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特质

2024-05-14

消费者特质(通用7篇)

消费者特质 篇1

中国文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 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逐渐减弱, 文学视角走向多元化。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发展, 使当代文学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其中消费主义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特质之一。“消费主义”原指西方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 即追求体面的消费, 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 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目的和人生价值。[1]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生产、消费水平都有了大幅增长, 西方价值观念在国内传播, 消费主义这一“舶来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及时行乐”观念相结合, 成为中国人新的生活方式及价值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代之治, 有一代之文学。”在这种背景下, 一个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以大众审美为主角的新的文学时代文学到来。伴随二十世纪80年代的文学“大繁荣”而来的是文学在社会中的边缘化, 一直延续至今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将以小说为例, 试分析当代文学的消费主义特质及其形成原因。

一、文学的消费主义特质

1、以市场为导向

目前的小说市场上, 随处可见名目繁多的“排行榜”;传统文学中的模仿、唱和演变为为创益而生的“跟风”之作;对小说及作者的宣传策划决定着作品的销量。以上种种无不表现出市场是文学的“晴雨表”。图书的出版、发行、流通越来越影响到文学创作领域, “今天逢迎读者和消解读者的写作现象比较普遍, 出版社策划、从市场找热点、多名枪手共同协作的‘新三结合’写作太普遍。”[2]180页于是, 文学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大众传媒为中介, 逐渐使文学趋于市场化:不再是社会推动文学, 文学反映社会, 而变成了文学追赶社会, 读者和市场选择文学。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畸形繁荣, 使市场经济成为检验文学的试金石。

2、与影视结盟

肖鹰先生在《后现代文学的统治》一文中写道:“大众传媒代替文字成为社会文化活动压倒一切的主导性传媒。”图象和声音比文字更易于吸引受众, 电视和网络为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如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以《亮剑》、《历史的天空》为代表的军事小说、《暗算》、《潜伏》等谍战小说为读者耳熟能详的首要原因是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的热播。池莉、海岩等人的作品莫不如此。另一种情况是作家与导演合作, 剧本先于小说出现。刘震云在新浪访谈中说“《手机》是先有电影剧本, 再有小说。”从表面来看, 文学与影视结盟拓展了表现空间, 进一步塑造了人物形象。然而, 当文学向影视靠拢的同时, 文学思想性削弱的现实也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文学作品的精神性正面临着被物化与商品化的危机。

3、类型化创作

与明清时期的长篇小说流传开以后才有人为其分类不同, 当代小说如同商品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销售一样, 作家选择了类型化创作的生产模式, 近年的玄幻小说、穿越小说、校园小说、恐怖小说、打工族小说、侦探小说等类型不断涌现, 并已形成了各自相对固定的读者群, 如王跃文《国画》、阎连科《风雅颂》等以公务员为对象的官场小说, 郭妮、饶雪漫、郭敬明等人的以80’后学生为对象的青春小说, 还有《盗墓笔记》、《鬼吹灯》等悬疑小说。小说创作类型化的产生在于文学审美趣味的阶层化, 而文学审美趣味的阶层化则来源于经济市场化带来的社会阶层化。除此之外, 由于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 纸质文学载体也在不断调整自身风格, 通过类型化的道路以找到自己独特的市场生存定位。

4、严肃性减少

肖霍洛夫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说:“长篇小说最有条件深刻地认识我们周围的生活, 而不适合把自己的小‘我’当作世界中心来表现。”[3]可纵观我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情况, 从数量上看, 近10年来保持了年产量逾千部的“井喷”态势, 尤其是跟风作品, “据统计资料显示, 仅今年1至3月, 中国内地图书市场出版的“官

场小说”就达123种之多”[4];从内容来看, 作品的思想性、文学艺术性和诗性渐渐减少, 从媚俗小说到“美女作家”的下半身写作, 从王朔的“玩主”到80’后的高产写手, 要么叙写个人私密体验, 要么对历史、市民进行琐碎、无聊地叙写, 追求感观刺激、哗众取宠或颠覆传统, 带给读者的是“眩惑”及以“甜食蜜饵”或“玉体横陈”来满足人的欲望。客观地说, 在消费主义时代, 文学的严肃性正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日趋减少。

5、娱乐性增强

文学的作用, 除古代的“言志、载道、忠君、仁民”之外, 还有“使观听之人, 为之兴感怡悦”[5]73页即怡情悦性的娱乐功能。文学的娱乐性取代政治、道德的传声筒, 固然有一定进步性, 然而盲目娱乐、过度娱乐则易引起低俗化的弊病。首先表现在将经济运作、商品推销的“炒作”方式用于文学领域, 运用多种媒体手段为某个作家及其作品造势宣传;其次表现在炮制奇事绯闻, 将文学活动、文艺争论、文化批评扩大演化为娱乐产品;最后, 文学中以调侃、戏说、搞笑、滑稽取胜的作品层出不穷, 还有更多戏弄人生、曲解历史、误读名著、展示欲望的小说, 以迎合读者的阅读要求。

