费者的独特内涵——法律和政策的多重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2]陈志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比较、借鉴与中国构建前瞻[J].宁夏社会科学,2012,(11).
[3]谢平,皱传伟.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 2010,(2).
[4]Oren Bar-Gill & Elizabeth Warren, Making Credit Safer, 157 U. Pa. L. Rev. 1,2008.
[5]Elizabeth R. Schiltz, The Paradox of the Global and Local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Applying the Lessons of Caritas in Veritate to the Regulation of Consumer Credit in the United Stated and European Union, 26 J.L. & Religion 173, 183 (2010-2011).
[6]Financial Serr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Part Ⅰ,5(3).
[7]A New Approach to Financial Regulation: Judgment, Focus and Stability CM 7874[EB/OL].HM Treasury (July 2010), http://www.hm-treasury.gov.uk/d/consult_financial_regulation_ condoc.pdf.
消费者保护 篇12
一、我国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现状
相对于国外来说, 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 但近几年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在金融行业这个日益繁荣的市场中, 个人对金融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主要表现为货款、投资、理财等多元化的金融消费格局, 而不再是简单的银行存取款业务。但是由于金融行业的不规范性、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以及金融交易的特殊性, 使得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突显, 金融消费者的风险程度也日益加剧。他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金融消费者缺失法律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法律正式文件中, 并未出现过“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 而是被划分为好几类, 以不同的经营模式分散开来。在一些领域与规则中, 消费者被冠以“顾客”“投资者”之类的称呼, 而这些法律法规并未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所以金融消费者的法律适用性与主体地位比较薄弱。
(二) 我国金融监管的机制不够健全, 不能有效地实行问责机制
在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目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就是“三行一会”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 按照纵向监管权限, 分别监督各自领域内的金融交易活动。但是金融监管机构未能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 而是偏向于把控市场秩序, 营造出良好的国企改革环境, 因此带有深厚的政治色彩, 大大削弱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
(三) 我国金融消费的纠纷处理机制不够完善
金融消费纠纷产生以后, 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向金融机构投诉, 如不能达成满意的解决方案, 消费者才会诉诸法院。但是, 我国的金融机构内部并未建立一种专门的纠纷处理机制, 面向消费者的投诉进行专业有效地处理。而所谓的信访制度也很难取信于消费者, 缘于在调查纠纷、处理效力方面缺少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另一方面, 金融消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所以金融机构的处理能力有限, 诉诸法院又因程序繁杂而不能快捷有效地处理纠纷, 这些都导致金融消费的纠纷处理过程越来越难。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实现权益保护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一) 金融产品创新性与金融风险性之间的矛盾
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提供给金融消费者更多自由的选择, 推进金融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但金融创新活动一旦不受约束, 则必定会大大影响消费者的认知, 使其丧失一定的判断力, 甚至对监管机构的评估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在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利益的吸引下, 金融机构由于其误导、欺诈市场的行为导致金融风险的扩大, 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反之, 若一味地限制金融创新, 采取单纯的强化监管方式也会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 金融监管机构的问责机制与司法救济存在着冲突
一般而言, 司法救济的法律效力要远远高于金融监管机构, 司法保护是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的最后一道救济途径。但现行条件下, 司法保护执行起来相当困难, 司法救济对处在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来说也会花费较长的诉讼周期与诉讼费用, 所以金融消费者一般采取向金融机构投诉的处理方式。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问责机制不够健全, 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三、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制创新
(一) 在立法方面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适时保护其合法权益
为了有效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应当制定一部专门针对金融消费者的法律, 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 逐步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 要实现司法救济途径的创新与完善
在我国可以采取小额诉讼制度, 这样有利于实现诉讼的效益化, 避免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权益保护的情况, 既可节约诉讼成本, 又能保证司法公正。因此对于处理众多金融纠纷, 调整复杂金融关系,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有裨益。另外, 可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纠纷仲裁机构, 针对各种金融纠纷问题进行专业性处理, 提高处理效率, 保证处理质量, 同时可与消费者协会配合, 共同高效地解决金融消费纠纷。
四、结语
现在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法律保护机制的严重缺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是刻不容缓。相信随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优化与完善,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机制也将会得以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志娟.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河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