二、文学消费主义特质的形成原因

任一种文学的产生, 必有相应的主、客观因素。笔者在文章开头已分析了经济、政治等背景条件, 在此不再赘述。“文学应该保全我们从事个人的改进、赋予我们向改进的道德突进的力量和坚定性。”[6]437页被赋予严肃和崇高的社会使命的文学“应当展现为人类现实生存所需要的情感、价值和信仰的实现与生长, 生活或世界, 它必须是一个充满意义、有情而且美丽的世界。作家需要具备博大而深沉的现实关怀。但是当前文学创作正在丧失这个前提。”[7]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文学的边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现当代文学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相当一段时间文学甚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乃至中心, 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发展越来越松散, 一方面这种变化固然给作家的创作带来了许多自由, 但另一方面, 文学的不断边缘化又严重影响了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和价值选择。随着各种刊物的改革, 稿费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作家协会的变化, 文学创作首先要面向市场, 作家们为了生存, 为了作品的发行量, 文学走向世俗化和消费化有其不得已的原因, 时代重心的转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文学的生存环境。

2、部分作家创作重在“卖点”而忽略“经典”

市场经济显现了文化生产的效益原则。南京大学王彬彬说, 作家“与与市场之间已经建立起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惬意地书写着, 惬意地赚取着。”作家关注流行文化与大众要求, 如作家海岩在其作品《永不瞑目代后记》中所言:“为了让人爱看, 我在写的时候就采取了戏不够、爱情凑, 爱情不够, 景来凑的办法。让这个故事的许多情节, 都发生在好看的风景胜地。”这种只图好看的写作方式被许多作家屡试不爽。试想, 如果文坛重心像这样向流行、世俗文学偏移, 仅以好看、好卖为标准, 那么20世纪上半叶的张恨水、下半叶的金庸, 岂不远远超过了梁启超、鲁迅、茅盾、沈从文的贡献?因此说, 只重“卖点”而忽略“经典”的写作观是庸俗的悖论。

3、部分作家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的缺失

艾尔默·莫德在《托尔斯泰传》中说:托尔斯泰“最深刻地激起群众的兴趣, 值得他们爱戴的, 就是他正视人生问题, 给予人生以指引。”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的自传中表示, 作为一个作家, “我不属于我自己, 我的文学命运是所有那千百万人的命运……我的一生都在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公开地向公众讲出真话。”二者异曲同工之在于指出作家是人民、人生和真理的代言人。而当今文坛上充斥着多种缺乏道德严肃性和责任感的小说, 使读者既读不到优秀的知识和思想, 更缺乏使人走向完善的热情和力量。“人民性”在作品中日渐缺失, 严肃文学与纯写作被搁置在尴尬的境地。

总结

总之, 无论时代和市场如何发展, 文学自由地表达自由和美是最根本的道理, 人性的发展丰富、人的审美追求是文学存在的至高理由。消费主义特质是当代文学繁荣的外表与其弊病相互交织的一种表现形式, 处于这个特定的时代中, 文学的生产、流通、消费各界需要正视文学的积极作用, 使文学给读者一个现实生存的心灵理由, 而不是仅仅给文学一个消费品的存在理由。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719400.htm·fr=ala0

[2]高楠, 王纯菲.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

[3]王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肖霍洛夫[G].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姜小玲.出版热、市场温、评论冷[N].解放日报.2009-11-6.http://book.ifeng.com/special/guanchangshu/list/200911

[5]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6]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7]肖鹰.真实的可能与狂想的虚假——评阎连科<受活>[J].南方文坛.2005-02

教育的民族特质 篇2

心教育的民族特质

聂川

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开篇中便说:“从前在中国, 一个人如果受教育, 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这段话至少在三个层面上让我进行深入的思考:第一, 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和这样的教育是一种什么关系;第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否和这样的教育有必然的关系;第三, 在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功能、机制、模式和环境下怎样才能传承这种民族的、文化的教育特色, 从而达到既适应现代社会进步所必需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语言、知识结构层面的基本需要, 同时又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特质和中华文明的特色。无疑, 这是关于中国现代教育性质层面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 是一个决非在一篇教育心语里能够展得开、谈得透的课题, 然而, 我们如果从教师的基本文化素养与教育的民族特质的关系这样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起码我们教师能够明白在这个关系民族发展走向的大命题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毋庸置疑, 无论这个命题多么重要, 我们现代的教师都无法回到历史中私塾先生和国子监大学士的角色中去;现代社会也不可能为那些仅凭一手好的文章便及第封官, 同时, 现代社会也不允许你左手把着印把子, 右手挥着一管青毫, 口里吟诵着春花雪夜……, 科学的缜密与文化的情趣是有其天然相悖的一面的。但是, 如果我们翻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画卷, 回眸新文化运动的星空, 瞻仰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先驱, 那一串串令我们折服的名字:毛泽东的集大成于一体;周恩来的忍辱负重、鞠躬尽瘁与儒雅;鲁迅的冷峻与文华;等等, 每每这些形象迎面向我走来的时候, 首先映射我的光辉无不是那中华民族的特质和文化的沃土放射出的光芒!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分科教育, 现代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背景, 这是现代教育的必需, 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码要求, 但是, 老师们, 不要忘了, 你是中国的老师, 你脚下的厚土上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德行, 你身体的血液里流淌着千万种汉风唐韵的华章……这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DNA, 如果它在我们这一代丢失了, 比中华民族的灭亡来得更加悲哀!

名校应有的精神特质 篇3

名校从校长到广大师生都有着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理想与价值追求, 长期积淀就形成了学校的精神之魂。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 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诉求的人, 精神上的独立和不断丰富、发展是教育追求的至高境界。校长摈弃了机械管理, 与教师平等交流对话;教师抛掉了匠者心态,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便给学校注入了精神和灵魂的力量, 校园就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以人为本”就真正得以体现 (核心是以人的精神为本) 。学校精神之魂的形成离不开具有强烈人格魅力的校长, 校长应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

二、有浓厚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的综合体, 蕴涵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 体现着学校的个性和品位, 是良好教育生态的积极表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 它的导向传承和浸染熏陶, 极大地影响着办学效果和质量, 教育陶冶一代又一代人。综观各地知名学校, 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校园文化共有的特质。学习化的校园需要“首席学习官”, 校长要既重视自身的学习又要重视集体的学习。

三、有高效的管理机制

所有名校都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这套机制无论对校长还是普通教职工都是广泛适用的, 管理与被管理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它保证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人为因素干扰。好比计算机良性运作的程序, 只要规范操作, 就能正常独立运转。当然, 好的管理机制是动态的, 其操作流程不断接受实践检验, 逐步改善, 与时俱进。一套成熟而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不仅能够成就名校, 还可以实现名校的扩张和连锁, 其管理品牌、管理理念、管理标准等可以整体输出。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应该说, 一套好的管理机制比一个好校长更重要。

四、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有特色未必能成为名校, 但是名校则一定有其特色。鲜明的个性特色是一所名校的重要特征。办出特色才能独树一帜, 赢得竞争席位, 取得办学效益。办学特色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不断总结积累逐步形成的。学校特色既包含在教学实践中, 又游离于单纯的课堂之外, 管理者对特色的独到视野常常渗透在教育活动中, 闪现于教育艺术里。美国《新闻周刊》曾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评出全世界最好的十所学校, 这些学校并不是各方面最优秀的, 却都是各具鲜明特色的。如, 日本东京的四谷学校搞创造力开发教育, 许多孩子获得了自己的发明专利;荷兰一所学校搞语言教育, 每个孩子都懂得两门以上外语, 并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

五、有过硬的教师队伍

人能改造环境, 其中, 创造条件是最关键的要素。名牌学校的立足根基在于优秀的师资队伍。随着学校发展, 壮大的教师群体被学校的精神特质所感召同化, 能形成“雁阵效应”, 造就团队优势。名校要为教师提供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改善成长环境, 创设成功机遇, 让教师不断成就卓越。这是名校最大的职责, 是学校赖以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六、有科学的培养模式

让商业充满文化特质 篇4

不知不觉中,跟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我们已经身处商业综合体包围之中。扫描当下的中国建筑和房地产市场,商业综合体已然成为中国城市开发的主角,成为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商业地产开发不仅受到众多资金的追捧和政府的支持,也是建筑师们近年来主要的设计类型。

随着近几年兴起的商业投资热,加上国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难以放松,住宅市场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商业地产异军突起,以购物中心为主体的商业综合体在重点城市大规模兴起。商业综合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高雅的娱乐场所、时尚的休闲空间,呈现出城市繁华的生活景象,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上演着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城市舞台剧。

在过去的十几年,购物中心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它迎合了这个时代,不仅满足了当下社会对扩大国内商品消费的需求,也满足了公众对购物环境提升、商品种类丰富、提供消费体验的需求。

此时此地,我们不禁要思考,繁华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以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会成为当代商业的宠儿?当繁华落尽,失却喧嚣,它是否能本色依旧、延续辉煌?

随着经济、文化、思想、媒介、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传统商业模式和社会价值体系承受着巨大的挑战,现有的商业发展模式能适应未来吗?能积极地回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吗?而下一代的商业又将何去何从呢?

浅析好广告的特质 篇5

然而, 在很多情况下, 广告却带来了反感和反作用。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播出之后, 尽管这一做法得到了肯定, 但是广告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而在各大国际广告节中, 无数获奖的广告作品一次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什么样的广告才能算是好广告呢?这就像是那个关于哈姆雷特的经典问题——一千个人心中就会有一千个答案。但至少顶尖广告大师会告诉你, 肯定不是那些以得奖为目的的广告。如果非要有一个什么标准, 那就是消费者在看过之后会说:“这真是个好产品”, 而不是说:“这真是个好广告”。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好广告还需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一、好广告, 是有生命的创意

益普索全球商品总监约翰·霍华德认为, “超过75%的广告, 影响市场目标的成败都取决于创意。”好的创意, 可以在情理中“创”造“意”外:时而如“芝麻”神奇地开启消费者内心的隐蔽之门;时而重组种种旧有要素, 朽木焕新;时而让苍蝇变葱花的狂想成真。

首先, 抓住眼球。消费者每天都经受着成百上千的广告的冲击, 因而争取消费者注意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果想在众多的产品品牌中在消费者心目中为自己宣传的产品争取到一个位置, 那么广告就必须在一片嘈杂声中脱颖而出。奔驰的一则广告中, 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胚胎, 它不断地发育, 头、手足和眼睛日渐清晰。一个小孩的声音不断重复着, “长大了, 我要开奔驰……”突然, 一句沮丧的“糟糕”之后, 原本藏在四肢下的脸部轮廓逐渐显露——一只永远也无法开车的小鸭子。漫长的胚胎孕育过程制造了悬念, 但广告到底想说什么?看到屏幕中央出现“奔驰, 未来之车”的广告语, 方才明白漫长的胚胎渐变是在培养观众对未来的憧憬。人世间最伟大的瞬间莫过于生命的诞生, 一个行业的诞生与发展和生命的旅程有着无法言说的默契。广告最初的胚胎和响起的童声, 让多数人断定它是人类胚胎并期待其形成人。而小鸭子的最后亮相, 出乎意料。虽生命种类不同, 但对未来的期待合情合理, 鸭子的创意也为广告平添了一丝幽默气息。

其次, 将商品信息完美地融入广告中, 是广告创意的核心理念。创意不过是使信息得到更好传达, 使广告对诉求对象发挥更好作用的手段。带着“镣铐”跳舞的创意过程绝非天马行空, 而是力求与商品的紧密结合。1960年, 金龟车“柠檬” (在英语中为俚语, 意为不合格而被剔出的车子) 广告被称为“广告史上最好的作品”。二战后, 金龟车在美国面世备受嘲讽, 因为它又丑又小。但伯恩巴克的广告扭转了人们的印象, 创意的突破点在于毫不讳言地告诉消费者:我丑, 但实在。

第三, “广告创意就是在消费者需要的地方满足需要, 在消费者不需要的地方创造需要。”如果消费者只是把广告当成艺术片来欣赏, 而完全没有想要的欲望, 这个创意就不算成功。M&M巧克力广告:电视画面有两只手, 一只脏手, 一只洁净手。画外音:“哪只手拿过M&M巧克力糖?不是这只脏手, 因为M&M巧克力只溶在口, 不溶在手。”广告播出后, M&M巧克力名声大震, 销量猛增。广告既反映了M&M巧克力糖衣包装的独特, 又暗示M&M巧克力口味好, 以至于人们不愿意让其在手上停留, 不仅抓住了商品的特征信息, 还激发了想要尝试的欲望。作为经典广告案例, 流传至今。

二、好广告, 要用对媒介

再好的创意, 如果不能被目标消费者看到, 那只是一场多余的表演。消食广告费用75%以上的媒介, 从来都是衡量一个广告好坏的重要标准。

首先, 广告的目标是促进销售、塑造形象, 而媒介的选择、版面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播放的次数、播放的时机都对广告的效应产生重要影响。时间长而枯燥、过分重复的广告, 会使人感到厌烦并产生对抗的心理。恒源祥的一则电视广告, 以单调的画面和1分钟重复12遍的广告词, 招来如潮恶评。这则广告的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媒介选择错误, 或许报纸、户外等平面广告更加适合。

其次, 在越来越多媒体可供利用的今天, 媒介选择本身就是创意的一部分。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传播属性, 广告创意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属性。Copa航空公司的报纸广告《没有停飞的飞行》, 将搭乘Copa航班表现得如同翻开报纸一样轻松。广告用很少的预算向消费者传达了公司不转停的航班信息, 不仅使机票销售一空, 更获得了2011年纽约广告节的铜奖。从射门到守门员形成反应只有0.5秒的时间, 百事佳得乐运动饮料的广告很好地选择了媒介, 在杂志上做出了翻页射门的广告, 使消费者从中得到许多乐趣。

第三, 好的媒介策略意味着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伯恩巴克说, “洞察人性之最, 是成功传达者的高招所在”。所以广告人必须懂得消费者心理, 了解他们怎样看、怎样听, 怎样接收讯息, 从而让创意在最好的时刻与他们相遇。

三、好广告, 为品牌而战

当一个广告充满了新意, 并在绝好的时机与消费者相遇后, 它还远远谈不上“好”。要知道, 广告的目的并不是娱乐大众, 而是将产品卖给他们。所以好的广告要为产品服务, 它永远无法脱离产品本身而独立存在。李奥·贝纳认为, 广告无法为一个人们不需要、不渴望拥有的产品塑造奇迹。但是广告可以将产品原被忽略的特点表现出来, 而激起人们拥有的欲望。也就是说, 好的产品和好的广告可以成就彼此。

现代广告活动, 一般都具有多元和多重的目标。除了销售促进, “品牌传播”已然在目标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奥格威就曾说, “所有广告都应该有助于建立一个复杂的象征符号, 即品牌形象。”从这一层面上讲, 优秀的广告必须与品牌的整体战略相统一, “用同一个声音来说话”。从2001年起, 铺天盖地的脑白金广告, 成了一道电视奇观。其广告之密集, 创造中国广告之最。尽管大家对此广告多有异议和不满, 但是它的效果确实显而易见的, 厂家的销售额和脑白金品牌的知名度一路飙升就是明证。此外, 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宝马、海尔、长虹等等, 这些品牌的创立无不是借助广告的力量, 它们的影响力有的已达百年之久。

四、好广告, 包含责任与希望

好的商业广告是能够实现营销目标的广告, 但前提是, 绝不污染我们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说, “就总体而言的好, 是指达到了就总体目的而言的正确, 就某个目的而言的好, 是指达到了就某个目的而言的正确。”无论你是什么类型的广告, 都必须承担“既顾及个体又考虑总体”的道德, 这便是责任。

首先, 聪明的广告会为自己画一条底线, 因为与平淡无奇相比, 欺骗和低俗是更不能被接受的。必须承认, 广告在传递信息的同时, 也在创造并传播一种文化观念。因此, 功能张力和渗透力越强的广告, 就越应反复审视自己对于社会的复杂影响。或许李奥·贝纳的这句名言可以被看作是对好广告的一种终极诠释:“好广告不只在传达讯息, 它能以信心和希望, 穿透大众的心灵。”加拿大脊髓病组织的广告《游泳、冰球、篮球》, 以触目惊心的画面, 把脊髓病患者的身体现状表现出来, 但是加上了运动的项目——游泳、冰球、篮球, 表现出一种抗争的精神, 一种不怕困难的拼搏的精神, 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深深地打动了每个看过这则广告的人。

其次, 商业广告在传递经济信息方面, 迅速、节省、有效, 但经济效益上的作为无法掩饰它在社会效益上的薄弱。作为一种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活动, 广告确实应该在社会发展中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公益广告是榜样。公益广告追求的是“感动而非说教”, 它能直击内心深处, 给人以善意的帮助和热情的鼓励。因此, 人们对公益广告表现出更大的好感和热情, 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它。所以, 一些企业正在致力于通过公益广告来宣传自己, 以消除消费者的误会或戒心。

第三, 宣传社会公益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这种两全其美的做法, 越来越得到企业和广告人的认同。“我是103个孩子的爸妈, 孩子不读书没出路, 学校自己盖, 老师自己做……有阳光的地方, 就有学校。芬必得, 信得过。”——芬必得《关爱学校篇》以及农夫山泉《饮水思源篇》……类似这样公益性质为主导的商业广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尤其是在品牌效应和企业社会形象越来越被重视之后。

一个“好广告”甚至“极品广告”的炼成, 是一段复杂而神秘的旅程。这一路你可能会看到很多的风景:科学与艺术的激烈碰撞, 经济与文化的对立统一, 还有灵感与执着的完美结合。然而这些风景却不能预示终点, 也无法成为你登顶的路标。照着任何地图寻找出路都是行不通的, 好广告的真谛只有一个, 那就是你必须不断地往前走。因为, “广告没有永恒的成功”。

摘要:无处不在的广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如此众多的广告中, 有的令人深刻, 有的却让人反感, 究竟什么样的广告是直击消费者内心的好广告呢?本文从创意、媒介、品牌传播、社会公益等方面对好广告的特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好广告,创意,媒介,品牌,公益广告

参考文献

[1]孙丹.好广告是什么样子.新闻传播[J].2009 (11) .

[2]胡左英, 陈云海.好广告三步曲——创意·内涵·设计[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 2007 (09) .

论新闻的美学特质 篇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 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 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又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 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 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

在马克思看来, 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准, 美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新闻传播活动, 是人类的实践活动, 具体而言, 新闻传播是人类在精神追求的基础上把握物质世界和超越人本身的一种方式。那么作为精神追求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人类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自然就需要遵循“美的规律”。新闻传播的主体将新闻文本向受众传播时, 既要按照“对象的尺度”传播事实, 也要以自己“内在固有的尺度”来把对象作为靠近期望和自由的阶梯和渡船, 在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能够与受众产生愉悦的情感共鸣的那样一种审美能量[2]。那么, 若运用美学的方法, 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传播,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必然贯穿着美学的原则, 具有美学的特质。

新闻的外在形式美学特质

新闻的形象美。简约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受众更喜欢用最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因此编辑更注重新闻版面以及整体架构的简单明了的设计, 通过美的统筹, 能够使得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感觉到美的享受。尤其在平面媒体中, 目前编辑趋向简洁的版面设计, 适当地“留白”或者插入一定与主体内容相关的图片, 不仅给受众一个轻松适宜的阅读空间, 而且增加了整体的美感, 更利于新闻的广泛传播。

标新立异性。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 都希望受众通过版面的设计或者节目的编排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而“心领神会”领悟到新闻所传达的意义, 加深对新闻的理解。这是一种震撼和视觉的崇高, 理性对感官的超越, 激发了受众感性美的认识。

多维性。新闻传播形式的角度和空间的多维, 是与原先的平面性相对而言的。尤其是对广电媒体以及新媒体而言, 这些媒介更注重传播符号的立体感和多维空间发散的重要性。因为现在的新闻除了宣传的功能外, 更强调了它的娱乐性, 如何使新闻产品更具有美的特质, 成为获取更多受众的竞争优势。例如, 《新闻联播》的改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新闻联播》一直以来都给观众以固定的印象, “新闻联播体”则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然而通过逐渐地“换新”, 主播首次加入了“70后”的两位新主播欧阳夏丹和郎永淳, 给观众以“小清新”的感觉, 也更换了新角标, 字幕颜色由原来的白底蓝字变为黑底白字, 开播画面增加了3D立体效果, 在视觉上增加了多维度, 让观众感受到巨大的空间, 更能感受到现场感。

新闻的结构美。结构就是作品的骨骼, 为内容寻求一个适当的形式, 使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结构, 实质上是客观事物内部规律和相互关系, 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结果。结构技巧的高低, 同作者的认识能力和艺术修养有着直接关系[3]。

因此, 新闻的结构美, 是指记者在新闻作品的结构安排上和谐有序,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美不自美, 自人而彰。新闻作品的结构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操作规范, 有着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 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形式。因此新闻作品结构的安排是记者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定, 但遵从一定的美学原则。

突重点。善于突出最能表现主题的重点材料, 把它安排在重要的位置, 并着墨详细描述, 表现其深度。突重点, 是一种结构的艺术, 遵循着美学的原则, 使新闻作品焕发出吸引人的艺术魅力。

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纵横结构。在横式结构里, 着力突出最能表现主题和新闻价值的关键部分和核心事实。在纵式结构里, 全力突出事情发展的高潮部分。在横式和纵式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里, 一般要突出纵、横两个方面的重点事实和典型情节。

重起伏。是指在组织内容时, 要重视组织矛盾, 使结构高潮迭起, 情节引人入胜。结构上的起伏, 一是要突出变化。在内容上, 要凸显矛盾冲突, 从而反映事情变化的过程。在形式上, 通过时间、空间方位的转换, 用结构艺术安排矛盾冲突, 从而反映事情的发展变化。

二是要组织悬念。设置悬念, 目的就是始终吸引读者的注意, 能够更深刻而艺术地表现主题。

巧呼应。呼应是指作品首尾呼应, 有伏笔, 有照应, 浑然一体。首尾照应:开头要简明提出问题, 结尾要巧妙地照应开头, 突出主题,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伏笔、悬念的照应:就是卖“关子”, 后面释疑, 与悬念相呼应。伏笔与悬念是两种结构手法, 有时既是伏笔, 又是悬念。

总之, 新闻的结构美, 是在新闻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 新闻记者遵循着美学的原则, 安排结构更加艺术地将新闻事件呈现出来, 让受众去关注, 让受众去看、去听、去读, 达到记者写作的目的。

新闻的层次美。新闻在内容上赋有层次之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等不同层次之美, 层层递进, 就构成了新闻作品的整体美。反映到新闻写作上, 就要求新闻作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 对新闻作品的每个层次都是一种美的追求、都是一种审美创造、都是一种美的体现, 从而为新闻作品整体美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4]。

标题:形式之美。“看书先看皮, 看文先看题”, “秧好一半谷, 题好一半文”, 这些格言都深刻揭示了标题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有人评价新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评价说新闻标题是文章的广告。新闻标题是更注重“标”, 是起到宣传告知的作用, 担当的是向受众简洁告知和宣传的任务, 它直接关系着新闻作品能否广泛传播的功能。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的标题, 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5], 代表着一种形式的美, 一是表现在形式本身上。人们通过感官对新闻标题 (形状、节奏、韵律) 的感知, 就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情感活动, 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例如, 在报纸版面中, 新闻标题加上栏题、通栏题, 就构成了报纸版面的“眼睛”。这些标题经过线条、配以图片以及颜色的搭配, 使版面主次分明, 凸显动感, 既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二是表现在内在形式的意蕴美, 是一种含蓄的美, 寓情于事, 寓情于景, 感人肺腑, 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例如:[6]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上盼母归

鞍山放飞被偷猎的小鸟

新闻记者采用古诗词式的押韵写作手法来拟新闻标题, 诗情画意, 借古诗词的意蕴之美以增强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导语:提炼之美。导语是消息中有一定独立性和统领性的开头部分。它要求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 (核心要点) , 充分揭示新闻价值, 同时唤起读者的注意。它被称为“记者杰作的橱窗”。简言之, 就是简洁、定基调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因此它首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提炼之美, 用最简洁的语言包含最丰富的审美信息量传递给受众, 达到一种“言简意丰”的美学效果。

主体:丰实之美。新闻主体是新闻作品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是对导语起补充和说明的作用, 即对新闻事实的细节部分和背景部分做进一步的解释与扩充, 使受众对新闻事实和问题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因此, 新闻主体在美学上则具有丰实之美, 让受众获得一种具体形象的审美感受。正如黑格尔所说, “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 这样, 美就“对于我们变成可观照, 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7]

背景:陪衬之美。背景, 原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术语, 指“画面所描写的主体以外余留下的空间部分。它是画面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背景处理得好, 能使主体更为突出, 主题更为明晰。”[8]而新闻写作中的背景, 就是陪衬新闻主体的材料。还有人把新闻背景与主体事实的关系称作“绿叶与红花”的关系。“红花虽好, 尚需绿叶扶持。”新闻背景材料既然是“绿叶”, 那么它始终处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从属地位, 永远不能充当主角, 一旦喧宾夺主, 就失去了引用新闻背景的效用。因此, 背景在美学表现上, 有一种陪衬之美。

新闻的内在美学特质

新闻的美学特质既包括了形式美学, 更包含内在的美学。一切形式美其实都是为内容美所服务的。而新闻的内在美学特质表现在新闻传播中的真善美统一体当中。

真:坚持真实性原则——美之基石。新闻的“真”是客观真实, 事实之真。陆定一曾指出, “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 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 新闻的定义, 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事实在先, 新闻在后”。[9]而在美学当中, 真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 指作为美的基础的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是人的一部分。人作为从大自然中升华出来的骄子, 他“靠自然界生活”[10]。也就是说, 客观真实是美学的基本, 是基石。其次, 真理和情感是美的灵魂之真。由此可以看出, 新闻的真与美学中的真都是以客观真实的存在为基础的。在新闻传播整个过程中,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审美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 是新闻得以存在的基本价值、理由和意义, 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新闻失去了真实, 新闻将不成为新闻, 失去了传播的意义, 更失去了新闻美学的品性, 失去了美之根本, 从而也失去了人民对媒介的信任, 失去了媒介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善:遵守社会伦理道德与新闻职业操守———美之准则。“美”包括“真”, 还包括“善”;“善”体现了“美”的社会性。“善”是一种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 是在实践中符合人的目的的东西[11]。从本质而言, 美的“善”性品质是一种无功利的超功利, 一种精神性的功利性而非实体性、实际的功利性。前者是无用, 后者为有用。但前者是大用, 后者却是小用。美正是生成于这种无用与有用、大用与小用的辩证关联和张力之中。所以一旦被用于实处, 比如服务于资本或权力, 美的伦理品格就会受到伤害, 其自律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乃至其合法性根基遭到质疑和颠覆[12]。

简言之, 美的内在特质, 它是超功利的、无功利的。而新闻的善在审美的表现上则是新闻选择的伦理道德立场问题。尽管新闻是“选择的艺术”, 但是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时, 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己任, 注重新闻的社会效应和价值导向。像“杨丽娟追星事件”、“茶水发炎事件”等都揭露了媒体和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他们都丧失了新闻的“善”, 向受众传递的是一种消极的价值取向, 是极不可取的。

美:弘扬社会正气, 凸显社会价值——美之根本。在真善的基础上, 新闻活动也就进入到审美层次, 遵循美的规律, 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 向社会和受众传递一种积极正面的具有美学价值的信息, 以弘扬社会正气, 凸显社会价值, 这正是新闻美学的核心。正如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 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己任”, 那么我们的新闻报道应弘扬社会正气, 去关注那些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凸显人性之美的人和事。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是具有真正的美学特质, 社会所倡导的精品。例如, 现在全国各大媒体进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就是记者去发现平常老百姓中的美, 生活平实之美, 向社会弘扬了高尚的品质精神, 因此才在群众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可见, 在新闻报道中的正面报道, 它产生的正效应不容忽视, 因为它直接呈现了新闻的美学特质, 能给人以美感和熏陶。

然而生活中的真善美, 不仅仅是从正面报道才能体现新闻的美学价值, 也可以从负面报道中激发人们进行审美追求, 从而达到凸显社会价值的目的。例如, 央视的《焦点访谈》, 它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 是揭露社会丑陋面的一把利剑, 是弘扬社会正气, 人间真善美的一扇窗。故新闻媒体应将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相结合, 强化人们对美的鉴赏力, 增强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这正是新闻美学特质之根本所在。

新闻的美学特质对新闻报道的启示

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美的, 生活也是美的。它是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发现美。而新闻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中如何发现新闻的美, 如何表现出新闻的美感, 关键在于“记者美学素质的深浅和审美能力的高低”, “记者能否在采访中发现美, 在写作中表现美,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问题”。[13]

因此新闻记者应加强美学知识的积累, 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 即具有美学思维和审美人格。美学思维, “也就是人在穿透生物的本能思维, 科学的求真思维, 伦理的求善思维之后, 所实现的人的最高思维境界。一旦达到这样的高度, 看问题的眼力, 便能够穿透对象的物质功利、社会价值维度, 而直达其与人类的最高追求、人性的最终目的直接相关的本质层面, 从而把握住新闻事件的深层价值”[14]。所以新闻记者拥有美学思维至关重要, 是追求新闻的真善美、写好新闻的重要条件。

总之,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 媒体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 它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现代新闻传播不仅仅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更要研究新闻的美学特质, 为现代社会构建一个真、善、美的媒介环境, 为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新闻传播活动遵循着“美的规律”, 从审美表现上看, 新闻传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必然贯穿着美学的原则, 具有美学的特质:外在形式美学特质与内在美学特质。而新闻的美学特质对新闻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启示是, 我们的新闻记者要具有美学素养, 加强美学思维, 才能报道出有着真、善、美灵魂的好新闻来。

人肉搜索的网络传播特质 篇7

传播学视域下的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 是指利用人工参与来整理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 实际上就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不到的东西, 无数网络用户一起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对同一事件或者同一人物进行搜索和挖掘, 搜集相关个人信息。与知识搜索的概念差不多, 只是更强调搜索过程的互动而已。

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搜索工具, 其本身并无善恶之分, 但其运用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客观上能起到监督社会公平、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作用;但另一方面, 也会带来“网络暴力”、侵犯隐私权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研究人肉搜索在网络传播中的特质具有实际意义。

从传播学角度讲, 人肉搜索属于网络传播。何为网络传播?即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 (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 的活动。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 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 而计算机或者其他类似的电子设备则作为阅读工具使用。网络传播是一种网状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它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 使搜索到的信息更为完善。人肉搜索是人际传播在网络传播中的体现, 它的进行主要依据个人力量, 但是它的最终完成却需要群体的力量, 也就是需要靠无数个人的搜索信息集合。人肉搜索的过程体现的是网络传播模式的自由循环趋向, 其传播过程是对施拉姆与奥斯古德循环模式的体现。作为该模式传播行为主体的传播双方, 在两者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信息的传播和接收表现的更明确。在传播的过程中, 传播双方都同时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 并且相互替换着这些角色。

循环模式是在这基础上提出的, 它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并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 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 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其次, 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 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人肉搜索”体现的网络传播特质

1. 网络人际交流的广泛性

普通的人际交流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例如时间、空间、教育水平、生活背景、兴趣爱好、交际范围。这些因素都会对普通的人际交往造成影响, 网络人际交流却突破了这些制约因素, 扩大了人际交往的空间, 增加了交往对象的范围, 拓宽了网民的交际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 网民在沟通时, 既省时省事, 又能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 突破现实生活中的地域限制, 即便足不出门也能在网络上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 跨越千山万水, 结交到志趣相投的好友, 达到真正的“天涯若比邻, 朋友遍天下”。免去了彼此之间的客套、不信任、心理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他们可以和任何一个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人成为朋友, 不用在乎生活背景, 文化差异和社会地位。而由于网络传播诞生的人肉搜索, 它的参与者可以不受国家、地域、社会文化的限制, 可以因为某件共同兴趣的事情而让这些有同样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它打破了空间的制约, 人际范围随着空间的扩大而扩大, 网民对信息的获得途径也会随着交往空间的发展和交往对象的延伸不断增多。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网络相聚在一起进行人际传播, 对网络人际交流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会大大提高。

与传统媒体的作用相比, 网络人际交流的广泛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就是把关人理论弱化。在当今, “人肉搜索”作为网络传播的新兴主体, 它关注的内容话题大多是趋于感性的。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网络交际圈子, 他们通过网络可以向自己的圈子传播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 使得信息传播的非常迅速甚至快速蔓延到其它个体, 使“人肉搜索”的力量和范围更加强大。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说把关人的作用完全被弱化消失, 使得把关人显得虚弱无力, 其作用也微乎其微。

2. 网络人际传播, 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互换性强

人肉搜索基于网络人际传播, 具有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它突破了传统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其传播具有广泛性, 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模式。而且在网络人际传播中, 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不确定, 经常互换。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很快往往在瞬间也会将信息散发出去, 从而成为传者。

搜索行为的发起者及其搜索的信息呈现出多样化, 既有网民自主自发发起的搜索信息, 也有网站发起的赏金制度搜索, 体现出网络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和其议程设置的自由化, 而接受这种人肉搜索信息的受众, 在下一个传播过程中也成为了传播中新的传播发起者。从这里就可以体现出, 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相对性。

所谓“议程设置”, 其理论认为, 大众传播在某一阶段对某件事情或者社会问题进行突出报道, 从而引起更多社会大众的关注重视, 使之成为这一段时间内社会最热的舆论议题。在网络媒体的传播中和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中, 本来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关系的一件事情, 会因为这些媒介的报道, 引起大众的好奇心。看看“死亡博客”, 关注一下“铜须门事件”, 这是“人肉搜索”事件的发起者, 利用议程设置的结果。这就是人肉搜索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它使大众更快的了解到网络最新的传播信息。“人肉搜索”利用网络传播充分体现了议程设置的自由化。

3. 网络语言交流中的独特性

人肉搜索基于网络传播是以文字形式交流为主的传播方式, 在网络传播中以文字形式进行,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通过手机网络或其他各种移动设备, 接受文字信息, 并以文字的形式再将信息传递出去。

而且, 以文字形式传递信息往往比当面口头传递信息的传播效果更好。因为, 网友利用文字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好信息的内容, 它能迅速的将信息的意思清晰的传播给对方。并且, 网络人际交流中文字形式赋予网友个性的昵称和签名, 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的交流对象, 另一方面网友间基本都以昵称相见, 使得网络人际交流具有隐匿性。在这种状态下, 网民在网络这个空间里处于一种没有社会压力、束缚力的环境中, 网民不仅可以通过匿名昵称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渠道, 还可以在这个匿名的网络空间畅所欲言, 因为它的匿名性, 所以它也是一个风险几近为零的安全之地, 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 容易失去自我的控制, 甚至在自由表达观点的同时做出一些原始本能下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 模糊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成为最终导致搜索行为“变形”的始作俑者。所以“人肉搜索”的匿名性这一点极有可能成为其不容忽视的“硬伤”, 使其缺少监督, 造成网民的随意性, 甚至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

4. 信息收集快、传播速度快, 内容涉及广泛并且时效性强

传统媒介在信息承载量方面是有限的, 而网络新闻的传播的特点则表现为海纳百川。在时效性方面, 传统媒介虽然会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新闻, 但是在整理过滤信息后, 经过后期的排版, 播出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信息相对有局限, 造成传播速度慢, 且容易失去时效性。而互联网空间具有强大的信息储存能力, 并且能容纳各种信息, 可以为传播者提供无限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几乎可以把所有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并且, 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者, 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使得信息的来源无限的扩大。现代社会无线网覆盖范围扩大, 上网越来越便捷, 人们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实现走到哪上网上到哪, 这样就使得网络上的信息更新速度达到相当快的程度。

就如, 在著名的“虐猫女”事件中, 仅在6天时间内, 虐猫视频中的3个嫌疑人就被锁定, 随后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就陆续被公布。信息内容收集之全面性和更新速度之快都体现着人肉搜索的极大威力。网络传播作为当今主流的传播平台, 打破了传统的空间理念, 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无阻碍发展, 信息传播的范围扩大, 传播的速度加快。信息的来源也变得多样化, 使得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也更容易接近事实本身。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肉搜索作为网络发展中的新事物, 我们应对其持客观的态度, 不应该持恐惧或惊慌的态度面对它。要防止其滥用而导致网络暴力等问题, 应充分发挥它在大众传播中的舆论监督作用, 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上一篇:服务学特征下一篇:玻璃艺术